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案例

篇1

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1.1我国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我国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解放前、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1)解放前———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开端。北京大学于1922年成立考古研究所,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此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局动荡,战争频发,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很大障碍。这个阶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政府缺少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各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多为官僚住宅,其维护由个人出资;居民为了生存,开始自发对住宅进行修缮和维护。我国最早的公众参与遗产保护便是由此慢慢开始发展。2)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奠定。解放后,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在资金上也给予了相应的支持与鼓励。这个阶段的公众参与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遗产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政府的组织下,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二是由于人口的增长,政府将一些保存较好的历史建筑提供给居民作为住宅使用,并鼓励和帮助居民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缮。政府的投入与重视,奠定了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基础。3)改革开放后———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在阮仪三、吴良镛先生等学者的推动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理论研究开始转向实践探索。此时的公众参与形式为“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合作的旧区改造,如北京旧城的菊儿胡同改造项目(见图1),主要的资金来源已由政府投资逐渐转为社会集资。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开发商成为了改造主体,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破坏,政府开始重新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在规划阶段加入了公众参与的内容,强调社会监督。图1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图2丽江古镇这个阶段,由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大力宣传,民众开始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了历史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今后公众参与的进一步发展。

1.2我国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文化旅游热”的兴起,丽江(见图2)、凤凰、平遥(见图3)等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发展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不仅弘扬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缺乏保护意识,也使历史文化遗产所处的传统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通过政府以及媒体的呼吁,我国民众也越来越意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专家,更是当地居民的责任。政府也正式提出了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并逐渐付诸于实践。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主要是通过政府组织以及自发参与两种方式。1)由政府组织的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规划编制阶段:编制前期,通过实地踏勘以及问卷、访谈等方法,收集当地基础资料以及居民的各种意见,编写“基础资料汇编”;文本编写阶段,强调公众参与规划实施及管理,如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居民自主修复住宅建筑;规划编制完成后,政府会通过报刊、规划网站等途径对规划方案进行公示,以收集公众意见。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我国民众的民主意识较为薄弱,加之政府对于相关信息的传递滞后,且缺乏有效的引导措施,除非涉及自身利益,否则民众对于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对于公示的内容通常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虽然得到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2)民众自发参与的历史遗产保护。自发参与是居民参与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当规划方案与民众意愿冲突时,居民往往会自发的组织起来进行抗争。例如,广州恩宁路改造事件。政府未公示规划方案直接对恩宁路启动拆迁,导致了后续一系列居民自发组织的抗争。随着公众舆论的扩大,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成立了由政府代表、专家学者、社区居民等多元力量组成的顾问小组,监督审查恩宁路改造更新项目。同时,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多,社会自组织逐渐形成,从不同方面推进恩宁路的保护。然而,由于居民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居民、政府、社会力量三方立场不一,很难达成共识,使得遗产保护缺乏持续动力。声势浩大的恩宁路改造事件虽未能达到理想的结果,但其打破了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造模式,促进了公众参与渠道的开放,使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2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2.1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美国作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起源地,有着众多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机制。例如各地方政府主导历史遗产保护而非联邦政府,更有利于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相关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历史保护国家信托组织(NationalTrustforHistoricPreservation),将“专业知识、领导才能和民间力量”三者联合起来,承担政府无法承担的历史建筑管理工作。当政府财政紧缺时,会有众多的NGO(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组织,将私人捐赠投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1966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历史保护法》,自此,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得到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之后,政府又将历史遗产的实际经营权交给民间保护组织,并给予其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来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2德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与国内现状有所不同,欧洲国家对于历史遗产的保护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公共责任。在德国,历史建筑的所有者负责其建筑的修缮和维护,公众良好的责任意识以及基金会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德国联邦政府还设立了“历史遗产开放日”,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使得历史遗产的保护在社会上影响日益深远。此外,基金会还一直致力于关于遗产保护的青年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基金会组织的工作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开展,是因为德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民间有强大的力量支持,同时,政府也为公众参与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2.3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日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分为两类:一类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通过调查和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为其保护提供资料与意见;另一类则由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组成,主要负责房屋建筑的维护、修缮和展示,以及传统手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则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专家学者协助当地居民,通过向政府反馈、呼吁等方法,促使政府决策的根本性转变。20世纪60年代的妻笼保护运动(见图4),使日本民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走向组织化。如今的“全国历史街区保护联盟”就是由当时各地组织联合成立的“历史街区保护联盟”发展而来。该联盟自1978年起,每年都组织各地居民举办研讨会,促使居民更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这种依托于公众参与的历史遗产保护活动,使规划设计更加贴近民众生活,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同时,使居民的生活更美好、社区的环境更宜人。

2.4我国与西方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差异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起步较早,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其发展远远领先于我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西方的民主理念深入人心,遗产保护运动由个人向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发展,形成的是“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而在我国,高度集权的封建思想持续了近五千年,在这种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我国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则是政府和专家学者;其次,现代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西方国家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公众参与中。

3提高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策略建议

3.1政府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中央政府应对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建立遗产保护的多层次责任体系,并积极推动权利的下放。加强地方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促使保护工作因地制宜的开展;支持各类非政府组织以及非盈利性的保护组织,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及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使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到遗产保护的实践中。

3.2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以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由于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三方立场不一、缺乏沟通,少数利益代表的一元决策常常引来民众的抗议,导致项目难以进行。因此,成立独立的第三方民间组织,代表公共利益参与历史遗产保护,建立起三方沟通的平台尤为必要。拥有专业知识及团队能力的公益组织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仅可以解答社区居民对规划方案、实施管理等方面的疑问,还可以向政府、开发商反馈居民的诉求,督促政府对规划方案进行完善。同时,公益组织的介入还可以建立起社区居民之间沟通的平台。目前,我国居民参与历史遗产的保护往往只关注自己眼前“一房一地”的利益,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常常视而不见。公益组织深入社区,运用其专业知识,通过开展、组织动员活动将社区居民团结起来,达成共识,更有利于社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3社区居民、团体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生活在历史遗产保护区内与周边的居民是与历史遗产保护最密切相关的人群,但由于其对于历史遗产价值的认识不够以及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且积极性不高。首先,应加强遗产保护的教育,通过设立“历史遗产开放日”、媒体广告、公益展览、专题讲座等方式,普及历史文化遗产知识,激发民众对于自己居住生活的历史街区的自豪感,提高整个社会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以立法手段,将保护遗产的责任分散到社会各阶层,使历史建筑的拥有者参与到遗产保护中,同时,政府应提供房屋修缮的专业指导意见以及建设资金补助。居民在承担责任的同时获得了真正的决策权,很大程度提高了居民参与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4结语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与参与,这不单是顺应社会民主发展的趋势,更是促进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虽然我国在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层面上开始较晚,初期民众保护意识淡薄,但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论是政府人员、研究专家还是普通民众都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化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涉及到多个科学、多个专业,如何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更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中之重,需要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真正适合我国历史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道路。

作者:杨隆治 单位:山西恒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阮仪三,丁枫.我国城市遗产保护民间力量的成长[J].城市建筑,2006(12):6-7.

[2]孙施文,殷悦.西方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4(19):27-28.

[3]刘垚,田银生,周可斌.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案例研究[J].城市规划,2015,39(8):101-111.

[4]刘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D].重庆:重庆大学,2007.

篇2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低碳保护机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逐渐升温,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断加强。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理念和研究实践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之中,有效利用能源,实施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效发展,已是城市重点工作内容,这与提倡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不谋而合。可见低碳理念在中国实行是得天时顺地利。

现阶段,内地的各个省市都在争相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名片。北京、上海、保定等大城市已经采取行动,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和低碳城市。其他各级城市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然而,研究发现,对于低碳城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几无设想,论述甚少。

本文选取煤炭大省―山西省的煤炭重镇兼世界文化遗产先进市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如何应对大量文化遗产的保护,期望得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低碳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人类也将因此进入低碳时代,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时代。城市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关键环节,只有整体城市在这些方面实施到位,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百科全书关于“城市规划”的定义],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在城市规划中有效落实低碳城市的建设理念,关系低碳城市的实现程度。现在已经有很多专业人士致力于研究低碳城市规划,并做出了相应的实践探索。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属于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理念深入到城市规划,必然反馈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但对于如何将低碳理念引入到历史文化保护中,如何确定低碳历史文化保护的定位、内涵,以及如何具体实施,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用低碳策略的必要性

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除了自身对于专业研究人士的固有价值之外,更多的表现在开发旅游的价值上,向游客展示曾经的辉煌,这也是政府能够接受的、可以增加政府收入的方式。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历史文化遗产所处的历史环境遭受破坏,亟须应用新观念、新方法进行全面保护和开发。

历史文化遗产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其所处的环境,环境是承托其形象的重要因素。1999年国家颁布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价标准》(GB/T1775―1999),其中确定了评价旅游区等级的三大体系,即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定体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游客意见评价体系。这三大体系的提出为旅游区生态保护提供了可量化的指标:空气质量,噪声质量,水环境质量,景观、文物、古建筑保护,环境氛围协调性,生态状况等[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75-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中提及的相关论述]。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渐提高,对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加,旅游者更倾向于在环境优良的旅游区活动。他们更多青睐于原始古朴、自然宜人的生态、人文环境,而那些环境恶化、充斥劣质人造景观的地方则日益为游客所厌弃。

在建设“低碳城市”这个系统的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开发,这样对于丰富低碳城市内涵,全面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历史文物的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晋城市简介

晋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说她古老,是因为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女娲氏、神农氏、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躬耕等众多的神话传说就发生在这里。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厚的文化底蕴,给晋城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古迹,古石窟、古雕塑、壁画比比皆是,古代建筑物随处可见。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是全国拥有国宝单位最多的地级市,另有省保35处、市保55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处、历史文化名村14处。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约占全国同时同类期遗存的1/3,全省近2/3。说她年轻,是因为她诞生于1985年市管县体制改革,今年刚刚25岁,正像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处处充满蓬蓬生机和无限活力。它自然资源丰富。无烟煤、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尤其是煤炭资源储量大,品质优,享誉全国,全市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9%,无烟煤探明储量为273亿吨,占全国的1/4多,山西的1/2多[ 省略/kpw/kjbnews/edit/UploadFile/20081016113332331.doc中晋城市基本情况介绍]。

正是在这样一个既年轻又古老的城市中,历史文物与煤炭资源交织纠缠着,而低碳策略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

晋城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所作的低碳探索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进步,也需要政策上的创新。晋城市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保护文物与发展煤炭资源之间的平衡点。近几年,采取了“生态兴市”战略,确定了建设生态强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政府集中财力投向市民假日休闲和历史文物旅游处实施绿化工作。这些实践探索,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4.1在规划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专门规划

在确定建设低碳城市目标的过程中,晋城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产业多元、低碳发展、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宜居城市理念”,积极开展城区及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工作,先后投入10多亿元,全力构筑“汇碳银行”。对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区进行专门规划,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现以白马寺森林公园为例说明。

白马寺森林公园[太行日报《荒山变“绿心”――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景观绿化纪实》]位于市区北4公里处,面积1万多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自然风景旖旎如画,而且人文景观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白马寺拖缰”、“白马禅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龙潭”、旅游滑道等。白马禅寺创建年代不详,但毁坏的比较彻底,原来的旧址上仅剩下一座"景公塔",耸然矗立,向人们昭示着她往日的辉煌。在整个城区绿化美化工程的基础上,特聘浙江大学园林专家对白马寺森林公园进行高规格规划设计。

4.1.1总体规划

城市绿心,到2020年,建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形象鲜明的5A级生态休闲和旅游胜地。

4.1.2规划方案及相应措施

历史景点的恢复:恢复修建了白马禅寺、景公塔、长江支队纪念碑、方山观景台、汤王庙、小祈山、黑龙潭、黄龙庙等自然人文景观,同时又建设了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平安系列工程、标志性建筑白马雕塑、四季园等,使公园充满了文化魅力。

白马寺山造林绿化:市政府鼓励大型煤矿与景区展开合作,联手开发白马寺后山,建设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借此机会不仅可以逐渐改善环境,而且为煤矿的转型提供良好机会。晋煤集团2009年一次性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四季园精品工程和登山步道绿化工程。

4.2开展历史遗产的生态保护行动

晋城市在历史遗产的生态保护方面,主要采取了“以煤换绿”和低碳旅游两种方式。

4.2.1“以煤换绿”行动

开展“以煤换绿”行动,关闭或整治了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的大型碳排放企业,坚持“节约型、多功能、园林式”的历史遗产生态保护理念。

2011年1月,皇城相府[山西新闻网《晋 级 之 路皇城相府创建5A级景区记》]正式获得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山西省继云冈石窟、五台山之后第三家5A级景区。整治污染对这一硕果的取得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皇城相府所处的位置紧邻山西第二大河流―沁河。沿沁河沿岸开发有很多煤矿资源,一些采矿污水排入沁河,导致周边的环境遭到污染。为有效保护这一地带的文物,政府决定大力整治环境,将周边的煤炭企业整体迁移。同时皇城相府景区进一步整合沁河周边旅游资源,形成以皇城村为龙头的特色城镇化示范区,并构建全国一流风景名胜旅游区。

4.2.2倡导低碳旅游

观光旅游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有力体现,在近年受到极大的重视。旅游与低碳的结合不仅能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而且有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晋城市蟒河景区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联合授予“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

蟒河景区被誉为“华北小桂林”、“北方小九寨”,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近年来,大力倡导低碳旅游,坚持以创建循环型经济为发展理念,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优先发展体现低碳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积极应用电子检票系统和针孔摄像头;通过建立景区网站,增加网上购票、网上订餐等功能,来减少人工成本等[ 来源于2010年10月13号人民网-山西频道]。

借鉴与应当注意的问题

目前针对低碳与城市规划结合的相关理论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宏观的目标层次上,缺乏实际可操作的实施策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市规划的分支,低碳理论涉及相对更为贫乏。晋城市突破惯有做法,率先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案例,尽管目前所做的实践和尝试大多停留在历史文化的环境生态保护方面,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野:低碳策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只有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低碳保护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理论基础,明确具体着手方向,建立可操作指标体系,才能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发展。诚如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价标准》(GB/T1775―1999)中旅游区(点)等级的确定依据一样,历史文化低碳保护也应确立一套完整、可量化、可推广的实施指标体系,并融入相关保护条例和保护规划规范中,才能真正将低碳理念落实到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建设实际中 。

参考文献:

[1] 谷永新,李洪欣. “低碳城市”的思考[J].建筑节能,2008,8:24-25

[2] 张泉,叶兴平,陈国伟.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 城市规划,2010,334(2):13-18

[3]顾朝林.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城乡建设,2009:71-72

[4]杨鸿勋.关于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观点[J].建筑文化,2007,1:24-28

[5] 赵中枢,胡敏.历史城市的生态保护[J].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篇3

[关键词]文化遗产;产业模式;经营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008-02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在管理尤其是产业开发之时都面临着几大问题,第一是与生俱来的非营利机构(文化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第二是资金问题在国家财政支持紧缩减少情况下越发突出;第三是在多元文化、新媒体、娱乐消费潮流下,传统文化遗产的营销策略如何得到民众(消费者)认同。面对这些矛盾,只有在保护前提下,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和产业功能充分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永续利用”。世界各国在这个基本理念确立前提下,开展了各种开发经营模式。

1 文化旅游

文化遗产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为之发展而服务,就必须全方位大力开展各项商业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以便让受众了解和接受,同时争取社会资源。

为了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韩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互相促进发展,具体实施主要从两方面入手:①地域选择。以民俗村来选定地域,韩国人把民俗村的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在汉城城南有一个古代民俗村。一进民俗村,村口就有韩、中、英、日四种文字的介绍。进入村内,可以看到李朝时期先民们的衣食住行、建筑景观和祭祀活动。宗庙的祭祀典礼和音乐都被看做无形文化财产。②时间和内容的选择。韩国还十分注重以民俗节和祭祀活动来吸引游客。例如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年年在当地举办盛大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巨大的文化产业,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为了吸引外来游客,那些表演人士每天都要去不同的场地进行传统技艺表演。

同样,意大利的乡村生态旅游、美食文化旅游很发达,尤其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意大利政府积极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剧场木偶艺术。木偶艺人们根据一些古代诗歌、浪漫传奇或流行的歌剧情节,用精雕细刻的木偶和道具进行即席创作,吸引众多国际游客。这里的商店和地摊到处都可以买到制作精美、造型各异的木偶――它已经成为西西里岛的著名纪念品。政府还计划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培训机构,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兴建木偶戏学校等。

2 “文化遗产日”打造国家文化品牌

法国的国家集中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保证了国家管理的权威性。作为文化大国,法国是最早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度。这项活动是由法国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执行、社会各方支持的整体工程。活动期间,所有公立博物馆免票,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并给予税收优惠,旨在引导和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20多年来,该活动调动了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情,群众性的保护活动随之兴起。法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着巴黎凯旋门、卢浮宫等112处“民族古迹”和4万余处“纪念建筑”,此外,未列入保护行列的全国各地40余万处“地方宝藏”均妥善得到相关部门和民间协会、民间人士的有效保护。一些民间组织积极讨论国家文化遗产政策,向议员提出建议。很多民间组织还颁发奖金鼓励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奖励在此领域作出贡献的人士。文化遗产学校、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纷纷建立。

这种特定节日的设定以及所带动起来的社会各方的反应和行动,对法国的历史文化品牌无疑有着巨大的塑造和宣传效益,显示了法国民众的文化品位,对促进法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法国,2006年接待了7800万名外国游客,当年的旅游收入达350亿欧元,继续蝉联“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称号。可以看出,文化遗产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文化生态博物馆

所谓生态博物馆就是把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中,它不是一座封闭的建筑场馆,而是动态、开放的展示社区,被称为“无墙的博物馆”。自然、人文、环境、传统、民俗等无形和有形的遗产在其原生地由发明和使用它们的居民自发保护,使人、物、环境处于固有生活关系中。游客也是在这种环境中观看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可移动实物、传统习俗和民间表演等系列的、完整的文化。这种营建“活的文化”的博物馆由于契合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目前世界上共有300余座生态博物馆。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造乡运动”就类似于这种生态博物馆。当时,由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和城市进程加快,城乡落差加大,人口疏密失衡,对日本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冲击。有些学者提出:如何让乡村挖掘富有乡土特色的人文资源,营造一个优美、自然、富有人情味的故乡,以吸引都市人群,于是,“造乡运动”应运而生。“造乡运动”强调内发性,即一村一品,各不雷同,例如福岛县大沼郡的三岛町宣布,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全家都被视为特别町民。他们可以自由出入,让孩子们呼朋引伴在小溪中捕虾,到山上采蘑菇。村里还成立了生活工艺馆,馆内设木工、陶艺、编织、涂装等工房设备。观光客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便可亲手体验器物的制作,并有专人指导,接受咨询。这是一个在城市里的人无法想象也不可能具备的空间。

1995年,中国与挪威两国的博物馆学界提出了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乡苗族地区创族生态博物馆。这支久居深山只有4000余人的苗族,头饰独特,有繁多的婚丧、祭祀礼仪,有别致的音乐、舞蹈和精美刺绣,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遗存。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的民居、神龛、庙宇、戏台、作坊、油坊、剪纸、刺绣等文化遗产均保持完整,婚礼、葬礼和游戏的整套仪式规矩复杂,饮食品种繁多,在政府投入和保护下,已成为北方农耕桃花源和文化遗产抢救示范基地。这种乡土艺术、农业文化是一方水土的产物,生态博物馆就地取材,化陈旧为神奇,在生活中得以创造、使用和传承。可以看出,生态博物馆非常值得在我国进行探索和推广。

4 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模式,这是因为公园的历史文化主题内涵的不同,而国内外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中国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成功案例,深圳华侨城控股公司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主题公园比较典型。经营者就着眼于历史文化,从中寻找主题经营的灵感。可以说该产业的发展历程无一例外都建立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过程上。1989年开业的“锦绣中华”,以微缩景观为表现手法,再现了中国历史和文明的80处名胜古迹,成为中国旅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91年开业的“民俗文化村”,将24个村寨、56种风情集于一身,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1994年建立的“世界之窗”,荟萃世界文明精髓,一直是珠三角旅游的第一品牌。

主题公园是以游客体验为目的,游客体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既难以量化,又牵涉投入、产出、技术水平、行为习惯、时尚追求等众多因素,因而主题公园是最需要创意的产业形态。对主题公园而言,产业经营模式主要表现为:

(1)娱乐体验结合历史景观。自主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素材的组织和运用上。“世界之窗”如果没有108个景点和气势恢弘的广场巨幕,就不会有“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世界”的展示方式。在对游园设施的组织、运用中渗透着创造者对历史、文化的理解、阐述和演绎,并且注入了一种时尚娱乐元素。脱胎于国外的欢乐谷公园,既有美国的小镇,又有加勒比的港湾,还有香格里拉的生灵,这些差异巨大的文化背景都源于“智慧创造情景”的理念,并借助娱乐设施给予消费者不同文化的娱乐化体验。

(2)广场表演和节日狂欢。源远流长的中华民间文化中升华出“广场演绎”的形式。深圳“世界之窗”斥巨资建设了大型舞台,在“锦绣中华”建立了中华广场,创作“龙凤舞中华”等大型的广场演绎节目,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此相配套的是剧场式的演出和大量的村寨表演。过节是我们民族格外重视的风俗,造节是经营文化的手段。为了塑造独特性,管理经营者提出了月月有节日的口号,使节庆活动成为亮丽的风景,国际啤酒节、狂欢节、泼水节都成为经典的文化品牌。从2002年开始又集中所有的文化品牌创办了唯一的旅游狂欢节,游行队伍与观众一道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形象,使主题公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从以上各国的文化遗产开发模式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一,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抢救和保护放在第一位;第二,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决定了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以静止、凝固的方式去保护,在不改变其按内在规律自然演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找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及与旅游开发等的良性互动结合;第三,坚持“创意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不仅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文化素材的整合运用上,并使之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消费体验方式,与市场和受众接轨,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 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6):59-66.

[2] 颜文洪.世界遗产与保护地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6(3):79-81.

[3] 邵甬,阮仪三.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2(3):57-65.

[4] 张朝枝,保继刚.美国与日本世界遗产地管理案例比较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

篇4

关键词: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Abstract:Zigong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is a city developing from salt and being prosperous because of salt,so it is known as the“Millennial Salt City”.In the past nearly 2000 years of history,there have been many historical relics,sites and monuments left in Zigong city.The abundant and unique salt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core carrier and important content of Zigong city.With the further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strengthening the studies on the scientific protection and effective use of Zigong salt cultural heritage will have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 Zigong.

Key words:Zigong;salt history heritage;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9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8-46(5)

自贡素以盛产井盐闻名遐迩、蜚声海外,被誉为祖国的“盐都”。早在东汉章帝年间(76~88年),自贡便开始了井盐生产,走出了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和因盐设市的道路。在近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盐业历史文物、遗址和遗迹。丰富的盐文化遗产,是构成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内容,展示着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质,体现着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风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加强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自贡盐文化遗产概述

1.1自贡盐文化遗产概况

盐文化是指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与盐有关联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自贡因盐而生、因盐而兴,东汉章帝年间开始井盐生产,晋代初具规模,唐宋闻名全川,清朝咸丰年间和时期开创了两个“黄金时期”,从而使自贡成为华夏大地上著名的“盐都”,并在世界盐业生产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伴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与演进,在自贡这片神奇而厚重的土地上积淀下来了辉煌灿烂的盐文化,留存下来了大量充满“盐卤味”的文化遗产。

盐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承袭下来的前人所创造的与盐文化有关的物质性遗存及与盐业生产有关的工艺、技术、礼仪、风俗等。自贡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座,国家3A级以上景区3处。这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A级景区,80%以上属于盐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自贡盐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有反映盐业生产的遗址和现场,如大公井盐业遗址、吉成井盐业遗址、“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龊>、高产稳产天然气井――东源井;有反映盐业运输和贸易的古镇、古街,如仙市古镇、赵化古镇、牛佛古镇、盐井街、八店街、自流井老街、大安街、贡井河街和老街;有反映盐商生活的宅邸、寨堡,如玉川公祠、子诚公祠、李亨祠堂、胡慎怡堂、涵园、胡廷洁公馆、三多寨、大安寨;有反映盐商和盐工活动的会馆庙宇,如西秦会馆、南华宫、禹王宫、天后宫、炎帝宫、桓侯宫(即张爷庙);有独具特色的盐帮菜系,如火边子牛肉、水煮牛肉、李氏回锅肉、富顺豆花、火爆黄喉;有反映传统井盐生产的工艺和技术,如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有反映盐业经济的民俗风情,如年节灯会、牛王会、放水节、王爷会;有与盐业相关和由盐派生的民间艺术,如川剧、盐工号子、龚扇、扎染、剪纸、彩灯、糖人、面人、木刻。此外,数目众多的盐业史籍、档案、契约、账册,也是自贡盐文化遗产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2自贡盐文化遗产分类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根据文化遗产的分类,自贡盐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其中,自贡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可以归类成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遗址类盐文化遗产、馆藏及民间流散类盐文化遗产、地下埋藏类盐文化遗产四类①。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如沿滩区仙市古镇、自流井老街、西秦会馆。遗址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墓葬、石刻、近代现代名人墓葬等,如大公井遗址。馆藏及民间流散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各类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收藏的盐业史文物以及散落于民间的文物,如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整套古代钻治井工具群。地下埋藏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各类地下盐资源埋藏区。自贡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与盐有关的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传统节庆与仪式活动和生产生活经验等,如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自贡盐帮菜制作工艺、川剧、年节灯会。

2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

正如同志在致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贺词中所言:“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保护好自贡盐文化遗产,是作为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千年盐都”面临的首要任务。

2.1保护理念

2.1.1培养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当前,自贡已成立了一些保护文化遗产的组织和机构,如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蜀光中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协会等。但是,自贡盐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与自贡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才是自贡盐文化遗产真正的创造者、享用者、传承者、守护者,所以自贡盐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护自贡盐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和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1.2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是指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保存下来。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可以从场所的原真性、传承人的原真性来表现。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场所的原真性,是注重盐文化遗产的历史原物与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整体协调,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对于修复、重建或改建的物质类盐文化遗产要做到“修旧如旧”,尽量再现遗产的历史文化信息;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的原真性,是注重保护那些掌握凿井、修治井、汲卤、制盐等工艺和技术的盐工们。

2.1.3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活态化

活态化保护多用来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歌舞、手工技艺、宗教仪式等。自贡在保护盐文化遗产时,要由静态方式向动态方式延伸,如建造小型盐卤作坊,向游客展示盐卤的制作工序、制作技艺,使自贡井盐制作工艺活态化。这种被“动感”了的文化遗产,则要比“静态”的感染力大得多,当然也就更能彰显其固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种让文化遗产“动”起来,“响”起来,“亮”起来,甚至是“味”起来的活态化保护方式,能让游客耳、目、鼻、脑并用,全身心去感受、去思考盐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与真谛。

2.1.4采取多种保护模式

从国外单个工业遗产保护来看,大致存在3种不同的保护模式:一是博物馆化保护模式,以德国的亨利钢铁厂、措伦采煤厂和关税同盟煤炭焦化厂最为典型;二是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以德国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最为典型;三是商业综合开发模式,以德国的奥伯豪森中心购物区为代表。自贡盐文化遗产属于工业遗产类型,当前自贡已建立了盐业博物馆保护盐文化遗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在今后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可以借鉴公共游憩空间模式,如在打造自贡盐文化遗址公园时,既要保留盐文化遗址的原有功能,又要增加休闲、娱乐、购物、接待等公共游憩功能。

2.2基本策略

2.2.1自贡物质类盐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2..2.1.1实体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为内外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一些物理或化学上的变化,其本身的形态和原本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可能会出现对应上的缺失②。当建筑实体可能会发生或已经发生外在的改变,出现或即将出现破损现象时,我们就应根据其实际状况,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采用保存、复原、改造、新建等相应的保护手段,维持其实体的绝对存在。如在保存文化遗产的现有状态下保护天车、盐井、会馆、盐道及盐文化生产、生活用具等文物古迹;在充分掌握文化遗产原始状态的条件下,复原与盐文化有关的街道、店铺、民居等盐业遗址;在保留一些具有盐业历史文化特色部分的情况下,改建盐场老街、仙市等街市古镇。

2.2.1.2内涵式保护与外延式保护相结合

自贡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丰富,如有仙市古镇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及西秦会馆等历史建筑。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内涵式保护和外延式保护。内涵式保护,主要是保护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的内涵。建筑景观类文化遗产的内涵一是指各类历史建筑物本身及由其各组成部分所形成的建筑实体及风格;二是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即城区、镇区和村庄)内包括历史建筑在内的有关各种环境要素。自贡的会馆、庙宇、老街、古镇等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在保护修复时,要注意恢复其包括建筑物等级制式、营造法则、细部装饰和色彩处理等在内的历史原真性,以准确重现其本来面目。

外延式保护,是指对建筑物或建筑群整体本身以外的各种有关环境要素的复建与修缮,它包括物质的人工环境或自然环境要素,还包括由这些环境要素衍生出来的属于精神范畴的某种特定气势与氛围。在对自贡建筑景观类盐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注意使遗产周围环境与原始环境相吻合,留存住其原有的精神内涵。在保护过程中,内涵式保护是根本,但外延式保护亦不可缺,二者相辅相成,共生互补,相得益彰。在实施自贡建筑类盐文化遗产保护时,应注重内涵式保护与外延式保护相结合。

2.2.1.3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辟了崭新的路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为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保管环境;二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再生性保护,这主要包括馆藏文物的数字化和石窟、壁画、雕刻的数字化两个方面;三是借助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增强保护决策的科学性;四是为保护修复提供最恰当的方案。如应用数字技术对西秦会馆的雕刻、彩绘进行保护,并为天车、盐井等难于修复的文化遗产提供恰当的修复方案。

2.2.2自贡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2.2.2.1节会式保护

地方节会是社群活动的独特形态,它包括众多与节气时令和生产生活有关的祝祷、祭祀、纪念、敬仰、迎送等习俗活动。在自贡盐业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盐业的经营和生产者,或为促进盐业生产力的发展,或为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或为祈望神灵的护v,或为整合群体,或为宣泄情感,或为实现自身的审美追求,逐渐形成了与盐业有关或由盐业的行业群体主办的地方会节,如王爷会、牛王会、品仙会、年节灯会、放水节等。节会式保护是由地方组织并举办各项独特魅力的传统节会活动,让“非遗”还原到民俗活动的动态结构里去。节会式保护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平台和展示的空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节会中“复活”。自贡可以通过举办节会形式来保护盐场神灵祭祀、传统文化活动等民俗风情。

2.2.2.2数字化技术的采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能够帮助人们多角度反映人类多姿多彩的活态的文化遗产。采用数字化记录方式将活态的凿井、修治井、汲卤、制盐技艺及表演艺术等自贡非物质类盐文化遗产固定在多媒体的芯片中,既能节省空间、灵活转换、便捷传输、方便留存,又能更加形象、全面地保留其原真性。

3自贡盐文化遗产利用

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遗产地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遗产地不断被游客访问时,遗产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旅游资源或者旅游吸引物③。如在英国,遗产被称为“吸引海外游客的主要力量”。我国目前的旅游热点地区大多是世界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公园等。自贡盐文化遗产是世界级的品牌,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其旅游经济价值,是其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3.1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目前,自贡盐文化旅游已成为自贡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6大旅游系列之一。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较大的开发潜力。根据我国旅游资源认定的国家标准④,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见下表(表1)。

3.2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利用

要使自贡盐文化遗产旅游能持续发展,自贡盐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利用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基本方针为指导,并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2.1着力打造盐文化遗产旅游项目

自贡盐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利用要与自贡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相吻合,近期发展目标要在《自贡市旅游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下进行。

在盐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打造上,近期推进中国盐疗养生基地建设,使中国盐疗养生基地、恐龙王国公园、中国彩灯大世界这三大核心旅游产品成为自贡市旅游目的地的重心,完善旅游目的地结构体系。以盐湖养生国际生态城(中国盐卤浴)为旅游目的地支撑项目,建设卧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井盐文化生态度假旅游5A级风景区;依托大公井区域盐文化遗存,将大公井区域打造成为地域上连为一体、项目上各具特色,集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医浴保健、商贸服务为一体的旅游区域;依托仙市古镇,将古镇打造成为一个集“古盐运文化、古镇风情文化、古镇民俗文化、川南乡村自然风光游赏及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商务会议”等功能为一体,具有“中国盐运第一镇、一镇三乡四季春”美誉的国家4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借助大公井古盐文化旅游区、中国龊>―吉成井盐史文化博览园、仙市古镇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打造“千年盐都”井盐文化旅游精品,完善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

3.2.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盐文化遗产

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讲,表现在资源共享、虚拟场景展示、立体影视制作等方面,自贡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可以从这3个方面来进行。

3.2.2.1实现盐业博物馆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全球覆盖,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将更加迅猛。所以,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对外宣传。以盐业博物馆为例,首先,盐业博物馆要加强网站建设,利用网络来架设、设计一个提供咨询服务的网站,公众可以通过网页设计的资讯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⑤,从而达到拓展博物馆宣传阵地的作用。其次,由于馆藏文物信息流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盐业博物馆应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着手,切实发挥历史文化信息库的作用,将有关盐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加以整理和数字化后,放在网络上为公众提供服务。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社会各界人士全面直观地了解自贡盐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把馆藏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体现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主动开发利用盐业博物馆的资源。

3.2.2.2保护传统井盐汲制工艺,进行虚拟场景展示

虚拟场景是利用计算机建立的一种逼真的虚拟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沉浸在这种环境中与环境进行适时交互,达到“沉浸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目的。如通过计算机编程设计传统井盐汲制工艺,展示虚拟场景,用户只需通过控制键盘和点击鼠标即可观看井盐的制作过程,并实现身临其境的浏览体验。

3.2.2.3制作立体影视,增强游客体验性

自贡因井盐的开采而闻名,但由于古代缺少机械设施,盐工们都是用双手、双脚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来完成井盐生产的。我们可以利用3D或4D技术,将有关凿井制盐的真实故事制作成3D或4D影视,供游客观赏。如制作被称为“脚脚红”的反映古代盐工们艰辛捣碓场景的立体影视。即盐工们站在只有一二十厘米宽的踏板上,踏板下是万丈深渊,盐工们利用足踏的方式,带动锉头上下运动,利用锉头在运动中形成的动力来冲击岩石和破碎岩石进行凿井。为了鼓励盐工们的劳动,盐工们在踏板上踏几脚,盐商们就给几个铜板,而盐工们随时都会有坠入深渊的危险。凿井过程中盐工工作的艰辛和危险,智慧与血汗,会给游客以情感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性。此外,这种3D或4D影视,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尤其是对学生而言,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有教育意义。

3.2.3内引外联,加强区域协作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自贡盐文化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内引外联,加强区域协作,是提高旅游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必然选择。对内,自贡要将盐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竞争力。这就要借助恐龙和彩灯的力量来互相宣传、合作发展;恢复推行“门票套餐”制度,即自贡三大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中国彩灯博物馆)合作经营,联合出售门票。对外,自贡要树立大区域、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2011年初,《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并已上报国务院。自贡要抓住机会,借助成渝经济圈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主动出击,加强与周边地区、周边省市的沟通和联系,实现资源共用、客源共享、利益互得,力争将自己融入到川南、川渝、甚至整个大西南旅游环线之中。

参考文献:

[1]赵丽丽,南剑飞.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盐业史研究,2010(1).

[2]郑向敏.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旅游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3]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去年9月,在“物华灵秀,古今相承的精神家园”这一探访主题下,2013“BMW中国文化之旅”南北两线车队深入江西大地,探寻百工奇巧技艺,品味江右人文风华。本次展览循着瓷、雕、髹、伞、戏、道、药等多个分主题,传承了千百年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婺源歙砚制作技艺、樟树中药材炮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一亮相,为公众铺陈开一幅多彩的传统文化画卷。

作为企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BMW中国文化之旅”七年总行程已超过15000公里,足迹遍布20个省及直辖市,先后探访了中国六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及17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连续六年列入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得到了政府、文化研究机构及公众的广泛认可与关注。同时,BMW还对沿途69项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700万元的资助,为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显著贡献。

康思远先生 (Mr. Olaf Kastner)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风尚志》:请问在开展文化之旅项目的过程中,华晨宝马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到了什么?

康思远:在华晨宝马过去十年的发展中,我们一直坚持本土化战略。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而宝马也是一个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品牌。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宝马支持了很多文化和艺术项目。文化之旅从2007年开始,七年中,我们一路走访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希望以此提升公众对文化、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与关注。我们相信,坚持做这样的活动,对社会一定会有积极的影响。

很多传承人都谈到如今的年轻一代不愿意去学习传统的工艺和技术,他们担心失传。我们认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跟现代人的生活结合起来,因此我们选择三里屯橙色大厅举办展览,这里是北京的时尚地标,聚集了很多年轻人,我们希望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碰撞融合。

《风尚志》:你已经连续多年参加文化之旅了,中国传统文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康思远:我本人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在文化之旅的过程中,我学习和了解了很多中国文化的精髓。同时,我看到了一些中国古老的历史和文化,真的是令人赞叹。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我平时工作非常忙,但每年都会至少花两天时间参与到文化之旅中。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在文化、历史的传承项目上关注太多,所以我们要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公众的关注度,我们相信这些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一定会有很好的未来,不会就此消失。

篇6

[关键词]“516”化学毒气部队遗址;遗址保护;化学战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77 ― 02

日本时期,日本在侵略中国齐齐哈尔地区时,留下了一批殖民遗迹中,属“516”化学毒气部队遗址最为典型,因为它是日军中,丧失人性公然使用化学武器残害中国人民的铁证。罪证遗址也是文化遗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年12月22日)中对“文化遗产”做了权威的解释:“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1〕因而,“516” 部队遗址属于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516” 部队遗址作为齐齐哈尔市一处独有的历史文化遗址资源,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遗址的现状

“516” 部队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东郊铁锋区南浦路与曙光大街交汇处东北方向200米处,现今的市二玻璃厂附近。中国人民65448部队曾驻扎于此,“516” 部队本部原址就位于军官宿舍大院内,但大部分原址建筑已被拆毁,仅存留东侧的一处建筑和南侧的一个碉堡可以看出是部队遗址。该遗址于2002年11月被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月31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将该处旧址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黑龙江省政府在旧址挂牌保护。挂牌保护只是简单的保护,不能防止遗址由于自然和认为的原因遭到损坏。随着岁月的流逝,遗址在一点一点的受到蚕食和破坏。在部队宿舍大院内曾存有“516”部队本部建筑、车库、弹药库、锅炉房烟囱及实验室废墟。原来大门口曾有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方形岗楼的残迹,已经被严重破坏。从院中曾残留的断壁残垣判断,原建筑应是一个拐尺形的楼房,为“516”毒气研究所的主体建筑。建筑的东侧部分已扒掉,南侧保留了一层,可看到实验楼废墟、制瓶车间和营房锅炉房旧址。但如今其中一些重要的建筑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只能根据当年在“516”部队服役的日本老兵高桥正治提供的关于“516”部队的照片和遗址的草图中,依稀了解遗址的当年面貌。

这处建筑遗址的现有庭院长约50米,宽约40米。庭院围墙残破不堪,遗址主体建筑高约4米,长约30米,宽约6米。在建筑西侧墙面上悬挂两块保护牌。由于遗址常年累月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建筑外墙的部分砖块已经脱落,内墙和门窗由于曾经有居民居住破坏严重,遗址周围破烂不堪。遗址的现状急需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

可以看出“516”部队遗址虽然被省、市里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遗址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要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仅仅采取挂牌的“简单保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铭记日军侵略的历史和创建历史文化名城, “516”部队遗址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因而有必要对其探讨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的保护方法。

二、“516”部队遗址遭到破坏的原因分析

为了掩盖侵略罪行,日本“516”毒气部队在溃败时期对部队的主体建筑进行了严重的损毁,大部分部队建筑被夷为平地,仅剩下军官宿舍、碉堡、烟囱、地道等残余建筑。然而,这些残余建筑由于多种原因没能有效的保护,仍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1. 缺乏政府对“516”部队遗址有效保护

齐齐哈尔解放以后,历届政府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主要目标,在对“516”部队遗址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忽略对部队遗址的有效保护,更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组织进行管理。“516”部队遗址不仅长时期被废弃,而且在后期,居然还在原址建立生产玻璃的工厂。因而在玻璃厂里看不到任何“516”部队主体建筑的遗迹。

2. 社会对部队遗址保护的关注度不够

在长期的日伪统治下,齐齐哈尔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活贫困,解放后社会各界多忙于生计或生产,对日军留下来的遗址遗迹只有痛恨、拆毁的思想,无心关注对部队遗址保护,更谈不上资金上的投入。更有甚者,居然在残留的遗址建筑上安家,在此居住多年,对部队遗址原貌破坏很严重。

3.对“516”部队遗址保护宣传不力

“516”部队的罪行可堪比“731”部队,然而,对“516”部队了解、研究的人寥寥无几,甚至很多齐齐哈尔市民也不知道齐齐哈尔市区有“516”毒气部队遗址。可以看出政府和社会对“516”部队遗址保护宣传是很不到位的。

4.对遗址的开发利用不足

“516”部队遗址是齐齐哈尔市独特的历史资源,我们可以将其开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遗址公园或者博物馆等等。然而,现今的“516”部队遗址仅停留在挂牌保护,并没有进一步开发利用。

三、“516”部队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

齐齐哈尔是“516”本部遗址所在地, 也是日本在中国策划使用化学战的大本营, 是日本实施化学战受害最深、遗毒伤害最重的地区。作为至今仍受其伤害威胁的齐齐哈尔人理应加强保护该遗址的意识,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发挥遗址警示世人的特殊作用。

1.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保护

“516”化学毒气部队作为日本侵华时期在中国建立的唯一的从事化学战研究和实验以及实施化学战的大本营,它在当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是日军利用地理特点抵御苏军的桥头堡,是日本在华最大的化学战研究和培训中心。基于该遗址具有这样的特点,市政府更应当把它与一般遗址相区别,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其保护。不仅如此,还应赋予这一机构实际的领导权和必要的执法权,以使保护工作切实到位。

2. 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政策法规

为切实加强对“516” 部队遗址等这一类殖民遗迹的保护,市政府应组织专家在广泛讨论调研的基础上,在对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引导、监督、规范、调控的基础上逐渐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文物和遗址保护法规或条例,一旦确立和通过法规,执法部门就应当严格执法、依法监督。对“516” 部队遗址及其周边建设控制地带的任何破坏行为都将依法追究。

3. 加大资金投入

有人认为像“516”遗址这种带有殖民侵略味道的遗址不像古代遗址那么有价值,没有太多必要费钱费力地去保护。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近年来旅游学界兴起了“黑色旅游”研究领域的热潮,虽然对其定义还没有形成完全的一致,但显然“黑色旅游”与战争、死亡以及灾难有关。属于“黑色旅游”范畴的相关旅游资源在我国的旅游开发中已经得到很好的利用,“黑色旅游”活动已经较广泛地开展,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这种背景下,加大对属于“黑色旅游”资源范畴的“516” 部队遗址的投入,显然具有广阔的社会经济价值。至于投入资金的来源,目前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多是由各级政府投资、修缮和维护,但市政府财政经费有限,无力对所有文物进行有效保护,只能“论资排辈”、“重点保护”,难以筹措大量资金用于“516” 部队遗址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这是单靠政府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不良后果。所以,我们在依托政府力量开展保护工作的同时,应积极探索通过其他渠道如社会捐赠、建立基金等方式拓展遗产保护的社会投入渠道。这方面山西省在筹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资金的经验非常典型,它鼓励社会力量以投资的方式参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本着“谁投资,谁保护,谁开发,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调动民间资本投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积极性,用资源利用所得,办资源保护之事。山西省的资金筹措办法反映了这样一个遗产保护思路:政府要积极管理,但不能由政府唱独角戏,尤其在政府的财政无力包办的情况下,要全方位吸引资金,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护和开发,只要其认真履行了保护义务,要允许其通过开发生利,这样才能把历史文化资源盘活,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保护。〔2〕因而我们要鼓励产权单位、知名企业、个人等参与“516” 部队遗址保护工作,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人到遗址保护中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有效保护。

然而,要想使遗址得到有效的保护,单单的停留在简单的“看堆儿”上是不可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任何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保护是更新、利用的保护,开发利用也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只开发不继承保护,无异于割断历史;只继承保护不开发,又不能给遗产注入新的活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基础,开发利用是保护的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对“516” 部队遗址进行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正是对它的有效保护。

4. 建成“516”化学毒气部队遗址陈列馆

“516” 部队遗址属于战时日军侵华暴行的罪证遗址,为了让更多的国人能了解这一遗址以及 “516”化学毒气部队在战争中的丑行恶态,我们可以在遗址附近或另选便利地点建成“516”遗址陈列馆。一方面要组织有关专家集思广益,研讨规划设计方案,包括陈列馆的具体地点以及外观设计等。另一方面,齐齐哈尔市是“516”化学毒气部队的驻扎地,虽然恐怖的战争黑色岁月已渐渐远去,但在市区附近一定有很多的相关这支部队的遗物散落在民间,我们应投入一些相关资金进行抢救性的收购,把这些遗物收集起来,放入建好的陈列馆内,可把陈列馆起名为“侵华日军‘516’化学毒气部队罪证陈列馆”。为了使基本陈列不显得形式单一,我们参考借鉴国内外各遗址博物馆陈列设计之所长,融合了现代声、光、电、动等先进技术,生动模拟再现日本法西斯利用化学毒气残害我军民的场景。总之,陈列的内容要体现日本法西斯的凶恶、残暴、野蛮的本质及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总之,齐齐哈尔是“516”本部所在地, 也是日本策划使用化学战的大本营, 是日本化学战危害最大、受害最深、伤害最重的地区。齐齐哈尔人不仅应当保护该遗址,还应当努力开发和积极宣传它,使其充分发挥警示世人的特殊作用,使更多的人们来了解侵华日军“516”化学毒气部队的真实情况。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遗址才能更有效的保护遗址资源,把它开发为纪念馆或遗址公园,才能赋予抗战遗址以新的活力,才能实现遗址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旅游 遗产保护 双赢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当中,历史文化遗产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的焦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传承。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建立起良性的相关互动链条,找到经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的平衡点,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一、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

1.发展与保护融合的必要性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具有众多普遍价值。其在生态方面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无法代替的地球价值使得世界遗产在旅游业方面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去体验。但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必然会无法避免的出现。遗产地游客人数超载带来的环境问题,城市化和商业化对遗产原产地的文化价值的破坏也是不可估量的。在旅游业带给我们众多眼见得经济价值的同时,我们不能够忽视对遗产的保护问题。必须使其达到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仅能够满足当代人对旅游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后代对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的需索,保证旅游经济与遗产保护的协调发展,达到两者的有效融合。

2.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目前,纵观我国整个旅游业发展及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可以发现存在众多不良现状。

首先,旅游经济的发展同其他产业相比,不存在进行当中的生产活动,它所开展的活动是对自然或人文等资源的再生性利用。而一种文化的存在,必然有其独特性,倘若失却这种独特性,变得可被复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不能够用这种独特性去吸引游客时,单纯从利益角度创造出一个模式化“旅游单位”,以此考量一个地方的文化遗产,造成文化的“剧场化”现象,使其其他方面的意义冲淡。

其次,由于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等问题,导致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前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存在了明显的脱节现象。旅游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一向是不均的,很多地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缺乏科学的论证和考量而盲目对其开发,造成了浪费和失衡,不仅未得到预期的效益,反而使得资源恶化,因小失大。

另外,管理层面的不成熟也使得文化遗产得不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体制上的多重管理看起来将工作细化,实际上却是让管理体制陷入到无序的状态,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必然得不到有效而持续的发展。

二、保护与旅游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

1.改善体制,加强管理

体制的严密而科学,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使得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能够得到统筹兼顾。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可以考虑借鉴已有的成功案例,从中逐步提取出一整套适合的经验策略和统筹计划,提高专业化水平。可建立景点评估政策,定期对遗产地进行有形评估,以确保及时掌握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2.推广“绿色消费”,提高人文素养

不能忽视的是,虽然旅游经济发展速度惊人,还是存在一些诸如设施落后、产品形式少、软环境条件差等不足的地方。现在社会,旅游逐渐成为一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社会行为。在此,应该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民众意识,提倡更多人接受“绿色消费”,强调加强体验感与代入感的文化交流模式,以参与性取代单纯的观光旅游,追求更加健康自然的旅游方式。

3.保持原真性,打造旅游品牌

文化是旅游规划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当中,保持其原真性是极有必要的。一个旅游区域的文化意义倘若能够被任意复制,那么这一地区的旅游价值就已经所剩无几。所以在进行规划时,要使得文化和附加的旅游资源相互渗透,尽量强化“文化”层面弱化“经济”层面,文化意义最大化体现出来。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足够的关注度,而不仅仅将焦点放在文物古迹、建筑故址等有形文化遗产上。不局限于地域,对于零散分布的旅游区域实行“捆绑式”宣传。

4.产业纵向发展,扩大企业化规模

当今社会是信息型社会。信息传递极为便利和迅速,旅游产业与文化遗产相结合作为产品进行推广,能够更快进入人们的关注范围。同时,可以研究旅游资源的纵向发展,提高市场化经营管理程度,以遗产保护作为基础从根本上转变成产业链形式,开发一整套旅游资源,发展成企业化规模,注入企业运营模式,由此形成一种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方式,实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有效融合,达到互惠互利。

三、结语

绝大多数旅游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作为旅游产业的基本元素,只有实现可持续利用才能获得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其中最具吸引力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它的利用以及保护更是一项持续性的世界性的工作。文化遗产借助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文化遗产也发挥了多方面不同的功效。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有机融合,既是我国旅游经济可持续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和永续开发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句丽遗址 虚拟再现 保护与研究 展示与传播

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同时,它更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

一、虚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虚拟技术最早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的航天航空领域,并用此技术来模拟培训宇航员,为之提供了一种省钱、安全且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现已经被推广应用到诸多领域当中,陆续得到广泛应用。如军事领域应用虚拟再现技术可以多快好省地研究战争、演习推演和训练;科技开发应用虚拟现实可缩短开发周期,减少费用;娱乐领域应用虚拟技术可让人足不出户就身临其境地感受交互游戏或体验训练技能;建筑与城市规划应用虚拟技术为城市的风格和合理布局,以及旅游交通等提供可视化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医疗领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培训、临床诊断、手术治疗提供更好的服务……由此可见,虚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正是基于虚拟技术的高度逼真的三维图像和实时交互的体验等功能,这项数字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古迹遗址和文物保护领域。虚拟技术同时借助全息影像技术以及网络媒介,可以将古迹及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展示与传播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例如,希腊科学家利用虚拟技术建立了一个古希腊建筑的影像系统,让古希腊的古迹原貌真实、鲜活地呈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只需戴上导游仪装置,就可以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璀璨的古希腊文明。

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迹达30余项,很多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建筑遗迹以及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图片与文字的记录等原始的管理形式, 文化遗产的展示也大多是建立在游客与珍贵文物或遗迹直接接触的基础上,一些遗迹或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还有很多消失的遗迹需要复原以供开发与研究,这些都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等手段介入,因此应用虚拟技术再现遗迹,保护和展示文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和古建筑已经开始陆续将虚拟技术用于保护与开发,如故宫博物院运用虚拟技术成像系统展示了辉煌的故宫建筑群和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建筑构造方法;陕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方圆100平方公里的乾陵进行了三维数字化虚拟,真实再现了气势宏伟的乾陵,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乾陵的外形和内涵,利用交互技术,让参观者多角度、全方位地观看乾陵;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院利用虚拟技术将大成殿制作成影像系统,使游客在计算机上便可浏览大成殿的建筑细节,同时可以在虚拟的大成殿内进行漫游。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古迹建筑运用虚拟技术的案例,如圆明园遗址的复原、消失的阿房宫、虚拟再现紫禁城以及尚未发掘的秦始皇陵,等等。穿越了时间的壁垒,历史得以数字化再现,文化得以信息化传承,虚拟技术为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再也不用抱着化石想象着恐龙的模样了。

二、虚拟现实技术对吉林省集安高句丽遗址的作用

吉林省很多精美的古建筑或历史遗址,由于观念落后、资金缺少、人才匮乏、保护不当等问题,正面临着被遗忘、破坏甚至逐渐消失的严重威胁,局势不容乐观。目前,吉林省运用虚拟技术还局限于地产与规划领域,在虚拟技术运用于古迹复原与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尝试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于交互体验或网络旅游还停留在尝试层面。作为吉林省重要的古迹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2004)的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亟需借助虚拟技术实现多方面的应用与支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高句丽遗址的全面三维再现,不仅可以真实复原遗址的历史原貌,为文物保护与研究、展示与传播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而且对修缮、保护吉林省古迹和古建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体现在数据存储与保护研究方面

高句丽遗址位于中国吉林省集安市,这里作为高句丽政权的都城长达425年之久,东邻朝鲜,保存着世界上最多的高句丽文物古迹,包括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两座高句丽早中期都城)、陵墓(14座王陵和26座贵族墓葬)、碑石、上万座古墓和众多的出土文物,构成令世界瞩目的洞沟文化。这些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为世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更好地获取数据与相关资料,在充分研究遗址的历史与考古方面的成就基础上,借助安全的三维激光飞行时间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对高句丽遗址进行高精度的全面测绘,同时通过影像采集周围空间关系的真实图像等资源,记录原有各项相关真实数据,并为此建立模型数据库,实现高句丽遗址相关数据资源科学的永久保存,以便以后的人们能更好地学习和传承。

首先,这些精准科学的数据是高句丽遗址建筑与营造、文物物品等图像复原的基础,利用数据可以把遗址建筑设计的模型内容、古老的施工工艺、搭接手法等用三维图像软件进行精确的实体建模,从而更好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伴随着虚拟技术所推出的衍生产品,旅游产品也将得到极好的推广。其次,可以用来提高遗址和相关文物复原的精度,以及为选择将要采取的技术手段做出预先判断和提供依据,并可以节约成本、缩短修复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那些出现脆化、脱色、剥落等现象的易损文物,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修复和保护,从而检验修复保护技术和手段的可行性,考察修复保护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和修复保护后的耐久性,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保护方案。总之,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为遗址和文物多方面的研究带来便利。最后,建立古代建筑保护修复信息服务平台把古代建筑知识库信息录入管理,可以为古代建筑知识库查询服务和古代建筑多媒体知识提供检索服务。

此外,虚拟技术还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规划的模拟, 旅游模拟系统中按高句丽遗址地理信息建立了计算机模型, 记录了每个王陵的位置、路线等。通过该系统模拟各个环节、不同管理策略,合理高效利用各个环节硬件设施的最优管理策略。通过虚拟技术呈现的规划方案可以进行预判或做出决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体现在遗址展示与文化传播方面

高句丽遗址在我国属于闭塞地区,地表遗址与建筑是不可移动的文物,遗址本身又缺少展示环节,由于时空的限制使遗址及文物的文化价值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博物馆式的展示方式和手段已跟不上当今信息时代的步伐。为此,需要对遗址及文物的展示注入新的元素与形式,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摆脱时空限制,在不移动文物本身的情况下,真实地再现遗址和文物,从而使高句丽遗址和文物有了更丰富的展示途径和办法。

一方面,在展示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遗址和文物构建的影像系统,借助全息影像技术呈现出更大范围的立体感展示,产生真实的视觉效应,使得展示遗址和文物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体会到这个令人惊异的三维空间所散发出的恢宏之感。还可以结合并运用媒体交互技术,参观者通过立体眼镜或操作传感装置,在现场三维场景中进行虚拟漫游,在立体的虚拟世界中充分感知信息,并做出选择或相应的动作,体验交互带来的感受。像在现实生活中游览名胜古迹那样,走过每一条游览线路,而比现实中更吸引人的是,在虚拟世界中,游客可以走进宫殿,看到每一处内部细节,甚至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身份,如官员、宫女、嫔妃、武士等,选择各自所需的方式和进程,让自己置身于神秘的虚拟情境中,引领观众穿梭于历史的时空中,既获得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遭遇和感受,又了解了历史遗迹的兴衰发展过程。因此,虚拟技术的应用,使古迹及文物的展出频率和效果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它充分调动了参观者的热情,使观众对遗址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并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体验遗址和文物的非凡魅力。

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来整合、统一大范围内的文物资源,是传播和推广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全面地展示遗址古迹,宣传历史文化资源。参观者还可以通过键盘、鼠标、方向盘等操控工具来控制虚拟环境,同遗址及文物进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验。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行走、飞行,并能直观地查看各个古建筑、物品的详细信息。使高句丽遗址摆脱了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媒介或虚拟博物馆参观、浏览遗址及文物,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拥有”的文化遗产。虚拟技术可以不受时间、距离、费用以及意志力等限制进行旅游,在将来只需要带一台有卫星定位系统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小村落、墓群和遗址进行旅游。

由此可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旅游能为旅游开发带来新的表现形式,利用网络化的虚拟现实能够更好地宣传文化遗产,现场的虚拟展示则能带给用户更丰富的交互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和理论分析、科学实验一起,成为人类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三大手段。

目前,虚拟技术在国内很多领域已经逐渐普及开展起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数字时代的要求。与此相关的技术研究、设备的研发已经接近成熟, 如激光飞行时间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全息影像技术,新媒体交互技术等,极大地增强了虚拟技术应用的效果。同时,我们也看到虚拟技术应用于遗址再现成像系统等方面涉及很多考古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单纯依靠数字领域的技术运用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更需要文物研究与保护以及历史文化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提供相关专业理论支持,并加深对数字化技术的理解,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才是创作完成课题的关键,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和谐共生、文化遗产及其蕴含的文化传承做出贡献。探讨高句丽遗址虚拟再现,可以将吉林省古迹与遗址的保护研究提高到一个新层面,为吉林省历史遗迹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吉教科文合字2011第214号)

参考文献:

[1]鲁东明,刁常宇.数字化技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共生[J].旅游学研究,2007(01).

[2]高高句丽遗址址:百度百科词条.

[3]郭云仲, 方兴.虚拟现实对中国文物古迹的作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2).

[4]杨宝容.基于文化体验的古建筑虚拟系统交互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出.从可视虚拟书店到虚拟图书馆――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9(7).

篇9

关键词: 大遗址, 缓冲区, 遗址公园,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遗址景观的营造是城市规划的核心之一。相较普通公园,遗址公园的景观更能对人们的情操和行为产生驱动作。然而,我国在遗址公园的规划开发中,遗址往往因为在环境中孤立,或是遗址环境的氛围不符合本体文化,导致遗址的保护开发无法整体化、体系化,进而降低或破坏了整个遗址本体的文化、利用价值。[1]因此在景观规划时,只有将遗址环境和遗址本体相结合,才能更好展现完整的遗址历史文化成功的景观环境的塑造,可以营造出遗址的历史文化意境,突出遗址特色。因此,关于遗址缓冲区景观营造的研究必不可少。本文将结合阿旁宫遗址缓冲区的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进行初步探讨。

遗址概况

1.1 项目位置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十三朝古都,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古都”之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阿房宫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古皂河西岸、渭河以南,东距西安市中心约13公里。其中阿房宫前殿遗址位于原西安市未央区与长安区交界处的红光路以北200米、西宝高速公路疏导路以西400米,现均位于沣东新城所辖范围之内。[2]本次阿房宫遗址缓冲区景观的设计范围,是在遗址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减去夯土台遗址的面积,加上上天台遗址南侧边界向南扩50米的面积。公园总用地面积约为1.24 平方公里(图-01)。

(图-01)

1.2 阿房宫遗址的历史价值

阿房宫遗址及其周边秦汉上林苑建筑遗迹是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夯土遗址群。

阿房宫遗址所在的上林苑地区是古代都城主动规划建设的功能区,是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典范,是秦代宫殿、苑囿建筑的标志和代表。

阿房宫遗址及其周边秦汉上林苑建筑遗迹是构成西安市历史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重要的城市标识物和历史记忆。

遗址为研究秦代及先秦大型宫殿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拓展历史界、考古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具有实质意义。

1.3 阿房宫遗址的社会价值

阿房宫遗址所在地域属于中国文明起源标志性地区之一,它所具有的文化遗产价值有较突出的历史教育意义,可充分发挥文物见证历史、弘扬传统的独特功能,是我国社会发展领域重要的历史文化教育基地。

秦阿房宫前殿遗址的所在地区,不仅处于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范围之内,更位于陕西省政府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的西咸新区之中,在教育、历史文化研究、城市绿地、土地资源合理调配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城市功能。

阿房宫遗址是组成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瑰宝。

设计研究

理论探讨

遗址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要的内容,《威尼斯》强调,建筑遗产保护中应尽可能采用与遗址本身不同的材料,以体现遗产的原真性和可读性;[3]另外,建筑材料应该考虑可还原性。国外许多国家在遗址保护管理方面起步较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以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遗址保护管理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国遗址保护管理模式最具代表性。

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排斥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无论是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埃及等发展中国家,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国外许多国家在遗址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各国在保护和利用方式上又各具特色。[4]大致上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建设遗址公园和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利用方式;一类是以原貌保存、局部多方式展示、渐进式复原保护展示、遗址博物馆为主要方式的局部保护利用方式。本文所研究的阿房宫遗址缓冲区景观是属于整体保护利用建设的范畴。

2.2 规划原则

2.2.1保护遗址原真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对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规划在不影响夯土台遗址原状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阿房宫所承载的秦朝历史文化积淀和宏伟空间气势。

2.2.2强调历史延续

通过阿房宫遗址所承载的秦朝历史文化去展现秦代历史在其前后朝展历程中的传承延续,串接整个西安历史文化脉络,形成以阿房宫为核心的大西安历史文化长廊。

2.2.3构建区域生态

作为西安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阿房宫遗址和周、汉、唐遗址群将共同构建城市遗址的生态型绿色廊道,以高瞻的生态定位推进“美丽中国,美丽西安”的实现。

2.2.4促进城镇发展

将遗址作为文化资源纳入社会发展中,利用阿房宫遗址价值,发挥其资源优势,纳入统筹发展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用地功能布局实现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谋求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双赢。

2.3 规划策略

2.3.1有限空间的无限隐喻

隐大山水于小地形;喻大文化于小空间。“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见图-02) “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史记・秦始皇本纪》 。(见图-03) 以隐喻的手法再现秦渭南新朝宫建设的宏伟构想,重现南渡渭水,连接咸阳,以南山为阙的空间图景(北渭水南终南山)。

(图-02)(图-03)

2.3.2 尊重传统礼制和历史文化

分析秦朝空间尺度,以秦尺为基本模数,建立一套意象设计控制网,作为前朝空间设计的的主要理念和控制要素,以方形的城市平面和经纬分明的城市街道组织空间秩序。充分挖掘阿房宫历史文化价值及其所代表的秦朝历史文化,如文化、大一统文化(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及文字);秦朝建筑讲究尺度巨大、规模宏广;秦朝尚黑、尚水、尚六等诸多显著特点。

2.3.3遗址保护与休闲体验的结合

公园内侧近夯土台部分留出一定空间尺度作为遗址保护的缓冲隔离带,并以草坪和自然的疏林种植烘托夯土台遗址的历史沧桑感。公园空间为文化体验及城市休闲空间,满足游客及居民的休闲活动及科普教育需求。

2.3 景观结构

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总体空间结构根据山水环抱的景观格局,以阿房宫前殿遗址本体为核心,由内到外形成由疏到密的空间结构层次,水环以内为疏林草地,对遗址起到防护隔离的作用,水环以外主要为文化休闲体验、生态隔离、城市生活等功能空间,与周边区域相互衔接的南北入口形成主要的城市空间轴线,整体上构成“一轴、双翼、五环、多点”的总体结构。(见图-04、图-05)

一轴:南北向历史时空轴线;

双翼:东、西入口;

五环:遗址观赏环、疏林草地环、文化展示环、生态缓冲环、城市休闲环;

多点:分布于园内多个休闲体验节点。

(见图-04)

(见图-05)

结语

文章分析了当前遗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遗址原真、强调历史延续、原则下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认为遗址公园中所有的保护设施须具有可还原性,同时在构建区域生态和促进城镇发展四个规划原则下遗址缓冲区景观的营造途径,留存遗址的历史信息,充分梳理其文化资源,同时又和遗址周边的居民生活和城镇发展相互平衡作为规划设计的重要素材。以阿房宫遗址景观缓冲区规划设计为例,系统阐述了这一原则与方法,是对目前国内大规模的开发遗址,建造遗址公园,并对遗址公园缓冲区景观营造途径的初步探索,而对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中的缓冲区景观营造体系可进一步展开研究。

遗址公园景观空间营造探究-以河姆渡遗址公园景观规划为例,焦鑫,[硕士论文],华东理工大学。

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前期研究(文本)。

篇10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遗产;保护创新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would explore new practices in the broader and deeper level. The new practices include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e correct and scientific method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urban heritage,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houses and heritage, active research of urban and rural heritage, promoting the civil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tec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sm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ng-term conservation planning and so on.

Key words: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urban heritage;the protection of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7-10(4)

1超前准备未雨绸缪

中国城市化进程很快,周干峙院士曾预计至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0%~55%,在这种快速发展中,诸多城市扩大了规模,建设成为特大城市,如大沈阳、大济南、大广州、大郑州等。2005年就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时许多经济发达地区也在形成城市带、城市群,如传统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以及新兴的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城市群、川渝城市群等。

城市拓展就是用地的扩展,在拓展中许多历史文化遗存、遗迹立即成为推土机下的牺牲品,如重庆修建高等级公路中对古墓遗址的破坏,沈阳某房地产项目擅自开工致使汉代墓葬群被毁,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忽视地下文物保护……这种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是在城市快速发展中,对需建设地区缺乏必要的事先准备,对地下地上遗存未能掌握确切的资料,以致造成事后惨痛的损失。

郑州新区在规划建设中高度重视地下地上文物遗址的保护,先勘探,再规划,使建设用地的布局能事先避开重要的地下地上文物遗址。同济大学和郑州文物部门合作,对城市总体规划未来预计建设发展的地区,进行全面的勘查调研,制定了“郑州新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面积达1840平方千米,涉及85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划定了可建设、不宜建设以及必须保护的区划,为后续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就是超前准备,未雨绸缪。特别对于那些地下埋藏特别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尤为显得重要,名城要舍得花这个精力和经费,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历史遗憾(图1)。

2科学技艺确保原真

文物建筑要进行经常性的保护修缮,传统建筑年久失修也要进行整修,对文物古迹的修缮有四原的要求――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样式,对于历史环境和历史地段有尊重历史风貌和“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许多名城由于急于求成,囿于观赏的因素,造成一些虚假及粗制滥造的不当做法。例如曲阜、南京新修建的部分城墙都是内部用钢筋水泥,外饰以新制的砖块。上海的石库门里弄老建筑为迎接世博会而进行的立面整治,很多都是在老墙上刷了涂料然后用白粉画出白砖缝,一看就是表面文章,老百姓也不喜欢。

像古城墙过去内部用生土夯筑,外面包砖,如何做得坚固,有成分配比,夯筑也有专门的工具与方法,而这些传统技艺逐渐失传了。平遥的古城墙几年前就是修了坍,坍了修,还有人乱说是古人的豆腐渣工程。同济大学建筑系专门建立了建筑保护技术研究室,引进了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购置了先进仪器,在平遥实地试验古城墙保护,反复实践,在保护夯土城墙方面取得了实效,也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可,非常值得推广。在上海外滩源地区的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中,同样也按“四原”的原则进行,对原存的老砖、外墙原有的涂层进行研究分析,用科学方法进行清理和复制,达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效果。这里面有科学性和严格把关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遗产保护的技艺与国际接轨,把历史信息完整地留给后人(图2)。

江南地区在明代以后普遍运用蛎壳窗取代了宋元时的纸糊窗,清中叶以后玻璃出现,蛎壳窗逐步消失,很久以来都找不到这种东西了。我们在乌镇、西塘与当地合作,在福建找到了原材料,海蛎子的壳,研究试做了蛎壳窗片,又重新恢复了蛎壳窗的生产,重现了明代的原本样式。原材料的采集、加工、制作都经历了一番努力,这就是对历史的尊重,这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的发掘与保护的成果(图3)。

3保护民居继承传统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始于对历史文化景点和文物古迹的修复,逐步才有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但对于历史居住地段和传统住宅的保护与更新却很少有成效的保护。现在新的住宅建设基本上摒弃了中国传统住宅的形式和内涵,居住地段的规划与布局,基本上是从国外学来的一套方法与原理。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江南的街巷和厅堂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和石库门,都成为过去的历史和遗存,大家谈起来津津乐道,但仅作为逝去的风景,没有挽回的措施与计划。而在保护理念上也存在着误区,如上海公开宣传的石库门保护的三种模式:新天地模式、步高里模式、田子坊模式,我认为都不是完善的保护模式,还是关注在商业效益和发展旅游方面。

上海还有多少石库门没有拆除,还有多少可以保护,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2009年开始,我们对上海中心城区的石库门建筑进行了地毯式的调查,提出了还可以保护的,可以划为历史风貌区的石库门地块。这个调查报告已交给上海市政府,但迟迟没有答复。对石库门如何保,保多少,我认为主要有3个方面的事情:首先是要有相应的政策,二是要有保护经费,三是要做试验和实践才能有效果。传统住宅的保护,全国绝大部分名城都没有做好,这是一个既新又老的大课题。

在平遥古城中留有大量的原生态的民居,这些土坯墙、木构架、瓦屋顶、锢窑式建筑如何改善居住条件?如何延年益寿?多年来我们一直和相关国际遗产研究机构一起探索研究与试验,如生土墙体的修造、地热资源的运用、房屋设施的更新、防火措施的实施等,平遥古城米家巷12号典型住宅的试点保护和梁村的保护就是其中比较成功的案例,受到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肯定。只有认真研究并取得实效才能切实地保护住这些传统建筑,并使其赋予新的生命,不至于变成古董而逐渐老死(图4)。

4发现珍宝遗珠拾粹

我国拥有近两万个城镇,几十万个村庄,这里蕴藏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在大规模城镇化中许多历史城镇迅速地消失了。据悉,全国现在平均每天要撤并四个乡镇,仅江苏省10年来就撤除了四千个乡镇,一万五千个村。春节期间为此我写了一首词,冯骥才先生从天津发来了和词:“年来忧心又重重,万村欲变容,你我嘴硬又何用,人做耳边风,文人单,性本弱,骨软更无力。只缘我辈心不死,相助亦相惜”。我们面对这些拆迁是无奈和无助的。但是我们名城研究中心坚持了十年的历史街区和历史村镇的调研,就是希望发现、抢救、保护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城乡历史遗存。我用“遗珠拾粹”的栏目在《城市规划》期刊上刊载,迄今已有84篇,就是84个实例,这些实例都是实地调查的记录,都经过我的编辑修改。我说这项工作就像形容一样:“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它告诉我们这是散落在各地的不为人所知的珍珠,捡拾起来就是宝贝,一定要珍重保护。现在这项工作不仅是我的团队在做,也不光是同济大学的学生们在做,已经有许多同行和别的学校的同学来积极参与。我希望大家都来关心,都来调研发现,保护住这些可能被遗落的历史街区与村镇。

5发动群众全民给力

遗产保护应该是全民的事,只有每一个公民都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保护的意义后,才能真正做好保护的事。而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保护只是政府的事,知识分子也只有呼吁的份。

在国外,民间的保护力量占很大的比重,在有的国家重要的保护项目全是民间组织在做。如英国的“国家信托”、美国的“盖蒂基金会”,都是很权威的民间保护组织。在我国民间保护力量才刚刚兴起,政府支持也不够,还都是小打小闹。如:襄樊拾穗者民间文化志愿者工作群、天津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老北京拍摄记者队、中国记忆网、上海古建保护网、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和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等。我发起的这个基金会筹的钱也很少,只能支持一些交流、教育、调研、培训等事项,但自从有了经费和队伍,就进行了上海中心城区石库门调查、大运河沿线历史城镇的调查以及遗产保护志愿者的培训。我们基金会特别支持青年人的保护志愿活动,因为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传承,青年人是主力军,是接班人。2010年我们基金会支持了在法国的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营活动,推荐和资助中国大学生参加维修法国古堡的劳动,培育了青年人的保护热情。他们回来后就自发成立了青年建筑遗产保护联盟,希望在他们中间能成长起新一代遗产保护的中坚分子。

6跟踪规划不离不弃

现在有许多名城都有保护整治的要求,特别是一些新申报的名城名镇,其中政绩的要求比较突出,要有实效,要即时即刻地出效果,急于求成,许多名城的历史遗址及文化遗迹等都以景点、景区的面目出现,有的还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因此,这样修出的东西,很多只是图表面,只能是粗制滥造,甚至出现许多错误和笑柄,如:砖砌的汉式城墙、到处的旅游文化街等。

我们的经验是不能急于求成,要认真做好规划,做好设计,找好的施工队伍和懂行的工匠,筹备必要的资金,不受某些领导的驱使,有时要据理力争,没有条件时,要等到有条件时再上,要耐得住性子。

如平遥古城是1980年做的规划,周庄古镇是1986年做的保护规划,在这以后我们一直跟踪,有修缮和建设项目就及时补充修订,直到1996年以后才逐步呈现出规划的实效。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是从1995年开始做的保护规划,其中的平江路是2003年开始实施保护整治项目的,在实施中一直跟踪设计,不断有调整补充,直到现在还在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负责保护工作的平江区政府就曾受制于上层领导和舆论的压力,要大力发展商业旅游,要尽快出经济效益。这时专家作用就呈现了,坚决守住文化遗产保护的底线,才使平江路没有沦为一般的旅游商业街区,而成为文化气氛浓郁,历史风貌原生的文化街区(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