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生观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构主义学生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 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那么,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找到实现动态生成的途径呢?本文试图对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找到实现动态生成的途径作了肤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
动态生成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建构主义学习观。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理论根基之一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其核心观点是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简言之,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合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基本要素。(如图1所示)
二、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
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探索知识和创新的能力,把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性发挥出来,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运用研究性学习法,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只注重教学结果,而更应该重视教学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生成,不仅要注意如何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可用图2表示为:
三、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是对事物发展目标时空方位的规定与确定。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是推进优质教育达成研究性学习根本目标的主渠道。我们认为,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创新教学、探究性发展教学、自主性选择教学。其教学改革的目标追求是把课堂变大、变活、变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学习能力与素质。这种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至少有自身发展的四个衡量标准,具体如下:
能引导学生对学习对象充满好奇心,有浓厚的研究兴趣与探究意识以及强烈的表现欲望;
能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批判精神,敏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质疑问难;
能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丰富的时空想象力、独立的自主判断力和鲜活的思维发散力;
能引导学生对学习困难具有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和耐挫品质,勇于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现阶段,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是以学科教学为基本形式来推进的,因此每门学科都要依据学科教学整体目标,定位好每一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并设计好相应的教学目标行为。现在以高中化学“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课时为例略举如表1:
四、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案例
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教学系统,而对“问题”的提出是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笔者只就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引课对化学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略作分析。
1.“镁的化学性质”引课。
实验导入法:先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然后点燃一段镁条放入该瓶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提出下列问题:①二氧化碳不是具有灭火作用吗?为什么镁条能继续在其中燃烧?②瓶内壁黑色物质是什么?在这个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
在本节课题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燃烧的概念,从有氧参加的燃烧已经过渡到了无氧的燃烧现象(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叫燃烧)。例如,发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等,也即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中已有了燃烧的科学概念。但是学生头脑中还有一个更定势的原有认知是:二氧化碳不能助燃,而只能用来灭火。在这两种已有的原有认知中,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正确的,但又是相互不能同时成立的。在实验面前,学生头脑中自身就会提出许多疑问。此时,学生感到大惑不解,非常兴奋。在求知心切的气氛中,老师提出下列问题:①二氧化碳不是具有灭火作用吗?为什么镁条能继续在其中燃烧?②瓶内壁黑色物质是什么?在这个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此时学生“认非认”、“懂非懂”、“能非能”的心理体验的情境已经建构。即学生已经处于适度矛盾关系的情境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必然有很强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从而就很自然地形成学习动机,学习活动随即发生。见下图示:
2.“盐类的水解”引课。
“盐类的水解”这节内容是在“水的电离平衡”学习之后,运用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以及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平衡等相关知识,继续深化对“电离平衡”的内容知识的重要章节。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历来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怎样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盐类水解的本质,教师们各有个各的方法。在当前有不少教师是借助实验来引出新课。例如,在以往教师们大多首先让学生测量几种盐溶液的pH,提出问题:为什么盐溶液会显示一定的酸碱性呢?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
从以上的做法看,表面上似乎可以解释为:让学生活动并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把盐溶液的酸碱性直接给出来或由教师演示实验,确实掩盖了学生的发现过程,当然不好。不过从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的真正命意上理解,这种做法并不可能真正得到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那么,如果如下这样设计,是否更妥当些。例如设置这样的问题:
(1)纯水中加入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固体后,对水的电离平衡是否产生影响?
(2)上述溶液中c(H+)、c(OH-)怎样变化?
由此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习过的知识――“水的电离平衡”知识,展开思考、讨论、探究,这样是不是更有价值呢?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资源;经验;兴趣;建构主义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现代教育的先驱陶行知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无边。
一、引进生活元素,激活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开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找到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切合点,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生活的元素,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
例如:数学教学“重量单位”时,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关于用到重量单位的情况,调查、整理,并报告。小结如下:妈妈买了1千克排骨,我的体重是34千克,一辆汽车的载重是5吨,一块橡皮大约是10克,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一袋方便面重90克,一袋食盐重500克。通过调查,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也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了感官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数学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为教学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时就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三年级的学生解决的一个问题 :星期天,王老师去买体育用品,他给售货员200元,买了三个篮球,找回20元。让学生计算每个篮球的价格。小学生思路比较单一,关系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不会计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首先,我标明各种文具的价格,一个文具盒5元,一支钢笔6元,一把尺子2元,一支铅笔1元。然后让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其他学生扮演买东西的人。第一步,设置简单的问题,如买2个文具盒多少钱?让其他学生帮忙说出要付的钱数。第二步:设置复杂的问题,如我买2个文具盒,给售货员20元,他应找会多少钱?让其他学生检查计算的是否正确。第三步,我再让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个学生扮演老师,在课堂上表演买篮球的过程。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情景,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数学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三、开发生活资源,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经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帮助学生建构新的认识框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应用生活资源,解决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教学“合理安排”这节课时,我创设情景:王奶奶每天早上活动如下:刷牙洗脸3分钟,烧水12分钟,做早餐10分钟,打扫卫生8分钟,吃早餐5分钟。王奶奶怎样安排用的时间少?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组分析,讨论,汇报:烧水过程中,可以刷牙洗脸和打扫卫生。因此,一共用27分钟。
再例如,刚开始学习小数,要比较他们的大小。开始我只讲理论: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他们的整数部分,如果那个整数部分大,则这个小数大。若整数部分相同,在比较小数部分。有些学生理解数学理论比较困难。教学效果不良好。我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讨论,如何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最后,有的学生选择给小数带上单位“元”。例如比较9.2与12.1,就说成9.2元与12.1元那个多。学生都会说出正确的答案。即使遇到比较难的习题,如7与6.7,学生会理解成7元与6.7元,很快说出答案。在他们掌握了比较的方法之后,我再教会他们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生不是一张空白纸张,在教学中要一定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理解,学习不是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观,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次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雄著:《数学教育学概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版
篇3
一、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概述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承担着重大责任的艰巨工作,小学生刚刚步入学校,对如何与他人交往存在困难和问题,需要班主任主动地与小学生沟通,帮助小学生与同学及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含义就是事物处于协调与统一的状态,是一种完美的状态,和谐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让师生双方感到舒服与美好的状态,它主要体现在:1、师生之间是民主的,也是互相尊重的关系。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因为小学生刚步入学校对学校的一切事物都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因此,班主任应该以民主的态度,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小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2、班主任要能够容纳和包容小学生的一些错误,并且以真诚的态度帮助小学生改正错误。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使得师生双方都是非常愉快与满足的,因此,班主任对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帮助与关爱也都是平等的,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3、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提出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中包括了建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不仅仅要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同学的个性特点,还要根据这些特点来着重发展学生的潜力与优势,与学生共同成长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的小学班主任在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传统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常见的问题,虽然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地提倡改变师生关系,但是,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
1、班主任还存在狭隘的班级管理理念。一些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管理中仍然认为自己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总是以一种命令的口吻来要求学生,完全没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致使班级中很多学生见了班主任就低头跑开,或者上课不敢发言,让学生很难体会到民主的乐趣。再者,很多小学班主任对班级事务全权包办,很多细节都要管理,造成了小学生完全依赖班主任,没有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2、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关系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耐心与爱心。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他们容易犯错误,这时候班主任就需要耐心的指导。但是,当学生一再犯错误的时候,一些班主任会采取言语侮辱,甚至体罚,这些行为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有的班主任惯用的手段就是一有问题就是请家长。总之,班主任在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没有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最终致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造成沟通的障碍。
3、不少班主任存在过分重视成绩的片面发展理念。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成绩至上的理念始终是很多小学班主任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完全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也是不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主要表现在,一些班主任认为音体美课程是副科,只要其他主课老师有补课的需求,都认为可以占用副科的时间;除此之外,一些小地方的小学班主任普遍存在不平等对待学生的现象,关心和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学习一般和学习差的学生,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班主任心存不满,最终造成了师生关系的隔阂与学生的不协调发展。
三、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和谐的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建立,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1、对学生的作用。和谐的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构建,可以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身心发展以及品性与道德都具有影响。对学习成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用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这种环境下的学生是积极向上的,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重视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因此,良好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在愉快当中成长,从而形成自信与乐观的形态。对学生品行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班主任良好的品行对学生的影响上,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榜样,会让小学生学会包容与关爱他人的品质。
2、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和谐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班主任的职业发展,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导致班主任工作怠倦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样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能够让班主任体会到成就感,能够让班主任在愉快的环境中工作,进而产生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和热爱,因此,良好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实现和谐教育的基础。
四、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1、小学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班主任要注意塑造良好的形象,为人师表,不论是文化素质、为人处事还是气质修养,都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控制自己的言行,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课外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58-01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其宗旨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迫在眉睫。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话语方式,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外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一 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结果
1.在空闲的时间里,你喜欢阅读书籍吗?
A.非常喜欢(0) B.喜欢(80%)
C.不太喜欢(15%) D.完全不喜欢(5%)
2.你通常什么时候阅读?
A.课余时间(56%) B.双休日(20%)
C.上课时间(4%) D.其他时间(20%)
3.你最喜欢哪类书籍?
A.人文社科(27%) B.专业相关(13%)
C.娱乐休闲(37%) D.其他书籍(23%)
4.下列作家中,你比较欣赏哪些?
A.郭敬明、韩寒(56%) B.易中天、于丹(4%)
C.鲁迅、老舍(23%) D.托尔斯泰、泰戈尔(2%)
E.其他(15%)
5.在信息时代,你喜欢采取哪种途径阅读?
A.书本(40%) B.手机(40%)
C.网上(20%) D.其他(0)
6.作为一名学生,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A.顺利通过考试(6%) B.增长见识(78%)
C.打发时间(16%) D.其他(0)
从参与调查的100个学生数据样本中,可以看到他们阅读书籍的种类宽泛、阅读渠道多样、对阅读的渴求度比较高,思想政治老师如能利用好这些资源,必将事半功倍。
二 课外阅读与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研究
1.结合社团活动,占领学生课余时间的主阵地
频繁的社团生活占用大学生很多课余时间,如果能与学生社团联合,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活动,对大学生的阅读生活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在我院护理系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推荐的书是《因为痛,所以青春》和《护士日记》;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开展《苦难辉煌》读书报告会活动。把学生课余时间延伸为第二课堂,进行岗位引领、走近时代的教育。
2.充分发挥学院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功能
与图书馆合作,基于学院馆藏,教师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目,增加图书馆开放时间,摆放热门书目,布置书评墙及读后感留言微信平台,使学生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克服读书的功利性。社会对在校高职生的要求不仅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综合能力的人,要使大学生阅读的范围更广,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列的书单里既有先贤的哲学类型书目,还有《传》、《人性的弱点》等其他类型的书目。
3.完善考核制度,阅读成为成绩综合评定的指标之一
把学生写读后感、小组制作课件交流读后感、优秀作品制作成展板等方式都纳入考核评定,使学生有充分的动力和时间去阅读更好的书籍,不只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有针对性、有思想性地去读书。
4.结合授课专题分学期开展读书月活动
结合大学生实际,开展“大学生活新手上路”“信仰的力量”“我爱我的祖国”“追寻职业道德榜样”“我的青春我做主”五个专题的读书月活动,贯穿整个高职学习生活,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理想、有道德、有观点,不断发展进步的合格职业人才。
篇5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14-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上的本质规定,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体现。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不断积淀和积累的过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握好“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做到“持之以恒、注重积累、循序渐进”,既要体现紧迫感和艰巨性,又要看到长期性、复杂性。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1)内涵的普及程度不高。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的认知较为深刻,但其内涵的普及程度不高。有将近73%的大学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有45%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的内容比较熟悉,有86%的大学生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方针能做到应知应会。在对“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主要表现方面的调查中,选择“友善”“诚信”、 “敬业”和“爱国”分别排在第2 位、第4位、第6位和第7位。社会公平缺失和家庭是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因素。
(2)教育的认可程度不强。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认为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有89%的学生认为“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实现要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有40%的学生仍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高达66%的学生仍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内涵和精华,有高达22%的学生认为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对其仍比较遥远,甚至有11%的学生认为理论早已过时,没必要去学。有38%的学生更乐于选择思政课上通过老师生动的教学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仍有46%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现实与理论存在差距。
(3)利益的倾向化程度明显。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变经济模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蔓延的社会消极现象和逐渐趋利化的人际关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90后”“95后”当代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过多地注重和追求个人利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多样化的价值主体,造成了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外界事物对思想的影响较大,追求时尚和潮流,好奇心强。
(4)理想和目标模糊。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政治观念方面,主流是比较积极向上的,但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主张以自我发展来看待政治问题,对政治理论课普遍冷漠,生活上追求物质享受,道德理想上评判标准模糊,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协作观念较差。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政治观念形成时期,政治观念尚不稳定,思想又比较活跃、好奇心强,对外界的变化比较敏感。特别是西方思潮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人云亦云,在政治信仰上呈现盲目性与多元化。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研究工作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缺少能够真正“接地气”、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内容,思想政治课更多的是偏重于浅层次了解和理论性研究,学生很难做到深入细致地学习和把握其精神实质,也难以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等问题。调查表明,有94%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其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54%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际脱离,有16%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落后。 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研究工作,首先要寻求一个合适的教育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课程教学之中;其次,要进一步改进当前的大学生的课程教学现状,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创新实践课程设置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一是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更加有针对性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二是要在思想政治课中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细致入微搞教学。精心设计主题教育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增加案例教学和讨论,启发学生思考。三是要在教学方法上通过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精讲释惑法、专题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四是要加强思想政治课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师之间的观摩交流,不断学习和研究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实践组织能力。
(二)要进一步强化专业通识课程的渗透教育作用
观念和文化并不能改变世界,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专业通识课程作为大学学习的基础课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仍蕴含着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就是要通过专业通识课学习来影响学生的认知、影响学生的行为。一是要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教育资源,在教授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水平。二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思想状态。要做到专业通识课程中价值渗透的艺术性和灵活性的有效结合,要结合专业通识课程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完美统一。
(三)要进一步利用和发挥慕课及翻转课堂的优势
慕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打破常规提供了更加优势的学习方式,学生不用交学费,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名校名师最好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承载着远程知识共享、改善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重任。网络公开课和慕课的区别表现在,网络公开课是将传统课堂搬到互联网上,学习者是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获取知识;慕课学习者是最直接的教育受众,学生是作为老师教学过程中的一对一“贵宾”,也具有定期开课的特点,拥有完整的教学模式。利用和发挥慕课及翻转课堂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体系教育,一是要通过大力推广开展慕课学习,在翻转课堂中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更高形式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完美结合。在现代慕课中,学生的每一次登录,观看的每一段视频,提交的每一份作业,都可以作为数据和资料,随之能够检测其教学成果。教师可以在线下收集整理这些资料、线上互动交流,从而更加容易发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理解的重点及难点,老师也可以从学生中获得启迪,发现新的突破,指导其线下的教学工作。而线下的课堂就犹如教学经验分享会,学生可以进一步查阅、修正同学之间分享、交流的学习成果,老师可针对个人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总结和答疑。这种课堂形式下,教师的作用实现了真正的转型升级,其价值更多地不是体现在“教会”学生知识上,而是体现在“激励”学生思想变化上,让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思维上变得更活跃、更加真实。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互动学习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主动学习的优势,从而得到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更加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篇6
【关键词】存在主义 建构主义 学习观
存在主义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历史上对传统的学习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对近现代的学习观有着重要影响。但二者都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哪些因素造就了这些差异是需要澄清的。这种澄清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实际的教学意义。这两种学习观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导向的作用,如果能够综合运用,用彼之长补此之短,对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会有帮助。本文从这两个流派的产生背景、哲学基础、目标取向等维度来剖析它们的同与异,以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借鉴。
一、两种学习观概述
不同的教育思潮会因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育观点。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存在主义哲学发端于19世纪欧洲大陆并在20世纪40年代在德国形成体系。[1]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是在康德、杜威的哲学基础和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来并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风靡欧美的教育思潮。这两种教育思潮因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造成了其学习观上的不同,下面作简要的概述。
(一)存在主义学习观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生成,并启迪自由天性”。[2] 从他的定义可以发现,存在主义者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最终实现自由生成。
1.存在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首先,存在主义者的学习观主张学习文科类知识,而对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学科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自然科学类知识缺乏人文教育的内容,考虑问题也仅是从假设出发进而缺乏整体性,雅斯贝尔斯就说“尽管各门自然科学的引人瞩目的一致性影响了当今的基本思想,然而,自然科学对外部世界的直观是缺乏整体性的。与其说它们是作为真理确立起来的,不如说它们是供人实验的迥然各异的处方”。其次,存在主义者主张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承担责任。存在主义哲学主张个人自由,反对他人的束缚。因此,在教育方面他们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传递知识、技能,他们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它的关系”,这种关系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学生有权利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但学习内容绝不是社会中流行的经验而是社会生活经验,即活动课程、兴趣中心课程和自由学习课程。[3] 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主义者推崇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认为只有通过对话才能体现师生之间关系的平等,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尊、自主和自重的人格特征。再次,存在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自由选择并最终建立人格尊严。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作为个体的人被剥夺了自由和尊严,人类的精神世界受到空前打击。存在主义者渴望建立新的精神世界,希望通过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法、与教师平等对话等方式来“帮助每一个人自由地成为自己”,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
2.存在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
首先,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学习观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人不同于动物,因为人自身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自由选择,人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尊重学习者,所有的真理、原理、法则都要围绕人而存在。[4] 其以人为本特征还体现在学习者和教师的关系上,认为学生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教师不能阻碍学生的自由发展,学生拥有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权利。其次,存在主义学习观具有互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通过问答法的方式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同样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二者相互提问,探讨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通过互动这种开放的环境有助于学生自我的生成。[5] 第二,学生与环境的互动性。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与环境相互影响,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改善环境。再次,存在主义学习观的个别差异性。存在主义者反对将学生培养成一类学生,并认为这是扼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因此他们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倾向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甚至学习进度。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的学术背景密切相关,20世纪初行为主义诞生并很快流行开来。行为主义学习观强调“刺激—反应”以及“强化”,将动物的学习方式转嫁到人类的学习上。建构主义者认为这种学习观忽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忽视了个体的认知结构,随着对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反思以及布鲁纳和皮亚杰等心理学家关于认知结构理论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复杂性知识。建构主义者认为导致知识固定不变的原因是混淆了信息与知识,信息是稳定的、自足的和结构良好的,而知识则是不稳定的、结构不良的和主观的,二者不能等同。知识的不稳定性尤其体现在因主体、具体环境的不同而不同,知识不具有普适性,所以建构主义者主张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灌输—接受式”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其次,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知识的自我建构。[6] 学习是通过建构的方式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同化、顺应、转换的方式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形成更加复杂的知识。以往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将知识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而建构主义主张通过结构不良的问题来逐渐增加学生的知识。这种结构不良的问题没有预定的解决方法,它需要学生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然而问题的解决却又是其他问题的开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改变学习目标,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取知识。再次,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培养能够自我建构知识的主体。它强调学习者要自我建构知识而不能仅仅是原封不动地接纳知识,建构主义教学中典型的随机通达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以及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都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解决问题建构知识。
2.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知识的自我建构,所以其首要的特征就是主动性。[7] 认为学生要构建自己的知识必须对信息材料进行主动加工,对建构主义有较大影响的杜威就十分强调学生的主动作业,主动作用于环境,然后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建构性。[8] 知识不是靠教师灌输的,而是靠学生以及在教师的帮助下自我建构的,知识之所以能够建构是与真实的本质、知识的本质、人的相互交往的本质以及科学的本质密切相关的,即人的心智能够反映外部世界,知识是人大脑的建构,知识的建构需要人与人的互动合作。累积性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之一。皮亚杰认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同化、顺应、转换实现的,同化知识就需要先前的知识,将新知识融入先前的知识结构之中。[9] 但累积性并非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深化和超越。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特征还有一个自我诊断性。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监督、调控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进程以达到学习的目标。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十分重视学生自我诊断能力的培养,并根据诊断结果修改和完善学习方法,以便让学习者获得持续的进步。
二、两种学习观比较
存在主义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今的教育都具有深刻的影响,相对于传统学习观它们都具有颠覆性的意义。但这两种学习观既有相似点也有区别,只有对二者进行对比才能准确理解这两种学习观。
(一)相似点
1.注重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性
这两种学习观都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将学生从传统的将学生看作机器或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中解放出来。[10] 存在主义学习观将知识的学习看作学生自我解放、获取自由的途径,建构主义学习观将知识看作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二者重视学生主体性的目的、学习方式和理论依据,虽然不同,但二者都反对被动接受知识。
2.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
这两种学习观都认为知识是在与教师和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存在主义学习观推崇苏格拉底的问答法,通过师生的平等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尊、自主精神。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人与环境的互动是产生知识的重要途径。维果茨基指出“儿童的全部心理能力是在交往中发展的”。[11]
3.注重学习动机的内驱性
存在主义学习观主张培养学生的个性、自由品格以及自我生成的学习目的,反对来自外在的束缚。主张学习者要在学习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所以存在主义者主张学习动机的内驱性。[12]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学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动机驱动的学习,这种内驱力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获取和理解以及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这些内在的学习动机会因为知识的获取、学习的成功以及社会的认可而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机支持学习者今后的学习。
(二)不同点
1.产生背景
存在主义和建构主义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存在主义开始于19世纪,起源于对个体自由的思考,后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类的尊严、自由品格沦丧,原来建立的精神秩序崩溃而新的精神世界急需建立,存在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13] 20世纪50 ~ 60年代美国颁布《 国防教育法案 》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建构主义是针对当时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心理认知特征而产生的。在学术背景上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是在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由于它们都重视个体的自由,因此存在主义学习观也主张学习者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最终达到自我生成。而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则是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心理认知理论以及维柯、康德和杜威等人的关于认知的理论观点,他们强调知识是自我建构的、知识是主体与环境互动的产物,这些都成为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特征。[14]
2.学习目的
存在主义学习观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方式实现真实的自我。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以及知识的意义建构。
3.学习方法
从整体上看存在主义在学习方法上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其中问答法是存在主义学习观重要的学习方法。[15] 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学习方法上虽然也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它不是侧重学生的自由精神,它侧重的是人的心理认知。比如其典型的支架式教学法,相应的学习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提供“脚手架”,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目的上看,这两种学习观的方法一个指向学生的个体自由,另一个指向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存在主义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学习观的发展进程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两种学习观在产生的时间上具有前后相继的顺序,可以帮助我们体察学习观的演变历程以及展望将来学习观的走向。与此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能借助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12]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夏霖.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特征与意蕴[J].教学与管理,2011(3).
[5]李天思.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浅析[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6]张琪.浅析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育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7]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8]渠改萍.当代西方建构主义学习观述评及启示[J].太原大学学报,2009(2).
[9]马会军.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再认识[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10]柳国辉,谌启标.存在主义教育取向及其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11]李晓华.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参与式学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13]贺百花,陈琼.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形成因素及评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
篇7
论文摘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和学习环境等方面阐明了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根据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定位,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双语教学的内在联系及目前工科双语教学的问题,探讨了工科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双语教学教学思想教学策略
双语教学的出现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是信息时代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正趋向于教育方式的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的综合化。自从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高等院校不断推广与普及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以外语应用为目标,实现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的统一,既学习语言形式也学习学科内容。双语教学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它在“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造就完美人格、提升竞争力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就是以语言应用为目标,实现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的有机统一,“以育人为本”是双语教学的最根本目标。双语教学目前已经在各高校开始进行探索和实验,如何从理论上进行突破创新,实践上予以总结提高,尤其在操作模式上进行深入研究,以指导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和防止走人误区,是双语教学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高校工科双语教学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内容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哲学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建构主义称为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形式。它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该理论最早由认知发展理论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此后维果茨基、奥苏伯尔、布鲁纳等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又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或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隋境”,即情景,创设情境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利用特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协作”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策略;“会话”即商讨或讨论,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白勺、。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有意义”,首先必须提供一个“情境”,学生采取“协作”与“会话”的手段来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2.建构主义理论体现的基本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和学习环境等五个方面。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客观实在的准确表征,而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它是由人建构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因此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与传统的学习观相比,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着明显的特征。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构建是学生主动的构建而不是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获得自己的意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解;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己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是主动的思考者、提出问题者、问题说明者、解释者,学生对获得的信息通过理解、提问、解释和应用等方式进行建构和再建构,才能变成其认知结构中的知识。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强调学生学习的自我建构,教师便由传统的知识呈现者、传递者,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教师的作用应当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或合作者。
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情境、任务、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即学习者的知识是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下,为了完成问题解决类的学习任务,借助于与他人之间的协作交流,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二、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与教学本质
有人认为高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首先是为了满足既定社会和文化环境的要求,即达到满足社会需要的目的。它的目的是多面性的,包括语言目的和专业目的。其语言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两种语言水平,专业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的学科成绩达到一定的水平。高校双语教学目标则更凸显直接和实用的特征,其主要有四个:第一,专业外语的基本应用。高校双语教学将学生的外语学习从传统的“研究式”学习转入“应用式”学习,并且加入了专业背景,使学生的外语学习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实战演习”场地;第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双语教学中大多是引进原版教材进行教学,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能将国外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变化、最新的统计数据、完整的国外文献资料以最快速度传递给教学者,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国际的接轨,课程内容的优化;第三,信息资源的研究学习。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式学习的能力,就需要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后尽可能大量接触国际前沿的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多数是外文的,其运用第二外语进行阅读、写作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极大地影响着学习和研究的效率;第四,专业级别的国际交流。经济的发展以及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使得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双语教学的内在联系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双语教学具有相同的心理学基础。维果茨基认为,语言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至少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语言对认知的发展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够适应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双语教学的特点及时展的趋势,迫切需要高校在双语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昕),更新教育理念,确保其实施效果和质量。第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是加大高校双语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建构主义从全新的视角研究学习问题,强调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是学习者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产生社会互动的结果;第二,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是促进高校双语教学手段改革的需要,在高校双语教学中,革新教学手段,采用信息技术,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运用,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实现对教学更优化的组织、管理及提高教学效率;第三,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是促进高校双语教学环境改革的需要,由于我国双语教学开展较晚、经验少,再加上我国是个单语国家,就更要求高校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特别是结合学生相关学科创建相关学科外语和专业外语的语言环境,以增强学生的科技外语和专业外语能力。
四、建构主义应用于工科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目前工科双语教学的问题
1.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
据调查,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主要是因为:第一,高校对双语教学的内涵存在误解,造成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等同于“语言教学”;第二,教师对双语教学的内涵存在误解,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由于教师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不清,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科课程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混淆了双语教学的形式与目的,将双语教学看成了语言教学。
2.教学内容的设计超过学生的负荷
由于专业技术词汇并非普通交际英语,因此生词量大,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听课质量。由于我国体制等历史遗留因素,外语教学存在重知识、轻技能的弊端,学生的基础不好,从而学生会感觉教学内容设计太难,超出了大多数学生承受的范围。
3.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
双语教学的最直接实施者是双语教师,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就无法实施高质量的双语教学。但目前特别工科高校的一些双语教师,虽然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备课,但由于不敢自由发挥,不敢多讲教案上没有的内容,师生间无法自由交流。而作为双语课教师,应考虑如何使学生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研究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而不能单纯地考虑某一术语用外语怎么说或者语法会不会出错。总的来说,双语教学不能成为外语教学的辅导课,双语教学课不是单纯的外语课。
4.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双语教学对师资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专业水平,还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而目前某些双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同时又缺乏专门的双语培训,因此造成双语教学的水平不高。
5.双语教学的环境不佳
缺乏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学生潜意识里会对双语学习有畏难情绪,毕竟用母语学习和表达比用第二语言轻松、自如。而目前在语言环境上,教师和学生缺乏外语交流的氛围,同时在思维环境上,大多数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目标还停留在表象认知的阶段,他们认为双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的外语水平上升,而对双语教学的终极“知识目标”理解不足。
(二)建构主义应用于双语教学的教学策略
1.支架式策略
在整个支架式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挖掘专业知识内涵,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双语氛围及教学支架,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活动与用外语讨论,合理运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依靠学生的学习经验,相信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双语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不断地缩短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策略
在整个抛锚双语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使学习者能够处在一个真实、完整的双语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教学以及学习小组中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从识别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接触更多的学科以内的知识。并且学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和日常用语的交流。
篇8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4―0121-02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教材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而建构主义理论正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建构……从而主张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等,这就为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为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科学内涵
建构主义又称“建构思想”、“建构理论”、“建构观”等,是对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根本超越。它的基本观点认为: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简单、被动反映,而是一个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具体而言,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认知情境性。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意义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学习者综合、重组、转换、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信息、新事物、新现象或者解决新问题,最终生成个人的意义。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互助合作来完成。
3.学习的认知情境性。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而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如名词术语等),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和活动程序等,最终形成相应的知识。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学习和教学做出的许多新解释,是学习和教学理论又一次重大的发展,是为改革传统教学而进行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对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是这个过程的主体和中心,是监控者和管理者,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再次,要为学生提供多种情境下运用知识、验证设想的机会。教学中要合理采用讨论、模拟、游戏、演讲等方式、方法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口、动手、动脑,从而全方位地参与教学活动。最后,要给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使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
2.设问寻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特点,精心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中,体验历史人物当时的心情。例如,笔者在教授商鞅变法时,通过提问:“假如你是商鞅,你将如何实施变法?”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他们参与教学,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3.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意义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合作学习是初中历史课堂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实行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开展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学生既能面对教师,又能面对学生,学生可通过言谈、眼神、表情,交流信息;围绕问题,交流看法,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活跃了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可开展辩论或竞赛,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篇9
论文摘要:近年来。在教育技术领域乃至整个教育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式学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并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式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混合式学习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来源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切密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要素等。下面我们从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两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1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并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它对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提出和验证学习假设、评价学习结果乃至最终的意义建构都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问通过会话进行交流,它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最终目标.就是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对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1.2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并非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T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探索法、发现法等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搜集和分析资料,善于提出问题假设并加以验证.在协作交流的基础上,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进行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学习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混合式学习的提出及其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1999年,美国专家JayCross最先提出E—learning这个名词,掀起了人们对E—learning的热情。它采用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课堂相比,它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它会使“没有围墙的大学”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然而,随着对E—learning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单纯的E—learning~并非至善至美,其弊端日益明显,它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有效,并非所有的教学对象、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E—learning的学习方式.而且缺少了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也并不是特别理想。于是,人们开始理性对待E—learning,并对它进行反思,认为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各具利弊.E—learning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是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国际教育界和培训界也逐渐达成共识:只有将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此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应运而生。
混合式学习在E—learning遭受质疑的时候,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受欢迎的教学形式,并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它融合了传统学习和E—learningfl~优势,使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既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又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于混合式学习的内涵,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多将混合式学习界定为在线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的有机整合。还可以从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为了适应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要求需要多种学习理论指导混合式学习;学习资源来源丰富多样,如印刷材料、光盘、录像带、收音机、电视机、互联网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习者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知识的有效获取和内化,离不开学习环境的支持。在各种环境中,教室是典型抽象化的学习环境,社会环境是真实的情境化学习环境,信息丰富的信息化环境能够有效地充当拟真化的虚拟学习环境.它们构成了全空问的学习环境:为了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或者同一个学习目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可以将多种学习方式混合使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最终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具有多种形式,如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集体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式学习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
混合式学习并不是以某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它不是一元的,而是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是多元的。从总体上看,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活动理论、虚实交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的,并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得到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环境下的学习,是利用资源、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提倡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昆合式学习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在教师帮助下,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的能力。这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是致的。
3.2混合式学习帮助教育界重新认识建构主义
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两点值得反思:第一,是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还是强调主导一主体相结合。传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他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和新型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统一起来。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指对内容的讲解,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还表现在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多种学习资源的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的选择、学习评价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体现得越充分,最终形成一种学习的共同体结构;第二,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是主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混合式学习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重视学习者的经验和原有认知结构,又要重视客观事物对学习者所产生的刺激。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意义建构
毋庸置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传统教学带来了福音,理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以充分体现,而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又受到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与控制。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组织的重要依据,半点忽视不得。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促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也就是说,为了追求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教的内容、教的方法及采用的教具等进行统筹计划与安排。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四个环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知识的动态性与情境性是建构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它的全新理念是: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说,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有其适用范围,须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不同的学习个体对同一命题的理解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因此,在设计教学时,需要精心去构建知识体系,从已有知识结构出发,挖掘出新的知识体系,更新和发展原有的知识网络。并在不断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针对知识的情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实际任务中求知,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可变化、有弹性,避免过分抽象。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的形成。教学内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没有量的局限,教师给学生传输的不应只是课本知识,还应给学生提供真实世界的、复杂的真实问题。学生应该学到的是生动丰富的、能让教师和学生同时感到充实和满足的“意义的结合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相关内容或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学评价环节上,教师须改变传统的评价策略,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的效果、纠正错误认识,澄清模糊的观念,增强知识结构的清晰度,从而呈现新知识的基点和兴趣点。教师要知道评价不仅仅是说出好和坏,对和错,更多的是热情的鼓励性评价。评价时关注不同学生个体对知识理解的差异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对相同知识有不一样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脑子不是空空的,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而要把他们已经形成的知识或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经过自己的循循善诱导出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新知识经验。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不由教师任意捏塑。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应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每次授课前,教师须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抑或学生的前期经验,制定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近期目标,使得学生达到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高度,促进他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围绕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好的“导入”。不应局限于固定的学习内容,要对学生的若干“可能”进行预测。教学过程设计上,教师可以借助直观教学手段,积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揭示学生的认知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通过苏格拉底产婆术式的辩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了促使学生能从感性的认知逐步内化为学习和探索的自觉行为,亦即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还需提供大量的变例,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够丰富或改组和重建。此外,教师要准备相应习题,使学生能够巩固迁移,运用新的认知结构。在认知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消化、吸收和整理的时间。教学评价上,教师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的愿望出发,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给予有针对性的恰当反馈。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不只是教师的单向传递,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硬塞入头脑中,而是以已有的认知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建构新的意义。建构过程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重要特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应是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也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形成独立的知识系统,或者说是自觉的求知行为和习惯。意义建构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教给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正确途径,向学生介绍除教材之外的学习工具,例如同步资料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或通过协作式探索,建构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情景,因此,可以把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教学内容,让可感知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学习情景,让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另外,教师可通过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去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理解、支持与共存,组织和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以获得对同一事物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完善意义建构的质量和深度。此外,通过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上的信息等实物,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提供生动丰富的实际情境,也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得到意义建构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消除紧张、忧虑的心态,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评价设计上,学习者本人是学习的最好评价者。教师应主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掌握评价标准,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元认知来认识、检验、反思与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不断自我反思与评价:“我领会所学内容了吗?”“我收获了什么?”“我运用的学习策略是否适合自己,有效吗?”等,进而对自己的学习作出恰当的诊断与评估。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新课改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指出:教师只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外部辅助者、支持者,给学生提供建构知识所需要的帮助。基于此,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主角,是独立的学习者。教师必须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而愉快地参与教学过程,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教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熟谙多种教法,自主灵活地选择使用。采用抛锚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生活事件上,让学生就真实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思考能深入到真实环境中去,用心去感悟、去体会,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当然也可采用随机进入教学,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若能参与多向思维,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将会对同一问题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并能培养发散思维和分析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与支持、增加学生自我控制的过程。教师可通过示范或者反馈搭建“脚手架”,但要逐步增加问题的探索性成分,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在教学评价环节中,采用包括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习参与度的评价等的非量化的整体评价,由单一的教师自评转向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同伴、家长等辅助评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设计是很有裨益的,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借助很多辅助条件,如教育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认知特点等。此外建构主义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未必适合各学科教学,因此我们在将其运用到教学设计时必须审慎思考,灵活运用,同时应该结合和吸取其他学习理论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彭红卫,蒋京川.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4(5):52-54.
[2]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3]阿拉坦,巴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3(4):23-25.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 上一篇:假期家庭劳动实践体会
- 下一篇:中心校德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