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的控制方法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妊娠高血压的控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01—2018-12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随机分为2组,优质化组年龄21~38(27.89±1.79)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常规护理组年龄22~39(27.24±1.88)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给予普通护理,优质化组进行优质化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在产前实时监测和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血压状况。入院后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并及时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详细解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注意事项和其他知识,说明血压控制良好的案例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后良好的案例,并合理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在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对治疗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护理操作。(2)定期检查:在怀孕的早期阶段,每2周检查一次。在妊娠晚期,检查时间为每周1次。检查内容包括B超检查和血压的测量。护理人员还应教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压监测结果和判断方法,一旦发现血压水平超过标准,应及时通知医生或负责护士,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3)饮食指导: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控制饮食起关键作用,因此,医务人员应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压水平指导其有效控制血压,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的比例。此外,维生素、铁、钙和其他元素适当摄入。(4)加强健康教育和指导。护理人员应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疾病知识教育,并说明积极预防感染的重要性,指导产妇在孕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5)运动指导:通过运动锻炼可以促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体质量的减轻,有效改善脂代谢紊乱,调节血压,从而达到降低血压水平的目的。根据孕周情况,指导产妇进行合理运动,避免剧烈运动。(6)药物护理。教育患者按时服用降糖药物,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观察药物的功效和不良反应。通过观察血压、尿蛋白等评价药物的功效。(7)预防并发症。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应注重阴道卫生,呼吸道感染,预防感染。遵医嘱调整饮食,定期健康检查,并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降压药。
1.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满意情况,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依从性、遵医饮食行为和遵医坚持运动的行为,护理前后血压指标,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满意情况比较。优质化组满意度较常规护理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血压指标。护理前2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化组血压指标的改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依从性、遵医饮食行为和遵医坚持运动行为的比较。优质化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依从性、遵医饮食行为和遵医坚持运动的行为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优质化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2.50%(1/40),常规护理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是20.00%(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2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14.2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c)-0169-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发的一种常见产科疾病,占全部妊娠的5%~10%,其孕产妇死亡人数占所有妊娠相关死亡总人数的10%~16%,是产科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新生儿的死亡率高达40%左右[1],严重威胁孕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安全。目前如何提高分娩成功率,降低母婴死亡率,改善母婴的预后是医学的一大难题[2]。本研究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剖宫产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治疗的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为观察组,同时期行阴道分娩的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8~43岁,平均32.1岁;孕周32~40周,平均36.7周;血压160~198/90~115 mm Hg,平均172/96 mm Hg;其中,初产妇35例,经产妇1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5~44岁,平均31.8岁;孕周32~40周,平均35.2周;血压150~200/87~125 mm Hg,平均178/95 mm Hg;其中,初产妇33例,经产妇1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同时入选的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一般情况如年龄、孕周、血压、临床表现及体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包括严密观察血压变化、解痉、降压、脱水以及镇静等方法,同时预防子痫,给予所有产妇硫酸镁缓慢静脉滴注。观察组的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方法[3],行下腹部横切口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一般5~8 min取出胎儿;术中血压控制在130~165/80~95 mm Hg,其中轻度子痫发作2例;手术时间为1~2 h,平均1.2 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50 ml。术后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继续降压、利尿治疗,硫酸镁维持至术后72 h,注意观察尿量及血压的变化。新生儿评分
1.3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用SPSS V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50例产妇均分娩成功,无一例死亡,分娩成功率为100%;对照组36例分娩成功,分娩成功率为72%;两组进行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的50例新生儿均存活,评分平均>6分,无残疾;对照组有30例存活,评分平均
观察组血压控制比对照组稳定,一般稳定在130~150/85~90 mm Hg;观察组产后并发症有1例大出血,经缩宫素治疗控制较好,无输血;对照组产后大出血13例,8例死亡,3例需要输血治疗,2例经治疗好转,说明剖宫产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更安全。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病变可累及全身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等。极大地危害母婴的生命安全,是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其发病原因可能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多种因素,包括有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根据发病基础以及脏器损害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五类[6]。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②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并伴蛋白尿≥0.3 g/24 h;如果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 mm Hg和(或)舒张压≥110 mm Hg)、蛋白尿≥2.0 g/24 h、血清肌酐≥1.2 mg/dl、LDH或ALT或AST升高、视觉障碍、持续上腹部疼痛中的任一种情况就可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③子痫:子痫前期患者发生无原因的抽搐;④慢性高血压伴子痫前期:妊娠20周前没有蛋白尿的高血压产妇开始出现蛋白尿量≥300 mg/24 h;⑤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前BP≥140/90 mm Hg或妊娠20周前不是因为妊娠期滋养细胞疾病而诊断为高血压,或高血压在妊娠20周后诊断并一直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不同的临床时期其治疗方法不同[7],但治疗目的主要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最终降低母胎围生期死亡率,改善预后。其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休息、镇静、解痉以及降压、利尿等,根据情况适时终止妊娠[8]。本研究主要选用入院时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出现子痫前期和子痫期的临床症状,并应用药物积极控制后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剖宫产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疗效较明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剖宫产术临床效果较好,提高了分娩成功率,降低了产妇与围生期幼儿的死亡率,改善了母婴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显明,朱前勇,赵世喆,等.妊高征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麻醉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3):50-51.
[2] 吕滇英.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5371.
[3] 车力凡,邵素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剖宫产9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9):9.
[4] 张凤杰.10例妊高症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处理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131-132.
[5] 刘云梅.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2):3.
[6]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5-98.
篇3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治疗;体会
妊娠高血压是孕妇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该病在治疗上主要是以解痉、扩充血容量以及改善微循环状况为主,让患者的重要脏器和子宫胎盘供血量得到提高。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治疗妊娠高血压6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4例,年龄22~ 32岁,平均24.6岁;中期妊娠15例,晚期妊娠49例;轻度44例,中度20例;初产妇55例,经产妇9例;轻度子痫前期45例,重度子痫前期19例,所有患者入院4 h至数天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胸闷等,均符合《妇产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2]。
1.2 治疗方法 ①解痉:硫酸镁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0 ml中静脉滴注,在1 h内滴完,而后硫酸镁15 g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静脉滴注,滴速为硫酸镁1.5,采用微泵控制滴注速度。② 降压:酚妥拉明10~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根据患者血压改变隋况调整滴速。③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1次,d,连续应用3 d,如果是痫或者先兆子痫患者每次推注20 mg。④ 患者睡前口服地西泮5 mg,先兆子痫或者子痫患者给予地西泮20 mg静脉滴注。⑤根据患者心功能以及水肿等临床表现,给予利尿及扩容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⑥根据具体分娩方式,胎儿娩出后宫颈注射催产素20 U,然后应用20 u催产素静脉滴注,剖宫产术后给予镇痛、抗感染等治疗。
2 结果
6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别经过采取解痉、镇静、降压,积极治疗产后出血等措施,全部有效控制病情,并能安全分娩,无一例孕产妇死亡。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普遍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孕妇如伴发脂肪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黏稠度增加,致使滋养体细胞因供血不足受损,释放炎性因子导致妊娠妇女高血压疾病。②妊娠妇女孕期知识的普及程度。经统计发现,条件相对较好的妊娠妇女更注重孕期检查,减少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③目前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低钙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为血清钙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减少钙离子的丢失,从而使甲状旁激素能使钙离子跨膜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性增强,致使血压上升[3]。
由于多基因遗传导致母体对胎儿滋养叶抗原的低识别,造成防护性免疫反应减弱和排斥反应增强,使滋养叶细胞功能受损浸润能力下降和胎盘浅着床,进而引起胎盘缺血缺氧以及局部细胞免疫反应增强,使胎盘局部出现氧化应激,表现为脂质过氧化和释放氧自由基,同时释放大量炎症因子,激活中性粒细胞,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最终引发妊娠期高血压。镁离子能抑制运动神经末梢对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神经和肌肉间的传导,故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子痫发发作,并使血管内皮合成前列环素增多,解除小动脉痉挛,血压下降;而且镁依赖的三磷酸腺苷酶恢复功能,有利于钠泵的运转,达到消除水肿,降低中枢神经兴奋性、制止抽搐的目的,通过改善镁代谢异常状态,纠正其基本病理改变,达到治疗的目的[4]。
对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险人群适当干预,控制其病情发展到子痫期,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孕妇特别是初产妇应避免精神紧张、焦虑,应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对有妊高征家族史、肾脏病、糖尿病及羊水过多、多胎妊娠的孕妇应做好产前检查,密切监视血压和尿蛋白,以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曾家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医学创新研究,2008,5(32):34,35.
[2]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4.
篇4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3.12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妊娠期特有并发症, 且在临床中十分常见, 该病是现阶段造成我国产妇与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将妊娠适时终止是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 而这即需要应用剖宫产手术[1]。剖宫产手术常会给产妇造成较大创伤, 术前采用合理的麻醉方法可确保产妇平稳渡过手术过程, 同时也是确保剖宫产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2]。目前, 关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应采用何种方法进行麻醉, 医学界还未形成统一定论。本次研究中, 本院对此类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 发现前者效果更为理想,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8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 在产妇知情同意前提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对照组年龄20~38岁, 平均年龄(28.9±6.4)岁;孕周34~39周, 平均孕周(37.1±0.8)周。观察组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28.4±6.1)岁;孕周34~40周, 平均孕周(37.5±0.9)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由专业医护人员常规处理血压过高现象, 确保所有产妇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为产妇实施常规吸氧, 做好心率监测工作。
1. 2. 1 对照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后开通静脉通道, 对皮肤常规消毒, 在L2~3展开硬膜外穿刺, 在穿刺成功后置管, 注入0.5%盐酸利多卡因3 ml, 术中可追加10 ml 75%的盐酸罗哌卡因, 且按照麻醉平面对手术加以适当调整。
1. 2. 2 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产妇采取左侧卧位, 首先展开常规的硬膜外麻醉, 其实施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在穿刺成功之后于L3~4处实施硬膜外穿刺, 在穿刺成功之后展开蛛网膜下腔穿刺, 回吸见脑脊液之后, 一边回吸一边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1.5 ml, 给完试验量后, 通过硬膜外给予4 ml 0.75%盐酸罗哌卡因追加麻醉, 按照产妇麻醉平面对手术适当调整。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麻醉起效时间(从痛觉阻滞起效时间)、产妇清醒后对术中疼痛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低血压发生情况(从麻醉起效后、剖宫产30 min、完成手术时分别测1次血压, 舒张压或收缩压比正常值低即视为低血压), 由术者对术中效果进行评定, 优:肌松情况良好, 手术顺利完成;良:患者肌肉略紧, 手术还可实施;差:肌肉十分紧张, 导致手术无法实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10.9±1.3)min, 疼痛评分(2.8±0.6)分;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16.2±3.4)min, 疼痛评分(4.9±1.3)分;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术中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2. 2 两组肌松效果比较 对照组优16例, 良12例, 差13例, 优良率为68.3%;观察组优23例, 良14例, 差4例, 优良率为90.2%;观察组肌松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 3 两组低血压发生情况比较 手术过程中对照组5例(12.2%)出现低血压, 观察组4例(9.8%)出现低血压,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时, 产妇应处于平稳、安静状态, 隔绝所有刺激, 且产科医师与麻醉医师应联合起来对其血压进行控制, 所选取的麻醉方法既需符合剖宫产手术相应要求, 同时还应确保产妇与胎儿安全, 避免血压骤然降低而出现意外。
硬膜外麻醉为剖宫产传统的麻醉措施, 然而因这一麻醉方式物的用量较大, 极易引发不良反应, 常会给产妇与胎儿造成一定影响[3]。另外, 这一麻醉方式存在骶神经的阻滞不全现象, 术中产妇自觉疼痛严重, 故而临床需探讨更为有效的麻醉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是近年来逐渐得到应用的椎管内阻滞麻醉方法, 其既可良好镇痛, 肌松效果理想, 同时还有术后止痛的作用。同时, 腰硬联合麻醉所需物用量较小, 可有效减少物对产妇机体的危害。也有研究[4]指出, 腰硬联合麻醉常会对血压造成影响, 因此很多术者对这一麻醉方式存在疑虑。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 只要对输液速度、血管收缩药物使用方法及剂量予以准确控制, 即可在实现良好麻醉效果的同时减少对血压造成的干扰, 可显著提高麻醉安全性。
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且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更短, 肌松效果更为理想, 术后经调查, 观察组术中疼痛更轻, 说明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时, 行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十分理想。值得注意的是, 在应用这一麻醉方式时, 需注意合理控制用药速度与方法, 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蒋砚秋, 刘云, 崔红美, 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剖宫产前后D-二聚体与血小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23):3478-3480.
[2] 赖伟荣.瑞芬太尼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全身麻醉术的有效性观察.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5(6):51-52.
[3] 郝雪峰.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行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17):98-99.
篇5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围产儿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常发生于20 周后的妊娠妇女中,临床多表现为水肿、蛋白尿、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等。有研究指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占妊娠妇女总数的5%~10%[1],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2]。本文对我院2009年住院的5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住院的5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患者年龄20~45岁,平均32±4.5岁。妊娠周数在18~37周之间,平均25±1.2周。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剖宫产46例,经阴道分娩者8例;初孕妇35例,经产妇19例。合并双胎者3例, 合并心衰1例,合并妊娠糖尿病3例,羊水过少6例,胎盘早剥2例,胎膜早破4例。
1.2 分组方法 将所有患者根据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中相关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分组,其中妊娠高血压组26例,子痫前期轻度组15例,子痫前期重度13例。
1.3 治疗方法 采用解痉、镇静、降压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有扩容指征者进行扩容,必要时进行利尿。对于经严格的血压控制措施后效果不满意者,或出现持续性头痛的患者,或肺水肿、心衰、子痫、血小板进行性减少、肌酐升高或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加强心电监护,严重者进行终止妊娠。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孕产妇的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孕产妇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围产儿 FGR及围产儿死亡等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采用率进行描述,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妊娠结局 三组妊娠高血压孕妇妊娠结果情况:妊娠高血压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1.5%,其中胎盘早剥0例,早产1例(3.8%),产后出血2例(7.7%),孕产妇并发症0例;子痫前期轻度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3.3%,其中胎盘早剥1例(6.7%),早产3例(20%),产后出血4例(26.7%),孕产妇并发症0例;子痫前期重度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92.3%。其中胎盘早剥2例(15.4%),早产4例(30.8%),产后出血5例(38.5%),孕产妇并发症1例(7.7%) 三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P
2.2 围产儿结局
三组妊娠妇女围产儿结局:妊娠高血压组孕妇的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为11.5%,其中胎儿窘迫1例(3.8%),新生儿窒息1例(3.8%),围产儿死亡及并发症1例(3.8%);子痫前期轻度组孕妇的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为33.3%,其中胎儿窘迫2例(13.3%),新生儿窒息1例(6.7%),围产儿死亡及并发症2例(13.3%);子痫前期重度组孕妇的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为61.5%。其中胎儿窘迫2例(15.4%),新生儿窒息3例(23.1%),围产儿死亡及并发症3例(23.1%)三组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比较,P=0.005。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5个月以后孕妇比较常见的疾病,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发病率为7%~12%。以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为主,同时伴有血液异常流变性疾病,如血液黏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病情严重者会产生视力模糊、头痛、上腹痛等症状,容易发生子痫,引起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婴儿及孕产妇死亡。
对我院2009年住院的5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患者分为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三组。通过比较三组妊娠高血压孕妇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可知,三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有差异,其中妊娠高血压组最低,子痫前期重度最高;三组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有差异,其中妊娠高血压组最低,子痫前期重度最高。
正确及时识别妊娠高血压患者,防止其发展为子痫前期,对于减轻不良妊娠和围产儿结局,减少孕产妇死亡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篇6
妊娠期心力衰竭。高血压诊断和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孕前无心脏病,在妊娠基础上出现疲劳、心悸和胸闷,并伴有高血压、严重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咳出粉红色和泡沫痰,以及双肺大量潮湿。左心衰竭是主要原因,甚至可能导致完全性心力衰竭[1],这很容易与肺水肿复杂化。产妇死亡率占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死亡的25%,围产期死亡率为11.43%。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2]。本文对我院3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从2017年3月到2019年2月,这些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年龄21~43岁,平均28.51372岁,其中初产妇26例,绝经后妇女12例。孕周35~39周,平均(37.130.52)周,体重63~75kg,平均(70.313.21)kg。在所有诊断和治疗的患者中,孕前无高血压、心脏病和肾病病史。临床表现包括胸闷、喘息、咳嗽和咳痰。有些重症患者不能躺下、坐起来呼吸,咳嗽时有粉红色泡沫痰。收缩期杂音10例,舒张期杂音7例。在生命监测期间,所有患者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压在220~165/110~150mmhg之间波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2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增大或全心增大。心电图表现: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ST段抬高。胸部X光检查显示心脏阴影增大、肺水肿和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氨基末端(NTBNP)增加,267~2500pg/ml。根据妇产科诊断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根据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为心力衰竭[4]。观察指标包括孕周、症状和体征、NTBNP、心率、终止妊娠的方式和时间、母婴结局等。早期心力衰竭与重度子痫的鉴别[5]。
。药物包括利尿剂。静脉注射袢利尿剂,比如如呋塞米和托拉塞米[5]。病情稳定后,可口服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可降低左、右心室充盈压和全身血管阻力,从而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心输出量。硝酸甘油针向0.9%氯化钠注射液30mL中微泵中加入5-10mg,并连续泵送(5-10mg/h)。向0.9%氯化钠注射液30mL微泵加入20~40mg酚妥拉明针,连续泵送(5~40h)。向0.9%氯化钠注射液40mL微泵加入50mg硝普钠针,连续泵送(5~5H)。正性肌力药:当利尿剂药和血管扩张药无效时,应及时使用正性肌力药。常用药物,洋地黄类(如地高辛毛花苷丙)和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心力衰竭控制后,患者需要及时终止妊娠。
。卡方检验用于表示(s)中的测量数据,t检验采用。P
。
表1 38名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和NT-BNP的比较
。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力衰竭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怀孕期间妊娠晚期和产后,疾病多为急症,死亡率高,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工作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终止。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但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尚无有效的生物标志物。NT-BNP主要来源于人心室肌。它用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朱欣[7]的研究表明,NT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有关。NT-BNP可作为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价心功能的潜在生物学指标,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3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BNP水平监测,对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前后疾病变化、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力衰竭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扩张血管,减少心脏后负荷。同时给予强心、利尿、抗感染、激素、支气管扩张等治疗。心衰得到控制后,及时终止妊娠。对此类孕妇的主要预防方法是加强对孕妇的产前普查,加强高危孕妇的识别和管理,认真落实围产期保健制度,提高产前检查质量。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力衰竭患者应接受血管扩张、利尿、心脏强化、解痉和哮喘缓解等综合治疗,并在time妊娠能够积极有效地控制心力衰竭时终止治疗。[1]林建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6(6):401-402。
[2]杨孜。子痫前期综合征的多因素、多渠道、多机制致病方案赢得了现实世界的临床实践[J]。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1):45-51。
[3]谢幸,苟文丽。妇产科[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4-71.
,[4]杨杰孚。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疾病杂志,2018,46(10):760-763.
[5]林建华。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产科处理[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7,6(2):65-69.
篇7
【关键词】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妇产科
【中图分类号】R714.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8-0132-0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它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1]。现将我院妇产科2004~2008年接治的的79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作回顾性分析,并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本资料:
选择在2004~2008年我院妇产科共收治分娩产妇8413例,其中正常分娩5230例,异常分娩3183例。入院时查出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799例,占异常分娩患者的25.1%。79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患者中初产妇599例,已产妇200例,年龄17~40岁,孕程30~42周,过期妊娠23例,早产儿45例。
1.2 分类方法:
根据妇产科学第七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血液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心电图、凝血酶全套、电解质及胸部X片、眼底检查等) 作出诊断。
2 临床情况分析
2.1 临床处理原则:争取母体可以完全恢复健康,胎儿生后能够存活,以对母儿影响最小的方式终止妊娠。①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加强孕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其发展为子痫前期;②子痫前期患者应住院治疗,积极处理,防止发生子痫及并发症, 治疗原则为休息、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及必要时利尿,密切监测母胎状态,适时终止妊娠。
2.2 药物治疗:遵循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及必要时利尿, 适时终止妊娠的治疗原则。给予安静的病房, 避免孕产妇的情绪波动, 保证充分休息, 取左侧卧位, 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首先给予25%硫酸镁20mL 加5%葡萄糖100mL快速静滴(30min内) , 继予25%硫酸镁60mL+5%葡萄糖1000ml静滴, 滴速为1~2g/h, 定时检查膝反射及镁离子浓度,警惕镁中毒。有全身性水肿者应用速尿,硫酸镁改用微泵静脉推注以减少入液量,避免发生心功能衰竭。有子痫抽搐患者,可予以安定、杜冷丁治疗。对于低蛋白血症者,可输入血浆白蛋白。对于血压控制平稳,患者无自觉症状及产科指征者,严密监测经阴道试产并尽量缩短第二产程。经积极治疗,血压仍控制不稳定,子痫前期或伴产科指征患者,适时剖宫产。子痫发作患者,尽快控制抽搐,病情稳定后,立即剖宫产。
2.3 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的治疗护理[2]:①孕妇应住院治疗,病室安静,空气新鲜,保证充分休息与睡眠,尽量采取左侧卧位,加强心理和健康指导。②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低盐饮食。③每周测体重2次,必要时记录液体出入量、测尿蛋白。④按时测生命体征,注意胎动,听胎心音,认真做好各项记录,了解病情的变化。⑤定期检查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眼底变化。⑥教会产妇自测胎动的方法,必要时做胎心监护。⑦掌握常用解痉、降压、利尿、镇静等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副作用及药物中毒表现、抢救措施等。
2.4 预防:
应加强孕早期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其对母婴的危害。从而使孕妇自觉于妊娠早期开始做产前检查,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得到治疗和指导。同时,还应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含铁、钙、锌的食物,减少过量脂肪和盐的摄入。尤其是钙的补充,可从妊娠20周开始,每日补充钙剂,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2.5 结果:79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通过积极的护理及治疗干预,2例转院,762例治愈,35例得到有效控制,除转院外病人全部完成顺利生产,母子平安,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3 讨论
据临床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不仅与自身生理因素有关,其与气温变化、文化程度、心理和社会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可因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加重病情, 影响转归效果。对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和干预, 使其心理与社会环境达到统一,保健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与常规医疗相结合而达到心理宽松与环境宽松相一致,最终达到心理稳定与躯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实现顺利生产[3]。
相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患者病情严重,必须经过合理的治疗,有内科合并症需内科医师指导下积极治疗,否则可能会严重危及母婴安全,造成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在产前、产时及产后均要加强监护,术前合理解痉、降压,术后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可以大大减少孕产妇死亡或围生儿死亡。积极推行孕期健康教育,切实开展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提高育龄妇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对母儿危害的认识,使其自觉治疗及纠正,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阻止其发展, 降低母婴死亡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郑艾红.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32例监测与治疗[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 (1) : 47~49
[2] 林碧珠.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J].临床经验荟萃,2007,10(14):53
篇8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8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92-01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常见于妊娠20周之后。妊娠高血压的临床主要症状是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但是这些症状会在分娩后随即消失。在国外,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约为7%-12%,在我国为9.4%。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妊娠高血压严重影响母亲及婴儿的健康[1]。为了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很多学者均进行了研究,但未能明确病因。本文旨在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病例组,及同期的600例正常孕产妇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年龄26-35岁,平均年龄30.43±3.93岁,孕周34.69±4.53周,孕次2.68±1.58次,分娩次数1.49±0.75次,小产次数1.41±1.31次,胎儿体重2323.62±899.12g;对照组年龄24-34岁,平均年龄28.68±3.98岁,孕周40.02±0.98周,孕次2.28±1.48次,分娩次数1.30±0.62次,小产次数1.10±1.22次,胎儿体重3248.32±379.21g。
1.2 调查方法 经过预调查等研究,制定合理的调查表。由统一接受过培训的调查员依据调查表,分别对病例组孕妇及对照组孕妇,说明用意,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回顾性填表记录。
1.3 调查问卷[2] 调查表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孕妇的一般情况,其中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生育史,流产史,高血压家族史,基础血压等等。第二部分,初次产检的情况(包括时间,医院,家族史等等)。第三部分,复查的情况(包括复诊次数,孕周,高血压等等)。第四部分,住院时情况(包括血压,实验室结果等等)。第五部分,子痫孕妇抽搐情况(包括抽搐地点,抽搐次数,血压等等)。
1.4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分析,以P
2 结 果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孕妇年龄,居住地,孕妇体重,家庭收入,产次,高血压家族史,妊高征家族史,血红蛋白量,孕期情绪,妊娠并发症,胞胎数,胎儿性别等等。
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为排除各单因素对调查结果间的相互影响,把单因素结果纳入多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孕妇年龄,家庭居住地,孕妇体重及季节。
3 讨 论
3.1 孕妇年龄与妊娠高血压疾病 年龄越大,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越高。据相关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血脂易沉淀,致使动脉弹性减弱。同时,怀孕期间,孕妇的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浓度持续增高,这几方面共同作用,增加了妊娠高血压的危险性。但有报道称,某医院20岁以下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的几率也较高[3]。可见,适龄婚育,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3.2 居住地与妊娠高血压疾病 农村及乡镇地区的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的几率高于城市。由于农村地区及乡镇地区偏远落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家庭条件较差。孕妇在怀孕期间心理压力较大,担心宝宝出生后的教育抚养问题,致使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同时,经济条件有限,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缺乏。据有关报道,孕妇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保健意识淡薄,不能正常产检。另外,由于交通条件较差,到医院检查及分娩贻误时机[4]。医疗条件有限,不能发现危险征兆,增加了妊娠高血压的危险性。可见,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增强孕妇的产检意识,可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
3.3 体重与妊娠高血压疾病 孕妇体重越高,发病率越高。由于肥胖孕妇的血脂高于正常体重者,血液粘稠,增加了外周循环阻力,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最终致使妊娠高血压的发生[5]。由此可见,孕期应注意合理饮食,不要盲目进补。另外,孕妇还要适当锻炼。
3.4 季节与妊娠高血压疾病 本研究发现,夏季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低发期。在寒冷时期,去甲肾上腺素被激发释放增多,刺激小动脉痉挛,增加外周循环阻力,致使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当夏季温暖季节,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低。可见,孕妇在寒冷的季节应注意防寒保暖。
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经过分析,得出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孕妇年龄,居住地,体重,季节。为了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要加强宣传孕期保健,提倡适龄妊娠生育年龄。在农村偏远地区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议孕妇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孕期妇女注意合理饮食,加强身体锻炼。冬季妊娠要注意防寒保暖。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9.
[2] 夏建丽,刘娇兰,余卢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16):43-44.
[3] 韩红霞.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9):92.
篇9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拉贝洛尔;硫酸镁;临床治疗;效果
妊娠期高血压是常见的临床疾病[1]。硫酸镁具有抗痉挛、镇静及降低颅内压等作用,对钙离子释放具有拮抗作用,但该药物大剂量单独使用或静脉直接注射具有危险性,易引起镁中毒,且控制血压效果不稳定,停药后易出现反跳。拉贝洛尔是一类乙型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甲型肾上腺受体阻断剂[2]。现搜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的妊娠期高血压104例患者,对其联合应用拉贝洛尔和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8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的妊娠期高血压10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共52例,平均年龄是(24.85±1.27)岁,最大37岁,最小22岁,平均孕周是(34.75±1.96)周,最长40周,最短29周,15例经产妇,37例初产妇。乙组共52例,平均年龄是(24.86±1.28)岁,最大36岁,最小23岁,平均孕周是(34.78±1.97)周,最长39周,最短29周,16例经产妇,36例初产妇。104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和头晕。甲组和乙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甲组52例患者应用硫酸镁,硫酸镁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7636,包装规格10ml:2.5g),首次剂量为20ml,取20ml硫酸镁溶于5%葡萄糖20ml中,充分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严格控制推注速度,保证在5min-10min内推完。取60ml硫酸镁溶于5%葡萄糖1000ml中,充分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严格控制滴注速度,每小时1g-2g,每日用量为25g内,对乙组52例联合应用拉贝洛尔和硫酸镁,硫酸镁的应用方法同甲组。拉贝洛尔(盐酸拉贝洛尔片,国药准字H32026120,包装规格50mg*30片),使用剂量为50mg,将拉贝洛尔溶于5%250ml葡萄糖中,充分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严格控制滴注速度,以每分钟1mg-4mg为宜。在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及胎儿的血压监测和心电图检测,当血压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测定,并对比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控制情况。1.3 疗效标准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血压较治疗前无变化;好转: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基本改善,收缩压小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收缩压小于120mmHg,或为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或为80mmHg。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前,甲组收缩压平均为(168.59±16.17)mmHg,舒张压平均为(96.68±8.54)mmHg,乙组收缩压平均为(168.58±16.15)mmHg,舒张压平均为(96.66±8.53)mmHg,两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收缩压平均为(136.24±12.24)mmHg,舒张压平均为(91.28±3.17)mmHg,乙组收缩压平均为(120.24±18.24)mmHg,舒张压平均为(80.15±3.27)mmHg,甲组、乙组舒张压和收缩压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乙组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甲组临床有效率为80.77%,其中10例无效,占19.23%;15例好转,占28.85%;27例有效,占51.92%;乙组临床有效率为96.15%,其中2例无效,占3.85%;16例好转,占30.77%;34例有效,占65.38%。乙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多发于孕妇妊娠20周后,患者可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及水肿,严重患者可出现昏迷抽搐、头痛、视物模糊和头晕,并发凝血障碍、肺水肿、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可以引起胎儿窘迫、生长受限和产后出血等,是造成产妇、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预防疾病,应当加强对产妇的产前检查,控制病情发展及恶化。拉贝洛尔对肾上腺素受体具有极强的阻断作用,减慢心率,减少外周血管的压力[3]。国内研究表明,在对该病患者应用硫酸镁的同时给予拉贝洛尔,控制血压效果较好,稳定时间较长,且疗效确切。在本文研究中,对乙组患者联合应用拉贝洛尔和硫酸镁,临床有效率为96.15%,单独应用硫酸镁的甲组临床有效率仅为80.77%,且乙组舒张压及收缩压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甲组,表明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式。
综上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有效、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春莲.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4(17):47-48.
篇10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治疗效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常表现为血压升高,并伴有轻度蛋白尿及水肿。此种疾病对母婴危害都重大,对孕妇来说可能引发脑、肾脏、心脏等损伤,对胎儿来说可导致胎盘供血不足,影响胎儿发育,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发生血管内栓塞,则更易促使胎儿窒息甚至死亡,胎儿窘迫就是胎儿缺氧窒息的现象[1]。本病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并观察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同等数量在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正常孕妇。
1.2方法
危险因素调查方法: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将可能有关的危险因素制定成调查表格,对患者进行逐一调查统计。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妊娠次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有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家族史,并对孕妇的心理进行评估。
治疗方法:指导患者多采取左侧位静卧;做好常规检查,并加强监测,包括孕妇的血压、尿蛋白、临床症状等,胎动、NST及B超;给予25%硫酸镁20ml+5%葡萄糖250ml静滴,后可再用硫酸镁60ml加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液1000ml,以每小时1.5~2g的速度的静脉滴注,于夜间再加用硫酸镁5g肌内注射;对于血压≥160/110mmHg,或舒张压>105mmHg的患者,给予降压药。已发生子痫的患者给予冬眠Ⅰ号全量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1.3统计数据处理
本组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相关因素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妊娠次数、孕妇心理素质、家族史、产检等有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效果。通过治疗后,所有的患者血压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下降明显72例;80例出现蛋白尿的患者,治疗后明显减少。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般是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等的综合征,据有关调查显示,此种疾病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六大疾病之第2位[2],而且发病越早病情越重,子痫是其最严重阶段,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脑出血、急性心衰、胎盘早剥及急性肾衰等,直接危及母子的生命。
3.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分析。从表1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妊娠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妊娠次数、孕妇心理素质、家族史、产检等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与正常孕妇存在较大的差异。
①年龄与产次。表1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35岁以上的患者多于正常组,正常组年龄以21-35岁为主,这与以往研究证明年龄在35岁以上出现先兆子痫、血压升高几率比较高相一致,而且初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因此高龄的初产妇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3]。笔者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患者肌体处于下滑趋势有关,而且高龄产妇精神负担更重,加之第一次怀孕对妊娠缺乏经验,情绪更容易波动,同时初产妇腹壁纤维富有弹性,会与增大的子宫共同压迫主动脉,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诱发了高血压疾病。因此对于患者来说,应避免成为高危产妇,有条件的尽量在35岁前妊娠,以降低危险;对于临床来说,必须加强对高龄孕妇的密切监测,以尽早发现和治疗。
②文化程度与经济状况。从本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文化越低,经济状况越差的患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越高。对于文化低的,尤其是农村的孕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本未重视妊娠期间的注意事项,更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念,也就无法谈及对其的监测。同时自我保健意识比较薄弱,不重视围生期的保健,延误病情,导致发生率增加[4]。经济条件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不少贫困地区的孕妇医疗保健比较缺乏,导致进行产检无法得到保证,也就无法在早期对其进行干预,从而导致妊高征的发生高居不下。提示临床对于此类孕妇应纳入重点对象,对于贫困的患者可以适当给予减免,充分体现医院的人性化,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贫困地区医疗的投入,确保孕妇能够享受到围生期的保健。
③孕妇心理素质。妊娠是女性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母体各方面负担都加重。特别对于第一次妊娠且年龄偏大的孕妇来说,对妊娠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是病理的,什么是生理的,所以妊娠后可出现心情紧张,产生疑惑、担心和害怕等心理问题。这些不良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孕妇的身体健康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分娩国家的进展和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从表1中可以看出,妊娠期间紧张的孕妇发生高血压疾病明显高于不紧张的孕妇,因此可以看出孕妇的心理素质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又一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在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监测的过程中,还必须兼顾孕妇的心理干预,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情。
3.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目的是既能得到一个成熟的婴儿,又能够将对母亲的损害控制到最低限度[5]。我们的做法是嘱咐患者左侧卧位休息,以改善子宫胎盘血流供应;给予相关的药物,比如给予硫酸镁,以预防先兆子痫发展成子痫和控制子痫抽搐及防止再抽搐,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膝腱反射有无减弱或消失,并准确记录呼吸、尿量,监测心率,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在血压比较高时,可给予降压药,其目的是不影响心排出量、肾血流量,胎盘灌注量的情况下降低患者血压;已出现子痫的患者采用冬眠法,能够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降压迅速,降低新陈代谢速度,提高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广泛抑制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系统,减轻机体对不良刺激的反应。通过相关处理后,本组患者血压均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5-98.
[2]雷玉秀,李凤莲.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因学研究现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3):124-125.
[3]刘云梅.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J].中国社区医生,2007,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