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的主体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的主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设计、五感设计、安全原则、老年人宜居村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聚居的现象。原本居住在农村中的中青年人,通过城市务工、“考学”、“参军”等方式,实现了在城市中的定居生活,变为了“市民”。这种趋势导致之前以中青年人居多的农村,逐渐的转变为现在的以老年人和青少年儿童为主,老年人占村内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缺少中坚力量的农村就成了“空心村”。这是我国很多农村中都存在的现象,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空心村”中主要群体数量发生的变化,促使新农村景观设计侧重点随之改变:即由以中青年为主要受众群体向以老年人、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群体的方向转变。本文就农村景观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生活品质,营造良好的宜居村落提出笔者的几点观点。
一 人的五感体验
众所周知,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自己的身体器官体验着周围的环境空间,这种体验来源于人体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接受到得外界刺激,也即是人体的“五感”。年龄结构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五感”接受度。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处于衰退阶段,感官接受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感官需求,营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农村景观环境,在中青年“空心”的村落更要处处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
二 老年人的基本特征与新农村景观
2.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新农村景观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主要是生理衰老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技能出现了退化,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
老年人的感知能力也即是五种感官的信息接受能力在逐渐下降。在视觉方面,老年人眼角膜变厚,视力衰退,辨色能力较弱。鲜艳的颜色在老年人的眼中会变灰变暗。另外,对明暗变化的感知适应能力减弱,老年人需要比年轻人强3-7倍的光线才能看清楚物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老年人对鲜明视觉形象的需求进行适当地强化。在听觉方面,老年人对声音的敏感度降低。在交谈时经常与谈话人靠近来弥补听觉上的衰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社交场所的空间尺度设计。同时,老年人也通过触摸、品尝、嗅觉来感知空间,作为视觉和听觉上的补充。
老年人肌肉及骨骼系统的退化使得他们容易刮伤、摔伤且不易康复。营造宜居环境应以安全为首要设计原则。生理机能的衰退更表现在他们常患有各种疾病。新农村景观设计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空间来引导老年人产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老年人身体起到康复保健功能。
2.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新农村景观
农村中的中青年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定居,喜欢热闹和回忆的老年人倍感空虚、孤独。尤其是丧偶的老年人心境更为显著。他们需要通过参加娱乐活动增加与人交流的时间以减少这种孤独感。另外,老年人受到身体状况、经济、家庭、心理和社会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其心理比较脆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进行新农村景观设计时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三 新农村景观中的老年人宜居空间营造
老年人的休闲、交流行为需要良好的农村景观作为支撑,作为设计师应该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引导其合理的活动和休闲,提高身体状态和生活质量。
3.1 “五感”设计原则
“五感”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情绪和生活方式。即人类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机体接收环境信息,并将其传递到大脑,大脑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综合感知并上升到意识层面,而后反作用于人类的身体和意识,引导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正是基于此,我们才能通过设计“五感”空间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改善生活方式。
(1)视觉设计
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植物种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植物种植在色彩搭配上要充分利用颜色对老年人产生的良好心理影响。例如红色给人以醒目、热烈、动感的感受,它可以使人们不自觉的产生运动的意识。在设计老年人运动空间时,就可种植适量的的红色植物,激发运动意识。同时也要考虑到植物配置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尤其是冬季,植物的色彩造景相对比较单调,除了常绿树种的色彩感觉之外,也要注意落叶树木的枝条和树干的色彩,使他们在冬季依然可以感受丰富的色彩。
(2)听觉设计
不同植物在风雨中可以发出不同的声响,有的萧瑟优美,有的汹涌澎湃。设计师可以营造适合不同老年人群体的听觉景观体验。例如:风吹竹林产生的萧瑟之声会使人产生安静、放松的心理感受,这对烦躁不安、紧张疲劳者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另外,雨打芭蕉、鸟叫虫鸣也能够让人产生听觉美感体验,消除内心的烦躁和抑郁。
老年人在户外景观进行交流活动时,因其听觉技能的衰退,需要通过距离的靠近以弥补其不足。设计师在设计休闲活动场所时,应注意营造老年人较为喜爱的近距离交流空间。同时在交流空间周围布置隔离外部环境噪音的绿化带,尽量避免不同活动带来的噪声干扰。
(3)嗅觉设计
嗅觉也是我们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空气中的气味包含了特有的信息和空间认知,同时气味又可以对人的身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这一特点,国内外专家经过研究证实:许多植物通过散发气味对人的身体起着很重要的保健功能。这一点对如何通过新农村景观设计增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清晨或傍晚,人们置身绿色丛林之中,能够感觉到自然放松、呼吸顺畅。这正是绿色植物产生大量的微量元素和空气中富含的负氧离子共同作用于嗅觉器官,对机体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果面对松树呼吸,会有祛风燥湿、顺筋通络、放松心情等作用,对于关节痛、精神紧张的老年人有一定助益。因为松类植物能够会发出胡萝卜素、松油脂、维生素C以及含a茨烯的油脂,人们运动时吸入这些物质能够疏通经络、放松心情、增强器官的功能,从而起到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
(4)触觉设计
说到景观中的触觉感受,首当其冲的是漫步于其中的足部材质感受。柔软的草地、泥土、细沙,平滑的水泥铺地、沥青道路,柔韧的木板,凹凸的鹅卵石道路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触觉体验,同时还对人的生理产生积极的影响。适当面积的鹅卵石铺底可以充分按摩老年人的足底,对老年人的健康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优质的地面铺装组合会给步入其中的老年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较好的保健功能,是我们设计中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3.2 安全原则
老年人较弱的自身防护能力,使得我们在进行新农村景观设计时,要始终以安全为中心,在安全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宜居景观环境。第一,安全的交通路线,活动场地尽量考虑到老年人的易达性,活动空间内的道路也尽量选择防滑、平坦的铺装材料。同时又需要和附近的行车道路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车辆的干扰。活动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的结合处通过植物或建筑设置缓冲区确保老年人通行安全。第二,设施安全:活动场地中的健身器材、休闲座椅、娱乐设施等应安全、易于使用、符合老年人的使用尺度。
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中,设计一个合适的场所对老年人的日常休闲生活十分重要。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需求来设计适合于老年人景观环境,将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更为广泛的社交活动,从而帮助他们避免孤独和寂寞的心里感受、康复身体。这些是当今新农村景观设计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要着重体现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长谷川和夫,霍山德尔[日].老年心理学[M].车文博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2] 中国工程院课题组.中国城市老年市场开发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05
[4]谢花林.乡村景观功能评价[J].生态学报,200
篇2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建议
一、事业单位的性质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特点
第一,事业单位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服务性机构,具有非盈利的性质。第二,无论是否进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都比较单一,通常来自于中央财政部门或是地方财政部门。第三,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于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有相关规定。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现阶段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两个特点:第一,管理制度随着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更规范。管理制度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制度上,例如餐饮开支和资产管理等等;第二,随着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被削减,部分资金来源被财政监控,经济管理重点开始变为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需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经济管理特点的认识和分析,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需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1.资金来源单一
首先,事业单位的性质与一般的盈利性机构不同,通常情况下只会发生损耗和支出,其日常运行并不产生收入。其次由于资金来源受到监控,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经费,受到财政经费缩减的影响非常大,其维持生存的环境非常脆弱。
2.经济管理制度落后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由于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重点变为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所以经济管理制度的意义显得非常重大。经济管理制度落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事业单位忽视经济管理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二,经济管理制度有漏洞,修订不及时,脱离实际;第三,相关人员对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经济管理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中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出现的主要是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和发票支票管理的问题。
(1)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问题
事业单位可能存在忽视相应的会计准则的要求,工作人员权责不清,支出项目如公款购车、餐饮住宿费、燃油修理费等等超标的问题。同时相应的监督审计制度存在漏洞,最终导致出现各种收入不入账、使用白条替代收据等等危害事业单位来源单一的资金的安全的现象。
(2)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问题
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固定资产的构建和管理上。事业单位对于构建固定资产的态度过于轻率,导致固定资产闲置,并且产生大量折旧费用。同样地,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存在疏忽,导致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不高,维护和报废方面管理不规范,造成国家和事业单位的资产流失。
3.相关人员的配置和素质不达标
事业单位的相关经济工作的人员配置不合理,人浮于事,并且人事不匹配,权责不清,导致了事业单位过于庞大,效率不高,员工积极性受挫。包括领导和职工在内的经济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同时经济管理和监督制度落后、不健全,容易导致经济管理的低效率和低水平。
三、对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建议
对于以上提出的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特点,在管理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和监督审计制度
这是解决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式。通过透明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工作规范,提高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事业单位的高效快速发展。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需要得到保证,只有落实到工作实践中,管理制度才能发挥作用。同时完善的监督审计制度也要起到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确保经济管理的成果作用。
2.加强对资金和资产的管理
这需要做到对收支作出合理、有远见的预算,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收支的控制。资金的管理要注重严格控制不必要的经费支出,重视发票支票的管理,避免浪费。在监管范围内,事业单位的资金不仅要节流,还要做到开源。在保证合法性的同时,事业单位应该尽量保持资金来源的多样性,降低对财政经费的依赖性。资产的构建需要严密的论证,保证利用效率,严格遵守维护、折旧和报废的相关规定。总而言之,对于资产要做到跟踪管理,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合法高效。
3.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加强教育和培训
改革要求事业单位精简人员,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支出,做到人得其事,事得其人。这对于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和效率有不小的助益。对于相关经济工作人员要加强教育,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责任感,重视职业道德。同时专业性培训有利于提高职工的专业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四、总结
事业单位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服务性机构,对于社会大众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在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经济管理问题,但是通过事业单位改变观念、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和改革,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缓解和解决。希望本文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建议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得到提高和优化,有力地支持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促进社会进步,惠及社会大众。
参考文献:
[1]孙永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3(09):196-196
篇3
我国存量资产规模已居世界前列
2014年,做出了我国经济正处在“新常态”的重要判断,这无疑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国务院总理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作为与国际市场密切关联的经济体,我国不可能独善其身,现在总的走势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稳中有难。
那么,究竟难在什么地方?其中最难的恐怕是存量资产不断增加,经济的流动性严重不足,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眼下我国金融资源存量巨大。2014年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金融机构总资产达172万亿元。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增长放缓的压力,而这种压力首先反映在金融企业信贷状况恶化,不良率上升。根据银监会的监管指标, 201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长2493亿元,占比达1.5%,较年初增长0.25个百分点,创出近年来的新高。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银行业不良率进一步上升的态势不会改变。
同时,实体企业存量资产规模也非常庞大。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仅2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就达2.7万亿元。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危机传导频繁,市场更加变幻莫测,微观经济难题的生成机理不仅长期存在,而且生成机理造成的难题将越来越复杂,这决定了企业在创造增量的同时,也将长期创造存量。我国企业总数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创造存量资产的“机器”也将不断增多,尤其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存量资产规模已居全球前列。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挑战,该如何破解?笔者认为,需要在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同时,建立市场化的微观经济金融救助机制,从而让结构优化起来,让存量资产流动起来,进而激发微观经济活力,为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创造基础。
其实,微观经济金融救助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能力。我国经济的微观经济金融救助能力还比较弱,使得那些值得救助的企业无法获得救助,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新业态的形成。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有力的
微观经济金融救助商
当今,我国经济发展不需要再增加规模化类型的金融机构,而是需要能够解决微观经济复杂难题的金融救助机构。对我国微观经济而言,锦上添花固然需要,但更需要雪中送炭。银行可以锦上添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则能够雪中送炭。
全国每年大约有40%的企业在困境中挣扎,渴望着有人雪中送炭。实际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一直在充当微观经济金融救助商的角色。
曾名噪我国股市,简称为“渝钛白”的重庆渝港钛白粉股份有限公司,因其全部投资来自银行贷款,财务成本过高,从上市的那天起就开始亏损,无力偿还银行贷款,银行也不再为其提供贷款,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不得不停产,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首批8家“PT”(特别转让)公司之一。当时该公司7.48亿元不良金融债权被剥离给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后,通过股权重组、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结束了长达4年的恶性亏损,摘掉了PT帽子,越过ST,一步到位恢复上市交易,成为我国第一家恢复上市交易的PT公司,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作为特别承销商,是我国第一家成功将PT公司恢复上市交易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民们也第一次分享到了PT股票直接恢复上市交易的喜悦。从此,我国股市便掀起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概念股”的投资浪潮。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在此后的10多年里,累计收购处置金融不良债权本息合计近1万亿元,帮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数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数百家农村信用社和信托公司化解了金融风险、盘活了信贷资金,解决了100多万家企业的债务链问题,安置职工就业6.5万人。其中,通过开展并购重组业务,化解了196亿元的金融债权风险,帮助60多户企业免于破产,成功拯救了天一科技、上海超日等10多家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
笔者认为,所谓微观经济金融救助服务商,其使命应当专注于微观经济的发展,用特殊而又综合的金融手段来解决微观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其他金融机构无法解决的复杂难题,借此推动微观经济健康发展,从而为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创造良好的微观基础。
目前,政府也非常期待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微观经济金融救助的作用,使其成为微观经济金融救助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已经下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仅可以开展金融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业务,而且还可以开展包括企业应收账款在内的非金融不良资产业务,这将保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更好地发挥微观经济金融救助商的作用。
那么,转型后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已经不再是一个政策性的金融机构,更不是慈善机构,还能够一如既往地发挥微观经济金融救助作用吗?能够解决经济新常态下的微观经济难题,从而为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微观基础吗?
笔者认为,这要取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构建的商业模式如何。也就是说,其商业模式的构建,是否具备救助的对象、功能、方式和策略,能否通过救助者与被救助者的资源整合而形成价值创造、价值获取和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及商业架构。
笔者认为,拥有这样的商业模式的金融机构,就能够充当我国微观经济金融救助商的角色。
篇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当时各方都能接受的政策模式和政策工具,以政府为主导的选择性产业政策成为中国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渐进式转型的重要方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不断减少了对微观经济的计划管理或行政干预,因而不断释放微观经济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但是,这种选择性产业政策仍保留了大量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这种产业政策模式的缺陷与不良效应日益凸显。近年来,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现行的产业政策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与应对新的挑战,越来越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与竞争力提升,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产业政策模式的转型。
迫切需要推动产业政策转型
1.现阶段产业政策的特征与突出问题。现阶段中国的产业政策是典型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在这种政策模式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政府“驾驭”市场、干预市场与替代市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目录指导、市场准入、项目审批与核准、供地审批、贷款的行政核准、强制性清理等直接干预市场型的政策措施,仍是当前产业政策主要的政策工具;二是选择特定的具体产业以及产业内特定的技术路线与工艺、特定的产品甚至特定的企业进行扶持,而选择另一些进行限制或者强行淘汰,以此“指导”市场、替代市场。
近年来,这种产业政策模式的缺陷和不良效应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障碍。首先,这种选择性产业政策的模式带来较为广泛的寻租行为,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衡,诱导企业家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寻求各种优惠政策上,相应地减少了企业适应市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等方面的努力,并降低整体经济体系的活力。第二,投资审批、核准及市场准入等管制政策,由于限制和扭曲了市场竞争,对产业的效率提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不必要的投资审批和核准还阻碍了企业对市场需求增长和结构变动做出迅速反应,给企业经营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带来困难。第三,目录指导政策往往忽视经济发展阶段而片面追求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工艺,同时把本来具有市场需求的产能看作落后产业并加以淘汰。第四,在一些重工业领域,片面强调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导致企业脱离自身需求和能力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并导致大量低效率的兼并重组。第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实施中,过于注重补贴生产企业与生产环节,导致这些行业的企业热衷于扩充规模,而疏于研发、创新与效率改进。
2.中国已不再具备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基本条件。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中国越来越不具备继续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基本前提。选择性产业政策行之有效的基本前提,是政府能在各个时点上正确挑选出未来一段时期“应该”发展的产业、产品、技术与工艺。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前30年里,由于中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在产业结构的演变、技术、工艺路线还是在产品设计、商业模式等方面都有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供借鉴模仿,还存在一些有利于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的条件,而在经济新常态与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则完全不具备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前提条件。
从消费需求来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政策部门更难选择应该培育什么消费产品、不应该培育什么消费产品。而从投资需求来看,传统产业投资相对饱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但是新的投资机会也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政策部门更难确知哪些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会成功并成为市场的主导。而从技术与供给层面看,随着整体技术水平向技术前沿逼近,在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已经没有可供借鉴的发达国家成熟经验,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同样的高度不确定性。新工业革命则会给未来产业和经济发展在新产业、技术、市场、业态、生产方式与组织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带来高度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基于传统产业发展经验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完全失去了作用的基本前提。
3.产业政策的取向与重点迫切需要转变。新工业革命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迫切需要将产业政策的重点转移到“为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创造有利的市场制度与市场环境”方面来。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中国经济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来激励企业不断提升效率与积极创新,来探索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的市场制度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则是关键。当前,中国在市场制度与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实施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不利于公平竞争,阻碍优胜劣汰,并且行政管制过多过滥,不利于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滞后;相应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对于违反契约、不公平竞争、不正当竞争的行为缺乏有效制约。
第二,经济新常态和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技术创新及创新驱动。激励、支持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也一直是发达国家产业政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成功追赶型国家(日本、韩国等)在工业化中后期亦将产业政策的重点转移到鼓励技术创新,特别是构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和创新体系方面。然而,中国的产业(技术与创新)政策着重于主导创新资源配置,疏于构筑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与科技公共服务体系。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技术创新与市场脱节,企业在指定的技术路线上进行低水平、重复性的研发活动,并诱发企业释放虚假信息骗取国家给予的研发经费,导致整个社会创新效率低下,妨碍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转移。
应以功能型产业政策作为产业政策转型的方向
1.功能型产业政策的特征与主要内容。功能型产业政策是“市场友好型”的产业政策,它是以“完善市场制度、补充市场不足”为特征。在功能型产业政策中,市场居于主导地位,政府的作用是增进市场机能、扩展市场作用范围并在公共领域补充市场的不足,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决定性作用。功能型产业政策的重点放在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决定性作用提供完善的制度基础,强化保持市场良好运转的各项制度,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培养人力资本以适应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支持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功能型产业政策尤为注重促进企业创新与能力建设,特别强调通过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市场制度与市场环境,构建科技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技术转移平台、科技成果评估与交易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等科技服务公共平台,以及对于创新活动的普遍性支持,来促进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2.当前中国转为实施功能型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实施功能型产业政策。当前中国的市场体系仍不健全,计划经济思维影响仍然存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中面临的诸多障碍(例如产能过剩、创新动力不足等),看似是“市场失灵”,实则是市场制度不健全和政府广泛干预微观经济的结果。试图通过政府对微观经济更为广泛和细致的管束来治理这种所谓的“市场失灵”只能是南辕北辙,会进一步抑制市场的活力,导致制度缺陷或“政府失灵”更加难以得到解决。面对这种所谓的“市场失灵”,产业政策要做的不是管制和替代市场,而是应当矫正与完善市场制度,促进市场主体之间自发协调机制的发展,通过市场主体持续试错、反复试验与创新实践,寻求有效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路径。产业政策作为政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不应当是政府替代市场的工具,而应当是政府增进市场功能与扩展市场作用范围的手段。
全面深化改革迫切需要产业政策转型。当前,中国实施的产业政策具有比较强烈的干预市场、管制市场与替代市场的特征,这些产业政策大多效果不佳,由此带来的不良政策效应却日趋突出,且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而功能型产业政策与深化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高度一致的,并可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
构建功能型产业政策体系的若干建议
对于当前中国而言,构建功能型产业政策,就是要从政府替代市场、干预市场的政策模式,转到增进与扩展市场、弥补市场不足的政策模式上来。这一方面迫切需要政府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对于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政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并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并在“市场失灵”与外部性领域积极作为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调整产业政策取向,减少政府直接干预。一是放弃选择特定企业、特定技术、特定产品等进行扶持的产业政策模式,而将政策取向转为维护公平竞争、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二是除生态与环境保护、生产与产品安全方面可适当保留外,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审批、核准和准入管理。三是取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指导目录,转为实施“负面清单”管理。
第二,完善市场制度与市场环境。一是加快完善与规范市场行为相应的法律体系及其执行机制。二是改变土地等重要资源由政府主导的配置方式,让市场在要素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三是完善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体系及其执行机制,以法治建立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并修改与职务发明相关的法律规定,增强对职务发明人创新活动的激励。四是完善环境保护体制,建立全国性的企业污染排放在线监测网络和遥感监测网络,推进有关资源环境的税收制度改革。
第三,构建有利于创新技术扩散的市场环境与创新网络。一是以设立“独立运转、服务企业”的工业技术研究院为抓手,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二是建立全国性的技术转移平台,这个服务平台应以能集供需信息收集、信息咨询、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为企业寻求合作伙伴、受理与评估交易项目、专利保护咨询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身,重点促进创新成果的转移与转化。三是协助建立合作各方(合作创新或创新联盟)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四是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保障体系。
第四,建立多层次的产业人才培养体制。一是鼓励高校与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合作,培养既懂科研又懂管理的实用型创新人才。二是加强“精英型”的实用技术人才和工程人才的培养、培训,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与高技能的产业工人。三是发展职业技术学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广大产业公认的技能水平。与此同时,借助政府扶持的培训项目,针对机床操作、通用工业机器人操作等重点工艺设备进行有重点的培训,提升制造业的整体劳动生产率。
篇5
现就执行《关于归集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的通知》(京房地物字〔1999〕1088号)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1999年1月1日以后签定房屋买卖合同的新建商品住宅(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及与住宅结构相连的非住宅等)的购房者,在办理立契过手续前,应按房屋买卖合同上标明的购房款的2%交纳商品住宅维修基金。
售房单位将其商品住宅转为租赁、经营或自用的,也应按本通知规定交纳维修基金。
二、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由市和区县小区办代收。在区县房屋交易管理部门办理立契过户手续的购房者,其维修基金由各区县小区办代收;在市房屋交易管理部门办理立契过户手续的购房者,其基金由市小区办代收。
市、区县小区办在代收维修基金时,须向购房者开具市财政局统一监制的“北京市住宅维修基金专用收据”,并在收取维修基金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其转入市房地局指定银行的维修基金专用帐户。
三、交易管理部门应在审核查收小区办开具的“北京市住宅维修基金专用收据”后,方可为购房者办理立契过户手续。
四、1999年1月1日以后签定商品住宅房屋买卖合同、已经办理完立契过户手续但未交纳维修基金的购房者,应到市小区办办理补交手续并由市小区办为其开具“北京市住宅维修基金专用收据”。
篇6
股票市场是沟通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重要平台,研究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关系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资产价格渠道依附的平台是否存在;股票市场的波动直接与企业的市场业绩相关,因此股票市场使货币政策作用于企业市场业绩有了基础。
一、国外相关研究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起到重要作用,Mishkin(2003)的研究表明股票价格通过投资渠道、财富效应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和流动性渠道沟通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投资渠道的理论基础就是TobinQ理论,股票价格上扬时,企业市场价值大于其重置成本,TobinQ值会随之增加,促使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企业对新设备的投资也将增加,最终使总产出增加;财富效应理论的首创者Modigliani认为股票价格上涨使微观主体财富增加,刺激消费者的当期与未来消费,进而促进经济体总需求与总产出的增加;资产负债表理论认为股票价格上升,企业净财富提升,带动企业可抵押资产价值上升,外部融资溢价降低,从而刺激了企业的投资需求,最终推动产出增加;流动性渠道认为股票价格上涨增加了微观经济主体的流动资产比例,对未来发生财务危机的预期降低,于是将增加固定资产等的配置,从而拉动了总需求与总产出。然而,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是否有影响,以及对这种影响如何定性这一问题,研究者对之莫衷一是。Levine and Zervos(1996)证明了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Harris(1997)对此观点并不赞同,其经验证据表明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只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他还指出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致使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不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当弱,而发达国家股票市场活跃程度确实解释了人均GDP的增长率。
对于是否应该将股票市场纳入货币政策制定的视野中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争议。B. Friedman(2000)利用较长时期的数据对美国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股价对通货膨胀与产出并不产生显著影响,所以股价不会对货币政策的制定传递有效的信息。Rigobon and Sack(2003)的研究却认为股票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经济,标普500指数上升5%,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会使居民部门所持财富增加5780亿美元,假设股票市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为4%,则总消费将相应增加230亿美元,带动GDP增长2.3‰,足以显示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因此美联储应将股票价格波动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因素。反过来,货币政策也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Rigobon and Sack(2002)利用美国公司数据检验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股票指数与货币政策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当短期利率上升25个百分点,会引起标普500下降1.9个百分点。同时Brown and Ball(1967)认为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不仅能从其波动中得到宏观经济及其政策的变化,而且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会计业绩。
二、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资本市场体制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异,发展程度分属不同的层次,所以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与国外研究也存在不同,吕江林、朱怀镇(2004)用实证方法研究了股票市场所产生的财富效应与资产价格效应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他们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效用。
至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的结论与国外也存在差异,王一萱、屈文洲 (2005)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来说,两个市场的资金和价格变动无法相互影响,这项研究认为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是两个独立运行的市场主体。贺京同(2002)对此则持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在一级市场上,虚拟资本会显著影响经济活动的运行,上市公司通过直接融资渠道在一级市场进行的股票融资不可避免的造成其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降低,致使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的效力相对减弱;同时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为保证获取资本利得与避免资本缩水,不断地增持或者减持虚拟资本,使资金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转移,股票价格因为资本市场上资金存量的变动而波动,而货币政策的转变不断调节资本市场上的资金存量,虚拟资本在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递链条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资本市场上的虚拟资本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同时裴平、熊鹏(2003)提出了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负面反制作用的观点,也即股票市场的“漏斗”效应,他们将宽松货币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归结为:宽松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大量货币供给“渗漏”到股票市场,而不是作用于实体经济中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等环节,使我国积极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进一步他们认为出现货币供给在股票市场“渗漏”的原因是公众心理预期变化、收入分配差距悬殊以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我国学者对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没有达成一致观点,这可能与我国资本市场本身的发育程度有关,但是他们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探索了一条从货币政策到资本市场再到微观企业的研究通道。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2002)分析了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提出的若干挑战:以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受到挑战,股票价格的变动已经开始对一般商品价格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更加复杂,他们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应关注股票价格的变动,但不能把它作为货币政策决策的决定因素之一。
这些研究表明,在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国家,股票价格确实具有一定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并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但我国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方向尚不明确。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相互关系的存在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搭建了联结纽带,但就股票市场来说,其风险大、易波动,如果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之间的这种联系确实存在,那么股票市场的波动必然会带动实体经济波动,所以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波动。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管制、规制与监管都是英文“regulation”的不同翻译,对于日本学者的著述倾向于将它译为规制,如金泽良雄在《经济法概论》一书中第一编第四章所谈及的问题就是“经济法中的规制”,植草益的《微观规制经济学》等。对于英美学者的著述则更倾向于使用管制,如丹尼尔•史普博的著作是《管制与市场》,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等。而在国内的经济学著述中,管制与规制的运用也无统一的规范,如王俊豪所著《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马昕等所著《管制经济学》,谢地所著《政府规制经济学》,王雅莉所著《公共规制经济学》,张维迎的《管制与信誉》等。在经济法学著述中,结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学者们大多数使用的是市场规制,如漆多俊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十章所述内容即是“市场规制法原理与制度体系”,监管在经济学领域很少见,但是在法学领域,有的学者将市场监管法和市场规制法并列为微观经济法范畴,是干预市场微观领域的不同手段。如卢炯星认为,市场监管法与市场行为规制法同属于微观经济法范畴,但两者却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在与法律密切联系的层面上,管制、规制与监管并无本质区别,既包括与此相关的政策,也包括为实施政策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有学者认为:管制原意是指有系统地进行管理和节制,并含有规则、法律和命令的基本含义,通常理解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限制,要比监管的范围大的多,监管只是管制的一种,是从维护安全,降低风险角度进行的管制。管制与规制并无不同,只是“regulation”的不同翻译而已,无论管制更多的适用于政策性讨论也好,规制侧重于管制法律表现形式也好,这些区别对于实质性研究并无意义,因此我们的研究重点不应该是刻意追求到底是该用规制还是用管制,而是应当着眼于经济运行的整体来掌握适用的范围以及与其他经济管理方法的区别。
1.1管制(规制)的性质
丹尼尔•耶金在他的一书《制高点——重建现代政府与市场之争中》写到的管制(规制)在战前与战后被接受的程度和内容有非常大的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查看了相关资料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战前的管制(规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制,政府的手伸向市场的各个微观领域,因此它指的是对微观经济领域的直接监督和管理。而凯恩斯主义则将政府从微观拉向宏观,主张管理总体经济而不是具体的市场运作。因此,凯恩斯主义被赋予了另外一种名称“政府干预”,用与区分政府管制(规制)。丹尼尔•史普博认为管制是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者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者特殊行为。金泽良雄认为规制可以理解为是对于一定的行为规定了一定的秩序,而起到限制的作用,经济法规制的对象就是经济生活涉及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循环的全部过程,并包括与此有关的金融、运输等。维斯卡西认为,政府管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政府的主要资源是强制力,政府管制就是以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这种强制力。植草益认为,政府管制是社会公共机构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我国学者王俊豪则将管制定义为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机构),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因此,管制(规制)的性质是对微观经济领域和主体的干预。
1.2监管及市场监管法
监管,有学者将其解释为监督和管理,但其并不是监督和管理的内涵的简单相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国外有学者认为:监管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经济个体自由决策所实施的强制性限制。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监管就是由监管者为实现监管目标而利用各种监管手段对被监管者所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和主动的干预和控制的活动。卢炯星给监管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监管就是市场运作的条件下,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为目的,政府对市场经济行为的干预和干涉,或者说,监管就是政府根据法律制定与执行规章的行为,因此,市场监管就是监管主体制定各类市场的行为规则,并通过执行这些行为规则来减少市场失灵、构建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市场竞争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监管法作为经济法需要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与市场的矛盾不断加深,而逐渐进入法学家们的研究视野中。目前学界关于此方面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不多。但是,市场监管法在微观经济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调整市场在运行过程中,监管主体对市场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市场监管法不仅是市场主体进行市场运营的准则,也是市场监管主体依法监督、持续审慎监管、有效监管的依据,对于保障市场的安全与秩序、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市场公平有效的竞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市场监管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它是属于经济法,而且应当是经济法的独立组成部分。它与市场规制法虽然都是调节微观经济的法律,但是作用的领域却各不相同。经济法学界注意力普遍集中在体现调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宏观调控法和维护市场竞争的微观市场规制法,对于市场监管法很少提及,这在各个法学著述中可以发现大多学者将经济法的内容分为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如漆多俊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学》,邱本的《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等。有的则用市场规制法包含了市场监管法,但是对于两种微观领域的调控措施又没能很好的协调两者的差异。在研究微观经济立法时,没有必要区别市场规制与市场监管,因为微观经济活动的配置应该交给市场,政府只是在市场失灵时的一个次优选择,所以微观经济领域的立法就应该本着少管,间接管理的原则。当需要管理一项经济事务时,根本不用区别是规制范畴还是监管范畴,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是什么时候管以及如何管的问题。
2干预与调控
干预一词在国家与市场的博弈过程中似乎历来就被视为国家或者政府的一项权力,在读了丹尼尔•耶金的《制高点——重建现代政府与市场之争》一书后发现,在英美国家,管制与干预有过一次巧妙的交锋,而分水岭就是1929年的经济危机。此后大多数文献都使用的是干预,以区分危机前的管制。探究其中的原因,是凯恩斯和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所引起的变化。众所周知,经济危机后,美国民众强烈呼吁政府出来“主持大局”,他们一方面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利用自己的权力增加就业、降低通货膨胀、恢复市场等,而另一方面,特别是曾经一度控制市场的资本家们,害怕政府的介入会影响到他们的活力和发展,不想再回到20世纪初那种被管制的时代,更不需要一个什么都管的政府。因此,在这种踌躇中,管制逐渐淡出美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政府发现他们试图再次激活管制的计划有些力不从心。
调控一词在西方很少被使用,而在我国的经济学和经济法学领域被使用的频率很高,特别是当与另外一个词——宏观一起使用时,就构成了通说认为的国家调整经济的两大手段之一,即宏观调控。调控与上述的干预在特定语境下有着同样的内涵,就是国家对宏观经济生活的管理与监督。
2.1干预
即使是对政府干预最具权威性的斯蒂格利茨的著作《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也没有对干预一词进行解释。但是他有一段形象的描绘来说明政府干预是对的,这对于理解干预有一定帮助:保险公司不能完全区分高风险与低风险的客户,对同样巨额财产保险收同样的保险费吸引的往往是高风险的客户,低风险的家庭买保险的可能性比较小。有那么多高风险客户,保险公司的赔偿金额巨大,所以公司进行“干预”限定保险范围,不让人们想保多少就保多少,这样做可以激励人们安装防火系统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火灾风险。又如劳资关系,纯市场体系,假定雇主掌握每个雇员的大量信息,那就可以经常调整工资以便使每个人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偷懒的工资少于勤快的。但是雇主并不掌握所有这些情况,所以走捷径采取某些“干预”,如补贴午餐费,以提高积极性从而提高平均生产效率。从中文词义来讲干预的意思是过问别人的事情。干预是一种外在力量的影响,市场有着自身的运作机制如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价值规律等,政府对其进行干预的确是一种外来权力的干涉,相对于政府来说,市场的确是“别人的事情”。在看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发展历史,由于过度的竞争导致垄断妨碍了自由的市场环境,于是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先有市场和市场失灵从而产生了经济法。这也足以说明,在私有制度国家,使用干预一词是非常的贴切,虽然即使学者们也没有做如此的区分,如马克•波尔曼在他的文章《美国联邦政府的历史演变与国家的经济角色》中谈到19世纪末政府的经济政策时使用的是:干预的加强,并没有使用当时流行的词语管制。在国家与市场不断协调的今天,用干预来表示宏观领域的调节,用管制来表示微观领域的管理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方向。
2.2宏观调控
漆多俊给宏观调控的定义是:国家用以调节经济的各种引导促进方式发达并形成系统后的综合体现,是国家运用引导促进系统调节经济的基本方式,国家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和总体角度,运用国家计划、经济政策和各种调节手段,引导和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以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发展。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由于国家经济调节的本质是宏观和总体的,作为国家调节基本方式之一,国家所运用的引导促进方式也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宏观和总体上的引导和促进。国家引导促进的主要着眼点和目的是社会经济的宏观结构和总体运行,所实施的措施重在影响社会经济的全局,而不仅仅触及某些局部和个体。宏观调控的作用方式具有指导性,并非强制干预或者直接参加经营活动,而是按照宏观规划目标和方向,给社会经济活动者以指导、鼓励、帮助和服务,引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调控本身具有内在力量自发作用于外在的意思,中国政府相对于中国的市场经济来说是一个内部的力量,是政府建立了市场,并且运用自身的权力来规范市场运行。可以说是自己建立自己管理。因此用调控代替干预来说明政府在宏观领域的调节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历史和国情。
3我国的选择——以规制(监管)为重心的探索
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法的制定,应当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味的效仿英美国家或者采用单一的手段,而应该是:立足宏观调控,微观领域重在研究哪些规制(监管)是现阶段必须但是长远要“退出”的,哪些无论是现阶段和长远都要“退出”的,哪些现阶段很“弱”而长远需要加强的,哪些是现阶段和长远都是必须的。并且完善和发展宏观调控法、以及市场规制(监管)法,明确二者的界限,发现二者的联系,从而能够灵活的运用于实践当中。
在研究经济立法时,我们要有这样一个逻辑起点:具体的政府市场经济活动和经济立法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徐杰老师用了一个很贴切的词语——互动。首先要考虑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变化是如何影响法律体系的建构和运转,其次是法律的制定和适用又是如何影响政府管理经济秩序的形成。在经济立法研究过程中,应当把政府规制(监管)视为研究的重心,这不仅因为宏观调控的理论研究远远丰富于对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政府规制(监管)是直接作用于各个市场主体和具体的经济活动中,一旦政策有所偏差,市场参与者将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微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是主导,所以对于市场规制(监管)的研究更侧重于个案的分析。我国有着很深的计划经济传统,如何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规制(监管),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规制(监管)确实应当成为经济法研究重心的深刻的体制原因。
有了这样一个逻辑起点,我们的研究应该遵循这样的逻辑不断深入:(1)国家规制(监管)市场经济的度;(2)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如何影响经济立法;(3)我国经济法应该有怎样一种体系框架。
3.1确定政府规制(监管)的度
理论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可是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因为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活动,要作一个定量分析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个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受许多因素影响下,不断维持这一种动态平衡。
3.2规制(监管)程度对经济立法的影响
法律规范对政府规制(监管)权限的界定以及对政府取得、行使规制(监管)权程序的规定,在加大了政府管制成本的同时,又对政府管理活动形成了监督,因此在防止政府过度规制(监管)或者滥用规制(监管)权方面具有提高政府管理效益的作用。但是由于政府规制(监管)要发挥作用主要还是依赖政府机构主动行使权利如处罚权,因此规制(监管)的效率又会因这一制度安排而降低,在这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政府规制(监管)失败。因此,我国经济立法应当一方面加强对政府权力的限制,防止权力寻租的出现如将行政垄断纳入反垄断法调整范围,另一方面在一个个具体经济法律关系中努力发掘传统法律救济的资源,关注行政处罚、私人诉讼以及公益诉讼等多种救济手段的有效结合。
篇8
一、西方经济学流派发展进程
(一)古典学派
古典学派诞生于1776年英国的工业革命,当时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生产技术和经验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并且在世界范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从而促使古典经济学学派的诞生与发展。该学派遵从经济规律,认为经济规律会主导价格和要素报酬,认定价格体系可以很好地配置生产资源,十分信赖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不需要政府给予任何干预,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嘉图和亚当斯密。古典学派有两个比较著名的理论,一个是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绝对优势理论,一个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
(二)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学派创始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新古典学派产生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包括分配论和价格均衡理论,主张将供求论、边际效用论、生产力论以及生产费用论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全竞争的前提。新古典学派的核心理论是均衡价格论,认为不同需求量和产品价格的构成是由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决定的,并以均衡价格论替代了价值论。并在均衡价格论基础上发展出分配论,对国民收入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占比例的大小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比例大小由各自的供求关系主导的均衡价格决定,并认为经济总量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组成的。
(三)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高涨、产出能力严重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了经济倒退。凯恩斯主义可以解释为总需求管理,对经济萧条作出了科学解释:“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所以需要政府发挥经济主导作用,通过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去拉动需求增长,促进经济消费和投资,进而带动经济复苏,恢复正常运转。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IS-LM曲线,是由凯恩斯主义者希克斯总结并写出来的,是对凯恩斯主义最好的阐释。但是却受到了新古典学派的质疑与批评,认为凯恩斯主义将经济学又重新拉回了古典经济学领域中。
(四)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的众多追随者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凯恩斯主义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重新研究,并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繁荣和通胀的分析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萨缪尔森、托宾以及索洛等,学派理论观念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萨缪尔森所著的《经济学》,强调了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去调节社会经济总需求,促进就业、消除经济危机。并且提出了混合经济论,以此应对经济制度方面的问题。
(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诞生于七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涨,失业率很高,并且通胀问题严重。由此引出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分析模式,并由此演化出经济发展体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相信并十分依赖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出清、理性预期以及自然律假说四个假设,认为私人经济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货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是中性的,货币在短期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中性的。并对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作出了批判,认为其主张的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害的。
(六)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是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学流派,其汲取了凯恩斯主义中经济学理论上的不足,并在新古典宏观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发展出新凯恩斯主义,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建立了微观经济基础,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
(一)代表个体分析模式问题
经济学经典的分析模式是代表个体分析,可以将微观分析和总转化当作宏观总量,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必要工具。代表个体分析模式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社会经济个体数量多,并且个体差异大,代表性个体分析的工作量太大,无法准确把握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和信息,容易出现误差和失误。第二是该模式的分析前提是假定个体本身存在缺陷,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代表个体的占比是一小部分,使其代表性遭受巨大的质疑。第三,在代表个体分析模式下,总量如果假定合理,其在分析时也会受到经济市场中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加总行为出现问题,得到的结果并不是统一的和固定的。
(二)理性预期分析模式问题
在理性预期分析模式下,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新古典学派认为宏观经济的理性预期分析需要建立在个体行为最优化的基础上,认为经济主体的发展就是宏观经济理论覆盖下的最优经济行为。但是,在理性预期分析模式下,完全理性的经济活动和行为是不存在的,个体的经济行为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不断发生变化,如果采取理性预期分析的方式去预测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无法做到完全准确的预测和分析。
(三)计量验证分析模式问题
计量验证分析模式在经济学中使用比较多,并且相对常规的分析方法,首先要提出问题,并引入函数模型,然后提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数据分析的形式去开展计量验证分析。经济学流派会根据自己对宏观经济微观基础问题的理解和研究成果,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函数模型,进而对经济系统开始假设,并使用数据工具去推理、演绎,得到经济规律的数学表达。在计量验证分析过程中,分析的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利用提出的问题脱离实际,函数模型使用不当等。分析模式的问题容易导致过于理想化的缺陷出现,并且分析过程中有很多关键性的因素是无法被准确量化的,使得分析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三、西方经济学流派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
西方经济学流派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化,经历过迷茫,也获得过成功,其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的辨析还是比较到位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具体划分,应该从凯恩斯主义说起,但是其革命的根本目标是颠覆,并不是分立。当然,凯恩斯的颠覆思想也受到了很多质疑的,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会受到经济政策的影响,使得其相关的问题分析出现错误。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没有微观基础,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是无法正常开展的,无法获得正确的分析。另外,正是因为存在质疑,才会一直推动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发展与演变,引导经济学者不断探索着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问题,致力于找到两者的协调发展途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对经济做出最准确的解读和辨析。
篇9
关键词:市场监管;职能;监管权;行政责任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03-02
一、整合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
(一)整合市场监管的基本理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由主要是由于市场存在失灵。因为现实经济活动中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这也正是政府作为一个调控主体(当然还有其他的主体,如非政府组织)参与和干预市场的根本理由。市场失灵分别体现在微观经济层面和宏观经济层面。微观经济层面上的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1)垄断和不正当竞争;(2)外部效应;(3)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源配置低效;(4)市场无法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宏观经济层面的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1)市场无法实现更公正的收入分配;(2)市场无法形成稳定经济的导向。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政府的经济职能进行重新划分,从而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下,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的内在问题即“市场失灵”。市场监管成为矫正“市场失灵”的手段之一。
(二)整合市场监管的重要意义
市场监管的主要目的是矫正市场失灵,并基于法律制定相关规范标准,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及伴随其经济活动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规范和控制。[1]可见,政府市场监管职能是否充分发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能得到有力保障,也关系到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是否不受侵害,关系到整个市场经济发展是否平稳健康,进而关系到政府形象以及社会对政府能力的信任度。加强政府市场监管有助于构筑公平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竞争环境,从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民生产生深远的意义。
二、整合我国政府市场监管的实际困境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改革不断推进,使得中国的政府经济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由过去的直接控制逐渐转向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由此,市场监管的改革之路已经全面铺开,大部制机构改革的初衷在市场监管领域体现了具体的要求,契机的出现也充满了挑战。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国目前的政府市场监管职能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职――市场监管职能的定位不当
1. 弱化市场监管职能的倾向
现阶段,党和国家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定位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很多人简单地将政府职能局限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从而忽视甚至排斥政府的市场监管等重要微观管理职能。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和合法高效的市场监管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方面,忽略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阻碍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因此,政府和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何把握各自的“度”是我们应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
2.传统的全能型市场监管理念的阻碍
由于我国受计划经济种种理念的长期束缚,全能型的市场监管模式未得到根本改变,政府很多时候还是只注重直接和具体的市场监管,为了管理而管理,把握不了从宏观上进行协调、疏理和监控的方向,政府的“手”处处可见。虽然只要有政府和市场存在,政府就有市场监管职能,但必须要在市场无能为力的领域或市场失灵之时正当发挥其职能,达到市场监管的真正目的。
(二)权――监管权的分割与分散
1. 监管权的分割
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管理部门按产业分工,因此,中国经济性监管机构多采用分业监管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可以保证监管机构可以作出更好的决策,但这种模式增加了监管机构被单一利益集团,特别是它所监管的企业俘获的可能性;[2]并且这种监管权的分割可能会使得彼此有内在联系的相关产业无法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并影响到相关产业政策的全局性和协调性,降低市场监管的权威性、公正性和高效性。
2.监管权的分散
除了监管权的分割外,在同一领域,同一监管权也被分散到不同的监管机构,甚至分散到了宏观政策部门和不相关的执法部门。比如,在食品监管领域,从“田间”到“餐桌”、从养殖加工到市场流通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部门监管。虽然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模式做出了明确规定,可“苏丹红”、“注水猪”的阴影还未完全消除,三鹿奶粉的风波再次让人们对政府市场监管质疑,其根源在于监管主体的多元化造成“谁都能管、谁都不管、容易的就管、难度大的就推”的现象,导致重兵把守的领域屡屡成为悲剧的发源地。
(三)责――市场监管主体行政责任的缺失
1.行政责任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政府市场监管主体的行政责任的确定有赖于一个职、责、权明确的监管体系,只有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才能明确行政责任。但由于我国体制性的缺陷导致监管主体权责不清,没有用严格的法律规范制度来明确行政责任,导致市场监管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膨胀。在没有明确的法律和法规授权下,无法依法监管、依规监管,不仅影响市场秩序的公平性,而且使得行政责任追究往往成为空谈。
2.行政责任主体要素的缺失
行政责任主体模糊不清,由谁对谁行使责任追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以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例,其中“5.2责任追究”条款规定:对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其中行使行政责任追究权的主体是谁,受追究的市场监管主体是谁,这个责任是什么人的责任,我们无从知晓。
三、整合我国政府市场监管的现实途径
(一)正确定位――政府应树立并强化正确的市场监管理念
我国的市场监管体系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得到发展的,取得了成绩,也走过弯路。美国学者奥肯说过:“市场的运行事实上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各种强制性权力。国家运用这些权力,建立并障市场上的权力,直接提供某些基础的服务,并间接地创造出信任、理解和有安全保障的环境,这对企业日常生活是生命攸关的。” [3]因此,政府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市场监管职能,并以系统思维和创新精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关注民生为目标,全面调整市场监管程序、配置和整合市场监管资源,以形成规范有序、合法高效的政府市场监管体系,为经济主体创造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平稳规范的市场秩序。一方面,我们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和控制。另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自生自发的,而是政府公共权力积极推动的结果,良好的市场秩序便不能自发形成,这就需要强化政府培育市场方面的职能,加强市场监管,这两方面就决定了我国市场监管的职能转变的一个基本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主要的变化在于政府放松了对经济性领域的监管,而加强了社会性市场监管。当然,无论是取消监管、放松监管,还是加强监管,都是政府为促进市场效率、提高监管质量而进行的不断试错选择的结果。因此,我国政府必须把握当前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各个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对市场监管职能有正确的定位。
(二)合理设权――政府应该整合成立新的综合性监管机构
1.理论的设权模式
我国传统的市场监管模式往往导致职能交叉、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等现象,因此,政府应该合理设置监管权,将性质相同的产业和监管事项进行有效整合,由单一机构行使监管权,形成单一合理的监管规则和程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减少因为职责重叠造成的资源浪费,大大提高监管的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利益集团的交易成本,降低了监管机构被“俘获”的可能性。
2.实践的设权理念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推行大部制改革、整合不同的监管机构必须以一定的制度条件作为支撑,整合机构并不是简单的组织合并,如果不具备适合的制度基础,只会导致“外部问题内部化”。中国目前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如果盲目追求监管机构的整合,可能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现阶段更重要的应该是在监管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统一的监管程序,促进机构间的合作。
(三)法制保障――政府应该健全有关市场监管职能的法律框架
2004年4月,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行政机关“应当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行政机关以《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带动一系列法规出台,掀起一场“自我革命”,市场监管正以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快步驶入法治轨道。
合理的市场监管体系首先包括一套健全的法律规章,法规是监管的基础,监管性法规应该公正、周全、严密,尽可能涵盖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严格规范政府的监管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的立法工作,为市场监管主体的严格执法提供法律基础,为行政责任的追究提供可靠依据。有了普遍性的应然的行为规则和原则,统一、良好的实施基础后,行政责任的追究机制也会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此外,我们还要建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保障主体产权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和竞争行为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监督行为的法律法规等,从而实现市场的有序管理。
以上从职能、权力和责任三个维度,探讨了完善我国政府市场监管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虽然政府市场监管的完善之路依旧漫长,但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它都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英娟.政府监管机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7.
篇10
关键词:加息;利率上调;通货膨胀;负利率;流动性过剩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110-03
导言
加息就是一国的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从而使得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影响市场利率。
2011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从2010年10月中旬至2011年2月,央行连续三次加息,加息通道已悄然打开。
一、央行连续加息的原因
(一)高通货膨胀率和负利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压力依旧存在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本位制下,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的和显著的上涨。通货膨胀的度量常用的有通货膨胀率和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是一般价格水平在单位时间的变动率。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 π= (Pt-Pt-1)/Pt-1×100% 。其中π是指通货膨胀率,Pt、Pt-1分别代表t期和t-1期的物价水平。消费者物价指数简称CPI,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的指标。利息是出借资金的报酬或使用资金的代价。储蓄投资决定论认为,利率由经济中的实际因素储蓄和投资决定。目前,居民存款却长期处于负利率的状况。负利率,是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利率。2010年7月份、8月份、9月份CPI同比上升达到3.3%、3.5%、3.6%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2.25%,城镇居民一年期存款实际贬值达到1.05%、1.25%、1.35%。存款负利率除了导致存款缩水外,存款负利率的进一步扩大,则直接导致居民对自身财富的重新配置行为,助推社会通胀预期,并令投资行为发生扭曲,居民财富纷纷进入楼市、股市等投资市场。
(二)广义货币量(M2)偏高,流动性过剩
广义货币量是指狭义货币量加准货币,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在我国,一般用M2表示广义货币量,其计量公式如下:M2=C+D+T。其中,C为银行系统以外的通货(如现金钞票)的数量,D为活期存款余额,T为各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一批易于变现的短期信用工具之和。按照货币学的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的供应视为超发。截至2010年年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9.8 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广义货币M2 余额为72.6 万亿元,同比增长19.7%。中国的广义货币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是大幅上升的。广义货币量保持在高位,银行放贷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根源就无法消除。2000―2010年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见表1。
(三)过分重视经济增长,长期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长期以来,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存贷款利率是连续下降的。长期以来的低利率和高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实行了的固定的汇率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央行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加上信贷高投放导致商业银行超储率和现金比率下降,因此货币乘数明显上升。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投资、刺激信贷。从这一意义上讲,负利率有利于刺激产能扩张,以及中国GDP的高速增长,这与 “保增长”政策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现在看,“保增长”的目标已经达到,但廉价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的后遗症――负利率却开始显现。
中国过度地依靠投资来放宽刺激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这次央行加息也有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用意。
(四)贸易顺差较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中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一直维持双顺差局面,意味着外汇储备要不断增长。加入WTO后,中国的外汇储备的年增长突然跳到了28%,并一发不可收拾。2008年遭遇全球经济危机,为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市场的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重新固定,固定的汇率对我国出口的刺激是不容忽视的,但2008年的贸易顺差是历史新高,中国外汇储备继续新增4 783亿美元。截至2010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 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同年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 7元人民币。中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是,外汇储备每增加1美元,央行就必须得相应地放出等值的人民币,以吸纳这些源源不断的外汇。外汇储备增加就意味着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未能及时对冲掉的顺差都形成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从2002年末到2010年9月末,由于外汇占款的激增导致基础货币扩大了2.6倍。投放的基础货币源源不断地增加,通过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作用,资金流动性过剩,这也是为什么央行现阶段多次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基准利率。2000―2010年外汇储备增量与四项主要贸易投资项目差额测算,见表2。
当然,我国存贷款利率的上调也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美国、日本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日本地震和海啸、利比亚动荡局势等造成国际原油、成品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因此,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也会加大。
二、央行连续加息的影响
(一)利率上调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1.有利于补偿负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物价上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央行连续加息不仅能补偿负利率局面,还能吸收一部分存款,吸收多余的流动性。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当名义利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负利率,调动人们的存款积极性。在一般情况下,利率与货币供给成正比,与货币需求成反比。存款利率提高,对储蓄者而言,会刺激他们供给货币的动机,会使部分流通性货币转化为储蓄性货币;对贷款者而言,贷款利率上升,会抑制他们需求货币的动机,会使现实购买力下降,信贷规模收缩,因此,货币供给上升,货币需求下降,货币的流通数量和流通速度势必会下降,这样物价和通胀率则会下降,促使物价趋于稳定。现阶段央行连续加息的行动是一种信号,有利于管理人们通货膨胀预期。一般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利率是消费的减函数,是储蓄的增函数。利率的连续上调,加上中国人长期的消费观念,使利率上调后储蓄对消费的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人们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这样,利率影响了市场需求曲线,使其向左下角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通货膨胀,降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2.优化资源配置
利率上调将提高行业进入门槛,有利于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利率的上升对每个企业的影响是一样的, 都会导致利息成本的增加。然而, 市场对各个企业的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那些产品供不应求的企业来说, 产品的价格将发生较大幅度的上升, 利率的上升对他们没有不利的影响. 对那些产品供过于求的企业来说, 产品的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 利率的上升将对它们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加息造成的资金成本提高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最为关键。
3.对人民币汇率将产生升值压力
在对人民币仍然存在升值预期的条件下,我国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利率, 在利差和汇差的驱动下,套利和套汇的热钱将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从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加息虽然会使汇率上升,但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应该利用此次机会来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减顺差,增加进口,大力发展服务业。实行出口替代战略,即以本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替代初级产成品,特别是在现阶段国际粮食储备下降,原油价格上涨的状况下,出口产业的调整,是长期的战略性的转变,这种结构性的产业调整,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二)利率的上调对微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1.对个人的作用
利率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一方面,利率能引导人们的储蓄行为,利率的上调能够增强人们的储蓄愿望和热情。对于储户而言,央行加息是有利的,短期利率的上调将缓解负利率的情况,增加收益。对于贷款者而言,贷款利率的上调将增加还款负担,例如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利率可以引导人们选择金融资产。人们在将收入转化为金融资产保存时,通常会考虑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在保证一定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主要由利率决定收益率的高低往往是人们选择金融资产时着重考虑的因素。目前,因为央行加息政策的出台,人们积极转存的现象便是其体现,人们把投资的资金存入银行,希望利率的上调能保值和增加收益。
2.对企业的作用
利率高低决定企业的筹资能力和筹资成本。一方面,体现在利率对投资的影响。企业投资有一个先决条件: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必须不小于资金的利率。所以,央行加息的措施有助于企业形成合理的投资预期,淘汰低效益的投资需求,从而改善投资结构,提高贷款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利率能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好坏取决于资金运动是否顺畅,其关键在于经济协调发展。
三、央行连续加息的效果评价
(一)利率上调的最佳时机
利率上调的时间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经济增长态势。态势强劲, 投资旺盛, 上调利率;反之, 下调利率, 促进消费, 拉动内需。二是物价指数上涨态势。如果CPI连续三个月超过5%, 银行就会加息。三是全球加息态势, 尤其是美国加息动作。美联储加息必然会带动其他国家央行加息的步伐。利率上调过早, 有可能在其他货币政策效应逐渐显现时加速经济下滑, 也可能导致国际热钱的涌入套利;利率上调过晚, 有可能使经济过热现象难以遏制, 物价指数继续攀升,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也可能导致国内资金流出和国际投资降低。
(二)利率上调的最优幅度
具体实施过程可按三种模式进行: 一是渐进式, 即按每次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的方式进行。因为每次调整0.25个百分点, 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是微小的。二是震撼式, 即每次利率上调至少在0.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混合式, 即0.25 个百分点与0.5个百分点混合使用。一般情况下,利率调整幅度不宜过大,成熟的利率政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进行微调, 根据市场变化情况, 小幅多次调整利率, 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宣示作用, 通过改变心理预期, 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最终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三)利率上调的最佳形式
利率上调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形式是直接提高基准利率。在基准利率体系中, 调控效用最大的利率一般是再融资利率(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另一种形式是通过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全面实施存款利率浮动制,达到有效提高存贷款利率水平的要求,进而实现宏观调控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目标。
那么,现阶段央行连续三次上调利率是否合理呢,结合上述三个方面我们加以分析。
从调整时机方面分析,影响加息的因素首先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从2010年7月份起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超过3%达到3.3%,连续7个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平均同比上涨3.3%。而同期实际利率处于负利率状态,这种负利率和高通货膨胀超出了宏观调控的目标,央行就会加息。另外,我国经济增速较快,银行放贷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出现多余的流动性,央行有义务加息,稳定币值稳定,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其次,考虑我国目前负利率情况,即使美国停止加息甚至降息,虽然仍有利差,央行的加息会使利差有所缩小。因为负利率会推高资产价格,吸引热钱,而央行加息正是补偿负利率的行为。第三,加息有利于走出负利率时代,使得资产价格回归理性,从而减少热钱流入。因此,现阶段央行连续加息行为是符合时机的。
从调整幅度方面分析,现阶段央行加息幅度都控制在合理的幅度内。央行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2月,三次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属于渐进式。根据市场变化,小幅多次调整利率,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宣示作用,通过改变心理预期,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从调整形式上看,央行会通过市场的反映来决定未来加息的频率与幅度。如果市场反映强烈,企业与个人的预期得以改变,那么央行加息的频率就会低,反之,如果企业与个人对这次加息反映迟缓,那么央行的加息的频率就会大一些。
通过从时机、幅度、形式三方面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央行此次上调利率是及时、稳妥、积极的,而且这种宏观调控开始以市场法则为依据,通过利率这种有效的市场工具来进行,为形成一个以央行基准利率为主导,竞争有序的市场利率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易纲.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佳选择[N].南方周末,2011-03-17(C19).
[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北京:2011,1.
[3] 吴腾华.货币银行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 易宪容.央行上调利率说明了什么[J].全景.2006,(5):46.
- 上一篇:口腔保健意识
- 下一篇:商业计划书的必备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