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作用及意义范文

时间:2024-04-03 11:0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冷链物流作用及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冷链物流作用及意义

篇1

冷链物流的定义及特点

有关于冷链物流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来说,冷链物流就是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的都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需要在规定低温下的冷冻冷藏类商品。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等的初级农产品,也包括速冻食品水产包装熟食等加工食品,还包括药品等特殊商品。

冷链物流自有具有的特点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品在各个环节中均需进行温度控制;第二,与常温物流相比,冷链物流除了包括流通环节外,还应包括加工生产环节;第三,冷链物流的灵魂是保证商品的品质;第四,冷链物流的运输过程中所包含的技术科学跨度非常之大。

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从基本的吃饱穿暖转变为比较高级的对各种消费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的要求。国家也出台了一些质量标准和政策,来确保人民的生活质量,特别对食品还制定了相关的食品安全卫生政策。

(1)肉制品冷链

我国肉制品的市场发展空间比较大,近年来人们肉制品的需求量迅增。究其原因,肉制品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必须品。其次人们对肉制品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最初的冷冻肉发展到现在的冷鲜肉。还有肉制品行业的旺盛发展势头,这些原因造就了食品冷链物流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速冻食品冷链

速冻食品是通过零下十八度低温加工出来的食品,食物组织中的水分、汁液不会流失,而且在这样的低温下微生物基本不会繁殖,对食品的安全有了保证。目前,能够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的速冻食品冷链的配送体系还不够成熟,阻碍了速冻食品企业的发展。

(3)乳制品冷链

在过去的20年期间,我国的乳制品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年增长率高居世界首位。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已经变为基本需求,为了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在运输时具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乳制品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存在问题

(1)并不完善的体系制度

我国政府对冷链物流的政策法规出台了不少,但大部分都是的一些规定,比如产品的卫生问题等。而对冷链物流比较关键的质量问题却并没有进行关注,这样导致那些冷链物流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并没有规定的约束,只好按照自定的标准来运作。这样就比较随意,做好的企业得不到奖励,做坏的企业也得不到惩罚,市场比较混乱。

(2)并不完备的软硬件

阻碍冷链物流的发展,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例如,在运输方面和储存方面所使用的设备比较老套,在冷链物流的实施过程中管理水平的不高等原因。此外,也有一些冷链物流企业规模比较大,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完整,但是在管理等方面却拖住了后腿。如何让众多因素都为冷链物流服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对这个年轻的行业来讲,必须探索出更适合自己的一条路来走。

(3)业内存在不公平竞争

冷链物流企业处于一个非常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业内最普遍存在的就是低价格竞争。由于这些恶性竞争的存在,导致了冷链物流的管理失控,从而阻碍了正处于起步的阶段的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4)缺少对整体成本的考虑

冷链物流企业往往对单价成本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对整体成本的考虑,也没有考虑到通过一些手段来减少货物的损失等,比如选择使用合格优质的物流服务商,因此在冷链物流中的消耗是可观的。这个现象目前在整个物流中存在还是比较普遍的。

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尽管国内的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比较多,但是我们国家对此已经越来越关注,政策也越来越多。除此之外,零售商也不断地对冷链物流提出要求,使得冷链物流必须要向好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得冷链物流达到更好的发展的目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总结如下。

1.完善冷链物流保障体系

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起其保障体系需要完整的规划与考虑,应综合考虑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横向、纵向体系,并最终形成冷链物流现代化商业体系。

2.升级冷链物流设备

基于国内冷链物流设备的老套滞后,为了冷链物流的长远发展,我们应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上,增加一些快速冷藏车,为了更好的适应冷藏快运业务。新设备应该具备控温范围广,适合小批量运输,并且能够适应货物的多样化,以及适合长距离运输等设备。

3.多使用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于冷链物流的发展是有益并且协同的。使用第三方物流既可以弥补自身企业的硬件不足,又可以显现出软件管理方面的略势。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也要尽量减少运输成本,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使其更加强大更好的为冷链物流企业服务。

4.发展软件技术

积极发展食品冷链物流中的软件技术,可以提高冷链物流储藏及运输管理系统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冷链物流中,已经被广泛使用的软件技术有卫星定位系统和客户端的对接系统等等。

5.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篇2

关键词: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生鲜食品是指由种植、采摘、养殖、捕捞等形成的,未经加工或经初级加工,可供人类食用的生鲜农产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果蔬、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生鲜食品的供给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供给数量,现在人民更多的关注生鲜食品的质量安全,尤其是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同时也推动了作为生鲜食品质量安全重要保障的冷链物流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缺乏组织协调性,服务水平较低,存在很多服务质量问题。由于生鲜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与检测水平低,相应的监管措施和行业标准不到位,致使部分冷链物流企业虽然意识到了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却不知道该如何着手进行改进。因此,确定影响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冷链物流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以提高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对保证我国食品安全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一套完整而全面的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长期以来,在对物流服务质量研究的过程,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发了一系列的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比如服务质量差距模型、SERUQUAL模型以及LSQ模型等。尽管这些模型都很经典,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但这些模型中所涉及的评价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于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因此,我们通过调查北京地区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经营现状,收集整理有关冷链物流服务流程监控与质量管理文件及资料,比较冷链物流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造成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差异的原因,从而抽象出评价指标。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从流程描述中科学的选取指标

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涉及众多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要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客观描述、抽象、概括而得来,其定义要清晰、明确,同时对这些指标的评价也要符合客观实际,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因此,要想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必须要对冷链物流服务的整个流程有清晰、全面的认识。然而,全面了解和认识冷链物流的流程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是对冷链物流的流程进行描述,对生鲜食品从产地采收到最终消费的整个流程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冷链物流服务全过程的基本作业流程。对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到进行细化,并试图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建立不同的作业流程,然后进行对比,探究整个流程的关键步骤。

(2)从流程优化中系统的提炼指标

物流服务质量涉及物流服务的整个流程,不仅受内部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立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采取系统设计、系统评价的原则,使所设计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情况。

在流程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系统改造的方法,将原有流程中的非必要、非增值性的活动予以清除,比如:不必要的等待、迂回运输与对流、不必要的加工以及反复检验等,在现有流程的基础上创造提供所需产出的新流程。在优化流程的过程中,可以获取多个评价指标,但所获得的指标并不是每个都有必要纳入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因此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贡献率大的指标列入评价指标体系。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其所涉及的作业流程中存在不同的环节,可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本身的特性列于指标体系中。

另外,在分析影响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过程因素时,可以引入HACCP理论方法,确定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危害和关键控制点,建立对应每个危害和关键控制点的监测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量化。这是开展这项研究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一大难点。

(3)合理安排指标,使指标体系更具有层次性

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分层指标与分类指标兼具,并且二者都要层次鲜明,逻辑关系明确。对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也应该是在明确分类的基础上分层进行,确定各层次指标的重要性,使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4)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要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必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量化指标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评价过程的主观性,对无法量化的指标进行定性描述,从而弥补单一使用定性或定量方法的不足,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全面。

总之,在对作为物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进行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时,要系统分析影响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因素,在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的指导下,从冷链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接受者以及专家三个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当然,其中专家重点评价冷链物流企业应当具备服务能力,冷链物流服务提供者以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作为评价对象,而冷链物流服务接受者则会对服务结果作出最直观的评价。另外,我们在选取指标的时候,除了注意相应的模型与方法的应用外,还应遵循准确性原则、内部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的原则和经济性的原则。

2 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内容

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是要全面地考虑要评价哪些方面的服务质量以及各项服务质量应具体考核什么内容,同时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科学的界定和评价。

关于物流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已有40年的历史了,但对物流服务质量的定义还存在着争议,Lalonde和Zinszer将物流服务质量定义为:满足客户需求的活动;确保客户满意的绩效测量;公司承诺的哲学。而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Perreault和Russ于1974年提出的以时间、地点效用为基础的7Rs理论:货物正确率、货物完好率、准确的商品信息、送货准时率、送达准确率、时间性和价格;以及美国Tenessee大学的学者们通过对大量的物流企业和使用物流服务的企业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调查总结出的影响物流服务质量9个关键性指标:人员沟通质量、订单释放数量、信息质量、订购过程、货品精确率、货品完好程度、货品质量、误差处理、时间性。虽然这些理论得到很多学者的肯定,但它们毕竟是在西方国家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下建立起来,并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况且他们都只是从单一角度去评价物流服务质量,如7Rs理论是基于物流企业视角评价物流服务质量,而后者则是基于客户角度评价物流服务质量。

本文中我们探讨的是如何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众所周知,生鲜食品本身具有一些特性,如易腐性、季节性、地域性等,这些特点都会对最终物流服务质量的形成产生影响。Verbic教授也曾指出生鲜食品本身质量的高低是影响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探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从综合角度出发,关注物流服务结果和服务提供过程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特性。因此,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应该充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物流企业应当具备的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二是关于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过程的评价指标,三是关于物流对象本身质量的评价指标。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所要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对影响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分类,然后构造一个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结的层次结构模型。模型的初步构想如图1所示:

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建立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外,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构造关系矩阵、确定指标权重,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些指标中既包括定量指标,也包括定性指标,并且这些指标由上到下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以前人们大多采用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或者将两者相结合等方法对物流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但这些评价方法都没有考虑到方案层的各个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这一问题,而忽略这一问题有可能会使我们所得出的结论缺乏科学性。因此,在建立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外,也要考虑综合运用其他分析方法,如网络分析法等。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准则层的各项准则是彼此独立的,且只受目标层的支配,准则层中的每个准则的权重可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或模糊层次分析法获得;其次,方案层的各项指标不仅要受准则层的支配,而且要充分考虑方案层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构造方案层内部的网络结构,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要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既能满足对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需要,又简单、方便使用、便于掌握。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进行探索。

4 结束语

要以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接合的原则为指导,建立涉及物流企业应当具备的服务能力、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过程和物流对象本身质量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流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HACCP原理方法,准确、全面、科学地选取评价指标。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等一系列数理统计方法对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以期揭示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模式与生鲜食品物流服务质量的内在关系,初步形成冷链物流企业质量管理理论,以指导冷链物流企业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质量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励建荣. 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2010(3):1-9.

[2] 徐建,刘俊强,方小昌. 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物流科技,2006(1):48-51.

[3] 许良,俞明南,汪克夷. 连锁物流服务质量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 技术经济,2010,29(7):120-126.

[4] 许原. 国内外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相关研究评述[J]. 物流科技,2010(8):73-74.

[5] Miroslav Verbic. Discussing the parameters of preservation of perishable goods in a cold logistic chain model[J]. Applied Economics, 2006(38):137-147.

篇3

关键词:世纪联华;冷链物流;体系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引言

我国的冷链物流构建开始较晚,从1954年建设开始,建设成形约在70、80年代。纵然有了进步,但较之发达国家,国内技术仍然停留在一个较落后的时期。过去传统制冷技术与工艺以及储运传统模式的保留使用,一则是物流信息平台不畅通且透明度较低。二则原材料的生产等过对物流了解不够,衔接度低。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并未形成,脱节、断链极易出现,不仅经济损失大,并对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世纪联华超市是当前我国在冷链物流体系中做的比较好的企业,超市不仅创办了自己的生产生鲜的基地,并且独资建设了自己的生鲜配送中心。这样不仅产品的流通环节被缩短了,而且其周转速度也被加快了,超市各个门店对新鲜产品的供应与销售也能被保证。联华超市自己建立的加工与配送中心其设备的先进度及规模都是当前国内最高的,不仅面积大,且年生产能力强。能依据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产品或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和配送,水平极高。

一、冷链物流及其体系的基本情况

1.冷链物流的基本含义及分类

(1)基本含义

冷链即冷藏链,意为水果、水产等各类生鲜易腐产品在适当低温下生产、储备、运输、分销的全部运行过程,以及各个环节能成功运行的相应条件所组成的综合的系统网络。满足产品或原材料由产出地至需求方即消费前应有的温度要求,以保持它们质量或减少它们损耗的控制温度处于适度较低状况下的供应链即为冷链物流,其中含冷藏链的产、储、运、销等环节。并且冷链物流的所有环节只有在低温环境中进行,产品的品质才能被确保。因此,冷链物流对外界的湿度、温度等条件都要求严格。

(2)分类

从其投入使用的对象上来看,就有食品和药品两类:①食品冷链物流,顾名思义,即食品从其原材料的生产到消费者消费的全部运行环节都必须在适当低温条件下进行。②药品的特殊性使其产、运等阶段都要求独特。各种药品的保存要求不尽相同,所需温度也各不不同。必须在适当的温度与湿度条件下进行,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才能得到保障。

从其产、运、销等环节需要的温度不同,有冷藏与冷冻两类:①冷藏链物流多在0℃及以上的冷藏商品的加工与流通中使用,其流通存储的温度大多被控制在0-15℃。②冷冻链物流是用于在-30℃及以下的快速冻结的冷冻商品,它流通的储存温度需在-18℃及以下。

2.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理论及目的

冷链物流体系的构成需要许多的物流要素,诸如冷链物流信息平台、政策平台、基础设施、需求与供应主体、市场监管等等。根据调查统计,当前我国易腐食品每年以10%以上的增长率在急速发展,城市中的乳制品年销量达600万吨以上,肉类与禽蛋更达到了5000万吨以上。迅速增长的各类运输数量,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产品的质量佳,还需要保持其鲜度。因而,有赖于构建出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才能满足市场冷藏运输需求的日益增长,运输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3.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要素与过程

冷链物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说十分复杂,并且它的动态相对来说比较平衡。它要求易腐的食品或者药品无论在是生产还是销售的每个环节都要在稳定的低温中进行。因此,不同于一般的家电物流等,冷链物流体系不仅十分复杂,并且它独具特征,其首要任务就是适当的低温控制。而冷链物流其体系主要有由功能、流动、资源、网络等四大要素组成。它的构建过程主要有三:首先是建立冷链物流网点,包含改建已有基础,联建物流网点,冷物流网点的自建。其次是建立其作业系统,包含仓储、保管、加工、包装、配货、运输、配送七项内容。再者是建立配送系统,含订货、配货和运输等环节。

二、世纪联华超市的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

1世纪联华超市冷链物流网络的构建

从纵向看可分为冷链物流的目标客户网络、需求网络与功能网络。

(1)目标客户网络

就是指运送产品的目的地一级其关系的一种集合。世纪联华超市明确对现有的目标客户进行需求测试,明确了解他们的空间、时间及产品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目标客户位置,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形成冷链物流运输任务的多目标与多货源。并以市场调查和预测,不断开发新的目标客户群体,扩大已有的客户目标群体,形成了完善的目标客户网络。

(2)需求网络

指的是冷链物流在冷链链条上去求的节点集合。世纪联华超市分析冷链物流的需求现状,明确现有需求,根据需求的特点,从运输、空间及时间上对现有需求进行整合,构建成其需求网络,并根据调查预测,进行新的需求开发,使需求网络更加合理完善。

(3)功能网络

就是其中含物流功能节点及物流企业与其联通线路的集合。联华超市以现有网络为基础,分析其优劣,结合其特点,根据发展需要来规划设计其功能网络,达到整体、协同、科学等要求。并以实际情况为准,对资源进行整合,还充分考虑了参与企业的作用或者影响,使功能网络不断完善。

2.冷链物流体系的支撑系统构建

(1)联华超市冷链物流中的加工配送中心

该中心的产品不仅卫生安全,而且营养健康,更方便快捷。冷链物流运行中其配送中心更是特点显著:①高程度的流水线自动化;②先进的加工工艺;③适应面非常广阔的功能设备;④极其先进的电子控温设备⑤快捷美观的包装设备。加工配送中心的构建:其一,管理完善,每个生产阶段都能直接反应冷链管理。不仅执行标准的国际质量体系,更把各阶段的温度控制作为重点来保持产品的质量。具体有:①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将岗位问责制不断完善,以专人对其管理;②使用台账记录不同岗位与控制点的温度控制情况,落实温控的管理工作,运行达到规范化与标准化。其二,提高业务的操作技术:①以采购技术的提升为首,使用订单采购;②对门店员工高标准严要求,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技术的培训指导;③制定了门店中需要进行现场加工的技术要求,使操作规范。其三,加强管理冷链流程。控制冷链流程,根据不同产品的独特性质进行温度的控制,使全部流程都控制在适当的低温环境下进行,达到确保商品鲜度与质量的目的。其四,运用计算机的管理系统进行对商品的全部经营过程进行管理,使各阶段都合理运转并紧密连接。此外,计算机技术能对各种供求信息进行快速的反应,保持在最短的时间中进行产销,发挥其最优能效,稳定提升产品品质与营运品质。

(2)超市信息化的作业流程

世纪联华超市的信息网络技术十分强大,EDI应用系统为其独有。总部与配送中心、厂家与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与门店都能通过此应用系统传递标准格式信息。让配送中心对货物的订、配、送、发都实现了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总部对各门店的应用进行统一的开发、配置与管理。就订单来说,通过联华超市的数据平台,订单能及时传送到加工配送中心,中心再到系统生成订单,再按照订单所需商品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是直送类型的商品,就以到货日期为依据,分配到门店的直送经营供应商,并生成订单,直接通过EDI应用系统送至供货商。而中转型商品不同,它没有库存,系统会根据到货日期进行需求的汇总从而生成订单在发至供应商。如有多余供应商就拿回,不足的部分便在门店之间调剂。对储存性的商品,系统会将有效库存与日均配货数量、门店需求及送货周期进行比对,自动生成对该商品的补货建议订单。

(3)超市的物流计划

门店订单经过汇总,物流管理部门以翌日的配、收及生产任务为依据制订物流计划,含批次、生产、配货、线路计划四方面。

批次上的加工配送由车辆人员情况和总量来决定,让资源能循环利用。生产则依据批次,量大商品分批加工,而且加工的顺序应配合运输。配货计划不仅要看设备依批次,还要与场地结合。对于线路,要保证高效运输,就要分析不同线路的门店需求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对线路做出调整。

(4)世纪联华超市冷链物流运行构建

运行系统关系到整个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与运营,世纪联华超市结合外界的环境因素,为这个体系创造顺利运营的条件。不仅把因地制宜作为原则,并结合了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使这个体系优势的得到最佳发挥。超市不仅把生鲜食品基建立地在四川、山东等地区,并且其采购点的网络覆盖全国。世纪联华超市还非常注重大环境下的政策与措施,使其与实际更加相符合。其监管措施亦极为得当,使得各个阶段的效率提升,促进冷链物流运输的行业水平提升,发展更为快速健康,社会效益更加良好。

三、世纪联华超市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启示

其一只有改善现行的冷链物流的设备与技术,科技与冷冻、冷藏技术的发展才能构建完善的体系。其二食品或者原材料生产地的物流环境需要进行改善。其三市场需求在扩大,企业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要鼓励第三方企业的参与。其四要考虑冷链物流的所有环节,搭建完善体系,以保证其质量,减少其损失。

四、结语

冷链物流对世纪华联超市的不仅意义重大,于我国的社会与经济亦是意义非凡。目前,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属世纪联华超市,可见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很大。政府与企业等无间合作才能促进发展,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梁怀兰.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5:6-7,43-48.

[2]旷玉玲,等.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2012(4):1-3.

篇4

关键词:冷链物流 食品安全 体系完善

一、冷链物流的定义及特点

冷链物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当今社会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冷链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要求冷链物流能满足物流市场需求。冷链的萌芽阶段源于19世纪冷冻机的发明,直到有了电冰箱,各种各样的保鲜和冷冻食品开始进入市场和消费者家中。20世纪30年代左右,食品冷链体系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初步建立。20世纪40年代,在二战期间欧洲的冷链体系被击垮,但战后又很快重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如农产品、冰淇淋和奶制品、药品等。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易腐生鲜物品的品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增值,这就决定了它和其他物流系统有所区别,冷链物流具有复杂性、、协调性与高成本性的特点。

二、冷链物流中的问题剖析

1.完整独立的冷链体系尚未形成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着,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蔬菜水果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销售,以蔬菜、水果为例,腐烂损失严重,物流成本提高,全国每年果品腐烂损失近1200万吨,蔬菜腐烂损失1.3亿吨,按1元/公斤计算,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冷链工业仍然是一片待发掘的“冻土”。

2. 运作成本高

由于冷链物流对设备、技术的高要求,造成冷链物流的成本较高。而在我国物流总体成本偏高、利润偏低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对进入冷链物流领域并没有太多兴趣。以蔬菜运输为例,蔬菜运销大户并非不知道冷链物流可大大提高蔬菜品质,但现状就是成本影响使用。新鲜蔬菜的低温物流从技术保证方面看是可以实现的,主要的症结在冷链物流的成本以及市场的准入问题。实现冷藏链物流就意味着成本增加,如用冷藏车从新疆运输20吨葡萄运费约4~5万元,而采用冷库预冷、用包裹棉被的普通车运输,只需1.5万元。

3.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

中国冷链设施装备状况如下:(1)汽车冷藏车辆:目前中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 左右,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为2%~3%。(2)铁路冷藏车辆:在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 辆,占2%,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规范的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车稍缺乏。(3)冷库容量: 目前中国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而且利用率不高。大多数相关的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高、效益差。

三、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

1.统筹规划多方协调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冷链物流体系,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联动机制,制定国家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根据目前中国冷链物流的特点,只有建立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冷链物流体系,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产供销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发展区域内短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跨区域的长途冷链物流体系,才能将我国冷链物流方方面面都一同提升,这样才能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的实施,进而推动我国冷链物流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2.科技推动冷链发展

冷链产业要发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离不开科技二字。在形式上可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水平,加强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各节点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全面推动我国冷连物流跨越式发展。从科技上推动冷链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第一,继续加强运输主干线及其附属场站的基础设施改造,尽快形成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及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第二,鼓励GPS、自动识别等技术的应用,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承运人、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的银行、海关、商检、保险等单位联结起来,实现对货物的全程监控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全社会整体运输效率;三是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改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

3.拓展市场业务

物流企业一方面要提供新的附加业务,扩大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为客户提供独家的、或者至少是特别的服务内容。如今的物流服务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货物包装、配送、仓储或者寄存等常规服务,由常规服务延伸而出的增值服务正在成为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从国外来看,物流增值服务已在整个物流行业全面展开。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增值服务也将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冷链物流企业应与大型食品加工、餐饮和连锁销售公司密切合作,充当国际国内知名公司的储运中心和地区供应基地,拓展和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与客户结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提高经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文生,冷藏链食品的链条断在哪里[N],中国消费报,2004-04 -20(20)

[2]刘阳威,刘烨,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J],中国储运,2005(03):48-49

篇5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措施

一、前言

冷链物流是一种建设投资大且比较复杂的供应链系统,其主要是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低温物流,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易腐食品的品质,减少食品损耗,降低经济损失等。冷链物流具有极强的优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的冷链物流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大大增加了产品流通损失量,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结合我国目前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采取一切可行性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冷链物流适用范围、特点及必要性

冷链物流主要适用于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海鲜、肉、禽等),加工食品(包装熟食、奶制品、速冻食品等),特殊商品(生物制剂、医药制剂等)。这些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易变质、易腐坏,采用常温的运输方式通常不能保证他们的质量,而且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造成重大的财产经济损失。因此在运输这些特殊产品时必须采用冷链物流的方式,冷链物流是根据上述产品的特性而产生的,其配送装备具特殊性,它是通过特制保险与低温设备来运输这些产品,从而保证这些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因温度的变化而腐烂变质,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三、针对冷链物流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强化行业标准的规范性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标准仍旧缺乏相应的规范体系,再加上有关政府部门对冷链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企业执行力也呈现出敷衍状态,致使冷链物流市场较为混乱。再者就是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用低价运输吸引客户,再用常温车来运输易腐易烂的食物,这就降低了食物的质量与安全性,还对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即使在后来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制度规范标准,但其制度依旧不够完善,这让很多狡猾的商家有机可乘,如某些商家喊着冷链的口号,吸引客户,然后再运输的过程中采用间歇性供冷来保存食物等。另外,由于冷链物流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高,致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加上一些分散型公司没有长远的目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致使他们互相排斥,导致我国冷链物流产业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完善的规模,最终限制了整个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为此,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规范冷链物流行业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其引导的作用与服务的职能,完善相关体制,加大并加强支持力度与对企业的监督,贯彻落实《食品与安全法》的基本内容,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食品安全。同时政府还需加强引导行业规划的方向,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严重扰乱竞争市场或没有责任感、投机取巧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商家必须严惩不贷。另外,政府还需规划并整合冷链物流行业,明确规定企业的从业标准并优化行业服务相关体系,加强行业的规范性,进一步提高其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完善和拓展基础设施,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公共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且冷库大多分布不均匀,其主要表现为用于食品运输的冷藏车辆较少,冷库多集中于城市等,这就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农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甚至运输过程中的损失量较大或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等。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导致了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仍旧处于较为严峻的形势,如企业管理不到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行业多以分散型为主等,其实,这些问题企业就可自行解决,但就是因为一些企业自律性不强,不愿与其他企业合作,想独自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且也不愿意花时间与资金培养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等,从而导致了我国冷链物流运作效率低,且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冷链物流的综合发展。

为此,必须扩大改造冷藏运输设备的规模与基础设施的规模,不断优化我国冷链物流的公共设施,加强冷库的合理规划与建设,及时更新冷藏运输的设备,完善软硬件设施的整体配套体系。同时采取合理措施重点推广冷藏半挂车与冷藏集装箱等,充分利用科技技术完善质量信息网络系统,坚持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并制定技术人才的培养政策,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冷链物流技术管理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冷链物流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结语

冷链物流可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但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进程。为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些可行性措施,促进我国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同晓文.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策略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4(12):52-54.

[2]刘寿春.猪肉冷链物流感官质量控制图设计与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14(07):14-18.

篇6

1.冷链物流的内涵

对于冷链物流的内涵研究,前人从各个角度进行了阐述,现在获得公认的内涵是指其在生产、运输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始终处于所要求的温度内,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保证商品的质量。冷链物流是随着我国制冷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壮大而成长起来的,所有的冷链物流中的商品都需要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因此冷链物流需要完整的政策指导、完善的技术装置、健康的管理理念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

2.冷链物流的发展研究现状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冷链物流在整个物流产业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突出。因此,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对冷链物流的发展进行的研究。其中,在国内,周萱,对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最终提出技术、人才和管理是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的关键。黄素琴,以物流的干线运输为依托,分析了冷链物流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金韩松,通过具体的事例,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不仅对现阶段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对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鉴定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落后,冷藏温度不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的发展也处于关键阶段。但是在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中,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其中,冷藏车的数量较少,冷库的大小得不到保障,制冷技术和工艺也相当落后,这样就致使食品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最终导致食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更严重可导致食品运输系统瘫痪。另外,在冷链物流的发展中,比较重视城市食品经营,轻视农村的食品经营。另外,在冷链物流中,基础设施的落后势必会影响整个物流产业。如果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食品从原料到消费者手中,温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这样就会促使事物容易变质,从而影响区域的经验效益。

2.冷藏技术水平低

在冷链物流中,处理基础设施落后以外,还出现了冷藏技术水平低,部分冷藏库的温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冷藏物流对制冷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果没有很好的冷藏技术,就会致使食品流通系统出现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食品生产单位把食品的运输包给第三方物流的时候。例如,在很多的物流中,第三方物流人员技术水平低,管理理念缺乏,忽视了部分食品需要特定稳定的问题,以至于在食品的销售中出现问题,从而促使消费者的满意度降低,进而影响经济效益。另外,一般环境下,不同的食品对温度的要求也会不同。所以,在对事物进行冷藏的时候,要注意把冷冻食品与冷藏食品分开。但是,有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由于区域的限制,或者货物的暂存区,最终导致部分冷藏品直接放在露天场所等待装运。

3.缺乏政策指导,卫生要求不达标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联系性,冷链物流也不例外。冷链物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依靠自身,还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例如,关于冷藏食品和冷冻食品的运输中,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指导相关企业的经营方式。另外,还可以指导企业改进和提升冷藏技术,指导企业形成良好的管理理念。最终,在冷链物流中,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同时,在冷链物流中,保证食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冷链物流可以减少食物的耗损,从而保证食物在运输、销售和消费前始终都能保证良好的卫生状态。

4.冷链物流理念缺乏,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都比较注重产品的日期、品牌以及相关的食品认证。但是在现代的冷链物流发展中,运输链出现断开的问题,很多商品的日期也出现变动,或者商品在冷库中已经坏掉了还会进行销售。所以在冷链物流的管理中,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冷链物流理念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另外,还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白冷链物流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操作和管理水平。

三、冷链物流存在的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冷链物流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只有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食品运输才可以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也才能促使冷藏和冷冻食品的正常配送和运输。因此,在冷链物流的发展中,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冷藏车辆,增加冷冻和冷藏库的数量及规模,另外,还有注重对冷链物流的资金投入,保证冷链物流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冷链物流的工作效率,最终降低运营成本,也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2.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在冷链物流的中,设备和技术是其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因素。因此,相关企业和部门要注重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改造。例如,在现在的冷链物流中,相关的企业应该积极的发展小批量的冷藏车,以此来满足我们现代社会市场小批量的要求。另外,还可以研发一些新的技术设备,建立一些具有先进设备的冷藏库,从而减少食品的耗损,减少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同时,还可以增加客户的满意度,更加适应市场。

3.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法律和标准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部分行业也出现了法律和法规不健全的现象。例如在冷链物流中,不仅出现标准和政策本身的不规范,也出现了标准制定者的不规范。冷链物流是一种新兴的行业,与其相关的政策和标准建设还不够规范,食品运输过程中温度的控制不能按标准进行,食品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相关的运输人员技术不过关,管理理念落后,不能很好的与现代社会的而经济发展接轨。因此,应该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法律和标准促使冷链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其重要的角色。

4.提升管理理念,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理念、技术和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在冷链物流发展中,也应该积极的更新管理理念,运用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例如,在冷链物流中,可以聘用一些更加专业的人才,或者对目前的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再利用计算机方便快捷的优点,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利用先进的定位系统,对冷藏车给予适时的监督和控制,从而对食品进行整体的管理。另外,在食品的储存中,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记录食品的相关信息,保证及时的提货和补货,弥补依靠人体记忆力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实现冷链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也促使现代社会中食品运输更加的安全可靠。

篇7

【关键词】冷链物流 冷冻 食品质量

新世纪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新鲜程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新鲜食品成为了人们购物的首选,这也促成了冷链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带给了物流业一个全新的投资空间。但冷链物流食品要比常温食品对物流的要求更高,技术要求更专业,为此,冷链物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据悉,我国对冷链物流制订了较高的发展目标,详细规划了对冷链物流的发展要求。严格对冷藏库房,冷藏车辆等有关设备进行针对性的考核研究。近几年,我国的冷藏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对冷链物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之前由于我国对冷链物流业认识较晚,与国外相比起步晚,加上基础设施陈旧与落后导致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缓慢。冷链物流应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运用科技手段指导与规划冷链物流,使其健康快速的发展。随着我国近几年的冷冻业逐步发展,冷链物流业也随之得到较快发展,但从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亟待解决。

1.关于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是物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包含了物流的整体概念,也具有自己独特的方面。它要求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主要针对易腐食品、生鲜食品在消费之前的各个环节中,使食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是一项全程低温控制系统的工程。它更多的要求了在途过程中的食品质量与减少食品损耗的问题,以保证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的质量最终取决于冷链过程中的储存、流通时间与食品的耐藏性,从这点看来,它要比一般常温物流资金投入大,相对的管理要求高。

2.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

2.1冷链市场需求量大

近几年,随着我国消费者对新鲜食品的需求量增多,对食品的新鲜度更加看重,人们对冷链食品的消费量逐渐增多,这给食品冷链物流业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冷链物流也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肉制品,速冻产品和乳制品为主要方面的冷链食品需求量的增加,标志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也给冷链物流提供了极大的市场空间。

2.2食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程度还不完善

因为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初级阶段,冷链食品组织化程度低,流通设施落后,导致食品的最重质量不是很高。由于在途食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高,导致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整个食品成本的70%,而国际标准要求整个冷链食品的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总成本的50%,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这样的冷藏物流损耗,造成的损失总额已经超过了780亿元。许多发达国家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冷藏率已达到了100%,食品的最终质量也是很高,其中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食品运输过程中,已经全部成功地使用冷藏车以及冷藏箱,配有EDI、GPS等先进信息技术,对冷链食品的运输信息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控,并采用铁路,公路、水路等多式联运,建立了一整套先进物流设施设备,确保了冷链食品在在途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2.3冷链物流的研究程度低于国外

我国冷链物流刚起步,与许多发达国家来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现如今,发达国家已经对冷链食品如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物流公司如何提供快速服务,企业如何能在低温条件下保证食品的质量等问题已经做出了专业性的立法研究,并十分注重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冷链物流已经达到相对全面化,规范化的程度。我国对冷链物流的整体概念还存在认识不足,可能出现的情况还没有及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缺乏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等问题导致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缓慢。

3.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3.1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缺乏行业规范

近几年,随着我国冷链食品的种类逐渐增加,人们对冷链食品的需求也呈上涨趋势,从这点看来,我国冷链物流前景很好,需求巨大,但是缺乏从产到销的一体化供销网络,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也尚未形成。在产品供销模式中,不同的食品都要经过流通加工,食品储存,运输,配送等一系列环节,在此过程中,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标准,不同的食品采用分类包装,也要有不同的控制温度,对整个过程要求全程监测,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但是由于我国缺乏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一方面无法对冷链物流体系实施全程监控,会导致许多产品出现变质,腐烂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食品的质量也存在隐患,一旦上市销售,消费者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3.2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技术发展落后

冷链物流是为容易腐烂的食品在流通过程中提供低温保障的一项系统化工程。但由于我国历史、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出现基础设施设备老化,分布与发展不均衡等现象,在技术上无法实现供销一体化网络。当今,我国的保温冷冻车约有4万余辆,与美国的保温冷冻车30万余辆和日本的18万余辆相比,仅在车辆的运营数量方面,两国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我国,然而,美日两国的人口数量却远远低于我国人口数量。在冷库建设方面,虽然我国市场冷库发展较快,但在冷库闲置期间花费的成本也是很高。目前我国已经拥有总容量约为700万m?的冷库,在冷链食品销售的淡季却常常出现冷库闲置的情况,容易造成能源浪费,大量资金流失等现象。

在技术方面,我国冷链物流技术发展迟缓,无法做到公路、铁路、和水路等式联运。在运输过程中,对食品自动化温控与记录能力不足,对运用卫星监控在途食品的能力也是有限,这些方面都会对食品的最终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3.3缺乏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第三方企业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以合同方式委托给物流公司从事物流服务等项目。我国冷链物流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冷链配送的环节上发展缓慢,与之相关的运输业和冷链行业也刚开始涉足冷链物流领域,设施设备,技术条件都还比较落后,能够提供的综合较少,物流服务覆盖的网络有限,以及合作运营成本也是很高,都难以保障食品送货的及时性,较高的食品损耗率也使食品的最终质量大打折扣。由于一些小型或个体物流企业从事冷藏运输,运营成本也不是很高,市场限制少,出现了自行经营物流服务或区域外包,但是实力较差,也不具备专业的物流运作体系,只能维持短暂经营,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这些问题都束缚了这个行业的发展,限制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国内流通消费的冷链食品大多数都是经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配送参与系数较低,因此,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服务网络覆盖率低,信息体系不够健全,这些因素都是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

3.4低价格恶性竞争

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尚未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冷链物流内部市场竞争环境较差,低价格竞争现象非常普遍。由于没有成文的法律法规约束冷链市场,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小型或个体自营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往往追求各自的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在企业之间相互低价逐利,恶性竞争,久而久之,食品的运输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常常在冷藏冷链物流市场管理中,出现管理失控的情况,总而言之,低价格恶性竞争导致市场秩序不协调,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3.5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我国对于标准化建设工作已趋于成熟,各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也进入完善阶段,尽管如此,许多公众对标准化概念模糊,意识不强,对相关冷链物流标准化的工作更是一知半解。虽然在许多大型企业管理规划中,已经制定了自己的评价标准,但在实施与监管过程中,仍出现很大漏洞,并且存在多种标准化相互重复与矛盾的现象,使得冷链物流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文件。公众更是没有意识到冷链物流标准化对冷链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没有将标准化建设与其食品健康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因此,对于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问题,始终处于初级阶段。

4.加快和完善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对策

4.1构建一套科学标准体系,合理的进行整体规划

当今,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一套完整合理的标准体系,虽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经出台与颁布了许多相关法规政策,但这些条例只能起到导向作用,真正的实现实时管理与监控还存在许多问题。食品冷链物流其实是一条完整的供应链,针对冷链食品的流通问题,各个环节应该对高效性,及时性,可控性的操作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快速的服务于消费者。因此,我国各个冷链物流企业应该立足与当前形势,发展长远利益,结合冷链食品消费市场和冷链物流发展特点,整合与规划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标准体系,并进行合理的科学预算,及时反映市场信息,加强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使得冷链物流体现出整体化,规范化,信息化等特点。

4.2加快对第三方物流的建设

冷链物流不同于常温物流,冷链食品具有自己的特性,尤其对冷链食品的配送要求也是极为严格。如果单个企业要实现门到门,多方位的物流配送服务,既会成资金浪费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运输成本,对物流企业资金运作产生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考虑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交流。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将是未来冷链物流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它可以提供专业化完整的配送服务。加快对第三方物流的建设,正是对现阶段完善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需要,它既能解决冷链物流市场的配送周转问题,也能节省企业的资金流通问题。在管理上,服务于供给方和需求方,是我国进行社会化分工与走向现代化物流发展方向的有力体现,会成为我国物流行业走向全新时代的新标志。通过提供专业性质的物流配送服务,会对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建设给予有力的保障。

4.3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冷链硬件设施是实行冷链物流运作的基本物质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冷库和冷链运输设备等内容。加快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通过技术改进,设备升级,更新技术设施零件,实现设施设备升级,这样不仅可以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避免了对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问题,在一定情况下,也能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发展新型基础设备。在冷库投资建设方面,应加大投资力度,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通力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冷库设备研发水平,大力研发各种保鲜,速冻设备,尽早的完成现代化冷库建设。在冷链运输设备方面,针对我国冷链物流现有设备特点,加快对冷藏车的升级,要逐步实现灵活机动、控温范围广,小批量快运冷藏车的研发。在合适的条件下,发展货运多样化与长距离运输的冷藏集装箱设备,未来的冷链物流运输设备多以集装箱形式为主。为此,我国应加快冷链运输设备建设,认真学习国外的多式联运方法,形成相互配套的综合运输体系。

4.4可以采用共同配送下的冷链物流模式

在冷链物流企业间采用共同配送模式,可以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以合作的方式进行优势互补,在基础设施设备上实现共享,这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的投入资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解决我国传统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有效方法。从冷链食品安全角度看,采用共同配送模式,多家企业进行联合投资兴建基础设施,降低了投资成本和风险,增大了服务覆盖网络,也促进配送服务水平与配送速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食品的腐烂率,从而提高食品的销售量。从社会角度看,由于我国消费者对冷链食品出现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导致运输车辆增多,道路拥堵,城市环境恶化。发展冷链物流企业间的共同配送,在配送服务中心的协调下,将运往同一地区的商品采用一辆车进行运输,这样大大缓解城市交通堵塞问题,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在食品运输中利用各个合作企业资源以及设施设备,提高了资本利用率,社会效益也得到显著提高。

4.5加强对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冷链物流技术发展较晚,冷链物流方面的人才也十分缺乏。发达国家已经对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并设立许多物流专业院校,这也是发达国家冷链物流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快我国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通过教育部门着重培养物流人才以及低温专业教育,以适应我国冷链物流对精英人才的需要。

5.结束语

从各个方面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潜力巨大,但许多因素制约了冷链物流的发展,要解决这种局面,应当立足于我国国情,发展适合本国冷链物流业的道路,整合现有资源,开发新技术,形成从产到销的一体化标准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增设院校注重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合理的采用共同配送模式,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化;在此基础上,积极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冷链物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兆涛.浅述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与提升.肉类工业,2010(03)

[2]郝书池.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前景及对策.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7)

[3]李万秋.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中国食品工业,2006(12)

[4]姚乐.乳品冷链物流外包运作的探讨.物流科技,2008(09)

[5]毋庆刚.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11(02)

篇8

关键词:资源共享;供应链;城市共同配送

一、城市共同配送的意义及类型

(一)意义

所谓城市共同配送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多家企业共同对多个用户需求配送的商品进行整合和统筹安排,通过配送活动的规模化来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从而提高物流资料的利用效率。

2016年8月,国务院就我国物流行业成本居高不的情况下,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该方案指出,在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高达30%-40%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成为降低企业总成本的唯一途径,而共同配送模式成为降低物流成本的不二选择。共同配送模式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广泛使用的、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成为较为先进的一种物流配送方式。共同配送模式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打通城市、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重要途径。

(二)类型

1.一对多模式。一对多模式是由一家配送企业按照配送需求和路线对多家客户有序实施的配送活动,包括中型、小微型共同配送。中型共同配送主要应用在多频次、多品种、小批量特征的商超和医药等配送领域。小型、微型共同配送即“最后一公里配送”,是主要针对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共同配送活动。而这一项共同配送服务是目前最难以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2.多对多模式。多对多模式是由多家配送企业联合,按照配送需求和路线对多家客户有序实施的配送活动。多对多模式主要应用在海运、空运和铁路等长距离的大宗货物的共同配送运输中。多家配送企业可以通过共享仓位降低空载率,从而降低物流共同配送成本。

二、城市共同配送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共同配送的标准化难题。

目前城市配送体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共同配送的标准化建设问题。虽然城市共同配送点的建设有所发展,但仍然无法满足现阶段城市配送的需求。城市配送共同体的建设需要面向整个供应链上不同的供应链成员,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商、制造商及下游的零售商、消费者等,各成员的对物流配送的具体时间、地点、方式、货物的安全保障措施等需求并不一致,导致共同配送的标准化问题较为突出,进一步使供应链成员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协同化发展难度加大。城市共同配送的主要目的是形成规模化的集中配送,而规模化的集中配送是以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为前提条件的。但是供应链企业之间出于自身利益在资源共享上很难达成一致行为,这势必会大大阻碍城市共同配送体的建设和发展。

(二)共同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城市共同配送最大的难点问题是“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冷链物流行业,即冷链物流行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就是实现冷链共同配送。据统计,中国80%的肉类、70%的水产品、还有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等农产品还未实现全程冷链配送,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冷链物流行业缺乏城市共同配送体系的支撑所造成的。因冷链物流的全程低温的特点,如果由单个企业独自出资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意味着要投入巨额的投资成本,并且投资回收期又长,所以要实现高效的、低成本的、门到门的冷链配送服务,必须对我国社会冷链资源进行整合,走联盟道路,建立城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体是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唯一方式。

(三)缺乏科学的核算与管理系统

共同配送虽然实现了多家配送企业的资源共享,实现了多企业参与城市共同配送体项目,但是共同配送下所产生的收益与成本,因缺乏科学的核算与管理系统,使各企业付出的成本难以分摊,同时获取的收益也很难量化,后果是会导致企业间因利益分配不均和成本分摊不均而产生矛盾。企业间的收益与费用的分配、分担问题成为共同配送项目实施过程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

三、城市共同配送体模式的建立途径

(一)推进城市共同配送的信息化、平台化、标准化建设

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对称,通过制定物流共同配送系统内部设施、设备等技术标准,仓储、运输、包装等作业标准以及物流信息标准,建立一个统一、科学、规范化的标准体系。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近三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城市物流共同配送的利好政策,在国家政策上给予倾斜和鼓励。同时更要发挥物流行业协议的积极作用,发挥物流行业协会在普及行业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动态信息,沟通和联系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等方面的作用。

(二)整合商业供应链

为解决城市共同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应对整个商业链的资源进行整合,对整个商业链进行重新设计。首先,是产品生产地点的整合。将源头产品的生产地点进行分类整合,利用云计算手段,以距离远近分片组合,将速度效率最佳的距离分为一片进行整合;其次,是商品类别的整合。将能一起整合运输的商品种类集合到同一运输工具上进行整合运输;最后,配送地点的整合。合理规划配送路线,将同一条配送线路上的客户的商品配装到一辆运输车辆上,按照到达地点的先后顺序进行配送。整合后的商业供应链如图所示。

实现城乡“最后一公里”配送,可以在城乡交接地带,将人员流动频繁的客运中心为中心,建立末端小型的城乡分拨配送中心,以城乡之间往返车辆为仓库和运输载体,定时、定点、定班地实现城乡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目前,重庆江津区携手菜鸟网络成立了菜鸟中西部首个“县域智慧物流+”运营中心,正式推出乡村末端物流线路共享系统。该共享系统会通过系统智能派件和共同配送,使从四面八方寄到江津区的快递,先统一进入菜鸟智慧物流运行中心,然后按照地理分布分配到所属的干线线路。这一运营中心既解决了农民投寄难得问题,又可以把各大物流公司、商家、个人的包裹集中起来,形成集约配送优势,然后通过物流网络专线派送到村中。

(三)建立共同配送科学的评估与管理体系

篇9

[关键词] 农产品 冷链物流 问题及对策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时间比较短,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资本投入上都略显不足,尤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中心地位的凸显,使得在整个大物流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对于冷链物流体系而言,虽然只是物流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它能有效的连接城乡的消费与生产,能使消费在时间上产生延迟,能较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冷链体系的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量举足轻重,所以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意义重大。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流程

按照一般冷链物流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可将冷链物流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成以下几项活动:原材料获取、冷却、冷藏加工、冷藏运输、冷藏销售和消费,具体如下: 原材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采购、物流信息)初加工、屠宰、分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成品、深加工(流通加工、储存、运输、物流信息)配送中心(配送、物流信息)批发商、零售商(销售、物流信息)最终消费者

这种简单的流程设置能够非常简洁地表现出冷链物流过程的基本步骤,为冷链流程的分析提供了依据。从各个活动流程来看,冷链物流的过程比传统制造业的流程要复杂很多,而且每一个流程都还可以继续细分。我们从供应链层面上按照物流七大要素原则对冷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后以此为基础讨论存在的问题,并希望依托这个流程的分析找到主要问题所在及其应对措施。

二、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1.流通加工方面的问题

农产品冷加工良莠不齐。据估计单单食品加工方面,目前全国每年生鲜食品冷加工(慢冻、速冻、冷藏和冷保鲜) 量就达到800―1100万吨, 占生鲜食品总产量的2% 左右。其中冷冻、冷藏食品年生产量约350万吨, 年增长率达25%。但在冷加工品种、数量、质量、包装及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隐患。其一, 宏观管理失控致使行业管理混乱, 产品质量低下, 相关生产、运输、销售等的标准和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 其二, 产品质量无章可循, 品种单调, 重复现象严重。 其三, 销售条件欠缺。

2.储存方面的问题: 冷藏业的发展仍处于无序状态

有资料表明, 目前全国冷库的实际利用率尚不足40%。在冷库建设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重视肉类低温冻结冷库的建设, 忽视果蔬高温保鲜冷库建设; 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 忽视产地加工生产性冷库建设; 重视大中型冷库发展及管理,忽视批发销售小冷库的发展及管理。

3.运输方面的问题

冷藏运输工具相对落后。 主要表现在冷藏运输工具比较单一且发展不平衡, 冷藏运输能力明显不足。据统计, 目前全国每年需调运的易腐货物约4000万吨, 由铁路调运的易腐货物量约1000万吨, 而用冷藏列车运输的货物只占铁路调运的易腐货物总量的25%, 这些冷藏列车仅占全国总运营车辆的2%。公路调运易腐货物的规模、数量有限, 冷藏保温汽车总保有量仅近20000辆(其中冷藏汽车约占15%)。而全国水路运输易腐货物量更是不足, 约占每年总需调运量的1%, 即40万吨左右, 其中全国各型冷藏运输船仅200艘, 总容量仅为10万吨。冷藏运输设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比地面冷藏设施差, 作为农产品冷藏运输的先导环节的专用冷却站尚处空白。在各种运输方式上, 冷藏运输能力也很不协调, 各种冷藏运输工具的发展方向、重点以及步骤等缺乏统筹规划, 宏观指导和微观支持的机制没有建立。冷藏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浪费严重,物流成本占农产品成本比重过大。

4.销售存在的问题

我国冷藏农产品的销售过于集中在超市和大卖场,生产厂商把许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了超市和卖场里,导致冷藏农产品在这些超市和卖场里出现了供大于求,流通费用不断增加的局面。但小城镇和农村市场的冷藏设备配置发展较缓慢。且国产冷柜质量参差不齐, 性能不稳定, 造成冷链中断。 而进口冷柜价格又昂贵, 令商家却步。我国目前能耗少的冷柜产品也仅达欧盟的B、C级能耗水平。农产品冷藏柜设施运行服务队伍尚未走向专业代, 独立化。

5.农产品冷链中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冷链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造成冷链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国内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只有提供少部分功能的类似于财务管理软件或者库存管理的软件;在企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更不用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自己服务。只有个别企业拥有自己的生产系统或信息网站;缺乏信息平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以供各企业进行信息交流,造成本应多边共赢的企业之间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6.从总体上看我国完整独立的冷链体系尚未形成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套能监控保障农产品从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即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状况的完整体系,缺乏相关的温度立法,食品卫生法规执行不力,致使农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链被定位为“昂贵,易耗食品,无利可图,容易造成食物中毒”,这给我国农产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造成了不利因素,也使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行业缺乏信心和忠诚度

三、应对措施

1.加强硬件建设

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规划内容包括厂房规划、储藏设备规划和运输设备规划等。因此,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提出冷藏链硬件发展规划,推进冷藏链设备的完善和提高,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尽快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国外冷冻藏物流之所以迅速发展,冷藏运输装备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2.运输方面

随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和冷链运输市场的扩大,冷链运输所需的各式冷藏运输工具逐步增加,欠缺问题逐步解决,但是在各个环节衔接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成了运输中的瓶颈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并使保证各个节点衔接的顺滑。冷藏多式联运应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的联合运输网,形成多式联运体系。同时加大对装卸冷藏运输车辆的停时、中时的考核力度,严格冷藏运输车辆在途时间的考核标准,缩短冷藏运输的运达期限。

3.加强冷链信息建设

农产品冷链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冷链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

(1)在售后服务方面信息为农产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对于问题农产品可以追查到底。

(2)在运输方面上信息的沟通可通过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如 POS 技术、EDI 技术和 GPS 技术等,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的运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简化冷藏车运输的计划、审批手续和空车调配环节。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

(3)采购和库存方面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可将产品与其储架的货位输入到冷冻冷藏产品的数量及储放位置,进行及时的提货和补货,同时可及时了解到产品的保质期、库龄等信息,从而提高冷链物流的作业效率与管理水平。

4.建立一体化冷链联盟体系

我国的冷链物流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要建立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首先要建设一个规范的市场,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保证冷链物流市场的良性竞争、发展,同时要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通过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立合作, 建成一个既符合国内需求, 又符合国际标准的由客户、运营商和投资者组成建立一体化冷链联盟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计划:《我国食品冷链的困境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5年第6期

[2]申作兰林德山:《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瓶颈的突破研究》[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第4期

篇10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问题与对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跨境电商的商业模式随之兴起,带动了农村企业的发展,将其市场从国内拓展至国际,使得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因此能够获取农村卖家的商品信息,大大有利于农村企业的做大做强。在其发展过程中,品牌化是农村企业成长发展必须重视的关键点。在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农村跨境电商在国家乡村振兴利好的政策支持下,要加快品牌化的转型。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重要性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农村跨境电商进行品牌培育有利于提升农村企业形象,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村产品市场秩序,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这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是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大力发展农村跨境电商经济,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是助力乡村振兴、提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可行和必由之路。近年来,在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引导和扶持下,跨境电商经济在助农增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农村跨境电商应抓住机会坚持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开辟国际市场,延伸产业链,整合优化品牌的资源配置,增强品牌的黏性,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和互联网的传播,加速农村特色品牌出海,从而带动农产品国际化,打造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二、当前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存在的问题

1.品牌培育意识薄弱,知识产权缺乏有力保护当前农村跨境电商经营者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惯性束缚,品牌培育意识较为薄弱,只关注产品的销量,对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品牌知名度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企业经济利益和自主创新能力,导致产品生产经营受制于人。此外,有些农村跨境电商经营者尽管已经建立了自主品牌,但对品牌的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容易使其合法权益在受到侵犯时难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经营成果,使其品牌长期处于弱势地位。2.品牌推广与维护不足,品牌效应不明显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品牌效应已经成为农村跨境电商发展不可或缺的国际竞争力。然而不少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企业并未真正重视品牌的推广与维护,品牌作用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国际市场销路难以打开,品牌效力难以发挥,加之同类同质产品较多,竞争压力较大。二是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只注重短期效益,在进行跨境产品销售时往往容易做出损坏品牌形象的行为,从而影响商品的成交率。3.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国际认证体系不健全,品牌质量参差不齐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质量,然而当前农村跨境电商主要的出口商品——“农产品”却普遍存在质量标准与国际认证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导致品牌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管理主体不清晰,参与标准体系建设的部门较多,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二是标准体系的配套技术、标准并不完善,仅对农产品的技术指标进行了要求,却没有规范相应的检验方法,使得农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三是标准体系针对性不强,对跨境电商的发展缺乏适应性,很难配合农村跨境电商进行品牌的培育。4.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品牌培育缺乏足够资金支持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农村跨境电商在品牌培育过程中难以获得足够资金的支持。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作为营利性机构需要进行商业化运作,其资金需要在安全的范围内灵活流动,但由于农业弱质产业的特点造成的高风险、低收益导致农村跨境电商进行贷款融资时困难重重。再加上农村当前的信用环境并未得到较好的建设,其进行金融活动时需要进行烦琐的抵押程序,开展金融业务的成本较高,审批周期较长,使得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速度缓慢,难以提升整体水平。5.农产品跨境物流冷链发展缓慢,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农产品不同于常规商品,在进行跨境交易时要保证物流的时效性和运输质量,做到全过程“无断链”。因此,需要依靠冷链物流,从农产品的生产、储存到其运输、销售,都应当被“无断链”的体系建设覆盖,进而实现产品物流一体化。然而,目前在物流行业中跨境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尚未完备,冷链的集中度较低,部分运输中缺乏预冷环节,运输效率低下,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国际物流条件的不足导致农产品在进行冷链运输时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已经成为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瓶颈之一。6.农村跨境电商品牌营销人才严重欠缺人才是发展的生产力。农村跨境电商进行品牌培育时,需要既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又熟悉国际市场营销以及品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地区跨境电商领域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导致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的培育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培训条件不够完善,农民接触跨境电商的时间相对较短,无法充分理解和掌握电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使得网络营销和品牌运营的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低。再加上农村跨境电商很难留住电商人才,人才流动频繁。没有专业人才的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和品牌的培育都陷入了难题。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措施

1.提高农村跨境电商经营者品牌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农村跨境电商而言,在跨境经营过程中应当重点强化品牌意识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注册商标专利,打造品牌,把握主动权。同时,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学习品牌文化与知识产权的规则,了解与跨境电商销售侵权的相关案例,从而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也能够在自身知识产权被侵犯时进行有力的法律反击,维护企业的利益。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引下,应当有效发挥自身作用,在信息检索、法律援助、搭建资金支持通道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和品牌的培育。2.落实品牌推广与维护,提高品牌竞争力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是延长农村产品品牌生命周期、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通常可以通过提高网络搜索中品牌关键词的排名,获取更多互联网搜索流量,在网络上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也可以开通企业公众号以及微博、抖音账号等自媒体平台进行产品的推广,还可以通过邀请红人明星参与助农活动,在其公众平台进行品牌的联合宣传,提高品牌影响力,或者通过网红明星直播带货的方式扩大品牌知名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品牌文化口碑维护,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做好数据分析,在第一时间处理负面舆情,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扩大正向推广,维护好品牌形象。只有彻底落实好品牌的推广与维护,才能够树立良好的农村品牌形象,取得较好的品牌效应。3.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国际认证体系,控制品牌质量农产品标准化是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与建设的基础,通过农产品标准化规定才能全面确保品牌农产品质量。因此,在培育农村跨境电商品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基于乡村振兴政策,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健全质量标准与国际认证体系,对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此过程中,应当精简标准体系建设部门,明确标准体系建设的方向,充分发挥标准控制质量的作用。应当进一步加强其配套技术和标准开发,使所有农产品具有质量标准,规范农产品市场。除此之外,应当加强质量标准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细化农村跨境电商相关信息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应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标准与体系,将其控制效果最大化发挥。4.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落实品牌培育资金支持培育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因此,需要全面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落实品牌培育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牌以及跨境电商的市场。为此,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不断拓展金融业务,简化贷款手续、提升服务水平,为农村跨境电商提供小额信贷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确保其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信用贷款,并在跨境结算时能够享受针对性的“即时到账”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品牌培育资金到位,政府应当进行专项资金扶持,为其构建安全、高效、通畅的融资渠道,必要时可以通过立法手段对农村跨境电商资金投入进行保障。5.加快冷链物流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物流运输是乡村振兴背景下跨境电商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冷链物流配送走进农村合作社与个体经营户,重点应关注以下方面:一是针对跨境电商经营进行政策倾斜,使越来越多的农产地加入电商发展;二是给予其适当的流通便利,重点加大对农产品预冷、农产品加工、储存以及生鲜类型农产品的运输、配送全过程中所需设施的支持力度,以此保证综合质量;三是需要加快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设,缩短运输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提高冷链物流集散、运输的效率,尽可能地保障质量问题;四是需要对冷链物流中的农产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落实风险监测与源头追溯,从而打造高价值的跨境电商品牌。6.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的过程中,专业人才不可或缺。因此,需要将跨境电商经营与品牌培育纳入当地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培训计划之中,通过举行知识下乡活动使当地农民能够免费接受高质量的跨境电商教育。当地相关部门可以对农业大户、网店店主等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其网络营销、品牌推广与维护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使其具备实战经验以便应对跨境电商品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建立有吸引力的奖励机制,鼓励农村大学生毕业回村开展跨境电商经营活动,让农村大学生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农村跨境电商培育品牌时只有贴合国家乡村振兴各项相关政策,积极提高经营者品牌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品牌推广和维护,提升品牌竞争力、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国际认证体系,控制品牌质量、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落实品牌培育资金支持、加快冷链物流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以及加强专业人才培育,才能够加强农村跨境电商品牌的培育力度。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渐落实,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化建设必然会取得突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曾展发.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河南农业[J].2018,29(35):43,49.

[2]孙炳权,王爱花.品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7,37(18):151+70.

[3]黄冬梅,汤天啊.浙江中小跨境电商企业“互联网+品牌化”战略实施对策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1):74-76.

[4]任昭曈,张思瑾,籍砚宁,程梦舒,王浩迪.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研究——以河北省乐亭县为例[J].河北企业,2021,32(0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