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香范文
时间:2023-03-20 15:0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月桂花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八月桂花香》主题歌为《尘缘》。《尘缘》是罗文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徐日勤作曲、编曲。歌曲分粤语、普通话两个版本,粤语版由林夕作词,收录在罗文1988年1月由华星唱片发行的粤语专辑《尘缘》中;普通话版由娃娃作词,收录在罗文1988年3月由华星唱片发行的普通话专辑《尘缘》中。
2、《八月桂花香》剧情简介。胡雪岩与振威镖局的董武祺及董岚自幼相识,因大约年龄相若而结成挚友。後来雪岩于弱冠之年陪父亲上京应考,在途中巧遇孤苦无依的湘莲,并将身上仅存的盘缠倾囊相赠,爱意从此深植彼此心中。不料武祺在见到湘莲之后,亦惊为天人,对湘莲痴恋不已。雪岩与春霖叔混入宫中想开开眼界,却失手被擒,所幸得格格开恩不以降罪,格格对个性耿直讲义气的雪岩产生好感。于是雪岩、武祺、湘莲、格格四人自此陷入复杂迷离、爱恨交织的情网之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飘香桂花,食药俱佳
桂花含芳香物质,可以提取香精,为化妆品工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桂花香味浓厚高雅,能制作甜食点心,也能入菜、制茶。桂花食用历史悠久,桂花酒最富盛名,屈原在《九歌》中就有“援斗兮酌桂浆”之句。在桂花盛开季节,选含苞待放的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3年,便成酒中上品。宋代坡称桂花酒风味不凡,在《桂酒颂》中写道:“以桂酒方授吾,酿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人间物也。”桂花既香且甜,在民间有将桂花直接和入米面中制成糕点,如桂花汤圆、桂花糖年糕、桂花糖莲藕、桂花西米羹、桂花银耳羹等,都是老少皆宜的食品。用1公斤桂花和1公斤白糖拌和腌制而成的“糖桂花”,色香经年不变,是我国传统的甜味佐料。唐代时,民间已出现以鲜栗子肉为主料,配以桂花等煮烧而成的桂花鲜栗羹;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就很爱吃用桂花点香的仿膳窝头;至今上海及江南一带流传着桂花甜酒酿的小吃。桂花还是熏制花茶的好材料,“桂花点茶,香生一室”,采摘鲜花,阴干后密闭贮藏,便可一年四季都品尝到清香淡雅的桂花茶。
桂花味甘辛、性温,有芳香和胃、生津辟浊、散寒止痛、化痰理气、排毒美颜、疏肝等多种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桂花生津、辟臭、化痰,治风虫牙痛。”经蒸馏而成的桂花露有疏肝理气、醒脾开胃的作用。《陆川本草》称桂花“治痰饮喘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桂花富含锌元素,经常食用能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骨骼生长,对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桂花有温胃散寒的功效,能去除胃部寒气,达到止痛的效果。在寒冷的冬季,冷风一吹,很多人会感到胃部不适,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可能反复出现胃胀、胃痛等毛病。这时就可以泡上一杯暖暖的桂花茶或者喝一口桂花酒来缓解不适。
桂花茶:有和胃理气、温胃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胃寒疼痛、消化不良。
制作方法:将七到十朵干桂花加入适量的红茶、红糖后,以热水冲泡后饮用。
桂花粥:具有化痰、散瘀、止咳、平喘的作用。
原料:鲜桂花20克或干品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放粳米至煮熟,再加入桂花,文火煮l0分钟后加入冰糖即可,早晚服用。
桂花肥鸭煲:滋补阴虚,健脾益肾。
原料:肥鸭1只(约重1000克),糖桂花75克,料酒、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肥鸭宰杀,褪毛,剖腹去内脏,用清水冲净血污,斩成块,纳沸水锅内焯15分钟捞出,冲洗去污沫。将鸭块放入沙煲内,加入糖桂花75克,料酒、精盐适量,加盖。旺火烧沸,文火炖1个半小时至鸭酥烂,离火,带煲上席。
桂花适合女性保健
桂花有散寒止痛、化痰理气的功效,尤其适合女性保健。对于女性的养护来说,桂花不仅能美白肌肤,尤其在月经期腹痛或经闭腹痛时,还能起到一定的调理、缓解作用。《本草汇言》中说:“桂花能散冷气,消瘀血。”
桂花玫瑰花茶:有养颜美容、舒缓喉痛的作用,能改善多痰咳嗽的症状。
原料:桂花、玫瑰花各3克。
制作方法:将桂花、玫瑰花各用开水冲泡后饮用,每天2~3次。
桂花酒:健脾补虚、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尤其适于女士饮用。
桂花60克,浸入白酒500毫升中,放置1个月后饮用。
蜜桂秋梨八宝:生津化痰,排毒养颜。
原料:秋梨两个,糯米30克,黑米30克,粳米20克,桂圆、红枣、枸杞百合共50克,干桂花2克,蜂蜜一勺,红糖20克。
制作方法:秋梨洗净,用刀挖去核成一个盅,用清水浸泡备用。将糯米、黑米、粳米淘洗干净泡水40分钟,用锅蒸15分钟,取出后加入桂圆、红枣等食材,并加入红糖拌匀,装入秋梨盅内,用旺火蒸30分钟取出。蒸秋梨的同时,用温水把干桂花泡开,微凉时调入蜂蜜做成桂花蜜。将桂花蜜淋在蒸好的秋梨上即成。
桂花鲜栗羹的传说
桂花鲜栗羹是杭州的传统名菜。相传在唐明皇时期的一个中秋夜,月中嫦娥见到杭州西湖的迷人景色后禁不住翩翩起舞,震得月亮中的桂子、桂花纷纷坠落,导致杭州一带的天上降下一阵“香雨”。恰巧这时,灵隐寺的德明和尚正在积善厨中烧栗子粥,这些从天上掉下来的香花正好落在粥锅里。第二天清晨,众僧吃了这种栗子粥,都说特别好吃。德明师父便把散落在寺院中的桂子拾起来,种在对面的山坡上,第二年中秋节桂树开花了,这座山就被称作“月桂峰”。后来种桂树的人越来越多,西湖四周和杭州街巷庭院里都有。所以每到中秋时节杭州城里就满城飘香。再后来桂花栗子粥经不断改进,配以西湖藕粉,色泽红、绿、黄、白相映,栗片脆嫩藕羹稠浓,多种花香,甜美适口,便成了中秋节杭州的一款名菜,取名为“桂花鲜栗羹”。
篇3
每每走到桂花树下,我就挪不开脚步,很贪婪的吸着这一片香气,想起刚到江南的那段日子,虽然清苦,可是了无牵挂,很舒心很自在,那时候觉得江南是个好地方,真的是鸟语花香,让人着迷,让人心醉。
时过境迁,好像一切都变了,似乎一切又没变,像是回到从前一个人漂泊的日子,憧憬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安静却又不平静,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从前,像从前一样做个可以梦幻的丫头。
闭上眼睛让桂花香气沁人心脾,流连在五脏六腑直接,带走一身的浊气,让身体放松,朋友说我的眉头总是紧皱的,那么现在应该是放开的,身与心的放开,不再郁郁不乐,不再心事重重,不再愁眉苦脸。
篇4
2、《男朋友》,作者:碧海流冰;
3、《八月桂花香》,作者:流景悠;
4、《Alex和我的六年》,作者:土豆甜汤;
5、《牧神的午后》,作者:于捷;
6、《南街 北街》,作者:低空;
7、《十年》,作者:暗夜流光;
8、《雾霭》,作者:周而复始;
9、《TMD大学生活》,作者:落戈;
篇5
睁开眼睛,许多小小的、金黄的桂花出现在我眼前。桂花的“母亲”(桂花树)用粗壮的树干,茂密的枝叶保护着它们,替它们遮风挡雨。
桂花树的树干,差不多有一条大水管那么粗。在高处伸出不同形状的枝条。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桂花。金黄的桂花缀在翠绿的枝叶上。颜色搭配的非常美。
桂花只有一粒米那么大,有四片花瓣儿,在树上藏了很多,密密麻麻的,地上掉的也随处可见。这派景象让我想起一首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篇6
永世真意千秋离,恒誓轮回寻君情。
心雨离。相思垢
骤雨初歇,月光晴朗,八月桂花香。曾许旦年携手游,思情上心头。
昔年中秋,与君共游,玉盘明如昼。今秋独登望月楼,怎除相思垢?
心雨离。君赴加拿大以寄之
柳絮随风花落尽,心随流星逝。雨落愁肠离人情,欲言梦已醒。
闻说五月春尚好,也拟将筝放。旦愁美景吾独在,无处话寂凉。
心雨离。忆梦
常忆游赏西湖,着迷不知晓暮。亦曾泛轻舟,沉醉其中薄雾。
细雨,欢笑,别是一番美好
心雨离。生死情
柳随风飘,心随柔情,折花赠红颜。
篇7
上星期三的早晨,我背起书包上学去,刚走出家门,就有一股浓浓的香味钻进我的鼻孔,我满心惊喜,莫非是桂花开了?我被这香味牵引着跑到桂花树前,想瞧瞧期盼已久的桂花宝宝的模样。
在浓密的绿叶中,我找到了,那细细碎碎的小黄花,一丛丛,一簇簇,特别漂亮。我凑近了仔细观察,每朵桂花都有四片圆圆的小花瓣,中间簇拥着一团小小的花蕊,好似一群可爱的小孩手拉手跳着圆圈舞。我很好奇,这么小的花怎么能散发出那么馥郁的香味呢?再后退几步看,桂花树好像穿上了一条绿底黄花的蓬蓬裙,端庄美丽。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这满树的桂花不正是金秋送来的名片吗?
一阵微风袭来,树上飘落一阵稀稀疏疏的桂花雨,这“一树浓香呢喃,一地落英低语”的桂花,在着急地催我上学去呢!我依依不舍地和桂花挥手告别,桂花的香味早已沾满了我的衣衫,和我一路同行。
从那天起,我就成了一个“桂花迷”。一没事,就跑到桂花树下,赏花,品香。只可惜桂花的花期很短,几场秋雨过后,桂花的香味就变得隐隐约约了。
篇8
要了解“三秋”的准确含义,首先,要清楚“三秋”的组成部分,它由数词“三”和名词“秋”组成。“秋”指“秋季”,这没有争议,关键是数词“三”。古诗文中,“三”,一般虚指,泛指多数,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走路,这当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再比如成语“三人成虎”,意思是说谣青说的人多了,就让人信以为真了。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三秋”理解为“几个秋季”,比如,柳永的“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就不能理解为“几个秋季的桂花”。因此,要弄清“三秋”的意思,我们就不能习惯性地按照固定熟语推断法去推断文言实词“三”的意义,而是要追根溯源,理清“三秋”的缘由。
“三秋”之“三”跟季节有关。古人将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为了便于称呼,依次为:孟、仲、季。比如秋季即为孟秋、仲秋、季秋三个月。但是即便如此,还是存在一个问题,“三秋”的“三”是指序数词“第三”,还是指基数词“三”?也就是说,“三秋”是指秋季的第三个月,也就是季秋,还是指秋季,即指孟秋、仲秋、季秋这三个月?再以柳永的“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例,这里的“三秋”就存在着如上的争议。
其实,要解决“三秋”问题。还是要将其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结合生活常识来理解,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其词义。从语法结构来看,《望海潮》中的“三秋”是修饰“桂子”(即桂花),俗语云:八月桂花香,不可能说九月桂花香,所以将“三秋”理解为“秋季”,相对来说比较妥当。高中教材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个“三秋”的例子:“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教材注释为“季秋,这里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这争议较少,因为后文补充道,“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积水退尽而寒潭清冽,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现紫色,这写出了九月的景色特征。所以从景物特征来看,这里的“三秋”当然指“季秋”。
当前,关于“三秋”争论最大的应该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般人以为,这里的“三秋”指的是“三年”,以显示那种度日如年的相思情。其实,这是读者的一厢情愿,以为尽可能将时间拉长,就足以显示热恋中男女的恋情。同样,要准确理解“三秋”的含义,还是把它放到语言背景之中。这一句俗语源于《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中所写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采葛(文中“采萧、采艾”同)的小姑娘之间的恋情,一日不见面,就好像很长时间没见面一样,时间的长度越来越长,从“三月”到“三秋”,最后到“三岁”,所以可以肯定这里的“三秋”不是指“三年”,因为“三岁”就是指“三年”。元代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认为,“三秋则不止三月矣”“三岁则不止三秋矣”。此种说法,相对来说为大家所接受,具体而言,有人认为,这里的“三秋”指的是“三个季度”,也有人认为是“两年多”。不管怎么说,这可以看作“三秋”的引申义了,因为它不是指“秋季”,也不是指“季秋”,而是指一个大致的时间段。这一时间段总是大于三个月而小于三年,
篇9
中秋节传统吃的东西桂花糕
桂花酒,八月桂花香,的确,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田螺
在广东许多地方,中秋节还会有吃螺蛳的习惯。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月饼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小吃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其中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
鸭肉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而且,八月份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口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中秋赏月好去处最早看见月亮的地方——九溪烟树
交通:乘K4、308、504、游5路、假日5线到钱塘江边的"九溪"车站
介绍:杭州中秋赏月地点,九溪烟树,这里刚好是杭州第一处看见月亮的地方,赶在日落时分来到这里,静静等待,你就能看见月亮慢慢升起的美景了。山泉丁冬,飞瀑迷离,初升的圆月,迷幻的水雾,仿佛人间仙境一般,适合孤芳自赏火离群索居的你。因为此地偏远,赏月的人最好能够快去快回。可带上一壶酒,月下独酌。
最适合情侣的赏月点——满陇桂雨
地址:位于西湖西南的南高峰与白鹤峰夹峙下的自然村落中,与杭州动物园、虎跑梦泉相邻。
交通:乘K4路动物园站下
介绍:正在恋爱中的人,总想寻一份浪漫。中秋佳节,远离尘世的烦嚣,带着心爱的她来到这里,抬头见明月,低头见到的就是如桂花般清雅脱俗的她,此情此景,怕是连月里的嫦娥也会生出几分羡慕之意。
最适合异乡客的赏月点——云栖竹径
交通:坐Y4路、324路、658路到云栖竹径站下车
介绍:到云栖竹径游赏,最使人迷恋的是那条宛若游龙的“竹径”。在这条竹径上漫步,给人一种潜游在绿海碧波中的感觉。特别是月下的竹径,格外宁静、格外凄美。
篇10
丫头是一个很传统的女孩,我们认识5年了,她还固守“鸿雁传书”的传统交流方式。在信息技术时代,我一直对她那种方式很不理解,常劝导她说:“写书信很辛苦,写好了还得去邮局邮寄,很费神的。你的电脑操作技能不差,不妨发发‘伊妹儿’,轻松又快捷,还可以节省邮资。”丫头理由十足辩解说:“发电子邮件太没有个性,标准的方块字,呆板的格式,如果人人用键盘和电脑代替纸笔,汉字的书法艺术总有一天会失传的。”细细思考丫头的解释,的确很有道理。
快一年没有收到丫头的书信了,今天面对桌上的两封信件,心情变得复杂起来,有几分欣喜,有几分沉重,更有几分惊奇。我在抽屉里找了一把小剪刀,小心翼翼剪开封口,慢慢的把信纸轻轻地抽了出来,一股纸墨香味飘了出来,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但是感觉还是怪怪的,除了墨香味道,还有一丝很熟悉但又遥远的馨香,淡淡的,一下子想不起是什么香味。我把信封的开口对准鼻子,深深的吸了口气,嘻嘻!闻到了,是挂花香味!
鬼丫头,哪儿弄的桂花,现在才阳历七月底啊,桂花飘香也得等到农历八月才有啊,时令相差两个月,我纳闷起来。丫头给的惊喜,果然出人意料。
办公室上午很寂静,没有往常周一那种特有的喧闹,也许是天气炎热的缘故,来办事的人都不知躲在哪儿歇夏去了,我偷着这难得的闲儿,独自享受丫头送来的浸润在满室清新空气里一丝淡雅的甜味。丫头的第一封信是7月18号写的,丫头在信里说:“今天早上起得很早,洗漱完毕我就去了院子里,小心翼翼地采摘了桂花树上仅开的几朵花瓣,之所以小心翼翼,是因为我害怕仅有的几朵桂花不幸从我手中滑落,更怕那桂花的香味邮递到你手中没有了香气。”我在阅读信笺的时候,也许丫头正站在自家的庭院,一袭白裙,秀发披肩,青瞳如水,傻傻地看着桂花树,仰望树冠一片翠绿中早早地冒出的点点嫩黄;也许丫头在自个的小阁楼里低头沉思,双眉紧锁,泪眼盈盈,聆听罗文那首《八月桂花香》的低迷曲调。今天是26号了,我在心里默默告诉丫头:“丫头 ,信笺我读了,经过千里的邮递,丫头采摘的桂花,芬芳如故;花瓣的芳菲有如丫头的芳泽,让我陶醉。”
拆开第二封信,信页里即刻散落5朵阴干了的桂花,飘停在办公桌的玻璃压板上,极象5只醺醉了蝴蝶,安逸地舒展着金灿灿的翅膀。在信页的中央,丫头柔美的字迹上烙印着几团金黄的泽痕,每团四个花瓣清晰可辨,花瓣的印痕小巧娇柔,如丫头在我梦中清雅的映影,淡香可掬。
下班了,我轻轻的折叠好信笺,装入信封,放入一个精致的檀香盒里。在电子邮件泛滥的时代,收到亲友的信件已经弥足珍贵了,何况是丫头的信件。丫头邮寄的虽是两封平信,但是字里行间浸润着一种异样的情怀,很美丽,也很温软,刺穿我柔软的心房 。书信渗透的牵念和情愫有如阴干了的花瓣,虽然色泽淡了许多,但香味绵长依然,在信页里久久不散,时时让我忆起丫头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