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里范文

时间:2023-04-12 01:3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故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鲁迅故里

篇1

首先,我们参观了鲁迅故里,鲁迅故里是鲁迅读书的地方,房屋高大,三幢直进古典砖木建筑,具有深厚的古乡古色带有中国特色的古代风格。

当你走进大门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客厅,客厅中央有接待客人的一张八仙桌,高椅四条,靠两边各有茶几和高椅。再往里走便看见鲁迅三兄弟读书学习的“三味书屋”,里面有七八张桌椅。鲁迅六至十七岁在这三味书屋度过,鲁迅小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在恩师寿镜吾的影响下对封建社会仇视,使鲁迅后来投身于革命事业。

接着,我们参观了百草园,其实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相离不到50米,百草园中其实并不大,面积只有三百来平方米,是鲁迅家种菜的地方。

然后,参观了厨房,鲁迅也就是在这里才认识了少年润土,并且成为了终生朋友。

篇2

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迎着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这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小饭桌上乘凉,我耳边似乎还有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迷,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书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每到一个地方,就感觉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的循着鲁迅的描述,探寻他当年读书的气氛。“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间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走进去,我们看到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这书桌极其普通,但却蕴涵着特别的含义,因为这是鲁迅因故迟到后,受到塾师的严厉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眼前不由的浮现出鲁迅一笔一画的刻字与勤逸学习的画面。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贪婪的搜索着鲁迅的气息,这里毕竟是鲁迅生长的摇篮啊!

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雨依然在下,一样的细,一样的小,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点轻轻落上去,裂开了以道道细微的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

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毡帽,手持青蒿的船家带领下,离开了这座文化古镇,但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在我心中荡漾。

篇3

他的一组照片,不仅曾获得包括世界艺术类摄影最高奖——奥地利国际摄影艺术展专题组冠军奖,以及中国摄影个人最高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在内的多项大奖,还曾使得一位前英联邦高级财政官员、新加坡籍人士陈永宏,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剃度出家……

他就是张望。他这组照片的主题,就是“佛”。

从少年时代开始,我对神秘的佛教文化就一直心向往之。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后,每次回乡探亲,我也是一有机会便常去名山古寺探访或小住。每当这时,我听着寺院的晨钟暮鼓,看着山上的日出日落,感受着僧人们的早晚功课,内心总会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因此这些年来,我一直希望能通过摄影艺术的形式,呈现僧人们真实的佛门生活,并最终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1999年,由于众缘聚合,我终于获得了特殊许可,深入佛门长达3年,了却了我的平生夙愿。

回顾我这些年来的寻佛、拍佛之路,我的内心既有欢欣喜悦也有彷徨失意,但更多的还是无尽感慨。为了寻觅僧踪,从南传佛寺到汉传丛林,再到藏传佛教的辉煌殿宇,我曾有缘遇见并接受过许多人的帮助和指点……而我自己也为此付出了人生中15年的美好年华。

天台山佛学院的一天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要出家?

天台山佛学院坐落在浙东大山深处的万年寺,四周群山环抱,环境十分清幽。它成立于1999年,由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创办。现有正科(本科)班学僧、研究班学僧数十人,再加上授课法师、老师、职工及万年寺常住法师等共有近百人。

据接待我的法师介绍,天台山佛学院学制3年,在这期间,学僧们除了要学完中外佛教史、天台宗教义以及古汉语和书法课,还要学习英语等课程。毕业后,本着自愿的原则,学僧们既可以回原出家寺院,或者自己选择去向,也可以留校攻读研究生。

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与学僧们朝夕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大体上说来,佛学院的生活是简单而秩序井然的。每天凌晨4时,随着一阵敲板声的响起,佛学院的一天便开始了。这时候,我往往也跟着学僧们一起穿衣下床。顾不上洗脸,就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摸黑沿着佛院弯曲的过道前往大殿拍摄早课。

因为佛门早课的时间是在每天凌晨,所以红尘中人大多无缘见识:早课是由一人领众起腔,数人敲击木鱼、引磬、铃鼓等法器,众人和声梵唱。僧众在法师们的带领下,时而站立诵经,时而经行绕佛,时而礼佛问讯,时而虔诚祈祷……在悠扬的梵音中,整个大殿都充满了一种安宁与祥和。

5时半,早课结束,僧人们集中到斋堂用早餐。餐后是自由及早读时间。学僧们或洒扫庭院,或整理个人卫生,直到上午8时正式上课。佛教部分的内容一般由本院法师授课,古汉语及英语则聘请师范大学的退休老教授上。但对于文化程度不一、经历殊异的学僧来说,要想学好佛教义理与文化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几次夜已深了,我还看见仍有一些学僧在英语老师的宿舍里请教问题。

中午11时是午餐时间。稍作休息后,直到下午4时为止,学僧们还得继续上课。课程结束后,学僧们还得换好上殿的僧服,又像早晨一样齐聚大殿诵经唱赞做“晚课”。起初他们早晚做功课时我也看不出什么门道,后来渐渐相熟后,才有学僧告诉我,其实上殿的规矩很多,连服装和排列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未受戒的学僧上殿只穿一种名叫“海青”的服饰,排在大殿的右边;左边则是法师和被称作“比丘”的已受戒学僧,他们的服装是在海青之外再搭一件名为“七衣”的袈裟……

晚课一般50分钟左右,之后才是晚餐时间。佛门食素,菜肴基本上以新鲜蔬菜和豆制品为主,还有一些佛门外少见的腌制品。初尝尚算可口,但佛门外的常人吃几天就会受不了。

晚餐后到晚上6时半开始的自修课中间,是学僧们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他们大多喜欢三五成群,在夕阳中,沿着山间小道聊天、散步。而此时,山脚下的天台县城正华灯初上,与山上的寺院遥遥相望……此情此景,不禁触动了我心底一个由来已久的疑问:这些人,他们是从哪里来?又是为什么选择了这条人生之路?

记得在一个过年前的夜晚,我在学僧慧寂法师的房间里同他聊天,他曾向我敞开心扉:现年45岁的慧寂法师原是河北保定人,从小就爱看书。初中毕业时,就已读完大部分的世界名著;高中时,就已涉猎尼采、叔本华等不少哲学家的著作。书读多了,难免会思考“生与死”这样的终极问题。上大学时,他又花了不少功夫研究宗教,遗憾的是仍然没能找到一条满意的出路。直到毕业后,在一个樱花开放的季节,有一次与朋友喝酒后回家,半路遇到一座寺庙,他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当时他只是随手买了一本《大佛顶首楞严经》,谁知回家后竟一发不可收,连夜读完,对书中的观点深信不疑。几天后,便留下一封信给家人和女友,然后一个人来到五台山出了家。

另一位来自甘肃天水的普照法师,之所以出家则主要是受父母的影响。普照法师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母3代皆信佛,因此自小便常被父母带着去寺庙拜佛烧香,而初中毕业后,也就顺理成章地在他家附近的寺庙出了家。几年后他云游到浙江某寺时,经人推荐便辗转来到天台山报考了佛学院……

灵隐寺:我与木鱼老方丈同食共住日子

因我历年来所创作的佛门摄影作品,渐渐获得了佛教界的认可,2002年8月,我接到灵隐寺的邀请,他们希望我能为寺里进行全方位的图片拍摄,用于佛教文化宣传。而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幸事。数日后,处理完手头的杂事,我便迫不及待地住进了灵隐寺,开始了自天台山佛学院之后的,又一次长达3年的佛门岁月。

篇4

【关键词】 电力通讯 线路设备 检测方法 故障排查

电力通讯线路是我国电力系统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其稳定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实际的应用中,电力通讯线路一般采用光缆传输,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通讯线路的组成,加强线路的问题探讨,从故障的本质入手,及时彻底的解决故障问题。电力企业应不断优化线路故障处理方案,及时对电力通讯线路故障进行检测维修,确保电力通讯的正常运行,进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与社会竞争力。

一、电力通讯线路概述

当今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需要电力企业不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电力通讯线路是我国电力自动化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起着关键作用。电力通讯线路承担着信息传输的重要职责,对常见监测信号的回传、视频信号的处理、控制信号系统的发射等内容都有重要影响,电力企业应确保电力通讯线路的可靠性、稳定性、完整性和私密性,保证电力通讯的安全。我国的电力通讯大多用光纤传输,电力企业应利用光传输技术在网络服务和通信方面的优势,不断优化提升网络信息技术水平,使电力通讯更高效的运行。光纤进行信号传导尽管具有成本低廉、信号传输质量高的优势,但光纤易因挤压、拉扯、火烧或电弧损伤等造成损坏,使电力通讯线路出现故障,电力企业应加大故障排查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相关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确保电力通讯线路的正常运行。

二、电力通讯线路设备检测方法及故障排查

1、对红光笔进行检测及故障排查。电力通讯线路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设备之一就是红光笔,是进行电力通讯线路检测及故障排查的重要工具,对电力通讯线路的正常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红光笔通过发射激光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应用起来较为方便。使用红光笔进行故障线路的检测时,需一人携带红光笔进入维修地点发射激光,技术人员结合激光的分布与特点判断故障位置并及时进行维修。红光笔帮助技术人员及r确定线路故障的具置,有利于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对电力通讯线路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对光纤测距仪进行检测及故障排查。光纤测距仪(OTDR)在电力通讯线路检测与故障排查中也有重要应用,最大优势是应用价格便宜,具有经济、安全、高效的特点。利用光纤测距仪可以准确的将光纤出现断裂的位置反映给维修技术人员,不仅如此,光纤测距仪还可以准确测量光纤衰减损耗的位置与每一处的弯折程度,有利于技术人员提前排除安全隐患,减少电力通讯线路故障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

3、对光纤寻线仪进行检测及故障排查。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机房或通讯线路中出现干扰的光缆进行检测及故障排查时,仅仅应用红光笔与光纤测距仪是远远不够的,此时应该应用光纤寻线仪进行检测,对故障的位置与情况进行准确判定与分析,确保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弯折光缆的情况,利用光纤寻线仪进行检测时会出现摆动,技术人员应加大光纤寻线仪的操作使用力度,准确测量出光纤的总长度,快速查找出电力通讯线路出现故障的位置,光纤寻线仪相比于红光笔和光纤测距仪,虽然可以确定其内部和其他部位出现断裂的准确情况,但其价格昂贵,电力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与其他设备仪器结合在一起对线路故障进行检测与排查。

4、对光功率计进行检测及故障排查。光功率计是电力通讯线路检测与故障排查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线路信号的强弱检测。光功率计进行工作时,如果读数是负数则表明信号较强,而且数值越小代表的信号越强,当光功率计的信号为∞db时说明线路已经开通。使用光功率计可以测量设备发射信号的强度与测试设备的发射功率,还可以对电力通讯线路与设备的故障位置直接进行判定,而且准确性与安全性更高,对电力通讯线路与设备的稳定运行具有较大影响。

三、总结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通讯线路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当线路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电力企业应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电力企业应不断完善电力通讯线路设备故障处理方案,及时进行技术创新,通过红光笔、光纤测距仪、光纤寻线仪、光功率计等检测方法进行线路设备的检测与故障排查,寻找最经济安全的故障排除途径,保证电力通讯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为电力企业更快更稳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张伟伟.分析电力通讯线路设备检验及故障处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7):1465-1465.

篇5

【关键词】GNSS;电力;巡检;系统

1.引言

线路巡检管理是有效保证输配(变)电线路及其设备安全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巡视检查来掌握线路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设备缺陷和危机线路安全的隐患,提出具体的检修内容,以便及时消除缺陷,预防事故发生,或将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围,保证输配(变)电线路的安全和电力系统稳定,达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多供、少损”的运行目标。

传统线路巡检普遍采用的是人工巡视、手工纸介质记录的工作方式,该方式存在着人为因素多、管理成本高、无法监督巡检人员工作状态等缺陷。为了保证线路巡检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改革传统落后巡检方式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利用信息钮、信息螺栓和条形码等较为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进行计算机管理,尽可能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即时、定性、定量、客观地考核巡检人员的工作成为可能。然而,上述产品安装复杂,而且长期暴露在野外,容易遭到损坏,不便于有效的管理。另外,填写缺陷票仍旧由巡检人员现场手工完成,费时、费力且缺陷票填写内容不规范,使得线路缺陷汇总分析的工作量没有实质性的减少,从而影响了线路巡检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GNSS线路巡检与故障诊断系统,保证了线路和设备的正常可靠运行。

2.系统特点

(1)线路资料信息齐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可实现米级或亚米级定位,精度高,可真正有效地解决人工寻仙的到位问题。

(3)采用开放式操作系统设计,可与其他系统共享信息资源。

(4)通过用户及操作权限的管理,确保系统的数据安全。

(5)实时采集巡线到位信息,检查巡线到位情况。

(6)对线路和杆塔进行规范化的集中管理。

(7)使用方便,不需要额外的安装和维护费用。

(8)内置导航电子地图或卫星遥感影像图以及电力线专题图,直观反映线路的状况,修改、维护非常方便。

(9)良好的扩展升级功能,保持良好的系统兼容性和扩容性。

(10)实现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线路巡检,实现数字化管理。

3.系统设计原则

先进性:系统基于先进的硬件架构和软件平台,创造性地集成了当今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嵌入式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整体先进性。

可靠性:系统硬件采用IP67和IP45的三防工业级设计,符合认证标准,满足野外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稳定可靠运行的要求;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用户接口管理等相关技术,保证系统具有超强容错性和长期稳定性。

开放性:系统基于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和标准化的设计模式,系统的网络协议、数据库操作、产品的集成和开发工具都遵循业界主流标准,确保与现有MIS和其他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连接,充分体现系统全面的开放性。

扩展性:系统硬件工作方式多样,既有以数据采集为主要功能的GNSS/GIS数据采集器,也有以空间信息分析为主的移动GNSS/GIS平台手持设备,功能配置灵活;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软件模式使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升级和外部扩展,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易用性:基于人性化的图形操作界面,简洁、友好、直观,用户易学易用。

4.系统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功能

按照模块化的软件设计原则,覆盖供电生产管理各个方面。可按照其各自支撑业务的类别划分为几组,包括AM/FM/GIS基本功能、检修维护类业务功能、调度运行类业务功能和其他业务功能。

4.1 AM/FM/GIS基本功能

(1)图形浏览功能

该功能包括漫游、放缩、旋转、移动等;分层管理和显示不同类别的图形信息,能够灵活设置并保存各图层的显示控制参数;支持线路名称、村镇、导线型号等信息的动态显示;沿路跟踪功能,可沿道路、线路路径自动浏览,追查有关信息。

提供丰富完备、专用定制的编辑建模工具,可方便地建立变电站、开闭所、配电室、电杆、电缆、高压用户、低压台区等各种电网设备设施的图形和拓扑。快速录入各种设备设施的资料台账,并建立属性资料与图形拓扑之间的关联关系。此外,还提供多种自动录入工具,数据一致性检查工具及线路变更处理工具等。

(3)电网基本分析

在“数字电网模型”上分析既定运行方式下的通电和停电区域,能够查找线路的电源起点并计算线路的供电范围及半径,能够对各线路分别采用不同颜色进行着色、清晰观察各线路的分布及连接情况。

(4)专题图生成

依据“数字电网模型”中记录的完整电网信息,自动生成多种关注侧重点不同的专题图:网络图、馈线接线图、电源图等。支持对各种装题图出图规则的用户定制,并能够对生成的专题图进行自动规整美化。此外,还提供各种专题图的编辑、调整、修饰工具。

4.2 巡检维护类业务功能

(1)报修故障定位分析

依据故障报修点所在地理区域,快速查询为其供电的线路分支,并能够通过对多个在同一时段内报修并且地理位置临近的报修点进行综合供电拓扑分析、推断引发共同故障的设备或线路段。在推断过程中,还能够查询嫌疑故障设备或线路的历史故障记录,为分析决策提供参考。

(2)设备检修管理

对电网设备设施的大修、小修、临修进行管理。能够支持各种检修计划的制定、审批及,能够按设定检修规则筛选需要检修的设备,还能够管理各种检修记录、查询设备的历史检修情况等,统计设备的完好率、检修率等。

(3)设备试验管理

对各种电力设备设施的试验记录及报告进行管理,能够按设备的试验周期及试验历史记录自动搜索需进行试验的设备,以辅助试验计划的制定。此外,还支持对设备试验记录的智能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状态检修提供支持。

(4)设备评级管理

能够对设备或线路评级时,快速查询统计设备的基本参数及其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检修、试验、缺陷等记录。为评级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能够按特定规则对设备或线路进行自动智能初步评级,供评级决策参考。

4.3 调度运行类业务功能

(1)运行模拟

在“数字电网模型”上对线路开关、房内开关灯设备进行开合模拟操作,能够依据开关开合状态的变化,迅速自动重构网架,计算设备状态改变后的电网运行情况,突出显示受影响的区域。

(2)转供电方案分析

在需停电检修或在发生故障停电时,依据“数字电网模型”中记录的电网拓扑结构以及线路的负荷情况,分析可行的装供电方案。对于存在多个可行方案的情况,还能够对各方案操作过程模拟,并对其他线路代供负荷的情况进行分析,协助用户确定其中的最佳方案。

(3)实时信息管理

接入调度自动化和配网自动化系统采集的实时信息,并由调度人员及时地手工补充设置因自动化系统建设不全或尚未建设而采集不到的开关动作信息,维护一套基于地理背景的电网实时供电状况。

(4)负荷分析及预测

接入负控系统中的用电负荷数据,在“数字电网模型”上进行负荷的网络分析、区域负荷分析或线路分析、自动生成相应的负荷总和图、密度图等,还能够依据用电负荷的历史记录,按多种数学模型对用电负荷进行短期和长期预测。

4.4 其他业务功能

(1)重要用户管理

记录和管理重要电力用户的基本资料、地理位置及供电方式等信息,能够依据停电计划自动分析受到影响的重要用户并为他们发送短信进行停电通知,并能够辅助分析重要用户的用电特征而为营销决策提供帮助。

(2)用户报修管理

在接到用户报修电话后,通过用户编码查询、村镇查询、路名查询、重要建筑物查询等多种方式迅速确定用户报修的位置。进而,能够依据用户报修位置,结合计划停电等信息进行停电综合分析,迅速给出可能的故障点及故障原因,以便安排抢修工作。

5.业务与数据流程图

6.展望

GNSS线路巡检与故障诊断系统是利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广域或区域电力线路和设备进行巡逻和检查,保证了电力巡检线路和设备的正常可靠运行。下一步可以开发移动端,如巡线员采用手持型GNSS设备,通过记录航点和航迹的方式来保存巡线员的巡逻轨迹,GNSS手持机自动记录巡检任务的时间和空间位置,以作为检验工作有效性的依据。如果GNSS设备加载嵌入式GIS软件,还能现场进行故障分析,这样会大大减轻巡线人员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李凤霞.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

[2]谭述森.卫星导航定位工程[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7).

[3]许其风.我国成功发射导航定位卫星[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1.

[4]葛榜军,廖春发.卫星应用现状与发展(上册):总装备部卫星有效载荷及应用技术专业组应用技术分组[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古诗;寻觅;写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58-02

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还可以从中寻觅、借鉴到一些写作方法。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它是祖先留给后代的不灭的灵府歌声。那些诗人们的形体虽然已离我们远去,可他们的创作的诗歌却永远活着,从祖先们永恒不灭的歌声里可以让广大的中学生汲取精神滋补的营养,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在新课表标中就明确地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学生背诵古诗词不少于80篇(段)。所以从小学到中学这9年时间内,广大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古诗词,他们一定会有许多收获,那么如何让这些体会和感悟梳理成章,用于学习写作呢?笔者在教学就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古诗中多加琢磨、品味,善于挖掘其中的内涵,用于学习写作,下面就结合一些具体实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仅供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加以参考。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写作要善于积累

无论对于小学生,还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写作的首先要确立文章的主题。然而许多中学生在接触到文章的题目,了解文章的写作要求后,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里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的材料。所以中学们要想写好作文在平时就要善于积累材料,这样写起来才会如鱼得水。在小学阶段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积累材料的方法,如观察、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但由于不善于梳理,归纳,记录,因而在写作中也感觉无从下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对学生阅读积累写作的素材就作了更为详细的指导和要求,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掌握更多的积累材料的方法,从而为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写作要勤于实践

积累写作素材,需要在阅读中学习做笔记,在师生之间交流,但更中的是还需要有现实的生活体验,许多中学生在写作中虽然能完成任务,但总缺乏感人的力量,不能打动读者,所以在平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者相关课外活动,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加深体会,这样在写作中他们就会感到有话可说,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来。

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就要求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在这里编者详细地向学生介绍要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进而写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只要学生能做到上述三点,学生就一定完成好相关习作。

三、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学习写作要运用技巧

无数的写作实践都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学生在写作中除了能围绕中心,组织好材料进行写作,还要进一步提高写作层次,提高语言的的表达的能力。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先写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这里作者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他从颜色和形状对柳树进行了描绘,后两句用在设问和自答的修辞格式,赞美了春风给万物带来了生机,给大地披上了绿装,这样比喻贴切自然,不是描绘春天的柳树的特点,还给人带来了一种的美好的享受。在这一首28字的绝句中,诗人就运用了多种的手法,他把能表达的内容写得如此美妙,在写作中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就值学生认真学习,面对一个简单的实物,如何能把它表达得更为细致,写得更加感人,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就一定会使文章的语句更为出彩,所以教师教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对于一些修辞手法也要多加分析,细细想想作者这样运用的好处,时间长了,学生们就能从中感悟出许多技巧。

四、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学习写作要勇于创新

时代在向前发展。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度不能按部就班模仿别人的做法,写作已是如此,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变换角度,让自己写出的内容不落俗套。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就要求学生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写作中,学生要想把自己表达的看法讲“深”讲“透”,作为教师再指导学生写作实时就不能随便让学生选择一件事来写,而应发人之未发,能让读者能有与众不同的感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至于落入俗套。

五、千锤万击还坚劲,任而东北西南风―学习写作要拥有毅力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特别正处青春期的广大中学生来说,在写作中同样会遇到一些难题,这时作为教师不仅要从写作方面加以引导,还应从心理进行辅导,让他们认识写作就是内心真情实感的表达,不是什么难事,遇到一些难题只要想办法总会克服的,而不能畏缩不前,应付了事。古语云,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无数的作家写作都是经历百炼成才的,唐代诗人卢延让曾说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这些内容都可以用于教育中学们要善于学习写作,教变个角度看问题,能积极地寻觅写作的路径,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里,无数的先人为我们的写作留下了宝贵的创作财富和经验,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来说,在指导学生阅读古诗时,不仅要能让学生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和表达的内涵,还要善于从中挖掘出一些特殊有意义的价值。如今已经不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时代了,所以广大的中学教师不能沉溺于自己现有的经验,应不断地加强学习,能推陈出新,这才是我们今天指导阅读中学们阅读诗歌的价值所在。

一首简单的几句的古诗,但其却包含了深刻的内涵,作为教师从指导学生从阅读过度到学习写作,这里还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内容,希望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中能为学生写作打开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的写作能力的得到更高更快地发展。这样才能不辜负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篇7

为什么又去绍兴?

因为绍兴不仅存留了我和夫人的回忆,更是一处能抚慰我灵魂安宁的圣地。每当我内心有许多困惑或者对生活有些迷惘而郁结不畅时,我总愿意让自己靠近它。

对于出门旅游的人们来说,每到一个景区,总会被人告知,哪些景点是必去的。而在我看来,没有任何景点是我必去的,我必去的,一定是我内心想去的。

每次去绍兴,去的景点都不是很多,但鲁迅故里、青藤书屋、沈园却是必去的。而这次,我只是为了重游鲁迅故里和青藤书屋。

6月7日下午,骤雨初停。

鲁迅故里的天空,有些阴暗;

鲁迅故里的石板,有些潮湿;

鲁迅故里的游客,有些稀寥……

我以为这便恰到好处了,鲁迅先生的世界,本该如此――深沉静默。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鲁迅先生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鲁迅深味了人间的冷暖,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倘若换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游人如织,贾坐商行,在这样的喧嚣与热闹中,我们又将如何走近鲁迅先生的世界?

我暗自庆幸,能有这样的幸运,避开了热闹的人群,可以一个人游走在鲁迅故居,并不断拍下一些更有价值的照片。鲁迅故居里,偶有个别游客经过,也不大声喧哗,我们共享了此刻难得的宁静。

鲁迅故居大堂两边,各有一个展览室,左边是周作人,右边是周建人。参观完之后,我突然对他们的长相产生了兴趣。正所谓相由心生,同为兄弟,鲁迅和周建人极为相像,脸型同样的瘦削,眼神同样有光彩,看起来都是那种在骨子里有些顽强和倔强的人。但周作人却明显不同,他的脸型显得圆润,眼神里似乎带有些许淡漠和自私。据鲁迅母亲鲁瑞说,周作人“从幼小时期,一直受到大家的照顾,养成了他的依赖性,事事要依赖家里人,特别是依赖老大。他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在他的心里,家里的事都要由老大负责,与他无关,他比较自私”。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鲁迅在《呐喊・自序》里如是说,也因此走了“异路”。

走了“异路”的周树人,终于变成了“鲁迅”,也扛起了这个家,并为周作人和周建人开辟出了一片天地。可惜,最终周作人还是有些“昏”,和鲁迅分道扬镳了。但周建人没有,他至死都在感激鲁迅为这个家,为他所做的一切,他永远记得大哥的教诲!

记得钱理群先生曾说过,当我们处于人生顺境的时候,我们可能很难理解鲁迅。我一直记得这句话。这些年,也突然感觉到了内心的绝望,也感觉到了“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于是,又走到了鲁迅故里。

“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

我唯一自觉能和鲁迅先生一致的,就是这样的立场。可以说,我有大部分的痛苦根源,正来自于此。

天大地大,只有鲁迅先生能给予我勇气和力量!

我静静地在鲁迅先生的卧室前站定,靠近“鲁迅故居”匾牌,请人帮忙留了个影。也许以后,特意再来这里的机会,总是极少的,但有了这张照片,也就有了寄托。

从鲁迅故居出来,又去了鲁迅纪念馆。

一路参观下来,不肯错过任何一张图片,一份资料。我仿佛又跟着这些图片、资料,重新温习了鲁迅先生的一生。

快出纪念馆门口的时候,我突然莫名其妙、毫无征兆地想起“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的事情,眼眶莫名的有些湿润,也许是天空又下起了细雨吧……

8日下午,同样也是一个阴天。

为了步行青藤书屋,我特意按照导航软件的步行提示,经过塔山公园,到鲁迅路口,接着左拐进前观巷,直行几百米,右拐进小乘弄,再步行几十米,就到了青藤书屋。

多年前,我和夫人因偶然的机会,邂逅了青藤书屋,满是惊喜。而这次,是特意寻访。

青藤书屋进门的院子,夏木阴阴正可人。左边搭了个葡萄棚,正是叶绿葡萄青的时候。徐渭有题画诗《题葡萄图》,此处应该是为了应诗景。《题葡萄图》诗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读之,诗人怀才不遇但又恃才傲物的复杂情感,溢于诗表。

徐渭,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徐渭性情放纵,屡试不第,但擅长书法、绘画、诗文和戏曲,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然而后人对他的书画评价最高。

青藤书屋外屋陈设简单,但临窗有“一尘不到”的木匾,据说是徐渭的手书。“一尘不到!”“一尘不到!”我默念着这句话,心里却想:岂止是说书屋一尘不到,更应是徐渭内心一尘不到的真实写照!

我曾于偶然的机会,看到徐渭《驴背吟诗图》,简直叹服!画作以书法笔意入画,寥寥数墨,便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了意境深远的艺术空间。内心非有如此纯净脱俗,才能做出这样的画作。

我喜欢徐渭的理由,除了他多才多艺之外,更在意他能脱尘免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一个社会,需要经历多少岁月,才会出这样的一位个性卓异、多才多艺的人?

袁宏道誉其为“光芒夜半惊鬼神”的“旷世奇才”,并为之作《徐文长传》。

郑板桥曾刻“青藤门下牛马走郑燮”印。

黄宾虹说:“绍兴徐青藤,用笔之健,用墨之佳,三百年来,没有人能赶上他。”

我觉得,从艺术成就的角度来说,任何褒奖徐渭的话,都是不够的,他值得这么多人为他拜服。

8日下午,青藤书屋,只有我一个人在参观,很安静。我默默参观完青藤书屋,出来在院子里的石条上静坐,看自在岩上草木深,看葡萄闲抛闲掷野藤中,看竹林幽幽自带风……

想起徐渭70岁自题画像诗:

吾年十岁栽青藤,乃今稀年花甲藤。

写图写藤寿吾寿,他年吾古不朽藤。

突然感慨了几句:“宁静的下午,又去了青藤书屋。见葡萄闲抛闲掷野藤中,又见未老蹉翁坐园中,啸晚风。”

我这个异乡人,在B兴游荡的这几天,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去鲁迅故里,鲁迅给了我智慧,告诉我,一生要怎么活才能更有意义!

去青藤书屋,徐渭给了我勇气,告诉我,要守护自己像明珠一样的个性!

千辛万苦,有了方向,就不再辛苦!

千难万难,找到自我,就不再艰难!

篇8

1、晚上,到达绍兴,推荐住在越城区的解放南路与人民西路交叉口附近,这样去接下来的景点都比较方便。

2、晚上可以逛一下仓桥直街,一个非常有地方特色的古街,很多建筑都保存得很完好,全场约1、5公里,可以深刻的体会当地的人文特色。

3、早上起来就直接去鲁迅故里景区,一定要早去,不然等人多了不仅影响旅游体验,而且景区还会限制入园人数。

进到景区到入口,鲁迅故里景区是不用买票的,凭身份证免费登记进入就可以,所以一定要记得带身份证。

4、中午品尝当地的美食,再来一壶正宗的绍兴花雕。

下午,绍兴此地人杰地灵,出了不少名人,沿着中兴路一路走,有不少名人故居,王羲之、,还有祖居,都值得一去。

篇9

在鲁迅先生身上,似乎总可以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生活中低调简单的鲁迅,文字中尖利充满激情的鲁迅。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1寒假里,我们全家来到了绍兴鲁迅故居: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古至今,人杰地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原名周树人。

鲁迅故居里主要有纪念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组成。刚跨进鲁迅故居的大门,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鲁迅光辉的一生:1881年——1936年,一旁便是他的雕像。我迫不及待的走上前去合影留念,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写的《自嘲》里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的内心不禁腾起了一股崇敬之情。

我先去了百草园,那里的院落很深。看到过好多间房子,拐过好多条过道,才走进鲁迅的童年乐园百草园。院子里有不少游人,多是大人,还有几个孩子。园子小很普通,生长着与别处一样的树、。一样的草、。一样的菜苗,但游人却看得那样认真。那样投入。那样虔诚。我们读过很多鲁迅名著,吸取过鲁迅精神的营养,一走进鲁迅的故居就生出一种神圣感。一种崇拜心情,即是这片小小的百草园,也视为一块圣地。

我们又来到了鲁迅的家。那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在他的屋前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的祖母摇着扇子,给鲁迅讲故事,而鲁迅双手托着下巴,认真地听着祖母讲的故事。还有几个小孩子也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地听着鲁迅祖母讲的故事。

最后,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那里有他写的许多书,如《朝花夕拾》。《阿Q正传》.《狂人日记》.《社戏》等等。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就要回家了,这一次的游览,让我对鲁迅有了深深的了解,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一定会在来这里,对鲁迅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写的就是我们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这回我有幸和我的老师同学一起来到鲁迅故里参观。

一到鲁迅故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的浮雕,黑白灰三种颜色的充分展现了江南水乡风情,在大型的浮雕上刻着“鲁迅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跟着导游的步伐,穿过拥挤的人群,我们来到来到寿镜吾老先生的私属“三味书屋”。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一块刻着“三味书屋”东南角有一张刻着“早”字的书桌。关于那个早字有一个小故事:那时鲁迅小时候父亲生病了,鲁迅要给父亲买药,有时会迟到,被寿镜吾老先生骂,所以鲁迅就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勉励自己不要迟到。

从“三味书屋”出来以后我们就去鲁迅的故居。鲁迅的故居十分质朴,从书房、厨房、卧室看来虽然十分质朴,但是东西样样齐全,十分有书香气味。经过七弯八绕,我们来到了一个偌大的院子,在菜地的前面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几个绿色端庄的大字“百草园”什么这就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那矮矮的墙根,那棵大樟树。我环顾四周细细地回想鲁迅笔下的百草园。

鲁迅的祖居和故居真是截然不同,相比之下祖居的样子更要富丽堂皇。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来到了“德寿堂”。咦,这字怎么不对劲!原来是德字少了一横,这是怎么回事呢?导游走过来为我们解除疑惑,原来啊,鲁迅的祖宗觉得做事不用十全十美,十全九美就够了。

这回的游学让我受益匪浅。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3浓浓的一字胡,深黑的眼珠,一簇一簇直竖起来的黑发,和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他时常拿着烟斗,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在这蒙蒙细雨的早晨,我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鲁迅故居,我们先参观了鲁迅的房间,隔着门槛往里看,鲁迅的床、桌子、柜子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床上雕刻着精凿的图案,床头的前方有一把椅子一张桌子,旁边有一个柜子,整洁而又干净。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刚到时我就置疑了鲁迅那么多张桌子到底哪张是鲁迅的呢?我仔细看了看,桌子上有一个早字刻得很深很工整,是因他父亲生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做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的说了一句话“以后要早到。”于是鲁迅便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出了三味书屋,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这里曾是鲁迅儿时的乐园,里面种了许多菜,鲁迅曾说,这里最初也只有一些杂草罢了,如果有人在背后叫你,你千万不要答应。

参观了鲁迅故居,真真切切看到了“早”字,业于勤,荒于嬉,我要踏踏实实,努力学习,为我的未来打好基础。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4摇撸在船公的手中缓缓摆动,他旗下的祖屋,干脆叫鲁讯市算了,雕镂的廊。让思乡的情结慢慢地延续着,有着镂空的门窗。忽然间想起马致远的一支元曲,没有故作的娇情、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组成。。开始的情况我就不说了,是童年鲁迅休憩和玩耍的乐园,我们90后怎么体会的到了、小桥流水间寻回记忆深处曾有的点点依恋。那都是些我小学时会写的什么作文的片段,不禁黯然……今天天气不错,反正这种意境只有体会的人知道。,也是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也许想在这白墙黑瓦,鲁讯故居如鲁讯笔下描绘的一样,漫步在街道上,和弟弟,现基本保持原样,处事,参观了一下鲁迅故居,今天天气好啊等等,赋予小镇以生命的流。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 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

冬日的午后,依然有温暖的阳光透近落地窗,虽不及秋阳的热烈,却也是安暖。年少的时候,没觉得时光太匆匆,而今,小半生过去了。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月本无情,有情的是我们。月本无心,有心的是我们。古往今来,无不挥毫泼墨,痴情无怨无悔的付出换来的是殇楚,孱弱身形无法背负。月影模糊凌乱的脚步,漫漫长路是迷途,养蛊的赌注!画一个休止符!已经无法承。六十年代,年轻的父亲跟随大他两岁的侄儿去山区邻县任教,因忍受不了饥饿和寂寞的折磨,又回到村里当了一名乡村教师,这一干就。无悔付出。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呀,你可曾知道,你们无形之中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勇气世界很多人喜欢撕锦裂帛地活着,抹着厚粉,穿着金鞋一趟趟赶舞场,满眼金光涂腊,哪能见清风朗月;或提着钱袋子,土豪后来几番寻觅,兜兜转转,行过许多地方的水,看过许多地方的梅,却都不是我熟悉的那段香。轻轻靠近梦里那一大片的“梅”,忍不。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5在鲁迅先生身上,似乎总可以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生活中低调简单的鲁迅,文字中尖利充满激情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故居,很符合我的想像,也很容易让人将它与鲁迅先生的外貌联系起来。上海山阴路132弄9号是一座很容易埋没在一群红砖房子中的寓所。这虽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但却有一种让人舒服的平凡和淡定;这条小巷上共有10户寓所,在其他单元里似乎还有居民住着,甚至门头简易的信箱里还有电费之类的账单。这样的感觉很好,即使鲁迅先生早已离我们而去,但鲁迅先生的精神和气质总是和广大人民联系在一起。

故居的摆设不算高贵,但都很讲究。比如一楼客厅用小门隔成了几个小间,海婴的玩具橱里都还摆放着些什么。据说,如果天气不太好,房间里一般都是暗暗的,像鲁迅的模样一般,低调,不张扬;生活要讲究,但用不着奢侈和浪费。在鲁迅先生的房间里,床,桌椅,桌上的台灯都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却雅致清爽地组合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想起鲁迅先生拿根烟斗坐在躺椅上小憩,或坐在桌前伏案工作的情形……

但就是这样的不起眼,鲁迅先生却投入大量热情在这里写下了七本杂文集,翻译多本外国文学作品。

当他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时,那是饱含着鲁迅先生多么的一腔热血激情,他要警示自己,要唤醒国人,要拯救中国!

篇10

镜湖遗迹保护要凸现个性

烟水天际,鸥鹭翔集。在古城绍兴的中心区域,浩瀚明洁的镜湖千百年来就这样滋养着绍兴人民。历经2000多年历史风云的洗礼和漫漫岁月的雕琢,镜湖有着属于她的独特文化魅力。

坐拥这一国内独一无二的城市绿心,如何让城市空间与镜湖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和谐相处,加快建设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经济强市,这一命题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

2003年4月,常委会组成人员到镜湖湿地视察。行走在苍苍郁郁、葱茏叠翠的绿色走廊,看到的是“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的情景。然而他们的目光却更多的是在敏锐捕捉存在的不足。

“东浦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民居建筑虽然还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但因年代久远破损之处也比较多。”

“湖区内尽管风光旖旎,但路网建设有待完善。”

“要以人为本,湖再美,更要宜居,造福当地百姓。”

“一些化工类企业的生产对镜湖水系造成一定的环境压力,建议搬迁。”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视察的基础上,又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有关镜湖新区空间发展规划情况报告,指出镜湖是绍兴大城市的点睛之作,要增强镜湖新区建设的历史责任感,按照“重在保护、重在生态、重在文化、重在特色、重在功能”的原则,抓紧完善和细化规划,严格依法办事,维护规划严肃性,特别是对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范围,要加强规划控制,切实做好文物保护、抢救和管理工作。

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市政府划定了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明确建设控制地带,尤其是对东浦古镇加大了保护修缮力度,维持其原有水乡网络结构,传承其水乡文化,确保历史文化的可延续性,体现出昔日江南的风雅人情及世俗风情,使古镇的保护与更新,保护与利用充分结合。同时,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加强文物抢救工作,整治文物周边环境。大力开展考古工作,发掘文化遗存。综合治理城市水系,一些化工企业相继迁出了镜湖湿地,留存企业增加了污水处理设施,大大缓解了水环境的压力。

2004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纪南等又一次来到镜湖新区视察,肯定了镜湖新区在推进“五路十桥”等基础设施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对新建村民安置房,让群众舒适地居住在镜湖之滨表示满意。

常委会的视察和调研有力推动了镜湖新区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新区管委会对东浦古镇的形态各异的古桥梁和河网水系进行了维护和疏浚。对建于明代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避塘进行了修复。一家乾隆年间的老酒作坊王宝和酒厂旧址也得到修缮。东浦老街、徐锡麟故居也相继展现新姿。镜湖,作为绍兴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的缩影,被充分发掘文化内涵,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2005年5月,镜湖新区被授予国家级湿地公园称号。常委会组成人员又一次来到了镜湖。在梅山之麓,在湖畔河边,在东浦古镇,他们看到青山叠翠,碧波映照,白墙黑瓦间,乌篷船破水而来……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李白的传世名句至今不绝于耳,镜湖胜景盛世重现。

把名人故居改造为“文物森林”

绍兴是著名的“名士之乡”,名人多,名人故居自然也多。恢复名人故居的四周历史原貌,是绍兴古城保护的又一重头戏。

书圣故里,位于绍兴城东北部,因王羲之而闻名于世。故里内的戒珠寺、题扇桥,笔飞弄、躲婆弄等都与王羲之有关。很多游客与书法爱好者常慕名而来。然而传说与故事很优美,故里内的景点却零散、单薄,一些缺乏美感的现代建筑还夹杂其间,找不到翰墨飘香的高雅格调。

这种窘迫的情形当时遍布绍兴市内相当部分的名人故居。游客多有反映,专家连年呼吁,这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问题,常委会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广泛深入的专题调研,并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征求意见,组织专家座谈,2003年初,形成了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指出,文物史迹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要力求原汁原味的保护,坚持原模原样的恢复,做到有根有据的重建。保护名人故居,不仅要保护故居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名人生活的真实环境。而且要把古城范围内“三纵、二环、六线、八池、一百六十八桥”构成的河湖水系和历史街区、名人故居实行串联保护,把孤立的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文物大树”连缀成片,打造成原生态的“文物森林”。

按照《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决议》和调研提出的具体意见,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解放前的旧城图片系统地整建名人故居。书圣故里先后进行了一期、二期的整修工程。

2006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秋芳和其他组成人员,来到书圣故里进行视察。整修后的书圣故里文化风貌依旧,青石板路流露着沧桑,老台门格调淡雅、自然古朴,很有江南建筑特色。穿行在白墙黑瓦间,感受着翰墨飘香的氛围,视察组对保护工程表示满意,并要求政府抓好三期保护工程,让书圣故里更好地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绍兴市还先后修复了鲁迅故里、故居、大通学堂,扩建了沈园二期、祖居(纪念馆),新建了广场,重建了贺秘监祠。其中的鲁迅故里,因其古朴厚重的步行街道,“老房子新空间”的鲁迅纪念馆,传统风格的民居再现,风貌协调的街区氛围,使之成为了中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经典之作。

2006年7月,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又听取了越王城规划建设情况的报告。绍兴城中府山脚下的越王台,曾是句践起兵伐吴的点将台,也是古越国都城旧址。建好越王城,对绍兴古城保护十分重要。鉴于越王城历史保护区是绍兴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历史街区区块,常委会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要深入挖掘越文化历史积淀,传承绍兴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要以人为本,在设计中营造符合市民休闲、生活需求的新空间,不断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并要求各有关部门统筹规划,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完善运作机制,确保越王城规划建设整体有序推进。目前,市政府正在积极完善规划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王城必向人们展现出越文化的精髓。

从名人故居到名人故里,从名人故里到历史街区,从历史街区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绍兴走出的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古城保护的“绍兴模式”。

绍兴的水环境要真正保护起来

2007年1月19日上午,由市人大常委会黄秋芳主任带队的视察组,在绍兴市区西小河视察。

看着河水被抽干,露出黑黝黝的河床,施工人员手持高压水枪,轮番冲洗河床,冲出来的淤泥被管道吸走的场景,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绍兴市正在实施的清水工程的一部分,按照工程的实施要求,绍兴市区的15条内河都将被“清洗”一遍,让市区河水清起来。

对于水乡绍兴来说,水就是城市的魂。几年前,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城区防洪与环城河综合整治规划的决议精神,市政府实施了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对河岸、道路等进行综合整治,12公里长的河两岸新辟绿地54万平方公里,建设鉴水、河清、稽山等8个主题公园。工程完成以后的几年中,常委会对河道的水质情况每年都组织视察。2006年8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在视察时发现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河底淤泥堆积、污水排入河道、水面畜禽养殖污染和大量抽取河水等问题的存在,河道的水质离广大群众的要求与河水变清的目标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在听取政府多个专项报告的基础上,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绍兴现有水环境尚需优化,亟待有效改善市区水质,提高排污管网覆盖率,全面开发水域功能,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并通过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把绍兴水环境真正保护起来。

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启动了“清水工程”。城建和水利部门采取清淤、截污、整治和引水“四管齐下”的措施,强化综合治理。清淤,即对市区主要河道进行一次全面清淤,彻底清除河底淤泥,增加河道水容量,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截污,即对市区建成区范围的生产生活污水未入网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进行全面调查,通过对市区排污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使具备入网条件的单位和居民小区的生产生活污水全部纳管入网。整治,即加强对市区河道的环境执法和管理,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完善有关管理制度,使河道的日常管理落到实处。引水,即实施列入曹娥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市区引水工程,引曹娥江水进入市区平原河网,改善市区河道水质,为市区水环境的根本改观奠定基础。

经过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和清水工程,绍兴这座古老的城市终于又重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美景,市民们真正在“蓝天、碧水、绿地”的美好环境中享受着美好的新生活。

如今的绍兴古城,府山、塔山、蕺山三山鼎立,郁郁葱葱,城在山中,山中有城,水性的城市有了刚强的筋骨。环城河里清波涟漪,古城平添灵动之气。城区内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园林、杰出人物纪念地等,有着真实的历史遗存物,有着完整的历史风貌,也有着一定建筑规模的历史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