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3 16:1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机械制图;微机绘图;实训
1前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一路飙高,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探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高职院校针对增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实践型人才。作为工作在一线的高职院校教师,不仅需要丰富自己的理论业务能力,加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要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清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养定位,有利于教师对其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指导。在《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课程的教学环节中,通过机械制图理论讲授、AutoCAD微机绘图、为期一周的制图实训等内容,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下面,就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环节分内容进行一些探讨。
2机械制图理论讲授
《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基本是理工类专业的必修课,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探究《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的教学方法显得意义重大。《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课程在高职院校是以理论讲授、上机练习、制图实训等内容相结合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在日常教学环节中,结合教材、模具、挂图、多媒体等一系列有助于教学的工具进行理论讲授。制图课规则性较强,很多要求和规则是需要学生先接受、后理解的。因为这样的课程属性,在平时讲课环节中,始终注意深入浅出,避免将知识点刻板化。通过教师个人的深入理解,将总结出的精华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好接受、易理解。想要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绝非易事。这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开动脑筋思考,首先自身的理论知识要过硬,其次采用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听课效率,是每位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对于制图理论课而言,给学生介绍完知识点本身之后,一定要通过大量的画图及读图练习来巩固和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至于执行方式,可以是采用板书引导绘图、课堂练习、布置作业,也可以通过多媒体ppt甚至是动画演示。当下,有很多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作为新时期的高职教师,应该以人为本,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并接受各种有利于教学的新兴理念及教学方法。如利用各种移动终端观看收听微课、精品课、公开课等,利用优慕课等app接收作业信息并可与教师互动交流等。课堂理论教学环节中,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分配具体课时。在讲授过程中,通过讲授、提问、课堂练习、作业反馈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制图规定画法的理解和掌握。
3AutoCAD微机绘图
高职院校作为实践性人才培养的摇篮,为社会、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业务能力过硬,操作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可见一斑。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之所以实践操作能力强,跟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息息相关。以《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课程为例,该门课程每学期的实践环节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比例。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的。《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课程作为一门工具课,在日后工作岗位中,经常需要用到AutoCAD绘图。因此,讲授该门课时,保证一定量的AutoCAD微机绘图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微机绘图要让学生了解AutoCAD软件背景、意义,清楚该软件界面,熟悉各模块的使用功能,掌握使用该软件进行一些简单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的方法等。通过CAD上机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对制图知识点的理解并加强微机绘图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制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课程的上机绘图课时占比应该在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通过大量的AutoCAD上机练习,使学生掌握应用CAD软件进行微机绘图的能力,为日后的岗位实践能力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制图实训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讲授、微机绘图外,还应开设至少为期一周的制图实训内容。所谓制图实训,是指在学期末阶段利用一至两周专门进行手工制图。一般制图实训应在具有制图桌椅、图板、丁字尺等专有设备的制图教室进行。学生在实训期间,其他课程停课,专门完成一个完整机件的绘制任务,包括多张零件图、一张装配图。图幅大小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通过制图实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制图知识的理解,更能够加强手工绘图能力。这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完全一致,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会对其日后的岗位工作大有裨益。通过制图实训,学生对于制图这门课程的理解、制图工具的使用、各种图形表达方法的掌握都会更进一步。制图实训期间,对于一个机件的表达,学生要从零开始一点一点接触,直到逐步深入。每画一个图框、标题栏,每测量一个尺寸,每表达一副视图,每标注一个尺寸,每标明一项技术要求等都要求学生自己结合学过的知识点亲自实践操作。经历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制图读图的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步入工作岗位带来极大好处。
5结束语
以上通过对《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课程在日常教学中的理论讲授、AutoCAD微机绘图、制图实训进行简单的分析,揭示出对于高职教育而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内容有待深入剖析,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希望以《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课程为切入点,能够增强对于高职教育理念的认识,为其他各科目提供宝贵经验,从而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冯岩,王美蓉.机械制图与CAD绘图[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
篇2
我国的职业教育中,传统教学由于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往往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目前很多学校的《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了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但多数教师是急于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多是被动的接受。
(2)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未到位。目前该课程仍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应有体现,即使有校外见习和实践,其机会都很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远远不够。
(3)课程考核形式单一,未注重过程评价。目前该课程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方面组成,虽然能比较好地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不能全方位体现学生对于课程总体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点的运用,尤其是过程评价未得以重视。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在专业课教学中推行理实一体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能力,确保职校毕业生按市场岗位要求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经,其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
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的研究
德国职业教育采用“FH”?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它的培养目标:(1)职教的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使其能从事研究、开发等工作,而是通过对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及进行专业的实际训练,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加拿大CBE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学习目标的可操作性,重视行业的意见,主张学习的个性化,重视实践能力培养而提高教学的效益,特别是在操作性较强的培训和再生性技能。英国NVQ(职业资格证书)训练模式理论-实践教学。由此可见,专业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法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2)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法是复合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应结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巡回指导法,提问法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理论和实习一体化教学是当前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较好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将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对象以及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理论实习一体化是融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其在实施中难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它实践和发展时间不长,缺乏现成统一的教材,教学经验积累不丰富,教学随意性大、知识整体性差,很难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因此探索、总结、完善和发展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融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于一体是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我们研究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我们把“学”中“做”,“做”中“学”作为研究点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到理论和实习的结合,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
(4)理论实习一体化是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目标也是一个过程。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必须做到与时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引入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法的意义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引入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组形式参加项目设计与运作,参与个案资料的搜集和实际操作,从而弥补课堂讲授与案例讨论在教学中的不足,最终让学生在有限的实践中既学习和运用传统教学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又激励和引导学生汲取实践知识和职业技能。
(1)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实一体教学能使学生走向社会与企业,直接面对现实,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对照、印证和比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方法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思路。
(2)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法是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学校到社会中主动建构专业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激发。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开放的环境下根据项目主题进行深入仔细的观察、分析和研究,撰写报告、进行模拟、实际操作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交际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的能力等。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法强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小组内的分工合作、计划制定和协同作业能促进组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
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强调实践、强调动手,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一致的。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是以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任务为基点,让学生利用各种校内外的资源及自身的经验,采取“做中学”的方式,以“能力为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得知识与技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并促使学生在提高动手能力和推销自己等方面努力实践。
参考文献:
[1]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篇3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控制;存在问题;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1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公路行业中,我国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起步是比较晚的,虽然在这些年来我国在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方面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的,如管理体系不健全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下来讲,我国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1 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经常出现超负荷施工作业的情况。机械设备工作时间较长,并且也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和保养,磨损的程度不断加大,施工单位在面对这些情况时,除非是出现了非常大的机械故障,要不都是不愿意对其进行维修的,这样不但影响了其工作的状态,也大大的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在超负荷的使用这些机械设备,为了尽量的缩短项目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经常加班加点,都是在注意短期的利益,而缺少长远的战略眼光。
1.2 施工单位不够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控制工作。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项目部通常都是由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所组成的,并没有将机械设备的管控人员纳入进来,由于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工作都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就大大的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所以,要想克服这些问题,消除“重使用,轻保”的工作意识,项目部就必须配有专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人才,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
1.3 相关的施工设备配套率较差。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单位在投标中标后,就立即组建了工程的项目部,而这个时间段内,项目施工所需要的大型设备以及特殊设备通常都是还没能够及时到位的,而施工单位又不想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就不得不向其他项目借用一些机械设备,也就产生了机械设备不配套的问题,这样不但延缓了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更严重的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1.4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做得不到位。通常情况下,公路工程的施工工作都有着很强的季节性,如果没有做好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养护的工作,不但会降低设备的管理质量,更是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为机械设备编制维修和保养的规划,也没有建立相关的维修和保养的制度,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从思想上就不够重视,所以一旦机械设备出现了工作故障或是性能损坏,根本无法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维修,严重的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这也导致施工单位出现配件积压浪费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大大的降低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工程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机械设备的管理费用也越来越高,所以这也是会影响到工程的效益的。另外,在进行一些高等级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引进一些结构更为复杂,并且操作技术更为先进的进口设备,然后由于施工单位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设备也经产出现故障或损坏,施工单位的人员又无法及时的进行维修,这也大大的降低了这些进口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质量。
2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控制工作的改善措施
2.1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是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严格的遵守相关操作流程和使用标准,在合理的使用条件和范围下操作设备,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而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就应做好对机械设备操控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机械设备管控工作的认识程度,从而真正做好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工作。
2.2 做好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操控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从而真正的提高他们操作机械设备的积水水平。要想从根本上减少机械设备发生机械事故的概率,那么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不仅要能够熟练的操作和使用机械设备,同时他们也应懂得机械设备常规检查以及维修保养的方法,对于机械设备的构造、原理以及工作性能等内容也应有足够的了解。另外,施工单位还应重视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任何无证人员都是不能上岗操控机械设备的,只有具备了上岗资格的人员才能上岗工作。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机械设备得到足够的休息,避免其在超负荷的状态下进行工作,这也是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最重要的方法。
2.3 建立健全的机械设备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要想调动起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并且能够高效的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工作,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的管控制度以及健全的机械设备的管理体系。如奖惩制度以及机械设备承包责任制等,这些提高相关人员对机械设备管理和控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2.4 应定期的对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的工作。要想保证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一直是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工作的,那么就必须对机械设备定期的进行维修和保养的工作。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出现机械故障的原因大都是不良的问题,因此要想降低零件的磨损并且尽可能的降低机械故障发生的概率,我们就应定期的对剂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时应及时的进行更换和补充。在使用机械设备时,要想保证机械设备一点都不出现故障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是将机械故障扼杀在萌芽之中却是可能的,在故障的初期就消除故障,防范小故障发展成大故障,从而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造成更大的影响。对于公路工程的一些大型设备和进口设备,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其进行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制定严密的维修和保养的规划,在小雨天等施工的间歇阶段,对其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从而真正的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机械设备发生事故和故障的概率,最大限度的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控制工作的改善措施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是一项复杂并且系统的工作,其对公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并且更应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功效,这样机械设备才能更加安全可靠为公路建设工作为辅,才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实施 多媒体教学 现场教学 项目教学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了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工艺理论和工艺方法在应用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课程的上述特点要求教学中应处理好各部分关系,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材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实施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整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将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构成了三个层次的部分:
1.工程基础部分。
主要由工程材料及材料的热处理部分组成,主要的理论内容是材料的性能、钢的热处理。实践内容主要由验证性实验组成,开设了金属材料的硬度试验、金相组织实验、钢的热处理综合实验等内容,增加了高分子材料、陶瓷、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内容。教学的实施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相辅的方式。
2.工程实践部分。
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冷、热加工工艺,包括热加工的铸造、锻造和焊接,冷加工的车、钻、刨、磨、铣。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并重,采取现场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在工程意识培养和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机械制造的过程,获得工程实践和车间工作直接经验,具有工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工程设计部分。
主要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理论和典型零件的工艺实践组成。通过对典型零件规程的设计和工艺的实施,使学生具有选择毛坯及加工方法的能力、零件设计及选材的能力、工艺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具有知识应用能力、决策能力、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设计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和非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在设计中还应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教学实施方法
1.基础理论的多媒体教学。
工程材料及材料热处理部分教学是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的基础,该部分内容偏重于理论性,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理论的验证。在理论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这样理论上比较抽象的概念得到了具体形象化的表达,如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等组织通过课件形象生动的显示,其结构的微观组织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热处理过程组织转变等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生在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与外在性能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学生能够很透彻地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理解。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验证性的实验,实验教学促进了理论教学的质量。
2.冷、热加工工艺的现场教学。
在冷、热加工工艺教学中采用了现场教学的模式,其实质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的方法是将课堂设在实践的现场,对冷、热加工工艺首先进行初步认识和操作,然后教师讲解基本理论,接着对理论验证性实习操作,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总结。
例如在铸造工艺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实习了解铸造的基本工艺过程,然后讲解铸造的基本知识,包括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工艺参数的选择及铸造缺陷等。在这之后学生再一次进行铸造工艺实习,这次实习学生就能在铸造时对所讲内容进行体会、验证,加深对铸造理论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堂理论讲授,总结所讲内容,并提高一步讲解如各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和应用、铸件缺陷的防止、铸件质量的控制及铸件结构的设计等。采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实践回到理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理论指导了实践,实践又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验证,并使工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又如在进行机加工工艺时,如果没有一定的机加工理论基础,对切削要素没有概念,往往会非常随意地使用切削用量进行切削,实习结果只是熟悉了机床操作。因此,应先安排切削三要素理论学习。然后进行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根据工件加工要求,综合考虑加工效率,选择合适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量进行加工。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改变切削三要素情况下,观察对切削加工的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使实习和理论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
3.工程设计的项目教学。
在冷、热加工工艺教学中,学生们分别对每一种加工工艺进行学习、讨论。在工程设计内容教学中,我们把每种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项目,围绕具体的项目来组织实施教学。在实际生产中几乎每一种典型零件的加工,都需要多种加工方法的结合才能加工制造出来。因此每一个项目实施是各种加工方法的综合训练。机械中的典型零件分别是轴类、套筒、齿轮和箱体,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零件图,根据生产条件拟定合理的工艺过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通过这个综合练习,学生们对所学的各种加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应用,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对各种加工方法之间的联系有了深刻的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三、其它辅助的教学形式
1.利用电化教学的形式。
该课程涉及生产工艺、加工方法很多,特别是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教学中不可能全部覆盖。采用电化教学的手段来弥补,不仅能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增加他们对各种工艺的感性认识。在电化教学中,边讲边放或分段放映,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最后总结,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简单明了、直观性强,效果良好。
2.先进生产工艺的扩展教学。
通过参观等形式了解先进生产工艺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应用。举办讲座介绍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现代机械制造手段。
四、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多方面、多形式的结合,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但它对教师、实习环境和学生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新的教育观念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端正的教风;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特别是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熟练应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实习环境是教学的硬件部分,主要在实习设备、实习种类、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是很关键的。
五、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对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整合,研究内容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确实全面地提高了理论课和实习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应注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实施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祁红志.机械制造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管理
目前的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还存在着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现针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现状,进而提出了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设计上对基坑支护设计单位、设计方案的提交、坡项堆载、结构施工临建的布置等的要求进行了明确说明;在施工上对施工方案编制与下发、施工过程控制、地下水控制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1 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现状
目前的建筑施工,其中的深基坑支护因其专业性较强,一般都分包给了岩土专业施工公司,比较大的公司一般是当地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另外,还有一些规模和实力较强的专业公司,当前市场上,个人岩土公司也有一些。从设计和施工资质上看:比较大的岩土专业施工公司既有施工资质又有设计资质;而一些小的岩土专业施工公司只有施工资质,而没有设计资质,这种情况在当前的岩土工程施工中为数较多。
最近两年,一些业主为了提前开工等多种因素,在招标时改变常规,对地下岩土工程部分在结构主体招标前先进行招标,随之而来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许多大的建筑总承包单位为了抢占市场,纷纷参与了投标,一些大的建筑总承包单位进入了岩土工程施工。然而,不论是业主还是监理单位,他们都忽视了建筑总承包单位一般都没有岩土工程设计资质的问题,这给将来的施工造成了很多隐患。从承包模式看:基坑支护施工一般都实行分包,有些是业主直接将基坑工程分包给了专业公司,然后纳入总承包单位管理;而另一种模式是业主将基坑任务交给了总承包单位,而由总承包单位进行分包。前一种模式因业主将任务直接分包,故在总包单位管理时易出现管理难的问题,而后一种模式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从深基坑工程特点看:深基坑开挖深度大,很多深基坑紧邻其它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难度较大,除了合理设计外,必须加强施工管理,确保严格按设计和相关规范施工,必须对基坑边坡和周围建筑物(或构筑物)加强监测,实现信息化施工。
2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2.1 基坑边坡坍塌。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基坑施工阶段和基坑支护施工刚结束不久。在北京朝阳区洼里某一工地,基坑支护刚完工不到两天,边坡从上至下整体坍塌,长度达五十余米。究其原因,支护施工单位没有经过合理的设计,也没有严格按设计施工,从坍塌的坡面看,尽管是土钉支护,但是没有按土钉支护规范进行。大多数土钉没有注浆,只是打了一些孔把钢筋去;有些土钉虽然注了浆,但是孔内浆体没有注满;有些土钉孔位置根本没有打孔,只是将土钉杆体直接击入土体。
2.2 边坡水平位移较大。
一些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较大,达到 4cm以上,并且经监测,水平位移还在继续加大。面对此种情况,结构主体施工单位停止了地下主体施工,业主不得不立即召集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单位和专家对基坑重新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2.3 附近建筑物变形。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基坑紧邻建筑物,处理稍有不当,附近建筑物就极易变形。一般来说,建筑物变形都是其地基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出现较大变形后,不仅危及楼上的居民或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也对在施的工程造成威胁,使得工程难以继续进行下去。
3 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的几点建议
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出现的一些情况,为了后续的结构主体施工能够顺利、安全、有序地进行,特对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1 明确基坑支护设计单位。
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而深基坑坍塌的事故也频频发生,为防止深基坑工程事故,地方主管部门出台了许多有关深基坑的强制性文件。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深基坑工程事故的严重性和做好深基坑工程的重要性。在包括深基坑支护在内的岩土工程专业施工单位,同时一般也是设计单位。只有明确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提交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资质,这在将来的施工中如出现问题时才能容易找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可追溯性强。
3.2 投标和施工时提交基坑支护设计。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依据是深基坑支护设计,故加强深基坑工程设计的审核和监督非常必要。无论在基坑支护投标时还是在基坑支护施工之前,都应单独提交基坑支护设计,设计封面和设计图上均应有设计人、审核人和审批人签字。这样,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如出现问题需做设计变更时,才能够很快找到设计人,也便于快速解决问题,同时也便于追究责任。
3.3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与下发。
在基坑支护施工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考虑到上报、审阅与返回周期,专项施工方案应在施工前几天编制,并及时上报监理。监理应抓紧批复,在批复后及时返回施工单位,以便施工单位能够及时准确下发到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施工单位在接到正式批复的施工方案前不得进行施工。在当前的基坑支护施工中,施工方案未批复前就开始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作为深基坑支护规范化施工是应当避免的。
3.4 施工过程控制。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加强过程控制。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和相关规范等进行施工。施工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的性质和大小,向基坑支护设计人汇报,设计人应及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变更,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4 结论
对于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必须加强管理,要做好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4.1 设计应全面考虑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依据和条件,这是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前提条件。
4.2 深基坑支护应重视设计,加强对设计的全面管理;投标时应单独提供基坑支护设计。
4.3 基坑支护施工是工程得以安全、顺利进行的保证,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合理配置,应用。
一、公路施工中工程机械合理配置的依据与原则
在施工建设中,普遍存在施工设备不配套的现象。一些公路工程所需要的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也不到位。因此,设备不配套是个棘手的问题。所以,我们要针对这一现象,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如何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我们要根据其依据及其原则入手。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主要依据是首要指标。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主要依据是在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量与施工的进度方面。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并提高工程技术经济的效益,公路建设项目应根据工程量的大小进行建设。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而工程量小时则应采用中小型机械和现有设备。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影响公路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公路建设中,采用机械化施工,是为了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这也是公路建设机械化施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所以,在公路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时,选择施工机械应遵循四点原则。第一是适应性,施工机械与公路建设项目应该与实际相适应,那就是施工机械要适应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例如,选用的施工机械一方面应适应公路工程所在地的外部环境因素,另一方面应适应公路建设施工机械的内部因素,尽量避免因施工机械的作业能力不足而延误工期,或导致的施工机械利用率降低;第二是先进性,新型的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具有很多优良特点。例如,高效低耗、性能优越稳定、工作安全可靠、施工质量优良等。虽然单价过高,但其性价比仍较高,也更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公路工程施工任务。而且,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利用其性能优点、安全可靠、故障费低,最终可使得我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是经济性,在选择公路工程施工机械时,一定要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并要考虑施工机械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这是影响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施工效益的首要条件;第四是安全性,公路施工的重中之重就是安全。在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建设和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应充分的考虑施工机械的安全的可靠性,如行驶稳定、防尘隔音、危险施工项目可遥控操作等等。此外,在保证这些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及已有的建筑设施,以免因此而受到破坏。
二、公路施工中工程机械的合理应用组合
在公路机械化施工的时,要明确工程机械的组合方式。拌和设备+自卸汽车+摊铺机+压路机。此种机械组合方式,能够实现连续、有节奏地在路面工程施工。对与施工的进度与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首先是拌合设备,在拌和设备中,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性能应保证配料精度和均匀性并要保证混合料的级配符合配合比要求,同时保证拌和料的稳定性能,并且生产能力应能与沥青摊铺机的摊铺能力相适应。其次是运输方面,运输车辆应根据施工行程选择相适应的自卸车,选择要合理,以防超限运输而轧坏路基。并且为了保证摊铺的连续性,现场应保证3-5辆的运料车等候摊铺。然后是摊铺设备,为保证运到摊铺现场的沥青混合料能够及时的在摊铺过程中完毕,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械时应考虑到它的实际摊铺能力应该略微大于拌和设备的实际拌和能力,或者在摊铺机械选定的前提下,再去确定拌和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摊铺机的实际摊铺能力应以实际摊铺宽度、厚度,在一定的摊铺速度下能够摊铺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生产能力,最后根据沥青路面基层的设计宽度、摊铺厚度、平整度等选择相应的摊铺机。最后是压实设备,压实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步骤也是最重要的步骤。按照沥青摊铺机的摊铺能力、铺层厚度、公路等级等选择相应的压路机就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
三、公路施工中工程机械合理选择的方法
在多年的公路工程施工实践中,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并要根据公路建设项目和公司施工机械保有量也曾采用如下不同的方案来选配施工机械。不过,最终实践证明,这些选择方法是科学的、合理的、切合实际的,且在所完成的公路工程建设任务的技术经济效益良好。首先,我们应根据公路建设项目作业内容来选择施工机械。以路基工程施工为例,路基工程作业内容包括土石方挖掘、填筑、压实、修整等基本内容,根据内容的不同,我们所选用的施工工程设备也有所不同。第二,我们应根据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选择施工机械。在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期限内,按照施工计划中的月作业强度和日作业量选择施工机械。合理制定施工量,以此选择合理的施工配置。第三,我们应根据运输距离和道路情况选择施工机械,在路面施工中,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工序在所需温度大于等于110℃并保证压实工序在所需温度大于等于90℃,所以自卸车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距离不宜超过30km。然而在路基工程施工中,选择施工机械时更应考虑运输机械的经济运距和道路条件。经济运距是指较为经济的机械施工范围。而道路的类别、路况、坡度和路面阻力等则指的是道路条件。因此,这也是选择合理的施工配置的又一指标。 其次,我们应根据土质选择施工机械。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土壤是公路施工机械作业的主要对象,根据土壤性质和状态,可供选择的土方施工机械有多种,压实机械也是如此,如有光面压路机、轮胎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由于道路土壤的性质和状态直接关系到施工机械的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因此土质是选择施工机械的重要根据之一。 最后,我们应根据气象条件选择施工机械,对于粘土,遇到雨水天气,土质会迅速改变土壤状态。因此,选择施工机械时要充分考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气象情况。对于久晴不下雨的天气时可选择轮式施工机械进行施工。对于旷日持久下雨天气时,则可以选用履带式施工机械进行作业较好。
由于影响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的因素很多并且很复杂,除了上述因素外,还要考虑到调燃料的供应、机械维修与管理、机械的调迁与转场等,所以在选择合理的配置时,要针对公路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施工单位的具体条件来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着重解决重点以及困难的问题,并以此了解实际情况,选择高效、经济、实用的施工机械,高效完成公路施工项目。
四、结束语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公路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筑路公司和企业也得以迅猛发展壮大,施工机械逐步大型化和现代化,所以,综上所诉,我们在实际发展建设中,要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合理使用,合理配置。这样,不仅仅对个人、对集体有好处,对于我们的社会也会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宏.沥青混凝土路面机群施工配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周萼秋.现代工程机械应用技术[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5.
[3]荆农.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J].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
篇7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科技素质 城乡和谐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严重制约了经济进一步增长,并不利于城乡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与城乡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的现状
1、农村劳动力整体科技素质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基本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普遍提高,但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占7.5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0.63%,初中程度的占49.33%,高中程度的占9.81%,中专程度的占2.09%,大专以上的仅占0.56%。而且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西部地区以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33.10%,文盲、半文盲率超过16%。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科学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提高农民素质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我国8亿多农村人口、4.8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农村劳动力的94%以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这种状况必然会影响着现代农业建设,影响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2、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较科技素质较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长,已逐渐成为许多农村家庭提高收入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和保障。
目前在城市和沿海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约有8000万,这些人以青壮年为主,除约1500万人是带家属在城市居住以外,还有约6500万人仅以有限的收入维持生活。虽然,他们中绝大多数上过学,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文化科学教育,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较,无论从整体素质还是科技素质上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就业状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科学素质和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往往只能从事一些偏体力劳动和科技含量要求不高的工作,其收入状况也就较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科技素质低的现状。也正因为这些因素,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生存发展往往遭遇各种困境。
3、目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低素质特点明显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虽然在城市的竞争与发展中处于劣势。但应该说,无论从科技素质还是综合素质而言,他们都是农村劳动力中较高的。他们的流失使农村整体劳动力素质处于更低的水平。
在很多农村地区,青年人除了个别生病残疾的只好在家外,其他或是上学、当兵、经商、学手艺,或是出外打工挣钱。真正务农的青年寥若晨星。在干农活的几乎是中老年人,青年人在农忙时回来帮一下,就非常不容易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年老的父母和半成年的子女是农业生产的半劳动力,就是由这些半劳动力来耕作不多的田地,收获不多的粮食,维持日常温饱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既表现在科技文化素质上,也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上。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只有通过农村经济的自我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同时由于现有从事农业劳动力的现状,使新的农业科技技能无法推广,大多数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
二、劳动力科技素质对缩小城乡差距的影响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现代农业建设,影响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至于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偏低已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与城市差距的缩小。
1、无法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劳动效率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意识淡薄,没有真正意识到只有通过科技的发展,才能提高劳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现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低素质状况,使许多现有的科技手段和成果无法运用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而只能沿用以往的落后生产方式,这既难于提高劳动效率,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成本的提高。因此,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迄今还明显落后于农业先进国家。
2、无法利用新科技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
当前许多农村还在沿用千百年来的一些传统模式,其中一些内容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环境。比如,一些效率较低的耕作方式;只管生产不重视流通渠道;生产发展与市场脱节等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运用新科技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目前农村劳动力较低的科技素质很难完成这种转变,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目前,在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还存在着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投资总体偏少,农业科研单位分工不明确导致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备、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撑能力的充分发挥。
3、缺乏科技意识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科技意识的提高,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方面是有些科技成果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效益,影响了农民们对科技发展重要性认识。另一方面,有些农民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是科技工作者的事情,与己无关。同时一些传统观念甚至使他们对科技还有一定的抵触。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对生产方式、精神文化方式的转变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同时制约了农村整体民主意识的提高。
三、通过科技素质的提高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科技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提高农民素质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通过科技素质的提高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1、建全农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解决农村青壮年文盲和青少年失学现象;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文化教育。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富有特色的农村教育体系。
(1)着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目前,可以通过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巡回服务团和服务小分队、开通服务热线等形式,大力推动科技人员下乡入户,增强其科技致富能力;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针对农民不同层次的需要,广泛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扶贫性、创业性教育。
(2)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等培训工程的实施规模,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3)继续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业转岗培训,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进入城市后的竞争力。
城乡和谐进程中,农村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保障。通过提高进城打工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收入空间,改善生活状况。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以青年人为主,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也不大可能都进城里打工。正是这些每年新增几百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生力军,主力部队。他们绝大多数人上过学,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文化科学教育,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关键是要落实在这些的青年人身上,他们的言行就可以直接影响其家里的人或身边的人。他们是土地的新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所在。这也就是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所说的,就是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新型农民早日掌握、运用科技致富,让致富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2、运用科技手段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城乡和谐发展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及与城市化的相互协调来实现。而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就是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在内的现代农民素质。只有建设一支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才能快速抢占当今世界农业技术应用的制高点,顺利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我们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如何尽快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体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科学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特别是自主创新步伐,使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力,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并急需解决的课题。
实现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然会使城乡之间步入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城乡差距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最终实现城乡和谐。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供应室;操作技能;教学;比赛.
2009年消毒供应室三个行业标准的出台,更加要求供应室标准化、规范化。我院从2010年接受腔镜清洗和外来器械的清洗,2013年逐渐接手手术室的器械管理,3年接受外来人员5~10例,接收手术室工作人员6例,由于受到区域分散、流程连贯线长,人员结构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一套适合本科室人员技能的评价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先就我院操作技能考核方案提供给大家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培训对象(见表1)选择我科3年以上工龄的工人必须参加,1年工龄的工人自愿报名参加,以3年以上工人为对照组,1年工龄工人为实验组;
1.2培训教员选择该流程责任组长一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有中级职称)作为主要培训教员;培训教员选定考核方案、制定评分表、参评人员等准备工作;
1.3参评人员 由护士长选定7例参评人员,副高级1例、中级3例、初级1例、流程组长2例(技术工),考核时由7例人员进行对参考人员进行操作打分考评;
1.4理论知识培训效果(表2)按照以往理论培训模式,从周培训---月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教学查房--方法知识小册--制度流程图上墙---理论考核等成绩效果看提高速度并不快,因都是提前告知考试时间,熟记知识点,反而因为考试后容易忘记知识点比较容易;
从表2可以看出,每年的第一次考试60~70分成绩人数较多考核成绩不理想,当经过复习熟记后80~90分以上的成绩有所回升60~70分成绩人数则下降;
2操作考核流程(规定考核治疗包为静脉切开包,为考试人员了解和掌握)
2.1治疗包作用了解该治疗包作用,用于什么样的患者,适用于什么样的检查;
2.2治疗包内容熟记该治疗包所有的内容物,不得漏放,多放;
2.3治疗包用物准备辅助用物齐全,不得漏放,多放;
2.4治疗包配置按照:操作前(评估、着装、用物)、操作中(物品检查、有序摆放、物品包装)操作后(治疗包处置)要求对器械包配置和包装,并注意配置和包装时注意事项;
3操作考核评分:(由7位教员进行监考,每项内容均采用5级标度法,总分100分)
3.1仪表和口述(5分)口述:自我介绍、人员路径、六部洗手法;仪表:服装、胸牌
3.2评估(5分)环境符合组装要求
3.3操作前准备(10分) 环境清洁,洁净操作台和台布棉絮;备物齐全顺序合理;开启放大镜;戴手套;六部洗手法;条码查对器械来源路径、数量;
3.4物品检查(25分)了解目测法和放大镜检查方法;对缝针缝线、钝针头硅胶管、持针器与缝针吻合性、眼科剪试剪、血钳卡口紧密型、灵活性、张力、关节及咬合面;敷料类检查;
3.5安全与舒适(4分)物品轻拿轻放,防利器损伤;
3.6 物品摆放(20分)口述(配置中完成要点讲解)方盘--吸水巾--弯盘--纱布(数量准确,试剪纱布不能充当正常纱布摆放)--缝针缝线(放置醒目处)--钝针头硅胶管(无折叠)--刀片(数量型号)--器械按照锐利器械和普通器械的顺序摆放,卡口不能闭合且尖端朝上--开口孔巾,整边朝上--正确放置化学指示卡并且放置位置恰当--器械包条码查对--双人核查
3.7 物品包装(16分)口述(包装中完成要点讲解)脱手套洗手--查对器械包信息条码卡--正确选择包装材料与包装物品匹配,并且掌握有效期;--正确的打包方式,手法不重复--封包方式正确,封包胶带长度适宜,松紧度适宜;--六项信息--双人核查
3.8 操作后(5分)正确记录并把组装好的器械包放置于待灭菌区;整理用物;清洁房间;关闭水源电源;登记不合格率;空气消毒;离开路径
3.9 评价(10分)动作轻柔,熟练、洁污分开;掌握静脉切开包的用途;所组装的治疗包整洁,美观;
综合表3结果:对照组在物品检查、物品摆放、操作后三项上评分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在仪表、评估、操作前准备三项上评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安全与舒适、物品包装、评价上评分一样;同样从评分中得出对照组实际工作年龄长、经验丰富,考试中沉稳;而实验组人员年轻实际工作年龄较短但口述能力强,善于表达;
4讨论
4.1明确技能操作项目在10个标准流程中自行拟订出适合供应室员工的10项技能操作标准和相应的考核评分标准;
4.2加强员工培训
4.2.1制定操作演示人员选择一名实验组中表达能力强和操作考核成绩较好的,作为科室考评后操作演示人员,由流程责任组长(参评人员)对该演示人员进行重新指导,经培训后演示给全科人员;
在新来人员中发现和培养优秀人员加以培训,为接替流程组长做准备;
4.2.2制定流程组长带教每批来流程的实习学生,均由流程组长对期进行操作演示;培养流程组长操作能力;(流程组长每月轮换)
4.2.3制定固定培训时间一季度一次培训,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口头能力从实际中总结经验,并且提高操作水平,让工作人员养成一种习惯,循序渐进的提高了理论和操作水平;
4.3注重实用性强化技能操作训练和理论指导实践,通过7位参评人员的指导和流程组长的帮带方式,促进员工熟练掌握10项技能操作要领,纠正不规范动作,筛选出操作规范人员演示,自行拍摄成视频,便于指导新员工的技能培训。
篇9
本单元是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的第九单元,本单元以谈论音乐和电影为中心话题,以I like/ love/ prefer...that/ which/ who 为框架,以谈论自己的喜好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能运用新学的定语从句谈论自己的喜好:喜欢的音乐、乐队、歌手等,并指导学生通过运用noting supporting details 的阅读策略对文本“Sad but Beautiful”进行解读,使学生学会运用具体信息描写事物。
本单元新的语言点是定语从句。因为这个语言点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在教授这一语言点时进行了适度的拓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这一语言点。其中包括:定语从句的定义、作用、位置、构成,先行词和关系词的定义,关系词的分类,定语从句的构成;定语从句的注意事项:
(1) 关系词是用来指代先行词的,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是指在从句中的成分;
(2) 判断关系词充当的成分和区别使用关系代词、关系副词最简单的方法:直接把先行词放在从句中;
(3) 关系代词在从句中做宾语时可以省略;
(4) 关系代词在从句中做主语时,其谓语动词必须与先行词的人称和数保持一致;
(5) 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m、whose和关系副词when、where、why的用法;
(6) 只用that、which、who、whom的情况。
通过上面定语从句系统的解读,学生对这一新的语言点就已经很熟悉了,运用时不会觉得困难。
本节课是写作课,是本单元的第六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本单元的单词、重点句型和语言点之后进行教学的。
2. 单元话题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音乐和电影,这几乎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都非常感兴趣,故此也易于引起他们的写作兴趣。有关本单元的话题写作常见的命题方式,主要是根据提示,运用所学的句型向读者介绍自己或者别人的喜好。由于本单元的语法难点是运用具体的信息对事物进行描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合理地、正确地使用定语从句,使文章的句式多样化。
3. 整体设计思路和思路点拨
【单元话题作文】读写结合
Reading. Read and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card.
My name is Charles Green. I am from America. I like reading. Harry Potter is my favorite book. It was sent by my aunt on my birthday last year. I think the book is funny and great. I like it very much. This book is about a boy, Harry Potter,one of the characters who are unusual. He likes magic, and he knows how to use magic. I think the story about Harry is exciting. J.K. Rowling is a great author who writes Harry Potter.
I like her very much. When I grow up, I want to be a writer like J.K. Rowling.
I also like music that is gentle, because it makes me relax. I prefer singers who write their own lyrics. I think they are very creative. I really like Jay Chow. My Chinese is very poor, so I want to find a pen pal in China.
Writing
假如你是Peter,看了上面的征友信息后,想和Charles 做朋友。请你给他写一封信,向他介绍你喜欢的音乐,歌手和书,并说明理由。80词左右。
Dear Charles,
I am a student from China. 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
Yours,
Peter
4. 教学目标分析
5. 教学过程
Step One: Greeting and daily reading.(2 ′)
Step Two: Warming-up. Free talk(5 ′)
T: In the last few classes, we have talked about different kinds of books, music, movies and so on. We do know that different kinds of things can make different people feel differently, right? What are your own preferences? Let’s share!(在屏幕上展示图片)
Ss: 看图片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自己喜欢的书本、音乐、歌手、电影和演员。
【设计意图】这项活动联系到学生自己的喜好,易于引起他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写作灵感。
Step Three: Write down their own sentences to express their preferences.(5 ′)
T: Well done!Now, I want to know if you can write down what you said just now. Let’s try!(在屏幕上展示要求)
Ss: 根据要求写出表达自己喜好的句子,然后站起读出自己的句子以积分。
【设计意图】这项活动让学生从口语练习转到笔头练习,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为写作奠定基础。
Step Four: Exercises.
T: Quite good! Now it’s the time for us to finish some exercises to see if you can really master our language points. Go!(在屏幕上展示练习)
Ss: 抢答练习一,然后分组比赛练:上黑板写作正确的答案,其余学生更正答案。
【设计意图】这项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相互检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Step Five: Reading.(5 ′)
T: Good!Now let’s challenge next task.(在屏幕上展示文章和信息卡,提醒学生根据篇章的主旨大意找出相关的细节信息)
Ss: 阅读短文,抢答完成信息卡积分。
【设计意图】这项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也为他们搭建好写作的支架,帮助他们构思文章。
Step Six: Writing.(10 ′)
T: Our last task is to challenge our writing, let’s begin now!(在屏幕上展示写作题目和要求)
Ss: 阅读写作题目和要求后,讨论本篇习作的写作步骤。
T: 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在屏幕上展示写作思路。
Ss: 明确写作要求,开始写作。
【设计意图】在为学生搭建好词汇支架、句型支架和篇章支架后,学生进入写作环节。
Step Seven: Peer check.
T: Now I want to know how you can write. Exchange your composit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nd give the marks. Then show us the best one in your group.
Ss: 分组互相评分及讨论同伴的写作,选出组内写得最好的文章。
T: 展示小组内选出的文章给大家看,指导学生讨论习作中的错误及改正(此过程穿插积分竞赛,发现错误并更正正确的学生积分)。
【设计意图】这项活动是基于支架式理论的教学方法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既可以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Step Eight:Rewriting and then give the marks again and show the best one in the whole class.(5 ′)
【设计意图】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美化自己的文章,使自己的写作得到提升。
6. 教学反思
6.1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指导学生通过运用定语从句描述自己或者他人的喜好,学会运用具体信息描写事物。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以学生喜欢的书、音乐、歌手等他们自己熟悉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容易引起他们表达的兴趣。从学生的写作情况中反映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6.2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系统掌握了定语从句这一语言点之后进行的话题写作训练,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喜好,重难点适中,适合他们的学习实际情况,同时也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6.3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里面有不同类型的图书和音乐,也有学生们熟悉的歌手、演员图片,使学习的内容生动直观,引起他们的兴趣,有开口表达的欲望。另外,每个学生也有导学案,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使他们对自己知识的掌握有充分了解,并进行反思。
6.4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口语抢答积分开始,先为下面的学习营造了活跃的氛围,然后通过关系词的选填、句型转变的练习为学生搭建好句型支架,最后通过阅读练习,在使他们通过运用noting supporting details 的阅读策略填写信息卡的同时,为他们搭建了篇章结构的支架。在授课的过程中,全程穿行学生的积分抢答环节,也能极大限度地调动课堂气氛,写后的小组互评能使学生注重小组学习,使他们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6.5教学参与
篇10
[关键词]语类结构潜势;语类教学法;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DOI]10.13939/ki.zgsc.2017.10.261
1 引 言
随着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日趋重视,并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通过专业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在各个不同专业开设医学英语应用文这门学科,对于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规范的医学文书处理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然而在本校实际的医学英语应用文教学当中,受到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时间以及传统的以词汇和语法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语类意识淡薄,对语篇结构的把握能力有限,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以哈桑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为基础的语类教学法,在教学当中强调语篇分析,旨在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文章的语篇结构,并在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和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等应用文写作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哈桑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为基础,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探索在该理论指导下的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医学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2 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和语类教学法
首先,哈桑在1985年提出了“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根据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语言是意义的来源并用来表达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Halliday & Hasan,1985)。语类的概念来自“genre”这个词,哈桑(1977∶229)在对语类结构潜势概念的描述中指出,genre 是Z篇的类型(type of discourse)。哈桑认为,语类潜势是某个语类中所有语篇产生的源泉,其中包括语义的必要成分、可选成分和重复成分。在对语篇结构的分析当中,她提出“语类是由结构的必要成分定义的”(Halliday & Hasan,1985:62)。更确切地说,语篇的语类是由必要成分及其顺序决定的。语类结构潜势是指同一语类中语篇结构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同一语类的语篇结构都是对这个语类结构潜势进行选择的结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核心思想是: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的意义源泉(resource),语言具有三个纯理功能(metafunctions):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Halliday,1994;Thompson,1996∶28)。每一个语篇都是为了实现某一交际目的,不同的语类体现了不同的交际目的,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的语义成分、语篇结构以及不同的语言特征。哈桑的语类潜势理论对于英语写作,尤其是英语应用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理论指导下,随之出现了以语类为基础的语类教学法(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es)。这种教学法通过对语类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不同语类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篇结构,特别是在ESP和 EAP的写作教学中取得了成功。不仅如此,以语类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澳大利亚、美国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得到大力的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Susan,1998)。国内也有许多学者(秦秀白,2000 ; 张德禄,2002; 方琰,方艳华,2002)也对此类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广泛的研究。因此,此类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的以单词讲解、语法结构分析为主的写作教学模式,从语篇入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语类文章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提高学生的语类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撰写各类不同类型的医学英语应用文。
3 高职高专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现状分析
3.1 学生英语写作基础薄弱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高考招生录取中的第四、第五批次,大多数入学时分数较低,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有些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有排斥心理。在英语学习当中存在着词汇匮乏、语法知识薄弱等问题,并在文章中出现大量的病句。更重要的是,学生缺乏语类意识(genre awareness),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不同语类的文章在语篇结构、主要内容及语言特征上的不同要求,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
3.2 医学应用文写作在整个教学任务中所占比例不足
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为三年制学习,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通常只有两年,剩余时间在校外实习,课程设置中专业课较多,且有大量的实验课。英语作为基础课所占比重比较低,课程时间仅为一年,并没有专门开设医学应用文写作课程。就本校情况而言,教师仅仅在公共英语教学当中将一部分课时运用于教授医学应用文写作,约为12个课时。教学时间上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医学应用文写作的学习。
3.3 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方面,在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当中,大多数课堂都属于大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学任务重,课堂教学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以教师对范文的讲解和分析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写作实践,并通过老师的反馈和与同学之间的讨论进行总结和反思,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就教学方法而言,多采取成品教学法(product approach),以技法的讲授和成品为主导(刘宽平,2003),注重对词汇、句型、语法知识点和衔接手段的讲解;多强调语言知识,缺乏对于特定语类文章的篇章结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导致学生缺乏语类意识,写作目的不明确,不能正确把握语篇的必要语义成分,文章结构布局混乱,存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现象。
4 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指导下的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
一方面,针对我校在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采取以语类潜势结构为基础的语类教学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语类意识,让学生掌握各种的医学应用文不同的交际目的,理解其语类结构潜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出符合特定语类惯例的医学英语应用文。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当中融入大量的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下面以药品说明书为例,阐述教学实施步骤。
4.1 小组分组
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四到六人一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在写作过程当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意见和想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2 导入情景,布置任务
将某种常用药品的基本信息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按小组自己收集关于这类药品的资料,为写作做好相应的准备。
4.3 初稿写作
要求学生根据相关的信息,在十五分钟之内随堂写一份药品说明书。教师不做任何的指导,不提供范文,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设计进行写作,各小组成员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成员之间就语篇的结构、必要的成分及词汇的使用进行讨论,交换意见,写出初稿。并对初稿进行保留,以便与修正稿进行比较。
4.4 初稿演示,课堂讨论
邀请每个小组把各自完成的初稿朗诵给全班同学听。同时,师生共同对药品说明书的写作目的、主要内容、写作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必要成分和表达方式进行讨论,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药品说明书的目的是什么,交际双方存在怎样的关系,药品说明书属于什么语式,哪些信息是必要的,哪些信息是可选的,各种信息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表达,你觉得你的初稿当中存在哪些问题。
4.5 范文评析
通过对初稿的分析和讨论后,教师给出范文,并对范文和初稿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就药品说明书的写作目的、结构、必要成分、组织方式和语言表达进行分析,重点指出药品名称、作用、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副作用、剂量和用法、失效期、出厂日期等为药品f明书的必要成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药品说明书的结构潜势。
4.6 自我修正,归纳总结
学生对比自己的初稿和范文之间的差距,并在课堂上规定的时间内对初稿进行修改,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并归纳出药品说明文的语篇结构、必要成分和语类特征,以便下次写作时参考。
4.7 课外练习,当面评阅
写作课后,布置学生独立完成另一相关药品的药品说明书的写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并附上详细的评语,明确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其中具有典型性的习作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反馈。
5 结 论
本文以语类潜势理论为指导,结合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教学实际,探讨了以语类为基础的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当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语类意识和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将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当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蔡慧萍.我国高校英语写作教材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29-31.
[2]方琰,方艳华.以语类为基础的应用类英语写作教学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33-36.
[3]刘宽平.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6).
[4]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
- 上一篇:校园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 下一篇:建构主义取向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机械制图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