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收获及感受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收获及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实践收获及感受

篇1

一、       体会到了种植的快乐。

学生在真实的种植活动充满了激动和喜悦,每一个新的发现都令他们欣喜若狂;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会让他们兴奋不已;收获的时刻更是让他们心潮澎湃。有的同学在日记里写道:收花生的时候了那么多,好累呀。但是吃到那么好吃的花生,我觉得再累点我也高兴,我终于吃到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花生了。还有的同学对我说:“老师,我特别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同学们也都挺爱上这样的课的。”我的眼前再一次浮现出孩子们收获时的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孩子们的这些心声也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方面应多注重实践和操作,尽量使学生们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热情。

二、       感受到了种植的艰辛。您现在阅览的是第一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种植也是艰苦的,播种、拔草,浇水,收获,每个环节都不轻松。在烈日下拔草,课余时间浇水,大汗淋漓地收获……,这些都使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种植的不易,农民的辛苦,感受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有的学生说:“唉,不知道种花生这么累呀,今天我算了解到‘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了。还有的同学说:“我们干一会活就累,农民伯伯长年累月地劳作,我真是很佩服他们。”是的,每一项劳动都是艰辛的,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已体会到了这一点。

三、       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

在体会了劳动的快乐与艰辛之后,学生们懂得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转变了对劳动的态度。他们在劳动中体会到了乐趣,就愿意参加到劳动中去;体会了劳动的艰辛,就会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在平时的各种劳动中,不见有的同学再畏畏缩缩了,更多的是同学们挽起袖子,在劳动中大显身手的情景。

四、       能力得到提高。

篇2

一、在审美中激趣

美的事物能让学生产生爱慕之心,从而激起他们创造美的情趣。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劳动,学生会感到劳动是一项轻松、愉快的活动,产生热爱劳动的思想。

在小学劳动课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属于手工艺品的制作,这些手工艺品大多美观、精巧,有利于激起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学生以情趣为动力,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制作美,感受美。例如:在教学《做动物书签》一课时,我在课前制作了一张精美的小象书签。上课时,我先把书签展示给学生,同学们一看到这憨态可掬的小象时,都说特可爱。我抓住时机介绍书签的作用,更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产生了制作书签的欲望。接着,同学们专心学习制作方法,认真设计,制作书签。一节课下来,一张张形式多样,色彩艳丽的书签便在学生的劳动中产生了。

二、在实践中激趣

劳动要付出体力或脑力,需要作出一定的牺牲,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会认为是一项又苦又累的差事,害怕劳动,不愿劳动。怎样才能让学生变“苦”为“乐”呢?我认为,教师可设法增强劳动情趣,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找到快乐,逐渐培养起热爱劳动的精神。例如:在劳动课教材中有一课是教学生煮茶叶蛋,教学时,我让学生将电饭锅、鸡蛋、茶叶等必需品带到教室,学习理论后及时实践。在煮鸡蛋时,我告诉学生怎样辨别鸡蛋是否熟了。这可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于是积极地投入到煮鸡蛋的劳动中。通过实践,验证了我说的方法行之有效。有的学生问我这法儿从哪儿学的,我告诉他们,这是经验,经验来源于实践。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在整个煮茶叶蛋的过程中一直饱含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去观察,去实践,煮好茶叶蛋,同学们不但没感到麻烦,而是兴味盎然,总有一种余兴未尽之感。

三、在游戏中激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如果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贯穿在游戏中,寓教于乐,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劳动情趣。

在教学《认识几种粮食作物》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课本上认识了几种粮食作物的名称、特征及用途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收集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几种粮食作物,将它们混在一起摆在讲台上,让学生按纸上作物的名称去捡出相应的粮食作物,看谁捡得又准又快。游戏开始后,几个学生兴致勃勃地在讲台上找。经过几分钟紧张的劳动,几位同学先后按要求完成了任务。

四、在品味收获中激趣

篇3

附小坐落在南昌市繁华的南京东路上,校园面积不大,“开心菜园”在学校西边的围墙根下。在校长余卫的陪同下,记者参观了这块布满绿色的菜园。虽然时令已至隆冬,但挺立在寒风中的萝卜、白菜、大蒜等蔬菜却绽放绿色,为寒冬的校园涂上了一抹亮色。每一块菜畦上都插上了设计精巧的牌子,牌子上都有一个经过学生反复推敲的名字,如“疯狂菜地”“苗儿葱葱”“七彩菜园”“菜园”等。余卫校长介绍说,菜园的总面积600平方米,共有52块菜畦,每块菜畦6.5平方米,其中4块菜畦是专业菜农师傅种植的示范地。每个种菜小组由6~8名学生组成,负责耕种一块“责任田”。生机勃勃的菜园,成为整个校园景观的“点睛之笔”。

一条劳动育人的新路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江西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附小特色校本课程“开心菜园”的办学经验,南昌市的一些学校也派人到附小参观学习,“开心菜园”已经成为附小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2011年,学校拆掉了一些旧建筑,空出了一块地方。学校处于城区的黄金地段,寸土寸金。对如何使用这宝贵的600平方米空地,大家可谓众说纷纭。”校长余卫却有自己的想法,“把它开作一块菜地。我的这一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有劳动课,学校的劳动教育培养了我对劳动的感情,对我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现在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在城市里长大的,缺少许多与泥土亲近的童趣,甚至有的孩子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当时网络游戏‘开心农场’很流行,我们学校也有学生玩这种游戏,喜欢在网上‘种菜’‘偷菜’。我们为什么不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开心农场’呢?用劳动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敬畏之情,锤炼学生的人格。”余卫诠释了创办“开心菜园”的创意。

于是,附小面向五年级全体学生开设“开心菜园”校本课程,370多名学生每人都有一块“责任田”。“开心菜园”课程分课堂教学、种植实践和综合拓展活动三个环节。学校组织教师和菜农一起编写校本教材,组织学生到菜园种菜,聘请菜园专职管理员打理菜园,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拓展活动等,菜园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也成为传承田园文化的大课堂。

多年来,附小把“德育为先”作为贯穿办学始终的一条红线,精心实施“四大工程”:生命教育工程、文明教育工程、科学素养工程、艺术修养工程,奏响了立德树人的交响曲。现如今,又创办了“开心菜园”,让学生在学习种菜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开拓了一条育人的新途径。

知行合一的大课堂

锄地、播种、填土、浇水……这些平时在田间见到的耕作场景如今被“搬”到了附小校园里,而种地的“主人翁”也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了稚气未脱的小学生。2013年秋季开学的第一天,附小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开心菜园”里收获自己上学期的“劳动果实”,欢乐的笑声在校园的上空飘荡。

“开心菜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要成员涂宜梅介绍说,种植实践环节是“开心菜园”校本课程的核心环节,每个星期学生需要到菜园来学习一次种植技术,每个小组每天需轮流派一名成员到菜园来观察菜的长势。学校从附近农村聘请了菜农师傅担任学生的“种菜导师”,邀请有关农学专家来给学生讲解“蔬菜里的科学”。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要亲身体验从整地做畦、施基肥、播种、育苗、定植、施肥、浇水、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的所有环节。学校设计了“时间安排表”和“我的发现问题卡”,各小组要记录种植日志,每个学生每周都要记录种植历程。与此同时,学校还将蔬菜种植延伸到家庭,鼓励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家庭阳台蔬菜栽培技术,尝试在家中阳台上用花盆种植蔬菜。

久居都市的孩子,对种菜有一种新鲜感,一听说种菜就有一种冲动。五(3)班郑隽驰同学《种植的乐趣》一文写道:“我们终于可以下菜地啦!眺望着校园右侧那一片我们的菜地,可以明显看出菜叶长大了很多,一阵微风拂过,犹如一片绿色的波浪在风中荡漾,好看极了!我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欢喜。”

“走进菜园,我快步走向我们的‘自由菜地’。绿色的菜叶好像一个活泼的绿色小精灵,在微风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仿佛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我蹲下来,俯下身子,轻轻地用手撩开萝卜上的菜叶。前几天都在下雨,已经明显看出底下的萝卜凸出来了,泥土还是湿润的,菜叶上沾有几滴新鲜圆润的露珠。雨后,一股泥土的味道飘荡在整个菜园的半空中,舒服极了。”

五(4)班涂文欣这样回忆学习种菜的片断:“松土、播种、除草、间苗、收获……每次校本课都令我难忘。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移栽小青菜的那堂课。移栽的步骤是这样的:先选定一棵小青菜,然后握住根部摇一摇它,使它附近的土松一点,然后用力一拔,把它。再选定一个空位,在那挖一个小洞,大小大概和青菜差不多,接着把青菜放进去,把挖出来的土倒在它旁边,用铲子铺均匀,最后用手按几下就栽好了……”

有趣的是,五(1)班贺思晨同学把自己比作一名“都市农夫”,喜欢感受劳动的味道。事实的确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种菜的每一道工序都学得非常认真,非常有心得。

“开心菜园”的创办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借鉴,很多工作得从零开始。教学生种菜,首先得有教材,学校组织教师和菜农一起编写校本教材《开心菜园》,分上下两册。涂宜梅老师说,教材的编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各种常见蔬菜的品种、特色及生长习性,掌握蔬菜的栽培技术,探究蔬菜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还可以通过了解二十四节气等知识,规划、打理自己的“开心菜园”。“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对教材进行修改和完善,不把教材编成简单的种植知识汇编,而是创造性地把‘实践安排表’‘我的发现记录卡’、种植日志簿和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教材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涂宜梅老师说。凝聚着教师们心血的校本教材《开心菜园》,于2013年4月荣获南昌市校本教材开发一等奖。

教学时,老师常常将学生带到菜地,让学生在自己的“责任田”中进行实践和探究。在教学实践中,附小以“开心菜园”为媒介,把种菜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科学等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丰富了学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例如菜园里的种植实践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为作文教学提供了素材。让学生坚持写种植日志,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细腻丰富的情感,学生写作文时不再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学校专门举办了命题作文比赛和优秀种植日志展览,让学生们分享在“开心菜园”里的体验和感受。又如美术教师很多时候会把学生直接带到开心菜园去上写生课,学校还开展全校性的蔬菜写生比赛。

再如英语课上的单词学习,每学习一个关于蔬菜的单词,学生们总能“牵”出一串相关的单词。“开心菜园”的主题墙上就张贴着各种蔬菜的英文名称,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学英语。

数学老师则指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分配各小组种植的蔬菜,各小组还要比拼哪种分配方法才更为科学和合理。

科学课在讲授“植物的生长变化”“食物中的营养”等章节的知识时,常会结合大家在菜园里的实践,让知识学习生活化,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校本课程“开心菜园”的教学,十分注重教与学、知与行的结合,让理论与实践激情嫁接。殷芳老师的《青菜的定植》获南昌市综合实践说课比赛一等奖,涂宜梅的《我种植、我快乐、我收获――开心菜园种植探究展示活动案例》获得全国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一等奖,她申报的个人课题《在开心菜园教学中践行生活教育思想的研究》已顺利结题。知行合一的校本课程,成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大课堂,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收获的不仅仅是菜

附小举办的“首届开心菜园收获节”,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涂宜梅老师介绍,收获节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种植活动征文比赛、菜园手抄报评比、菜园绘画比赛、菜园摄影比赛和菜园开放日活动,并会对部分收获的蔬菜进行展示以及举办菜肴品尝会。涂宜梅说,所谓菜园开放日,就是向全校的学生开放菜园,让他们参观菜园,了解菜园,激发他们对种菜的兴趣。一到开放日,特别让孩子们高兴的是,在收获节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种的菜带回家,让爸爸妈妈分享劳动的果实。贺思晨同学说:“回家后,我把三棵大白菜交给了妈妈,妈妈把它们炒成了一盘美味佳肴。我夹了一片白菜叶放在嘴里,啊――真甜!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蔬菜。其实,我品尝的不是白菜的味道,而是自己劳动的味道!”

是的,学生最大的收获不是蔬菜,而是成长。“在蔬菜种植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余卫校长高兴地说。

“原来农民伯伯种菜是这么辛苦,我们居然还这么浪费,吃不完的菜就倒掉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别人。我们其实心里都知道,可是只有亲身体会才能真正懂得。”五(3)班邓子怡深有体会地说。学生们在劳动中收获了成长。家长们也高兴地发现,孩子们变了,变得爱做家务了,变得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从孩子上了“开心菜园”课程,我们家的花盆都不是种花了,而是种青菜了。”

文化搭台,“开心菜园”唱戏。学校依托“开心菜园”, 组织开展了系列拓展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个锻炼和成长的舞台。舞台的帷幕徐徐拉开后,学生们饱含深情地朗诵了诗歌《种菜的那些事儿》,激起了一阵又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根据种植日志记录的事儿,孩子们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的收获和乐趣。群口相声《蔬菜争功》,展示了学生们对蔬菜营养价值的理解。歌舞《井冈山下种南瓜》则把学生们种植蔬菜的丰收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切都使“开心菜园”散发着浓浓的文化味。学校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通过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演绎“开心菜园”里的故事,让劳动在学生的心里崇高起来。

“开心菜园”不仅仅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也是其他年级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基地。蔬菜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奥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学会了观察与思考,并由此转化为对大自然的好奇、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对科学活动的热爱。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他们甚至开始关注媒体中常常说到的“三农问题”,学生的思想不断成熟,在别具一格的田园文化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名学生在《种植日志》中写道:“成功没有捷径,这次播种的经验使我明白一个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并取得成功,就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一个细节,马马虎虎,自以为是迟早都是要接受教训的。我们的学习难道不是这样吗?”

篇4

这次活动以激扬青春、为祖国及社会作贡献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同学们积极为校园作贡献,为创建更美好的社会环境而努力。现将具体内容归纳总结如下:

活动过程:

活动之一:校外活动——香山之旅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我们于10月26日集体去香山进行校外活动,陶冶情操。大家兴致勃勃地爬山,从山下看海拔好像没太高,但是真正爬起来就需要毅力了,大家在爬山时相互鼓励,几个小时后终于登上了最高峰,俯瞰北京城,不由得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慨。通过这次活动,增加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也使大家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很有收获。

活动之二:校内活动——召开主题班会

关于图日活动的主题班会,在精心的准备中准时召开了。团委及各班委发言之后,随即展开了对活动主题的激烈发言讨论,秩序井然,但气氛却是从始至终保持活泼,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班的特点。每个人都谈了自己的想法,并联系到日语专业的学习,时间在轻松中度过。

活动之三:美化校园

我班开展了秋季美化校园的活动,为期一天。班委会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班干部一定要吃苦在前,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十月的太阳并不灼热,但也明媚。我们班分了两个组,一组负责清洁教室卫生,捡起掉在地上的纸屑;二组负责美化草坪,清洁草坪上的垃圾。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而且使大家对爱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活动之四:感受中国文化底蕴——中秋团聚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为了感受祖国文化底蕴,进一步弘扬文化传统,我们班于中秋前夕举行了团聚联欢的活动,并且一起品尝月饼。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有意义的传统,也寄托了我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活动之五:追逐梦想——放飞气球

我们组织了全班同学进行全体签名活动,并放飞了系有同学们愿望纸条的彩色气球。大家都表现得很积极,仰望着亲手放飞的气球,大家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梦想成真。

总结:

篇5

关键词:园地;管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2

幼儿园如何更好地创设种植园地,充分发挥它在育儿中的有效作用,成为孩子的实践基地,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开辟园地,做好铺垫

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我园的种植园地由于是刚开辟出的新地,周围是绿化带,中间土质非常贫瘠―黄土,一点肥料也没有,土的下面还有许多石块,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请教了瓜果蔬菜中心技术员进行指导。按照他们的建议,我们先进行了园地的整理,将一些石块等杂物去除掉;然后购置了80斤复合肥料,并和有关人士联系,拖来了一车有机肥料,请后勤人员进行园地的二次整理,通过整治后的园地为孩子们参与提供了一个好的实践场所。

二、巧妙规划,种植空间

种植园地是幼儿喜爱观察、乐于亲近的小园地,种植园地空间越大,越有利于开展种植活动。由于校舍面积小,那么如何利用这狭小的空间,创设丰富的绿色园地,让孩子在园中感受大自然呢?我们从本园实际出发,把幼儿园的种植园地进行了合理有效的规划,按照区域化进行布置,改变平面化,突出立体化。

如我们幼儿园靠教学楼东边有一块近三百多平方米的校园绿化带,我们用栅栏把它围起来,有以苹果为底图的“快乐种植、你我分享”为主题的环境创设形象墙;里面有种植园简介、种植方法宣传牌;还有贴有标签的工具箱,里面分摆放劳动工具,如:铁锹、水桶等。绿化的苗木作为“小围墙”。我们把这块地分为三大块,每年级一块,每块有形成一畦一畦的,分到每班,再给每班制作种植园地标志牌。并且要求各班根据本班的特色来种植相应的作物。

此外,空间确定后,具体的规划和安排应该是教师和孩子共同的工作,有时也可以请家长及其他社区志愿者参与。幼儿园的种植空间切忌一刀切,切忌剥夺教师和孩子的决定权,不然,种植的课程价值就可能降低。

三、有效发挥,园地作用

我们倡导的是广泛种植,因此一切需要种植植物的地方,哪怕是一个花坛、一个角落都应属于种植园地的范围。幼儿园的水泥地、砖地、塑胶地够用就行,种植园地的面积应该尽可能扩大。在规划种植园地时,关键是要让幼儿成为种植、管理和欣赏的主人。我们要让植物进入幼儿园每一个可能的角落,让自然的生机充盈幼儿园每一个空间,让幼儿园的环境真正活起来,让幼儿园真正成为花园和乐园,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观察、发现和管理的机会。

幼儿园的环境常常是家庭环境的楷模,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常常是家庭教育的榜样。因此,注重种植,注重对植物观察的教育,有可能会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幼儿园应该将关注植物、关注生命、注重观察等基本理念传播给家长,让家长注重家庭种植,注重引导幼儿关注社区中及其他自然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植物,给孩子创造一个家园一致的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真正有效地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四、合理设置,种植内容

幼儿园的种植园地不仅具有观察、观赏等作用,更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文化。从选种到种植,从管理到收获,都是一个个生动的课程。因此,种植活动要讲究科学性,不是形式上的种植。种植内容既要考虑种类、时节,又要考虑幼儿发展和教育要求。我园地处县城,附近有蔬菜基地和农村实践基地等,我们结合这些有利资源,种植了土豆、玉米等农作物,还种植了茄子、辣椒、西红柿、草莓等蔬菜和水果,尽可能遵循植物多样化的基本原则。同时,我们还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要求,确定种植的内容,安排种植的时间。

幼儿园的种植应尽可能让孩子感受到收获的过程。因此,在设置种植内容时,就要考虑植物适宜的种植时间。如:我们在中班下学期种植黄豆,到大班的时候,就赶上了收获的季节,让大班孩子感受到了黄豆的完整成熟过程。幼儿园的种植园地不仅仅是小花草,更是大自然,只有科学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才能给孩子丰富的自然经验。

五、加强管理,科学指导

种植园地划分了,但施行一段时间后,发现问题又出来了,其一,大多数老师较年轻,没有种植的经验,地都挖不上来,如何播种更是不知。其二,在节假日时,由于田地无人管理,开学时,种植园地变成了荒草地了。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们专门聘请了种植专家,为我园的“种植指导员”,他对我们进行培训,并为孩子们手把手的教如何种植。此外,我们的种植园地管理由总务处负责监管。管理是一项相对长期的任务。幼儿园种植园地的管理主要是浇水、捉虫、松土之类的事项。这些事项不断重复,难免单调,这就需要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任务意识。当然,管理过程也是重要的观察过程,任何管理行为都是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发生的。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有助于孩子深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变化,使孩子产生惊奇感和好奇心。同时,要鼓励孩子通过各种方式记录植物的变化。对于植物产生的一些重要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孩子通过比较观察和讨论,尽可能用语言加以描述。

六、拓展延伸,走入社区

篇6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如何实施?一般可采用“四环式”教学模式,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针对学生或教材文本中提出的问题,经梳理、归纳后聚焦成中心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并制订出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与要求,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步,在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想一想等方式,去探究问题的奥秘与意义。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学生亲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探究、体验和反思,明确问题的本质,达成既定的目标。第四步,总结与交流。一般在学生回校后进行。主要是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总结、交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获,相互分享彼此的体验与感受。【案例】“爱惜每一滴水”教学写真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的问题是:自来水管里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它是“自来”的吗?自来水来得容易还是不容易?师生针对这个主题,制订了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计划。第二步: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自来水厂。学生察看自来水的源头,原来水是用动力机从江河提取,再通过管道输入厂中。在厂内的沉淀池,学生留意观察江河水中的泥沙经过沉淀后已经沉到池底。依次到了过滤池,学生摸一摸水体,比较过滤前后的水,后者更透明。在看消毒装置时,学生请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工人叔叔说:“用于清除水中的有害病菌,让水变得更纯净。”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用摄像机记录了丰富的影像资料。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学生亲历水厂,通过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和反思,认识到自来水来得十分不容易,要尊重工人的劳动,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第四步:总结与交流。参观完后,教师和学生集中到工厂的休息室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学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倾述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人说:“过去以为自来水就是自来的,我好无知。”“妈妈教我用完水要拧紧水龙头,我总是听不进去,还反驳说,‘不就是一滴水嘛?’现在我明白了,一滴水要经过这么多的工序,真是来得不容易啊!”“我看到了水厂工人忙碌的身影,我们每时每刻能喝到干净卫生的水,与他们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有的还激动地说:“水龙头流出的一滴一滴的水,需要花费一滴一滴的油,需要工人付出一滴一滴的汗,今后我一定要节约用水。”有同学趁机补充说:“是呀,节约用水,也是节约能源,是尊重工人们的劳动。”同学们既言说,又倾听,充分地分享彼此的收获。教学的辩证法证明,德育教学讲求深度,有赖于德育教学宽度的拓展。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有利于孕育儿童丰富的、真切的、深刻的体验。

二、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路径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可采用三条路径实施。

(一)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实施

所谓“走出去”,就是带着既定的学习主题,走出学校大门,直接进入事先所选定的社会情境中,包括社区、农村、工厂、企业、军营和各种专设场馆去进行教学。采用“走出去”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所到之处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以丰富、拓展和提升教育主题的教学品质。如教学“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师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教材中“从农村到大都市”、“西部大开发”等教学内容,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去参观总部设在湖北宜都的著名高新企业——湖北三峡鲟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鲟鱼驯养繁殖、饲料加工、鲟鱼制品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经过16年的艰苦创业,这家公司开发创新了循环水工业化养鲟模式,生产出了品质最优的鱼子酱和品种繁多的鲟鱼深、精加工产品,远销到欧美和中东国家。这家公司不仅注重自身高速发展,同时还带动公司周边的2900个农户养殖鲟鱼,年产鲟鱼6700吨,实现产值3亿多元,年户均增收3万元。同学们边听管理人员介绍,边在公司创办的“世界鲟鱼博览园”参观,亲眼目睹循环水工业化养鲟的壮观景象,欣赏流线型的硕大鲟鱼游弋水中的优美姿态,对“博览园”中琳琅满目用鲟鱼的肉、骨和各种器官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罐头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用鲟鱼皮制作的精美皮鞋、皮带、皮包等产品,同学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比一比、问一问、评一评、夸一夸,既满足了感官需要,又激活了思维,还有了深切体验。有的同学感动地说:“三峡鲟业公司真了不起!他们的产品既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还能帮助农民致富。”同学们收获一次感动,就会有情感的升华,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在社会课堂里经受的心灵洗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认知上的收获,一定会终身铭记在心。

(二)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实施

篇7

一、回顾历史,了解过去

1.明确目标,分批推进。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相当于准备阶段的启蒙教育,让他们认识祖辈、父辈们为了生存而必须使用过的劳动工具或生活器具,初步感知过去时代劳动的艰苦和生活的艰辛;让三、四年级学生了解过去年代祖辈、父辈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付出大量的劳动,即使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却换不来丰富的物质资源的残酷现实;让五、六年级学生明白过去年代科学技术落后和历史进程缓慢的原因,由此产生探究其改变这些状况的心理,产生建设家乡、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2.收集实物,布置展室。收集许多已经过时的、淘汰的多种类型的“农用工具”“生活用具”以及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一特殊时期所使用的各类“票据”等数百件器物,加上科技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一些小创作等实物,分门别类地布置成展室,形成了对学生进行新、旧时期对比教育的鲜活教材,为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祖辈、父辈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提供了想象空间和交流平台。

3.参观展览,临近感受。通过参观,孩子们亲眼看见了只有在电影和电视中才能出现的“犁头”“蓑衣”“手摇电话”“黑白电视及收音两用机”“铅字打印机”“胶卷照相机”“粮票”“油票”“生猪准宰证”等等实物,面对学生们的新鲜、好奇、无知,老师向学生一一介绍我们的祖辈、父辈在过去的年代里怎样“耕田”“耙地”,怎样“遮风”“避雨”,怎样“打字”“印刷”,过去的照片是怎样洗出来的,过去的馒头怎样才买得到……经过实物的展现和老师的解说,很多学生都知道了自己祖辈、父辈们过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知道了过去劳动的艰苦、生活的艰辛,知道了过去年代物资匮乏和物品单调的现实,知道了过去年代科学技术落后和历史进程缓慢的原因。

4.学生作文,体验深刻。通过忆古看今,很多学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教育,许多同学在作文中分别写了感受和体会,以及新、旧时代对比所产生的感想;也有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自己现在的生活与父辈、祖辈的生活相对比,懂得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劳动成果应该珍惜、父母、长辈辛苦一生应该受到尊敬和感谢……

二、参加实践,体验生存

1.确定活动目标。在情感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初步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在能力方面,帮助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在知识方面,帮助学生从历史沿革、家乡风貌、支柱产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节约水资源、爱惜环境、做环保小卫士”和“端正劳动态度、珍惜劳动成果、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组织实践活动

(1)走进“花”的海洋。花卉是家乡的支柱产业之一,全村花卉年产值在一千六百万元以上,是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有力保证,学校特别选择了大地村六社的“四方园艺场”作为花卉学习实践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学生一起进村入社,领略花的风采,探究花的礼仪,了解花农的生活,咨询花老板的致富路,让我们的学生真切感受家乡的美丽,感受环境的美好,感受生活的情趣,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怀。

(2)了解“鱼”的养殖。“天上不会掉馅饼”,渔民丰厚收入的背后,其实还有很多勤劳和艰辛,还有很多技术和智慧——鱼苗投放多了不好养,鱼养得太大了不好卖,鱼塘深度要合适,饲料选择有讲究……这就是我校组织学生走访了解大地村六社养鱼大户李正林时亲自听到的经验,这些本来是书本上的知识,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环境里、在亲自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印证,得到了加深。

(3)栽种“树”的收获。为了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学校分别组织了中高年级的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先后栽种了垂杨柳、腊梅花、珊瑚树等多个品种。另外购置了数十个花钵,载上了四季桂、朱顶红、月季等花草,落实到班级进行培植、管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见翠绿茂盛的花木,感受“我与小树同成长”的喜悦,亲自参加植树种花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的收获和喜悦是无与伦比的。

(4)参与“助”的行动。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体验生活,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午餐,清洗餐具,接受锻炼,体验生活,学会生存,懂得发展。在开展“热爱综合实践”活动中增添了一些学农爱农教育方式。通过学农、爱农、体验等教育活动,同学们提高了爱科技、学科技的兴趣,强化了学用结合的有效性,将热爱家乡的情怀变成了实际的教育行动。

篇8

但是在听了几个老师讲了以后,我发觉我得改变我的看法了,直到后来我听了你讲了课之后,我更确定了,我的想法是错的,到后来我更发现,原来有好多老师是那么幽默,讲课是那么生动!虽说我刚开始在来实习之前是不怎么愿意的,因为我觉得这不会用,但是在经历了一个月后,在自己动手去向这个世界摸索之后,我觉得我的底气确实是足了一些,到这时我才觉得我是有点像现代的大学生了,我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我的精神也在这次的实习中得到一次小的升华,在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工件终于成功了以后,那种喜悦真的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形容,用钢锯一点一点的把一块方行的毛坯锯开,在用矬子一点一点的磨去边角,这个过程是辛苦的,也是我们年轻的二十年生命中从未体会过的,但是越是艰辛,越是激起我们的热情,在看到那么多的同学为了完成的更好而不怕脏不怕累,全然忘了自己;在看到几个同学为了某一个工件的精确度而争的不可开交;在看到老师为某个同学讲解某个问题,其他的同学争先恐后的跑到跟前伸着脖子听的热情:在看到下课后老师被围在中间,同学问个不停后,我终于发现,他们是那么可爱,一切是那么美好。实习,我的人生的第一次,我想我会永远记得它给我带来的美好感觉,和它所教给我的一切!

到今天为止差不多一个月的实习就要结束了。在这期间我学到了好多东西,原本还以为搞车床这种东西很简单,只是摆弄机器罢了,没想到要做好还不容易。有时光是加工一个小零件就要好长一段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得十分精确,看来老师们说得很对,机械这种东西还就是越老学得越精。

明天就是最后一天的实习了,我们现在学了车床.刨床.铣床.铸造.数控.钳工等等好多东西,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或是生活都一定有不少好处。现在真想去工作试试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只可惜这还不够,虽然学了一点东西,不过这似乎只是皮毛,真正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这次实习虽然快结束了,但总感觉不是很爽,或许只是没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有好多所说的知识根本就没实物,像数控机床,看都没看过,就只是模拟;还有铸造,也只是造沙型,没浇铸。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还可以,现在越来越期待下次的实习了,希望下次实习能别再有遗憾!!

经过一个月的金工实习,的确使我受益匪浅,只从课本去了解认识机器,远不如实际操作一下,这样才能对那些课本上的知识才能真正明白,对机械制造才有兴趣。通过实习,让我认识了一些机器,懂得了其基本操作,知道了机器的结构和传动方式,这对我将来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发展将是一次有益的启明教育。

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个月,我觉的这一个月即空虚,又充实。空虚是因为生活比较的单调。充实是因为我在这个月中学到了很多。我记得刚学数控的时候,我在脑海里对机械是一片空白。我不明白其中的种种。实习是一种历练的过程。我现在的每天都在体验着自己劳动后的收获,那是汗水,更是幸福的泪水。每天的疲惫使我感到很充实。现在虽然即将结束,但我心里不会忘记这一段经历。

我也明白这一切离不开老师您们的教导,使我对机床不再陌生。我好像一下子眼界宽了不少。这些可能并不够,但我的心里至少觉的很受益,因为我有了经验。“累死的车工,站死的钳工”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一种习惯问题。但要养成这种习惯却是一种考验。也许我在这一点上并没有过关。但我还是很高兴。

后天是笔试,我一定要过,为了自己,也为了不辜负老师的辛勤教导。我也祝愿全班的同学都能过。再一次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习,我从中学到了数十年来在学校中从未学到过的东西,它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因而我觉得是最有意义的学习。

在车铣刨磨焊及数控的实习中,我们从中认识到了机械加工的一些机床,学到了工件的铸造及粗精加工的基本知识,对自己以后的学习有了感官的基础,我想以后的学习肯定不会再那样的抽象,肯定会更加的轻松,更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而这次的实习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深刻的。

如果老师能把实习的内容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也许会更有意义。

流阴如水,蓦然想起昨日实习的一幕幕,实感肺言。

实习,是理论的实践,之所以要这样,无非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劳动能力,为我们进入社会打下基矗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在短短的一个月中,我们看到了以前没看到的设备,做了以前没做过的事。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工作中的我们有欢笑,有泪水,有汗水,也有收获。我们渐渐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体会父母的工作辛苦。

“累死的钳工,站死的车工”让我们不觉得对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人们肃然起敬。

实习结束了,实习的目的我们达到了,也收获了。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实习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耐心指导,是他们让我们尝到了收获劳动的喜悦。但这一切真的结束了吗?我想不是,实习的路还很长,不是吗?

流阴如水,蓦然想起昨日实习的一幕幕,实感肺言。实习,是理论的实践,之所以要这样,无非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劳动能力为我们进入社会打下基础,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我们看到了以前没看到的设备,做了以前没做过的事,这些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工作中的我们有欢笑,有汗水。也有收获。我们渐渐懂得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体会父母的辛

勤工作。“累死的钳工,站死的车工”让我们不觉对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人们肃然起敬。

实习结束了,实习的目的我们达到了,也收获了,但这一切离不开实习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耐心指导,是他们让我们尝到了收获劳动的喜悦。但这一切真的结束了吗?我想不是,“实习”的路还很长,不是吗?

上学期第一个月经历了艰苦的军训真是让人难一忘怀啊这学期开始又是一个月的实习虽然这都比较辛苦但是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还有实习的重要性其中也有无尽的快乐这是在课堂上是无法体会到的东西

这个月里老师不迟劳苦的教我们数控和车铣刨磨等在课间时间老师还会跟我们讲一些本地的风俗还讲笑话让我们体会到和老师交流也是一件快事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这个月没有尽头我衷心的谢谢为我们辛苦的老师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马上就要过去了,回想起来心中还有一丝的留恋,在实习中学到了一些课外知识,也学会了自己动手操作机床,尽管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还算是有一些成就感。

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学会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只凭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才是最重要的。理论和动手是相辅相成的,哪一个都很重要,也只有在实习时才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的,现在回想起自己那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这个机会感觉到很遗憾,也算是有了一个教训吧,警世自己以后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努力学知识。

实习的另外一些感受也无法用语言真实地表达出来,也只能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最为自己以后道路上的经验及教训。

实习虽是短暂,但对此却感想颇多。

篇9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就快要结束了,这期间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学习上,努力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所必需的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玩美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

在大学生活中是我人生美好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

篇10

一、体验教育与“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

在实施“雏鹰争章”活动中,我们认为应该贯彻体验教育思想,深化少先队的中心活动。雏鹰争章活动的激励机制对队员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我们将这项活动与课堂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实施争章过程中,大队部将定章---争章---考章--颁章--展章---护章这六个环节做为基本操作程序,强调队员在各个环节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使争章作为激励手段,深入课堂,在服务于教学的同时,提高队员能力和素质。定章是基础,要注意从实际出发,争章是关键,抓住教育过程和效果,考章是检验,颁章是一种激励手段;展章是强化过程,增强队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护章是再教育,促使队员不断进步。在实施中,放手让队员自己策划,组织和实施争章项目,鼓励他们在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中去完成内心的体验,让队员在每节课上都能体验“我能行”。

1、结合“远足章”、“自强章”开展“红领巾远足活动”。

为了加强和磨练队员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我们在各小学举行了远足活动,队员们在负重三公斤,徒步十六公里的拉练中,越过十五米长的独木桥,进行了三公里草地行军和十三公里的公路行军,队员们经受了磨练、锤练了意志,同时体验到了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心情。

2、让雏鹰争章走进课堂

为了让小队员们能够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各校结合实际情况让争章活动走进课堂如语文课上争戴“朗读章”、“阅读章”、“写作章”等;数学课争戴“口算章”;电脑课争戴“电脑章”;英语课争戴“口语章”“背诵章”等,“自信章”“自力章”“勤奋章”则可通融各学科之中,通过争戴“课堂章”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课上认真听课,积极发言,一枚枚奖章都是对队员做出的肯定,每一次老师的赞许为他们树立了新的信心。当奖章印在手册上时,奖章的背后那一次次亲自体验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也印入了他们的脑海。

3、实施绿地工程,开辟获章新途径。

我们利用各校少先队具体实际情况组织实施了劳动实践活动-----绿地工程,并与达标争章活动,体验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效果显著 的中队在校园中开辟农劳技基地,组织学生种植花草、农作物;有的队员在家长帮助和指导下开辟一块一平方米的家庭绿地,在绿地成果展览会上,队员们将自己种植收获的豆角、茄子、西红柿等作物展示出来,并进行成果交流,从中体验劳动的辛苦及收获的喜悦。通过实施绿地工程不仅将种植章的争章、考章融入趣味盎然的活动当中,而且培养了少先队员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劳动意识。结合争创“环保章”,开展了“绿色小天使”体验教育活动,组织队员植绿、护绿,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体验教育与“手拉手”互助活动相结合

在“手拉手”活动中,贯彻体验教育,是引导少先队员在互相学习的情感交流中,切身感受小伙伴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切身感受同龄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切身感受城乡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改善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体验做人的快乐,增强社会责任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手拉手朋友,有的在本校,有的在学校间,一封填充交友信的发出,寄托了队员们真挚的情谊。我局第二小学九五年与根河市第一小学建立了“手拉手”联谊关系,几年来,两校辅导员、少先队员互助、互学、互比、共进,在“手拉手情系小伙伴”活动中,两校队员相互为对方贫困小伙伴捐书及学习用品,队员们体验到了友情、真情带来的喜悦。我们开展“奉献一片爱心,共同拥有金色童年”活动。我们利用广大队员纷纷献出一份爱心为患白血病的李春丽同学捐款一千余元,还经常写信鼓励她,使她增强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感情上的贴近,心灵上的沟通,使李春丽同学体验到了人间的真情,使更多的队员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通过手拉手小伙幸使每个孩子都有了更深的感悟,让他们懂得为伙伴送去爱心,送去温暖。

三、体验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任何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获得真才实干,无不需要积极的内心体验,而孩子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取知识、技能,提高素质。孩子们走入家庭、走进社会,参加着一次次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更深的感悟。

1、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根据学生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开展“当一天家”活动体验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体验做父母的辛苦,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培养队员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加深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学会了为父母分担解忧。

2、在学校生活中体验

我们通过开展“今天我当班主任”活动培养队员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尊师守纪、勤奋学习的自觉性。让队员们体验老师工作的辛苦,懂得尊敬师长的道理。一些淘气的孩子在经历了班主任的工作后,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和工作的辛苦,纷纷表示要在今后认真听讲,做一个好学生。中、小队干部轮流制,使每个队员都体验到为同学、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同时学会了与人相处,融洽了同学之间关系,使队员在实践中获得了体验。

3、在社会生活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