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教师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4-03 11:0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习教师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陕西省教师资格证管理办法全文第一条 为加强教师资格证书的管理,维护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严肃性,依照《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教师资格证书是持证人具有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并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第三条 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四条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认定申请人相应的教师资格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申请人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第五条 教师资格证书的主要内容:
(一)持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
(二)持证人近期小2寸正面免冠照片并加盖教师资格认定机构钢印;
(三)持证人身份证号码;
(四)认定的教师资格种类和任教学科;
(五)教师资格证书号码,其号码与《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教师资格过渡申请表》) 编号相一致;
(六)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公章和认定时间。
第六条 持证人应妥善保管教师资格证书,不得出借、涂改、转让。
第七条 持证人的教师资格证书如果遗失,由持证人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并向原发证机关提出补发教师资格证书的书面申请。原发证机关对申请人档案中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材料进行核实后予以补发,并在《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备注页中注明补发原因及时间。补发的教师资格证书编号与原编号一致。
第八条 持证人取得新的教师资格后,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重新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第九条 持证人的教师资格证书因损毁影响使用的,由持证人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换发新证书的书面申请。原发证机关审核后收回损坏证书,补发新的教师资格证书,补发的教师资格证书编号与原编号一致。
第十条 持证人被撤销或者丧失教师资格后,教师资格证书由批准撤销或者丧失教师资格者所在地相应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收回,并在《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备注页中注明撤销原因及时间。
被撤销教师资格者按规定再次取得教师资格后,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应在教师资格证书备注栏中注明曾经被撤销教师资格的批准单位及时间。
第十一条 教师资格证书规格为25开、14.5CM20.5CM,双横开式样,共8页。封面、封底为咖啡色磨砂革,内页采用中国人民银行造币总公司生产供证书使用的代号为103-3的无光防伪纸。证书内页中的国徽和部徽均采用专用防伪油墨套印,在紫外光照射下呈鲜红色荧光反应。第二页中间部位采用特殊无色荧光防伪油墨隐形套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字样;第七页正中用特殊无色荧光防伪油墨隐形套印教育部标徽,上述隐形内容在紫光灯照射下呈鲜红色荧光反应。
第十二条 教师资格证书使用全国统一的编号方法。编号共17位,其含义为:
证书编号的前四位为年度代码,为认定教师资格年度编号;第五、六位为省级行政区代码,代表发证机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中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标准;第七、八、九位是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代码,代码数字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第十位是教师资格类型代码:1代表幼儿园教师资格、2代表小学教师资格、3代表初级中学教师资格、4代表高级中学教师资格、5代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6代表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7代表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第十一位是性别代码,0代表持证人为男性、1代表持证人为女性;第十二至十七位是序号代码,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对本年度内发放的所有教师资格证书按办理的时间顺序不间断递增统一编号。
第十三条 教师资格种类必须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的全称填写。教师资格证书中需填写的文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证书中涉及的所有数字全部使用阿拉伯数字。有条件的地方,要使用计算机打印。手工填写教师资格证书必须使用钢笔,并使用碳素墨水或者蓝黑墨水。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教师资格证书的管理。对发放非法印制的教师资格证书的单位和责任者,要追究其行政责任。对变造、倒卖教师资格证书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之日起施行。
考教师资格证的流程1.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 成绩无限期保留、全国通用。
一般每两个月可以考一次
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对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的全面辅导,通常是在下半年10月份举办,考试通常在2月底和3月初,成绩无限期保留。(中小学所考的内容相同,幼儿则考学前教育学和儿童发展概论)
拿上你的以上三个证(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外加毕业证、身份证、体检合格证、申请表,就可以去认定了。认定的时候教委会安排说课也就是试讲+面试。认定的时候你要选好级别和科目了(就是要选好教小学或初中等等,和数学、语文之类的科目)
说课30分钟,分试讲15分钟和面试15分钟,教案考之前上网下一下模板,就可以了。
说课北京的是在每年4月和10月,通过说课就可以拿到证位。
考试基础科目:
考取高等(包括本科、大专、高职)学校教师资格人员: (北京的培训地点可到首都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教学技能
考取高中、中专、中职、初中、小学的教师资格证人员: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考取幼儿园的教师资格证人员:北京的培训地点可到北京师范大学东面对面
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54-02
1 顶岗实习任务落实是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内涵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行为规划和掌控
毕业顶岗实习是指导教师、学生、企业三方共同参加的教学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顶岗实习,全方位了解专业、行业、产业、企业和职业,达到从业基本要求,缩短从学校教育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落实顶岗实习任务是顶岗实习的始渠道,校内指导教师应由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担任,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应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中聘任,实习单位负责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对口的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岗位。校内指导教师要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依据实纲并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制定每个学生具体的实习方案和计划。实习计划应包括:实习目的与要求、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内容与任务、实习方法与步骤、实习纪律、实结与考核等。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技能训练等工作,保证每名学生有专人负责,贯彻落实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的实习计划,具体落实顶岗实习任务,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在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的制定过程中,在任务落实阶段,要让学生、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填写顶岗实习信息表(表1)。
通过此表格将各系学生信息、教师指导信息、学生顶岗的企业信息以及毕业设计信息全部统计在一起,有利于管理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毕业顶岗实习安排情况。
2 顶岗实习运行模式的微观探讨是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细化的依据,有利于教师指导和学生习作
各系(分院)具体负责对学生参加毕业顶岗实习资格的认定,本系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计划安排、顶岗实习的组织、总结及信息反馈,顶岗实习中具体问题的处理等。组织实施实习计划,包括确定校内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生的分组及实习过程的管理等。校企指导教师共同制订顶岗实习考核标准,组织实习考核,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并将实习材料整理、归档和上报。对顶岗实习学生实行校内指导教师和在实习单位内聘请的实习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办法进行。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在同一单位实习人数较多时可安排专门教师进行指导;分散顶岗实习原则上由实习单位安排专人进行指导,校内指导教师通过巡回检查、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际指导学生的情况,填写《教师顶岗实习指导记录》(表2),学生要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记录》(表3)。
通过表2和表3的填写能够清楚地看到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做什么,看到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怎样的指导,从而形成了顶岗实习运行模式的微观控制。能够把顶岗实习落到实处。
3 顶层设计组织与管理是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形成的前提,有利于形成重视职业素质教育的大环境
在学院层面上,要有对顶岗实习单位的整体设计组织与管理,即在学生顶岗实习前,要确定好二级管理的体制,号召以系部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动员、培训和教育,明确实习目的、任务、计划、方法和考核办法,并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防范技能、实习企业规章制度等教育。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组织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制订顶岗实纲、顶岗实习计划;根据实习岗位要求和教学要求共同编写“三书”,即计划书、任务书、指导书。顶岗计划书应在实习动员前一周发给学生。在计划书中涉及的企业或单位由学生自主选择,实习任务书及指导书在学生即将顶岗时发给学生。学生根据“三书”明确顶岗计划、目的和任务。系部要组织专人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等工作,负责实习的系部要密切校内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的全方位指导,检查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及时解决。实习结束后,系部综合各个岗位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给校内指导教师以明确的评价,并将检查的结果和意见填写到表3中,让指导教师在学院的指导下再进行指导,形成学院整体齐抓共管的实习管理氛围。
4 顶岗实习成果的评价是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利于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无论是学校安排还是学生自主联系的实习单位,学生均须填写《学生顶岗实习申请表》(表4)。
并经所在系部、教务处、学生处和招生就业处审批。同时学院要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实习期间学生与企业之间各方的权利、义务,实习期间的待遇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条件,落实实习指导教师等;实习期满后,实习单位应对实习学生做出书面鉴定,填写《学生顶岗实习记录》(表3)中实习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依据。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企业顶岗的一名员工,要服从企业和学院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考勤要求,特殊情况需请假时应征得实习单位的批准,并及时向学校指导教师报告。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监控与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校企双方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表现和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的撰写等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五级记分制,学生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并可获得学院的就业推荐表。顶岗实习不及格者,需重修合格后,方可领取就业推荐表。毕业顶岗实习成绩本身就是推优择岗就业的基础参数。
总之,毕业顶岗实习设置必要,责任重大。这一阶段是“校企零距离对接”的前沿。完善毕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就是把壁垒筑在前沿,通过顶岗实习任务的落实、顶岗实习运行模式、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顶岗实习成果的评价等四个方面的成文管理,让教师发挥主控性,让学生发挥能动性,为企业培养聘进来就用得上的高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方案.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220-02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学校各学科的发展。它是应用技术型院校提升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的内容逐渐成熟,从学科发展规划、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学校和企业的契合度越来越高。
一、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概况
钦州学院于2013年6月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2014年8月成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钦州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先导,注重教研教改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其产品设计专业为钦州学院特色专业。陶瓷与设计学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强化基础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钦州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的开展始于2007年,它是一种普通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企业的合作,作为一种培养创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从早期以解决学生实习为主要目标到逐步企业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转变,合作的内容涵盖专业建设、学生管理、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质量监控、实训基地建设、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极探索,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运行稳定良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二、合作双方利益分析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合作模式,能实施开展并能长期坚持下去,必须要有能积极调动各参与对象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体现在“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陶瓷与设计学院的校企合作在合作之初就非常注重内在动力的分析,学院充分展开调研,在与众多典型坭兴陶厂家进行深度研讨并客观梳理自身办学能力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陶瓷与设计学院和企业的利益点。从企业的角度看,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储备。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企业能够掌握该专业的学生学习情况,有利于招到大量符合生产需要的优秀人才。同时,能够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再培训,减少了人才继续教育的成本。二是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性优惠;利用学校长期稳定开展的学生生产性实践活动获得经济利益,减少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开发新产品,申报各级别项目,获得科研经费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继而转化为经济效益。三是形成良好的企业宣传效果。通过校企合作,树立负责任、敢担当的积极社会形象,有利于打开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从学校角度看,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改善办学硬件条件。通过企业投资改进教学设备,提高教学科研条件;利用企业场地开展生产性实训活动,拓展了教学空间,节约办学成本。二是提高办学软实力。建立实训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获得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并使其参与到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科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有利于教师双师型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
随着我院校企合作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制度体系也随之逐渐改善,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和制度保障,促进了校企合作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自治区政府出台了指导性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制定了激励约束制度:《钦州学院二级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试行办法》、《钦州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钦州学院物资采购审计实施办法》等;制定了科研管理制度:《钦州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钦州学院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利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学生管理制度:《钦州学院学生学风与文明行为督查实施办法》、《钦州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学科专业建设制度:《钦州学院学生课程设计实施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钦州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钦州学院校外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钦州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师资培养制度:《钦州学院“双师型”教师建设和管理办法》、《钦州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钦州学院选拔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办法》等。上述制度文件中,将校企合作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考量,写入各项制度文件中,使学校和企业更加深入融合和规范。通过这些制度建设,确保了校企合作能良性持续开展。
四、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科研创新平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具有文化研究、产品开发、资源共享等功能,是学校和企业合作沟通的桥梁,是培育高级别项目、发展产业的载体,是区域文化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学科发展的助推器。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注重科研创新平台的搭建,自校企合作开展以来,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平台的建立工作。目前,共成立四个科研创新平台:“坭兴陶研究所”、“坭兴陶工艺与创意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坭兴陶泥料研发中心”、“钦州坭兴陶传承与开发”平台。校企共同派出骨干人员组成科研团队,建立校企合作技术创新体系。本着资源共享、联合研究、成果共有的原则,以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究内容涵盖坭兴陶窑变技术研究、坭兴陶新产品研发、坭兴陶标准化研究与制定、坭兴陶造型与装饰、陶瓷制作工艺技术、坭兴陶新型泥料开发、坭兴陶产业化研究和坭兴陶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突出地域特色,为教育和企业共同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多年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得到贯彻,深化了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校企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五、突出成效的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习教学的质量,实习教学是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重要训练环节。为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校企合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目前实习基地的建设采取校内外结合,企业、学院共管的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壮壶坭兴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提供设备,拥有设备40余件,固定资产金额达20万元,每年能容纳学生开展实训项目200人次。同时,以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强化校内实训场所建设。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本着突出“实训实效”的原则,学院对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始终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考核,确保能将学生实训落到实处,同时兼顾企业利益。学生校外实训采取分批次实习的方法,既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有充足的实训实习时间,又能保证企业常年有一批人数稳定的技术骨干。现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4个,每年能接纳实训实习人数100人左右。
六、实现多方共赢
自2007年开始校企合作以来,经过八年多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经验,陶瓷与设计学院校企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实现了多方共赢。企业获得利益。提升了员工素质,通过校企合作,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得到持续补充,利用学校的资源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一大批新专利申请成功,企业技术能力获得提高,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通过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校本教材的合作编写、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陶瓷与设计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成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近三年来,学生生参加亚洲陶艺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和全国陶瓷技艺大赛等系列大型活动,均获得了好成绩。获得国家级一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2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156项;毕业生共有80多名学生自主创业成功,收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口就业率达到98%以上。教学科研显成效。通过校企合作,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吸收了一批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充实了科研力量,近三年来,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获得了一系列省厅级课题。通过一系列科研项目的开展,钦州坭兴陶文化得到了沉淀,为钦州坭兴陶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解决思路。通过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全国陶艺大赛中多次获得金奖,该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了90%。推动了区域产业的发展。校企合作8年来为坭兴陶产业输送了300多名专业人才,为坭兴陶产业的发展持续注入生力军。尤其是这批专业人才接受过系统的现代设计教育,其设计思想与传统坭兴陶制作产生融合,使坭兴陶产业更有活力,极大丰富了坭兴陶产业内涵,更有利于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艳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以我国首批国家骨干院校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篇4
【关键词】护理毕业实习实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53-01
1.明确实习目标,建立科学的实习管理方案
毕业实习是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完成角色转换、了解临床实际工作环境的重要环节,为使学生能够完满、顺利的完成生产实习,以及与生产实习基地建立良好、持久的合作关系,学校特制订如下管理办法:学校成立生产实习指导委员会,由主管校长、教务科长、专业学科主任及毕业实习基地专家组成。该组织机构的职能是,指导毕业实习,总结毕业实习情况,指导学校教学工作。
1.1明确实习目标树立整体的护理概念,并能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基础医学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及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等知识,对护理对象实施身心整体方面的护理。了解一般病室的布局和急诊室、手术室、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和ICU病房或CCU病房的布局特点。能对入、出院病人进行一般卫生宣教和必要的健康指导(理解卫生保健的意义并掌握必需的预防保健知识)。掌握基本的护患沟通、交流技巧,理解护理工作与其他医疗卫生工作配合的重要意义,在护理工作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友好合作。能初步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并能初步进行健康指导。熟悉护理方面的内容以及医学相关的法律条款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具有保护病人权力的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
1.2 研讨制定管理方案和模式每年在毕业实习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根据每届学生的人数及特点,研究、修改并制定实习管理办法和实体方案。实习管理办法中明确管理组织机构的成员、制定实习计划、确定管理程序。实体方案则根据护理专业教学大纲,通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专业能力确定总体要求,明确具体目标,制定实纲。
2.管理方法落实的具体、全面、有效
2.1设专职实习指导教师随着学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生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实习发展,加强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选定专职教师全脱产专职管理实习工作。专职指导教师全脱产管理实习工作,不承担校内授课,至少每周去一次实习医院,并深入到每个科室,每名学生,综合全面地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学生也形成约束力。同时听取科室护士长对实习评价和情况反馈,并与各个实习医院护理部进行沟通。
2.2拥有优质的临床实习基地和高素质的临床带教教师与我校多年合作的临床实习医院均为卫生部批准的三级甲等医院,都是综合性教学医院,具有科室全、疾病种类多、带教师资队伍水平精良等特点。
临床带教教师要具有以下基本要求:热爱护理教育事业,对护理专业具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护理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良好的护士职业道德;正规学校护理专业毕业,且有三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应熟知专业实纲要求,并严格遵守实纲指定的内容制定相应的实习规划,指导学生的临床学习;还要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必须“一对一”带教,即一位教师对一名学生按计划进行全程带教。
2.3实习动员及培训是临床实习的基础在实习前一周进行实习动员,向学生介绍实习意义、实习目的、实习目标,介绍实习医院的简要情况,激发学生实习的热情。实习与在校学习有很多不同,实习的具体要求能够让学生做好理论知识和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岗前培训是针对技能操作对学生进行训练。重新强化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基本技能操作,以便更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开始临床实习前要进行基础护理操作项目的练习,目的是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和操作程序。举办内容丰富的岗前培训,包括护士基本素质要求、实习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差错事故的防范等使学生在实习中能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有所遵循,比较快地适应临床实习。另外,还可以请前一届毕业的优秀实习护士做实习汇报,讲解如何对待实习。上述一系列措施可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为临床实习奠定基础。
3.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
3.1健全的管理体系是临床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2]由教务科、护理学科―班主任、指导教师―医院护理部―教学护士长―带教教师组成五级临床教学网,使教学环节衔接紧凑,运转顺畅,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实习返校是我校实习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一位实习学生必须参加,定为每一个月返校一次,对出现的问题予以总结。
3.2临床实习资料的管理是临床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制定《临床护理实习手册》、《护理技能达标手册》、《实习鉴定表》、《实习轮科表》等。这些资料的收集和管理无疑可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既监督了学生又督促了教师。
3.3制定完整的评价体系[2]对学生的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其中包括素质、沟通、实习表现(出勤情况、完成任务情况);终结评价,包括出科操作考试、出科理论考试、毕业前的技能操作考试、毕业前的综合理论考试。通过严格的考试管理使学生通过评价过程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同时,也间接评价临床带教教师的情况。
护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重要的教学阶段,要使这一教学过程既严格有序又保证质量,各时期的管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有效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紧缺型人才,我们还要注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教育经验,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力争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的问题。职业院校应重视实习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企业招聘的是踏实工作的高技能人才。鉴于此,我们学校各系部均组建一体化教室,把理论课和实习课交互融合,教室是理论教室同时也是实习车间,教室里有教学用具和实验设备。虽然“一体化”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在应用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问题:相对于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一体化”教学缺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样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全面扎实,我们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组织环节和方式有待更新和提高。“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理论课、实习课教师资格,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完成理论课的教学,又要有相关职业技能完成实习课教学任务。为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职业学校要普及“双师型”教师。很多学校的一线教师的师资力量不够。针对问题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学校各系部已经组建专业教研室,专业教研室成员由该专业的理论课教师及实习指导教师组成。各教研室主任不仅要掌握本教研室各专业课教师的能力和特长,还要掌握本专业学生的现状,知道怎样能帮助学生学得好、学得快。教研室主任要有足够的权力。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教研室主任审核。教研室主任给任课教师排课,调配师资力量,指导本教研室老师组织专业理论和生产实习教学。各专业教研室根据调研相关企业需求,提议调整、拓宽本专业的方向,从而增加我们的招生数量和范围。“双师型”教师知识面要宽。首先,“双师型”教师自身要刻苦钻研理论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其次,职业学校应特别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大部分专业教师都能够及时的了解新设备、新材料等前沿性的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等操作技能。再次,学校要采取一定的竞争机制。学校每年都评选出“教学名师”、“岗位能手”,从而激励和鼓舞广大教师。
二、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思考
新时期学生管理的新问题。最近几年,学校的老师普遍反映学生整体素质一届不如一届,一年比一年难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如自主招生使学校过度追求招生数量,生源质量不尽人意;免学费政策使家长和学生享受国家给予的优越感,却“惯坏”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处在转型期的技校学生,叛逆心理非常重,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大,在课余时间甚至在上课时间有一部分同学都会泡在网吧,网络几乎是他们的精神“”,个别同学把手机和电脑当成了生活的全部,丧志令人担忧。针对管理问题,采取的方案。学生管理在职业院校一直保持着焦点的位置,我们学校从高层领导到普通任课老师始终想找到一套好的管理办法,只是学生不断更换,新的问题不断出现,管理办法就要与时俱进。为此,我提出以下方案:搞好学校、教室及实习车间的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如:可以在学校大门的招生处挂大标语“为就业做准备”。这样学生来校就想着我来要做什么,该怎么做;教室、宿舍进行文化建设,如写一些标语”手比头高,路在脚下”等,给学生一些警示和压力,定期更换墙报,并进行评比。结合各专业搞技能比赛,让学生心里想着“每天练习,每周评比,每月考核,每学期比武”。并且评出“周之星,月冠军,学期技术能手”,及时张榜公布。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观念和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在技能的提高上,远离网络,从而便于管理学生。组织各教研室教师、班主任去同类院校参观学习,借鉴其他院校办学模式及学生管理办法。
三、协调职业院校理论实习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理论教学、实习教学、学生管理脱节。职业院校的特点要求理论、实习教学和学生管理互相渗透,互相支撑。我们的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弥补理论的缺失,理论实习教学的展开又要以学生的管理为基础。但现在部分技校理论教学、实习教学、学生管理脱节,造成学生理论课不想学,实习课不想做,学生管理松松散散。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班主任多是专职辅导员,管理工作只能依靠单纯的说教,严格的盯人管理;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及协调能力有限;学校缺乏竞争机制,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协调理论实习教学和学生管理一体化工作的措施:由专业课教师当班主任管理学生。实行专业理论、实习教学、班主任工作的“一体化”管理。专业教师能把管理融入到专业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中去。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优点、缺点了解透彻,而且专业课老师的理论、实习的能力对技校学生有很深的影响力,很多学生敬佩自己的专业课老师,这样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很容易树立威信,便于有效的管理。让专业教师去参加国家、省市的培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采用竞争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职工,特别是专业骨干教师参与管理。要根据生产实习、理论教学、学生管理需要,力求学校内部组织结构设置精干、高效、节约。精减后勤人员,充实教学一线。
四、总结
篇6
关键词:顶岗实习 过程管理 实习质量
课 题:2012年度立项的江苏省技工院校省级教育教学课题――《校企合作模式和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编号:29,课题主持人:徐丽钟。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良好途径,在中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可否认,由于顶岗实习的分散性,导致学校无法像其他校内的教学环节一样实施统一管理,普遍出现管理粗放、学生“放羊”现象,直接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如何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是职业院校面临的一项管理和教学难题。
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巩固在校期间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把专业技能应用于岗位实践。实现校内教学活动与职业岗位的对接,使学生可以达到从业的岗位要求,进而实现顺利就业。因此,顶岗实习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教学过程。企业与学校在培养企业需要的人这个根本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要扩大这种校企合作的基础平台,需要综合法律、经济、政策等多种手段,更要充分调动学校、企业、教育部门、行业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各方利益,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才能共同推进中职学校学生的顶岗实习
工作。
尽管顶岗实习的管理涉及面很广,包括企业、学校和政府等多个层面,但首先需要的还是学校相关工作的完善。顶岗实习的学生虽然已经是一个企业的准员工,但仍然处在在校学习阶段,学校应当是承担管理职能的最重要的主体。以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从学校的角度,对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进行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目前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飞跃,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技能型人才,认识到顶岗实习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也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政策框架。如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教职成[2007]4 号)、《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12号)、《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教职成[2009]13号)、《关于应对企业技工荒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0]4号)等等。
这些政策和制度为顶岗实习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支撑,明确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顶岗实习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如企业重“顶岗”轻“实习”,协管职责缺失;学校重实习单位落实、轻实习的过程管理,教育功能弱化;学生离岗现象普遍,稳定性差;学生意外伤害责任不明确;顶岗实习的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职业教育界加强系统研究,统筹多方面利益,考虑多方面因素,寻找问题的根源。
顶岗实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企业、学校、政府、行业以及学生等多方面的因素。中职学校要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获得长远的发展,顶岗实习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站在学校这个管理主体的角度,以当前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为着眼点,剖析学校在顶岗实习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以寻求科学的对策和建议。
学校普遍对校内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究比较重视,注重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比较多。相反,对同为教学环节的顶岗实习却相对忽视,关注和研究都比较少,以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可以了,甚至认为校外的顶岗实习过程根本就不需要再进行教学。这种管理理念上的偏差使顶岗实习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实际上,在校外实习的学生与校内的学生相比更需要管理和指导。
2.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经过多年的探索,不少学校也建立起了一套管理制度,但协调监督机制与管理机制还不健全。这样就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缺乏有效性和灵活性,使顶岗实习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3.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不完善
中职学校普遍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推荐和落实,而轻视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一方面,师资短缺使不少中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力不从心,难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顶岗实习学生的分散性、流动性,也使学校对规范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带来难度。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并未充分落实其管理职责,对实习学生的管理相对松散,走访调研少,使顶岗实习成为学校整个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漏洞都说明目前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不够严密和完善。
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理念与内涵
过程管理,这是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在企业管理当中的每个节点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每个过程细节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达到全面质量管理。
过程管理的理念是:管理活动中,过程和目标同等重要。过程管理所强调的原则是:每个环节的管理质量必然或多或少地影响整体质量,过程管理强调对过程的全方面把握和对关键点的监控。因此适应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这类柔性管理的需要,对每个环节细化管理并严格把关,实现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过程管理,可以提高生产实习管理的整体质量。
中职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包括顶岗实习准备阶段、顶岗实习阶段、顶岗实习结束阶段的管理。学校应建立完整的实习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用以规范顶岗实习
工作。
三、完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理念引领――顶岗实习管理的先导
思想引领行动。做好顶岗实习的管理,要反复剖析,充分动员,引导所有教职员工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学校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绝不能“放羊”。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来说,顶岗实习的教育行为没有发生在学校,但依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更是要细化顶岗实习的管理,把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指导渗透其中。
2.完善制度――顶岗实习管理的保证
要不断完善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合理的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重要保证。顶岗实习作为一种对分散在校外的学生实行的实践教学,更需要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很多学者提出建议,国家和政府应出台政策,使企业直接、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事实上,虽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已经出台,但没哪个部门会按要求对相关企业进行执法检查。
在学校的角度,笔者认为既然顶岗实习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学校就不能过分依赖于国家的政策,而应提高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管理的积极性,设计出一套周密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和操作流程,如学生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计划与安排、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办法、实习生安全应急预案、实习生顶岗实习考核方案、顶岗实习成绩测评办法、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实习班级班主任管理办法等。这样可以使顶岗实习在制度的规范下进行,做到有章可循。
3.过程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的核心
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应是在制度规范下的全方位管理,贯穿顶岗实习的全过程。
(1)顶岗实习准备阶段。一是要开展全面的职业指导教育。从学生进校起就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对本专业岗位的认识,了解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感情,鼓励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二是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学校要组织各种有关的专题讲座,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传授企业的情况、用人机制,帮助学生了解实习企业的情况,教育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学会适应环境,维持心理平衡,提高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稳定性。三是要落实顶岗实习单位,与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在进行顶岗实习前要对实习基地进行调研,加强对企业的考察筛选,提高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率,重视对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培训工作。四是要制订操作性强的顶岗实习计划,确定指导教师。顶岗实习是一个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顶岗实习计划或方案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企业情况具体制订。
(2)顶岗实习阶段。一是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双导师”制指导。“双导师”即学校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帮助学生初步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二是实行汇报制度,包括学生向组长、向学校老师的汇报,使学校掌握学生各阶段的实习情况。三是实行定期巡查指导,及时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掌控学生的实习过程。
学校应拓展各种信息交流平台,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同时积极与企业相关部门沟通,以实习任务为平台,以实习计划为依据,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任务驱动,提升顶岗实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学校内部要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定期检查实习情况,确保顶岗实习工作的正常秩序。将实习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把实习管理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指导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
内容。
(3)顶岗实习结束阶段。一是按照顶岗实习计划,做好实结工作。顶岗实习学生按要求编写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校外指导教师评定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成绩。学校召开全校性实结大会,对实习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二是按照考核方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通过多维度、多层次评价体系,让学校、企业、学生都来参与监督整个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工作。
4.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的提升
顶岗实习是在企业完成的教学过程,至少包含学校、企业、学生三个主体。建立实质性、深层次、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无疑会提升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学校要与企业精诚合作,开展多渠道的沟通,缩小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差距,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可以调动企业用人的积极性。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也可以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正在深深地影响着顶岗实习的效果。完善过程管理,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推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科学规范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许建军.中职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践与研究[C].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刘学文.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3]徐礼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0(7).
篇7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双师型 教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Build a "Double" Teacher Team
――Based on Guangzhou Financial Vocational School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Team Building Practice and Thinking
YU Guoyan
(Guangzhou Financial Vocation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95)
Abstract Currently,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 "double" teacher team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onfiguration of both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human resources, build a "double" teacher team to achieve school enterprise resource sharing,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win-win situation.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double; teachers' team
1 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客观要求和意义
1.1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客观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国家大力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是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更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培养目标,必须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随之产生。“双师型”教师应该是既能从事专业理论的教学、又能指导技能实训的新型教师。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
1.2 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意义
拓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渠道,通过校企合作,利用和配置校企双方的资源,在资金、场所、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校企合作,使参与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提供专业兼职教师,服务教育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校企文化,使“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更加持久有效。
2 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实践
2.1 完善“双师型”教师团队保障机制
(1)完善管理制度。我校以建立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规范教师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如《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名教师认定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试行)》。修订《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办法》、《青年教师导师制》、《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完善学校《教师教学量化考核办法》、《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办法》等。(2)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师资建设项目组,实行校长、教务科和教研室、教学部层级管理。同时,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统领校企合作方方面面。(3)有专项建设资金的支持。国示范校有专门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教学部门可针对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自主使用资金,同时,学校通过严格资金审批制度,保证师资队伍建设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2.2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见成效
(1)依托“会计专业行业专家委员会”,促会计专业建设。定期召开行业专家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分析、岗位任务分析、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研讨,行业企业专家全方位的参与,丰富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同时聘请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专题讲座、以及特色课程授课,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参与教学,提升我校老师的专业水平,争强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
(2)聘请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壮大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从国家示范校启动以来,已聘用行业专家及能工巧匠有20人,超额完成了每年增聘1名行业兼职教师的任务。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与课程建设,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结构越趋合理。
(3)订单培养,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会计专业开设了“友谊班”、“畅捷通T3订单班”、“会计中介班”、“店长班”四种类型订单班,涉及7个班级、350多名学生。企业专家参与我校教师共同参与制定教学计划以及课程开设,订单本教材开发,共同授课,企业专家授课时,我校教师在场旁听,虚心学习,同时在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上教师与专家沟通交流,达到教学相长。强化了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学的实用性。
(4)企业顶岗实践,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根据《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的要求,教师每两年要完成2个月的企业实践,教学部实行自找实习单位、教学部指定实习单位以及选派青年教师参加省级企业实践培训课程等多样化模式。同时,建立教师实践基地,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会计教学部在广州岭南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广州瑞雪财务有限公司、广州市通鼎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金不换财务有限公司4家企业建立了教师实践基地。具体做法:由共建企业提供教师实习工作场所,提供必要的办公用品,配备部门经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对实习教师进行必要的工作指导。由学校建设资金中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到实习基地实习,教师通过参与企业实际工作,了解企业运营、行业企业的需求,争强教师实际操作能力,积累教学案例。同时,教师还参与企业实习生的管理与指导,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1年多的时间,有38名教师完成了实践任务,实践累计天数2700天。
(5)“引企入校”,拉近实践单位的距离。与广州市泽信会计事务所合作,建设会计记账工作室,学校自行建立广州双联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会计记账工作室及实体记账公司的建成,拉近了教师接触实际业务的距离,教师和学生可以参与到过程中,进行实际业务的操作和学习。
(6)依托行业企业,组织专项培训。教学部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各层次的培训学校外,针对本专业及教师的需要,组织专业个性培训。2013年广东省教师会计技能大赛中喜获佳绩,获特等奖2人、一等3奖人、二等奖2人。2014年广州市教师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人(将代表广州市参加全省比赛),二等2人、3等1人。教师在指导学生各级会计技能大赛中也屡创佳绩。此外,校企合作共同申报培训项目,在2013年与畅捷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广州市中小学继续教育专项培训项目获得通过。
(7)依托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2013 年9月28日,由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牵头由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共同组建的广州财经职业教育集团。目前职教集团成员单位69家,其中包括了行业协会7个,企业46家,中职院校11所,高职院校4所,本科院校1所。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在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构建职业教育新模式,形成职业教育新优势,为各专业校企合作的开展打开便利的大门。
3 感悟
国家示范校建设以来,在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上得到突破。突破了教师队伍结构、能力和水平。在当前环境下,企业以追逐市场利益为目标,参与师资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学校除了在制度、组织、资金条件保障外,强化校企合作的共同体意识,增强企业的主动性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保证了中职学校教学以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企业长远的人才储备,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产学训 奥康班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07]4号),明确要求必须加强学生的教学实习和实践,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要到生产服务一线参加实习;加强和推进校外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就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一般是产学训结合、顶岗实习。
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共建合作办学,打开校门,走出去,请进来,建立起紧密的校企合作平台。同时,合作办专业,合作办班,实行“近距离”办学,“订单式教育”。
一、校企合作的实践
校企合作办学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特色,同时很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我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工学结合、实习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把有效推进工学结合、实习作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标准之一。学校从2005年实施:第一学年新生以素质教育和文化基础教育为主;第二学年学生以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为主;第三学年以顶岗实习为主,经过岗前综合训练后,到企业参加实习,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为了实现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目标,强化学生专业对口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我校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与奥康集团、红蜻蜓集团、报喜鸟集团、正泰集团、宣达集团、方圆集团、中国移动永嘉分公司、钱塘世纪大酒店等43家企业签订了协议,建立了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我校与企业联合制定培训计划和实习管理办法,共同指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来安排实习,把因需施教落到实处,使人才的培养更贴近市场需求。工厂根据生产情况提供实习生的实习场地、设备和实习作业岗位,提供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进行系统培训和考核。每学期企业派相关人员到学校对学生授课,校企共享师资资源,强化实训环节,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双方制定或签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合作文件,如:《永嘉县职业中学学生实习过程管理办法》、《校外实习教学计划》、《校外顶岗实习奖学金制度》、《实习协议书》、《校企合作协议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等,明确校企合作中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成功经验。
我校坚持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成效明显。
(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精神,各专业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实施工学结合、实习的认识,明确实习是校内实训向校外的延伸,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要切实转变办学思想,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广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做法,积极鼓励学生结合就业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目前,一方面企业用工招聘提前,另一方面温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形势,吸引了诸多毕业生,大量毕业生抢占温州及永嘉就业市场,就业形势严峻。为此,我校实习就业处积极为学生开辟就业渠道,全力抢占就业市场制高点,努力使实习单位成为学生的就业单位。
(3)确保每位学生有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以学校推荐为主,学生也可以自己寻找实习单位。为了促使实习单位成为学生的就业单位,提高就业率和稳定率,我校邀请校企合作企业及其他相关专业对口企业,积极筹划,进行校园大型现场招聘会,面对面地进行双向顶岗实习就业选择。如:2011年5月24日,我校共邀请奥康集团、正泰集团、佰特利集团、温州国贸大酒店等62家企业,在学校文化长廊上现场设摊,进行一场“零距离”双向选择的大型现场招聘会,我校2009级830位实习生,除了自己确定已由家长落实单位外,其余563位学生通过面试全部被各行业的众多企业抢走,2009级鞋艺设计班的3位同学还直接进入了温州巨日鞋业的设计室顶岗实习。我校顶岗实习校园大型现场招聘会开创了温州中职学校的先河,取得了巨大成功,温州日报、永嘉报、永嘉信息网、永嘉教育网等媒体进行了报导。
篇9
一、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学校依托政府、行业和企业多方力量,按照“1+1+1伙伴”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建设一个与通信产业契合度高、社会服务功能强,集生产、教学、项目研发、培训于一体,涵盖工程施工、设计、监理、督导,具有教学载体产品化、教学环境真实化、教学人员工作化、教学管理企业化和考核模式多维化特征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如图 1 所示。
(一)建立互惠共赢的校企共担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制定《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行业企业及学校的责任、权利、利益关系。学校采取成立专门机构、设定专职人员、引进先进信息技术等方式,搭建校企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以实现双方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校企人才资源库、优质教学资源及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服务和推广的目标[2]。
二是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立项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校企合作项目的目标任务、合作条件、执行机构、效益评价等。学校对确实能满足育人需求,运作良好的校企合作项目,采取租金让利、设备投入等方式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三是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规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建设原则及建设条件、共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组织与管理等,推行对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分类管理和绩效评价,形成了“1+1+1伙伴”实训基地运作模式[3]。
四是制定校企合作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以“校中厂”“厂中校”建设为重点,引进、共享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以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目标。
(二)建立市场导向的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
一是设立产学研合作贡献奖励基金,加大用于合作企业项目研发资金的支持力度。一方面用于鼓励系部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并挂牌运行;另一方面用于奖励在生产性实训基地作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员工和企业员工,以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二是建立企业实训基地专兼职教师津贴制度,凡受聘于基地的专兼职教师,均可根据津贴发放的基本条件、额度标准及育人工作量的完成情况,享受学校的基本工作量津贴。同时,学校还将开展“星级”教师评定活动,“星级”教师除享受学校的基本津贴外,还可享受学校的奖励津贴。三是通过建设校企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和设立学生服务企业技革技改专项基金等,搭建师生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桥梁,使校企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三)建立校企相互联通的双师培养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通过重新修订学校《教师双师素质认定办法》《专业带头人聘用管理办法》《骨干教师聘用管理办法》《教师企业实践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为专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制定校企人员互聘、岗位轮换管理制度,通过推行专业带头人“兼职企业顾问”制、骨干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制和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以及校企合作项目负责人制,建立起适合高职教育理念的教师实践制度。同时,积极推进兼职教师的选拔和聘用,以锻造专兼职双师教学团队[4]。
二、实行“共育、共担、共享”的基地运作模式
(一)建立以学校为主导,企业深度参与的生产性课程体系
学校与浙江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校企合作成立通信工程设计室,共同开发通信技术专业生产性课程体系,把集工程设计、施工、维护为一体的企业作为教学的主体单位,如图2所示。
(二)以行业人才标准为依据,系统设计与实施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成立“通信工程服务中心”,采用“工学结合、合作共赢”的模式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心在为通信企业提供[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工程设计、业务培训、咨询服务的同时,为学生生产性实训提供平台。生产性实训流程如图3所示。
三、依托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
学校2011年与中国移动台州分公司等联合成立“光网改造工程”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基地采用虚实结合、校企人员共同参的方式组建,设基地办公室,下辖项目开发组、项目实施组和项目支撑组等职能部门,具体组织架构如图4所示。基地管理层由学院和企业相关领导兼职担任,其他职能部门人员根据具体分工由企业和学校教师兼职或专任。
基地依托生产性实训项目“FTTH光缆工程设计”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自2011年起,学校台州生产性训练基地的专业教师和电信企业的技术人员组成教学团队,指导通信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台州电信主干光缆的规划与设计、FTTH接入设计、基站接入设计、电缆技改项目设计等,累计完成设计文本800多个,文本设计总额达到750多万元。
篇10
目前,校企合作最直接的模式就是学生的顶岗实习。由于学校与企业的差别,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思想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容易出现不稳定情况。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院在工学结合中的实际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实习前的教育
按教育部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这种长时间的实习,要求学生必须尽快适应岗位,做好从学生角色向学生加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为了尽快缩短适应期,必须进行细致的、有针对性的岗前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学校着重从三个方面开展教育:一是目的教育,二是责权利教育,三是安全教育。明确学生的双重身份,要接受校企双重管理,使学生加强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缩短适应期。在订单培养阶段可以让企业老总向学生传授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及企业的相关规定,使学生尽早端正实习态度。
2.建立健全实习教育管理机制
靠学校或企业单方面对实习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效果很差。为了加强管理实效,倡导建立校企家三级联动机制。“校企家三位一体”是指学校、企业、家庭本着教育学生的目的,由学校作为教育主导者,加强与企业沟通合作,争取家庭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三方既要密切配合、主动协调,又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在这种机制下,学校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交流,学校与家庭加强沟通,争取家庭的理解与支持,最终达成三方的协作。
3.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以过程管理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首先要明确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职责,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其次要强化实习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的职责,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全程跟踪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及时做好思想、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岗位要求,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安排专业老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要加强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和实习过程中的挫折教育,对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第二、完善与顶岗实习相适应的督导运行机制。在完善“院、系、学生信息员”督教、督管、督学一体化的三级督导运行体系基础上,重点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标准与管理制度,如《生产性实训规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工学结合考核办法》等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考核管理办法。另外,建立每周信息反馈机制、制定学生安全预案、校企共同参与学生管理、企业领导定期来访等措施,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管理,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增长才干。
4.落实好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
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出口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的考评,考评主体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过程,这样才能保证考评的科学性。学校将实习给定学分,没有参加实习或没有认真实习、考核不合格者,实习成绩由学院赋予校企一定的权重,考核由校企指导教师共同完成,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考评,校方根据企业评定,结合学生的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最终综合评定出学生的实习成绩。
5.利用好大众传媒,发挥育人功能
网络是实施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抓手。由于时空的限制和教师数量的限制,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顶岗实习中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教育管理,可以建立班级QQ群、飞信、微信、系(院)BBS主页、辅导员和指导教师的博客等,方便学生与老师的联系,提高互动性。老师和辅导员通过网络可以随时跟踪和掌控学生的实习情况,增强育人效果。
6.充分重视并利用学生干部的引领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更容易发挥作用,他们年龄及喜好相仿,又有同学情谊,最主要的是处境相同,因此对同学教育管理更有效果。
二、结语
- 上一篇: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办法
- 下一篇:海外营销推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