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制度的弊端范文

时间:2024-04-03 11:0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考试制度的弊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考试制度的弊端

篇1

关键词: 高校考试制度 弊端 改革

一、引言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中心问题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①。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学生的努力程度从某种意义来说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质量,而考试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因素。考试的积极作用的发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笔者认为当今大学考试制度存在种种弊病,不能起到有效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低下,考试制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大学考试存在的弊端

(一)考试环境制约考试功能的发挥。

考试环境主要是指考试的社会意识环境,包括价值观、人才观、考试观、教育观、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人才观决定考试观,考试观体现人才观”。②目前,国内多数高校所持有的教育观念是“严进宽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唯学历论的不良趋势,由此导致高校只重视考试结果,强化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功能,却轻视了考试命题过程的科学性。

(二)考试形式单一。

尽管我们的考试改革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进行之中,但在当前情况下,笔试依然是大学校园中最流行的考试方式,用一纸期末试卷判定考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依然是大多数教师的选择。实际上,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试方式是多样的,限于纸笔测试的考试,会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发展,误导学生在平时过程中只过分注重知识的记忆、背诵、再现,忽视对上述能力的发展。

(三)考试内容刻板。

主要表现在题型固化,内容来源于课本,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轻松过关。

(四)考试制度的其他弊端。

当前大学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还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教、评一体化,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个别教师对平时教学懈怠,期末还有学生贿赂教师以求考题,评分不公、“印象分”、“光环效应”等人为因素拉大学生成绩差距,考试起不到诊断教学效果的功能。

这些大学考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目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应对知识经济和时展的挑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考试制度亟待改革。

三、大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更新考试观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以往“严进宽出”的教育观念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考试制度的改革应先从打破旧的考试观念着手,要树立“严进严出”的教育观和科学的考试观,给大学生以适当的压力,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1.打破单一的期末考试模式。考试形式应该多元化,闭卷、开卷、口试、小论文、调查报告、试验报告、问题情境考试等形式都可以运用于高校的考试之中。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给任课教师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由任课教师决定具体的考核方式。

2.注重考试评价的过程性。应当改变目前大多数高校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垄断局面,适当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考试内容灵活性。

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目标,用目标权重的方式表示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和优先顺序,在考试评价中,就是以每一试题的分数来加以表示,因此,题型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要尽量避免过分偏重于知识的知与不知的测试,要使学生做题时有一个综合分析、比较、理解的过程,命题要有一定的覆盖面,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题型设计要多样化,各种题型相结合,名词解释等纯理论题与实践题相结合、案例分析题与简答题相结合、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等,这不仅是给学生减少期末考试的压力,更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推动力。

(四)考教评分离,建立试题库。

针对目前高校教师讲授、出卷、评卷一体化的弊病,应逐步建立完善的试题库,试题由该专业的权威教师和一般任课教师共同设计,并能根据专业领域的热点、难点不断更新考题,由教务处随即抽取试题库中的任意一套试卷,评卷过程则采取密封试卷、集体阅卷等严格规范的方法。

四、进一步思考

纵观国内众多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不难发现已经有许多学者认识到了现行考试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类似的改革建议,其中不乏一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但在实践中,原有的考试制度似乎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主要原因有:

第一,高校领导者对考试制度的重视不够,更多地关注考试结果,忽略了考试本身存在的问题,考试仅仅成为一种每学期末必须完成的任务。第二,教师难以平衡教学与科研。考试制度改革难以启动的另一个阻碍因素来自部分教师自身,许多高校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对教学则敷衍了事,他们宁可用一张没有任何效度、信度、区分度的试卷来逃避教学上的竞争与压力。对于这部分教师,学校管理者应将学生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度、试卷设计的合理性等与教师绩效考核结合,并适当减轻教师在科研上的压力,让教师回归基础、回归本质、回归课堂,始终将教学质量摆在首位,这样,考试制度改革的主体才能到位。

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水平、提升学生学习状态的最好工具,是其他评价手段不可替代的,只有切实解决高校考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考试的积极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只有如此,才能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本源性的、内涵式的、持久的动力。

注释:

①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http://news.省略/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7.htm.

②廖平胜.考试学原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8.

参考文献:

[1]许南惠,付双.师范类大学考试中存在问题及其改革[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2).

[2]刘彦文,马万昌.我国大学考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2).

[3]王玲芝.我国大学现行考试制度浅谈[J].平原大学学报,2007,(2).

[4]施军.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03,(5).

[5]邵进等.大学课程考试的功能、形式及改革刍议[J].江苏高教,2001,(6).

[6]韦巧燕,陶靖.高校考试制度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06,(1).

篇2

关键词: 高校 考试制度 改革措施

考试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检查教学效果、获取反馈信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而且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成绩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借助考试环节调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已越来越受到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一、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1.考试制度改革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科技知识的激增,新学科的不断涌现,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将更快,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将大为缩短。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把人类文明的火炬接过来、传下去,还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具备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开拓能力,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在自主的前提下去具体操作,去亲身体验和表现,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获取新的知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素质。

2.考试制度改革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21世纪人才培养对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加强放在首位。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使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意识和生存能力逐步形成,通过培养创造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丰富的人文素养底蕴,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发展创造自由的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为此,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充分反映现代高校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以及充分重视社会对人才需求模式的变化,在注重个性发展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3.考试制度改革符合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教育大众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学生类型的多样化。由于全日制学生、非全日制学生之间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课程上要弹性化,有开放的教学计划、培养方式,这种开放的培养方式意味着更加灵活的学习空间、学习时间、学习形态,其主要的教育方法与形式应该是大课教学,它的特征是选修课比重较以往的教学计划有很大的提高,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选择空间,在课程组合、安排上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考试制度改革要满足教育大众化的种种需求,高校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建设的实际,根据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增强竞争力为目标,从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出发,来研究和改革考试方式。

二、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大学除了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可以在一个具有多元化标准的环境里学会如何自我选择,并逐步培养起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的再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传统的考试方法最大的弊端是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善于深化知识的真正人才可能得不到好成绩,造成有主见、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学生得不到发展。

目前高校课程考试主要存在如下弊端。

1.考试目的功利化,影响教学效果。

传统考试制度突出表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强调分数的等级表现,以考核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并将学业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结合在一起,加剧了学生的功利化取向。

以上弊端给教师拓展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进度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介绍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等带来困难,影响教学效率。教师只能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用规范性的语言、规范性的板书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被动学习,死背书本,全面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探究问题的能力,传统考试方法很难涉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2.考试题型标准化,影响个性发展。

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减少了人情分、关系分、误差分。但是,标准化考试客观性试题偏多,主观性试题少,且试题答案多数是唯一的,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性的培养、个性的体现都会受到限制。

3.评分标准精量化,影响学习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把分数看成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分数越高意味着能力越强,造成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能力培养的后果,影响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由于科技知识激增,新学科不断涌现,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习方法教学,树立终身教育、未来教育的观念,引导、指导学生学会自学。但是,由于考试压力的影响,学生没有更多时间去涉猎广博的知识,去看与专业相关的书刊,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三、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

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上述弊端,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绊脚石。因此,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应对知识经济和时展的必然措施,而且是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育学生健全心智的必由之路。我结合工作实际,对考试制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考试观。

考试是一种手段,不是一种目标,考试应定位在检查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上。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进行考试改革的前提。面对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必须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符合时展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树立新的考试观,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考试模式,考试不仅要考知识,而且要考能力,考素质。要建立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最高目标的、科学的考试体系。

2.建立科学命题制度。

命题是实施考试的关键环节,是衡量预期目标的重要指标。因此,命题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首先要克服标准化考试暴露出来的弊端,多出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一题多解题,给学生多提供探索的机会,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选择题型时,不要过分偏重于对知识知与不知的测试,而要使学生做题时有一个综合、分析、比较、理解的过程。

其次要注重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位学生在解题时都有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融会贯通的过程,锻炼学生的立体思维,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建立科学评分制度。

考试是有连续的工作序列组成的系统过程,要实现考试方案的科学化,就必须对考试系统工序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要在每一个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实施方案。同时,应成立专门的考试机构,全面负责考试实施、考试管理和考试研究工作。

评分是考试的重要环节,对考试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在某一次考试中所得的分数,只是表示他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度量,并不代表他在某方面的全部水平,不能仅仅根据一次考试成绩就断定该生的智能水平。我们应该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考试题型采取更加灵活的评分办法。同时,应结合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实验教学中的表现、作业完成的情况、期终考试过程中的表现等方面在各门课程综合评价中给予恰当的权重,来构建多元的、综合性的终结考评制度。特别是在成绩评定时要对学生具有创新的、探讨性的观点给予较大的权重。

4.实行多样化考试形式。

随着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向现代教学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必须改革单一的考试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具有动态性的考核制度。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如:闭卷、开卷、开闭结合、口试、答辩式、实践技能操作、撰写专题报告、学术论文等。

考试形式丰富和方法多样是新的考试观念在考试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促使传统教育思想转变的有效手段。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同时,课程考核应经常化。要使课程成绩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素质,必须把教师、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由教学支配考试,考试为教学服务。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作业、讨论、小设计或小论文、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目的不仅要定位在检查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巩固所学的知识上,而且应当定位于引导、激励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上。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工作,不断借鉴各国考试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实现考试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彻底转变传统考试观念,探索并逐步建立以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最高目标的、科学的高校考试体系,为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创新人才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林根.论高校优良学风的创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95.

[2]徐晓娟.对高校考试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118-120.

[3]陈舒怀.高等工程教育考试改革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4):40-42.

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考试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D691.46

一、地方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1一考定成绩,缺乏对创新过程的考核

在考试方式上,重视终期的闭卷考试,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目前,我国多数地方高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期末考试在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例,往往在50%左右。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到课率等,在学期成绩评定中所占比例较小。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上课不记笔记、旷课,而期末为了通过考试,复印其他同学的笔记,有的甚至挺而走险在考场作弊,而考后其教材、笔记、实验报告等重要的课程资料都进了垃圾回收站。这一现象不仅严重违背了"学习认知规律",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形成。

1.2考题以课堂内容为主,主要考核学生的"识记"能力

地方高校考试除了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学生评教"、"质量考核"的束缚,考出好的成绩不仅是学生的期盼,而且也成为了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因此,教师在考题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均以对"三基本"的掌握状况为考核目标,回避了对创新能力的考查,如在大多数的考试中,题型多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客观性试题为主,而体现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试题所占比例很小。有些教师甚至经不起学生的央求,在考试复习阶段还有意为学生划出考试重点,将考试范围缩得更小。

1.3实践课程项目设计不尽合理

实践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有些地方高校开设的实验课绝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缺少富有创新设计的综合性实验。在实验前,实验教师会将实验所用的材料、试剂等一一准备好,再配上相关的实验指导书,学生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非常机械,好像生产线上的工人一样,根本谈不上思考。

二、对地方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

由于考试具有评价功能、引导功能、激励功能、选拔功能等,所以考试仍然是培养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何对考试进行设计和组织,是地方高校考试制度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

2.1增强过程考核,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众所周知,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考试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要做到真实、客观,应符合认知规律,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知识模块,可以在篇或章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在限定的时间内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其次,通过提问、讨论、演讲等形式,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第三,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列出若干个开放性的综合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题目,以论文的形式提交。学生在课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必须理清概念,复习所学知识,而且还需进行文献查阅等,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而且对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写作能力以及抽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而且还可以从众多的相关研究案例中,了解不同研究主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专业有更深人的了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突出能力测试,激发个人思考

考试命题要突出对能力的测试,要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应根据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创造性设计考试命题。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开放:1)试题内容开放,在综合讲授内容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紧扣相关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设计命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试题答案开放,考试题均无明确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试题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是考查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3)答题方法开放,鼓励学生采取多样的答题方法,如说明问题的图表、案例介绍和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3建立健全考试管理制度,以促进考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首先,考试规章制度的建立,要借助先进的评价思想和理论,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此引导教师参与考试制度改革。其次,营造宽松和谐的考试环境,做到既有规范又有自主。在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应给予教师更多的自,可采取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方式的选择与确立应尊重一线教师的意见。第三,要鼓励教师参与考试改革。学校应将改革成效与教师的利益和职称晋升挂钩,提高教师参与考试改革的积极性。

2.4考试内容及形式的多元化

目前地方高校的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难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独立创新的能力,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取多样的考试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个性特点和学习方式的途径最大的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与各地方高校联合或交叉考试,使用同样的考卷,将本校试卷送到外校评改,可以形成学生学习的竞争压力,促使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还可以保证考试的科学、规范、客观、公正,避免考前划重点带来的负面影响。

改变考试评定制度。应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定中的比重,这样可以适当减轻作弊不良风气。除分数外,同时应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其它能力列入评定标准中,甚至可以设置特定的奖项以鼓励学生。学校,社会对各方面能力的认同能让学生积极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自身能力。

三、总结

总之,我国地方高校考试制度弊端众多,现状不容乐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考试的教育性目的,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改革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考试制度改革面临着诸多困难,为克服这些制约因素,需要学校和教师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改革之路是一条漫长之路。

参考文献:

[1]顾健辉。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创新[J]。成人教育,2012,(7)。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考试制度 问题 对策

高等学校课程的考试与考查,不仅是检验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系统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总结教学经验、检查学校工作的主要方法。考试作为重要的教学评价手段,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考试成绩既是评定学生是否优秀的依据,又是毕业后寻找满意工作的“背景材料”。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大多数课程仍使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目前的考试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对学生的知识应用与技能掌握全面地进行考核,从而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基于该现状,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对策,以改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次数少,考试形式单一,考试的效度和信度不高

近年来,部分学校尝试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并采用口试、论文写作及实验性操作等为考试形式。但仍存在着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的现象。对于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考试的偶然性因此增大,考试结果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一方面,受考试形式局限,考试内容覆盖面窄,无法反映出该课程的全部内容,尤其对偏重于知识和技能应用的课程,无法准确地通过考试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状况;另一方面,学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使得应试的风险性较大,诸如考试时紧张和疲劳、备考的范围和重点等偶然因素,都很难使考试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

(二)忽视考试在教学中的反馈作用

学校考试可分为形成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两种。终结性考试是指考试安排在学程结束时进行,通过考试对课程的教学双方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形成性考试则是指考试安排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考试了解教学双方活动现状,诊断教学症结所在,获取教改教学信息。从目前我国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的考试安排在学期期末或课程结束时进行,属于终结性考试。学生在考试结束后除了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并无法获得其他的信息。这种考试方法极大地削弱了考试在教学中的反馈作用,既不利于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也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平时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学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更无从得知应该如何改正,这对今后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也埋下了一些隐患。

(三)考试内容存在局限性,创新思维的培养受到阻碍

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技术,又要鼓励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大胆探索,有新观点、新见解。但是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考试内容上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能力”的现象,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老师划定的重点或压缩范围,考试内容大多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察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试题。考试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致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创新思维被抑制,使得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很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四)考试成绩作为一种单一价值的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

正确、公正、客观、合理地评定学生成绩,是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手段之一。在传统的认知模式中,人们把考卷成绩看作是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似乎分数越高能力越强。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乎成了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造成了评价学生时只看成绩或只看名次的“一俊遮百丑”的现象。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特征评价较少,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一定影响。这种只以分数为依据的做法,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使学生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难以体现。这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相违背。有些学生为了获得满意的成绩,甚至会采取一种严重损害道德品质的行为――作弊。有调查显示,居然有82.74%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 包括夹带纸条、给别人传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这充分说明考试成绩作为一种单一价值评判模式的弊端。这种心理经历对大多数人均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学管理体制规范有余而灵活不足

随着发展的需要,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考试的方式、内容、试题比例及成绩评定办法方面进行了规范性建设,同时规定若出了差错则以教学事故论处。因此,虽然学校教务部门规定对不同的课程可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但是由于手续繁杂,往往规范有余、灵活不足。采用现行的期末闭卷方法,不需审批就可以进行;如果以其他形式进行考核,则必须先提出书面申请,经过多方审批后才能进行,导致最终能以闭卷考试之外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的课程寥寥无几。这种呆板的管理体制不仅降低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热情, 也阻碍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最终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学校缺乏促进考试制度改革的奖惩机制

虽然现行考试方法的弊端已经被一线教师和相关教务工作人员所知晓,但是由于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并没有规范的奖惩机制,对于勇于创新的老师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和奖励措施。现行的考试方法对他们而言是既简便又省事,如果采取其他多样化的形式,势必要求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增加了教学投入的工作量,而学校却不能给教师额外工作量作为报酬和奖励。长此以往,教师的积极性想必受挫,因此他们往往不肯花费时间去探索科学的考试方法, 反而是心怀忧虑却又年复一年地重复不科学的考试方法,因此现行的考试方式被广泛使用。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改革对策分析

针对目前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紧密围绕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大胆进行考试制度改革,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

(一)学校应重视课程考试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能够积极地探索科学的考试方法,学校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对自己授课的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索更加适合该门课程的考试方法。对于在课程中采取科学考试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明显效果的老师,学校应对其计以一定的工作量作为报酬和奖励。

(二)教师应积极探索课程考试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1.适当增加考试机会

课程考试的基本功能是评价功能,同时也具有督促、导向功能。为此,任课教师应该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分阶段考试,阶段性考试的成绩可按一定的比例计入考试总成绩中,适当减少期末考试所占课程最终成绩的比例。教师可结合考试中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及重点、难点进行辅导性的讲解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课程内容。期末考试只是考核的一个环节,让课程的考核过程化,才能使学生牢牢地掌握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实施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和考试方法

打破单一的期末考试模式,构建多种形式的考试体系。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因材施教,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开卷、闭卷、口试、操作、论文、调查报告、大作业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既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利于充分尊重学生不同个体的创造性,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独立思考、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由于各门课程的性质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因此,不同的课程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具体如下:

(1)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沿袭闭卷的方式,因为这些核心理论课的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基础,所以应该重视这些课程的学习。闭卷的考试方式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尤其是重视基础知识,让学生熟记知识点,为以后学好专业课打下基础。

(2)对于考核综合分析、创新能力的课程可采用开卷考试、让学生分析案例、撰写报告和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核。因为这些课程除了要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外,还需要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于考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则可采用实践、模拟实验等形式进行。这类考试方法避免了学习中的死记硬背现象,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对与专业结合密切、应用性强的课程,可采用拟定探讨性、研究性课题,通过边学习边研究的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5)对专题类课程,可采用项目设计、案例分析、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等方式,加强综合性内容的考核,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丰富考试内容,优选试题类型

由于不少课程仍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书面考核的方式,因此考试内容是关键。课程考试改革要依托教学大纲,丰富考试内容,在试题中体现时代气息,增加对实际案例的评述和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从而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考试的内容不能单纯就知识考知识,要给予学生一个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应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专业性和创新性。针对专业层次和课程目标,试题的考点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转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内容应更加灵活,既要有基本知识,更要进行延伸和扩展,要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知识;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智能状况和综合素质。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应尽量避免过分侧重对知识机械地记忆与再现。

要根据考核内容和目标,灵活采用不同类型的试题,在考卷中要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测试,增加题目的开放性,增加主观性、综合性试题的比重。综合性试题是检测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这类试题在教材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甚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讲解分析,能够最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理解和研究的程度。从而使考试更加公平,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总之,考试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其作用仍无法完全被取消或替代。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必须坚持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突破传统考试制度不合理的格局,认真分析考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从而制定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科学的考试制度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军,赵惠.试述当前高校考试制度的弊端及改革思路[J].考试周刊,2008(51):3-4.

篇5

【关键词】学分制;考试制度

一、实施学分制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相互关系

(一)学分制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学分制是以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培养学生个体综合素质提升为导向的管理制度。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要求和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的产物。学分制能为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机制,符合独立学院的发展方向、特点和规律,与独立学院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吻合。作为新成立不久的独立学院,我院目前的教学管理模式正处于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的过渡阶段。

(二)考试制度是保障学分制度实施的关键,考试制度改革对教学制度改革具有先导作用

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教学过程和方向,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不同考试制度下的考试标准和内容存在差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创建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考试对于教学活动主体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教师考什么决定学生学什么,教师如何考决定学生如何学,学生考试结果又影响教师如何改进教学。因此学分制的实施有赖于建立完善的、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考试制度,考试制度改革在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中必然处于先导位置。

(三)学分制下考试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其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在学分制下的考试制度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把考试当作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不是简单的对人素质高低、知识多少的测量,而是学习取向甚至是个体价值取向的导向。引导学生把被动的、功利的学习动机变为主动的、深层次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意识,由单纯追求考分转变为追求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我院现行考试制度与学分制不相适应的几个问题

(一)考试功能异化,考试评价理念有误

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学习情况,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名,是作为决定学生能否能够获得学分、奖励、毕业的依据,考试目的趋于功利化,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局限了。由于存在考试目的定位偏差,“唯分数论”现象造成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片面强化,其认知、个性趋于同一化。考试就意味着课程的终结,学生也很难在学习中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体会。究其原因,问题主要出在对考试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地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二)考试形式单一,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目前大多数课程考试形式比较单一,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口试、答辩形式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考试少;一次终结性考试多,多次综合性考试少;闭卷考试已经成为最主要考试形式。以2012-2013学年为例,在全院开设除体育以外的183门课程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的有165门,比例超过了90%。这种考试形式侧重于简单判断和静态考核,记忆能力成了考核的主要方面,而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严重缺失,阻碍了学生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容易使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份试卷过关,而不是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三)考试内容偏重书本理论知识,考前划范围情况普遍

受考试形式单一局限性的影响,考试的内容大多侧重于教材和课堂笔记,老师说的那些“条条框框”成了学生意识里的“考试重点”,学生普遍是“背多分”式学习,所谓“上课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默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取向。考试内容偏窄,只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教师在考前为学生圈重点、定范围,学生为了考试过关经常是考前突击式的死记硬背,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作弊的动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利。

(四)成绩评定不够科学,不能客观反映教学效果

目前多数课程考试以期末的卷面考试成绩为主体,课程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较少,我院各课程考核评分比例中平时成绩的最高比例均未超过30%。期末考试的成绩基本就决定了学生课程学习的最终成绩,作为教学过程阶段的形成性、诊断性、综合性评测很少,基本上是一次性的终结性评价。学生要在一至两周的“期末考试周”内完成整个学期的课程考核,短期内面临着较大的考试压力,加上试题内容的抽样性,考生受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发挥水平等其他偶发性因素的影响,考试结果存在偶然性,并不能全面、客观反映教学效果及学生能力。

(五)考试的反馈功能缺失,以考促教的作用无法体现

考试的各个环节无论从出卷、阅卷还是考后分析都由任课教师一手包办,考试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考试过程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考试。在考试信息反馈环节上,老师在阅卷及成绩录入系统后只是填写一张试卷分析表,且分析表的内容大多数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有效及时的对考试命题、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更缺少和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考试的信息反馈功能缺失,没有起到师生间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教师也就无法根据考试结果和相关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三、适应学分制条件下我院考试改革的几点构想

(一)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要打破把教学和考试简单的看作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手段这个固有模式,就因该要大力倡导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和素质提高为核心,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导向,以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观念,管理部门和教师要明确考试只是评估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手段之一的认知,而不是把考试作为教学的目的,要淡化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观念,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考试评价理念。

(二)促进考试形式多元化,提高考试内容科学性

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就必须打破单一考试模式,按照各学科特点和学制要求设立不同的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多样化,降低闭卷考试采用的比例。采用开卷、口试、撰写论文、调研呈文以及实践操作等方式来丰富考试形式。教学管理部门要引导各系、部积极开展考试形式多样化改革,鼓励教师不墨守成规,敢于探索和创新考试方式,提倡无论是哪种考试方式,只要是有益于学生素质培养的就是好方式。对于采用笔试考试形式的,各系、部应严把试卷质量关,考试内容应当更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建议将需要以死记硬背为考核方式的科目改为开卷考试,考试题目更主观化,将考试侧重点放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上,比如“两课”的卷面考试可以允许学生带 “小抄”进场,但要提高试卷主观题的比例以及平时成绩在总评中的比重。

(三)注重成绩构成的多样化,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大多数课程成绩是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试卷成绩构成,平时成绩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出勤、作业及平时表现给分,其构成比较单一,而且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也较低。要使考试成绩评定能够更科学,能真正地反映学生的能力、素质状况,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这也是被有些教师一直忽视的。因此建议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多采取平时检测、小论文及调查报告等多种多样的考核环节,并将这些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一起按照适当比例计算,作为学生该门课程成绩。在设置课程成绩构成比例时,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应不低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从而引导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改变以往临考突击的学习态度,而不是只注重期末成绩。

(四)加强对试卷的分析反馈,形成有效促进教学提高的机制

考试不是课程教学的终结,通过考试能发现许多平时教学中无法发现的问题。考后工作除了阅卷和登分任务外,更为重要的是分析、总结、交流等环节。提高教师对考后信息反馈的重视程度,应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试卷成绩进行各项分析,同时要对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和情况做进一步研究。教学管理部门要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通过试卷分析,教师应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加以总结,同时也应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为避免学生期末考试结束就放假离校的情况,建议将期末考试周期提前一个教学周,以便教师和学生在考后环节里能有互动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四、结束语

实施学分制的目的是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充分调动教师、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性,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环境。要切实有效的实行学分制,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考试制度做保障。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将我院学分制下的考试制度改革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高校 创新教育 考试改革

一、创新教育背景下,实行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1.考试改革是建立创新教育质量评价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是让大脑记住多少知识。记住的知识再多,如果不能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一种失败的教育。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应试教育考试目的是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考试存在目的错位现象,不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可以肯定的是,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效率高,公平公正,可以在大范围内进行的有效手段。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许多高校的考试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考试内容上,命题不够合理、考试客观题比重过大;在考试方式上,仍停留在纸笔考试上,形式过于单一;在考试评价上,主要还是手工操作,自由裁量,方法陈旧,技术落后,经验型甚至是粗放型的管理居多。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考试内容与形式的科学化,无法保证创新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对于有的教师而言,考试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就应以考试的形式给出结论,考试仅仅是为了给学生学了某门课程下一个结论而已;对于学生来说,考试就是为了得到分数、取得学分,获得毕业文凭。结果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谈到考试就心惊肉跳。教师则是改完试卷得出分数,即认为课程结束、教学任务已完成,考试总结和分析流于形式。考试成为压在学生身上的沉重包袱,学生成为考试的奴隶,学习主动性差,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模式的不合理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削弱了教学效果。因此,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进行考试改革,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出路。因为考试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只有改革了传统的考试模式,才能推动教师大胆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说,考试改革关系到考风、学风、校风的培育,关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效。所以,要建立科学的创新教育质量评价系统,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改革考试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2.考试改革是促使高校教育转向创新教育的有力措施。

真正系统全面的教育主要是在学校完成的,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学校的课堂教学应是主阵地,这是由学校的职能所决定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创新教育也是通过各门课程来进行的。不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语言学科,除了传授知识之外,都可以结合进行创新教育。也就是‘寓创新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1]靠什么推动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呢?我们认为,改革考试,建立创新教育的考试系统是一个有力措施。从消极的方面看,教学各个环节——为什么教(目的)、教什么(教材和内容)、如何教(教法)等是否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需要用创新教育的考试来检验和修正;从积极的方面看,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教育的考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促使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改革,从而促进创新教育的健康发展。考试是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关键环节,所以从创新教育目标的转化到创新教育行为的调整,考试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基于创新教育的要求,实施考试改革的有效途径

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和对传统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及其消极因素影响的分析,我们认为考试改革的重点应放在考试方法、考试内容、考试管理等方面。

1.推进以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为主的考试整体改革。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对创造型、个性化人才的需要迅速增长,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也必须向多样化、综合化发展,单一笔试的考试已很难适应这一要求。应当根据不同科类考试的实际需要,对不同课程采取不同形式的考试方式,改变过去笔试成绩比重过大,甚至完全以笔试为主的方式,增加口试、开卷、半开卷、论文撰写、课程设计、实践操作、专题讨论等形式,形成制度,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做到考试方式采取多种考试形式有机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素质,多角度多方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为了使考试能够深入、准确、全面地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与发展潜质,考试的内容要突出时代性,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合理安排知识、能力、素质在考试中的权重。

2.建立支持考试改革的配套制度。

考试改革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制度改革,作为推行创新教育的一个环节,考试改革的实现还需要其他配套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思想意识,若不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确立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地位,包括考试改革在内的教学改革就会失去正确的指导思想,教学观念就不可能与当今现代化潮流相适应。其次,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决定考试内容。教学内容是知识性的,考试内容就不可能是智能性的。因此,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创新教育的要求。再次,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到知识传授效果的强弱,而且关系到学生能力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是知识型的人才,而要培养智能型人才就必须采用现代教学方法。[2]因此,教学方法是制约考试的内容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改革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规范包括考试在内的教学过程的活动。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虽然已几经改革,但其中仍有不少不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部分。随着考试制度改革的推行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加以规范。因此,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以利于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最后,调整和改革教师考核办法和奖惩规定。在考试制度改革中,积极者的投入必然大量增加。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和鼓励改革的精神,考核中对改革者的工作量必须予以肯定,在利益分配上对改革者付出的劳动应当予以体现。

三、推进考试改革防止陷入两种认识上的误区

高校实行全方位考试改革,有利于教风、学风的真正改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考试改革的推进涉及面广、课程多、周期长、要求高,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做到全校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抓落实,严管理,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同时,要防止在考试改革过程中陷入两种认识上的误区。

1.全面否定传统考试制度,搞“一刀切”。

长期以来,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考试制度,这种考试制度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今天,明显暴露了它的弊端,即考试目的功利化,考试内容教材化,考试题型标准化和考试形式单一化等。那么,我们是否因此而全盘否定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考试是教育测量和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主要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客观的评价,起到竞争和激励作用。在应试教育中,主要测评人脑储备知识的能力;在创新教育中,不仅要测评人脑储备知识的能力,更要测评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整体素质,使考试成绩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在创新教育中包含储备知识能力的测评。因此,我们不应该对传统考试制度全面否定,而是应致力于对传统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在改革知识测评方法的同时,重点改革能力与素质的测评方法,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片面强调考试形式的改革,代替整体考试改革。

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要全面推动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即对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管理和评价方法进行全面改革。高校考试改革的关键是要认真研究“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过去,我们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对考试形式的改革,即“怎么考”这个问题上,认为考试形式单一是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原因,导致以考试形式的改革代替了整体考试改革,忽视了考试内容即“考什么”的问题的研究,这样的改革,同样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3]考试改革应把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与能力培养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融汇各个教学环节,“教学考”一体化设计,通过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构建配套的课程考核体系,教中学,学中考,实现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能力培养。

总而言之,考试改革离不开教育目标、教育质量观念的根本变革,离不开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的改革。考试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工作,不断借鉴各国、各高校考试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实现考试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在彻底转变传统考试观念与质量观念的基础上,探索并逐步建立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科学的、规范化的高校考试体系,为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创新人才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J].教育评论,1997(5):28.

篇7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特征 影响

从历史上看,科举制度从产生到衰落,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从文化渊源上看,科举制度无疑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观念与精英治国思想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演化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第二,从选才方式与选才原则上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科设目,面向社会,公开考试,从某种意义上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某种意义上具有现代大规模教育考试的特征。

第三,就其发展轨迹与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由于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以及大规模教育考试发展内在机制的制约,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举良才的途径蜕变为人才成长的桎梏。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从创立、发展、鼎盛到走向衰亡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其千秋功过和演变规律,引起了后人们的众多的议论。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一文中就有“科举制度发展到范进、孔乙己的时代确已弊多利少,然而这种历史的蜕变也是非常深刻的,蜕变何以发生?有无避免的可能?一切修补的努力是怎么失败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全世界所有的人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有人则把中国的科举制度当成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广泛影响。当然任何制度都会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科举制度也不例外。下面简要论述其正负面的影响:

第一,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日趋完善。我国科举考试初期的分科分类选拔人才的考试的标准与方法经长期的发展,汲取了前世诸多选拔人才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用利于封建统治者选拔各类人才,遏制了高门大族对选举的垄断,而使一些出身寒门的庶族地主可以沿着这个阶梯取得参预政权的机会,也使真正的一些有才能的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也使国家受益,封建统治者网罗了大批的人才,“科举制度绵延数千年,共产生了数百万名举人,近11万名进士,700多个状元,其中有许多治国安邦的政治家,文采灿烂的艺术家、文学家”。 这也使封建统治者对国家进行有效的统治,选拔了各类的人才也有利于社会的综合发展,后来的中国所创造的领先于世界的灿烂的文化,无疑与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选拔官吏有了文化作为依据,从而能够选拔素质较高的人才。比如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酸(算学)、俊士、进士”等五十多种。各科考试的内容、方式和录取标准都不相同,如秀才科试方略策五道,及第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明经科先帖文,后口试,经文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及第亦四等;……常科分两级:“乡试和省试。”虽然考试内容可能是有些死板,但在当时的社会做到这样无疑已经是进步的了,这样的话就有利于封建统治者从参加考试的人选出真正的有真材实学的人进入朝廷做官,这不得不说是统治者的高明之处,培养了高素质的治国的栋梁之材。

第三,科举制度使读书成为一种潮流。科举制度的确立在中国的古代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因为社会中的人们从科举中得到的不仅有政治上的特权,而且还有经济上的利益。而历代统治者也竭力通过科举笼络知识分子,在宋真宗《劝学文》中有:“福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一日科举及第后,迅速获取经济利益的真实写照。科举及第带来的巨大的经济与政治利益,是社会中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还有的人把“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称为人生四大喜,这也充分说明了科举制度在当时已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渗透进知识分子的灵魂。

第四,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科举制度,长存1300多年,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国际社会也起了一定的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都曾仿照中国实行科举制。在西方,有人称它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美国学者艾尔曼认为:“科举制不仅对中国有意义,它对全世界都有意义。” “英国考试制度可以说是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也有人说现代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是在模仿中国的科举制。

但是科举制当然有它的弊端,创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随着历史的前进,科举制度的弊端暴露的愈益明显。

唐代科举考试主要考诗赋和儒家经典,诗赋在考场统一出题,对声韵乃至字数都有严格规定,考儒家经典的重要方式是帖经合墨义。宋袭唐制,也采用同样的形式。科举制在为当时的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同时,也无疑麻木僵化了一些人才。而到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文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沿用了五百年,在这时期,所有的名人学者无不花费极大的心力研习它,几乎没有知识分子不受其熏染,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以说它象征着僵化、刻板、陈腐和误国误人,从而把知识分子引向一条彻底脱离现实的道路,可以说这时的科举制度已经弊端重生,再也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发展,也再也不符合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某种意义上说腐朽的科举制导致了后来中国在世界范围的落后,导致了在倍受侵略的近代中国,清光绪帝于1905年9月2日正式下诏全面废除了科举制,一纸诏书,宣布了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永久地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科举制度的废除也是这项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可以说是一场教育革命,也可以说是一场政治变革。

在科举制废除一百余年的今天,深刻的反思科举制度带来的中国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总结科举制的千秋功罪,对于现代中国文化和中国考试制度无疑还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余秋雨.《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1998.227.

[2]姚汉荣.《中国古代文化制度简史》.学林出版社,1992.

[3]马永华.《科举制度中的积极因素及其对当今考试改革的启示之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4]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东方出版社,转引自《中国科举制度研究》,1999.950.

篇8

关键词:种植 教学改革 课程结构 教学方式 考试制度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过去的自给自足解决温饱问题向保健化、无害化、适口化、多样化、协调化、平衡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农业产品市场不仅需要大宗产品,还需要多样的特色产品。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市场走向的需求。可现实状况是种植专业仍以培养传统农业人员为目标,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以此看来有必要重新调整我们的思维程序,应以受教育者的需要及社会发展对人们的要求为基础来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及考试制度。

一、课程结构改革,开发具有复合性与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决定着教学内容,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传统的种植类教学仅围绕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开设相应课程,每门课均强调本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导致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严重偏离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因此要打破原来单一的课程结构,开发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适应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对知识,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此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综合性强,知识交叉重复少。如果设立一门以农业生物生长发育规律为主线,围绕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将生物的形态结构、新陈代谢、遗传繁育和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营养因素,环境条件等知识体系综合成一体的结合性课程,这样既避免知识间的交叉重复,精减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数,又能传授学生种植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从事农业生产打下一个基础。

2.技术性课程所占比例增大。职业教育主要目标是为人们提供就业,地位,个人发展上更多的机会。这就要求技能过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设技能性强,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新品种培育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林果生产技术,培养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人员。

3.开设与农产品贮、运、销相关的课程。现代农业的生产以规模化,产业化,知识化为特征,科学技术渗透到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农产品是以品种,质量取胜.规模化生产对人才的需要是:懂管理,善协调,能及时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利用信息转化为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较强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农产品应以品种,质量和营销方式决定其命运,产品的储存,保鲜与加工技术在提高质量和规模效益中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可以开设《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政策法规》、等课程。增强学生的市场信息收集、处理、分析能力,销售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市场观念,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产品的产、供、销。

二、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农业类专业实践教学一定要走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尽可能走出课堂,进行现场教学。

农业类专业实行专业实体化,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形式。专业实体化,是指教学管理上采取专业组负责制;教学组织上依托学校生产实习基地,实行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把专业组办成教学实体、管理实体和经济实体。实行专业实体化,师生共同承担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在教与学的同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教师既传授知识,又实地指导生产、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样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彻底改变了黑板上种田、养猪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教学实施时,师生共同根据当地的农业结构特点和农产品市场经营状况,结合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三年生产经营规划和每年度的生产经营实施计划,计划中所选择的生产经营项目必须是科技含量高、应用前景广阔、便于推广的。这样在基地从事种植和养殖生产经营活动,就既能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又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学生在校期间实施家庭致富工程,也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形式。学生于入学之初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农业产业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制订家庭生产经营致富计划,明确具体的种、养、加、销方案。学习期间把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家庭的生产经营活动。教师不仅按生产项目分工指导,而且定期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让从事不同生产项目的同学互相交流经验,解决自己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改革考试制度,加重能力水平考试比例

篇9

一、传统考试制度的弊端

传统的考试制度是由任课教师在每学期的期中对考试课程进行出题,一般是A、B、C三套试卷,一套作为期末考试卷,另外两套分别作为补考和重修的试卷,这种考试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试卷命题的单一性

传统的考试模式下,教务处指定标准的模板,而对试卷的内容无要求,一般教师的命题范围仅限于讲解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内容也偏简单化,这样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

(二)教师阅卷主观性比较大

传统的考试模式下由任课教师进行判卷,教师在评卷的过程性,存在人情分,不能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判卷,这样的评卷结果有失偏颇。

(三)规定复习范围

有些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在考前进行综合复习,复习的内容基本都是考试题,在考试前画重点等,导致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差,只在临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这样无法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基于以上几点的分析,高职教育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然要进行评价方法改革,即实行教考分析。

二、制约高职院校教考分离制度推行的主要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吉林省的二十几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实行教考分离的院校确实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观念落后,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职演变而来的,很多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还是传统的观念,认为教考分离工作量大,复杂,很多课程的教学大纲、老师的教案多年不变,不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也就无法培养出具有高职特色的高技能人才。

(二)没有完善的试题库

试题库建设需要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多为试卷库建设,即由同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同时出题,每人出几套试卷,然后交给教学管理部门,期末考试的时候由教务管理部门随机抽取试卷,而试卷库又没有及时更新,导致泄题率比较大。

(三)考核形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考核方式单一,主要是传统的笔试形式,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背诵大量的文字性东西,而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这和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的应用人才相违背。而用人单位也反映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实习很长一段时间也无法达到岗位要求。

三、建设试题库的必要性与策略

传统的考试方式所使用的试卷库无法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所以教考分离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试题库。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人员有限,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试题库。而建立试题库需要以下几点:

(一)需要有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要求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其次,试题库的组建要有企业的兼职教师,把有企业现场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聘请过来一起参与试题库建设。目前高职院校特色专业都引进了长白山技能名师,可以让他们参与进来,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

(二)不断更新试题库

一套好的试题库是要在不断使用中修改完善而成。建立良好的考?分析制度,不仅是完善教考分离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三)组织教师阅卷

教考分离模式下的阅卷是按照试题库统一的评分标准,由教务管理部门组织专人进行阅卷,增加评分过程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排除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分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考试成绩的真实性,也可反映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阅卷后要有成绩分析,可以通过是否正态说明试题库质量的高低,并可以通过学生评价方式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等,以便不断完善试题库的建设。

篇10

考高中

取消联招考试

周旭表示,重庆市将探索进行中考改革,适时取消联招考试,将直属中学的招生指标分到各区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