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采购方式范文

时间:2024-04-03 11:4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采购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殊采购方式

篇1

关键词:政府采购;市场经济;招标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政府采购方式的分类的现状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主要采购的方式主要有五种: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这一条的规定提及了不同政府采购方式的适用的条件,但是如果这是一种分类标准。那这种分类的标准是不明确的,也导致了实践中许多问题。1、公开招标公开招标是主要的招标方式,通过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所有潜在的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人通过事先确定的标准从所有人中择优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依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达到规定限额的,均应采用此种方式。数额标准是其适用条件。仅以数额规定,实践中化整为零的规避公开招标现象较多。故以其数额适用条件划分是不合理选择。2、邀请招标邀请招标是招标的一种方式,与公开招标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适用条件: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对于特殊性,这样的字眼如何界定的问题,其主动权掌握者属于采购人,这也不合理的。另外比例过大,也没有一个数据作为标准参考,操作困难。3、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适用情形:

(一)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二)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三)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四)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对于第二种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到底应该如何操作,没有统一的定论。第三种情形中的采购人刻意拖延而产生的情况的也是不可判断的;第四种情形中不能计算出价格的情形缘由(除非是最新的科研产品,一般产品价格很好估计的)非常值得让人深思。4、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在以下几种情形中,我们采用单一来源的采购方式:

(一)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二)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三)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这里规定的适用情形问题也是很显见的。第一种情形中,唯一的供应商处确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并未做出规定。

5、询价采购方式

对于这种适用的方式,政府采购法也规定了适用的情形。即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依照本法采用询价方式采购。这样的方式其效率性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二、政府招标的模式化研究及建议

对政府招标的模式化,需要遵循政府采购方式设计的理论前提。三大理论决定我国政府采购方式模式化应有的基本类型。经济理性论,它是建立在经典的经济效率原则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其认为,经济活动中激烈的竞争能进一步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率,进而为国库节约资金,同时使操作效率得到最大化,这样能保证纳税人的金钱得到公平、公正的使用。而政府采购主要是对公共资金的使用,力求公共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干预主义观念将政府采购视为利益的再分配,该理论认为,政府采购是公共资金的使用,是一种利益再分配,如果把它看做行政和福利国家下国家职能重组以后的又一种新的政府职能的话,政府对于同样具有参加采购资格的竞标人来说就存在着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问题。

控权理论,控权理论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传统理论。政府采购是一种政府主导的行为,整个采购活动必须在采购主体的控制和主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因此,采购主体的活动就构成整个采购活动的核心。同时,采购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现实活动,采购机关不仅享有一定的采购权限,而且还必然行使一定的裁量权。“权力的行使,若不赋予边界必然会导致滥用”,要使政府采购活动成功,就必须对采购机关的权限进行有效控制和规范。此三种理论决定政府采购方式及其程序设计上把握三点原则:一是保证采购活动的公正、公开;二是效率原则;三是透明原则。这也是构建政府采购模式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政府采购方式的模式化,是将理论结合实践,把握不断反复出现的采购方式的本质,并将其固定化过程,结合我国政府采购实践及其三大理论,我们认为GPA中三大政府采购方式比较适合我国政府度采购方式模式化的借鉴,即公开招标、选择性招标、限制性招标。三大模式化招标方式一是能与国际接轨,二是法条规范与实践更好的契合。

公开招标,国际公认的一种良好的采购方式,其是指对供应商或承包商的范围不作任何限制,任何想参与政府采购的供应商或承包商均可参加。公开招标与《我国政府采购法》招标中规定的公开招标、邀请招标采购方式模式一致。公开招标方式体现参与度、透明度与公正性。且最能体现政府采购公开、公正、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GPA协议中的较多规范对公开招标特别是其操作程序作了具体规定,以保证其功效的正常发挥,为各供应商提供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此应该为我国政府采购的方式的模式化一。

选择性招标,指只有参与条件的供应商才被采购机构邀请参与投标的采购方式。它由采购主体根据政府采购的需要,邀请供应商或者承包商进行投标。在选择性招标中,采购机构可以保有一个供应商的常用清单,这意味着在选择性招标中,采购主体可以在常用清单中选择供应商或选择一定数量的潜在供应商,而不用通过广告来招标邀请。至此可见,由于选择性招标在招标邀请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其可以有的放矢,节约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最大限度实现政府采购的经济性。这也是选择的含义所在。GPA这种招标方式对应我国的政府采购中的竞争性谈判与询价的采购方式,这应该是我国政府采购的模式化二:选择性招标。

限制性招标,也称为竞争性谈判,我国的单一采购来源方式可以称作限制性招标。其是指采购机构只与唯一一家供应商联系的采购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政府采购方式属于限制性的,而且它们实施的程序也基本一致。模式化的方式在于从整体上把握其特点,避免繁杂,其而形成系统性。GPA协议也对限制性招标的适用前提作了原则性规定,GPA协议第13条第1款规定对此作出规定。采用限制性招标方式,其目的性最强,且最能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适用于采购的货物或工程供应来源极其有限的情况。限制性采购方式简化了采购程序的中间环节,扩大采购主体的自由裁量权,限制市场竞争且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对此,各国政府采购法规定,只有在经过限定的几种特殊情况下,如只能向唯一供应商采购、紧急采购、添购等情形方可使用限制性招标的方式。这与我国政府采购竞单一采购来源方式具体使用条件规定对应。

结语:由于政府采购方式援引零散性的国外的采购方式,没有在国内进行理论上的整体分析,常常使得其在与国际上的政府采购方式对接中产生问题。对于招标模式化的研究,可以促进这一具有贸易性质的活动发展,融入到国际社会环境当中,也能更好的体现一国法治的研究水平,并且可以使之为立法的高水平作出必要的基础性作用。

篇2

关键词:政府采购;公平竞争;应用分析

一、政府采购方式内容及特点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政府采购采用以下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为各供应商提供的商业平台,就政府采购非招标方式而言,竞争性谈判采购要求参与采购活动的有效供应商不少于三家;谈判条件不得有歧视性条款;公平对待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及供应商的资质条件审查应严格且统一,确保竞争公平。邀请招标的供应商数量的选择也不少于三家,且只允许供应商报出不得更改的报价。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选择应依据采购项目的技术、工艺或专利权保护、首次制造等原因,货物和服务只能由特定的供应商制造或提供,且不存在任何其他合理的选择或替代的情况,或是在原有项目基础上添购,添购金额不高于原项目合同总价的10%.询价采购仅适用于采购现成的而非按采购人要求的特定规格特别制造或提供的标准化货物,货源丰富且价格变化弹性不大的采购项目。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还采用了定点采购、协议供货等其他方式。

定点采购通常是指集中采购机构通过规范的程序,采用招标投标方式,综合考虑价格、质量和服务等因素,择优确定一家或几家定点供应商,并同定点供应商签订定点采购协议,由定点供应商根据协议在定点期限内提供货物和服务。其与其他采购不同之处在于具有一次性采购,分批、分次长期地接受劳务服务“或”货物供应“的特点。

协议供货作为一种采购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比较长的历史。大宗标准化商品的采购者和供应商通过长期商业往来,形成了比较可靠的商业信用的基础,采购者同意和供应商通过协议,达成长期供货合同,为此建立了此种采购方式。在供货合同中,规定了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供货期限、付款方式、索赔等条款。其特点主要有四:一是采购商品一般是大宗的、相对标准化的,如初级产品、办公用品、标准耗材等,因为其价格浮动不大,品种规格相对单一,容易清算。二是建立在商业诚信的基础上。为避免商业欺诈,一般协议供货的供应商多为早有雄厚实力和良好商业信誉的大公司、大企业。三是采购合同一般也是标准化合同,其主要条款基本不变,只是采购商品的具体指标略有变化,可以反复使用。四是采购者和供应商可能是一对一地进行协议供货采购,也可能是一对多、多对多地采购,以形成规模效应、节约成本。它与定点采购相比,更具有适用范围广、选择品种多、价格调整合理等优势。

二、政府采购方式在各领域中的选择应用

(一)货物类采购的特点及可选方式

《政府采购法》所称货物,是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

此类项目采购模式应以集中采购为主,采购方式应以公开招标为主。另外,对于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及其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小批量(合同总金额不足40万元)采购急需的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桌面多功能一体机、投影机和复印机等,还可采用协议供货的方式。除采购中心另行组织批量采购外,均应在协议供货范围内进行采购,不得采购协议供货范围外的非中标机型。

(二)工程类采购的特点及可选方式

《政府采购法》所称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等。

工程类项目采购方式应以公开招标为主,其中的材料和设备采购由于产品的繁杂性、技术的复杂性、设计的不充分性、价格的多样性、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适宜选择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

目前我国各工程类项目建设招投标普遍采用的是“综合评估法”,即“综合评分法”,但其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授予评标人员的权力过大人为因素干扰中标结果,造成招标投标中的不正当交易和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对于大多数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没有特殊要求的建设工程项目,应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并逐步过渡到“最低评标价法”,以便与国际接轨,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招标投标活动。

(三)服务类采购的特点及可选方式

《政府采购法》所称服务,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分类,采购人采购的服务应包括印刷出版、专业咨询及工程监理以及工程设计、信息技术及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设计、维修、保险、租赁、交通工具的维护保障、会议、培训、牧业管理和其他服务等各类服务项目。

目前服务类采购主要集中在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及政府机关的公务消费上,其中主要是会议、会务接待及公务用车保障服务,其他服务类项目还未涉及,采购的范围还很窄。

由于服务类采购项目属于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范围很宽,采购对象具有多样性、地域性、抽象性以及周期长等特点,涉及的采购内容非常复杂,其政府采购的可选方式也是多样化的。除公开招标外,还有如目前在大连市实行的印刷、车辆的维修、加油等招标投标定点采购。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中都对服务类采购项目做出了规定,但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尽相同,实践中多数政府服务类采购项目如会议、公务接待、设计咨询、信息服务等很多由预算单位自行分散采购,这类采购项目还需要逐步规范。

三、目前采购方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机构,甚至有些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在政府采购方式的应用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规范的地方,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总结政府采购方式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采购方式应用界定不清。有些地方忽视了采购项目的特殊性和各种采购方式的适用范围和情形,忽视了集中采购的规模,造成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项目少、其他方式项目多,集中采购项目少、分散采购项目多。

二是规避公开招标。公开招标作为政府采购的首选方式,采购人不得以各种方式回避执行。但在实际中,有的地方采购人受小集团利益或其他因素驱动,将达到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化整为零或以时间紧、任务急为借口,改为其他采购方式,回避公开采购。

三是采购方式变更不规范。有些采购人对采购方式变更随意性大,对采购目录中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项目自行变更为其他方式,既不执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也不履行审批手续;有的监管部门在审批变更手续时也不能严格把关。

四是采购方式混用。有的采购人在某一采购项目中明明是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但在招标公告后又向供应商发放邀请函;有的采用邀请招标方式,但在评标时又就某一项内容与投标供应商进行谈判;还有的在招标中进行几次报价。

针对政府采购方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增加了管理难度;采购人员概念模糊,对法律法规不熟悉;执法观念淡薄,缺乏有力的处罚措施。预算单位怕麻烦、图省事,不按规定程序操作,等等。

四、解决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政府采购制度的优越性最终是要通过范围和规模来体现的,范围越广,规模越大,政府采购在加强支出管理、节约财政资金、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以及支持国内企业发展、保护民族产业等方面的作用就越大,效果就越明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认真分析、研究各领域项目政府采购的现状,探索各类项目政府采购对策,是我们在拓宽政府采购领域、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方面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严格掌握各采购方式适用的范围和情形

政府采购要首选公开招标采购方式,不能把该方式与其他采购方式等同起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公开招标以外其他采购方式以及未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在采用其他采购方式时,必须认真把关,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要求确定相应的采购方式。

(二)规范各类采购的操作行为,正确应用各种采购方式

在每个方式的应用上,既要考虑项目的数额,也要考虑具体项目的特殊性,更要考虑各种方式的适用范围和情形,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程序,规范操作,决不能简化程序,更不能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混用,影响公开、公平、公正和有序竞争原则的体现。

(三)严格监管,保证政府采购事业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尤其是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进一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公开招标以外的其他采购方式,避免审批中的随意性,从而使政府采购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四)对于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实施合并采购

一方面,可对采购项目实行纵向合并,对不同的采购项目,如产品的类别、性质、功能等基本相同或相近,应尽量进行合并。另一方面,对可采购项目实行横向合并,在集中采购的实务操作中,打破单位、行业甚至地域的限制,实现同类采购项目跨单位、跨行业、跨地域合并,更大程度地提高集中采购的规模。

篇3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27-02

一、引言

招投标是起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高级、规范的交易方式,其“公开、公正、公平”的特征已在各行各业中广泛运用,成为一种国际贸易的惯例。我国是从80年代初开始引入招标投标制度的,先后在利用国外贷款、机电设备进口、建设工程发包、科研课题分配、出口商品配额分配等领域推行,为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国家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招投标得到广泛的应用,各行各业的交易方式逐渐规范,对于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抑制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都起到了较大地促进作用。

二、采购方式的分类

(一)公开招标

采购人按照法定程序,通过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所有潜在的不特定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人通过事先确定的标准从所有投票中择优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采购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依据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达到规定限额的,应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

(二)邀请招标

采购人根据供应商的资信和业绩,选择若干供应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投标竞争,采购人依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条件,从中选定中标者并与之签订合同的招标采购方式。公开招标由于费用相对较高,对于采购标的较小的项目往往得不偿失,而且对于有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具备资格的潜在供应商较少,这类项目不宜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邀请招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

(三)竞争性谈判

采购人通过与多家供应商进行谈判,最后从中确定最优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这种采购方式,主要是对于通过招标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等情形而采用的采购方式。

(四)单一来源采购

采购人拟采购数量虽达到招标采购数额,但由于项目的来源渠道单一,或者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或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等特殊情况,只能由一家供应商提供的采购方式。因为这种采购方式没有竞争,所以也叫直接采购。

(五)询价采购

采购人向有关供应商发出询价单要求其报价,然后在对方报价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确定最优供应商的采购方式。这种采购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货比三家,其要求一是邀请报价的供应商至少应有三家;二是只允许供应商提供一个不得更改的报价。

三、议标的含义

我国实践别是在建筑领域里还有一种被称为“议标”的采购方法,是采购人和被采购人之间通过一对一谈判而最终达到采购目的的一种采购方式,不具有公开性和竞争性,因而它不属于法定招标范畴。“议标”一般被认为是单一来源采购(或直接采购)的一种俗称,也被称作非竞争性招标或指定性招标。它既不属于招标,就无须招标、评标、开标等程序了,双方谈判的基础就是合同文件,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签订合同了。一般来讲,“议标”方式只有在招标单位在发包某些不宜采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特定任务时,或招标单位经过权衡认为采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不能达到某种预期效果时才采用的一种采购方式,它实际上是一种合同谈判的形式。

四、议标方式的问题和弊端

(一)“议标”造成承包商垄断价格,不利于业主单位节约项目资金和保障采购质量

招标与直接采购、询价谈判等其它交易方式本质上的不同,就是它的基本属性:有组织的竞争、择优和公开、公平、公正。而“议标”是采购人和被采购人之间通过一对一谈判而最终达到采购目的的一种采购方式,不具有公开性和竞争性。厂商为了追求个体利益往往会任意抬高价格或降低生产成本,业主单位的利益和项目质量都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议标”不能促使承包商增强自身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招标活动中,承包商要想中标,就要占据市场优势。而要想占据市场优势,就要从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等方面入手不断修炼内功,提高自身竞争力。而“议标”使承包商失去竞争,“一家独大”,缺乏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议标”容易产生幕后交易,暗箱操作,滋生腐败

议标因不具有公开性和竞争性,采用时容易产生幕后交易、暗箱操作、滋生腐败,据统计,在所有经济犯罪案件中有40%与招标投标有关,而这类犯罪案件的绝大部分又与招标方式采用“议标”有关。

五、企业如何限制“议标”采购

(一)依法办事,按章操作,制定严格的控制条件和程序

招标方无论是政府或是企业大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对议标条件和控制程序作了严格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照本法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正在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招标: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而不适宜招标的;应急项目不适宜招标的;利用政府投资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的;承包商、供应商或者服务提供者少于三家的;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采购人自身具有相应资质,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的;以招标方式选择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具有相应资质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特许经营项目的工程、货物或者服务的;需要从原承包商、供应商、服务提供者采购工程、货物或者服务,否则将影响施工或者功能配套要求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加强学习,端正思想,构建严密的自控监督管理体系

作为招标方,无论是负责项目采购的部门,还是参与项目的立项、预算、规划、技术指导、业务管理及监督部门,特别是其主要决策者和负责人,都应首先加强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和熟悉我国招标投标的主要法律、法规及上级相关配套的实施细则,这是做好招投标工作、杜绝违规操作的前提。其次要提高对招标工作的认识,积极发挥招标的“三公”效能,要把招标工作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形象的重要措施,作为企业化解各种矛盾,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条子、电话、说情风,抵制腐败的一道天然屏障。决不可掺杂个人私情、私欲,滥用“议标”,规避招标,搞 “暗箱操作”、“桌底交易”。

篇4

【关键词】招标;采购;注意事项

中小企业在采购大宗物资时,常面临着采购方式的选择问题:是采用公开招标还是邀请招标方式?若采用非招标采购,是采用竞争性谈判,还是询价采购方式?如何既能满足时间紧、任务重的需要,又能实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采购方法是中小企业选择面临的关键问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1 四种采购方式的对比

1.1 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在公开媒介上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参与投标,并向符合条件的投标人中择优选择中标人的一种招标方式。其优点是在公开程度和竞争的广泛性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资金;其次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确保招标结果公正公平,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营私舞弊。其缺点是程序较非招标采购方式复杂、投标人越多,工作量越大、用时也越长。鉴于上述优缺点,建议对投资额大、标准化的货物、劳务或项目采取公开招标方式。

1.2 邀请招标

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邀请招标也称为有限竞争招标,是一种由招标人选择若干供应商或承包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承包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其优点是招标用时较短,节约招标费用,同时工作量较小,能够有效提升采购的工作效率。其缺点是由于邀请投标人的范围较小,可能排斥了更有竞争实力的潜在投标人,竞争性不如公开招标强,不易获得最优报价和服务;其次,在受邀投标人的选择上,人为因素较多,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项目或要求尽快完成采购的项目,就比较适合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这不仅保证了采购活动的公开性,同时也提高了采购工作的效率。

1.3 竞争性谈判

竞争性谈判是指采购人或者采购机构直接邀请三家以上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方式。其优点是谈判方式灵活,可就价格、服务、交易条件和技术细节等进行多轮深入细致的讨价还价,无需准备招标文件,也省去了开标、评标程序,缩短了工作时间,省掉了招标费用,保留了适当的竞争性。其缺点是谈判容易受人操纵,不易体现公平性,能够产生串通舞弊的漏洞,无限制的独家谈判,容易造成厂商任意抬高价格。竞争性谈判既可作为招标失败时的补充采购方式,又可用于采购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不能规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或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产品。

1.4 询价采购

询价采购是指询价小组(由采购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3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向其发出询价单让其报价,由供应商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报价,然后询价小组在报价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并确定最优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货比三家,它是一种相对简单而又快速的采购方式。其优点是操作便捷、成本较低、方式灵活。其缺点是容易重视价格,忽略质量和服务;确定询价对象时主观因素多,供应商来源单一,竞争性不强且操作不透明。询价采购方式适用于采购价格弹性不大的现货、价值较小的标准规格的设备或者小型、简单的土建工程。

2 采购方式选择的案例分析

某企业拟采购一批电脑,预计采购额为22万元,使用部门指定了电脑的品牌和配置。该企业要求采购部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来采购这批电脑,采购部发现此订单已经明确指定了设备的品牌、配置参数,且规格标准、统一,属于标准产品。在对市场进行调查并综合分析后认为:这批电脑属于货源充足且价格弹性小的物资,适宜采用询价采购方式。然而,根据公司内部管理规定,一次性采购一定数额以上的物资必须采用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或者邀请招标的方式,提出申请改变采购方式的报告未能获得批准,采购部只好按竞争性谈判方式实施采购,并且编制了竞争性谈判文件,了采购信息,并向相关供应商发出了谈判邀请,结果响应谈判的供应商只有两家,无法按规定组织谈判。在第二次采购信息后,增加了邀请供应商的数量,响应者还是不足三家,通过与供应商沟通得知此批电脑全部预算金额为22万元,电脑配置不高,利润较低,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利润大约为5000元,而参加谈判的直接成本需要2000元左右,包括制作谈判响应文件的费用、外地供应商参加谈判需支出油料费、差旅费等。若能成交,利润只有3000元左右,况且电脑到货安装验收合格后才能得到95%,其余5%要到一年的保修期满后才能收回,如不能成交,谈判费用一分也少不了,也就是说,参与谈判,成与不成都无利可图,因此,供应商不愿意参与谈判。最终,该批电脑的采购方式改为了询价采购,采购部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采购任务。

3 采购的原则及其注意事项

企业在选择采购方式时,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在确定采购方式时,具体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要结合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能把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作为确定采购方式的唯一标准。在采购实践中,有的项目尽管预算金额较大但数量较少,且属于标准产品,规格标准、统一,价格变化幅度不大,则不适宜于公开招标;或者说有的项目方案不细,技术复杂,没有办法计算出准确的价格,也不适宜于进行公开招标。而对于有些项目,尽管预算金额不大但技术含量高,项目涉及内容多,价格变化幅度大,具备公开招标的条件,就应该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对于不具备公开招标条件而要采取非公开招标方式的项目,在选择其它采购方式时,更应该对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并按照有关规定,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

篇5

避开谈判陷阱的九大技巧成功的谈判是从认识潜在的错误开始的。了解导致以下五个心理陷阱的根本原因,能帮你辨别交易的好坏,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过于自信

谈判者往往毫无理由地过于自信。研究表明,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才干、知识和技能。

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莫过于公司并购了。每年,醉心于扩张疆域的公司高管们会在并购上花掉30,000亿美元。然而,研究不断表明,三分之二的并购都失败了。这些交易不但没能为买家创造财富,反而为他们带来了损失。首要原因就是,过于自信的买家为并购出价过高。

要避免过于自信,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询问其他人的意见。请专家评论你的决策过程。

2)把所有交易的详细总结放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不论该交易的结果是好还是坏。这是防止你忘记过去所犯错误的最好方法。

3)在财务预测中加入一个过于自信折扣。在预测交易能够给企业带来的长期利润时,要在最乐观情况的基础上减去25%,再在最悲观情况的基础上加上25%。

4)如果你开始对交易的成功前景夸夸其谈,或者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辩解,或者试图掩盖它们,这些就是过于自信的迹象。明智的谈判者能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控制自负心理。

厌恶损失

研究表明,如果购买的股票价格迅速上升,人们往往很快将其出手,锁定利润。然后,他们就可以向朋友吹嘘自己的判断力如何准确。然而,如果股票价格大跌,人们则趋向于继续持有股票,等待价格回升。结果,投资者卖出了应该继续持有的股票,而保留了应该出手的。

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发现,损失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同样数额的获利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的2.5倍。怪不得人们要在本应削减损失的时候却仍然苦苦坚持。

要避免厌恶损失的陷阱,你需要:

1)评估你对损失的容忍程度。回顾过去的交易,看看你是倾向于卖出盈利的投资项目还是亏损的。

2)忘记过去。不要想着如何令某笔已经很糟糕的买卖咸鱼翻身,你把钱再投入进去只会损失更多。

3)在你对投资还没有产生感情联系前,做出出售决定。例如,在购买投资产品时,提前决定你会在价格下降到什么程度时将其出手。

4)记住这句话:你要喜欢承受损失,痛恨收获利润。看似荒谬,它却能提醒你在市场形势恶化时迅速出售表现不良的投资项目。

仓促交易

人们经常因为没有花时间系统地质疑自己的先入之见,或者考虑清楚交易的原因,而身陷糟糕的交易中。心理学家把这种急切的心态称为确认陷阱他们没有去寻找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同时又忽视了那些能证明相反意见的证据。

我们知道,得到好的第一印象的机会就一次,这就是确认陷阱的结果。人们一旦在脑海中形成某个观点,就很难改变,不管它多么愚蠢。

要避免犯这种错误,这些策略可供你参考:

1)要谦逊。承认自己与其他人一样,都不是完美的,都会犯错误。

2)做重要决定时,多听听他人的意见。这是避免陷入确认陷阱的最好方法。

3)做足功课。调研工作做得越充分,你就越可能注意到那些证明相反意见的信息。

锚定效应

当你要出售某一财产时,如果一位买家的出价比你心中的估值低得多,你会认为这个出价很可笑。然而,你会将这个出价当成起点,并因此受它的影响而最终降低了期望值。

买家给出的初始低价发挥的就是锚点的作用,你会以其为基准来判断整个交易成功与否。

锚定效应处处可见。例如,大多数买房子的人,会用他们谈成的价格比标价低多少来判断谈判是否成功。标价在这里就是锚定的参照点。

精明的谈判者则会忽略标价,转而委托专业人士进行独立估价,从而计算出房子到底值多少。

问题在于,很多当事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你会为购买订婚戒指花多少钱?很多人会说,两个月的工资。这就是戴比尔斯(DE BEERS)在其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广告中宣传的锚点。

你可以运用下面的策略来避免这个陷阱:

1)从不同角度分析每一笔交易,这样能减少锚定效应的影响。

2)告诉每个人锚定效应的危害。确保所有和你一起工作的人都明白锚点的破坏作用。

3)多样化你的锚点。当你用一个事实或数字作为基准的时候,锚定效应的危害最大。因此,要尽可能多找几个锚点。例如,在准备交易预测时,既要考虑最佳的情况,也要考虑最坏的情况。

短视

谈判者有时仅仅关注与交易有关的短期性事务,而忽略长期性事务。这就犯了短视的错误。

有关商业短视的最常见的例子,是不能预见竞争对手会如何应对自己的进攻举措。比如,某个商家发起降价活动,却没想到引发了一场价格战,结果让自己措手不及。

下面三个策略能帮你避免这个陷阱:

1)请专家帮助你考虑备用的长期方案。这种事情光靠一个脑袋是不够的。

2)不要让你对短期危机的最初反应扭曲了对事情前景的展望。下意识的反应常导致糟糕的决策。

3)检查你在交易中是否存在短视思维。嘴上畅谈未来要怎么怎么样,手头采取的行动却全是围绕短期性的事务而展开,这是常见的错误。

数字盲

失败的谈判者往往错误计算了交易失败的可能性。他们会忽略交易中的那些不起眼的数字,而这些数字日积月累却能带来一大笔损失。

要避免这个陷阱,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被短期的利益冲昏了头脑。真正重要的是长期的获利。

2)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它对你的最终获利有重要影响。

3)不要寻找不存在的事件模型。很多事件只是偶然现象,而非运气的结果。

4)对不起眼的数字尤其小心,特别要注意投资和交易的佣金结构。尽管佣金的数目通常不大,时间一长也会逐渐累积成一个大数目。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谈判的五个陷阱,那么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些陷阱呢?九步教你轻松避开:

步骤一:依法采购是前提

《政府采购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当要求所有供应商进行最后报价,采购人从谈判小组提出的成交候选人中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从政府采购指定媒体刊登的信息、案例分析、经验介绍中可以看到,个别地方只接受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有利的方面,规避其约束,觉得由规范的谈判后的评标最低价中标演变为竞争性谈判综合评分法、竞争性谈判性价比法更具灵活性和操作性,而不愿意采用最低评标价法。因为,采用最低评标价法意味着谈判小组失去了绝大部分的自由裁量权。

对策:

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操作,任何单位和组织包括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采购人、采购机构、供应商都应当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不应以种种理由擅自对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进行变通,同时认真贯彻执行2号文。各级监管部门对今后仍使用竞争性谈判综合评分法、性价比法的采购人、采购机构,一经发现,应严肃处理。

步骤二:严格遵循限制条件

由于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灵活、效率很高,不少采购人或采购机构对谈判非常青睐。为了避免滥用竞争性谈判,《政府采购法》对这一采购方式提出了限制性规定,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同志忽略了这些限制,若当地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对审批、实施过程疏于监管,违法现象出现的几率将会更高。竞争性谈判演变成主要的采购方式,主要与各方忽视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限制性规定有关。

对策:

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申请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应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

公开招标失败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申请拟由公开招标采购方式改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监管部门应认真分析公开招标失败的原因,并严格审查和控制,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投标的供应商达到三家以上,开标、评标后由于供应商资格、投标报价超过预算等原因导致完全满足招标文件的供应商不足三家,采购人要求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监管部门原则上不予审批,应要求采购人重新招标;对符合财政部令第18号第四十三条规定的,可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投标截止时间结束后参加投标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除采购任务取消情形外,监管部门经过审查,招标文件没有不合理条款、招标公告时间及程序符合规定的,才可批准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

而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必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2号文的规定,比照最低评标价法确定成交供应商。

步骤三:谨防监管滥审批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若要改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须获得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批准。然而,演变出竞争性谈判综合评分法、性价比法时,谈判小组将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采购人对竞争性谈判有着较浓厚的兴趣,除了符合《政府采购法》规定条件的政府采购项目申请实行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外,一些不符合限制条件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也积极争取、创造条件,要求监管部门批准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此时,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成为了***的重点。而某些不负责任的监管部门将审批权利作为谋求利益的手段,对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各地执行的情况看,若竞争性谈判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2号文的规定操作,谈判小组的自由裁量权被消减,高价中标的现象也会有所遏止,因此,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审批也将回归理性。目前,仍然存在滥用审批权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采购法》、2号文等相关规定并未能严格执行,谈判小组被人为地赋予了更多的自由裁量权,部分供应商甚至可高价获得政府采购合同。

避开谈判陷阱的九大技巧 对策:

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竞争性谈采购方式的规范操作作为监管的重点。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要求改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核,符合《政府采购法》规定条件的才予以审批,并监督其执行在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对擅自采用综合评分法、性价比法的进行查处。同时,对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逐级汇总、上报,为国家立法机构完善《政府采购法》或出台有关规定提供借鉴。

步骤四:最低价给予一定优惠

最低评标价法是否不能体现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就国际范围看较多地采用了最低评标价法,他们在采用最低评标价法时同样很好地实现了政府采购采购国货的政策功能。

如美国颁布了《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购买美国货时,政府应给予本国厂商6%的优惠;在失业率高的地区,优惠可达12%;国防采购项目甚至可以高达50%;为了鼓励和扶持借款国国内设备(货物)的制造业和国内工程承包商,《世界银行采购指南》在国内优惠方面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对国内制造货物实行优惠经世行同意的,世界银行可以提供一定幅度的优惠。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的保护本国工业、世界银行实施的国内优惠政策,在对价格进行评议时,是在供应商报价的基础上按报价的比例给予一定的扣除,然后再对各投标供应商的价格进行比较,价格低者中标。

对策:

首先,应学习和掌握世界发达国家、我国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规则、程序、优惠政策的规定及具体应用。在采用最低评标价法时,符合政府采购扶持政策的供应商或产品是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体现的,在投标报价的基础上应给予规定比例的扣除。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具体的政府采购扶持政策,特别是在投标报价方面的优惠幅度或比例。最后,在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也应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政府采购扶持政策。

步骤五:领会谈判的基本精神

部分人士片面地认为,《政府采购法》和2号文要求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必须完全相等。而所有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完全相等又是不可能、不存在的,《政府采购法》和2号文的规定给变通留下了空间。

在这个问题上,部分同志忽略了供应商超过谈判文件规定的采购需求、质量和售后服务时的解决方法,对最低评标价法的评标方法、操作程序缺乏全面了解。

对策:

熟练掌握最低评标价法和操作程序 最低评标价法已被很多世界组织和国家所采用,如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采购示范法、欧盟理事会有关招标采购的指令、英国、意大利的有关法律规定,招标方应该将合同授予最低报价的投标。我国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也应真正理解和领会。

熟练掌握竞争性谈判的精髓 首先,在按照《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编制谈判文件时,对采购需求、质量、售后服务应给出具体、规范的尺度或标准。其次,按照具体、规范的尺度或标准对所有投标人进行衡量,具体做法为,依据谈判文件规定的符合性检查、商务性审查、技术性审查程序等对所有参加投标的供应商进行衡量,符合性检查、商务性审查、技术性审查均合格的投标文件,可称之为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然后进入谈判的下一个环节,没有通过的做无效标处理;优于谈判文件规定的,不应给予任何照顾和优惠。

随后,再按法定程序进行谈判、确定成交供应商。

步骤六:发挥谈判小组作用

在招投标采购方式中综合评分法使用较多,不少人对综合评分法情有独钟,片面地认为评审专家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因素和评标标准对投标文件逐一进行审查并打分,才能发挥评审专家的作用。而若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谈判小组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之所以出现以上误解,主要是由于:对最低评标价法不了解,对最低评标价法下如何确定成交供应商尚未清楚或对弱化谈判小组的自由裁量权持抵触情绪。

对策:

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采购机构、采购人、供应商等都应熟练掌握最低评标价法的方法和操作程序,对采用最低评标价法的现场进行观摩,进一步了解最低评标价法情况下,评标专家是如何工作及如何发挥作用的。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对谈判小组的工作做好监督。

严格执行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规定时,虽然谈判小组的自由裁量权有所削减,但专家应发挥自身特长,认真研读谈判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商务条款、技术条款、发生偏离等的解决方法,按照谈判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供应商的谈判文件逐一进行审核,供应商出具的商务条款偏离表、技术条款偏离表的真实性是审核的重点。通过审核,找出与谈判文件正、负偏离项数和偏离值,在商务条款、技术条款中标有*号的重要条款不能发生偏离,供应商只要被认定有一项带*号的条款发生偏离的将做无效处理;小于谈判文件规定的偏离项数的,在价格评议时,按照谈判文件的规定,每发生一项偏离按照最终报价的0.5%~1%调增报价。

步骤七:公开招标文件忌直接沿用

在实际工作中,将公开招标文件替代为竞争性谈判文件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取谈判之名行公开招标之实 公开招标失败,马上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采购机构不再履行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有关程序,诸如重新制定竞争性谈判文件、谈判文件报监督管理部门备案、重新在省级以上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媒体信息等。直接将公开招标文件作为竞争性谈判文件,评标小组按照公开招标文件对投标供应商进行评审。

公开招标失败后将招标文件移用为谈判文件 一部分同志把竞争性谈判作为公开招标的压缩版,公开招标失败后,采购人虽履行了竞争性谈判相关程序,但仍将原公开招标文件作为竞争性谈判文件。

这两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还相当普遍,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同志对公开招标程序、评标办法、评标标准、中标原则比较熟悉,但对竞争性谈判的评标程序、中标原则比较生疏。

对策:

公开招标失败改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采购人应履行竞争性谈判相关程序。若要将公开招标文件稍做修改后用做竞争性谈判文件,首先必须获得具有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审批权限的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批准。审批通过后,成交供应商的确定原则应统一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法定原则,严格按《政府采购法》、2号文的规定执行。为保险起见,采购人编制的谈判文件在向供应商发售前,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论证,采购人、采购机构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其余程序,按照竞争性谈判相关程序执行。

步骤八:国标确保质量与售后

某些人可能还会认为,采用最低评标价法,竞争性谈判采购得到的成交结果质量、售后服务会跟不上。是否如此?答案是否定的。最低评标价法已被很多世界组织和国家所采用,并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在采用最低评标价法时,供应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对策:

总的而言,即参与谈判的供应商的资格、业绩应符合谈判文件的要求。

在质量方面,有以下措施可作为保障:货物或服务具有国家标准的,谈判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或有关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或提供样品并由国家有关机构出具检测合格证明。谈判小组对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条款偏离表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主要条款应(带*号)完全满足要求,一般条款发生偏离的项数小于谈判文件规定的项数。采购人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有疑义的,仍可交由国家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发生质量问题,可与成交供应商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采购人可向监管部门反映,监管部门调查核实后按《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关于售后服务:采购人在制定采购项目的售后服务条款时,一定要搞好市场调查,对潜在供应商售后服务机构设置及分布、售后服务人员、售后服务承诺、工时收费标准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了解。若供应商提供虚假资料或证明文件骗取成交的,一经发现,报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步骤九:多方共商详细规格与要求

《政府采购法》第三十条规定: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可进行竞争性谈判。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采购项目确实五花八门,采购机构甚至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项目,在招标前并不能确定详细的规格或具体要求,需要与有关专家、各方当事人对具体规格或要求进行修改、补充、调整后,才能最终确定下来。

而部分人依据《政府采购法》的这条规定,片面地认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永远不能确定采购项目的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假定这个推断成立,那么有些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的政府采购项目,在制定谈判文件、谈判过程中,包括最终的确定成交供应商,自始至终是没有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的。而没有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谈判小组与供应商的谈判就无从谈起;且如果没有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岂不是想让谁中标,谁就能中标?这个假设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之所以产生这一偏见,是由于这些同志忽视了政府采购程序的阶段性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性的问题。虽然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的政府采购项目,在制定谈判文件阶段可能存在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的可能性,但通过市场调研、组织专家论证、与供应商谈判等办法修改和完善,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最终还是可以确定下来的。

对策:

首先,采购人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搜集有关规格和要求,也可以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或专家对详细规格、具体要求进行论证。在谈判前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的,可以通过与供应商谈判,对谈判文件制定的规格、要求进行修改、调整,最终确定下来。

但在制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谈判过程中对规格、要求进行了修改,属于对谈判文件做了实质性变动的,谈判小组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且是否重新谈判,应征求参加谈判供应商的意见。而重新谈判的,应在省级以上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指定媒体上,且应为供应商预留充分的制作谈判文件、确定报价的时间。

宏观建议

篇6

关键词:物资需求计划;审批筛选策略;自动分类模型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物资需求计划是整个供应链的龙头与驱动,是连接客户需求和采购管理的桥梁,及时准确的需求计划能确保物资及时供应,最优化订货批量和降低库存成本。当前,随着“三集五大”的建设,物资集约化向纵深发展,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物资供应任务异常繁重,进一步深化物资供应体系建设,从物资需求计划源头入手,加强物资资源统筹协调能力、提高物资供应保障水平,是当前物资部门最迫切的任务。

本文在现有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分析物资需求与采购计划的历史数据,研究物资需求计划审核的策略,对需求计划退回原因进行归类并制定相应措施,加快物资需求计划的审核速度,提高物资需求计划审核效率;同时建立物资需求计划采购方式的自动分类模型,推动物资计划管理的效率与水平的同步提升。

1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现状

天津公司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正逐渐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从分散式管理向集中式管理过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天津公司物资需求计划由需求单位/部门需求人员提报,经本单位/部门领导审批完成后,报送至物资部门,物资人员对物资需求日期、交货地点、预算价格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无误后根据招标目录、协议库存目录、超市化采购目录等信息确定采购方式,开展后继采购过程。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需求计划退回率较高,业务人员对管理节点无宏观认识,需求计划处理不及时,采购方式确定人工干预较多等问题。

2整体研究思路

针对天津公司在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天津公司物资需求计划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自动分类技术,在物资需求计划审批和采购方式的自动分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建立物资需求计划审批筛选策略和采购方式自动分类模型,并将此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业务当中,从而减轻人工工作强度,弱化人工干预因素,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科学性。

本次研究采用SEMMA方法论进行研究。

Sample─数据取样

本次研究的样本数据来自于天津公司2011年和2012年采购申请数据以及采购申请状态数据。其中采购申请条目数26万余条,采购申请状态条目数130万余条。经过格式标准化、异常数据清除、重复数据清除和错误数据纠正等数据清理处理后,得出有效采购申请20万余条,采购申请状态105万余条。

Explore─数据特征探索、分析和预处理

本次分析主要从物资需求计划的凭证类型、项目类型、电压等级、物料类别、退回原因、采购周期等维度进行研究,找出物资需求计划提报过程中的规律性,为物资需求计划提报审批筛选和采购方式的自动甄别提供依据。

Modify─问题明确化、数据调整和技术选择

通过上一步的分析和预处理,找出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问题所在,量化关键因素,通过散点图、敏感性分析等方法,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Model─模型的研发、知识的发现

模型的研发是本次研究的核心,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找出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运用回归分析建立物资需求计划审批筛选策略模型和采购方式自动分类模型。

Assess─模型和知识的综合解释和评价

通过物资需求计划审批筛选策略模型能在采购计划审核节点,自动筛选出不合格的采购需求计划,提出处理建议,提高物资采购标准执行率、物资需求计划报送准确率。甄别不合格采购申请,经筛查后退回项目单位。

2.2物资需求计划审批筛选策略

为了找出物资需求计划退回的原因,我们对2011年及2012年采购申请状态日志明细表进行了统计抽样。2011-2012年采购申请状态日志总计1305642条,为保证抽取数据的质量,先排除了退回原因为空的数据,非空样本空间为228660条,为保证数据的客观性,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比例为10%,共计22676条数据,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特对数据进行了规范化修正,经修整后,得出规范化的数据11991条。

本次研究主要着眼于技术规范、物料编码、技术规范ID、参考价格、需求数量、交货方式和联系方式的原因分析,根据退回原因的性质,可将这些退回原因分为三类:完整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物资需求计划的完整性主要是指物料需求计划所需要素/信息是否完整,以支撑后继的采购工作及履约协调工作。常见的由于完整性不够而造成的需求计划退回原因包括:未填写联系方式、未填写交货地址、未挂接技术规范ID等。

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性主要是指需求计划中的物资是否为实际业务所需物资,提高需求计划的准确性是确保工程按期进行和预防库存积压的有效手段。常见的由于准确性造成的需求计划退回原因包括:物料编码选择错误、技术规范书不规范等。

物资需求计划的合理性主要是指需求计划中的相关需求是否能满足采购要求,需考虑外部市场及内部招标批次安排等因素,确保采购的可操作性。常见的由于合理性造成的需求计划退回原因包括:需求数量、参考价格和交货时间等。

2.3采购方式自动分类模型

目前天津公司主要采用的采购方式为:招标采购、询价采购、超市化采购和协议库存采购等几种采购方式。

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是指采购方作为招标方,提出招标物资的技术条件,按照招标流程从采购项目准备、招标公告、开标、投标、评标和受标的环节,确定中标供应商,直至最后签订供货合同。

通过招标采购方式,采购方一般可以获得很合理的价格和优惠的产品供应条件,同时也可以保证采购项目竞争的公平性。

招标采购主要适用于价值比较大,价格有较大弹性和有特殊需求技术条件的物资或服务采购,是国网公司较为普遍使用的采购方式。

询价采购

询价采购,是指询价小组(由采购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3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向其发出询价单让其报价,由供应商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报价,然后询价小组在报价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并确定最优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

适用于对合同价值较低且价格弹性不大的标准化货物或服务的采购。

超市化采购

超市化采购是指通过适用的采购策略确定协议供货商,明确物资品种、规格型号、价格、配送及服务标准,形成企业内部电子化超市采购平台,实现需求计划提报简单直观、采购过程规范快捷、配送服务高效优质的目标。

通过超市化采购方式,可以将日常零星的采购业务进行统一、集中、规范化管理,增加谈判砝码,产生规模化效应,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目前国网主要适应于超市化采购的物资主要包括办公用品和运维物资。

协议库存

协议库存是指根据未来一定时间内物资采购需求的预测数量,统一物资技术和商务采购标准,通过招标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采购方式,确定多个供应商,并以协议形式将单价、数量、总价、有效期等予以确定。在实际项目物资需求提出后,与供应商签订采购供货单的采购组织形式。

协议库存采购可以有效整合采购资源,提高招标采购效率和电网投资效益。对工期要求紧、技术标准相对统一、需求量大的物资纳入协议库存采购范围比较适合。

协议库存采购有特定的适用物资范围。根据协议库存的特点及各网省公司的实践经验,对比分析适用于协议库存采购的物资特性,建议符合以下条件的物资即可以协议库存的方式进行采购:

物资技术标准统一

年度有固定且较大的需求数量

需求频度高,响应时间较短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采购申请退回的原因中,采购方式错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约占39%。由此建立采购方式自动决策模型,为采购方式的选择提供系统支持能有效的减少物资需求提报错误的发生,增进物资采购效率。

图1:采购方式自动决策模型

为建立采购方式自动决策模型,必须先进一步分析采购方式的决定因素,为此我们对2011年及2012年的采购申请数据进行了分析,为方便研究,特做如下假设:

采购方式,“1”表示招标采购,“2”表示协议库存采购,“3”表示询价采购,“4”表示超市化采购。我们选取凭证类型、物料类型、需求数量、参考单价、金额作为变量因素,通过统计,得出各种变量因素同采购方式的关系如下列各图所示:

图2:采购方式与凭证类型关系图图3:采购方式与物料类型关系图

图4:采购方式与采购数量关系图 图5:采购方式与金额关系图

通过分析发现,物料类型、采购数量和金额是影响采购方式的关键因素,明确此关系后,我们选择非线性回归运算,得出如下关系式:

FS= [2+3SL+6SL2+JE+7JE2]

FS:代表采购方式,取值范围[1,2,3,4]

SL:代表数量

JE:代表金额

3研究成果与实际业务的结合

3.1采购申请自动甄别

物资需求计划审批筛选策略能在采购计划审核节点,自动筛选出不合格的采购需求计划,提出处理建议,提高物资采购标准执行率、物资需求计划报送准确率。甄别不合格采购申请,经筛查后退回项目单位。

通过对物资需求计划退回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因为数据不规范造成退回占整个退回数据的比例为18%,因此为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率,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套物资需求计划提报规范,涉及的数据包括交货地址、联系电话、技术条件、退回原因等数据。通过数据的规范,并将规范的规则固化到系统中,对实际业务数据进行规范性校验,可以规避因不规范的数据填报造成的采购申请退回,从而提高需求计划提报效率。同时数据的规范化,特别是退回原因的规范,可以为未来的数据分析提供高质量的元数据,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的循序优化殷实数据。

对于不是数据规范性问题造成的采购申请,可以从数据完整性、物料编码、需求数量、参考价格和交货期等五个方面进行甄别。

数据完整性。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交货地址、联系方式、技术条件和技术规范ID号。对于项目类采购,在系统中可以通过项目WBS编号和实际申请人的历史采购交货地址数据对新增采购申请进行校验,并给出交货地址的审核建议;对于非项目采购,可以通过成本中心和实际申请人,对新增采购申请进行校验,并给出交货地址的审核建议。联系方式主要和实际申请人有关,可根据提报的采购申请的实际申请人对联系方式进行校验,并给出联系方式的审核建议。技术条件和技术规范ID涉及的敏感性因素有项目WBS编号、电压等级和物料类型,可根据这三个敏感性因素进行校验,同时还必须对技术规范的审核状态进行校验,只有经过审核的技术规范,才能挂接到物资需求计划,同时系统给出参考的技术规范ID号。

物料编码。是否选择正确的物料编码对采购执行效率和库存周转水平影响深远,错误的物料编码有可能导致采购错误的物料,进而有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影响物料编码的因素有项目类型、电压等级和技术条件等。系统可根据这三个因素对物料编码的正确性进行校验,并给出可能的物料编码建议。

非标物料,应确定哪些情况使用标准物料,哪些情况使用未标物料,哪些情况使用非标物料。制定相应的物料使用规范,根据规范进行提报。

周转物料,制定周转物资替代规则,确定哪些物资存在周转物资,并要求按周转物资进行提报。

需求数量。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有项目WBS编号、电压等级、投资规模、技术条件和物料编码等。系统可根据这些因素推算出物料总的需求量,并统计已采购量,由此计算出仍需采购数量。以此作为校验的数据基础,为本次采购数据给出合理建议。

参考价格。由于很多电力物资都受到铜、铝等期货市场的影响,因此我们参照协议库存的方式,建立价格联动机制,以对期货市场的价格进行动态响应。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参考价格主要对物料编码存在关联关系,可将历史采购平均价和最后一次采购价格作为参考。

交货期。可建立可视化的采购进度跟踪平台,当然这必须以完善采购提前期数据库为基础,对于已发生的采购业务,通过历史采购数据,计算出物资的平均采购周期;对于没有发生采购业务,但有相同类型或者相同厂家的物资,可采用类比估算,估算出该物资的采购周期;而对于没有发生采购业务,同时也没有相近物资发生采购业务的物资,可以根据专家判断、供应商问答等方式,采购三点估算的方法进行人工估算。

3.2采购方式分类决策

采购方式自动分类模型能自动对提报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类决策,提出采购方式建议,提高计划采购方式分配的效率,减少人为干预的可能性,提高采购决策的科学性、公开性、及时性。同时采购方式的分类决策,有利于提高库存物资周转率、战略加工物资使用率和协议库存利用率。

根据第2章的分析,采购方式的分类决策首先考虑国网招标目录、自主招标目录、协议库存目录和超市化采购目录等采购方式指导性目录,在此基础上,系统根据物料类型、需求数量、参考单价、金额等因素,运用模型算法,提出调整建议,给采购方式决策人员进行参考。

4结语

4.1提高了计划管理业务处理效率

通过审批策略的自动判断,提高计划管理的业务处理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实际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缩短物资需求计划采购方式的判断时间,提高物资计划管理的水平。

4.2提升了计划分配效率

通过给出采购分配方式建议,使业务人员在面对采购方式决策时更有依据,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减少整个计划提报环节的处理时间,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物资需求计划审批筛选策略及采购方式的自动分类模型与应用研究项目方案》 普迅电力

《基于电力物资供应体系建设的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研究》 普迅电力

《数据挖掘教程》 李保坤、张丽娟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SAS数据挖掘与分析》周爽、阮桂海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原理及应用》 李志刚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7

【关键词】 国有煤炭企业 采购成本 成本控制

采购是指企业以合理的价格从企业外部获取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企业采购成本的降低直接会带来利润的上升,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受到传统体制以及观念的制约,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大量占用了企业的现金流量,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在物资采购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供应链管理思想,提出相关合理化的建议,为我国的国有煤炭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

一、国有煤炭企业物资采购的现状

煤炭行业是受计划经济影响较为严重的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煤炭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体制改革推进速度很慢,企业整体的效率比较低下,这就导致了现阶段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在物资采购的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操作的原因,只有全面分析我国国有煤炭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准确合理地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1、缺乏健全的采购制度以及有效的监督体制

健全的采购制度是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的前提,煤炭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国有煤炭企业既需要采购一些满足一线员工基本生活保障的物资,也需要采购生产需要的物资,采购金额巨大,种类繁多,采购管理的难度很大。目前我国的国有煤炭企业在采购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对“采管”进行有效的分离,相关的财务人员、采购计划的制定人员以及采购监督人员不能对采购的执行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采购执行人员的决定权利很大,这样就会导致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发生采购腐败行为,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

2、相关采购人员的知识技能素质差

煤炭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所采购的物品既有生产所需要的大型精密设备也有日常运营所需要的办公用品以及员工的一些生活用品,物品的种类繁多,数量规格不统一,不同物品的采购需要采购人员具有所购商品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采购管理知识。而当前我国的采购管理的培训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高校开设有采购管理专业,具有专业采购知识的人才比较稀缺;同时,煤炭企业的采购人员大多都是过去的物资供应管理人员,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为严重,采购管理能力不足,成本控制观念比较落后,对采购成本的控制能力不足。

3、采购方式不合理

目前煤炭企业的物资采购方式主要包括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两种采购方式,在采购体制改革以前主要是分散采购,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集中采购已经占到主导地位。但这两种采购方式是适用于不同的物资的采购,并不是哪种方式优于另一种方式。在分散采购模式下,物资需求部门可以独立地完成本部门的采购,审批程序简单,能很快地满足部门的采购需求,但是采购批量小,采购价格高,物流费用高,不利于对整个采购过程的监控,容易发生“寻租”行为;集中采购可以通过大批量的采购来压低采购物资的价格,通过集中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严格的审批监督流程来防止采购腐败的产生,但集中采购的采购批量大,采购周期长,不能迅速及时满足需求,采购管理的成本高,对一些低值物品实行集中采购会形成“规模不经济”效应。目前国有煤炭企业对采购方式的确定归于简单化,不能根据需求的特性以及所购物资的特性来合理地选择采购方式。

4、对供应商的管理落后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都是由物资部门的计划完成,不需要和供应商来往。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煤炭企业必须通过外部采购来获取企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资源。著名战略管理学者波特指出,供应商与企业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目前国有煤炭企业的供应商管理能力比较低下,不能发挥其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作用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只是简单地把供应商当成交易对象,尽可能以最低的价格来完成每一次物资的采购,这样就不能实现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使得企业的每一次采购都需要寻找新的供应商,增加了物资采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交易成本,最终不利于企业长期的采购成本的控制。

二、国有煤炭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建议

国有煤炭企业在物资采购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仅会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降低企业物资供应的能力,甚至会增加企业运营负担,危及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又要加强对具体采购业务流程的管理,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1、建立健全的采购制度以及采购监督体系

制度保障是采购成本控制的前提,目前我国的国有煤炭企业正处在管理体制的变革期,在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起规范的采购管理的审批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使企业各部门所需物资都是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内合理合法地进行。我国的国有煤炭企业物资采购的完成需要财务部门、采购需求部门以及采购部门三方合作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之中财务部门只是负责付款,而采购需求部门则是负责制定采购需求计划,这就导致了采购部门的职权过大,不利于对采购部门的监督,也不利于发挥财务部门的成本成本控制优势以及采购需求部门对所购商品的了解优势。因此,必须加强财务部门和采购需求部门对采购管理的监督作用,财务部门要确立统一的成本核算原则,为采购部门制定采购价格以及采购审计提供依据;物资需求部门需要对所购物品的质量规格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防止采购部门采购到伪劣产品。只有通过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以及物资需求部门三方的互相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防止采购腐败的发生,同时还能发挥各部门的职业专长,最终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2、合理确定采购方式

随着国有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之前分散的采购方式逐渐被集中的采购方式所取代,对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之下集中采购都能取代分散采购,必须根据需求的特性以及采购物资的特点来合理的确定采购方式,不同的物资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在采购管理中有著名的“80―20”法则,既占企业采购资金的80%的物资是由企业20%的供应商提供的,我们应该对企业所采购物资的属性进行分类,对于经常性需求而且通用性比较大、采购金额比较大、需求周期比较稳定的物资采取集中采购,由物资需求部门向采购部门提交采购计划,由采购部门完成物资的采购,并接受财务部门的采购审计,接受物资需求部门的物资检验;对于通用型比较小、采购金额小而且需求周期不固定的物资,由物资需求部门直接采购,并接受财务部门的采购审计和采购部门的采购监督,这样就可以在有效保证物资供应的前提下控制物资的采购成本。

3、加强供应商的管理

供应商对于企业来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采购风险、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我国国有煤炭企业的物资需求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需求的物资一般是比较确定,需求的周期一般也是比较稳定的,这就为维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提供了前提。同时,要想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煤炭企业必须有很好的供应商管理能力。首先,企业必须明确哪些物资是标准化程度高、通用性较大而且需求是周期固定的,哪些需求的周期不确定、标准化程度低,对不同性质的物品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其次,企业需要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和档案制度,对需要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加强考核与监督,确保供应商有足够的供应能力以及对产品质量的保证。最后,还要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对优秀的供应商进行奖励。

4、建立完整的采购绩效评估体系

在需要的时间周期内,以合适的价格为需求部门提供质量符合要求的物资,是采购部门的职责,而在当今买方市场的背景之下,供应商会利用各种隐性的手段来拉拢采购人员,让采购人员以牺牲公司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利益。国有煤炭企业与一般的企业相比较而言,采购的物资数量庞大,物资种类繁多,供应商的资质也各不一样,对采购的全过程的监督以及供应商的监督比较困难,因此,在采购过程中要做到:建立完善的采购绩效考核体系,以成本、交货准时性、产品质量等因素作为考核指标,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采购人员进行考核,对于出现采购腐败的相关采购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开除其在企业的职位,并追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对于采购成本控制实行“末位淘汰”制,对采购成本控制不力的采购人员调离采购工作岗位,以督促采购人员控制企业采购成本;将采购人员的福利待遇与采购绩效挂钩,对于采购成本控制很好的采购人员给予相应绩效的工资。这样才能保持采购队伍高效、廉洁、富有战斗力,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5、采用第三方采购

第三方采购服务的基本概念,源于管理学的外包。它指的是供方和需方为专注于其竞争优势,将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外包给第三方公司的采购方式。与企业自己采购来满足需求相比较,第三方采购以采购订单为核心,对采购过程中物流运作中的各个环节状态进行严密即时的监督,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采购计划和执行路线,并通过对多元素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分解,将企业的采购需求迅速转变为直接的采购任务,大大提高了效率。我国的国有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的丰富行业经验以及企业在煤炭采掘和煤炭化工领域的技术优势,对采购成本控制的能力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自身无法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将非核心的物资需求外包给第三采购服务商,利用第三方采购机构丰富的采购经验、专业的采购团队,来减少商品库存及运输的费用,帮助企业化解由质量、缺货带来的风险,为企业准时提供价格合适、质量符合要求的物资,有效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在采购成本控制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但这些建议仅仅是针对采购成本控制而言的,需要指出的是采购成本仅仅是企业生产运营从成本控制的一部分,而目前我国的国有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意识比较淡薄,只有在企业整体生产运营过程中坚持成本控制意识,才能保证整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也才能将采购的成本控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高现昌:强化煤炭企业集中采购管理努力降低物资采购成本[J].管理科学,2009(4).

[2] 孟晓红:刍议如何控制国有企业的采购成本[J].经管视线,2011(12).

篇8

关键词:企业 电子商务 电子采购

企业采购部门业务的优劣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而信息化时代,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和发展,传统的采购方式已经很难再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基于Internet的电子采购受到了青睐。

所谓电子采购,就是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购买业务处理。它改变了通常用人工进行的采购处理方式,使原来必须人工操作的工作现在可以诉诸于网络。电子采购为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搭起了一座信息交流的桥梁,对于买卖双方都带来了业务上的便利。本文论述了大部分企业采用传统采购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实现电子采购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几种电子采购方式,最后论述了实现电子采购需要注意几个的问题。

一、B2B企业电子采购的必要性

现在大部分企业在采购方面仍然实行手工操作,以电话、传真、直接见面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而对于企业来说,物资或劳务的采购又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首先,由采购人员寻找相应的产品供应商,通过上门调查、产品认证、试生产、供货跟踪等手段调查他们的产品在数量、质量、价格方面是否满足要求。在选定了供应商后,采购人员就会发出一份标有具体产品数量的采购订单。然后,企业会接到供应商的通知,告诉他采购订单已经收到并确认订单可以满足。当产品由供应商发出时,采购者再次接到通知,同时还有产品的发货单。企业的会计部门核对发货单和采购订单后付款。当原有订单变动时,购买过程将更加复杂。这一采购全过程较长,工作量十分大,还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采购常常为低效的商品选择过程、费时的手工订货操作和昂贵的采购成本、冗长的采购周期这些问题所困扰。而且传统模式的报价方案也无法及时适应价格变化,往往会使买卖双方在经济上受到损失。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B2B从根本上构架了企业采购的模式,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获取了更大的收益。供应链中电子采购的过程与体系整合的越好,节约成本的幅度及过程改进的效益就越大。这些提高可以在以下几个领域得到体现。

1.在线采购降低了采购成本。与目前采用的人力、电话及传真的采购方式相比,电子采购更便宜,也更有效。据调查显示,采购原料总成本的40%来自与处理、管理订单有关的交易。在线采购不但便宜快捷,而且也有望减少开列账单及订单的失误,从而减少很多的交易成本,已经采用了电子采购的企业,过程成本降低了90%;对于采购商品及服务的直接成本来说,其价格减少了11%。例如,3M公司,过去每天的办公材料产生成千上百的订单,这些订单占公司采购贸易量的70%,但是交易额只占采购支出的2%,每个订单需1-3天制定,近三分之一的订单需要返工,重新修订。后来3M公司实施电子采购方法,极大地减少了交易成本,几乎完全根除了返工及其他错误,定单内部周期也降至一小时内,这种改进使原来的采购成本由120美元降到40美元。

2.扩大采购范围,提高采购质量。企业通过网络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合适的供应商,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价格、服务以及物流之间实现最佳组合,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

3.可以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减少采购的人工操作错误,降低库存。传统采购中,需求双方信息闭塞,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市场调查。电子采购系统使双方能够更容易快速地得到信息,从而将企业的原有周期缩短,降低了库存。 4.电子采购彻底改变了生产销售公司的供应链,在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形成了一个订单信息流。由于从客户服务者到网络为基础的技术转变,建立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相统一的数据库,全面改造了企业的价值链。也为企业通过此供应链在产品设计和生产方面与各种层次的供应商交换意见提供了便利。

二、企业电子采购的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采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采购方式由过去的传统采购加速向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和询价采购等多种方式转变,提高了企业采购的整体效益,确保企业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质量优良的物资。企业电子采购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利用网络寻找货源和供应商

据统计,从1998年3月我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到2004年完成4975亿元交易额,比2003年增长400%,我国的电子商务进入了务实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企业已达到870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0万多家,大部分企业建立了宣传网站、提供广告、电子目录、电子查询等服务,为企业的采购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2.网上竞价采购

网上竞价采购又称为逆拍卖,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平台把招标方式和拍卖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网上竞价采购为企业和供应商提供了一个交互的平台,即供应商通过竞标压低价格而获得企业的采购合同,是B2B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大热点。

竞价时,由企业根据采购需求竞价标书,事先约定竞价条件,并主持整个竞价过程。经过国防企业资格预审合格的供应商,都是在匿名条件下与对手竞争,可以在规定的竞拍过程中充分进行竞争性报价,争取自己获得有利的排位,符合预设中标条件的供应商最终中标。网上竞价采购,整个运行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展开,改变了以往采购过程中信息不充分、不透明带来的种种问题。相比传统的竞争报价方式,网上竞价采购的在保证实时竞争现场的同时又能保证参与各供应商间的背对背,从而有条件创造出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保证企业的利益。 2000年9月18日,美国UT公司在中国进行网上零部件拍购;预计约2000万美元的货品,最终以1251万美元成交;节约采购成本37%,共735万美元。2007年2月27日,安庆石化通过竞价采购,在德国采购油改煤气化装置消缺所需的一块特殊合金钢板,节省了采购资金52万元,实现了价格最低。资料显示,通过网上竞价采购可以节省5%至40%的采购成本。

3.电子招标采购方式

篇9

第一条为了加强部直属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规范审计行为,保障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提高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央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审计,是指部直属预算单位审计机构(以下简称"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依法对本级及其所属单位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的审计和审计调查。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与中央预算有直接经费领拨款关系的水利部本级、部直属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政府采购审计工作。

第四条政府采购审计包括: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编制和审批,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单位分散采购的范围和工作程序,政府采购事项的审批、备案与合同管理,政府采购资金的审计等。

第五条上级审计机构对下级审计机构的政府采购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由审计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也可由审计机构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审计机构承担。

审计机构应当依照本办法及《水利部委托社会审计业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被委托的社会审计机构的政府采购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政府采购审计的主要内容:

㈠政府采购有关法规、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㈡政府采购预算和实施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

㈢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的执行情况;

㈣政府采购备案或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

㈤政府采购信息在财政部指定媒体上和水利部指定媒体上的情况;

㈥政府采购合同的订立、履行、验收和资金支付情况;

㈦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

㈧对供应商询问和质疑的处理情况;

㈨政府采购的招投标及其他采购方式情况;

㈩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第二章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执行审计

第八条政府采购预算及执行审计

㈠政府采购项目是否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㈡政府采购项目及采购资金预算是否在政府采购预算表中单列,有无应列而未列的问题;

㈢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否进行调查研究、有无弄虚作假问题;

㈣年中因追加预算、政府采购目录及标准调整或不可预见的原因而需要补报的政府采购项目,是否在政府采购活动开始前补报政府采购预算;

㈤是否存在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政府采购、突破预算实施的采购项目;

㈥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是否正确、完整。

第九条政府采购计划执行审计

㈠政府采购计划是否按照本单位经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㈡政府采购计划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报送;

㈢政府采购计划的变更是否依照程序进行,有无随意变更采购计划的情况和计划外私自采购的行为,有无任意追加突破限额的情况;

㈣因特殊情况,政府采购计划需要调整项目技术指标或需求数量的,是否在该项目实施前向有关部门提出变更要求;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的项目是否报送水利部、集中采购机构调整后再组织采购。

第三章政府采购审批与备案执行情况审计

第十条下列事项是否报经财政部审批后实施:

㈠政府(部门)集中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其他采购方式;

㈡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非本国货物、工程或服务;

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审批的事项。

第十一条分散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其他采购方式,是否经水利部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下列事项是否备案:

㈠部门预算追加应当补报的政府采购预算、已经批复政府采购预算的变更;

㈡政府集中采购计划和部门集中采购计划;

㈢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经批准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进行采购项目的执行情况;

㈣限额标准以上,公开招标数额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进行采购项目的情况;

㈤限额标准以上政府采购项目的合同副本;

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备案的事项。

第四章政府采购形式和方式审计

第十三条政府采购组织形式的审计

㈠列入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是否按规定办理集中采购,有无采用化整为零、分解整体项目、增加采购批次等手段规避集中采购控制的情况;

㈡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权限进行,有无随意采购,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有无规避政府采购监管的问题。

第十四条政府采购方式的审计

㈠政府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贯彻了以公开招标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的理由是否真实、充分;

㈡是否将应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工程或服务化整为零,有无以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或擅自采用其他采购方式;

㈢是否严格按照已确定的采购方式和要求进行采购,有无在执行过程中自行改变采购方式等。

第五章政府采购程序审计

第十五条公开招投标程序的审计

㈠招标审计

⒈自行招标是否符合有关条件,委托招标是否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委托的事项;

⒉是否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招标公告;

⒊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间;

⒋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完整,有无以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供应商,对潜在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招标文件指定特定的供应商,是否含有倾向性或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其他内容的;

⒌是否存在招标机构、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相互恶意串通,虚假招标行为;

⒍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澄清或者修改的,是否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期规定的时间前,是否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投标人,招标过程中是否存在擅自修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违法行为等。

㈡投标审计

⒈投标人是否具备政府采购项目所需的资质(资格),是否具备招标文件中列举的要求;

⒉投标文件的编写、密封、撤回、更正、补充、替代方案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及招标文件的要求;

⒊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联合投标的,其资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采购人规定的特定条件;

⒋投标人在递交投标文件的同时,是否递交了投标保证金;

⒌投标人是否向招标采购单位、评标委员会成员提供不正当利益手段谋取中标。

㈢开标、评标与定标审计

⒈参加开标会议的人员、开标时间、开标记录及开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无效标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开标是否在有关监督机关监督下进行,是否公正、公开;

⒉评标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评标委员会是否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专家是否按规定抽取,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员是否按规定回避,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在评标时是否另行制定或修改、补充任何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对所有投标人都相同,评标的指标、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标底的编制和确定是否合规、合理、科学,评标委员会是否按规定进行评标,是否执行了评标纪律或受单位非法干预、影响,评标过程是否在有关监督机关监督下进行;

⒊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是否向招标人提供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中标候选人,中标候选人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排序,采购人是否按照评标报告中推荐的中标候选供应商顺序确定中标供应商或事先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

⒋中标供应商确定后,中标结果是否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公告,并向中标供应商发出中标通知书;

⒌投标供应商对中标公告是否有异议,招标采购单位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对质疑内容作出答复。

㈣中标审计

⒈采购人或采购机构是否在规定期限内与中标供应商签订书面合同,所签订的合同是否对招标文件和中标供应商投标文件作实质性修改,采购单位有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作为签订合同的条件,是否与中标供应商私下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是否存在中标书发出后无正当理由不与中标人签订采购合同的行为;

⒉对中标人放弃中标、拒签合同的,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的,在投标文件中没有说明且未经采购招标机构同意,将中标项目分包给他人的,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是否按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邀请招标及其他采购方式程序的审计

㈠邀请招标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项目是否符合邀请招标方式的条件,供应商是否根据资信和业绩进行选择,供应商是否在三家以上。

㈡竞争性谈判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单位是否按照规定成立谈判小组,谈判小组人数和组成是否符合规定,被邀请的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是否不少于三家,谈判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㈢询价采购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采购单位是否按照规定成立询价小组,询价小组人数和组成是否符合规定,被询价的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是否不少于三家,询价方案是否符合要求,报价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等。

㈣单一来源采购程序的审计

主要审查其采购行为是否符合该采购方式条件,采购项目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采购价格是否合理等。

第十七条政府采购文件完整性审计

主要审查政府采购文件,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标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是否齐全并得到妥善保存。

第六章政府采购合同审计

第十八条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审计

㈠政府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

⒈政府采购合同的主体、内容、形式、程序等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⒉政府采购合同的签订是否符合政府采购预算、采购计划的要求,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等;

⒊有关经济合同是否按照《水利经济合同审计签证和备案暂行办法》进行了审计签证;

⒋采购机构以采购单位名义与供应商签订的政府采购合同,是否取得采购单位的授权委托;

⒌采购单位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或服务,与供应商签订补充合同,原采购合同其他条款是否变更,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是否超过原采购合同金额的百分之十。

㈡政府采购合同条款和内容是否完整、明确、具体,意思表达是否清楚准确

⒈商品或服务的名称是否规范;

⒉数量、规格、质量、性能表述是否正确;

⒊价款和酬金是否明确合理;

⒋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否明确合理;

⒌违反合同的责任是否明确。

第十九条政府采购合同履行审计

㈠采购单位或其政府采购机构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验收;

㈡政府采购合同的验收是否由专业人员来进行,验收记录、验收证明书是否齐全、完整等。重大采购项目是否委托国家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办理验收事项,验收方成员是否在验收书上签字;

㈢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否擅自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如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需要变更合同,或者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变更、中止、终止的合同,审查合同变更、中止、终止是否经过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审批,相关法律手续是否完备;

㈣合同纠纷、合同违约责任是否按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及时、合理、合法的处理;

㈤采购人或采购机构是否将应当备案的文件资料提交财政部门备案。

第七章政府采购资金审计

第二十条政府采购资金审计

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是否合法、合规并及时足额到位,有无挤占、挪用其他专项资金的情况。

第二十一条采购资金支付审计

㈠采购资金的申请和划拨是否根据批准的年度采购预算,科学编制用款计划,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资金支付;

㈡预付款是否符合采购合同所约定的条件(工程采购还应审查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和工程进度);

㈢支付资金是否符合采购预算、采购计划、采购合同的要求;

㈣预付和结算是否由财务部门直接向供应商、劳务提供者或施工企业支付,有无采购部门或采购机构违规支付的情况;

㈤结算时是否扣除了预付款,是否预留了质量保证金,有无提前支付的情况。

第八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二条预算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审计机构视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责令改正,给以通报批评;责令退还或者追回政府采购预算资金;根据违规金额建议预算主管部门核减下年度政府采购预算;建议有关部门、单位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㈠拒绝、拖延审计机构要求提供的与政府采购预算及其有关的财务情况和会计资料的;

㈡拒绝、阻碍审计机构执行政府采购审计的;

㈢编制虚假政府采购预算,骗取政府采购预算资金的;

㈣擅自变更政府采购预算,改变政府采购预算用款方向或性质,造成政府采购预算资金损失浪费的;

㈤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中相互挤占、挪用、转移、虚列支出的;

㈥造成政府采购的国有资产流失的。

第二十三条被审计单位(部门)有关责任人员干扰、阻挠、破坏政府采购审计,审计机构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处罚的建议。对审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有关责任人,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追究责任。

第二十四条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进行政府采购审计时,应当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做到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对、、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可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篇10

关键词:采购;合同;法律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设备物资采购是企业最常见的交易行为,企业经营所需材料,从办公用品到大宗设备,都需要通过采购交易来实现。作为采购方的企业,如何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有效控制法律风险,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影响采购合同风险控制的因素

在市场环境下,影响交易的因素多种多样,对采购方而言,即使企业的经营业务相似,对采购合同的风险控制程度也可能有所差异,它主要受两类因素的制约:

1.市场因素,即采购方在谈判中的地位。如果市场上有许多同类卖主、供方规模实力较小、产品单一,而采购方实力大、采购量多、并具有多次采购的潜力,那么,采购方就容易在谈判中取得优势,进而能够更大程度地保障本方利益,降低法律风险,反之,便会在风险控制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2.企业自身因素,即采购方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采购方的风险防控制度及其执行力度,会制约法律风险控制的效果。一个运作规范的企业,必然有完善的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大多包含了关键风险点的控制方法,严格制度的执行,无疑将有利于法律风险的管控。

二、采购合同的法律风险控制

1.核查标的物的合法性

首先,采购合同的标的物应为出卖方所有或有权处分,否则,有可能导致合同效力待定,需有权处分人追认才能生效。其次,合同标的物不能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流通物。法律法规限制买卖的物品,必须经许可后才能在限定的范围内买卖,例如对于烟草、化肥、酒等产品,我国实行专卖制度,只有国家指定和特许的企业方可生产、制造、加工;对于炸药、雷管和品等管制用品还须获得政府的审批、许可、备案、核准等。企业在采购此类产品时,应当查验供方的相关许可证书,否则,很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2.注重对合同相对人主体资格的把握

在签订合同前,采购方要查验对方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许可证书、证书等资料,确保销售方是合法存续的公司,该公司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在其营业范围和许可范围内。合同谈判人、签约人应当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他人员参加谈判或签约的,需出示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采购方应注意核查人的资格,人只有在授权范围和授权期限内从事的经济活动,行为后果才能归属于公司。

3.注意合同约定的明确性

(1)合同标的物条款。签订采购合同时,对标的物情况必须约定准确,包括名称、品牌、型号、数量、计量单位等。在实践中,不少企业尚未对此予以重视,例如在购买打印纸时,数量只写“10”,没有具体的数量单位,这样,很容易对“10包”还是“10箱”产生歧义,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2)质量条款。标的物的质量标准应在合同中约定清楚,一般包括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等,如果双方对质量有特殊要求的,也应在合同中写明;同时,要注意约定产品的质量保证期,并写明起算点。

(3)交货地点与售后服务条款。交货地点约定得明确与否,意味着货物是否能够顺利交付。而且,由于交货地点与风险转移、所有权转移、合同履行地等一系列法律概念都有关联,因此,对采购方来说,最好选择本公司地点为交货地。对于大型设备等产品的购买,采购方还可以要求对方进行售后服务承诺,包括故障响应时间、保修期内及保修期外的维修条件、范围及费用分担方式等。

(4)支付条款。合同价款必须注意大小写一致,并标明金额单位及币种,同时,应注明价款的含税情况,对于采购方而言,争取含税价款较为有利。此外,应写明价款构成,如“此价款中已包含了与交付相关的运费、包装费、安装费”。至于合同付款时间,则要根据交易习惯、彼此信任程度、双方在谈判中的地位等因素来决定。对采购方来说,要争取不付或少付预付款,并尽量在对方交货后付款或按进度付款,以确保交易安全。

4.写好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

针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后果,合同中要尽量明确地约定违约责任。如果事先不约定违约责任,事后出现逾期交货、产品不合格等情形时,企业若进行索赔,还须向法院提交损失额度等一系列证据才能得到支持。而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数额或比例,只要不是过高或过低,便可直接成为适用依据,省去了索赔时的许多麻烦。

合同的争议解决方式通常包括仲裁和诉讼两种,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一,但不能同时选择。在不违反法律管辖规定的前提下,采购方要尽量选择本方熟悉的法院或仲裁机构,为保护本方合法利益争取有利因素。

三、加强责任意识,保证风险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