超市采购方式范文
时间:2024-04-03 18:1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市采购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乌鲁木齐市15家试行无公害蔬菜“日报制”的大中型超市;销售的蔬菜合格率达到100%。这是乌鲁木齐市农牧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检测的结果。乌鲁木齐市农牧局质检中心工作人员检测了友好商场超市、东风超市、家乐福大巴扎店和南湖店、友好百盛超市、天山百货超市、好家乡青年店、家佳乐超市、七一酱园超市、汇嘉超市、红桥超市、兴乐超市、亿家百货超市、五一汇嘉园超市、好家乡劝业店所销售的无公害蔬菜。这些大中型超市都挂了蔬菜残留农药检测公示牌,上面都写明当日蔬菜检测合格的字样。
500万“贺礼”庆祝新疆50年大庆
长期以来,湖北省对新疆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两省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湖北企业相继落户新疆,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近几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先后3次派遣百名援疆干部支援博州的开发建设。周坚卫代表湖北省委、省政府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我区赠送500万元现金和10辆东风本田越野车。
400个乡镇文化站新建
新疆共有乡镇文化站902个,占应建数目的79.6%,基本上实现了县县有合格的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目标。但由于目前的乡镇文化站基本上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木建筑,面积狭小,条件简陋,难以适应新疆各族农牧民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新疆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实施后,将在今明两年的时间里,投入1.64亿元,在全疆新建400个乡镇文化站。今年首批启动的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达到240个,总投资1.107亿元,总面积96250平方米,涉及范围之广和投资力度之大,在新疆文化基础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23位老人骑单车穿越沙漠公路
为庆祝新疆成立50周年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通车10周年,自治区老年体协自行车骑游委员会在新疆捷安特自行车俱乐部的支持下举办了此次活动。23位退休老人自费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的52岁,其中有6位是女性,他们都是自行车骑游爱好者。23位老人将从乌市坐车到喀什,然后骑车到和田民丰,穿越沙漠公路,再经轮台和库尔勒,最后骑自行车返回乌鲁木齐,总行程2000余公里。
3O年后还能见到新疆雪莲吗
新疆雪莲生长于天山雪线以下海拔2800米到4000米之间,生长缓慢,生长期为5年,雪莲是一种珍贵的中药,中医将雪莲花全草入药,主治雪盲、牙痛、阳痿、月经不调等病症。民间还用雪莲泡酒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妇科病。雪莲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国家明令禁止采挖野生雪莲,同时也禁止将野生雪莲及其产品作为保健品成分。近年来,由于非法采集和销售活动加剧,每年约有500万株雪莲流入市场。自治区有关部门的草原专家十分担忧:目前天山南北海拔3000米的雪线以下,已经基本看不到雪莲的踪迹。如果再不保护,天然的新疆雪莲不出30年将绝种消失。
1700万元建瓦斯监控系统和安全生产基金
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拿出1700万元,用于对全疆17个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监控系统建设和安全生产基金。全区17个高瓦斯矿井有16个集中在乌鲁木齐、昌吉和阿克苏三地。目前这三地已经组织专家对瓦斯矿井进行专人BB踪监控,逐矿会诊。设计人员在8月底完成自治区高瓦斯矿井瓦斯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的调研、设计工作。预计今年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瓦斯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就可以实现县级联网。这将大大降低我区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提升高瓦斯矿井的防灾能力。
篇2
关键词:采购数量决策 定量订购 定期订购
一、研究超市商品采购数量的意义
在超市商品采购管理的实践中,采购商品的质量、价格、数量和时机决策被称为商品采购的四大决策技术,其中采购数量决策在降低采购总成本方面发挥的作用倍受人们重视。研究超市商品采购数量决策技术,对于超市规避经营风险、增加盈利机会、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的采购数量决策,可以有效地防止经营商品的积压和脱销,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采购数量决策,既重视市场销售机会的把握,也重视回避市场风险。如季节商品采购决策是为捕捉季节市场销售机会而设计的,当消费季节即将到来时,既要准备充足的季节市场货源,又不至于盲目大量进货而造成季节性商品积压,这就需要准确控制商品采购数量,既要充分利用市场机会,又要避开市场风险。
2.研究采购数量决策技术,可以减少或避免因缺货所造成的损失,增加市场销售机会。缺货意味着没货可卖,缺货不仅损失当期的销售利润,更严重的是会造成企业的信任危机而导致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威胁是潜在的和长期的。科学的采购决策系统可以时刻跟踪销售商品的库存状态,避免或减少因缺货断档而造成的营业损失,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市场形象。
3 .研究采购数量决策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有问题的商品,为优化超市经营商品品种结构提供依据。商品采购数量决策需要掌握各类商品的销售速度,区分出哪些商品是畅销品,哪些商品是平销或滞销品种,能够为企业淘汰问题商品,调整经营结构,开拓新市场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二、影响商品采购数量的因素
影响商品采购数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进行商品采购数量决策时必须给予重视。主要的影响商品采购数量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定时期企业商品销售总量
销售是采购的前提,没有销售就不会有采购。因此影响企业商品销售的因素都可以成为影响企业采购的因素。采购决策者应密切注视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准确科学的市场需求判断,为采购决策提供市场依据。
2.采购商品的特点
不同品类商品因其自身的理化性质不同,其保鲜期、保质期或保存期各有不同。超市采购需区分不同性质的商品,分别确定商品的进货周期和批次进货数量。如水果、蔬菜等生鲜食品必须保证在新鲜状态下经营,这类商品保鲜期很短,必须采取小批量多批次地采购方式。这种采购方式虽然采购费用高一些,但是可以更大幅度地降低该类商品的营业损失;而一般日用工业品商品保存期都很长,而且以平销为主,为降低这类商品采购、储存总费用,需要简化采购管理过程,即适度增加采购批量,减少采购次数,以利于降低商品采购与储存总成本;又如季节性生产的商品生产旺季市场价格比较低,可以有计划地多采购,保留合理库存,以备生产淡季市场销售,赚取商品储存的时间价值。
3.商品销售特点
与商品销售有关的经营性因素是影响商品采购批量的重要因素。
(1)商品周转快慢。对超市来说,保鲜期和保质期较短的食品类商品是超市经营中周转速度最快的商品,应作为采购管理的重点。这类商品既要保证不间断地供应,又不能有过量的积压,需要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联系,随销随供;保质期长或无保质期限要求的平销商品应保持适度库存,减少进货次数,通过节约采购费用来降低采购环节的总成本。
(2)商品供求动态。市场供应紧张的商品,一般应适当提前备货,加大订购量,增加保险储备量,防止缺货断档造成营业损失;季节性消费的商品要做好旺季销售的准备,提前备货,保证季节供应。
(3)价格变动趋势。当市场预期价格趋于下跌时,只应保留少量应急库存,适当减少订购批量,增加订购批次,规避价格下跌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当市场预期价格趋于上涨时,则应适当增加订货量,以便分享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利益。
4.供应商的价格政策
供应商的价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采购单位的采购数量决策。如供应商有最低供货限额时,一般应该以供应商提出的最低供货限额来调整订货量;如果供应商提供折扣价订购或订购数量折扣的优惠供应时,应考虑折价或折扣供应最低数量限额。
三、商品采购数量决策的方法
商品采购数量控制的决策方法很多,主要的方法有定量订购、定期订购以及采购商品abc分类管理控制等方法。
1.定量订购
定量订购,是商品采购时每次订购的数量相同,而没有固定的订购时间和订购周期的订购。定量订购法有较好的适应性,在订购周期内
即使出现较大的市场波动,也不会造成商品积压或脱销,因此,定量订购法是商家商品采购数量决策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定量订购法的理论要点是,首先确定订购点,然后再运用经济订购批量模型选择最佳的一次进货批量。
(1)订购点的确定
订购点,即采购方提出订购时的库存量标准点,是企业最低库存的警戒点,库存低于警戒点时如果还没有订货,就会出现商品脱销断档的情况,因此,当库存商品量降至订购点时,必须再次订货。订购点的确定用公式表示为:
订购点=备运时间需要量+保险储备量
上式中备运时间是商品订购的前置时间,是从提出订购到商品到货能够上架销售所需的时间。商品平均备运天数与商品日需要量之积,就是商品备运时间需要量;商品保险储备量,是为应付需求量不规则的大幅波动以及备运时间的不均衡性而造成的缺货量所准备的备用库存。
(2)经济订购批量(eoq)静态模型
经济订购批量,即指综合进货与存货费用之和最低时的一次订购数量。存货水平控制的目的,是在保证顾客需求的前提下,把商品采购和存货费用总和降至最低水平,即订购费用与储存费用之和最小。经济订购批量的订购模型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设计的。其模型为:
订购与储存总费用=订购费用+储存费用
如果用s代表简单条件下与订货、储存有关的总费用;r为某商品年需要采购的总量;g代表一次订购费用;h代表单位商品年储存费用;q代表一次订购商品数量;c代表单价;h代表某商品年储存费率,上式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为使s值最小,求总费用s关于q的导数并令其为0,即可得到经济订购批量(eoq)的计算模型,即:
上式是为了便于分析,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的静态分析模型。
(3)有商业折扣的订购批量调整
在供货方有订购数量折扣条款的条件下,如果折扣订购批量小于经济订购批量,需按经济订购批量模式订购,此时仍然可以得到折扣批量订购的利益。如果折扣订购批量大于经济订购批量,订购单位就得决策按经济订购批量价格进货,还是按折扣订购批量价格进货。这里需要分析按折扣订购批量价格订货所得到的进货成本和订货费用的节省与储存费用增加的关系。当采用折扣价格订购时,订购商品单价会降低,订购总次数会减少,从而使得订购商品成本降低,但订购批量和储存成本会增加。这里只需要比较由折扣订购所得到的进货成本及订购费用的节省,与储存费用增加二者之间谁大谁小,就可以判断出采用哪种订购方式对采购方更有利。采用折扣批量价格订购时,当节省的总费用与增加的总费用相等时的订购批量我们称为临界订购批量,这里用qa表示,这时采用上述两种订购方式给采购方带来的利益是一样的;当节省的费用大于增加的费用时,会给采购方带来折扣利益,此时应该采用折扣批量价格订购;如果节省的费用小于增加的费用,则说明采购折扣价格订购对采购方不利,此时应按经济订购订购批量订购。如果用qb表示折扣订购批量,前述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如下关系式:
若qb﹤q(eoq时,即折扣订购批量小于经济订购批量,此时,应按折扣订购批量订购,即按经济批量订购仍然可以得到价格折扣;
当q﹤qb﹤qa时,即折扣订购批量介于经济订购批量与临界订购批量之间,应按折扣订购批量qb订购,因为此时折扣订购批量没有达到临界订购批量,折扣订购储存费用增加额小于订购总成本节约额,采取折扣批量订购对采购方更有利;
当qb﹥qa时,即折扣批量大于临界批量,此时应按无折扣的经济批量q(eoq)订购,因为此时折扣订购储存费用的增加额大于订购总成本的节约额,折扣批量订购对采购方不利。
2 .定期订购
定期订购,是按事先规定的进货周期进行订购。这种订购方法有固定的订购周期和订购时间,而没有固定的订购批量。其理论要点如下:
(1)订购周期的确定
订购周期,是指两次订购的时间间隔。它是根据采购商品本身的性质、采购商品的难易、销售的特点、市场行情等因素,根据商家内部管理的需要确定的。如新鲜蔬菜需要每日都进货;面包等糕点类熟食品保质期较短,可以对商品保质期限打一个折扣来确定进货周期;而对保质期较长或无保质期限制的普通日用消费品,则主要是依据该类商品的销售速率,控制其周转速度,来确定进货周期。一般是根据该类商品的经济订购批量,结合该类商品的销货速度,计算出两次进货间隔期的长度作为定期订购的进货周期,这个进货周期既符合经济批量订购的经济性原则,又较定量订购法简便易行,大大提高采购管理效率。
(2)定期订购的订购批量的确定
定期订购由于订购的周期是固定的,但在同一时间长度的不同订购周期内商品的销售量会有所不同,所以,每次订货需要补充的库存量也会有所不同。定期订购
每次订购的数量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订购批量=订购周期销售量+备运时间销售量+保险储备量-现有库存量-已订下期到货量
如果在订购时的库存量正好等于按定量订购法计算所要求的最低库存量,说明此时是最佳订购时期。如果订货时的库存量过高或过低,均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来调节订购批量。如果在几个订购周期内都出现库存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则说明商品销售出现了萎缩或增长趋势,这时就要考虑订购时间的调整,或者推迟、或者提前原来所定的订货时点,以便使订货点与按定量订购的订购点更加吻合,必要时可对保险储备量做适当的调整。
3 .采购商品abc分类管理
超市采购商品实行abc分类管理,是区别重点和一般采购项目,对重点采购项目实施重点管理,次要采购项目施行次要管理,一般采购项目则实行简单管理。这是一种区别重点和一般的采购项目分类控制管理思想,对于节约采购成本投入,提高采购工作效率,简化采购工作程序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重点采购项目称为a类商品,是超市经营中销售额占70%至80%,但经营品种只占10%至20%的少数商品。这类商品是企业经营收入的主要利润源,采购中应重点管理,做到及时订货,没有缺货,采购决策宜采用定期不定量的采购方式,确保商品供应不中断;经营中品种数量占20%至30%,销售额占15%至20%的b类商品应实行次要管理,适当加大采购批量,减少采购批次,以便节约采购成本,操作上宜采用定量不定期的方式控制采购数量;对经营品种占60%以上,而销售额只占企业销售额10%至20%的c类商品应实行一般管理,宜采用定量订购的方式,以计划期为销售周期或半周期,在计划期内集中一次或分两次大量进货,压缩采购工作量,节约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 蔡中焕: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连锁超市;物流管理;国外经验
一、泰州市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现状问题的分析
以泰州市为例,分析我国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现状。目前,泰州市三市四区大大小小的超市门店超过千家,国有品牌连锁超市包括苏果、世纪联华、72便等,多数是以散发状分布在各个地区,在价格、货源、客源方面并无明显竞争,这样的格局并不利于国有品牌连锁超市的发展,纵观其发展,物流管理的落后成为逊于国外连锁超市发展的最大鸿沟。
(一)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低
中小连锁超市物流管理到观念相对比较落后,物流的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较低。从我国中小连锁超市内部分析来看,由于这些连锁超市连锁经营的规模水平都相对较低,大部分的中小连锁超市都有各自的供应商和物流途径,这样使得物流专业化程度低。其实本质是中小连锁超市的发展的绊脚石。
(二)库存和采购成本高
中小连锁超市的库存和采购成本高,很难具备价格优势。中小城市连锁超市,采购的过于分散提高了采购成本。主要是由于采购职能部门的对于采购方法不够重视。另外因为采购方面的问题时常发生,经常出现一部分商品缺货而另一些物品滞销的情况。中小连锁超市仅仅将与供应商的合作局限在商品交易上,没有意识到与供应商长期稳固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超市采购部很少加大成本建立起信息系统来进行采购管理,仍采用人工管理和电话联系和纸质订单等方式进行采购活动。旧式的采购造成采购部产生大批的纸质订单,采购等相关资料不易保存,由于该采购方式的弊端产生纠纷时有发生,最终增加采购成本。
(三)配送效率低
中小连锁超市的物流信息技术落后,功能不全,配送效率低。当前我国国内大部分的中小连锁超市都可以统一门店商品种类和风格,但对于同一种商品,其容器和装卸搬运、存储、运输等的设备还不能达到统一的规格和标准。对于顾客的服务、品类的管理、商品销售、结算机制等跟没有可以遵循的标准。另一方面,我国配送中心发展不平衡,制度不够完善,许多中小连锁超市的配送信息都需要经过很多次的传递,多次传递导致信息失真。如果出现订单上的信息和超市提供的订单信息不一致,配送商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在制造商和超市之间进行斡旋,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配送服务质量,很容易产生缺货断档或库存积压的负面现象从而导致要货、送货的准确度降低,配送成本不必要地增加。
(四)科技含量低
1、条形码
条形码技术作为中小连锁超市最主要的一种电子信息手段,也仅仅在pos系统上做了简单的使用,库存、分货拣选等步骤基本上很难涉及,许多操作还是以人工为主。而对于顾客的服务、品类的管理、商品销售、结算机制等跟没有可以遵循的标准。大多数的中小连锁超市个门店之间没有一套通信系统,总店很难及时地对各个分店进行业务指导,销售管理,信息共享,商品调剂和配送等活动。
2、信息传递
由于信息传递较慢或者失真,造成了车辆装载率低、回车空载率高,这是运力的严重浪费,并且产生递送速度慢、保证率低等影响。
二、国外连锁超市的成功之道
(一)物流配送中心
稍了解沃尔玛的人都知道,低成本战略使物流成本始终保持低位,是像沃尔玛这种廉价商品零售商的看家本领。在物流运营过程中尽可能降低成本,把节省后的成本让利于消费者,这是沃尔玛一贯的经营宗旨。
沃尔玛在整个物流过程当中,最昂贵的就是运输部分,所以沃尔玛在设置新卖场时,尽量以其现有配送中心为出发点,卖场一般都设在配送中心周围,以缩短送货时间,降低送货成本沃尔玛在物流方面的投资,也非常集中地用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上世纪90年代,沃尔玛提出了新的零售业配送理论,开创了零售业工业化运作的新阶段,即通过集中管理配
中心向各商店提供货源。其独特的配送体系,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加速了存货周转,形成了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沃尔玛在美国本土建立了62个配送中心,整个公司销售商品的85%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而其竞争对手只有约50—65%的商品集中配送。沃尔玛完整的物流系统号称“第二方物流”,相对独立运作,不仅包括配送中心,还有更为复杂的资料输入采购系统、自动补货系统等。全部自动化作业,现场作业场面就象大型工厂一样蔚为壮观。
沃尔玛公司共有六种形式的配送中心:一种是“干货”配送中心;第二种是食品中心(相当于我们的“生鲜”);第三种是山姆会员店配送中心;第四种是服装配送中心;第五种是进口商品配送中心;第六种是退货配送中心(其收益主要来自出售包装箱的收入和供应商支付的手续费)。
其配送中心的基本流程是:供应商将商品送到配送中心后,经过核对采购计划、进行商品检验等程序,分别送到货架的不同位置存放。门店提出要货计划后,电脑系统将所需商品的存放位置查出,并打印有商店代号的标签。整包装的商品直接在货架上送往传送带,零散的商品由工作台人员取出后也送到传送带上。一般情况下,商店要货的当天就可以将商品送出。
(二)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国外连锁超市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至少提前10年(较竞争对手)将尖端科技和物流系统进行了巧妙搭配。
沃尔玛所有的系统都是基于一个叫做unix的配送系统,并采用传送带和非常大的开放式平台,还采用产品代码,以及自动补货系统和激光识别系统。沃尔玛一直崇尚采用最现代化、最先进的系统,进行合理的运输安排,通过电脑系统和配送中心,获得最终的成功。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建立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的处理中心——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负责处理系统报表,加快了运作速度。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物流通讯卫星,物流通信卫星使得沃尔玛产生了跳跃性的发展,以速度和质量赢得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沃尔玛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
(三)应用技术
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在日常的运作过程中可以跟条形码结合起来应用。
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pdf,传统的方式到货以后要打电话、发e-mail或者发报表,通过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查询货物情况。
物流条形码/bc,利用物流条码技术,能及时有效的对企业物流信息进行采集跟踪。
射频标识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
(四)“无缝”供应链
沃尔玛采取了“无缝点对点”的物流系统。“无缝”的意思指的是,使整个供应链达到一种非常顺畅的连结。沃尔玛的运输、配送以及对于订单与购买的处理等所有的过程,都是一个完整网络当中的一部分,这样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在衔接上游客户上,可以使供货商们直接进入到沃尔玛的系统,称之为“零售链接”,通过零售链接,供货商们就可以随时了解销售情况,对将来货物的需求量进行预测,以决定生产情况,这样他们的产品成本也可以降低,从而使整个流程成为一个“无缝”的过程。
三、国外经验对中小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的启示
目前我国连锁超市物流信息系统大多还停留在库存管理的阶段,其规模优势和低价特征都难以体现。而成功的连锁超市正是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建设,从而使得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个过程都变得高效有序,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从而达到实现规模效益的目的,实现了“比对手更好地控制成本”的目的。因此,国外成功连锁超市的物流管理理念对我国超市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充分利用物流配送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大多数超市企业主要依赖于供应商提供商品配送。而这种配送方式运作成本高,而且配送相应速度受到供应商物流水平的限制,同时也依赖于店铺和供应商信息交流效率的高低。因此,我国大型连锁超市可考虑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以保证按时按需要的为自己的连锁店提供商品;中小型的连锁超市可与第三方物流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其配送中心配送商品。第
三方物流配送中心配送商品的优势在于专业性强、效率高、成本低。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能使连锁超市集中精力搞好主业,走专业化法阵的道路。随着全社会专业物流企业的兴起和成熟,将商品的配送工作交给专业物流企业,将会成为连锁超市一种很好的选择。
(二)完善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我国的连锁企业还处在比较被动的销售模式阶段。而国外的和多零售企业已经发展到“消费者需要扫描零售企业就卖扫描,进而让厂商生产什么的阶段,零售企业对生产商产生了巨大的反向作用力,零售企业就需要配送中心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两个方面的投资。
第一、建立中央采购制度。成功的连锁企业无一不是从采购的源头来控制成本的,期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集中采购,目前在我国的连锁超市中,统一采购和进货的比例通常只有30%—60%。大多数总部与其分店之间以及各分店之间,缺乏内在的经济联系,仍以传统的单店采购和进货为主要方式,从而未能取得因大规模采购而带来的优惠进货价格,在销售价格上毫无竞争优势可言,在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建立自己的中央采购制度,营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第二、利用规模化配送体系。据调查,我国多数连锁经营企业的店铺数量和年销售额还达不到国际公认的连锁企业盈利点,没有规模化的零售企业,也就没有规模化的配送体系,伴随的是商品购入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升高。连锁经营等新兴的零售经营方式,其本意就是利用其规模化经营来降低进货成本和物流成本。因此,建立规模化的零售企业和相应规模的配送体系,是我国连锁超市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三)建立畅通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配送中心作为联系供应商与销售商的纽带,具有订单处理、仓库管理、流通加工、验货配送等功能,是流通过程中的重要结点。而畅通、高效的信息系统则是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快递运转的支撑和保障,是物流配送中心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大中小超市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配送中心,以“低成本,高效率”为原则。大型的超市可以独立的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从而减少物流成本,对于小型的超市来说,可以联合租赁,从而达到资源整个的效果,我希望国内的超市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鼎臣.沃尔玛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j].现代商业,2008(35).
篇4
摘要: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管理模式,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是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转变电力企业发展方式,深化集团化运作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物资集约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纵深发展,物资管理水平与工作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相对的,基层电力企业“物资队伍结构性缺员”、“物资采购周期较长”、“厂家供货服务质量下降”等情况的出现,要求物资集约化管理工作效能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关键词:集约化;电力;物资;管理;效能
引言
集约化管理是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管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09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紧紧围绕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目标,全面推进“两个转变“(转变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全面实施物资集约化管理,通过组织体系、业务体系、管理手段的变革,将多头分散的物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升级,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物资集约化管理体系。
一、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发展历程及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电网物资管理也由计划统配发展到自主经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主辅分离、人员分流改革的实施,物资供应打破计划经济的供应模式,各单位相继成立了物资公司,自负盈亏、独立经营。这种分散物资管理模式显现出一系列需要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自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成立后,将物资管理从分散向集约转变,将“单一招标”采购向“供应链”全过程管理转变,先后经历了“集中规模招标”和“物资集约化管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2009年),实施总部和网省公司两级集中规模招标采购,通过集中规模招标采购,形成规模采购优势,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效益,满足了建设坚强电网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
第二阶段(2009年至今),全面开展物资集约化管理,通过组织架构变革、管理模式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实施物资需求计划、招标采购、合同签约履约、质量监督、仓储配送、供应商关系管理等供应链全过程的集中管理,提升了电网物资供应的效率效益。
物资集约化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后,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实现了跨越式转变,呈现出从松散、粗放型管理向集约、精益化管理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计民生对电力供应的保障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电网生产和建设也需同步协调发展。物资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为保障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顺利实施,在深化管理、创新发展、风险防范和效率效益各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目前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工作中需改进与完善的问题
随着物资集约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纵深发展,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扩大了集中采购范围:物资品类由电网建设类物资为主,向涵盖基建、技改、大修、运维及辅助物资在内的全面物资拓展;采购资金性质由资本性支出为主,向涵盖资本性和成本性支出的物资拓展;管控层级上向涵盖控股、代管县供电企业在内的公司各级单位拓展;管理内容上由规范物资招标采购,向扩大服务类集中采购范围、规范非物资类招标采购拓展;采购方式在集中招标为主的基础上,向规范其他非招标采购方式适用范围和流程方面拓展,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与工作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相对的,基层电力企业“物资队伍结构性缺员”、“物资采购周期较长”、“厂家供货服务质量下降”等情况的出现,要求物资集约化管理工作效能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一)基层单位物资队伍结构性缺员与集约化工作高标准高强度的要求不相匹配
物资集约化管理体制下,物资管理的范畴不断扩大,信息化应用程度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远远超出以往水平,但基层单位物资部门仍被划入边缘行列,高素质人员配备比较匮乏,物资队伍结构性缺员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基层单位物资需求的采购周期较长
以地市供电公司物资需求为例,从地市公司项目部门物资计划编制上报起,经过地市公司计划审查、省公司计划审查、国网公司计划审查、公开招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履约配送止,整个采购周期大约需要三至四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采购周期过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资供应可靠保障系数。
(三)厂家集中供货、服务质量相对降低
物资集约化体制下,企业规模采购经济效益日益凸显,但我国电力行业工程建设周期较为接近,各地工程物资需求时间段比较集中,国家电网公司依据批次计划开展物资采购工作,生产厂家则因批次供货订单集中、产能受限,延迟交货情况时有发生,供货服务质量相较降低。基层单位为确保工程顺利施工,采取定期催货、驻厂催交等方式,即便如此,“等米下锅”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网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进一步提高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效能的几点建议
针对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基层电力企业工作实际,对如何进一步提高物资集约化管理效能简单分析如下:
(一)大力推进集约化体制机制建设是提高集约化管理效能的前提
1.完善组织架构、明确管理职责
要进一步完善“两级物资管理部门,三级物资供应公司”组织架构,优化现有物资管理体系,合理设置基层物资供应公司岗位人员编制,明确责任分工,健全组织功能,提升物资部门资源调控的能力,强化各级物资供应公司的执行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
2.完善运行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物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进一步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做到职责分明、工作有序、管理高效。通过招收物资管理专业优秀毕业生,吸纳生产、基建和设计单位优秀人才,加大人才引进与交流力度。强化岗位培训工作,打造一支专业精干、素质优良、廉洁高效的物资管理团队,为推动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二)不断扩大协议及超市化采购范围,缩短采购周期是提高物资集约化管理效能的关键
1.协议库存是对规格型号固定的物资采取先招标再分配的一种采购方式。国网公司或网省公司依据年度物资需求预测,年初先行开展协议招标工作,以确定供应厂家、供货价格及供货数量。厂家依据中标结果提前生产、储备物资,待基层单位工程需要时,按照批次计划上报需求,由国网公司或网省公司直接分配中标结果,厂家供货及时率将大大提高。
2.超市化采购是将常用的消耗性材料先通过框架招标的方式确定价格及供应厂商,然后纳入超市化系统,基层单位在有相关的需求时,可直接在超市系统进行选购。
上述两种采购方式,既能实现物资集约化管理,又大大缩短了批次计划采购周期,提高了物资供应及时率。建议在大力推行物资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协议与超市化采购物资品类范畴,缩短采购周期,提高物资供应保障能力。
(三)加强合同履约及质量监督管理是提高物资集约化管理效能的重点
1.基层单位应着重加强供应商合同履约评价信息管理,定期将供应商不当行为反馈至网省公司及国网公司,对于供货不及时、质量有欠缺、服务不到位的厂家应在以后批次的招评标工作中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
2.物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当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掌握了特高压技术,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先进、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电网企业之一,设备密集性和技术密集型更加凸显,电网物资质量高低成为电网坚强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物资集约化采购工作中,规模经济效益充分显现,但个别厂家为谋求低价中标,在生产及供货环节以次充好,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建议电力企业应充分重视产品质量差异,不片面追求价格最低,应将性价比最高作为采购的根本原则,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主设备材料的监造、关键点见证及抽检工作力度,严把设备质量关,不断提升物资集约化管理工作效能。
四、结束语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围绕“一强三优”发展目标,以全面拓展物资集约化广度深度为主线,大力深化“集中采购机制、供应保障机制、质量管控机制”建设,物资集约化管理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电力企业应不断探索新思路、创新发展新举措,全力打造精益、高效的物资集约化管理体系,努力提升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为推动电网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
参考文献:
篇5
传统的团购营销模式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依靠平时积累的人际关系,托朋友找关系,想法设法签下“人情单”;二是依靠人海战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跑不断的腿,私缠硬磨签下“辛苦单”;三是依靠“糖衣炮弹”,为单位负责人提供高额贿赂,提心吊胆签下“回扣单”。
团购一般操作模式都是企业上门推销自己的产品,能否让团购客户找上门呢?自从2003年12月笔者在《销售与市场》发表过《如何操作团购市场》后,每到两节之前就接到许多读者朋友的咨询电话和E-mail,纷纷询问:有没有更新颖的团购操作办法?
营销是“推力”和“拉力”相结合的艺术。在团购“推力”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何不在“拉力”上多做文章?要让集团采购的客户找到你,以下五种方法可供参考:
用网络足不出户做团购。小张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年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济南做业务员。小张被领导安排到团购组,跟几个老业务骨干一起推广公司的肉食礼盒。当春节他拿到了公司的销量冠军大奖时,公司里面的老员工百思不得其解,他们纳闷“小张很少出门,为何他的小灵通想个不停,而且总接到大客户的定单?”。小张后来告诉他们,是网络营销帮了他大忙。电话营销是许多企业常用的团购方法,但电话营销容易引起部分客户的反感,而且费用也不低。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普及,一般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大部分职员都有E-mail信箱,QQ、MSN、BBS等更是方便了陌生人之间的沟通,此外这几年还出现了许多团购交易平台。因此,网络团购就成为一种现实,而且这种交易方式会呈逐年上升趋势。制造商或者经销商可以通过邮件群发、当地热门论坛发帖、企业网站留言、MSN公告、专业团购网站信息等方式,轻松的把企业的团购信息出去。
依靠团购中介求双赢。如果把团购当作一种销售渠道,那么就应当找到团购的“终端”——中介结构。随着市场和社会的细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了一批负责团购的专业中介公司,他们往往积累大量团购客户,产品种类繁多。因为团购中介公司拥有大量的产品,所以他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多种团购组合方案,大大增加了团购成交率。因此,制造商或者经销商应当努力把自己的产品列入团购公司的重点产品目录,做好与团购公司的沟通工作,有必要时可以派专人与团购公司并肩作战。在中小城市里虽然团购中介公司不多,但会有一些“神通广大”的团购自由人,平时应当有意识的接触交往这些人,以免在节日时“临时抱佛脚”。2004年9月,岳阳的徐先生刚刚某二线品牌葡萄酒,开始他有点发愁。葡萄酒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新品如何脱颖而出?徐先生平时注重人际关系培养,在工作和聚会中认识了许多交际网络广的人。前不久认识的某位干部帮助他一下子联系到了价值三十万的团购定单。徐先生不但完成了该品牌厂家的年度任务,而且被厂家命名为2005年重点支持市场。
协助超市做大团购。因为超市的团购公开透明、价格不高而且能够开具正式发票,因此这几年从超市集团采购成为许多单位的选择。超市一般在节日期间都设立专门的团购热线和团购接待台。因为超市商品琳琅满目,团购客户选择商品如同“选美”,企业被团购客户选中的几率非常低。应当充分利用团购客户对超市的信赖,把企业品牌在众多产品中“跳”出来。在团购联系台处设立专职团购代表与超市一起工作,并对联系台周围进行提示性硬广告包装。在超市的DM广告或快讯等宣传资料上突出团购信息,并协助超市在节日期间把DM投递扩大范围,投递到周边重点企事业单位。有实力和领先意识的企业,可以垄断超市的DM,把它作成企业自己的团购专刊。与超市合作开发团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关键在于与超市的协调和利益分配。
篇6
【关键词】农产品;超市化经营;农超对接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其农产品流通通道也在不断发生转型与改革,慢慢由传统的营销向超市化经营转变。但因为农产品的传统销售已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更高需求。所以,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迅速发展成为了必然。但这种必然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健康、安全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陕西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流通通道、区域销售等问题的制约而无法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如何应对农产品超市化经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陕西省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产品超市化简介
农产品超市化(Changing from Peddler’s Market to Supper Fresh market)是指将现代化超市经营理念应用到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去。用连锁经营的先进理念对农产品的营销进行管理,从而达到降低中间环节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农产品超市化经营与传统农贸市场交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两种商业业态的竞争与演化。
2.农产品超市化的优势
连锁经营是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这种业态形式是继百货店和邮购营销之后登场的、具有经营革命性的零售业态;而农产品连锁经营一般是以经营生鲜产品为主。这种经营模式大致分为4种,它能够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农产品的采购成本、库存成本和流动资金的占用,从而以最低的流通费用,降低中间环节成本。
2.1业态优势
连锁经营是零售中的一种新兴业态,与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相比,超市化连锁经营在经营理念、经营环境、质量控制、管理服务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来讲,它是以众多的网络门店为市场依托,以集中采购和开发的规模效应为优势,以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为工具,将市场上的供求信息向加工制造业反馈,同时发展自有品牌,甚至形成供应链从而开发利润。
采取连锁经营的经营模式,农产品将通过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财务决策、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规范,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具体表现在:
2.1.1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及运输成本
鉴于连锁经营统一采购、统一管理,农产品在采购过程中将更具有规模优势增加了还价能力;实行统一配送,降低了运输成本。
2.1.2克服了农贸市场规模小、重复率高的缺点
一般农贸市场当中同类商品的重复率较高,摊位提供商品重复率较高,采用顾客自选的开放式卖场营销方式,节约了摊位费用,同时也节约了摊位相对应的人员成本。
2.1.3降低渠道成本
农产品超市通过农户―超市―消费者进行流通,省去了中间环节中产地批发商、市场批发商、中间商、零售商等,从而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业态优势还体现在消费者信誉度上,传统的集贸市场主要通过个体商贩的租赁经营,人员构成混杂,流动性大,质量难以监控,生鲜农产品的安全隐患大;农产品连锁经营通过统一管理、统一质量标准,在食品安全、卫生、质量上都得到了保障,赢得消费者信任,同时相比较传统的农贸市场,农产品连锁经营在购物环境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再者,农产品通过专业化的连锁经营,在产品陈列方面通过卖场通道的合理设置,磁石点商品的合理配置、关联商品的主题化陈列等专业化手段可提高消费者购买欲望;在深度加工方面,连锁超市卖场通过更加卫生的加工机械,专业的加工人员以及全透明的加工方式,使得农产品的深加工相比较于传统农贸市场让人感觉更加卫生、安全。
2.2市场优势
从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来看,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食品的安全、品质、快捷、购物环境有了新的要求,客观上具备了推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市场条件。农产品的商品、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正是迎合了这种市场需求。
2.3技术管理优势
农产品连锁超市通过信息化管理,应用现代化化电脑系统在农产品经营的物流、管理、经营、销售等进行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提供有力条件。
另一方面,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建立使连锁有条件向供应链上游延伸,及时反馈农产品供求信息,扩大农产品采购范围,优化采购环境。
2.4政策优势
鉴于我国农产品经营主图规模小、规范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2007年陕西省商务厅促进农产品进超市的多项措施,其中包括: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实行统一纳税、减少重复检查、对配送车辆提供市区通行停靠便利等,同时实行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购进免税农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抵扣的税率优惠。
3.陕西省农产品超市化发展现状
目前陕西省的农产品超市化经营基本分为二大类型。
3.1由农民自发开展的“农超对接”
这种类型有4种方式:
第一种,农产品营销经纪人发起组建合作社与超市对接。这是一种先有市场后有合作社的方式。由于这种登记成立合作社的手续一切免费,门槛也较低,组建相对其他形式的农超对接容易许多,所以许多经纪人为保证本地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长期稳定,都会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利用已有的营销优势,将农产品直销入超市。如大荔县农民经纪人李安友,经销果品十多年,已为沃尔玛、人人乐等超市供货多年,但货源不稳,还需经常从批发市场进货。2008年开始按照合作社的经营方式,组织40多人发起成立了“安友果业合作社”,利用过去的营销渠道,将果品直接销往超市。2009年前5个月已销售果品200多吨,价值50万元。
第二种,生产经营大户自发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并开拓超市营销网络进行销售。这是一种先有合作社后开拓市场的方式。如兴平市晨光大棚油桃专业合作社成立一年多来,成员联手开辟了咸阳、西安的人人乐、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并制作了统一的礼品盒和包装箱,经分级、包装后出产的大棚油桃统一使用“汉茂”品牌,平均售价每公斤提高1元,成员累计增收10多万元。
第三种,通过中间商与超市对接。合作社吸引外地客商收购,再经过一次或多次转手,进入超市。缺点是流通环节多,陕西人讲让别人多吃了几次“过水面”,农民产品卖不到好价,超市拿不到低价、新鲜的产品,消费者得不到实惠的农产品。山阳县秦丰养鸡合作社,在西安设立的鸡蛋经销部,通过中间商进入中小超市和农贸市场经销店,专人专车配送,每月销售30多吨,但合作社的出售价只是市场零售价的一半。
第四种,企业牵头办合作社或加入合作社,实行农超一体化。主要是一些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为了获取稳定的农产品原料供应,积极牵头组织农民,兴办或加入专业合作社。西安市长安区高桥优质小麦专业合作社,由良种经销大户与良种繁育农户和小麦种植农户共同组建。陕西西瑞面粉公司向合作社出资1万元,成为合作社的成员,合作社为西瑞面粉公司供应优质小麦,仅2008年就供应100多吨。
3.2政府推动开展“农超对接”
有4种方式:第一种,政府组织召开产销衔接会,为农超对接提销平台。陕西每年举办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博览会、无公害农产品产销衔接会、苹果年会等活动,为企业与专业合作社搭建对接平台。比如商务部门主动与农业部门互通蔬菜产销信息,针对不同蔬菜品种的特点和供求情况,召开的产销对接会,组织超市等流通企业直接采购、网上对接撮合等多种方式,稳定市场价格,促进供求平衡。
第二种,地方政府组织合作社到销区上门推介。西安市阎良区农林局承担费用,每年带领专业合作社营销人员,带上产品,赴西宁、武汉、哈尔滨等城市召开产品营销推介会,授权产品总,签订代销合同,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了阎良甜瓜、蔬菜的品牌知名度。
第三种,指导大型超市到合作社直接采购。在商务部、农业部的指导下,2008年家乐福超市总部两次派员到陕西考察,两次举办食品安全和生产技术培训班,与合作社签订了20多份直采协议。周至县周一猕猴桃合作社先后给家乐福供货300多吨。
第四种,政府直接推动“农超对接”。2008年陕西省农业厅和商务厅制定了开展“农超对接”工作实施方案,选定了一批超市、流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直接推动“农超对接”。在超市门店设立“卖难”蔬菜销售专柜,支持销售“卖难”蔬菜。如“双百市场工程”等财政资金支持的大型批发市场,要设立“卖难”蔬菜销售专区,减免“卖难”蔬菜场地费。
4.制约陕西省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的因素
4.1农产品的标准化
农产品进入超市,必须有一些基本条件:要保证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产品包装要规范,商品品种要多、货源要稳定,并且按照超市收货的标准不合格率在3%以内,可以接受,如果不合格率在4%-10%,那么就会发生退货现象,如果超过10%,超市就会拒收。大部分超市不会选择与分散农户合作,因为他们无法自己监测农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能对产品进行统一精美包装,也不能够开具最基本的发票。目前,陕西省大部分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比较弱小,没有法人主体地位,不具备合法经营资质,没有经营实力,难以达到与超市合作的基本条件。
4.2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缺陷
供应链具体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也就是说,供应链上的供应商、零售商应是一种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竞争要求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单个节点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否则就会导致合作伙伴的关系解体。
对于农产品供应链来说,由于超市规模相大于众多小的生产者供应商,所以在农产品采购方面,超市更处于有利地位,于是入场费、柜台费、延期付款屡见不鲜,影响农产品超市化发展。
5.推进农产品超市化的建议
5.1完善产业链
由于农作物的生产特点,和陕西省农作物生产的分散性,分散农户直接与超市达成合作有一定的难度。实现“公司+农户”经营或“合作社+农户”一方面能够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成本,优化供应链;另一方面通过公司或者合作社的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品牌,进行统一包装,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监督监控体系,进而通过建立生鲜配送中心,通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来组织生鲜品的配送,加快流通周转速度,实现经营的规模效应,达到“数量充足、供货稳定”。
5.2推行社区蔬菜便利店
大型超市的选址一般都位于人流量较高的商业区、居住区,且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面积都要达到2000以上,对于蔬菜水果这些日常消费品来说购物时间相对较长。而小型社区购物中心不同,它是以满足一个或邻近2-3个小区居民的日常蔬菜、水果、日常用品的社区服务性质展开的。一方面它的选址就在小区周围,且经营面积不大,选购方便;另一方面它的主营业务针对性很强。这样既满足了小区居民农产品购物需求,且在卫生、安全、购物环境等方面又远强于传统的农贸市场。
5.3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总体上看,陕西省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发展程度较低,发展时间较短,突出表现在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少,规模小,无论是资金还是管理经验都比较欠缺,因此,还需要政府对农产品进超市和农产品连锁便利店进行相应的政策支持。
5.3.1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
生鲜配送中心和生鲜冷链的建设需要很大的前期投资,陕西省的农业企业规模都不大,资金相对缺乏,特别需要政府在资金上和相关政策上予以扶持。加快陕西省农产品超市化进程,切实满足城乡居民的食品问题。
5.3.2加强连锁经营管理的技术培训
生鲜农产品品种多、季节性强、地域性强、保鲜要求度高等特点。这些特点给农产品的运输、陈列、销售等业务环节带来很多挑战。如果管理不善,将加大经营成本。因此必须加强陕西省高技能型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进行相应培训。
5.3.3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
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从而在农产品与超市对接中减少阻力,并且使消费者能够放心、安心购买,树立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统计年鉴,陕西省统计局,2010.
[2]陕西发展报告1949-2009,程安东,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3]胡启亮.连锁企业门店运营管理,科技出版社,2008.
[4]李志萌.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与完善, 2005.
[5]乔颖丽.中国城市生鲜食品超市业态形成机理研究,2006.
[6]周发明.构建新型农产品营销体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企业集团 公司 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是指集团或组织在采购商品时,进行统一集中的供应商管理与评估、采购价格管理、采购招投标管理,负责汇集分、子公司采购申请并进行调整汇总,形成集团采购计划,并进行货物的集中订购业务和集中结算业务。其实质是将采购业务归到一个部门来管理,可以消除多头指挥,避免重复采购和重复库存,从而可以强化企业的整体购买力。集中采购特别适合于集团性大型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涌现出很多成功实现集中采购的实例,如今年5月份中石油集中采购无缝钢管,共节约资金8000多万元,有效发挥了集中采购的优势。但上述集中采购优势的发挥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企业集团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具有统一采购、集中控制的必要性;二是采购批量大,能形成批量优势;三是企业集团内控力强,成员单位相对受控度较高;四是企业集团管理素质较高,既有完善的采购管理保证体系,又有高素质的采购队伍,保证采购优势和效益的充分体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资集中采购工作必须按照经济管理的规律,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完善集中采购制度,减少和预防采购风险发生。
一、建立分级采购制度
集团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对本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实行分级采购的管理模式,即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分级采购,各子公司实行物资集中采购。企业集团应统一认识,建立和完善集团内部集中采购的管理体制,建立集中采购的框架体系。一是建立集团统一的物资集中采购部门,实行集团对成员单位所需物资进行集中采购;二是进一步完善非集团集中物资的外购审批制度;三是加强对集团采购资源的管理,维护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
二、建立集中采购目录
集团公司要对采购项目需求和采购时间需求进行统筹安排,做出年度、季度计划,制定集中采购目录。
首先,集团公司领导及业务需求部门应高度重视年度、季度采购计划编制工作。因为一份准确的采购计划不仅会给自身部门工作质量带来提升,也是对集中采购部门工作负责的表现。
其次,应着重增强采购计划的科学性。年末各需求部门根据采购目录和实际工作需要,科学预见下一年度采购计划,科学编制集中采购目录;在编制过程中应尽力做好计划准备、需求评估、需求计算分析等主要环节工作,同时可在各子公司广泛进行调研,充分体现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此基础上统筹协调,正确决策,以平衡各子公司利益。
最后,要加强物资目录管理,特别是新装备所对应物资目录的创建工作,优化目录管理功能,确保编制、审核物资编号科学和准确,全面拓展信息管理运用空间,扩大对市场信息、价格波动、物资需求计划提报、库存动态和配送等信息的共享,提高集中采购工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三、加强内部控制
在集中采购模式下,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生产厂家、中间供应商找上门来做生意的络绎不绝,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如何通过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做到既能规避采购风险,又能真正实现“公开、公正、公平”,是企业物资采购面临的重要问题。要规范集团公司的采购行为,规避采购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不能只靠经营者、各级管理者和有关业务人员的个人觉悟,根本途径是要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与程序,不断强化教育,增强法纪观念,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做到依法照章办事,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包括总公司在内的采购人员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要定期对集团公司包括各子公司的集中采购环节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风险或薄弱环节,对此环节的采购工作要加以规范和控制,以保证集中采购的顺利进行。
四、信息化管理
采购技术条件是集团物资采购部门有效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集团物资采购部门要依托集团的信息优势,建立自己的门户,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提升信息化水平,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管控能力。
首先,集团公司要积极推动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发展,在统一各子公司管理模式基础上,统一物资编码、统一各子公司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以构建一个完整的物资信息化系统涵盖所有子公司,同时涵盖所有业务流程。
其次,物资采购信息系统要对集团内部各方提交的采购需求进行汇总、分类、筛选,根据汇总后的需求编制相应的采购计划和调拨计划,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的有机统一。
再次,物资采购信息系统要根据各供应商采购物资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汇总、比较、分析、评价,便于今后对供应商进行优胜劣汰。
最后,物资采购信息系统要在集团公司整个信息系统中实现有机结合,与财务、人力资源、销售、办公信息系统相连接,形成反映企业资源完整闭合的信息系统网络,提升集团公司管控能力、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总之,充分发挥物资采购信息的优势,能更好地为集团集中采购做好基础工作,实现集中采购自动化、高效化。
五、供应商管理
供货商的选择是集中采购的根本,供货商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中采购的成本、质量和效率。一流的企业集团必须要与一流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同盟。集团公司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核心供应商数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提供占采购总额一定比例的产品和服务,从而避免集团公司内部巨大市场的诸侯割据。此外,要促进供应商之间充分竞争,这既可以帮助质优价廉服务好的供应商实现规模销售、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同时有利于引导一流的供应商充分了解集团公司的采购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进深层次的合作。为降低企业总成本、构建采购体系、挖掘第三利润源,实现与供应商更深层次的合作,集团公司要逐步开展供应商管理工作,主要做法如下:第一,合理选择供货商,使更多、更具实力的供应商参与竞争,这样集中采购才有选择的范围,采购效益才有存在的基础。第二,成立专门机构,定期对供应商进项现场考察和考核评价,将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培育大型重点战略性的供应商,与确定的重点(战略)供应商在技术、资金、服务上进行更深层合作。第三,通过与供应商在资本、技术、服务域管理方面的联接与合作,形成供应商横向一体化运作模式,实现战略采购、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第四,在具体的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把供应商的资质资格审查关,坚决杜绝各种低资质商、无资质商,甚至是不法商的介入;充分利用有限的监督审查力量,重点实施事前考察,把各种风险因素排除在采购大门之外。第五,要加强供应商间的竞争。招标公示的范围应尽可能广,询价和邀请招标的对象应尽可能多,以真正形成市场经济的竞争效应。
六、推行新形势的代储代销模式
代储代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方为满足自身生产需要而采用的一种新的采购方式。它对于企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存货风险、加速企业资金周转、节约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要用好代储代销这种采购方式,就必须要加强企业管理、完善企业制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促进代储代销的健康发展。
实施代储代销这一采购方式在一定生产周期内企业无须对代储代销物资供应厂商进行反复选择、多次谈判,简化并规范了采购程序。企业在实施代储代销这一采购方式的基础上,还可根据物资消耗规律和市场状况,把重要物资放在企业代储、代管、代销,其他大量易购物资以供应厂商按合同存放,即时供货为主。
推行代储代销机制,构建物资超市化管理新模式可以为企业减少采购成本、降低储备资金、杜绝积压报废、节省运输费用、实现企业零库存、提升管理水平。因此,要不断扩大代储代销物资的品种范围,延伸物资超市的功能,推动各单位建立了井口物资超市,在更好、更快地满足生产单位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物资流通费用和储备资金占用、杜绝积压和报废,从根本上解决了库存物资积压沉淀的问题。
七、规划仓库管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系统是现代企业取胜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在企业生存环境恶化、个性化的顾客需求不断加剧、供应及销售渠道频繁变更以及不可预测的市场需求波动等情况出现时,企业必须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适合自身的仓库地址。
仓库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个地址建立仓库的规划过程。合理的选址方案应该使商品通过仓库的汇集、中转、分发,达到需求点的全过程的效益最好。因为仓库的建筑物及设备投资太大,所以选址时要慎重,如果选址不当,损失不可弥补。影响仓库选址的因素很多,比如交通、地利、地幅等,因此,规划仓库管理时,仓库的选址要遵守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战略性原则。
八、成立物资招标评审专家库
专家库的建设是整个评审专家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建立一个既能满足评审需求,又能保证评审质量的专家库,是集团公司采购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集团公司要利用本公司人才优势,将各子公司优秀物资供应、通风、机电、采掘、机械等各行业的优秀人才,组成一个专家库。并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专家库中的专家进行监督管理、考核评价。在招标评审时,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作为评委,以保证招标采购的评审质量。
专家库的建设要切实细化专业分类,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确保评审专家的充足来源。此外,要加强评审专家管理,规范评审专家执业行为,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提高采购工作质量。
九、发展物流业务
运输工作看起来好像和集中采购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在集中采购过程中不把运输工作协调好,会极大地影响货物的及时发运,从而会极大地降低集中采购的科学性,增加采购单位的成本,甚至有可能会耽误工期。
目前,有的集团子公司具备了一定的配送能力,能够配送、调运一些基本的物资,对此,集团公司要把集中配送与集中仓储建设相结合,整合各单位配送能力,形成大型配送调度中心,根据矿厂所在位置分布,科学设置物资配送流程、优化配送路线,并根据信息网络提供的物资需求和物资代储情况,集中配送。此外,集团公司应大力发展第三发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承担部分或全部物流运作的业务模式,是专业化、社会化和合同化的物流。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可获得的收益包括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增加企业柔性、改进生产效率、使主业更集中和提高物流专业水平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小型连锁超市 物流配送 问题 优化对策
物流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在激烈的零售市场竞争环境下,各企业开始从战略层面上去看待自身的物流,寻找新的出路,即企业竞争的焦点已慢慢转到物流配送上,企业通过物流来打竞争之战的时期已然悄悄来临。因此,当前连锁企业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怎样在企业物流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一套优化的物流配送方案,提高配送体系的整体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收益。
一、中小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分析
(一)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模式有待改进
与大型超市相比,中小型连锁超市没有过多的实力建设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限于简单的集中存储、分拣配货等功能,配送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连锁超市配送的需求,而且也浪费了许多宝贵的企业资源。另外,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很多第三方配送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若通过开立更多的门店来实现规模扩大,而另一方面其供应商运输能力却适应不了开立门店发展的需求。
(二)统一采购比例低,配送成本高
中小型连锁超市统一采购比例很低,不到50%,各门店自行采购,很难达到统一进货,难以发挥配送中心的作用,有的除了连锁超市店名和商标标示统一以外,还存在个人独立经营。因为统一配送低下,便导致企业很多的运力被浪费,车辆装载率低且回车空驶率高,并且人员也都处于闲置状态,从而企业总物流成本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随之降低。
(三)配送设施及物流信息技术落后,配送效率低
考虑成本,中小型连锁超市建立配送中心并没有按照物流配送管理的需要对配送中心进行规范建设与配套设施添置,配送中心设施落后,自动化水平相当低,并且国内劳动力价格便宜,配送中心的相关业务只有极少量有简单工具可以使用,人工操作居多,导致了配送过程中的物耗加大,运作效率大大降低。物流信息技术手段也比较缺乏和落后,物流信息化水平无法在网上进行配送调度与库存管理,也无法将配送中心的所有信息整合在一起等等。
(四)物流配送规模和配送范围小
中小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目前很多只负责企业内部门店小范围配送,未建立共同配送中心。当门店配送需求比较少的时候,配送中心所有资源闲置,而当门店商品销售增加,配送旺季时,常常会造成配送不及时。
(五)人员素质不一,操作不规范
超市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上相对比较滞后,一是因为有限的员工培训给予员工的培养方向和针对性不强,外加很多配送员工的待遇不高、工作条件较差、发展前景渺茫,使得即使受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本科、大专甚至中专毕业的学生也不愿意真正从事物流配送工作,最后整个企业专业管理及操作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
二、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优化对策
(一)加强超市物流配送模式优化
根据矩阵图决策法原理将连锁超市分成四个区域,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状态也会改变,即矩阵图具有动态变动性。因此,应针不同阶段超市所处每个区域的情况分析,决定采用何种配送模式。
(二)改善连锁超市采购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对物流成本把关的关键,是对成本产生的源头,就是所说的采购成本进行把关。我们身边成功的那些连锁企业没有一个不是对采购环节就开始把关物流成本的,以沃尔玛为借鉴,最重要的采购源头控制成本的措施是建立集中采购。
(三)加快物流信息技术与设施设备的建设
降低配送成本一直是连锁超市企业运营的目标和动力,但是企业不能一味地为了降低企业成本而压缩一切支出。扩大物流信息技术建设和设施设备建设投入之后,物流服务水平也会跟着提升,而且从数值上看,变化的就是企业产品的销售增加额要远多于成本的增长数额。我们目前需在物流水平和物流消耗之间找到那样一个产销平衡点,争取在充分应对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力降低物流的配送消耗,或者在物流配送成本的既定前提下努力提高物流配送服务质量。
(四)优化配送中心选址,扩大超市物流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
依据规模效益理论,扩大物流服务的客户范围,配送中心的业务数量就会增加不少,那么配送成本降低,收益会有明显的改善。
(五)重视企业物流人才培养
篇9
【关键词】 电网企业 采购风险 风险管理 电力物资
一、引言
电网企业物资管理在维护电网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中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因此,如何对物资采购中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控制,已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二、电网物资采购风险识别
根据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的形成机理,常见的采购风险可分为内因型风险和外因型风险两大类。内因型风险是指由采购管理内部因素和采购主体自身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外因型风险是指采购实施过程中,因采购过程以外因素造成的且自身无法避免的风险。
(一)内因型风险
1.采购计划风险
电力物资采购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需求计划,一方面因项目单位与采购部门对市场需求把握不足以及调查预测的偏差,会直接影响到生产、基建计划, 并间接影响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因工程项目设计时缺少相关完整技术指标、后期设计变更和应急项目未经严格审批,缺乏有效的监控管理机制,导致采购行为的延期,影响到前期合同签订和后期顺利地执行订货合同。因此, 计划管理技术不科学、不严格会导致物资需求计划编制和上报过程出现问题,产生计划风险,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2.采购合同风险
一是合同条款模糊不清,盲目签约,违约责任约束简化等;二是合同行为不正当。卖方为了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往往采取一系列不正当手段,而有些采购人员则不能严格按规定签约;三是合同日常管理混乱。
3.采购质量风险
在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产品质量风险占据核心地位,对电网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采购方想要采购到最优性价比的物资与供应商想要赚取更高利益两者间的矛盾,从而使产品质量风险问题加重。
(二)外因型风险
1.市场风险
虽然物资采购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但受客观条件限制, 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不完全保证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商品, 难以实现预期采购目的, 形成市场风险。
2.社会风险
电力物资采购活动的过程会受到社会的影响, 一方面,国家出台的一些相关法规或进行的一些宏观调控,会对电网企业的物资采购活动产生间接影响;另一方面,国家的体制改革会影响到相关物资的生产和供应,从而影响到电网企业的物资采购活动。
3.供应商风险
供应商会对单位生产稳定性、连续性产生巨大的影响。电网企业在进行采购时,一些供应商的不规范行为会影响所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和相关合同的签订,从而为企业的采购活动带来风险。
三、电网物资采购风险应对
(一)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对企业采购目的加以明确。第二,加强物资采购各环节的监管,严肃纪律。第三,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现代化,不断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
(二)提升采购人员专业素质
一是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和政治建设,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廉洁自爱、精益求精。二是建立完善培训机制。尤其是计划、采购等岗位人员,加大对其的业务培训力度。三是要建章立制,狠抓规范,努力把物资管理的关键业务工作与依法治企工作相结合,使其纳入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三)强化供应商管理
一方面,在采购合同订立前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 以便在采购初期就能把由供应商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采购风险控制在最小。另一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多方位评价,对供应商进行量化考核和动态管理,建立供方的业绩档案。如果发生重大质量问题,甚至需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四)加强质量监督
首先,应该提高供应商以及采购方对产品质量的认识程度, 特别是供应商。其次,做好物资采购的后续跟踪,通过安排相应的人员对采购工作进行跟踪管理,尤其是电网企业的重要物资制造、出厂检验、运输等环节进行动态的跟踪。最后,补充和完善电网企业的重要物资必检目录和一般物资抽检目录,有效降低采购中的质量风险问题,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创新采购模式
协议采购模式是根据未来一定时间内物资采购需求的预测数量,统一物资技术和商务采购标准,通过招标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采购方式,确定多个供应商,并以协议形式将单价、数量、总价、有效期等予以确定的采购模式。可以达到加快物资采购进度,提高采购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优点。
超市化采购模式。电力物资超市化是一种集成一体化物流管理模式,一般用于办公用品及生产运维物资等品种多、采购单价低、适用范围广,需求频率高、缺乏规律性的非工程项目物资。
四、结语
新形势下电网企业物资采购供应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产生风险。强化和规范物资采购风险管理,把好物资采购关,直接关系到电网企业安全供电、电力建设工程的优质按期投产和公司及各方的整体经济效益、工作效率和所能提供的最佳综合社会效益。因此必须控制物资采购各个关键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建立适应公司实际的协同监督机制,才能使制度发挥其应有的控制作用,把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降到最低,实现对物资采购的有效控制。
作者简介:周D(1976-),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硕士,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篇10
[关键词]应急物资 采购 策略
一、应急物资概述
应急物流是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战争等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在应急物流的实现中,应急物资的管理是核心环节。研究和探讨应急物资采购的有效对策,提高物流系统应急能力,提高应急物流水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实用价值。
应急物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不可预测性。由于应急事件发生的时间、强度、产生原因和影响范围通常难以预测,这就决定了事件中应急物资的数量、发放范围、运输方式等不能确定。
2.不可替代性。许多应急物资的用途非常特殊,是在特定环境下启用的特殊物资。如疫情发生后使用的疫苗,战场救护用的血液等都不能用其他物资代替。
3.时效性。应急物资要发挥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就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送达需求者手中,才能发挥其效用和价值。超过时限就失去了应急的意义。
4.滞后性。应急物资的启用是在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产生的原因、强度、波及范围而使用,时间上滞后于灾情的发生。
二、应急物资采购特点
应急物资一般用于防止突发事件的蔓延和后期的重建工作,也包括民众基本生活物资的及时补充。采购量一般相当大,对时间要求比较高。应急物资的采购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时间短,采购质量高。应急物资采购活动往往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时间要求有着强烈的时效性,要求采购时间越短越好,采购程序也要紧凑且简单。但采购时间短和采购程序精简并不代表着对采购对象要求降低,恰恰相反,由于应急采购自身目的的重要性,它对采购物资的质量、时间等指标要求并不会低于常规采购活动的要求,在某些特殊物资方面(如救伤用的药品、血液制品等)甚至可能要求更高。
2.物资供应商数量多。应急物资的采购由于其特有的目的性和紧迫性,且短期内造成的需求极大,单一的生产或销售企业往往无法完全供应,通常由多个供应商同时提供,这样又为应急物资采购的最后选择和质量控制造成了困难。
3.采购方法与采购行为规范的矛盾。应急采购活动由于其时间的紧迫性,采购部门应当根据采购时限的要求有选择地利用相应的采购方式。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采购法规建设的加强,一方面加强了采购活动的规范性,提高了采购活动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可能僵化采购模式,迟滞采购活动的开展,如在应急物资的采购中明显不适用招标采购法。
三、应急物资采购策略
由于应急物资与常规物资的不同特点,使得应急物资采购策略也无法象常规采购一样多样化,更主要突出“应急”特色,因此需要更多地关注采购时间、采购物资质量、采购物资数量等因素。
1.应急物资采购必须立足于战略高度。应急物资采购关系到抗灾救灾的实际效果,因此采购工作应立足于战略高度,跳出企业采购中的采购职能角度的思维局限,从全局目标出发,综合考虑受灾区域及相邻区域内受应急事件影响的群众、参与救灾的应急保障力量及支援保障力量,以及发生应急事件的区域环境特点等各种影响因素,真正做到“着眼远、着手实”,统筹应急保障全局,从而有力协调各应急保障环节。
2.针对不同的应急物资分类,采用不同采购策略。应急物资的采购与生产企业采购物资存在明显的不同。生产企业采购主要是补充生产销售的需要,主要以生产资料为主;应急物资更多以生活资料为主,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工程机械、医疗卫生用品等特殊性需求,因此无法和生产企业采购一样采用单一的采购策略。
(1)对于保存期较长、救灾必需、可重复使用的应急物资,如帐篷、照明设备等,可以在正常时期组织集中采购并进行合理储存,以减轻应急采购时的资金和时间压力,同时根据物品保存期限进行适当补充。
(2)对于保存期较短、需求无法进行准确预测的物品,如食品、饮用水、药品等,平时无法进行集中采购,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合理储存,临时性的大量紧急采购对生产企业带来的生产压力是非常大的,但对于救灾又是非常急需的,可以与本行政区域内的相关生产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或将企业纳入应急物资供应体系中,一旦应急事件发生,企业即开足马力生产,满足应急需求。
(3)对于工程机械类物品,如挖掘机、运输工具等,则不能采取和其他物资一样进行的采购和储备方式,这类物资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生产周期较长,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因此既无法象帐篷之类进行常规采购并储备,也无法和食品一样临时采购,因而可以采用租赁方式,向本行政区域内拥有该类型设备的企业租借,或者动员企业提供支援。
(4)可以将行政区域内较大规模的流通企业如大型超市、商场等纳入应急物资供应体系中,在紧急情况下,一旦生产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可以依靠大型连锁流通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进行短期采购,如通过沃尔玛的供应链进行紧急采购,甚至可以直接采购流通企业中的物资。但此方法一般仅用于食品医药类等需求量大的常见物品的采购。
3.强化应急信息系统,保持供应商信息的畅通。应急条件下市场物资的资源稀缺性要求物资采购必须加强供应商管理,强化对物资市场资源的全面掌控能力。应急物资采购的特点决定了一些常规的采购方法无法适应应急事件处理的快速要求,我们无法象常规采购一样在供应商选择阶段进行大量的调查询问,只能利用正常时期收集掌握供应商的有关信息,并与供应商保持足够的联系。
应急信息系统必须依托正常时期内的信息收集,建立全面完整的供应商数据库,及时整理参与采购的供应商资料,将供应商按采购物品分类、分级,及时掌握可能采购物品的现货市场信息。同时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应急物资往往涉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把好质量关,因此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查制度,确保供应商能提供合格的足量的物品。
应急系统应当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尤其对于灾难多发地,双方应经常保持足够的信息沟通,在信息交流平台上共享相关信息,以确保供应商对应急物资的储备和采购能获得足够的信息安排生产,物资管理部门能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有足够的了解。
4.在应急采购中使用电子采购。互联网的普及与电子商务的兴起,使电子采购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信息化时代,同样也可以通过网络电子商务来实现应急物资采购。
电子商务的应急采购方案,与传统的采购模式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电子商务采购一般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供应商可以通过平台获知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采购部门也可以在平台上掌握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双方可以在网上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时传递和交流应急物资供应信息,可以大幅度提高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速度。
电子商务采购能更好地掌握供应商信息,选择更好的供应商。利用电子商务模式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搜索能找到尽可能多的应急物资供应商,在网上对供应商的报价或标书进行对比,结合网上交易过程中对供应商的评价、资信体系的调查,选择确定质量最好、报价最低、准确度最好的供应商,从而降低应急物资采购的成本。
利用电子商务的网络优势,也能尽快地缩短采购所需时间,询价、报价、比价的过程均在网上进行,通过高速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大大节约救灾物资采购的时间,时间因素在应急事件的处理救援中是相当关键的,采购时间越短,救灾的效率越高。
四、结束语
采购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包括合理的采购量及采购时间,它直接影响到库存成本的高低。对于应急物资,虽然不能像普通物资一样通过产品结构分析来完全确定所需各项物资的相互匹配关系,但是事件发生后所消耗各项物资的数量都应该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我们可以根据过往统计来确定各项物资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然后根据库存文件(包括内部可供利用的资源信息,即回收复用、改制等方面的物资数量)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采用合理商效的采购策略,从而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提供应急所需各项物资,既保证了应急活动顺利进行,又使采购成本最小化。
参考文献:
[1]汪鑫文:大型冰雪灾害给区域应急物资采购带来的思考[J].中国政府采购,2009(01)
[2]张臻 林国龙:基于电子商务的应急物资采购方案研究[J].物流科技,2009(06)
[3]魏筱格 杨西龙 万平:浅析军队物资应急采购供应商管理[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
- 上一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制度
-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