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3 11:0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外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外培训方案

篇1

一、专题活动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

领导组负责xx年全县素质教育专题活动的组织、协调、招生方案、教师聘任、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具体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二、课程设置与安排

1、课程。本期其开设九大类,25个专业,分别是,棋类:象棋、围棋;书画类:儿童画、简笔画、素描、书法、国画;乐器类:钢琴、小提琴、手风琴、二胡、笛子、葫芦丝、电子琴;舞蹈类:中国舞、街舞、拉丁舞;表演类:主持与表演、少儿口才;声乐类:声乐;文化类:新概念英语、3-6年级阅读与写作、3-6年级思维训练;科普类:科普、logo语言、动漫;体育类:跆拳道;

2、班级设置。每个专业开设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各一个,特殊情况视情况而增减班级数。初级班为未参加本专业培训的学员,中级班是参加了活动中心开展的连续“三期”以下(含三期)的培训或通过本专业四级以下(含四级)考试(以证书为证)的学员。高级班是参加了活动中心开展的连续“三期”以上的培训或通过本专业四级以上考试(以证书为证)的学员。每班人数详见课程安排表。原则上每班为25人,乐器类及其他特殊专业酌情增减。

3、教室安排。分楼层安排,详见课程安排表。

三、时间安排及工作方式

1、上课时间。周一至周五的8:00—9:30、9:40-11:10、14:20—15:50、16:00-17:30。具体:七月份:第一周5-9日,第二周12-16日,第三周19-23日,第四周26-30日;八月份:第五周2-6日,第六周9-13日,第七周16-20日。学期总课时为28课时(logo语言为56课时)。

2、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方式一是在班主任处报名,二是在活动中心报名,报名时都统一使用《青少年活动中心xx年暑期登记表》。活动中心报名方式为集中报名,流水作业,地点是一楼书法教室(制作席卡),程序:报名(填写登记表)(黄)——开票(胡)——收费(陶)——录入(李)。

(1) 班主任处报名时间:6月10日至6月25日;

(2) 活动中心报名时间:6月26日至6月30日

3、招生宣传时间

宣传单于5月底制作完成。入校宣传时间为6月2-4日,重点单位在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议时作宣传与布置,具体时间待定,其他单位适时安排。

4、结算时间:原则上定为6月25日。

5、排班时间:7月1-3日。

6、教师聘任时间及工资结算方式:6月30日,聘期:xx年7月1日至xx年8月20日。工资期末一次结清。聘任教师一律与单位签订《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聘任合同》。7月5日,召开全体教师会,一是签订合同,二是对工作要求进行布置,三是与楼层负责人见面。

四、 收费标准

原则上每个专业收费为**元,乐器类及其他特殊专业酌情增加。

五、人员安排及工作要求

1、楼层负责人员安排。一楼:**,二楼:**,三楼:**,四楼:**,五楼:**,分中心由**联系。

2、楼层负责人负责该楼层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师生签到,师生通知,卫生,器材,教材等管理,其中**同志兼任器材的维护等工作,详见管理日志。

六、工作程序

教师楼层负责人培训部(人事)、办公室(物事)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

附:

1、xx年***校外教育活动暑期课程表

2、xx年***校外教育活动暑期工作时间表

篇2

为实在维护小学生的正当权益,处理群众的实践问题,各相关部分增强指导,齐抓共管,各司其职,落实责任,认真组织施行好我区校外托管效劳机构的清算整理工作。

一、组织指导机构

为保证对托管心的清算整治工作顺畅开展,并获得实在成效,由区做事处牵头成立东区校外托管心专治工作指导小组和工作组。指导小组组长由区党工委副书记邓淑玲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区党工委委员黄卫军同志担任,成员包罗教育、社会事务、卫生、消防、城管、安监、物价等部分担任人;工作组由教育、社会事务、卫生、消防、城管、安监、物价等部分各指派一名工作人员构成。专治工作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科文卫办,郑彩丽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布置

清算整理工作依据校外托管心的清算整理工作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进修配套文件及人员培训阶段(2012年12月7日至2012年12月30日)。

1、2012年12月11日前,对区校外托管心专治工作小组人员开展关于校外托管心治理的相关营业培训。进修《东区校外托管心清算整理工作方案》、《市校外托管心清算整理工作方案》、《市校外托管心设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相关的申办指南、请求表格、法律文书等。

2、2012年12月11日前,在东区教育信息网上布告《东区校外托管心清算整理工作方案》、《市校外托管心清算整理工作方案》、《市校外托管心设置规范》、做事指南和请求表格等材料信息。

3、2012年12月旬召开校外托管心举行者大会,组织进修《东区校外托管心清算整理工作方案》、《市校外托管心清算整理工作方案》、《市校外托管心设置规范》、做事指南和请求表格等文件规则。

(二)整改注销阶段(2012年12月13日至2010年1月13日)。区做事处组织相关部分,根据各自职责对现有的校外托;心开展结合、具体的反省。对契合创办前提的校外托管心,催促其按规则到教育部分请求创办批文,凭批文到民政部分处理民办非企业单元注销手续;对未契合创办前提的,出具整改通知书,限日整改;对平安隐患较大、前提较差、不具有整改前提的,责令中止营业。

各有关单元在开展整改工作的进程,要留意工作方法、办法,起劲防止举行者的敌对心情和过激行为。

(三)清算阶段(2010年1月14日至2010年3月31日)。

篇3

(一)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

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派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主要是临时决定的,甚至有的实习单位没有兼职指导教师。一般情况下是学生到企业后才由实习单位临时决定,企业兼职指导教师没有工资待遇,也没有工作积极性,没有认真开展指导工作,很难保证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质量。

(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指导教师学历偏低。

从学历层次来看,目前大多数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莫文湛李军成杨昌鹏梁珠民覃建基师队伍中大专和中专学历者居多,拥有本科学历的比例约为20%,研究生或以上学历担任实训教师的就更少;从知识结构来看,有些兼职指导教师专业不对口,尽管学历满足条件但不是相关专业毕业,因而很难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实训指导工作。尤其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而言,是一个要求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影响到实践技能操作指导。

(三)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高职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没有做过教师,没有经历过师资培训,缺乏教学经验,不知道传道授业的方法和技能,难以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没有规范管理。

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带有随意性,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还比较差,实践能力不能够完全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最重要的是“技高”,既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但要能承担实践教学,还应当能承担理论教学,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由于没有统一要求,学生在校外实部分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处于“放羊”的状态。

(五)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兼职教师受到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

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受校企双方共同影响,目前大部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实现“三赢”,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增加工作负担,企业要生产经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高职院校则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一定的周期性。目前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多数是凭关系和个人感情,难以发挥积极性。

二、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措施

(一)政府或行业协会参与校外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政府或行业协会应加大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引导、协调作用,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目前企业只知用人,只会用优秀人才,哪个学校有毕业生,就去哪招聘,缺乏参加培养人才的积极性。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管理和监督,增强企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大大提高其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

对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应由学校和企业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推行“双岗双薪”来充分调动企业中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投身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符合条件的个人,经学校、企业和个人三方协商,在自愿的基础上签定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要求,并由学校发给聘书,正式成为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各方都要严格履行义务,尽职尽责完成各自的任务,真正做到学生在实习单位有人管、实践技能训练有人教。学校、实习单位要对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严加管理和考核,学校应定期支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劳动报酬,同时还应当实行奖罚制度,对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反之要给予处罚。

(三)学校应将校外实训兼职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

作为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应将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部分,定期支付劳动报酬,定期、有计划地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在生产实习、顶岗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缺乏教师的基本技能,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才能提高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四)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学历。

虽然高学历并不等同于实践能力强,但高学历者在更新知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拥有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也能影响和促进指导学生的不断提高。因此,应该使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共同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提升学历水平。

(五)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技能比赛制度。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技能比赛制度,定期开展技能比赛,不但可以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理论和技能,而且还可以扩大其影响,提高他们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其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六)共同制订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具体实施方案,应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制定,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重视,有责任感。同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受用人单位欢迎。

(七)共同制定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

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要符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离不开企业人员的参与,应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制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制订的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更具有实用价值。

(八)制定有利于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成长的人事制度。

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共同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安排和鼓励教师参加科学研究,进行项目服务和技术开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实现自我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人事部门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校外教育 科普实践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对于青少年科技教育,有着两个基本的途径。一是校内与各学科结合的科技教育渗透途径;一是校外各类科普教育提供的教育途径。世界上不少国家,包括一些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以及我国,更是通过提供各类社会的、不同领域的、校外的科技教育,创设优越的开展青少年校外科普实践活动条件,形成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与创新的青少年校外科普教育活动氛围,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进步奠定未来的人才基础和贮存。

1我国校外科普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校外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不同于学校内教育系统的活动机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及其形成的活动结果。在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青少年校外科普教育更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起着学校校内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特有的优势包括有:

(1)校外科普教育机构有专职的教师、专业的活动室、有系统的活动内容、有规范的活动模式、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等诸多优势,开展科普活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校外科普教育活动能给青少年提供更专业的、科学探究体验活动的平台,更为注重对学生对科学技术兴趣的培养,更能够实现面向所有学生基础上,发挥专业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强优势,对学生因材施教,强调每个个体自身不同水平的提升及努力钻研的科技方向,培养他们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我国校外科普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基础教育课改的这十年间,校外科普教育机构随着社会、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各种创新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也经历了一次大变动。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1)师资匮乏,老一代科普教育者逐渐减员,新人补充不足;

(2)“应试教育”为学校教育的主流,科普教育的政策失去吸引力和优惠政策等限制,使得一些科技教育的传统项目,如:航模、无线电科普活动的生员不足;

(3)科普教师动力不足,对科普活动的自主策划与设计意识淡薄,组织能力与实施水平欠佳;

(4)科普教育氛围和条件不尽人意,远未形成重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社会土壤等问题。

基于对上述存在问题的初步反思,目前校外科普教育工作者应从自身下手,增强内功,在科普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上不断探索与创新,才能不违使命,发挥其在素质教育社会化中的主导作用。

3校外科普教育活动的策划环节和要求

3.1科普教育活动主题的策划

鲜明的主题是整个活动的主脉,反映了活动的立意和宗旨,应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可行性、先进性和社会性。主题立意是否新颖别致是由活动内容决定的,丰富而有趣的内容使主题清晰鲜活。忌主题标新立异而活动内容空洞无物。

校外科技知识性普及活动多以小组活动形式开展,活动周期长,教师有系统的内容安排和较为成熟的活动模式,活动按照教师自己编撰的活动辅导纲目和辅导方案进行,主题明确而固定,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带有教师的个性特征。如:“多肉植物的无土栽培活动”,“白色垃圾的微生物降解实验活动”,“试管花工艺制作活动”等。

3.2科普教育活动形式的策划

有了明确的主题,要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才能完美的表达主题,完成活动的目标。活动形式可根据过往经验选择。根据科普活动开展的现实条件状态,其策划主要考虑的途径和要求包括有:

(1)前人采用过、或自己曾经采用的活动形式都是科普活动形式选择的重要依据;

(2)类似的主题,曾采用的活动方式如果当前的环境条件不具备,也不能选择;

(3)活动形式的选择要以学生为本。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科技知识解决问题,进而关注我们的社会。

(4)活动形式要符合参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多种能力的培养。

3.3科普教育活动方案的策划

明确了活动的主题和活动形式后,就要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并形成文字材料,以此做行动的依据,和活动后的考评资料。活动方案的设计是活动策划的精髓,它反映了设计者的理论水准和整体思路。清晰的思路能勾画出巧妙的构思,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一气呵成,使整个活动井然有序。优秀的活动方案能使人体察到设计者灵动的脉络,是设计者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广大科普工作者可借鉴的最具价值的珍贵资料。

4科普教育活动的实施

4.1科普教育活动的部署实施

活动部署归纳为六步:

第一步:制定活动方案、安全预案、活动请款报告后报送相关主管部门经过修改审批完成。

第二步:通过互联网或电话、电传给各校下发活动会议通知,按期召开学校负责人和科技辅导员会议,部署活动安排及针对这次活动的辅导员培训。

第三步:第二步循环往复一至数次。对辅导员的培训是活动实施成功的关键,它关系到普及活动的数量和完成活动任务的质量。

由于目前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多是兼职,工作负担重,所以对辅导员的工作技术指导和精神与物质关怀至关重要。科技辅导员如期布置给学生,学生再反馈给辅导员。

第四步:科技辅导员将学生反馈带到校外科普活动部门,又将要求带给学生完成。

第五步:第四步循环往复一至数次。辅导员带学生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参加现场培训、讲座、参观、竞赛、展示等科普活动。

第六步:_展活动的总结评定工作。

4.2科普教育组织的协调准备

根据活动人数协调活动场地,场地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安全性,还要考虑环境氛围与效果。如果是系列活动,还会涉及多个场地,现场布置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要协调。

根据活动内容与层次协调与会人员。如:培训、讲座要请教师或专家;参观、展示要有领队和讲解人员;现场竞赛活动要有裁判、评委,有社会影响的大型科普活动还要有领导、主持人、媒体记者。

4.3科普教育活动积累与总结

活动资料的整理和积累工作环节要十分重视地加以完成。如:活动通知、活动方案、活动培训资料、活动请款与安全预案、活动议程、活动签到簿、活动工作人员安排、活动照片录像、竞赛活动中参赛人员场次表、成绩册、评分标准、裁判评委现场评分表、媒体报道等各类资料的整理和整理积累,所有与科普活动相关的原始文件资料、成果作品等,应分门别类、按类归档,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建立科普教育资料档案,越全面、越详细则越好,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素材,为科普活动总结做好铺垫。

5结语

综上所述,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重要补充,校外科普教育是在学校教育课程之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重视校外科普教育的活动,是社会、学生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重在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因此,相关的科普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创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少年科普实践活动,肩负起科技传播的使命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 思考

1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高达800万人,而目前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尤其是旅行社、酒店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目前旅游本科教育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35%的份额,每年都有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但是这些本科生在旅游行业内就业率也是35%左右。一方面,本科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率较低,一方面旅游业的人才缺口较大,这一人才供需的矛盾说明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问题,也说明了本科生对旅游行业就业的认同感偏低。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本科生进行行业实践的场所,也是把学校教育和人才需求进行对接的场所。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学习,本科生对旅游行业才有了最客观的认知,才对将来的职业选择有了参考的依据。

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践中的问题

2.1 学校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利用和维护中的问题

2.1.1 学校对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一般包括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学校在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之前,通常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一般由学校领导或教师的人脉信息传达合作意向,或按照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临时找到提供见习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接洽。

目前,作为桥梁连接学校和酒店的人力资源中介公司,会积极主动地和学校进行接洽,负责实习生的面试,选拔工作,并在把实习生送进酒店实习后,与酒店方共同对实习生进行培训和管理。通过酒店人力资源中介公司,学校可以间接与多个酒店合作,实习生也有更多机会进行双向选择。由于这样的校企合作机会比较多,学校又处在较为被动的地位,所以往往都是临时制定合作计划,并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调整。校企合作缺乏计划性会造成教学管理的混乱,学生的难以适应和配合,影响后续的实习管理和实习效果。

2.1.2 校外实习基地使用和维护力度不够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很受学校的重视,一旦形成了与某校外实习单位达成合作意向,校领导都会出面积极促成协议的签订。因为,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往往也是衡量一个学校专业建设质量的硬性指标。学校往往更加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成立阶段,而对其使用和维护过程不够关注。

2.2 学生对校外实习效果满意度不高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到校外进行实习,会产生有一定的期望值,通常学生会希望脱离较为枯燥的课堂学习,进行较为生动有趣的实际动手的操作,并对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体验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在经过了最初的兴奋期后,学生开始对实习的体验进行客观的评估,从而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少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产生了将来不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想法,这与我们为学生创造条件进入旅游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2.3 校外实习基地对实习生缺乏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以酒店实习基地为例,上海、深圳等酒店业发达地区的酒店从业人员已经了出现严重的短缺现象,酒店除了充分利用本地的实习生资源外,还通过酒店人力资源中介公司从外省引进实习生来填补空缺的一线岗位。为了尽快让实习生上岗,通常酒店会安排一周左右的集体培训,甚至更短的时间让实习生熟悉环境,之后都到各自的岗位上边干边学了。酒店通常把实习生作为上岗的员工与其他的正式员工一样对待,在培训、激励和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考虑到实习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管理,因此会造成酒店和学生之间立场不同,沟通不良的状况。

3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

3.1 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课程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需要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会有所差别,科学合理地评估校外实习基地的用途,是进行遴选的关键。旅游院校需通过实地考察,各种渠道的情况搜集,对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及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与该单位面对面地洽谈,从而对双方合作的可行性做出合理的评估。旅游院校本着互利互惠、平等合作的原则,与选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签订协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合作的顺利开展。

3.2 注重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加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力度,多途径地培养学生职业基本素质和职业专业素质。首先,把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去,分步骤有重心地实施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包括:旅游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旅游职业行为技能、职业与心理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等。再者,定期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旅游行业优秀从业人员、优秀毕业生等为学生举行职业素养主题讲座,并鼓励学生与主讲人互动,探讨学生普遍关心的职业问题。第三,开展职业道德素养系列活动、职业情景模拟系列活动、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等,通过这些课外丰富多彩的职业素养教育活动,锻炼学生旅游行业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并且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团队建设的目的。

3.3 与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制定实习生管理的方案

为了保证实习的质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和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制定针对实习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首先,校外实习基地对需要实习生顶岗的岗位做出合理的分配计划,通过对实习生进行笔试和面试的考核,确定学生的岗位及在岗工作时间。校方从中协助实习基地完成规划和选聘工作,并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真正上岗实习后,实习生还要面临如何尽快上手、如何与上级领导沟通、如何与同事相处等各方面的考验,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实习单位方和校方需积极配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帮助实习生做好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在实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实习单位的经营状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轮岗的机会,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各项技能。企业方和校方应该鼓励实习生通过实践,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管理的创新性建议,参与到企业管理的集思广益活动中去。对于已采纳的可行性建议,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除了评优、评先活动之外,管理方要多组织实习生开展各种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创造条件让实习生和企业员工进行联谊活动,不仅让实习生产生归属感,而且培养了实习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实习结束后,企业方和校方都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实践,达到实习生学有所成、企业获得满意的实习生员工的双赢成效。

参考文献

[1] 祁颖.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思路和基本模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6).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卓越计划;工程师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为振兴工程教育而进行的一次重大探索,对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自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开展“卓越计划”工作以来,计算机学院(下同)积极推进这项工作,2011年在全校率先实施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这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一项开创性工作。回顾计算机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开展4年来走过的历程,我们经历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订及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课程体系建设

每所高校都有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是否科学,有没有竞争力,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才能得出结论。计算机应用市场的需求是多层次和多方位的,计算机学科和社会发展会提出不同类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根据市场的需求,找到适合我们学生发展的定位,是计算机学院寻求发展的关键。卓越并不代表最高端,各层次人才培养都可以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道路。我们只有找到既能符合市场某一层次的人才需求,同时又符合我们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将卓越计划与学科内涵建设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住“卓越计划”这一历史机遇。计算机专业教育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和培养目标有效实现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不同的计算机专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软件工程专业,比较侧重程序设计能力、软件开发设计与维护;网络工程专业,侧重于网络软件开发设计和维护、网络工程应用和维护能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则更加重视影视制作和动画设计及图文信息处理能力,等等。计算机学院根据学科发展和专业发展的要求,依照能力培养的目标来设计系列课程,根据能力要求的不同,对专业结构和设置进行了调整,对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整合,明确了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之间的关系,使整个课程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学院建立日常的课程大纲、课程建设、培养方案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任教师负责定期组织讨论、修订和完善课程大纲、课程建设、培养方案。学院根据“精炼教学内容,拓宽专业基础,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路,采用“平台加柔性模块”的体系架构,以课程群和模块化的思想指导制定培养方案。第1到第5学期为校内培养阶段,将这一阶段的课程划分为三个课程群:基本理论课程群、程序设计能力课程群和学科专业能力课程群,以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能力的需求;第6学期为过渡阶段,针对不同实习企业分模块进行教学,做好校内培养到企业培养的过渡;第7到第8学期为企业培养,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培养方案设计原则是以实践促进理论理解、以理论引导优化实践,以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计算机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卓越工程师。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计算机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密切关注计算机行业的技术发展,从社会需要出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紧跟计算机市场发展的脉搏。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我们把各个专业、专业的课程模块及相关课程都安排骨干教师分工负责,我们要求这些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与企业技术骨干讨论,及时了解和把握当前本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最新技术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需求,结合当前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及我们自己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同时我们经常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课,给学生传授最新的计算机行业知识,对在校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最新发展的指导。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与企业共同为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工程实践训练平台,是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卓越工程师计划”能否成功实施,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一批与我们办学定位相吻合的校外实习基地。计算机学院针对各个专业及专业方向,选择适合我们学生层次及学生发展方向的、注重项目运用和开发的公司,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与塔塔(中国)公司、上海京颐公司、上海启明等企业建立合作培养关系,数字媒体和游戏软件专业与上海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对接。2012年“IT服务外包软件人才培养校外实习基地”获得上海市教委的审批立项。自2011年以来计算机学院已经与20多家计算机企业建立了合作培养计划,与我们建立合作的企业既有大公司,也有小企业,它们具有多层次、多文化的特点。不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类型不同,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有所不同。这种多家企业校外实习基地的构建,为我们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平台提供了条件,为从较为单一的实习目标和实习模式向适应“卓越计划”对工程技术人才多样化需求转变的多样化实习模式转变创造了条件。可以选择企业专家作为师资进行多种形式的授课,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在此基础上保证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改进的社会适应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让学生直接进入计算机企业参与项目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自我创新的激情,提高了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建立校企师资双向人才交流机制,促进双方人才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为学校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掌握计算机开发最前沿技术、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供支撑。计算机学院将具有工程背景和项目开发经验的教师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工作,与企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企业安排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校外实习基地和计算机学院的兼职师资。“校外实习基地”每年利用假期对在校教师进行两次不同规模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掌握最新、最前沿的计算机行业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工程案例,并将这种培训常规化、制度化。近年来,计算机学院有10多名教师参加了塔塔(上海)公司、上海京颐公司举办的J2EE、HTML5等课程培训,所有参加的教师都获得了相应课程的任职证书,提高了专业教师这方面的授课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计算机学院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组织教师申报“卓越计划”的课程建设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校企教师合作开展ORACLE数据库管理、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仿真型软工实训课程研究与实践等课程建设,合作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课程体系建设》等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计算机学院聘请企业富有项目开发经验的工程师进入学校授课。企业教师把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的最新状态、最新的应用技巧传授给学生,这既有助于把空洞的理论和现实应用对接起来,拓宽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视野,又对校内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为了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新生入学伊始,计算机学院为每名学生都安排了一名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完成大学4年的学习生涯。在学生的在校学习过程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来安排一系列实际课题,指导他们去独立完成,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专业教师坚持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的教学,对学生采用过程化考核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我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考核,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不是把考试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卓越工程师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学生从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激情,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在企业培养。在企业培养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把在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学习当今计算机领域最新的开发技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这也教会他们自主学习,自己去查阅资料,钻研问题,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和与人相处、团结协作的工作方法。计算机学院在学校已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卓越计划教学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基地教学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计算机学院对每个校外实习基地都安排1名教学督导进行教学情况检查指导,督导每周至少有1次去校外实习基地听企业教师授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把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企业,及时整改企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将企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要求反馈给学生,确保企业培养的质量。计算机学院持续关注学生在企业培养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注重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及表现,增加论文、报告、软件成果展示等环节,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增强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参与的实际项目工作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能力进行多方位的评价。在企业培养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卓越计划实施的成败。企业培养的效果不仅要得到企业、学校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学生本人的认可。只有学生在企业培养中学到了真实本领,他们才敢于面对计算机行业的职业竞争,才有能力接受社会的挑战,摆脱对学校、父母的依赖。企业培养是否真正获得成功,要看学生的就业率是否提高了,就业质量是否提高了。

五、存在问题及思考

1.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建章立制,必须安排专任教师进行管理。除了日常管理工作外,还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尤其是涉及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方面的问题,要与企业不断地磋商研究解决,处理不好的话,就可能影响进一步的深度合作。个别企业注重于使用学生而不重视培养学生,学生感到去企业培养没有学到东西,这是我们“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和处理的问题。校企合作要注重质,而不在于量,要把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放在第一位。“卓越计划”实施离不开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校企合作的立足点是参与各方的利益尽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实现学校、企业和实习学生多赢的局面。目前有很多计算机企业与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如何把计算机企业的生产与学生培养结合起来,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的机制,构建一个能使各方利益都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合作环境,还有待校企双方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创新。另一方面,要真正做到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必须得到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政府部门要有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开展“卓越计划”的政策措施。

2.要培养卓越的工程师,离不开一流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尽管这些年来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我们的教师深入企业创造了条件,但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与我们的目标还相差较远,还有相当多的年轻教师是从学校走进学校,没有项目开发的经历和企业工作的经验。此外,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及应用技术的不断变化,也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要能够经常参与到企业的项目开发中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项目开发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校要有更大的资金和更多的师资来支持教师进入企业。培养一支人数众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们实施“卓越计划”的重中之重。

3.计算机学科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领域愈来愈广泛,不断有新的应用技术出现,这对计算机各个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需要,科学地制定计算机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计算机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必须站在计算机学科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最前沿,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真正把握住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与我们培养计划的内在联系。紧跟计算机市场的脉搏,不仅仅是普通专业教师要做到的事情,从事计算机教育的专家和管理者更应该做到,因为他们是教育培养计划的制订者和决策者。

[参考文献]

[1]蒋宗礼.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提高专业教育水平[J].中国大学教育,2012(3):8-11.

[2]俎云霄.理论教学中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育,2012(3):31-32.

篇7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池州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立决定了学校必须以实践课程教学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与设计学院作为池州学院的一部分,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了解整个的设计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4年的教学培养,更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后的避免一些“实习期”。其次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吸收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宝贵建议,使其可以进一步完善。就目前来看,我院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停滞不前,有许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诸多缺陷

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艺术设计专业大多是从纯艺术专业活着理工类专业分离出来的,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纯艺术类专业或者其他类学科的教学模式,就我院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建设实效性实践教学课程,例如环境设计专业,尤其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据我了解,因为没有校企合作,得不到相应的实践活动,目前很多学生偏重于对理论知识和软件知识的学习,在装饰材料认识和设计创新方面还有待提高,这样导致毕业后就业比较困难,一般必须在企业通过的实践学习,大约半年实践才可以勉强独自做方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课程需要去市场调研,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严苛,担心学生安全问题等,这些都导致了实践教学难以实行。

二、我院实践教学缺乏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指导老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最终要靠教师来具体实现。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基本上都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在年龄层次上,多以青年教师为主,并且大多数包括我在内是直接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从一个校门走出,又进入另一个校门,缺少实际设计方案操作经验,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培训,这就导致了理论知识较强却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而在社会上虽然有许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设计人员,但是由于学校对学历、职称等聘任资格有着严格限制,无法使行业中的一些优秀设计人才参与到艺术设计中,从而导致实践师资缺乏。另外在教师评职称等方面,学校任然强调学术理论水平。由于我们艺术类教师科研能力不强,科研成果大多都是以绘画、设计类作品为主。学校缺乏一套针对艺术设计类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因此打击了艺术类教师的积极性,影响教师实践动手能力。

三、缺乏相应实践教学基地

目前,我院正在积极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联系校企合作,但进展颇为缓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学经费不足。由于国家、学校政策等原因,相关报销都比较紧张。

2、没有找到学校与企业的契合点,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技能培训、横向技术服务等。其次可以邀请优秀设计人才开展讲座,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也可以通过学院形式,签订短期试用合同,让学生去企业实践,每个学校老师负责一些学生的安全问题,这样不仅仅可以为企业免费创造出的效益,同时可以让学生得到相应动手能力,实现校企“双赢”。

四、完善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构想

1、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严格执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方案

首先可以通过奖励机制,鼓励老师发挥自身优势,本着校企双方互赢互惠的原则,建立校企实践教学合作基地,可以在院年终考核中规定各教研室必须完成相应任务,同时可以出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奖励办法,这样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广泛利用自己的社会关心及人脉资源,为校企合作提供桥梁。

2、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建立校企合作

合理、科学的安排校外实践课程,定期邀请设计行业的有关专家、老总和设计总监到学校做学术报告及讲座,用“请进来”的方法,参加校企合作会议,一起研究、制定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结合企业及设计行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将实践性教学课程从设置、结构、课时量上进行调整,同时还请他们兼任一些短期课程,把市场对设计的需求、新的设计理念带到学校,弥补了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在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我们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将学生带到校企合作基地,到设计一线去参观,让学生了解设计的流程,并请资深设计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课,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课程,任课老师在课堂讲述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会带学生带到装潢设计公司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到装潢现场看到公司对设计制作的实际流程。又如《建筑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工程预算与施工》等课程,也会由老师带领学生到设计公司等校外教学基地的工地看现场及材料,经过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的学习,特别是教师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参听设计师介绍,实地查看设计(生产)流程,了解了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规格要求,学生对专业选择明确,并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认识到了在学校学习的不足部分和自己急需补充的方面,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加强,充分显示了校外教学基地所产生的直接作用。

3、通过“企业与学校双赢”实现校企合作

篇8

目前,在高职酒店管理教学所面临的情况看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国酒店行业起步较晚而且行业教育模式较为落后,教学条件及师资水平有限,理论与时间相脱节,国家对酒店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致使高级酒店人才的缺少,造成快速发展的酒店管理市场需求严重断档,酒店管理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教学结构不合理,造成管理人才专业结构单一,毕业生的质量不能满足酒店管理层的要求。要改变酒店管理教育的现状,就要大胆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基础上,改革与创新考试办法,实行理论与技能“双达标”的课程考核,改变以往重理论考试轻技能要求的做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与市场相连接,强调酒店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通过科学的规划与有效的载体,将更广泛的教育要素与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实施“教、学、做、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提倡教学中采用国际通用的酒店职业培训技术,多方面培养酒店高素质人才。

二、高职酒店教学方法的探究

1、如何合理安排酒店教学方案。受传统酒店教学思路的影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上还不够明确,容易把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目标混为一谈。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普通高等院校基本相同,在实践培训中体现不出高职院校突出应用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出了问题。那么,如何制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呢?

我认为,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准、良好的创新思维,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工作能力,同时具备高级酒店管理思想的高级管理应用型人才。根据上述内容,明确了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方案就有了具体的方向和策略。其次,在教学中要以注重能力的培养,应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所有的教育要素应指向就业、指向职业岗位。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适应能力,明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强调面向酒店管理中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具备技术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方案的制定不应按学科需求安排,而应根据适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第三,教学方案制定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握好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的合理安排。酒店理论教学以适用为目的,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实践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突出专业技术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教、学、做、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是解决学生理论知识产生的问题,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性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实践教学,另一部分是校企合作开展的校外实践教学,两者教学方式,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虽然,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为抓好理论环节的,强化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只通过校企之间开展实习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不够的。在进行校外实践的同时,也要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实践培养实现两条腿走路。但是在校内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某些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对校内实践工作严重忽视,在高职院校内没有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平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发展。(2)许多高职院校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组建了包括了酒店前台、餐饮、酒吧及客房于一体的实践基地,但存在由于在操作流程、管理制度、开放时间等方面建设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校内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3)传统的高职酒店校内实践教学的方式,只是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模仿能力和熟练程度,轻视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一定要进行改善。(4)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一些高水准的酒店已经不再满足高职院校输送普通服务人员的需求,而是要求学校能够提供技能强、懂管理的一线基层管理人员。而校内实践教学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3、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在酒店管理教学中,只通过理论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对酒店服务理念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酒店管理专业加强校外实践性教学,实现工学结合是现代酒店教学的基本要求。随着酒店行业的快速成长,酒店专业型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树立起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方针,积极转变观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能较早地适应现实酒店的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联系到实际的应用中去,同时便于学校了解和掌握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吸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酒店教学的质量。“教、学、做的工学结合”模式是培养酒店高级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校外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系统的了解到一个酒店的运行管理情况,有效的锻炼了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酒店管理技巧运用到现实工作中,但是目前在对外实践教学中存在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时间的安排和酒店经营的情况发生了冲突,直接给酒店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学生则反映在酒店实习时,所从事的任务过于简单或者单一,实际接受的实践性的培训较少。(2)酒店对外实践教学的师资结构存在问题,该专业老师,不仅能教学,更要能操作;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也要对酒店的实际管理具有一定的经验。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部分老师,虽然掌握了系统完整的学科理论知识,但对现实的酒店管理,缺乏对实战的经验。(3)在酒店教学中存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校外实践的内容存在不相符的情况,由于教学内容的落后,与现代快速发展的酒店相比存在严重的不符,使得在酒店实习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将理论用于实践中去。面对上述对外实践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加强对外实践教学呢?我认为对外实践的培训方式,不是一个短期的实习过程,学校和企业要保证合作的连续性,就需要在广泛细致的调查、反复协调和认证的基础上,选择理想的酒店作为学校紧密的合作伙伴。应具备:首先,有较高的酒店级别,因为级别的高低直接反应酒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的水准,选择高星级的酒店,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有一个较高的起点,是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得到锻炼。其次,要有充足的客源,保证酒店的正常运营,给学生在校外实践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此外,学生在酒店中进行实践学习,所产生的费用,由企业进行支付。在对外实践教学中,学校和酒店之间要在合作方面产生的权力和义务签订工学结合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学校和酒店的合作期限、合作模式和方法、实习学生的人数、管理制度、薪酬奖励以及相关费用的支付等相关权力义务的关系。对外实践教学合同的签订,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避免防止任何一方随意的退出或者毁约,保证的双方的义务的实施和权力的享受。另一方面,保障工学结合阶段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为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在校外实践教学中坚持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核心,让学生在实习期内,到多个不同性质的酒店进行岗位实践,使学生经过这一阶段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技能得到了较快提高。

篇9

1.任课教师对课程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课程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开展远比理论教学繁琐,工作量大,因此许多任课教师抱着逃避的心态来应付,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的课程设计,企业见习等环节,也被教师应付了事,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2.通信类企业少,难以满足学生见习需要

吉首大学所在的吉首市是个只有25万人口的小城市,通信类企业很少,只有几家像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这样的服务性企业。平时的课程见习难以开展,许多通信设备只能给学生作书面介绍,影响教学效果。

3.城市偏远,毕业实习工作开展困难

毕业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很好的锻炼机会。然而吉首大学远离中心发达城市,与通信类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毕业实习工作开展困难。每年学院领导都要远赴广州,深圳,上海等发达城市,联系相关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这在财力、精力上的耗费都是相当大的。以上问题与困难是西部地区高校通信工程类专业建设中所普遍面临的。为克服困难,在逆境中生存,只有创新办学思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我们既有总体目标与思路,又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与思路

实践教学是通信工程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综合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因些,必须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必须把实践教学放到战略高度上来思考,在具体实施中要确保不流于形式,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实践教学实施到位。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根本,培养知识、技能和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实践教学改革总体目标为指引,立足现有办学条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学校原有实验室已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项目支持,拥有单片机、光纤通信、宽带接入、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移动通信及通信网、交换技术、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开发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自今年以来,学校化债工作基本完成,财政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而且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13年联合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吉首大学入选了该计划,获得了强大的财政支持。为解决实验室紧张问题,学校决定新建一座实验大楼。这是通信工程专业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重要机会。我们考察了兄弟院校实验室建设情况,吸取经验,制定了本校的实验室扩建方案。学校还准备投入专项资金,购置实验仪器设备,这些举措为通信工程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2.革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培训力度

针对任课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使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从而在备课时将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入到理论教学体系中;教育的实施,根本上还是靠任课教师。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外出考察以及网络教学培训,使教师能够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求引导学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改变只会学习书本知识的毛病。

3.实行“请进来”方法,构建校内实习基地

针对学校远离通信企业,实习教学不便问题,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法。就是以校内实验室为依托,构建校内实习基地,聘请通信类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培训讲师、资深项目经理等担任我校的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定期来校内基地进行讲座或者指导实习。这些来自于一线的指导老师经验丰富,紧跟技术潮流,对学生的指导可谓有的放矢,效果良好。

4.成立创新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

学校以教务处为主管单位成立了创新中心,开展学生自主创新活动。我们通信工程专业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办了“通信工程学生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主要由优秀学生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管理,主要开展以学科竞赛为中心的创新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通信类企事业单位是学生的主要就业目标,是学生毕业后施展才华的舞台。到这些企业实习无疑是最具有实战价值的,所以学校重视与这些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根据历年来的资源积累,学校有重点的选取一些单位进行签约挂牌作为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共同制订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实习实训方案,让学生有机会进入知名企业开展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这就相当于把学校教育扩展到了学校之外,使学生在实习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指导和锻炼机会,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学校还针对企业的一些技术难题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攻关,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这就使校外实习基地工作实现了“产学研”三赢局面。

四、结语

篇10

一、培训目标

20xx年暑期普通高中全员培训,通过集中研训和分组研训为主要形式相结合的模式,在省、市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准确把握和理解课程标准,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内容

20xx暑期全员培训内容分15个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教职工,全员参加培训,原则上不得缺席。

四、培训形式:集中组织培训与分组研训相结合。

1.专题讲座形式

(1)走出去:加强校际交流,和县内外名校挂钩,建立校外培训基地,暑期组织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名校听课观摩、咨询取经,向他们学习先进的有效的教育教学讲座、研讨会、教研活动等,鼓励并组织教师参加,使他们从这些活动中丰富知识,增长经验。

(2)请进来:聘请校外名师和专家进行各类专题讲座,如:名师成长之路、课堂的有效教学、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科研能力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等讲座。

2.分组研训形式

分组研训是在教务处规划和指导下,各学科组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结合学科特点及自身教学实际,总结提高。

3.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案例教学分析与研究要求各年级各备课组在听课基础上进行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矫正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

(2)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3)开展师徒结对、营造青蓝工程。以年级为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和帮助新教师开展教育活动,从教材研究、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辅导等,手把手辅导。使其尽快适应教学。

(4)开展教学竞赛。

五、培训时间:

26日下午至29日上午

培训集中时间:上午8:30 下午3:00

六、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做好20xx年暑期全员培训工作,根据省教育厅要求,经研究,成立20xx年教师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为: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本次培训活动的组织采取年级组及学科组双线领导模式,具体分工如下:

语文:z 数学:z

外语:z 理化生:z

政史地:z

艺体信息:z

七、培训实施

1、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分组研修相结合的模式,由督导室具体负责考勤与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2、研修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请假;确有特殊情况,须书写假条,由年级主任、分管校长签字,方可准假。

3、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