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4-04-03 11:4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字文化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字文化的起源

篇1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定义

笔者认为校园文化需要具备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肯定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是校园精神文化,包括主体的知识文化部分、校园主流思想、积极的校园文艺文体活动和自身特有的文化内容;其次,作为精神文化载体的校园景观,不论是校园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是以有形的形式表达无形的文化和校园的灵魂;最后,校园文化要形成特有的文化魅力,则需要“文化意味”与“文化形态”的有机结合形式。所以,人为的规划与创造可以给校园文化带来新的生命力。

综上,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指校园在自发或人为规划与引导中,形成的以校园景观为主要载体,以校园生命力为发展主线,以一切与校园有关的人文精神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式。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

从校园文化的形成上来看,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校园生命时间内不断塑造积淀下来的客观文化。校园文化有稳定部分的文化内容,也有变化不断发展的部分,那么现有的校园文化对后续的文化内容提供着可贵的土壤。

从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上来看,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层次、杰出的校友、政府关注程度等宏观上构成的校园文化影响力,成为校园文化的第一实力。

从校园文化营造的氛围上来看,校园自身文化氛围,如学风,对在校的学生来说,既是无形也是无价的,客观的文化约束力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有利于其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从校园文化对校园工作人员的影响上来看,校园文化会影响其归宿感和工作激情,以及在此种文化氛围内的创作力和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上,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与壮大。

二、校园文化资源的定义和类别

(一)校园文化资源的定义

校园文化资源是指在校园这个特殊领域内产生的能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内容,是人们从事关于校园文化生活和生产的前提和准备。校园文化资源既包括现有的文化资源状态,同时也包含不断积淀成长变化的文化内容。

(二)校园文化资源的类别

校园文化资源是一所学校拥有的最具特色的,并且可以加以利用与开发的自身资源。根据文化资源的不同属性,可以将校园文化资源分为:文化景观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师资科研资源、校园符号资源等。

1.文化景观资源。校园的文化景观资源,主要是指校园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富有寓意的建筑楼群、雕塑、人工湖、广场、名人纪念馆、校园博物馆、科技馆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着一个学校最基本的文化特征,它是校园历史的见证与文化传承的载体。校园文化景观对学生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审美以及认同和归属感的培养作用。

2.自然景观资源。自然景观资源是指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为校园带来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主要是校园内可供观赏、游玩、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组合。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不仅可以为校园带来一个清新静谧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也可以提升学校的旅游价值。樱花之于武汉大学,“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称号之于厦门大学的意义就在于此。

3.师资科研资源。学生、老师、学术这些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较好人文修养的教师和作为青年才俊的学生,丰富的教学资源,对高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的知名校友、优秀的教学资源以及学校的各类排名等都是学校最有力的竞争优势。

4.校园符号资源。深刻的文化自觉、博大的文化关怀、高远的文化追求,这些都是一个学校的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在此基础上,校园也衍生出了自己的校园符号资源,如校徽、校训、校旗、校歌、校庆日、校园宣传片等。这些资源是校园文化开发与创新最好的来源,是一个学校区别于另一个学校最有力的证据,是校园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是校园与其所处城市凝聚力的体现,也是学生美好回忆的纽带。

三、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

北京大学作为我国名校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一个成功案例,其有着很多独到的开发模式,值得其他名校和非名校学习。它不仅充分利用了学校所具有的各种优势资源,在校园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了很多其他文化资源。

(一)校园景观的旅游开发模式

1.个人旅游模式。北京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典范,由于其在教育领域的权威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很多莘莘学子。北大不仅成为众多学子心中神圣的教育殿堂,它的知名度也让很多人前往。所以,北大的校园旅游业在广大民众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北大实行了校园对外开放后,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北大也意识到这是外界对学校的一种肯定,发展学校旅游业,接待游人参观并听取游人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另外,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因此,在这一历史优势下,学校可以以“古老”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点,为众多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专家提供一些对外开放、到校参观与旅游的机会。在此契机下,北大充分发挥自己的可游、可观、可学优势,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增大了人们对这所名校的向往欲望。随着赴北大旅游人数的增加,校园文化旅游模式也正式拉开帷幕,这同时体现出了北大的兼容与博大,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位置。

2.接待中小学生励志参观模式。北大古老的建筑、优秀的学术资源和积极奋进的学风成为很多中小学学生追求的学府,参观北大看似是一种旅游行为,实则是一种人生的激励。因此,接待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前去参观,让他们具备大学学习以及美好大学生活的概念,也成为老师和家长的一种迫切要求。于是,北大把接待中小学生前去励志参观作为他们发展旅游业的重点,主要项目包括家长自发组织的旅游、学校组织参观以及夏令营、冬令营等。

北京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并非以盈利为目的,仅是顺应民众需求,加大国民对教育的认知与重视。游人参观校园前,需要到学校保卫处网站下载预约申请表,于周三周四通过邮箱进行网上预约,如果预约成功,他们则需打印出预约申请表,加盖单位公章,于周六周日进校参观。每天可允许7~8个团体进校参观,每个团体不超过100人,并且参观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但是,也并非所有团体都可以获得进校许可,一般来说培训学校、单位、研修班等具有优先权,对于旅行社,学校则会控制他们入园的数量,并且也只有部分口碑较好的旅行社可以获得审批资格,比如首都旅行社、北大旅行社等,一些小规模、没有合作过的旅行社是无法获得许可的,这也是对学校以及学生的一种尊重。而且,为保障学校学生的安全,北大禁止一切旅游车辆和私家车进入校内。

(二)校园文化衍生品开发模式

篇2

关键词:出土材料;刻画符号;汉字形成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41-03

文字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字起源是科学的重大课题。①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形成,汉字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因此,汉字起源与形成的研究是中华文明起源及文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刻画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可靠出土材料。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汉字形成的相关问题。

一、一元论与多元论

关于汉字的起源,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图画文字说”,即认为汉字来源于图画。这一观点被称为“一元论”。

与之相对,一些学者认为汉字的来源并非一元,图画仅是汉字的来源之一。这一观点被称为“多元论”。郭沫若先生据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提出图画并非文字的唯一来源。他说:“刻划系统是结绳、契木的演进……应在图形系统之前……任何民族的幼年时期要走上象形的道路,即描画客观物象而要能象,那必须要有一段发展的过程。随意刻划却是比较容易的。”“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应当发生于象形系统之前。”②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发现后,杨建芳先生把它们与西安半坡的刻画符号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在古代黄河流域,实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指事文字或刻文字,另一种是图画文字或意符文字。这两种文字的出现都相当早,而且流行于不同的地区。大约在龙山文化时期,由于文化的相互影响,指事文字传播到山东一带,而图画文字则输入中原地区。”③汪宁生先生根据民族学的相关资料指出,文字不仅仅起源于图画,是由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引导出来的。④刘钊先生也指出,就整体来说,汉字来源于图画,但汉字绝非只有一个来源。⑤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出土刻画符号材料的积累已十分丰富,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收集整理。⑥发现海岱地区、太湖流域、澧阳平原等全国各区域发现的刻画符号,既有简单的刻划,逼真的描摹,还有较为复杂的组合符号;既有陶工的标记,又有巫师创作的祭祀符号……这些不同区域文化的刻画符号各具特点,它们在各区域文化的孕育中产生,是区域文明发展的体现。文字的构成演变只能是“符号”的构成演变。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符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我们认为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

二、关于“汉字突变论”

“汉字突变论”是李万福先生提出的一种汉字形成理论,主要观点为:汉字是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创造出来的;甲骨文出现之前,不存在表词符号逐渐积累的漫长过程;巫师是文字的创造者。⑦李先生对中国境内30多处遗址中发现的刻画符号进行了分析,统计出各遗址符号总数、种类及所占比例。其中殷墟小屯遗址符号的数量是150万,种类为4500

收稿日期:2017-01-09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新石器刻画符号与汉字起源研究”(ZDI135-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通史”(11&ZD12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4-gh-723)。

作者简介:牛清波,男,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讲师,文字学博士(南阳473061)。

个,显然李先生的统计对象是殷墟甲骨文。这样“从8000年前贾湖旧石器文化遗址(按:当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到甲骨文出现的商代晚期,符号总数为1501446个,其中甲骨文约1500000个,占99.9%;甲骨文以前的符号约1446个,占0.1%……商代晚期300年间积累的符号大约是以往4600多年所积累符号的1000倍……商代晚期300年间创造的符号种类是以往4600年所创符号的6倍……从总数看,甲骨文的增长速度是原始符号的16286倍;从种类看,甲骨文的增长速度是原始符号的108倍”。基于此,李先生得出结论:文字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突变”形成的。⑧

我们认为李先生的统计对象性质不一,比较分析及其推论不妥,“突变论”难以成立。殷墟甲骨文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半坡等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尚不是文字。将其一并纳入统计范围,所得结论是不科学的。通过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深入考察,我们认为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西安半坡等仰韶文化聚落遗址的刻画符号距今7000―5000年,其中个别符号可能是陶工所作的标记,但大部分主要是为了优化提高聚落内共同协作的效率而创造的;双墩文化刻画符号距今约9000年,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具有一定表意、计数和简单的记事功能,是一种地域性符号;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距今5000―4500年,它们是巫师发明的祭祀符号;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距今5000―4000年,这些符号多单个出现,也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连续出现在同一器物上。良渚文化已跨进了文明的门槛,这些连续出现的符号透露着文字出现的信息。分布在祖国大地上的这些符号,绵延数千年,因社会的需要而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而丰富。它们不断积累符号素材,完善符号创制方法,探索符号的组合原则……为文字的出现和文字体系的最终形成做了长期的准备。因此,裘锡圭先生说:“汉字这类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它们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⑨

三、汉字的形成背景

我们将186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置于古代文明演进的视野下细细分析,发现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深厚的背景。它吸收不同区域文化的营养,为汉字的形成夯筑了厚重的根基。古埃及的圣书字(Egyptian Hieroglyphic System)、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Sumerian Cuneiform System)、中美洲的玛雅文(Maya Hieroglyphic System)和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独立起源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它文字都中断了,只有汉字沿用至今。我们的汉字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活力,历久弥新。它长寿的原因很多,已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研究。我们认为汉字形成的广阔背景是其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灿烂的史前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这种文化“既是多样的、不平衡的,又是有内在联系和相对统一的”。中原地区处在核心位置,它吸收了各方面的先进因素,形成了绵延至今的华夏文明。从新石器时代遗址与墓地的情况来看,公元前4000年前,先民拥有的物品基本相同,社会相对平等。公元前4000年后,这相对的平等被打破,中国史前文明的进程自此开启。公元前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北辛文化,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淮河流域的贾湖文化、双墩文化等区域文化中发现了刻画符号。在不同区域文化的浸润下,它们具有了鲜明的特色。贾湖文化、彭头山文化、双墩文化的刻画符号体现了先民的自然崇拜和朴素的宗教观念。仰韶等文化的刻画符号是先民为了提高生产协作效率而创制的,符号的创制经历了一个过程。起初,也许是个别陶工为了标记工作进程所作的标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符号种类渐多,部分符号之间还呈现出一些规律。后来,这些规律性的符号,不仅限于陶工标记制陶进程,还可能用来标记其它劳动进程,在特定的区域内使用。此外,双墩等文化中的一些符号还反映了远古社会的生活情况,比如渔猎、采集等。公元前4000―前3300年,约相当于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大溪文化早中期和大汶口文化早期。这一时期聚落开始分化,从一般聚落中分化出中心聚落,出现了供少数人享用的高档物品。刻画符号的数量增加,种类也更丰富。各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发展较快。长江流域大溪文化的刻画符号种类明显增多,符号系统性增强。黄河流域马家窑文化中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彩陶符号,有学者指出它们是在彩陶大规模制造的情况下,不同劳动分工造成的结果。此外,马家窑文化傅家门遗址还发现了卜骨,上面刻划有符号,是先民的反映。公元前3300―公元前2500年,约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良渚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的分层结构,城址数量增多,社会分化明显,文明化程度更高。就发展程度而言,中原地区转入由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带来的表面沉寂。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下游海岱文化区和辽河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加快,发展稳健。本时期的刻画符号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符号形态复杂,一个较为复杂的符号可能由两个或三个符号复合而成。符号载体规格变高,多出现在玉器、斧钺、大口尊等少数人享有的器物上。这些符号多用于祭祀仪式,用于人神交流。符号的创制者是巫师,他们垄断了与神灵交流的特权,为金字塔尖的上层服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刻画符号连续出现,能够记录较复杂的事物,透露着具有记录语言功能的文字的出现。

公元前2500―前2000年,远古社会进入龙山时代。这一时期,规模较大的城址和特大型聚落多见,如山西的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和禹县瓦店等处。等级分化更加显著。就区域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诸文化、辽河流域文明衰落,中原地区出现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发现的刻画符号与文字的关系至为密切。登封王城岗遗址龙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了一件残黑陶杯,底部刻划1个符号,形似“共”字。这一符号出现在中原地区,且与商周文字形体一致,格外引人关注。此外,该遗址中还发现了青铜残片和规模较大的城址(可能是“禹都阳城”)。青铜、大规模的城市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二者的发现说明龙山时期王城岗遗址已有灿烂的文明。有学者认为,黑陶杯上的这一符号,已是文字。虽然只发现一个,却弥足珍贵,它带来了汉字形成的信号。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件残陶扁壶,正面、背面各有一个符号,冯时先生释读为“文邑”,认为就是“夏邑”⑩。这两个符号用毛笔书写,且能连读,已用来记录语言。值得注意的是,两符号均为朱书,其载体还沿陶片遍涂朱一周。联系到大汶口文化大口尊上符号涂朱及小双桥遗址的朱书文字,我们认为陶寺遗址的这一现象与祭祀有关。

夏、商、周三代文化一脉相承,它们由中原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祭祀在三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的传承和统一性来看,中原龙山文化中至少也应有祭祀的因素。这一推论与陶寺遗址中的朱书祭祀现象恰是吻合的。龙山时代,与良渚文化所走的“神权之路”不同,中原地区走的是“王权之路”,这也是它不断发展续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似乎与陶寺遗址中发现的祭祀现象相矛盾,其实不然。我们认为,陶寺遗址中的祭祀现象是吸收其它文化的结果,可能来自良渚文化,也可能来自红山等祭祀发达的文化。赵辉先生指出:“由于社会动荡,中原地区的社会上层形成一种务实和开放的意识形态,在对待来自周围社会的非传统影响时,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或机会主义的策略。”B11陶寺文化的祭祀现象或可为赵先生之说添一佳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汉字的形成具有广阔的背景,正是这片深厚的文化沃土孕育出了传承华夏文明,令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汉字。它传承着悠久的华夏文化,生生不息。它把华夏儿女紧密连结在一起,共同创造新的文明和辉煌。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在各区域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形成的。我们要重视中原文化在文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其它区域文化的贡献。尽管汉字最终在中原地区形成,我们却不能否认其它区域文明在汉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下面仅以良渚文化为例稍作分析。良渚遗物中发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连续出现于同一器物上的现象,如良渚遗址中发现的黑陶杯(器口缘刻划8个符号)、澄湖遗址古井群中发现的鱼篓形罐(腹部刻划4个符号)、南湖遗址中发现的黑陶罐(肩至上腹部连续刻8个符号)、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的石钺(一面连续刻划7个符号)等。黑陶杯上的符号告诉我们良渚先民创造的符号与商周文字非同一体系;黑陶罐上的符号告诉我们当时虽已出现文字,却较为原始。良渚文明虽然衰败了,它创制的文字也未能延续下来,但它积累了宝贵的创制经验,这些文字既是良渚文明的产物也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类似的还有海岱地区的东夷文化。丁公遗址出土的刻符陶片告诉我们,东夷文明也曾有创制文字的实验,虽未能传承,却有独特贡献。

注释

①英国学者丹尼尔在美国的一次关于美索不达米亚考古的研讨会上提出,文明有三个要素:(1)有5000人以上的城市;(2)有文字;(3)有大型的礼仪性建筑。日本学者贝V茂树先生认为青铜器、宫殿基址、文字是文明的要素。夏鼐先生在日本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文明的标志“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包括宗教)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秘鲁似为例外,仅有结绳记事),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参见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35―36、94页。

②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③杨建芳:《汉字起源二元说》,《中国语文研究》1981年第3期。

④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⑤刘钊:《古文字构形学》(修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4―225页。

⑥牛清波:《中早期刻画符号整理与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⑦⑧李万福:《突变论――关于汉字起源方式的探索》,《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4期;齐航福:《殷墟甲骨文中句式使用的组类差异考察――以“岁”字句为例》,《中国语文》2014年第2期。

⑨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21页。

篇3

铜奖

“汉字王国”旅行记

广东省深圳市

樊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遗产,它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伟大的结晶。我想神秘的汉字王国里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发现哦!

首先来到了源头——起源门。在这里我了解了很多关于汉字的起源的传说,原来是这么有趣的,有结绳说、图画说、仓颉造字说。这里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就像结绳说里,那些古代的人以打猎为生,每次上山打猎时,就会系上一个一个的结,来代表打的猎物,我想我们现在的中国结是不是这样过来的呢?这里这么多美丽的传说,让我真是收获匪潜。

顺着下来,我又看到了汉字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在这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我仿佛又看到了中国的历史又一一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殷商时期,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气派,再到汉文化的源源流长都让我再一次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篇4

一、感受汉字文化,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就“识字与写字”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段提出了如下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汉字是学习汉字的首要条件。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行汉字教学,不仅能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让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他们也会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汉字的兴趣。

1.起源之奇激趣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三大古典文字中仅存的,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鉴于此,教师可在教学时讲解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故事,充分放大“谜面”,引发神秘感,以激发学生探究“谜底”、学习汉字的极大积极性。教学中,笔者就为学生讲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该传说由神话演变而来但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内容丰富,故事性强,从“结绳记事”到“契木为文”,讲述了仓颉造字极具神秘感的过程。学生听后,充分感受到了汉字起源之奇,一张张小脸写满了对学习汉字的向往,极大地调动了其学习汉字的兴趣与积极性。

2.造型之美激趣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古人造字,每一个单纯的汉字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与当时的生活、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一个会意字,就是一段有趣的故事;指事字,图文并茂;形声字,音像兼备。从汉字的造型切入进行汉字教学,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汉字造型的独特之美,还能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根据不同的造字方法,教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教学。如教学会意字“鲜”时,就可以这样引领孩子们:我国长城以北以放牧为主,认为羊肉是最鲜美的;而江南靠近海边,鱼特别多,所以认为鱼是最鲜美的。南北不同,所以鲜美之味也不同。接着,再辅以歌诀:江南水连天,鱼肉味道鲜。塞北羊儿肥,羊肉味道美。这样,学生就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了解到汉字的造型之美,感受汉字文化的奇妙,激发了学习汉字的兴趣与热情。

二、触摸汉字文化,迸发理趣

前段时间,笔者对四年级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听写生字表。结果令人愕然:164个汉字中,126个字有错误现象,“恭”“疏”“均”等字还出现了三四种不同的错误。感知事物易遗漏重要细节,过去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产生负迁移,注意力不稳定等都可能对小学生出现错别字产生影响。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对汉字的形体构造进行讲解,可以有效地减少错别字,提高教学效率。

1.让文化揭开错字的神秘面纱

汉字在简化过程中,为减少笔画,使用了大量符号。教学中,需要对这些符号还原,帮助学生从汉字文化的本源上揭开其错误的神秘面纱,纠正错误。

如“虐”字,常有学生将下面部分写错方向,其原因是学生不清楚那是什么。谷衍奎编著的《汉字源流字典》中记录:“虐”,古文从虍,或者从口,表示虎以爪搏击人之意。由此可见,把“虐”的最下面部分解释为虎爪是合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介绍:这其实是一个会意字,上边的虎字头原指老虎,下面是“爪”的变化,表示虎爪伤人的意思。所以,这个爪子一定是对着外面的。由此,学生不仅对“虐”字建构了明朗清晰的字体形象,而且也对该字的意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让文化厘清别字的细微差别

汉字中有大量的合体字写法相近,容易出现混淆。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形旁相同声旁不同,如“闲”和“闭”,“贪”和“贫”等;一种是形旁不同声旁相同,如“惴”“湍”“瑞”“端”和“脾”“碑”“啤”等。教学时可从分析文化蕴含的角度,引领学生辨析比较部件,从而厘清其细微差别。

如“即”与“既”是两个会意字,教学中可出示这两个字的古文字,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从而知道,“即”和“既”左边都表示一个盛食物的器皿。“即”的右边表示一个跪坐着的人,面向食物,本义是“就食”,引申为接近、靠近;而“既”的右边正好相反,表示跪坐在食器旁边的人,把脸背对着食器,表示“吃饱、吃完”,由此引申为“完、尽、终结”等义。这样一分析,学生就从汉字文化的本源上厘清了两个字的区别,不会再写错了。

三、濡染汉字文化,触发意趣

触摸汉字文化,掌握好汉字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前提,只有正确地理解字词的意思,才能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文本的主旨,体会文本的情感。其实,在特定的课文情境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汉字文化的濡染触发意趣——以关键字词为支架,字理析词,溯源求本,深度解读文本,感受课文意蕴,从而发挥其在阅读教学中的独特力量。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卧薪尝胆》一课时,充分利用“奴仆”两字的字形文化,帮助学生体会越王勾践的忍辱负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他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象形字的样子,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奴’是这样的人——一个女人,弯着腰,很恭敬,见到什么人都要低着头,两只手都要交叉在身前,她被一个男人用大手抓着头发,又打又骂; ‘仆’——这个人头上戴着刑具,屁股后面还要插一根羽毛,表明他是战俘或是囚犯。同学们,这是一种对人的侮辱呀,把人当作有尾巴的动物看待。可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每天还得干很重很重的活,直到累死、老死。一国之王勾践现在要去吴国当奴仆,这是何等的屈辱啊!”

如此追本溯源,借助字理挖掘词语的文化温度,在汉字文化的濡染中,生动形象地展示古代“奴仆”的悲惨生活,不但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奴仆” 的含义,进而体会主人公勾践夫妇在吴国三年为奴的悲惨境遇,深刻领会了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反败为胜的课文主旨,课堂上充满了浓郁的语文的意趣。

四、传承汉字文化,生趣

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汉民族的过去由汉字来记载,汉民族的未来也需要汉字来推进。《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语文课程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总目标”的第二条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可见,汉字的学习不能只学表面的“形”,还要传承“形”中所蕴含的文化,这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汉字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篇5

关键词:字体;博物馆展览;设计;图形;创意;视觉;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字怎么写,无论古今中外,从来都是一门艺术。无论是广告招贴、书籍封面,还有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电脑字体,字体设计及运用与现代人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博物馆作为传递文化艺术的公共机构,字体的设计应用就显得极其重要。而陈列展览更是最为直接面对观众,字体设计可以说起到非常重要的信息传达功能。

如何让陈列展览能有效地传递艺术正能量,字体的设计与应用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认识汉字

(一)汉字的起源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最伟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历史几乎与人类同步。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流传到现代的历史硕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学术界也有很多观点,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都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者是颁布者。

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形成了初步成熟而系统的文字――甲骨文,为后世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是目前有据可查的汉字起源。

(二)汉字的发展

在人类文明演进史里面,文字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书写的字体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字体――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因此颇受人们推崇。

中国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现代汉字虽然离开图画的原形,形成了方块字,但文字的各种结构依然复合“以图造型”的法则。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因此,以图造型的汉字自然成了丰富的设计之源。在现代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能发挥文字设计的魅力,会给展览增添异彩。

二、字体设计

字体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审美功能。于是,字体设计应运而生。

字体设计是对文字按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装饰及变化加工的创作性活动。文字设计是人类生产与实践的产物,主要以汉字的基本字形为基础,摆脱标准字的束缚,根据所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变体装饰或创意重构,设计出精美大方、赏心悦目,便于阅读与识别的汉字效果。如今,字体设计已成为视觉传达的重要表现方式。

语言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媒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形’‘音’‘义’构成文字三要素,因此,如何完美体现这三大要素成为字体设计的关键。同时,字体设计应具有“信息传播”和“视觉审美”两大基本功能。

进行文字设计,必须对它的历史和演变有个大概的了解。上一章节已经进行介绍,下面一起来探讨字体设计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1、字体设计的准确性原则

设计的字体应该能传达正确的有效信息,要表述的内容主题清晰吻合,诉求效果良好。字体设计的目的是要将自身的内涵,简洁明了、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来。抽象的笔画通过设计加工后所形成的文字形式,往往产生明确的指向,文字的形式感应与传达内容保持一致。

文字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传达信息,表达内容和构想意念。字体的字形和结构也必须清晰,不能随意变动字形结构、增减笔画使人难以辨认。如果在设计中不去遵守这一准则,单纯追求视觉效果,必定失去文字的基本功能。所以在进行文字设计时,不管如何发挥,都应以易于识别为宗旨,这也是对字形做较大的变化常常应用于少字数的原因。

字体设计如果仅仅停留在“美术字”层面肯定是没有出路的,创造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才是它应有的发展方向。

根据文字字体的特性和使用类型,文字的设计风格大约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1)秀丽柔美。字体优美清新,线条流畅,给人以华丽柔美之感,此种类型的字体,适用于女用化妆品、饰品、日常生活用品、服务业等主题。

(2)稳重挺拔。字体造型规整,富于力度,给人以简洁爽朗的现代感,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个性的字体,适合于机械科技等主题。

(3)活泼有趣。字体造型生动活泼,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感,色彩丰富明快,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儿童用品、运动休闲、时尚产品等主题。

(4)苍劲古朴。字体朴素无华,饱含古时之风韵,能带给人们一种怀旧感觉,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传统产品,民间艺术品等主题。

2、字体设计的美感性原则

文字在视觉传达中,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人们对于作用其视觉感官的事物以美丑来衡量,已经成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标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提高美的品位是每一个设计师的责任。在文字设计中,美不仅仅体现在局部,而是对笔形、结构以及整个设计的把握。

文字是由横、竖、点和圆弧等线条组合成的形态,在结构的安排和线条的搭配上,应协调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强调节奏与韵律,创造出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设计,把内容准确、鲜明地传达给观众。优秀的字体设计能让人过目不忘,既起着传递信息的功效,又能达到视觉审美的目的。

字体要想在视觉达给人以美感,字体设计应选择适宜的表现形式进行艺术装饰与加工,在具备装饰美的特征的同时,赋予字词新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3、字体设计的融合性原则

时代赋予我们崭新的形式美,民族文字的形式美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代表着我国各个设计领域的发展,如何将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成为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关系到实用艺术设计发展与应用的重要课题。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文化提供的有利的发展条件,汉字字体设计是具有表现力的汉字,它与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在博物馆展览的应用中,我们更要充分研究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的重要性,更好地融入到民族文化这个大文化背景中。

在字体设计中,融合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统一,还要求意与意的互通。以形喻意,以意喻神,融古纳今,以古喻今,让设计意境古今相通。

(二)字体设计的创意方法

字体由基本笔形和字形结构两大因素构成,其形成及变化也离不开这两大因素。因此,在字体的设计中应注意“基本笔形”和“字形结构”,对文字形态的把握,古为今用,让设计更具民族特点,更富有东方韵味。

1、笔形的重组塑造

字体的笔形有着非常丰富的构成,可谓千变万化,以鲜明的形象风格展现出种种活力。要想设计出一款好的字体,重组塑造笔形是关键。

笔形是构成文字中的笔画的基本形象,在字体设计中要善于观察、想像与创造,根据不同创意源点进行重组塑造,通过种种创意手法的处理,往往能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新型字形来。

2、结构的再设计

结构是字体构成的法则,汉字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种种规范化的个性特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视觉传媒形式的需求,字体的结体也应顺应时代,在结构的构成法则上有所创建。

结构的再设计,应该是万变不离其中,仔细观察字体结构规律,通过创意性的变化和转换,再设计出各种新的结构。在字体结构中充分运用形象改变原有的结构风格,通过变换结构、形象叠加等手段,再设计出个性的字体。

3、字体外形的突破

字体的外形经长期演变,已形成规范化的外形,或方、或圆、或三角,但伴随着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规范的字体外形显得比较呆板,突破过于呆板的字体外形,必然成为现代众多媒介中表现的主导方向之一。

突破字体外形的表现要有意识地跳出原有的框框的限定,多从灵活多变的角度变化字体整体形象的走势,使字体总体形象的风格展现出不同的内在活力和视觉冲击力。

字体设计应是在现代设计基础上对传统形式元素的引用,体现时代的文化内涵,引起现代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在博物馆展览的应用中,字体的设计应有有意识地拓宽它的含义,使书法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更充分地融入参观者的社会文化生活中。

三、字体设计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

博物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佳展示平台,而字体元素又是传播信息最有力的工具。优秀的字体设计会与受众形成良好顺畅的信息沟通,对展品的展示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一)展览中汉字的运用

在中文陈列展览中,汉字字体的运用是重要的设计项目,关系到整个陈列展览设计中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和美感。博物馆是传播文化和思想的重要公共场所,因此,在字体设计上一般采用严谨、规范的美术字(装饰字),另外,传统篆刻和书法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文字资源非常丰富,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演变,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体系。凝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的艺术体系,成为博物馆展览设计应用的丰富源泉。

在展览中,应善于汉字独特的线条和形式美来营造展览主题的意境。字体、字号的选择尤为重要,展览所表达的主题决定的字体的选择。在户外视觉的传达中,一般字号越大,吸引力就越大,但不意味字号越大越好。在保证舒适清晰的前提下,对专业的深入的知识,字号尽量小一些,而重要的信息只要稍微调整字号就可以得到凸显,给观者良好的视觉与阅读效果。

在实践中,100cm视距情况下的展览环境中,观者的舒适字号范围为25号-40号。在博物馆展览设计中,应根据对视距的需求,展览的形式和和主题内容对文字进行调整,以便达到最佳传达效果。

在博物馆陈列中说明文字应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在完整清楚的表述重要信息的前提下,字数越少越好。展墙展板说明文字最理想的字数范围为100字以内,较为理想的字数范围是100-140字,需谨慎使用的宽容范围是140-300字,超过300字的应分为更多的主题,控制字数的集中展现,引起观者的视觉疲劳乃至厌恶。

(二)版式设计的汉字运用

所谓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有限的平面“面积”内,运用所掌握的美学知识,根据主题内容要求,对版面、文字、视觉等综合考虑,设计出美观实用的版面。在陈列展览中,文字的展现主要通过版式来实现。字体的设计在版式中的合理运用能提高观者的参观兴趣和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版式美能衬托主题,增强感染力,从而达到使观众赏心悦目的效果。可以这样说,版式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陈列展览的成功与否。

在版式的设计中,首先要确定展览主题及风格,展览的字体风格应与展览总体风格相协调。从文字的风格、尺寸、规格、间距及字体的变化等等,做到合理安排、合宜设计,快捷的传达出的展览主题。

要把握好文字与图片及展品之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在图文并茂的排版中,应尽量做到文字在左,图形在右。因为人们在阅读的时,一般从左到右,在流动过程中,观众的视觉注意力会逐渐减弱。如果画面重心在左边,那画面就会有一种漂移感,画面中的视觉元素好像要冲出画面,影响视觉效果,因此,展板的重心一般情况下要设置在右边,这样就会挡住视线流出。图文并茂的版式在视觉传达的速效性、可视性和可读性方面都更具优势。

在博物馆展览中,字体的设计有其独特性,应充分考虑它的实用、可视、艺术等因素,让字体的设计和展览融为一体,达到良好的展览效果。

文字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在博物馆展览中,文字可以是“信息”的自我表白,也可以是对图形的阐述,与图形形成互补作用。可以说,在陈列展览中,文字已超越“说明”的功能,起到视觉扩张传达的冲力。因此,在博物馆展览中,对字体的功能的最大利用及设计应用,已成为一种手段与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显春.汉字的起源.

[2]佚名.字体创意设计方法谈.

[3]佚名.文字设计的基本原则.

[4]芦刚.浅论陈列展览中的汉字字体设计艺术.

[5]洪肇S,陈相道.浅谈字体设计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文字画;史前图象符号;契刻;八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当我们的祖先用原始工具在树枝上刻下历史性的一笔时,这便是文化最初的足迹,文字的发明与使用记录了原始人类的生活起居及从事的社会活动,例如打猎,祭祀,很好地传承了古国文明,可以说文字的产生,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虽然是夸张的描述,但也可见文字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因此,关于文字的起源,历年来各家众说纷纭,据《易•系辞》、《老子•八十》、《庄子•胠箧》、《说文解字•序》,在仓颉造字之前我们的祖先曾用结绳记事。此后,“太昊,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然后是“仓颉作书”,即有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图画说,原始意象说等,且各说法具有水火不相容之势。图画说以其形式上的象形和内容上的丰富含义得到文字学家们的普遍认可,并命名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裘锡圭先生赞同“文字画”),唐兰先生用“文字等于图画加上语言”支持图画说。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文字画”说包含的信息量明显大于其他表现手段。著名的人射鹿图是个强有力的证据。图画给人的直观感受即是弯弓搭射箭去射,这是显性的信息量;隐性的信息量是该图以直观形式作用于人的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联想与想象,得出“射可以用在任何地方,不论是射人,射马,还是射虎,”,这是结绳,契刻所不能做到的。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图画是原始文字的“源”,而忽略了其他的史前文字的存在形态。我认为,图画是作为汉字的主要起源的,结绳,契刻,八卦可认为是次要起源,为研究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不可抹灭的作用。

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古代社会,原始记事主要可以归纳为实物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三种方式各施其职,实物记事与符号记事可以说是原始人类为帮助记忆的最初尝试。郭沫若先生的“文字的发生和发展,在结构上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刻划系统,另一个是图形系统。”“刻划系统应在图形系统之前,“因为任何民族的幼年时期要走上象形的道路,即描画客观形象而要能象,那还需要一段发展过程。”等系列观点的提出和史前刻划符号的发掘极大地震撼了“人类文字起源于图画”的理论。首先,从工具性角度出发,刻划,记号,图画等视觉符号形式的存在状态都是以“原始人类”的需求为出发点,作为客体,它们之间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之所以使用不同的表达工具,都是满足使用主体不同的需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次,从主体行为的主动性来说,远古人类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很简单的,更不带政治色彩——将主流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他人之上,也就是说,选择结绳,刻划或图画是有相对自由的,虽然有些学者根据汪宁生先生的《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一文的调查得出了“陶器上的刻划记号”只是一种“随意的刻划记号”的结论,认为它们既“没有社会性”、“本身也没有自我说明的作用”、“任何信息也传达不了”,这种说法未免太绝对化和武断了,图画以其象事物的型和表意得到认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的结绳记号同样也负载着一定的信息量,远古人类用随意的结绳动作有意识地保存记忆,避免遗忘。我们说“文字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结绳也是作为原始交际工具在帮助记忆的同时,也作为相互交际往来的凭证,“工具”性质是可以肯定的,从这点上足以说明结绳与文字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排斥结绳起源说可以说是否定结绳记事的这段历史。结绳的方式虽然简单,但足以表达简单的意思,例如记忆与盟约,而且在后代结绳方式亦有遗迹,如朱熹记述的苗民不知文字,仍以结绳记事,并父子相传,林胜邦亦考证过硫球结绳法分指事会意两类,凡物品交换,租税赋纳,用以记数者,则为指事类;结绳记事也成为后来有些汉字的取象之源,如汉字中的、、等字即取象于结绳,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中认为,在声符文字未发生以前,图画文字里只有极少数的象形,此外,就完全是象意字了。即图画文字演化为象形字和象意字,而据上所证,象形字与会意也可以在结绳记事上找到一点证据,可见,结绳记事是文字产生的前奏和预演,结绳记事是文字产生的准备。

契刻是远古人类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创造的用于帮助记忆数字的一种方法,契字做动词,《释名》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由于数目记忆的困难,所以刻木来作为一种信约,由于古代文献的大量记载,如《管子•轻重甲》、《列子说符》、《易林》、《曲礼》等,文字家们对契刻说给予了适当肯定,认为契刻的“约定俗成”的性质已经十分接近文字,已经带有书写的性质,然而仍不承认它是文字的起源,虽然有人推测汉字的一到八数目字来源于契刻,但不能作为有力证据。我认为,契刻的符号与汉字是相当接近的,服从于交际需要,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服务于小地区,小范围人们的交际圈,从认知学的角度,远古人类的简单思维已经创造了奇迹。刻划符号与人类思维具有直接的关系。为使对事物的直观认识能够保存,于是借助一定的形式(刻划)来实现,刻划的符号即代表现实中的事物,若我们把远古人类为保存原始记忆的意图叫做“意”的话,通过心理加工,其生成的图象即刻划的符号可以叫做“象”,即原始心理图式,可见远古人类有了“我手写我口”的可能,虽然这些刻划符号并没有语音形式,但无语音并不妨碍小范围的交流,并不影响突破时空限制的记忆,虽然所记忆的内容十分有限,只限于简单的具体的事物,但“约定俗成”的性质和工具的职能足以证明它在文字产生之前的重要性,作为次要来源来说,并不过分。

由于各种起源说都有一定的道理,赞同一种起源说而排斥另一种起源说显得太主观化,还有学者折衷一说,认为结绳和象形汉字之间有个中间环节,即是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原始“数字卦”,阐述思路是结绳主要是用以记数的,实际上结绳是原始的数字形式,先民用这种原始的结绳数字进行占卜,“河图洛书”正是这种原始结绳数字排列而成的数字卦图式,这些图式可以排演出众多的数字卦,不同的数字卦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说数字卦粗略地具备了文字的功能,但这些数字卦所代表的内容毕竟让人难以把握,为了更形象准确地记录数字卦所蕴含的内容,掌管卜筮的巫师们才逐步地发明、创造了象形汉字

际上,各种起源说法都有其理论基础,然而我要说的是,人们在重视事实考证的同时,忽视了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文字学家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审视中国古文字时,怀的是探求“文字”的目的,何谓文字成为衡量的标准,裘锡圭认为,语言文字学者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派。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叫做文字。裘先生认为这种分歧只是使用术语的不同,很难说这里面有什么绝对的是非。然而实际上,文字的定义却成为探索文字起源的关键。也就是说文字学家对文字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由此导致了探求文字起源时的理论基础不同,验证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才会有各种文字起源说。狭义派的观点是:“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书•序〉正义》)这句话道出文字的性质。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中国的文字是方块汉字,自然,狭义派文字学家以这定义做衡量标准,以古推今,进行严格的一一对照的研究,文字和非文字的符号界限分明,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很容易找到不符合的条件,如不代表语音,只是远古人类随意做的记号,一个个绳结并没有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建立起固定的联系,认为汉字是高级的符号体系,其复杂的构形是不可能从简单的契刻演变而来的。从固有的文字构形来判断史前符号,根据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距汉字发生的源头较近,绝大多数文字个体是通过象形的诱导产生的图形式文字,文字符号与它所代表的词之间的联系,很明确地表现了汉字与图画的渊源关系,“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广义派文字学家在“用来传递信息,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的理论指导下,支持图画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从宏观角度来说,只要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本身具有一定意义,都可以作为探索文字起源的材料和证据。根据目前考古工作的进展,我们没有有力的证据非常肯定地说图画说就是文字的唯一起源,恰当的说,这是主流观点,也有人持否定意见,认为以指示性的图案作叙事型的描绘的“图画文字”在中国尚未发现任何痕迹,而古埃及前王朝时代的象形字,其文字本身就是以图画的形式来表示的。不能因为甲骨文中象形字数量众多而断定汉字起源于图画,但大部分文字学家如唐兰,裘锡圭还是持肯定意见,我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可以像广义派的做法,认为图画说是主要起源,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做为次要起源来补充,丰富文字起源说的理论,形成多元化的观点,但其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的。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在文字定义做广义和狭义区分的同时,我觉得有必要对文字起源说也做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在远古人类时代,结绳,契刻,八卦,图画作为符号形式,依表达者的需要来选择,处于一个较自由选择的阶段。图画符号以其整体的优势(象形,象意)奠定了起源说的基础,但从广义上来说,可以把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做为次要起源来补充和发展汉字起源的理论。

【参考文献】

[1]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

篇7

一、汉字之美

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像中国一样有着“书法”,这就说的是汉字的美。汉字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一个表达和记录的单位,我们的祖先和民族更像是赋予了一个个汉字鲜活的生命。汉字之美和其起源有着很大的关系。汉字属于象形文字,[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其造型起源于自然界,这就使得汉字先天就和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着天然的联系。大自然的千变万化赋予了汉字无限的灵动。另外,汉字不仅仅存在着象形之美,还有这文化之美,充满着感情,只有充分结合这些才能够体会到汉字的美感。下面笔者将从静态美和动态美两个方面说明汉字之美。

(一)静态美。追溯到缘故的仓颉,汉字就是依类象形,先有其形后有其声。我们的祖先经过对万事万物仔细的观察进而用“汉字”将其描述。汉字的静态美我们来说说它的具象美。汉字的具象美可以包括音律美和字形美。首先我们来说一下音律美。汉字的音节相互之间非常独立,有着很强的节奏感,音节与音节之间抑扬顿挫,另外汉字之间的清音重音相互交替,平仄变化有致,给人以很强的韵律感,很强的音乐美。另外是当汉字相互在一起构成句子和文章,那么音律美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仗,押韵,叠印、排比等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增强了汉字的音律美。下面我们说说字形美。汉字笔画横竖撇捺等等笔画千变万化,相互结合之后如同一幅美丽的画面。汉字的结构就充满了美感,如同建筑结构一样,既有结构美也有自然美,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享受。也正是汉字的这种充满美感的节奏更是促生了书法这一充满着艺术感的项目。汉字不仅仅有着象形之美,更是有着会意之美,通过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我们就以“美”作为例子,一只肥嫩的羊羔,让人想着就喜欢,这是多么美:视觉上联想到了羊羔的肥壮,味觉上给人以羊肉肥腻的感觉,触觉上也有着羊毛温暖的感觉。汉字的字形美其实反映着中华民族的追求美的民族特性。

(二)说完汉字的静态美我们再来说说汉字的动态美。我们将从字义美和生命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汉字是对自然界万物万事进行抽象之后的结果,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就是美的本身,毋庸置疑,汉字以自然界为基础更是充满了字形美。这是汉字字义美的基础。汉字在经过千年的时间洗礼和沉淀,在历史的前进中不断的被赋予各种含义,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汉字慢慢的被赋予了一种精神、被赋予了一种生命。汉字之中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就是体现着汉字的美。

二、汉字教学之中的汉字之美

(一)汉字本身的美感。汉字本身所带有的美感我们在上文中其实已经有着较多的说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学习汉字的字形之美,汉字的结构,汉字的变化,汉字的音律等等都可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回避汉字的本身之美,那么这样的语文是不完整的。

(二)汉字之中的文化美。汉字的本身之美是一方面,更有意思的是汉字之中的文化美。作为文化的载体,学习汉字之美其实就是学习文化之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么可能不谈汉字的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文化。

汉字之中其实流露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学习汉字的文化美,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中华文化。汉字的象形来源于自然,经过发展像自然界一样勃勃生机,无限繁衍。中国历史上虽然也经历过大分裂时期,但是却最终没有四分五[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裂,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将中华民族凝聚,汉字将中华民族联系在一起,如同自然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汉字所流露的文化美还有汉字所表现的意境。“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些汉字之中并没有写离别,但是这却给人营造了无限的离别的悲伤氛围,这就是汉字的魅力,这就是汉字的魔力,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怎么可能会忽略这些呢?

总之,汉字文化是汉字在自身的长期衍生中所形成的独特品质,包括汉字本身所蕴涵的特征来源、形象意义及汉字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等一系列精神和物质上的东西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近三年汉字教学研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扎实有效的汉字教学不仅会让我们的学生远离错别字,更会让学生在充满浓浓文化味的语文课堂上受到灵魂的浸染。我们可以设想,当闪烁着人性光芒的语言光照学生心底时,当语言成为流淌过学生心灵的音乐时,那正是我们民族的语文素养应该达到的高度。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的挖掘汉字的魅力,发现其中蕴含的无限的美。当我们理解了汉字的美,也就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美。

参考文献:

[1]佟乐泉,张一清.小学识字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篇8

1书法、汉字在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使用

中华民族的汉字历史非常久远.相传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距今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从历史角度来看。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字艺术中独树一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汉字经过图形文字、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也就成了迄今为止唯一仍在使用的、具有象形寓意的文字。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又通过纂刻艺术跳出了纸笔的束缚。被运用到陶器、瓷器等工艺的装饰艺术中。紫砂艺术脱胎于陶瓷艺术.汉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上的成就也被带人了紫砂装饰艺术中来。紫砂艺术中的书法、纂刻艺术既是形式艺术.又是装饰艺术.在紫砂壶体上进行书法纂刻讲究运笔走锋、运刀凿线,实质是在讲究汉字线的排列组合中形成硬与软、粗与细、长与短的对比;在汉字的外形上形成大与小、方与圆的对比;在整体关系上形成聚与散、疏与密的节奏韵律的对比。因此,紫砂艺术中的书法、纂刻装饰艺术既是作为文字加以认识释放其内涵意义.又是作为装饰艺术拓展其外延意义的具体表现.使用书法纂刻汉字的紫砂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象征意义.表达出更为准确的文化内涵。从作品“书道”(见图1)中可以发现:此壶壶体上的纂刻文图1书道字艺术充分体现了汉字装饰艺术是形式艺术与装饰艺术结合的特征.类似图形文字的金文纂刻极大地丰富了紫砂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映射了汉字艺术古老的艺术魅力,与壶盖上醒目的毛笔造型呼应,寓意了“书道”之道在于积累传扬。

2中国国画在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使用

在紫砂装饰艺术中.除了汉字的书法纂刻艺术被广为运用之外.使用中国国画来进行紫砂艺术装饰也是极为普遍的。在紫砂装饰艺术中.被使用的中国国画内容形式一般有历史人物画、江山山水画以及花鸟草木画等.而使用的艺术装饰手法一般有雕刻、泥绘等。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中国国画形式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又有着“恶以诫世,善以示后”之类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国画在紫砂装饰艺术的创作上重视构思.追求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作品“飞龙在天”(见图2)以中国传统文化形象中的图腾——“龙”人题.采用浮雕的图2飞龙在天装饰艺术手法.具体造型上不拘泥于形式,追求龙的神韵,在风云变化之间勾勒了一幅东方神龙施云布雨的画面形象.充分地表达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庇佑神州的意想“龙”的形象只是存在于中国古代神话中.因此“龙”这一主题事物具体形象的塑造没有固定的参照。只是依据文献描述.在“似与不似之间”刻画它的真谛。

3中国古代诗词在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使用

篇9

首先,汉字文明不等于汉语文明。汉语作为口头语言应当远远早于其作为书面语言形成。即使在汉字书面语言发明以后,也远远不能代替口头汉语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独特意义。我们都知道,中国各地的方言,不仅在发音和语法上各有特点,而且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特殊生活方式和文化样态。这些生活方式和文化样态是中国文明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但是它们不能笼统地称为汉字文明。

其次,汉字文明不等于中国文明。今日世界很多民族虽不讲汉语,但是汉字却是其书面语言的最重要来源。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天的日本。另外,在今天的韩国语和越南语中,仍有大约60-70%的成份来源于汉字。可以想见,汉语作为书面语言对这些民族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等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如果把日本、朝鲜(包括南北)和越南等国排除出汉字文明之外,显然不合情理。

所以,要弄清什么是汉字文明,首先需要弄清汉字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在历史上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时,立即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即汉字在历史上不仅是中国人自身的语言,而且在长达上千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成为东亚、北亚乃至南亚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语言之一。汉字不仅是一些今天活着的民族如朝鲜、越南、日本的书面语言,也曾是许多早已消亡的民族的书面语言或书面语言之一,并为他们长期使用。今天,这些民族或其民族国家已不存在,但不能否认汉语作为书面语言曾经深刻地塑造过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制度、文化等。

因此,汉字决不仅仅是华夏民族文明的历史载体,它同样承载着整个东亚、南亚、北亚许许多多活着的和死去的文明。当我们在契丹人的墓葬里看到用汉字撰写的官方文书时,当我们在考古发掘中看到公元6世纪以前的高句丽王碑时,当我们在朝鲜国王的景福宫里看到朝鲜国王优美的汉字书法时,当我们读到日本学者用美丽动人的古汉语写出的古诗时,我们不能不感叹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书面语言的巨大魅力和卓越历史贡献。因此,汉字的简化使得人们普遍质疑今天的中国文化不能作为汉字文明的最典型的象征,不能说没有道理。

汉字的巨大魅力在于它与一系列伟大经典紧密相联

那么,汉字究竟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为什么能为那么多不同的民族所接受?对此,人们可能说,这与古代中国王朝的巨大影响力有关。这当然没错。但是,古代有影响力的王朝多得是,为何它们的语言没有同样大的影响力?另外,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王朝,并不是讲汉语、用汉字的民族所建,他们原本并不想或不愿成为“中国王朝”。但是他们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汉语民族,在文化上却又被汉语民族所征服,最后成为汉语文明的追随者。中国古代的王朝(大帝国)对于汉族文化的远播固然功劳巨大,但是如果不是因为汉语文化自身的内在魅力巨大,可以想像那些在中原大地上不断崛起的新帝国,就会象亚洲和欧洲历史上许多已经消失的帝国一样,每一次都代表一种新的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语言;而每一种文化的影响力也会随着一个帝国的灭亡而烟消云散。因此,我倾向于认为,汉字的巨大力量是与它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的伟大力量有关的。

下面向我们展示的是中国周边地区其他民族书面语言发明的时间:

突厥文:7世纪

藏文:7世纪

古日文:8世纪

契丹文:960年

西夏文:1036年

女真文:1119/1138年

蒙古文:1204年

朝鲜文:1424年

满文:1599/1632年

越南文:1651年

让我们再来看汉字的起源。迄今为止出土的甲骨文文字数量已有5000个左右,其中相当多的字是按照形声规则构成的,说明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前1046)末期汉字作为一种书写语言已相当成熟。如果考虑到古代社会的静态特征,可以设想汉字的最初发明时间一定远远早于商代,或可从商末再往前推移2000年,即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汉字即已开始被发明,这就与华夏民族起源的时间相当。这比中国周边少数民族当中最早发明文字的时间也早了将近4000年。不仅如此,与上列许多少数民族文字由一个人、特别是一位国王或一个朝明不同的是,汉字的发明时间可能是一个渐进、自然的过程,其中有漫长的积累和缓慢的进化。

正象一件工艺品加工的过程越长,往往其内涵越丰富,艺术价值越高。我们上面罗列的许多文字,多数都由于个别人、个别朝代而于一个特定时间被人为制定,这就决定了它的历史内涵不可能象汉字一样丰富。我们说文字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信仰等等最生动的载体。一种文字发明、演变的过程越是漫长,它所反映的这些方面的内容就越深刻。这就决定了汉字与人类许多其他文字相比有着更为巨大的魅力。

另一体现汉字巨大魅力的事情是它与一系列伟大经典紧密相联。一个民族的成熟从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其思想的成熟,而思想的成熟往往体现于伟大、不朽经典的形成。没有文字,自然不可能有真正伟大的经典;反过来,经典的形成,则标志着一种书面语言所内在具有的思维方式被固定下来,在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方面有更加持久、牢固的影响。因此,伟大、不朽经典的形成意味着,一整套成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制度形态、、集体生活方式等已经正式确立,因而标志着一种文明形态的形成。因此,有无伟大、不朽的经典,可以说明一个古代民族是否成熟,也可以决定一个民族是不是在文化上先进。从另一方面说,经典的产生,也使得文字的魅力大大增强,可以说检验文字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用它书写出了伟大的经典。

当我们拿华夏文明与周边其他民族的文明进行对比时,即可发现,前者不仅文字发明的时间远早于后者,而且也远早于后者形成了自己的不朽经典(如“六艺”)。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的时间,华夏民族就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一系列重要经典。而它们的形成,并不是某一个人一时心血来潮的创造,而是伴随着华夏民族的生活方式、礼仪制度、、文化价值等一起形成的。从公元前3000年到春秋末期,它的形成时间跨度达2500年左右。可以想像,由于古代中国周边大多数民族书面语言形成的时间较晚,根本没有伟大、不朽的经典,其在文化上的先进性与华夏民族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决定了它们为什么虽能在军事上征服中国,却不得不在文化上臣服于中国。

无数的历史风烟已经散去。今天,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在强调自身的独特性。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汉字文明的时候,我们所能得到的启发是什么呢?我想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任何政治、军事甚至制度上的成就都是暂时的,而文化内在的生命力则是永久的。但是决定文化内在生命力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文字,以及用文字写成的伟大经典。

篇10

一、汉字认知视角下的教材状况

我们认为汉字认知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掌握其形音义,并能运用于契合儿童身心需要的阅读和书面表达。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第一、二、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至初中阶段(第四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第二,获得汉字思维,树立汉字规则意识,具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且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它以象形字为基础,继而构造出指事字和会意字,又进一步向半表音半表意的形声字发展,具有以形表义的特征。汉字的形体逐步演变发展,从原始表意性图画到甲骨文,历经金文、篆书、隶书,直至楷书。汉字教育,须遵循汉字整合性与具象性的特点,也应符合汉字发展的规律,使儿童充分感受、认识汉字构造特点,能够运用汉字构造的思维方式自主识字。

第三,积淀传统文化,了解与汉字相关的文化知识,亲近传统文化。汉字文化,既包含有关汉字起源、演变、构造、书写、规范等文字知识,也包括与汉字关联的历史、经济、宗教、民俗与艺术等文化内涵,其中蕴含着汉民族的文化、行为与思维模式。汉字学习,除了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养成汉字思维,还应在一定程度上感知汉字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获得对汉字及其相关艺术的审美体验。

以汉字认知的内涵衡量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普遍存在着汉字意识不强的问题,即对汉字认知的内涵认识不足或不全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对汉字构造特征关注不足。汉字是源于象形的文字,以形表义,现行教材并非没有注意到汉字的构造特征,如基本上都阶段性地设计有形声字归类、形近字辨析等练习,有的教材还注重引导儿童关注偏旁与字词意义的联系,也不乏诸如“日月明,鱼羊鲜”“二木林,三木森”之类的识字歌,但总体而言,若从字种选择、汉字识读内容与顺序的安排来看,大多数缺乏一以贯之的汉字特征逻辑。这就在教材内容层面减弱了从本体特征人手培养儿童汉字思维的基础。

对汉字认知缺乏文化维度。一方面表现为凭借字源及其字形演变学习汉字文化。尽管各家教材都会不同程度地呈现一些象形字、指事字的字源,有的也包括字形演变,但往往是举例性质的几个或十几个字,如“日、月、山、水、石、田、火、人”等,大多数汉字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处于被忽略状态。另一方面表现为处理汉字与汉语拼音学习的关系不当。除了少数的几家,多数教材的教学顺序是汉语拼音学习先于汉字学习,这一设计显然忽视了汉字认知和汉语阅读的特点。因为汉字的形体特征,汉语阅读者最终一般会获得由视觉符号关联概念的认知方式,而汉语拼音是拉丁字母,形体与意义之间并无联系。儿童入学之初,首先接受的是非汉字的认知方式,且不论拼音学习的难度,从母语教育的角度来说,母语特性的缺失是毋庸置疑的。

二、识字教材内容的组织要旨

教材内容必须反映、体现课程内容,其组织依据由特定的教育价值观以及相应的课程目标决定。识字教材内容的基本组织取向有三种:社会需要取向(以汉字的使用能够满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基本依据)、汉字特征取向(以汉字构形系统、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的特点为组织依据)、儿童特点取向(以儿童的语言和生活经验、发展需要以及学习心理为组织依据)。基于现代教育理念,以整合取向组织识字教材内容成为越来越多汉字教育研究与实践者的共识。整合取向并非各个维度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个取向为核心来整合其他维度。通过汉字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根本是以汉字特征为基点整合组织教材内容,把汉字应有的文化内蕴充分地发掘出来。

以汉字特征为基点组织识字教材内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初始阶段的字种选择。目前义务教育阶段识字教材的字种选择依据当然主要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附录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共3500字),那么初始阶段学习哪些汉字比较合适呢?我们认为初始阶段的字种选择应整合汉字特征和儿童特点。从汉字特征而言,如清代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所主张的“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纯体字既识,乃教以合体字”,即先学习构字能力较强的象形、指事字等;从儿童特点而言,则是选择儿童心理词典中已经储存了音、义的字词。所谓整合,便是尽可能地择取二者的交集部分(下文将增加新的维度)。

第二,汉字的呈现形式。通常第一学段儿童所要认读的汉字组织在两类材料中,一是篇幅短小的诗文,一是词或短语等。从文化传承而言,应较大幅度地增加韵文的数量,除了儿童文学作品,还可以借鉴古代声律启蒙读物的编写经验,使儿童在学习汉字的同时充分感受汉语的节律。

第三,识字的内容与方式。教材内容及其组织的理想状态,“是形成可供选择的教学设计”,组织识字教材内容需要考虑识字内容与方式。识字是在一个汉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建立联系,以汉字特征为基点组织教材内容的要旨是:有助于明字源、讲字理。明字源,即把汉字的字形演化过程呈现出来;讲字理,即阐明汉字字形与意义的关系。

明字源、讲字理是符合儿童认知特征的组织方式。儿童时期的思维与记忆模式以形象性为主,而汉字起源于图画,具有象形和表意的特点,恰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认知特征相吻合。基于汉字构造特征明字源、讲字理,在汉字教育中可谓一举两得。

一方面,有助于培养汉字思维。儿童在感知文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可以学得汉字的构造方式。象形、指事、会意是图画式的纯表意文字,古象形字能准确描画出事物的典型特征,指事字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基础上加指事性符号来表示意义,古象形、指事字的意义往往一目了然,儿童可轻松识别。会意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成,也有的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象形字以象形方式组合起来的(如上“小”下“大”为“尖”),解析会意字的构件就能推测其意义。形声字是半表意半表音的表意文字,儿童基于象形字、指事字与会意字的经验,可以很好地理解形声字。由于长期演变,形声字的许多形旁和具体事物的形态已有较大差别,借助对字源和字形演变的追溯,可以帮助儿童形成这些形旁的具象性表征。如“宀”在甲骨文中为一尖顶房屋形状“ ”,儿童掌握其演变后,就能通过“宀”提取出尖顶房屋的心理表征,从而迅速理解形旁宝盖头的含义。汉字大多数部首都是表意的形旁,儿童了解字形的演变后,就可识别很多部首的形义关系,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另一方面,有助于传承汉字文化。若能理解和欣赏古文字,表意的汉字在儿童眼中就能成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时,追溯汉字字源,实质上也是引领儿童感受中华文化,文字起源与演变的信息中蕴含着汉民族的文化、行为与思维模式,这种熏陶与浸染正是文化的传承。

对于可以依据明确和明显理据明字源、讲字理的汉字,教材应呈现相应的学习材料。

明字源、讲字理的方式因字而异。如象形字、指事字可以通过追溯字源来讲字理,会意字可以通过拆分、组合构件来讲字理,形声字则可以依据形旁归类来实现。在教材的组织中,对于象形字、指事字可以用直观的方式把字形演变的过程呈现给儿童:原始表意性图画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会意字也跟图画有密切联系,呈现的应是各构件及其关系,若其中的构件是尚未学习的内容,同时呈现这一构件的字形演变过程,让儿童明了各个构件的形义关系以及构形的依据;形声字要呈现的则主要是形旁的字源以及结构关系。

何时呈现明字源、讲字理的材料比较合适?并非每认读一个汉字就必须呈现相关材料,这一时机应根据汉字特点和儿童经验来确定。大致可以分为两档,一档是汉字认读当下就出现,如象形字、指事字;另一档是阶段性地呈现,教材可以按照一定的周期设置特定的明字源、讲字理专题。阶段性呈现适合各种类型的汉字。

组织明字源、讲字理的材料需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识字初期少一些,具有一定的识字量后可以大面积地呈现;二是应从象形字和指事字开始。另外,有些形声字的声符与意义也有一定的联系,这些汉字可在中学阶段的教材中适时归类介绍。

为使汉字所承载的文化更快更好地内化为儿童的心理结构,教材呈现讲字理的方式宜适当采取整合取向,即追求汉字特征与儿童心理逻辑的契合。汉字学习中引导儿童关注、探究汉字构造方式,旨在传授儿童识字方法,培养儿童自主识字能力,但要求学龄初期的儿童完全按照汉字造字的理据来分析每个汉字形体与意义的联系是不现实的。在明字源、讲字理后,儿童的“说文解字”,只要不对字义的理解造成误导,应鼓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记忆汉字,如:乌鸦太黑了都看不到眼睛了,所以“乌”没有“鸟”中间的一点。这是儿童创造的识记方式,虽然从汉字个体而言并不符合字理,但是不能说不符合汉字构造的思维方式。因而,教材有必要呈现少量的儿童“说文解字”的样例,当然也可将样例编排于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由教师传递给儿童。

三、汉字与拼音的学习顺序

汉语拼音是识字阶段儿童学习的重要内容,厘清拼音学习与识字的关系是教材组织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汉字具有独特的形音义结构,尽管关于汉字认知、汉语阅读的心理机制尚无权威定论,但已有研究表明汉字认知、汉语阅读有其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心理特点,汉字认知的脑区、个体发展过程中对字词处理脑区优势的发展路径等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汉语特有的认知方式是母语赋予我们的民族属性,汉字教育有责任保护母语认知特性的传承。我们认为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先识读一部分汉字再学习拼音有利于儿童亲近汉字。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是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汉语拼音是正音、识字、汉字输入的工具,利用汉语拼音可以学习普通话、多识字、快识字,从而及早阅读,但汉语拼音本身不是与汉字相当的学习目的物。

我们主张识字教材采用先识后拼的编排顺序。例如,某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从第八单元才开始汉语拼音的学习,“先安排学生认识一些常见常用的实词――独体字,而且是构字能力很强的独体字,以及一至十的数字,然后再安排拼音学习,再过渡到认字、识字、写字的学习”。编写者如是阐释,“汉字是母语文字,随处可见,应当充分利用”,“拼音不是汉民族的母语,不应当脱离母语环境学习拼音”;“汉字是方块字,像一幅图画,儿童认识汉字比认识拼音字母容易得多”,“儿童学习拼音困难,容易一入学就产生挫折感”;而首先学习汉字是可行的,实践和专家研究都证明,不识拼音直接学汉字可行,“而且比先学拼音效果更好”。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实验课程也是先识后拼,其语文学习开始于集中大量识字,识字五六百后开始汉语拼音学习,并与计算机汉字输入学习整合。“在儿童认读一定数量汉字的基础上,习惯于汉字的以视觉符号直接表示概念,习惯于接受汉字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和语义密码后,再来学汉语拼音。从而养成儿童直接认读汉字的阅读习惯。”

在学习了一部分汉字后再学习拼音,然后在汉字认读、阅读与书面表达等学习活动中继续运用拼音,我们认为这是依循汉字认知心理的学习顺序。同时,从识字心理的角度看,先识后拼还可以充分利用儿童学前的语言经验,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识字是在一个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建立联系,利用儿童已经具有的口语心理词典,先识已经掌握音、义的字,字形和音、义之间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建立,可谓事半功倍。另外,从音节拼读的角度看,先识后拼也有助于降低拼音学习的难度。相对于汉字,汉语拼音对儿童来说更为陌生,先期识得的汉字可以成为拼音初学阶段的工具。 综上所述,识字初期教材的字种选择应该从三个维度来考量:一是适合于明字源、讲字理的基本字;二是儿童的口语经验;三是普通话400个基本音节的覆盖率。

要在汉字教育中比较充分地实现汉字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就教材建设而言,不仅仅是教科书的编撰,相应的教辅资源建设也是必需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为每一个“明字源、讲字理”的汉字设计开发专业性的帮助教与学的资源,因为教科书中呈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帮助儿童学习汉字的除了常规的图书、挂图、音像等产品外,还可以设计成学具,让儿童在操作中明字源,在拆分、组合汉字的构件中讲字理,在快乐的学习中传承汉字文化。

参考文献

[1]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340~342.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99.

[3]何林英,魏晓燕.构形学指导下中小学汉字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建设,2013(3).

[4][7]李先启,张鹏.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0,77.

[5]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特色[EB/OL].http://gbjc.bnup.eom/news.php?id=16710.201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