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4-04-03 16:1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篇1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在2016年2月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W会学习、实践创新。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技能更广。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

二、核心素养在我国教育中的意义

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核心素养提出了育人的目标体系,作为具有国际视野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代表了对我国基础教育知识核心时代的发展与超越,是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的基础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且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核心素养建构了一个人的基本品格、基本修养及基本能力。它的意义在于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它将教育方针具体化,每个学段、每门课程、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指向具体的教育目标;它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指导教学实践,引导教师专业的发展;指导教育评价,即培养评估如何进行。它既彰显学科教学价值,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既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又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三、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必要应对措施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它的构建“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四、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与时俱进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现代人所处的特定环境决定了语文教育所塑造的人,也应该具有现代文化特征,在语言表达、思想价值、思维方法上都要打上“现代化”的烙印。

课程改革需要与时俱进,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适应时展的学习内容。

2.发挥语文学科优势

在课程改革中要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语文学习的核心圈,即内核是语言层次。这个层次较多关注词汇、句子、修辞、语法等。任何语言的学习都要由此起步。第二个层次语文科的学习内容包括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教材内容丰富,诸如人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把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情感、思想等呈现给大众,成为教育的样本。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发展人的典范语言起着重要作用。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和哲学层次。

3.夯实基础,落实双基

课程改革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如果较多停留在语言层次上,较少关注文章的人文性,就缺乏人文关怀。这样的教育死气沉沉,一点趣味也没有。语文的美感,除了语言的准确和优美之外,还在于文章内蕴之美。语文学科不要过于知识化,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课程改革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安排学习课程。初级语文要重视口语训练,重视语言的交际性。在高级语言阶段,增加文学的学习,提高语言的艺术化要求,可以阅读本民族从古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人的语言发展与年龄认知特点是匹配的,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

篇2

一、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意义

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代诗歌,其最大的魅力在于汉语语言中呈现的语言美、意境美、图画美,这些美是诗人复杂情感的传递。学生通过诗歌鉴赏教学,品味诗歌的意境,以自身情感与诗人情感相融合,能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理念注重灌输式和一言堂教学模式,不注重引领学生品味诗歌内涵,导致学生审美能力不高,只能理解诗歌表意,不能体会其意境美。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带来新的培养方向,是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对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素养、思维、品质具有促进意义。

二、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

1.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诗歌鉴赏教学应该注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言语,领悟诗歌中要传递的思想情感,增强学生语感,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教授诵读诗歌的基本方法,之后为学生示范诵读,最后引领学生自读,让学生细细品味诗歌。例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教授学生诗歌押韵、节奏、音调、叠字等基本知识,提升学生的自读能力。在学生自读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全班一起读、小组竞赛读的形式,并且对学生自主诵读提出一定的要求。例如,让学生阅读四遍诗歌,第一遍对诗歌初步了解,感受诗歌语言美;第二遍理解诗歌情感,以自身情感为导向,与作者情感形成共鸣;第三遍激发学生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美;第四遍,熟读成诵。2.指导学生品鉴诗歌意境。意境是指诗人对客观景象与环境的描述,蕴含着诗人要传递的情感,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完美融合,也是诗人未言之意的体会,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去品读诗歌意境,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结合自身感悟、诗歌言语、想象能力,在脑海中还原诗歌景象,同时借助诗歌创作背景,更好地体会诗歌要传递的情感,进而品鉴诗歌意境。学生品味诗歌意境,是对自身精神的一种升华,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诗歌《短歌行》时,教师先让学生课前自读课文,掌握诗歌大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领学生直观地开展诗歌鉴赏活动,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以白话形式描绘《短歌行》画面,在思考、探究中对知识有所感悟,并且将自身对诗歌的见解向小组成员阐述,拓展小组成员认知面,使小组成员在思维的碰撞下,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3.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注重情感教学,带领学生一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要想学习好诗歌,需要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与形象美,但诗歌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很难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将诗歌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以图片、视频、音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诗歌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咏怀古迹》一诗时,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还原诗歌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教学氛围,之后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品味、思考、想象诗歌中的意境,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为学生开展诗歌鉴赏教学,有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促使学生学好高中语文课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诗歌鉴赏教学的开展,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性,进而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2019.14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深层阅读;立德树人;教学探索

课堂是教师育人的主阵地,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既是职责使然,又是对《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的落实。语文阅读不仅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重要方法,还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路径[1]。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双丰收,这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立德树人是深层阅读教学的目标

1.践行育人理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教学活动以高考为指挥棒,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有些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高考得分,甚至出现了“重知识,轻品德”的想法。但真正的教育是将知识学习与道德培养融为一体,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富学识,明礼义”的有志之才,而绝不能使学生道德缺失。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深层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价值和内涵,从而陶冶情操,滋润心灵,提升道德素养,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地。

2.提升道德素养,培养国家栋梁之材

学生的道德素养以道德认知和情感升华为基础,而立德树人理念在深层阅读教学中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做到宽容友爱,在问题面前勇于担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健康,成为国家栋梁。

二、立德树人导向下深层阅读教学探索

1.构建激趣情境,为深层阅读造势铺路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道理,或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或引导学生立身处世,或引导学生敬畏生命……这些优秀的篇章如同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明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来构建阅读情境,或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或下载名家朗诵视频,或搜集名家评论……引导学生体会并挖掘其中的价值,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精心制作的课件来展开教学,播放朗诵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呈现了“万山红遍”“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震撼人心的画面,在如此阅读情境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立志救国、胸怀天下的豪迈情怀,以及“指点江山”“谁主沉浮”的热情。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将的《七律·》与该文进行对比阅读,在反复吟咏中感受一心为国的伟大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在阅读教学中。

2.鼓励学生反思与质疑,深入挖掘文章价值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喜欢简单地浏览文章,这看似效率高,实际上对文章的内涵掌握得并不深刻。学生只有在阅读中对作品进行认真思考,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高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已日趋成熟,教师可以适当点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度剖析、挖掘内涵[2]。在学习《赤壁赋》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未选入教科书的《后赤壁赋》进行阅读。这样,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学习,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教科书选入的《前赤壁赋》对后人的影响更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你更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学生可以在讨论与反思中感受苏轼被贬后的豁达心态以及“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又如,在学习《我与地坛》时,学生会质疑:“史铁生正值壮年时遭受厄运,意志一度消沉,‘死’对他来说难道不是种解脱吗?”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敬畏生命”“什么是生命的厚度”。当学生有疑问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勇于提出质疑,这样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提高道德素养。

3.联系社会热点,在品评分析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观

“生活处处皆语文”。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素材。例如,媒体的文章、同龄人的真实故事、普通人的光荣事迹,甚至是一首歌曲或一句广告语,这些鲜活生动的素材将有助于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在对这些素材的阅读与品析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洗礼,道德素养得到了提升[3]。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读“活”书,关注社会生活。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如张桂梅校长将一生的爱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病痛缠身却全然不顾;救火英雄王锋,三次冲入火海救人,邻居无一伤亡,自己全身烧伤面积达98%;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仍阻击敌人,他们被冻死时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冰雕”一般;河南特大洪涝灾害,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与时间赛跑,抢救被困群众,助力灾后重建……学生品读着,感动着,震撼着。同时,担当与奉献的精神已在他们心中悄悄扎根。

4.指导学生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功课紧张,课外阅读时间有限,因此,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1)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教师可以开展主题为“我为大家介绍一本好书”的课前演讲活动,让学生轮流推荐、分享自己喜爱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或读书感悟。这样,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就更具有针对性,阅读效率会更高。在学生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同时,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2)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喜欢采取浏览阅读的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容易遗忘作品内容或者对文章的理解止于表层。对于课内、课外阅读,教师应适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做到心有所感,手有所记,并逐渐养成习惯,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帮助学生汲取作品的精华,让学生体会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3)定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高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想读很多的课外书,但他们的阅读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可以从不同维度来解读作品,从而碰撞出思维火花,丰富阅读体验。教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体会,身体力行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三、结语

学生是璞玉,经过雕琢方成精品;学生是生铁,通过淬炼方成好刚。因此,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积淀,又要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既体现了人文情怀,又提高了深层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媛媛.关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讨[J].读与写,2020,17(21):80.

[2]郑忠明.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体会——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1139.

篇4

高中语文课程的新目标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一些语文界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程红兵先生的“语文人格教育”,认为“学科当中承载着多少年来社会的文明财富,人类的文明财富转化成课程资源,来发挥它的培养人的作用。所以,学科教学是所有青少年的人格形成的主要的教学形态”。还有王尚文先生的“语感中心说”,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钱梦龙先生则把“语文素养”分成“语文知识”、“读写听说的能力”、“对母语深厚的感情和正确的态度”、“文学审美的趣味和能力”、“较宽的文化视野”五个要素。可见,大多数专家都强调语言基础,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习得,又以对语言的正确理解为基础。这也正是把握住了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核心价值与根本要务,值得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深刻领会和探索。笔者以为,语言的理解在我们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一、语言理解在人类语言学习中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汲取前人积累的大量的书本知识,而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高中生则要把这个学习任务及知识理解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知识理解的范围十分广泛,而其中语言理解就是最基础的。

我们都知道,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下的基本科学概念都是由语言文字来形成并定义的,而语文知识就更有意思,它以语言文字来定义语言、文字、文学以及文化的概念,如“汉语”、“甲骨文”、“启蒙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思想”等。基于这种特性,语言理解对人类语言(文)的学习就尤为重要。而高中语文学科作为社会人文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知识体系中自然包含有大量的社会性概念,如“普通话”、“简化字”、“意识流小说”等,就更需要学生加强语言理解,形成活跃的思维内部言语,来和书面的文字达成统一。

二、语言理解是语文两大性质的和谐保证

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主要流通语言中最简省而又最深奥的古老表意语言体系,不仅独此一家,别无参照,而且在数千年的漫长演变进程中,又衍生出了一整套繁复而绵密的文化蕴涵,笔画繁难的繁体字,佶屈聱牙的文言文,曾经使汉字和我们汉民族的文学文化成为上层贵族的专享,愚民统治的工具。笔者以为,作为一门学科课程,有个定性也是必要的,这对于语文课程虽有难度,但仍然不宜回避,只是不可保守僵化,也不应随波逐流,总要取法中庸,道行和谐。如今新课标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既承认了要重视语文课程中“语言”的工具基础,又肯定了要提升语文课程中“文学文化”的人文素养,于课程自身是实现了完整的两条腿走路,于一线教师是扫除了迷惘,明确了方向,相信将大大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和效率。所以,语言理解实际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融通的金桥,需要牢牢把握,紧紧立足。

三、语言理解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合理定位

语文,既是知识,也是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中,除了知识要求,当然也少不了能力要求。新课标提出了“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钱梦龙先生提出了“读写听说的能力”和“文学审美的趣味和能力”等能力要求。作为对高中生语文能力的最高最全面测试的《高考考试说明》则将语文能力具体细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个层级,相比以往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要求。多则多矣,但笔者以为高中语文教学仍应以培养和提升语言理解能力为中心。识记最基础,当然也不能忽略,但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养成,高中阶段可在理解能力提高后反过来优化识记。所以高中生不是理解高了、够了,而是还低、还不够,更不要说是在理解之后,内化为思维言语,外现为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评价能力,故而,立足语言理解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合理定位,更是当务之急。

篇5

一 落实“养成教育”,激活课堂氛围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及遵循“行——知——行”的原则,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这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关系是密切的。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适当地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交替互换,通过“有意注意”落实来树立培养学生养成圈、勾、划的好习惯,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知、情、意、行,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1.强调“手与脑”并用

传统的教学观把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呆板,导致课堂沉闷、无效的现象。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性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及实践性等多种学习方式来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角色,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与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勾、圈、划、写的好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整合材料的能力;在回答问题时,要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此,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探究“哪些细节体现了林黛玉进贾府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为了避免学生捧着资料书照本宣科的现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分三步解决:一是检查学生勾、圈、划、写的过程;二是聆听学生整合材料的结果;三是比较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此答题设计虽然多此一举,实践表明,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生能够按要求有条不紊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养成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口脑”并重

在执教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提问时,原本抬头看黑板的学生一个个都低下头,课堂显得异常沉寂,教师处于无奈点名回答,学生回答后,整个课堂开始“动”起来。针对这一现象,我曾与学生进行过谈话,很多学生觉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是担心答非所问;二是站起来心里紧张,影响答题思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明白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打消学生心中的疑虑,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动口与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手、口、脑”都动起来。

强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养成书写发言提要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信息梳理能力、知识概括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概括问题,同时也帮助学生摆脱了回答问题时的尴尬,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成就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久而久之,使他们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他们对待语文课堂学习与考试之间的关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生活即教育”,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理论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是: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要反映生活的内容。这无疑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靠积累,还要靠应用、拓展。只有在积累、应用、拓展的不断循环中,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还指出:“应注重在生活和

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个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回归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因为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

语文教育教学要体现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切实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施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语文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是语文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生活教育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核心之一,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去思考: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生活教育应该怎么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真正落到实处。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高中语文教学,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可以消除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畏惧感和倦怠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优化教学资源、组织教育活动,要克服过多的接受性学习,提倡探索性学习,让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趣味化”,这无疑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三 “社会即学校”,高中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就多起来。”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面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让生活时时处处伴随语文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学生创新的广阔天地。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表现在两方面: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决定教学。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之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积极,更为活泼。一方面,由生活导向新知,通过再现生活这一环节走向课堂。另一方面,由生活决定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今后发展所需要的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实际上,短短45分钟,是无法把所有的知识全面讲透的,我们应该删繁就简,把常用的、必需的知识与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实用性与有效性相结合,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生活处处是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将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高中语文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社会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切实感受高中语文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语文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语文知识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高中语文学习。

四 “教学做合一”——教学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就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陶行知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篇6

【关键词】接受美学;高中语文教学;教学质量;阅读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培养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体阅读素养和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不断的创新和进步。“接受美学”理论是时展的产物,是教学教育的创新,也是教育改革的结果。这一理论能够有效地发挥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引导性,所以将接受美学与高中语文阅读相互融合,能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就基于高中语文教学,分析“接受美学”这一理论如何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要试用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中心和时刻注重学生的直观感受,并利用直接的情感体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语文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尽可能的减少以教材和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习模式,并不断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教学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再别康桥》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组织起来,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有感情的阅读与朗诵,通过这样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直接灌输学生相关知识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这首中国现代诗里的情境,更易揣摩到诗歌里的情感世界,能够接受直观上传递出来的语文文化。又如教师在教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雨巷》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传播手段,播放一些忧郁悲伤的音乐,让学生仿佛真的置身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类似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更易让学生接受,还能提升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能力。

二、实现创造性阅读方式

创新是人实现自我发展的基本方式。创造性阅读方式就是学生突破原先的语文阅读方式,利用创新来获取作品的独到见解,以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核心地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鼓励提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自我创新发展,体验个性化阅读。如在学习教学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短歌行》一诗时,全篇诗歌的基调都是苍茫悲凉的,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上体验创造性思维,突破知识点的局限,让学生明白到诗人曹操的心境,主要是通过宴会的歌唱来表达他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开拓期待视野

高中生处在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在思想上一般都具备较高的独立思想和接受能力,在阅读时容易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来理解文章内涵,再逐步在作品中体验到情感,开拓自己的期待视野。教师要扩展学生的期待视野,需要跳出课文阅读的固定模式,在学生的审美需求和阅读心理上加以揣摩和研究,再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把简单的、单向的知识传授法改为故事法、演示法、媒体传播法和实际应用法。还可以结合网络文学和最新在生活中流行的文学因素来讲授课文,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本章阅读内容产生兴趣。当语文教师讲授的内容让学生感到兴趣和期待,或者符合学生的期待视野时,就会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反应。如教师在讲授语文教材必修2第一单元《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可以结合在音乐上流行的同名歌曲《荷塘月色》来吸引学生注意,根据音乐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以讲授课文的内容和含义。只有当学生满意教师给予的期待视野后,才能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师才会收获满意的课堂效果。

四、启用文本召唤结构模式

文本召唤结构解释为,作品的未定性与空白之处,其中空白是阅读作品中没有明确指出的部分。作品中存在文本召唤结构,才会使阅读者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作者还可以通过在作品中设计悬念来引导阅读者在阅读里体会到作者最终的心境及意味。未定性与空白是读者对作品的反映,也是体现学生的个性所在。如果语文教师在讲授时对阅读作品进行细节逻辑条理上仔细讲解,则会阻碍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教师应该启用文本召唤结构模式,把学生引导进阅读作品中,起到点拨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寻找到作品中的未定性与空白处,通过开拓自己的期待视野来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阅读的理解。

五、结束语

将“接受美学”这一理论应用在高中语文阅读中,不仅顺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而且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语文教师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有力的指导了学生的学习主体观点,同时有效培养了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和增加了自我个性的魅力。教师在接受并应用“接受美学”时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实现创造性阅读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开拓期待视野和启用文本召唤结构模式,并结合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随机调整,以便将“接受美学”理论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陆祖魁.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解题思路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1):136

[2]陈O怡.接受美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12):51-51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微观审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29-01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语文课程结构的具体教学内容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化,选择更加符合教学目标,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的教学内容,而不需要按照普遍性的课纲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在以往的学科教学中,教师更喜欢从大的方面,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语文课程结构,这种没有重视微观意义上的语文课程结构教学,也就导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随时根据教学目标的转化或者教学效果的不同而进行转变。

一、对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微观审视的内涵理解

(1)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内涵。“课程结构”一词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被提到,它是指课程的各种组成部分或者组成要素以一定的规则建立起的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联系。从大的层面课程内容来划分,包括语、数、外、政、史、地、物、生、化、音、体、美等具体的学科。在宏观课程结构上,还可以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有一些篇目要求必修,有些篇目要求选修。现在一些高中学校已经在试点实行选课制度,就像大学里进行的学分选课制一样。此外,从宏观的纵向角度来看,课程结构呈现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层次形式,这是从不同层面上的课程结构划分的。而从微观方面来审视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实际上是从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内容来看,教材的实质结构与形式结构是其两个重要的体现。

(2)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微观审视。微观就是指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结构、小的方面的语文课程结构的特点,是主要以教材、教学中的内容结构为主;而审视,就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究。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微观审视是以教材为主的,在实质结构上,可以探究语文教材中现代文、古文、外国作品等各自所占的比重问题;在形式结构上,探究的是教材中教学内容与练习题、教辅资料与课外资料等。对于教学来说,微观审视高中语文课程结构是重要的,甚至比宏观层次还要重要,因为这直接与课堂教学相关联,关乎到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形式等。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微观审视的核心是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因为教材集中体现了这一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即教学的内容结构。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特点

(1)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具有工具性。语文的学习既可以是语文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包括掌握一些语文方面的能力,如理解能力等。语文课程结构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语文能力还是一种学习理解其他科目的重要工具。例如,高中语文中的字词句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都会为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提供帮助。

(2)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具有人文性。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可以发现,必修一至必修五中每个单元后都有写作教学,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把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行联结,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或者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结合一些现实中的人物事件进行讲解,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的教化功能,在语文课程结构中,必定就会有相应的教学内容。

(3)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核心体现在语文教材上。高中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主要体现在教材上,因为随着新课改的推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不仅在课文的编选中更加科学合理,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活动主题章节,这些教学活动就是微观下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内容。

三、如何正确微观审视与利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结构

(1)正确审视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中的价值观。在编订教材的时候,编教人员都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内容选编,课程结构也包含价值观培养相关的内容。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准备以及教学形式的运用,都要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2)要充分利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结构的设置与改变都是为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具有核心竞争力,能满足社会上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语文课程结构的作用,在不同的结构内容教学中,要有效地创新教学形式,如在教授古文时,一般都比较枯燥,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而积极性不高,这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播放一下古时人物的动画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在教授作文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写,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提高对写作的认识。

四、结束语

总之,微观审视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结构,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是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的体现,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领会宏大目标的前提下,更应做好微观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课程标准 语感 心理机制 文言 断句 诵读

一、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必修目标,是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而选修目标与之基本一致,是“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关于“浅易”文言文的评判标准,多年担任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的柳士镇教授的解释是: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文言中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较少。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如文言文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主谓倒置等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等。第三,从文章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知识或背景情况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无须在阅读之前首先了解过于复杂的背景材料或逐个理解出现的许多历史事件与历史故事。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二、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一提文言文教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却没有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这与不重视甚至放弃“句读训练”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教师不进行句读训练呢?首先是教材中白文内容极少或者根本没有,初高中语文教材有关句读训练的习题只有寥寥数处,且多集中在高中教材,即使是公认编得较为出色的现行的苏教版也只出现了一次,即在必修3“寻觅文言津梁”专题“融会贯通”板块里。初中教材基本是一片空白。其次是考试不重视,作为语文教学指挥棒的高考也只是从2007年江苏高考文科试题中开始恢复断句而不是句读考查,中考则基本不涉及。教材不出现或很少涉及,考试不作要求,其结果是教师、学生越来越不重视文言文句读的学习,使得文言文的教学也就越来越吃力不讨好了。因此,我们应当培养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句读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古文。

三、语感训练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要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如果一个高中学生没有良好的语感,就不可能拥有高的语文素养。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语感包括文言语感,那么,他的语文素养就不会低。因为,“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涵盖面比语文能力大一些,“既包括能力,又不仅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希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四、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

语感是言语者的重要心理活动,是母语和文言文特别是文言断句学习的终极培养目标。有了良好的语感,表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达到了理想的境界,就能够保证断句的合理准确与迅速。所以,对语感特别是文言语感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文言断句引入语感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要把握语感的本质特征,必须了解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只有从语言学、心理学角度对语感的性质和特征进行重点分析,我们才能对语感本质作进一步的认识。根据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语言感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因素。在大脑主管言语的区域里,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言语信号刺激形成了与之相应的言语活动联系系统——言语动力定型。由于言语动力定型中,构成其特有的动作方式的各个环节的动作,是按一定的程序构成的,因而,当这种言语动力定型建立并巩固之后,某种言语活动信号一旦出现就可以自动地引起这一言语动力定型内各个动作的反应。于是,这种言语活动就可以自动化的形式发生。这正是语感迅速直接地认知语言的心理基础。

由此可见,只要对文言材料这一语言客体进行反复训练和实践,学生就有可能形成文言动力定型并予以储存。一旦接到对文言段落或篇章进行断句的要求,学生就可以自动与储存好的文言动力定型相接触,经过过滤而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五、根据语感的心理机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的形成,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主要是后天的培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诵读,因为诵读是基础也是关键,强化诵训练读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首先,诵读能品出文言的音乐美感从而帮助断句。著名的古代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先生指出,中国语词具有弹性作用。也就是说,“中国语词的流动性很大,可以为单音,同时也可以为复音,随宜而施,初无一定”。他又指出,中国语言文字的单音缀和孤立的特性,格外能显示音节美;单音缀的语言所构成的语词,同样也能帮助文辞中的音节之美;双声叠韵的配合则可以自由比拟外界的任何声音。

其次,诵读若能“因声求气”,文言断句就能事半功倍。古今学者都十分强调因声求气。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再次,诵读必须养成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诵读的指导,多利用一些灵活的方式,如分角色诵读、配乐诵读、男女生分别诵读、诵读比赛等,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增强他们对文言文的欣赏和感悟能力。例如,教授《鸿门宴》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分角色诵读的形式,读出项羽的自矜功伐,读出刘邦的委曲求全,读出樊哙的愤怒,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性格,从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总之,勤于诵读,就能积累对文言文音乐性的敏感,就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断起句来,就能游刃有余了。

参考文献:

[1]卞安宇.语感:阅读教学的核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11).

[2]刘连庚.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1985(1).

[3]李海林.语言的隐含意义,语感与语感教育.语文学习,1992(10).

[4]韦志成.论语感及其训练.中学语文,1993(1).

[5]王尚文.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语文学习,1993(3).

篇9

关键词:校本课程;高中语文;利与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81-02

新课改要求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描述是:“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学挂图、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电影、报刊,广播、电视、报告会、网络,演讲会、研讨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资源。”

为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开发高中语文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处在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的优势

深刻认识并理解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功能将对于改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诸多的优势。

1.有利于发挥高中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着眼点在于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其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育人功能是校本课程最根本的功能。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培育上,而且体现在对学校教师和校长等的塑造上。校本课程本质上是体现了主体性以及差异性、人本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现代课程观,同时因为课程本身就具有育人的功能,因而校本课程自然具有其特有的育人功能。这种“特有”表现为校本课程具有培养富有主体性和个性,具有塑造研究型教师的功能;全面发展且主动发展的学生的功能;具有造就专家型校长的功能。

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并力促其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建设和整个课程活动,强调校本课程要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在整个课程活动中的创新和实践。学生和老师一样成了课程的主动的开发设计者和实施者,成了课程的主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特别强调充分地赋权给教师,强调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核心地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要针对学生成长的模式,要注意并把这些需要和模式同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和目标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脱离育人的功能,不能背离教育的目的,要结合地域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特色。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提高教师的参与和动手能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都有帮助,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激发高中语文教师的士气,对整体提高教师专业形象有事倍功半的作用。另外,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职能。

2.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在形式上是“以校为本”,而它背后真正的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健康发展为最高目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天赋。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应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这条主线,既要注重全面性、主动性、全体性,又要注重每个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异性,真正确立“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关注的热点,以选修课(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很大的自主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强调以人为本、趣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能够参与进去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追求的目标,扩大学生的视野,减轻学生压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提高能力,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放松。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发展特长,陶冶情操意义重大。

3.有利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

从本质上讲,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就是一种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致力于发展更切合社区、学校与学生需要的课程,致力于应答课程实践中的各种课程议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效地统合了学校水平的学科领域课程与垂直的各学年学习经验,提升了课程的统整性和衔接性,也打破了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分离的现象,减少了课程意图与课程实施的落差。学校课程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每个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其他学校无法照搬,也不能照搬。因为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每个学校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情况出发开发的校本课程,拉开了校际之间校本课程的差异。所以我们说,校本课程开发有创设学校的特色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的功能。

其实,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有助于创新特色高中语文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其彰显特色的功能更在于创设特色学校,每一所特色学校的形成都包含了其特有的艰辛的创造性的校本化的探索历程,而其核心的主体的特色大多是其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一所特色学校,就等于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积累了一些宝贵的不可重复的教育财富。

二、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存在的弊端

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它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保证教师有足够工作时间,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准备好各种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如何,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否实现了理想的效果,是否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开发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目前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分强调对于学生、学校和社区的需要,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学科知识的核心,偏离了学科领域的轨道。课程开发如果一味地追求学生兴趣,容易走向兴趣主义。课程规划组织的权力赋予学校和教师以后,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差异的扩大化,学校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平衡原则、共同原则,国家对校本课程的质量控制难度加大,加剧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不利于学生的流转,也会导致教育的差异化。校本课程强调学校之间较少可比性,要求注重内部评价,这样就容易导致评价标准不统一、不严密,会极大伤害教师开发的积极性。由于受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学校无暇顾及校本开发的评价问题,即使顾及了也会导致不重视内部评价。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以及时间、信息等,消耗了过多的教育资源,未必能达到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也会给人一种劳师兴众未见实效之感,这样就失去了校本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的效能也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受益者——学生对学校正在进行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有时是一无所知,课程开发的目的不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高中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是指向高中语文高考,校本课程开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孤军奋战的活动,高中语文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由热到冷,导致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迟迟完不成等等。

探究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产生尴尬的原因,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高中语文教师、高中语文高考以及校内环境等三对关系没有处理好,校长、高中语文教师、评价制度对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失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些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变成高中语文高考备战课程开发,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些问题主要在于学校管理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以学生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

三、完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发的对策

要改变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这种现状,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素质,这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而且在开发过程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最前沿的工作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所以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教师最具有发言权。而在学生层面,他们也最容易认可和接受那些由教师制定的课程决策。在校本课程设计方案形成之前,作为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和发展需要,了解本校学生的能力发展的趋势。同时要收集整合相关资料,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课程资源,以资开发备用。按照课程方案开发出来课程后,如何把开发好的语文课程按照开发的目标,来落实课程的具体内容,更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也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主体。课程研发成功后要及时应用到教学中,接受学生们的检验,以便日后完善。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及给予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有效的帮助,使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走上正确的轨道,学校要建立新的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机制,这是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成功开展的保障,要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强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寻求横向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旭东等.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臧已相.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高中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曹茂才.论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4).

篇10

【关键词】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 教学

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带动了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变革,人文精神的培养开始作为一个重心内容被教育者关注。从人文的角度来说,高中语文可以说是人文教育的一种载体,其内容都是人文性的内容。然而,受高考的影响,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是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工具性的教学形式来硬性的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语文知识,使得语文成为考试的一种工具,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其人文特点,其课堂教学可想而知是失效的。因此,作为教师应改变这一现象,结合课改变革和发展需求,基于学生的发展,运用学科本身不断的渗透人文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认为精神视角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

一、依托阅读,启发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都是人文性浓厚的素材,包括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手段,在教学中,无疑阅读也是人文精神渗透的最佳途径之一。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进而感悟、体验,生成一定的见解等,而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人生感悟、塑造人格的一个过程。阅读文本本身的创作是作者对某个事物或者某种人文意识的一种感悟,进而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就是在对这种人文内容的一个解读。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依托阅读,启发学生的人文精神。

如:在学习《我与地坛》教学内容时,其文章的创作是史铁生本人对生命的一种感悟和诉讼。简单的阅读并不能够引发学生内心的感触,笔者则让学生结合作者的背景去阅读,想象、感受当值青春时期,双腿残废对生命的绝望,心灵上的打击等等,在阅读草木昆虫对生命生生不息的追求时,学生的内心也很容易产生特定的生命观。同时,第二部分的母爱主题内容,学生阅读起来也就能够有所特别的体验和感悟。这样,依托阅读,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文本,联系自我生活,自然而然的生精神。

二、运用写作,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

写作对学生语文综合内容的一个实践。从某个角度来说,写作也是对阅读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更是对人文精神的一个实践。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创造出健康的、蕴含着正能量的道德素质的知识。换句话说,写作过程是对学生思想、情感、观点等强化的一个过程。新背景下倡导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强调写作教学要突出对学生思想、价值、人文精神的培养等等。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写作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在写作教学中,笔者就某个主题,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倡导学生“我手写我想”、让学生结合生活,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真实的描写自我思想、观点、体验和感悟等等,确保学生写作情感的真等等。以“爱”为主题的写作为例,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心中的爱,不局限框框,促使学生的写作完全出自自我的表达需求而创作。诸如:有的学生写父爱、母爱家庭系列的爱;有的学生写老师、公交司机、陌生人等无私系列的爱等等,无论学生表达哪种爱,都是自我情感的一个抒发,是充满鲜明人文性的一个心理活动,有助于强化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融合口语交际,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

口语交际是显示学生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情况,是对阅读和写作内容的一个融合和升级,能够彰显学生的智慧、风度、素养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并分阶段对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做了明确要求:敢于开口,文明表达倾听和应答自如劝说、讨论、演讲、辩论等。由此可以看出,口语交际实际上也是人文精神的一个升华。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融合口语交际,借助口语教学,在强化学生语文功能的同时,深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如:笔者在教学中,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我说真、善、美”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口语表达自己所了解的真、善、美是什么,鼓励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在演讲活动过程中,学生自然的会结合主题话题,搜索自我感知的一些生活事件、生活经验、生活情感、自然事物等等,促使学生将自然、社会、人生融合在一起感悟、体验,从而促使自我的人文素养得到锻炼和提升。

总的来说,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选择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高中时期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的关键时期,也是渗透人文精神的最佳时期。语文作为人文性教育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也有义务,运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根本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推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