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监督制度范文
时间:2024-04-03 11:0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管执法监督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立案”,是指启动一般程序查处违法案件的执法活动。
第三条根据《*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有明确的违法事实和违法行为人的,属于城管执法机关管辖,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查处:
(一)违法行为违反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范围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立案查处的;
(二)因当事人不配合等原因无法适用简易程序,需按一般程序立案查处的;
(三)其他依法应当立案查处的。
第四条市城管执法机关因阶段性专项整治工作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可以不受本办法立案查处条件的限制;各区城管执法机关因阶段性专项整治工作需要制定与本办法立案查处条件不一致的规范性文件的,应当报经市城管执法机关的批准。
第五条本办法没有规定应当立案查处的违法行为,各区城管执法机关可以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根据违法行为的程度、后果、社会影响、当事人的违法方式、整改结果等情节,结合本辖区实际,自行制定立案查处标准,并报市城管执法机关备案。
第六条对尚未列入立案查处范围的违法行为,各级城管执法机关应当依法责令当事人整改或者适用简易程序查处。
第七条对符合立案查处的违法行为,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办毕立案审批手续。
立案审核、审批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办结立案审核、审批手续。对不同意立案或确因特殊情况需延期立案的,应当载明理由和依据。
第八条已立案查处的违法案件,任何人不得擅自撤销。
因立案错误,需要撤销立案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立案撤案审批表》,载明理由和依据,并按原立案审批程序办理。
第九条不同意立案或者撤销立案的案卷材料应当归档保存备查。
第十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管执法机关的法制、督查、监察和工作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责令责任人改正,并按照有关考核规定处理;拒不改正的,可直接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违反纪律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符合立案条件立案查处的;
(二)符合立案条件未立案查处的;
(三)擅自撤销已立案查处的案件的;
(四)不同意立案或者撤销立案未载明理由和依据的;
(五)未按规定时限办结立案登记、审核、审批手续的;
(六)擅自销毁不同意立案或者撤销立案的案卷材料的;
(七)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
第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任何人都有权制止和举报。法制、督查、监察和机构应当认真调查核实和处理举报案件,并为举报人保密。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策略
1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虽然,我国在建筑施工经验和质量监督管理上的经验得到了丰富的积累,但并不是每一个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都能有足够的认识,缺乏系统工程的质量意识。质量自控和质量监控没有有效的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同时我国目前只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但并没有对工程中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地划分。从而导致监管松懈,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松懈
部分政府部门的执法人员存在越位,缺位及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工程方在没有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就私自开工,正是钻了执法人员监管松懈的空子;还有些建筑工程方没有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管理,从而给建筑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例如,钱江三桥在验收时已发现桥面有裂缝,专家认为这些裂缝是修桥时灌浆不合格造成的,但工程验收最后是“合格”,之后却维修不断。
1.2施工方管理薄弱
施工人员作为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更应该对其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方式,避免施工人员由于个人因素而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施工方的管理不仅仅体现在施工人员方面,对于建筑的原材料、配件及其他成品也应加大监察力度,先进的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越来越不可替代,其后续的有效保养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是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统一监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专业建设工程进行监督。建筑工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必须秉承“质量第一”的原则。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筑业就实施贯彻IS09000族标准,不在一味按照TQW理论进行质量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的范围比较广,从图纸的设计、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可以被小觑,熟悉和掌握监管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工程质量始终保持在预控状态下,便于进一步对施工的管理。同时也避免由于质量问题所造成的返工。例如:2011年7月8号,有着“亚洲第一站”之称的京沪高铁南京站开通不到十天,其北广场已有数千平方米地砖被施工人员全部敲碎,拟重新铺设。该站的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因为要赶在“七一”前通车,其北广场原先铺设的地砖是“临时设施”,如今敲掉重做就是为了保障工程质量。虽说这是一次主动的返工,但仍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耽误了工程进度,有百害而无一利。
3质量监督管理方法
3.1加强自身管理制度建设
施工方的自查分三部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期的自查。施工前期需要对相关的设计文件及勘查文件的管理审查,施工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任务,任何一个小的纰漏都会给工程质量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完善,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施工中期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主要还是由于施工现场的巡回监管力度不大造成的。对于施工方法,要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和施工,杜绝出现不按照施工步骤开展进行,出现施工混乱。面对这一问题这就需要用科学化的设备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于主要环节更要加大监管力度。此外施工方还应对竣工工程的质量验收进行管理及督查;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部分要及时并且认真的予以维护,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2不断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的监督执法部门要做到高度透明,发挥其质量监管的作用。充分调动施工方接受监管的自觉性,做到自查自检。另外在监管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高自我认识,避免出现执法不明,执法不公的现象。一旦发现建筑质量有问题就要马上联系施工方,作出相应的记录,督促施工单位尽快解决问题,把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控制在最低点。目前,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管还处于人为控制阶段,人们还没有树立起相应的法治观念,“楼脆脆”的事例层出不穷,工程质量不合格,导致建筑使用受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不少公司在管理上不断创新,提出“零误差”、“零缺陷”的动态管理法,并在施工中得到良好效果。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才能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
3.3业主方要提高维权意识
业主方的维权意识淡薄也是导致部分建筑方质量监管态度松懈懒怠的原因之一。业主方应拿起法律的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是无形中对工程质量加以检查管理,使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真正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他人侵害,是每个业主所希望的。
4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质量监管越来越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质量监管不再单单只是监管部门所要履行的职责,施工方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施工方首先要提高责任意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质量监管制度,提升督查方的素质,才能打造精品工程,提高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彦明.加强试验检测工作,提高公路工程质量[J].甘肃科技,2009,(23).
[2]万绍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08,(9).
[3]高静.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5).
篇3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 会计监督 经济效益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20-01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企业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必须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一、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一)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要提高企业全员成本管理意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必须认识到企业降低成本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家都应该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实现员工的自主管理,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二)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我国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本会计经验,产生了许多成本管理方法,如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班组经济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目标成本管理以及 “购销比价管理”,把企业管理成本的重点从以内部生产为中心延伸到对供、产、销全过程的控制。
(三)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的完善,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现代成本管理又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联。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能否随形势发展而提高,经营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成本的信息反馈水平。为此,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该加强市场调查,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水平。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实现信息反馈。
(四)发挥成本会计职能
成本会计人员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根据成本会计人员职责的要求,企业要要配备成本工程师,以利于成本会计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五)建立企业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企业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指为了保证成本管理方法顺利实施而建立的各种规范。企业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的程序和规范,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与分工,来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动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企业为了及时了解环境、内部条件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还应该建立成本预警分析系统,对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及企业自身条件的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对可能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作出及时预报,使企业能够有充裕的时间作出反应。
二、完善企业会计监督职能
(一)加强内部监督规章制度建设
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企业内部监督规章制度,在国家政策和规章的指导下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操性作的内部监督制度,并付诸实施。这样,既能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监控又能节约监督成本。当然,企业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二)明确界定会计主体和单位负责人职责和权利
要明确企业负责人和会计责任主体的地位,使其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保证会计机构、内部监督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为会计人员行使内部会计监督提供保障。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企业负责人还必须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国家负责任,对企业负责任,对法律负责任,从而也对自己负责任。
(三)健全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和牵制制度,这样才能解决内部监督弱化的现状。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的内容,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方法等。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要求,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各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办理。银行票据的签发印鉴,必须有两人分别掌管。对不相容的会计工作岗位应当相互分离,出纳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应收账款的总账和顾客明细账应由不同的人记录,记录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人员不应负责调节银行账户等等。
(四)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监督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监督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保证企业的内部监督更加完善严密。
篇4
论文摘要: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工程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发达国家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特点进行分析,望对目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能有所借鉴。
发达国家建设项目具有较好质量水平,这与他们十分了解重视质量管理,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分不开的。本文分析研究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希望对目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能有所借鉴。
1 强调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建设所主管部门都把制定并执行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作为主要任务,同时把大型公共项目和投资项目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以施工许可制度和建筑产品使用制度为主要手段,以市场准入制制度,设计文件审核制度,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为辅。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都非常重视各种学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对专业人士实行注册制度,强调从业人员个人资质管理和企业资质管理,通过资质许可和使用许可的具体实施,即避免了不具有条件的工程项目盲目上马,给工程建设参与各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又增强了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交付使用,给国家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在发达国家竣工验收由业主,承包商和中介机构负责完成,政府主管部门并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竣工验收工作,也没有检验工程质量的任务。
2 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是建立在健全建设法律体制的基础上
纵观发达国家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经验,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时对建筑业的管理监督体现在完善建设法律体系上。健全的建设法律体系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各国的建设法律体系一般括基本法律、法规系列、规范标准三个层次。如德国的建设法律标准包括《联邦建筑法》、《建筑产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联邦建筑法》是德国建设管理的根本大法,《建筑产品法》是对建筑产品质量保证的范围形式,内容,程序进行了具体规范,并且明确规定了建筑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检测机构、监督机构及以上机构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日本的《建设业法》主要针对建筑业公司工程承包、合同纠纷处理、技术确认、建设工程监督、建筑业协会、法律专业及其惩罚标准等作出了详细规定,日本的《建筑基准法》在建筑物占地、结构、面积、防火、环保等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
3 有完备的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应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进行密切调整,国际上建设管理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在建筑市场的准入制上大作文章,严格的注册专业人员许可制度和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制度,在有效约束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正当从事专业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德国,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专业人员,必须接受正式的专业教育,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严格的考试评审,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职业资格确实来之不易,注册专业人员若在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收受贿赂或严重失职,将被行业协会终身取消其职业资格。注册专业人员属于高薪阶层,社会地位受人尊敬,他们自然会倍加珍惜自己的职业资格,工作中严谨认真,热诚敬业,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新加坡关于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值得关注,1984年新加坡政府建筑业发展局(CIDB)专门设立了承包商注册处,受理承包商的资质评定注册业务,根据CIDB的要求,申请注册的建筑企业必须出具工作业绩、资金状况、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并且接受必要的审查程序。承包商的资质评定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承包商所能从事的工程类型,另一方面是承包商从事该工程类型的资质等级。CIDB将承包商所能从事的工程类型划分为两个大类,既建筑工程类、建筑相关类,CIDB规定,建筑工程类分为C1-C8八个等级,其他类型分为L1-L6六个等级。级别越高,工程投标的承包总额越大,承包商只能在资质条件允许的工程类型及业务范围内投标,不得跨类越级进行投标。
为了促进建筑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新加坡政府支持并鼓励建筑企业按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进行认证工作,CIDB将以能够承包大型公共工程的建筑企业为对象推广。ISO9000系列标准的认证工作对于承包私人投资民间工程的企业没有必要取得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的强制性要求,CIDB认为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可从承包商内部机制上最大限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目标水平,CIDB规定,自1997年7月开始,所有C6-C8资质的承包商及参与工程造价超过300万新加坡元的工程咨询公司,均须取得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证书,否则不得从事工作。
4 业主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在发达国家十分强调业主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项目管理者可以是项目经理或者业主代表,他们对于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进行全面控制、指定设计者及施工承包者、签订合同、编制概念设计或设计纲要、对设计文件进行批准、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负责工程的交接。相对来说,政府的干预较少,政府的干预只限于维护社会生活秩序和保障人民公共利益。
5 重视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与我国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施在施工阶段的做法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十分重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十分重视对工程项目的设计进行质量控制;严格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及监督;工程用的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良好;正确处理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矛盾。
6 积极有效的强制性工程担保与保险制度
全方位和全过程工程担保与保险是建设工程质量实现的经济保证。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包括业主、建筑师、总承包商、设计或施工等专业承包商、建筑产品制造商、质量检查公司等,均需向担保与保险公司进行强制性投保。担保与保险的内容包括新建、改建或维护工程的结构失效,以及建筑所在场地的破坏。从项目立项开始至缺陷保证期止,按合同分别由责任负责方承担担保与保险责任。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担保与保险,为保证建设工程全寿命期质量的实现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
浮动担保与保险费率制有利于提高质量意识,改善质量管理。承包商担保与保险费率根据建筑物的风险程度、承包商的声誉、质量检查的深度等综合加以考虑,一般要负担相当于工程总造价1.5%-4%的保险费(法国)。由于担保与保险费率的确定考虑了承包商的声誉和业绩,为了得到优惠的担保与保险费率,承包商必须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声誉、积累良好的业绩,从而促进了质量监督管理保证的良性发展。
强制性担保与保险制度增强了各方主体参与工程质量监督控制的能动性;成熟完善的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为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有效的社会保障;公正严格的政府监管是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培育和发展的保证。
7 规范、发达的工程咨询业专业化服务
篇5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五区,各县级市、崂山区、黄岛区的城区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三条 市房产管理局是本市房屋修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市房屋修缮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负责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五区内的房屋修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各县级市、黄岛区、崂山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房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房屋修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以下统称质监机构)。
第四条 质监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房屋修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对房屋修缮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三)负责对房屋修缮单位质量检查人员的培训、考核,监督和帮助房屋修缮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四)参与房屋修缮工程中采用和推广新材料、新工艺的试验和鉴定;
(五)审查认定房屋修缮工程质量等级;
(六)负责房屋修缮工程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
第五条 质监机构应配备熟悉专业技术标准、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责任心强、办事公正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专职质量监督员(以下简称质监人员)。
第六条 实施房屋修缮工程质量监督的范围为大修、中修五十平方米以上的房屋修缮工程。
房屋修缮工程质量监督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进行。
第七条 凡属质量监督范围内的房屋修缮工程,建设单位无质量监督能力的,须在开工前十五日内到质监机构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提交全套施工图纸、预算或概算书、施工合同副本等。
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须向质监机构缴纳工程造价千分之四点八的质量监督费。质量监督费列入工程成本。
第八条 质监机构收取质量监督费应专立帐户。质量监督费主要用于质监机构的日常支出和与质量监督工程有关的开支,不得挪作它用。
第九条 质监机构对办理质量监督的房屋修缮工程,应审查房屋修缮单位的资质和开工条件,并在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后七日内确定专职质监人员,负责该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从事房屋修缮施工的单位,必须是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持有《企业资质等级证书》或《企业资质审查证书》的施工企业,或经资质审查合格并取得《房屋修缮资质等级证书》或《资质审查证书》的企事业单位。各区、县级市按规定权限审批的房屋修缮单位,须报市房产管理局备案。
第十条 质监机构须按国家、省、市有关规范及规程和验评标准,对房屋修缮工程质量全面进行监督,同时,重点做好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的监督。质监人员应不定期地进行现场抽查,做好记录,检查有关资料。
房屋修缮工程竣工后,由房屋修缮单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初验,并整理有关资料及初验质量等级。填报竣工工程验收申报表报质监机构;质监机构应在接到验收申请之日起七日内正式验收。凡未经质监机构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建设单位不得办理工程竣工结算。
第十一条 质监机构对经验收属优良、合格的房屋修缮工程,应发给房屋修缮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对经验收属不合格工程或分部、分项不合格工程的,应通知房屋修缮单位返工;对其中虽不符合验收标准,但无结构隐患,基本满足使用功能的工程,可按“不符合标准”工程进行验收,责令房屋修缮单位按不合格分部、分项工程直接费的20-30%,做为经济赔偿,退还建设单位。
第十二条 房屋修缮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必须具备合格证。无合格证或不合格的原材料、建筑构配件一律不得使用。
第十三条 房屋修缮工程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房屋修缮单位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质监机构。质监机构应在接到报告后,二十四小时内派员赴现场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 质监人员有权持证进入房屋修缮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和房屋修缮单位必须如实提供情况和必要的资料。
质监人员应依法保守被检查单位的技术、业务秘密。
第十五条 对严格遵守房屋修缮工程质量的有关规范及其他规定,工程质量优良品率较高的房屋修缮单位,由市房产管理局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对忽视工程质量管理或有其他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行为的,由质监机构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不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除责令其补办有关手续外,对建设单位和修缮单位分别处以二百元至一千元的罚款;
(二)违反有关质量标准或操作规程的,责令其整改,可并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三)偷工减料、伪造或涂改技术资料的,处以二百元至二千元的罚款。
质监机构对施工质量低劣的房屋修缮单位,视其情节轻重,可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整顿处理;情节严重的,可提请原审批部门降低其技术资质等级、吊销房屋修缮资质证书。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主要责任人,可并处五十元至二百元的罚款。
第十七条 质监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应制作行政处理决定书,并送达当事人。
罚款上缴财政。
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质监机构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九条 因修缮施工合同发生纠纷的可申请房产纠纷仲裁机构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条 质监机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对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实践;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国家社会进步快和经济建设强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迅速发展着。研究表明,建筑行业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建筑行业质量的优劣将对我们的国民经济建设和整体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质量问题,虽然我国现今的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正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建筑项目也在整体呈现出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的特点,但是,工程质量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概况
现今,全国单位工程的优良率正在逐步的提高,我们的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是,我们面临的形式仍然十分的严峻。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将建筑工程监督和管理体系规范化和系统化,这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体现。
1.1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体系的意义
首先,建立一个高效的、有实际意义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然前提。好的工程质量可以有效的维护公众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这实际上体现了我们能够紧紧把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内在规律,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我们不断地完善建筑工程监督和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这也是我们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第三,我们现在提倡科学发展,通过完善相关的监督和管理体制,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规律。最后,只有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监督和管理体系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保证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改善,才能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1.2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从施工企业和施工作业队伍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制约施工企业的主要主观因素有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专业技能问题和理论知识水平问题。一般而言,高级工程师的素质越高,决策能力越强,他的质量保证意识就越强。领导的管理能力越强,施工的组织能力也越强,对整体工程的技术指导能力也越强,这样的施工企业承办的工程质量也就相对越好。工程质量和工程师的素质是直接挂钩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施工人员和工程师的素质,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越好的工程技术环境,其建筑工程质量也越好。但是,工程质量的保障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完善才是保证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劳动环境也会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越好的劳动工具和工作面,就越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为了建立健全我们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创新监管方法,我们就必须考察实际情况,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来进行控制和管理。
1.3 我国建筑工程监督和管理体系中的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施工工程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各阶层都与我们的建筑工程质量息息相关,我们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进行方法和方式上的创新,是保证建筑行业全面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今仍然存在监管力度不强,执法不严和发展观念滞后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严格执行工程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杜绝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建设工程盲目开工。而且,在一些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政府也要强化管理意识,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
其次,我们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我们的建筑市场行为秩序较为混乱,究其原因就在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有的建设单位在招标的过程中有故意压价和过分分散的情况,这就使得我们的管理不够规范,这会对我们的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有部分企业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承揽工程,也会造成很严重的质量问题。
最后,很多施工团队会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施工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问题。我们的施工进度和施工速度应该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下进行,速度不是检验建筑工程质量的唯一标准。我国近几年的建筑工程数量增大,许多工程队只是一味的追求速度,不顾检查的程序和设计进程,这不仅仅会为建筑工程埋下许多安全隐患,还会造成整体建筑工程质量下降。有个别工程队为了追求进度,甚至将工程的施工顺序颠倒,这都是不管不顾工程质量的体现。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创新
我们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根据实际的情况,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我们要根据新时期的形式与政策,切实建立新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规范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行业获得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首先,政府要掌握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建立健全基本法律、法规条例和规范标准来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政府要切实发挥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体系和社会监督控制体系的作用,不断地鼓励和促进质量体系的认证,增强各方的质量意识,规范和约束施工方的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把握工程质量。其次,我们要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可以认为调控的就是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全面提升人员素质来改善现今的很多问题。我们很痛心的发现,近几年的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我们的监督和管理体系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要真实的落实起来。我们应该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内部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其自身进行监管的重要作用,这样当工程安全问题发生时,我们才能更及时、更完备的去处理和解决问题。最后,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转换和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增加建筑工程行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将建筑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体系信息化和网络化,将我们的监督方法创新化和科学化,通过改进检测仪器和设备,促进建筑技术不断地发展,这样会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更加的科学有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3 总结
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质量监督和管理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更加明确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政府职能。国外很多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必须紧跟时代,不断地创新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业。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民生大计问题,是与人民群众相关的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模式改进;制度创新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与作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针对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而定义的,其内容涵盖了保障安全生产进行的所有措施,管理者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控制来降低甚至杜绝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种因素,从而大大降低引发人身伤害的生产事故,消除施工项目中影响其正常进行的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施工中作业条件相对恶劣且大部分劳动都需要人工参与,所以容易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措施,可以说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安全管理措施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其管理制度也包含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全部环节。所以说安全管理的制度是影响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与制度则会导致安全管理的失效,进而增加工程项目的潜在隐患。可见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工程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
1、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在工程施工项目中,技术措施、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往往是工程管理的重点,而安全管理的制度和管理措施往往被放置在前面三者之后,由于安全管理措施的效益并不如其他措施来的明显直观,所以一些企业和相关各方对于安全管理的认知较为片面,更没有将其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其他内容结合起来;虽然提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口号,但是事实上却没有将其落实到管理中,从而导致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与滞后。
2、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水平落后
在安全管理的实施中,一些管理的手段与措施不能及时适应技术发展,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而利用原有甚至落后的安全管理手段应对日益先进的施工措施和技术显然是不能满足工程需求的。尤其是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制度与实际生产脱节;不能紧密地结合实际需求,使制度规范落空;不能对实际的施工行为加以准确而有效的控制,导致安全隐患不仅没有消除而大有增加的趋势。
3、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建筑工程项目中因为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建筑工程项目多数都存在恶劣的作业环境,高空露天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临时人员多等等,这些特点都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所以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所面对的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在这个作业条件下,人员结构相对复杂,虽然进行了安全管理教育与培训,但其基本素质仍不能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所以需要强化的制度与高水平的管理人员,而一些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有限,制约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管理的制度不到位,这样的双重因素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下降。
4、安全管理制度缺乏监督
近几年随着安全生产的监督体制不断完善,社会各界对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都在不断加强,但是由于过去普遍安全观念比较淡薄,因此施工方面的安全监督的力度仍然不够,一方面表现在安全管理制度中监督与管理的相关规范与规定不够健全,导致管理制度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在监管工作中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针对安全管理的监督中不能细致工作,巡视与检查存在走过场的情况,对安全管理的制度与工作中的不足不能及时地发现与提出,也不能及时地进行改正,所以在项目施工中安全监督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方法
1、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先从宏观上进行改变,即改变安全管理的模式,如建立“双赢模式”,也就是针对安全管理的责任项目管理层与施工单位可以签订相关安全合同,针对安全管理与事故责任上进行明确的划分,同时提出双方在安全管理上必须承担的投入力度,如资金等,并在最终施工完成后对安全管理的成果进行评价,如果效果理想则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奖励,这样项目管理者与施工单位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双赢模式,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项目管理单位则不需要进行更多的细致工作,仅仅需要进行监督即可。
再如利用“安全区域模式”进行管理,即针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区域性划分,针对建筑项目的特征将建筑项目划分为多个责任区块,每个区块按照类似分项工程或者施工工艺划分,安全性问题有其共性特征,因此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管理,这样就可以有目的的安排人员或者设施来保证施工的安全。同时从管理角度看可以将责任细致划分,从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安全主管、安全员、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等都会担负起相关的安全责任,可以实现更加直接的管理,某个区块出现了安全问题则可以直接找到相关的责任人,同时也可追溯其主要的领导,这样就可以提高相关责任人的安全意识,以此提高其管理的细致程度。
2、安全管理制度的改进
2.1安全责任制度
责任制度是多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管理制度的调整中也不例外,应将责任制度作为改进的重点。在创新安全责任制度的时候必须重视对责任与利益的统一,担负相关的责任也就会得到一定的利益;必须将奖惩制度与安全管理制度衔接起来,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相关利益。对于工程项目中的安全责任也是如此,安全管理制度应在惩罚的同时建立奖励制度,如设立奖励基金,针对违规行为或者造成事故进行集中处罚,而针对没有造成事故的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应进行奖励。同时也可将法律法规中的安全管理条款引入到安全管理制度中,这样就可以在出现事故时有据可循,以此明确第一、第二乃至第三责任人,从而提高责任方的责任意识。
2.2完善保险制度
安全管理不能实现百分之百地消灭安全事故,因此在安全管理制度中重视保险制度的完善,包括施工人员的人身保险的投入,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在安全管理中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与监督,也有对安全事故进行处理的责任。如果没有保险与责任划分机制,出现事故的时候就会导致扯皮的情况出现,不但影响了对事故的处理,也会对施工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中应增加对强制保险的投入,将索赔的风险进行转移,充分利用商业保险来保障工程各方的权益。
2.3完善安全业绩评估制度
完善安全业绩评估制度,建立一个系统的安全业绩评估体系,实现多个评估机构的信息共享;制度的建立和加强,必须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而且是建立在科学的分析基础上的详细、系统的评估制度,其评估结果应在相应机构存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中的安全管理所涉及的是整个工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控制,如果其制度不能全面和完善就会导致管理的缺失,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针对施工情况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从宏观的管理模式到细化的制度完善都应具有针对性与适应性,这就要求进行创新的工作方法,以此保证制度在实施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英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创新探讨[J].建筑安全,2009(6).
[2}梁田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安全管理创新[J].山西建筑,2009,35.
[3]黄小涛.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2011,(12).
篇8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的社会中,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就近几年的管理情况来看,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进度管理形式并不乐观,且呈现出了一定的下降趋势,在工程开工阶段是较为良好的势头,随着工程的进展却逐渐走下坡路。这就需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进度。下面就从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进度管理和控制方法进行论述。
一、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因素
电力工程建设的进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设备材料、施工设计以及施工环境等,下面对这三个方面因素作简要分析。
(一)工程施工的设备材料
设备材料在任何工程建设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建设的工期,是影响工程进度的首要因素。所以,需要采购一些高质量的设备材料,尽可能的保证工程建设能在计划的工期内完成,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损耗。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在签订采购合同时,要严格规定供货时间和违约条款。另一方面是加强设备性能的监督,通过派驻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监督设备的各项主要性能试验,以确保设备出厂时的质量。现阶段,虽然国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但仍有生产厂家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降低生产成本出售假冒伪劣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采购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将会严重影响着电力工程建设的进度。
(二)工程建设施工设计的变更
工程建设施工设计的变更是影响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需要变更施工设计,而施工设计的变更可能会导致停工、误工情况的出现。所以,电力工程建设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施工图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工作,选择与资质神、设计能力强的设计单位合作,保证工程建设施工设计的效率与质量。近年来,我国由于施工设计变化而影响工程进度的电力工程建设非常常见。一旦出现一个新的设计方案或者一种较新的材料,就会在施工设计中体现出来,从而使得施工设计变更较大,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进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设计的起初阶段,即使设计的非常完美,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总会不断的停工、再施工,这就需要施工单位科学把握和控制工程建设的施工设计变更。
(三)工程建设的施工环境
工程建设的施工环境是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另一重要因素,不同于其他影响因素,工程建设的施工环境是施工单位难以控制和预见的,其具有客观上的不可抗拒性,例如天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但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仍然无法有效的控制工程建设的进度,一些大风天气或者强降雨天气会对电力工程建设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出现返工的现象。对于这些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只有做好预防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缩短工期。
二、强化电力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方法
(一)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进度管理机制
高效的管理流程是工程建设进度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进度管理机制必然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流程。伴随着各类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变革,电力企业正采用一种新型的流程式管理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职能式管理。建立高效、正规的管理流程是做好电力工程建设进度管理工作的关键,为此,管理部门要不断提高对工程进度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保证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环节的正常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各个环节不同问题的出现,保障工程建设的进度,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
(二)加强对工程建设施工进度的监督与检查
施工进度是考核施工企业施工能力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前提下衡量工期的指标。加强对工程建设施工进度的监督与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保证整个工程在计划的时间内完工。电力工程的竣工一旦超过了双方合同规定的期限,不仅仅是损耗了一部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形象,甚至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多数电力企业内部都忽视了工程建设施工进度监督与检查的重要性,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监督检查机制,为工程建设埋下了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进度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可见,完善工程建设施工进度的管理与检查机制是加强工程施工进度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的排除安全隐患。
三、电力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建议
鉴于电力工程建设进度管理上的不足,除了上述两点加强进度管理控制的方法外,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首先,全面了解相关风险因素。任何工程建设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进度,全面了解各种风险因素,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性。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其中的潜在风险更大,很多因素是无法控制的,加强对各类风险因素的评估就显得格外重要。较为详细的风险评估对于工程的整体施工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便于在在未知的工期内更好的应付风险。
其次,将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有些电力企业忽视了工程建设的成本与质量,在成本方面大额超支,间接的影响了工期。所以,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将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便于较好的控制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同时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最后,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电力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以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为核心,他们的工作态度与能力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进度,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也就是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板报宣传、定期开展讲座的形式强化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模拟试验的形式熟悉工作环境与方式。
四、结束语
综合上文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进度管理和控制方法的论述,可以看出工程施工的设备材料、工程建设施工设计的变更以及工程建设的施工环境是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重要因素。在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缺失的现代化的今天,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进度管理机制、加强对工程建设施工进度的监督与检查,才能在进度管理方面获得较大的成就。相信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力企业工程建设将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张思.论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进度管理[J].广东科技,2010(06)
[2]王乐.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四要素”――之进度管理[J].科技资讯,2010(26)
[3]姚千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企业导报,2010(04)
[4]孟新春.浅谈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J].电力建设,2008(5)
篇9
现将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转发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标准的函》的通知(京建质〔1998〕241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收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时,要严格执行有关收费标准,并按规定办理《收费许可证》和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统一收费票据。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标准的函
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市建委:
你委“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的函”〔京建质率(1998)39号〕收悉。根据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条例》的规定,同意市、区县及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仍按市政府原1991年第31号令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具体收费标准是:
一、房屋建筑、设备安装等工程为建安工作量的千分之二点五;
二、市政公用工程为施工产值的千分二;
三、混凝土构件企业为产品销售额的千分之一点五;
四、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为产品销售额的千分之一。
篇10
一、我市设施农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
设施农业虽然在我市发展已有二十余年历史,但是近几年才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因此,目前从事该产业的农民大多为新手,其中很大一部分过去以种粮为主,有些根本没有种过蔬菜、西甜瓜和果树。由此可见,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任务很重,难度很大。调研中发现,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户有几盼。一是盼望新品种。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采用优良品种,可以提高设施农业的产量、品质和商品性能,确保效益。农民对于新品种在增产增收中的作用认知度非常高,愿意花更多的钱种植新品种。但是他们面对市场上众多用于设施生产的蔬菜、西甜瓜、果树品种心中没底,不知道哪个品种更好。另一方面,最近培育出的,更优良的一些品种,引进的速度也不够快,农民不能及时采用。二是盼望病虫害防治技术。日光温室空间相对密闭,湿度比较高,光照不足,容易诱发病虫害,特别是病害容易发生。一但病虫害发生,控制难度大,成本高。病虫害是部分农户减产、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今年金积镇近百棚温室辣椒因连作引发疫病,近半数发病棚提前拉秧,损失严重。三是盼望田间管理技术。农户反映,设施蔬菜生产与粮食生产相比,生产环节多,技术环节也多,农户对温室的环境控制技术、水肥管理技术、整枝技术等需求也十分迫切。他们希望,有样板看,有技术学,有技术资料查,有技术人员指导。
此外,随着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不断运用于设施农业,市场对于设施农业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设施产品安全性的要求十分迫切,要提高__市设施农业水平,就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客观上,__市设施农业对于技术创新也具有迫切的需求。
二、我市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科技支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科技创新还不能适应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几年来,我市技术部门与区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通过技术合作,在设施蔬菜新品种引进、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工厂化育苗技术、嫁接技术、土壤养份管理、新型棚型设计、配套设施引进与研制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产业需求相比,与兄弟县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设施果树新品种引进、设施果树丰产生产技术、设施花卉生产技术等方面做的工作不多。
二是技术力量比较薄弱。我市目前县以上从事设施农业的技术人员不多,从事设施蔬菜的技术人员60人左右,从事设施果树和设施花卉方面的技术人员更少。我局为了加强设施农业技术力量,先后两年每年从山东寿光聘请7名设施农业技术人员来吴进行技术指导,但是与农民对技术人员的需求相比,仍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技术人员中知识老化现象比较普遍,技术骨干不多,更显设施农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三是农民技术水平较低。从市设施农业生产的新手多,又有许多是从种菜、种果树学起,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有些年纪大些的本身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有限。
四是社会化科技服务能力不强。一些农药、种子经销商在设施农业发展中提供了一些技术服务,但是由于部分从业人员本身技术水平有限,服务的能力不强。
三、提高设施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1.加强技术培训。邀请区内外专家举办学习班,进行技术讲座,送出去培训等办法培训技术骨干;集中办班培训一批乡村设施蔬菜基层技术员和种植大户;培训力争设施农业面积较大的村每村有一名技术骨干。通过培训,使县一级有设施蔬菜专家,乡上有技术骨干,村上有技术人员,每个自然村有种植技术能人。在新型农民培训、百万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中向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倾斜。改时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讲解与实地指导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和形象化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不仅推广机构的技术人员、种植农户进行培训,也应对涉及设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加强设施农业社会化技术服务水平。
2.加强技术示范。在各个设施农业园区、集中种植区建立各种设施农业示范区、示范点、样板田,示范设施农业新设施、新装备、新品种、新技术,让设施农业种植户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提高农民学技术的直观性。
3.建立农民与技术人员、市场的快速沟通机制。利用农业服务综合网、农技服务12396等信息手段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向社会公布设施蔬菜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的电话号码,便于农民有技术问题时及时联系。在电视台开辟农业信息栏目,定期公布蔬菜市场价格走势,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需求。
4.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合作,对__设施农业前瞻性,引导性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集成现有设施农业技术并进行集成创新,提高本地设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设施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效益。
四、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引领设施农业发展
精品范文
10城管执法条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