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审计报告范文

时间:2024-04-03 16:1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治理审计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治理审计报告

篇1

本文就包神铁路公司调度应急指挥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有指挥方式在应急处理方面的不适应,并提出了对策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调度 应急 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54-02

调度指挥是铁路运输的神经中枢,直接关系到铁路的运输生产安全,运输组织效率和运输秩序的好坏。尤其是在非正常运输生产情况下,调度的应急指挥能力和处置水平,对安全生产和运输秩序的恢复起到自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包神铁路公司的不断发展,调度管辖里程的不断增加,调度指挥手段的不断增强,调度指挥的设备不断更新,如何实现在新的条件下的调度指挥能力的提伸,已经是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本文就包神铁路公司调度应急指挥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有指挥方式在应急处理方面的不适应,并提出了对策和改进措施。

1 调度指挥应急处置的内涵和特点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应急处置是指针对行车中发生的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行车事故等非正常情况下做出迅速、准确、有效的响应并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控制事态的发展,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列车运行,尽最大的可能降低对行车工作的影响。铁路调度指挥应急处理具有以下特点。

1.1 协同性

铁路是一个巨大的联动机,机务、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等系统发生非正常情况时。涉及到众多的部门,众多的环节、专业、岗位。关联到调度和现场之间,调度与机、车、工、电等各系统之间以及调度各工种中之间的配合、协调。调度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初步响应,以调度命令的形式下达到机、车、工、电等各系统,组织各部门、各系统目标一致、有序连接的去完成应急任务。

1.2 时效性

铁路运输的特点决定了铁路设备始终处于不断的运转过程之中,因此极易造成设备故障。而且天气、环境、季节等变化也会引起设备的变化。设备合适发生故障、反生什么样的故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发生事故后都要迅速启动预案,快速调集应急力量和技术装备等各类物资,在短时间内采取防护、修复、救助等各项处置措施,因此,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1.3 复杂性

针对某一项非正常情况,往往采取的不只是一个应急预案,而是多个应急预案同时启动,并要采取综合手段才能加以完成,有时候,对一些在相关预案中没有规定的情况,还要采取特定的作业办法去完成,所以,应急处置具有复杂性。

1.4 经验与知识性

应急处置的方案规定很多,调度员感觉到危险信号后,要将感觉到的危险信号和头脑中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对比,识别出真正的危险在什么地方,而不是盲目的采取措施或者采取不恰当的措施。

2 包神铁路公司调度指挥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2.1 机构不健全

包神铁路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至今没有专业的安全、技术、教育室,对针对调度指挥应急处置的业务培训缺乏,应急处置预案只限于公司的各种预案,而缺乏预案的细化措施,缺少适合调度员使用的简单、明了、步骤清晰的处置办法。

2.2 预防功能不高

由于调度员不直接办理行车各工作,从事故发生的情况看,调度员发生事故的概率远远低于其他行车人员,因此容易在调度员中产生麻痹思想,对安全信息缺乏必要的敏感性,不能在第一时间对包含危险的信息进行辨认、分析、整理并迅速采取措施。更严重的甚至于对机务、电务、工务等部门反应的安全信息反应缓慢。

2.3 技术素质不过硬

部分调度员对所辖区段的线路、设备和人员等情况不熟悉,处理问题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考虑客观实际或预见不到行车完全工作中的各种危害的发生特点及发展趋势。结果是事与愿违。同时,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投入使用,促使专业知识更新更快,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程度要求更高,如果调度员不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遇有非正常情况,就有可能处置不当,造成事故的发生。

2.4 协同作战能力不强

应急事件发生后,调度各工种之间、调度员和值班主任之间职责界定不清楚,应急处置关键点把握不准。信息通报不顺畅、现场处理忙乱。调度应急指挥缺乏统一指挥、缺乏协调、组织,整体作战能力不强。

3 提高包神铁路公司调度指挥应急处置能力的措施

3.1 建立科学高效的调度应急组织系统

应急组织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保证应急处置的前提,也是充分提高协同作战能力的保证。因此,包神铁路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因尽快成立安全、技术、教育室,赋予安全、技术、教育室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培训职责。

安全、技术、教育室对公司下发的各类应急预案进行细化和补充。在细化应急预案的过程中,需要突出重点,避免细化措施之间相互孤立、交叉矛盾或者不符合实际。应根据非正常情况的影响范围、层次和级别的不同,对应急处置的每一项工作的制定详细的作业规范、步骤、流程和时间标准,使细化后的应急预案步骤清晰、一目了然。

同时,还应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完善预案,这样,预案才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3.2 提高预防能力和功能

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安全生产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调度员作为行车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指挥者,绝对不能存在麻痹思想,牢固树立调度指挥人命关天的责任意识。全体调度员要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

3.3 提高调度员队伍的业务素质

调度指挥中心应制定的统一的业务培训计划,对调度员定期进行理论培训,调度员应熟知各类行车理论和规章制度,同时还应该熟悉自己所辖区段的线路、人员、设备及各种行车作业的程序、标准。

同时,还应对各类突况进行集中演练,多演练才能处变不惊,才能正确处置,提高调度员处置问题的自信心。通过演练可以发现应急预案的不完善之处,对预案中未曾考虑的问题加以补充,使预案更具操作性。通过演练可以找出各工种之间、上下级之间信息沟通的顺畅程度。

4 结语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运输调度指挥应急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从基础做起。同时也要结和包神铁路公司的实际,逐步建立起有包神铁路公司特色的应急处置体系,不断的提高包神铁路公司调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包神铁路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3.

[2]王立松.铁路行车技术管理[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4.

[3]彭其渊,王慈光.铁路行车组织[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7.

[4]铁道部.铁路运输调度规则[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12.

[5]成学勤,曲星照.行车调度安全[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9.

[6]张雅净,王鹤鸣.铁路行车调度[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1.

篇2

【关键词】 内部审计; 治理; 教育系统企业; 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系统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主体的国有与公众性、公益性决定了被投资企业的国有与一定程度上的公众性;二是服务对象既有教育部门及单位本身,又有外部市场客户;三是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是由教育单位转岗而来,甚至一些管理层成员的编制仍然挂在教育单位,改制后企业仍然带有教育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痕迹。因此,除了出资者高度关注企业的运营状况外,教育主管部门、国资和财税部门、债权人、企业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同样给予关注,教育系统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以提高管理与治理效率。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架构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强化内部审计的控制与评价职能的同时,还要强化其审计治理职能。本文对教育系统企业的审计治理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在教育系统企业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有效的公司治理体系建立在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高管层、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四个基本治理主体的协作之上,内部审计通过协助其他三个基本主体,对公司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以便为公司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公司实现目标。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改善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通过财务报表审计,约束管理层编报权力,督促管理层及时完整地披露信息,约束信息失衡,改善甚至解决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架构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之一 ——内部监督的主体,缺少内部审计机构,不能正常开展内部审计业务,就不能形成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架构。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职能,可以不断改进企业内部控制,加强内部监督,确保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三)帮助企业价值增值

内部审计通过评价改进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的效果,预防与减少损失,促进管理决策层把握机会、控制风险,提供业务咨询,帮助企业价值增值,改善营运。

(四)弥补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不足

外部审计由于其受到审计时间、成本等的制约,一般具有滞后性及不完整性。而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部审计的不足。

三、教育系统企业的审计治理现状分析

(一)公司审计治理的责任主体缺位

一些企业尚未建立“有效制衡、科学决策”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处理和平衡董事会、监事会、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教育单位分管产业的领导往往扮演着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双重角色,所有者代表与经营管理团队混淆。

有些企业董事会下未设置审计委员会,未明确审计治理的责任主体,不能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不能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不能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内部审计的治理和风险控制功能的发挥,往往缺乏现实条件。

目前,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教育单位的企业基本上改制完毕。教育单位均成立了资产经营公司,作为教育单位与下属企业之间的防火墙,按照产权纽带具体组织实施对企业的各项管理,但有些改制后的企业尚未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或内审岗位。没有内审机构或内审岗位,内部审计的职责没有明确的部门承担,企业审计治理的责任主体缺位。还有些企业尚未制定董事会、监事会的议事规则,董事会、监事会、董事、监事没有明确分工,职责不清。

(二)内部审计治理功能未充分发挥

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制度规定:“市教委系统各级次企业一般应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内部审计人员。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由一级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代为履行相关职责。”①实际上,公司审计治理的职能基本上由教育单位的内审部门代为履行,而教育单位本身内审编制紧、人员少、任务重,任务已经很饱满,没有精力与时间很好地深入企业,监督控制管理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治理的职能与作用。

首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功能未发挥。没有内部审计机构或内审岗位,企业财务信息在形成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缺失,特别是对企业预算数的确认、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没有牵头部门或指定岗位实施。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功能难以发挥,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大量存在。

其次,内部监督功能未发挥。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中,“内部监督”是五大控制要素之一,而内部监督主要是依靠内部审计来实施的。缺少了内部审计,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架构也缺少了五分之一。

此外,未能很好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增值型审计。大多数企业,内审仍然遵循传统理念,从事传统工作,运用传统方法,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和主动性,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仍占据了内审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不少单位的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增值型审计尚未开展。

篇3

【关键词】审计合谋,动因,治理建议

一、审计合谋内涵及特点

关于审计合谋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雷光勇(2004)认为,审计合谋是审计独立性的致命因素,审计师主动迎合被审计单位财务造假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做出虚伪陈述和虚假鉴证。余玉苗、田娟、朱业明(2007)认为,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和公司的经营者串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从中谋取利益的现象,就是审计合谋。

我们认为审计合谋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审计合谋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失实的审计报告;审计合谋是主动合谋和被动合谋矛盾综合体的体现;审计合谋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可观的舞弊收入。

审计合谋具有危害性巨大、参与者主观性强、隐蔽性等特点。

二、审计合谋的动因分析

(一)从供需关系角度分析

1.审计报告的需求方

一般来讲审计报告是由公司所有者委托事务所审计经营者出具的财报的合理性而出具的报告。我认为审计报告的主要需求者应该是全体股东。而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存在严重的问题: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或虚空状态,明显的“内部控制人”现象等使得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同时具备了委托人与被审计者的双重身份。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足够的动力聘请合格的注册会计师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企业进行严格的审计。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对该公司进行审计并披露审计报告最主要的原因为了满足监管者的要求。故上市公司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最主要标准事务所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上市公司经营者的要求,而非“产品质量”。

2.审计报告的供给方

审计产品的特殊性体现在审计产品只能是优质的,劣质产品不仅毫无价值而且会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然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近万家,规模普遍较小,集中度低,产业分散,质量良莠不齐,竞争异常激烈。审计市场是买方市场,过度竞争会导致事务所采取与上市公司经营者合谋,迎合上市公司审计要求、降低价格的竞争方式来争夺客户,从而严重影响了审计产品的质量。

(二)从风险与收益角度分析

对于管理者和注册会计师而言,审计合谋的风险小收益大。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粉饰财务报表并与审计师合谋,目的是为了能够达到监管机构的标准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或者是为了达到业绩目标获得加薪升职的机会。风险则是被发现后的惩罚和来自群众舆论的压力。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被发现的概率不大,处罚力度与公众的谴责压力也是有限的。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审计合谋可以获得超额报酬,稳定客户,扩大规模。审计合谋即使被发现,也不会承担较大的违约责任。

(三)从监管和处罚力度角度分析

我国对审计合谋的整体监管处罚环境是比较松懈宽泛的。一方面,监管力度不够,效率不高。从审计合谋的案例被发现的过程来看,我们也会发现绝大多数造假案例都不是监管部门发现的。另一方面,法律惩罚力度不够。审计合谋被证实后,上市公司被处罚的力度是不尽人意的。这一点可以从专业人士对造假公司处罚的评论得到证实。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抑制上市公司经营者舞弊的根本措施之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缓解股东和经营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矛盾。具体措施如下: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要切实履行职责;改善国有股集中和内部控制人现象,避免经营管理者同时扮演委托者和被审计者的角色;改革审计人员的聘用机制, 即不允许由经营者聘请审计人员,应由独立审计委员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

(二)改善事务所弱势地位,建立审计师声誉机制

在审计服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博弈中,供给者处于劣势地位,缺乏与之博弈的资本,故会计师事务所走规模化道路,改变审计费用的支付方式,来提高抵抗上市公司施加的不当压力的能力。同时会计师事务所改进审计契约以建立良性的客户关系;实行审计人员的聘用与个人利益及声誉挂钩制度等。

(三)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

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市场惩罚力度。各监管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对上市公司年报的信息含量和事务所执业质量进行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抽查,同时结合同业复核及注册会计师轮换制度,提高审计合谋被发现和查处的概率。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与惩罚相关的法律制度。因为稳定和完善的制度是形成健康运转的独立审计市场秩序的基础,因此,对我国审计市场进行监管,必须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处罚机制,做到有法可依。

总之,解决审计合谋问题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但是我相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完善,政府改革不断深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会日益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地位会逐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声誉机制日趋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惩罚机制也会日益完善,审计合谋的诱导因素会逐渐消失,审计合谋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雷光勇.2004.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与治理[J].管理世界

篇4

论文摘要: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的完善也有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文章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奋司治理的关系为基础,利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会司治理完善程度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指出公司治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以商业银行为例,探讨当公司具有众多的分支机构时,如何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完善公司治理。

一、引与文献综述

1720年的南海泡沫导致的英国商法革命;2001年安然事件暴露的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重大缺陷;2008年金融危机中金融巨头倒闭引发金融监管的思考。这些都使得理论界和业界意识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委托关系,是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注册会计师审计也产生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帮助其作出合理的决策,这与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公司治理研究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国外,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由于委托人和人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因此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的成本。这种成本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审计通过鉴证可以降低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外部审计构成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部分(DeAngelo,1981)。在国内,韩东京(2008)的研究成果表明:上市公司是愿意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的,但整个审计市场质量还不高,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而针对公司治理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余宇莹基于系统论的视角,研究公司治理系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发现公司治理系统越好,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越小,审计质量越高。

上述研究成果是从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角度分析不能体现其相互作用的机理;二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大型商业银行及集团公司的出现,审计对公司治理在作用机理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利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公司治理完善程度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会促进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提高也会促使公司治理日趋完善;公司治理程度低,公司没有动力聘请高质量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不利于激励公司完善治理。文章最后以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当公司具有众多的分支机构时,如何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完善公司治理。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公司治理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与审计程序联系起来,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商业银行治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以及内部控制成为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也将公司治理环境作为风险应对的考虑因素。这不仅是公司完善治理的内在动力,同时公司治理层同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对相关内部控制环节进行再设计,以完善内部控制。二是注册会计师在实施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时,会将交易的内部控制目标与关键内部控制联系起来,这将有助于公司相关交易所涉及人员在业务流程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比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户设置不合理,入账时间不合理,未按规定更正入账错误等,注册会计师审计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使公司治理趋于完善。

(二)公司治理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影响

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完善的公司治理会导致审计委托关系的异化,从而损害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部分上市商业银行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而非上市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在审计委托关系上就表现为企业的经营者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审计委托人,这样的公司治理模式下产生的审计委托关系将会降低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影响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来影响审计质量。公司治理是会计信息的第一层过滤器,完善的公司治理能有效地防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是由于可能存在公司组织结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监事会失效的情况,企业的经营者就可能进行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低下。而对其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及审计要求的“合理保证”,不可能发现公司所有失真的会计信息,而作为审计需求者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只关注审计报告的结果,二者之间的“期望差距”使得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满足这些审计需求者的程度不高,即审计质量不高。

(三)注册会计师与公司治理相互作用关系

公司治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互作用是公司经营者与注册会计师博弈的过程,其收益矩阵如表1、表2所示。M代表公司经营者;A代表注册会计师。

1.不存在审计合谋,相应的审计法律责任履行机制健全

由于审计法律责任履行机制健全,因此当公司治理不完善,注册会计师质量低时,注册会计师将承担法律责任和法律诉讼的风险。则该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是(公司治理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高)。

2.存在审计合谋,相应的审计法律责任履行机制不健全

由于审计法律责任履行机制不健全,因此公司治理不完善时,注册会计师将综合考虑或有收费、可能失去审计客户以及承担法律责任、法律诉讼的风险,选择低质量的审计,出具不实的审计意见。则该博弈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分别是(公司治理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高)、(公司治理不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

商业银行治理越不完善,越会对注册会计师施加更大的压力,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可能屈从于客户的压力而出具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从而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提高,出现“公司治理不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的“恶性循环”状态。如果商业银行将审计视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那么注册会计师审计将有助于公司完善治理,出现“公司治理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高”的“双赢”状态。

注册会计师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在公司治理不完善时,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不与公司进行审计合谋,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展开审计工作,促使公司必须完善公司治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不高也会给管理层舞弊、粉饰财务报表提供机会,注册会计师审计没能起到很好监督的作用,这将不利于公司完善公司治理。

三、商业银行治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商业银行治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监督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的规范化治理和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可靠性方面考虑,商业银行需要重视内部控制以及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受内部审计模式、内部控制受经营者观念的影响,效力有一定的局限,必须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对这些分支机构财务报表开展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将分支机构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层进行沟通,治理层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商业银行综合利用内部控制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达到完善公司治理的目的。

商业银行审计与一般公司审计有所不同,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商业银行审计本身就具有较大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机构庞大、分支行众多,注册会计师不能对其进行全面审计,只能选择部分分支机构进行抽查,又由于审计抽样的局限性以及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及定性的审计评价,使得商业银行审计具有特殊性。二是商业银行业务复杂,由于不断扩展和创新,每个业务都包括大量的信息资料,给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审计人员很难全面掌握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情况,而且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现有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知识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审计发展的需要,审计技术方法滞后于金融业信息化的步伐。

四、结束语

商业银行审计对于商业银行治理的重要性和商业银行审计又存在上述的问题,这两者的矛盾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如何提高审计质量,达到商业银行治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双赢”的结果?超级秘书网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提高审计质量,更好地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笔者认为应该逐步改善证券市场的法律环境,引导审计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增强独立性和执业能力,提高审计质量,建立声誉和品牌,逐渐发挥出较强的外部监督能力,减少公司中的问题,改变实际的审计委托模式,提高治理效用。

篇5

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迅猛发展,中国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数量猛增。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了其成为市场投资者、实践工作者和诸多研究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高低成为上市公司最突出的问题,也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重要研究对象。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让利益相关者更及时的掌握公司的真实情况,客观的反映经营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从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为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生成、监督、鉴证和监督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从而形成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良性循环。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本文从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所有上市公司中选取了自于17个行业的100家公司。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行业抽取15%的比例。变量的数据根据年报资料手工收集并进行了加工整理,排除了特殊数据比如ST等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的公司。其中100个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数值取自2010年12月12日高明华教授公布的信息披露指数。本文在数据允许的条件下选择模型所需要的变量。文中的变量主要包括因变量、自变量、控制变量三大类。因变量为财务信息披露质量(PLZL:2010年12月12日高明华教授公布的信息披露指数)。因变量包括:内部治理变量有股权集中度(GQJZ:第一大股东股份/总股份)、国有股比例(GYGBL:国有股股份/总股份)、董事会规模(DSHGM: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人数(DLDSRS: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比例(DLDSBL: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人数)、基金持股比例(JJCGBL: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监事会规模(JSHGM:监事会总人数)、职工监事人数(ZGJSRS:职工监事人数)、职工监事比例(ZGJSBL:职工监事人数/监事会总人数)、有无证券公司代表(ZQDB:0/1)、总经理担任董事会成员得分(ZJLDF:0/0.5/1/2)。外部治理变量有审计报告高质量比例(SJBGZLBL:无保留意思审计报告次数/审计报告总数)、选取的事务所的独立性强弱(SWSDLX)、选取的事务所的审计费用(SWSSJFY:近三年平均审计费用)。

三、实证分析

(一)各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通过SPSS20.0对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DSHGM)与独立董事人数(DLDSRS)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47,职工监事人数(ZGJSRS)与职工监事比例(ZGJSBL)有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29。职工监事比例(ZGJSBL)与监事会规模(JSHGM)具有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62。所以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人数不能同时使用,监事会规模与职工监事人数不能同时使用,职工监事比例与职工监事人数不能同时使用。

(二)回归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与所提出的假设,本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式:我们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与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一: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12个解释变量中,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基金持股、总经理担任董事会成员得分、职工监事比例、审计费用、审计质量与事务所独立性强弱的系数都是正数,而国有股有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监事会规模、有无证券公司代表的系数是负数。

(三)实证检验结果

通过上面的实证分析过程,我们发现,各种因素对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具体分析如下:

1.在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

(1)国有股比例、有无证券公司代表、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程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越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就越低。原因在于企业的国家股包括各级政府和行业的主管单位,由于其没有剩余索取权,从而缺少驱动力对企业进行应有的关注,也就促成了管理者利用内部信息优势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董事会中有证券公司代表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可能跟目前我国证券事务代表的整体素质与权力并没有达到所预想的水平。股权集中度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呈负关系。在股权高度集中时,“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存在。

(2)总经理担任董事会成员得分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按照理论,在总经理担任董事会成员时,会出现总经理的权力过度膨胀,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失增加,难以维护股东及其相关主体的利益。

(3)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职工监事比例、基金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成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人数较少的董事会高效精干,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越容易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独立董事比例也就是董事会的独立性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关系并不显著。职工监事比例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性,关系不显著。基金持股比例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性,但关系并不显著。(4)监事会规模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的负向关系。可能由于在现实实践中,监事会的监督权通常流于形式。相反,一些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上市公司,为了掩盖其舞弊行为,反而设立了一个大规模的监事会。

2.在外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事务所的独立性、审计费用、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事务所的独立性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可能是因为用0、0.5、2三个数值代表事务所的独立性,这样表示欠缺科学。审计费用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们认为是因为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收费不太规律,高低差别比较大,因而出现此结果。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呈不显著的正向关系。

四、结论与建议

篇6

[关键词]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作用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概述

1.公司治理的涵义。公司治理指的是对公司的统治和支配,它决定运营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的定义,治理是指董事会实施的各种流程和架构的组合,用以告知、指导、管理和监督组织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站在公司内部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公司治理一方面表现为公司权利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三者之间的分立制衡关系,一方面表现为行政体系每一个层次,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构建。

2.内部审计的涵义。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及《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2011年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可见,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种内部经济监督和管理活动。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从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涵义上看,两者的理论基础及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强调:“在许多方面,内部审计是两种主要的治理活动—监督风险和确保控制有效的一线行动者,是公司治理中审计委员会的‘耳目’”。内部审计能够保证所有者与经营者权力的制衡,是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促使内部审计有效运行,保证内部审计功能够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内部审计又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结构,在公司治理中为管理层监督评价会计制度和其他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保证,成为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获得董事会对内部审计章程的批准。获得董事会的批准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独立性,确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还可以作为管理层和董事会评价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依据;保证内部审计活动以在章程授权内不受限制地开展工作,也可以清除与审计客户就审计范围、审计职责等方面的分歧提供依据。

2.沟通审计业务计划并帮助董事会从组织目标上确定审计划。内部审计的工作业务计划应报高级管理层审批,并报董事会备案,报告中应包括充分的信息,报告内容包括资源不足和范围限制可能带来的后果,帮助管理层从实现组织上的目标和计划的角度上确定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计划。

3.报告重大审计事项目及关键绩效指标。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定期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交一次工作报告,报告必须包括重大风险披露和控制事项,并提出建议。定期向董事会报告关键绩效指标,评估组织的绩效管理系统以及核心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4.讨论重大风险领域并支持董事会开展全面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是管理层的一项主要职责,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和报告。在适当情况下,就风险和风险管理实务中的薄弱环节与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进行讨论,从而在改善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流程的效果和效率方面协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进行检查、评价、报告和提出建议。

5.协助董事会评估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股东、政府、权益相关方为了监控经理层的行为,而雇佣中介机构对公司公开的报表进行审计确认,这种制度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各国都将这种制度上升至法律。内部审计应考虑并确定外部服务提供者可能在组织拥有的经济利益;可能与组织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层或其他人员发生的私人的或专业的关系;可能正为机构提供的其他持续服务的范围;可能拥有的报酬或其他激励机制等情况,协助董事会确认和评价外部服务提供者的独立性,并将评价结果报告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

6.评估董事会及组织的道德氛围。道德因素是组织内部控制环境中的重要组织成部分。董事会与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与身体力行会成为组织道德恪守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在组织内部拥有较高水平的信任和完整性地,以及有效地拥护道德行为的技能,有能力提请领导层、管理人员和员工遵守法律、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在组织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7.评估业绩测评系统的充分性和整体目标的实现情况。内部审计一方面要对测评系统本身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要通过检查和评估工作,得出组织整体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的评估结果并形成审计报告给合适的对象。

8.树立舞弊防范意识,鼓励报告不正当的行为。组织控制上的失效往往会产生舞弊,防范舞弊的首要机制是控制,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通过评估相关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来协助防止舞弊。

综上,公司治理在很大种度上是对管理层的监督、控制,以及协调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也在对美国国会关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意见陈述中表达了其观点:“内部审计师、董事会、高层管理者以及外部审计师的相互合作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的基石。”可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使得它能在公司治理中起到这种评价和保证作用。

四、结束语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强化内部控制、改进风险管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正确认识并重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发展内部审计,以促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2008年5月第一版西苑出版社;

[2]张缓缓.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审计,2011年4月(7)

[3]王勇.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中国审计,2011年12月(23)

篇7

在2001年受查处的上市公司中,虚构交易,虚增销售收人、其他收益,或者虚增资产等舞弊案约占40%。常见造假手段包括虚构销售对象、填制假入库单、假成本计算单、假发票、假出库单等。被称为舞弊现象代表的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下面是对近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科龙公司舞弊案的分析:2001年科龙营业收入仅43.8亿元,但2002,2003,2004年分别达到了48.8亿,61.7亿,84.36亿。用对比分析法计算营业收入增长率,三年平均每年增长率为30%左右,与2001年相比,科龙2004年营业收入增加了40.6亿,同比增长93%,。在家电行业步履维艰之际,如此惊人的高增长率,实在是一个舞弊的信号。后经证监会的调查,认定科龙对合肥市维希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维希)和武汉长荣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长荣)的4亿多元虚假收入,科龙销售给合肥维希和武汉长荣的产品,在次年又退回给了科龙。这种大规模的退货并不是市场行为,而是科龙为了虚增销售收入而为的账面游戏。货就在仓库中,并未售出,办理退货手续只是完成此前的虚假销售。

1.2会计“摆弄”

(1)混淆借款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边界。例如,金路公司在1997年年报中,以多计资本化利息、少转财务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3415.17万元,同时,原四川德阳会计师事务所未勤勉尽责,为金路公司1997年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在股权投资核算上做手脚。例如,1998年8月,张家界公司以2160万元从香港一公司购得张家界地区有关公路的权益。按合同约定,该权益包括资本金和投资利息补偿,且当年应收回591万元投资回收款。公司将这笔款全部计入其他业务利润,在扣除63万元摊销费用后,差额528万元则虚增了利润。(3)随意确认收入、成本和费用或打收入确认的时间差。例如纵横国际,根据公司2001年12月底的自查盘点资料,仅在产品成本一项,就存在潜亏8555万元。(4)虚拟资产挂账。例如纵横国际,固定资产中职工宿舍计873万元于1998年以前参加房改却一直未作账务处理,压缩机270万元已销售而挂账未作处理。

1.3掩饰交易或事项

掩饰交易或事项的常见作假手段有对于重大事项(诉讼、委托理财、大股东占用资金、关联交易、担保事项等)隐瞒或推迟披露。在2001年遭处罚的上市公司中,不披露重大事项的上市公司有十几家,约占总数的15%。

1.4盈余管理

(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不当。例如,在计提一年以内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比例上,ST实达是0.5%,而同行业的长城电脑和湘计算机都是5%,仅此一项ST实达就少计当期管理费用约720万元。(2)变更资产减值准备比例。例如,国电南自2001年度变更了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将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由5%降到1%,1-2年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由6%降为3%,但在其总额达42200万元的应收账款中一年以内的占69.47%,1-2年的占21.24%,从而增加利润1436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41.6%。(3)冲回上年计提。例如,通辽化工2001年报显示,除了当期坏账准备增加了2325074.85元外,存货跌价准备减少了1199330.00元,长期减值准备冲回了255000.00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冲回了5152866.82元,因此当年利润增加4282121.97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76%。

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预防与治理

2.1完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是防范财务舞弊最基础的一道防线,如果没有适当制约机制,很容易出现实际控制人在董事会一言堂现象.将上市公司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近年来来,监管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包括引进独立董事,成立审计委员会,分类表决制度,但中国的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别,如何保证这些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内部审计制度。据美国相关统计资料

表明,在发现舞弊的手段中,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占34%。

2.2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力度

据相关统计资料,1996年至2005年7月因财务报表存在舞弊行为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共有31家。我们发现,从上市到第一次发生财务舞弊期间,仅有一家公司更改了会计师事务所。第一次发生舞弊时,仅有3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而其他2家仅被出具带说明段的无保留审计报告。证监会的处罚中,31家公司仅有5家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被处罚。可见,大部分的财务舞弊行为都与会计师事务所有关。注册行业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问题,注册会计师对本身职业道德的要求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审计的力度。

2.3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与生命,是其能否发挥防范财务报告粉饰作用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说,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市场是最为有力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对高质量的财务信息需求的缺乏是导致当前我国审计质量不高的最重要原因。另外,应优化执业环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实质上能够保持独立。在当前的会计市场上,政府官员干预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干预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的现象并不鲜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注册会计师是难以保持实质上独立的。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有关部门应为注册会计师从事异地审计业务“保驾护航”等。

2.4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

政府有关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缩小在这一方面的公众期望差距。例如,近年来随着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深入,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必须指出的是,业务监管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非一项突击性的事务。同时,还应尽快制定监管工作规则以及有关的惩戒办法,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琼民源”审计案例中,即使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时没有关注到利润异常变动的风险,在实施审计阶段也没有寻找到报表利润虚假的证据,但如果在审计报告阶段,复核人员能够运用分析性程序对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出最后复核,必然会发现报表利润的异常变动,从而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

篇8

一、审计委托要坚持公开招标

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一般由国资委委托中介机构实施,中介机构的选骋由国资委从其建立的中介机构备选库中抽签选取或直接指定。这种选骋方式尽管不再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开展资格审查,有利于提高工作速度,但限制了充分竞争,人为地地排斥一些潜在的、有竞争力的中介机构参与企业的决算审计服务,特别是有些地方国资委建立的备选库中可供选择的中介机构数量与其所监管的国有企业数量相当,当企业的决算审计在年初岁末同时铺开时,基本无选择余地;另外,由于没有按规定建立起合理的进入与退出机制,中介机构一旦入选备选库,就能连续数年承揽审计业务,致使其缺乏提高审计质量的动力与压力。要打破中介市场的行政壁垒,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节约决算审计费用及提高审计质量,就应废除现有的从备选库中选骋中介机构的做法,取而代之以公开招标等充分体现竞争择优要求的方式来确定财务决算审计的中介机构,真正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开放的中介服务市场中采购质优价廉的审计服务,除了节约费用、提高审计质量外,还有助于培育健康的中介市场竞争秩序,减少中介机构选骋过程中的权力寻租。2011年6月成都市国资委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建立5年的中介机构备选库,以公开招标等合理方式来选择为监管企业提供审计、评估、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中介机构,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审计内容要突出国企特色

地方国资委的相关文件规定,财务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附注及国资委要求的其他重要财务指标或专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发表审计意见,并出具财务审计报告。由此可见,财务决算审计的内容还局限于对企业财务事项的验证,主要为提高监管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服务,与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类似,未能体现国有企业的特色。当前,地方性国有企业还普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投资决策流程较随意、内部控制制度欠健全、风险防范意识较淡簿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很难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一年一次、花费不菲的年终财务决算审计,理所当然应是一次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的综合性审计,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更重要的是要在促进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内控机制、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出应有作用。故应赋予财务决算审计新的定位,积极推进财务决算审计的内容由以财务报表为主向以财务报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并重转变。

三、审计过程要加强动态监控

监管不严是造成财务决算审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地方国资委在完成财务决算审计的业务委托后,往往只注重于对财务决算审计报告本身的复核验收,而对决算审计过程及审计工作底稿缺乏应有的跟踪管理、专业指导和监督检查,这种监控模式很难起到保证审计质量的作用。因此,地方国资委及外派监事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对决算审计工作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促使中介机构勤勉履职、规范履职、依法履职。在决算审计开始前,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审计准则变化情况以及经济形势的新趋势、新特点,对决算审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领域和注意事项,向中介机构作出提示,提出要求,给予指导,督促中介机构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并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恰当分工和指导监督,避免审计计划流于形式。在决算审计实施中,应督促中介机构严格履行审计程序,充分关注控制测试结果是否支持风险评估结论。在决算审计结束后,应对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及工作底稿等业务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审查和评价其审计程序是否合适、审计证据是否可靠、审计意见是否恰当、审计建议是否可行、审计报告是否规范等,评估决算审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对决算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监控,促使中介机构切实完善执行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四、审计报告要推行公开披露

在中介机构的观念中,一般都认为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大,国有企业的审计风险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在国有企业的审计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质量的要求。究其原因,是国有企业的审计报告往往只呈报少数单位,不需对外公布,缺乏社会公众的监督及相应的影响力,导致审计质量的问题与缺陷很难被发现。因此,推动国有企业建立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不但能督促企业管理层不敢懈怠工作,而且能促使中介机构勤勉履职,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这从理论与实践上来说都是行得通的,国有企业从本质上来说与上市公司一样都是公众公司,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国有企业的国有股权没有具体量化到个人,而是由各级国资委代表本级政府及社会公众持有。根据委托理论并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来看,社会公众、各级政府及国资委都是委托人,企业经营者及承担企业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都是人。作为人受一定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完成责任的同时也同样的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人很难完全忠实于委托人。要降低这种委托风险,关键在于解决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在条件成熟的适当时候,地方国资委可以而且应当参照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准则的要求与做法,探索建立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披露的平台与规则,向社会公众定期公布与披露包括决算审计报告、公司治理情况、业绩考核结果等在内在相关信息,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也有利于加强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建设,提升国有企业的规范化运作水平。

篇9

关键词:质量环节;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英国是世界上开展绩效审计较早的国家,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标准和工作方式,在二十一世纪初已经建立严谨高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内部审计工作也有很快发展,新形势下内部审计要发挥监督、控制、服务、管理功能,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增加单位价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业务真实流程规范,会计信息准确,帮助理顺利益关系,有赖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成效。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差,业务规范性差,缺乏责任追究制度,人员素质不高,怎样才能克服发展瓶颈、走上新台阶,质量控制是关键。我国2007年更新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中关于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的三个方面是一致的。

美国人认为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发挥水平,是审计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内审质量控制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及强化内部控制功能密切相关,强化内审质量控制不仅是我国内审日益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内审发展的共同趋势。

英国国家审计署在绩效审计中非常重视审计质量控制工作,“质量控制法”采取了“质量环节(Quality Thresholds)”控制和聘请外部机构评价两种方式。

“质量环节”控制适用于我国内部审计的五大环节: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和总结经验五个“质量环节”。也就是比2004年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讨会上有学者提出的控制过程(包括审计计划控制、审计实施控制、审计报告控制)多了两个环节。

在每个质量环节内部审计可设定相关问题及应取得的证据和应完成的工作内容,根据该环节质量控制的要求,规定审计复核、利用专家工作、征求第三方意见、外部质量检查等多种质量控制方式。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规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一般包括内部审计督导、内部自我质量控制与外部评价三个方面。《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审计督导》规定督导应当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三个阶段。笔者认为审计信息和总结经验两个环节也应该不容忽视。

1 审计准备环节

在审计准备环节,主要工作是审计项目选择和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关乎于事前控制。科学的审计项目选题机制。通过对公司风险评估的结果选出对公司目标实现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审计方案应在审计实施前编制完成,并经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批准后的审计方案组织实施内部审计活动。在执行过程中,若有必要,应按规定的程序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审计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及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确定审计方案内容的繁简程度;督导人员应确认审计人员按批准后的审计方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针对新发现的重要问题修订审计方案。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做法,强调审计成果是哪些以及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法、内审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审计技能、需要占用的审计资源、何时提交审计报告、能否控制审计风险、如何实现审计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是否已建立完善的审计证据和重要文件管理制度,这些问题是该环节需回答的,也是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

我国内审人员素质不适应需要,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差;现有人员中懂一般财务审计的多,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具有一定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少,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比较单一,整体上应对复杂审计工作局面的能力比较弱。审计人员的开拓创新意识相对较弱,宏观意识和现代审计意识不够强。在工作上、思维上的一些惯性还比较强,有的传统财务审计的观念比较浓,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有的思维方式单一,比较习惯于单纯的会计思维,多层次、多视角地透视问题不够,综合分析能力比较差。国家应该严格规定内部审计从业资格制度,没有内审资格证书和后续教育的严禁从业。同时,国家应该重视推行内部审计师考试制度,考试应涉及财务会计、管理学、预算学、统计学等方面知识。

2 审计实施环节

在审计实施环节,我国的情况是工作底稿编制随意性大,工作不规范,取证不充分,不能揭示发现问题的来龙去脉。甚至有的审计人员,不仔细分析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简单复制被审计单位的账页,不进行进一步审查,就作为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缺少被审计单位鉴章。内部审计人员获取的审计证据,如有必要,应当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实际工作中,审计证据一般缺少被审计单位的签章,这就影响了所获取审计证据的质量。

英国绩效审计在实施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有六项核心任务,包括审计事项是否有充分、适当的证据,是否全面分析和理解了审计证据,是否对关键信息进行鉴别并得到数据支持,所有的审计发现是否和相关利益主体及有关专家的意见相互印证,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可,是否有明确的方案来解决分歧,审计报告草案是否有统一框架。

我国目前在实施环节控制的重点是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事中控制,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可,取决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完善,内部审计部门是否得到合理设置来保障独立性地位,信息和沟通是否通畅,内部审计督导、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是否严格按照准则执行。

3 审计报告环节

在审计报告环节,我国内部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经常出现结论缺乏准确度、审计决定事实不清、引用法规不准确或者不引用法规、建议缺乏可行性及针对性等情况;经常发生重大质量妥协。内部审计人员执业中,未遵循重要性及谨慎性原则,面临内部管理高层的压力时,经常是审计报告避重就轻,审计处理不痛不痒。

英国绩效审计报告已成为议会责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于信息环节的质量控制。中国缺乏必要的内部审计具体的责任追究制度,相关法规建设也落后,内部审计的最高法规是2003年执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其中只是简单的规定“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者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以及“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应当及时予以处理”,急需更新。中国人虽说“家丑不外扬”,但可将内部审计报告征求第三方意见,评价是否符合专业标准并进行记录存档,2012年5月1日试行的《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中已经充分重视外部评估,可见也是必然趋势。

4 审计信息环节

审计信息环节,英国绩效审计报告是要征求第三方意见,而且交换意见过程中,审计报告是否维持原有结构,而且清晰、一致、简洁是必须回答且记录的问题,报告要符合专业标准,还要适当组织审计报告的出版发行,对审计报告的和后续检查方面有具体行动方案。

我国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报告的出具,准则有具体规定,内部审计报告的格式及内容,既借鉴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部分格式及要求,又结合公司内部审计特征与不同目的审计的情况。内部审计报告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经营绩效,经济责任及经营合规性等进行检查、监督、评价、整改及奖惩建议,内部审计报告作为改进内控管理的参考依据只对公司本单位、本部门、股东负责并对外保密。内部审计报告的后续检查同样要有具体行动方案,《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中用访谈法对公司高层管理成员、治理层成员、运营管理层成员和审计人员针对“这些报告中的信息是否符合您的需要?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有何看法?审计报告是否披露了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审计的时效性如何?您认为这些报告应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解决情况进行后续跟踪了吗”、“内部审计对上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解决情况、建议采纳情况进行跟踪吗?”、“内部审计报告的结论公允吗?审计发现是否与您沟通过?您认为内部审计提出的建议有价值吗?”、“是否由内部审计机构决定采取及时的后续审计,以确定管理层的纠正行为是否达到预期结果?”等问题来评估质量控制,可见已与国际接轨,但是执行情况拭目以待。

5 总结经验环节

总结经验环节的工作应围绕内部和外部质量保证措施,英国非常重视对审计工作进行事后总结。英国国家审计署绩效审计质量的评价工作,由伦敦经济学院的独立专家组承担,为了增加评价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每份审计报告的评价意见发给被审计单位。

今年《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风向标,总结经验环节的具体实务操作指南已经出台。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种形式,由组织根据情况选择实施。内部评估由组织内部的人员实施,可以由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部门的人员参与。外部评估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或者其认定的机构实施。外部评估是由组织外部独立第三方对内部审计管理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外部评估需要在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领导下、由胜任的评估人员组成团队独立负责实施。外部评估的优点是评估的专业性和独立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有利于对组织的内部审计活动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外部评估在为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内部审计机构提供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为组织治理层、管理层和外部审计等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独立质量保证。

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机构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时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而实施的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应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及时、合理、有效。机构负责人如果初步认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已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后续审计可以作为下次审计工作的一部分;当被审计单位基于成本或其他考虑,决定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采取纠正措施,并做出书面承诺时,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确定后续审计时间和人员安排,编制审计方案,应考虑审计决定和建议的重要性、纠正措施的复杂性、落实纠正措施所需要的期限和成本、纠正措施失败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被审单位的业务安排和时间要求。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确定后续审计范围时,应分析原有审计决定和建议是否仍然可行。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或其他因素发生变化,使原有审计决定和建议不再适用时,则应对其进行必要的修订。

参考文献:

[1] 罗美福,李季泽,章轲.英国绩效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 李凤鸣.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讨情况综述[EB/OL]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网.http://.cn/2004-11-10.

[3]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S].2012.

[4]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S].2012.

篇10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企业治理的主要构成部分,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借助财务管理审核的方式来实现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监管的目的。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公司内部治理核心与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进行全面的解析。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一些的参考。

关键词:

公司;内部治理核心;内部审计;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基于这种大环境影响下,城市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各个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多。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各个企业也开始加大了内部审计的应用力度,很多企业也开始重新对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进行梳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整个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能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的内部审计的广泛应用,在进行企业的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开始慢慢显现出现。因此,为了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发展,我们就要强化企业内部审计有效对策。下面将进一步对公司内部治理核心与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进行详细的探讨和解析。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公司治理的主要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整个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能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如果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公司治理自身作用将不能进行全面的发挥。如果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内部审计自身作用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站在公司治理的视角来看,在企业中应用内部审计,它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起到保护的作用。因此,内部审计不仅是公司经营者的参考者,同时也是公司经营者的辅助者。对内部审计工作范畴进行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的现象,同时也能起到提升公司的经济价值。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合理保证公司的经济利益不受到损坏,同时也能实现工程项目的招标、合同的审核、财务信息的规划等工作合理运行,是现代公司治理中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

(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手段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起到保护工作管理质量的目的,而这个目的是不能被别的管理体系所代替的。首先,站在公司管理的角度来看,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实现对公司治理系统进行完善,同时也能将公司治理系统进行规划,进而达到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作用;其次,内部审计能够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梳理和改善,并通过和外部监管体系进行联合的作用,来对公司的发展进行有效监管,进而将公司治理自身的作用进行全面的发挥;最后,当内部审计开始逐渐完善时,公司治理也会随之丰富起来。

二、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内部审计意识薄弱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运用公司内部审计的过程中,总是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只将其视为一个对公司内部部门的管理工具而已,而不是作为内部控制手段。而导致公司内部审计意识薄弱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第二个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审计管理体系。在公司进行内部审计应用的过程中,完善的审计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审计管理体系,就会直接给公司内部审计的应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公司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工作内容非常广泛。例如,企业新开的项目时的筹资来源,还要预算出新项目需要多少投资金额,也要根据新项目的预计业务量进行经营管理预算,最后预算出这个新项目可以给公司创造出多少经济价值,这都在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之内。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中,公司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会给公司开设的新项目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合理的公司内部审计制度,不仅可以让公司各个部门的员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责,明确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方向,同时也能起到公司的规范管理的作用。

三、公司内部治理核心与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

(一)帮助董事会获取准确和重大的信息使董事会提高其治理水平

为了保证公司治理目标可以顺利实现,建立外部独立董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建立外部董事时,总是会出现管理层业绩评估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因此,为了保障数据的精准性,就要对所需数据进行全面的筛选。因为这些数据只能提供有限的参考意见,外部董事只是根据这些数据也能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无法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而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的各项信息十分了解,因此,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帮助董事会获取准确和重大的信息使董事会提高其治理水平,进而实现公司内部的科学管理。

(二)协助董事会评估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并对外部审计结果进行跟踪报告

外部审计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助公司完成各项会计财务信息的记录和审计。合理的会计财务信息的记录和审计报告不仅可以保证公司上级领导全面的了解公司实际的经营情况,同时也能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清楚的掌握公司的各项事宜,因此内部审计可以辅助外部审计师进行公司的评估工作。除此之外,内部审计部门还具备企业内部管理的监管和审计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同时也保障公司的合法利益。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阐述,使得我们对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将公司内部治理核心与内部审计自身的作用都到充分的发挥,不仅可以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推动公司更好的发展。因此,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公司在进行内部审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帮助董事会获取准确和重大的信息使董事会提高其治理水平、协助董事会评估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并对外部审计结果进行跟踪报告是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开展的有利凭证,这也给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沈露.浅谈内部审计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中的作用[J].品牌(下半月),2012

[2]李学芳,李晓倩,曲春艳.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

[3]刘秀霞.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1

[4]闫景峰.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时代金融,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