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形式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生态文明、新型城市化、低碳城市、和谐社会。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城镇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动力源,是解决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不仅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增加到2013年的53.37%,年均增长1.02%,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成城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如此大规模和高速的城市化使数亿中国人民享受到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成果。但与此同时,其粗放式、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也积累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压力和环境风险。根据相关数据报告,目前中国113个重点城市中,26%的重点环保城市和17%的地级城市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目前,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是缺水城市,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1.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等生态危机对人类健康乃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城市人满为患,城市疾病堆积,农村衰败日趋严重,这些社会事实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深层悖论:一方面,传统的城市化观念带来的只是数量忽视质量的城市化模式,这也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受到居民的关注,甚至间歇性地诱发群体阻力。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开始迫使城市化转型。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在平衡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中国城镇化率必须保持稳步提升。因此,城市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城镇也成为资源消耗最多、环境压力最大的生态“凹地”。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传统城市化模式进行深刻反思,从新的视角重新思考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可行路径积极引导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化发展全过程,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乡社会的全面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包括人改造自然和自然塑造人的双向过程。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孕育了原始的“基型城市”,影响了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方向。西方世界的城邦在公元前12世纪诞生于爱琴海周围。由于海岸线狭窄,岛屿众多,形成了以经济交流为核心的离散型城市群。中国的大多数城市起源于河流冲击平原和广阔的内陆地区,由此产生的城市具有服务于政治的特点1]另一方面,人类也通过城市建设利用和优化自然环境,以创造一个合适的、可持续的外部生态。因此,在城市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生态文明始终伴随着其早期成长的各个阶段。然而,随着现代性向世界的大规模传播,与城市的生态文明逐渐被“一切固体消失”条件下的理性工业文明所湮灭。作为一门高度反思的学科,
的长期以来,社会学一直在思考生态文明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讨论城市生态,但他们生态哲学中的“最后一顿饭”为当代现实提供了深刻的借鉴。马恩认为,城乡分割实际上反映了资本与土地所有者的分离,也是劳动异化的根源。消除城市和村庄之间的对立是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关键2芝加哥学派创立的城市人类生态学研究对社会群体适应城市环境的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它将城市视为一种生态秩序,包括共生与竞争、入侵与继承的性质与过程。然而,人类生态学过于注重使用生物隐喻来观察城市生活,片面地将人类行为视为一种自然适应,并将生物和文化层面一分为二。[3] 因此,其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后期,人类生态学逐渐转向文化生态学,但由于功能主义范式的钳制,仍然没有洞察城市问题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恶化,早期的城市化规划越来越暴露出其内在的弊端,不仅仅是单一的社区文化失衡或城市规划问题,但其根本原因也是现代性诱发的人为工程对生态自然的持续占领。生态后现代主义深刻思考并回应了当前的城市缺陷。它认为,早期的现代社会理论它不仅让我们通过客观主义、理性主义、机械世界观、还原主义和科学主义了解世界,还将城市和自然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生态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城市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即重新理解我们时代被现代性抛弃的自然和场所的概念4]应该指出的是,尽管生态后现代主义为城市化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指导,这是一个基于西方社会高城市比率现状的理论综述。由于中国的城市化是后发现现代化的结果,城市化率在现阶段仍处于中等水平,我们不能盲目相信生态后现代主义,而必须认识到当地的生态文明和城市化建设有其独特的谱系、任务和困难。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把生态文明作为宏观政策方向,这一点最早见于党的《十七大报告》。《2012年十报告》进一步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在这里,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已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最后解释了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规划提出“通过改革,释放城市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化、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中国特色文化传承之路”。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指导也使地方政府能够探索不同时期生态宜居城市的区域化。例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自200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而成都、扬州、宁波和其他地方则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议“田园城市的建设理念。不难发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不仅辩证地处理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维存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且有助于解决维存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实现中国城市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型的升级。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为宗旨,强调人类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更重要的是,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它为中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制定了一个更长远的发展规划。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城乡兼容的概念。如上所述,工业化进程撕裂了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中国的城乡关系也有其独特之处形成背景。一方面,中国大规模工业化起步较晚,城乡和谐的理念长期规范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积累了大量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蒂芙尼早餐”。[5] 另一方面,中国城乡城市化模式是一个非常新的《发明》,它始于中国,并找到了现代化的开端。上世纪50年代末的户籍制度的确立是其形成的标志。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在城乡之间创造了巨大的“剪刀差”价值,适应了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第一方向,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从根本上讲,理想的城乡关系应该是关联共生、资源共享、市场共享、环境共享。因此,中国自2008年以来推行的城乡一体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城带乡以工促农”,打破城乡之间的长期对抗。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于城乡为基础,着力把握自然环境的基础和宏观脉搏,科学构建城乡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使之更加美丽。可持续和更具包容性的方向。当然,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强调城乡兼容,就意味着城市化不能只有利于大城市的盲目投资,盲目淘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相反,我们应该把农村文明作为城市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保存、吸收和发扬。更具体地说,城乡兼容的有效路径是努力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在农村生态建设方面,既要保证城市污染源不向农村转移,又要加大对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其次,
应该探索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规划。生态文明与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必然形成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总之,生态城市是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一个紧凑、动态、节能、与自然和谐的聚落6]中国的城市发展需要实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强调在资源从城市生产生活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层面实现低碳排放。生态城市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改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模式。探讨生态城市的战略规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现阶段的第一步是建立完整的生态城市体系,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第二,必须把土地利用的性质和质量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而不是片面强调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方式。在政策、法规或市场的交换中,我们应该自觉地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刺激土地使用质量的城市规划,合理地规范和追求市场效益和《野蛮生长》。三是完善城市生态调查指标,促进科学发展。目前,大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只注重环境层面,而不包括在相关政策实际执行和相关机构运行监督的考核范围内。因此,有必要将政策的执行水平纳入评估范围,使指标组更加完整。第三,实施
城市集约化建设布局。从空间角度看,城市化的本质是一种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经济形式。但是,如果我们用生态文明的尺度来重新衡量当前的城市化,城市建设的布局就必须放弃短视的可见性增长,着眼于长期的生态效益,积极思考城市的集约化布局。实施这一布局,必须充分利用生活城市存量土地,减少盲目空间扩张,加强现有社区改造,尽量缩短生活区与就业区的距离,减少基础设施的分散,从而减少住房建设和通勤成本的消耗。与此同时,根据用地规划《紧凑城市》(compact·city)的说法,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城市闲置土地的潜力,特别是那些闲置、废弃和污染的土地。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土地的性质或增加科技投资,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此外,集约型城市应注意维护“零存整取”的生态环境,保护城乡重要开放区,将其用作生态功能区,提高城镇人均绿地面积。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公共交通、高速公路下水道、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提高城市居民服务的配套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当然,密集型城镇的布局也需要防止局部地区过度拥挤。同时我们还应该警惕优势叠加形成的“最后一餐”,这将加剧资源的不平衡。第四,
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目前,中国城市化正面临《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困境。从理想类型来看,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体现在《以人为本》和《以地为本》之间的分野城市化进程中。前者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福利,后者只关心城市商业用地的存量和增量,以创造最大的交换价值。在工业文明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不再是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乡土”。土地作为一种商品形式被过度消费之后,它不仅逐渐从自然的基本属性中移除,而且在城市化过程中从根本上错位了人与物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是彻底打破“蒂凡尼早餐”和“以地为本”的旧模式。总体而言,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在城市发展中展现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良性互动格局。首先,我们需要在城市化战略中具体落实关爱和尊重人的宗旨,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观赏需求,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互动的良好生态系统7。第二,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群众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愿望。只有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形成关注城市生态、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行动。总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采取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和“先开发后保护”的传统道路和增长模式。相反,我们必须适应生态文明的需要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促进。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断推进城镇化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进行,当前难题的解决才刚刚起步,新型城镇化为深化实施提供了具体空间。
换句话说,生态环境及其衍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凸显了制约我国城镇化健康运行的制约因素,实现生态文明也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和最终目标。因此,从方向上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结合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步骤。
是的,我们应该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加快消除体制障碍,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平等分享发展成果。如果马恩从劳动异化和阶级矛盾的角度讨论城乡分离的危害,那么霍华德1898年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从城市规划和概念塑造两个方面进一步描述了城乡统筹的道路。“城市和乡村必须结婚,这种幸福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和新的文明。”[8]霍氏所谓的“新的文明”目前,中国的主要特点是新型城市化与生态文明的高度和谐。具体来说,在生态文明建设规范下,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实施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同工同酬制度,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加快农业保险产品和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合理布局排石县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建设,引导更多的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投向农业和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确保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的激励和利益共享机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的第二条道路是走促进四化同步的道路,创新转型的驱动因素,实现一体化、同步发展,降低生态环境成本。当今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它们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发展基础。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市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空间,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随着工业革命升级到信息革命,如果将城市化等同于工业化,它将必然形成滞后的城市建设观念,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9]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取决于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机遇,继往开来,造福于社会《拐点》,走弘扬四化同步之路,从精神内核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有机对接,有效推动中国城市化从“要素驱动”向“要素驱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生态驱动"在此基础上,。合理测算和收费工业对环境的消耗程度,降低生态成本,建立基本完善的环境资源价格核算和收费标准,初步完成环境资源价格改革,通过新型工业化提高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建设环保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区域生态信息互联互通。
的第三条道路是走生态环境建设之路,完善评估评价机制,加强监督执法,实行有偿使用制度。走生态环境建设新路,不是要割裂自然环境与社会系统、主体之间的关系,而是要更加注重环境与城市社会的互动机制,深入贯彻“环境中的人”的核心理念。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机制。将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生态效益纳入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反映生态环境要求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奖惩机制文明对生态脆弱的发展受限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取消区域GDP评估。第二,加强执法和监督。建立健全严格监督各类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对生态环境破坏责任人严格执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电、水、气阶梯价格体系,制定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法规,切实加大生态补偿投入,扩大生态补偿范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同时,要防止“不接地气”的生态建设脱离群众的需要,努力杜绝将城市生态环境美化成形式主义或《面子工程》,走上盲目功利的《伪生态建设》的错误道路,走生活方式转型之路,倡导低碳消费模式,强化生态风险意识,借用价格调节杠杆。城镇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集生态、经济、政治、道德于一体的动态过程。因此,新型城镇化的转型离不开居民道德的培养,道德的有效塑造需要关注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走生活方式转型之路是非常必要的从《生态》到《蒂芙尼早餐》的反思性超越。古典时代的社会学家认为,城市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沃思在他的文章《都市中的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中曾深刻指出:“彼此缺乏情感联系的个体紧密地生活和工作在一起,培养了一种竞争、扩张和自利的精神。”11]随着城市消费模式的突出,这种城市精神所导致的行为进一步推动了高能耗的生活节奏。因此,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无疑会改善人们的消费方式和工作目标,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需要认识到,仅仅依靠制度的刚性约束并不能为新型城镇化创造长期健康的运行条件。只有合理地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我们才能为他们提供演员的主要基础。具体来说,现阶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一是通过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传达环保的“正能量”,将低碳生活和绿色旅游塑造成时尚的城市生活方式,鼓励社区建立环保自组织,通过所属群体内部的合作监督和竞争,形成长期、日常的绿色生活。其次,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强化居民对生态危机的风险意识,宣传居民生活方式的“生态自觉”。第三,利用税收和价格杠杆,对非环境消耗品和不可再生资源征收或收取阶梯性税费,以改变居民。
的第五,走建设人文城市之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事实上,生态文明作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不仅包含着自然环境的因素,还容纳着人文情怀的关怀。因此,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牺牲其长期积累的人文精神和城市个性。然而,在现实中,中国各地的城市建筑大多参照了西方模式,大广场的建筑模式、宽阔的人行道和高楼层同时出现,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异化。究其原因,是规划者忽视了当地城镇的文化遗产和独特功能,造成了大多数城镇有工业却没有生活,生活却没有质量的局面。我们还应该看到,城市化不仅仅是经济建设,更是重塑社会信任和社会共识的过程,从而提升城市文明和精神价值。在这方面,我们不仅要做好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保护好当地城市文化的根基,而且要与时俱进,引进现代先进文化艺术,丰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文化不仅是使聚集在城镇的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来说,一方面,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和实践工业化进程的真正含义,即关注于城市的现代公共管理体系、大众交通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和象征性文化积淀。同时,我们必须从后生态主义和后工业主义的角度来合理地看待和设计其功能为了平衡居民的需求和保护自然,[12]注重保护当地的历史遗产、建筑设施和文化景观,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和城市发展差异,
篇2
关键词:经济转型;观念;社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作为国家开放大学的基层电大应转变教育观念,准确定位,主动投身社会实践,突出社会服务职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文化和人才支撑,实现自身与地方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不断提高学科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适应社会经济转型要求 实现专业设计观念更新
作为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承担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电视大学,担负着为当地各类经济实体培养一线技术工人,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机会,为当地经济建设进行安全生产、金蓝领、特种行业培训和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等三个目标,承担着为当地经济建设输送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重任,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经济社会要求,实现观念的更新。例如,文登市的工业,2011年纳税过千万元企业有39家,其中过亿元企业3家,拥有5家上市公司。近年来,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培育了中航黑豹、天润曲轴等国际知名品牌,“三区”(南海新区、经济开发区、城市文化商务区)建设已具规模。文化、旅游、养生三大朝阳产业取得突破,60多个服务业大项目已开工建设,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中国优秀温泉度假旅游城市。文登电大适时根据经济转型的要求,实行观念的更新,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二、 建立校企、校校合作,为专业设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扩大和积聚地方高校发展的资源和空间,也是电大开展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落脚点,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增强市场意识,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办事,要讲成本核算,注意投入和产出,讲合作“双赢”或“多赢”。在开展校企合作方面,建立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合作双赢机制。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学校应鼓励师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参与企业实践活动,为企业提供有偿的技术服务,以提高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进而改变各学科专业纸上谈兵搞科研的现状。例如文登电大先后与韩国光州大学、日本城西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文登天润曲轴、中航黑豹、艺利达、威力工具的知名高校、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真正实现了电大教育要上水平,必须实现办学思想和理念的突破,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做到了社会和企业更好地结合。全方位地培养适用型、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同时,他们不断强化内涵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了教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双提升。文登电大自2005年以来,共为全市骨干企业输送毕业生4000多人。
三、 依据当地市场要求,构建合理专业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人才劳务市场需求开始出现明显变化,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引进生产的过程中,又带来职业岗位和职业内涵的较大变化,这些变化对电大教育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与此同时,日渐升温的高校扩招也对电大远程教育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电大教育要积极应对,以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模式等为先导,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大教育提出的要求。
通过新的市场调查和职业分析,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不仅需要大量的研究型、工程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电大教育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问题是我们该怎样调整思路,即: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劳务市场的变化,面向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合理的专业体系,保持优势,拓展改造老专业,开发新专业。
首先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内涵的变化,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增加适应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要求的教学内容。通过市场调查、职业分析、教学分析、课程开发等过程,针对一个职业岗位群,以从事职业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为依据,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
其次电视教育也在拓展专业服务面上很下工夫,如可以将计算机技术与文秘专业整合,金融证卷与传统的会计统计课程整合,在平面设计课程中引入计算机设计软件应用的内容,开发出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等等。
篇3
考核内容为社会稳定工作、新农村建设工作、“五新争先”工作三部分。考核分值为100分,另设奖励分与倒扣分。具体考核内容与计分办法如下:
(一)社会稳定工作(35分)
1.维稳综治工作7分。其中:(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1分;(2)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4分,排查问题未建立调处方案、落实责任人的,每1例扣0.5分,台帐不健全的扣1-3分;(3)健全维稳工作机制2分,建立矛盾纠纷每月排查分析制
度、维稳工作全员责任制、维稳信息预警机制和每村1名以上的维稳信息员等工作机制的得基本分,少一项制度扣0.5分。由镇综治办负责初考。
2.工作8分。其中:(1)建立村干部集体办公制度、村干部包案处理问题制度、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评估制度等工作制度的得3分,每缺少一项扣1分;(2)认真及时处理问题5分:重大疑难包案或上级交办重要,没有达到稳定和息访的每件扣1分。具体由镇综治办负责初考。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8分。其中:(1)平安村庄建设4分;(2)综治室建设4分,综治室“场地、设施、人员、制度、保障”五到位的得2分,每少一项扣0.4分;综治室规范化建设达标的得2分,台帐不健全的扣1分。由镇综治办负责初考。
4.安全生产与食品药品、动植物疫病安全安全工作,基本分12分。其中:(1)安全生产工作6分,根据20*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考核,按权重比例折算计分。由经济发展办负责考核。(2)食品药品安全工作6分,根据20*年度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考核,按权重比例折算计分。由农办负责初考。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40分)
5.抓好农业发展8分。其中:(1)做好防汛防旱工作2分。(2)完成造林和林木抚育任务1分,未完成不得分。(3)按时足额收缴水费及其他规费1分。(4)建好农民信箱和村级联络点,完成用户培训计划及信息发送任务数2分。(5)完成食用菌生产任务1分。(6)做好粮食直补工作1分。未完成上列任务酌情扣分,由农办负责初考。
6.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2分。
7.村庄建设与管理6分。其中:(1)农村公路养护工作2分,根据农村公路管养考核办法,折合权重比例得分,由社会事业办负责初考;(2)村庄规划实施2分,规划审批后,每发现一起不按规划实施的扣0.5分,由集镇办负责初考;(3)违章建筑处理2分,由集镇办牵头负责初考。
8.农民素质培训工作1分,低于劳动力培训任务和转移就业率70%指标,每减1个百分点扣0.05分。由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负责初考。
9.农村公共卫生、洁化工作6分。由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负责初考。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2分,完成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扣0.2分。由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负责初考。
11.社会保障工作4分。其中:(1)核查全面到位,达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1分;(2)社会救助3分,要求完成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农村住房保险、低保提标扩面、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未完成一项扣0.3分。由综合办负责初考。
12.计划生育工作7分。具体按行政村计划生育责任制考核,按权重比例折算,由计生办负责初考。
13.生态环境建设2分。
14.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管理2分。村级集体经济较上年增长15%以上的得满分,由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初考。
(三)“五新争先”工作(25分)
15.选优配强新班子5分。其中:(1)村班子团结和谐1分;(2)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2分;(3)推进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各员”队伍建设2分;未建立村民代表联系农户制度扣0.5分,未按镇党委文件要抓好村民代表队伍建设扣0.5分,未对“各员”制定责任制考核扣1分。
16.全力打造新风貌5分。其中:(1)建立健全村级活动场所资产监管制度1分;(2)积极开展村级活动场所示范村创建活动2分;(3)加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1分;(4)建好规范化村务公开栏1分。
17.积极谋划新思路5分。其中:(1)制订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不断深化“万名党员创业致富工程”1分;(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理清发展思路和规划2分;(3)加快规模调整村资产融合,做好组账村工作2分。
18.完善运行新机制5分。(1)推行重大村务公决等四项制度1分;(2)建立村务民主提议制度1分;(3)按要求完成党小组设置1分。(4)建立村民约谈制度1分。(5)完善村规民约1分。以上制度每少一项扣1分。
19.激励再创新业绩5分。(1)村班子及村干部进行任期目标承诺1分;(2)村班子及干部围绕承诺目标,创新性开展各项工作2分;(3)村班子及干部年度群众测评满意率在80%以上2分。
“五新争先”工作考核由镇综合办牵头,联合镇机关各办公室,根据各村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初考。
(五)奖励分,封顶10分
1、创新性工作:围绕党委、政府工作总体部署,创造性开展工作,被市委、市政府作为经验推广的,每项加1分。
2、争先创优工作。年度工作获地厅级以上表彰的,每项加3分,获江山市委、市政府先进集体或一等奖的,每项加2分。同一项工作受多级表彰奖励的,按最高奖项加分。
3.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额达到200万元的加2分,每再增加100万元得1分,最高加分为5分。
4.为民办实事工程。投资额1-5万的每件得0.5分,5-30万的每件得1分,30-50万的每件得1.5分,50万以上的每件得2分,最高加分为5分。
(六)出现下列情况,予以倒扣
1.对镇党委、政府重要工作部署或镇领导批办、督办件未认真、及时落实,受到通报批评的,每起扣1-3分;辖区内发生重大事件,未按紧急信息报送的,每次扣1-2分。
2.工作不力或失职失误,被上级机关通报批评、或被新闻媒体曝光且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每发生一次扣1-3分。
3.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违纪行为每发生一起扣1分。
4.每出现赴京上访的扣10分;每出现去省上访的扣6分;每到*上访扣3分,5人以上集体访扣4分;5人以上到江山市集体访扣2分,10人以上的扣3分。
5.村组财务有较大管理问题,且未按期整改的,每起扣1分;
6.对已立项项目和必须实施的项目,未能保质按期启动和完成任务的,每个扣2分。
7.年内发生森林火灾、民房火灾、安全伤亡事故等,每起扣2分。
8.发生“”等组织聚众或赴省进京滋事的,每起扣5分。
9.因工作措施不力,造成重大传染病或动植物疫病扩散流行的,酌情扣2-5分。
10.应进入镇招投标中心的招投标项目未按规定进入的,每个扣2分。
11.未按时报送有关工业统计数据扣2分。
12.未如期兑现村干部报酬扣3分。
13.镇党委、政府召开的村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无故缺席的每人次扣1分;全年请假超过3次的,每超1次扣0.5分。
二、考核对象
全镇8个行政村。
三、一票否决事项
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及影响严重的重大群众性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含重大疫情和动物疫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重大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或计划生育、党风廉政建设出现较大问题、发生去省到京上访或重大恶性案件、村两委换届选举引发造成严重影响的,将视情况作出降低奖励等级处理,直至一票否决。
四、考核程序
1、组织领导。设立行政村经济社会争先考评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镇机关各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由马才华同志负责做好日常具体工作。
2、考核步骤。争先考核分自考、初考、联考三步进行。自考,由各行政村对照考核内容进行自评申报;初考,由镇机关各办公室根据平时检查掌握情况提出意见,再由镇考评领导小组对有关指标进行审核,并由考核办公室计算汇总分值。联考,初评结果由考评领导小组审查复核后,经党政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后,通报结果。
五、奖惩兑现
1.根据综合得分高低,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
2.奖励对象及标准。奖励对象为村书记、主任(联合支部书记、筹备组组长)。一等奖奖励3600元/人、二等奖奖励3200元/人、三等奖奖励2800元/人。
3.奖金筹集办法。各村按考核对象2500元/人上交镇财政,不足部分由镇财政补贴。
六、工作要求
1、机关各办公室要注重加强平时对行政村各线工作的督促检查,考评时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
篇4
关键词:补偿;赔偿;经济法律责任;惩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经济违法行为也在不断扩张,因此,应该对经济法律责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经济法律责任具有补偿功能、惩戒功能以及督促功能,只有合理的监督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才能对经济起到遏制的作用,并且对于类似的示例也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只有这样,社会经济秩序才能够维持正常,并且依据一定的规律进行。
一、经济法律责任社会分析
1、经济法律责任的补偿功能
经济法律责任的补偿功能指的是在设置这一机制之后可以实现社会对于预期未达到或者已经达到的利益部分,完成该补偿功能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补偿的形式,另一种是间接补偿的形式。简单来讲,经济法律责任吸收了传统民法权利恢复优势中“损害必定补救”的观念,该补偿的实质是以违反了经济法律法规的经济主体的利益损失来弥补社会大众的损失,并不是以惩罚经济主体的违法行为为主,这样做能够使社会群体大众的利益有一定的保障。对于经济法律责任的补偿的规则中所坚持的原则来讲,由于它的补偿特质是司法领域法律的补偿特质,所以它的原则中,多元化与客观化是基础原则,使社会道义援助法律化强于司法责任补偿化。
2、经济法律责任的惩戒功能
经济法律责任的惩戒功能与其补偿功能相互补充,它汲取了传统公法所彰显的惩治犯罪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优势,通过实施多罚制以及确立巨额赔偿制度,对违反经济法律法规的主体产生除以民事赔偿为代价的责任以外,形成针对此类主体的公法制裁,在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明显的强弱差别存在于干预主体和预主体之中,这导致了很多的经济违法现象的产生,同时还加强了经济法律责任追究的难度系数。于是,以在必要限度范围内将经济违法行为陈本加大,这样不仅能够使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所受到的损害被减小,同时又能够在有效范围内减少甚至制止强势干预主体发生违法的行为。
3、经济法律责任的督促功能
通常来说,经济法律责任的督促功能补充了经济法律责任的惩戒功能以及经济法律责任的补偿功能的不足之处,虽然本文在前半部分已经对经济法律责任的补偿和惩罚功能作了阐述,但是仍然离不开监督功能的辅助作用,具体来说,针对复杂的经济事项的督促,利用现代社会中的网络技术,能够从根源上减少或者免去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不及时造成的经济法律纠纷。
由于涉面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是具有社会性特质的重大经济事项的根本特点,所以,只有合理的监督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才能对经济起到遏制的作用,并且对于类似的示例也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只有这样,社会经济秩序才能够维持正常,并且依据一定的规律进行。
二、完善经济法律责任的建议
1、完善经济法律责任的基本要素
完善经济法律责任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体的承受者为经济法律的责任主体,而随着实际情况下经济关系同利益结构之间不断的发生调整,经济责任的主体的责任承担发生了变化,团体责任承担正在逐渐代替个人责任承担。同时,法人责任不但包括了对外的责任,还延伸至任何以法人名义从事经济活动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相关工作人员造成的责任。所以,经济法律责任主体的转移可以通过司法自治理念来构建。由于经济法会考虑到公平对待强弱主体的问题,国家更愿意对受损的经济权利进行保护,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对过错原则中的反应经济主体内心真实的过错概念的进一步调整,从而加强对经济侵权人的赔偿和对经济受害人的救济。再次,对于经济主体的行为违法性来说,除了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该经济行为的违法性就是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以及更进一步的责任。此外,对于给他人带来利益损伤但并未违法的行为,仍然应该做出经济上的赔偿或者补偿。最后,经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同样指出损害结果是由损害事实引起的,但即使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也会存在,由此,其需要同时具备行政法与民法所不能承载的责任认定规则。
2、加强惩戒性赔偿在经济法律责任中的运用
要想将经济法律责任的支撑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可以通过增强经济法律责任的惩戒性赔偿来实现,首先,可利用私权属性弥补损失的经济责任补偿,其次,要进一步扩大经济法律责任中责任的惩戒性赔偿范畴。最后,为了使民事赔偿机制中的局限性得到客服或者避免,需要细化规定出经济法律责任惩戒性赔偿的数额。不仅应该对消费商品本身的价值加以考虑,同时还应将消费者在此商品上面花费的其它成本考虑进去。
3、将经济法律责任多重机制间配合进一步强化
由于社会性是经济法律责任的特性,所以应该在综合考虑了公法责任与司法责任之后再制定出责任的承担与制裁形式。此外,经济法律责任的设置应该制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应密切整合经济法律责任不同级之间的协调配合等相关制度。
结束语:
要想完善经济法律责任,首先应该对经济法律责任的基本要素进行完善,并加强惩戒性赔偿在经济法律责任中的运用,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经济法律责任多重机制间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薛婷.经济法律责任社会性研究[J].商,2015,(43):224.
篇5
用未必准确但更形象的话概括,就是珠二角发达地区需要“换血”:吸引更优质的“新鲜血液”,同时将“老血液”输送到还处于项目饥饿状态、“边际效应”更高的欠发达地区。
发展态势还算不错的广东,何以要急于进行这种略显超前、难度可想而知的试验呢?这是在30年高速发展后,广东进行的一次成长性突围。
其一,地区发展不均衡。所谓“最富的在广东,最穷的也在广东”。2006年广东省地区发展差异系数为0.77,高于江浙,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67。
其二,传统产业结构下要素短缺的掣肘凸显,“土地告急、资源短缺、人口超负、环境透支”,这“四个难以为继”令经济活力不足。
其三,产业长期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末端,后劲不足。
其四,转型期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凸显,对广东形成了不容回避的压力。
借用物理学原理:不均衡、有落差便能产生势能,进而转化为发展动力。地区发展不均衡当然不值得庆祝,但客观上也给了企业在一个省内回旋的纵深空间,增加了广东对不同梯级产业的容纳能力。更有目共睹的是,这对广东加快转型形成了倒逼态势。广东人有一句口头禅,“转得快、好世界”。谋求转型,破茧化蝶,广东在主动求变的道路上,再次展现了敢为人先的岭南个性。
超越产业的层面不难看出,
“双转移”的本质就是“双转型”――不是简单的空间位移,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双重转型,也就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目标:产业上台阶,用创新赢得尊严,留住微笑曲线的“嘴角”部分;公众福祉上台阶,社会更公平和谐,实现“包容性增长”。这种双重转型涵盖了科学发展的几个基本要件,形象地说,它又是一种“幸福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落脚点,还是让人生活更有尊严。
值得一提的是,“双转移”、“腾笼换鸟”等概念的提出,与国际金融危机不期而遇。如何止住经济急速下滑的颓势,成为各国优先考虑的问题。这种气氛,并未拦住广东人“幸福转型”的决心和步子。省委书记多次激励广东人,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也闯出一条新路。在金融危机最深重的时期,他更说过一句可谓振聋发聩的话:
“政府决不能去干市场经济不允许干的事情,不能去救落后的生产能力。”这话被证明是有底气的――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退的2010年初,广东便画出了一道亮丽的V型复苏曲线:“量”飘红――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反弹31.0%,财政收入实现62.3%的上升,经济增长率实现9.5%的增长;“质”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1%,人均GDP增速仅比GDP赠速低1个百分点,创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1/3……
对广东而言,金融危机反而成为“弯道超车”的良机。
“双转移”作为这场转型之役的重要抓手,成为撬动经济社会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双赢杠杆。在广东人看来,金融危机降低了产业转移的成本。“双转移”促转型成效显现。“腾笼换鸟”与“扩笼壮鸟”、“筑笼引鸟”并举,“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互补,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转型迈出新的探索性步伐。
当然,作为一种先行的试验,
篇6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0-0040-04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通常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或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反映。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质与量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在“量”上有高低之别,而且在“质”上也有“适度”与“不适度”之分,具体的测定标准是根据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与国家政治功能的发挥相适应,是否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从质与量相统一的角度来说,社会保障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不能超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更不能超越社会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必须与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相适应,必须既能保证社会稳定,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既有利于社会公平,又有利于提高效率,保持社会经济活力;既能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又能激励公民的劳动积极性;既能提高公民素质,又能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要素,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资金的供求关系,并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状况。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有上升趋势,但其必须同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保障水平应该适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具体的社会保障实践中,考察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比较分析1998~2008年间辽宁省和全国的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状况
(一)辽宁省社会保障总体支出状况
1998~2008年辽宁省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都逐年增加。全省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由1998年的35.4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89.62亿元,增长了554.1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2.45%。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由1999年的86.74元增加到2008年的1388.62元,增长了1301.88元,年均增长31.96%(见表1)。社会保障总支出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都呈高速增长态势,且增长比例基本同步,尤其在2004年之后,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表明近年来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需求正在逐年增大。
(二)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状况
1998~2008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9579.87亿元,增加了2.47倍,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八个国内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的经济大省,经济的稳步发展为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社会保障支出也逐年大幅度增加,10年间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增长了554.14亿元,增加了15倍左右。与此同时,1998~2008年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0.91%,上升到2008年的4.38%,增加了3.47个百分点。在2000~2008年间,社会保障水平保持在2.37%~4.38%之间。虽然社会保障水平各年增长幅度不一,有些年份增长幅度相对较低,但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上呈递增趋势,社会保障水平能够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社会财富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比例逐年增大(见表2)。
(三)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全国比较分析
1998~2008年10年间全国社会保障总支出增长了14518亿元,增加了6.57倍,年均增长率为22.43%;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16267.7亿元,增加了2.56倍,年均增长率为13.55%;社会保障水平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除2004年稍有下降外),各年社会保障水平均处于2.62%~5.56%之间,10年间全国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为4.45%(见表3)。
辽宁省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规模增长了15倍,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但辽宁省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全国社会保障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见表4)。从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轨迹来看,10年间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一直处在0.91%~4.38%区间,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仅为3.15%,比全国社会保障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辽宁省2008年的社会保障水平还略低于全国2002年的社会保障水平。
二、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判断
由上述分析得知,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在1998~2008年10年间辽宁人均GDP值均高于全国人均GDP(见表5),说明辽宁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高一低”现象凸显了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矛盾。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不相适应,社会保障水平要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从表5中可知,虽然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要低于全国社会保障水平,但是部分年份尤其是2005年之后,辽宁省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要略高于全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这与其独有的重工业城市特性以及2000年后做实个人账户有关。为了解决大量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做实个人账户问题,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出对辽宁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辽宁省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其社会保障水平低于全国社会保障水平及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
为了测得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若达到全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度需增加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值。本文选取以下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记为X;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记为Y。选用1998~2008年全国人均GDP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等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Y=-208.079+0.064X
R2=0.993,F=1192.212?熏Sig=0.000
回归方程判定系数R2=0.993,F统计值也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及解释能力较强;相关系数R=0.996说明模型变量间相关程度较高,且为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自变量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当人均GDP增加1000元时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应该上涨64元。
把辽宁省的人均GDP数据代入上述回归方程,得到相应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在此,称之为理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并与辽宁实际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作比较分析(见表6)。
由表6可知,测得的理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均高于实际支出,且两者的绝对差额呈现逐年增大的态势(见图2)。绝对差额由1998年的307.74元,减少到2001年的195.36元,但此后却逐年扩大,到2008年两者差距达403.81元。然而,相对比例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1998年的454.78%,减小到2008年的129.08%。可见,辽宁省若要使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则每年需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据测算,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应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30%左右。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1998~2008年间,辽宁省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其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若要使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无论是社会保障支出总额,还是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增加。为此,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提高辽宁社会保障水平,并使其与经济相协调发展。
1.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缺失问题,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首要的应尽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企业、国家等主体的作用,保障各类人群的基本生活,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最主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基础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2.加快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针对不同制度扩大覆盖面时,需采取不同方式或措施。对已经有了制度安排的社会保障项目,要不断降低准入机制,从而使得制度覆盖更多人群;对正在进行试点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加快试点步伐,扩大试点范围,使更多的人被制度所覆盖;对制度缺失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尽快建立保障制度,弥补制度缺失,努力实现制度全覆盖。
3.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提高各项社会保障项目的待遇水平,切实有效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同时要建立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正常调整机制,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城乡人均收入、物价指数变动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做到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相适应,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然相对较小。应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年提高这一比重。同时,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整合各类社会保障投入,建立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体制,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10%左右。最终,实现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穆怀中.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41-42.
[2]米红,朱晓晓,方锐帆.社会保障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穴社会科学版?雪,2008(2):92.
[3]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555.
[4]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J].人口研究,2003,(3).
[5]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经济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1,(3).
篇7
【论文摘要】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个重要因素,因为在整个社会运行中,意识形态能发挥多方面的功能,而其巨大的经济功能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正确对待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积极利用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为经济建设健康发展服务。
【论文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党政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政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转贴于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30多年发展历程。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并积蓄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而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推进全面转型的历史新阶段。新阶段更加突显的新特征、新任务是加速发展,释放后发优势,在这个“经济建设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兴国”应势而生,深入挖掘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或摒弃那些原有的落后文化,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培育和弘扬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引导、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篇8
[关键词]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 F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9-0008-04
[作者简介] 程宇航,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江西 南昌 330077)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
1.的发展理论。早在1867年,马克思就在《资本论》中区分了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著名论断已被人们视为“历史性前瞻”,至今仍给人以启迪。
马克思告诫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大自然。人类经济社会系统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如果我们不认识和正确应用自然规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性惩罚,“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
2.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理论有早期经济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之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直接反映在不同经济时期的增长理论上。在经济增长的第一个阶段,由于人口增长与粮食等产品增长的不同步,人口增长的扩张性与土地等生产能力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因而产生了理论上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对于经济增长依赖于基本生产要素驱动的困境,斯密与李嘉图等曾持悲观态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理论上的“马尔萨斯陷阱”并没有在现实中发生。在早期增长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资本的积累。
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增长模型是对新古典增长论的完善和修正,其共同特点是强调内生化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新增长理论说明,要素投入的增加只有在其能够带来科技进步的条件下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科技进步必须遵循内在实现机制。
3.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研究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应该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对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经济学家丁・克德思提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丁・克德思指出,全要素生产是指产量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之比。美国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丹尼麦运用克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理论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即总投入量和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指出,总投入量主要包括劳动、资本的投入量;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包括知识生产、资源配置的落差、规模经济等。
丹尼麦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被各国经济学家所关注,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在理论界,比较公认的影响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资本的投入,广义技术进步如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工艺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的理论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即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经济环境的改善(包括经济体制的效能、政府部门的效率和社会的稳定等)。在这里,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可分解为数量和质量两种,总投入数量属于经济增长的数量因素,全要素生产率属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因素,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有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和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总投入量的增加而带来的增长就是数量型增长,一般称之为粗放型增长;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带来的增长,就是质量效益型增长,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集约型增长。
4.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增长方式。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以P・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为开端,现代经济学把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体上划分为4个阶段;对应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增长方式。对于这4个阶段,虽然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命名,但他们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增长方式内容的分析却几乎如出一辙。
第一阶段是“起飞”前阶段,即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缓慢并且主要依靠增加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投入来实现,农业是这一时期的主导产业。M・波特(Michael Porter)把它定义为“生产要素驱动阶段”。
第二阶段是从18世纪后期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前的“早期经济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机器代替手工业,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成为主导产业。M・波特把这一发展阶段定义为“投资驱动阶段”。
第三阶段是l870-1970年的百年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早期经济增长阶段的增长方式的区别在于,经济增长已经主要不是靠资本积累驱动,而是主要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实现。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与现代农业。S・库兹涅茨(simon Kuznefs)把这种增长方式叫做“现代经济增长”,M・波特把这个阶段定义为“创新驱动阶段”。[2]
第四个阶段是1970年以后逐步向信息时代或者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提升国民经济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信息化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这一时期的主导产业是渗透于各行各业的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依据
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来解析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之所以长期粗放而且转型艰难,在主观上,是与战略指导上的价值观、发展观、政绩观密切相关;在客观上,是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及国际背景的新变化密切相关。
(一)战略指导上的价值观、发展观和政绩观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财富拜物教的价值观、追求GDP数量增长的发展观深刻影响着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战略指导思想出现偏差的深层次文化根源。
自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在创造出惊人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把物质财富当成了那个时代的图腾,当成了衡量一切价值的基础。而且,亚当・斯密(后来还有边沁和穆勒)把自利和对功利主义的追求,上升为社会繁荣进步的源泉。作为传统工业文明的一种主流价值观,功利主义已渗透到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长期以来,我们把以财富拜物教、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价值观当作资本主义的特殊产物,殊不知,这种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中国照样大行其道。在我国,在宏观层面上,对财富的崇拜表现为对GDP增长速度的追求;在企业层面上,财富拜物教表现为对利润的最大化崇拜。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疯狂地扩大生产规模,滥用资源,将环境污染“外部化”。显然,这种价值观、发展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格格不入,与生态文明格格不入。
(二)所处发展阶段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产业结构均由“一二三”演进到了“二三一”阶段,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并且处在起飞后的高速增长期,第二产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在这个阶段,有许多因素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1.正面影响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坚实基础。
(2)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撑。
(3)重视生态、重视环保的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4)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制度,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制度保证。
(5)城市化发展和城市规模效益的提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条件。
(6)融入经济全球化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内外两个市场和多种资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了外部条件。
因此,现在我们已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佳机遇期。
2.负面影响
(1)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能源、资源的高消耗仍将是我国经济领域的有关重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早期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影响很大,国际背景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为了吸引外资,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一系列包括减免税收、廉价甚至无偿出让土地、压低劳动工资等手段招商引资,而且低设环保门槛。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趁机把资源消耗型、污染型产业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自己则以主导者的身份占据且控制着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技术研发、品牌和销售终端等高端环节。正是在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中,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了不少资源能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环境污染大的产业,中国成了加工制造大国。这种“低端锁定”增加了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2)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的低度化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技术结构、技术水平不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今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材料采购以及品牌、销售渠道等高价值部分,大多掌握在外商手里,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很少,我们赚取的仅仅是廉价的加工费。这就使得我们所能获得的利润十分有限,在全球高档市场的竞争力极其有限。这也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性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了难度。
目前,我国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一方面,是先进的现代大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另一方面,是现代化都市与广阔的落后乡村并存。一方面,是现代工业企业、现代第三产业与大量落后的手工劳动或落后的机械化的企业并存;另一方面,是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广大不发达地区和相当数量的贫困地区并存。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现代化过程中各种利益和矛盾的冲突,使得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局面,增加了难度。
(4)国际环境的新变化给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了变数。
我国所处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化,对国际经济的依存度已经超过60%。美国的资本危机,美元大幅贬值,国际粮价、原材料价格和石油价格的猛涨,国际市场绿色壁垒的加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控制自然资源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等等,都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给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了许多变数。
三、摈弃“灰色发展”,实现“绿色发展”
反思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战略,无一例外的都是通过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对生活资源的高消费来刺激经济的高速增长。换句话说,走的都是高消耗、高投入、高增长、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现代化道路,人们称之为“灰色发展”模式。“灰色发展”模式追求资本生产率而忽视资源生产率;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对环境的负外部影响,忽视分配不公平和自然资源损耗;追求工厂规模更大、效率更高、竞争优势更强,却忽视对自然、人体健康外部环境的损害和对贫困人口的关怀;只顾大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费、大批量排放、大批量流失浪费,却不顾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承载极限,以致造成了当今全球的生态资源危机,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现代化战略必然要不同于传统的“灰色发展”,必须适应国情、世情的新变化新特征,跨越“灰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为此,需要实现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举措的变革与创新。
1.在战略思想上,必须坚持和发展的发展观、生态观,广泛吸纳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成果,创新发展理念。
人地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大自然,同时也影响着大自然的结构。
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的发展观、生态观最具理论洞察力。不仅强调人的社会性和个体性,同时还强调人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马克思认为,“人直接的就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的社会属性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世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去积极地顺应自然。马克思从改造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相统一的角度论述生产力,认为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横向关系,是社会力量与自然力量的协调,而不仅仅是指前者。这些关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和方法,都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强调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生态现代化理论则要求采用预防和创新原则,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这跟的发展观、生态观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战略思想上,在理论思维上,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的发展观、生态观,吸纳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新成果,努力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坚决摈弃只顾追求GDP、追求“短平快”而不顾长远后果的政绩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来,从而跨越“灰色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崛起”,确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在战略目标上,总体上应确定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即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3.在战略措施上,要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采取系统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1)深化体制改革,构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发展的制度基础。
①加快研究及实施绿色GDP核算制度。要在统计中扣除现有GDP中的环境损失成本,以便得到我国综合国力水平与国民福利水平的真实数据。这项制度创新意义深远,将带来决策观念的深刻变革,带来全新的发展观政绩观。
②将环保指标纳入各级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包括节能减排指标、防污治污指标、美化绿化指标、空气净化指标、水资源保护指标,等等。它们都是硬指标,可操作且可考核。这项制度将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由过去主抓企业经济(招商引资)向主抓公共事务管理转变;由过去的重增长、轻环保向努力确保经济与环境双赢转变。
③建立环保领域的公众参与制度。环保事业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没有公众参与,环保工作就会变成少数人的事而最终一事无成。为此,要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决策民主化制度、公益诉讼制度等,以确保公众参与环保的权益。
④建立生态补偿制度。针对目前存在的城乡、区域、人群间的环境不公平,应该通过立法、行政、市场等手段来解决上游对下游、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高消费人群对低消费人群的利益外借,以此促进社会公平,并抑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损害生态的行为。
⑤建立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包括财税、信贷制度、工商管理制度、市场投入制度等等,从制度层面为技术进步和循环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加强全民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构建绿色的社会基础。
实现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之源隐藏在人民大众之中。客观地说,我国民众的生态意识还很薄弱,既缺乏生态知识,也缺乏生态自觉。人们仍然把个人消费仅仅当作个人的私事,并没有强烈意识到个人的消费实际上消耗的是社会资源。所以,应该加强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文化,提高全民生态素养,逐渐形成全民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氛围。要在全社会提倡科学消费,文明消费,健康消费,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3)创新绿色科技,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发展的经济技术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绿色科技支撑体系和绿色产业支撑体系。现代绿色科技支撑体系主要包括环境无害化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生产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化农业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科学技术群。上述绿色科技群催生的现代产业群主要有微电子与信息产业、健康与环保产业、生物工程及现代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等。
上述绿色科技群、新产业是21世纪的发展方向,但要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或主导,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鉴于传统技术和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主题是,如何加速发展并利用现代绿色技术群,改造提升我国庞大的传统产业群,建立起支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①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特别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特别要加大对绿色科技的研发投入,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③加强绿色科技的研发攻关,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重大专项技术开发,推动产研联合,促进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绿色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新装备的推广运用。
(4)推进绿色发展的国际合作。在全球化条件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色发展,需全人类共同努力。一方面,必须警惕资源环境殖民主义,保卫国家的生态安全;另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国际资源环境公平。要与世界人民一道,推动各国政府签署一系列维护世界资源环境的公约,并努力促使发达国家履行国际环境条约,承担减排责任,以弥补其超额的资源、能源和环境消耗,并为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的努力提供经济支持和无偿转让环保技术。同时,我们中国也要承担一个大国的资源环境责任,推进绿色发展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企业;新形势;经济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60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提高自身市场的竞争力,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各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经济管理观念,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设备管理等工作。
1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
就现阶段来说,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绩效考核制度,直接将员工的薪酬与其实际工作绩效挂钩。从一定程度上讲,该种考核制度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在实际的实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考核标准方面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问题,极易使工作人员出现不平衡感,从而难以真正实现公平的利益分配。
1.2 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多数企业都在加强经济管理,但所取得的效果不是很明显。通过分析发现,其主要是因为在各个管理环节不仅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也没有完善的经济监督管理制度,比如:有些企业没有制订有效的经济管理计划,有些企业对于每天收支情况的计划制订得不科学、不详细,缺乏对经济管理活动环节的全面监督,进而影响了整个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1.3 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现阶段来说,多数企业的经济管理人员不是专业的经济管理者,不仅缺乏充足的基本专业知识,还缺乏对当前新经济管理知识的认识,多是根据已有经验或他人的经验进行管理。因此,在遇到新问题时,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常常束手无策,难以解决,进而使日常的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2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对企业经济管理的认识
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企业领导应重视经济管理的作用,不断学习相关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经济管理知识和管理意识。此外,还应将科学的经济管理观念落实到企业全体员工身上。具体来讲,应加强企业经济管理观念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相关工作者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从而更好地开展企业经济管理工作。
2.2 加强成本管理
降低成本作为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强化企业经济管理,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具体来讲,一是应及时、准确地反映各科室的费用,以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的问题,从而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二是应鼓励全体企业员工积极参与本院经济成本管理,真实统计各科室的费用成本,以制定并实施有效措施降低成本;三是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做好各业务部门和科室的成本管理工作。
2.3 合理使用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长期以来,纸质档保存作为企业资料管理的重要模式,其不仅无法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还容易使经济管理资料在保存过程中出现遗失、损坏等问题,从而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日常运转造成严重影响。但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合理使用,不仅有助于避免因纸质资料遗失、破损而产生的问题,还能够提高收支情况审查的工作效率。
2.4 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
一方面,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实际,加强企业预算编制管理,制定出相关的预算额度,从而为各科室的具体操作提供一个标准,有效控制各项经济支出情况。并且应严格审查各科室超出预算的部分;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相关的预算监督制度,严格把控企业资金的具体流向,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
2.5 注重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严格来说,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作为企业资金的直接管理者,其自身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为确保企业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转,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十分重要。一方面,企业经济管理者应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与方法,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服务;另一方面,企业经济管理者应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相关培训或进修活动,以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
2.6 加强设备管理
设备作为企业经济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应做好管理设备总数量和使用数量的登记和统计工作,加强设备维修保养,以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在设备耗材保管中,为避免占用大部分的资金,相关工作人员应按照企业的实际消耗水平采购适量的耗材。此外,在采购设备中,还应规范进货渠道,以便在保证设备质量的基础上降低采购成本。
3 结 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若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管理水平,加强企业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设备管理,有效降低各项经济成本。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春伟.新形势下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应对策略[J].企业研究,2013(4).
篇10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构建 知识经济
一、前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只有变革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终身学习思的理念,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从而构建学习化社会,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革。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学习型社会的兴起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个人运用知识能力的高低成为了竞争中成败的主要因素。人们的劳动方式已经由体力劳动为主向知识劳动、脑力劳动转变,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脑力劳动者。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和就业模式,劳动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1】。这就预示着缺乏学习能力的个人、组织、企业等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受失败。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在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将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冲破了义务教育的时间要求,每个公民都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自由学习,从而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终身学习,将学习当成一种不间断的活动贯穿到人们的生活中,大家应当把学习当作自己的责任【2】。人们学习的模式也由单一的学校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建构学习型社会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应当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学习知识单纯的视为继承前人的智慧,这种观念是无法适应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竞争需求的,只有创新性的学习才符合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使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世界各国掀起了热潮,党的十六大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目标。我国加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很必要的,首先,对于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其次,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普及。最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
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途径
(1)调整教育结构,完善教育体系
我国的教育模式使人们对学习和教育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淡薄了人们对学习与社会发展具有紧密联系的认识。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模式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具体而言,在管理、投资、办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地方的实际问题,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发展情况的规划,将教育改革层层推进,逐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同时,还应当建立新的教育模式,摆脱学校学习传统模式的束缚,建立多样化的学习基地。我国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借鉴和吸取国外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丰富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逐步实现我国从传统的教育体系向终身教育体系的转变,同时政府部门法律法规也要监督教育体系的完善,维护社会成员学习的环境。
(2)提高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
社会成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逐渐营造出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学习型社会以个人为辐射点,逐步扩大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最终构建成学习型社会。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习变成一种自觉性的活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由学习能力决定,因此,只有不断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养成不间断学习的习惯。当社会成员的学习意识得到加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提高全民素质,从而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科技知识的能力,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才能避免成为“功能性文盲”,才能熟练应用现代化的办公设施。
(3)加大教育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政府在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运用行政手段、借助法律法规的力量才能推动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才能冲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落实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前提。法制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法的颁布和运行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依法治教的新轨道。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对教育投资的力度不够,如教育设施简陋、教师工资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五、结语
在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人们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强,使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区别
- 下一篇:安全生产方案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