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3 11:3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戏曲基本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审计取证方法按其取证顺序与记账程序的关系可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
1.顺查法
顺查法指审计的取证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一致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审计人员应首先检查原始凭证——核对记账凭证——核对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与财务报表相核对。
优点:审计过程全面细致,一般说来不容易遗漏错弊事项,因此,审计质量较高;同时由于方法简单,所以易于掌 握。
缺点:事无巨细,不突出重点,机械繁杂,工作量大,不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小、会计资料较少、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
2.逆查法
逆查法是指审计取证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反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审计人员应首先分析检查财务报表——追查至相关的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核对记账凭证——核对原始凭证.
优点:可从被审计事项的总体上把握重点,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主攻方向,目的性、针对性比较强;由于突出重点,因而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缺点:由于运用逆查法一般不要求对被审计事项进行全面的详细审查,因此可能遗漏重要错弊事项。此外,在技术上逆查法比顺查法要复杂,掌握起来难度比较大。
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大,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健全,管理基础较好的被审计单位。
例题:(2004)逆查法能够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完整性。而顺查法能够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真实性。
答案:×
二.掌握详查法和抽查法
审计取证方法按照审查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的范围大小可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
1.详查法
详查法是指对被审计的某类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的全部内容毫无遗漏地进行全面详细审查的方法。
优点:可以有效地查出会计资料中存在的各种差错,不易出现遗漏,一般能够收集到说明被审计事项的完整证据,使审计质量有可靠的保证。
缺点:因为要审查全部账表凭证,因而必须安排足够的人员和时间才能完成审计任务,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审计成本相对较高。
适用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比较混乱的被审计单位,以及可能存在重大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被审计单位,可考虑采用详查法。
2.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推断总体状况的方法。
根据确定样本数量和以样本推断总体所依据的方法不同,抽查法可以分为统计抽样法和非统计抽样法(详见第十章)。
抽查法不同于局部审计。
优点:抽查法能使审计人员从单调、复杂的工作中摆脱出来,极大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省审计资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若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必须拥有各领域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因此,应注重提高各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多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交叉多能型人才的需求。多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尊重学者的主体性为前提,大大提高了学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那什么是多能型人才呢?多能型人才所具备的特征如下:(1)知识渊博,多能型人才至少精通两个甚至两个以上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2)知识的融会贯通,多能型人才往往把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交叉融合,并资源整合以形成新知识、新思维;(3)注重创新,多能型人才总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思维理解和运用知识,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为适应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和多能型人才的要求,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已经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仅仅具有简单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掌握一门技术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音乐的发展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二、高校音乐人才的教学模式看多能型人才的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中的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中所设置的音乐学院三大培养途径。虽然高等音乐教育的水平和规模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在音乐人才培养方面也出现诸多问题。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只注重单一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提升和发展空间,也无法适应21世纪新形势下对多能型艺术人才的需求。下面以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为例来剖析当前市场音乐人才培养的缺陷和问题所在。
(一)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错误
目前高等学校培养的音乐人才目标定位单一,知识结构也比较单一。音乐专业的学生所学的仅是本专业业内较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存在单一性。并且还缺乏对知识的拓展外延,比如与之相关的作品编排、组织策划、舞台把控、演唱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种只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单一技能的分段联系,忽略各个部分的整合和综合训练的教育,又脱离舞台实践,这样严重违背了一专多才的多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音乐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多能型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高校音乐院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置相对独立、单一,学生学科专业方向也比较单一,缺乏对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及综合运用能力,往往出现唱歌的不会表演,表演的不会舞蹈,舞蹈的又不能唱歌等现象。
有个别学校全面培养开设课程时略显全面,但是只注重了开设而没有注重结合。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课程开设随意性也较强。在歌表舞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上,没有做到真正的交叉结合,故而也会造成人才培养的单一(看似全面实际单一)。
另外根据对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一些高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时,依然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未能将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受挫。
(三)在音乐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我国的很大一部分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只重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教学的艺术实践环节。作为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实践环节,不但能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实践出真知”,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同时也能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很多高校虽然也意识到了艺术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费等原因,还是未能相应培养应用型、多能型人才的要求。
(四)目前文艺团体全能型人才现状
根据调研全国多数文艺团体,除戏曲剧团外绝大多数团体几乎没有能歌善舞,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优质演员,但戏曲演员表演戏曲剧目尚可,在表演音乐剧、歌剧等作品时又在唱法上受限。可谓能在美声、戏曲、民族、通俗唱法相结合运用自如并能做到歌唱、表演、舞蹈为一身的演员可谓是寥寥无几。
当今市场上音乐人才基本上都属于一专而非多能的现状,所谓的一专多数也是学而不精。由此可影射出,在教育的影响下促使了文艺团体多能型人才匮乏,文艺团体人才的缺失也影响了教育教学的目标改制,因此,多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被社会和各类音乐院校和中专教育提上日程,深入改革,细化发展。
三、多能型音乐人才培养机制初探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多能型音乐人才
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为先导合理设置专业,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专业要结合学科特点、服务对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以避免人才培养目标的盲目性。另外,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树立人才培养的新观念,并建立多元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要在科学设置专业课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基本功的扎实练习、知识的拓展延伸、学生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多能型音乐人才。
(二)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做到二者兼顾
现代社会对音乐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说拉弹唱能歌善舞样样具备,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应协调好理论和技能的关系。随着学生就业渠道的拓宽,艺术培训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也成为诸多学生的职业选择,从事声乐、钢琴或者舞蹈等教育教学工作,使部分学生有些力不从心。究其原因在于,在高校的音乐学习中,学生的努力方向更多在于技能技巧的学习,而对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他们在从事专业教学过程中深感欠缺。因此,各类教法课、集体课的开设就必不可少。教法课上有大量的教学实践学习,使学生能学到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为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所培养的学既登得了舞台也上得了讲台。懂理论会教学有技能,这样多能型的音乐人才才是社会所需和未来音乐市场的主导力量。
(三)科学、设置课程,合理编排教材
篇3
当今是信息化和科技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对于教育教学的提高有其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使这种科技化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挥其本来的优势,课程种类划分的越来越细,课程内容越来越窄,对课程教学体现出了“深”的一面,而缺少了“纵”方面的研究,即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因此,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了把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整合成一门必修课程的要求。这样既顺应了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又避免了教学内容重复、叠置的现象。《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整合,进一步优化了音乐理论课的课程结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将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显著作用。
一、凸显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的优越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属于两门各自独立的学科,但事实上两门课在内容上存在着很多相同的知识点,如音高、节奏节拍、调式调性、音程和和弦等,内容的重复学习一方面浪费教学时间和师资,另一方面使课程之间缺乏连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基本乐理是音乐学习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音乐基础知识,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都会学习基本乐理的一些知识。进入到大学的课堂,基本乐理还是照搬高考之前“添鸭式”的教学方法,即以枯燥的集中教授为主,以繁多的习题练习为辅,缺乏音响实践环节的应用,授课基本上是书本上内容的重复和堆积,使课堂教学既没有音乐表现力,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课堂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对这些重复的内容感到乏味,大大降低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视唱练耳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技术性较强的综合性音乐基础学科,它从音响效果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但在实际的课堂上,一方面,由于学生在入学前视唱练耳学习的程度不同,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上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往往只注重音响听辨,忽视音乐理论的学习,出现了“只会听,不会写”的现象,导致教师在视唱练耳的课堂上重新教授基本乐理的相关内容,授课时间加长,课堂容量有限,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实现课程目标更是无从谈起。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有机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在一门课上同时进行两门课程,教师可以得心应手的进行授课,根据实际情况即时调整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内容分配,在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前提下,使之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充分发挥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的优越性,即节约授课时间、减少师资浪费、更新教学模式、增强理论实践性等特点。
二、在实践中寻求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的最佳方案
基本乐理侧重于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视唱练耳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感知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整合究其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就符合了音乐学习的普遍规律:音乐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它只有通过实践(音响效果)才能得以显现。但音乐实践又必须建立在音乐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在寻求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的最佳方案时一定考虑到两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对两门课程作出全面而又科学的整合。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本科专业的一门音乐基础必修课,该门课程主要是采用讲授音乐基本理论(如音高、音值、记谱法、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调性等)和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如单音、节奏、音程、和弦、单声部、多声部旋律听写、音乐作品片段音响效果听辨和分析等)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该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分析、音乐感知与音乐表现等方面的能力为目标,整合后的课程将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的全面提高。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讲授可以有两种模式:1、以基本乐理为主,以视唱练耳的音响训练教学为辅;采用这种形式则要对理论性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安排,遵循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用音响效果配合理论知识的讲解。例如:在讲授节奏、节拍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拍击和记写相应的节奏型;在学习音的高度与记谱法时,可以弹奏单音或是短小旋律,在模唱音高和记写旋律支柱音的同时,让学生从音响效果上体会音的实际高度,树立学生的固定音高概念。2、以实践教学为主,配以相关音乐理论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是一些高等音乐院校所普遍采用,用“实践指导理论”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要注意视唱练耳学习的科学性,遵循在“在新课上涉及旧的知识,在复习中学习新的内容”这种迂回式的学习方法,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例如:在听辨调式中的和弦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从音响效果上体会存在在调式中和弦的“首调感“,最好是先复习之前学过的有关调式调性的相关知识。
此外,在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视唱练耳所涉猎不到的一些乐理知识,如音律、移调、戏曲音乐相关知识等,这时就可采用自学法和集中讲授法进行学习,以达到在视唱练耳学习的前提下,尽量涵盖基本乐理的全部知识,从而在实践中实现两门课程的真正整合。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更新
整合后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提出了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配合使用数字化多媒体教学,才能使一些纯理论性的乐理知识变得“跳跃”起来,为了更好的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更新,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两门课程整合之后,教师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配合,可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合理安排理论讲解和实践训练的比重,可以先理论再音响,或先音响在讲解,或者二者镶嵌式交替进行,避免出现课程内容“一边倒”的现象。
第二,改变传统教学中钢琴作为唯一教学工具的这一现状,采用数字化的教学设备,如电子钢琴和电脑音乐制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同一旋律用不同的音色、节奏、风格进行播放,丰富了旋律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满足了学生对音乐听觉感受的多元化的需求。同时,数字化的教学手段使用方便,不但缩短了弹奏的时间,而且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授课环节更加紧凑、连贯。
第三,在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中,较多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使教师的讲授更加形象、生动。如让学生欣赏具有实际意义的音乐片段,分析各个声部的旋律走向,掌握旋律的基本骨架,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促进教学内容的完成,使学习更具趣味性、科学性和层次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第四,要有一本专门讲解如何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的教材,使乐理与视唱练耳授课更具规范化、系统化。
四、实现乐理与视唱练耳同音乐理论课之间的相关渗透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也不例外,它必然要与音乐理论其他学科以及音乐技能技巧课相互支持、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整合后的乐理与视唱练耳在音乐理论课中的又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门课程上:
(一)乐理与视唱练耳同初级和声课之间的渗透和声训练是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多声部视唱与听辨的基础。因此,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上要求对学生进行调内的三和弦、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练习及各个调式的和弦连接;把和声课中的四声部和声连接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用“横与纵相结合”的方法,即“横向”体会低音部和高音部的旋律脉络,“纵向”感受和弦内部结构,发展学生纵深两个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乐理与视唱练耳同曲式分析、歌曲写作之间的渗透曲式分析是把握音乐的逻辑结构和形式,理解音乐作品的主要依据。歌曲写作从动机出发采用旋律发展的各种手段(如重复、模进、跳进、倒影等)形成音乐作品,它和曲式分析一样都是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课堂上尽可能多的选择经典的视唱曲目,从乐句、乐段入手,分析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情绪的变化,掌握旋律发展的走向,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音乐进行再创作。
(三)乐理与视唱练耳同声乐、器乐等音乐技巧课之间的渗透视唱的曲目中,声乐作品占据很大一部分,其原因一是声乐作品歌唱性强,二是它比器乐曲简单,适于演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注重音准、节奏方面的问题,常常忽视音色、表现力等音乐色彩方面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保证音高、节奏正确的情况下,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有感情的演唱,注意吐字、换气、呼吸等问题,使学生在视唱中体会音乐的“美”。
篇4
〔论文摘要]如何处理学习借鉴西方乐理和发展完善自身传统音乐理论二者的关系,长久以来一直是音乐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如何在教材编写中注重学科内在逻辑与教材受众主体的认知心理一致,应该也是值得和必须探讨的。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普通高校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墓本乐理教程》进行概括性的阐述,以期能对墓本乐理教科书的编排原则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西方乐理从进人我国的音乐生活开始,无论是在音乐生活还是专业教学中都一直倍受重视,相关专著、教材等研究成果不胜枚举。然而西方乐理是建立在其自身的音乐创作和研究基础上的,具有其国家和民族的特点,该理论能否统领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因此,在学习借鉴西方乐理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这一问题上,我国音乐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此外,作为教材这一特殊的教学载体,其在内容编排上,除了要注重逻辑性、科学性以外,是否还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以童忠良先生的《基本乐理教程;(2001年出版)为例,从教材内容的广度及教材编排的逻辑性与学生认知心理的统一性两个方面对其作概括性的分析,以期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含古纳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突出传统音乐理论的重要性
西方乐理从进人我国的音乐生活开始,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乐理学科中的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日益凸显:如一些术语、标记不够规范统一;在强调多元文化的今天,如何做好民族传统音乐基本理论的传承等等。童忠良教授在很早以前就提出在“西方乐理”内容基础上做“两极拓展”的构想,即:一方面朝着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戏曲说唱音乐、尤其是中国传统乐律学等方面拓展;另一面则是面向20世纪的国际新音乐拓展。而这本教材则正是充分吸收当时基本乐理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其“两极拓展”构想的实践成果。
“世界音乐的多样性是由音乐的民族性质决定的,也就是说,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没有不受民族特质约束的文化,也没有绝对脱离民族根基的音乐。”那么作为音乐文化最根本的基本理论而言,是否也应该充分重视其个性化的民族化的东西呢?1962年李重光先生曾著过《基本乐理教程》一教材,书中对欧洲基本乐理讲述得非常仔细、透彻,同时增加了以往同类教材中从未出现的中国传统乐理中的五声调式体系的内容,对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和探索,可谓具有开拓性的价值。相比之下,童忠良先生的《基本乐理教程》则在中国传统乐理方面吸收增加了更多的成果,较以往迈出了跨越性的一大步。
该本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西方基本乐理、近现代乐理、中国传统乐理。在关于西方基本乐理的讲述上,其内容基本沿用了李重光乐理教材编写的体系,而在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内容上则与前人有较大的不同。
1、中国传统乐理的内容得到扩展并且其展现方式凸显了该内容的重要地位
第一,扩展了“音”与“音体系”概念的内涵
乐理学科的所有内容都是建立在“音”的基础之上的,该书中关于“音”的阐述,扩展了“音”概念的内涵。例如:
关于音乐的材料,作者在第一章第一节“乐音与噪音”中指出:“音乐中的音,虽然是以乐音为主要材料,但噪音的使用也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世界民间音乐中的某些打击乐器所发出的音响,在该音乐中就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外,某些由自然音响或某种电声音响所产生的噪音,在现代音乐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关于“音体系”的概念,童先生指出,“不可误认为音体系就只有基本乐理中的大调与小调”,还有“中国传统音乐的宫调理论”和世界其他不同民族与地区的“不同的音体系”。这些理论在以往的教科书里都是看不到的。
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大背景下的今天,如何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音乐文化差异,寻找音乐文化交往基础的同时,能真正从本质上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是“不同之不同”而非“不及之不同”,必然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加强中华“母语”文化的渗透。而在音乐基础理论教育中就开始加强渗透和揭示,无疑是极为重要和有远见卓识的。
第二,改变了以往教科书中西方乐理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教程中涉及到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的传统律名、调式及曾侯乙编钟的乐学体系等内容时,通常是与西方乐理一并讲述。如:第一章共有六节,其中作者分别在第三节“音体系”、第五节“十二半音的不同标记法”和第六节“中国传统阶名、律名的标记法”中涉及到传统音乐理论;第三章共有五节,作者分别在第三节“中国传统音乐的八度分组’,、第四节“律吕阴阳”和第五节“四基与辅曾”中涉及到传统音乐理论;尤其是第八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几乎用了全部的篇幅来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内容之多之精是以往教材所无法比拟的。
通过这样的陈述,无疑会给读者这样的一种概念引导,即“音乐是世界范围的音乐,其中有我们的中国音乐;所讲的乐理是世界音乐的乐理,其中也必然包括我们中国音乐的乐理”。同时,也得到启示:世界范围的各国音乐有共性也有个性,不能一味效仿共性而失去自己独特的赖以生存的个性。
第三、借助西方基本乐理知识对照讲解中国传统乐理是面对现实的务实选择
当下,尽管在人们的意识中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和意义形成了共识,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中国音乐人对传统音乐理论还是所知甚少。毕竟以往的教科书没有给我们提供这样一种可能,而在童先生的教程中,只要愿意我们就可以更近距离、更通俗、更方便地接触它。
通读该教程,我们不难发现其间不仅讲到了黄钟、大吕等传统律名,还讲了八十四调、之调式、为调式、以及曾侯乙编钟的辅曾乐学体系等重要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都是在每一章节中,与西方乐理并行讲述,分量相当。同时,通过童先生的讲述和比较,用西方乐理来讲中国传统乐理,实在可以说是在两者之间搭了一座桥梁,使得两者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都更容易让学习者理解和接受。
如第一章第五节“十二半音的不同标记法”中提到:“十二半音,有音名、唱名、阶名与律名四种标记方法。音名与唱名更多涉及到大小调体系,阶名与律名则属于中国传统宫调体系的范畴”,其后第六节详尽地讲述了“中国传统阶名、律名的标记法,”并对照指出“中国古代乐理中的‘律名’与基本乐理中的‘音名’,二者是可以对应互换的”。“实际上,第一律黄钟可以相当于现代音名的任何音。只要我们熟记了十二律名及其顺序,知道十二律之间都是半音关系,那么,不论黄钟相当于现代音名中的何音,都能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余十一律与现代音名之间的对应互换结果。”
再如,第五章第九节“相隔八律与纯五度”中 指出:“在中国传统乐学中,相隔八律是一个很重 要的概念。所谓‘隔八相生’就是指‘相隔八律’产生另一律”。“这里必需知道的是,中国传统乐学的相隔八律(又简称‘隔八’),实际上就是普通乐理的‘纯五度”’。这样的例子在该教程中,比比皆是。不难看出作者对传统乐学及西方乐理掌握之纯熟及对后学者的悉心引导。
2、适时增加现代乐理知识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得我们的文化生活内容愈加丰富。各种音乐体裁不由分说地走进我们的听觉世界。有关摇滚乐、爵士乐等所表现的音乐风格在音阶、和声、记谱等方面的常识;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以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以勋伯格为代表的“无调性音乐”等现代音乐的多种多样的现代和弦、和音、记谱法等都使得一些近现代的新音乐与音乐受众之间的距离不断加大。在我们的乐理教学中,适时增加这些现代音乐的乐理知识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基本乐理教程》在这方面应该说体现了正确的、开放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实用性、启发性及其与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完全吻合
任何一部教科书,在内容组织上应有相对的完整性,体例设计应有内在的科学性,章节编排也应有潜在的逻辑性。具体到乐理教科书而言,也是如此。
(一)《基本乐理教程》一书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遵循了这样的原则:一是以对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以及组织原则、常用音乐概念、五线谱记谱法等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全面介绍为主线的内容组织原则;二是注重内部逻辑性,注重章节编排原则。除了内容的范围较以往教材有所扩大外,在次序上作了某些改进比如说将调式排在和弦之前来讲述。这样将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效地综合起来,以求达到温故知新而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教材编排上的良苦用心。
(二)不仅注重具体知识的讲述,还精心地提出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用一些自编的、朗朗上口的、形象的口诀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如关于对不同时值的音符的记忆口诀:“全音符,一个圈,二分音符加符干;四分音符黑符头,加个符尾短一半。”又如对于不同时值的休止符归纳的口诀:“全休止,倒挂一;二分休止横卧一;四分休止似反“3”八分休止象正“7”十六分休止象双“7”三十二分休止再加“7”。
(三)布鲁纳主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学习,要尽可能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的系列,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发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该教材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帮助学习者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每章附有复习题,并且设计了问答形式的‘。复习题”和具体操作的“书面题”两类。并且其中有标注*号者,为选自有关音乐院校的招生考试乐理试题。使不同要求和能力的学生都有“悬念”,而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考虑到现实情况,童先生对一些章节作了说明,在涉及传统乐学和现代乐理部分都标有号,并明确指出这些内容是可以“灵活处理”“甚至可暂时跳过不讲”,则更是体现了其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教材适用性的认真考虑。
(四)教材的更新、发展和完善是永无止境的,作为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教材更应该力求科学严谨。笔者以为,尽管《基本乐理教程》倾注了童忠良先生的大量心血,但其中仍不免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
(1)童先生将音程的定义表述为:“乐音间的音高距离,叫做音程。”笔者以为这一定义是不确切的,因为,它没有包括音程的特殊的乐音方面,而仅限于确定音的纯物理的相互关系。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音乐实践只承认处于一定“音列体系”和一定调式中的音程。这就是说,音程不是由一般的物理上的音所构成,而是由乐音、音级所构成。同时他还认为,将“距离”一词用于指调式音级之间的距离时,也是不确切的。问题在于,音程的表现意义首先取决于构成音程的各音级的性质,而不只取决于各音级之间的距离。……音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音级,其次才是音高的距离。所以,音程的准确定义应该是:“调式的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叫做音程。”
(2)一般的教科书的编排习惯于把音程、和弦放在调式之前来讲述。这是遵循了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的课程组织观点。行为主义认为,复杂行为是由简单行为构成的,主张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解成很小的单元,然后按照逻辑顺序排列,逐步通过强化手段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最终达到课程目标。这种观点认为教材内容的组织比学生自己的经验内容重要,主张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忽视了学生学习认知心理顺序和学科的整合性原则。然而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校课程所涉及的主要是认知领域的学习,理论假设为:学生的行为始终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所以认知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处理环境中各种事件的内部心理活动,并试图解释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布鲁纳既是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他认为:任何学科都有一个基本结构,即内在的规律。“不论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因为基本结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而有力的适用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有助于学生记忆。而且,学习基本原理,缩小了“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他提出教材的编写应注意知识的“阶梯性”,使之适合不同能力的学生,再经过学生的自觉思维,最终为他们所接受,即所谓的“螺旋型课程”,这既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心理学思想对于乐理课程理论的影响,在于主张螺旋式的课程,因此必然会让学生一开始就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概念。这样则体现了学科呈现方式与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吻合,力求使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本观念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扩展、再扩展。按一定结构呈现的内容,在呈现内容的方式上既有着某种学科逻辑的联系,又使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建立有机联系,防止其成为孤立信息,从而便于记忆和解决问题。
篇5
(一)国内服装表演的发展状况及其形体素质要求
在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如中国纺织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等也率先开设服装表演专业,为国内的高等教育服装表演专业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百所之多,成为服装表演模特发展的摇篮。从该专业的形体素质要求分析,大多院校对男女服装模特都有明确的要求,主要强调学生对美的感知与理解,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将服饰的情境与感觉展示出来,以沉稳且大方的气质使个人魅力得以彰显。
(二)形体塑造的基本概述
1.形体塑造的概念界定
根据以往学者研究,对形体塑造的概念主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从广义角度,将涉及形体动作的训练称之为形体塑造或形体训练,这种概念融合了多样的动作,甚至包括许多服务行业中的礼仪姿势、迎宾姿势等。而狭义概念则将其理解为形体美的塑造,又称为形体美训练。针对高校服装表演专业,主要采用的为狭义上的概念。根据形体塑造的标准以及身体形态的改善过程,以科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身体形态以及形态美感的增强,同时帮助学生习得基本的知识技能。
2.形体塑造课程内容分析
以《形体训练纲论》为依据,目前的形体塑造课程内容主要集中知识与实践两方面。从知识角度,形体塑造主要包括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人体测量的相关知识、形态美的具体标准、形体塑造中的注意事项与防损伤知识以及形体训练需遵循的基本原则等。从实践角度,形体塑造过程中需注意个人素养的培养、形态控制的训练、娱乐性练习、涉及持械的形体训练以及健康减肥等内容。另外,高校服装表演形体塑造课程往往还以《青少年学生形体教育》为基础,其中将身体姿势、形体测量、异常形体矫正以及许多基本的姿态与锻炼方法都囊括其中。
二、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的重要性分析
(一)对学生气质的培养
人的气质通常体现在自身的个性、风格与气度方面。从个人走路的步态、待人风度等举手投足间,都可判断个人的气质美。尤其对于时装模特,气质是其表演的灵魂,只有具备良好的气质,才能使服饰的情境及个人独特的魅力实现更良好的效果。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集音乐、舞蹈、体操于一体,以丰富的内容与特殊的形式将学生融入快乐且富美感的课堂氛围中。在音乐播放过程中,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使学生实现舞步与姿态趋于完美,从中陶情养性,而且在联系过程中的协作交流帮助学生得到感情上的升华,进而在气质风度、形体与动作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帮助
服装表演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服装设计师的构思以及服装的整体效果,还需具备优美的形体与姿态。而实现形体与姿态的优美主要以学生协调性较好、节奏感强且灵活度高的肌肉。服装表演中涉及的动作包括跑、转、蹲、站等变化,并进行四肢与髋的交替变化。因此,只有保证肌肉能够协调用力,才会形成更具激情与活力的服装表演。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主要通过与学生审美活动进行结合,将动作与学生的意识完全深入到学习过程中,这样既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实现锻炼身体的目标。因此学生运动过程中所收获的益处以及对运动兴趣的增强,使终身体育得以形成。
(三)身心全面发展
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的内容对学生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其原因在于训练过程中涉及的组合动作或单个动作,能够使学生不良的身体姿态得以纠正,而且作为课堂中的有氧运动,学生的骨骼系统、心肺功能以及神经系统方面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与改善。另外,从心理健康角度,高校学生进行形体塑造过程往往需教师的正确引导,当学生以自己良好的气质与身体形态进行成功的训练或表演时,内心会随之获得成功的喜悦,对缓解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紧张以及克服自卑心理等都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分析,形体塑造课程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的忽视
据近年来许多高校相关数据表明,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在课时方面,总课时中技术课时基本保持在90%以上,而理论课时不足10%。大多院校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理论思想为指导,即:“形体教学内容需以技术传授为主”,因此高校学生的培养更趋向于技术型,在知识理论方面极为匮乏。
(二)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不足
形体塑造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需以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教学课时以及课程设置的目标进行确定。许多高校在理论知识内容、技术技能内容以及涉及形体塑造的其他内容等方面比例设置不合理,对如形体塑造的概述等论述过多,对技术动作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没有突出重点,对相关的如舞蹈训练等内容中的动作特点没有展现出来,导致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呈不足状态。因此教学过程中需正确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注意学生形体塑造与个人气质的培养,这样才可促使其深度与广度的确定。
(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忽视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当前教育发展主流的主要内容。然而大部分高校形体塑造教学中,教学时间多集中在技术内容传授方面,忽视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出现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现状。因此,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首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从思维上得到一定的启发。
(四)评价考核方式不合理
区别于高校其他学科,形体训练课程的评价方式往往集中在学生技术方面。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培养、运动参与积极性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增强等各方面缺乏相应的评定。评价结果重视中性的评价,导致学生学习的各阶段得不到正确的鼓励与引导,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五)课程设计不合理
从培养目标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提高;从课程设计内容方面,知识不具联系性。艺术自身具有互通性,能够对高校服装表演专业产生触动包括很多专业课程如戏曲、体操以及武术等。因此,设计过程中需注意内容的灵活变通,不应完全集中在专业课程领域内。
四、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的设计
针对前文中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高等院校应注意结合现代教学方式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构建符合自身特点并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专业教育体系。具体在内容设计过程中需从课程设计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方面进行完善。
(一)设计课程目标
作为课程体系的关键内容,课程目标能够为课程内容的设置提供方向,很大程度上决定课程体系的实践效果。特别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课程设计的目标不仅需要立足于实际,同时需兼顾其对学生个性的发挥以及对社会发展与就业的影响作用。具体课程目标设计过程中需将形体塑造对学生形体训练相关知识、技术动作以及塑造方式等融入其中,使学生通过形体塑造课程能够正确把握节奏感、协调性与规范性,并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兼具教学与示范的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这样才能突出师范类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塑造课程的独特性。但现阶段形体塑造的基本内容与服装表演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也需建立统一的标准。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1.形体塑造课程理论内容
根据当前高等院校中涉及的理论内容,可从四方面对其进行设计优化。首先在形体塑造的基础知识方面。课程内容应涵盖形体塑造含义、目标与意义、具体内容及方法、功能与作用、课程特点、训练过程中的损伤及防治措施、训练过程中需注意的饮食卫生等问题。只有学生掌握形体塑造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才可将其与技术技能部分的学习实现相结合。其次,关于形体造型与形体美方面的理论内容。该部分需将形体构造的原理、含义、方式、基本审美原则囊括其中。同时也需将T台表演与镜前表演中形体造型的体现以及形体造型中饰物的作用等内容加入其中。另外,在形体美方面,主要包括形体美的含义、具体内容与标准、分类与评价、人体比例关系以及人体美学等内容。最后,关于形体塑造中音乐与动作的编排内容。进行音乐与动作编排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知识的前提下,还应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和声、旋律、节拍,以此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这样在音乐与动作组合过程中,才会具备一定的灵感。因此,形体塑造课程内容中,教师应注重音乐知识的引进,注重与基础动作的结合。
2.形体塑造课程技术方面的内容
形体塑造课程技术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在形训、力训以及气质训练方面。其中的形训主要指通过训练身体各部位的姿态、动作路线等,促进各部位的协调与灵活,进而保证学生体型与姿态更加优美。力训则训在形训的每个环节中体现,并以此进行学生形体的强化。而气质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知识积累与实践操作进行提高。一般形训、力训与气质的训练会在课堂内容中实现如学生身体基本位置与体态的训练、形态控制训练、芭蕾基础训练、基础台步的训练、其他如平衡练习与足踝训练的辅训练、舞蹈组合训练以及健美训练等。第二,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作为形体塑造过程中最终的形体素质训练一般体现在肌肉的标准联系、表现力的训练、普通身体素质的练习以及素质技巧联系等。第三,在形体造型训练方面。该部分课程的内容设计需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锻炼,如教学过程中的舞台表演实践或社会企业时装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时装模特的表演比赛等。
3.形体塑造课程技能方面内容
学生技能的培养需贯穿于形体塑造过程始终,而且该部分内容设计应根据形体塑造课程的基本目标为基础,对学生具备对错误形体纠正的能力、对基本形体动作的示范与讲解能力、形体造型与形体表演的能力、合理选用音乐的能力以及编制形体套路组合的能力等。
(三)课程评价方面
形体塑造课程的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室的教学评价以及学生的学习评价。在进行教师教学评价过程中,一般需对课堂的内容讲授与教学方式进行评价,或对教师的教案内容与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评价。在评价学生过程中,可采取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小组评价的方式以及教师评价的方式,但需注意评价的内容应结合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不应单纯集中在理论或技术方面。
五、结论
篇6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师范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学院地处天津市第三高教区,毗邻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坐落于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内,依托母体校的优质资源,主要管理干部由天津师范大学委派、推荐;各系负责人由天津师范大学相关院系负责人或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高校专家、教授担任;现任师资队伍中有近300名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占51%;在校生可以享受天津师范大学的图书资料、生活设施、体育设施、后勤服务等。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母体校天津师范大学实施教师教育战略思想,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现设有文学、新闻与传播、理学、外语、法学、经济、管理、教育、艺术设计、表演等10个系、29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有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在校学生7500余人。
学院实行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聘请多名外籍教师讲学、任教,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新西兰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3所高等学校或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体现了办学的国际性、开放性。 来源:高考gxedUW.com
学院招生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学生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专业报考办法
1.报考条件:凡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条件,参加2015年普通高考的考生均可报考。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见“附表一”。
2. 报考办法:
①凡有省统考或联考的专业:根据教育部及各省相关规定,我院使用省统考或联考成绩,考生须取得省统考或联考专业合格证。其中摄影专业除部分省规定必须使用摄影摄像摄制类统考或联考成绩外,均使用美术类统考或联考成绩,对于内蒙古考生,摄影专业使用美术类统考合格成绩;声乐表演方向使用各省音乐表演类声乐(演唱)统考或联考成绩,现代音乐表演方向使用各省音乐表演类器乐(演奏)统考或联考成绩。
②凡没有省统考或联考的专业:我院使用校考成绩,考生须取得校考合格证。具体情况为:
A.河北省的考生须取得省内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江苏省的考生须报考并参加省内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我院单独划定专业合格分数线。见“附表二”;
B.对于山东省的考生,摄影专业使用美术类统考合格证,其他专业根据山东省的有关招生政策规定,不得参加我院在天津考点组织的考试,但我院承认该省考生所取得的全国任意一所本科院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合格证须经省招办备案);
C.按照省内政策,凡欲报考我院的安徽省、广东省、江西省、上海市、陕西省、黑龙江省的校考专业考生,必须来我院天津考点参加专业测试,取得我院专业合格证;
D.除上述A、B、C条款中涉及的省份之外,其余各省考生(含天津市生源)须取得全国任意一所本科院校(含我院)与我院对应的专业合格证(合格证须经省招办备案);
E.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在天津考点的考试安排见“附表三”。
③特别提示:戏剧影视文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合格证可互用;报考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专业须符合我院招生类型(钢琴、倍大提琴、单簧管、小号、长号、打击乐、吉他、电贝斯、萨克斯管)。
附表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系别 专业(方向) 招生计划 学费 艺术设计系 视觉传达设计 50 21000元/年/人 环境设计 75 数字媒体艺术 25 摄影 30 表演系 表演 40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 30 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 20 舞蹈学 30 广播电视编导 75 新闻与传播系 播音与主持艺术 150 文学系 戏剧影视文学 75 合计 600 注意事项:1.以上招生专业(方向)均为本科层次,学制四年。学费执行天津市物价局批准的独立学院收费标准。2.环境设计专业中包含展示设计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包含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采编、公关礼仪主持三个专业方向;舞蹈学包含舞蹈教育、舞蹈编导两个专业方向,不含国标舞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包含专题片编导和电视编辑两个专业方向。入学后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按学生意愿进行分专业方向学习。3.声乐表演方向招收民族、美声、通俗唱法;现代音乐表演方向招收钢琴、倍大提琴、单簧管、小号、长号、打击乐、吉他、电贝斯、萨克斯管。4.摄影专业在学期间需自备器材,建议使用单反相机。学院会适当提供大中画幅相机、摄像机等专业器材。5.请考生在报考前详细了解所在省市本年度艺术类专业招 生相关规定,避免出现因违反规定成绩无效的情况。附表二:与河北省、江苏省指定高校的对应专业
考生范围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专业 本省内指定高校 指定高校与我院对应的专业 报考办法 备注 河北省生源 播音与主持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须报考并参加指定院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取得合格证,即视为取得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专业合格证。 凡相同专业涉及到省内两所指定高校,考生选择一所即可。 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河北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 戏剧影视文学 广播电视编导 表演 表演 江苏省生源 播音与主持艺术 南京师范大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须报考并参加指定院校与我院对应专业的测试,我院单独划定专业合格分数线。 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 舞蹈学 舞蹈学 表演 南京艺术学院 表演
附表三 :在天津考点的考试安排
专业(方向) 考试内容及分值 网报时间(网址) 现场确认(报名)时间(地点) 考试时间(地点) 戏剧影视文学 时间为120分钟(不含影片播放时间)总分为200分1.文艺、影视常识(10%)2.论述(25%)3.命题故事创作(30%)4.影视作品分析(35%) 2015年2月1日—3月12日(招生信息网:jgxyzs.com) 2015年3月13日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2015年3月14日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现场抽题:稿件朗读、即兴评述1.新闻播报(30%)2.文学作品朗诵(20%)3.话题评述(40%)4.综合素质(10%) 声乐表演 1.演唱歌曲两首(曲目自选,除通俗唱法外不得使用伴奏带,5分钟)2.资格测试 现代音乐表演 1.演奏乐曲两首(曲目自选,乐器自备,5分钟)2.资格测试 表演 1.表演:集体即兴命题小品表演(每组3分钟,60%)2.台词:朗诵(作品自备,每人1分钟,20%)3.声乐:演唱(唱法不限,曲目自选,每人1分钟,10%)4.形体:集体即兴动作表现(主考命题,每组2分钟,10%)(每5人一组,每组考核时间不超过18分钟) 舞蹈学 1.基本功(20%)2.技能技巧(20%)3.即兴表现(10%)4.舞蹈作品(50%)(每8人一组,每组考核时间不超过20分钟) 注意事项:1.报名方式:网上报名,现场确认。(须于规定时间登录招生信息网:jgxyzs.com,完成报名并打印报名表,粘贴照片,在规定时间办理交费、确认手续,参加考试。)2.报名考试费:150元/人/专业(方向)。3.广播电视编导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试采用一套试卷,考生可兼报两个专业,只收取一个专业报名考试费。4.报名确认、考试地点为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5.考试时,请务必持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入场。6.声乐表演和现代音乐表演的资格测试:乐理(笔试),听写(笔试),视唱,每科分值100分。资格测试成绩达合格线者,方可按专业考试成绩排队,否则视为专业考试不合格。笔试科目考试中途考生不得退场。所有演唱(奏)曲目均须背谱。钢伴由学院统一安排。7.舞蹈基本功考核时考生应着体操衣及舞袜,舞蹈作品考核时考生应着舞台表演服装。舞蹈作品需自备MP3格式伴奏音乐,乐曲在第一首。8.考试时,考官有权指令考生表演作品的全部或片段。录取原则:
凡报考我院的考生须专业课成绩合格,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划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采取以下录取方式:
1.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志愿优先,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外语单科成绩做参考。
2.数字媒体艺术、摄影、表演、音乐表演(声乐表演)、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舞蹈学:专业志愿优先,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外语单科成绩做参考。
3.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志愿优先,外语单科成绩达到我院控制分数线(根据生源情况划定),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
注:对于投档和录取有特殊规定的省份,执行省内规定。
复查:
新生入学后,我院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我院视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艺术类专业概况
2015年我院艺术类招生专业及方向共有11个: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摄影、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音乐表演(声乐表演)、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舞蹈学。
学院建有形体房、排练厅、琴房、画室、播音室、演播室、摄影室、广播电视制作室、录音棚、非线性编辑机房等专业实验室,拥有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平面设计等的先进设备,为教学实践搭建了良好平台。
学院与天津电视台、天津电影制片厂、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天津教育报社、天津电视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天津歌舞剧院等多家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学院艺术类专业及方向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艺术设计系学生参加“金驹奖”世界大学生摄影展、201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微信摄影大赛、2014年(第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决赛、全国美育成果展、天津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等各级各类大赛,获奖50余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参加“我的中国梦”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获市级奖项3项;撰写的作品入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首届“中影杯”天津大学生微电影节编剧奖;多部作品被天津电视台、天津电影制片厂等单位采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拍摄的微电影作品入围第二十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五届原创影片大赛;微电影《余光》晋级全国第三届彩虹行动微电影大赛决赛,天津市仅两部作品晋级决赛;曾获天津市大学生文艺展演二等奖;赴泰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受到总理英拉接见。表演系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成功举办毕业生音乐会、毕业大戏等数十场教学演出;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演出共获奖168项,其中全国性比赛获奖32项,天津市级比赛获奖134项;2010年代表津沽学院赴泰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演出得到当地好评;2011年代表津沽学院参加天津市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2013年有11名学生赴台湾的台北城市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专业交流学习;2013年有6名学生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声乐比赛并获奖。
各专业简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广告策划与创意表达、平面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技术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从事视觉传达及其相关领域设计及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主要学习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与掌握国内外艺术设计领域的最新成就及发展动态,以艺术设计领域内的视觉信息传达为主要学习内容,接受艺术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和制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创新设计的综合专业素质及专业制作能力。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专业设计公司、动画设计制作公司、影视传媒、各类出版社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教学等机构从事广告宣传、产品包装、商业展示、网络页面、标志商标、企业形象、影视动画等设计、制作、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课:素描、色彩、构成学、专业装饰图案、图形创意、字体与版式设计、摄影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外工艺美术史、世界近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专业课: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市场学、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CIS设计、网络广告设计、展示设计、印刷设计、pop广告设计等。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包含展示设计方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环境设计与施工制作等专业技术能力,能够独立进行设计实践,从事环境设计及其相关领域设计及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主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与掌握国内外环境设计领域的最新成就及发展动态,接受环境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和制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创新设计的综合专业素质及专业制作能力。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以在装饰工程公司、商业展示公司、建筑与城市规划单位、专业设计公司、大型集团公司、企事业单位、科研和教学单位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及相关专业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外建筑史、构成学、人体工程学、透视学与建筑制图、施工材料与工程预算、园艺学、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采光与照明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数字媒体艺术思维、艺术创意能力、开发技能和项目组织、管理能力,能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及管理工作,或能进行数字媒体设计、动画设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关、学校、培训机构、电教馆、电视台、电影厂、广告公司、影视公司、传媒公司、动画公司、游戏公司、网络公司、服务公司、杂志社、报社和大中型企业等部门从事数字媒体产品设计、动画设计、开发与项目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色彩基础、摄影基础、设计CAD、二维构成、三维构成、动漫造型基础、设计概论、数字媒体创意导论、动画艺术概论、图形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角色设计、动画脚本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场景设计、后期非线性编辑、DV创作、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影视片头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游戏软件设计等。
摄影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素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较强审美能力,能够熟练从事影像创作及应用、生产及管理,能够在各类媒体、广告、网络、设计公司等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具有较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其中专业摄影棚3间,内置多套专业灯具及相关设备;专业暗房2间,建立干湿作业区并配备多台专业放大机;数字暗房1间,拥有整套国内较为先进的图片输出设备,同时本专业还配置了大中型专业相机,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就业前景:毕业生适于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报社、新闻出版社、婚纱影楼、文化宣传及其他相关事业单位,从事商业摄影、影视制作、电脑平面设计、新闻采访、宣传、自由撰稿等工作。
主要课程:美术基础、构成学、黑白暗房技术与制作、图片摄影造型、数字影像处理与输出、艺术概论、平面广告设计、观念摄影、广告摄影、人像摄影、新闻纪实摄影、摄影创作实践、影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编辑等。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教师专业素质过硬、教学质量优秀,旨在培养掌握戏剧、影视创作的基本理论和剧本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影视艺术鉴赏能力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够在电视台、电影厂、剧院、影视公司、广告公司、文化馆、网站、中小学等和影视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创意策划、创作、研究、教学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外国电影发展史、中外经典剧作导读、中外戏剧史、中国电影发展史、编剧概论、电影剧本写作、导演艺术基础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及文化市场、新闻、公关活动等对主持人的需求,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政治、经济、社会、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以有声语言运用为特长,具有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基本能力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节目编辑制作能力以及组织策划、传播沟通、现场主持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下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采编、公关礼仪主持三个专业方向。
就业前景: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毕业生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现代传媒机构(数字广播电视、网上视频、广播电视媒体运营公司等)从事播音、主持或承担采编播一体化工作,也可从事与有声语言相关的大众传播、配音、演艺、教学以及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文化事业、会展、促销、旅游、婚庆等主持或代言等工作。
主要课程: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播音文体与语体、节目主持艺术、文艺作品演播、即兴口语表达、新闻理论、传播学、电视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影视剧配音、电视片解说、表演基础、形体塑造、民俗学、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涉外交际礼仪、中国文化与礼仪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趋势,针对广播电视及其他媒体机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特别是网络视频、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环境的需要,旨在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以及宣传、管理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本专业设“专题片编导”和“电视编辑”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确定的发展方向选读其中的课程,以便灵活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前者侧重专题片、纪录片的创作;后者侧重电视节目制作的后期编辑。二者皆可从事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体机构、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广告创意公司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广播剧、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编导等。
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影视文化发展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分层培养,力求实效”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具备话剧或影视表演等表演艺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具有不断进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荧屏、舞台和话筒前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创作或能在文化艺术行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文化艺术表演行业:电影、电视剧、话剧中的演员、配音演员、文化艺术团体、电台、电视台从事主持人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企事业:在广告、文化传媒、音像制作、公关礼仪、秘书、旅游导游等行业中从事工作;教育行业:中、小学、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从事表演教师工作。
主要课程:包括戏剧影视表演基础训练、台词训练、声乐训练、形体训练、话剧(含音乐剧)多幕剧排练、影视镜头表演、语言发声及合唱、舞蹈训练、戏剧概论、戏剧史、戏剧表演基础理论、电影发展简史。影视戏曲作品赏析、视听语言、导演基础、译制片配音、动画片配音等。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声乐表演方向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掌握扎实的声乐演唱技能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坚持“以生为本,分层培养,力求实效”的办学理念,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具有不断进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声乐演唱、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就业前景:文化艺术表演行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乐队(乐团)成员、公司签约歌手、音乐人和音乐组合等;企事业:在广告、文化传媒、音像制作、公关礼仪、电台电视台、音乐导演与编辑等行业中从事工作;教育行业:中、小学、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从事教师工作。
主要课程:声乐演唱、重唱、合唱、钢琴、乐理、视唱练耳、中西音乐史、声乐学基础理论、艺术指导、和声、复调、曲式等。
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分层培养,力求实效”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掌握较扎实具有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并具备现代音乐表演艺术实践能力、具有不断进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和一定发展基础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就业前景:文化艺术、表演等行业:如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文化公司;教育行业:如中小学、青少年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如电台、电视台、文化媒体公司、音乐制作发行公司、个人音乐工作室等,从事乐手、音乐人、小型乐团指挥、音乐导演、现代音像编辑、音乐教员等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
主要课程: 基本乐理、钢琴基础、视唱练耳、中西方音乐史、民歌概论、和声、曲式分析,复调、音乐欣赏,流行音乐作曲、现代音乐配器、指挥、器乐演奏、重奏、合奏等。
舞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舞蹈教育及舞蹈编导人才发展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分层培养,力求实效”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具备舞蹈教育,舞蹈编导等舞蹈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现代舞蹈教育的科学理念和舞蹈创作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具有不断进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文化艺术团体的需要,及群众文化宣传与舞蹈基础教育等多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教育行业:中小学艺术教员、青少年舞蹈培训机构等;文化艺术表演行业:文化艺术表演团队、舞蹈编导、舞蹈演员等。
主要课程: 舞蹈概论、中国舞蹈史、欧美芭蕾舞史、中外传统舞蹈文化、舞蹈鉴赏与批评、舞蹈教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训练学、舞蹈基础训练等。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2-23766422 022-23766704
招生信息网:jgxyzs.com/
学院网址:jinguxy.cn/
E-mail:jinguzhaosheng@126.com
微信公众平台:jinguzhaoban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 邮编:300387
乘车路线:①天津站:乘公交951路至师范大学站,或乘地铁3号线至大学城站,换乘311路或620路地铁专线至师范大学站;
②天津西站:乘公交52路至王顶堤立交桥站原站换乘849、968路至师范大学站,或乘地铁1号线至营口道站换乘地铁3号线至大学城站,换乘311路或620路地铁专线至师范大学站;
篇7
关键字:音乐教育;素质教育;现状;建议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要发展。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证明,音乐教育可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育、德育、美育,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1.音乐教育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音乐艺术手段来自于现实世界的美,通过音乐教育,能提高人们对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从而达到陶冶人的情操之目的。艺术素质的加强,有助于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
2.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艺术实践可以让学生与音乐亲密接触,通过一些音乐集体项目的排练、演出、比赛等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音乐,又可以让学生自觉地遵守、维护集体的纪律和荣誉,加强社会责任感。
3.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从创作到表现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音乐在培养人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音乐艺术,不管是演唱、演奏还是欣赏,都要求人们聚精会神,运用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心理反应对节奏、旋律、音色,音乐结构、内容情感进行自主意识上的把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人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4.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美妙动听的音乐,能消除、缓解外界及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保持愉悦的心境。热情欢快的音乐可以使人心胸开阔、精神焕发;静谧宁静的音乐可以使人心平气和、安宁沉静;深邃、博大、宏伟的音乐可以使柔弱的心灵变得刚毅和坚强;抒情暖和的音乐可以改变人烦躁和孤寂的情绪;气势磅礴的音乐则可以鼓舞人的斗志,产生向上的力量……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音乐可以锻炼提高人体机能及人的体质。各种乐器的练习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敏锐性,锻炼人的听觉能力;视唱练耳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视、听觉的感知能力、反应能力;音乐与舞蹈、体操、表演等运动项目结合,可以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达到健与美的结合。
二、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够系统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许多高校都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忽视了音乐等艺术素质的培养。音乐仅被当成一种娱乐或者一种活动,更多的高校音乐素质拓展课成为流行音乐欣赏课,音乐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全国高校的音乐素质拓展课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多数院校的音乐素质课程往往都是根据现有教师的专业来设置的,这种因人授课、课程设置随意的现状,给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秩序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由于受师资力量、学校硬件设施(如多媒体教室)、主管部门重视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高校对音乐素质拓展课的认定不同,有的高校将这类课程作为任选,有的高校作为必选,更多的高校是将这类课程作为一个系列,实行限选,这就造成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受到音乐教育的熏陶。
2.注重演出获奖,忽视学生音乐素质的普遍提高
有些高校热衷于文艺团体的组建、演出,每年招生过程意招收的一批经过专门训练,有一定音乐特长的“艺术特长生”组成艺术团,学校领导的工作重心就放在艺术团的演出和获奖。为了保证排练演出的顺利进行、参赛汇演的成功获奖,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时断时续。这些学生作为学校的代表、形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音乐活动,并且利用适当的机会走出校门,走进剧院,取得了一些成绩。表面上看,这些高校在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上效果显著,但这些成绩的取得却是以忽视大多数学生参与音乐素质教育为代价的,这些高校大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实际上却普遍偏低。
3.音乐理论课程的缺乏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停留在肤浅的水平上
目前,多数高校的音乐素质课程仅包括音乐欣赏(经典名曲鉴赏)。要想达到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这是完全不够的。音乐理论是熟悉音乐、认识音乐、了解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缺失会使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某高校对近千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音乐素质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他们中,能够识简谱(五线谱)的仅占2.6%,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寥寥无几,对音乐语言表现的功能(如音准、节奏、音色、力度、曲式和声等)一窍不通,接受过的音乐教育相当有限。但同时,有90%左右的学生希望通过音乐课程学习、音乐课外活动、音乐讲座等多种途径学习音乐,希望通过音乐教育全面提高自身修养。
三、改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几点建议
1.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更新音乐教育观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作用于人的听觉,有其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体系。因此,对音乐语言给予科学的揭示应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揭示这些要素在音乐具体形式中的体现和组合成音乐美的特点,让学生基本能够从音乐语言的角度来感受音乐的形式美。同时,由于很多学生缺乏音乐基本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对音乐基本知识的介绍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在强调基础的同时,还要在内容上突出民族性、大众性、时代性。要重视在音乐教育中注入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重视对我国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民族器乐的介绍、欣赏以及传播。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吸收利用优秀的国外音乐教育理论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真正建设好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
2.把握教育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目标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只有先明确教育目的,普通高校开展的音乐素质教育才会有正确的方向。音乐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应该从小开始。大学生已错过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期,要使他们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系统地学习音乐专业知识是不现实的。因此,普通高校在开展音乐素质教育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学目标要定得切合实际,从审美的角度,教会学生如何欣赏、鉴别音乐美,建立他们的审美意识,端正他们的审美态度,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素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最终目的。
篇8
历年来,文科政治是比较容易拿分的,但是一旦结合到事实上边,各种新颖的题目就出现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政治主观题高分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主观题高分的方法方法一:主观题设问归类梳理——触类旁通“是什么”类型。通常包括现象题和体现题:现象题即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或政治现象。首先,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整体把握;其次: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政治或文化问题;最后,把图表、数据转换为书面文字,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观点,不必进行分析。体现题即材料体现了---原理(原则)、观点、道理等。
首先,要注意一个材料体现多个原理,要从多角度回答;其次,多个材料体现一个原理,找共同点;最后,注意答题格式,以及原理加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
“为什么”类型。通常包括原因、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原因题即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说明理由。首先,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关系;其次,答题格式即客观必然性加意义(重要性)。意义题即分析--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其中经济意义包括: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居民/消费者等);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不同环节定要点如:根本性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等;政治意义:对党、对政府、对公民、对社会热点、对国际;文化意义: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等。
“怎样做”类型。如何做,采取哪些措施,有什么启示。启示题即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首先,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其次,只答方法,启示就是方法(怎么做)。
措施题即我们应怎样做,请你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从材料中找方法,材料呈现的是负面现象,其反向就是正确方法(如材料是环境污染等,其反向就是加强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如果材料中呈现的是正确做法,只需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其次,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再次,从当前政策中找方法(党代会、两会等提出的重大措施)。
“看法、认识、评价”类型。谈谈对--观点或对上述材料(现象)的认识等。首先,联系材料,分解设问。把问题可以分解从四个角度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联系具体要求选择好角度进行回答。
总之,答题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具体分析,谨防定势。
方法二:审题答题的基本路径——按步就班第一步:先审设问后审材料。首先,通过审设问要弄清命题的限定性:知识范围限定(是经济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文化生活,还是具体的知识);问题角度限定(应回答“是什么”还是回答“为什么”“怎么样”“怎样做”);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结合材料、结合哪个材料);对象限定(要求我们对什么分析);主体限定(是党、国家、政府、企业、个人、还是经营者、劳动者和消费者的角度)。其次,审材料时要结合设问提取有效信息,先找出核心思想,再围绕核心找出相关信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读表题目、表头、数据、尾注,要细致全面。
第二步:回忆、联想曾学过的与该题设问、材料相关的概念、观点、原理和其他基础知识,力争全面。
第三步:整理答题思路,一定要列简要的提纲,要根据试题的分值猜测答案要点可能有几个,同时要确定采用演绎式(从原理入手结合材料说明)还是采用归纳式(从材料分析到概括原理)的答题方法。
第四步:书写要整洁,逻辑要严谨,层次要清楚。使用学科术语,标清序号,达到规范化、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
高二政治的记忆步骤
第一步,划分层次,明了题意。从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形式看,其多以背景材料形式出现,在解答此类试题时,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审读材料。在一般情况下,题目所给的材料较长,想一下切要
害,把握主旨非常困难,如果我们采取划分层次、明了题意的方法,应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良策。材料虽长,但有层次,审读材料要读出它的层次,化整为零,使问题简洁明了。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解题的向导和信息源,读懂材料,明了题意,应是我们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二步,审清设问,明确任务。题目的设问是指示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设问搞不清楚,模棱两可,就会使我们作答出现不到位或答非所问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题目的设问,在审设问的内容时,一要审清设问指示我们要解决问题是什么,二要审清投问我们用什么理论来解答问题。
第三步,分析判断,确定应用的理论。在明了题意与设问内容后,我们就要让背景材料与设问有机结合,并在材料与设问的启示下,科学判断,确实应用的理论。
第四步,理论与材料相结合。基本理论知识确定后,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作答,使理论与材料紧密结合。理论因材料而活,材料因理论而贵,二者相得益彰,相互论证。
高二政治上好政治课的七种方法一、巧妙导入,启动思维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精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如讲"生活消费的作用"时,向学生出示从报纸上摘剪《妙趣横生》的广告,画面上许多奇妙的广告设计已经以一种无声的语言吸引了学生,接着进一步讲到:当今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广告身价培增,广告的设计者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创作出富有个性而又引人注目的广告,谁的广告匠心独具,谁的商品在竞争中就能获一席之地。那么,有谁能讲一讲,为什么要做广告?一席话,如一石投湖,涟漪四起,学生们跃跃欲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许多有趣的探索,如学生说广告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某种商品的注意和兴趣,最终激起购买的欲望和行为。我就顺着"购买的欲望和行为"引出了主题--"消费的作用"。这样,通过巧设疑难,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整个课程就在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态中完成。
二、巧妙过渡,连贯思维
课堂情境的转换,教学环节的关联,知识点间的衔接,其过渡必须自然贴切。在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凭借一两句"穿针引线"的话语,使整个教学过程衔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讲述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的表现时,向学生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什么具有这些优越性?"然后顺水推舟,让学生对"坚持公有制,反对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作进一步的深刻理解。这样,过渡自然又巧妙,防止教学过程中"冷场"的出现和学生思维的"中断",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严密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三、巧设疑问,"共振"思维
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有,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及时给予解惑,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巧"题设计要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如讲国有企业改革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评析:某厂长(党员)承包了一个亏损企业,两年后该厂扭亏为盈,职工福利明显好转,根据承包合同,厂长年薪达12万是职工的4倍多。试问:厂长的高收入是否合法?是否属于自私自利的体现?是否违背集体主义精神和党员的宗旨?这样借用"热点"设疑,其真实感强,易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讨,听课精力集中,学习兴趣不衰。
四、巧设训练,拓展思维
思想政治课"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练要得当,讲求效率,即要巧练。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练要得当,讲求效率,即要巧练。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力和源泉之一,"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练",力求"新"和"近","新"即新颖性,富有时代气息:"近"即贴近教材、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讲"价值规律"时,我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等不少商家、厂家的产品价格大战?鼓励学生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自己的看法,鼓励标新立异。让学生积极思考,实话实说,展开讨论,效果特别佳。
政治课的"练"也要灵活设计"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六个"W"的方法"等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试验基地"。如学习"依法治国原则"内容时,采用六个"W"的方法提出问学生进行训练:WHAT--(什么)什么是依法治国?WHO(谁)--依法治国的主体是谁?WHY(为什么)--为何要依法治国?WHEN(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提出?WHERE(哪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哪些机关尤为要遵循?HOW(如何)--如何依法治国?通过利用六个"W"创造性质疑解难,让学生一个一个问题中接受新的知识训练,形成一个依法治国的知识网络体系,掌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达到巧练的最佳效果。
五、巧用材料,激发思维
在教学中巧妙加入"调料",补充一点趣味性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消化能力。我采用漫画、表格、图片等,增强幽默感、直观性。如在哲学常识教学中,我引用"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这漫画来讽刺主观唯心主义者,使学生在形象直观中掌握了主观唯心主义特征和错误的实质。又如讲"要正确对待逆境"时,在课堂上放歌曲《二泉映月》,同时投影仪显示字幕:这是瞎子阿炳的代表作,他的一生坎坷多难,而创作出的这首曲子,闻名中外!曾使一个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感动得热泪盈眶。接着播放《命运》,投影仪上显示字幕:贝多芬,一个双耳失聪的人,创作的这着《命运》交响曲,成为全世界的千古绝唱,它不知鼓舞了多少人去追求自由和真理,与命运抗争。这音乐和学生心里的画外音共同作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使学生心潮起伏,情绪激动,反响非常强烈。这样的"调料",打破了沉默的气氛,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情操。
六、巧用语言,明理导行
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把人类所创造的知识财富传授给学生。政治课的感染力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和语言风采。恰到好处地运用贴切的比喻、动人的故事、感人的情节、脍灸人口的诗歌,以及适当的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都能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如采用寓有哲理的诗句、古文来丰富补充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引用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说明时序变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刻舟求剑"来说明动与静的关系和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道理;又以"东施效颦"启发学生,一切事物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必须作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此外,还引用诗句或歌词来说明观点,增强说服力。在讲"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一课时,我以饱满的热情,为学生朗诵了爱国将领冯玉祥的一首诗:"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没住处/看你糊涂不糊涂,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样去生活!"听罢这首爱国诗,学生被冯玉祥将军高尚的爱国情怀所打动,懂得了家与国的密切关系,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尽力营造情趣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环境,解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疲劳,不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及情趣,深化课堂教学主题,使学生在美妙的情韵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内化为信念,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神奇效果。
七、巧妙收尾,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