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范文

时间:2024-04-03 11:3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

篇1

渠道的日益扁平化变革,使得厂家要直接面对消费者。由于大型的连锁商场几乎垄断了当地的终端市场,企业要树品牌、做销量,就必须依靠大商场来实现;而大商场要聚人气、树档次也必须依靠企业的支持。因此,大商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企业如何处理好与大商场之间的业务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微妙。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析大商场的“发家史”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可以帮助企业对大商场之间的竞争趋势和销售特点进行充分了解,让企业和大商场之间的合作变得轻松自如、互惠互利。

特点一:由操作渠道到控制终端。现在国内的苏宁、永乐、大中都是当年家电行业称霸一方的经销商,国美也有家电经营的背景历史。当资本积累以及市场变化到一定阶段,纷纷从“控制”下一级经销商转而“控制”消费者,这样更加把握了厂家的命脉,加上对家电企业的运作模式了如指掌,从而对厂家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特点二:扎堆开店。近年来,各大商场之间开展一连串的“圈地运动”,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广州市区,已经有三个区域形成了在半径不超过1公里范围内聚集国美、苏宁、永乐三大商场的壮观景象。北京的情况更加激烈。这样,也就在这些城市的形成了新型的家电消费商圈,对于原来的批发市场型的家电商业打击很大,同时,大商场之间的竞争也相应更为惨烈。

特点三:比对竞争,眼球效应。大商场之间你挑拨我,我打压你。想方设法吸引消费者眼球,各显神通。报纸广告你出整版,我绝对不会只出半版。你买空调送200元电费,我买空调返现300。……。这样的操作耗费了大商场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极易在促销上形成恶性竞争。但是,消费者却很喜欢大商场之间的相互倾轧,所以尽管商场越来越多,但是每开一家都人头攒动。扎堆开店更把消费者集中在几块不大的区域内,商场之间你争我夺,热闹非凡。

大商场最终把这些耗费的资源转嫁到厂家,以致厂家面对这些“罚款单”不知如何是好。

特点四:促销手法雷同、单一。大商场开展的各种市场活动不管戴什么帽子,实际上都还是价格竞争。

家电企业面对大商场之间这样的竞争环境,如何去妥善处理,使自己不会成为商场之间价格促销竞争的“牺牲品”,使自己和大商场之间真正能做到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呢?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大商场也要赚钱,也希望多卖赚钱多的产品。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巧妙利用大商场之间的比对竞争,来为自己的品牌造市。

顾名思义,比对竞争,是利用本方拥有的资源优势,和对方进行相互比较、相互对应的竞争方式。企业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利用大商场之间的比对竞争,从被动到主动,从主动到双赢。

比对竞争:由被动到主动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经常会拿到大商场传来的促销函,尽管这些促销活动相互重复,对企业来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是企业也只有在和商场讨价还价后进行确认。在这样的格局中,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出了钱,却没有取得多少促销效果。

被动应对的企业,一般是处于二、三线或者正在成长的品牌,对于强势品牌而言,由于其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商场往往需要它来提升自身形象和经营品质,且这些品牌的促销资源、产品资源丰富,他们之间的合作往往是游刃有余。04年被媒体炒得火热的格力和国美之间的“分手”事件,其实也就是格力有这样的品牌实力,但是格力和苏宁等大商场之间的合作却是如火如荼,从未中止。因此,资源相对薄弱的企业,暂时只能处于被动应对的地位。

那么,被动应对的企业应如何利用“比对竞争”来争取大商场促销的“话语权”,从而使促销取得理想的效果?

信息沟通比对法。和企业的业务人员打交道的主要是大商场的采购人员,也就是说,采购人员具有一定的操作灵活性。不同商场之间信息非常灵通,互相大打情报战。不同商场的业务采购人员也是互不服气,对厂家业务人员你拉我扯,其实,他们很担心企业会“偏袒”哪一方。

因此,业务人员对商场采购人员的日常信息沟通变得尤其重要。成功的业务人员应充分利用大商场之间的这种业务竞争进行相互牵制,而不是把货堆进商场仓库就完成了任务。业务人员展开牵制的基本原则是:“你拉我,我扯他;你推我,我靠他。”

当然,相互牵制的成功,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基础。所谓“打一下、摸一下、亲一口”,做到这样,大商场对你也无可奈何。

借势比对法。处于被动应对的企业,在大商场中往往位于“二类”区域。商场中的终端资源要么开价很高,要么根本顾不上你,而企业要在大商场做销量和树品牌,就必须拥有终端资源。因此,利用促销契机,去争取商场内的临时终端资源,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些临时资源包括:挂横幅、做喷画、做吊旗、贴海报、搞人海战术等等。

优秀的业务人员,往往能利用大商场提出的各种要求变成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的机会,通过满足大商场的一些促销要求而更换产品陈列场地、争取卖场广告位等,从而改善自己的终端形象。

借物比对法。每到与大商场进行结算的时候,企业老板就对被帐扣的促销费心疼不已。其实,企业不一定要让促销费体现为现金,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物品进行支持。这样,既节省了一些促销成本,同时,大商场又将物品赠送出去,宣传了企业品牌。

在实际操作中,由被动到主动的机会有很多,关键是要抓住大商场之间的竞争“缝隙”,从而达到企业自身的目的。

比对竞争:由主动到双赢

强势品牌在和大商场的业务往来当中,处于主动出击的地位。原因是他们具有很高的品牌影响力、丰富的产品线和雄厚的推广实力。

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也经常“受欺负”。这主要表现在大商场为了吸引眼球,有时会拿有限的几款产品进行特价甩卖,使得其他商牢骚满腹,企业也认为损害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那么,利用比对竞争法,可以解决双方合作中的一些摩擦:

产品区隔比对法。利用产品型号的不同或者产品种类、批次的不同进行商场之间的区分。不至于形成恶性的价格比较竞争。

促销分类比对法。在甲的商场做现场抽奖,在乙的商场就做“人海战术”。将促销活动区分开来,显示出企业对各个大商场的重视。大商场无法从面上来比对企业,反而会更加重视推广企业的产品。

赠品分级比对法。赠品的范围很广:现金、物品、礼品等。给赠品分级,分配给不同的商场不同的赠品。但是,顾客最满意的赠品要实行“普惠制”。

联合促销比对法。在旺季来临时或节假日,利用企业已计划开展的促销资源和大商场进行联合促销,大商场也是求之不得,双方既能节约促销费用,又能互相提升,同时,还减少了大商场日常的“促销通知函”。

篇2

关键词:民族音乐;企业;商业价值

民族音乐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最具特色和最具商业价值的人文资源之一。充分挖掘民族音乐企业资源,不但能让民族音乐成为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而且还能让民族音乐在外来文化冲击中保持自身的艺术特色,以确立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民族音乐只有通过企业化、商业化运作,才能不断扩大影响力,保障自身的发展与繁荣,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一.我国民族音乐的商业价值体现

我国民族音乐的商业价值体现在行业的艺术传承与演出市场的繁荣。民族音乐和区域经济之间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通过传承与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能够很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也能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弘扬。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加以政策引导,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将具备市场价值的民族音乐真正转化为物质财产,转化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在开发民族音乐资源时,应当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探索市场规律,努力弘扬我国民族音乐的新方法,民族音乐商业价值的体现是有助于扩展人才队伍,有助于活跃产业市场,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光大发展。

民族音乐是中国一种十分古老的艺术形式,其从产生之日起就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反作用于经济活动。然而,在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其宗教意识以及民俗文化方面的作用,一直到宋、元时期,杂剧戏曲开始成熟起来,通过综合各类艺术,并使其更加精致化。音乐作为戏曲之中的重要要素,不仅调控整部戏剧的节奏,还成为渲染剧情的重要形式。戏曲通过庙会和集市等场所演出,并且会收取观众一定的费用,戏曲作为文化产品开始成为商品,从而也使戏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具备了显著的商品性属性。民族音乐的商业价值随不同的历史时期大起大落,盛世繁荣,乱世衰败。民族音乐的商业价值也受意识形态制约,观念落后,市场化运作受到抑制,民族音乐的商业价值也难以得到体现。

民族音乐的人文背景具有意义重大的教育作用。传统音乐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体,具备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良好素养,青少年群体能从民族音乐中吸取顽强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深受其民族特性影响。音乐的普及、商业价值的拓展,能够强化我国民族音乐在全世界的影响力。积极弘扬民族音乐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创造力,能够不断提升区域经济软实力。因此,要通过市场的创新手段,推进各民族地区间音乐的相互交流,积极强化我国各地区和各民族音乐的共同进步,让各民族极具特色的音乐均能得以继承与创新,从而促进民族区域的和谐发展。

二.提升我国民族音乐商业价值的思路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民族音乐市场价值体现拓展了十分广阔的前景。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提升我国民族音乐商业价值的策略。

(一)创新民族音乐商业化运行理念

为了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固化理念,应当自觉遵循音乐演出市场之规则,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基础,运用音乐自身魅力以及市场化运营手段培养建立广大听众群体,运用宣传、营销以及信息传播等方式以扩大演出的票房收入,从而提升衍生效益,并为音乐市场演出的产业化创建经济基础。如今,乐坛中的一部分原来反响很普通的作品,经企业化组织,演出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这很好地印证了市场化操作策略的效果。因为其事先认真探究了审美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喜欢寻求刺激的心理,对传统音乐内容进行加工创新,运用标新立异的方式迎合了消费心理。更为重要的是,商家将演出作为工程加以策划,并且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大宣传力度,从而调动起观众们的热烈情绪,随后则是利用广泛的票务网站进行票务促销。在演出过程中,全面运用了各类现代化科技手段来对声光电、音响、服饰及造型等实施时尚设计,努力创建出新奇、朦胧,极具刺激性的良好氛围。这一市场化运作方式唯有实现文化观念转变,才有可能取得实际成效。

(二)完善民族音乐企业的商业化运作机制

以往,我国民族音乐的制作依赖于由政府文化部门拨款进行策划和制作,并通过社会公益演出的形式加以展示,.这一体制的优越性在于让民族音乐之精华得到保存与发展,其负面影响则是让音乐团体形成了僵化的依赖思想,甚至形成了只求投放、不讲产出的习惯,导致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弱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这一状况难以运用市场化的动作加以策划与组织演出,难以拓展投资渠道。要改变现状就要建立起跨区域、跨国际的互动性框架的运行体制,完善民族音乐企业的风险同担、成果同享的商业化运作机制。从而提升了我国民族音乐机构的发展能力。

(三)拓展民族音乐的规模演出市场,

应当依据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强化民族音乐制作机构法人制度。法人代表一定要在确保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要有权威的决策人员、音乐主创人员、商业运作与演出人员队伍,要选择高素质的制作人、精明的商业管理人士来各司其职,推陈出新。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创造出新的业绩。合理应用各种形式的演出场所,以多种手段扩展音乐演出的领域,拓展一定规模的融策划、制作与演出等为一体的音乐多元化、多层面音乐市场,推动我国民族音乐市场的繁荣。

(四)建设高素质民族音乐企业管理人才队伍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公益性教育与娱乐活动,很少会核算到企业的经济价值,在音乐艺术商业化的当下,市场化运作已经成为艺术活动之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人才匮乏的问题也就显示出来。要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实施系统化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各类综合性高校、音乐类高院甚至各类艺术专科学校等,均应将音乐管理视为新形势下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纳入到正规的高等院校教育序列以及教学计划之中,并与其他学科一起培养合格的中高级音乐管理人才。同时,还应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介入,积极吸收社会资金与人才,实施各类系统化和高水平培训。经济运作形式,不但能够培养出人才。而且又能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当前,中国从事音乐商业管理工作的人才虽然人数很多,但是却很少有人受到过系统化的教育与培训,质量低劣的市场运作,会成为文化市场秩序的负面影响因素。所以,对于目前从事音乐管理人才来说,其基本素质的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运用多种形式来组织安排公职人员认真学习各类音乐艺术方面的知识。了解熟悉市场经济的标准化运作模式,认真学习经济管理的经验,提高管理运作能力,杜绝市场运作中的随意性。应当制定出合理的目标责任以及应当遵循的职业规范,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市场忧患意识,有条件的还可派出人员到发达地区实习交流,以提高业务主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五)健全政策体系促进民族音乐企业实现更好地发展

鉴于音乐艺术商业活动的快速,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健全与完善各项政策、合理的引导与制约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应当重点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其一是形成具有权威性的各项法规,主要有金融投资、税收扶持、公益赞助及收益分配等方面政策,从而建立起更加完整的政策体系。其二是让民族音乐企业市场化运作有合理的标准,形成从业人员准入认证标准以及考核机制,达到条件的可以持证上岗,达不到条件的坚决予以淘汰,并实施动态管理,促进管理队伍的纯洁化。其三是健全民族音乐企业与市场化运作之间的互动机制,避免由于计划经济导致的各地区、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从而确保民族音乐商业价值的真实体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音乐历经数千年来的沧桑变化,已经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是值得亿万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无价艺术瑰宝。在我们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当下,让民族音乐体现出更大的商业价值,在市场化运行中再创传承辉煌,这是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必须肩负起来的重大职责。

参考文献:

[1]徐 凯. 民族音乐应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协调[J]. 剧影月刊,2007(4).

[2]顾婷婷. 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之路探析[J]. 巢湖学院学报,2009(2).

[3]舒智慧. 浅析中国民族音乐的市场前景[J]. 现代商业,2009(9).

篇3

关键词: BRT;城市快速公交;商业价值;品牌价值;传媒价值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3)10-43 -03

BRT在广大常州市民眼里就是出行时可以选择的一种快捷市内交通工具,大部分市民并不知道BRT是城市快速公交的英文简称。BRT最早发源于巴西,现已在我国多个城市推广运用。我市作为最早建设BRT的内地城市之一,现已发展为2条主线、3条区间线、7条支线和2条环线组成的“十字加环”快速走廊系统,实现了对城市行政中心、重点学校、主要医院、商业中心、城市公园、旅游景点等客流集聚点的有效覆盖。每天的客流量稳定在33万以上,BRT为我市市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为实现我市公交优先战略贡献“给力”。城市公共交通向来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第一目标,在目前的运营环境下,政府补贴是维持城市公交低价运营,保证城市公交公司完成使命的必然之举,BRT当然也不例外。我市BRT投入较大,但票价维持普通公交低价,在获得广大乘客连连称颂的背后是公交公司向政府的连连伸手,如何在获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如何依靠BRT为其低价运营提供物质保障,本文谨从探索BRT功能价值以外的商业价值入手,探索BRT开源之途。

一、BRT的品牌价值

“欢迎乘坐常州公交BRT”;“现在的公交BRT太便捷了,一直到我公司门口,我的私家车都不用开了”;“你要到高铁常州北站,前面路口转弯BRT站,乘坐BRT一号线就可直达了”,上述用语是近年来常州人经常说的,“BRT”这三个英文字母组合已成为常州人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语,BRT表面上只是一种公共交通模式的名称和标志,但在广大市民眼里,BRT代表的是一种便捷的交通产品;一种优质低价的交通服务,而“BRT”就是这种产品的品牌,就是这种服务的品牌,市民喜欢BRT,市民传颂BRT,市民忠诚BRT,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BRT已具备地域著名品牌的特征,其蕴含的商业价值也就值得挖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BRT专设站点冠名权

目前BRT主线各专设站点大多以地域名命名,少数以传统商号或学院号命名,大多数以地域名命名的站点均可拍卖专设站点冠名权。举例:如大润发拍得BRT马公桥站的冠名权后,该站点的标准站名就变为“BRT马公桥大润发站”,拍得冠名权的企业除可在站点醒目处悬挂标准站名,还可在规定的站点空间和表面上进行企业形象识别和产品广告的。我市目前的BRT站台,多站雷同,连站台两端的BRT标志也是一样的,很不便于乘客识别该站是哪一站。

(二)BRT线路冠名权

目前BRT各主线,子线均以“B+”数字命名,竞拍冠名权后线路名将溶入拍得企业或组织的指定信息。举例:如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拍得B13线路冠名权后,标准的线路名:“B13旅商高职校线”。也就是说线路被冠名后,凡是以前B13出现的地方都将以冠名线路名出现。

(三)设计BRT品牌标志,注册BRT服务商标

BRT作为一种服务产品的标识已在我市各BRT线路和站点广泛运用,公交公司作为常州BRT的运营商可将常州BRT标识和快速公交的标志整合,按照品牌标志的设计要求重新设计,申请注册常州BRT服务商标,构建保护常州BRT品牌价值的法律屏障。常州地铁向社会公开征集商标图案,受到社会广泛响应,公布的预选图案生动形象有意境,常州BRT可学习常州地铁的做法,选择确定品牌标志。目前我市各BRT专用站点两头均设置统一的BRT标志,虽然醒目,但显得很普通,缺少新意和美感。

二、BRT的传媒价值

BRT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专用道路横贯东西,专用车辆穿越南北,专用站点霸道中央,运载人流量大,很多站点均设立于商业繁华地段,已成为我市很多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但BRT车辆和站点自然生成的传媒价值目前闲置浪费的很多,其中占较大比重的车身传媒远远未能开发利用。仅我市BRT车身传媒的年商业价值就至少在二千万以上,公交车身传媒价值不开发的原因据说是怕车身广告影响市容整洁,丑化城市形象,市政府禁止在所有公交车身上做商业广告。(现在常州唯有旅游线路y1、y2有疑似车身商业广告)但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充分酝酿,精心策划,开发车身传媒商业价值之举完全可做到各方多赢,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城市美化

一幅公交广告,实际上就是一幅大型的图画,经过设计师的设计和制作人员的精心打造,无论是构图、造型、色彩都具有美感,这是报刊等媒体不能比拟的。而且,为了醒目,绝大部分广告都鲜艳夺目,形式感很强。与普通绘画作品不同的是,为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公交车身广告在画面色彩的考虑上,还特别注意给人以亲切感,让人觉得赏心悦目,愿意多看几眼。BRT不同线路的车辆可考虑设计不同版式、不同色彩的广告画面,使得城市的街道充满跳跃生机,对美化城市的环境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这种对环境的装饰作用,使人们以一种欣赏艺术的轻松愉快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接受广告所传达的讯息。同时,乘客可借助不同的广告画面辨识不同线路的车辆以免误乘。像在一些大型的换乘站,如BRT文化宫站,B12和B21同站,现在的无差异车身让很多乘客一不留神就上错线路。如果借助车身广告进行车辆线路识别,不但广告效果好,更可大大减少乘客的误乘之苦。可以设想,当一辆辆构图、造型、色彩都经过专业设计的个性化的BRT车辆行驶在常州这座城市的大小道路时,这一道道城市的流动风景线有多美!

(二)政府与公交公司得益

一笔不菲的商业广告费收入,可弥补或减少公交公司的正常经营亏损,进而减少政府财政补贴。根据其他相关城市的运作经验,像常州这种规模的城市,在市中心运行的普通公交车辆仅车身广告费收入就可达每辆10万/年,全市近380辆BRT车辆(其中的三分之一是18米长主线大车)的车身传媒价值可达二千万是很保守的估算,如果以后推广到全市所有的公交车辆,车身传媒创造上亿价值也不为过。

(三)广泛的企业需求

公交车身媒体和其他广告媒体相比而言,公交广告具有以下8个特点:流动性大、覆盖面广、长时性、强制性、强视觉冲击力强、较强的针对性及受众量大、较低的千人成本(CPM)。正是由于这8个优势,才使得车身传媒成为难以替代的地域性传媒,才使得越来越多的以品牌形象为主要诉求目的;以产品推广为主要目的、以配合电视广告为主要目的、以配合产品促销为主要目的企业和商家需要选择这一广告媒体。有了广泛的企业需求,也就有了开发的价值基础。

三、BRT专设换乘站点人流聚集的市场价值

每日数十万的客流量,为BRT站点,尤其是多路BRT换乘的立体站点、带来人流量的大聚集。且这类立体站点(如文化宫站点,南大街站点,新北万达站点,兰陵站点等)多建设在本已繁华的商业街区,又多与人行过街通道,人防工程,包括以后的地铁站点配套建设,如果规划决策者在建设这类换乘站点时能与市场网点配套规划,建设相应的市场开发的空间,那人流大聚集的市场价值将是一笔永恒的财源。(此专题涉及面较广,需有关方面共同专题探讨)

四、开发BRT商业价值的建议

BRT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为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它的主导价值已获广泛认同。但要开发这一公共资源的附带商业价值还需我们抱着创新探索,科学求实的态度,联合各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结合我市的特点,充分酝酿,积极筹划,相信一定能收获各方共赢之果。现重点就品牌和传媒价值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制定出台有关管理规定

可借鉴兄弟城市公交车身广告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市BRT的特点,由市有关职能局出台《常州BRT站点、车身广告管理规定》,从制度上规范站点线路有偿冠名,车身广告等商业行为,从制度上保障开发这一公共资源的附带商业价值的公开、公正,实现多方共赢。

(二)成立有关的管理部门

在市政府协调下,成立专门的开发管理部门,明确职责,配置专门人员,直接参与开发管理全过程。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是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开发管理的重点工作

开发BRT商业价值,涉及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工作,笔者认为,有关部门要对以下工作足够重视,方能形成多方共赢局面。

1、企业需求调研

可利用多种调查方法对我市相关企业,尤其是BRT沿线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专题调查,了解他们对站点、线路冠名、站台、车身传媒的需求意向,掌握一手资料,为后期工作开展做好准备。

2、各站点、各线路冠名标准制定

加冠名后的站点、线路名应不影响原约定俗成的站点线路名的继续使用,这样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冠名标准。据了解,南京的地铁站点尝试商业化冠名,采用的是:商业品牌+约定俗成地名的冠名标准,地铁开通运行后,市民对此种冠名方式反响较大,认为商业气息太浓。常州BRT可借鉴南京的经验教训,冠名标准可考虑:约定俗成地名+商业品牌,对商业品牌的字数应作限定,冠名标准采用地名优先原则后,可弱化商业气息,大大降低冠名期满后如商业品牌变换带来的影响。

3、站点,车身底板色彩和广告模版的制定与选择

各站点,各线路车辆的底板色彩和相应的广告模版是brt商业化开发能否兼顾城市美化和车辆识别的重要之举,色彩,模版的制定与选择应以常州城市色彩规划为依据,充分考虑色彩的搭配美,由相关专业人士通过相关程序拟定。

4、竞标方案的制定

BRT商业价值的开发很多涉及到“稀缺资源”,如某条线路的冠名,也许沿线有很多企业想获得冠名权,这条线路的冠名权就是“稀缺资源”。为体现“稀缺资源”开发的公正,公开,公平,必须制定合理合法的竞标方案。通过公开竞标方式,追求公正和公平,以保障“稀缺资源”发挥最大功效。

5、广告整体效果评价

BRT商业价值的开发很多涉及企业的商业广告,虽然我们对商业广告的内容不能界定,但有关方面要对商业广告的整体效果做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将直接影响该广告能(下转第49页)(上接第44页)否出炉。可以设想,如果让一幅缺少艺术性和公众审美价值的商业广告包裹着BRT车辆行驶在街头,一方面城市环境被污染,另一方面会引发广大公众对公交车辆商业化开发的愤慨。

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灵魂,常州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技创新固然重要,但管理创新也许更能为一个城市,一个企业带来效益和效率。有关常州BRT商业价值的开发思路和设想也许在城市管理者眼里不具备可操作性,甚至有幼稚之嫌,但创新之举缘于创意之想,常州BRT商业价值的开发工作是一项决策者的思路决定开发出路和成效的管理创新之举,国情所致,此项工作只有引起常州高层领导重视方能付诸实施。笔者同时更希望BRT商业价值的开发能积累一整套成功经验,并作为一种制度推广到全市的其他公交线路,站点,车辆,乃至以后的常州轻轨和地铁。当以后某一日,在常州的大街小巷穿梭的公交车辆不再是色彩单一、个性单一的丑小鸭,而是一道道色彩绚丽和谐、画面优美动人的流动风景线时,相信广大市民公众在感受风景线城市之美的同时,还要感谢这道风景线为城市公交便利和低价所做的物质贡献。

篇4

2007年上半年的中国互联网市场非常平淡,除了中国网民普及率在年初突破10%大关让整个市场感觉精神振奋以外,没有太多的兴奋点,而下半年的互联网市场,却一改上半年的波澜不惊而风云骤起:先是网游公司完美时空的成功赴美上市掀起中国互联网企业新一轮的上市热潮,接下来是原创网游的中坚金山挂牌香港联交所;在随后的黄金11月,网络游戏旧规则的颠覆者巨人网络登陆纽约交易所,成就了中国网游第一股,几乎同时,网龙也在香港创业板亮相;而最大的看点还是5天之后中国B2B市场老大阿里巴巴在联交所挂牌,两百多亿美金的市值造就了中国互联网科技股的神话,把这场资本的盛宴推向了顶峰。

而其他已经登上资本舞台的互联网企业也不肯专美,11月百度高调宣布进军C2C电子商务市场引起了市场的震动和猜测,联系到谷歌和新浪的合作、网易在稳固了网游市场的领先地位之后又推出有道搜索引擎、腾讯的拍拍网电子商务策略,中国互联网上市企业的主要业务定位经历了从门户到即时通信、搜索、网游,再到电子商务的全过程,在画出一根清晰的业务主线后,其逐步融合的业务形态又逐渐变得扑朔迷离,让人难以琢磨。

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有望突破1.8亿,在需求不断增长的驱动下,互联网服务市场也将保持40~50%的高速增长,达到接近600亿元的规模,其中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等主流服务市场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了70%左右。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市场发展也取得了重要突破,B2B与传统行业的结合日益深入,B2C和C2C业务的商业模式也得到创新,电子商务用户规模和交易量均取得了大幅增长,预计到2007年底,中国整体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将会达到17000亿元。

在这样一个超过1.8亿庞大互联网用户基数的市场,一方面是不断增长和融合的用户需求,另一方面是迅速增长的互联网用户,增量需求和增量用户有力地支撑了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也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纵情享受市场成长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中国企业享用资本盛宴的同时,资本也在尽情享受一顿中国互联网市场的饕餮大餐,并且不断推动着中国企业加快脚步持续追逐每个可能的市场机会。

游戏规则一:流量为王

流量为王是Web1.0时代门户网站的铁律,网民访问流量通过Pageview、Alexa排名等资本市场青眼有加的重要指标进行衡量,虽然流量的盈利能力遇到了市场质疑和挑战,但是不容否认的是流量本身的潜在价值还是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逻辑非常简单―占领、拥有潜在价值是挖掘、释放商业价值的前提。在这样一个大的逻辑前提下,国内门户网站在2000年左右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上市运动。除了门户网站以外,搜索业务也属于流量主导的业务模式,一些互联网企业为了提高流量而在这两个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例如腾讯打造的腾讯门户网站,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等等。

本质上流量确实具备了变现的潜力,一旦和相适应的盈利模式相匹配则威力巨大,所以这个规律现在依旧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形态上已经和最初的网民访问流量有所差异。例如后发制人的巨人网络利用颠覆性的免费网游商业模式首先为游戏《征途》带来了巨大玩家流量,然后从高端用户的游戏道具收费入手完成了市场价值的兑现;为了维护和巩固众多个人商户,阿里巴巴集团的C2C平台淘宝网一直采取了免费的模式,至今还未实现真正的收费;网易进军搜索、谷歌和新浪的合作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互联网企业对于流量的增长渴望。

游戏规则二:

用户体验与提高粘性

进入Web2.0时代,主动、交互、个性、体验成为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主流方式。在没有良好体验的前提下,互联网用户只要在网络浏览器上敲击另一个域名甚至简单地点击一次鼠标,就能够实现服务商的再次选择和新服务的体验。没有其他任何一项服务比互联网服务的转移成本更低。在这个意义上,访问流量和访问忠诚度很难统一甚至互相排斥。资本市场也清楚地知道,没有忠诚度的访问流量,商业价值很难变现。

通过有认同感的使用体验来提升用户粘性,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在Web2.0的时代背景下做出的理性判断与选择,我们也能够看到企业为提升用户粘性付出的一系列努力,包括流量大与粘性强的互联网业务之间的多元化渗透、以及用户粘性强的互联网业务内部的互相渗透。例如,百度推出的百度贴吧和百度知道,是通过社区的方式增强搜索引擎的用户粘性;腾讯作为即时通信服务提供商,进入休闲类游戏并占据市场首位,都是进一步增强用户粘性的具体做法。

游戏规则三:价值导向

无论是用户流量还是用户粘性,整个商业模式体系中都离不开价值变现的最终环节,资本市场除了关注如何实现价值变现以外,更关注的就是如何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变现。在现有业务模式中,电子商务由于掌控最有消费能力的高价值客户群体,所以得到了资本市场的独宠,阿里巴巴上市首日接近200%的股价上涨和高达318倍的市盈率说明了一切。

当然由于B2B高端客户群体的绝对数量限制,所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了跟上资本的脚步,也不得不在保证用户粘性、创新高附加值服务的基础上想尽一切办法持续提高服务用户的访问流量。

篇5

在2004 年雅典奥运会之前, 刘翔签约了韩国起亚汽车公司, 成为旗下品牌千里马的代言人。当时起亚的初衷只是想赌一把, 希望刘翔能够闯进前三名,当时的刘翔仅仅是小有名气而已, 因此签约费用非常低廉。据了解, 刘翔与起亚的合作只有区区的30 万人民币左右。

然后奥运会之后, 刘翔开始走红, 找刘翔签约的商家开始排起了长队。刘翔奥运会的迅速走红, 不但刘翔本人没有想到, 就连中国田径项目管理中心( 简称田管中心) 也没有想到,“ 我们真没想到刘翔现在能这样, 有这么大商业价值, 其实田径中心也有商业或市场开发这样的部门, 但一直以来商业活动并不是太多, 现在刘翔一下子这么火, 还真让人没有一点准备。”奥运会之后, 刘翔又成就了自己田径场上的“ 大满贯” 伟业, 刘翔用无可争议的事实和罕见的荣耀和奇迹, 证明了“ 刘翔” 这两个字的价值。就在刘翔收获这些奖牌的同时, 他的代言单价也迅速冲上千万人民币。

奥运金牌后身价剧增

如今的刘翔绝对是块金字招牌。各个商业赛事捧着高额的出场费, 竞相邀请刘翔参赛; 各大品牌奉上天价费用, 只求能与刘翔有所关联。但在雅典奥运之前, 刘翔还需要中国田协指定的赛事经纪人( 而非商业经纪人) 拼命去各大赛事上门推销, 更谈不上什么出场费用; 而雅典奥运前一年, 刘翔为可口可乐代言的费用仅仅是35 万元人民币。

雅典奥运会的金牌让刘翔品尝了一夜成名的滋味, 同时他的身价也得到了第一次飞跃。“12 秒88” 的世界纪录让刘翔跨进了“ 千万元” 代言的巨星行列。在刘翔打破世界纪录后的48 小时内, 耐克已经大展拳脚, 可口可乐和伊利也在新浪网上分别打出了为刘翔欢庆的弹出广告和滚动广告。据了解,刘翔目前的总身价达亿元。

福布斯公布的数字显示,2004 年刘翔收入2300万元, 到了2006 年便上升到5800 万元, 综合排名从第五跃到第二, 中国田协也把刘翔的广告代言上限调高至1200 万元,2008 年3 月, 福布斯公布的了“2008中国名人榜”, 刘翔的收入已达到16320 万元。事实上, 自从雅典奥运会后, 中国田协按照“ 分级开发, 总量控制” 的原则, 将有意请刘翔代言的商家分为三档, 最高一档是100 万元起步,350 万元封顶。但在刘翔创造了世界纪录后, 有意请刘翔做“ 高档广告” 的商家得到的报价已经变成了1200 万元。据悉, 刘翔目前的代言单价已达到1500 万元, 是4 年前的40 倍。

2007 年年初, 刘翔5 个一级代言已全部签满。田协主管商业开发的副主任王大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刘翔的一级代言身价已突破千万, 具体价格是商业机密, 无法透露。即使一级代言中, 由于产品和所签的时间不同, 价格也不同。” 北京奥运会前,刘翔代言单价如果突破2000 万元, 光靠5 个一级代言, 就能收入1 亿元。

奥运后将尝试国际新品牌

进入奥运时段, 飞人刘翔作为最受瞩目的运动员, “ 想赶在奥运会前与刘翔签约的赞助商一直没有间断过。” 王大卫说, 不过从年初至今, 真正谈成功的合约非常少。那些一早就签下刘翔的商家们显然成为了更有远见的“ 幸运者”。

据王大卫介绍, 赞助商们被拒绝的理由首先是因“ 总量控制” 而使名额有限, 其次是田协要在赞助商中进行优选。根据刘翔“ 总量控制、分级开发”的商业开发原则, 赞助商们被划分为一、二、三级,享受回报随着价格减少而递减。目前, 需要刘翔履行最高回报, 如出席活动、进棚拍摄广告的5 个一级代言都已经满额。二级代言允许刘翔在不进棚的前提下拍摄广告, 原计划为5 至8 个, 现在大约在6 个左右,剩余余地也已很小。事实上, 刘翔目前的所有合约期限都覆盖了2008 全年, 有的是在2009 年初到期, 有的是2008 年底。

为了备战奥运, 刘翔今年已宣布“ 闭关”, 不再参加任何商业活动, 除了极少参加社会活动以外,连媒体采访都尽量减到最少, 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中。在拒绝所有商业活动的同时, 也自然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回报了。

王大卫说, 奥运会后一些合约陆续到期, 刘翔在与新的商家接洽时,“ 总量控制、分级开发, 协会为主、中介辅助” 不会变,“ 因为只有协会最了解如何开发刘翔的核心价值‘ 成绩’, 奥运会后, 这种模式将继续坚持。”

刘翔的运动生涯还很长, 田协也期望能更好地为他设计未来, 开发他的“ 黄金时代”。目前刘翔代言的广告中, 既有凯迪拉克这样的名车, 也有联想、伊利、可口可乐、耐克、VISA、安利这类贴近百姓的品牌。王大卫展望说, 在未来, 刘翔也会“ 尝试”一些其他国际品牌的邀请, 比如钟表或时尚类, 这些商家将更看重刘翔的个人魅力与“ 潜质”。

体育金牌是商业价值的核心

作为一个品牌为王的商业时代, 当明星们开始在公众的天空里星光闪烁的时候, 他们也就不由自主地成为受人追逐和评判的大众品牌。

作为一个中国体育多少年都难得一见的运动员,刘翔的商业活动交由田管中心来打理, 从刘翔自身的商业价值考虑, 却是最大的战略失误, 因为田管中心在商业开发方面是不折不扣的超级业余水平。据悉,刘翔本人也曾有过找专业经纪人的打算, 但被田管中心斩钉截铁地否定了。否定的理由是: 刘翔不可能像姚明那样商业化, 田管中心果断反对将刘翔商业化,过度的商业化只可能毁了刘翔。

篇6

这是中国男子游泳在奥运会历史上取得的首枚金牌,这一刻,将被永远地载入史册。而一个名字,也将被历史铭记,那就是——孙杨。

作为为中国男子游泳取得首金的运动员,孙杨取得的成绩还远不止此。北京时间8月5日,也就是伦敦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最后一天,孙杨又凭借极大优势夺得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冠军,并打破了自己的世界记录。

如此骄人的成绩,除了为孙杨赢得掌声和赞誉,还充分吸引了商家的目光,新一代“吸金王”正熠熠生辉??

畅想身价10个亿

伦敦奥运会之后,孙杨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俊朗的外表,迅速成为新一代“全民偶像”。对于孙杨的市场价值,中体产业竞赛集团副总裁、中体明星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奇表示,孙杨已经成为稀缺资源,“中国男子在游泳项目出块金牌太难了。像乒羽这种项目,大家都觉得我们拿金牌是理所应当的,但游泳的金牌就像当年刘翔在高栏夺冠一样,是稀缺资源。”

王奇根据孙杨在奥运会之后接到的各种体育营销咨询、邮件、电话、微博私信,整理出了一个“中国奥运冠军价值排行榜”,在男运动员排名中,孙杨超过了林丹、张继科、 雷声、陈一冰等人,雄踞“男榜”首位。他认为,孙杨的市场潜力丝毫不逊于在2004年雅典夺冠后的刘翔。

从未来的发展潜力看,刘翔已经29岁,参加下一届奥运会的希望已经比较渺茫。而孙杨年仅21岁,前中国游泳队总教练陈运鹏认为,孙杨还有很大的潜力,至少可以保证两届奥运会、10年左右的优势。

美国权威游泳杂志《游泳世界》预测,孙杨明年的代言收入极有可能突破2000万美元(约1.14亿人民币)。虽然这距刘翔巅峰时期的一年1.6亿元身价尚有差距,但若孙杨在未来10年内能一直保持好成绩,那么他的商业价值必将超越刘翔。一个是体育生涯可以预测见底的昔日大牌,一个是展望后市依然光明的今日新星,高下之分,立见分晓。

再来看和孙杨签约的赞助商。在伦敦奥运会之前,孙杨代言了伊利、361°和可口可乐的广告。据了解,7月29日孙杨取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第一名的成绩之后,361°在8月2日港股开盘后大幅走高,孙杨签名奥运冠军T恤一周就卖出873件。凭借着孙杨的超高人气,伊利发起的互动活动于8月3日上线,活动访问量上线首日即突破10万人次。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公共事务及传播总监赵彦红认为,孙杨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孙杨的合作不会是一个短期的合作,会有一个长期的计划。

除去上文提到的这3家企业,王奇预计伦敦奥运后,会有超过200家企业通过各种关系希望与孙杨签广告合同。“通过我这边找他的也不下20家了,而奥运之前,估计总共也只有十多家吧。”记者保守估计了一下,以孙杨现在身价,以每家企业500万元计,这200家企业的代言费已经高达10亿元人民币!

锋芒在此无人能争

游泳和田径不同,后者存在因训练或比赛而出现伤病的情况,而游泳项目,几乎不会出现什么因受伤而影响比赛的事情。

以菲尔普斯为例,在今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这位美国“飞鱼”以27岁的年龄出征,依然取得男子200米蝶泳银牌、男子100米蝶泳金牌的好成绩。今年的奥运会,已经是“飞鱼”参加的第二次奥运会。以孙杨现在的身体状况,纵观国家游泳队,在未来10年内,孙杨几乎无人敢与之争锋,未来成长为中国版的菲尔普斯,也或未可知。

伦敦奥运会后,和孙杨一样,叶诗文、林丹、张继科等金牌选手身价暴涨,但这并不妨碍孙杨即将成为“吸金天王”的趋势。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林丹卫冕羽毛球男单金牌,然而中国羽毛球项目一直在世界上有着霸主地位,因此林丹即使取得“金满贯”并卫冕奥运冠军,其商业价值也难以有质的飞跃。

和林丹一样,在乒乓球男单项目中取得冠军的张继科同样因为其项目的局限,商业价值不可能有大幅提升。因此,孙杨“广告天王”的地位无人能撼。

经纪团队小心有价无市

后伦敦奥运时代,中国的奥运冠军们在载誉归来后自然会受到商家的追逐,但如果由于定位不准、开价过高,也很容易导致自身的商业价值无法得到最充分的开发,这就对孙杨的经纪团队提出了较大挑战。

在伦敦奥运会上独揽两金一银一铜的孙杨,俨然已成为姚明、刘翔之后的中国体坛领军人物,超高的人气自然让他成为商家眼中的头号香饽饽。不过,如今孙杨这棵树却不是那么好攀的。据业内人士透露,孙杨出席一次商业活动的出场费高达百万。虽然有多达200家企业都希望能与孙杨合作,但王奇透露,孙杨经纪团队开价百万吓退了90%的企业。

王奇表示:“我觉得孙杨现在有个问题,就是摆不正位置,开出来的价格非常不现实。”据王奇介绍,现在真正找孙杨代言的企业很少,更多的都是希望能把孙杨拉出来出席一次商业活动,但这种商家一听到孙杨经纪团队开出来的报价,很多都立刻打起了退堂鼓,“中国的奥运营销不成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企业都是一锤子买卖,所以他们请孙杨出席一次活动,心理价位也就是二三十万,现在孙杨开价太高,十个有九个都会说 算了,算了 。所以现在孙杨有点像艺术收藏品,有价无市那种。”

篇7

一、城建系统物业及其管理现况

城建系统担负着全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在长期的城市建设和开发中积累了不少的房产与物业,并且总量还在呈不断增长趋势。在计划管理、政企合一时期,很多房产建设与开发由政府直接完成,政府是当然所有者,建委直接控制大量房屋与物业。

政府与企业分离后,建委不直接进行项目建设与房产的开发,很多建设项目由下属企业或事业单位完成,由此增加了不少的城建物业,特别是近年来,旧城改造与建设项目不断增大,为妥善安置城区拆迁户,广州市在海珠区、白云区、天河区等地修建了大量拆迁房并有不少剩余,使城建系统的物业达到一个可观的规模。

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及市场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土地房产价值的认识度不断提高,为利用不断增长的物业,发挥物业的商业价值与经济效益,各物业使用单位抓住商机,利用物业的地段优势,根据不同情况与特点,以不同方式提高物业的使用率,挖掘物业的经济价值。如对一些建成的房屋,经装修后以出租的方式加以利用,或经整理后经营实业,有的单位甚至还成立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自己物业,既以所有者身份收取租金,又以服务者身份收取管理费,用此办法对名下的物业进行管理,不仅发挥了物业本身的商业价值,还赚取了物业所带来的附属利润。以房养房,用赚取的利润对房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提高了物业的效用和管理水平,增强了物业管理企业的竞争力及市场生存能力。

虽然城建所属物业有一定程度的经营,商业价值得到一定的开发。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国有单位机制不灵活等历史或现实原因,城建系统物业资源未充分利用,其商业价值未得到完全发挥,存在着资源闲置、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具体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物业的利用率不高。广州城市建设发展与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提高了广州房产物业的市场价值,业主可以享受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成果。私人业主出于逐利目的,会通过出租、自用等方式把物业的商业价值利用到最大化。但对于公有物业,情况则可能不同,物业的使用未达到其潜在水平。例如,拆迁安置房的空置率一直以来是很高的,由于其产权属于市政府,没有明确的业主单位,也没有明确的单位对其管理负责,无法出售或招租;对于那些有明确权属的,由于业主都是国有企事单位,经营机制不灵活,对物业的经营管理也只停留在临时性出租收取租金上,而未进一步深开发其商用价值。大量闲置物业造成了资源浪费,不仅不能获取价值增值,就连投资折旧都无法通过市场渠道快速回收,地产物业的增值无从体现,当地政府每年还要投入相当的资金为这些物业进行维护和修缮。

第二,物业服务水平不高。城建系统物业管理公司是在自有物业基础上产生的,管理上都套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模式,管理体制难脱国有企业的弊病,与市内有影响力的物业管理公司相比,并不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首先,这些物业公司管理的是自有物业,没有自寻市场的危机感,采用的是国有企业管理的旧体制,企业机制不够灵活,缺乏创新能力。其次,企业队伍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低下。一些物业企业虽有资质,但并没有自己的专业队伍,只简单雇用几个人打扫清洁而已;有些物业公司虽有专门人员,但经过专业培训的较少,人员整体文化素质,服务意识不到位,管理服务水平较低。再就是,受各因素的制约,这些物业公司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不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其业务几乎全局限于自有物业,未能在他人物业市场上竞争,如果没有自有物业的先天保护条件,这些物业公司很难有立足之地。

第三,分散化持有。虽然城建物业都属国家这一最终所有者,但由于行政划拨及投资主体不同,物业实际上由各单位分散持有,并以不同方式经营管理。由于物业所有者之间各自为政,管理水平与人员素质不一,造成了城建物业管理成本过高,无法通过不同物业间的合理配置与有效组合实现整体的规模效益,以树立起品牌与知名度。分散管理的总收益远远小于统一管理带来的潜在收益。

二、物业管理发展对策第一,规模化经营,以规模扩市场

物业管理企业的规模化代表企业的综合实力,它包括企业的运行体系、管理机构、企业的品牌等。同其它行业的经营性质不同,物业管理的经营活动主要是以综合来取得收入,而收入的主要和直接来源就是企业的物业管理面积,管理面积越大,则收入越多、效益越好,这就决定了扩大经营规模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根本出路。因此城建系统的物业公司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这条路子,以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加强技术创新扩大市场,求得生存。为此,可以对小物业管理企业兼并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共享企业资源,如资金、技术、材料和劳动力等。此外,现有物业管理企业横向联合、纵向发展,通过并购改组进行有效扩张,降低成本,达到规模经营。

第二,改革用人机制,提高队伍管理水平。

新世纪物业管理市场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高水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竞争上。市场竞争中,谁拥有了高水平的物业管理人才,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物业管理企业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快培养物业管理人才。今后,“投资于人”应成为城建系统物业管理企业一个重要的战略取向。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知识经济的直接制造者,物管企业必须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加大知识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加以借鉴国外实行多时的物业管理师的考核办法以及其他服务行业对于其从业人员的评定方法,改革用人制度。通过素质教育、岗位培训和技术考核等形式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通过机制转换和专业部门利益调整,做到优胜劣汰,造就优秀物业管理队伍,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加大盘活与经营力度。

篇8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管理者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类似王经理的问题:企业员工出差时无法连接公司内网,影响了很多信息的传送;大公司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大量的信息都要通过互联网来传递,信息安全无法保证,商业机密又有被窃取的危险;企业与客户、商业伙伴以及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需要得到专业网络的支持与维护。

其实,管理者希望看到的是一种企业大流通的局面,得到的是一个安全畅通的网络服务,可以让企业放心地与客户沟通、开拓市场,因此“流动办公室”的概念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营销宝典。中国网通的VPN服务就满足了企业这种大流通的需要,让企业通过互联网洞察商机、运筹帷幄,然后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贸易等手段决胜千里之外。

移动方便:真正方便客户的移动使用,无论是在私宅还是出差在外地,企业员工均可通过VPN服务安全、方便地访问企业内网。

接入方式灵活多样:客户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接入方式,如拨号、XDSL、LAN、GPRS或者WLAN(无线局域网),不论何种方式,只要能够接入互联网,就可以享受网通的智能VPN服务。

安全可靠:智能VPN采用一种全新的域名路由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使IPSec数据包直接穿过地址翻译设备,从而实现真正义意上的端到端安全传送。

快速高效:系统能够同时支持多个VPN,不会造成网关瓶颈,保障客户快速高效地访问。

经济实惠:智能VPN能够透明地架构在现有的IP网络之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客户网络设备的配置修改,客户也无需进行额外的设备投资和线路投资,是一种非常经济的解决方案。

使用方便:智能VPN服务的集中式配置和管理极大地简化了工程的实施,客户“即买即用”,非常方便。易于管理:系统的管理也非常简单,客户可以轻松实现自主管理,进行VPN组的定义、安全访问策略、加密算法和用户名密码认证等。

扩展性强:客户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随时扩容,不需要对原系统作任何改动,也不受扩展数量的限制。

篇9

商品房地产及其连带价值是震不毁的优质资产

过去几年,我国各地的房价与地价普遍大幅度上升,再加上商品房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收费环节很多,利税比率高,三个因素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商品房销售价格显著高于建筑成本。这种情况使我国的商品房价值构成显现出非凡的特殊性:建筑物实际造价的占比较低,地产及其连带价值的占比很高。

当然,这只是特大城市市区内商品房物权构成的特殊情况。大城市郊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房价没有这样高,而彼此之间的建筑成本差距不是很大,因而建筑造价占商品房市场价格的比重自然要高一些。但即使在小城镇中,商品房的市场价格通常也比实际建筑成本高出一倍多。因此,尽管各地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我们还是可以一般地说,在商品房物权中,地产及其连带价值的占比通常高于建筑造价占比。商品房市场价格构成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考虑商品房的物权问题时,必须高度重视地产及其连带价值。

地震可以毁坏房屋,但不能从地球上抹掉住宅小区的空间位置。从是否适宜建筑的角度看,灾后对倒塌商品房所在地块地质条件的评估,无非是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可以原地重建,二是该地不宜再建。如可原地重建,那么,倒塌商品房的地产及其价值,无论对业主,还是对抵押贷款银行或者受理了地震险的保险公司来说,显然都是不可忽视的优质资产。

若为第二种情况,住宅小区被评定为不宜再建之地,倒塌商品房的地产及其连带价值,无疑将会大幅度减损,但也并非毫无价值。从法律上说,产品有瑕疵,出售者负有换货或者退货的责任与义务,因而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等很多商品都实行“三包”。同样道理,对于住宅建设用地的交易来说,地质条件不宜再建之地显然是有瑕疵的,倒塌商品房的业主们,应当能够从地产出售者那里换得面积基本相等、区位商业价值相当的适宜建房土地。

退一步说,即使政府不予换地,而是征用不宜再建住宅的地块,辟为地质公园、灾害教育基地或者建设环保园林绿地,其社会价值并不低,那么,遵循公平交易原则,其物权持有人也有充分理由从财政取得适当补偿。如果适宜作为农林用地、水库鱼池或者旅游景点,物权持有人也可以通过谈判协商,从申请开展此类经营者处取得适当补偿。

公寓式住宅地产保全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

尽管就空间位置而言,商品房的地产及其连带价值是震不毁的优质资产,但在建筑物震毁之后如何切实保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内在市场价值,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实践中可能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偏重建筑物”的观念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居住者直接利用的是房间,外观最显眼的是楼体,因而人们普遍存在一种错觉,以为所购商品房的最大价值集中在建筑物上,因而重房产、轻地产。这种观念反映在地震灾害中,就是一见楼体坍塌,顿时感到全完了,整个房地产都没有价值了。这种“偏重建筑物”的模糊观念,往往导致业主和抵押贷款银行轻易放弃整个物权,这是震毁公寓式商品房地产保全的最大思想障碍。

公寓式商品房地产析分的复杂性与独栋别墅不同,公寓式商品房的地产不能直观体现出来。如果一栋别墅在地震中坍塌了,由于地产关系十分清晰,仅属于其业主所有,在房价已经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业主很容易想到重建问题,不会轻率将房基地交给抵押贷款银行。同样,抵押贷款银行在研究是否核销震毁独栋别墅的未偿贷款余额问题时,自然也会认真考虑并办理贷款核销后的地产归属问题,不会忽视客户意见,贸然单方面核销独栋别墅抵押贷款。

与独栋别墅相比,公寓式商品房的地产关系,却相当复杂,遇到实际问题,很难处理。譬如,虽然每建筑平方米公寓式商品房应当摊得多少土地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但仅为纸面数字,在空间上不能明确指出其具置,在地图上无法标出各自的土地红线。整个小区、甚至每一栋楼的住户都很多,各自情况不同,想法有别,不易统一意见,难于一致行动。这就很可能导致他们轻易放弃废墟下的宝贵财富,空使他人受益。

公寓式商品房地产析分与处置的法律缺失 目前我国的《物权法》,尚未对公寓式商品房的地产析分与处置问题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因而如何妥善处理震毁商品房的地产,还没有直接的法律条文可依。事实上,与商品房地产紧密相联的还有诸多审批环节的费用,这些费用形成了数量可观的、附着在地产之上的连带价值,成为商品房物权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物权法》,对这部分地产连带价值的保护问题,更无明确规定。

公寓式商品房地产关系的复杂性,再加上“偏重建筑物、忽视地产及其连带价值”的模糊观念与法律缺失,上述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给我国公寓式商品房的地产保全工作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这种困难使大多数公寓式商品房业主,甚至一些发放抵押贷款的债权银行,都不去注意废墟下面可能存在宝贵财富。

完善公寓式商品房《物权法》的思考与建议

为切实保护公寓式商品房购买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贷款银行的抵押权益,避免他人不当得利,有必要在我国《物权法》中,进一步完善有关公寓式商品房地产保全、析分与处置等问题的法律规定。

增加“供地政府需负责包换地质条件不宜重建的住宅用地”条款 前面说过,像销售产品有瑕疵,销售商应当负责换货或退货一样,如果住宅用地日后被证明其地质条件不宜建设住宅,倒塌住宅的业主应当能够从供地者那里换得面积基本相等、区位商业价值相当的宜建土地。在《物权法》中加入此类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才能确保商品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不因事后发现其地质条件不宜建设住宅而白白丧失,切实保障房地产购买者的应有权益。

增加“土地有偿使用期限内重建住宅免费办理各项审批手续”条款 如果《物权法》明文规定在土地使用权存续期限内,震毁商品房的业主可以免费办理重建的各种审批手续,不必重复交纳各项审批费用,那就能够排除地震倒塌房屋重建过程中的诸多无形障碍,大幅度降低重建成本。这会使业主们清醒地看到,震毁的只是实际造价并不很高的建筑物,从价值量角度看,所购房地产的绝大部分物权尚存,进而提高他们的重建信心。

明确规定“公寓式住宅业主一律按建筑面积分享地产及其连带价值” 为了简化问题,提高透明度,在《物权法》中最好明确规定,公寓式住宅业主之间一律按各自的建筑面积分享小区地产及其连带价值,而不考虑各户的楼层、朝向、户型和购买时间迟早等因素带来的每平方米售价差异。这样做,简单明确,便于执行,便于监督,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业主之间的纠纷。

明确规定“公寓式住宅重建按地产比率分摊造价并分享建筑面积”为了提高重建住宅的抗震标准,有可能需要适当优化和变更建筑设计,整栋楼房的建筑面积或许有少量增减。在《物权法》中最好明确规定,公寓式住宅重建按各户原楼层和方位分配房间,按业主各自拥有的地产比率分享新的建筑面积并相应分摊建筑费,按中介机构评估的市场均价补交或补偿因户型改变而增减的建筑面积。

篇10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自主创新就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到首次商业化的过程。它是“发明+发展+商业化”,是把创意变为现实,将设想推广到市场使之商业化,“创意”和“市场化”是研发的起源与最终有效应用。

因此,企业的自主创新应是一个“哑铃模式”,创意与市场化是其两端重点,研发与生产在中间。无论是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管理学角度,自主创新本质上都应该强调技术与市场的整合,强调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的整合。

自主创新的根基:技术与市场整合

自主创新活动是一种经济行为,它必须使创意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即必须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它的成功标志是“技术发明的首次商业化”。自主创新是技术与市场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企业不断追求“技术上的完美”,而不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的变化,那么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做到成功的创新。因为,技术领先并不能保证创新成功,有时反而会阻碍创新;同时只有通过某种商业模式对技术进行商业化开发,才能从中挖掘出价值。毕竟,任何企业的创新产品最终都必须面向市场,满足用户的需求。

微软希望员工是“具有商业头脑的技术天才”,就是强调技术与市场整合的具体体现。海尔则认为,发明不一定是创新,发明者也不一定是创新者,只有能把发明转化为社会经济活动并且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这才是自主创新。同时,创新并不一定要应用前所未有的技术,即便是一个平常的技术,只要得到市场肯定、顾客接受,就是好的创新。

自主创新的关键: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整合

从一项创新技术到一个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创新产品,其间必须跨越“达尔文之海”――从基础性的研究、发明,到初建创新企业,再到大规模产业化之间,存在众多的鸿沟,限制了知识创新、技术发明以及产业创新的有效联结――成功的企业家只有依托独特的想象力、基于精算的冒险精神、坚定执著的毅力,才能率领团队实现从创意到商业价值的成功转换。传统的创新理论重视基于研发到市场价值实现的过程描述,指导全球众多企业穿越了创造到实现第一次商业价值的鸿沟,部分地穿越了“达尔文之海”,完成了熊彼特式的初始创新过程。然而,企业必须在后续的商业进程中不断地自主创新,才能在企业的持续进化中获得永续的生存与发展。

然而自主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其不仅表现在技术的不确定性,而且还有市场和战略的不确定性。绝大部分自主创新的失败,不是由于技术上的失败,而是由于企业在市场调查、销售和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因而,要搞好自主创新,必须把研发工作和市场工作很好地协调组织起来。自主创新不仅仅是研发部门的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部门或某一群精英分子,它应该成为所有涉及人员的首要工作,必须深入到组织中每一角落,深深地扎根在公司每个部门之中,特别是营销人员的心中。

营销指引创新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不足,并不全是由于研发与技术部门的能力缺陷,而是由于企业的营销能力薄弱。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的竞争情报、领先客户、市场战略定位、营销信息知识管理、营销信息数据库挖掘、未来市场的预见等管理功能均十分薄弱,这使得中国企业的研发工作缺乏强烈的市场信心和动力,研发的目的也不甚明确。

当前,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除了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经常保持沟通等常规做法外,亟须提高的是营销规划管理能力。真正的营销,需要有市场竞争情报的准确动态获取、市场及品牌的规划和布局、市场和渠道政策的策划,市场一线的攻坚通常属于最后一个执行环节,而前三项内容才是营销最关键的功能。建立起与企业商业模式设计配套的营销规划管理流程,才可以保证企业具有强大的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

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尔在其新著《管理大未来》一书中指出,一个受顾客青睐的产品毫无疑问会给公司带来狂热的订单(如Dason公司的无袋真空吸尘器),但是没有强有力的专利保护,许多产品很快就会淡出市场;另外,技术的迅速变革使得产业新贵能够快速超越昨日之星。结果是,即使具有突破性的产品也很少能给公司带来持久的产业领先地位。然而,战略创新――它常常提出一项新的大胆的商业模式――却能使在位的成熟企业时时提防,爱尔兰航空公司(Ryanair)、苹果的iTunes音乐店、飒拉(Zara)时髦而价格适宜的女装均是经典之例。

我们可以预测,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将更多地源自商业模式的创新,如阿里巴巴、共合网等的成功探索,而通过企业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营销对研发的指导才更有权威性和针对性,研发与营销的结合才更为可靠。

创意的源泉

创意是自主创新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创意的来源有多个渠道,其中很重要的渠道就是自己的产业客户,特别是挑剔的、想法很多的客户,西方叫“LEAD USER”(领先客户)。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领先客户提高自己的创意能力,具体方法是建立领先客户管理流程,导人领先客户管理办法,持续获得来自行业领先客户的关于产品、服务和运营流程等方面的创意。3M公司每年都组织自己的领先客户会议,请他们对新产品提出意见和建议,颇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