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范文

时间:2023-03-13 17:4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篇1

1、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者:塞尔玛·拉格洛夫。

2、塞尔玛·拉格洛夫(Selma Lagerlf,1858年11月20日—1940年3月16日),又名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女作家。

3、1858年11月20日,出生在瑞典莫尔巴卡庄园一个世袭贵族地主家庭。1885年,毕业于斯德哥尔摩罗威尔女子师范学院。1891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古斯泰·贝林的故事》。1899年,出版小说《假基督的奇迹》。1902年,出版小说《耶路撒冷》。1907年,出版长篇小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19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40年3月16日,因脑溢血逝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读完《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几天里,脑海中时常浮现那个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叫尼尔斯,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但因为捉了森林里的小精灵,变成了一个不到5厘米高的小人儿。无助之下,跳到一只家鹅身上,可家鹅说自己要去阿佰兰,尼尔斯便和鹅群一起飞向阿佰兰……

在路上,尼尔斯救了小松鼠,帮助了古城里的动物们;救了整个鹅群,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乐趣,从来不受他人的讨厌。不过他也有难过的时候,比如只有水草和小虫吃,蚂蚁也欺负这个小人儿,还有……当有一天在家门口看见爸爸妈妈时,他变成了正常人!在鹅群的帮助下,他知道了家的温暖。

我认为, 如果我是前面的尼尔斯,就应该马上改正,如果我是后面的尼尔斯,应该多多进步不要后退。

篇3

关键词:《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叙事艺术

引言:瑞典著名女作家塞玛尔・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于 1907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目前惟一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小说。作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骑鹅周游各地、游览自然风光、学习地理文化、经历风险和苦难,逐渐改正缺点,懂得学习和进步,养成优秀品德的动人故事。由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它不仅成为一部极富教育意义的优秀儿童读物,而且成为成年人喜爱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集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儿童文学作品,将北欧美丽的自然风物与人物心灵的陶冶巧妙融合,成就了童话史上难以逾越的罕世经典。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部作品的叙事艺术。

一、叙事基础的假定性

在传统小说里,叙事的基础是人物的行动,叙事主体根据人物的行动展开叙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为一部长篇叙事类文学,它的叙事基础是假定的。假定假定存在小精灵。假定小精灵可以使尼尔斯变小,假定白鹅莫顿可以飞。总之,童话故事的基础是假定一切可行的。这个前提和情节的假定使得后面的各种奇遇显得自然而然。这也是这部作品的首要魅力之所在,它来自于作者奇妙动人的想象力。

尼尔斯像安徒生童话中的拇指姑娘一样,因为魔法而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那么大的小孩。同时,他也获得了人类不具备的特异功能:他可以听懂动物的语言,和动物交流。叙事基础的假定性打开了开阔的叙述视域,开始了尼尔斯奇幻的旅行。作者结合童话的特殊性,赋予尼尔斯与鸟类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对天真无邪的鸟类的答语和人类的答语进行了比较,使读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人类之间相互沟通的困难性。在这种新的独特的视角下,作者对于人性的关注得以展现,读者对于人生的深度思考得以激发,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二、叙事者立场的启蒙性

作为一部写给孩子的童话,作者必然要注重作品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即作品的启蒙意义。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有三种教育培养的: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所以,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都是我们人类必须接受的三种教育。针对个体而言,如果这三种不同的教育达成一致,目的趋同,就会达成他的目标,这样的个体才可以说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作品中,作者怀着无比的热情和爱描绘了祖国的自然风光,地理环境、文化历史以及动植物习性,使读者受到纯正自然的陶冶,在尼尔斯的长途旅行中,他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听了许多传奇故事,同时也经历了许多许多的困难与危险,并从各种动物那得到了不少的优点,逐渐改正了自己以前的缺点,还培养了勇于舍己、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可以想见,读者也会跟着尼尔斯经历这番洗礼。

叙事活动是叙述主体对时代生活的记录和对自身经验的表达,毋庸置疑会深深打上叙述主体的个人思想烙印和生活体验,有着叙事者内在情感的精神产品,有着对人生最基本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关切,对生死爱虚无时间语言等意义的追问,对信仰和理想的求索,对有限和无限的探询。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供一种明晰的人生范式和道德理想,读者的阅读期待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通过作品得到人生及道德启示。而作者在叙述尼尔斯的冒险经历时, 精心构造了很多情节,有的是为了向读者叙述历史事实,有的是为了讲述地形地貌,有的是为了介绍动植物的生活和生长规律,有的则是为了赞扬扶助弱者的优良品德,作者不仅仅注重情节的精彩,同时也通过情节故事既理性深刻又自然质朴的形式揭示出一些深刻而动人的哲理。这些哲理往往同瑞典著名的民间故事结合在一起, 构成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倾注了作家对世界的广博爱以及对弱小者的同情,这就使作品具有了启蒙的意义。

三、叙事技巧的趣味性

讲故事要有趣味性,而趣味性有两方面构成。一是故事内容本身的趣味性,另一个是讲故事的方法,同样的故事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述,艺术效果是不同的,它依赖于技巧的使用。如果故事新奇,其趣味性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在讲一个老故事,又要引起读者的无限兴趣难度就很大。对于作品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作者在小说中将其插入的手法非常巧妙, 她不仅仅让民间故事和整部小说镶嵌得非常和谐, 还让这些故事具有了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

如第14章对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介绍,作者直接让瑞典国王出场,以自豪的口气向一个思念故土的贫苦小提琴手讲述斯德哥尔摩的传说,体现了瑞典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同人眼里的祖国是不一样的,对于一部宏大叙事的作品,应该允许各个阶层,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讲出他们自己的感受,让人物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思想活动,这样才能使得语言客观而又不丧失感受力。从阅读感受上来说,既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又显得相当客观可靠。

与此同时,还具有敏感高超的扑捉力,能够把读者所需求的或始料不及的事物摆在他的面前,从而有敲响心灵之中的震撼效果。比如作品中的海底城市,其中的讲述蕴含了作者对人生对富贵贫穷对时间对历史的思考和追问,是对民间传说的重新解读,也启迪了读者。

在文中,作者还引进一个特殊的感觉主体,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讲述故事。一般来说,一部作品中的任何一部分内容都有其特殊的背景,而这个特殊感觉主体则必须来自这个背景之外,以便作者可以用一种离开周围环境看事物的方式来叙述和描写他要处理的对象。拉格洛夫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频繁地转换人物视角,借助于不同人物的感官机制,打破传统的习惯性视角辐射,使描述性语言赋予了视角人物的个性化和生命气息。

小结:文学创作总是要求新颖、独特,这样作品才具有艺术生命力,才能不流入媚俗的行列。俄国形式主义的发起者和代言人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认为,由于经常使用日常语言,我们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自动化或习惯化的状态,再也感觉不到事物,处于一种麻木状态。作为一本地理和历史教科书,山川河流、地形地貌这些东西总是枯燥乏味的。为了使孩子们真正热爱和尊重自己的祖国,拉格洛夫在构思该书时可谓是煞费苦心。她从1904年夏天开始跋山涉水到瑞典全国各地考察,并在父亲的庄园里徘徊和冥思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儿时听到的故事和传说使得她灵感迸发。拉格洛夫采用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方式――童话,以儿童天性中有虐待动物的倾向为题材,将地理教科书变成了趣味横生、波澜起伏的文学作品。儿童视角的采用,能够简化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事件的进展过程。它不仅使文章显得新颖别致,而且由于用孩子的感受记录生活,因而显得格外真实,更具艺术感染力。用儿童简单、纯真的心灵来映照现实生活,从他们缺少社会偏见,没有世俗束缚的眼光中,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小说作者怀着对自己祖国无限的热爱, 用优美的语言和抒情性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瑞典美丽的山川、湖泊、森林、大海, 并且热情讴歌了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的人民。这种描绘和丰富瑰丽的民间文学素材结合在一起, 酝酿出一种和谐美好的乡土风情, 让读者在领略自然风光和乡村文化的魅力的同时, 也吸取到古老传统的丰富养料。因为作者独具匠心的叙事艺术,通过尼尔斯的眼光,使读者对司空见惯的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产生新的感觉,平凡变得神奇。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C].方珊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2]拉格洛夫.尼尔斯骑鹅旅行记[M].王媛媛,肖楠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

[3] 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5]苏萍.儿童文学顽童形象初探[J].教育探究,2006.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4

有一个男孩,常欺负家里的小动物。在动物的眼中,他就是个“小恶魔”。有一天他抓住了一个小精灵,就想让他实现愿望,但他的贪心惹怒了小精灵,小精灵就把他变成了一个小人,他想让小精灵帮他恢复原样,便四处寻找,但他发现自的家鹅要和大雁一起飞。阴差阳错之中,家鹅带着他飞向了天空。这个人便是尼尔斯。

他骑着鹅,作了一次旅行,交了许多朋友,碰见了几个凶恶阴险的坏蛋,经过几番挫折,终于回到了家,变回了人形。

这本书充满的趣味感动了我,我也想和尼尔斯一起作一次旅行,帮助所有动物开开心心的生活呀!

四年级:朱文昊

篇5

今天,我有幸拜读了【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英的著作《尼克斯骑鹅旅行记》。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讲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出发作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他渐渐的养成了主动帮助别人的好习惯。

《尼克斯企鹅旅行记》的结尾,尼克斯与大雁告别了,我也应该和尼克斯、大雁以及书中的一切“告别”了。但是,乐于助人的尼克斯,善良、坚强的大雁,我是永远永远永远也忘不了的。

篇6

大雁阿卡有碧血丹心、热血沸腾、一腔热血、满腔热血、心潮澎湃、热情奔放、满腔热忱、无微不至、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古道热肠、宾至如归的品质。大雁阿卡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一个角色,它的品质感染了每一位伙伴。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1、《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老鹰高尔果。

2、《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

3、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4、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他走上堤岸以后,又回过头望着那飞越过大海的鸟群,所有的鸟都发出引诱的叫声,只有一只大雁在他还能看见的时候,一直默不作声地向前飞着,一直到消失在远方它们排列均匀队形整齐,速度飞快,男孩对飞走的鸟无比留恋,他似乎盼望再次变成能够跟随一群大雁飞跃陆地和海洋的大拇指”

这就是《骑鹅历险记》的结尾,尼尔斯与大雁告别了,我也应该和数值的一切动物告别了。但是,乐意帮助他人的尼尔斯,善良坚强的大雁,乐爱自由的金雕高尔果,热心肠的渡鸟巴塔基的形象,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这本书是瑞典著名女作家塞尔玛拉歌洛芙所著。,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经常欺负动物的男孩尼尔斯被仙狐变得只有大拇指那么大,他骑在雄鹅的背上,跟随大雁一起旅行,到了许多的地方,经历了许多危险,他渐渐养成主动帮助动物的习惯。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大自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假如世上没有了动物,那会是什么样啊!鲜花怒放没有蝴蝶蜜蜂传花粉;夏天,没有萤火虫的“灯笼”;听不见蝈蝈的歌声;河里没有鱼,那将是多么可怕!人类应该保护好环境给动物一个安身之处。

只有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让世界充满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篇9

关键词: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一、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阅读资源广泛,他们读什么样的书,阅读哪些内容就要由教师来推荐与引导,因此,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因势利导,从课内引向课外

比如,学习了《苹果落地》推荐《名人故事》,学习了《画龙点睛》推荐《成语故事》。这样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课内和课外结合,把课本上的课内阅读篇目和有联系的课外阅读材料结合起来,触类旁通。

2.经典选读

如,推荐《安徒生童话》时,我选择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首先把这个故事声情并茂地讲了一遍,学生听得出奇认真,并对此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时间《安徒生童话》风靡全班。

3.吊足胃口

有时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前,我选用书中的内容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吊足学生的胃口。如,推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时,我绘声绘色地讲起来: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小男孩,他特别淘气。一次,他捉弄了精灵,变成了拇指大小,为了恢复人形,他骑着他家的大白鹅开始了奇妙的旅行,后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吧!学生的思绪早已跟着尼尔斯飞上了蓝天,他们还会无动于衷吗?

二、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很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来激扬他们的阅读兴趣。比如,美文朗读、讲故事比赛、童话剧表演、即兴串词成段等。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分享了阅读,丰富了收获,享受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尊重自主的阅读权利,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统一学生的阅读书目,而应创造宽松的读书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材料(当然他们所要选择的材料一定要适合他们)。比如,感情细腻的学生喜欢童话故事、诗歌,思维活跃的学生更倾向于知识性的材料。所以,我们不能将课外阅读变成整齐划一的集体行为,更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权利,让他们尽情地遨游书海。

四、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巩固兴趣

要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持久地巩固下来,就要保证学生充足的阅读资源,为学生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我们的做法是:家校联手,让家长定期陪孩子买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带回学校和同学们分享。我们将学生带来的书和向学校图书室借来的书摆放在教室的图书架,无条件地向每一位学生开放,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阅读自己想看的书了。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阅读,我们把中午1:40~2:00,周五整个下午作为自由阅读时间。平时的课堂上,完成作业快的学生也可以用剩余的时间自由阅读,节假日还可以延伸阅读。这样定时与分散相结合,学生随时都可以阅读,阅读的兴趣自然就会持久不衰。

篇10

“骑鹅旅行记”的主人公尼尔斯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因恶作剧而得罪了精灵,被精灵施了魔法,变成了手指一般大的小人儿。从此,他骑在鹅背上漫游世界,历经种种风险,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最后在苦难与爱的洗礼中破除魔法,成为善良勇敢、人间人爱的美少年。

我在导读作业中设计让学生开口说话:尼尔斯因为言语不敬,得罪了精灵。如果是你,你遇到精灵的时候,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尼尔斯第一次遇到精灵,很无理地说:“ 。”

我遇到精灵,会很有礼貌地对她说:“ 。”

二、“我”来评角儿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幅当代学生的生活画面,富有时代气息和艺术魅力。贾里和贾梅是一对孪生兄妹,由于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作者同时让他们各自讲述同一个环境中发生的相同和不同的故事,不断变化角度,让男生来讲女生,女生来讲男生。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读作业:贾里和贾梅是一对兄妹,彼此当然很了解对方。想一想,贾里会怎样评价贾梅,贾梅又会怎样评价贾里呢?

三、“我”选朋友

“水孩子”是英国最早的儿童幻想小说,被誉为世界十大哲理童话之一。作品的主角汤姆掉到河里变成了水孩子,在仙女的引导下,经历各种奇遇,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最后又回到人间。作者以虚与实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片纯洁、高尚的幻想天地,对孩子寄予了深切的期望:爱清洁、行善事、勇敢正直、健康成长,成为博闻广识、心胸开阔的人。这本书的导读作业我这样设计:

如果现在可以像水孩子一样生活在水里,你会和谁做朋友?为什么?

如果生活在水里,我愿意和 做朋友,因为 。

幻想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就是在幻想故事的享受中懂得了真善美,认识了假恶丑。到幻想故事中学习找朋友,对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轻松快乐的事。

四、“我”定前程

“彼得·潘”是一部充满想象与冒险的经典儿童故事,叙述了温迪和彼得·潘等几个小孩在梦幻岛的奇遇,创造了一个让孩子们十分憧憬的童话世界——永无岛。岛上无忧无虑的仙女、美人鱼、丢失的孩子以及那个用蘑菇当烟囱的“地下之家”,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最淳朴、最天然的世界。主角彼得·潘害怕上学,拒绝长大,热衷冒险,行侠仗义,纯真无邪,勇敢无畏,淋漓尽致地说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在导读作业中我让学生再来做一次选择:

如果你有机会去永无岛,你是选择像彼得一样留在那里永不长大,还是选择和温迪一样回到妈妈身边,快快长大?

我选择像彼得一样留在永无岛,因为 。

我选择像温迪一样回到妈妈身边,因为 。

五、“我”当评委

对作品人物的评价与分析是课外阅读导读的主要内容之一。《西游记》中最精彩、最传奇的是师徒四人降妖伏魔、历经艰险的取经过程。作者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手法,展开了一幅幅游历式的动态画卷。其中有很多个性各异的人物,我从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出发,设计了这样的导读题:

纵览《西游记》,书中有无数降妖伏魔的勇士,可谓高手如云,请你评出法力最厉害的五位。

《西游记》五大高手榜

Top1: 菩提祖师

法力指数:

入选理由: 教会孙悟空一身本领

Top2: 法力指数:

入选理由:

Top3: 法力指数:

入选理由:

Top4: 法力指数:

入选理由:

Top5: 法力指数:

入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