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4-03 11:4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字文化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字文化的意义

篇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以音定字的流行,汉字书写在变得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很多字我们能认,但是却搞不清楚如何来写。这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对汉字本身的了解不深刻,对汉字背后蕴藏的文化也不熟悉。这种提笔忘字的现象在我们成年人中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几十年来我们的识字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认字的人是历史上最多的,但现在大家对写字的焦虑也比较普遍,一提笔就忘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比如现在很多人写个便条都不行,写作表达不清楚,也没有文采。

“键盘时代的汉字危机”,我认为是媒体的一个修辞,主要是引起大家的关注,并不是现在汉字真正所面临的严重危机。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刚刚普及的时候,社会存在一种焦虑,即英文26个字母很轻易就解决了输入的问题,那汉语怎么办?当时很多人包括语言学家都很悲观。但现在电脑输入的技术已经彻底解决了当时的问题,且现在汉字的输入速度并不比西文的打字速度慢。这个问题解决以后,大家发现这个所谓“汉字危机”也就不存在了。现在汉字的问题主要在使用这个层面,如“提笔忘字”,这样的问题的确对汉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总体上危机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汉字作为一种文字的前途现在看来是一片光明。

汉字在现代以来经历了两次书写工具的巨大变革。一次是硬笔取代了软笔。这次变革在整个20世纪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对于书写的理解,也使得书法艺术变为了毛笔存在的理由,毛笔退出了日常生活。一次就是电脑的普及。其所带来的汉字输入方式的变革使得笔的存在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渐渐淡化。两次变革都带来了汉字书写方式的改变,使得书写更加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书法由一种普及性的文化变为一种独特的“小众”艺术的变化。写字的传统境界受到了冲击。我们应该在承认和尊重变化的同时,也珍惜和传承关于书写文化的那些弥足珍贵的遗产。

既要尊重繁体字所具有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功能,也要尊重简化字的现实功能和已经形成的现代传统

有语言学家认为,键盘时代,汉字不可避免地会符号化,甚至拼音化。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他在电脑上输入拼音,然后出来一堆符号,在其中选择一个符号。在这个过程中汉字丧失了它的丰富性,只是充当符号的功能。在我看来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汉字的拼音化其实是20世纪50-80年代的主流意见。当时的语言学家多数都有这个主张,因为那时候担忧汉字的电脑输入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汉字有两个重大贡献,一个是有了汉语拼音,汉语拼音让汉字的学习和文字处理变得方便;第二个则是汉字简化。这两个原来意图使汉字走向拼音化的步骤,现在歪打正着成了汉字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现在全球主流的汉语学习,首先就是学拼音。汉语拼音其实是汉字学习的一个辅的手段,汉语拼音是助听器,是拐手杖,但它不可能替代汉字。当年许多语言学界主流的意见都认为拼音化、拉丁化是汉字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这些看法已经变得不主流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学术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最近,对于“简化字”的争议相当热烈。但其实汉字的简化也是历史的趋势。目前使用的简化字多数都有传统的渊源,现代以来汉字简化的努力也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今天的简化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国际性的影响,如新加坡就使用简化字。因此,简化字也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也是现代中国值得珍重的重要文化资源。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文化的多数文献是以简化字来写作的,而且古籍文献多数也都有了简体字版,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和理解,其意义和价值也不能一笔抹煞。同时在文字的电子输入中,繁简转换也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障碍。当然繁体字自有其文化传承的价值,但其和简化字并没有绝对的断裂,而是历史延续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在日常生活的书写中使用简化字,在诸如古籍和文献的整理和书法艺术等特殊的领域里给予繁体字空间,让一般人能够“识繁用简”,其实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合理路径。简化字当然也是汉字文化的一个部分,是汉字历史发展的一个部分,我们既要高度尊重传统的繁体字所具有的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功能,也要高度尊重简化字的现实功能和已经形成的现代传统。

简体字是全球汉字应用的主流,是世界汉字的正体字。汉语拼音是不可缺少的汉字的辅助工具。汉字当然也经历了简化字的变化。我们需要对于汉字发展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对于汉字文化的独特价值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珍重中华文化传统的同时,对于现代中国的先驱者普及文化、发展文化的努力也有更多的理解。

汉字不仅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它本身还具有独特的、独立的价值,以及深刻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

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一个字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文字有一个很长的演变,里面包含着很多文化的意蕴,需要我们终身学习。手写汉字是接触中国文化核心的重要方式,也是最直接面对我们自己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是丰富多彩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汉字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东亚文化中汉字也占据重要地位。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有汉字的贡献和影响,即所谓的“书同文”。

中国有一个“小学”的传统,这个“小学”就是文字、音韵和训诂之学,这是传统中国学问里面最基础的一部分。另外,汉字的书写本身是一门艺术,方块字造就了一种文化上的美感,在艺术上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不光是一个文化的符号,本身还具有独特的、独立的价值。书法和绘画等同样是重要的中国艺术形式。这是其他文字,比如拼音文字很难达到的。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划,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现在我们往往觉得写字简单,一个字还不会写吗?但是一表达就会出问题,就拿140个字的微博来说,很多人的表达都非常的单调,只会赞,只会拍砖,这是简单地表现好恶情绪,但是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来。会认字,但是不会用,这种情况很多,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太具有表现力。我们需要加强书写方面的训练和汉字知识的普及,汉字如果写不好,对汉字的基本知识缺少了解,遣词造句方面就很难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书写对我们来说就好像练跑步一样,要是老不跑步就会四肢懒惰。汉字的使用也是这个问题,会敲字,但是不会写字,这对将来的发展障碍很大,包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运用文字的能力提升都会造成障碍。所以,不仅仅专注于汉字本身,同时也要多学一点相关的汉语知识,不论是语音、语法还是词汇、修辞,都会对今后的表达有益处。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以及提笔忘字现象,应使我们认识到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找回我们对母语的热爱。

篇2

关键词: 汉字 构意 婚姻 文化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①汉字是古老的自源文字中的表意文字,汉字的构形不论在宏观的整体系统上,还是在微观的构形事实上,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信息。汉字记录“经艺”,宣扬“王政”,就是为了建立和稳定这些社会制度。所以,汉字中积淀了各阶段社会制度的信息也是无可置疑的。本文就从汉字中与婚姻有关的这些字来一窥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文化的踪迹。

一、母系氏族社会婚姻制度的汉字文化考察

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不是自始存在、永恒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前婚姻时代,两性关系是杂乱而没有任何限制的,同一氏族部落内的男女,在兄弟姐妹乃至父母子女的直系血亲间都没有任何禁忌。《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这体现了当时那种同一血缘氏族内成员们杂乱无序的婚姻状态。当时的生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在这样的婚姻制度里,世系是由母系向下传承,因而女性掌握着宗族大权,处于绝对统治地位。这样的婚姻制度在对“后”“姓”字的字形、结构及释义中可以看出理据。

“后”,会意字,甲骨文为②,从女从古,古为倒“子”形。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认为该字“像产子之形,子旁或作数小点乃羊水……”最初,人们杂乱而毫无限制地婚配(即杂婚),既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约束,也无兄弟姊妹之间的顾忌。“后”的本义是指妇女产子,是“毓”(育)的本字,但从对“后”的字形和解释中不难看出,“后”乃母系氏族时代部落的始祖母,以其生育子孙之功被尊为“后”。“后”在部落内执掌“施令以告四方”的大权,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受到部落民众的尊敬。后世封建社会母仪天下的皇后尊称为“后”,便是这一古义的遗存。后来到了父系社会,男性首领暂时沿用了“后”,就如我们平时所说的“皇天后土”,这一词中的“后”与“皇”是同义,应指男性统治者。这也就表明在原来的杂婚制时代的集团氏族里女性地位的下降。原来在部落中居于“王”者地位的始祖母,其地位逐渐被居于“王者”地位的男性代替,因而,原本象征王者地位的“后”的性别所指也由女性指变为男性了。所以,在后世的两性关系中,用“王”来指代男性统治者,而用“后”来指代男性统治者的配偶。

在自然法则的作用下,人们逐渐认识到杂乱的婚姻对于人类繁衍带来的弊病,慢慢形成了各种婚姻的禁例,逐渐排除了父母与子女、同胞兄弟姊妹间的性关系。原来的血婚制集团慢慢分裂为两个或几个集团,从而产生了最初的氏族,标志着血缘关系的“姓”也就应运而生了。

“姓”,会意字,甲骨文 。《说文・女部》:“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就是说,“姓”表示人为谁所生,是一种血统的标记。这虽然为“姓”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但也为群婚制度提供了佐证。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圣人天子不知其父的神话。比如《帝王世纪》载:“燧人之世,有大人之迹出于雷泽之中,华胥履之,生庖羲于成纪”。③所以说,除去后世帝王的“作秀”、剥落其被神化的色彩,这类神话并非无稽之谈,而是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的反映。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文字结构多以“女”为其偏旁。比如:炎帝是姜姓,夏是姒姓,周是姬姓,秦是赢姓,都是从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统治地位仍然较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兄弟姊妹通婚的弊端,于是排除了同胞之间的通婚,使人类由族内婚向族外婚发展,于是“姓”便成为了宗族标志,倡导“同姓不婚”,“姓”的产生直接作用于婚姻制度,人类开始真正进入群婚制阶段。

二、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期的婚姻制度的汉字文化考察

随着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和女子意识的萌生,婚配角色不固定的群婚制逐渐为婚配角色固定的对偶婚制所取代。对偶婚制即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过着配偶相对稳定的婚姻生活。“家”、“室”的确立则标志着对偶婚制的开始。

“家”,甲骨文 。《说文・宀部》:“家,居也。从宀、j省声。”本义指养猪棚,引申为家庭的住所。“j”的本义是公猪,“家”字的甲骨文,上边是个“宀”,里面是个“豕”字。“宀”表示北面的窗户,应当是时代较晚的一种屋、室具备,门窗完整,有顶有墙的土木结构房子的反映。所以凡是从“宀”的字都与住房有关,比如“字”,就是在家里养孩子的意思。“豕”就是猪,“家”由宝盖头加上猪组成,意思是房子里有猪的为家。“家”字中包含的“j”形象地说明了对偶婚制初期的两性关系中,男性充当类似“j”的角色,夜间走婚,从女而居的婚姻特征。

“室”,甲骨文 。《说文・宀部》:“室,实也。从―从至。至,所止也。”本义是指所安歇的堂内房间。“室”字的上面也是一个“宀”,里面是一个“至”字。“至”的头一个意思是代表室的发音;第二个意思是到达。“室”是男人到家的意思。作为男人,白天要好好在外面工作,晚上则要回家。因为在对偶婚初期,男子在氏族内没有自己固定的住处,只在夜晚到女子家去居住,过着夜访婚的生活。“室”这个歇息的房间,实际就是为到女子家来过夜访婚的男子所提供的。

“家”、“室”的确立标志着对偶婚的开始,但对偶婚仍是一种族外婚的形式,这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的婚姻形式。此婚俗中,无论男女都不能在本氏族中找配偶,必须到另一个与之通婚的氏族中去找。婚配开始出现趋于稳定的夫妇对应的对偶婚现象。

三、父系社会婚姻制度的汉字文化考察

随着夫从妻居的对偶婚的进一步发展,子女的父系血统日益明确,加之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于是,男子的地位日益提高,母系氏族开始向父系氏族过渡。这种现象在“婚”、“娶”等汉字里可以得到印证。

“婚”,会意字。《说文・女部》:“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我们知道,“昏”是“婚”字的古字形,这个字的古义即为黄昏。“娶妇以昏时”,其实就是抢婚的遗迹,指的是日暮之后乘着朦胧的夜色,劫掠女子为妻。男方的迎亲队伍要坐黑色的车,穿黑色的衣服,是为了黄昏后实施抢婚行动提供便利。后来仍然保留的新娘头上蒙着盖头的习俗,也是当时为了防止新娘记清回娘家的路线。这种抢婚习俗,当今有些少数民族中尚存遗风。如瑶族,也是昏夜迎娶,假抢新娘。即夜晚时分,男方结伙高举火把冲向女方之家,半路上,女方也结集人马冲杀出来,男方抢新娘,女方又抢回。最后新郎新娘双双溜出,于是双方停止抢夺,一起喜享婚宴。④

“娶”,本字“取”,甲骨文 。《说文・又部》:“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古代田猎获兽或战争杀敌,一般取下左耳来作为计功的凭据。由此我们也可以猜想,“娶”在造字之初是有暴力色彩的。王力先生认为:“取娶本一字,后人特为取妇一义造‘娶’字,并改读为去声。”所以,“娶”的本义是夺取女人为妻。这也暗示了在古代婚姻中,女子通常是作为战利品被战胜国的成员掠夺为妻子的。

如果说“婚”字反映的是一种以夜色为掩护,在暗地里进行的,不敢为他人所知的小规模的抢婚活动;那么“娶”字所反映的,则是某个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力量较小的国家发动战争,从而获取对方国家的女子为妻的掠夺婚姻。从群婚到抢婚,反映了从母系社会逐渐失落,男子在氏族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父系社会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

在婚姻史演变过程中,如果说抢婚是一种痛苦的记忆,那么买卖婚姻,从形式上看则似由豪夺和巧逼转化成一种较为温和与“友好”的状态。所谓买卖婚姻,就是视女子为金钱财货,娶妻嫁女必以钱财交换。如有不时之需,还可将妻妾转卖给他人,把钱财再换回来。这种买卖,从汉字“嫁”中可看到一些印迹。

“嫁”,《说文・女部》:“嫁,女适人也。从女,家声。”“嫁”与“贾”在古代同声韵。《说文》:“贾,市也。”市,就是买卖的意思。由此可见,“嫁”字记录了父权制时代买卖婚姻的一度风行。

在力的豪夺与金钱的交易中,男性以身体的优势在婚姻中完成了向经济优势进而是社会优势的地位转变,成为了家庭与社会的主宰,更成为了女性命运的主宰,婚姻制度里的两性角逐K于以女性的失败告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婚姻制度文化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进程。在远古时期,人们没有家庭的意识,男女的结合没有限制,度过相当长的杂居时代,女性的生育子孙的功劳使其受到氏族尊重,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杂婚制淡出历史舞台,演变出群婚制、对偶婚等婚姻制度。随着男性地位的不断上升,女性氏族的地位逐渐失落,父系氏族社会建立,随之产生一夫多妻制。当然,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止,人类一直在追求婚姻制度上的有序p规范,一夫一妻制早以成为婚姻社会的主流。

相对于大多数文字系统来说,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物的汉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字符号系统,其字形的构造可以表示这个字的本义或所属的意义范畴,更能体现出它的文化内涵。汉字代表一种观念、一种习俗、一种传统,它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婚姻文化中最原始的内涵,还原了传统的婚姻形态及婚姻制度的演变过程,重温历史上出现的婚姻习俗,使我们充分领略到早期民众的婚姻生活及造字智慧。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篇3

[关键词] 文化;异化;归化

一、翻译的本质

翻译是因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活动,被认为“在社会中扮演某种角色,即是说,译者及其译本都在社会中起着某种作用”[1]。“忠实”和“对等”是传统议论探索翻译的关键词,长期以来翻译策略以“归化”原则为主调。但是,随着译者对翻译的探索从语言文字层面提升到了文化等高度,异化原则越来越广泛被采用,有学者提出异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2]学者们强调异化,但并不一味反对归化,根据文本的特点,大多数情况下归化和异化是结合运用的。

二、英美电视剧台词的特点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大批说着地道英语的电视剧被引入中国,受到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的热捧,字幕汉译的需求越来越多。字幕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中国观众对西方影视资源的欣赏。和其他文学作品比,台词字幕有自己的特点:语言表达口语为多;语言表达与画面等情境相互联系;字幕隐含传递的文化信息量大。这些特点有助于台词字幕的汉译,同时也带来一些困难。如何汉译那些隐含在台词字幕里西方人一看就懂的独特文化信息呢?下文以《六人行》字幕为例,探讨英美电视剧含文化因素字幕的汉译。

三、《六人行》字幕文化因素的汉译

《六人行》描述了住在纽约的6个好友10年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该剧在对美国生活原生态的再现中处处透露着西方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3]这样一部富有文化内涵的电视剧,其汉译必然以异化为主,充分传递台词里隐含的西方文化。同时考虑到中国接受主体的心理,很多地方仅用异化直译是不能满足中国观众的需要的。因为“文化”一词覆盖范围比较广,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作为文化重要组成内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对台词字幕的汉译有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探讨《六人行》台词隐含的文化因素的汉译。

1.东西方的思维认识和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东方人重共性,突出群体,西方人重个性,崇尚个体;东方人重归纳、重暗示,西方人则重分析、重细节的特点。[4]

西方对人的称谓、对友谊的理解以及和朋友相处之道、对待爱情婚姻等和我们有很大区别。对《六人行》中这些字幕的翻译应以异化为指导。中国观众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对西方文化的介绍。但有些内容涉及东西文化的审美情趣异同,如果差异太大就必须考虑到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比如西方对待性的观念和我国相差比较大,表达比较直白。《六人行》中和“性”有关的话题出现的频率很高,在我们看来讨论的内容也很大胆。尽管现在中国人的观念在西方价值观冲击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开谈“性”还需要很大的勇气。过于露骨的语言会在中国人内心引起不好的联想。对这些言语的汉译应慎重。用异化翻译,可以准确地传递西方人对性的观念,但却不太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此时,适当的归化很有必要。如:

Margha: I now find you shallow and um,a dork.All right,bye.

Joey: Nice going.You just saved yourself a couple months of sex.

译者适当运用归化把Joey对Chandler嘲笑中直露的性的表达巧妙地译成了“不必在床上浪费精力了”,既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又考虑了中国人的习惯,观众看了立刻明白其意而会心一笑。比裸的直接表达更可接受,也更具有幽默效果。[5]

西方人注重个性,取名时名在前,姓在后。还可以把父母的姓用连字符连起来作为孩子的姓,哪方的姓放在前并没有定则。中国正好相反,姓在前名在后,小孩大多从父姓。一般情况下异化翻译人名对中国观众不构成问题,但如果在剧中故意用姓名做学问制造某种效果时,汉译时就有必要考虑中国观众的习惯了。

Ross知道和自己离婚后的同性恋老婆怀孕,于是发生了他和前妻以及她现任女伴三人争夺孩子姓氏一幕。异化直译会对中国的观众造成一定的困难,不易体会到原文里的幽默。适当加注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Ross:Helen Geller?I don’t think so.我不喜欢Helen Geller这个名字。

Carol:It’s not gonna be Helen Geller.不叫Helen Geller。

Ross: Thank you!

Carol:I mean it’s not Geller.我是说不姓Geller(Ross的姓)。

Ross: What,it’s gonna be Helen Willick?

你打算叫她Helen Willick(Carol的姓)?

Carol:…we talked about Helen Willick-Bunch.

准备取名Helen Willick-Bunch(Susan的姓)。

Ross:…,wha-why is she in the title?

Carol:You’re not actually suggesting Helen Willick-Bunch-Geller?……你不是想叫她Helen Willick-Bunch-Geller(三个人的姓)?

上面这段话在提到孩子姓什么时在译文中补出了“姓”字,并通过括号加注。

这样中国观众很快就能理解从而会心一笑了。

2.英汉语言表达体系的异同:总的来说汉语接近于孤立语,英语有较多的综合语成分。

(1)英文中利用近似的读音造成的幽默

绝大多数情况下,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别并不会对翻译造成障碍。但如果想通过灵活运用语言表达营造其他如幽默、讽刺等表达效果,汉译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英汉语言的异同对这些效果的影响了。英语是以拼音字母组成的音素文字,是以音节滚动直线展开的线形文字。[6]利用发音的近似故意曲解是《六人行》常用的手段之一。而汉字是象形文字,异化翻译不仅没幽默效果还会令观众不明所以。

Chandler:…I ordered Chinese. “……我点了中国菜。”

Joey:…Me,bringing the food of my ancestors,you,the food of yours!“我点了我们的传统食物。而你,点了你的祖先传下来的(china->chandler?)。”

Chandler:…Italy vs.China,apparently.

“……意大利队对中国队……”

Joey认为Chandler读音和China很像,就说中餐是Chandler祖传食物。Chandler将错就错,玩足球机赌钱时自称中国队。中文“中国”和“Chandler”的发音并不接近,加注提示一下,观众很快就会领悟,会心而笑。[5]

(2)有些词语如典故、童谣在西方本土具有一定的文化寓意。还有一些人名、地名和作品名称在美国家喻户晓,但却不被中国观众所了解。《六人行》中经常会谈论到这些词语,汉译时应以异化为主以传播源文化,但同时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适当进行处理。

Ross:…you had an extra ticket and couldn’t decide which one of you got to bring a date?

Chandler: Well,aren’t we Mr.“The glass is half empty.”(我们是只看见半个空杯的悲观主义者吗?)

画线部分是悲观主义者的意思,但如果译文省去杯子里的水的比喻就缺少了文化内涵,可采取加解释的增译法。再看下例:

Ross:…Excuse me,uh,that’s,that’s my puck.

Kid:I found it.Finders keepers,losers weepers.谁捡到就是谁的。

Ross:Oh yeah?Well,I’m rubber,you’re glue(我是橡皮你是胶水,骂我就是骂自己。)

对儿童拌嘴的顺口溜,翻译应尽可能做到形式和意义的对等,异化直译必要时解释(“骂我就是骂自己”)。这样,既能让中国观众理解原意而乐又不会丢失原来的文化信息。

至于《六人行》里对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名称词语的运用比比皆是。如:Rachel:…how much Barry looks like Mr.Potato Head …

瑞秋谈到她逃婚的原因时说发现她的未婚夫长得活像“薯头先生”。 “薯头先生”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但并不为很多中国观众知道,直译过来观众还是不明白瑞秋觉得他未婚夫长得如何。如果我们加上“卡通片里”则能想象出她未婚夫的滑稽样子了。又如:

Chandler:…I’d marry him just for his David Hasselhof(戴维·哈塞霍夫)impression alone.

Chandler在夸奖Monica的男友时说:“就凭他戴维·哈塞霍夫般的表情,连我自己都想嫁给他。” 戴维是美国著名的歌手兼偶像明星,中国观众未必熟悉,在译文里加上“偶像级明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将Pinocchio译成“《木偶奇遇记》里的木偶匹诺曹”;将Jack补译为“童话《杰克和魔豆》里放弃牛却得到自立生活的魔豆的Jack”等。

四、结 语

总之,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英美电视剧台词字幕的汉译承载更多的传播文化的使命。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别导致的中西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使得人们对英美电视剧台词字幕的翻译有较高的要求。对台词字幕汉译时,充分考虑更广的观众,努力译出隐含在台词背后的文化因素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应以异化为主要指导原则,在有需要的地方应辅以注释进行解释,必要时还要适当进行归化。

[参考文献]

[1] Toury.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53.

[2]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A].严辰松,主编.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46-263.

[3] 陈亚明.《六人行》影片的语言幽默[J].电影文学,2008(13).

[4] 陈青.电影翻译中归化异化理论的应用[J].影视文学,2008(01).

[5] 郁步利.英汉对比与《六人行》语言幽默汉译[J].电影文学,2012(01).

篇4

在我的记忆深处,一个苹果为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姐姐,你来抓我吧!”妹妹那天真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的妹儿呀!你等着,姐姐我今天一定要抓住你!”话音刚落,我就开始和妹妹玩了起来。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玩得又累又渴,我坐在客厅里,这时,阿姨走了过来,她笑着对我说:“鑫鑫,累了吧!快来吃苹果吧!”“妹妹,过来吃苹果了!”我大声地叫着妹妹。“哦!来了!”过了一会儿,妹妹筋疲力尽的走了过来,妹妹看看了果盘里的两个苹果,我心想:“妹妹又在搞什么鬼啊?”“看什么啊?”我好奇心的驱使,让我脱口而出。“没什么啊!”妹妹说到,“姐姐,你吃哪个?”

“啊!我…我…你先挑吧!”我结结巴巴的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只见妹妹拿起两个苹果,分别在苹果上各咬了一口,“姐…”还没等妹妹说完话,“啪!”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妹妹的脸上,顿时,妹妹的脸上立刻红了起来。“阿姨!你干吗呢?”我阻止住阿姨问到。“雪儿,你在自私了吧!为什么两个苹果都吃了!不给姐姐留?!”阿姨气冲冲的问道。“我…我…是先尝尝那个甜,我想把甜的那个给我姐姐。呜````呜`````”妹妹说完后,就哭了起来。“啊!?”阿姨叫了一声,“什么,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雪儿,妈妈错怪你了,别哭了啊!乖啊!”阿姨安慰道妹妹。“妹妹,谢谢你!现在你知道哪个甜了吗?”我问到,“知道了,姐姐,喏,这个给你!这个最甜!”妹妹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说到。“哦!妹妹,原来这个好吃啊!我就把这个苹果奖赏给你了!你吃吧!”我笑嘻嘻的对妹妹说到。“姐姐,你吃嘛,你吃嘛!”妹妹撒娇到。“可爱的妹妹,姐姐败给你了,我吃喽!”我拿起苹果吃到。过了一会儿,妹妹说:“姐姐,我告诉你个小秘密,其实,苹果是甜的!两个都是甜的!只是没尝出来罢了!呵呵!”妹妹傻傻的说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看来妹妹还挺喜欢我的嘛!”

一个苹果虽说很小,可是,妹妹的那一句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爱,无处不在。真情,像明亮的火把,照亮每个人的“心甜”!

篇5

在我们家附近的那座公园里,有一株不知名的花。它和梅花是一伙的,春夏秋都一言不发,直到冬天,才绽放出它真正的美。

它,比梅花更坚强。

在冬天,公园里那棵优异梅花悄然开放,一股馨香从细小的花蕾里飘出来,方圆百里外都可以闻到它的清香。管理员们发现,只要一到花开季节的时候,游客们就一窝蜂挤在一起。于是主要负责人命令下级将春、夏、秋、冬的花分开,用蜘蛛兰把它们隔开。

当然,梅花等冬天开的花就和那株不知名的花树围在了一起。

因为梅花比那种花早开放,所以游客们就将那树给冷落了。我猛然发现了一点玄机。

好朋友廖婷婷也问我:“苏鑫雯,你有没有发现,这树好像以前都不会开花,但是几年前被冷落了好久,就争强好胜,也努力要开花了?”

我也有同感,所以点点头。

难怪每次靠近这棵树,都有隐隐的寒气显露出来。

(二)

冬季最冷的时候,那树花,开了,我没看错吧?它真的开了!

我端起相机一阵猛拍,只是为了留住它的美。

雪花一片片落在那一树花的叶片上,竟然树叶抖都没抖就把雪弄掉了下来,与满是雪花覆盖的梅花,形成鲜明的对比。

凌小敏从秋天区域的蜘蛛兰缝隙里探出头来:“噢,好神奇啊!我也要来录像。”说着她跨越蜘蛛兰,拿起手机,为了录像,一直举到手酸都不放下。

“小敏,走了。”她的妈妈过来拉她回家,她依然“一步三回头”继续猛录。

这次轮到梅花被冷落了,我走到梅花旁,一阵阵热量涌来,使得我脱掉了羽绒服,脱掉了外套……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三)

梅花的态度使我想起了那株花儿。它放寒气,梅花就要放火气吗?

我仍然不解。

原来,花也是有脾气的,和人一样,不甘被冷落,梅花是生气,那株花是冷战。

争强好胜的花儿们啊,你们谦让一下吧!你有你一时的美,它有它一时的美……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想告诉这些花们一个道理。

篇6

关键词:有形文化遗产 汉英翻译 策略

河北素有“燕赵”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有形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历史遗存众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华文化越发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纷至沓来,河北省内有形文化遗产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越发的突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着燕赵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必须针对性的提出基于燕赵历史文化视野的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的汉英翻译策略,以便更好的服务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升文化的影响力。

一、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的翻译原则

1. 跨文化交际的原则

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翻译的根本目的是要诠释文化和传递文化,一方面要让受众作出最接近历史真实的理解,同时更要让他领会到其中的文化韵味,这就要求译者首先要掌握跨文化交际这一基本原则,不仅仅是对汉英两种语言的熟练运用,更要对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深刻的体会。

2. 忠实而明了的原则

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翻译的衡量标准首要是看译文的忠实程度。高质量的译文不仅是对有形文化遗产的简单描绘,更要能够清晰而准确地把文化传递给受众。在翻译过程中力求体现有形文化遗产的风韵,语言运用既要生动活泼还要能呈现其独特气息。同时,由于有形文化遗产涉及历史文化的演变迁流,如译文太过复杂则易让受众如入雾中,这就要求译文一方面要忠实,文字描述恰到好处,还要遵循明了易懂的原则,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3. 信息准确的原则

有形文化遗产均有独特的历史底蕴,乃至其名称的由来都历尽了沧桑变幻,蕴含了无比丰富的文化信息。译者在保证译文忠实度的前提下,要重点把握其是否能够准确传递出受众渴望并且需要得到的文化信息。为此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巧妙的加入某些重要的背景知识。

二、有形文化遗产资源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1. 音译法和意译法

对于有形文化遗产资源名称的翻译多采用音译法、意译法或者二者交互使用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某些有形文化遗产资源中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质或者历史渊源过于复杂悠久,有形文化遗产资源可直接采用音译法。例如保定大慈阁的“大慈”原指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按照其深层含义翻译为Mercy Temple,会让国际友人有如入雾中的感觉,而进行详细的解释又会使翻译太长,此时一般应直接译成“Daci Temple”更加简洁明了,对于其中的典故,可另行注解。

也有某些有形文化遗产使用意译的方式会让受众理解起来更容易些,比如直隶总督署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翻译时可采用The Zhili Governer’s Office,单从字面上便可得知这是直隶总督的办公场所。再如古莲花池也可采用意译的方法,译为Ancient Lotus Pool,通过名称便可知晓此园与荷花密切相关。

2. 补益法和去除法

由于有形文化遗产的翻译涵盖的历史文化太过丰富,仅靠单纯的直译并不能完全精准传达出其含义,这时便需要译者结合翻译对象采用灵活的处理方法。可以对译文进行补益或去除,既可适当补充说明或加入关联背景,也可将不影响对文化理解的部分隐去。例如,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之妻窦绾墓中发现的长信宫灯。此灯乃为长信宫所出土,并因此而命名,鉴于此历史背景,有译者将其翻译为The Changxin palace lantern,但也有译者翻译为Gilt Bronze Human-Shaped Lamp,对其外形有了追加性的描述,同时去除了长信宫的信息。在同一墓葬中还发现了金缕玉衣,按照上述原则一般译为The jade garment sewn with gold thread,追加了“缝制”一词。

3. 类比法和释义法

为了让有形文化遗产的信息更迅速地让国际访客产生共鸣,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进行翻译,换句话说就是运用受众耳熟能详的事物取代直译。比如观世音菩萨可译为Eastern Venus。

如果有形文化遗产的文化渊源异常复杂而又难被受众准确的理解,便可采用释义的方法,例如在满城汉墓中出土的国宝“错金博山炉”,其炉身如豆状,炉盖之上则雕镂了用来寓意海上仙山的“博山”。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香料置入炉内点燃,香气便会透过炉盖的微小孔隙,徐徐而出,香薰弥漫。错金是一种金银装饰工艺,博山则为传说中的仙山。我们可以翻译成Boshan bronze incense burner inlaid with gold(an incense burner, height 26cm)。表层意义的翻译,再加上进一步的解释会让受众更加清晰地感知其意义。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艺术;即墨子植;民俗美术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即墨樯子艺术的起源

即墨樯子艺术人选青岛“非遗”保护名录。近年来,笔者多次实地调查了即墨}子艺术,访谈了作为青岛市级即墨植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承厚等多位即墨}子老艺人。查阅了即墨楹子当地老艺人的家谱资料,搜集了大量即墨}子图案资料以及老艺人口述资料,希望以此对即墨}子图案纹样形式的变异与时展赋予新意等交错并存的机制进行分析。

“}子”,在胶东半岛当地称谓“饽饽}子”,是用以制作面食的模子,也称“模子”、“果载”、“印花版子”、“面模”,一般为木制,也有陶制、瓦制、玉制等其他材料。而具特殊性且有200多年历史的胶东樯子,尤以青岛即墨一带的}子最具特色,被称为“即墨}子”。随着历史的延续,}子图案的溯源可能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岩画中,如根据研究者的研究,可得知在西辽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就出土了有明确地层证据的凹刻^面岩画图像。到先秦时期,《考工记・总序》中之”旎人”,就是削刻手巧的专业工匠。在《周礼・笾人》记载,“羞笾之实,糗饵粉@”,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将面胚放人刻有禽兽、花鸟的印模内成形”,这也是最早记录楹模面具的文字记录。到唐宋时期,}子工艺已经很成熟了,近年来出土了很多唐代玩具模子,以及宋代的泥模和陶模,不难看到宋代民间}子艺人技艺之精良。

在访谈中,值得思考的一个事实,据即墨王家葛村上了年纪的村民以及}子老艺人都会讲他们樯子的来源,也都认为他们的祖辈,是300年前来自于遥远云南的一对挑担的兄弟落户至此,带来了}子技艺。当我们试图从文献中记载当地的神话创世传说故事和民间习俗中去证实时,似乎云南和即墨王家葛村樯子有些渊源,这就是《徐霞客行记》中有对云南这一糕饼面模造型的简单描述,今天云南还有樯模这种技艺。从明初到清初期,因历史数次军户剧增而改变了即墨地区的社会构成,而明初军户人口主要是从云南迁移。虽因年限日久,带来了}子技艺的云南兄弟之前的一些相关资料已很难查实。但通过对民间艺人家谱的查询和即墨县志的查阅,大体如此。后来落户即墨葛村云南这对兄弟中的老大的后人大都外出或作别的活计,少有人制作}子;而老二的后人还在做楹子的居多,他们相沿繁衍今天的王家葛}子村落。

从历史来看,虽秦代已经置县,但其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处于整个山东半岛东南部的胶州湾。三面环水一面临陆,在交通不发达的生计方式为农耕渔猎时代,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下。我们认为,经过长达几百年的历史演进,与其说即墨楹子是外来传人,还不如说是长期封闭的即墨当地原住民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运用自己独特的技艺手段把自己的心理情绪外化为这种楹子艺术。与其说即墨}子是一种必须生活用品,还不如说是他们独特的精神世界的表达。这种}子艺术化解了他们长期处于半封闭的状态下的心里意识的匮乏感,是即墨人实现自我解放的一种途径,也是即墨人创造力的重要体现。同样,即墨}子艺术也融人了远古东夷文化和齐鲁文化,承载着胶东民间文化基因的“即墨}子”,具有胶东半岛独特海路文化民俗生活的表达,这种技艺又通过商贸文化往来,甚至影响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的糕点模具和日常器物中。尤其作为祭祀中的糕点比重大。

二、即墨梳子艺术的制作技艺及其图像文化内涵

即墨}子的制作技艺,以父子相传以及师徒相承等方式,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总结与改进,已形成一套流程完备的制作技艺。通过长期实践,在制作和使用上更加便捷。即墨楹子在选材上,主要选择“有骨无筋”且不变形的梨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走访调查的即墨楹子传承人王承厚、王兆新老人,给出了很好的诠释:好技艺“活”用工具。经验丰富的即墨}子民间艺人,曾用7把刻刀,做出来的活儿也地道、神奇,哪怕是最细微的地方,用的很灵活,或角、或测、或平,使用起来很灵活。即墨老艺人始终注重传承老技艺“一面坡一面陡”,纹样清晰、}面滑润。这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学习制作}子只学其皮毛,而不领会其深意,更不懂得即墨}子这种传统技艺背后的民俗文化内涵。

体现在人生礼仪中的即墨}子图案,如人之初生的主题是表现繁衍之神的图腾动物形象,刻出阴阳双鱼相交,化生人类万物大千世界。即墨楹子大多}两类鱼,一类为鲤鱼,体态优雅和长寿之意;一类为金鱼,佛教中金鱼代表幸福和自主。或刻包含人类远古生殖崇拜的“鱼戏水”、“鱼戏莲”(莲既有母题之象征,也表达了《诗经》中和闻一多常提到“鱼郎莲妹”),是对子孙繁衍的希翼。或刻“鸟和鱼”、“花和鱼”图案,包含了天地、男女、阴阳化生万物的生殖和繁衍的内容。又内含了“阴阳两性”产自宇宙混沌“一”的本源,日本著名图像专家杉浦康平也认为太阳的使者是鸟,东西方专家大都认为花(以中心向四周发射)为太阳造型的象征。孩子过百岁时或开锁子,女孩用“小燕儿饽饽”(聪明伶俐),男孩用“老虎饽饽”(勇敢和驱邪,老虎身上性器官形状的条纹代表阳性的方便,或受佛教影响代表五行之中为东方“阳”。),在孩子过百岁时。要把孩子带到娘家“出行”,要做一对“太岁”和一对“大葫芦”,在“岁”和“葫芦”上制作彩色面}花,寓意孩子能长命百岁、岁岁平安、福禄岁安。在人生婚俗礼仪中楹子图案更令人叹为观止,在当地,已牢牢打上了胶东半岛烙印的楹子面点被用于婚俗礼仪至今传承不衰,订婚是要做“巧饽饽”,一般是由婆家送给娘家二十个,娘家留十个,然后娘家回送给婆家的}花更多,有“鸳鸯、金鱼、狮子、蝴蝶、佛手、龙凤、瓜、莲花、牡丹、鸳鸯”等图案,以组成“龙凤呈样、鸳鸯戏水、瓜瓞绵绵、榴开百子、福禄双喜、鱼戏莲、蝶恋花、风戏牡丹、麒麟送子、必定如意、夫荣妻贵等有美满、幸福、早生贵子寓意丰富的吉祥图案。而其中尤以“石榴”和“鱼”的造型最为重要,寓意绵绵瓜瓞、吉庆有余。结婚时由娘家制作,在婆家展示的“铜盘饽饽”丁二艺复杂、精致。一般先制作莲花底座,在莲花座中间安一个大花饽饽,两边一般制作两条摆尾大张嘴巴的龙,即“二龙戏珠”(“珠”指美好事物或娇妍女人)。待到新媳妇回门,娘家人又为新出嫁的闺女}出两盒“上炕礼”,迎接闺女回娘家。在结婚当天,除了要由“压箱饽饽”(嫁妆四角),婆家和娘家要准备很多小饽饽楹子。给孩子们和前来祝贺的亲友邻里撒去,把吉庆喜事也带给亲朋四邻和淘气的孩子。收获乡亲和“天真无邪”孩子的祝福,这恰如压岁钱的初衷,它隐含了双向的利益吉祥驱使。葫芦藤蔓和狮子滚绣球也是婚嫁和子嗣繁衍的象征。葫芦籽众多,“累然而生,食之无穷”,又藤蔓绕旋,寓意子孙万代绵(蔓)延,是百姓所祈盼的长寿、永恒、爱和和谐的象征,有无限或类神秘的吉祥结符号含义,是佛陀智慧和慈悲的化身,故内含了“d”字符变体造型。雄狮子滚绣球,民间说好日子不断头,因“绣球”有闺阁女子之意,二者又寓意“戏”内含“性”;雌狮子逗小狮子,英国著名符号专家罗伯・比尔指出中国传说认为,母狮的奶从其爪尖产出,故有母爱、和谐之意,“师”有太师少保,寓恭祝官运亨通、飞黄腾达。而今天的饽饽}子类别造型单一,纹样图案少,流于形式,内容单薄,阴雕及线刻浅、层次少,线条缺乏细腻、工整,造型缺乏圆润,图案缺乏生动,不能因材制宜,难成果食花样,奇巧百端之状。

体现在节日风俗中的即墨}子图案,如农历大年是最富有特色的民俗节日。胶东各种形色饽饽樯子又增加了新年浓郁氛围。过年的饽花图样更多,有元宝、鱼、猪头、佛手、莲花、向日葵、桐叶、寿桃、龙、凤、麒麟、飞禽和莲蓬、葫芦等}花图案。祭灶王爷要用花狗,祭天用鱼饽花和饺子等,祭祖先神灵要用鱼、猪头、桃,正北祭用元宝饽饽祭财神,正所谓祭祀有讲究。过了大年三十,就开始互相串亲戚,初一初二看姑姑,初三初四看丈母娘,带着吉祥寓意的佛手、龙风、鱼、元宝、莲蓬,大的叫饽饽,小的即墨当地叫“gu cha”之音。在端午节时流行}荷叶、荷花,荷花纯净并带着断灭的佛教象征。}花十二属相并配以“五毒”图案,因古代瘟疫肆生时有禳病祛邪之意;而以“蛙”为首,蝎子、壁虎、蛇、蜈蚣相围绕,又有阴阳交合之象征含义。民俗图案中隐含的首要内容是生育和繁衍。在端午和春节}马与瓶、如意、元宝组合的图案应用比较多。

的确,民俗生活是民间美术的载体,即墨}子作为一种民间民俗美术,无孔不入地渗透在胶东半岛民众自身的社会生活之中。

三、即墨}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首先,当地经济发展及政府部门的重视对即墨}子艺术传承的影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即墨}子艺术的发展同样需要经济的支持。即墨}子艺人的经济收入有所提高的话,他们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自觉发展即墨樯子。当地政府应很重视当地的民间文化“即墨}子”的发展与传承,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专门为民间艺人提供创作场地。每月给他们发放补贴。

其次,当地民间艺人及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对即墨樯子艺术传承的影响。随着国家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虽然当地政府也积极保护即墨}子及其传承人,对即墨磕子民间艺人的帮助和扶持。但更重要的是}子民间艺人和当地民众也要逐渐认识到并立足于当地民间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自觉地担当了传承和保护自己的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只有当地民众扎根于胶东半岛的沃土上,既热爱生产、生活,叉坚持自己的樯子创作,才能突出即}子艺术特色。

第三,应当积极探索一种原生态的保护模式。即墨}子作为一种原生形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根与源已牢牢地植根进胶东半岛民众生活之中,其最广大的支持和拥护者也是民众。即墨}子艺术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它出自胶东半岛劳动者之手,电必然服务于劳动者自己,形成其自有的独立体系和文化圈。表现当地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世界和对美好的生活的愿望和想象,存在于海洋半岛特有的自然意象和胶东独特的社会意象,才是即墨}子艺术的创作素材与源泉,只有通过这样的独特意象表达,才能表现出胶东半岛民众独特而微妙情感的表现。即墨}子艺术必须在胶东半岛自然、文化环境中赖以发展与传承的。我们认为,保护和传承即墨樯子艺术,应当保护其生态场,包括胶东独特的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生态,只有对这些胶东当地的环境生态上加以整体保护至关重要,对胶东半岛民众特有的群体心理文化素质、民间信仰宗教等的人文生态加以保护,才能有效保护其原生态艺术。

四、结语

篇8

一、英汉文化的主要差异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共同具有的传统、信仰、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因此,两种民族文化在接触交流时,会不可避免地因彼此的差异而发生碰撞,中美文化也存在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思维方式方面。

(一)的差异

众所周知,美国人信仰基督教的较多,他们大多数是清教徒的后裔。基督教是有神教,它只承认一个上帝,上帝是万物之源,人们必须绝对服从上帝,上帝无所不能,无处不在。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儒教、道教和佛教“三教合一”的现象。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它的主要思想是“礼”和“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讲究“无为而治”;佛教自从东汉年间传入中国,也在中国生根发芽,对汉语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价值观的差异

在价值观上,中国文化素来以集体利益作为最高利益,“舍小家顾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美国则是个人主义至上。美国人在教育自己学生的时候,一直在灌输个人主义的好处,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一个团队中大家都各抒己见,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谦虚含蓄,美国人则坦白直接。对于别人赞美自己的话,中国人往往会说“哪里哪里,不好不好”,而美国人则会大方地回答“谢谢”。中国文化中长久地把谦虚看作是一种美德,但在美国人那里过度的谦虚就是虚伪了。

二、归化和异化翻译的含义

归化和异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蒺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来的。

Lawrence Venuti对归化的定义是,遵守译入语语言文化和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潮流。采用归化方法就是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归化翻译法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传递原作的基本精神和语义内容,不在于语言形式或个别细节的一一再现。

Lawrence Venuti 是异化的代表人物,他对异化的定义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与文化差异。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使得读者向作者靠拢,力争采取相应于源语的表达方式,再现原作的风格特点与文化气息。

三、 从英汉文化差异看2012年热播美剧字幕翻译的翻译策略的选择

Gossip Girl和The Big Bang Theory是两部风格迥异的美剧,但他们同样倍受观众的喜爱,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优秀的字幕翻译。译者在充分考虑英汉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源语采用了恰当的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才使得观众能充分的了解剧情,领略异域文化的魅力。

(一)英汉文化差异对归化翻译策略的影响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文化传播活动。字幕翻译承载着双重目标:一方面它要使目的语观众充分了解剧情,另一方面,它也肩负着传播本民族文化的责任。所以,要想兼顾两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需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影响,选择不同策略以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归化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目的语读者为归宿,尽量把源语文化纳入译入语读者的知识范畴,将作者引向读者, 最大限度地符合译入语观众的习惯。以下是Gossip Girl第六季和The Big Bang Theory第六季字幕翻译中归化策略的应用:

1)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and I am about to start worshiping Satan.

这是Gossip Girl第三集中,女主角Blair说的一句话。当时她正忙于准备首场时装秀,但各种状况不断,令她很是头痛。我们知道devil和Satan是圣经中的形象,剧中这句话被直译为:细节就是魔鬼,我要去膜拜撒旦了。这样的翻译符合源语观众的习惯,可对于目的语观众来说,倘若他们了解圣经,这句话姑且还能明白,但是对于西方文化不甚了解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就有困难。考虑到女主角此刻想表达的想法,本文认为按照中国的宗教文化习惯,采用归化的策略,译为“细节决定成败,我得请求老天保佑了”更好。

2)Serena, your ears must be burning.

Gossip Girl第三集中,Serena和Steven的正处于叛逆期的女儿进行了一番谈话后,Steven对Serena说的话。字幕将这句话译为“你的耳根现在肯定在发烫吧”,但出于对译入语观众语言习惯的考虑,本文认为译为“你的耳朵一定起茧了吧”更好。

3)It was a desperate move to save my company. It was a mistake.

Gossip Girl第四集中,男主角Nate因无意间公布了女朋友Sage的爸爸Steven的情史,使他与Steven原本缓和的关系再次陷入僵局,为此他向Sage解释他的无可奈何。“这只是我想拯救公司的黔驴之技,却捅了篓子”。译者将“desperate move”翻译作“黔驴之技”,形象生动;也没有采用直译法翻译“It was a mistake.”,而是将其翻译为“捅了篓子”,使语言颇具生活气息。这是译者考虑了中国人语言习惯的结果。

4)Yeah, maybe you were nervous because she?蒺s way too young, and it?蒺s way too soon.

Gossip Girl第五集中,Steven和女儿Sage坦白,戒指是想向Selena求婚用的并说自己此刻很紧张,但这遭到Sage的强烈反对。译者将这句译为“是啊,你紧张大概是因为你觉得自己老牛吃嫩草,还想玩闪婚”,此处的归化翻译法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时下流行语,另一方面很好地展现了Sage这个年轻女孩的叛逆的形象。

5)Well, that?蒺s some salty language.

在The Big Bang Theory第九集中,学校把原本属于Sheldon的车位重新分配给了Howard。为此,Sheldon很不服气,打电话质问校长。校长被他气得频出脏话,Sheldon回应道:“你这话够掉身份啊。”译者并未直译为“你说脏话了”,相反“掉身份”的译文很能反映Sheldon的人物特点,幽默直率,也符合中国人的口头表达习惯。

(二)英汉文化差异对异化翻译策略的影响

异化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作者为归宿,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将读者引向作者。 以下是Gossip Girl和The Big Bang Theory这两部美剧字幕翻中译异化策略的应用:

1)Bless us, O Lord for these Thy gifts which we are about to receive from Thy bounty through Christ our Lord, Amen.

在The Big Bang Theory第十集中,Howard与岳父一家人吃饭前,岳父进行祷告。字幕中将此句翻译为“主,求你降幅我们并降幅你惠赐的这次晚餐,我们的主基督,阿门。”宗教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此处的饭前祷告。随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观众对这些仪式也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因此,此处译者采用异化策略十分妥帖,更有助于加深中国观众对基督文化的了解。

2)Raj: Well, where are you going?

Sheldon: Where are you going?

Raj: We just told you.

Sheldon: No, you didn?蒺t.

Sheldon: Well, it?蒺s your word against mine; see you in court.

这是The Big Bang Theory第八集中Raj企图套出 Sheldon接下来的行动时的一段对话。最后一句被译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法庭见吧。” “see you in court”的这种异化翻译简洁明了,符合美国人坦白直接的特点,并且这种翻译不仅能使观众理解,而且能表现出Sheldon的聪明睿智,某种程度上,要比“信不信由你”更好。

3)I know you are upset, Mother, but my cotillion dress has already been ordered by the three B?蒺s: Barneys, Bergdorf?蒺s and the lesser but still relevant Bloomingdale?蒺s.

Gossip Girl第六集中,Blair搞砸了时装会,面对妈妈的质问,她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责罚。观众此处不难揣测出Blair想说已经有著名的时装品牌店与她签了订单,因此此处Barneys,Bergdorf?蒺s,Bloomingdale?蒺s三家时装品牌店可以采用异化策略翻译:“我知道你很生气,妈妈,但我的舞裙已被三B品牌订购了:巴尼斯、伯德弗还有不够大牌但勉强能充数的布鲁明戴尔。”这样的翻译不仅不会给观众对剧情的了解造成障碍,反而会促使观众看完电视剧后去寻求答案,去搜索相关的信息。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美剧字幕翻译的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是否能够充分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英汉文化虽然存在很多差异,但只要把归化和异化策略运用得当,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的异域性和陌生感的同时,又能兼具可理解性和可欣赏性,使观众们在娱乐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异域文化,那么,好的字幕翻译也就应运而生了。

参考文献:

[1]Venuti, L. The Translator?蒺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房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语境因素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 51.

[3]李晶.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方法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284.

[4]强瑛.《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J].电影文学,2010(15): 144.

篇9

论文关键词:汉字;文化内涵;汉字教学

一、汉字文化意识缺失的现象及原因

1.汉字教学目标单一、教学过程单调。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汉字作为读写的工具,而忽视了汉字中所蕴涵的文化意识。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就是识字教育,背诵识记为古代蒙学识字的主要方法。今天的汉字教学注重字形的识记,尤其是机械式的识记方法也是从传统汉字教学中继承下来的。我们一直把汉字的教学目的确定为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汉字。这样的汉字教学目的,致使汉字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教学目标比较单一、教学过程单调的状态。长期反复紧张的记忆状态,使学生产生记忆疲劳,失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尽管现在的汉字教学在识记汉字时往往利用游戏、儿歌等有较强趣味性的形式,但其实质仍然是对字形的机械识记。

2.汉字教学关注眼前利益,忽视学生长远发展。识字数量和速度的过分追求,使教师在教学时把注意力放在了汉字的读音、字形和意义的识记上,而很少有深层的意义理解。这种做法,在学生刚学习汉字时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容易导致音近字和义近字的混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忽视了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使汉字教学课成了纯粹的训练课,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不到应有的滋养,也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丢到了一边,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3.对汉字教学的评价刻板单一。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系统的良性发展需要一个合理的教学评价。传统的汉字教学评价标准为“四会”,只要学生会读、会写、会认、会用就是掌握了汉字,至于汉字本身所蕴涵的文化意蕴以及在不同情境的运用等都不是学生汉字掌握情况的评价标准。而对一种汉字教学方法优劣的评价,也仅仅是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汉字的数量是多少,速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汉字学习情况的检查,也简单地采用默写形式、听写形式,只要学生能顺利地默写或者听写出来,就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汉字。考试中汉字的检验也往往是看拼音写汉字的形式,注重对学生汉字音形义的测验。这种检验方法只能看出学生对汉字读音、字形的掌握,而对汉字的意义,即使有相关的测验,也仅仅局限于汉字的表面意义。

4.机械、落后的汉字教学法。在目前的汉字教学中,传统识字教学法还随处可见。教师不能依据汉字蕴涵的文化知识进行教学,多数小学老师在教授生字时淡形义、讲形不顾义,重笔画结构分析、轻形义重读音,违背了汉字的构字规律,使得错辨字形、误识字义所导致的认读和书写错误屡见不鲜,在遇到同音字时往往会因混淆而胡乱组词造句,造成别字、白字的出现,同音错别字、形近错别字层出不穷。虽然有些教师在讲解汉字时,试图通过做游戏、编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汉字,但是无论是做游戏还是编儿歌,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机械识记的方法,变的只是具体形式,而本质内容却没有改变。

5.语文教师缺少一定的汉字文化品位。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具有灵活多变的讲课技巧,还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汉字教学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识和扎实的汉字文化知识。但是在现实里,很多教师缺乏汉字文化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纠正学生对汉字的误解。比如“思”字,现在看是由“田”和“心”组成,好像说“心田”是进行思想的,有人由此断定中国人早先不知思维的器官是大脑。这是因为他没看“思”的最早字形。“思”的最早字形下面是“心”,上面是“囟”,“囟”是象形字,像头盖骨的汇合处。由此可知,“思”不是指“心田”,而是指头和心的相通。如果教师不具备相关的汉字文化知识,不知道“思”字的真正内涵,是无法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的。

二、汉字文化意识缺失现象解决对策

1.制订多方位的汉字教学评价体系。汉字教学评价体系的单一使得汉字教学距离汉字文化蕴涵越来越远,制订多方位的汉字教学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变关注教学的眼前利益为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将学生对汉字文化意蕴的理解纳入汉字教学的评价中,在对学生汉字掌握情况进行检验时,不仅测试学生掌握汉字的数量和速度,还适当地安排对汉字文化内涵的测验,加强汉字人文性的教学,使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有一个长远的发展。

2.汉字教学中嵌入文化故事,提高学生对汉字文化作用的认识。析形解义、因义记形,建立音形义的牢固联系。在汉字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与所学汉字有关的文化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的深邃与广博。比如讲解“天”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使学生懂得“天”是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日月、星辰、风雨及雷电都归“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与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津津有昧地昕故事的过程中,不但认识了事物,观察了字形,更了解了字义。

篇10

关键词: 中国书法文化思维 美学思维 世界文化 现代文化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书写方面越来越现代化,这对我国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古典文化的传承造成很大的影响。古往今来,在文字的这个层面上只有中国文字具有独特的象形性,且每个汉字都有结构、线条和图像的意义。不仅如此,中国的汉语方块字还具有其他文字没有的功能,那就是集表形、表音及表意于一体的同步表达传输的功能,这是中国汉字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字本质差别所在。中国汉字是中国文化及思维和中华书法艺术的最早源头。对中国书法文化意义的研究不仅对于汉字本身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国的文化、思维及美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1.中国书法中汉字书写的元素对中华文化和思维的影响

汉字的书写是中国书法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国书法汉字书写中的书画同源的造型特性,笔、墨、水、纸特性,以及多形态、多方向笔画特性这三种元素对中国文化及思维有重要的影响,下面就对此进行分析。

(1)书画同源的造型特性。我国的汉字最早是由“象”逐渐转化成具有意义的形,即汉字是由具有图画的特征的象形逐渐演变成具有笔画结构的字体,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最初汉字就是由象形的字体及图画结合而成,随着汉字文化的逐渐成熟才逐步分离开来。随着汉字的演变发展,汉字开始进入草隶篆及用其表达感情的艺术阶段,这使得汉字的“书”和“画”再度结合,创造出中国书法的新阶段。这种结合佐证了中国书法与画具有同源的造型功特性及两者艺术性格的紧密相连,是中国书法文化意义的重要部分。

(2)笔、墨、水、纸特性。中国书法中真正的书法应该是建立在以毛笔作为书写的工具,通过水墨的调节及具有原生效果的宣纸,以及书写的快慢、提按、推拉和顿挫转甩等技术的运用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书法的艺术不仅能够在构思和表现上提供无限的张力,而且在精神及艺术创造上能够给书法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

(3)多形态、多方向笔画特性。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在最初学习汉字的时候,就对其基础的汉字点、划、撇、捺、钩等多形态笔法及多笔画的特性有最基础的认识,这些是中国书法中最基础的也是汉字中最独特的,这些汉字最基础的形态笔画能够为各类线条及几何图形进入汉字的书法艺术带来技术性的帮助,使得中国书法在具象及抽象双向表达能力上有巨大的提升,同样也为中国书法的创作提供不同视角及巨大的发展空间。

2.汉字书写在形成中国文化思维和美学思维中的作用

汉字书写在形成中国文化思维及美学中的作用主要可以从形神说、造象说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下面就对此进行分析。

在汉字书写的历史中,形与神一直是紧密相连的,既衔接又变异,既隔离又呼应。书法的形与神的结合逐渐形成中国书法中的“形神说“。“形神说”的具体内容:书法艺术应该在形似及具象的基础之上,捕捉和提炼,进而表述形中的神,最后达到以形凝神及以神驭形的境界,通俗地说,就是用“形”表达情感,始终重视及持续地解读书法中形神关系,这种形神说的中国书法论已经成为我国整个哲学文化思想的一大突破,也成为我国整个哲学文化思想的特色。

造象说,追本溯源,它属于形神说,其主要内容或者具体表述为选取自然界中客观物象本身,以及通过对大自然中物象本身的细致观察,根据自己内心的感悟及科学合理的总结,再进行创造,创造出可以观赏及能够让人们体察和接受联系的“象”。这使得造象说成为中国书法文化中的意象美学及抽象艺术美学的基础。不仅如此,它还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尚意、写意及品意的风气的始祖,是现代美学的基础。

此外,汉字书写在形成中国文化思维及美学中的作用还有“线的意趣”、“程式美学”和“三易质地”等。

3.中国书法与世界文化、现代文化的联系

中国书法文化的象形文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象形表现方式,它不同于西方欧美各国拼音文字的表现形式。它虽然看似孤立于世界的文字之林,实际上它与世界语言文字文化及现代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中国文字及书法的文化体系因其孤独性,促使中国书法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使得中国的书法文化艺术在自身方面还是做出改变,有所进步,从而与世界文化、现代文化接轨。另外,由于人口的扩张和华人世界的扩大,以及中国的文字和书法文化体系独有的变异性,因此产生泛汉语及泛汉文圈,而中国的文字及书法是它们走向世界的工具。

结语

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更是中华民族艺术上的璀璨明珠。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及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从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来看,它主要表现在:中国书法中汉字书写元素对中华文化和思维的影响及对中国文化思维和美学思维中作用的体现,最重要的是它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和现代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的研究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继侠,张金波.对书法自然观的理解[J].青少年书法,2002(01).

[2]常耀华.本乎天地之心——中国书法艺术本质断想[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5(04).

[3]蒲崇举,刘俊敏.论中庸思想对中国书法的指导与制约[J].许昌师专学报,1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