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检查范文
时间:2024-04-03 11:0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外培训检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切实做好宣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实施方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提高对“减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树立师形象结合起来,增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好有关规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行政会议,强调“减负”工思想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上高度重视,并要首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落到实处。成立学校“减负”领导小组,郭文召校长任组长,马利娟为副组长,各科教师为组员,就形成了一个校长领导的,明确分工的领导集体。做到上下配合,内外协调,使各工作能顺利,贯彻并落到工作就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三、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课程计划
我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计划保证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但是由于地方、校本、综合课程教师为兼职教师,虽然我们开足了课,上了课,但是效果不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学校加强对各课程课时的管理,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树立轻负担高质量的典型。要求教师要备精每一堂课,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减轻教师负担。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校长深入教育第一线,要在课堂教学上做好教师的典范,并经常性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四、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减轻学生负担学生课外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积极提倡实施有效作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组织和开好家长会,教师通过家访、电话联系或请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等方法,开展经常与家长联系,共同交流、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共同确定学生的课外作业量。教导处加强对各科作业量的协调和秘的教师违规有偿补课的现象。学校通过与学生及家长的座谈,我们了解到学生及家长对我校的德师风状况非常满意。同时,学校也走访了部分教师和社会人士,解到以下情况:
1.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能利用自习课或下午休息时间对学困生进行无偿补课,没有进行有偿补课和参与社会办学及为社会办学提供生提取好处费的事件发生。
2.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各个教研组无教师利用节假日组织学进行补课并收取费用现象,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
3我校在职教师无利用学校设施设备为学生有偿补课现象,也没有教师利用家庭住房或租赁他人房屋进行有偿补课的现象。
4.我校没有以学校的名义组织“收费补课”的行为。
5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足课程、课时,学校无一例因成绩差行为差为理由,劝其转学或勒令退学,无学生流失和辍学现象。
篇2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通知,就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严防妥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通知指出,要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落实培训收费管理政策,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培训要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预收费全部进入本机构培训收费专用账户。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不得使用培训贷方式缴纳培训费用。校外培训机构提供培训服务收取培训费应依法纳税,应如实开具发票。
采取银行托管 风险保证金的方式对预收费进行监管
通知强调,要全面实施预收费监管。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应全额纳入监管范围,包括本通知前已收取但未完成培训服务的预收费资金。各地可结合实际,采取银行托管、风险保证金的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进行监管。实行预收费银行托管的,校外培训机构要与符合条件的银行签订托管协议并报教育等主管部门备案;开立预收费资金托管专用账户,做到全部预收费“应托管、尽托管”。托管银行不得因提供托管服务而额外收取培训机构、学员费用。采取风险保证金方式的,校外培训机构应与符合条件的银行签订协议并报教育等主管部门备案,开立风险保证金专用账户,存入规定金额的保证金作为其履行培训服务承诺和退费的资金保证。
将培训机构的预收费情况纳入其诚信建设内容
通知明确,教育、发展改革、人民银行、银保监、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的协同监管。建立定期共享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有关信息的工作机制,强化风险预警。要将培训机构的预收费情况纳入其诚信建设内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在信用建设、纠纷处理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培训机构规范运营,积极主动将培训预收费纳入监管。
对是否存在“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开展集中排查整改
篇3
关键词:转变;管理模式;校外教育;促进作用
如今,校外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然而在落实校外教育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开展与落实校外教育工作是重点,要想真正发挥这部分教育的职能与作用,必须转变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办法,从而加强管理与教育,提高校外教育的质量。
一、明确任务、制定原则
校外教育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青少年的课余或者是节假日期间,通过与学校、家长之间的亲密配合,从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指导与引导,以多姿多彩的教育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在活动中实现教育的目的,通过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切实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1.加强组织领导要促进校外教育的落实和发展,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将学校校长以及校外教育中心的领导、教育主任以及班主任之间建立成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中的每一个人都要达到相应的资格要求,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并且要深入了解校外教育的流程、方法、政策与要求。2.统筹安排在进行校外教育之前,首先就要做好相关的统筹安排,认真仔细地制定好活动计划与活动方案,并且要赶在学生放假之前与学校和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将方案进行告知,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媒体进行宣传,从而有效地提高家长以及学校对校外教育的认可度,从而为校外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3.坚持原则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性质不同,因此要坚持自愿的原则,不能强制任何一个青少年或者是家长、学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公益性的原则,加强统一管理,保证未成年人的安全,并在与校内教育结合的基础上,结合未成年人发展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活动,从而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4.建立日常管理制度虽然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相同的是都要建立起日常管理的制度,从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保证校外教育的活动秩序,保证校外教育的顺利、安全、有序地进行。
二、紧抓常规、勤于指导
要实现校外教育的精细化管理,就要尽量地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少成本的管理,而且最重要的是管理要精、管理要细。1.加强管理在开办每期的校外教育之前都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比如说活动计划、活动安排以及报名表等,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后,家长以及管理人员都可以随时到课堂上进行听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提前撰写教案,而且管理人员要尽职尽责,加强管理,随时检查教师的教案,此外,还要将每次参加校外教育活动的学生的信息仔细地登记,从而做到有迹可循,最后在教育活动完成之后还要对本次的活动进行总结,从而为下次的活动做好准备。2.加强指导活动站以及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管理与指导,促进校外教育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有秩序地开展所有的工作。因此要定期召开相应的会议,将即将开展的校外教育活动进行总体的安排,并提出具体的要求;此外还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以免影响校外教育的质量,并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完善校外教育,对于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优秀的教师或者是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和表扬,并制定相关的评比细则,树立榜样,激励相关的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3.加强记录最后还要加强记录,将每次的教育活动都记录在案,将每次参加教育活动的学生的信息都整理清楚,并制订成册,主要有花名册、考勤册;除了学生的还要有老师的考勤册,以及家长和活动中心的联系信息册子,将各种信息都记录清楚,并将其分类整理、归档,做到有案可查,准确记录。
三、经常培训、建设队伍
要提高校外教育的质量,必须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即加强对学生以及老师的管理,管理不能具有强制性,而是要人性化,从而促进队伍的稳定。校外教育中的老师大多都是外聘人员,要积极地促进他们发挥积极主动性,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从而稳定教师队伍,而且还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促使其积极地参加国家的各种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在校外教育中,老师要有耐心,尊重每一个学生,放大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改正缺点,从而在校外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四、重视内容、突出特色
1.健康丰富的活动内容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有效补充,因此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健康丰富的活动,从而充分地提升学生的智力,满足学生的愿望以及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健康、丰富的活动内容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要积极地开展美术、书法、歌舞、电脑等项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服务教育。2.具有特色的活动内容教育活动要根据本地学生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因此要突出本地的特色,比如说农民画、腰鼓队或者是科技、也可以使革命传统的教育,与当地的特色相结合才能开办出独具一格的校外教育。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有效补充,因此要明确其任务,加强管理与指导,开办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因此只有转变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洁.广州校外教育管理模式探讨[J].文教资料,2014(3):85-87.
篇4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337-02
依据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形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立通运输行业,紧密加强校企合作,为工程一线或企业输送培养具有较强高级技术应用能力,知识综合运用开发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一定技术管理水平的专门人才。着重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工程实践应用问题。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提供大学生学习期间与企业结合,了解企业岗位工作特点,掌握企业工作流程,进而实现在校期间接近工程,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养成工程意识[1]。本文依托黑龙江龙运集团-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模式进行探索总结,进而依托实践基地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开发能力,使之成为共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基地,达到校企共建、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科技进步,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
1、基地的建设思路
(一)总体思路
建立深层次、双向互动、互惠共赢的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打造出符合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依托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工程训练环境,通过学生创新活动资助、贫困学生资助等项目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依托学校,为企业提供培训以及技术服务,并有义务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2-3]。
(二)合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企业选择应是该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的地位。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坚持人才培养为主,突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以及工程能力训练,合作中采用如下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院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培训急需人才。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院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来学院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二、基地的建设任务
根据黑龙建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的需求,借助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契机,结合黑龙江龙运集团的运营业务,借助双方合作基础,建立龙运集团-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校外实践基地。力争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我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
建设的基本任务有:
(一)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实践教学理念,依托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省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不断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出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行业实践教学特色。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和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逐步建立 “一条主线、四层次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条主线是培养素质与提高学生岗位实践应用能力。四层次实践分别是:专业基础技术应用实践、专业技术应用实践、岗前实践。具体内涵见表1:
(三) 改革原有的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它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建立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真正从传授知识转化到能力培养。
(1)除教学大纲上已明文规定独立的实践课程外,配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修订教学计划,重点解决实践课及实践学时的安排与设置问题,努力从源头上解决实践内容重复、实践方法简单的问题。
(2)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逐步建立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实践报告批改制度、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切实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3)修订和完善各门课程对实践课的教学要求,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进而实施实践教学目标管理,最终形成教师为全面培养而教,学生为全面发展而学。
(4)建立和完善实践基地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实践基地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5)逐步施行实践教学及实践技术成果奖励制度。为了鼓励教师能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内容和实训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促使实践技术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不断增强实训教学工作活力。
(四)逐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二是从实践教育基地生产、科研第一线聘请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实践教学。以此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结合
双方共同建立和投入进行道路运输资格证、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基地,为企业在职员工培训提供支持。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均为紧缺人才行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就业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采取提前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形式,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状况,更快进入岗位角色。共同进行技术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及新产品推介等工作;力所能及承接合作基地的生产任务;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为解决企业的实际工程技术问题提供支撑平台。
三、基地的运行管理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在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正常运转和规范化管理,确保实现建设目标,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为促进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全面规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管理,也要制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具体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职责、企业的职责、实践教育基地协议签订、组织与管理、实践教育基地指导教师选聘、检查与评估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基地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制度的规范,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如:校外实训中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实训现场纪律、实训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学生实训守则等。通过完善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办法。探索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安排的时间、环节、各环节的任务和要求,规范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中期检查等环节的工作。
四、结论
通过“黑龙江龙运集团―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以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为重点建设内容,将基地建设成集教学、专业基础实践、专业技术应用实践、科技研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也在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可利用实践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为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实验、实训、实习方面的资源保障,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使相关专业的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依托基地通过不断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与企业合作设计产品,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让老师和部分学生参与进去,逐步推行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新模式,学生和老师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 鲍怀富.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7).
[2] 倪吉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J].渤海大学学报,2013(4).
[3] 石晶,魏丹,段敏.汽车类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4(1).
作者简介
鲍宇(197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
篇5
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发展,不仅有效地扩大了教育、教学活动的范围,而且将人才培养深入到社会实践之中,大大提高人才素质。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模式分支,其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组织管理、教师选聘、检查与评估、师资队伍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管理模式
1.引言
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创新来源于实践,因此把加强实践训练作为研究生教育创新的着力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为研究生自主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机制保障,大大增加了研究生的实践机会,训练了他们的新技能,激发了创新热情。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一直都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应该以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出发点,以具有硕士、博士为主体,联合具有优质资源的大型企业集团或科研院所,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与科研院所中具有研究前景的工程项目或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培养高层次研发型、应用型研究生人才为最终目标。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可以大力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技、生产相结合,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对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培养更好更多的高级研发与创新人才,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管理永远是最重要的,作为一类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如何更好地可持续地发展,本文从管理模式方面探讨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基地发展方向和运行机制。
2.管理模式
2.1组织与管理
2.1.1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要成立有企业技术人员和校企合作办公室、系人员参加的教学管理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共建共管的管理模式。
2.1.2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要签有合作协议,其管理按创新实践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推行。校外创新实践基地的调整与撤销,应经合作双方同意。
2.1.3加强对校企创新实践基地的指导,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实创新实践基地解决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创新实践基地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作。
2.1.4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学生管理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对创新实践基地教师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水平进行审查,保证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和基地建设不断加强。
2.2创新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选聘
2.2.1选聘原则:本着有利于融洽学校与创新实践基地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有利于调动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创新实践基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落实,提高创新实践教学质量的原则。
2.2.2选聘条件:选聘热心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创新实践教学指导经历,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为指导教师,签订聘任协议纳入教学管理与考核,建立学院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库。
2.3检查与评估
2.3.1为促进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规范管理,应从实践教学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基地的效益、对外培训等方面制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校企合作办公室应不定期地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监督检查。
2.3.2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实习学生的评选,并给予表彰。
2.3.3由分院负责人邀请校企合作单位负责人到校面向测控、电气、电信等专业研究生召开宣讲会。宣讲内容包括企业介绍、接收人数、创新实践工作介绍、面试安排与录用流程介绍、接收简历等。
2.3.4由企业负责面试与录用并正式公布录用学生名单,并向其他公司及用人单位推荐优秀的学生,而对创新实践不合格的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允许进行重修,提高应用及创新能力。
2.4师资队伍管理为了保证企业技术人员能更好地参与教学、培训,老师需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学历需本科及以上,在企业具有一线工作经验至少两年以上。对申请的课程进行严格删选和管理,对课程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并要求指导前进行试训和试讲。学校老师以实验老师为主,理论老师为辅,实验老师做好理论老师与企业老师的桥梁,实现理论的实用化与产业化。为了保证知识及时更新和经验的代代传递,选择老师要注意老中青的结合,注意学历、职称、年龄的比例,尽量选择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其比例建议为具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达60%,高级职称的比例是40%以上,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100%。创新基地师资队伍数量、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在实践基地建设期间,将充分利用学校理论与实践老师和企业老师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程研发优势,组建一支科研能力强、工程技术过硬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团队。
3.结语
在研究生培训基地创建过程中,学校和地方充分发挥特长,学校制定对在校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负责制订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总体计划;企业提供更多实践平台和实践指导,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对老师进行严格选聘和管理,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然后进行每年或每学期一度的检查与评估,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好管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春荣,滕宝仁.依托工程训练中心优质资源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147-149.
[2]吕明,杨胜强,白薇.创新理念下的工学类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4):31-32.
[3]王悦,冯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3-115.
篇6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大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管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机构改革以来,为进一步理顺全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与职能,避免重复执法和监管真空,区食药监局对机关、稽查大队和食药所的监管事权进行了划分调整,印发了《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度汇编》,大力推进食品药品监管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做好基层所人员配备、教育培训、设备设施配置等工作,强化基层监管机构履职能力。推动食药监管专网建设,确保业务专线覆盖到每个基层食药所,为全系统上传下达、协同监管、信息互通、应急处置、快速反应提供稳定的网络支撑条件。推动移动执法平台建设,将监管业务延伸至移动终端,及时开展相关业务培训,确保执法人员熟练使用移动执法终端,按时完成监管信息录入。
(二)扎实开展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打造“食安”、“食安”品牌
选报68家食品企业(涵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多个环节)作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备查单位。认真排查治理食品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加大重点食品、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在市食药局组织的阶段性创城考核验收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积极打造“食安”、“食安”品牌,推动辖区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肉制品、饮料等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加大HACCP、ISO22000等体系认证工作,不断提高食品企业的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食品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在军得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食安”生产企业示范单位,华润万家阳光店等4家单位被授予首批“食安”示范店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食品示范单位的数量和质量。食品流通环节,十八家家悦公司、北京华联超市公司分公司、托莱多经贸有限公司代表区新申请示范单位,顺利通过省局和省商务厅的验收。餐饮服务环节,新上报1条示范街,3家学校食堂,5家餐饮企业。食品生产环节,金天平油脂有限公司、圣都食品有限公司、京广食品有限公司、蜂悦蜂产品有限公司、裕龙酿酒有限公司和伊荣食品有限公司已列入“食安”、“食安”培养名单。
(三)加大食品监管工作力度,全力巩固创卫成果
按照创卫工作中“三小”行业综合整治工作要求,积极巩固创卫成果,建立网格化责任体系。举全局之力,加班加点开展拉网式检查,对三小行业进行集中治理,整顿提升。全年食品新办证797户(生产加工小作坊26户、食品流通业户536户、餐饮业户244户),食品生产企业换(发)证11家。三小行业证件过期补办2350户(食品流通1120户、餐饮1230户),发放食品安全公示牌近2000户,食品台账2000余户,实名登记证1000余户。上报13家食品企业作为创卫备查单位,并全部达到技术评估要求。
(四)强化日常监管,深化“四品一械”专项治理整顿
食品方面:积极排查风险隐患,对“两超一非”、食品塑化剂、标签标识等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肉制品、水产加工品、复配添加剂等重点产品开展综合整治。加大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食品市场、学校周边单位的食品监管力度。先后开展了五毛钱食品、德州金锣冷冻肉、问题西瓜、“天和隆”牌牛肉干牛肉粒等专项整治行动,出动车辆280多次,执法人员700余人次,有力地维护了辖区食品安全。在餐饮监管环节,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完成食品安全等级评定及内网录入。重点开展了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检查工作,共检查学校食堂35家,托幼机构食堂110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6家。成功处置了三中南校区、乐乐小饭桌、华国宾馆涉嫌食物中毒事件。加强小饭桌等校外托管场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于近期启用了校外托管场所登记和移动监管系统,做到网格化管理,动态评级,扫除监管盲区。
药品方面:扎实推进药品经营企业现场验收和新版药品GSP认证工作,共完成78家单位的现场验收,86家单位的认证工作;对药品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和飞行检查,责令整改1家单位,警告1家单位;对5家医疗机构制剂室开展全面检查,责令整改2家单位;按时保质完成中药饮片专项检查和互联网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同时,严格落实药品电子监管要求,加强培训宣贯教育,敦促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落实赋码及扫码工作。积极推进零售药店的电子监管工作,截至11月,全区药品经营企业全部完成了电子监管的开户、确认工作。
器械、保化方面:组织开展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自查工作,指导辖区内5家生产企业通过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体系考核,现场验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35家。认真开展美瞳专项检查,共检查经营单位110家,游摊小贩15家,使用单位18家,通过检查督促经营业户规范经营、购进、销售美瞳产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印制了《经营者须知》向超市、宾馆等经营单位发放,要求经营者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方可经营,同时对采购、存储、销售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专项整治期间共发放《经营者须知》600余份。检查保健品市场4次,检查经营业户560家次,对检查中发现的2批产品采用购买送检的方式送省医疗器械检验中心检验。完成了辖区医疗器械体验式经营业户汇总统计工作。体外诊断试剂专项整治、定制式义齿专项整治、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均在有序开展中。
在加强监管工作的同时,增加抽样检验频次,对问题产品进行快速检验或送检,累计完成药品抽样143批次,食品抽样1450批次,医疗器械抽样12批次,保健食品抽样23批次。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10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72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16例。
(五)加大稽查办案力度,规范案件审议流程
2015年,局机关、稽查大队和各食药监管所分工合作,对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和打击,累计立案49起,罚没款159.98万元。同时,向公安分局移交了20起涉嫌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此外,为进一步做好案件审理工作,区局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负责对因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行政处罚案件的讨论决定,规范了案审议事规则和流程。
(六)认真做好行政审批与投诉举报处理工作
篇7
【关键词】物流管理;顶岗实习;基地开发
一、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开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和就业发展机会。积极借鉴国内其他院校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先进经验,围绕培养技术应用性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
2、实用与效益性原则
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要从物流专业特点出发,要考虑到实习就业单位的基础和条件,能够满足物流实习实践和就业的需要。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顶岗实习基地长效机制。要创新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理念,实现共同投资、互惠互利,提高顶岗实习基地的效益。
3、互惠共享原则
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要有充分的调研、论证,目标定位要准确,要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使之成为技术应用性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利用顶岗实习基地条件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习基地则可借助专业的科研、师资力量加强生产、教学及人员培训等工作,并可从实习学生中优先选拔人才。实习基地建设要认真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走开放式建设的道路,实现实习基地师资、设备场地、材料、技能训练、管理机制、技术成果等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促进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4、素质教育原则
顶岗实习基地应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与完善。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教师及校外人员的悉心指导,使学生从校内的模拟实训到校外实习基地真题真做的实践锻炼,为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应在相关行业企业中积极联系具有较好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单位作为实习基地,为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
5、稳定性原则
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要考虑实习单位的合作基础,并能在今后若干年内继续接收学生实习,继续提供就业信息。对运行规范、效益良好、示范作用显著、发展前景广阔的实习基地重点发展,支持其进一步提高水平和扩大规模。积极创建、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基地,适时淘汰不适合市场需求、共享和辐射作用不显著、无持续发展能力的基地,实现实习基地的动态发展。
二、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目标及手段
1、实习基地建设目标
通过几年建设,新建若干家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主要功能是满足100%学生一年的顶岗实习,其次是开展师资培训、提供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开展员工培训。创新校企合作思路,产学研立体推进。依托行业协会,每年增加校企合作企业,包括紧密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骨干型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一般型的校外实习基地。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结合自身整体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按照实习基地的建设及发展规划,在未来建成省级以上的校企合作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
2、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企业具有实体资源优势,学校具有智力资源和企业所需专门职业人才的优势。利用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协助企业搞好员工培训,提供企业所需职业人才,实现供需对接,校企双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拓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的合作,包括产研课题、员工培训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组织专业教师到省内外企业进行考察与调研,通过亲朋好友、已毕业的学生、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协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主动联系广泛接触了解企业,精选合作对象洽谈合作事宜,与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一线专家、客座教授等牵线搭桥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企业主动与本院联系需要本系的毕业生时,通过向对方提供良好的服务,如优先满足对方所需人才等,与对方建立良好关系从而成为实习基地。
3、实习基地建设中的双赢战略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离不开企业拥有的设备设施资源和相关的环境、人力资源。但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自身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企业不可能长期免费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和兼职指导教师。因此,学校在寻找合作企业时一定要树立双赢的思想,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产学合作、订单式培养、项目驱动等方式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企业通过与学校课程共建享受到人才培训、资源共享等优势,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而学校借助于企业资源搭建一个真实的实践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维护实习基地的保障措施
1、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
根据专业服务方向,确立实习基地建设的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工作。分级分类开展建设工作,形成校系两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与各单位的联系,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服务方向,加强与相关行业的联系与合作,力争建设一批较稳固的实习基地。学院成立由实习基地单位负责人、院领导、院教学科研处和系负责人组成的实习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改革的咨询和指导。由院领导指导,教学科研处作为职能管理部门负责统筹,教学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明确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内容和进程,同时确定具体的建设责任联系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建立实习基地发展与指导的专门组织即毕业生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一些实习基地负责人作为学校毕业生实习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定期召开成员会议,广泛听取各成员单位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使该组织成为学校和用人单位沟通合作的平台。
2、加强对实习基地的服务与合作
加强对实习基地的服务与合作,实现学校毕业生生源优势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有效结合和良性循环。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互惠互利的宗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实习基地的服务与合作:一是加大对实习基地的宣传力度,优先满足基地的用人需求,积极向基地推荐优秀毕业生;二是为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供需见面会等,为用人单位选用人才提供便利;三是为基地提供校内讲坛,邀请基地管理人员来校举行就业指导讲座,进行行业介绍和前景分析,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拓宽视野;四是建立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在技术等方面为基地提供指导和帮助;五是积极参与基地的重大活动,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学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巩固和扩大产、学、研合作成果,促进实习教学建设与改革。
3、规范实习管理
分级管理,明确职责。招生就业处、教务处是实习基地的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全校实习基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和组织协调,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为实习基地提供相关服务。教学单位是实习基地建设的主体,负责联系用人单位,洽谈建立实习基地,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横向合作,保证学生有稳定的实习渠道。
专业主任是实习教学环节落实的主要负责人,指导实践教学指导小组负责基地的建设、实习教学内容安排及实习计划、总结。实行不定期到院外实习基地检查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校外实习基地评估。积极改革专业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分段教育、定单培养的办学经验,丰富办学实践。学院每学年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负责人座谈会,倾听实习基地单位的意见,不断总结和交流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
4、实习基地走访巡查及经验总结
实习检查主要采取实习生座谈、工作岗位现场走访、学生个别访谈、企业负责人交流等方式,对实习生工作岗位适应情况、实习生生活情况、实习基地培训及管理情况等进行了解。并将在座谈及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以书面的方式及时向企业反馈。每到一处实习基地,走访实习生的宿舍、食堂,与实习学生同吃员工餐,了解实习生们工作、生活情况,认真听取实习企业负责人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和企业负责人一起探讨学生实习管理问题,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学校每年定期与实习基地负责人、主管部门领导沟通协调,倾听意见,交流经验,促进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提高,不断满足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实用性人才,即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高职教育就要以就业为导向,直接面向市场,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这里面的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尤为关键的一环。因为只能如此,高职教育才能为高职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根据高职教学的“一纲多本”指导思想,学院提出:订制班的职业角色课程以目标企业规范为纲,以品牌企业文化内涵为本。本课程以目标企业服务规范为主线,结合职业素质中心编写的各模块《训练与考评手册》,作为以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学成果,对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的提升,都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1.1扩充性资料使用
(1)引进目标企业相关岗位培训的音像资料(如《联想文化》讲座),购置了品牌企业相应岗位的职业素质方面书籍700余种。
(2)学院每年投资几百万元不断建设与升级了联想、阿里巴巴、思科、惠普、甲骨文等名企工作中心,企业相应岗位的常用设备、设施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日常办公、组织会议、商务洽谈、礼仪示范等各种良好训练环境。
(3)与企业合作使学生参与各种业务与项目实践活动;为学院各类大型活动提供后台服务。
1.2实训教学环境
在近几年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搜集、改造和编写了40多个课堂模拟与实例,情景模拟演练、实例分析教学占全部课程的近95%,这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和好评,提高了其学习兴趣,许多学生表示,每次上完岗位角色课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经意间已下课了。
校内实践性教学环境都远远高于部分品牌企业的实训要求,24人位的高标准化办公设施,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支持的高配置工作室,各类商务洽谈中心,为学生岗位角色课程的实战操作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和条件。联想、惠普、智慧动画、中企动力等作为密切合作的知名订单企业,随时提供课程校外实训场所。
1.3网络教学环境
学院订制班近20个专用实训室,学员工作位皆装备了高配置的电脑设备,提供学生模拟办公、收发公文、网上洽谈、订单阅签等功能。
岗位角色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讲义、考核标准、课件、教学参考书、授课录像等实现了网上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已初具规模。
1.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与社会沟通的纽带,是市场人才需求与学院就业导向诉求的必然延伸,也是检验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学院在推进国际化办学思路的前提下,借鉴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结合自身已相对成熟的“2+1”、“1422”学制,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为此,学院在贴近市场、携手企业的条件下,进行了“一校四地”实习基地的布局,以学院与哈尔滨市为基点,向南辐射至北京、上海、深圳,形成四个实习与就业的主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对课程改革,尤其对订制班教学计划的灵活性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转贴于
校外实习基地的稳定发展,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参与到学院课程的建设中来,推动课程教学计划的修订和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工学交替间接地为行业服务,实现了资源共享与示范作用。学院现已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定期下企业指导实习,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聘请企业专家到学院进行业务指导及专题讲座;定期与校外实习基地沟通,交流信息。通过各类活动,不断改善合作关系,提高实习实训水平。同时,所有实训项目都建立了完备的训练和考评标准,做到教学规范化和科学化。
2 教学效果
2.1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
2.1.1校外专家评价
(1)大连晟峰公司的技术总监黄贵洲先生对本课程的评价:
“《品牌订单企业技术支持岗位角色培训》课程结合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岗位和具体任务设计教学内容,并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对技术支持岗位角色感核心模块教学内容的掌握,课程生动,引人入胜,操作性强,对提高订制班学生素质有重要作用,同时对相关院校同类课程的开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世纪翔基集团董事长葛艳华女士对本课程的评价:
“技术支持人员的岗位角色课程开设的很好,所设置的课程是高职院校中少见的,课程按需而设,课程方向较新,前瞻性好。课程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模式、优越的教学环境,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企业一线人员任教,课程建设基础牢固,硬件、软件环境较好,课程内容满足实际需求,在我公司顶岗实习的学生表现优秀,如果公司有需要,我们愿意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2.1.2教学督导组评价
学院教学督导刘庆田教授:“《品牌订单企业技术支持岗位角色培训》课程是我院很有针对性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该课程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内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形象而有趣,改变了过去讲练脱节的弊端,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岗位认知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该课程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教学水平高,对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几年来教学、科研成果丰厚,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他们的授课效果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2.1.3学生评价
按照教学主管部门的要求,订制班的“岗位角色培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评教活动开展正常,近年来,本中心教师的评价成绩均为优,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满意率在90%以上,历次教学检查都名列前茅,在学生中形成较好的口碑。订制班学生在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没有人文素养与综合底蕴的技术拥有者只能算是空“芯”的人才。授课教师教态端正,教学内容组织得当,讲授条理清晰,语言较为生动,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很好。
篇9
一、建立有效管理运作机制
学校特色建设贵在坚持,关键在重视。确立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建设主方向,学校从领导到教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始终如一坚持开展工作。学校成立科技教育领导机构,由校级领导担任科技教育主要负责人,形成“主管领导——科技教育组长——科技辅导教师”管理机制,一级抓一级,分工负责,层层落实。主管领导负责将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学工作计划,牵头制定年度科学教育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制度,定期研究、检查科技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进行推广;科技教育组长由综合实践科组长担任,负责组织落实及检查督促科技教育工作的开展;科技辅导教师由多位科技骨干老师和班主任组成,具体负责科技教育的学生辅导及相关科技活动组织实施。
二、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
围绕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开辟科技教育长廊,设立科普宣传专栏,开通科技创新活动专题网站,组织科技教育专题讲座,外派教师参加各类科技教育学习培训,举办各种科技教育活动,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等等。另外,学校投入巨资建成学校科技馆。所有这些,都为科技教育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和条件。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科技教师队伍
科技教育质量的好坏,科技教育普及面的大小,重心在教师。学校以点带面,发挥典型教师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助的科技教育教师队伍,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其他教师,不断扩大科技教育指导教师群体。我们将研究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将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结合起来,将个人研修与集体学习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基础性培训、发展性培训和创新性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普遍提高教师科技知识水平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此外还从制度上加以保证,配套制定落实奖励措施,将教师科技教育业绩与教师绩效考核与评先评优结合起来,激励更多教师积极参与到科技教育活动中来。从校领导到中层干部,从科组长到班主任再到普通教师,人人都是科普教育的组织者、辅导员、指导者。广泛的教师参与,专兼结合的科普教育教师队伍,为科普教育开展和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提供了充裕的智力支撑。
四、确立常态化的科技教育载体
科技普及教育能否持续有效开展,必须确立有效载体。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优势,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内涵,将科技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板块之一,纳入综合实践课程常规教学内容,同时在学习时间上予以保证,明确规定每班每周安排一课时科技教育课,以此将科技教育课程常态化。另外,学校每学期科学规划科技教育专题,实施科技内容专题化。在课程开设和教材开发上,除开设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还开设了具有趣味性、研究性、创造性的科学教育校本课程,先后开发了《高明》、《地球·人》等科学校本教材和《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水污染的初步调查、研究及净化》、《温室效应与人类生存环境》等多个科普教育课例,系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实践能力。为推动科普教育深入开展,学校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科技教育资源。校内,主要利用科技室、劳技室、理化生实验室,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学到的科技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加以印证,同时多种能力得到培养;校外,主动与附近的工厂、企业、公司、种养基地、德育实践基地和社区挂钩联系,建立校外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定时组织学生前往参加开放性的科技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校内校外科技教育资源开发、校内科技教育和校外科技教育紧密结合,将学校科普教育推进到一个全新境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极大培养和锻炼,科学素养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提高了,转化成学生的认知力,学习力,成长力——未来创新型人才就是这样造就的。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模式;认识实习;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是极其重要的。下面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粗浅的见解。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利用集中反映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上。目前,各职业院校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同而不同,最为常见的有“2.5+0.5”、“1+0.5+1+0.5”、“2+1”等培养模式。我们采用的是“2+1+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是“一认识、二调查、三培训、四顶岗”的实践教学模式。即是2年在校学习,1年顶岗实习,还要补充部分认识实习、暑假企业社会调查、顶岗实习前专项培训。
一、“一认识”的教学模式
第一学期,学生刚刚到校,对专业认识的认知非常肤浅甚至一点也不懂,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学什么的,自己毕业后去做什么。为了使学生认识这个问题,目标明确,有学习的动力和方向,除了进行较为细致的专业教育以外,到校外实践基地认识实习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安排1~2周到校外实践基地认识实习,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参观、认识实习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结合专业教育,很容易就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是干什么的,自己以后的工作是做什么的。这样就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热情和积极性,为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我们通过2届学生到济南慧诚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大汉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济南吉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青岛腾龙门窗制造有限公司等几家典型的实践基地参观实习,配备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现场指导和讲解,认真安排计划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和管理,详细周到考虑每一个细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搭配分组,取得明显效果。
二、“二调查”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后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特别是通过到校外实践基地参观认识实习,对专业建立了感性的认识。但是,要对专业有更深的了解,知道专业具体有哪些岗位群,有哪些典型的岗位和典型的任务,企业急需要哪些专业人才,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的文化素养需求等都需要深入的调查、学习和在学生内心深处不断地积淀。我们安排学生通过暑假近2个月的企业实践和专项调查,不但收集到上述信息,还提前进入了社会,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为学生奠定了学好专业的基础和生存发展的基础。我们在安排这一环节过程中首先要精选实训基地和企业,也就是专业教师首先要确定调查的目标、方法方式、计划要求、调查报告内容和要求,然后进行企业调查,选出满足学生进行企业社会调查要求的企业。特别是组织安排,选择哪些企业,每个企业去多少学生,选择多少企业,有哪些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负责管理和指导,制订哪些规章制度和措施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等等。这些问题工作量大,还要针对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这一“调查实习”环节的效果好坏和成败。通过2年的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也取得许多成绩。通过社会和企业调查实践,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初步确定了自己将来希望做什么,自己可能要做什么,哪些工作和岗位适合自己,自己今后要学习什么,重点要学习哪些科目、哪些知识,特别是今后要学习哪些技能、哪些技术。学习目标明确,动力增强,效果显著。通过社会和企业调查,大多数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认真听课的多了,提问题的多了,迟到旷课的少了,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的少了;课外时间自觉到图书馆学习看书的多了,上网玩游戏的少了,特别是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的多了,破坏纪律的少了。许多学生变得明显成熟了,长大了,懂事了。我们的确尝试了学生进行社会和企业调查的甜果。但是也得到许多教训,比如组织安排的不好、企业课题选择的不当、指导检查不到位、经费不足,特别是领导和教师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更重要的是企业和社会不配合等等。这些都会大大降低企业调查效果。所以,“二调查”的教学模式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决不能“放羊”。
三、“三培训”的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2年的校内理论学习、校内实验实训、间断的校外实习参观、专项校外教学和假期企业社会调查实践,已经完成校内教学计划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了去企业顶岗实习的基本条件。但是,为了使学生满足企业的需求,缩短熟练顶岗的时间,下厂前要对学生有针对性训练和培训。如要针对具体企业的产品生产进行基本工艺和设备的培训。对于专项技能如钳工、电工、计算机绘图、数控编程和操作等进行强化训练。经过3~5周的专项培训和强化训练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企业非常欢迎。针对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专项培训难度很大。因为企业产品工艺和设备变数较大,范围较广,特别是先进的技术和领先的设备,专业教师掌握十分困难。解决的办法是,首先要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建立和发展校外实践基地,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然后要求专业教师固定企业实习和下厂锻炼;个别情况可以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内或在企业对师生进行专项讲座和培训等。顶岗前的专项培训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性专业培训是校企合作的基础,是产学结合的基石,是建立良好校外实践基地的有效保障,是解决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单位难题的有效方法,是搞好后继学生顶岗实习的根本保证。所以,学校领导,特别是系部领导必须对这一环节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确保这一关键环节的有效落实。 转贴于
四、“四顶岗”的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其中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各研究机构和各职业院校都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力求寻找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归纳和总结了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
针对专业岗位群要尽可能宽和全面。学生顶岗实习不是就业,不能在一个岗位实习一年,学生要在专业岗位群不同的典型重要岗位轮流顶岗实习,进行较全面的实习和实训,以便毕业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保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区别于中专和技工。在这方面一定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尽力协调企业的利益,确保企业的支持和配合。精选企业,和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适当给予企业和技术人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便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
2.教学指导
教学指导主要由企业导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兼职教师来完成。学院专职教师也要经常到企业现场实地指导,和企业兼职教师有效配合,做好教学内容的计划、组织和安排协调,进行理论、实践和思想等全面的、深层次的指导工作。同时,要求和学生通过网络、QQ等方式进行交流指导,保证达到顶岗实习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兼职教师的选择、培养、管理和附加待遇等问题,这也是完成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3.组织管理
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直接关系到这一教学环节的成败。首先,学校要制订相关规定,保证有章可循。在学生确定实习单位时,通过双向招聘会进行初步定位,学校在根据学生和企业实际进行综合调整,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下和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协议,保证顶岗实习期间的稳定性。特别是严格控制学生自找实习单位的情况,在严格审批手续的同时,家长、学生和学校签订顶岗实习就业保证协议,确保学生就业的前提下才能自找实习单位。在实习过程中,实行专职教师定企业、定学生的方式,和专职辅导员以及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包括自找实习单位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过程表现、实际能力、实习周记、毕业答辩评定顶岗实习成绩,严格控制,对实习不合格的坚决不发毕业证。在此过程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初到企业,方方面面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必须依靠学校,特别是专职教师、辅导员的引导教育,逐步变成一个合格的企业人、社会人。学生的实习补助待遇、工作环境也要和企业友好协商,这也是保证顶岗实习稳定的重要方面。切忌使学生放任自流,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习效果。
4.和毕业设计(论文)结合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结合顶岗实习的内容,编写研究报告、工艺或工装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建议、综合报告等。没有必要撰写不符合实际的研究论文。再说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顶岗实习无关的内容和资料。学生也不一定必须回校集中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指导教师可以到学生集中实习点进行,也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进行,这样既合情合理,也便于操作,确实是一个较好的方式。指导教师以校内教师为主,也可配以校外具有指导能力的企业技术人员为辅。重点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专业内容、格式和写作等方面,同时根据实际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和进行适当范围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切忌走马观花、得过且过的做法,确保毕业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
5.与就业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