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区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未来社区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社区体育;影响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和社区体育是一个递承关系,大学生毕业后即走向社会,进入社区,所从事的体育活动也从校园体育转变为社会体育、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活动及其组织和指导,成为大学生终身体育的主体活动。为了进一步探讨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与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关联,采用文献资料和网络查询,了解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对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影响状况,采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实践教学的主动创新、教学竞赛、能力培养、效果对比等方式,追踪大学生各个时期参与体育活动、激发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技能、弘扬良好个性、发挥运动特长的状况,采用社区体育工作访谈和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调研,分析“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与社区体育活动接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逐步完善大学生从个人校园体育能力向组织指导社区体育能力的转换。
1.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是高校体育与未来社区体育衔接的良好方式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学会体育运动技术,掌握社会体育指导技能,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必要手段和方法。通过普通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和体育指导实践,能够增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正确的锻炼方法,既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又有利于大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途径、体育技能和目标,还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保持体育锻炼效应的连续性,使大学生在举手投足、接人待物、办事处事的行为和活动中,养成品德、知识、能力、态度、心理和体魄等方面优良素质[1],成为优秀的社区体育活动指导员。大学生通过学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自觉结合,围绕着专项体育运动项目,培养体育意识,确立终身体育观念,将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锻炼大学生健壮体魄的同时,为大学生将来参与社区体育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大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进行有意识、有内容、有方法、有手段的体育锻炼,为将来社区体育培养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技术、技能、方法和体育锻炼的理念,在社区体育教育和健身活动中树立“健康第一”[2]的指导思想,并使这种体育意识和指导思想伴随终身体育运动。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能够与社区体育活动有机融合,尤其是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自主训练与竞赛的组织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学与未来社区体育活动衔接的良好实施方式。能够更好地实施“全面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与健身能力,通过发展个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的主动志向,奠定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培养体魄强健、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成为未来社区体育工作优秀的组织和指导人才。
2.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是培养未来社区体育指导人才的有效途径
2.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培养了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社区体育技能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的培养极其重要,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各种途径、方法和手段都是紧紧围绕着这项艰巨的责任。如果高校体育教学仅仅是教会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体能练习的手段,大学生只得到一时之利,而没有真正得到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就难以维持长久。“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活动方式,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然习惯地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互动活动能够兼顾规范的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休闲参与或娱乐,大集体或小团体或个人的体育活动等,形成竞赛和休闲、团体和个体、自由和自觉等体育活动多样化管理,有组织和计划的把课外、校外、社会、野外体育活动及运动训练等融入高校体育,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体育的一体化管理,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社会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3]。这一互动体育活动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自发参与、自主组织、相互指导体育专项训练和竞赛的能力,这种课外体育活动技能正是高校体育向社区体育延伸的良好方式。
2.2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培养了大学生社区体育的组织和指导能力
大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过程中,能够自发地组织和相互指导专项体育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从而提高了对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能力,培养大学生勤奋进取、团队精神、谦虚好学、诚信守纪等良好的体育行为。通过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联系与发展,从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教法和手段对在校大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效果进行强化训练,使大学生建立体育意识,自我养成终身体育观念。通过面向社会“开发行为能力”,使大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把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区体育。促进高校体育课程与社区体育的紧密联系。并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社区体育活动形式有机连接,拓宽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路与途径,更好地为社区体育服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实践了高校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并通过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使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进一步向社区体育延伸。“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非常注重课内体育教学向课外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延伸,“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体现了大学生课余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的特色,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个性特征和运动选项,突显了大学生体育活动的自选性、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实用性、终身性等现代体育“健康教育”的观念,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组织能力和社区体育指导能力。
3.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能够积极促进未来社区体育的发展
社区既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又是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大力发展社区体育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途径[4]。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可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融合中,能及时反映高校体育的教育教学效果。高校体育在为社区体育服务的过程中,能时刻进行自身的教学改革,不断适应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这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有利于建立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长效发展机制,有利于高校和社区双方共同制定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积极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竞争机制,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形中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了教师个体的创造活力,有力推进了教学双方质量的提高[5]。利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互动教学方式,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大学生课外各种健身娱乐活动和体育竞赛的组织指导能力,培养大学生勤奋锻炼、主动参与、教学相长、乐于组织、热心指导等良好的体育行为与人际关系,促使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成果延伸发展到未来社区体育工作,促使未来社区体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4.结语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方式应和社区体育活动有机结合,通过相互之间的经常比较,寻找并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方式有利于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有机衔接,有利于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尽量适应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社区体育中甄别对待不正确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方式,及时进行组织指导,促进未来社区体育的改革发展。
作者:罗明飞 高俊兰 贺春林 单位: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段健芝.论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多元结构下的课程特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700.
[2]曾吉,蔡仲林,黄勇前.新旧健康第一思想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8):101.
[3]贺春林,张雨,李春田等.对新世纪高等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6):37-40.
篇2
关键词 社区英语 教育网络化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 华发新城社区
珠海市华发新城社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与澳门的接壤处,是珠海地产业龙头打造的最大的、综合配套最齐全的社区。目前拥有近万住户,社区人口两万多,其中大约有600位外籍人士分别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占社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是一个相对比较国际化的社区。华发新城社区非常注重社区的建设,其作为珠海社区建设的典范,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然而目前社区成员的国际化和其居住方式的国际化还存在差距,尤其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并没能得到普及和推广。
2 社区英语教育
社区教育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于终身学习的需求,打破了传统和封闭的教育时空观,可以无限制、更为自由地服务于社区成员甚至延伸到全体大众。同时社区英语教育是国际化社区建设中是不可回避且需重点建设的方面,一方面是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城市居民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当今日益商业化的英语教育培训,范围涉及出国、求职乃至日常交流需要。因此笔者设想,能否在社区进行一种公益性的英语教育,让英语教育减少一些商业化气息,可以像社区医疗一样成为一种社区公共服务性质的教育,同时让英语融入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既可以满足部分感兴趣老人退休后的业余生活,也可以帮助家长对学生进行辅导。而就珠海市华发新城社区而言,有650多外国人居住其中,这些外国人的日常生活起居都在其中,除常见的一些商店外,其中也有一些主要针对外国人的咖啡厅、酒吧、超市、餐馆等,这些都让社区英语教育的推动显得更为实际与必要。同时,对居住在社区当中的外国人而言,据我们前期的调查发现,他们也希望能融入社区,融入在中国的生活。也有众多的外籍志愿者参与了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这样,社区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一个大家可以交流的平台,而英语显然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3 社区英语教育网络化
英语教育网络化是运用网络条件进行英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也是我们在社区中组织和进行英语公益教育的平台之一。在《未来的社区》一书中,马歇尔・戈德史密斯指出这种通讯能力的大爆发以及与之相携而来的创建优秀社区能力的大发展是社区建设的两大趋势。①社区依借技术资源,打造统一云计算教育培训平台,将教育培训网络化,让教育资源伸入到每个网络可以达到的地方,让社区成员可以足不出户地随时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学习。
相对于传统教育,教育网络化以其独特优势迎合了国际化社区英语教育的需求。正如詹姆斯・巴克斯戴尔所言:未来的组织会优先建立那些跨越传统组织结构、体制、时间、以及地点限制的利益社区。②网络教育是顺应了信息社会的新要求,是实现教育社会化、教育延伸化的重要保障。它所运用的学习理论、教学空间的无限扩展、教育对象的空前扩大等特点,教育支持环境、手段以及教学、管理、运行、评价等机制都是独有的,这些特点能有效地发挥对构建学习化社会社区的推动作用。
4 社区英语教育网络化的必要性
科技的进步,新组织形式的出现以及国际化社区的发展对社区教育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终端平台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信息大爆炸一时也让人无所适从;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完善,“云”时代的来临给社区英语教育带来无限的契机和挑战。未来的社区英语教育将更可能采用分布云计算的方式,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器的维护,用户只需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即可进行无缝连接。社区英语教育网络化还体现在功能方面,更能直接,立体,快捷,便利地实现社区成员的不同学习要求。流畅的多人语言视频,动态PPT演示,影音播放,协同浏览,文档共享等形式让整个过程如现场一般。另外,英语教育网络化,在某种意义上更能贴近社区成员的生活,提供更多文化交流的机会(尤其是像华发社区这种国际型社区),让众多在校青少年,忙于工作的在职父母,退休的老年人和社区外籍人士能冲破时间空间和文化的障碍,真正实现社区英语教育的生活化和公益化。同时对于纷繁复杂的信息,特定的网络英语兴趣社区能很好地应付超负荷的信息,快捷获取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提供其他成员可能的帮助。
现如今,ipad平板电脑,各类阅读器和手机等新媒体,博客,短信,微信等新潮流行的交流方式,引发了大众“网络式生存”的大变革,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集团群聊,手机报刊浏览,微博阅读,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成员的交往和学习。社区英语教育,在新媒体的交流方式日益替代传统交流的背景下,也需与时俱进,努力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链接便利,信息时效上做出相应的改善以满足这种“网络式生存”带来的巨大挑战。社区英语教育网络化能很好地借助技术,激发学员的兴趣,获取最快最直接的反馈,必然会达到非常好的学习培训效果,而且这种选择型学习社区更容易建立长期的联系和实现社区成员长足的发展。
5 小结
“e时代”开启的知识信息社会,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得“网络生存”方式逐步改变了当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方式和习惯,这将必然推动社区英语教育不断数字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成员,实现社区英语教育的长足发展以及教育的公益化和生活化,从而真正达到社区成员能够彼此联系、共享文化和共同发展的目标。但是,这种数字化的新组织形式所带来的诸多弊端需引起高度重视,如网络沉溺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因此,作为对传统社区教育培训的补充和完善,社区网络英语教育应与其不断丰富彼此,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以推动社区英语教育,尤其是国际化社区背景下的社区英语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注释
篇3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7月5日
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10月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指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21亿。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增加,已占农民工整体的47.0%。《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10年累计需转移农村人口1亿以上。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及其下一代。他们的社会融入情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社会经济建设的成效。新生代农民工要融入城市社会,除了来自城市的排斥外,最大障碍就是自身素质的不足。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逐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破除城市融入的自身障碍,最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自身阻碍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他们的融入之路却充满阻碍,制度的藩篱以及来自社会、文化的排斥使他们游离于城市主流社会之外,同时,他们自身素质的不足也进一步阻碍融入进程。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要想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必须从经济、社会生活、心理上整体融入城市并认同自身新的身份。如果说,城市未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似乎也未做好融入的准备。
(一)经济融入中职业期望高、人力资本不足、就业不稳定。经济融入,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变化上。新生代农民工与农业生产方式分离,倾向于城市的生产方式;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工作环境好,发展机会多,较为体面的工作,职业期望高。然而,与新生代农民工较高的职业期望相对的是自身人力资本缺失的现实。由于缺少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他们在城市的职业竞争中还处于劣势地位,职业选择大多还只能停留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上。过高的职业期望与就业现实发生冲突,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更换工作。没有稳定的就业,就难以有自身的成长积累,难以有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难以有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构建。
(二)社会生活融入过程中社交局限、重物质享受、对未来缺少规划。社会生活的融入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上。能够形成与当地人一致的生活方式,是城市融入的社会基础。生活方式的融入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消费方式、闲暇时间的利用等方面。首先,社会交往中与城市居民缺少互动。因交往沟通不足而造成的社会隔阂与排斥,进一步拉大了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心理距离,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融入进程;其次,物质消费增加,精神文化匮乏。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用于享受娱乐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比例显著增加,轻视精神文化消费。而过渡的追求物质享受,易沾染不良习好,长此以往导致他们内心空虚,心理失衡,最后导致行为失范;最后,闲暇时间多用于娱乐,对未来缺少规划。新生代农民工的业余时间多用于休闲娱乐。他们中很少有人主动参加职业培训和进修来获取经验和知识,对职业培训的意义缺乏长远的认识。
(三)心理融入中自我认同困局、价值观出现矛盾、心理调试力差。所谓“心理融入”,即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从心理上逐步拥有市民意识,并被城市居民接受成为城市权力主体的过程。新生代农民工最终是否真正融入了城市社会,还要通过其城市身份的自我认同与价值观来考察。
众多研究表明,城市的制度壁垒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困局。身份认同的模糊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强化了自身与市民的差异,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同时,由于自身素质的不足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易出现矛盾和偏差。“在享乐主义价值观影响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觉得享受才是人生的真谛,活着就是为了享受美好的物质生活,进而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毕生追求”,甚至走向歧途。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调适能力差,对挫折与困难的承受力低,容易出现挫败感和逆反心理。据深圳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市外来务工群体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乐观,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需求较大,却一直未得到满足。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自身存在各种不足,但是他们又是一群朝气蓬勃、富有挑战精神的年轻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他们对未来的期望高,努力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希望经由教育的途径增强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在众多教育形式中,社区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
二、社区教育在破除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阻碍方面的优势
社区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参与社会活动的首要场域。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为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教育的宗旨与人的再社会化不谋而合,其教育内容和形式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诉求,因此,在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消解内在障碍方面,社区教育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具优势。
篇4
关键词:终身教育 社区学院 对策
社区学院是面向和服务于社区内所有成员,以青年和成年人为主要教育服务对象,通过举办和实施职业教育、补偿教育、社区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相辅相成的“大教育”。它具有向社区进行广泛的教育渗透的目的和功能,注重人文精神和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用教育力量促进社区民众自强,净化社区道德环境,注重公共参与和人文关怀,进而改善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新形势下的社区学院的发展要面向社区,依托社区,积极探索教育新的途径,从而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当前农村社区学院发展的使命
第一,深度开发农村社区人力资源。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类的未来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这一点在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尤甚。农村社区学院具有入学门槛低、收费少、学制短、办学灵活等优点,从而为广大的农村学员接受进一步的高等教育大开了方便之门。在未来几年内,社区学院将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留得住,用的上,用的好”的实用型人才。
第二,搭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平台。农村社区学院作为教育和培训中心,它“上挂”各类高等院校,“下联”各级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横沟”各种地方教育机构,为社区学员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最直接边界的学习场所和设施;它立足于一个县或市,辐射周边地区,针对农村成年居民的教育需要,开展各级学历教育和各类非学历培训;通过县、乡、村三级教育网,真正将终身教育思想落实到每一位农民身上。
第三,构设农村和谐社区的桥梁。作为社区内的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不仅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还是社区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成为社区先进文化、良好道德风尚的辐射源,并且充分发挥了它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减震器、安全阀的功能,为农村社会和谐社区的创建作出重要而独特的贡献。
二、农村社区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创建过程不规范。社区学院属社区高等教育,其创立必须依靠社区,得到其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但目前的不少社区学院由于创办、审批不规范,造成其职能不清,也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如某些社区学院,是街道与高校合办的,其职能以相当于中等程度的非学历教育为主,形式有培训班、专业班、系列讲座等,招生对象为街道工作者、下岗人员、社区居民、民工等,名为社区学院,实为一所社区学校。
第二,办学目标模糊。我国现有的农村社区学院由于硬件设施薄弱,师资队伍不稳定,因此严重制约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办出社区特色,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再者,社区学院办学的性质和特征不明确。为了提高办学声誉,降低办学成本,其专业设置一般为教育成本低的热门专业,与其它高校类同严重,根本体现不出地区性;招生对象偏爱高考落榜生,既与普通高校争生源,又将中职生拒之门外。结果学生来源没有社区性,又缺少相应的优惠政策,造成生源的严重不足。这既不利于培养本社区人才,也不利于留住本社区人才,导致办学目标的模糊性。
第三,办学经费不足。目前社区学院的经费投入, 国家尚无投资法规,地方财政往往偏重于市政发展、公益事业和其他类型学校的发展,很难抽出固定的经费用于发展社区学院。由于经费问题的困扰,学院不得不向学生收取较高学费,以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学生若非出于无奈,往往不会选择社区学院就读。所以经费成为社区学院在生源、设备和师资等方面竞争能力差、影响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四,课程设置的非职业性。目前我国社区学院中的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普通高校相似,但由于这些课程的通过与否标志着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能否取得高等学历,迫使学校和学生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理论基础课上,忽视应用性强的专业课、技术课,大大削弱社区学院突出职业性的办学目标。
三、有效加强农村社区学院建设的对策
第一,提高认识,确立一切以社区为中心的办学思想。社区学院与其它高校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办在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为办学原则。积极开设本社区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课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条件,并努力开办为社区服务的项目,逐步发展为以社区为中心,关心社区民众的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民众的文化水平,发展社区经济的多功能、多专业、多渠道的高等院校。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社区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营造开展社区教育必要性的舆论氛围。
第二,创建一门进多门出的培养模式,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社区学院在招生对象上应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的限制,要尽可能的为社区居民开设各类专业、课程,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需求;还应适应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满足学生就近入学,学习时间灵活,学习费用低等要求,只有这样,社区学院才能获得较强的生命力。
第三,社区教育目标、内容、实施形式的多样化。在发展社区教育时应该注意发展重点:一是把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日常工作来抓,二是对社区群众广泛进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三是把城市流动人口组织到社区教育中来,四是把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五是加强对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进行培训。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拓宽社区教育模式,整合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为实现终生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充分体现人本性、区域性和阶段性。研究社区的自然、人口、经济、文化教育等环境,研究市场需求;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将社区需求和发展反映到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过程中来;紧密结合社区需要和学院本身的优势,追求实效。还要积极将社区教育与社区其他因素相整合,如高校资源、政府资源等,尤其是要与政府工作和规划结合起来,这是实现社区成员接受终身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贺满林,廖芬.上海社区学院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2003(10):43-46.
[2]张莹,吴海光.试论农村社区学院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07(1):57-59.
篇5
摘要:成人教育的社会化是成人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根本方向,而社区成人教育则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和最好的组织形式。目前,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仍缺乏专门、系统、深入的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合也不够紧密。今后,应以创建学习化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着力点,采取理性思考的研究范式,力求在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上取得一定的突破。
关键词 :社区;社区成人教育;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陈文沛,女,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1-0032-04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社区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日益深入和细致。我国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讨论了社区成人教育的理论问题,如“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架构和定位、社区成人教育功能解读、社区成人教育的基本特征等,无不体现了理论创新的特点。此外,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也延伸到了社会实践及学习型社会的各个方面。开阔的视野拓宽了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范围,同时,也充实了社区成人教育研究的内涵,为社区成人教育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研究现状
(一)关于社区与社区成人教育的内涵研究
社区不仅拥有一定的地理空间,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社会空间,换言之,社区就是区域化的社会,是一定空间范围的社会群体。我国学者叶忠海给社区下的定义是:“社区是指由聚居在特定的区域内,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构成社区六个基本要素有人口、地域、结构、文化、社会心理和必要的生活设施,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了一定规模数量的居民、一定的地域、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机构、特定的文化、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心理、并具有相对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才可以称为是一个社区。高志敏认为:“社区系人们共同生活的特定区域。这个特定区域是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协调发展的产物,是自然、人口、环境及社会资源的载体,是一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聚合体,也是构成社会的有机组织单位。”[2]
社区是社会整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区教育的内涵应与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个体的角度看,社区教育体现了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理念,是个体自觉、自发的学习路径、方法和手段。从社会的角度看,社区教育符合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的新趋势。我国教育部对社区教育的定义是:“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3]
一般情况下,社区成人占整个社区人口3/4的比例,社区成员的主要群体是成年人,因此,社区成人教育也就成为社区教育的重点,是社区教育的主体。何爱霞通过分析社区教育的概念引申出:“社区成人教育是一种在社区范围内实施的,利用社区资源,依靠社区力量,旨在提高社区成人的素质,促进社区发展的教育活动。总之,社区成人教育是针对成人的社区教育。”[4]
(二)关于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研究
社区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社区成人教育通过提高社区人员的整体素质达到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是社区发展建设的关键。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社区成人教育对于促进社区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社区成人教育可以更高效的利用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各种教育需要,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政治和文化素质。在社区的功能性、制度性和认同性整合方面,社区成人教育也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作用。社区成人教育通过全面提升社区成人素质、强化社区整合最终达到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4]另一方面,社区发展反作用于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是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社区发展的客观需要,如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迫使社区居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这是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原有的社区教育基础是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依托。邓文勇在《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互动及其实现》一文中阐述了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要结合社区发展的现实,通过对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区成人教育水平的分析,使社区成人教育在办学方向、发展目标上更好的契合社区发展的要求。[5]
王良娟认为,社区发展工作是组织和教育社区居民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体现在社区发展和社区教育的互动关系中。一方面,社区成人教育鼓励居民参与改善社会问题,帮助社区成员提高个人的责任意识,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另一方面,组织居民采取互助和自主的行动,来解决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6]
(三)关于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在任何教育领域中课程都处于核心位置,是教育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中介环节。在成人教育领域,成人学员教育需求的多样性使得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层次和类型非常复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社区成人教育课程的开发并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实现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目标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缺乏社会支持,人们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都相对较低,社区内部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成人教育课程开发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课程开发更多的是依靠社区行政部门的推动,质量不高,很难做到完整的课程开发;社区成人教育的教师主要由聘任的专职教师和志愿者组成,参加课程开发的教师质量和数量得不到保证。文锦在《面向未来的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中针对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对策:首先,提倡推进立法,在法律层面确立社区成人教育的地位。其次,加强社区管理部门对课程开发的支持,提供良好的课程开发环境。最后,在教师培训者和课程专家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提高教师从事课程开发的能力。[7]
从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性质来看,有研究者从课程设置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两个层面进行研究。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现阶段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的非功利性课程占了绝大部分,针对老年人开设的课程较多,针对中青年人开设的课程大多是家庭休闲生活教育,降低了中青年人参加社区成人教育的积极性。相对应的是功利性课程所占比重较低,功利性课程包括职业培训课程和科学文化知识课程,这类课程又是中青年人最为关注的,如不提高这类课程的比重,社区成人教育又将会面临教育对象单一的窘境。
(四)关于社区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科学合理的社区成人教育管理模式是社区成人教育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对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社区建设的促进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异大,只有依照不同类型社区的发展特征建立不同的发展模式,才能切实促进社区成人教育体系的建设。
黄云龙在《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中总结了四种社区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一是以区或街道(镇)为主体的地域型体制模式。这种模式的组织形态是区或街道(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由政府机构出面牵头,行政力量为主导,属于比较典型的中介性协调管理组织模式。也是当前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的重要形式;二是以学校为主体的辐射型体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处于主体地位,由学校联合学生家庭和社区单位组建形成的组织体制模式,属于开放式教育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三是政府机构与社区合作办学体制模式。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成为“学校与社区”、“学校与政府”、“政府与社区”之间中介性协调管理组织;四是以社会为主体社区学校实体型体制模式。社区学校以社会为主体,分为正规和非正规两种组织形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的形式灵活多样,教育时间上延续终生,教育空间上覆盖社区所有学员。[8]
当然,在实践中,由于受地理、经济、文化和其他因素影响,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没有单一的管理模式可以遵循。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要求,我们很难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尽管社区成人教育管理模式在内容上有所扩展,在形式上进行了调整,但距离完善和成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关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
我国一半的人口在农村,做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此外,城市化的极速发展需要加快发展农村社区成人教育。
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问题。如霍玉文的《终身教育语境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发展论略》、车向清的《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农村社区成人教育》。霍玉文在文章中解读了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定义和发展的必要性,从强化政府职能、改变农村成人学习观念、合理统筹农村的教育资源、加强相关理论研究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策略。二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9]如杨智的《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化的路径探索》、陈水平的《面向农村社区教育的成人教育运行机制浅议:基于苏中次发达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视角》。[10]杨智从组织论理论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路径,将组织理论的视角细分为三个层面:理性的组织理论、自然的组织理论、开放的组织理论。理性的组织理论包括:特定的具体化的目标、正式的组织、建立在合法权威基础上的成员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的理论。自然的组织理论包括:以自我满足、兴趣为目的“真实”目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开放的组织理论关键在于其开放性,重视外界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作者基于以上理论提出了农村社区成人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建立结构化的目标体系、灵活开放的结构网络、规范的组织运行机制、弹性的组织评价机制。三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的个案研究。[11]如王弢的《论农村成人教育的模式创新——以京郊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为例》、仲红俐等人的《对农村成人教育中心向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转变的思考——基于常州金坛市农村成人教育的调研》。[12]
(六)关于社区成人教育的比较研究
社区成人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日渐趋于成熟和完善,在文化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在对国外社区成人教育研究时,更注重社区教育的实体设置研究,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北欧的民众学校、英国的“个人学习账户制”和“生涯发展贷款制”等。在杨应崧主编的《各国社区教育概论》一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北欧的民众教育,北欧的民众教育面向社区内所有成人,称为“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作者以北欧教育概况和北欧民众教育的历史沿革作铺垫,阐述了当今北欧各国民众教育的类型、特点,北欧实施民众教育的基本经验以及对当代教育发展的意义,着重探讨了民众教育思想对人的发展和社区发展的意义,为我国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事业提供了借鉴。[13]
我国社区成人教育比较研究的论著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国别研究。如史景轩的《1990年以来美国社区学院成人教育机制的发展》、于平的《美国社区成人教育的特点》[14]、徐婷、刘畅的《美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特点与启示》[15]、朱志勇的《美国社区大学印象——从社区大学看美国成人教育》等。这些研究帮助我们更好的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另一种是比较研究。如张雷娜的《北欧社区成人教育现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16]、董庆宁、常杉杉的《美国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17]、吴小蓉的《发达国家社区学院的成人教育模式及借鉴》等。这些研究侧重于洋为中用,有助于解决我国社区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社区成人教育的比较研究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有利于社区成人教育作为“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加深。
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成人教育概念界定不清晰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以来,社区教育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到目前为止,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仍然没准确的定位。无论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还是在《继续教育专题规划》中,社区成人教育都没有被看做一个独立的部分进行讨论。“社区成人教育工作者”被称为“社会工作人员”,这个称谓不仅不利于社区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区成人教育的独特性。因此,在对社区成人教育内涵的理解上,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普通民众,都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
(二)中外社区成人教育比较研究不够深入
社区成人教育在欧美等国家发展时间较长,相对国内研究也较为为成熟和完善,在当地社区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我国的社区成人教育研究开始复苏,研究者们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对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作用、功能、模式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但是,我国社区成人教育与欧美等国家的社区成人教育在管理体制、师资建设、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有关这些差异的分析与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如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有些理论成果直接套用国外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我国社区成人教育课程的特色。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从事社区成人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理论研究能力较为薄弱,一些在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新观点、新方法,因为工作者理论水平的限制,无法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新理论,影响了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多为高校的研究人员,他们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对未来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但无法亲自进入每一个社区进行理论指导,因此,在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中,同样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脱节的现象。
三、启示与思考
当前,有关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问题和领域来不及深入研究。今后的研究应该拓展并深化到社区成人教育的全方位。即以实现学习型社会目标为指导,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从社区和教育互动的视角加以研究。既进一步研究社区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对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特征、功能、结构、要素、本质等研究;开展社区成人教育的应用研究,包括对社区成人教育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评价体系、发展战略等研究。开展社区成人教育总体研究的同时,也要开展城市社区成人教育、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社区老年教育、国外社区成人教育的比较研究等各层次、各类型的社区成人教育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4.
[2]高志敏.成人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教育研究,2006(9):60.
[3]何爱霞.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54.
[4]沈金荣.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展望[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76.
[5]邓文勇.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互动及其实现[J].成人教育,2010(4):25.
[6]王良娟.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J].成人教育,1998(9):3.
[7]文锦.面向未来的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开发[J].成人教育,2005(8):47.
[8]黄云龙.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54.
[9]霍玉文.终身教育语境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发展论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9.
[10]陈水平.面向农村社区教育的成人教育运行机制浅议:基于苏中欠发达地区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2(3):33.
[11]杨智.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化的路径探索[J].职教论坛,2012(7):33.
[12]王弢.论农村成人教育的模式创新——以京郊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为例[J].职教论坛,2009(1):5.
[13]杨应崧.各国社区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33.
[14]于平.美国社区成人教育的特点[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7(1):33.
[15]徐婷,刘畅.美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成人教育,2008(7):90.
[16]张蕾娜.北欧社区成人教育现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5(1):100.
篇6
【关键词】智慧社区;学习型社区;作用
党的十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将建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三大战略目标之一。”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必须以学习型社区的普及为基础。学习型社区是指以社区终身教育网络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会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社区。学习型社区的理念,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它强调的是人的发展。
一、“智慧社区”与学习型社区的关系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智慧社区”建设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紧紧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社区建设中所强调的数字化学习,有利于深化学习型社区教育内涵,提升学习型社区教育品质,是学习型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也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特征。加快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不仅能够推动社区教育信息化进程,发展优质社区教育,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个人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位,而且将更好体现智慧社区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满足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功能作用。
二、如何发挥“智慧社区”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智慧社区可以为学习型社区教育打造数字化学习环境,通过发挥远程教育的社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学习支持服务优势,整合各类资源教育,为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发展提供学习上的支持与服务,这不仅可以拓深社区的学习资源,提高办学的水平,更重要的可以使社区教育进一步开放,使广大居民体会到社区教育给他们带来新的学习和体验,为学习型社区服务于终身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窗口。
(一)依托智慧社区网络,构建学习服务平台
终身教育体系和社区教育网络,应该是社会化的、开放性的、个性化的、多元的、务实的。而想要实现这些要求,就要有效完善社区的学习平台,通过利用智慧社区信息技术来打造网络信息集成平台,建立有效的处理和交互传输中心,实现能够第一时间采集人、物、事第一手信息,让网络信息集成平台能够提供一个社区居民与信息的直接“对话窗口”,在此过程中,网络数据中心能够提供充足的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从而打破社区的“信息孤岛”状态,实现资源的整合,有利于社区居民的学习提升。
(二)依托智慧社区资源,建设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
1. 充分整合资源。在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时,大多需要各个部门独立自主地开发,这就势必会出现效能低的情况。正因为如此,最大化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技术,将网络中的各种有利资源全都聚合起来,并不断更新完善学习资源,从而让居民可以便捷地搜寻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应该立足社区,创造性、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和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充分做好相关的资源动员活动,完善信息的收集和推荐渠道,只有这样,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才能更好地开展下去,为居民提供最为方便、快捷的学习服务。
2. 保证资源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送。在建立数字化平台时,需要有有效的通道作为依托,这样才能够让资源得到最好地利用,从而让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将各种网络有效整合,比如常用的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通过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能够很好地避免重复建设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网络运行更新完善的投入,进一步强化网络基础建设,使社区的网络系统具有更高的性能。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应该注重对自己辖区内的各个教育机构的网络基础建设,如学校、活动中心等。这样一来,就能够形成覆盖社区的网络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内的网络交互,从而为居民提供最为可靠的网络保障。
3. 要全面推广资源。要运用推广数字化资源,一方面是网络运送,另一方面是信息的交流。为扩大市民的知晓度,要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途径进行宣传。可组织各类培训来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训,对信息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整合信息、利用信息、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等。可采取一定的学习策略,逐步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如可创设学习环境,直到市民深入观察和了解数字化学习资源,并进行探索性的操作实践,从中提高学习。
总之,想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型社区,就需要发挥“智慧社区”建设中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构建学习服务平台,加大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最为高效、便捷的网络支持,真正发挥终身学习“立交桥”和“服务超市”的作用,使社区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可喜局面,这是促进学习型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乃林,张志坤.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郭琳琳.数字化社区建设问题与措施探究[J].科技信息, 2012(07).
[3] 季国强主编.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M].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
篇7
内容摘要:社会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 Service,简称SNS)的思想起源于著名的“小世界”理论或“六度分隔”理论。基于社会网络服务所建立的网站以使用者真实信息,将人际关系网络化,按聚合效应机制形成独特的虚拟社区,人际关系网络及信息流动在其中呈现出扁平化、去中心化以及自组织的特点。伴随着传播媒介越来越多样化,社会网络服务已对信息流动方式及传统社区产生重大冲击,在这一大背景下,未来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影响。本文猜测,由于社会网络服务的作用优势,未来教育可能会朝着“自组织”方向迈进。
关键词:小世界 社会网络服务 未来教育 自组织
小世界理论概述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连锁信件实验。他在美国波士顿(Boston)和奥马哈(Omaha)两个地区任意挑选出296个人,然后给他们每人一封信,信中放了一个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的名字,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人只知道这个股票经纪人的名字、职业和大概的居住地点。米尔格拉姆在实验中要求这296人分别将这套信寄给那些自己认为比较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收到此信后,也同样按照这种方式发给下一个人,如此一环扣一环,步步传递。实验结果让世人大跌眼镜。296封信件中居然有64封成功到达了目标人物―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手中;而且,虽然从波士顿本城始发的信件比奥马哈始发的信件传递过程要来得长,但平均下来,每封成功到达的信只经过了5.2个中转过程(Jeffrey Travers &Stanley Milgram,1969)。这个发现着实出乎大多数人意料。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德国一家报纸身上。若干年前德国一家报纸接受了一个挑战,要帮助法兰克福一位土耳其烤肉店的老板找到他与其最喜欢的影星马龙•白兰度的关系。没几个月该报社的员工就发现,原来,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的移民,他有个朋友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刚好,这个朋友有一位同事;这个同事的女朋友在女生联谊会上有个结拜的姐妹;这个结拜姐妹的父亲是电影《这个男人有点色》的制作人;而恰好,马龙•白兰度就是《这个男人有点色》的主演。因此,事实上,烤肉店的老板只需要经过6个人的私交,就可以与白兰度建立起联系了。
上面两个案例反映的实际上是一个含义深刻、颇为典型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在学术界概括为著名的“小世界”(small world)理论或“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这种理论的意涵就是,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只要不是与世隔绝)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Jeffrey Travers &Stanley Milgram,1969);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人的中介,你就可以结识任何一个人(Erica Klarreich,2003)。当然,在这里,六个人并不是绝对的,它表达的是这种意思:在现代全球化的社会中,任意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是能够产生联系,之间绝对没有联系的人是不存在的。
基于小世界理论的社会网络服务
令人震惊的小世界现象在自然和社会中其实是普遍存在的。不过,论及应用,要数计算机网络领域走得最前,基于小世界理论的社会网络服务就是最生动的实例。
社会网络服务,专指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其思想起源于六度分隔的小世界理论蕴涵的聚合效应。按照小世界理论的说法,个体可以通过不超过六次的联系结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因而在当代社会个人的社交范围可以不断放大,最后形成一个大型的社会化网络。事实上,综观大陆现时广为流行的一些SNS社交网络可以发现,当代中国一些现实的社会关系正通过SNS中介与虚拟社会化网络实现大规模联姻,SNS社交网站也已经成为网络文化及市民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场所。
社会网络服务型的网站虽然诞生不久,但观察家们已经对其特点进行过许多概括描述。首先,社会网络服务发挥作用的机制在于将人际关系网络化,把零散的网络个人信息组合起来,根据聚合效应形成独特的社区。这种社区与社会学概念上的社区不同,社会网络服务里的社区不再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而是以共同兴趣或经历为基础,在网络上形成的虚拟社区(贺艳华,2009);它与前一代BBS式社区也不同,后者以IP形式标识用户身份,具有相当程度的隐匿性,而SNS式社区实行的是真实透明的社交文化,绝大多数个体在上面展现的是真实的个人特征(崔娜、盛斌、贾婉莹,2009),与个体实现生活的联系也更为紧密(贺艳华,2009)。其次,SNS网站以朋友的信任为连接,形成一张张以自组织为中心、呈现出扁平化特征的网络;在这里个体成为传播的起点和终点,传播者和接收者不再是拉斯韦尔所说的线性模式,而是奥古斯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接收者会变成传播者,传播者也会变成接收者,因此SNS网站凸显了“去中心化”的特征,强调合作、平等、共享和开放(贺艳华,2009;蔡沂、郑郁林,2009;崔娜等,2009)。第三,Web1.0条件下的网络信息传播生态是以专业媒体机构为主导,用户边缘化为被动的“浏览者”,只接受信息、通知和命令,没有信息、反映问题的权力,也很难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形成社群;这种权力结构随着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SNS网络的出现得到改变,Web2.0基础上形成的SNS网站将信息传播的主动权还给了普通大众,为个体提供了信息生产、积累、共享和传播创造了独立的空间,形成网络的自媒体、自组织(赵曙光,2006)。第四,正是由于自媒体和自组织的形成,与传统大众传播领域相比,SNS网站产生的信息一般是以用户自己产生的内容即所谓的“微内容”为主,个体所产生的信息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信息源。第五,从传播媒介来看,SNS网站融合了各种网络应用,可兼用文字、音频和视频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网络信息传播的媒介更为多样开放。第六,SNS网络信息传播兼有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双重特性,同时也表现出病毒式传播的特点,传播速度快,广度也深(贺艳华,2009)。
社会网络服务以其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网络结构特征,多样化的传播媒介,以及强调用户信息的真实性的理念,造就了互联网界的又一次革命。社会网络服务带来的新型的人际网络结构,也已经深刻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与信息技术联系日益密切的教育领域在此背景下也未能“幸免”。
社会网络服务社新添的社区的类型对传统社区造成冲击,虽然这种冲击的力度大小还不那么明朗。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一般具有地域的含义,如法国人类学家雷蒙•布东在《社会学方法》上将社会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三个层次“自然单位:群体、机构、社区”就隐含了群体生活的时空特征,20世纪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1935)也曾说,“社区乃是一地人民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词,它有物质基础,是可以观察的”;(1985,1948)指出,“人们的生活有空间的坐落,这就是社区”。社会网络服务网站所产生的社区,是虚拟的,并不一定以地域为基础,它更多的是通过“六度分隔”、“认识朋友的朋友”等方式,依托SNS网络,与通常并不在同一地区,但却有共同爱好、经历或属于同一群体的其它个体形成网络社区。此外,如前所述,它与一般的BBS所形成的虚拟社区不一样,BBS社区中的个体扮演的往往是虚拟的角色,它具有间接性、多样性、想象性和责任缺失等特征,个体之间的信任由此受到威胁;但提倡实名制的SNS网络所建立起来的社区有向真实世界回归的趋势,在此虚拟社区内,物理世界中的角色规范将继续强有力地影响到主体行为。也就是说,SNS网络所形成的新型社区,突破了时空限制,但仍受现实的角色规范行为准则所控制。社会网络服务同样改变了社区人际网络的规模和类型。实际上,正是借助SNS网络的力量,六度分割理论所揭示的个体在社会中广泛拓展其弱连带的预言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SNS网站所提供的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如文字、语音、视频等)及共享机制,也使得社区内人际交往方式、信息流动方式发生巨变。
社会网络服务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育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联系密切,SNS网络的风行不可避免也将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不过根据目前笔者的观察,可能是由于SNS兴起时间较短,SNS网络在教育领域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案例较少。中国大陆方面SNS网络与教育的关联大部分仅停留在SNS网络作为社交网站其触角延伸到校园和社区,计算机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也绝大部分停留于传统门户类网站或BBS论坛之上。这类传统的校园网站的发起者往往是学校或机构,对外提供学校的情况,对内向学生提供教务信息和论坛服务功能;学生仅仅是“浏览者”,完成读取信息、填写信息、发表些意见等简单活动(蔡沂、郑郁林,2009)。实际上,社会网络服务扁平性网络结构的理念可以对学校及社区的网络教育产生重大而有益的影响。众所周知,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于19世纪,它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大规模生产;在此模式下,学习者一般被强加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学习是有条理的并受老师左右。基于SNS的网络教育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打破这一局面,建立起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教育教学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而配置,教学计划也可以是多维和动态的。此外,社会网络服务还可以凭借其“小世界”式自组织、自媒体(赵曙光,2006)的特性,在推广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和网络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美国的语言学习公司Praxis Language就是巧妙地应用了社会网络服务“自组织”以及“小世界”的优势,通过“病毒式”传播方式,充分发挥“人网交互”、“人人交互”的效能,吸引了大批语言学习者,在推广语言网络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郝智伟,2009)。
从近五年社会网络服务的爆流行趋势来看,未来教育特别是未来社区教育在SNS理念的影响下有可能朝“自组织”方向进一步发展。自组织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从复杂系统理论中生发出的概念,它是指某些复杂系统“往往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自主地从无序中形成“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吴彤,2001)。这个概念虽然是从自然科学中提出来,但社会学者们如哈耶克认为社会领域里许多自发的秩序也可以用它来表达。自组织的概念告诉我们,有些秩序有可能是从系统内部,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机应变而形成的(刁伟涛,2006)。社会网络服务网站实际上正是有这种“自组织”特性。由上可知,在SNS网络系统的内部,个体既是信息传播的起点,也是信息传播的终点;网络传播的内容也是以用户自己产生的内容即所谓的“微内容”为主,个体所产生的信息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信息源;个体在SNS内,可自主选择结交的朋友、教师,自主加入社区、过滤信息、设置分享等等。自组织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它最靠近于我国古代老子所崇尚的“无为而治”的治理理想,然而,自组织也并非放任自流而来的,人类社会的自组织性需要培育和保护,因此,未来教育的自组织趋势在社区教育上虽然可能成型,但在正规学校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指导型传统教育模式仍然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Jeffrey Travers &Stanley Milgram.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mall World Problem.Sociometry, Vol.32, No4 (Dec, 1969)
2.Erica Klarreich.Small World after ALL.Science News, Vol.164, No.7 (Aug.16, 2003)
3.贺艳华.浅析SNS的传播特征及影响.才智,2009(19)
4.崔娜,盛斌,贾婉莹.SNS网络文化探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
5.蔡沂,郑郁林.SNS网络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刍论.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8)
6.赵曙光.“自”媒体与网络社区营销的商业价值.传媒观察,2006(10)
7.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社会研究,1935(66)
8..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
9.郝智伟.用SNS推广网络教育.IT经理世界,2009(10)
篇8
一、以课堂教育、校园教育为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
课堂是师生互动、交流、沟通的主阵地,那些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优良传统、悠久历史等内容的文字、图片、绘画都要适时加以拓展、延伸、渗透。如此,中华民族精神自然而然地就在学生心中扎了根。
校园,这个学生活动的主阵地,是滋养学生心灵的乐园。要发挥它集校园、学生于一体的优势,为课堂教育搭台铺路。学校宣传窗、文化长廊、黑板报、校园广播台、升旗仪式等都是向学生宣扬民族精神的阵地,要结合各阵地的特点,把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孕育的修身之道、爱国情操、奉献精神、崇高志向、英雄气概以及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民族精神,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在学校各个阵地上,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
二、民族精神与榜样教育相结合,发挥榜样的教育力量
榜样教育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特点。它的示范作用是无穷的。我们可以先从大处着手,让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手段上网查阅历代英雄模范、革命先烈的事迹,或是参观、访问,或是从书上学习他们身上的民族精神,点燃学生心中崇拜英雄模范的火种。通过故事会、演讲、表演等多种形式来交流对英雄的体会和感受,使英雄真正成为他们心中的明星。在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后,引导学生学英雄、做英雄。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品德。
三、在传播民族文化中,体验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播,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成立一条“民族文化街”展示学生的作品。如中国结、剪纸、书法、绘画、篆刻等。活动展示中可以让学生现场表演。有条件的还可以把民间乐器演奏融入进来。操作的过程就是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如中国结,它凝结着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折射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学生可以通过走访民间艺人,翻阅资料来加深对中国结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将民族精神教育向家庭与社区延伸
引导学生与家人体验民族精神,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行的。我们可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如爷爷奶奶讲讲他们经历的故事,爸爸妈妈教唱他们那个时代的歌曲,讲讲歌词的含义;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做根据民间故事创编的小游戏等。
社区是儿童参加实践的重要空间。我们的民族精神教育应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如:与社区居民联手举行“共建社区,爱我家园”的主题活动,进社区清理白色垃圾,将“民族英雄故事会”搬到社区。扩大民族精神教育的宣传面,让社区成员也感受到民族精神教育的氛围,以此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篇9
多年来,少先队工作一直是以学校为主体,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区在少先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调动、配置工作做得不充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少先队工作社会化将成为大趋势。所谓社会化,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挖掘、利用,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建设社会化的工作运行机智和活动模式,在社区也成为少先队教育的主体。现代社会以社区为基础,所以,我以为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社区要当先。社区少先队,也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添一把柴。
一、社区应该是少先队组织开发的新空间
开拓社区少先队工作,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合理性。一方面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少年时代处于这个过程的起点、游戏、娱乐、交友是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现在他们每年在社区的时间增加到160天以上,这本应对他们的社会化大有裨益,但是大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阻碍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由素质教育的转变,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也已提上日程。开设素质教育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的一种自觉行为。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少先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第三方面,一个社会越是进步,它的各个机构的管理越是科学化,一些群众团体在机构内赖以生存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与此同时,这些结构剥离出很多职能还于社会,政府职能也越来越单纯,而社会的空间却越来越大。所以,群众团体社会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少先队也概莫能外。
二、 建设社区少先队工作结构的有效途径
作为学校少先队教育的重要补充,少先队社区工作结构的主要任务是聘任辅导员、把少先队员们组织起来、联络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开展少先队的活动、寻求物质支持。它的职能是学校少先队教育在社区的继续,而不是另起炉灶。它要与队员所在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加强联系,了解社区内每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在节假日把队员们组织起来,继续开展学校少先队的教育活动,并做好互相衔接与队员的认定工作。其实,少先队的很多活动都可以转移到社区开展,以“雏鹰达标争章”活动为例,我们完全可以将一些达标的训练、考核及颁发工作交给社区来做,这样就克服了学校少先队开展“达标争章”活动所受的时间、地点限制,也减轻了学校辅导员的工作强度。社区少先队的工作机构也可以结合社区建设、管理与服务的需要,或者根据家长及队员们的愿望,组织队员自己设计、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公益劳动、读书活动、科普活动、冬(夏)令营活动,使他们的节假日充实起来、活跃起来。
三、我校构建社区少先队组织网络的做法
结合我校实际,我们重点抓了两方面的建设。
(一)是制度建设
(二)是阵地建设
就这样,我校少先队社区组织建设的神经末梢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促进,提高了少先队员的整体素质,文明之风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从学校辐射到社区,从小孩子波及到成年人,从一家一户蔓延到整个社区。少先队组织不仅成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更成为社会文明的辐射源。
四、我校构建社区少先队组织网络的收获
(一)少先队社会化是少先队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的社会化是教育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广大少先队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更要把少先队的发展贯入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认识到少先队的社区化、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少先队的宗旨是育人,而不同时代又提出了不同的育人标准。因此,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锐意改革进取,不断更新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少先队工作,努力开拓,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促进少先队工作更好的进步。
(二)社区少先队是少先队组织社会化的有效形式与重要载体
少先队社会化意味着少先队组织将承担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少年儿童事务工作,包括社区少先队员的管理、教育、维权服务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少先队的社会化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这种发展,教会少先队员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学会生存,学会应变的重要一课,现今的少先队员多为独生子女,且家庭矛盾较以往而言,有所增多,成年人中所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孩子身上同样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诸如此类的影响很多,这就使得当今的少年儿童事务增多,复杂性有所加强。少先队走向社区,将义不容辞的担负起社区内少年儿童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除了开展各种活动外,还要通过组织团结他们、关心他们,为他们维护权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服务。所以说,社区少先队是少先队组织发展的需要,而社区少先队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教育资源,是少先队员迅速成长的课堂。在社区开展少先队工作有充分的时间保障,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巩固学校少先队教育新格局,使社区成为少先队组织社会化的一种好形式。
篇10
关键词:成人教育;社区服务功能;必要性;建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振兴教育,使教育与国际接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面向新世纪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实现此基础工程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以开展社区教育作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突破口,探索教育国际化,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具体实现形式①,探索社会转型时期的成人教育合适模式。
成人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决定了其与社会联系更直接更密切,能更好更有效地为社区服务,使社区居民能得到方便、全面的继续教育,从而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重要实践方式。
一、成人教育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的必要性
(一)教育国际化要求成人教育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我国目前的大多数成人教育学校都存在着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薄弱,运行机制、管理机制落后的弊端,以致许多社区成员未被纳入教育培训的行列。而各类成人教育内容重复,教育目的、层次、规格的不确定,也使社区受教育者处于盲目状态,既减弱了成人教育的实效,也浪费了教育资源②。
随着经济全球化历程的进展,教育也走向国际化,成人教育以其自身具有的特点,在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处于前沿位置。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成人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社区成人教育也是实现与国际教育接轨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方国家已在上世纪中叶就开设了社区性大学,专门为适应社区的需要而提供教育服务。成人教育理应拓展这一全新领域,以其灵活多样的教育类型主动担负起对社会成员实施终身教育的重任,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对各种就业培训、社会活动等教育文化需求;丰富社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为社区建设提供切实方便可行的方案和行动指南。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教育的优势在于其开放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它是面向社会、面向各级别、各层次群体的,因而与社会联系更直接更密切,能更好更有效地为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层次多样的教育服务,使社区居民能得到方便、全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满足广大居民发展自己,完善自我与时俱进的愿望,它对于整个社会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全民教育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③。
(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求成人教育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终身教育的思想萌发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法国人朗格朗(Paul Lengrand)先生于60年代出版的《终身教育导论》一书,使终身教育思想和理论引起普遍重视,并在90年代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目前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④。
对终身学习的价值认知以及在这种认知下形成的教改目标设定和行为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今和未来一个国家的教育结构、形式、总量,决定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成员的现代生活方式与发展潜能提供支撑的力度和可能。
加人WTO后,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除了依赖具有国际知识创新竞争能力的人才,更要依赖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教育的全民性增强,促使建立一种能够给全社会提供教育和学习服务的系统变得越来越迫切。知识经济更加依赖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知识经济导致教育从社会边缘状态进入社会中心,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人教育通过强化其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满足居民终身教育的学习愿望⑤。
(三)学习型社会要求成人教育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未来20年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政府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创新,实现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体系的重大变革,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人人皆学之邦”⑥。
面对这一变化,成人教育必须主动应对,积极回应,统筹规划,立足各个社区坚持按需施教,灵活应对。调查各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状况和需要,有的放矢地为社区制定成人教育规划,将同类社区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对其教育对象实施资源共享。帮助较落后地区社区居民转变教育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学习型社区”的氛围。
此外,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关系到国民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学习型组织的全面兴起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标志。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机遇看,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必然的要求。强化成人教育的社区服务功能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⑦。
(四)社会转型要求成人教育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多数学者将社会转型定义为社会整体形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社会的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⑧。
任何一种社会转型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的观念体系来武装生活于该转型期社会中的社会成员。这样的观念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教育观念体系,而在该观念体系下的成人教育观念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成人教育观念体系的状况直接决定着一个社会整体的教育面貌,决定着该社会全体成员的素质状况,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整体转型的量和转型的质⑨。
在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在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国际教育理念下,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发展成人教育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成人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应该是不断进化的,强化成人教育的社区服务是完善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强化成人教育社区服务功能的建议
就政府机构而言,要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就成人教育对社区服务功能的法律保障体系研究,并出台相关引导性政策,让成人教育在培育学习型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就社区管理机构而言,要在结合社区政治、文化、人口状况、自然资源及科技发展水平等周围环境的基础上,把社区成人教育纳入社区整体发展规划中,使社区成人教育的目的与重心与社区建设整体目标一致并为之服务。
就成人教育机构而言,要因地制宜地把握社区成人教育着眼点,满足成人学员的各种需要,形成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多元的、多层次的教育内容。同时要加强相关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使之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方向。
就社区成员而言,要在社区管理机构的引导下,明确积极参加成人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成人教育机构提供的相关教育内容中,择取自己所需,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获取新的知识,为自己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被全社会关注,成人教育任重道远。因此,成人教育应从人本主义出发,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坚持立足基层,以灵活开放教育资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服务。
注释:
①刘晓红.成人教育的社区服务功能探析.继续教育研究, 2004,(2) 52-53.
②李红真.成人教育走进社区乃大势所趋.河北成人教育, 99,(3) 39-40.
③章竞思.略论成人教育的社区化.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2, 20(3) 23-25.
④汪金龙.国际化: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 26(11) 232-234.
⑤陈倩兮.成人教育应该作为终身教育的主要载体.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7, 9(3) 20-22.
⑥王继平.终身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中国职业教育, 1999.
⑦吴静.成人教育是促进学习化社会形成的主渠道.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1(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