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

篇1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年龄;居住地;产前系统检查

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是很常见的,又因常合并产科出血、感染抽搐等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平均为9.4%,城市为5.6%,农村为11.1%。而妊娠时血压高的妇女产后有86.2%妇女血压恢复正常,但是仍有部分妇女会遗留高血压。本研究对与HDCP发生的相关社会因素和产科因素进行筛查,以期对HDCP的预测及有针对性的防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07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年龄19~41岁,平均(29.03±6.04)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3例,发生率为8.4%。93例患者均符合HDCP的诊断标准[3]。93例HDCP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例,子痫前期患者74例(其中轻度22例,重度52例),子痫患者6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患者4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1例。

1.2HDCP发生的相关因素选择

根据文献报道和临床资料分析,选择与HDCP发生可能相关的社会因素和产科因素。(1)社会因素:年龄、居住地、产前系统检查等。(2)产科因素:流产病史、产次、胎次。

1.3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之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比较,P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应用单因素分析初筛出与HDCP发生有关联的因素,分别为居住地、产前系统检查、产次、年龄(P均0.05),见表1。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HDCP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居住地为农村和产前未经过系统检查是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孕产妇发生HDCP的风险性大(P均

3讨论

3.1年龄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早育与高龄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年龄较大(35~39岁)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20~29岁的孕产妇。本研究病例组患者中≥35岁占20.6%,26-34岁占8.1%,≤25岁占7.7%,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本组结果发现在农村居住的孕产妇HDCP发生率高达17.0%。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农村居住的孕产妇是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由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广大农民缺乏医疗保健意识,很多农妇整个孕期都不做或少做产前检查,致使农村HDCP的发病率高,病情较重[5]。因此我们应重点加强对农村孕妇的卫生保健监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她们按时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同时应提高农村基层孕产保健医的诊疗水平,抓好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降低HDCP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孕产妇与围生儿的死亡率。

3.3研究表明妊娠结局与产前检查次数有着密切关系。来源于农村及流动人口的部分孕产妇受经济状况以及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孕期都不做或很少做产前检查,至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增加、病情加重。本研究中448例产前做过系统检查的孕产妇,HDCP发生率为1.2%;659例产前未做过系统检查的孕产妇,HDCP发生率为13.1%,做过系统检查的孕产妇HDCP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做过系统检查的孕产妇组(P

参考文献:

[1]邵红芳,黄亚娟,薛月珍.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6):2185.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9.

篇2

[关键词] 高血压;妊娠期妇女;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家族史

[中图分类号] R714.2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c)-0185-02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妇女特有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9.7%,严重时会伴有抽搐、多脏器衰竭,更有甚者可致母婴死亡[1-3]。该病严重威胁着社会及家庭妇女的健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本文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行分娩的120例妊娠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预防及治疗该病提供基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行分娩的120例妊娠期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29.3±1.0)岁,身高(162.1±0.5) cm;另选择同期来本院行分娩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8.4±1.7)岁,身高(160.7±0.8) cm。两组在年龄、身高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对象文化程度的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大专及以上者占17.5%,低于对照组的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651,P < 0.05)。提示,文化程度高者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较小。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文化程度的比较[n(%)]

2.2 高血压疾病家族史

结果显示,研究组120例中伴高血压家族史者34例(28.3%),对照组100例中伴高血压家族史者2例(2.0%),两组的高血压家族史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 39.687,P < 0.001)。提示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十分大。

2.3 妊娠高血压发生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将研究对象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 0,“高中” = 1,“大专及以上” = 2)、伴高血压家族史(“否” = 0,“是” = 1)逐步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的OR = 0.529,P = 0.037,伴高血压家族史者的OR = 8.641,P = 0.000。提示,两者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呈显著的正相关。见表2。

表2 妊娠高血压发生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由于妊娠期高血压期间,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全身小血管痉挛,血液对各系统脏器的灌流量较少,较易导致母婴死亡[4-6]。本研究针对妇女文化程度及家族史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大专及以上者占17.5%,低于对照组的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651,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的OR = 0.529,P = 0.037,提示,文化程度高者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较小。分析原因可能是该群体文化水平较高,主动学习意识较强,掌握了更多的关于预防保健的知识,能够自觉避免和克服不利妊娠的有害因素,有效减少了该病的发病率。因此可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并进行相关预防知识的传授,定期组织相应的体查,早发现、早治疗。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伴高血压家族史者的OR = 8.641,P = 0.000,提示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因此对该类妊娠妇女应进行重点监护,做好产前各项指标的检测。

[参考文献]

[1] 耿晓丽,王志敏,陈东娜. 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J]. 西南军医,2011,12(4):636-638.

[2] 王海红,王晓春,周建波,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结局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2):111-112.

[3] 舒铭铭,潘兴强,陈友国,等. 妊娠期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3):303-305.

[4] 章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分析[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2):49.

[5] 李香玲,张桦.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的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1420-1422.

篇3

【关键词】妊娠;血栓性静脉炎;低分子量肝素钙;肝素钠

深静脉血栓是产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外科手术后DVT发生率为30%~50%[1],妇科手术后发生率为7%~45%[2-3],而产科手术、自然分娩后DVT的发生率尚无确切统计文献报道。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产科手术后,自然分娩后DVT时有发生,因此对产科手术后、自然分娩后DVT的预防和治疗应高度重视,我科在剖宫产术后、自然分娩后DVT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剖宫产术后或自然分娩后并发DVT患者11例作为治疗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有DVT倾向的产妇378例作为预防性治疗组。治疗组年龄27~44岁(平均年龄33.7岁),体重66~99kg(平均83.3kg),单纯高龄产妇1例,糖尿病产妇2例,产褥感染2例,肥胖1例(BMI 40),高血压病产妇1例,高龄又有糖尿病1例,高龄又有高血压病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例,其中剖宫产术7例,自然分娩4例。临床表现为单侧下肢疼痛、肿胀,较对侧明显增粗,皮温较对侧低,患侧腹股沟区有明显压痛;合并产褥感染者有下肢疼痛及发热,体温38℃以上居多;发生部位以髂静脉为主,可以波及股静脉、静脉。预防治疗组产妇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2.2岁);体重61.5~96.9kg(平均84.1kg);在378例中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病产妇148例,高龄产妇86例,孕期有盆腔炎、阴道炎4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肥胖7例,高血压高龄4例,高龄伴糖尿病7例,糖尿病合并盆腔炎、阴道炎10例,高龄、肥胖、糖尿病4例,单纯产褥感染6例,糖尿病合并产褥感染2例。预防性治疗组378例均无下肢疼痛、肿胀等临床表现。

2方法

2.1 诊断方法 (1)对有症状的可疑DVT产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波确诊。(2)高龄、肥胖(BMI>30kg/m2)、妊娠期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产妇,孕前有盆腔炎、孕期有阴道炎或产后继发有产褥感染的产妇,都归为有DVT倾向产妇。

2.2 诊断标准 彩超显示静脉管腔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及频谱信号,静脉加压后血管腔无塌陷。

2.3 治疗方法 (1)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同时每天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丹参注射液20ml连续治疗7天,同时采用广谱抗生素头孢噻肟钠治疗7天;对有产褥感染者,加用甲硝唑治疗10天,同时加用肝素钠250mg+5%葡萄糖液500ml,30~40滴/分,持续注射至体温正常为止,并抬高患肢15~30度。上述治疗结束后,口服阿司匹林75mg,每天3次。(2)预防性治疗组,产后或剖宫产术后6小时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12小时一次,连续使用3天,同时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对有阴道炎、盆腔炎的产妇,同时加头孢噻肟钠抗感染治疗;对发生产褥感染的产妇,使用头孢噻肟钠+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同时用肝素钠250mg+5%葡萄糖液500l,30~40滴/分,持续注射至体温正常为止。

2.4 监测指标(1)治疗组:观察产妇的患肢周径、皮温、色泽,用彩超监测患肢血流变化及有无新血栓形成。(2)预防组:观察有无肢体肿胀、疼痛、会阴切口或腹部切口有无出血及阴道恶露量的多少。两组均监测治疗前后的APTT及PT。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

3结果

3.1 产后并发DVT的高危因素 产后并发DVT产妇的平均年龄33.7岁,体重平均83.3kg,其中高龄产妇占36.4%,糖尿病产妇36.4%,高血压产妇36.4%,肥胖9.1%,产褥感染18.2%,因此高龄(>35岁)、肥胖(BMI>30 kg/m2),高血压、糖尿病、产褥感染的产妇易并发DVT,是DVT的高危因素。

3.2 产后DVT的诊断及治疗 3.2.1 诊断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0例,本组病例准确率90.9%,其中1例顺产后2天,患肢仅有轻微肿胀、疼痛,周径较对侧粗2.4cm,彩超检查未见血流信号及频谱改变,产妇拒绝行下肢静脉血管造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诊断性治疗5天后症状缓解,改用口服阿司匹林75mg,每日3次,治疗随访2周痊愈。

3.2.2 治疗 11例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无1例有新血栓形成,有9例治疗7天后肢体肿胀明显消退,超声检查见侧枝循环建立,平均疗程6.1周,另2例治疗效果欠佳,一直穿弹力袜治疗。本组患者均未安血管滤网,未见一例发生血栓脱落。

3.3 产后DVT倾向产妇的预防性治疗效果

篇4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梗患者与高血压有关,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患有高血压。

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部分省市,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5%。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其中,1.3亿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不知晓”);在“知晓者”中,有3000万人未治疗;而在治疗者中,约3/4未得到良好控制。由此可见,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诊治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二、新定义: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

新指南强调,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病。目前,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合并1个、2个、3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分别占11.6%、36.1%和35.5%。高血压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的比例较高:合并蛋白尿者占11.8%,合并血肌酐升高者占11.1%,合并左心室肥厚者占23.6%,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者占10%~25%。因此,防治高血压应具有“整体观念”,要早筛查、早评估、综合干预。

三、新部署:强调“预防为主,战线前移”

新指南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高血压的进展、降低血压、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并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五大目标是:少吃钠盐――每人每日6克;控制体重――体重指数

四、部分修订危险分层指标

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去除了“C反应蛋白”,增加了“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在靶器官损害中,增加脉搏波速(PWV)、踝臂指数(ABI)和内生肌酐清除率(EGFR)。腹型肥胖的腰围指标修改为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由于糖尿病已经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故新指南将其纳入临床疾患项目中。

五、强调规范测量血压,推荐家庭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新指南强调,要用经国际标准验证的血压计,诊室宜推荐使用水银柱血压计,家庭自测宜使用电子血压计,并强调应用上臂式血压计。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是目前常用的3种血压测量方式。使用电子血压计时应注意:测定前30分钟不要吸烟、进餐、饮咖啡和剧烈运动;测定前,应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测2次,相隔至少1分钟,取两次平均值。

六、根据危险分层,制订个体化方案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应作综合评估,确定高血压危险分层,并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高危/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应立即进行药物治疗,低/中危患者可随访评估数周,然后再决定是否用药。同时,所有患者均应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并常常需要2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

一般来说,现有的五大类降压药物(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均可作为高血压的初始和维持治疗。其中,钙离子拮抗剂(CCB)和利尿剂可用于一般高血压和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ARB)可首选用于合并肾脏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首选用于合并心绞痛、心动过速、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以及妊娠高血压患者。若条件允许,应尽量选用长效制剂和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优先推荐组合为: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CCB)+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BK)。

七、降压目标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普通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为140/90毫米汞柱;大于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150/90毫米汞柱;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若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收缩压高于150毫米汞柱,宜低剂量用药,以免舒张压进一步降低而诱发心肌缺血、脑梗死等问题;伴有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0毫米汞柱;有脑出血、脑梗病史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为140/90毫米汞柱。

八、确定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

近年来,我国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在直线攀升。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4%,学龄儿童为4%~9%。肥胖是导致儿童高血压的主要原因,50%以上的高血压患儿伴有肥胖。

新指南指出,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必须从儿童抓起,从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儿童高血压的基础。目前,我国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2~5岁>115/75毫米汞柱;5~10岁>125/80毫米汞柱;10~14岁>135/85毫米汞柱。

九、妊娠高血压受关注

目前,我国妊娠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已经达到5%~10%。妊娠高血压多见于孕20周后,尤其是孕32周后,水肿、血压升高、蛋白尿是三大典型症状。

确诊为妊娠高血压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以确保母子安全。若血压高于150/100毫米汞柱,应接受药物治疗,降压目标为130~140/80~90毫米汞柱。

篇5

女性在其一生要经历月经、妊娠、生育、绝经等不同的生理环节,血压变化规律不同于男性, 同时由于外源性激素(避孕药、雌激素等)的应用, 可能影响血压和血脂代谢, 使女性高血压发病比男性更复杂,所以在治疗上更须谨慎。

年龄不同,血压状况不同

女性随着年龄的变化,处于不同的生理阶段。而在不同阶段,其血压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我们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处在不同生理阶段女性高血压的特点。

青少年(7~25岁)

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低,但有上升趋势。患者多为继发性高血压,由器官和系统疾病所引起,常见的有肾脏疾病、主动脉狭窄等。原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13岁原发性多见),多受遗传、肥胖、精神压力、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

1.高盐饮食: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2.营养过剩:在城市,营养过剩、活动量太少也是及少女出现血压偏高的原因。洋快餐流行,上学放学车接车送,孩子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使得少年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普遍偏高,血压也随之偏高。

3.压力大: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下,会导致大脑皮质兴奋、抑制过程失调,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使血管外周阻力加大,致使血压升高。

育龄期(25~40岁)

1.生理周期与高血压

处于育龄期的女性,其血压可以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发生波动。月经周期包括滤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在月经不同周期中,雌激素水平是不断波动的。雌激素能通过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来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血压,并能通过降低血管紧张性和血管阻力来防止妇女心血管病的发生,因此滤泡期舒张压较黄体期明显升高。正是因为女性的血压波动与月经周期有关,所以其波动程度远远高于男性。另外,该阶段女性体重控制不良也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2.避孕药引发高血压

一般说来, 口服避孕药(OC)对大多数妇女来说是安全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长期口服避孕药可导致女性高血压的发生。最近的资料表明, 血压升高主要与雌激素有关。口服避孕药的成分一般为雌激素和孕激素,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 含低剂量雌激素的复方口服避孕药可使血压升高, 而单孕激素口服避孕药使用者中未发现其对血压的影响。另外,避孕药可以减弱降压药的降压效果,使这些女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得不容易控制,导致血压持续升高。

口服避孕药所致高血压,通常在服药后1~2周即产生,多为服药数月或一年后发现,少数在服药2~3年后发病;在发生高血压前,一般均无明显症状,但口服避孕药后,一般都有体液滞留的倾向,导致出现下肢水肿及高血压。避孕药所致高血压的程度,个体差异很大,临床表现各异,多数为轻中度,极少数发展为进行性或恶性,停药后多数可恢复正常,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与个体素质、血压高低及服药时间长短有关。

由于年轻的育龄妇女基础血压较低,服避孕药后血压的轻度升高很难被发现,故口服避孕药的育龄妇女应定期测量血压,并与服药前的血压进行比较。如血压超过140/90 mmHg时应考虑停服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措施。

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有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史、肾病史、高血压家族史及心脏病家族史的妇女均属高危人群,所以这些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时易发生高血压,应考虑改用其他避孕措施。必须使用口服避孕药时,应注意定期监测血压。

3.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高血压

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高血压应引起重视,其发病率在育龄女性中为5%~10%。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为特征, 伴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女性男性化(多毛、痤疮)、肥胖的一组综合征。它是最常见的生殖和代谢异常相关的内分泌疾病。目前, 国际上对该病还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 认为是一种多病因疾病, 其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耐量异常、脂代谢紊乱、肥胖和高血压。

妊娠期

妊娠期是高血压的高发、高危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定义为妊娠20周后,孕妇发生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它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可以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初产妇、孕妇年龄40岁、多胎妊娠、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有家族病史的孕妇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明显增高。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依据是血压较孕前升高≥30/15 mmHg或血压升高达≥140/90 mmHg,至少2次,间隔6小时。国内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妊高征人群在产后5年有17.25%的人发展为高血压病,而正常妊娠者仅有5.8%。多数患者随着围产期的逐渐过渡,高血压倾向逐渐消失,而一部分患者的血压则在产后持续不降而成为永久性高血压患者。

更年期(现称围绝经期)

女性更年期是女性一生中生理变化最突出的时期, 是女性生理发生转折性变化的过渡时期。此时卵巢分泌雌激素的能力逐渐衰退,性器官也随之呈进行性萎缩。上述衰变集中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候群, 如阵发性潮热、出汗、睡眠不好、头痛头晕、性情急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血压不稳特别是血压偏高的症状比较明显。

女性绝经期之后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持续增加。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女性更年期的年龄一般为45~55岁, 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 更年期的过渡阶段为1~2年。调查资料表明,成年女性早期的收缩压低于男性,而60岁以后则明显高于男性,5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这与更年期改变相关。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病因有着诸多因素, 倾向认为以下两种因素为主导因素:一是更年期女性的内分泌紊乱;二是更年期女性的精神、神经功能的失调。这两者相比较起来, 卵巢功能衰退, 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下降, 是引起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主要因素。雌激素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绝经后血压上升关系最为密切。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收缩和RAS系统的活性增高,是产生绝经期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近两年有学者发现,绝经前后的血压变化,可能还与体内女性激素变化带来的绝经前后盐敏感性变化有关。未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年轻女性对盐不敏感,而绝经后女性的盐敏感性明显增高。肾脏血液动力学调节也与女性激素明显相关。同时钠的排泄也与女性激素有关。

阶段不同 治疗不同

鉴于女性在不同时期高血压发生的原因不同,临床上,应该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同时,针对女性不同时期的血压变化进行相关的治疗。

青少年(7~25岁,多为学生) 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尤其应当注意),主要是生活方式的改善,限盐、少食油炸食品,限制更多的甜食,增加有氧运动,减少静态活动时间。

育龄期(25~40岁,多为工作的青壮年) 体重控制不良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同时规律的月经周期中的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是血压波动的原因之一,然而这部分女性雌激素水平良好,其保护性作用可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活性相对正常。针对此类经前期综合征患者的血压特点,对于月经中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周期性使用小剂量利尿剂(经前1~2天、经期以及经后1~2天加利尿剂),也可配合一定镇静剂进行血压的调整。对于避孕药相关性高血压,大多数妇女在停止服用避孕药1~3月后, 血压可完全恢复正常。如果已停药6月, 血压仍高,则应考虑是否原发性、肾性或内分泌性高血压, 并采取类似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措施。

妊娠期 妊娠期女性降压药物的使用一定要慎重。首先要评估,妊娠期的血压增高对母亲以及对胎儿是否有影响。在妊娠3个月内血压持续在150/100 mmHg以上者建议终止妊娠,如持续妊娠会对母体及胎儿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导致自然流产,而在此期降压药物的应用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在妊娠的全过程不能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3个月内尽可能不服任何降压药物,5~7个月可以选用拉贝洛尔(柳胺苄心定),在7~10月内可加用钙离子拮抗剂(如拉西地平片)和小剂量甲基多巴。

哺乳期 高血压母亲的授乳要保证母乳喂养的安全,抗高血压药可能会分泌到母乳中,Ⅰ期高血压母亲(编者注:Ⅰ期高血压是指高压≥140或者低压≥90,Ⅱ期是高压≥160或者低压≥100,Ⅲ期是高压≥180或者低压≥110)如果希望母乳喂养,可在密切关主血压的情况下短期授乳,终止喂养后中心开始抗高血压治疗,在哺乳期间如需抗高血压治疗,应当禁用ACEI(药名后2字为普利的)和ARB(药名后2字为沙坦的),可服用小剂量钙拮抗剂(药名后2字为地平的)以及β受体阻滞剂(药名后2字为洛尔的)。利尿剂可以减少母乳的分泌量,应当给与注意。

更年期 更年期高血压女性的血压增高,主要与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有关,因此有效的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缓释异搏定可以改善交感兴奋性对高血压的影响。ACEI或ARB联合钙拮抗剂(CCB)的治疗,有可能作为绝经期后高血压的主流治疗。

控好血压,别入误区

高血压发病率高,流行广泛,常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还可能危及生命,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健康。因此,提高女性对高血压的认识,对早期预防、有效治疗、提高女性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的说来,不论女性男性,对于高血压一定不要有以下这些错误的认识――

1.血压高一点没什么关系,不必大惊小怪。

大量观察研究证实,血压即使稍微高一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增加。而统计资料显示,收缩压每降低9mmHg和(或)舒张压每降低4mmHg,可以使脑卒中风险减少36%。

2.老年人的血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

老年人的血压增高不是一种生理现象,老年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年轻人相同,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便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老年人高血压降压目标同年轻人一样,为收缩压

3.血压降到正常就应该停药,等到高起来再服药。

血压降到正常,只能说明药物的效果,不能说明高血压已被治愈。高血压通常需要终生坚持服药。血压稳定地正常以后,有时在严密观察下可以谨慎地小量减药,但不宜停药。停停吃吃,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4.治疗了但血压未达标也没事。

有些高血压患者吃药以后往往满足于血压值的降低,但未达到目标值。降压目标值是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这里“以下”两字十分重要,因为目标值没有具体的下限。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防治指南还提出,“血压水平从110/75mmHg开始,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心血管发病危险持续增加,与血压

5.心脑肾功能已经损害的患者不宜将血压降到正常。

过去曾经认为,心脑肾功能已经存在损伤的患者,血压应该高一点以便维持该脏器的血液供应,降低血压会加重缺血。当前的观点认为,对于心脑肾靶器官业已受损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更需要积极降压,以保护业已受损的器官,避免病情因血压增高而进一步恶化。

6.夏天应该停药或减药。

这只能适用于部分患者,而且限于在严密观察下小量谨慎地试探性减药,停药是不妥的。

7.希望能迅速把增高的血压降至正常理想水平。

把增高的血压迅速降至正常水平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是有害的,特别是血压在180mmHg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因为机体已经适应了高水平血压,假如下降太快,会造成机体不适应反而出现新的症状,脏器供血会受到损害。治疗应该从小剂量降压药起步,使血压缓慢平稳下降,让机体得到新的适应和平衡,才是合理的。其实服用有些降压药后也不是立竿见影,马上见效。理想情况是在一个月内将血压平稳降至正常水平。当然有一种例外,那就是急性高血压患者(包括伴有急性靶器官损伤的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急症高血压患者)需要尽快地将突然急剧增高的血压控制住。

8.降压药不应该在晚上或在睡前服用。

临床观察到有的患者高血压主要出现在早晨或夜间。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晚间或睡前服药是合理的,服药时间应该因人而异。

9.根据偶测血压值来判断治疗效果。

一般血压值在24小时以内是有波动的,偶然测到的血压值(一般是去找医师测量的诊室血压值)往往可能导致误诊(把白大衣高血压,即假性高血压当作高血压)和漏诊(一次血压正常把存在的隐性高血压漏了),不能真实反映真实的全面的血压情况和降压疗效。目前提倡和鼓励高血压患者自备血压计,像糖尿病患者自己监测血糖那样,通过自己监测来了解昼夜血压的波动情况。最好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对于判断降压效果和制订治疗方案很有帮助。

10.全凭症状服药。

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时就误认为自己血压正常了,平时就不吃药,这是不对的。因为有时血压即使高到200mmHg以上也会没有症状,这些患者称之为适应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即使有症状也常无特异性。服药的唯一依据应该是测量到的血压。

11.不断变换药物品种。

“不要老是吃同样药物,以免失效或产生耐药”、“老是吃同样药物,会使药物副作用增加”,持这样观点的患者常自己不断变换降压药物的品种。其实这是不对的。服用某些降压药物,获得满意效果后应继续坚持服用,一般不会失效,如有血压波动情况发生,应该寻找其他原因,包括感冒、发热、情绪波动、熬夜、过度劳累等。

篇6

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尿中儿茶酚胺(CA)含量及其与新生儿尿C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I-IPLC-FD)对足月正常孕妇、PIH孕妇及其所分娩的新生儿24小时尿CA量进行监测。正常对照组30例,PIH组69例,其中轻度21例,中度32例,重度16例。结果中、重度PIH孕妇尿中NE和DA水平及重度PIH孕妇尿中E水平明显升高(P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儿茶酚胺;新生儿

目前国内外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很少。PIH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孕妇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子宫胎盘的血流量减少。外周血中的CA有缩血管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孕妇血中CA含量与PIH有关,我们采用HPLC-FD法检测尿CA,并收集24h尿量,根据尿量和测得的尿中CA浓度推算出24h尿CA排泄量。同时监测新生儿尿CA水平,以研究PIH孕妇尿CA与新生儿尿CA水平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尿样取自2004年8月至2005年11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患者。PIH患者共69例,其中轻度21例、中度32例、重度16例。平均年龄(24.3±2.7)岁,平均孕周(38.1±0.9)周。PIH诊断及分型按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五版诊断标准,轻度PIH:血压≥140/90mmHg(1 mmHg=0.133KPa),

1.2方法

1.2.1监测血压 受试者入院后即开始监测血压,每两小时测量一次,监测当天记录受试者日常生活及起居情况,计算每例24h平均血压。

1.2.2产母尿CA测定 入院后即开始收集24h尿,置于装有6mol/L HCL防腐剂的容器中,记录总尿量后,取10ml置聚丙烯试管内,-20℃冰箱避光保存备检。检测仪器为日本岛津公司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及RF-535型荧光检测器。具体步骤:(1)配制标准品NE、E、DA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2)样品处理:用氧化铝提取法,每十个样本即做一个标准品校正,外标法定量计算。(3)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氢钾=2:98,PH=3,过滤后超生脱气15min,流速0.8ml/min,色谱柱为汉帮公司提供的Scienhome C18柱,直径4.6×250mm。NE、E、DA回收率分别为69%~78%、63%~73%、60%~71%,RSD为4.9%~10.6%。

1.2.3新生儿尿CA测定 收集新生儿出生24h尿,(征求新生儿家长同意后给予留置尿管,收集24h尿液,无性别差异),处理方法同产母组。

1.3数据处理 采用SPSSI0.1软件,正态分布的资料数据以x±s表示,显著性差异采用t检验。Excel软件分析孕妇尿CA与血压及新生儿尿CA之间的相关关系。

2 结果

正常足月妊娠孕妇尿CA量与轻度PIH孕妇尿CA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度PIH及重度PIH孕妇组NE及DA有增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PIH组E增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正常足月妊娠组新生儿尿CA量与轻度PHI组新生儿尿CA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度PIH及重度PIH组新生儿尿NE及DA有增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PIH组新生儿尿E增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孕妇尿CA含量与血压呈正相关,与其新生儿尿CA含量呈正相关。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CA受体研究的深入,推测PIH发病可能与CA及其受体的改变有关。研究表明:孕妇血中CA含量与PIH有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IH患者体内CA含量结果大致相同,CA水平均明显增加。PIH患者血中NE、DA水平呈增加趋势。正常情况下,由于胎儿肝脏和组织中不能合成MAO和COMT,胎儿脐动脉血的CA在胎盘中代谢,胎盘中MAO和COMT的含量是胎儿CA代谢的关键。当胎盘功能减退、酶活性降低时,可影响母儿循环中的CA水平,尤其影响胎儿循环中的CA水平。研究报道:正常妊娠时,胎儿脐静脉中NE及E水平经胎盘降解后远低于脐动脉水平,而中度和重度PIH患者胎儿静脉血NE、E虽低于脐动脉,但降低幅度不如正常妊娠,故推测PIH患者胎盘代谢CA的能力低于正常妊娠胎盘的代谢能力。

3.1 PIH患者CA水平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IH患者体内CA含量结果大致相同,CA水平均明显增加。Fischer等测定了正常妊娠妇女和先兆子痫患者血浆中的CA水平,发现先兆子痫患者血浆中CA水平较正常妊娠者明显增加。PIH患者血中NE、DA水平呈增加趋势。Khatun等报道:子痫患者血中NE和E水平比血压正常的妊娠妇女显著增高(P

篇7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因;预防;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027-01

高血压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类,继发性高血压常因服用某些药物或是妊娠引起,也可能是某些病的部分症状,而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未阐明。人群中高血压的比例,继发性高血压占到高血压总人数的5%左右,而原发性高血压则占到高血压总人数的95%。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高血压患者为3%~9%之间,高血压常发生在军队中,亦是一种多发病症。

有关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安静休息期间,成年人的血压超过140/90mmHg,经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年人血压标准为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为正常血压,如果舒张压≥95mmHg,收缩压≥160mmHg则为高血压。介于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为临界性高血压。我国在1979年决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要求分别计算临界高血压和确诊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一般认为其发展和发生由多种因素影响,而具体包括有环境因素和宿主因素两种。

1.1 宿主因素

1.1.1遗传

经过多年的研究证明,高血压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尚未阐明其遗传方式,一般认为是多基因遗传。原发性高血压遗传负荷率在欧美为70.9%,在日本原发性高血压遗传负荷率为67.4%,而正常血压对照组分别为29.8%和21.9%,均有显著差异。在调查日本居民的资料中发现,血压相关系数,夫妻之间0.08,同胞之间0.26,亲子之间0.23,同胞与亲子之间的血压相关系数明显比夫妻之间的血压相关系数大。

1.1.2 体重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血压与体重也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有关研究比较了正常体重与超重舒张压升高的患病率,舒张压≥90mmHg,发现男性超重组为41%,正常体重组为15%,(P

1.1.3 性格

早在很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人的性格与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两组女学生(血压>140/90mmHg和血压140/90mmHg组的抑制冲动和适应性能力差,而且经过随访,发现该组女学生血压呈上升趋势。因此有人认为内向性格,抑郁以及急躁的人容易发生高血压。神经类型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发现,高血压与A型性格关系较密切。

1.2 环境因素

1.2.1 饮食

当前认为,影响血压较大的是饮水、饮酒中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钠的摄入量。盐的摄入量同样也对血压有影响作用,食盐摄入量大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食盐摄入量低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低。许多调查研究发现,饮水硬度与心血管患病率有联系,在软水中钠和镉的含量较高,因此容易引起高血压。血压与血液中锌的含量呈正相关,高血压与锌的摄入量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在调查流行病学中,饮酒与血压也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在35岁以上的高血压各年龄组患病率与饮酒量呈正相关。而且饮酒的剂量也影响着高血压患病率。

1.2.2 工作环境因素

相关调查证明高血压与工作环境的噪音有关系,如车间工人处在噪音高的工作环境,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低于国家标准车间工人的患病率。因此可以得出,噪音有慢性升压作用。

2、原发性高血压预防

2.1 控制体重

在一些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当以适宜的方式减轻高血压病人体重后,患者血压亦随体重的减少而降低。因此当前高血压预防措施中,长期控制体重可作为其预防措施之一。控制体重主要从热量摄入控制、节制饮食、正常生理需要维持等方面着手。同时高血压患者可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加强体育锻炼。

2.2 限制食盐的摄入

食盐摄入的限制可降低患者的血压,限制食盐的摄入可减少患者尿钠排出量,随之血压亦降低。世界卫生组织在食盐摄入量的规范中,建议每天摄入量保持在3g~5g。高血压病人无使用利尿剂者每天食盐5g~7g,使用利尿剂高血压患者每天食盐8g~10g。增加钾的摄入,减少钠的摄入。限钠可使患者体重减轻,血压降低。

2.3 合理的膳食

高血压治疗和预防中,合理膳食是极其重要的。一般应适当限制胆固醇、钠、热量及动物脂肪的摄入。对于无肾脏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没有必要限制其蛋白质摄入。食物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P、烟草酸以及柠檬酸能够减低血管脆性,可预防脑溢血。维生素C能够减少高血压患者血液的胆固醇含量。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多食用水果、青菜、含碘丰富的海产品,这些都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

2.4 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在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上很有积极意义,运动要适当,并持之以恒。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高血压患者应防止发怒和急躁情绪的产生,并注意防止有害精神刺激。对于长期在噪音环境工作的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因此要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刘红艳,彭辉,刘奥博,邹明凯. 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Meta分析[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9,03:205-209.

[2]赵风春,崔丽平,李秀芳.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5:1970-1971.

[3]董寿祺,王崇行,庞庆祥,黄静芳,张伟忠,袁晓源,赵光胜. 高血压高危人群一级预防的现场试验及其数据处理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06:27-29.

[4]杨利英.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分析[A].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第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2013:3.

[5]李俊,曹卫华,胡永华,詹思延,李,李晓晖,吴涛,王砚英,王峙,孙艳梅,李立明. 农村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综合防治效果评价[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03:25-29.

篇8

北京:46%居民死因同高血压有关

2011年,北京市居民死亡原因中,和高血压直接相关的疾病占据46.3%。为此,今年全市将对12万名5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并对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等展开心脑血管急救培训。

逾18岁市民每3年开展一次慢性病监测

在第15个“全国高血压日”。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获悉,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2011年北京市居民死因分析数据显示,与高血压直接相关的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所有死因的46.3%。

为此,今年北京市将共计对12万名5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药物干预等随访管理。此外,每3年拟对全市18岁以上成年人开展一次慢性病危险因素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掌握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变化趋势。

重点人群将接受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培训

北京市卫生局表示,今年,将对400名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交通警察和200名在机场、火车站、商场等密集地点工作的人员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知识培训,使其掌握紧急状态下心肺复苏和救助心梗、脑卒中发病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温薷)

“控盐”就能防治高血压吗?

有些人相信“控盐”就能防治高血压。不久前,卫生部、科技部等15个部门公布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其中强调将减少居民食盐摄入量作为工作目标之一。那么——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与我国居民膳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高盐低钙的饮食容易引发血压高,这已被多年的研究所证实。”中国营养学会主任医师高慧英说。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主任孙宁玲提出:长期情绪抑郁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都十分容易导致高血压。

那么,限制食盐摄入量对防治高血压到底有怎样的影响?防治高血压还须注意什么?

减盐要循序渐进

“我们常用的食盐即“氯化钠”,其中钠离子可以提供咸味,氯离子为助味剂,每摄入2300毫克的钠,可使血压升高2毫米汞柱。”高慧英说,普通食盐日均摄入量增加2克,可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值分别增加2毫米汞柱及1.2毫米汞柱;而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使人群血压水平降低,钠摄入量每降低2300毫克/日收缩压可下降5.8毫米汞柱,舒张压可降低2.5毫米汞柱。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为6克以下。但我国特别是北方居民崇尚“咸中得味”,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食盐为12克,甚至更高。

孙宁玲说,北大人民医院曾做过高血压病人尿检,测试显示只有26%的病人每天钠摄入量在6克以下。而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高于西方国家;北方人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约为12~18克,南方为7~8克,北方人群血压水平高于南方。“如果一个每天摄入18克盐的人能减掉10克食盐,那么收缩压和舒张压可分别降低10毫米汞柱和6毫米汞柱。”

鉴于饮食习惯的稳固性,孙宁玲建议减盐行动要循序渐进,逐步减少盐量,让个人或家庭日常饮食慢慢适应。同时,食用盐应细化分类,适用不同人群需要;出售的食盐应明显标注食盐所含成分及适用范围等。另外,患者应当注意少吃腌制品以及高盐零食。

还要配合补钾和钙

我国居民饮食存在高盐低钙的情况,食盐的特点一般是高钠低钾,这些都造成了我国人体中钙、钾等元素的缺失。有些高血压病人,即使他按医生嘱咐吃药、控盐,但是血压仍然未能稳定。

高慧英认为,补钾能够起到扩张血管、增加尿排出钠来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在限制钠摄入量的同时适量补钾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资料《第三次美国营养监测报告》中在总结高血压防治情况时,就为其公民未能控制钠的摄入量并未能保持一定的钾和钙摄入量而感到担忧。

高慧英建议大家,注意膳食平衡,少吃油脂,多吃含钾食物,如梨、红豆、扁豆、冬菇、紫菜、红薯等。孙宁玲建议:“现在人们烹饪蔬菜时喜欢煎炒或熬炖,这容易破坏蔬菜的营养成分,应尽量改变蔬菜的烹调方法,能生吃就生吃,不能生吃就凉拌。当然,有的高血压患者也可适当地采用药物补钾。”

仅“控盐”还远远不够

导致高血压病并非单一因素,它可能与遗传、肥胖、年龄,生活方式如饮食高盐、高脂、饮酒、吸烟、缺少运动,以及精神紧张、焦虑等等密切相关。“控盐”仅是改善饮食结构的一个方面,对于防治高血压来说远远不够。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生活方式也有很大改变,尤其是现在都市白领的工作需要面对电脑久坐,上下班也以乘车和开车为主,步行很少,缺乏足够的运动,不利于身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些人还不知道熬夜也容易引发头晕、目眩等疾病,继而出现高血压。“现在20、30岁就常见患有高血压病的。很多年轻人是继发性高血压,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都提前发病。”高慧英说,社会竞争激烈,处在为美好生活奋斗阶段的中青年工作压力大,精神经常处在紧张状态中,“越是这样,越要注意劳逸结合,放松心情,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孙宁玲还提醒读者,中国注重家庭文化,喜欢煎炒烹饪的食物没错,但一定要警惕,如果孩子生长在“高盐”饮食环境中,形成高盐、高脂、高油的饮食习惯,就容易导致过度肥胖,从而引起高血压等疾病。“控盐只是从生活方式上对高血压防治进行干预,如果已经患高血压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选择适当药物治疗。”(符毓萍)

血压患者注意:家庭自测血压记住135/85

新闻背景: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委员会等联合组成的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近日公布了我国第一部《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推广工作正式启动。

“一般人对高血压的认识是,同一天的3次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mmHg。而在家里量血压,标准要降低5mmHg。就是说,如在家中不同时间、多次测量的血压都达到或超过135/85mmHg,就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王文教授指出。

王教授解释,家里环境比较安静,也没有“白大衣效应”,所以在测量血压时往往比较放松,诊断标准也就更严一些。另外,国外多项对自测血压资料的汇总分析也支持,将135/85mmHg作为家庭自测血压的诊断标准。

自测血压建议采用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一般人群不建议使用腕式血压计。自测血压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2~3遍,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左娇蕾)

高血压患者如何应对突发意外?

高血压患者很容易会突发意外情况,如果稍有不慎,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劳逸结合 适当休息

高血压患者要在平时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休息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高血压患者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并吸入氧气。

及时服药 情绪稳定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或者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并且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做好高血压患者的思想工作,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心悸气短 警惕发病

由于高血压患者常常面临一些并发症的侵袭,所以大家要时刻提高警惕。当高血压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遇到发病 冷静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的病症是经常反复发作的,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危害。如果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高明慧)

高血压治疗要把握9大用药技巧

专家认为轻松降压应当注意用药技巧:

1、使用长效降压药

提倡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每日服用1~2次,保证24小时血压平稳,减少血压的波动。

2、不要随意换药、停药

降压药物只要有效,不必经常换药,更不要随意停用。合理治疗方案的制订,可能需要数周甚至1~2个月的摸索。长效的降压药物需要几天或1~2周才能发挥最好的降压效果,因此,在调整方案时不要着急。收缩压

3、禁忌人群警惕服药

选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如充分考虑妊娠、心绞痛、肾功能不全、禁忌证等因素。

4、多数人睡前不宜服降压药

忌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因其极易导致血栓形成,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具体用药请咨询医生。

5、降压标准个体化

对于仅患有高血压而无并发症者,应降压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血压应降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

6、降压不能太快

对有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降压不可过快过猛。

7、联合降压

中等危险或低危险度患者可只用一种药物,而高危险度和极高危险度患者则应同时联合几种药物降压。

8、对症选择降压药

老年人降压多以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为主,年轻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但血肌酐≥265微摩尔/升时慎用;合并冠心病时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合并心衰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并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要缓慢降压,应首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幅度不超过治疗前血压的20%。脑出血后或者收缩压长期≥180毫米汞柱时,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当收缩压控制到160毫米汞柱以下再考虑使用。

顽固性高血压需住院同时服用3种及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在目标水平(140/90毫米汞柱)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者,属于顽固性高血压,建议住院详细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和怡)

高血压患者护血管的饮食6原则

高血压需要终生调养,与其把健康的砝码押给医院,把养老钱花在保健品上,不如把精力更多地放在饮食疗养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学会选择食材、科学烹饪,学会保持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来,困扰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问题将得以迎刃而解,并让你重获身心健康。

控制热能及体重。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多数高血压患者会伴有超重及肥胖。限制热能摄取,使体重减轻后,血压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肥胖者应节食减肥,体重减轻每周1~1.5千克为宜,体重每增加12.5千克,收缩压上升约10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约7毫米汞柱。

限制食盐摄入。食盐摄入量高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也高。每天吃10克盐,高血压发病率约10%;而每天吃20克盐,高血压发病率则为20%,保持低钠饮食,每天钠量维持500毫克,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每天供给食盐以2~5克为宜。

多吃降压降脂食物。有降压作用的食物:芹菜、胡萝卜、番茄、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山楂、番茄、大蒜、洋葱、绿豆等

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保证膳食中钙的摄入充足。据研究报告,每日膳食,钙摄入800~1000毫克,可防止血压升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明,每日平均摄入钙量450~500毫克的人群比摄入钙量1400~1500毫克的人群,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性高出2倍。含钙丰富食物有豆制品、核桃、牛奶、花生、鱼、虾、韭菜、芹菜、蒜苗等。大剂量维生素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排除体外,改善心功能和血液循环。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如:橘子、大枣、番茄、油菜、小白菜、莴笋叶等。

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症和高血压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使动脉粥样硬化。

保持饮食规律。宜少量多餐,每天4~5餐为宜,避免过饱。

篇9

【关键词】 瘢痕子宫; 重复剖宫产; 社会因素

Discussion on the Currant Situation of Repeated Cesarean Section in Primary Hospitals/YANG Ming,LI Yun-xiu,BAI Zh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9):055-058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urrant situation of repeated cesarean section in primary hospitals and discuss the measures to further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981 puerperae who had repeated cesarean se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changes of repeated cesarean section rates and indica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The repeated cesarean rates of our hospital were 93.64 %,47.30%,76.08% in 2011,2012 and 2013.The average cesarean section rate was 72.34%.The top five of the cesarean section indications were tubal ligation,social factors,preeclampsia,fetal distress,abnormal stage of labor.Conclusion:High repeated cesarean section rate is caused by many factors.It can be reduced by updating the conception of obstetricians and pregnant women,enhancing the propaganda of perinatal health care,encouraging 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improving professional skills of midwives and so on,so as to reduce the risk of mother and son from cesarean delivery operation.

【Key words】 Scarred uterus; Repeated cesarean section; Social factors

First-author’s address:Tangxia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72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9.017

近年来,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在国内产医学界逐渐引起关注和重视。我国的剖宫产率也因柳叶刀公布的剖宫产率排名而引起各级医院产科医生的重视。随着单独夫妇可生育二胎政策的放开,势必有一大批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瘢痕子宫如何分娩的问题摆在了产科医生的面前。而部分妇女也因之前未尝试阴道分娩的经历或者有生育多胎的意愿等各种原因要求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本院在2012年4月开始规模推行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但仍有一部分孕妇最终选择再次剖宫产。现对该部分的剖宫产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改进措施,以期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提供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1-2013年共981例重复剖宫产产妇(双胎妊娠除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18~41岁,孕周30~42周,早产28例,其中再次剖宫产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1年4个月~10年不等,760例为子宫下段剖宫产,221例不详。其中剖宫产746例,平均剖宫产率为72.34%。

1.2 方法 本院参考2004年美国妇产科学院(ACOG)的指南,制定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适应证:(1)前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或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不穿透子宫壁,术后切口无感染愈合不良;(2)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大于等于2年;(3)前次剖宫产指征不存在,本次妊娠未出现新的剖宫产指征;(4)患者本人自愿的原则;(5)产前B超肌层连续,无缺损。

本院实行院前宣教,在高危门诊加强对瘢痕子宫孕妇的管理,通过孕妇学校以及产检时的建议鼓励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孕34周后B超测量瘢痕厚度及肌层是否连续;入院后即备血,签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Bakri子宫填塞球囊使用知情同意书,入产房后实行住院医生或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给予孕妇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呵护,增强其阴道试产的信心,详细观察记录宫缩和产程进展情况,谨慎处理产程。产房备剖宫产手术包,以备急诊手术,如遇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须有一名主治以上大夫专门在科室备班。产后加强宫缩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并监测患者生命征。

对本院2011-2013年各月份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重复剖宫产率及其手术指征构成比,同一病例有多个手术指征的,以第一指征作统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重复剖宫产率 2011-2013重复剖宫产率分别为93.64%、47.30%、76.08%,2011年与2012、2013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剖宫产指征 2011年瘢痕子宫社会因素占剖宫产指征第一位;2012年重复剖宫产指征中要求结扎占第一位,社会因素在其次,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及产程异常排在其后。2013年剖宫产指征中要求结扎占第一位,社会因素、产程异常、胎儿窘迫及子痫前期依次排在其后,见表2。其中有两次剖产史的产妇57例,1例出现阔韧带血肿及膀胱撕裂伤,2例出现膀胱破裂,12例产后出血,2例切除子宫,无3次及以上剖宫产史孕妇。

表1 2011-2013年本院重复剖宫产情况

年份 瘢痕子宫分娩总数(例) 剖宫产数

(例) 剖宫产率

(%)

2011年 393 368 93.64

2012年 241 114 47.30

2013年 347 264 76.08

3 讨论

3.1 剖宫产原因

3.1.1 医患关系 早在1980年,美国就曾掀起一股推荐瘢痕子宫的孕妇阴道分娩的浪潮,在1988年,美国的VBAC率高达31%[1],然而,随着一系列阴道分娩并发症的出现,使得广大医务人员望而却步。直至2009年,VBAC率跌至8.6%[2]。近十年,美国约1/3的医院禁止VBAC,以致重复剖宫产率高达90%以上[3],仅有一小部分有条件阴道试产的孕妇被建议及提供阴道试产的环境。其中,医务人员的持保守态度是VBAC率下降的原因之一。Hannah[4]假定的可能因素有:(1)缺乏对VBAC指南的认识;(2)不愿意接受VBAC:①担心患者的安全;②对变化的自然抵触;③担心医疗风险。在医患关系脆弱的我国,这些目前仍然是制约医务人员手脚的原因,尤其是对医疗风险的担忧。加之,一部分患者可能因未能达到预定期望值而对医院或医务人员持有抱怨态度。Chigbu等[5]2007年研究报道,353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的问卷调查中,对于试产不满意的原因,64.7%的人认为可选择性小;26.9%的人认为忍受了来自试产和手术的双重创伤;4%的人认为医护人员不关心;0.9%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参与决定。因此,复杂的医患关系是影响VBAC的独立因素之一。

3.1.2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仍然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6]。2010年WHO对亚洲9国分娩方式调查显示,我国剖宫产率居首位,达46.2%,其中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占11.7%[7]。对于本院无意愿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孕妇的原因调查如下:(1)担心难产,认为试产风险大,若试产失败可能发生胎儿窘迫或子宫破裂;(2)从一开始妊娠就没有考虑阴道分娩,认为剖宫产比顺产舒适,不需要经历宫缩痛;(3)部分孕妇在产检时接受医生的建议,愿意阴道试产,但进入产程后感觉疼痛难忍,放弃继续试产的机会;(4)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选择了良辰吉日。本院实施瘢痕子宫阴道试产以来,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孕妇因为上述各种原因不接受阴道分娩,2012年47.3%的人再次剖宫产,2013年76.08%的人再次剖宫产。对于这部分孕妇仍需加大宣教力度,耐心引导解释,尽可能争取其阴道试产。

3.1.3 要求结扎 要求结扎作为独立因素,成为瘢痕子宫剖宫产的第二大原因。尽管医生已详细告知其阴道试产的各种优点:(1)避免手术副损伤及产时产后出血或切除子宫的风险;(2)产后身体恢复快;(3)阴道分娩对胎儿好处多;(4)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如瘢痕憩室形成引起月经不调,瘢痕部位妊娠;(5)住院日短,费用低,仍然有一部分人选择剖宫产同时行输卵管结扎绝育。这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关系,大多数地区都要求二胎生育后结扎。许多人因政策要求、避免因结扎承受再次手术而要求剖宫产手术同时结扎。也有少数人不再有生育计划,恐惧再次妊娠人工流产或瘢痕妊娠,选择“一了百了”。将结扎从社会因素中单独列出统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此类“不可抗力”患者排除在进一步争取范围之外。

3.1.4 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是临床常见的妊娠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子痫前期的孕妇,孕期管理的好不是一定要剖宫产终止妊娠,可以严密监测阴道分娩或者适时引产。本院因地处南方基层医院,外来人口多于当地居民,且生活条件及质量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人群没有规律产检的经济条件和意识,以致很多人是偶然产检发现血压高,或者出现头痛、头晕甚至抽搐等妊娠期高血压症状时方来院就诊,因此延误诊治。这就使得允许医务工作者调控血压的时间相当的紧迫和严峻,短时间内降压不良或者脏器功能损害严重,必然导致剖宫产终止妊娠人数增加。宋颖等[8]认为强化产检并提供个体化的产前检查时间是重度子痫前期的独立保护因素,可延缓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时间。因此,本院子痫前期剖宫产比重大,讨论认为与人群的社会学特征有一定关系。

3.1.5 胎儿窘迫 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他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9]。随着各种监护胎儿的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医务人员过分依赖胎儿监护仪,以及出于对于羊水污染的恐惧,使得胎儿窘迫的假阳性率逐年增加。本院诊断胎儿窘迫也不免进入这个误区。且医患信任度的缺失使得产科医生闻“窘”色变,剖宫产手术可短时间内取出胎儿,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具备娴熟的新生儿急救技巧和阴道助产技巧对于处理羊水污染引起的胎儿窘迫尤为重要。

3.2 本院推行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措施的成效评价 通过瘢痕子宫试产措施的执行,本院的瘢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率达到30%~40%,试产成功率80%左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瘢痕子宫的产妇顺产率应>60%,而欧洲国家的瘢痕子宫顺产率达到50%[5]。而近期国内谷红梅[10]报道的87例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成功率为90.8%,本院阴道试产成功率可能与病例的合理选择、基层孕妇阴道分娩的期待值较高、推行措施的执行度有一定关系。

广东肇庆张素琼[11]报道68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其中151例经阴道分娩,再次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在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严重粘连率等方面均大于首次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类数据也印证了本院推行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3.3 降低重复剖宫产率的改进措施

3.3.1 改善医患关系,增强相互信任度 近年来医务人员作为医院的代表被舆论和患者不断攻击,人身伤害不断升级,砍人事件屡见不鲜,产科尤其是高风险的科室。各个医院的医疗纠纷中产科多为重灾区。这些都导致医务人员对规避风险极其敏感,瘢痕子宫阴道试产除外正常分娩可能发生的问题,还可能发生先兆子宫破裂或者子宫破裂等风险。与患者的良好的有效沟通对医务工作者尤为重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前务必使患者及家属明白产科的高风险性及不可预测性。同时院前宣教及孕妇学校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成功的分娩不仅仅意味着母亲顺利分娩和婴儿存活,很少有人关注到孕妇整个分娩过程中的感受。作为患者,她们渴望被关心和关注,医护人员需耐心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拉近距离,增加亲和感,使患者心理上产生信赖感,增加孕母的满意度。

3.3.2 积极转变产时服务模式 助产士导乐陪伴分娩,增强孕妇分娩的信心,减轻焦虑,并有助于产程的观察。同时按摩珠或按摩球的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分散孕妇的注意力,减轻疼痛。分娩镇痛在我国各个地区开展程度参差不齐,这与患者对分娩镇痛缺乏了解以及社保不予报销有一定关系。令人欣喜的是,无痛分娩中国行仍然在不遗余力的推广中,其与水中分娩的开展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阴道分娩的成功率。

3.3.3 增强对首次剖宫产后妇女的宣教,合理避孕,适时受孕 医务工作者对首次剖宫产妇女需常规叮嘱下次受孕时间需间隔2~3年。相当一部分妇女对于哺乳期缺乏了解,认为无月经来潮就不会受孕,哺乳期意外怀孕后多数人选择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多次流产易并发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增加前置胎盘的风险。另一部分选择继续妊娠的瘢痕子宫孕妇在孕期则会出现瘢痕部位妊娠、胎盘附着位置异常甚至植入的可能,危及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救治在产科领域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轻则出血多,需大量输血补液,依靠全院多学科的通力合作,重则需切除子宫或植物人甚至死亡可能。

3.3.4 对于首次妊娠的孕妇鼓励阴道分娩 通过孕妇学校、新闻媒体等介质加强宣教,告知阴道分娩的优点:减少切除子宫的风险;减少栓塞事件;减低输血率;住院天数减少;产道挤压有利于新生儿肺液的排出和吸收,有利于减低湿肺的发生。并告知剖宫产的弊处:术后产妇恢复时间长,剖宫产切口妊娠的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的风险,以期从源头上减少瘢痕子宫人数。

综上所述,剖宫产率的升高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文化、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复杂问题[13]。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必然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有潜力能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14]。降低重复剖宫产率仍有发展的空间,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是关系到母婴两代的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 Getahun D,Oyelese Y,Salihu H M,et al.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 and risks of placenta previa and placental abruption[J].Obstet Gynecol,2006,107(4):771-778.

[2] Shellhaas C S,Gilbert S,Landon M B,et al.The frequency and complication rates of hysterectomy accompanying cesarean delivery[J].Obstet Gynecol,2009,114(2):224-229.

[3] Serena W,Masha K,Hibbard J U.Abnormal placentation:twenty-year analysis[J].Am J Obstet Gynecol,2005,192(5):1458-1461.

[4] Hannah W.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M].Toronto:Family Physicians,1991:7-8.

[5] Chigbu C O,Enwereji J O,Ikeme A C.Women’s experiences following failed 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delive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07,99(2):113-116.

[6]段涛.围产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7):721-722.

[7] Clark E A S,Silver R M.Long-term maternal morbidity associated with repeat cesarean delivery[J].Am J Obstet Gynecol,2011,205(6 Suppl):S2-S10.

[8]宋颖,杨孜,沈洁,等.规律产前检查子痫前期患者早期临床发病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6):457-461.

[9]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8.

[10]谷红梅.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7):125-127.

[11]张素琼.68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4-46.

[12]金敏丽.14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方式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0):1614-1616.

[13]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