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处理原则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妊娠高血压处理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妊娠高血压处理原则

篇1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妇产科

[中图分类号] R714.2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103-0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它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1]。

1 资料 本次研究将2005-2009年门诊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9613例,其中正常分娩7299例,异常分娩2314例。入院时查出有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799例,占异常分娩的30.21%。799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初产产妇599例,二胎以上产妇200例,年龄最小19岁,最高45岁,孕程29周-42周,过期妊娠23例,早产45例。

2 方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血液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心电图、凝血酶全套、电解质及胸部X片、眼底检查等)作出诊断。

3 结果

3.1 临床处理原则 争取母体可以完全恢复健康,胎儿生后能够存活,以对母儿影响最小的方式终止妊娠。①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加强孕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其发展为子痫前期;②子痫前期患者应住院治疗,积极处理,防止发生子痫及并发症,治疗原则为休息、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及必要时利尿,密切监测母胎状态,适时终止妊娠。

3.2 药物治疗 遵循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及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的治疗原则。给予安静的病房,避免孕产妇的情绪波动,保证充分休息,取左侧卧位,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首先给予25% 硫酸镁2Oml加5%+葡萄糖100ml快速静滴(30min内),继予25% 硫酸镁60mL+5%葡萄糖1000rnl静滴,滴速为1-2g/h,定时检查膝反射及镁离子浓度,警惕镁中毒。有全身性水肿者应用速尿,硫酸镁改用微泵静脉推注以减少入液量,避免发生心功能衰竭。有子痫抽搐患者,可予以安定、杜冷丁治疗。对于低蛋白血症者,可输入血浆白蛋白。对于血压控制平稳,患者无自觉症状及产科指征者,严密监测经阴道试产并尽量缩短第二产程。经积极治疗,血压仍控制不稳定,子痫前期或伴产科指征患者,适时剖宫产 子痫发作患者,尽快控制抽搐,病情稳定后,立即剖官产。

3.3 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的治疗护理[3] ①孕妇应住院治疗,病室安静,空气新鲜,保证充分休息与睡眠,尽量采取左侧卧位,加强心理和健康指导。②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低盐饮食。③每周测体重2次,必要时记录液体出入量、测尿蛋白。④按时测生命体征,注意胎动,听胎心音,认真做好各项记录,了解病情的变化。⑤定期检查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眼底变化。⑥教会产妇自测胎动的方法,必要时做胎心监护。⑦掌握常用解痉、降压、利尿、镇静等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副作用及药物中毒表现、抢救措施等。

3.4 预防 应加强孕早期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其对母婴的危害。从而使孕妇自觉于妊娠早期开始做产前检查,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得到治疗和指导。同时,还应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含铁、钙、锌的食物,减少过量脂肪和盐的摄入。尤其是钙的补充,可从妊娠2O周开始,每日补充钙剂,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79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通过积极的护理及治疗干预,2例转院,762例治愈,35例得到有效控制,除转院外病人全部完成顺利生产,母子平安,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4 讨论 据临床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不仅与自身生理因素有关,其与气温变化、文化程度、心理和社会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可因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加重病情,影响转归效果。对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使其心理与社会环境达到统一,保健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与常规医疗相结合而达到心理宽松与环境宽松相一致,最终达到心理稳定与躯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实现顺利生产[4]。

相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患者病情严重,必须经过合理的治疗,有内科合并症需内科医师指导下积极治疗,否则可能会严重危及母婴安全,造成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在产前、产时及产后均要加强监护,术前合理解痉、降压,术后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可以大大减少孕产妇死亡或围生儿死亡,积极推行孕期健康教育,切实开展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高育龄妇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对母儿危害的认识,使其自觉治疗及纠正,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阻止其发展,降低母婴死亡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郑艾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32例监测与治疗[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1):47-49.

[2]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七版.人民卫生版,2008,1,:254.

篇2

关键词: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治疗;进展

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间妇女最为常见的疾病,患者主要病变为全身性血管痉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水肿、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模糊、高血压以及心功能衰竭等症状,可造成胎儿生长迟缓或者胎死腹中[1]。在临床诊治妊娠高血压过程中早检查、早诊断以及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确诊为妊高症,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发生子痫,尽可能降低母婴的发病率、病死率以及可能的相关并发症等[2]。提高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一直是在产科上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治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简述,现报道如下。

1妊娠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很可能是由于孕妇妊娠后,由于血流动力学发生相应改变,造成孕妇体内的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在以上病理基础上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受到一定的损伤,会逐渐形成微血栓,引发血液微循环障碍,使孕妇的机体处于一种慢性DIC的不良状态,最终使母体的组织器官以及胎盘等部位出现血液供应不足的现象,还会出现脏器功能不全、母体子宫内的胎儿发育迟缓和不全等异常现象[3],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会对孕妇以及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

2妊娠合并高血压分类[4]

2.1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大于140/90 mmHg,妊娠20w后首次出现,不伴有蛋白尿,产后 12w血压恢复正常,可伴有血小板减少或者上腹不适,只能在产后确诊。

2.2子痫前期 轻度: 血压超过140/90 mmHg,妊娠20w后每24h尿蛋白大于300mg,可伴有头痛以及上腹不适等症状。重度: 血压≥160/110mmHg,每24h尿蛋白为2.0g,血肌酐水平大于1.2mg/dl或者较之前有所升高,血小板

2.3子痫 孕妇出现抽搐症状,但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

2.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妊娠合并高血压孕妇妊娠20w前无蛋白尿,但20w以后突然出现每24h蛋白尿大于300mg,或者妊娠合并高血压孕妇妊娠20w前突然蛋白尿增加,血压水平增高,血小板水平小于100×109/L。

2.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孕前或者孕20w以前若孕妇的血压水平大于140/90mmHg时即可确诊,或者孕20w后首次诊断为高血压,一直持续到产后12w。

若患者在妊娠第一阶段即28w前被诊断为高血压,那么应立即给予鉴别是否由特殊原因所引发高血压,需要鉴别是否有多胎或者滋养细胞疾病,需要排除患有主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3妊娠合并高血压治疗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处理原则是首先要注意妊娠期间母亲、胎儿以及新生儿的安全[5],因此何时开始治疗,选用何种降压药物,评估产妇安全的同时还要关注对胎盘血供、胎儿发育以及新生儿成长的影响,对于非妊娠患者适用的以及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药物,很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损害胎儿,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威胁胎儿的生命安全。

3.1非药物治疗 妊娠高血压通常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可取左侧卧位休息,每次睡眠时间应超过10h,以维持子宫动脉的正常灌注量,减轻下腔静脉受压。在饮食方面,每天补充正常的热量、蛋白质以及钙,且不限盐。加强妊娠期间的体重管理,对于怀孕前体重指数(BMI)小于25kg/m2的女性,建议孕期的体重增加11.2~15.9kg,对于孕前BMI 为25~29.9 kg/m2的女性,建议其体重的增加6.8~11.2kg;而对于孕前BMI超过30 kg/m2的女性,建议其妊娠期体重增加应小于6.8kg,但不建议妊娠期肥胖女性减肥,以免造成新生儿低体重以及影响胎儿的发育,同时适当限制活动[6]。对于出现失眠、神经紧张、情绪焦虑以及睡眠严重不足的患者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入眠之前给予口服2.5~5mg/d的地西泮。

3.2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一线药物是甲基多巴,二线药物是α-以及β-受体阻滞剂,其可以与一线药物联合使用,以降低因一线药物的剂量过大所造成的副作用。对于原先有轻度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水平在140/90~150/100mmHg,应在受孕之前停用抗高血压药物,或者当已证实妊娠后停用抗高血压药物。对于原先患有中度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水平在150/100~180/110mmHg,可采取适量的扩容、解痉、镇静、利尿以及降压,同时多休息,可以应给予甲基多巴治疗,口服甲基多巴250mg,2次/d,若控制效果不佳,可适量增加剂量,但应避免出现抑郁、过度嗜睡以及直立性低血压综合征等副作用,告诉患者每月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并行肾功能检查,进行B超检查来监测的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检查早期胎儿的成熟度,必要时终止妊娠,胎儿必须选择在38w或者更早之前分娩[7]。对于原先患有重度高血压的患者,其血压水平大于180/110mmHg,需要立即进行评估,主要是控制孕妇的抽搐症状,及时帮助其纠正酸中毒以及缺氧现象,镇静可使用地西泮,静脉注入,在10mg地西泮加入200mL 25%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在5min之内完成推注,待控制抽搐后要及时终止妊娠。

3.3终止妊娠 由于患有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其胎儿会长时间受到不良环境的刺激,容易发生早产,因此对于孕周达到34~36w的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可积极进行临床治疗3~4d,若其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则需终止妊娠;对于孕周达到32~33w的孕妇,若其胎儿发育未成熟,可在积极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之上使用促肺成熟治疗;对于孕周少于32w的孕妇,积极进行治疗缓解病情,尽可能地延长孕周到32w,若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或者加重,应及时终止妊娠。

4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处理措施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终止妊娠,早检查、早诊断以及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况,从而有效预防发生抽搐,降低发生风险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赵丽.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的处理新进展[J].当代医学,2011,17(24): 82-83.

[2]张惠兰.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86-87.

[3]韦雪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治疗新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2): 2142-2143.

[4]余秀琼,戴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及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2,33(6):777-781.

[5]李冰.试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2):981-982.

篇3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影响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临床上产科比较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大,通透性增加,并出现体液和蛋白渗漏[1]。其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血液浓缩以及出现蛋白尿,出现心、脑、肺、肝、肾等脏器严重缺血导致心、肝以及肾功能衰竭,出现胎盘梗死和出血导致胎盘早剥以及胎盘功能减退,严重威胁着母儿生命安全[2]。而适时终止妊娠是阻止病情发展的关键,对于降低围产病率以及母婴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终止妊娠时机对患妊娠高血压疾病母儿的影响,选取收治的3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5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其诊断标准参照第7版《妇产科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分类标准,年龄20~38岁,平均(26.12±3.34)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9例;21例为剖宫产,9例为阴道分娩。

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入院后适当给予解痉、降压、镇静、利尿等治疗,视其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孕周、宫颈条件以及是否出现产科并发症等决定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若子痫前期孕周已达37周,用药控制症状后24 h内终止妊娠;子痫前期经治疗好转且孕周已达34周,可终止妊娠;若在子痫前期经积极治疗24~48 h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不管孕周是否已达34周应立即终止妊娠;若孕周小于34周给予期待治疗同时给予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应尽可能延长至34周再终止妊娠,如果病情发生变化,母体血压控制不良,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功能减退等并发症时应立即终止妊娠。若患者子痫前期小于34周出现胎盘功能减退,但胎儿已成熟可立即终止妊娠。若子痫抽搐过于频繁,应控制抽搐后进行手术终止妊娠。对于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子痫前期症状和体征得不到有效缓解且孕周小于34周的病例可进行适当引产,若宫颈条件不成熟,且短时间内不能进行阴道分娩,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功能减退、胎盘早剥以及疤痕子宫等时均可进行剖宫产;若产妇已具备阴道分娩条件,且没有需紧急终止妊娠的指征,或者产兆已发动的孕产妇,均可采用人工破膜加静滴催产素进行阴道分娩。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着终止妊娠时间的延长,新生儿的体重逐渐增加,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终止时间≤34周的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终止时间>3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妊娠终止时间为35~36周和≥37周患儿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终止时间≥37周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37周的孕产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4周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35~36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妊娠高血压患者不同终止妊娠时间母儿结局对比分析

终止妊娠时间

例数

新生儿体重(,g)

新生儿窒息[例(%)]

新生儿死亡[例(%)]

孕产妇并发症[例(%)]

≤34周

7

1 634.1±398.3

4(57.14)

3(42.86)

1(14.29)

35~36周

9

2 134.4±348.6

2(22.22)

1(11.11)

1(11.11)

≥37周

14

2 812.3±421.5

3(21.43)

1(7.14)

3(21.43)

总计

30

2 532.3±512.3

9(30.00)

5(16.67)

5(16.67)

3 讨论

终止妊娠时机对母儿的影响: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应以孕产妇完全恢复健康并保持新生儿能够存活为目的和原则,同时选择对母儿影响最小的时机和方式终止妊娠[3]。通过药物可暂时缓解孕产妇病情进一步发展,但孕产妇随时会出现抽搐、胎盘早剥等症状,甚至有可能发生脑出血以及播散性血管内溶血情况,导致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而过早终止妊娠很可能会出现新生儿体重过低、早产以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增加情况,所以选择恰当的终止妊娠时机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终止妊娠是临床上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4]。研究显示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其孕周和病程越长,并发症发生率越高[5]。所以对于接近足月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应及时进行终止妊娠,而对于孕周较小的病例,由于其妊娠并发症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而新生儿死亡率会随着孕周增加而降低,何时终止妊娠是一个比较难于抉择的问题,应考虑综合考虑妊娠并发症、新生儿病死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情况选取最佳终止妊娠时机。

通过对本组资料研究显示,随着终止妊娠时间的延长,新生儿的体重逐渐接近正常新生儿体重,妊娠终止时间≤34周的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终止时间>34周,妊娠终止时间≥37周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37周的孕产妇,说明孕周越大,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越低,而继续延长孕周至37周以后并不能使新生儿窒息率以及围生儿病死率继续降低,而且随着孕周的继续增加,发生产妇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总之,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孕产妇高血压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治疗的反应、孕周以及胎儿的成熟度,权衡利弊后进行终止妊娠,应以母婴病死率低和新生儿窒息率最低为最佳终止妊娠时机。

4 参考文献

[1] 刘小红,李春荣.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与方式对母婴的影响[J].右江医学,2007,35(1):31.

[2] 李跃霞,闰丽凤.妊娠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194.

[3] 苏庆霞,陈安潮.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产科结局分析[J].医药产业资讯,2006,2(20):22.

篇4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9-0127-02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特发于妊娠期孕产妇的高血压疾病之一,属于产科重要并发症[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被证实会对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而言,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将有可能产生子痫、重要脏器器官衰竭、以及脑出血等方面的问题,危及孕产妇,乃至胎儿的生命安全[3-5]。除治疗手段的发展以外,重视护理措施的落实同样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关键手段之一。为进一步探讨观察护理干预在作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本次研究中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比研究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1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28.1±1.3)岁,平均孕周(32.1±1.6)周;观察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28.5±0.7)岁,平均孕周(33.7±1.3)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给药,环境护理、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护理以及心理疏导在内。

1.2.2 观察组 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护理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要点为:(1)心理护理: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在妊娠期间所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况进行详细评估,给予对应的解释与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避免患者产生孤独感或陌生感,为患者创造可供倾诉的环境,促进患者情绪的稳定。尽可能的引导患者认识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属于妊娠期间内比较常见的并发性病理状态之一,只要患者能够正确的对待与处理,就不会对自身的妊娠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求发动患者家属的支持力量,要求患者家属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帮助,确保患者心理状态的健康与稳定;(2)健康教育:要求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产检过程当中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利用丰富多样的图片、讲座,面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妊娠行为,了解妊娠期间生理状态改变的必然性。同时,健康宣教中需要重点引导患者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发展、以及病情变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让患者缓解对疾病的恐慌与压力,提高患者对所开展护理工作的依从性。除此以外,还需要向患者宣教自我检查方面的知识,例如,要求患者养成每天监测血压的习惯,在收缩压高于140 mm Hg或舒张压高于90 mm Hg的情况下,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后需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3)病情观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在妊娠期间的病情表现以及体征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巡房期间动态观察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特别注意分析患者在呼吸、血压、以及在尿量方面的情况。针对主诉有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以及胸闷等相关症状的患者需要高度重视,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药品以及相关器械的准备工作。若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发生抽搐问题,需要及时处理,通过增设床栏的方式避免患者坠床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妊娠期间出现昏迷或意识非完全清醒的产妇,需要给予禁食处理,避免因误吸而出现吸入性肺炎等并发性症状;(4)饮食干预:要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对钠盐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重视对优质蛋白成分的摄入。摄入食物的选择上,以新鲜时令蔬果为主,提高对维生素族群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的摄入量,同时对体质量进行合理控制;(5)用药护理:要求在使用硫酸镁等药物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根据患者的机体耐受情况对滴注速度进行合理控制。同时,每间隔1.0 h左右巡查病房,观察患者的机体反应以及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性。用药期间确保患者膝反射存在,用药完成后0.5、1.0、2.0 h内进行口膝健反射检查,同时对呼吸次数以及尿量进行密切观察;(6)终止妊娠:对于胎心、胎动良好,胎龄在37周以内的孕产妇患者,可以给予降压、解痉等基础治疗,保胎达到足月状态后,经阴道或经腹分娩。而针对胎龄在37周以上的孕产妇患者,则应当根据病情,尽早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如先兆子痫、难产发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先兆子痫、难产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例(%)

组别 子痫 难产

对照组(n=50) 20(40.00) 24(48.00)

观察组(n=50) 8(16.00) 9(18.00)

表2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组别 体重(kg) Apgar评分(分)

对照组(n=50) 2.4±0.3 7.9±0.4

观察组(n=50) 3.2±0.5 9.3±0.5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的形成与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传统的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要点为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必要时利尿,配和合理休息、左侧卧位及合理饮食等。现代新的医学模式提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和社会因素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因心理、环境等因素而加重病情,诱发子痫,影响治疗效果,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系统护理非常必要。

篇5

中图分类号:R71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230-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和健康。据报道,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为7%~l2%[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常见的而又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2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资料,旨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预防,以及对孕妇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264例,年龄(25.9±5.8)岁,发病孕周≤32周者71例,32~34周者94例,34~38周者57例,≥38周者42例,其中初妇产193例(73.1%),经产妇71例(26.9%)。

1.2诊断标准

按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标准及《妇产科学》第6版[2],根据病情将研究对象分为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3组,见表1。

1.3合并症

本研究中95例患者出现合并症,其中子痫13例,合并胎盘早剥1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7例,视网膜剥离12例,HELLP综合征8例,产后出血不同程度出血38例,心衰2例,无孕产妇死亡病例。

1.4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硫酸镁解痉,同时给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降压,效果不明显者改用乌拉地尔。夜间给予苯巴比妥镇静,适当扩容和利尿。针对并发症或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胎心监护异常,胎盘功能下降,及时终止妊娠。孕周低于34周者,终止妊娠前单疗程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1.5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孕产妇结局

本研究中妊娠高血压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轻度组,轻度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重度组(P

2.2胎龄与围产儿的情况

本研究中32~34周胎龄围产儿与≤32周,34~38周相比,窒息率、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期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母婴健康,尤其先兆子痫,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2位主要原因[3]。母儿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子痫前期重度。本研究表明,子痫前期重度组的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组和子痫前期轻度组。

3.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

孕妇并发症的发生较高,本研究中发生98例,发生率为29.2%,略高于相关研究,但通过及时合理治疗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264例患者中视网膜剥离12例,通过积极治疗均获痊愈。3例脑梗死通过治疗痊愈。8例因HELLP综合征、血小板严重减少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因肾衰竭转上级医院。

3.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终止妊娠时机

适时终止妊娠可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终止妊娠时间以34~37周为宜,但若患者血压下降不理想,临床症状严重,子痫发生则控制症状后终止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方式、指征,本研究终止妊娠的方式有2种,水囊引产及剖宫产,选择原则是孕妇病情严重,宫颈条件不成熟,不能经阴道分娩,或胎儿窘迫,但是存活的机会较大的予剖宫产,孕妇病情可耐受阴道分娩。本组由于各种病理因素导致产程进展不顺利,而采取剖官产者163例,占全组的61.7%,在临床中我们意识到重视术前严密观察及监护,同时又要重视产后母婴的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

表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组情况

分组 病例数 发病率(%) 血压(mmHg)

妊娠高血压 123 46.59 141±1.9/87±2.9

子痫前期轻度 75 28.41 142±2.8/85±3.5

子痫前期重度 66 25.00 155±4 4/ 101±3.8

表2孕产妇结局[n(%)]

分组 例数 早产 胎盘早剥 产后出血

妊娠高血压 123 4(3.3) 0 6 (4. 9)

子痫前期轻度 75 9 (12. 0) 4(5.3) 10 (13. 3)

子痫前期重度 66 20(30.3) 11(16. 7) 22 (33. 3)

表3胎龄与围产儿预后

胎龄 围产儿例数 窒息数 窒息率(%} 死亡数 死亡率(%)

32~34周 71 55 77.46 9 12.7

34~38周 57 45 78.9 5 8.8

>38 42 0 - 0 -

3.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饮食与休息指导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我们应当在饮食与休息方面给患者必要的指导。孕妇应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水果,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但不限制盐和液体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同时可以给少量药物进行预防,主要包括:①小剂量阿司匹林。其作用机理为抑制血小板的凝集,表明阿司匹林应用可使先兆子痫的发病率减少30%。②补充钙剂。钙剂可使孕妇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有所下降,减少先兆子痫的发生。③给予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是水溶性化合物,吸收后的维生素C不仅存在于细胞内也存在于细胞外,可在细胞内外发生抗氧化作用,对氧自由基的损伤起到初步的防御作用,维生素E是脂溶剂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中,对保护生物膜免受自由基损害有重要作用。

综上,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临床医生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已下降,母儿预后已有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罗晓利.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析[J].重庆学,2007,36(8):749.

篇6

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其中采取硫酸镁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43例),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硝苯地平与酚妥拉明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57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参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酚妥拉明; 硝苯地平; 硫酸镁

doi:10.14033/ki.cfmr.2017.8.0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8-0125-0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临床早期产褥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蛋白尿、高血压及水肿等[1],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昏迷不醒或者心力衰竭等情况,因此对患者来说,疾病的早期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予以改善或治愈的临床意义重大。当下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方面的研究受限于诸多因素,且患病机制的划分标准不统一,目前可推测的原因与患者的营养供给、年龄等有关[2]。经研究相关资料得出,硝苯地平、酚妥拉明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显著[3],基于此,本次就笔者所在医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硝苯地平、酚妥拉明及硫酸镁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探讨,现将全部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并已确诊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43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40岁,平均(25.98±4.24)岁,孕周最短31周,最长39周,平均(35.61±1.42)周;研究组57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41岁,平均(25.18±4.72)岁,孕周最短32周,最长39周,平均(35.18±1.39)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且符合《妇产科学》中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即患者测量血压后得出血压值均≥140/90 mm Hg,同时患者无高血压疾病史;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肾、心、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对本次用药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单纯给予患者硫酸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0612,生产厂家:自贡恒远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初始剂量:将20 ml的硫酸镁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静滴,确保在半小时滴完;维持剂量:将60 ml硫酸镁溶于5%葡萄糖1000 ml中静滴,保证其在8 h左右滴完;剂量补充:应用10 ml的硫酸镁肌注。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硝苯地平片(生产厂家: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0873)与酚妥拉明(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513;生产企业: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治疗,服药方式:硝苯地平片,30 mg/d,口服;20 mg酚妥拉明溶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依据患者血压的实际变化情况对滴速进行调整。

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其后对其疗效进行评定。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定,评价标准参照文献[4]《妇产科学》第8版中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其中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消失或改善明显,血压下降,收缩压15 mm Hg,尿蛋白阴性;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接近消失或有所改善,血压有所下降,但>100 mm Hg,尿蛋白水平降低;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善,血压未下降至理想水平,尿蛋白与水肿情况无变化或病情加剧;总有效=显效+有效。(2)对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3)对患者妊娠结局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对SPSS 20.0软件,对本次研究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研究组:显效26例(45.6%),有效29例(50.9%),无效2例(3.5%),总有效55例(96.5%);参照组:显效16例(37.2%),有效17例(39.5%),无效10例(23.3%),总有效33例(76.7%),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

研究组57例患者中,胎儿窘迫6例,占比为10.5%,新生儿窒息4例,占比为7.0%,未出现新生儿死亡情况,产后出血10例,占比为17.5%;参照组43例患者中,13例胎儿窘迫,占比为30.2%,8例新生儿窒息,占比为18.6%,1例新生儿死亡,占比为2.3%,20例产后出血,占比为46.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且患者肾、肝、心等功能治疗前后均处于正常范围中。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妊娠并发症,在临床中比较多见,其不仅会影响到妊娠的结局,甚至会对母婴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当下临床中尚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特效方案,且治疗的原则大多以利尿、解痉、扩容、降压、改善血循环及促进心排血量等对症支持为主[5]。经查阅相关资料得出,硫酸镁用于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确切,其能够通过V离子的释放进而发挥出钙离子拮抗的效果,从而使患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得以增强,外加对血管与神经相连处胆碱的释放进行有效抑制,最终确保骨骼肌与平滑肌松弛,起到扩张血管与解痉的疗效。除却上述作用外,硫酸镁还能够防止心脑器官衰竭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基于上述众多优点,因而硫酸镁已被证实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理想且首选的药物,但无法忽视的是,硫酸镁也有其缺点,在于其药物作用起效较为缓慢,并且降压的效果不理想,若单独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会出现总体疗效不佳的情况。

楚留芬[6]研究指出,若硫酸镁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联合其他的药物,则治疗的效果与单一应用硫酸镁治疗相比要高得多。硝苯地平片为Ⅱ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其疗效主要体现在全身血管扩张、平滑肌松弛及钙离子通道内流抑制等方面,此外,通过口服的形式进行治疗,其药效时间不仅比较长,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有相关研究表明,硝苯地平片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血管扩张的效果,但对于非高血压患者来说,其扩张血管的疗效并不确切。硝苯地平片药物作用机制为:通过对钙离子通道内流进行抑制,进而使平滑肌细胞当中的钙离子浓度被降低,最终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松弛平滑肌、扩张全身血管,发挥出迅速降压的疗效。

酚妥拉明为α受体拮抗剂,其主要应用于血管痉挛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对心脏能够产生兴奋的效果。酚妥拉明使用过后,能够抑制外周交感神经,同时扩张体循环小动脉,包括降低外周阻力,进而使心脏的负荷减轻,起到血压降低的效果。另外,酚妥拉明还能够通过对去甲肾上腺素进行阻断,进而使心肌的收缩力有效增加,加快患者的心率,发挥出心脏输出量增加的效果。姜长丽等[7]研究了酚妥拉明与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得出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不仅能影响到患者妊娠的结局,更能对患者分娩的方式产生影响。

经本次研究不难看出,研究组患者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其治疗的总有效率(96.5%)显著高于单纯应用硫酸镁药物的参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谢丽云.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5):250-251.

[2]王金香.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3,45(24):3731-3732.

[3]徐莉.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临床应用疗效[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5,30(2):120-122.

[4]饶晓艳.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5):2804-2805.

[5]葛慧华.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的疗效观察[J].母婴世界,2015,25(10):143-144.

[6]楚留芬.妊高症应用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及硫酸镁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3(1):136-137.

篇7

【关键词】 妊娠期内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征;早期诊断;综合治疗;适时终止妊娠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早期诊断、早期处理,能更好的降低其危害。现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中诊断为HELLP综合征患者28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我院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总计为483例,当中诊断为HELLP综合征的28例,其中完全性HELLP综合征18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10例,年龄18~40周岁,孕周32~40周,足月产12例,早产16例。

1.2 诊断标准[1,2] HELLP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美国田纳西大学的诊断标准:①溶血:外周涂片见变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0.015,总胆红素>20.5 μmol/L,以间接胆红素为主,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尤其中>600 U/L者,以上任何一项异常均提示溶血;②丙氨酸转氨酶(ALT)>70 U/L,门冬氨基转氨酶升高;③血小板计数

1.3 临床表现 ①28例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症状:血压升高120~180/80~160 mm Hg,尿蛋白(+)~(++++),水肿(+)~(++++),其中伴有抽搐者6例;②特殊表现:恶心、呕吐8例,右上腹胀或腹痛3例,头痛、头晕6例,牙龈出血、鼻出血3例,全身皮肤瘀斑出血点2例,视物模糊3例,皮肤黄染3例;③并发症:并发DIC 8例,胎盘早剥3例,FGR 4例,心功能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2例,视网膜剥脱2例,脑卒中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2 结果

2.1 孕产妇结局 孕产妇死亡2例,死亡原因分别为DIC、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2/28)7.14%,存活者1例因肾功能衰竭需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余患者1~5 d内症状消失,2~7 d内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

2.2 围生儿结局 围生儿死亡6例,其中宫内死亡1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4例,HIE3例,低体重儿4例,消化道出血2例。生存围生儿均转新生儿科监护治疗。

3 讨论

3.1 病因与发病机理[3]本病的病理改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同,如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与消耗、纤维蛋白沉积和终末器官缺血等,但为何发展为HELLP综合征启动机制尚未清楚,它的发生可能与过量的固有脂肪酸氧化失调有关[4],亦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3]。

3.2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病情变化快,易出现DIC(21%),胎盘早剥(16%),急性肾功能衰竭(7.4%),肺水肿(6%),肝被膜下出血(0.9%)等严重并发症[5],围生儿宫内生长受限,死胎、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死亡等发生率也比较高,因此早期诊断极其重要。本病表现多为非特异性症状,在妊娠期高血压及产妇中出现右上腹胀或腹痛、恶心、呕吐时,应考虑本疾病,可通过动态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尽可能早期诊断,提高对部分性HELLP综合征的诊断率。实验室检查中LDH升高出现最早,是诊断早期溶血的敏感指标;AST和ALT升高多出现在血小板下降之前,血小板计数和LDH水平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通过对我院病例资料的分析发现:我院前期收治的HELLP综合征患者多数为完全性,多由基层医院转诊或因产前未进行规范检查而导致预后较差,在高度重视其非特异症状后,诊断为部分性的病例大大增加,治疗效果明显好转。但仍需注意的是:15%的HELLP综合征患者可既无高血压也无明显的蛋白尿[3],提醒我们该综合征的复杂性。

3.3 综合治疗 我院对诊断HELLP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效果明确。①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原则以解痉、镇静、降压及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②产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各项参数改善,并可促进胎肺成熟,产前使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q12,产后继续使用2~3次;③控制出血,纠正贫血,增加血容量,提倡成份输血,原则是缺什么就补什么,积极纠正DIC,对改善母体预后有很大帮助,可使用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5];④同时积极保护各器官:护肝治疗,纠正心衰、肾衰等;⑤适时终止妊娠。

3.4 终止妊娠 HELLP综合征不是剖宫产指征,但终止妊娠是阻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阻止HELLP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手段,过去认为HELLP综合征是进行性的,延迟分娩会造成不良后果,一旦确诊应迅速终止妊娠,但最近的观点认为对于孕周

参考文献

[1] 曾非,陈涤瑕,陶春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终止妊娠时机及方法探讨.实用妇产科学杂志,2005,21(10):620-622.

[2] 周应芳,杨慧霞,王建六,等.妇产科热点问题聚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404-407.

[3]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9-100.

篇8

关键词:产前子痫;分娩方式

产前子痫是指子痫前期孕妇出现抽搐或昏迷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一旦发生抽搐,母婴死亡率高,为有效降低母婴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现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18例产前子痫病例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18例产前子痫患者,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5例,单胎17例,双胎1例,足月产16例,早产2例(均34w),仅2例中孕时产检1次,其余均无行有效产前检查。18例均是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进而出现抽搐及意识障碍,抽搐一般持续1~1.5min后停止,但易反复,本组病例中抽搐1~3次16例,4次及以上2例。

1.2方法立即左侧卧位,减少误吸,开放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处理原则是控制抽搐,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控制血压,抽搐控制后终止妊娠,多学科参与治疗并发症[1]。

1.2.1控制抽搐予25%硫酸镁20ml加入25%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5min),继之以2~3g/h静脉滴注,维持血药浓度,同时予安定10mg静推,必要时可予异丙嗪25mg,氯丙嗪25mg以镇静控制抽搐,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滴以降颅压,减轻脑水肿。

1.2.2降压血压过高时可用酚妥拉明、硝苯地平等降压药协同降压,目标将收缩压控制于130~139mmHg,舒张压控制于80~89mmHg,血压下降平稳,血压不可过高,亦不可过低。

1.2.3纠正缺氧和酸中毒吸氧,必要时可予5%碳酸氢钠125~250ml静滴纠正酸中毒。

1.2.4终止妊娠抽搐控制后2h可考虑终止妊娠,或经足量的解痉、降压药物治疗仍未能控制抽搐者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1.2.5护理保持安静,避免刺激,防止口舌咬伤,防止误吸,导尿,注意生命征、尿量等。

1.2.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量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及早发现心力衰竭、脑出血、肺水肿、HELLP综合征、肾衰竭、DIC等并发症,积极处理,可请心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眼科等多学科协助抢救。

1.2.7产后仍需密切注意血压情况,防止产后子痫及各种并发症发生。

2结果

2.1分娩方式子痫孕妇抽搐控制后2h根据病情予终止妊娠,或经足量的解痉、降压药物治疗仍未能控制抽搐者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对宫颈成熟者(宫颈评分>9分),可行人工破膜加静滴催产素经阴道分娩。本组18例病例中所有孕妇孕周均已达34w,新生儿出生预后好,均予终止妊娠,1例经产妇宫口开5cm,抽搐控制后经人工破膜后经阴道分娩,其余17例孕妇短时间无法经阴道分娩,均以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

2.2产前子痫对孕妇影响18例中剖高娩17例,仅1例顺娩,增加了剖宫产率;18例中发生胎盘早剥1例,产后出血2例,无孕产妇死亡。产后出血产妇经促宫缩、补液等处理后出血止,产妇恢复好。

2.3产前子痫对围生儿影响18例中早产2例,足月产16例,其中胎儿窘迫2例,新生儿窒息1例(Apgar评分6~7分),高危新生儿转儿科治疗后一般情况好。

3讨论

产前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阶段,严重影响母婴生命安全,可引起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HELLP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20w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因此积极防治妊娠高血压疾病,降低子痫发病率,提高子痫救治能力,是降低子痫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的必要手段[2]。

本组18例均无进行规范产前检查,因此应普及妊娠相关知识,努力提高孕产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症状的普遍认识,对妊娠妇女需要强调她们注意是否有双下肢浮肿、头痛、视物模糊等,规范产前检查,及时诊治。本组病例显示产前子痫除药物治疗外,适时剖宫产是抢救子痫孕产妇有效手段,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待病情稳定后,又无手术禁忌症时,选择剖宫产最为安全,同时,手术选择硬膜外麻醉对患者也安全。产时产后仍需要严密观察血压改变,防止产后子痫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多学科协助抢救对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4预防

预防和降低产前子痫,需做好规范、系统的产前检查,开展妊高症预防,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加强健康教育,使孕妇掌握孕期卫生基础知识,自觉进行产前检查。产前检查可以及早发现产妇高血压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早治疗,提高孕产妇、围生儿生存率;如果延误治疗,可诱发产前子痫,危及母婴平安。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与休息,提高产前检查质量,轻度子痫前期孕妇应保证充分休息、合理饮食,注意血压变化情况,做好自我保健,积极配合治疗,若出现自觉症状,应重视;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应提早住院治疗,必要时及早终止妊娠。国外有研究表明补钙1~2g/d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诊断步骤]

(一)病史采集要点

患者有一些高危因素,如年轻初产妇和高龄初产妇、营养不良、多胎、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红斑狼疮、磷脂综合征、水肿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史、有家族史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风险增加。

(二)体格检查要点

1.高血压 是指持续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至少相隔6小时测两次达上述标准。

2.蛋白尿 是指24小时尿蛋白≥300mg或两次相隔6小时随机尿中尿蛋白定性(+)。

3.水肿突然增加或每周体重增长≥0.9妇或每月体重增长≥2.7 kg是子痫前期的先兆。

[诊断对策]

(一)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可作出诊断,注意询问有无自觉症状如头痛、视物模糊及上腹部不适。

(二)临床分类

1.妊娠期高血压 BP≥140/90mmHg,且妊娠期首次出现,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可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2.子痫前期 分轻度和重度。

轻度:妊娠20周后出现,BP≥140/90mmHg,尿蛋白≥300mg/24h尿或尿蛋白定性(+),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

重度:妊娠20周后出现,BP≥160/110mmHg,尿蛋白≥2g/24h尿或尿蛋白定性(++),血肌酐>106μmol/L,血小板<100×109/L,微血管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上腹部不适。

子痫:子痫前期孕妇出现抽搐。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尿蛋白,若出现尿蛋白≥300mg/24h尿;高血压孕妇20周前突然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BP≥140/90mmHg,孕前或孕20周前或孕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后。

(三)预测方法

可在妊娠中期进行,预测阳性者孕妇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密切观察随诊,方法有:

平均动脉压(MAP):大于或等于85mmHg有发生子痫前期的倾向,大于或等于140mmHg时易发生脑血管意外,致孕妇昏迷或死亡。计算公式MAP=(收缩压+2×舒张压)÷3。

翻身试验:孕妇左侧卧位测血压至稳定,翻身仰卧5分钟再测血压,后者较前者舒张压≥20mmHg,提示有发生子痫前期的倾向。

血液流变学实验:血细胞比容≥0.35,全血黏度>3.6,血浆黏度>1.6时提示有发生子痫前期的倾向。

[治疗对策]

(一)治疗原则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是解痉,镇静,适当降压与扩容,利尿,适时终止妊娠。治疗目的是对症治疗为主,防止子痫发生,预防母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延长孕周以期达到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目的。

(二)治疗方案

1.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左侧卧位,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子宫胎盘的血供。

2.解痉 首选药物仍是硫酸镁,硫酸镁可以控制子痫抽搐及预防抽搐,其作用机制是镁离子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信息传导,使骨骼肌松弛;镁离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抑制内皮素合成,降低机体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从而缓解血管痉挛状态;镁离子使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下降,从而解除血管痉挛,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镁离子可提高孕妇和胎儿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改善氧代谢。

用药方法:静脉给药首次负荷剂量25%硫酸镁10~20ml加于10%葡萄糖溶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其后25%硫酸镁6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0ml中静脉滴注,速度l~2g/h,夜晚可根据血压情况以25%硫酸镁10~20ml加2%利多卡因2ml于臀部深部肌肉注射,24小时总量为20g左右。

用药注意事项及毒性反应:正常孕妇血清镁离子浓度为0.75~1mmol/L,治疗有效浓度为1.7~3mmol/L,超过3 mmol/L可发生镁中毒,因此,用药期间要定时监测膝反射、呼吸、尿量,监测血镁浓度,准备钙剂解毒,产后24小时可停药。一旦出现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小于16次/分,尿量少于25ml/h或少于600mI/24h等中毒反应需停用硫酸镁,并用10%葡萄糖酸钙10m1静脉注射。

3.镇静 适当镇静可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达到缓解症状,降低血压的作用。

地西泮(安定):具有镇静、抗惊厥、松弛肌肉的作用,对胎儿影响小,2.5~5mg口服,每日3次,或10mg肌肉注射或静脉缓慢推注,抽搐过程中应用要注意呼吸抑制的副作用以免引起心跳骤停。

冬眠药物:可抑制神经系统,有助于解痉降压,控制子痫抽搐,同时会影响肾及子宫胎盘血供,对肝脏有损害,用于硫酸镁治疗效果不好者。此类药对呼吸有抑制作用,故估计6小时内分娩者禁用。哌替啶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 mg肌肉注射,一般用半量。

其他镇静药:苯巴比妥、吗啡,有抗惊厥、抗抽搐作用,可用于子痫发作时控制抽搐,此类药对呼吸有抑制作用,故估计6小时内分娩者禁用。

4.降压 目的是延长孕周和改变围生期结局,理想的降压药应是安全、有效、便于控制调整、对母儿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不影响子宫胎盘的灌注。用药指征是血压≥160/100 mmHg或舒张压≥105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妊娠前已用降压药者。常用降压药:

肼屈嗪:血管扩张剂,能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心排血量、肾血流量及子宫胎盘血流量,心力衰竭者不宜用。用法:10~20mg,每日3次,或40mg加入500ml葡萄糖内静脉滴注,有心力衰竭者不宜用。

拉贝洛尔: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不影响肾及子宫胎盘血流灌注,有促胎肺成熟作用。用法:50~1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数,血压稳定后改口服100mg,3次/日。

尼莫地平:钙离子通道阻滞剂,20~60mg,每日2~3次,或20~40mg加入250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总量不超过360mg。

硝苯地平(心痛定):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解除外周血管痉挛,10 mg,每日3次,每日总量不超过60mg,由于起效快,目前主张口服而不主张舌下含服。

甲基多巴:兴奋血管运动中枢的α受体,抑制外周交感神经,250mg口服,每日3次。

硝酸甘油:起效快,25~50mg加入500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硝普钠:速效血管扩张剂,药物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其代谢物氰化物对胎儿有毒,仅在分娩期应用其他降压药效果不好且放弃胎儿者短期应用或产后应用,妊娠期不宜使用,25 mg加入500 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5.扩容 仅用于血液浓缩,严重低蛋白血症。扩容指征:红细胞压积>35%,全血黏度>3.6,血浆黏度>1.6可适当扩容,扩容剂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白蛋白、血浆、碳酸氢钠等,扩容禁忌有心衰、肺水肿,脑水肿或肾功能不全。

6.利尿 仅用于全身水肿、心衰、肺水肿、血容量过多者,常用速尿。

(三)终止妊娠

1.剖宫产 手术指征:凡病情严重,宫颈不成熟估计短期不能阴道分娩者行剖宫产。包括: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控制后,溶血、肝酶升高和先兆子痫相关的低血小板计数(HELLP)综合征,子痫前期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麻醉较安全,需左侧卧15°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2.阴道分娩及阴道助产 宫颈条件成熟,病情较轻者可阴道分娩,宫口开全为缩短第二产程需行阴道助产。

[产后观察及处理]

严密观察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血压高可继续应用降压药,为防止子痫抽搐术后可应用硫酸镁至产后24小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产后出血情况。

[出院后随访]

1.出院时带药 出院可适当带降压药。

2.定期复查 血压、尿常规、眼底以及肝肾功能等。

参 考 文 献

篇10

1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妇女所出现的血压异常增高,其发生率约占妊娠妇女的10%左右。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全国产科学组制订了《妊娠期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此共识将妊娠期高血压分为如下四类:

1)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孕龄20周前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产后12周后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

2)妊娠高血压: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尿蛋白阴性,产后12周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3)子痫前期/子痫: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常伴有水肿与高尿酸血症。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

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因而其临床特征与处理原则也有所不同。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妊娠期高血压的降压治疗,能预防子痫前期发生和改善胎儿娩出。但是当血压过高时,降压治疗还是很必要的。

妊娠前已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孕妇应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避免因血压过低而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对于轻度高血压孕妇(血压

慢性妊娠期高血压非药物治疗同一般慢性高血压,主要有限盐、休息、调节情绪。因为考虑药物副作用,非药物治疗应显得格外重要。

慢性妊娠期高血压在降压药物选择上主要考虑药物副作用。但是有关各类降压药在妊娠妇女中的安全性研究循证医学证据并不多,多半是专家共识的观点。表1为去年公布的我国妊娠高血压专家共识提出的药物治疗建议。2007ESH高血压指南指出孕期不宜使用的降压药ACEI和ARB,可能引起胎儿生长迟缓,羊水过少,或新生儿肾衰,亦可能引起胎儿畸形。对利尿剂还有争议,有人认为利尿剂可进一步减少血容量,使胎儿缺氧加重。先兆子痫妇女血容量减少,除非存在少尿情况,否则不宜使用利尿剂。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降压药物对妊娠妇女是绝对安全的,多数降压药物在美国FDA的安全性评价中属于C类水平,即不能除外对母子具有风险(见表1),因此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选择药物时应权衡利弊。应在妊娠高血压加强生活方式改善的宣传,特别是情绪调整、饮食控制,适当休息和活动,有助于改善孕妇及胎儿预后。妊娠期高血压的最佳降压策略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探讨。表1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的治疗药物

药物(安全性分级)剂量对孕妇的不良影响证据水平(临床研究)甲基多巴(B)500mg~3g/日,2次/日外周水肿、焦虑、恶梦、嗜睡、口干、低血压、孕妇肝损害,对胎儿无严重不良影响大型拉贝洛尔(C)200mg~1200mg/日,2~3次/日持续的胎儿心动过缓,低血压,新生儿低血糖大型氢氯噻嗪(C)12.5mg~25mg/日胎儿畸形、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大型硝苯地平(C)30mg~120mg/日低血压,抑制分娩(尤其与硫酸镁合用时)小型肼屈嗪(C)50mg~300mg/日2~4次/日低血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中型ACEI(D)孕妇禁忌羊水过少、宫内生长迟缓、肾衰竭、低体重出生、大型ARB(D)孕妇禁忌心血管畸形、多指趾畸形、尿道下裂、自发性流产、中型直接肾素抑制剂(D)孕妇禁忌胎儿肺发育不全、颅骨面骨发育不全无2更年期及绝经期高血压

更年期的到来是女性激素变化的又一标志。围绝经期雌、孕激素水平开始降低。雌激素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闭经后血压上升关系最为密切。其中雌激素对血压的影响作用见表2。

扩血管作用内皮细胞:NOPGI2ET21平滑肌细胞:松弛作用(抑制Ca的细胞内流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ACEAT1受体血管紧张素原·抑制肥胖(特别是内脏脂肪)·降低食盐敏感性·调节植物神经活动显然雌激素水平降低后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收缩和RAS系统的活性增高,以上两方面均会导致血压升高。肥胖可以说是闭经后血压上升的原因之一。中老年后男女肥胖的发生率均增加。肥胖也能促进女性更年期的到来。闭经后数年间,全身及腹部的脂肪均明显增加,而肌肉组织则明显减少。应用CT对腹部的分析中显示,内脏脂肪随着闭经其增加尤著。此外,闭经后女性的腹部内脏脂肪量,与胰岛素抵抗性(与血压关系中重要的指标)之间存在独立的正相关关系。另外体内E2水平严重降低,加重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体质量每增加1kg危险因素即增加5%(P

尽管雌激素通过许多环节影响血压,但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情况下,激素替代治疗并不能降低绝经后高血压女性的血压,这提示绝经后女性激素的降低并不能完全解释高血压女性绝经后的血压上升,相对的,绝经后女性雄激素降解减少,也起到一定作用。雄激素通过RAS使血压上升,RAS促进氧化应激的发生,使产生血管收缩物质,并减少NO。

另外,近两年来,有学者发现,绝经前后的血压变化可能与体内女性激素变化带来的绝经前后女性盐敏感性变化有关。年轻的未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对盐不敏感,而绝经后女性,盐敏感性明显增加。肾脏血液动力学调解,与女性激素明显相关。同时钠的排泄也与女性激素有关。这一机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老年女性患者利尿剂效果较好。

Smulyan等研究结果发现,男性与女性比较在一生中肱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均高,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脉压(PP)、最大重量速度(PWV)等会出现一些差异和变化。40岁以前,PP男性高于女性,55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上述变化除了有内分泌的原因参与外,还与女性身材和动脉树有关,这些因素影响血流动力学。如心率快,每搏量小,使女性SBP、DBP均低于男性。血液从左室泵出后,血液形成的波动以一定的速度沿动脉向周围血管传播,当遇到血管分叉的相对狭小处或小动脉时动脉波返回心脏,此时心脏左室处于收缩末期或舒张早期。女性身长较男性矮小,其动脉树相对短小,动脉波返回的速度变快,落在前传的压力波的收缩期,扩大了峰值收缩压,未落入舒张期使舒张压相对低于男性,故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的PP要高于男性,而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更易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因为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都证实,PP增加可以加重动脉硬化进程,增加心血管事件,从另一角度,可能是闭经后几年女性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的又一机制。

绝经期妇女高血压的治疗:迄今为止有关降压治疗的大规模试验都是以男性患者为主体。总体上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高血压患者,都能从降压治疗中获益,有些研究证实降压治疗对女性高血压患者在预防卒中方面获益高于男性,而在预防冠心病方面男性高于女性。比较不同降压药在降压和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的差异方面的研究不多,已有的研究证实可能对于某类的降压药,两性患者间确实存在性别差异。因为男性和女性高血压,在发病机制方面确有差异,今后此方面还需要循证医学进一步证实。

1)非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对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获益劣于男性。女性患者控制体质量较男性患者困难,但是减盐获得的降压效果高于男性。

2)药物治疗:目前报道的两性之间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差异可能是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造成的。例如β受体阻止剂,临床上使用相同剂量的药物,女性心率与血压下降效果更好。同是β受体阻止剂,也有完全相反的结果。ACEI可能在女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不如钙离子通道阻止剂和利尿剂,原因可能是因为与男性患者比较,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稍弱。利尿剂可能对女性患者更有效。ACEI所致的干咳等更易发生在女性。

总之,女性高血压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妊娠期和绝经期这两个特殊时期,应作为高血压诊治中的一组特殊人群对待。

(参考文献略)

〔专家简介〕姜一农(1964_),教授,医学博士,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本科,1990年获心血管内科硕士。毕业后留附属一院心血管内科工作。1995年获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赴日本爱媛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3月毕业返院工作。2000年任硕士生导师,2004年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血压病的脏器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完成科研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三项,辽宁省教委基金两项。出版专著三部,《实用心血管急症》、《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图解PTCA手技》,分别任主编、副主编、主译,参编著作6部。参加卫生人民出版社全国统编教材《诊断学》的编写工作。在国内外五十余篇,2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