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外培训范文

时间:2024-04-03 11:0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校外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校外培训

篇1

【关键词】中小学校外培训;法律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就业率的逐年下降,导致更多的家长担忧孩子的前途,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成绩优异,掌握更多的、更好的技能,高考能够考上好的大学,不断的给孩子找好的补习班,让孩子上好的培训班。因为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得中小学的校外培训机构不断兴起,教育培训行业如火如荼,有文化课的补习班,这些补习班都以应试为主,也有很多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补习班。

一、中小学校外培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国内中小学校外培训现状及原因分析

国内中小学校外培训现在几乎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而且每名学生的校外补课科目不止一个,每个科目培训的费用是最低80元/小时,没有上限。小学校外培训以文化课和素质培训为主,而中学校外培训主要以文化课培训为主,素质培训几乎没有。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队伍建设原因

由于区域差别、教师业务能力、班级教师配备等种种原因,很多孩子在校内班级不能够每个科目都选到好的教师,家长怕孩子没有好的教师学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不够,而校外培训机构可以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校外培训的教师会吸纳很多科目的知名教师,使家长能够解除这方面的疑虑。

2、教学针对性不足原因

由于现在校内的教育由于班级学生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导致了很多学习好的孩子觉得教师教学的深度不够,很多后进生又觉得教学跟不上,家长在面对学生成绩时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校外培训。

3、校内素质课课时不足原因

虽然说教育部有明确要求,学校必须安排相应的素质课课时,但是实际情况是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学生的素质课课时一再压缩,被文化课替代,家长认为孩子的素质应该均衡发展、或者认为孩子通过学习专长可以为升学加分、或者想让孩子读艺术类院校的,这也是家长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的原因。

4、社会竞争压力原因

众多原因主要来源于社会竞争的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且所有的孩子都参加校外培训,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参加校外培训成绩上不来,对将来孩子的就业不好,同时孩子也会逐渐产生厌学、自卑等心理。家长在这种心态的主导下,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

(二)国外中小学校外培训现状及原因分析

国外的中小学校外培训主要以兴趣爱好学习为主,多数学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团体进行学习,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也是国外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够做很多科学研究的原因。导致国外中小学校外培训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外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足

由于学生人数问题,所以国外很多学校的办学规模很小,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国内不能够相比,所以很多学生会自主的到校外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学生团队进行深入的兴趣学习。

2、中小学校外培训只负责针对性的兴趣培训

国外中小学的校外培训与国内的不同,主要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主,例如小提琴学习、马术学习等,都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兴趣辅导,学生的文化课并不存在校外培训的现象。

3、校外培训机构规范

国外针对于校外培训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健全,校外培训机构要从软、硬件上符合一定的法律规范条件才能开办,这就保证了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性,保证了学生校外培训学习的环境。

二、中小学校外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校外培训冲击了教育公平

我们国家在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推动教育的均衡和公平,而中小学校外培训现象又在客观上,隐性地破坏着这项工作。现在的校外培训费用很高,导致很多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孩子没有经济能力进行好的校外培训,经济基础就决定了升学时机会这一上层建筑。有研究表明,国内很多知名高校农村生源在逐年下降 ,看似公平的教育,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对接受教育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二)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不够规范

我国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制度规范,显示为培训机构、培训教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实力不同。现在校外培训表现出区域特点,区域经济决定了培训的质量。同时在没有法律制度规范的情况下,很多校外培训恣意发展,责任承担较差,让很多家长在全力受侵害时没有办法进行维权。

(三)中小学校外培训与校内教学脱离不开

因中、小学涉及升学问题,所以很多培训机构会吸纳很多学校现任教师,学校的现任教师会针对升学进行授课,而非现任教师不存在这样的优势,这就使得校外培训机构与校内现任教师之间存在了利益关系,很多教师为了能够扩大校外培训机构的生源,会对校内学生进行宣传,同时也会有校内课程讲解不到位的现象出现。

(四)中小学校外培训师资难以保证,虚假欺骗居多

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由于缺乏法律规范,所以师资管理被忽视,很多校外培训机构仅仅是打着知名教师的牌子,而真正授课的却不是这些教师,有的甚至只是一些兼职人员,不具有业务能力和授课资格。由于教育培训市场信息不对称,家长并不知道这些培训机构真正师资和配套的教学设施如何,只能是从这些机构的广告中了解相关情况。而面对整个教育培训行业激烈的竞争和投资者为了快速赢利的目的,推出的广告都具有一定的水分,例如:“某某高考状元在我们机构进行过培训”、“某某国家级知名教师是我们的培训教师”等等。

三、中小学校外培训的法律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力的不断加大,相信校外培训机构的市场空间还将逐步扩大。综上所述,目前国内中小学校外培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不加以规范,会给中小学教育带来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会给经济和社会整体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必须尽快规范校外培训行业,才能够保障学生、家长、学校的权利。

(一)建立健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法律法规

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性较差,但实际情况是校外培训承担了目前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如果不进行法律规范,会破坏教育秩序、质量,同时也在逐渐的破坏社会的安定和谐。

1、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成立条件

针对不同的区域、校外培训机构的主要营业范畴,制定相关的法规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进行严格的要求。目前《教育法》第26条对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成立条件有提及,但是规范过于简单,不足以对校外培训机构成立条件进行规范化管理。因教育应该属公益,虽然是校外培训,但如果为纯营利性质,必然会失去教育应有之义,所以在校外培训机构的成立条件上要进行法律规范,对于其成立地点、成立资金、办学经费来源、教学设施保证、收入中的部分作为教学再投入等要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提高审批成立的门槛。

2、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内部师资管理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内部师资进行法律规范管理,杜绝两种现象:第一,专任教师资格不够现象。对于培训机构内部的专职教师业务资格需要进行法律规范,制定培训机构专职教师的授课资格审查制度,保证让有资格教师对孩子进行授课;第二,校内现任兼职教师有利用职务之便为校外培训机构营利的现象。由于校内现任教师与培训机构有利益关系,所以要对杜绝此类现象进行法律规范,保障家长和孩子的自主学习的权利。

3、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权责要进一步明晰

现在的校外培训机构由于缺乏规范,在学生交钱进行培训时,只强调了学员的义务和责任,而对于己方的叙述则更多的是权力,一旦出现纠纷,处于弱势一方的学员的权利根本得不到保障。目前,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权责进行规范,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欺诈、设施不合格、师资配备情况、资金来源无法保证、学费收取不合理等现象没有惩罚措施,加之监管不严,会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的利益遭受损失。

(二)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对于有相关职能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政府监管的力度,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性管理。严格审查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认真做好培训机构师资和办学质量的督导评估与年检工作,加强抽查,监管到位,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等进行审批。

中小学校外培训已经成为社会趋势,但其中问题多多,希望能够尽快进行法律层面上的规范,才能够保障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性和秩序性,才能够保证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石丹淅.中小学校外补习机构走俏新解.教学与管理, 2010.

[2]赵凤兰,董泽伟.小学生参与课外文化补习的原因及危害.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3).

[3]廖根深.广州中小学生校外培训的现状与趋势. 青年探索, 2009.

[4]涂欣.透视校外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11).

篇2

8月1日~9日,中美大学生共同发起的非营利性社团TECC(Technology & Education: Connecting Cultures)组织我国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10名大学生,来到位于吉林省德惠市边岗乡的德惠市第二十五中学,开展暑期支教项目,为来自德惠市各乡(镇)共八批240名初中及小学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和英语基础知识培训。

TECC德惠团队分为计算机和英语两个组,计算机组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以及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的基本技能,包括Excel、Word、PPT的一些基本操作。英语组为了满足当地教师对英语口语对话和写作的需要,把培训分为speaking 和writing两部分。speaking部分从最基本的如何问好,到如何点餐、存取款、买东西,尽量使会话教学更贴近生活。writing部分通过例讲、跟读、讨论和学员分享等方法,讲授写作方法。参加培训的德惠乡村教师对此表示了极大热情,许多老师放弃课间休息,向志愿者讨教更多知识。老师们课后反映,参加这次由国内外知名高校学子讲授的专题培训,不仅增加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而且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培训内容相当实用,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而来自7所高校的10名同学此前并不相互认识和熟悉,但通过十天来一起生活与工作,已然成为一个合作颇佳的团队。更重要的是,大家亲身体验了中国东北的乡村教育和社会生活,更加认识到中国农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支持。TECC德惠团队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学生张宸浩表示,TECC秉承“跨国筑友,与友助人”的理念,关注并实践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旨在通过科技教育缩小中国地区间教育水平差距,进而帮助推动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

为了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德惠乡村教师的需要,从今年5月份开始,TECC团队就开始了与当地教育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沟通,并专门派人前去实地考察和衔接,制定培训的详细方案,从7所高校多名志愿者中严格筛选了10名团员。培训期间,TECC团队每天上午授课,下午则闭门集体反思和讨论备课,以便让接受培训的老师获得他们最需要的同时也是最想要的东西。德惠教育部门对TECC的这一活动十分重视,第一天还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班式,德惠市教育局局长、德惠市第二十五中校长等领导向TECC团队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在生活、交通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和帮助。(TECC德惠团队 供稿)

篇3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切实做好宣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实施方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提高对“减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树立师形象结合起来,增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好有关规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行政会议,强调“减负”工思想上高度统一,在行动上高度重视,并要首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落到实处。成立学校“减负”领导小组,郭文召校长任组长,马利娟为副组长,各科教师为组员,就形成了一个校长领导的,明确分工的领导集体。做到上下配合,内外协调,使各工作能顺利,贯彻并落到工作就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三、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课程计划

我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计划保证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但是由于地方、校本、综合课程教师为兼职教师,虽然我们开足了课,上了课,但是效果不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学校加强对各课程课时的管理,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树立轻负担高质量的典型。要求教师要备精每一堂课,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减轻教师负担。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校长深入教育第一线,要在课堂教学上做好教师的典范,并经常性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四、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减轻学生负担学生课外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积极提倡实施有效作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组织和开好家长会,教师通过家访、电话联系或请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等方法,开展经常与家长联系,共同交流、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共同确定学生的课外作业量。教导处加强对各科作业量的协调和秘的教师违规有偿补课的现象。学校通过与学生及家长的座谈,我们了解到学生及家长对我校的德师风状况非常满意。同时,学校也走访了部分教师和社会人士,解到以下情况:

1.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能利用自习课或下午休息时间对学困生进行无偿补课,没有进行有偿补课和参与社会办学及为社会办学提供生提取好处费的事件发生。

2.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各个教研组无教师利用节假日组织学进行补课并收取费用现象,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

3我校在职教师无利用学校设施设备为学生有偿补课现象,也没有教师利用家庭住房或租赁他人房屋进行有偿补课的现象。

4.我校没有以学校的名义组织“收费补课”的行为。

5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足课程、课时,学校无一例因成绩差行为差为理由,劝其转学或勒令退学,无学生流失和辍学现象。

篇4

第一条为了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校长任职要求,有计划地对校长进行培训。

第四条中小学校长培训要坚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宗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五条参加培训是中小学校长的权利和义务,新任校长必须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国家规定时数的提高培训,并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继续任职的必备条件。

第二章内容与形式

第六条中小学校长培训要以提高校长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培训具体内容要视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有所侧重。

第七条中小学校长培训以在职或短期离岗的非学历培训为主,主要包括:

任职资格培训: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00学时。

在职校长提高培训: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

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对富有办学经验并且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的培训。

第八条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施学时制,也可采用集中专题、分段教学、累计学分的办法。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

第三章组织和管理

第十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主要职责是:制定保障、规范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有关规章、政策;制证并组织实施培训工作总体规划;制定培训教学基本文件,组织推荐、审定培训教材;建立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

第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制定本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和配套政策;全面负责本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施、检查和评估工作。

第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申请承担中小学校长培训任务的机构要进行资格认定。普通师范院校、教师进修院校、有条件的综合大学,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承担中小学校长培训任务。

第十三条中小学校长培训施教机构的教师实行专兼结合。培训机构应当配备素质较高、适应培训工作需要的专职教师队伍,并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优秀中小学校长作为兼职教师。

第十四条对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中小学校长,发给相应的培训证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证书的管理。

第十五条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培训费、差旅费按财务制度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中小学校长培训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地方教育费附加应有一定比例用于培训中小学校长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小学校长培训人均基本费用标准。

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的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对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四章培训责任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障中小学校长接受培训的权利。中小学校长对有关组织或者个人侵犯其接受培训权利的,有权按有关程序向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提出申诉。

第十九条违反本规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按计划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校长,学校主管行政机关应督促其改正,并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直至撤销其职务。

第二十条担任中小学校长者,应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或应在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由校长任免机关(或聘任机构)安排,接受任职资格培训,并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在职中小学校长没有按计划接受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时数的提高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者,中小学校长任免机关(或聘任机构),应令其在一年内补正。期满仍未能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者,不能继续担任校长职务。

篇5

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支持系统建设的含义,是依托专业组织的力量,建设支持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制度、资源体系,为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服务、指导、规范的专业支持。

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支持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首先这是时代及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都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命题。浦东新区也提出了:“创新浦东、和谐浦东、国际化浦东”的目标,《浦东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目标就是实现浦东教育的“均衡化、规范化、优质化、国际化” 。

其次这也是浦东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迅猛发展的需要。浦东新区外籍人士多,增长迅速,现已超过5万人,为其子女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需求强烈。浦东外籍学生多——目前,新区有资格直接从境外招收外籍学生的学校有16所,其中有国际部或国际部教学点的学校4所,有国际学校12所,有境外学生13000余人,占全市的1/3。 然后是浦东本地人的新需求——浦东当地的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很迫切,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不出国门就能享有与国外接轨的教育。

浦东教育国际交流中心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国际化进程,制订浦东教育国际化“十二五”规划。与之配套的推进措施有:举办校长领导力国际教育论坛;组织外教进课堂,同时也组织教师到海外授课;课程引进,引进国际课程;课程输出,将浦东学校课程推荐给国外学校;课程建设,我们已经出版了《国际理解课程》;校、园长、教师涉外培训,或聘请外教到浦东来培训,或组织浦东校长、教师出境接受培训……

我以为所谓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国际理解。所谓国际理解就是读懂对方,同时也让对方读懂自己。在相互读懂对方的时候,我们求同——寻找人类的普世价值,寻找教育的一般规律;我们存异——明确文化的特殊性,明确国情的差异性。从而为今后的教育谋划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下浦东以及全国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也遇到一些难题。比如:发展不均衡——区域内学校教育国际交流水平不均衡;开放度不够——中小学对外开放程度还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涉外面不宽——我们更多的是与英国、美国交流,缺少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双向不均衡——我们去欧美国家比较多,而欧美教育人士过来比较少;交流不到位——我们对欧美教育的了解是部分的,而不是全面的,好比是瞎子摸象,很有可能以偏概全;理解不够深——我们到欧美学校的访问常常是浮光掠影的,一不小心就会误读对方……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建立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支持系统需要区域层面的顶层设计,需要解放思想,激活思路;自主开发,争取支持;扩大开放,全面交流;深度阅读,比较研究;集中力量,破解难题;总结经验,形成优势。以期实现一定程度的突破,在办学体制改革、中外合作办学、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健全政府教育治理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浦东教育的全面提升等等三方面有所突破。

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支持系统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一)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制度与机制支持体系。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完善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制度与规则体系,形成跨处室、跨部门的共同支持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联动机制。

(二)中小学校国际化课程建设支持体系。重视语言课程教学,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多渠道开发学校的国际化课程资源;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注重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胸怀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国际课程的引进、合作与开发,注重规范和管理。

(三)中小学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体系。中小学校校长、教师境外研修基地建设、中小学校外事干部培训、双语教师与高端英语教师培训、华文教育(对外汉语)基地建设,输送教师到国外任教,为中小学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支持,开阔校长和教师的眼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适应教育国际化需要的校长和教师。

(四)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机制建设支持体系。学生海外游学、接受海外学生游学、友好学校建设、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增加和扩大中小学校国际交流的频次和范围,多渠道开发和深化中小学校国际合作,建立中小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双向平等的互动机制,为中小学校的国际教育合作提供支持。

篇6

随着家长及学生的教育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最近十几年来,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现象在我国已随处可见。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对这一现象放任不管,中小学生校外补习必乱象丛生,教育的不公平必将持续加剧,进而影响整个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规范管理中小学生校外补习是摆在政府、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要规范管理中小学生的校外补习,必须先明确构成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基本要素,再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本文从中小学校外补习的主要构成要素出发,回答了规范管理中小学校外补习应由谁来管理、管理什么与怎样管理的问题。

一、构成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基本要素

构成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个:学生、教师与补习机构。学生是指参与补习的中小学生。如果从学生所补习的内容分,又可以把学生分为三类:一是为通过专业等级考试而补习的学生;二是为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补习的学生;三是为提高学科成绩而补习的学生。教师是指为学生补习的人员。从来源不同,又可以把为学生补习的教师分为三类:一是中小学教师(本文提到的中小学教师都是指公办学校的中小学教师),二是补习机构聘任的专任教师,三是补习机构临时聘任的教师。补习机构是指为学生补习而成立的组织或场所。从补习机构的合法性来看,可以把补习机构分为两类:一是经行政部门审批的培训机构,二是没经行政部门审批的培训机构。其中第二类又包括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有一定规模,但没经审批的培训机构,还有一类是个别中小学教师或其他人员自行组织的小规模辅导培训。

二、规范管理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基本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构成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基本要素与中小学教育的构成要素类似,但细分,构成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要素要复杂得多。从这个角度看,规范管理中小学生的校外补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远比管理中小学教育复杂,并且它又是新兴的行业,或者说市场,管理无经验可循,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更是缺少管理市场的经验。所以,规范管理中小学生校外补习,不能笼统地制定几项政策、采取几条措施,而应在全面调研、深入细致的分析基础上,针对其构成要素,分别探索、创新管理方法。

1.规范管理参与校外补习的中小学生

这里谈及的中小学生管理,着重点不是研究如何管理学生在补习期间的学习,而是说要通过管理,消除学生跟风式的补习、消除违背学生意志的补习、消除加重学生负担的补习,让学生的补习更有序、更有意义。

管理参与校外补习的中小学生的主体是中小学校与补习机构。促进中小学生有序、有意义地参与校外补习,必须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管理:一是改进中小学教学。教师要改革教法,让学生在学校更有效地学会学科知识;学校要改革课程设置,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全面发展各项爱好与能力;学校要倡导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力争让学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异,各项爱好特长在学校学习中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学有困难,也能得到老师的及时培辅,那么更多的学生就没必要参与校外补习。这样的观点,并不是排斥校外补习,而是说通过学校的教学改革,学生参与校外补习的必要性降低,学生就会赢得更多自主的生活、成长的时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障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二是教师要真实、科学、综合地评价学生,为学生、家长选择适当的校外补习提供依据。中小学生参加校外补习,很多时候是家长安排的,家长是了解自己孩子的,但由于情感因素的干扰,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往往又是带有偏见的,家长安排孩子参加校外补习常带有随意性与盲目性。正由于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要对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最适合发展的方向做出真实、科学、综合的评价。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学生有愿意或家长要求学生参加课外补习时,可以把老师的综合评价作为依据,选择、参加适合的校外补习,避免跟风式地、盲目地参与补习,避免家长强迫学生参与补习,也有利于补习机构能及时发现人才,有针对性对相关学生进行培养。三是补习机构与中小学校要相互融合,保证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补习机构的学习是相通的、融合的、相互促进的。这是当前最需要突破的问题,在许多人的脑海里,只有中小学教育才是教育,校外补习不是教育;管理中小学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校外补习的管理不关自己的事。中小学教育与校外补习之间隔着一堵墙,相互不往来。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在校外补习机构所学的知识可能表述不一致、衔接不起来,所学的方法、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可能各不相同、相互冲突。所以,融合中小学校与补习机构是让学生的补习有意义的关键所在。中小学校与补习机构要相互融合,首先,政府要把这两种教育看成一个整体,校外补习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补充,两种教育没有高低之别、贵贱之分;其次,校外补习机构与中小学校所使用的教材要通过统一的机构审定,所有的教材要成为一个体系;最后,中小学校与补习机构要建立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小学校与补习机构要就管理、教学、学生学习进行交流,保障学生在两处的学习信息是互通的,保证学生在两处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2.规范管理补习机构的教师

从教师的属性看,补习机构的教师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小学教师,另一类是补习机构所属的教师。

中小学教师参与补习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到补习机构任职,另一种是自己在家里或租个小地方带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补习。管理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是教育主管部门。规范管理中小学教师参与补习,首先是个“能不能”的问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第六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兼任职务领取报酬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相关省市为了规范管理校外培训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如,湖南省就制定了《湖南省规范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就指出:“公办学校及其教师为民办培训机构组织生源并收受回扣、公办学校教师违规到民办培训机构兼职授课、公办学校教师在民办培训机构参股入股的,将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追究责任。”从这些法规、制度看,中小学教师是不能去补习机构任职的。所以,管理中小学教师去补习机构任职是简单的,只要教育主管部门让教师了解法规与制度,然后成立督查机构,对违规教师进行教育、处罚、制止就行。不过对于在自己家里或租个地方带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补习的教师,管理起来就要复杂得多。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看,只要教师参与了营利性的活动就是违规的,但教师带几个学生在家里或其他地方补习,许多事实无法查,也无法查实,如有没有收费,是不是教师主动要求学生补习,甚至教师有没有组织学生补习等。也许正由于难查处,在一些地方的管理法规制度中就回避了这类情况,如,《湖南省规范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就回避了这一类情况,只明确在培训机构任职的教师将受到处罚。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对在自己家里或租个地方带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补习的教师进行管理的政策依据,所以,目前很少见到管理这类教师的具体实践。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如果想力求对在自己家里或租个地方带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补习的教师进行管理,笔者认为,只可能做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教育,教师不能为了私利而强迫学生补习;二是严肃查处、公开处罚为了私利而违背师德的行为。如强迫学生参与补习;歧视不参加补习的学生;课堂上不突破重点难点,补习时再解决重点难点等。

补习机构所属的教师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补习机构聘任的专任教师,另一类是补习机构从社会(非中小学)上聘请的临时教师。补习机构是这两类教师的管理主体。管理补习机构所属的教师,一是要管好“准入”。不管是专任教师,还是从社会上聘请的教师,都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这一点,对于专任教师,补习机构还是重视的,但对于从社会临时聘请的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要求。认为只要有特长,如在歌唱、绘画、舞蹈等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就可以把这样的人员聘为教师,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一个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素养,更重要的还需要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严格地说,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人,是不能走上教学岗位的。二是要管好“培训”。补习机构不能只是用教师,而要不断培训教师,促进教师成长。当前社会正规的教师培训并没面向补习机构,造成补习机构的教师培训的途径不多,这是迫切需要改革的。三是要管理好“稳定”。补习机构存在最大的师资问题,就是师资不稳定。稳定的教师队伍才能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要稳定好补习机构的师资队伍,政府与补习机构必须共同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政府要把教师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补习机构的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要一样能够评先评优、评聘职称职务;第二,政府要打通师资流通的体制,平等对待中小学教师与补习机构的教师,想办法让公办教师与补习机构内的教师相互流通起来,让补习机构的教师也拥有像中小学教师一样的身份;第三,补习机构要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规模,保障教师的工资福利;第四,补习机构要营造温馨、团结、向上的团队,给教师一个稳定而幸福的精神之家。

3.规范管理补习机构

补习机构有两种类型,即经行政审批了补习机构与没经行政审批的补习机构,对于不同类型的补习机构应有不同的管理办法。

管理行政审批了补习机构,要坚持“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明确管理的主体,主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一是合理布局。尽管补习机构的发展与淘汰主要由市场的调节而定,但补习机构合理的布局,有利于区域内的补习机构合理竞争、有序发展。所以管理部门对区域内的补习机构的设立要有规划,按规划审批。

二是规范补习机构的办学行为。如要求补习机构严格按照一证、一校、一牌、一址规范办学,不得在办学许可证核定的办学地点之外办学,不得擅自设立分支机构;补习机构开展办学活动所使用的名称必须同审批机关核准的名称相一致;补习机构应按照审批机关核准的章程,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补习机构必须建立并完善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依法开展办学活动,不得侵犯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擅自增设办学层次、类别、范围;补习机构不得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补习机构不能如“包学会、包过级、包考多少分”等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以此为诱饵吸引生源,骗取钱财;补习机构不能出现巧立名目收费、只收费不开票等违规收费问题。政府要把补习机构纳入到教育督导体系中,教育督导部门要定期对补习机构的办学行为进行督查,对补习机构违法违规的办学行为要严肃查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三是科学评价。中小学生校外补习已成为一大市场,补习机构是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法则决定其发展与存亡的。但什么是优,什么是劣,不能没有标准,不能由补习机构说了算,而需要一个公正、科学的评价,评价的责任就是主管理补习机构的部门。所以,每一年度,补习机构的管理部门应从补习机构的办学条件、规模、师资力量、办学业绩、办学特色等方面做出科学的、综合的评价,并把评价的方法、内容、结果公布于社会,为补习机构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方向,督促补习机构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利益,也为家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补习提供可信的依据。

未经行政审批的补习机构,是非法的,但不能说没经审批,就不必管理,相反,而要加大力度进行管理。因为没经审批的补习机构教育质量难保证,有可能损害学生的利益,有可能扰乱补习市场,有可能给社会带着不安定的因素。审批了的补习机构在政府的相关法规制度中明确了由审批部门管理,没审批的由谁来管理?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地协调与配合,如由教育、人社、工商、民政等部门成立管理办公室,专门管理没经行政审批的补习机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帮扶引导。管理机关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让这些补习机构的负责人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对符合办学标准及要求的补习机构,允许其按审批权限及法定程序补办相关手续,并在履行完民办教育机构设立相关审批程序后,颁发办学许可证。

二是要严查取缔。管理办公室要主动出击,深入到社区、街道、乡镇进行排查,不要等他人来举报,等出现了安全问题或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才去了解督查处理,对于不具备办学基本条件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补习机构,一定要严肃查处,立即取缔。

在没经行政审批的补习机构中还有一类,它由个别中小学教师或其他人员在自己家里或租房组织的辅导培训,这类补习有些是由其他社会人员组织的,但更主要的是由中小学教师组织。这类补习有其特殊性,首先,隐秘性强,它不像正规的补习机构显山露水,但它又无处不在;其次,某个补习点的规模小,但从整个社会而言,它的规模又很大;最后,参与某个补习点的学生不多,但教师的收益不少。这类补习不正规,补习的质量难保证、收费没章法,参与补习的个别教师月收入上万,远远超过其工资收入。这样的现实降低了教师正常教学的激情与精力,给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这类补习确实需要管理,但如何管理,又难以找到有效方法。笔者认为,如果要有效管理这类补习机构,首先政府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做出明确的解读,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第六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兼任职务领取报酬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那么,教师是不是只要从事、参与营利性话动就违反国家规定?如果教师私自组织学生补习违反了国家规定,那么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私自组织补习的行为就是取缔、查处;如果不违反国家规定,那么教育主管部门就只能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管理:一是要求教师高质量地组织好培训;二是尽力培育这些个体的培训,让这些还处在成长阶段的补习机构不断成长壮大,让补习这个大市场通过优胜劣汰来决定这些还微小的补习机构的存亡。

篇7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基本情况

现有中小学70所(小学41所,中学29所),学生5万余名,艺术专任教师296名(音乐教师144名、美术教师152名),外聘管乐、京剧等艺术教师72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对艺术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加之实施各项有效措施,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教育局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实际情况,制定艺术教育工作方案。以“抓普及人人享有,抓重点打造特色”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普及艺术教育和创建特色活动项目两项工程,以形式多样艺术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评选奖励机制为推动力,不断深化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水平。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艺术教育管理制度,成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由分管校长负责,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具体抓落实,有计划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生艺术培养和艺术特长生选拔、升学机制不断完善。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普及性高、形式丰富

中小学积极组建校园艺术团和文艺社团,现有合唱队、舞蹈、京剧等近十个种类152个校园艺术团队,有573个学校文艺社团(音乐137个社团,美术128个社团,动漫、摄影、飞镲等其他类型308个社团),专用教室231个(音乐93个,美术84个,篆刻、版画等其他54个专用教室),2万多名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其中音乐4700名学生美术4800名学生其他12000名学生),学生参与度近50%。

中小学每年以艺术展演、文艺比赛、校园艺术节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师生参与率达到100%。近三年来,学生艺术团先后参加了世界华人艺术节钢琴大赛、全国青少年书法绘画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健美操大赛等活动。在第十八届“海门艺术节”游园活动中,中小学艺术特色校、幼儿园和青少年宫书画院的200名师生共同参加“‘艺术蓓蕾绽滨海’——少儿艺术才艺展示”活动,师生共同展示了书法、篆刻、版画、藏书票、剪纸、刻瓷、刮色画、面塑、丝网花、集邮等才艺,得到游园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赏。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近年来,德育科积极推动校园艺术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坚持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广泛认可。目前,一中心小学、上海道小学、实验中学和六中分别成立了铜管乐队,盐场小学的飞镲队、河头小学的落子队、浙江路小学的腰鼓队、向阳三小的秧歌队、桂林路小学和馨桥园小学的版画社等校园艺术社团初步形成规模。

德育科组织部分学校艺术教师到北京观摩学习,学习之后,各校借鉴先进的训练和管理经验,积极对各自的队伍进行节目的改进和创新。一中心小学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将传统的铜管乐坐式演奏改编为行进表演,使表演更具观赏性;浙江路小学的腰鼓和向阳三小的秧歌不仅保留了原有广场舞蹈健身的功能,而且经过艺术加工搬上了舞台,形成了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各校结合校情积极开展艺术特色品牌项目建设,涌现出了青少年宫的小海螺艺术团、一中社团、六中铜管乐、实验学校民乐团、草小京剧、浙小腰鼓、馨桥园小学篆刻、中心庄小学楹联、贻成小学藏书票、徐州道小学集邮等一批在全区、全市、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艺术教育学校。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30多所,占中小学校40%,其中小学达到20多所,接近70%。

(四)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校园艺术教育立足全面普及,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重点培养艺术特长生。各中小学校积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使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和艺术特长。今年,通过教育局组织考核认定的小学艺术特长生有797人,比去年增加241人,增幅43%,这也是连续第三年保持40%以上增长。共有133人通过市级中学艺术特长生认定,居滨海新区首位,实现连续三年10%以上的增长。今年共有31名小学毕业生通过初中艺术特长生考核录取,有13名初中艺术特长生被高中校预录。应届高考艺术类录取数量逐年攀升,今年有92名艺体类考生考入二本以上高等院校(2010年有43名,2011年有54名,2012年85名)。小学全面普及,初高中、大学有效衔接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日趋完善。

(五)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艺术教育,逐年增加艺术教育经费,本学年达到112万元(教师培训费用12万元、专业团队建设53万元、购置图书及用品24万元、参加比赛经费23万元),为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得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逐年发展,变化很大,取得显著成绩,近3年来在各类艺术活动中获得116个国家级、248个省市级奖项;实验学校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心庄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

三、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特色

(一)以比赛促提高,全面开展校园文艺展演活动

近年来,教育局先后举办了中小学生艺术节、校园合唱艺术节、少儿舞蹈大赛、校园集体舞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高了艺术教育水平。2013年6月初,教育局相继举办了合唱、器乐、舞蹈等专场汇演展评活动,全区60多所学校选送了150多个节目,2000多名学生参赛表演。经过选拔评选,推荐29所学校的60多个节目参加天津市文艺展演,目前得知至少取得两个一等奖,八个二等奖和八个三等奖,突破去年成绩(具体成绩下半年公布)。

上半年,结合滨海新区创建文明城区和海门艺术节活动,教育局举办了中小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次活动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学校参与度和特色活动展示。三十多所学校参与编排的九个节目,既有传统歌舞的创新演绎,也有充满青春活力的特色健美操和行进中的铜管乐演奏,更有京剧联唱、武术表演等国粹节目的创新编排,充分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结合责任教育,深入开展“五爱唱读”工程

教育局德育科坚持将艺术教育与读书活动、责任教育有机结合,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五爱”歌曲大家唱和“五爱”书籍大家读的“五爱唱读”工程,在增强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开学初,各中小学校广泛发动师生,精心选取歌曲和书目,调动学生参与合唱和读书热情。利用音乐课、晨读、大课间、午休等时间组织歌曲练习和读书指导,校园充满嘹亮的歌声和读书声。各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开展“校园合唱节”,在班级合唱的基础上,成立校级合唱团,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此项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精神品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乐于读书的良好品质,营造出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艺术教育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

(三)发挥少年宫功能,拓宽校外艺术教育发展空间

青少年宫作为学生校外艺术教育重要部门,承担着中小学生艺术培养的重要职责。青少年宫现有声乐、器乐、科体、舞蹈、书画等33个科目培训班,每年为近万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艺术培训。青少年宫通过组织开展中小学文艺展演比赛、“爱祖国爱家乡”百米长卷绘画比赛、“我的T台我做主”环保服装大赛、“大美滨海”幻灯片比赛、“秋风送爽含珍艺、丹枫迎秋蕴真情”送高雅艺术进军营等三十多场文艺活动,使60多所学校的12万人次学生享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成立于一九九八年的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至今共参加各类大型文艺展演比赛活动100多场,舞蹈《踏浪》等近二十个节目荣获全国一、二等奖;培养了宋佳(北京音乐舞蹈学校)、史丽莎(中国艺术学校)等十余名优秀艺术人才。青少年宫“永丰少儿书画苑”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写生,举办师生书画展,积极推荐优秀学员参与市级比赛,为学员成长成才创设条件。

青少年宫充分挖掘自身艺术教育潜力,将校外艺术教育培训活动拓展到各中小学校,先后在新港一小、北塘学校、实验学校、一中心小学、草场街小学、上海道小学等十几所学校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等专业课程,满足广大基层学校学生的艺术发展需求,拓宽艺术教育培训发展空间,为青少年创设和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青少年艺术素养,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四、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不足问题

(一)学校领导重视艺术教育不够

有些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认识浮浅,认为搞几个活动、出几个艺术尖子就是艺术教育;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认为艺术教育“白花钱”或“太烧钱”,不肯投入或经费投入少,不组织参加各项活动。一些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够健全,没有完整艺术教育建设的规划,人员配备不足,艺术教师的研讨、交流活动很少,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没有艺术团队,社团种类少,参与学生少,艺术教育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二)校际间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

中小学在艺术教育发展上由于发展基础、重视程度、投入力度等多方面原因,存在着明显的校际间不均衡的问题。实验学校、六中等传统艺术教育强校,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突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创新,学生参与面广。相较于这些传统艺术教育强校,更多的中小学校对于自己的艺术教育发展还没有准确定位,还没有找到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艺术教育发展方向,还处于特色建设的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另外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很大,明显不均衡,现各中小学艺术教育经费平均每校投入资金18096元,最多的桂林路小学投入20多万元,有6所学校根本没有艺术教育经费投入,有37%的学校艺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有22%的学校艺术教育设备满足不了教学和开展活动的需要。

(三)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本次调研中,38%的学校反映当前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专业艺术教师,导致规定的艺术课无法正常开设,更无法组织开展学生艺术社团;32%的学校反映目前学校艺术教师缺少专业培训,艺术教师专业素养达不到学校发展需要。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在艺术展演中,学生服装整齐,而指挥教师却穿着休闲服装登场;有的指挥教师节奏把握不准,或有气无力一副病态。展演中个别学校学生演唱集体跑音;有的学校选送节目几年不变,这都说明中小学艺术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三)高水平艺术团队培养有待提升

近年来各中小学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目前仅有青少年宫小海螺艺术团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显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艺术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更与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艺术教育迫切需要打造更多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团体,从而带动艺术教育快速发展。但是作为各学校艺术社团骨干的艺术特长生培养却出现了报名和招收人数萎缩的情况,特别是高中艺术特长生招不足人甚至招不上人,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五、解决存在不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艺术教育认识,完善艺术教育培养机制

全面提升中小学艺术教育水平,需要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尤其是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对艺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要使学校上下形成这样的共识: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不仅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需要,更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不仅要形式上的丰富多彩,更要保证内容上的赏心和悦目;学校艺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某一方面艺术特长,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熏陶培养健全学生完整的人格品质。

因此,要积极开展校长、艺术教师艺术教育培训指导,以研讨、学习交流、比赛、督导等形式,加大指导、评比、检查力度,不断提高艺术教育认识水平,丰富完善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加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创建机制,完善艺术特长生培养机制,施行艺术教育评价奖励机制和艺术教师定期培训机制。

(二)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规范艺术教育课堂管理

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务使艺术教育课开齐率和开足率达到100%,坚决杜绝削减、挤、占、挪用音乐美术课现象,确实保障学生美育教育时间和效果。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引导艺术教师不断加强艺术课程研究,深入探索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学校特色艺术项目,使校本课程与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有机融合,相互衔接,递进发展。

各中小学校要在教育局配齐配足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基础上,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为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艺术活动提供有利保障。

(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丰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各中小学校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基础上,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域艺术资源、教师特别是艺术教师专业特长和技能、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学生易学会、好掌握的艺术项目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各中小学校每年要有计划地举行各类艺术展演活动和校园合唱活动,有效组织班级人人参与;成立校级艺术社团,注重优秀人才培养和精品打造。以此活跃学校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四)注重艺术特长生培养,促进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艺术特长生是各学校艺术活动的骨干力量,是有专业培养前途的艺术人才,扩大艺术特长生招生比例,既有利于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也有利于扩大艺术人才培养范围。因此,在继续坚持小升初艺术特长生加分和艺术特长生免试提前录取政策基础上,增加艺术特长招生优惠幅度。建议将初中招生比例由原来的2%提升到4%(力争与体育持平),扩大高中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数量(二中申请20XX年招艺术特长生),同时进一步降低录取分数(由原来的5分(一中)、10分(紫云等)降到20分、30分),使更多的艺术特长学生享受到政策,激发家长和学生坚持艺术发展的动力,促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要建立完善小学、初中、高中艺术教育项目有序衔接发展机制,为艺术特长生专业发展建立制度保证。推广六中经验,以班级为建制成立乐团,特别是一中、二中这样的完中校,有利于项目持续发展,形成规模。

(五)打造精品艺术团队,引领艺术教育高水平特色发展

教育局要制定完善学校文化艺术特色发展评价考核和奖励机制,对艺术教育发展有序、形成规模、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各中小学在发展声乐、舞蹈、绘画等大众项目同时,要关注地域特色项目的发展,发掘传统文化特色,集中力量打造版画、铜管乐等特色项目。依托特色学校和校外艺术教育机构成立中小学版画工作室和中小学铜管乐团,积极推动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发展地域特色,培养艺术特长学生提供人才保障。

(六)强化艺术教育师资培养,促进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教师是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学校要按照《学校艺术教育规程》的要求,完善艺术教师评价考核办法,结合课堂教学、组织课外艺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参与教研活动等多方面表现与实绩对艺术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督促指导艺术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支持艺术教师的理论业务学习,积极组织艺术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教研活动,鼓励支持艺术教师组织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同时,各中小学校要在配齐艺术教师开足艺术课程基础上,积极吸纳有艺术特长的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参与艺术教育的组织协调工作,不断壮大艺术教师队伍。

篇8

根据苏州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吴江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艺体、文科实验室工作的意见》,从“艺体、文科实验室硬件建设的标准化建设”“艺体、文科实验室器材设备的合理配置”“艺体、文科实验室工作的规范管理”“艺体、文科实验室装备的科学使用”“开展教学研究”“加强师资培训”等6个方面做出了具体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收到了明显效果。

1 着眼长远,理顺思路

中小学校艺体、文科实验室是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所界定实验室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提升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办好每一所学校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中小学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必须迅速列入中小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并抓紧落实到位。

2 措施具体,确保落实

我们把着力点定位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艺体、文科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二是学校、校际间艺体、文科实验室与图书馆、理科实验室同步发展、均衡提高;三是艺体、文科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有进一步提升;四是艺体、文科实验室在课程的开出率与专用室场的使用率方面较之以前有显著提升,在为学生的健康素质、审美素质、艺术素质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五是在艺体、文科实验室的建、配、管、用、培、研中融入信息化管理,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首先,出台吴江市中小学校艺体、文科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要求,使各职能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有章可循,目标清晰,方向明确,任务清楚。

其次,各校按照“坚持标准、合理配置、规范管理、强化应用”的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上报市教育局和装备部门,同时,迅即启动方案的实施工作。

再次,参照图书馆建设年、实验室建设年的成功做法,以“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年”为主要抓手,强势推进,以一个学年为阶段,既抓宣传发动,又抓过程管理,总结表彰,一以贯之。

为了确保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市教育局把此项工作列入年度对校长、对学校的考核内容,作为创先评优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实施过程中,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督导装备部门对各阶段内每所学校的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调研,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均衡发展。学年结束前,再对各个学校的整体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性督导评估。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市中小学校总结表彰大会,在激励先进的同时落实好长效管理的机制。

3 抓好实践过程管理

3.1 召开全市推进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动员大会

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亲临会议并作动员报告,要求各所中小学校务必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全面规划,抓好落实。

3.2 成立专家指导组和工作督查组,确保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到位

专家指导组负责艺体、文科实验室的建、配、管、用、研、培工作,由市勤工俭学与装备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工作督查组具体负责各个阶段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跟踪检查、整改反馈落实情况,由市政府督导室和装备部门联合组织进行。

3.3 充分调动市、镇(区)、学校三方积极性,加大投入,确保硬件设施达标

充分调动市、镇(区)、学校三方积极性,加大投入,确保艺体、文科实验室硬件建设基本上达到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一类标准。据初步统计,在2011—2012学年中,全市中小学校在音乐、美术、体育方面共投入资金2488万元,其中用于室场建设2215万元,用于仪器设备273万元,全市大多数学校的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及其相关的仪器室等都达到了省颁一、二类标准;除整体搬迁学校外,全市中小学都实现了跑道塑胶化,盛泽实验小学、橫扇中学等一批学校都实现了体育器材货架式管理,实用、方便、规范。这一切,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全市中小学校艺体学科的教育装备水平。在文科实验室建设方面,全市35所中学中,除异地新建和校安工程正在进行中的5所外(这5所学校建设方案已经确定,只要校舍建成后即可招标建设),其他30所中学都完成了地理、历史专用教室的建设,完成率占85.7%,其中15所中学史地教室合建,15所中学史地教室分建,总投入400万元左右,使吴江市史地专用教室建设走在了苏州大市的前列。

3.4 建章立制,切实抓好艺体、文科实验室的常规管理

在硬件建设基本到位的同时,吴江切实坚强了艺体、文科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1)与市教研室联手,举办了全市艺体、文科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班,确保人人持证上岗。

2)建立和完善艺体、文科实验室科学管理使用制度。责任人、管理制度上墙,一目了然。认真做好资产的登记造册工作,纸质材料和电子资产管理同步进行。

3)落实督查和考评机制,坚持把它和学校工作的年度考核和专用教师的评先、晋职等结合起来,确保艺体、文科实验室项项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不存盲区和死角。

篇9

一、放假时间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暑假时间8周,7月6日假期正式开始,9月2日正式开学上课。

暑假假期不包括学校集体组织的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时间。教师须与学生同时放假,学校除组织相关的业务培训外,不得占用教师的假期休息时间。学校不得占用暑假集体组织学生军训。

二、工作安排

(一)严格执行假期工作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遵守放假时间规定,不得随意调整假期时间。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或者需要在假期安排学生活动的,须提前两周向镇教育办和市教育局提出书面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要切实减轻学生暑假期间的作业负担,以全省统一规划使用的《暑假生活指导》为抓手,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假期生活指导。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臵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书面作业要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布臵一些能够激发兴趣、开阔视野、锻炼意志的开放性作业。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补课和统一组织自习,不得参与、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类复习班和培训班。禁止在假期联合或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用于开办补习班、培训班。

严禁学校为各种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校外暑期夏令营及各种拓展活动提供任何形式的组织或宣传服务。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继续开展“万名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充分利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及当地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等公共资源或文艺团体、专业运动队、科研院所、企事业等单位的相关资源,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种可选的活动项目,充分满足未成年人暑期多样化校外活动需求。

中小学校要及时与社区联系,发动社区力量,做好中小学生的暑期看护工作,组织社区未成年人参加公益活动。中小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暑假前利用学校开放日时间,认真组织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集中开展一次对家长的暑期安全活动教育和其他教育工作,帮助家长合理安排子女暑假活动,多引导子女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增强自理和自护自救能力,提升孝亲敬老、服务家庭的意识,为青少年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提供保证。

2.开放教育资源。学校要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学校图书馆(室)、实验室、艺术、体育和计算机室及各种文体活动场地、设施设备,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发展提供帮助。学校的体育代表队、艺术团(队)要认真组织好暑期训练、排练工作,做到时间、内容、场地、人员的落实。

3.科学安排暑假生活。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暑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溺网络。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学会合理适度消费,不乱花钱,不吸烟,不喝酒,远离,不接触、暴力等不良的影视作品和书刊,不进营业性电子游戏厅、舞厅、社会网吧,不参加有害身心健康的游戏,反对和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学校应指导家长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合理安排子女学习、休息、锻炼和参加实践活动,不盲目让子女参加社会上各种补课辅导班。

4.加强行为规范建设。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创造性地组织家校互动,积极开展“大手拉小手,携手文明行”活动,引导广大家长参与到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使广大家长和学生遵规守纪,团结互助,勤劳节俭,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遵守公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各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使工作扎实有效,开学后济南市教育局召开暑假期间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专题汇报交流,请各单位做好材料准备。

5. 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工作。各单位要通过暑假工作意见和致家长一封信,做好创城测评舆论宣传告知工作,让家长学生知晓创城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营造出浓厚的创城氛围。

6.继续开展“感动我们的100个瞬间”活动。以“珍爱生命”、“学会感恩”为内容,组织学生到街道、社区或农村进行实地采访,寻找他人感动我们的事例,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尊重、感恩,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品行和修养。新学期开学后,学校要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公布感人事例,并对感恩事例进行评比。

7. 组织开展好读书征文、咏泉原创诗歌大赛和《再见,毕业季》网络主题活动等系列比赛活动,努力丰富学生假期精神生活、增长学生智慧,具体要求见附件。

(三)切实加强安全工作,做好暑期防溺水工作

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做好假期学校和师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安全责任制,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有关规定,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专题教育。中小学校要通过召开班会和家长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进行防火、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传染病、防暴力、防触电、防雷暴、防交通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非法传销及防止被盗、被抢、被诈骗案件发生的专题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和提高自防自救能力。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和各种事故的发生。要加强预防溺水教育,教育学生不到湖泊、河道、水库、池塘等缺乏安全措施的水域游泳,防止溺水和其他伤害事故的发生。中小学校要引导学生和家长慎重选择暑假出行(游)地点、交通工具和旅游服务机构,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把学生伤害案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假期活动申报制度。凡由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特别是与其他单位联合组织的活动,必须报教育体育局批准。要认真落实各项活动的安全保障措施,及时将活动的有关要求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和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组织的各种活动均要事先进行精心设计,做好安全预案,注意对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检查工作,落实安全责任人,做到活动内容充实,组织严密,万无一失。

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和防汛工作。学校要建立雨季汛期预警体系和防灾预案,坚持学校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组织有关人员集中对学校安全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拉网式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学校要建立暑期24小时值班制度,并保持通讯畅通,遇有突发事件要及时妥善处理,并立即上报镇教育办和市教育局,不得瞒报或拖延。

(四)对学生进行“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为主题的专题教育

各学校要在放假前加强宣传教育,防止“”等和迷信活动利用暑期毒害青少年一代,让学生不但要自己不相信,还要向家庭、亲友和社会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认识“”等组织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严重危害,增强识别、抵制的能力,充分认识、有害气功、迷信等活动的本质及危害性,使学生提高防范和抵制歪理邪说的意识,提高反斗争的能力,形成崇尚科学文明,拒绝侵蚀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铲除“”等组织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和土壤。

(五)做好暑期教师培训工作

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2013年暑假将继续组织开展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培训工作。学校要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教育厅和济南市教育局要求制定培训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全省统一的课程进度,按时收看视频、提交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要组织好教师的面对面研讨,保证每一位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禁止教师有偿家教。学校要将教师是否参与有偿家教纳入对教师师德考核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进行有偿家教的教师,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六)做好校舍维修管理工作

各学校利用暑期对校园校舍进行整理与修缮。对校舍破旧的门、窗、墙面要进行加固维修及粉刷,对破损的课桌椅要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新。认真检查、维修学校食堂、学生宿舍、厕所等配套设施,采取妥善措施解决校内危房危墙。要抓紧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确保在秋季新学年开学,以整洁、崭新的校园面貌迎接学生入学。

(七)其他工作

1、暑假前各中小学按照市教育体育局和镇教育办期末工作的安排,做好初中、小学期末检测工作。

2、各中小学做好期末各种工作总结,将学校总结、教导总结、总务总结、团队总结、师德考核、量化考核、评先树优、安全度假信、假期值班表等材料于放假时交镇教育办。

3、7月8日,举办中小学教师“说教材”培训。 4、8月26日,召开校长会,教师集中学习备课。

5、8月27—8月30日,举行“说教材”活动比赛。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6、各中小学按照教育办要求,做好初一和小学一年级的招生工作。

7、各中小学按照征文比赛要求,每单位上交5—10篇征文,教育办汇总后上报市教育体育局。

三、组织领导

篇10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生;课外补习;应试教育;学历

(一)日本是学历社会,对学历有高度的尊重,中小学教育因此成为应试教育。

由于日本是一个学历社会,对学历的尊重与崇拜导致了不同的学历人群会有不同的的工资薪水待遇与社会福利,以及在企业中的晋升空间、机遇,学历高的人远比比学历低的人有晋升的空间,拿更高的薪水。正是由于这样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通过读取名牌大学来提升自己的的就业空间与发展前程,从而导致了日本的中小学教育不得不以应试教育为主。日本的中小学教育与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有所类似,学校与家长,包括学生个人都比较关心考试成绩,因为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们是否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所以学校与家长都会督促学生们努力学习。正是由于这样的时展背景,家长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了能使自己的孩子能上更好的大学学习,拥有更好的人生前景,他们愿意在孩子们身上加大教育的投资,不仅在精神上关心与鼓励孩子们的学习,还愿意支付高昂的学费将自己的孩子送进课外补习班进行各学科考试技巧的辅导,从而培养他们的应试能力,提升他们的考试成绩,尽可能地给孩子们进入理想大学多一份希望与机会。

(二)日本的高等教育早已实现大众化,名牌大学成为中学生的考取目标,考试竞争力尤为激烈。

由于日本早已实现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的阶段发展为大众化的阶段,加上日本近年来“少子化”现象的不断恶劣,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青年人数不断降低,大学的入学率不断攀升,高中生能进入大学深造的比例逐年提升,每年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的就业市场中工作,从而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在日本已经不再是“精英”的象征,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已经不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高薪工作,有些大学毕业生甚至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而苦恼。所以,现在的日本中小学生的家长与教师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们将来是否可以进入名牌大学,因为进入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已经在日本社会的就业市场上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只有进入名牌大学深造,毕业后才能够跻身进入上层社会就职,拥有光辉的人生前景。所以,当今的日本学历社会不仅仅是意味着拥有高学历就有着令人憧憬的前程,而是要有名牌大学毕业背景的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从名牌大学毕业就意味着能比一般的人拥有更高的薪水报酬、福利待遇与晋升空间与机遇,就职的起点也比从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要高很多。正因为如此,日本中小学生的考试竞争力与压力非常大。日本的应试教育与我国相似,大学的入学考试也是采取了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模式,不仅如此,日本中学生参加完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后,还要参加有不同的大学自己主办的入学考试,这样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无疑给学校、家长以及学生们很大的学习考试压力,大学入学考试的竞争力极其大,因为通过进入名牌大学深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已经成为了日本中小学教育界的主流思想。如今的日本经济不景气,青年人就业难以及日益增高的失业率都成分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为了能给自己的孩子光明的人生前景,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人才市场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日本的家长们愿意付出自己的精力去督促,帮助孩子们用功学习,也愿意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大量的金钱投资,于是家长们就花费昂贵的学费将自己的孩子们送入社会上的课外补习班,让他们能够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应试技巧,提升他们的考试成绩。日本中小学生的课外补习热潮由此而生。

(三)日本公立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降低,进入私立中小学校与课外补习机构学习成为了学生与家长们的绝佳选择

为了能使孩子们能考进名牌大学,自然就要让孩子们进入优秀的高中去学习,而要想考入优秀的高中,就应该让孩子们进入教学质量高的初中学习,想进入教学质量高的初中学习,孩子们接受的小学教育质量一定不能差。正是由于这样一连贯的想法导致了由大学入学考试所造成的考试压力影响到了学生及其家长们对于学生就读小学,初中,高中的选择问题,而进入的学校越优秀,自然对今后孩子们考取名牌大学就更有优势。为了能使孩子们进入教学质量出众的初中与高中就读,家长们在孩子上小学时就会对他们的学习严加管教,并且将孩子们送入校外补习班进行课外补习,以提升孩子们进入优秀初中与高中的概率。不仅如此,对于日本的中小学教育而言,公立中小学校教育质量明显要比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低很多。由于中小学生考试压力的与日俱增,日本政府对中小学教育实施了相应的减负政策,从而导致了公办的中小学校对学生们的教学要求较低,而这与日本竞争激烈的应试教育现状相违背。而私立中小学校与课外补习班由于要面对社会同行业的强烈竞争,所以对学生们的教学要求十分严格,培养出的学生相比于公立中小学的学生应试能力更强,考试成绩更高,面对应试教育更加有竞争力。所以大量关心孩子前程发展的家长们愿意支付高昂的学费将孩子送入私立中小学校学习,并且在课余时间将孩子送入课外补习机构进行应试能力的再度提升。而那些无缘进入私立中小学校的学生家长也因为担心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在周末或者寒暑假将孩子们送入课外补习机构,将公立学校的教学缺失通过课外补习的方式补上,这样就引发了日本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