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初步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山初步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矿山初步设计方案

篇1

就某采矿项目工程概预算造价差距原因,通过人工工资、材料等价格变化、定额变化、设计变更、初步设计概算本身不合理四点进行了分析,针对这四点造成概预算造价差距的原因提出了要业主慎重选择合同类型及条款、加强设计工作的管理详细比选论证设计方案、概预算书编制要合理三条建议,得出要想概算控制预算,需要业主方,设计方及概预算编制单位共同努力的结论。

关键词:

工程造价;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概算;预算

1引言

长期以来,工程项目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工程造价难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效益。而采矿工程与其它工业项目相比较,由于其矿址不易选择,深部开拓工程难度大和地质情况复杂多变等原因,其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就更复杂。本文就“三超”现象中的预算超概算问题通过某采矿工程数据进行论述,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

2概预算造价概述

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设计概算是在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指标,工程量计算规则,材料、设备单价,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等资料预先计算工程从筹建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建设费用经济文件;设计概算主要作用为:(1)确定和控制基本建设总投资的依据;(2)确定工程投资的最高限额;(3)工程承包、招标的依据;(4)核定贷款额度的依据;(5)考核分析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的依据。施工图预算是指拟建工程在开工之前,根据已批准并经会审后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现行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材料和设备的预算单价、各项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工程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作用:(1)考核工程成本、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2)编制标底、投标文件、签订承发包合同的依据;(3)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4)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可见概预算各自充分发挥本身的作用。

3概预算造价差距的主要原因

某采矿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形成采矿生产能力所需要的主要生产工程及与之配套的辅助生产、行政、生活设施工程,内容包括:基建探矿、坑内开拓及采准切割工程、采矿设备、井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井下铺轨、井下风水管网、井塔工程、总图运输工程、供排水工程、地面供配电及通信工程工程、环境监测等工程,工程费用预算投资约为概算投资的140%,增加投资40%。工程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如下。

3.1人工工资、材料等价格变化

如某主井工程原来概算价值为2370万元,原概算的人工工资为井上人工55元/工日,井下人工为66元/工日,电费为0.55元/度,风的单价为0.198元/m3,中(粗)砂为50元/m3,碎石>20mm为59.2元/m3,预算的人工工资为井上人工70元/工日,井下人工为84元/工日,电费为0.8元/度,风的单价为0.25元/m3,中(粗)砂为163元/m3,碎石>20mm为80元/m3,因这几个主要人材价格变化分别引起主井工程投资增加155万,86万,56万,24万,33万,14万,合计增加368万,约为主井概算总投资的15.5%。而引起人工费及材料费差距的原因为概预算编制时间相距3a,地方材料(如砂、碎石、水、电)价格变化较大,人工单价当时编制概算时经调查工程所在地实际在做工程井上人工约44元/工日,井下人工约为55元/工日,考虑到工程概预算时间的不同,编制概算时使用的人工单价为井上人工55元/工日,井下人工为66元/工日。因工程比较紧急,图纸未齐全,未等编制完预算业主已经和施工方签订了费率合同,合同规定人工按最新价格文件执行,所以预算只能按当时最新的人工单价编制。

3.2定额变化原因

(1)地下部分—井巷工程。原概算工程采用《有色金属工业矿山井巷工程预算定额》(2008),现预算工程部分采用《有色金属工业矿山井巷工程预算定额》(2013),部分采用《有色金属工业矿山井巷工程预算定额》(2008)为依据进行编制的,在本次研究的采矿项目中,在外部所有条件(开拓方式,岩石硬度系数,涌水量等)都相同的情况下,预算采用《有色金属工业矿山井巷工程预算定额》(2013)定额比《有色金属工业矿山井巷工程预算定额》(2008)定额竖井井筒工程总造价约高8%,马头门部分辅费要高20%,竖井开拓巷道期平巷工程总造价约高24%。而引起需要套两种定额的原因为业主合同条款不严谨,合同条款要求按最新定额执行,合同是2012年底签订的,因工期拖延,部分合同到2013年底还未开工,而《有色金属工业矿山井巷工程预算定额》(2013)已经颁布,成为了最新定额,根据合同条款部分工程得按2013定额执行。(2)地上部分—建筑工程、总图运输工程。原概算采用《某某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统一基价表》编制。总图工程采用工程所在地类似工程当前实际造价指标;现预算采用最新的《某某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计价表》、《某某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计价表》。因采用最新定额地上建筑部分总造价约增加总造价4%。

3.3设计变更

如竖井井筒直径的变化。溜井系统原初步设计没有支护,现施工图设计采用锚喷支护,支护工程量增加;回风井原设计没有梯子制作安装,现施工图设计增加了该项目,所以投资增加。因主井所在位置地表工程地质条件差,为防止主井井口工业场地滑坡,场地标高下降8m,使得井塔高增加8m,并在下降8m平台西侧增加挡土墙及人工挖孔桩,东侧增加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所以费用增加;为给矿山深部开采留有余地,副井罐笼由单层罐笼改为双层罐笼,提升机由JKMD-2.8×4(I)E型落地式多绳摩擦提升机改为JKm3.5×4型塔式多绳摩擦提升机,电机功率由440kW改为1000kW,导致投资增加。总图增加挖孔灌注桩、混凝土承台、支撑梁、横梁及现浇混凝土挡墙墙身等工程。较为严重的是变更基本都是初步设计漏项从而导致预算超概算。

3.4初步设计概算文件本身编制不科学

导致初步设计概算本身不科学的原因可能是投资者不按科学规律办事,人为地压低投资;也可能是项目设计质量粗糙,方案多变,设计深度不够导致概算漏项较多,还可能是概算人员只注重静态投资,忽视动态因素,市场信息及价格的变化趋势等引起的预算超概算。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预算与概算差距,也失去了概算的作用,甚至导致投资者的决策失误。

4提升概预算造价控制的建议

4.1业主慎重选择合同类型及条款

针对上述引起概预算差距原因有人工工资、材料等价格变化、定额变化。在编制概预算时,应多渠道调查,综合取定国部统物资、市场采购材料,物价部门批准的材料等材料价格,对作为主材的钢材、水泥、砂石料等应深入现场调查,对其生产流程、运输方式全面掌握,以确保正确确定其到施工现场单价。大部分合同约定人工工资一般都会根据国家最新文件执行,但是如果签订的是固定单价合同或者在合同条款里明确了人工单价,就可以避免人工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而合同条款最好不要出现能引起投资调整的活口,文字条款能具体化的都要具体化。如签订合同时最新的有色定额是2008年的,签订者的本意是想说按2008年的定额执行,所以条款上写了按最新定额执行,但有些项目还未开工,又颁布了2013定额,按照合同条款,最新定额变成了2013定额了。所以业主应该要慎重选择施工合同的类型及对造价影响大的合同条款,尽量不采用使造价不容易控制的合同类型,最好在做完招标控制价后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做到心中有数,牢牢把握预结算主动性。

4.2加强设计工作的管理,详细论证设计方案

针对上述引起概预算差距原因之三的设计变更,业主应该根据矿山项目建设的规模、技术标准及生产工艺特点,通过实地考察类似项目现场,了解各类似项目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再考察各设计单位,通过邀请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使其掌握矿山项目完整而准确的基础资料和内部与外部的建设条件后,进行多方案比选,确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最佳方案。在选出最优方案后,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还应跟踪论证设计方案。为了使最终的设计方案尽可能最优,可以组建一个专业设计审查小组,设计审查小组成员包含现场生产管理人员、相关领域专家及对现场情况非常熟悉又精通生产实践管理的高级人才,即专业设计审查小组有将理论、设计与现场生产有效结合的能力。最终实现博采众长,使设计变更降到最低,而一个本来从工程设计开始就尽善尽美的工程是很少出现漏项、大变更之类的使造价出现大波动事情的。而且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控制概预算的关键就在于设计,在工程经济人员能动地影响设计不够的情况下,通过专业设计审查小组加强设计人员经济观念,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对工程造价实行纵向和横向的控制,最终实现“算了画”,而不是“画了算”,为把预算控制在概算范围里提供保障。

4.3科学编制概预算书

针对上述引起概预算差距原因之四的初步设计概算本身不合理,在初步设计阶段,为了有效确保概算的质量,首先投资者应尊重事实,不人为的压低投资,不人为的要求在增加工程项目的基础上投资还控制在某个指定数据里,对科学算出来的投资不能拍脑袋随意打折。其次在充分论证设计方案,不存在设计漏项、增项、各专业设计者重复计算工程量后,概预算书编制单位要编制出一份真实有效的概预算书,而这样一份概预算书应该是在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的程序、法规和制度下,从概预算发生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而实现全面控制和管理的关键在于编制等相关人员专业素质要高,编制人员除了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即编制人员在充分掌握项目当地有关概预算编制的法规制度政策及相关工料机成本及其上涨指数等动态信息基础上,在措施费和其它费用的选取等方面还要充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及其特殊性,合理分析和预估各项取费标准。根据工程的特殊性综合考虑会影响工程造价的各项因素。

5结语

采矿工程比一般的工业民用工程存在更多不确定性,预算超概算的可能性也更大,这就要求投资建设者制定系统的管控策略,统筹规划,抓住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及条款,使所有的投资都预先得到充分考虑;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单位更是要充分掌握资料,考虑采矿工程本身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合理确定预备费等费用,使得概预算的作用能充分发挥;投资者要尊重事实,不能随意压低投资,科学的概预算才能保证矿山投资项目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为了不出现预算超概算现象,业主方、设计方及概预算编制单位应各司其职,各自提高其专业职能,是投资获得预期的效益。

作者:蔡香 单位: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幸世祥.试论矿山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J].江西有色金属,1994.

[2]徐大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

篇2

关键词: 煤矿;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煤矿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表现形式

从2000前后开始,中国煤炭工业进入有史以来开发力度最大的时期,但无论是神华、中煤、兖矿、中电投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还是私人煤窑主, 煤矿竣工结算时其总投资均远远超过设计概算投资。例如:中电投下属的贵州黔西桂箐煤矿,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2004年第一次概算投资为2.4亿元,2007年底因实际投资已接近概算而工程量尚未完成一半,就按实际将概算调整为5.1亿元,但是到了2010年发现这5.1亿投资也不够,于是又调整为7.8亿元,后来也是同样的原因调至10.8亿才勉强进合试运转。又如:贵州织金私人窑主杨志学的杨柳煤矿,为高瓦斯矿井,设计产能15万吨/年,第一次概算为3000万元,现已投入了1亿元以上但仍未进合试运转。

二、建设总投资超过设计概算投资的原因分析

煤矿建设实际投资远超概算投资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业主们在项目决策后,把煤矿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实施阶段,重视施工期间的工程排队、施工方法或者招投标阶段的工程价款结算方法、价差等等造价控制,而忽视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工程造价的问题。

实际上,煤矿建设项目作出决策后,控制造价的重点不在实施阶段,而在设计阶段。这是因为:在建设工程的不同阶段,投资控制的重点和效果是不同的,它们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大体上分别为设计阶段35%~75%,施工阶段59%~35%,竣工决算阶段0~5%,所以,设计阶段是矿井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最佳切入点在设计阶段。

矿井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包含若干个进程,从方案到初步设计,又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建设项目的模型逐步细化,再通过施工使项目以具体的实物展现出来,因此,这一阶段控制造价比较具体、直观,似乎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

在矿井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必须考虑周到且留有余地。一是政策性不确定因素。国内煤炭产业大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煤炭产业政策不断推出的十年,尤其近几年的关闭整合政策和安全投入政策,如果设计人员未能提前考虑到,则会在实施时增加投资。例如紧急避险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是近年来才提到的新课题,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具有超前意识,熟悉国家的政策出台倾向并积极考虑到设计中去。还有就是政策性停工的影响也必须考虑,中国的安全政策,往往是一个地方发生安全事故,则整个地区均要停工整顿,但是停工了该运转的设备还要继续运转,该付的人工工资还要继续维持,这就增加了投资,需要设计人员在工期设计时对煤矿所处地区的安全形势等比较熟悉。二是矿井自然条件的不确定因素。煤矿建设是在地下与自然作斗争,许多地质情况无法预测,尤其是南方高瓦斯地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均具备,要充分考虑矿井建设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影响发生设计变更增加的投资。

矿井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是实实在在的事前控制。由于设计阶段毕竟是纸上谈兵,建设项目还没有开始施工,需要调整或改动都比较容易。为了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减少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增加,应该把设计做得越细越好,尤其是施工图设计。因为设计的每一设想都是需要投资来实现,所以在没有开工之前,把好设计关尤为重要。工程造价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一旦设计阶段造价失控,就必将给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但是,在现行的造价管理模式中,矿井设计阶段的事前造价控制没有被摆到应有的高度上,因而造成了设计单位对造价控制工作的漠视,结果出现设计粗糙,初步设计深度不够甚至和无法对现场施工起到指导作用,设计概算质量不高。这种现象造成了社会智力资源的浪费,没有充分发挥出设计单位在造价控制方面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更造成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先天不足。

三、如何有效解决矿井建设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设计招标

对于同一个井田,如何进行开采设计,只要从事过煤矿开发管理的人思路是各有千秋,工程造价问题繁琐而又复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只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抓住竞争这个决窍,动用设计招标这一有效手段,就能化解许多矛盾,在造价控制工作中占尽先机。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竞争是个纲,造价管理是目,纲举目张。

一方面,设计单位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其参选方案就得技术先进,创意独到,造价合理;另一方面,业主可以在诸多相对优秀的参选方案中,精挑细选,邀集专家评委,充分斟酌比较,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按照限定投资额度进行设计,使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得到有效控制,要防止被大量的功能要求、技术措施等细节问题冲淡了对造价控制的要求,要有清醒的成本意识,抓住有利时机,切实做好工程造价的龙头控制工作。

在设计招标文件中,除按有关规定提出各种要求外,设置一个合理的造价控制目标并要求设计单位围绕该目标展开方案讨论是造价控制的根本。要鼓励各参赛单位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方案优化,提出至少一组方案参与投标。

2、过程控制

在初步设计和扩大初步设计阶段,要侧重技术功能要求,另外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应积极吸收造价人员参与全过程设计及参加图纸会审,使设计一开始就建立在健全的经济基础上,达到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技术先进,把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观念渗透到设计管理和建设项目管理之中,使设计人员真正设计出高质量的图纸,减少或杜绝设计变更,彻底根除三边工程(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减少由于涉及漏洞大、深度不够给建设项目带来的投资浪费,真正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使有限的造价指标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其重要特征是:以提高价值目标和建设单位要求为重点,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相结合,设计方案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达到建设单位期望的功能要求。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则要侧重于造价控制,推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总概算严格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限额设计是在实事求是,精心设计并保证设计科学性的前提下,运用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等方法,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个方面的控制。此外,应严格遵守设计标准规范,推行标准化设计也是降低设计成本和工程成本,提高设计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缩短建设周期的重要手段。

3、按要求编制设计概算

要详尽准确地编制设计概算。工料机单价分别参照造价管理部门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市场信息执行,以便增强概算造价的可操作性,使清单项目的异同和方案经济性的优劣可以较容易地比选出来。此时的概算文件应是投标文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是一种承诺。一经决标(或中选),就具有了国家对概算管理所赋予的全部职能,并且作为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限额设计的依据,所以,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

4、合理确定设计费用

合理确定设计费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设计单位一般会采用缩短设计周期和降低设计费用来增加中标的吸引力,但这是在一种不对等的情况下作出的承诺,不利于设计单位的技术进步和持续发展。应在招标文件上约定鼓励性的费用支付方式,如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设计功能和缩短设计周期均应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反之,要相应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这些约定在决标后的规定时间内,用合同方式进一步确定下来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这种费用处置方式,可以充分考虑创造性设计的价值,对于激发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各方利益关系,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的设计取费标准是按投资额的百分比计算,使得造价越高,收费也越多。这种取费办法,难以调动设计者主动考虑降低造价、节约投资,更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5、尽可能采取一次性总体招标的方式

将初步设计和矿、土、安三类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一起招标,有利于勘察设计的质量,因为分阶段性招标,前阶段中标人和后阶段中标人,各专业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不同,必然出现设计产品前后衔接问题;后阶段中标人对工程的前期工作了解不够,相应设计周期增长;各阶段中标人之间协调不便,以致在施工实施阶段变更设计多,对整个工程的造价影响较大。

四、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推广范围和借签意义

同样是贵州高瓦斯煤矿,永贵能源下属的五凤煤矿,一期设计产能为90万吨/年,概算投资为3.6亿元,建设工期为30个月,但是,由于项目班子成员均受过良好的建设项目管理培训和实践,对矿井建设管理轻车路熟,该矿一期工程的建设投资没有超过概算投资,建设工期则仅为18个月。该矿的建设管理之所以取得如此优秀的业绩,是因为在项目实施时,建设方就从设计源头把关,优选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也进行了认真优化,大到矿井开拓系统布置,小到每台开关选型,在设计院提出设计意见后建设方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认真验算,使设计更符合现场需要,做到了方案最优、投资最省、工期最短。

作为国电贵州煤业投资有限公司下属的煤矿,都属于高瓦斯矿井甚至是突出矿井,其造价控制在设计阶段也有重要意义。如洒志煤矿,因业主变更、矿建工程在确定设计院时已实施了一部分、设计院现场服务力度不够等原因,造价控制难度较大。但如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程序,先大致确定井型和投资规模,再优选熟悉贵州地质情况、熟悉贵州省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管理思路、在贵州地区设计业务开展较多的设计院,严密论证设计方案、施工图纸和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可控因素进行合理预测,则造价控制就不会如此被动,概算投资至少能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

因此,凡是煤矿建设项目,在项目决策确定后,只有搞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后,实施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才有意义;同时,只要搞好了设计期间的造价控制管理,整个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就抓住了源头,抓住了大头,否则就是丢了西瓜捡了绿豆。

五、结语

造价控制贯穿于煤矿建设的各个阶段。要有效地控制煤矿建设造价,不仅要把造价控制转移到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尤其应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对工程造价的估算、概算、预算等实行“一体化”管理,改变过去分段管理的状况。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强化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对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 杰.谈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2期

[2]王存杰,黄国富.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6期

[3]盛 霄.谈如何有效的控制工程建设投资[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4]曹 莉.浅谈设计阶段如何控制工程造价[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第23期

[5]刘建兵,彭桃发.矿山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探讨[J].有色金属,2004,(6)

[6]董成英,张 平.投资决策设计过程及估算编制中的工程造价控制[J].山东冶金,2001,(8)

篇3

关键词:冶金矿山建设期测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冶金矿山建设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矿产资源探明期.主要目的是通过适当的地质勘探手段,来探明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等开采利用价值;第二阶段为矿山基本建设准备期。需要有基础工程勘察、系统初步设计、可行性试验等;第三阶段为矿山基本建设期.中标的施工单位根据各种设计图件、资料,进行矿产资源开采条件建设,生产配套工程建设及其生活福利设施的建设;第四阶段为矿山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期。主要任务是检查工程质量、设计实施情况,为将来投入生产运行做准备。

一、从冶金矿山建设期的整个过程来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矿产资源探明期.指矿产资源的发现、进行地质勘探到提交矿产资源综合评价报告之期。该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适当的地质勘探手段,来探明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等开采利用价值;第二阶段为矿山基本建设准备期。当矿产资源被确认具有开采利用价值后,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轻、重、缓、急来安排矿产资源的开发事项。该期的工作有基础工程勘察、系统初步设计、可行性试验等;第三阶段为矿山基本建设期.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投资,矿山具备基本建设开工条件后,中标的施工单位根据各种设计图件、资料,进行矿产资源开采条件建设,生产配套工程建设及其生活福利设施的建设;第四阶段为矿山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期。指矿山基本建设进入末期,基本建设工程陆续竣工、验收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检查工程质量、设计实施情况,为将来投入生产运行做准备。

二、冶金矿山建设期与测量管理

冶金矿山建设期依靠测量,测量工作是经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基础和保证。冶金矿山建设中测量工作始终贯穿其中。比如: 第一阶段需要建立矿区勘探测量控制网;绘制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来进行设计,填图等测量工作。第二阶段需要为初步设计提供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基础工程的勘察测量。第三阶段需要确定征地界限;进行地界管理;现场土石方量检查核实鉴证;建筑控制、定位;余土复垦造田。第四阶段需要建筑沉降观测;绘制竣工平面图;整理、检查、核实、验收各种测量数据资料。冶金矿山建设期测量工作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测量技术工作和测量管理工作。冶金矿山建设期建设管理单位应以测量管理工作为重点。即建设管理单位测量人员在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测量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在技术上、人员上、仪器设备上加强测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对整个建设期的测量工作有个宏观控制,来保证整个工程协调、有秩序地进行,避免因测量工作的不协调而造成返工,甚至出现测量事故,从而保证整个建设工程顺利完成。

二、翠红山铁矿建设期测量管理

2010年10月翠红山铁矿基本建设开始,采、选等施工项目陆续开工。这个时期,测量工作应走在其它工作的前面,面对繁杂浩大的测量工作,测量管理工作搞不好,就影响到工程的进度,甚至要延长整个基本建设期,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无法挽回的损失。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提出并执行了如下管理办法:

1在技术上统一设计,基本建设期整体控制,对特殊工程专用控制,反复论证并明确相应的精度标准,保证精度指标确定合理。施工测量工作由各施工单位上报作业方案,审批后自行实施。

2在人员上吸收社会上专业测量单位和基建施工单位的测量队伍搞测量大会战。

3采用测量新技术、使用GPS,计算机、全站仪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减轻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效率。

4在作业中分片包干,分项实施,提高交叉作业量.

5测量资料交接要严密,两人核对无误,签字方可生效。

6强化测量产品质量意识,严把质量关,保证测量成果准确无误,杜绝测量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冶金矿山建设期测量管理工作要采用测量新技术,使用自动化程序高的测量仪器设备, 选用合理的精度指标,优化设计方案,调动必要的测绘力量,减少劳动强度, 提高测量工作效率, 杜绝测量事故,积极配合其它工种,早日完成冶金矿山建设。

三、冶金矿山建设期,测量管理工作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1控制测量整体布局。冶金矿山建设前期,要从对整个矿区有一个整体控制,并与国家系统连网。在施工区,要根据工程各自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加密测量。对特殊工程,如井巷贯通,可考虑建立专用控制网。

2地形图测绘要适时、准确,比例尺选择要合理。地形图是冶金矿山建设期必不可少的资料,是工程设计的基础,是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是工程施工区原地物地貌的缩影和反映。因此,地形图要根据其实际用途,选用合理的比例尺来准确及时绘制。

3测量精度确定要合理,做到测量精度既要有一定的储备,又要不太浪费。

4对坐标系统不统一的地区,诸如中央子午线不一致,存在抵偿面等情况,要找出之间的换算关系,使系统间数据共享。

5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使用新仪器。当今测量行业的技术,仪器发展很快。我们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先进的东西来装备队伍。尽可能使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资料管理等方面自动化,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测量精度。

6测量资料要建档保存,交接准确无误。由于冶金矿山建设有许多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从而给测量资料的整理,保存、交接带来了困难。因而我们在测量资料的管理上,采取严密的措施。在防老化、防遗失方面下功夫。特别是与施工单位的资料交接,要准确无误。

7测量点位要采取强制保护措施。测量点位首先要选择免受自然破坏的地方,并要深埋,以防人为破坏。测点记录尽可能详细。另外要加强保护测量标志的宣传工作,用行政纪律、法律的手段,约束、打击破坏者。

8搞好总图管理,使预留地不被临时建筑占用。按征地图确定各个区域的征地范围,并埋以醒目的界桩,避免发生占用土地纠纷。珍惜每一分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要有计划的进行力所能及的复垦造田工作。

9严把测量质量关,杜绝测量事故的发生。

10各施工单位的测量工作要分工明确,对有争议的工作积极协调。在工程连接部位,施工单位要互相检核,避免施工单位各自为阵,出现连接差错。

11培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测量队伍,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在工作中用系统理论来考虑问题,与相关的工种积极配合,使测量工作保质、保量、保期,推动冶金矿山建设的顺利进行。

结语:

当前, 冶金矿山仍是钢铁工业中一个十分困难的环节, 也是钢铁工业中一个最突出的薄弱环节, 迫切需要各有关部门和钢铁企业的大力支持。矿山的困难一定会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更进一步的关注,矿山的外部环境必将逐步得到改善。我们会继续努力,为钢铁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元根. 冶金矿山经济效益差原因浅析 [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6 (03)

[2]雷平喜. 全国冶金矿山“十佳厂矿”评选揭晓 [J].金属矿山. 2002 (12)

篇4

中图分类号:TD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360-02

一、项目简介

风险控制技术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通过风险控制技术的有效应用,内蒙古某多金属矿采矿系统改扩建工程得以在安全、速度、效益等方面的全面成功:工期提前4月,节约成本1531万元,新增利润1718.5万元,获得4项专利等知识产权。

风险管控技术的主要创新点,①建立了安全风险控制平台,即建立了以电子安全监察系统为创新点的井下人员定位、关键岗位可视控制调度、违章违规人员禁止下井的信集闭系统;②根据现场实际变更设计,突破设计规范,进行“细节多人次找茬、设计方案优化、创新有奖”设计制度创新;③建立了项目决策辅助系统,即贯穿项目生命全过程的动态指标优化平台;

内蒙古某多金属矿采矿系统改扩建工程是在原有采矿生产能力1500吨/日的基础上,通过提升、运输、通风、供排水、供配电等七大系统的全面优化升级,克服了资源负变、劳动力资源匮乏的自然环境风险,盈利水平低、市场低迷的财务风险,矿岩稳固性恶变、外委施工队伍综合素质低的安全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通过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项目风险管控,通过优化设计节约工程量、变更施工合同等多种手段以降低项目盈利风险,通过实施计划控制、组织劳动竞赛等手段管控项目进度,通过加强现场管理、进行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等手段转嫁管控采矿专业安全风险,多种风险管控技术的组合应用,进而实现了项目提前竣工、盈利能力提高的结果。

采矿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主竖井、副井延深、辅助斜坡道、通风井、各中段开拓等井巷工程、矿山供电设施、矿山供水设施等。主要控制性工程有:井巷工程基建工程总量为30.52×104m3,其中开拓18.73×104m3,探矿5.42×104m3,采切工程6.37×104m3。Φ5主井19304 m3/582m、Φ4.2副井延伸6883 m3/445m、辅助斜坡道28288m3/2373m。

改扩建工程总投资47988.4287万元,设计确定本项目建设周期为2.5年,采矿项目工程投资26224.22万元,采矿专业占全部工程的54.6%。

通过风险管控技术的实施,项目建设周期压缩到2.2年,提前4个多月;设计优化节约工程量1175.11m/13958m3,设计节约工程费655.05万元,采矿方法改造节约成本876万元,累计节支1531.87万元。

二、主要科技创新

1、环境与人力资源风险:

由于矿床位于广袤的内蒙古高原,常年多风,气候干寒,地表为天然草场,生态脆弱,气候条件恶劣,大雪封路情况发生,总体自然作业条件及交通条件欠佳,矿区生产生活的环境条件恶劣,生产用工困难,外委施工队伍用工流动性大,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项目建设面临人力资源风险。

对应的风险管控手段科技创新点是:加大安全科技创新投入,推广应用电子监察系统,为解决员工流动性较大,受教育程度又普遍偏低,安全意识淡薄等情况的存在,为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及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研发公司矿用监察系统,将系统安设于下井入口。

本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网络数据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应用为一体的自动识别信息技术产品。同时集中了已有的丰富的网络设计、施工经验,以及在物联网应用和数据综合传输领域强大的产品优势,特别是针对实际需求和环境的调研,充分满足公司需求。

系统把井下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及相关管理制度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酒精检测、防护用品的佩戴识别及安全知识的实时培训以及员工升井后的爆破物品监察,从而达到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目的,实现井下区域管理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同时对井下人员实际工作量进行科学的,规范管理。

该系统填补国内矿山安全管理空白,已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矿产资源负变风险

原初步设计利用资源量328m-848m范围内矿石量1272.20万吨,平均品位(Pb+Zn)4.8%,金属量(Pb+Zn)61.12万吨,可采矿脉120条,因此设计矿山开采年限14年,项目建设规模为3000吨/日,是科学合理的。

考虑到生产消耗因素,按照损失率20%计算,生产期消耗储量180.2万吨,计算可知,资源量负变57.5%,品位负变6.8%,因此推演,项目设计利用资源量负变严重,按照3000吨/日建设项目,矿山服务年限缩减,项目建设资源风险高。

风险管控技术措施:⑴加大生产探矿力度,在生产区域充分利用资料技术分析手段、钻探手段、坑探手段及技术分析手段,结合生产工艺如浅孔钻凿岩爆破需要,实施探边扫盲、矿体多次圈定,实现资源可采储量的增加。⑵根据资源负变规律,推演可采储量分布范围,设计遵循“沿脉探矿先行、探矿-采准-开拓工程综合利用”的原则,确定开拓工程量,避免工程浪费。

3、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变化风险。矿体形态变化较大,品位较低,如采矿方法选择不当,采矿工艺不合理,不仅会恶化经济指标,而且会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风险管控技术创新手段:分析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环境地质条件和矿山开采现状,分别实施了多种采矿法组合应用、高分段空场采矿法研究应用、废石充填采矿法研究应用、无底柱空场采矿法研究应用等多项研究,解决了困扰矿山采矿技术多年的采矿损失贫化率高、空场法存窿矿损失大、出矿作业安全风险高的难题。并在天井掘进、破碎带快速安全掘进技术、废石充填-空场采矿法组合应用技术方面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拟申请发明专利1项。

4、矿山设计人员素质责任风险。改扩建工程项目委托设计院设计,由于设计人员对于矿山实际的掌握程度、设计资料的真实性制约,设计脱离实际造成工程浪费风险较高。

风险管控措施:加强沟通,完善设计资料。创新设计市场化管理模式,开展设计多次多人找茬、有偿优化设计方案等活动。“市场化管理手段在矿山设计领域的应用”成果已经中国有色金属协会推广,项目实施2年来,通过Internet Web专业网站等手段,广泛征集设计优化方案,共有19份设计73人次参与设计活动,其中既有公司技术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也有网络专业设计达人。设计优化节约工程量1175.11m/13958m3,设计节约工程费655.05万元

5、矿产品市场价格低迷、采矿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贫化率高、以及其他导致企业盈利的技术-经济-财务风险。(如图3)

(1)盈亏平衡分析(2)敏感性分析

分析主要经济因素发生波动时对企业经济效果产生的影响,预测最不利条件下企业经营状况,同时指出企业追求目标。对企业经济效果影响的敏感次序是:价格(回收率、品位)、成本、规模、投资。

采取的风险管控手段科技创新点是: 针对敏感因素,赋予不同权重,建立产品价格-资源品位-盈利目标的多指标动态优化程序,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进行科学辅助决策。

三、第三方评价

贵公司3000吨/日改扩建工程采矿系统项目,是一个与资源条件、社会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等多因素相关的巨系统,面临安全、技术、经济、环境多项风险,风险管控技术应用对于项目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管控技术是项目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成果通过项目风险辨识、风险评估,查找风险因素,采取了市场化运作优化设计资源、合同管理、计划控制、多指标动态优化程序等科技创新措施,并取得了多项专利成果。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成果可复制、可推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应用情况概述:

1、“基于市场化的矿山设计领域改革”应用技术,充分利用当下流行的网络海量信息优势,将设计人力资源从本单位本部门拓展,设计资料上网求解,通过网络视频等手段,征集好的设计方案,择优录取,有偿录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月份,共有19份设计73人次参与设计活动,其中既有公司技术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也有网络专业设计达人。设计优化节约工程量1175.11m/13958m3,设计节约工程费655.05万元;

2、“废石充填-空场采矿法组合应用”技术,自2012年8月选择74109实验采场应用,目前实现废石充填30000立方米,掘进副产3250吨,采切工程节约1370立方,折合费用278.47万元,金属量多回收504.6吨,采矿量增加1.09万吨,相对盈利876.82万元;废石井下充填采空区,社会及环保效益明显。

3、矿用电子监察系统,安设于矿井出入门户,通过严格把关,杜绝了从业人员违规违章现象,提高了员工安全素质;

4、矿山技术经济指标动态优化系统程序,通过多指标关联计算,实现矿山生产经营指标的动态管理,为实现计划控制,优化生产经营目标提供了辅助决策依据。

按照专业比重54.6%,科研成果对企业经济贡献度50%计算

2012年利润总额(亏损)-3837.96万元, 2011年同期利润总额(亏损)-5126.87万元,企业新增利润(扭亏)=5126.87-3837.96=1288.91万元;

2013年利润总额90.28万元, 2012年同期利润总额(亏损)-3837.96万元,企业新增利润(扭亏为赢)=90.28+3837.96=3928.24万元。

本项目新增利润为专业比重*贡献率*企业新增利润:

2012年项目新增利润(扭亏)=0.546*0.5*1288.91=351.88万元;

2013年项目新增利润(扭亏为赢)=0.546*0.5*3928.24=1072.4万元。

2014年项目新增利润(扭亏为赢)=294.22万元。

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为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拉动当地经济建设及矿业发展起着较大的作用。

篇5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筹划;编制

工程筹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文件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对一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筹划的指导性文件,主要框架结构由工程概况及特点、工程建设总工期、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意见、工程招标及采购、工程监理、试运营计划等内容组成。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一般应说明工程项目的规模和特征,包括起迄站点、里程、沿途经过的站点名称;线路长度、车站座数,其中高架车站、地下车站、主变电所等工程项目的数量;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设置地点和数量。简要介绍全线工程总量,主要包括开挖土石方、回填土方、圬工、钢材等数量。

1.2 工程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往往穿越客流密集、商贸发达的城市中心区,其施工组织措施特别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环保要求。如施工现场采用封闭式施工,场内须设置洗车槽,车辆须在场内冲洗干净后才可上路行驶;施工废水的排放须经沉淀达标后才可排入市政下水道;泥浆须疏干后才能运弃。施工工地要有防尘、降噪措施,尽量减少施工现场噪声与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工法要求。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措施与方法,如在地铁工程施工中,在经济和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车站会尽量考虑采用暗挖、盖挖等施工方法,而地下区间也尽可能采用盾构法施工;对于高架线路,尽量采用施工进度快的支架现浇法,道路交通组织困难地段采用预制吊装法施工。

(3)时间要求。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所处施工条件的特殊性,施工中必然会对周围的交通、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施工周期要求相对较短。

2 工程建设总工期

工程建设总工期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前期准备、工程招投标、土建工程、设备安装调试和通车试运营6个阶段。

2.1 分部分项工程工期参考意见

国家建设标准规定,工程项目建议书(含预可行性研究)编制时间为6~8个月,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时间为8~10个月,总体设计编制时间为6~8个月,初步设计编制时间为10~15个月,施工图设计编制时间为12~18个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关系及业主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预可行性研究编制时间为2~3个月,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时间为3~4个月,总体设计编制时间为4个月左右,初步设计编制时间为8~10个月。施工前期准备一般需6~12个月,每个分项工程招投标一般需4~5个月,设备安装调试一般需12~17个月,通车试运营一般需1~2年。

土建工程可根据各分项工程进度指标计算合理工期。根据这几年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情况及笔者工作经验的积累,关键分项工程主要进度指标可作如下考虑:

高架车站10~12个月/座;高架区间10~12个月/区间;一般地下车站18~22个月/座;特大型地下车站24~30个月/座;盾构法区间隧道180~210m/月(单洞);明挖区间双洞140~160m/月;矿山法施工单洞40~60m/月,双洞30~40m/月;轨道工程1300~2000m/月;车辆段施工一般需27个月。

2.2 分段分块发包意见

土建工程要综合考虑工程各单项工程的投资规模、施工方法、施工位置,以及专业差异等特点,根据总工期的安排及各单项工程开竣工时间,将线路分段,区间与车站工程组合招标,如2站2区间,3站2区间,4站3区间等,可便于设计过程中分项设计方对线路的优化,减少接口,达到工程利益优先之目的。换乘节点众多时,标段划分时注意以大带小,保证工程量与工程难度的均衡性。

设备系统为减少设计接口,保证设计质量。供电系统宜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标段;通信与AFC作为一个标段;信号系统可作为一个标段,考虑到系统的整合,BAS与FAS系统宜作为一个标段;电梯、屏蔽门和防淹门作为一个标段;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宜作为一个标段。

2.3 工程建设总工期参考意见

由于项目时间难以确定,因此工程建设总工期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工期却相对明确,高架线路一般为2.5~3年;地下线路一般为3.5~4.5年。

3 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在工程筹划文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根据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工期、进度指标,以及相互间的关联关系编制工程筹划进度图。工程筹划进度图不仅反映的是对工程进度的计划安排,更主要的是对技术接口、总体设计思想的全面体现。工程筹划进度图主要包括设计、前期准备、工程招投标、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车辆制造与运输、轨道铺设、工程初验、整改、验收,全线系统联调、试运营等项目的实施进度。

前期准备工作中的三通一平,原则上由建设方在施工前组织完成。但在实际施工中,一般是在土建工程招标后,由相应施工单位完成自己施工场地的三通与平整;征地拆迁由业主在初步设计阶段及土建工程开工前完成;管线搬迁在土建工程开工前完成。

工程招投标中的土建招标,一般在施工图设计开始后,具备一定招标条件后即可进行,有时根据业主要求,部分提前开工的工程,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即可开始;设备安装工程招标可在土建工程施工到一定阶段后进行;车辆招标应考虑车辆制造22~28个月的时间要求,并须保证车辆制造运输在各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前6个月完成;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招投标,一般在大部分土建工程完工前进行,也可提前进行。

在土建工程中,对于高架线路,车站施工与区间桥梁施工一般互不牵制,施工工期容易控制,而在地铁施工中,区间盾构与地下车站施工关系密切,必须进行通盘考虑。一般情况下,盾构利用明挖车站作为盾构井可节省工程投资,盾构始发井施工一般需6~8个月的工期。也就是说,在车站施工6~8个月之后,相临区间盾构机才能下井掘进,而盾构过站则要求相应车站完成必要的主体结构后方能通过,盾构吊出井往往也利用明挖车站一端结构联合设置。盾构机下井一般需1个月左右,而盾构过站需2个月左右,盾构由车站掉头需1个月左右,一台盾构机一般施工4.3km左右即可摊销完成。此外,其它工程如主变电所、车辆段等工程的施工相对独立,受控因素也少得多。

铺轨工程是工程筹划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高架和地下线路均存在一些特殊的要求。由于采用整体道床,在高架线路中,为消除桥梁结构徐变上拱的影响,一般高架桥梁施工完成6个月后,才能进行铺轨施工。在地铁工程中,为防止铺轨中断(不通),铺轨与盾构施工重叠时间不应过长,一般在大部分盾构区间连通后,车站主体结构完工后,才能考虑开始铺轨,轨道工程应在车辆运输之前2~3个月完成。同时,铺轨基地的选择应结合工期要求、场地条件和车站与区间工法,统一考虑布设,可多工作面平行施工,一般情况下铺轨时间控制在10个月左右。

各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在大部分土建工程完工后进行。

车辆制造与运输一般需28个月左右。

全线系统联调在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铺轨工程、车辆运输完成之后进行,一般需半年时间,有时长达1年以上。

4 施工组织设计意见

在工程筹划文件中,施工组织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技术准备、施工准备、施工组织。

前期准备工作、技术准备、施工准备工作主要由工程建设主管机构负责。征地、借地及建筑物的拆迁,施工相关地段的交通改道及管线改移,施工场地的落实及平整,施工用水、电、通信的落实等,由业主委托政府专业部门来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弃碴场地的落实,应根据当地渣土排放部门的统一安排,选择有运输资质的单位运弃余土。

在初步设计阶段,施工组织中要将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如车站、区间主要施工方法、轨道铺设方法进行介绍;施工区段如何划分;土石方开挖及弃运如何安排;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方案;轨排基地设置及大型设备运输方案;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系统联调安排意见逐项进行说明;对预可研、可研阶段内容只作简单说明。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根据既有工程的施工经验,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因盾构施工对工期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总工期要求较短的情况下,新盾构机的招标、设计和制造时间须提前并严格控制工期。

(2) 征地拆迁、管线迁移是影响施工进度策划的另一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大对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力度,加强对该部分工作的监督。

(3)施工场地及施工措施

施工场地的布置应充分利用车站的建筑面积,尽可能与开发地块、绿化带、广场等结合,但为临时施工用地,需经城市环保及规划部门的同意,场地布置困难及交通量较小地段,经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临时封闭道路或占用部分道路作为施工场地。

(4)盾构井尽可能作为盾构的拼装井及施工的出土井。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区间隧道,材料和土石方一般通过竖井进入和运出。

(5)为确保铺设轨道工作的顺利进行,应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及场地条件,选择几处合适的轨排基地,进行铺轨作业。

5 工程招标、采购及工程监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招投标主要包括设计招投标、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招投标、车辆和机电设备采购招投标、工程监理招投标4个部分。

在设计招投标中,应从设计投标单位的设计资质、以往工程的设计经验和设计实力等方面考虑。在工种设计方案合理、适用及经济的前提下,选择多家设计单位参与设计工作。

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招投标,应根据施工标段组织招投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施工单位的资质、资信情况;

(2) 施工单位的类似工程经验和工程实例;

(3) 施工单位近期的财务状况和在施工程;

(4) 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先进性;

(5) 工程报价和工期计划;

(6) 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情况。

车辆和机电设备招投标主要考虑生产厂商的资质、资信情况、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以及产品的性能、报价、稳定性、适应性、后期的维护和环境保护等因素。选择设备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余量,尽量采用国内的产品,提高设备的国产化率,降低工程造价,促进我国机电行业的发展。同时,车辆和机电设备的招投标,必须从全局的角度,充分考虑车辆和机电设备需要的生产周期,以及其调试安装后的土建工程的建设时间。此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工程的总工期,因此十分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期和工程款的划拨,通过招标选择一家或多家有类似工程监理经验的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控制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分项工程的核验、隐蔽工程的检查和最后的竣工验收,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洽商等事宜。

6 试运行计划

试运营是工程项目建成后,正式运营前的一个阶段,为了确保工程建成后可立即投入试运行、发挥该项目的效益,运营管理部门派出不同人员跟踪工程各个阶段,从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土建、机电安装工程,以了解设计的意图,掌握隐蔽工程实施情况,并根据设计意图及以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经验,制订运营管理模式,编制运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参与设备调试、大联调工作,为工程移交接管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做好人员的培训、机构配置工作,通过全方位的演练,使运营人员达到上岗要求。

篇6

关键词:地下空间;结构体系;基坑支护;抗浮

Abstract: Sum up the design features of a large complex of underground space, foundation pit in the structural system and calculation program, and the adjacent building (structure) building relationships, structure and anti-floating Key words: underground space; structural system; Foundation Pit; anti-floating

中图分类号:TU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年城市轨道交通的进程加快,与之相结合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逐步增加,大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继向上空要空间后、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方向。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结构设计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由于建筑所处地理位置重要,周边环境复杂,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方案的选择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与控制。

地下结构围护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受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交通等)条件制约,因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岩土变形甚至破坏会导致环境恶化或灾难。大型地下空间由于地处城市中心区或闹市区,周边建、构筑物密集,道路交通流量大,大型枢纽工程还往往与既有的铁路及轨道交通工程合建或紧邻,基坑施工要保证周边建筑、管线、运营线路的安全,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及控制是大型地下空间的重点。

由于大型地下空间集中的使用功能较多,地下结构往往不规则且复杂,不仅是平面不规则、基底标高也根据使用空间的不同而变化,造成基底位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地层上,也给围护结构设计方案增加了难度。

天府广场基坑1号线站台位于地下三层;2号线车站位于地下四层;公交换乘区域要求地下一层的空间;其余物业及停车场要求一~二层的地下空间,因此基底埋深由8.1~28.09米变化,同时物业空间底板下还设置了地铁1、2号线联络线,基坑深度变化即为复杂,基底土层分别位于稍密~密实砂卵石层及泥岩层。在围护结构方案的确定时,根据围护结构所处位置及地层与基坑深度,确定不同的围护结构安全等级及保护等级,基坑中部等级适当降低;分别采用了桩+锚(盾构调头处用内支撑)、土钉墙、放坡喷锚支护等措施,达到了安全、经济的使用效果。

Y-9、Y-10地下空间位于广州地铁一号线公园前站北侧及二号线公园前站北段东西两侧,且Y-9地块位于地铁一、二号线联络线的上部,施工期间保证地铁车站及联络线的正常使用是本工程的设计重点和难点。针对该地块施工的特殊性,具体采用的基坑施工方案主要如下:

(1)垂直于一号线公园前站方向:将基坑分为两次开挖(即南段和北段),先期开挖北段,在先期开挖基坑与地铁一号线车站之间留置反压土体(南段作为反压土体),开挖分界线(反压土体的底边线)大约在距离地铁车站约23m左右,该反压土体采用土钉墙护坡,以保证不发生土体坍塌以及施工的安全。先期部分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采用锚索支撑。先期施工部分主体结构完成后,在该部分结构与地铁车站围护结构之间设置钢管支撑,然后进行后期部分(南段)基坑开挖,分步施作完成。

(2)垂直于二号线公园前站方向:地铁二号线车站北段两侧基坑深度基本相同,可采用车站两侧同步开挖的方式解决两侧压力不均匀问题,而不留置反压土体,从而方便施工以加快进度。

(3)公纪区间及一、二号线联络线区间:该地块范围内的公纪区间隧道为矿山法隧道,联络线区间则采用了明挖法和矿山法两种施工工法,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针对不同的施工工法进行不同的施工控制和提出不同的施工要求(有特殊要求的时候需进行特殊处理)。联络线范围的土方开挖实行控制性开挖,如联络线两侧的基坑开挖时采用同步对称开挖避免偏载的出现、控制隧道上方的土方开挖顺序和厚度等,施工过程中为避免由于水压原因造成隧道上浮而要求在适当位置预先设置降水井。

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控制了基坑变形,确保了周边道路、地铁车站及联络线的正常运营。

在厦门新站的基坑设计中,由于福厦线总工期原因,要求国铁车站先期投入运营,地铁基坑开挖要求保证上部国铁动车的正常运营,围护结构不能有水平变形,为了防止钢构桥基础变形,钢构桥的桥墩之间设置了一道砼支撑,保证桥墩不产生向基坑内的水平位于。本站国铁部分屋顶137m跨度的钢构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钢构件,如此大跨的钢构件对基础变形控制要求极其严格,不允许水平位移超过5mm,钢构件的柱基础全部落在地铁车站里面或者基坑周边,基坑最宽处达到了70m,且多处不具备设置砼支撑顶紧基础的条件。为了控制基坑变形,针对本站地层为花岗岩残积土层的条件,采用二次劈裂注浆锚索,即在锚索正常施工工序完成24小时后,多采用一道高强注浆,直到返浆为止。将原有的普通锚索承载力提高了2~3倍,有校得解决了土层锚索支护拉力小、位移过大的问题。

连接布吉客运枢纽工程火车站东、西广场的暗挖人行通道,上方为运营中的广深铁路,通道以近似正交下穿广深铁路正线和到发线,共穿越10股道。由于广深铁路运输繁忙,为减少框架施工对广深铁路运营的影响,首先对既有10股道进行加固,股道下69.884m框架采用中继间法从左右两侧分别向中间顶进,通道其他部分采用现浇的施工方法。通道总长92.659m,其中西广场顶进段长51.854m、两顶进段之间现浇段长8.86m;东广场顶进段长18m、现浇段长13.945m。设计最大顶力13238.0kN。

为保证广深铁路运营安全,对铁路采用直径1.8m挖孔桩和扩大基础,采用12m+16m+12mD便梁扣轨。施工期间,还必须取得铁路运输、工务等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和应急处理预案,保证铁路运营和通道施工安全。

基坑及围护结构的设计除应参照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外,大型综合地下空间还应综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周围地面既有建筑物、管线及道路交通状况,通过对技术、经济、工期、环境影响、使用效果、风险分析等综合评价,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尤其注意采取专门有效的措施确保运营线路的安全。

大型复杂地下空间主体结构体系由其复杂的组成功能决定,还涉及采用的规范、荷载、材料、所处地层、建设时序、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要求等。

大型复杂地下空间集中的功能功能越来越多,可以含地铁(或紧邻)、公交、大铁、出租、地下过街通道、物业开发、地下停车场等功能。

我院既有大型复杂地下空间功能一览表

上述内容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荷载、材料、各功能的设计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要求均不同,各功能空间换乘关系(尤其轨道交通与大铁)决定结构所处的地层深度、建设时序也不一致,地铁、国铁、商业等涉及的规范不同,结构应满足所有功能及不同的行业规范要求。

结构体系的选择与确定是由地下空间的结构特点决定的。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由其体量大、功能组成复杂等特点,决定了其结构体系复杂。

在含水地层中,主体一般采用有抗渗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尽量不设或少设伸缩缝。施工期间的混凝土收缩主要靠分段设置混凝土后浇带或具有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的膨胀加强带、采用低收缩混凝土材料并加强养护;使用期间的温度作用影响应通过计算,采取减小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的保温隔热措施或设置预应力钢筋或增配构造钢筋等措施。厦门新站最长边尺寸分别达到344米,成都地铁2号线沙河堡站长度达到540.101m,未设置伸缩缝,结构及防水效果良好。

复杂的使用功能还决定了大型复杂地下空间主体结构的结构形式及柱网布置,功能的多样化要求结构形式及柱网布置灵活变化。如天府广场地下空间工程由于整体景观要求,地面设84.5x82.5m矩形开孔,下方为地下一层下沉广场,因此地下一层围绕矩形开孔所对应的下沉广场设置了规则的纵横向柱网;其下的地下二层是半径48米的圆形柱网的地铁1号线车站站厅层(柱网半径分别为R=30m、R=38m、R=48m);地下一层纵横向柱网与地下二层圆形柱网在2315m2范围内上下未对齐。为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地下一层规则柱网下采用了大面积转换梁结构将上部荷载传至地下二层圆形柱网上,这种处理方式传力简洁明确、结构自重轻、同时兼顾了集水沟等设置要求;实现地铁车站、景观、商业三者的协调。上部商业的大空间要求决定了结构采用双向井字梁布置、下部沿地铁车站纵向净空要求,采用了横向板+墙闭合框架结合纵梁体系;还有局部风道、通道等组成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等,构成了复杂的结构体系和灵活的柱网布置及结构形式,部分出地面广场及造型还结合了轻钢结构与网架结构。

同时,大型复杂地下空间还可能由于轨道交通或国铁线路等原因,基坑平面形状及基底标高变化多样,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对主体结构的施工顺序也会有所制约,主体结构的形式在考虑施工因素的情况下会更加复杂。因此,对大型地下空间的结构体系,需要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确定,不拘泥于单一的材料、结构形式或柱网布置;在细节上,根据具体的功能要求灵活处理。贯彻结构为功能服务的意识,使结构设计达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要求。

复杂结构体系需要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大型复杂地下空间结构体系的复杂性,决定结构了不能简单采用平面计算结果模拟,需要进行三维数值分析。

如天府广场工程的设计中,为满足阳光能照射到地下四层2号线站台的设计理念,在地铁1、2号线换乘节点上方从顶板至地下三层楼板均要求设置大开孔。而对作为人防顶板的下沉广场层,设置大型孔洞与人防的设计理念是矛盾的;同时由于84.5x82.5米的范围的下沉广场处于阳光直射的室外,而本层楼层面积达46000平方米,下沉广场周边与整个地下一层楼、底相连未设置变形缝,如果按初步设计方案下沉广场上设置四个大孔洞采光,则温度荷载作用下楼板大孔周边相连接部位温度应力过大、还存在应力集中现象。经过对不同结构采用ANSYS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模拟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下沉广场受温度荷载作用时会产生膨胀或收缩,而下沉广场与周边结构楼板或底板为一整体,约束了下沉广场楼板的变形,使本层产生了温度应力。楼面开了过大的孔洞,温度应力只能沿孔洞周边的薄弱连接部位传递,因此温度应力对结构影响很大。在结构计算的基础上,结合概念设计理念,在施工图阶段将下沉广场上设置的半径17~27米、面积1382平方米的圆环形开孔,实际上是将受温度荷载作用的结构分成20~30米的结构段,相当于设置了一个10米宽的大变形缝,再辅以保温隔热措施,结构温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既满足了建筑通透性要求又有效减小了广场楼面结构的温度应力。

在荷载作用方面,大型地下空间作用的设计荷载种类多、组合复杂,除常规的恒、活、地震荷载作用外,往往包含人防荷载、温度作用、列车荷载、城市汽车A级荷载等;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及设计方法也由于使用功能不同而不一致。如直接承担列车荷载作用构件采用容许应力法;常规的民用建筑采用极限状态法。结构的设计计算还应根据结构构件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确定。

结构抗浮在大型地下空间设计中尤为重要

地下结构抗浮也是结构设计的重点。大型地下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给抗浮设计增加了难度。

以天府广场工程为例,由于工程体量大、结构形式复杂、结构底板分别位于地下一~四层(埋深8.1~28.09米)不同标高处、地面覆土厚度根据景观要各不相同(2.16~0.36米),结构不同部位的浮力相差较大。地下一层局部84.5x82.5米的下沉广场上方无顶板及覆土,下沉广场下方是深达28.09米的地铁换乘节点,结构抗浮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在设计中在柱位及底板的纵横梁适当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抗拔桩及底板挑出等辅助措施以解决结构的整体抗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第5.2.7条(γ0N≤Uk/γs +Gp),在本次初步设计中,一层抗拔桩设计抗拔承载力为1370kN;二层抗拔桩设计抗拔承载力为4474kN;三层抗拔桩设计抗拔承载力为4164kN;四层抗拔桩设计抗拔承载力为8016kN;(在施工图设计中,再根据挖孔桩揭示的每桩地层情况做分别不同的桩长确定)。

地下三层如采用纵梁下设桩,抗拔桩设计抗拔承载力为5410kN,且由于横向柱网尺寸为11.5,底板厚度为1300,采用Φ1800抗拔桩,桩长约为17.5米。经优化后,抗拔桩设计抗拔承载力为4164kN,采用纵横梁布置,底板厚度不超过1100, 采用Φ1500抗拔桩,桩长约14米。地下四层同样采用此方式。

结构抗浮可采用岩层锚杆或抗拔桩,由于除地下四层外,基底均在砂卵石内只能采用抗拔桩加基底挑板增加压重的方式抗浮。地下四层部分考虑到杂散电流影响及岩层的可靠性,也采用抗拔桩抗浮。

由于联络线处地下二层抗拔桩不能设置,此处抗浮采用联络线底板挑出增加压重的方式抗浮,与地下二层底板拉结,因此联络线上回填土体应密实、稳定。

篇7

【关键字】地下空间;虚拟建造系统;全寿命期

1.虚拟建造的定义

虚拟建造,是采用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建模等技术等多种学科的优势,建设项目的各参与单位——业主、项目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商、供货商在计算机网络虚拟建造的平台上协同工作,对建筑物或项目事先进行模拟建设,进行各种虚拟环境条件下的分析,以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际投资、设计或施工活动之前即可采取预防措施的方法[1]。

2.虚拟建造系统的研究背景

地下空间工程更强调关注复杂的地质环境。BIM(建筑信息模型)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用于工程的设计、建造与管理,主要面向地面建筑工程,缺少对地质信息的存储、管理与描述。系统的重点在于对地质成分的分析,缺少一般地下空间工程管理方面的属性信息。鉴于地下空间工程的特点,综合考虑BIM与数字化矿山系统的优缺点,运用工程全寿命期的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和GIS技术构建一套从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直至终结的全寿命期的复杂地质环境下地下空间虚拟建设系统,关注地下空间工程复杂地质环境的同时,更强调工程建设各阶段间的联系,实现地下空间的时间数据、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3.虚拟建设系统在地下空间中的应用

3.1 虚拟建设系统在规划阶段的应用

由于地下空间工程呈封闭性,难以直观表达,所以项目决策者一般都会在规划阶段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做多种形象的设想。利用虚拟建设系统,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演示地下空间建成后的最终效果,可以提前使项目决策者以不同的角度欣赏地下空间的外观,这样,有助于分析设计方案的特点与不足,以便进一步进行决策。

3.2 虚拟建设系统在勘察设计阶段的应用

地下空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受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影响较大,所以工程勘察阶段对场区的地质、地理环境和岩土特征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本系统在DIMINE数字矿山软件的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可直接利用DIMINE强大的地质分析与储量计算功能,可迅速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以及工程土方量,帮助项目在地质勘察阶段评估场区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做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结构分析、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在虚拟建设系统的平台上,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实行协同设计,共同商讨施工图是否符合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的要求,而且整个设计平台都是三维和可视化的,实现了建筑、结构、设备的协调配合,可降低图纸出错率、减少质量事故、增加项目的透明度和可控性等[2]。

3.3 虚拟建设系统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3.3.1 系统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地下空间这种地质复杂的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易发生质量和安全隐患,保证工程质量,是施工管理最直接的目的。所以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也是系统功能设计的重点。

本系统通过在地下空间工程质量管理数据库中录入施工质量标准信息和施工中实际的质量信息来控制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在信息采集库中输入施工现场的文本数据、矢量数据、声音、图像或照片等多源数据后,系统通过信息采集库录入的质量控制资料、外观以及几何尺寸等信息与施工质量标准信息库的标准信息进行对比,进行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方面的检查、审核与记录[3]。如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则予以确认验收。如有质量问题则立即进行处理,待质量合格后再验收确认。

3.3.2 系统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控制地下空间的工程进度,不仅能够确保工程按预定的时间交付使用,及时发挥投资效益,而且有益于降低工程成本。地下空间的不确定性经常会导致工程的变更以及工期的延误,因此,进度管理也是地下空间工程管理的一个难点与重点,当前进度管理中经常用于表示进度计划的甘特图,由于专业性强,可视化程度低,无法清晰描述施工进度以及各种复杂关系,难以准确表达工程施工的动态变化过程。

本系统通过将三维空间模型的建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地下空间的施工过程,从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4]。此外,本系统通过设计模型与实际模型的对比,更便于分析出现偏差的工作是否在关键路线上,对其他工作以及总工期的影响程度,从而帮助管理人员分析施工的控制方法、施工安排的合理性而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有利于地下空间工程进度的动态控制。

3.3.2 系统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本系统创建的三维模型,包含了地下空间实体的属性与工程的信息,可以真实地提供成本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非常容易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的完全一致。通过系统获得的准确的工程量统计可以用于设计阶段的成本估算、工程量预算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量决算[5]。此外,通过从施工阶段实际模型的获取的决算工程量与设计模型中的预算工程量相对比,结合合同中的清单计价,可准确统计出工程的实际成本。根据系统可分析出工程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对比表以及偏差原因,这样便于管理者进行成本控制。

3.4 虚拟建设系统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在地下空间的运营维护阶段,工程的结构设施(如墙、板、顶等)和设备设施(如设备、管道等)都需要不断得到维护,这样如果前期不注重运营维护阶段的管理将导致后期维护的费用很高[6]。利用虚拟建设系统,在后期维护阶段,可以自由调配地下空间工程在设计、施工阶段的工程实体属性,并添加维护数据记录的优势,合理制定维护方案,分配专人专项维护工作,以降低地下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同时降低能耗和修理费用,进而降低总体维护成本。此外,对一些重要设备还可以跟踪维护工作的历史记录,以便对设备的适用状态提前做出判断。

4.总结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都可以在虚拟建造系统的平台上全面地考虑业主对项目的功能要求, 提高建筑产品的整体质量。同时项目各参与单位能够在透明的生产过程中,准确及时地掌握项目信息,通过各方协调,各工序有序地搭接,从而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实现以最经济投资达到最佳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及施工中,虚拟建造系统将有着极其广泛的前景。

参考文献

[1]丁来大,谢小平。《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民营科技.2010(11)

[2] 过俊.BIM在国内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典型应用.建筑技艺. 2011(Z1)

[3]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进度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方俊,宋敏.工程估价.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6]何清华.《虚拟组织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虚拟建设》. 建筑.2000(01)

篇8

一、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内涵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指环境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环境监理合同等,对建设项目实施专业化的环境保护咨询和技术服务,协助和指导建设单位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各项环保措施。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承担全面核实设计文件与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的相符性任务;依据环评及其批复文件,督查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建设期环保宣传和培训,指导施工单位落实好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确保环保“三同时”的有效执行,以驻场、旁站或巡查方式实行监理;发挥环境监理单位在环保技术及环境管理方面的业务优势,搭建环保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环保沟通、协调、会商机制;协助建设单位配合好环保部门的“三同时”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环保试生产审查和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二、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类型

对下列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应按照要求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

(一)涉及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

(二)环境风险高或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包括石化、化工、火力发电、农药、医药、染料(含颜料)、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生活垃圾集中处置、水泥、造纸、电镀、印染、皮革、酿造、钢铁、有色及其他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三)施工期环境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包括水利水电、煤矿、矿山开发、石油天然气开采及集输管网、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码头、港口等建设项目;

(四)其它需要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

在现有省级审批的建设项目施行环境监理的基础上,市、县级环保部门负责审批的上述项目,在环评审批文件中明确环境监理的要求;对已经环评审批和建设中的环境风险高或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建议引导建设单位引入环境监理。

三、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重点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除按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要求开展外,还应对如下内容予以高度关注:

(一)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性质、规模、选址、平面布置、工艺及环保措施是否发生重大变动;

(二)主要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步性;

(三)环境风险防范与事故应急设施与措施的落实,如事故池;

(四)与环保相关的重要隐蔽工程,如防腐防渗工程;

(五)项目建成后难以或不可补救的环保措施和设施,如鱼类洄游通道;

(六)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环境影响的防范措施和要求,如施工作业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

(七)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与公众环境权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环保措施和要求,如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

(八)“以新带老”、落后产能淘汰等环保措施和要求。

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程序

(一)编制环境监理方案。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及批复的要求,在施工开始前委托环境监理单位实施环境监理。环境监理单位应在环境监理合同签订后的1个月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及批复的要求,编制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方案,报送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和环评文件审批部门备案。

(二)设计阶段环境监理。环境监理单位在项目设计阶段应当根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初步设计等工程基础资料,承担全面核实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与环评的相符性任务;如项目设计与环评报告及其批复存在较大变动的,由环境监理单位协助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设计方案或完善相应的手续。

(三)施工阶段环境监理。环境监理单位在项目施工阶段应重点调查建设项目的地点、内容、规模、总平布置与环评文件及批复的相符性;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监测的落实情况;污染治理和环境风险防范设施的落实情况,特别是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情况,“以新带老”及落后产能淘汰等环保措施和要求;建设过程中生态恢复措施,以及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实施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等。同时,协助企业建立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体系。

(四)试生产阶段环境监理。环境监理单位在项目试生产阶段应关注项目主体工程试运行情况,环保设施调试运行情况,生态恢复情况,协助企业提升环境保护管理意识和水平,检查环保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事故应急体系落实情况,检查遗留问题的整改落实。

(五)参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环境监理单位参加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现场检查会,就环境监理工作开展情况、项目建设情况及“三同时”落实情况向验收检查组进行汇报,项目环境监理总结报告的审查结果作为环境监理单位和人员日常考核的指标。

五、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的管理

(一)环境监理单位的要求。根据《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在省范围内开展环境保护设施监理工作的监理单位应该具有环境保护设施监理能力。对环境保护设施监理能力的确认并推荐,由该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的方式予以规范。

(二)环境监理单位的管理。省有关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可以采取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环境监理单位和从业人员进行行业管理。日常考核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情况实行现场巡查抽查,监督环境监理单位切实开展现场工作;同时采取环境监理报告日常审查,环境监理季报、年报和总结报告抽查等考核手段。年度考核可以采取单位自查、行业抽查、专家审查、行政指导等方式进行。建立环境监理单位和人员考核奖惩制度,环境监理单位和人员的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六、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制度

注重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和工作质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制度。

(一)制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制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明确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技术要求,完善环境监理报告编制要求,制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相关工作制度等,真正发挥环境监理工作的作用。

(二)实施环境监理工作报告制度。环境监理单位在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后,应及时整理项目进展和环境监理开展情况,编制环境监理季报、年报,定期向当地及审批项目的环保主管部门报告,发现项目建设存在重大环保问题的,应及时进行专题报告。项目施工结束后,环境监理单位应及时编制完成环境监理阶段报告,作为批准项目试生产的重要依据。环境监理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分别作为批准项目试生产和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项目试生产结束后,环境监理单位应及时编制完成环境监理总结报告,作为项目申请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环境监理质量控制。环境监理阶段报告由批准试生产的环保主管部门进行审查;环境监理总结报告由负责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环保部门和验收现场检查组进行审查,审查结果作为环境监理单位和人员日常考核的依据。

篇9

本意见适用以下类型的建设项目:

(一)列入“五大战役”重点项目目录的项目;

(二)列入省、市、县年度重点项目目录的项目;

(三)大型旧城改造、大型城市综合体、重大城市交通、城市园林等基础设施类的项目;

(四)重大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益类的项目;

(五)在我县设立独立法人机构的国内外著名大企业、大集团在我县投资建设的项目;

(六)经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项目。

二、适用条件

属于上述适用范围以内并符合以下条件的项目,在按规定程序办理项目审批时,纳入重点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水土保持、节约能源、技术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地区布局合理,主要产品未对国内市场形成垄断,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三)未影响我国经济安全,未对公众利益、特别是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三、工作措施

凡符合本规定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的项目,各审批部门要在遵循依法审批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下放审批权限,全力做好服务。

(一)简化审批环节,优化流程。各审批部门可视实际情况给予容缺预审制度。

1、县发改局:

(1)先行办理前期立项手续。对桥梁、隧道、医院、学校、市政道路、内河整治等财政性投资项目以及旧城改造项目、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发等项目在规划、土地等前置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因项目环评或区域环评未完成,可由环保部门对项目出具环保初审意见(注明同意先行办理前期立项),县发改局给予先行办理项目前期立项,用于办理相关前期手续,待项目环评审批手续完成后,再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

(2)合并部分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环节。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两阶段合并审批,只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3)实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类编制、分类审查。对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设单位可直接报送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投资咨询机构编写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除另有规定的,原则上不再组织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对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可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深度要求,自行组织编写,并由行业主管部门出具审查意见;对政府纪要确定建设的设备购置、一般景观改造、城市道路改善提升等简单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项目,可实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简易文本审批,由建设单位根据建设内容自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简易文本,并由主管部门出具审查转报意见。

(4)简化部分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对经县政府审定并列入年度重点建设计划的一般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除大桥、快速路、隧道、地下空间工程和重要景观改造项目及规定必须进行初步设计项目外),建安投资费用不超过5000万元,试行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并完善设计方案,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

2、县建设局:

(1)并联部分审批环节。鼓励建设单位规划总平面审查、建筑方案、施工图同时报审,同时受理,具备条件的同时办理直接发证;建筑景观审查和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同时并联进行,改变以往通过建筑景观审查后才核发许可证的做法;对具备条件的项目,允许建设项目总平、建筑方案(含立面景观)一次性审批。

(2)简化部分审批环节。建筑工程项目报件在核发许可证时形成,不要求建设单位另外提供资料;招标备案、工程合同价备案不再做为施工许可核发的前置条件,改为后置监管。根据招标单位和建设单位签发的中标通知书即可办理施工许可。

(3)合并部分审批环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备案环节与安全监督登记环节合并办理,且对安全施工措施只做程序性审核,不做内容审查,符合规定的当场办结。

3、县国土局:

(1)对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需核准的建设项目,在预审阶段,暂时不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和压覆矿证明材料,先予通过预审,在项目用地报批阶段再补充材料。

(2)简化土地供应审批手续,对涉及集体土地的危旧房(旧城改造、小城镇建设)改造项目,在集体土地报批工作完成后,即组织“毛地”挂牌,以加快推进该项目工作。

4、县环保局:

(1)提前出具环保初审意见。凭项目规划红线图、项目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书,县环保局限时内先行出具环保初审意见(限县级审批项目),同意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同时要求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必须完成环评文件审批手续,避免发生未批先建违规行为。

(2)简化项目环评形式。对已经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工业流域整治、矿山开采、污水处理、桥梁、大型交通设施、殡仪馆等建设项目除外),项目建设符合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清洁生产要求不危及百姓,不会造成社会影响的前提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形式予以简化,即编制报告书的简化为报告表,编制报告表简化为填报登记表。

(3)未列入“名录”的项目不需环保审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对未列入的建设项目不必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如:校安加固、软件开发、景观装修、幕墙装饰、门面改造等工作不需环保审批。

5、县消防大队:

(1)实行备案抽查制度。除对公安部规定的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进行消防审批外,其余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备案抽查制度,不再纳入消防审批;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与消防验收或验收备案一并办理。

(2)简化部分项目受理条件。对一些尚未具备完整行政许可手续的重点项目、特殊项目,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无需出具图审中心意见即可申报消防设计审核。

6、招标活动环节:

(1)对急需建设的重点项目,允许在符合有关规定前提下,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前先行核准项目招投标,以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

(2)取消部分项目招投标的前置条件。取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消防审核意见书、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书作为招投标前置条件的规定,改为在办理施工许可时把关。

(3)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政府投资项目,其土石方工程投资少于100万元的,可以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100万元以下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工程采用简易招投标暂行办法的通知》(樟政办[2009]164号)文件精神,采用简易招标办法执行。

(4)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自行承担其投资建设项目的相应工作。企业投资的项目中其投资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项目业主自身、其控股股东或绝对控股(出资额或持股占注册资本总额50%以上)的子公司具有与项目相适应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等级的,或具备自行生产符合项目要求的货物的能力的,可承担项目相应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货物采购等工作。

(5)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500万元以下且没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房建、市政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其施工招标方法按《关于印发〈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办法(试行)〉》(建筑[2007]35号)的规定执行,以有效地保证质量和时间要求;水利类重点项目,比照《省水利厅、省发改委关于印发〈省水利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办法(试行)〉的通知》的做法,对农林水利项目单项合同估算价1000万元以下的,采取在合理造价区间随机抽取中标人的办法。

(二)县级审批权限项目压缩时限,提高效率。县级审批项目部门主要有县发改局、建设局、国土局、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局、工商局、经贸局、消防大队、人防办、气象局等。各个部门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要提前主动介入,及时协调相关项目文件编制进度,协调并指导解决影响审批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完善预约服务、全天候服务、跟踪陪同服务等优质服务措施,不断拓展服务深度,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项目推进进度,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压缩时限。简化后的前置审批事项及其办理时限如下:

1、企业名称预核准(县工商局),办理时限:即办。

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红线图(县建设局),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

3、用地预审意见书(县国土局),办理时限:3个工作日。征占用林地核准文件(仅限于涉及林地的项目,县林业局),办理时限:3个工作日。

4、环评初审意见(县环保局),办理时限:报告表1个工作日,报告书2个工作日。

5、项目前期立项(县发改局),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

6、总平批复、用地规划许可证(县建设局)。其中:总平批复,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房地产项目为总平按规定公示后2个工作日);总平会审、涉及须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电力、广电、水利、交通、通讯、人防、气象、消防等部门应予以即时审核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

7、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县发改局),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

8、土地农转用征收报批(县国土局),办理时限:视省里审批进度,由县国土局派专人跟踪(要件齐全的急件5个工作日上报市国土局)。

9、项目用地供地审批(县政府办),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

10、建设用地批准书(县国土局),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

11、工程规划许可证(县建设局),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

12、工程招投标:时间需23天—35天。

13、工程质量监督及施工安全申报备案(县建设局)。其中:工程质量监督,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施工安全申报备案,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

14、工程建设消防设计审核(县消防大队),办理时限:对人员密集和特殊建设工程审核10个工作日。

15、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县气象局),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环保设施建审(县环保局),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

16、人防建审意见(县人防办),办理时限:即办。

17、施工许可证(县建设局),办理时限;2个工作日(房地产项目除外)。

18、除以上审批环节之外,涉及有关部门审批的时限,不能超过2个工作日。

(三)涉及市以上部门审批项目依法依规,全程跟踪办理。县审批部门在接到项目申请当天,对涉及需市以上部门审批的项目前置手续,各审批部门应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落实专人负责上报对应的审批部门,并会同项目单位共同负责全程跟踪联系,直至完成办理。对其中涉及到需市以上发改部门审批的事项,应即以书面形式向县政府办报备,由县政府办牵头,适时召开项目手续报批协调会。

四、工作要求

(一)各相关职能部门按各自有关规定主动为企业办理并加强相应的后续管理服务工作。

(二)县效能办、重点办负责跟踪督查项目建设,及时协调相关乡镇和部门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各审批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程序、简化手续,梳理编印《办理审批事项须知》,加强业务人员管理、教育和培训,切实完善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政务公开、AB岗等各项工作制度,确保项目审批手续在各个环节均以最快速度办结。

篇10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纲要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厂址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条件。

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1.2.4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范围,即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内容。

(2)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1.2.5环境保护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主要治理设施及投资。

§1.2.6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需要量。

劳动力来源。

§1.2.7项目建设进度

§1.2.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1.2.9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2)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3)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

(4)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节汇)成本等指标计算结果。

§1.2.10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主要技术指标表根据项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规模、全年生产数、全厂总定员,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额、全厂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厂占地面积、全员劳动生产率,年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年总产值、年利税总额、财务内部收益率,借款偿还期,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1.4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

§2.1.2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1)写明项目发起单位或发起人的全称。如为中外合资项目,则要分别列出各方法人代表、注册国家、地址等详细情况。

(2)提出项目的理由及投资意向,如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好、出口换汇、该类产品可取得的优惠政策、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等。

§2.2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发展开矿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如:调查研究、试制试验、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写与审批过程、厂址初选工作以及筹办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2.2.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资源调查,包括原料、水资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调查。

2、市场调查,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市场情况调查;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供需趋势调查。

3、社会公用设施调查,包括运输条件、公用动力供应、生活福利设施等的调查。

4、拟建地区环境现状资料的调查,包括拟建地区各种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状况,大气、水体、土壤等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等。说明环境现状资料的取得途径、提供单位、以及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的环境现状资料及文件名称。

§2.2.2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

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试验试制工作(项目)的名称、内容及试验结果。这些实验包括建筑材料的试验、拟采用的新工艺技术的试验。对采用的新工艺技术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证明。

§2.2.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各个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及厂址位置的初勘、测量、比选等工作情况。

(2)初步选择意见和资料。

(3)遗留问题。

§2.2.4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2)项目建议书所附资料名称。

(3)审批文件文号及其要点。

§2.3投资的必要性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2)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3)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4)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5)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6)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解决,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的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市场调查

§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产品的用途,如果产品是工业基本原料,应分别说明本项目产品在主要使用行业的用途及单位消耗量。

产品经济寿命期论述。调查本产品目前处于经济寿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更新换代的可能时间。

§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本项目产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总量,现有生产能力开工率;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利用率。

(2)国内现有生活能力总量在本地区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3)本产品目前在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地区间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4)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年月。

在建设项目和已批待开工建设项目,目前虽然没有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但却是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

§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全国或地区目前的产量总数。

(2)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产量变化情况。

(3)本产品国内保有量与国外有关国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较,以了解国内保有量是多还是少,说明本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程度。

(4)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进口量及进口来源,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占国内生产量或销售量的比例;进口产品的价格等。

(5)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国家或地区出口,出口产品的价格。

§3.1.4替代产品调查

(1)可替代本产品的产品性能、质量与本产品相比的优缺点。

(2)可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产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价格分析。

(3)可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3.1.5产品价格调查

(1)产品的定价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控制价格,还是由市场定价。

(2)产品销售价格,价格变动趋势,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出现的时间、原因。

§3.1.6国外市场调查

(1)产品国外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2)国外主要生产厂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销售量。

(3)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4)我国进口该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生产能力及变化趋势。

§3.2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商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对下述各项与市场预测有关的因素加以说明:

(1)本产品的消耗对象。

(2)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消费条件因产品特点性能而异,如汽车的消费需要具备相应的道路交通条件;电视机、电冰箱的消费需要有电等等。预测某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时,应将哪些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对象总量中剔除掉。

(3)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说明本产品有效经济寿命的长短。

(4)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5)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所用途的出现,意味着扩大了本产品的消费领域,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预测的本产品国内需求量及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距。

§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替代进口分析。将本产品与目前进口产品从性能、重量、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2)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拟建项目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则应考虑国外市场对本产品的需求。

分析国家对该种产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条件或鼓励措施,该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该产品出口流向,出口价格是否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可能的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

§3.2.3价格预测

进行产品价格预测,要考虑产品产量、质量、同类产品目前价格水平,还要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国家的物价政策变化、产品全社会供需变化等因素;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为扩大市场需采用的价格策略等,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产品可能的销售价格。

对拟增加出口的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还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定价,如产品外销,应附有有关方面承诺外销的意向书。

§3.3市场推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不可能仍然依靠国家统购包销完成销售额。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相应研究。

§3.3.1推销方式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3.3.2推销措施

(1)销售和经销机构的建立。

(2)销售网点规划。

(3)广告及宣传计划。

(4)咨询服务和售后维修措施。

§3.3.3促销价格制度

促销价格制定可根据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一般用于产品投产初期,以较低价格、同等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投产初期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会对销售收入产生影响,因此价格制定要合理,并应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时期后,可根据产品销售情况逐渐将产品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产品销售费用包括建立销售机构、销售网点、培训销售人员、产品广告宣传、咨询及售后维修服务费用,在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制定的产品销售计划,分别估算产品销售费用。对某些产品,销售费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计。

§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产品方案

(1)列出产品名称。有多种产品时,应逐一列出主产品和主要副产品名称。

(2)产品规格标准。说明产品规格、标准选择依据。

§3.4.2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又叫设计生产能力,是指项目生产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实物单位或标准实物单位来计量。

(1)建设总规模。说明主要产品年产量,主要副产品年产量,主要设备装置。

(2)主要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生产线数量。

(3)说明项目经济规模,不同规模下项目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4)如果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方法,应说明项目总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并说明分期建设的起止时期、各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可以估算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可以分别计算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年销售总收入,并计算销售收入和计算期内销售总收入,销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门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新厂址方案。

§4.1资源和原材料

§4.1.1资源评述

资源系指项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项目所需资源的来源、数量、运输方式、供应条件以及今后发展和开发趋势等,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在有效期间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作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就下列内容进行说明分析:

(1)项目需用的资源名称、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应点。

(2)资源品位、成分与需用要求的适应性。

(3)资源开采方式。要说明自行开采、计划供应、市场供应或合资开发等不同方式。

(4)本项目年最大需用量、资源的可能供应量及今后生产发展所需资源扩大供应的可能性。

(5)在已有资源不能满足拟建项目生产规模需求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进口(说明国别、资源品位),调整建设规模或分期建设等。

§4.1.2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按项目的生产要求,分别叙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成分、质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储运损耗量),并分别撰写:

①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需进口的原材料表。

说明进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来源有变化时的应变措施,分析预测原材料国产化前景及分年度国产化的提高幅度。

对季节性生产的原料,如农、林、水产品等,需说明短期进货数量。

(2)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应。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是指生产需用的煤、电、水、汽、气、油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说明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数量和需由项目自建的种类和规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燃料、动力数量。

①燃料品种的选择,应说明其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进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要自建电力设施和投资估算。

③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应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

④热源及供热要求。

⑤其它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应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

(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将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购燃料动力分别计算费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

§4.1.3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些原料因尚无生产实践经验;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无成熟的生产和工艺;或使用缘由的生产方法生产新产品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数据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原料进行生产(中小型)试验,以确定技术参数和消耗指标,测定产品质量,取得主要设备选型的各项数据。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说明:

(1)需要试验的原料名称、试验目的和要求。

(2)试验或试生产方法(试验室、中型或小型生产试验)。

§4.2建设地区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其原则是:

自然条件适合与项目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选时,应着重论证所选地区在行业政策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4.2.1自然条件

(1)拟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况和区域地质、地震、防洪等历史数据。

(2)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质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应量及水质变化、地区今后水源开发和可利用水量增长情况。

(3)气象条件。收集分析地区气温、湿度、降水量、日照、风等资料,对需要增设防风沙、抗高温、改善光照等设施的地区,需进行费用估算。

§4.2.2基础设施

叙述拟建地区与项目直接有关的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的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条件,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中选取最有利的地区。

(1)供电、电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电量及电压;费用及计费方式;供电部门的要求。

(2)供水、水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质;费用及计算方式;供水部门的要求。

(3)运输。地区内各种运输线路的分布;站库码头的位置和地形;运输费用;运输能力及其发展规划等。

(4)排水。排水条件;容污水能力;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等。

(5)电讯、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及可利用的种类、容量、技术特征等。

(6)施工条件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应条件;施工劳动力来源;施工运输条件;施工用动力(水、电)来源等。

(7)市政建设及生活设施。包括当地的卫生、邮电、文化教育。

§4.2.3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及近远期发展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企业、技术工人来源等在项目建成后所需社会协作的条件。

§4.2.4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项目选择建厂地区还应考虑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选择下列地区建厂时应特别慎重,要取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认可。

(1)风景区、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2)水土保持禁垦区。

(3)矿山作业等爆破危险区。

(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气体污染严重的地区及传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发区。

(5)军事设防区。

(6)生活饮用水源的卫生防护地带。

(7)民族宗教风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4.3厂址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厂址的选择不一定要与建设地区的选择分开,往往是厂址选择与建厂地区的选择合并进行。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相互牵扯地交叉进行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如果需要,可以分别叙述。

选择厂址通常是随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工作阶段逐步深入的。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需提出厂址初选意见;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提出具体厂址的推荐建议;进图初步设计阶段时,对厂址的各种条件需作详细勘查和落实,最终确认厂址,标定四周界址。

§4.3.1厂址多方案比较

建设地区选定以后,就在这个地区内选择若干个可供建厂的地段,作具体分析比较,从中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厂址。并编写厂址选择报告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研究报告中仅需叙述选择要点和厂址的主要优缺点。有关选厂所需的调查资料、勘察和测量资料、取舍理由、论证等均应编写入选厂报告内。确定厂址,须作多方案比较,一般可按下列内容进行。

(1)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

①工厂输出、入交通线、供电、取水、排污等与外界产生直接关系的方位、地形。

②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废渣堆置、四邻地物。

(2)占地土地情况的比较。比较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积的比例,以尽可能少占耕地、林地为原则,作出占地用地情况的评价。

(3)拆迁情况的比较。包括原有地面建筑物需拆除的数量、原有居民需迁移的人数及拆迁安排等条件和难度的比较。

(4)各项费用的比较。由于各个可供选择地段条件不同,在费用上会产生较大差别,需作多方案比较。

①土地费用。如土地购置、拆迁、场地整治、青苗赔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比较。

②交通运输整治费。如需要建设或整治的运输线路,转运场站等费用比较。

③基础处理费。如不同工程地质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础处理的费用比较。

④取水、防洪、排污设施所需费用比较。

⑤抗震所需费用比较。

⑥环境保护、生活设施等费用的比较。

§4.3.2厂址推荐方案

(1)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在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标明厂址四周界址、厂址内生产区、生活区、厂外工程、取水点、排污点、堆场、运输线等位置及四邻居民点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相互位置。说明对生产要求的适应性和合理性。

(2)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说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符合建厂要求的理由。

(3)环境条件的分析。

(4)占用土地种类分析:

①占用耕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②占用林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③利用荒地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④利用山坡面积占总占地量的比例;

⑤需要拆迁的面积和估计所需的费用;

⑥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筑物结构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5.1项目组成

凡由本项目投资的厂内、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设施、生产后勤、运输、生活福利设施等,均属项目组成的范围。

各单项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质加以分类,一般可分为:生产车间或工段;辅助生产车间或配套工程;厂外工程;生产后勤车间或设施;生活福利设施;其它单项工程。

如有自成体系需单独撰写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备热电厂、水厂、铁路、专用线等,应列出工程的名称、分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的编号。并将工程的投资列入项目总投资内,分项研究报告列为附件。

§5.2生产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系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包括专利或专有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选择技术方案必须考虑:技术是否是先进成熟的;是否适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产品所定的质量标准;能否适应拟建地区现有工业水平;在维修、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碍;所需投入物的规格和质量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并与地区的技术吸收能力、劳动力来源相适应等。

§5.2.1产品标准

叙述本项目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标准。如国家一级标准、行业标准等。并将选定的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常用标准作比较说明。

§5.2.2生产方法

使用同一种原料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有不同的生产方法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作方案性选择,根据产品用途、质量和成本等因素择优确定。对选定的方法需要说明生产方法的名称及主要特征、选用的理由以及与其它生产方法比较的利弊。

在选用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时,应说明取得技术来源、专利号、技术特征,还需说明专利和技术转让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

§5.2.3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系指投入物(原料或半制品)经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规定的各种技术条件和数据,统称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结合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各种消耗等要求,选取最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只叙述若干主要车间的工艺流程,一般车间可从略。

§5.2.4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主要工艺设备系指工艺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包括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应按车间、工段分别叙述所选取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来源。需要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则应详细论述引进的必要性,引进的必要性,引进方向和选择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是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必须作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与来源。

(1)按车间、工段编列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计算机集中控制站室的装备)一览表。需要引进的设备(包括备品备件)应单独列表。引进设备还要说明引进必要性、备品备件的来源、国内分交方案,引进设备外汇来源及引进计划。

(2)一般设备(除已列入表内的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作详细选择,但需按车间(工段)参照现有同类型、同规模生产厂所用的一般设备估算本项目应予装备的设备数量,或采用行业中惯用的比例指标推算出本项目,本车间所需一般设备的数量。

(3)全厂计量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

(4)设备费用估算。主要设备可根据询价、协议意向书中价格等分别估算,一段设备可综合估算。

§5.2.5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单位产品所用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消耗指标选取的来源有:

(1)现有生产厂的消耗定额高低值的平均数;

(2)同型号设备的实际运转时的消耗值;

(3)通过生产试验测定及分析推算;

(4)设备出厂时的说明或订货合同规定值。可行性研究中,可结合本项目技术方案特征,确定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值;

(5)撰写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表。消耗指标不同于前面所列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需用量,消耗指标纯属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或消耗的数量,不包括其它因素如:运输、储存的损耗。消耗指标与所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有关;同一种设备不同型号的,又同生产管理和操作水平直接有关,因此常被用作企业间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5.2.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应就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的输入和流向、操作要求等作通盘的研究,选择车间布置方案。车间布置方案要求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车间布置简图、主要标准尺寸和技术说明。

非主要车间布置方案要求提出建筑面积、平面尺寸、层高等估算和建筑物特征。

§5.3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3.1总平面布置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以及原材料储存、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流送线路最短、货流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到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线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在确定了总平面布置原则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后,需估算厂区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管沟、路槽地下工程等全厂土石方量,并说明余缺量的走向与来源。

§5.3.2厂内外运输方案

根据工厂的投入物、产出物与废弃物的总量,按其不同种类、不同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分类说明,从运量、运距、运输成本、运输负荷变化以及投资与经常费用等方面加以分析。确定和推荐经济、实用的运输方案。运输方案的确定要包括全厂运输量分析、运输设备选择和厂外、厂内运输方案的说明,其中厂内运输方案要求作到与生产有机配合。

§5.3.3仓储方案

论述原材料、燃料、主要辅助生产物料主副产品的年周转次数;储存期(可供生产需要的天数);储存方式(散堆、包垛、罐储);装卸及搬运方式等方案设想和要求,对用量较大的大宗货物以及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储方案,应专题叙述。

§5.3.4占地面积及分析

建设项目用地,应遵循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尽量少占耕地,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估算占用土地数量,并分别估算生产区、生活区、原料基地占地面积,计算土地利用系数、生产区场地利用系数、全厂绿化系数、占地用地面积等指标。

在占用土地分析中,还需同时说明需要拆迁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数量、面积、建筑类型;可利用的原有建构筑物的面积,拆迁后原有人员及设施的去向,项目需要支付的赔偿费用。并对可能的不同拆迁方案进行拆迁费用及征地费用的比较。

§5.4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工厂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与结构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仅需对主要生产厂房、重要构筑物以及特殊基础工程作原则性的叙述和方案选择建议,如采取的建筑形式和标准、结构造型、基础类型和需要采用的重要技术措施等。对一般建(构)筑物只作综合说明、估算工程量、选取单位造价指标等即可。对全厂所有建(构)筑物的工程量,造价以及三材用量。视单项工程的大小,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估算。

§5.4.1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按生产流程顺次列出主要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形式和标准、建筑材料的选用要求;特殊要求(防腐、防爆、防火、隔音、隔热等);消防及报警设施选用标准和要求,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名称。

对一般建筑物可以列出工程量、建筑面积作综合性说明。

结构设计的依据,主要是建构筑物的结构造型、地基处理方案、建构筑物基础造型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

对需要进行抗震设计的,要有地震烈度确定依据、地震设防标准及设防方案的选择及说明。

§5.4.2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遇有不良地质条件的项目或重要建构筑物与大型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应进行特殊基础工程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对需要防震动,防腐蚀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以及对基础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工艺设备的基础工程,需作专题研究,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5.4.3建筑材料

分析拟建地区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名称、规格、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的最近供应点和可提供的最大构件规格及制作能力。需由外地供应的应说明主要建筑材料名称及供应点。对项目施工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单独说明,如需说明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机具、大型或大宗预制构件的来源等。

进行三材用量估算,撰写建筑材料用量估算表。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6.1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1)项目的地理位置(附平面图);

(2)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气象情况;

(3)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农作物等情况;

(4)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5)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6)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7)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8)交通运输情况;

(9)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6.2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主要污染源

分车间叙述产生污染物的装置、设备、生产线及其投入物、产出品和排出物的品种、数量、排出方式,产生震动和噪声、粉尘、恶臭、有毒气体的装置和车间;易燃、易爆、剧毒物料的运输线路(指厂内外自运)、储存库站位置;放射性物料及放射性废弃物的运输线路、储存和使用场所及其位置。

分析污染物的性质、成分、数量、危害程度。

§6.2.2主要污染物

(1)主要污染物向厂(场)外排放的性质可分为:烟尘、粉尘、废气、恶臭气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废液、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振动、电磁波辐射等。

(2)主要污染物所含有害物质分析,列举污染物所含主要有害有毒物质。

(3)排放量。污染物经处理后最终排入周围环境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混合物的数量,注明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或浓度,并列出国家或地区允许的排放标准。

§6.3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指国家及项目所在地区环保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有关法规、规定等。如地区规定严于国家规定时应执行地区规定;地区没有特定要求的;执行国家规定。个别目前国家和地方尚未制定标准的由可行性研究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协商确定。

§6.4治理环境的方案

(1)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防范和减少影响的措施。

(2)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森林和植被破坏影响野生物、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3)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疗养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土壤污染、水源枯竭等,防范和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4)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的破坏程度及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污水、废气、废渣、粉尘、及其它污染物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5)噪声、震动、电磁波等对周围居民生活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消声、防震的措施。

(6)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6.5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监测布点原则;

监测机构的设置和设备选择;

监测手段和监测目标。

§6.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对可以量化的环境影响,可将其计算并列入经济评价中现金流量表内进行分析。

§6.7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6.8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建设项目必须确保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和评价。

§6.8.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2)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振动、噪声等操作者健康影响的分析;

(3)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较大的设备、分布点及其危险程度。

(4)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6.8.2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1)危险系数较大的生产点、拟采取的防护方案及安全检测设施;

(2)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报警、紧急事故处理等安全设施的初步选择方案;

(3)对高温、高噪声、高振动工作环境拟采用的防护、检测和检验设施。

§6.8.3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1)机构设计及人员;

(2)保健人员和保健制度;

(3)日常监测检验人员。

§6.8.4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7.1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机构包括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的划分,其设置主要取决于项目设计方案和企业生产规模(产品范围和产量、车间多少、职工人数等)。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要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管理的要求,保证多个部门、多个环节以及全体成员之间能协调一致地配合,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7.1.1企业组织形式

部门、行业不同,生产规模不同,企业组织机构可采用不同的形式。最通用的形式是采用金字塔式(企业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中层经营管理(部门和科、处)和基层现场管理(车间和设施)等三个层次。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幅度越大,层次越少。中小型项目可采用两级管理(厂和科室、车间);大型项目可采用三级管理(公司或总厂、厂或分厂、车间)。

§7.1.2企业工作制度

根据各车间和设施的工艺特点和生产需要,可分别采用连续工作制或间断工作制。个别项目采用季节性生产,每年可分为生产期和停产期。

§7.2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2.1劳动定员

一般来说,企业所需人员按其工作岗位和劳动分工不同,可分为四类人员:

(1)工人:是指在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中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的工人及厂外运输与厂房建构筑物大修理的工人;

(2)工程技术人员?是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的人员;

(3)管理与经营人员:是指在企业各职能机构及在各基本车间与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从事行政、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的人员;

(4)服务人员:是指服务于职工生活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在可行性研究中,分别估算各类人员需用量,并说明其来源,撰写劳动定员汇总表。

企业所需人员,有一部分必须参与建设过程、设备安装、调试,对这部分人员的来源及进厂时间要单独说明。

§7.2.2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分人员类别估算年工资总额,并计算职工年平均工资。

§7.2.3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1)人员来源分析,需培训的人员总数。

(2)培训方式:①派往类似厂矿的生产现场和设备制造现场,通过实习培训生产、维修和管理人员,部分生产维修人员可参加本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转。引进国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必要时派往国外生产现场和设备供应厂实习。②在厂区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按照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分专业、分工种进行培训。

(3)培训计划。国内培训人员数量、专业、时间、方式和国外培训人员数量、国别、专业、方式、时间及国外培训的必要性。

(4)培训费用。国外培训的,要单独说明外汇来源。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可称为投资时期,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8.1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8.1.1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根据项目不同,新项目可以由业主指定项目实施管理机构;改扩建和技改项目可在老企业内专门成立筹建小组,筹建小组的任务是办理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委托手续及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一般是通过招标、投标和评标来确定的);参加厂址选择;提供设计必需的基础资料;申请或订购设备和材料;负责设备的检验和运输;承担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8.1.2资金筹集安排

项目资金的落实包括总投资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基本符合要求和资金来源有充分的保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撰写投资估算,并在考虑了各种可行性的资金渠道的情况下,提出适宜的资金筹措规划方案。在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和明确了总投资费用及其分年度使用计划之后,即可立即着手筹集资金。

§8.1.3技术获得与转让

技术获得和转让是实施时期的一个关键要素,选择的技术将涉及到法律、经济、财务和技术等许多方面。当从国外引进专有技术时,与国外供应商的谈判有时需要长的时间,有时还要解决法律问题,例如专利权的限制或者技术转让的限制等。如果技术供应商标的合同责任中含培训,那就应该包括在培训计划中,可行性研究中应包含与项目选择有关的技术获得与转让有关的计划时间和费用。分配给项目详细工程设计的计划时间,将取决于技术种类及其复杂性。

§8.1.4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委托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测工作。要提出设备、材料订货清单和非标准设备制造图纸。勘测精度要与设计阶段相适应,设计阶段的划分可根据不同项目区别对待。大中型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复杂或行业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或其中某些采用新工艺技术的车间,可能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再增加一个技术设计阶段。

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进度要充分考虑设备问价和大型设备的预订货时间以及取得设备资料的时间。

订购设备要考虑设备到达时间和安排顺序。当引进国外设备时,还要考虑到向国外有关公司进行询价、谈判(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比选和签订合同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所需的时间。

§8.1.5施工准备

项目初步设计话总概算一旦批准之后,即可着手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选定施工单位话签订施工合同。

一般时通过投标确定施工单位。此外,还需进行如弟征购和拆迁安排;组织设备和材料订货(前面已经述及);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和道路等工程;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代替临时工程的住宅建设以及报批开工报告等。

§8.1.6施工和生产准备

(1)施工。施工阶段时项目实施时期的主要阶段。安装大型复杂项目,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图撰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厂生产系统投产次序安排车间和设施的施工顺序,主体车间及其相应的辅助公用设施的配套要完整。土建施工和设备的验收、发运、运输以及设备的安装都要作出适当的安排,保证合理交叉进行。

(2)生产准备:

①建立管理机构,企业管理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扩大和健全。

②招收和培训职工。对职工的调集、招聘和必要的培训要做出适当的时间安排,使其和生产经营需要相衔接。

③组织收集生产技术资料,制订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

④组织生产物资供应。落实原材料、燃料、协作产品、水、电、汽和其他配合条件,签订有关协议。

⑤组织工具、器具、模具、备品、备件等的计划、制造和订货。

⑥生产前推销。投产前后应制订具体的销售计划,并进行销售市场的准备工作,包括广告宣传、培训销售人员和推销人员等。

§8.1.7竣工验收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各项活动:

(1)生产前检查;

(2)试运转(单机试车或联动试车);

(3)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车);

(4)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建完,并经生产前检查、试运转、带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形成生产能力,能正常生产合格产品时,应及时验收。这时,生产人员进驻现场,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移交固定资产手续,交付使用。

国外引进成套设备项目和大型联合企业可安排试生产阶段,试生产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成套引进项目合同中有专门规定除外)。

建设项目验收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初步验收,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决算,系统整理技术资料,提交竣工图。

§8.2项目实施进度表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分别确定的项目实施各阶段所需时间,撰写实施进度表,项目实施进度表有多种表示方法。在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横道图。近年来,网络图在一些行业中也开始应用。

简单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横道图,复杂项目的实施进度可用网络图(关键路线法或项目评审技术)。为避免项目实施工程中费用和时间的浪费以及各项作业活动能前后左右的协调配合,利用网络图可以模拟实施项目的各种不同方案进行筛选。

§8.2.1横道图

横道图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它可适用于各种项目,这种图表可以表示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计划进度和实际记录等具体内容。它是把项目实施计划分为若干项(作业活动或工作单元),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各项作业活动,每项工作用一横道表示,横道两端表示该项作业活动的起、止时间;其长度即是完成该作业活动所需时间。

§8.2.2网络图

对于包括许多相互关联并连续活动的大型复杂的综合建设项目和对实施进度有图书要求的项目,需要适用网络图。应用统筹方法对项目实施进度作出安排。网络的定义是一组节点(圆圈)用一组带方向弧所连接,关键路线法(CPM)和项目评审技术(PERT)是应用网络图的两种方法,网络图多用于施工阶段的项目规划与控制。目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些行业也有所应用。

§8.3项目实施费用

项目实施费用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直到项目鞠躬投产以前整个实施时期的筹建费用。这部分费用应包括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第二部分,即其他建设费用中,项目实施费用按以下各项分别估算。

§8.3.1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筹建单位为进行项目筹建、建设、联合试运转、验收总结等工作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不包括应计入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建设单位采购及保管设备、材料所需的费用。可以“单项工程费用”为基础,乘以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分别制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率计算。

§8.3.2生产筹备费

生产筹备费是指生产筹备人员费和投产前进厂人员费用。

§8.3.3生产职工培训费

生产职工培训费用是指项目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前拟建企业自行培训或委托其他厂矿培训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所支出的费用以及生产单位为参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熟悉工艺流程机械性能等需要提前进厂人员所支出的费用。该项费用可根据规划的培训人员数、提前进厂人数、培训方法、时间和职工培训费定额计算。

§8.3.4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办公、生活家具购置费是指为保证项目初期正常生产、使用和管理必须购买的办公和生活家具、用具的费用及设计规定必须建设的托儿所、医院、招待所、中小学等的家具、用具费用。该项费用可按有关定额计算。

§8.3.5勘察设计费

勘察设计费是指:

(1)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按规定应支付的费用;

(2)在规定范围内由建设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所需的费用。此项费用可按国家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撰写。

§8.3.6其它应支付的费用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计算项目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9.1项目总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

§9.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组成,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分别估算,并汇总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前述各部分中估算的费用额,估算固定资产投资。

①工程费用。

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四项费用,可按主要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公用工程、服务及生活福利设施、厂外工程等分别计算,以人民币、外币分别表示。

主要生产车间是指生产主要产品的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指为主要生产车间配套的工程项目。

公用工程是指为本项目生产服务的工程,如循环水场、给排水管网、给水泵站及水池、消防设施、三“废”处理、输变电工程、电信工程、供热电汽线路等。

服务及生活福利工程包括办公楼、试验楼、职工宿舍、食堂、学校等。厂外工程主要是指本项目的输水管线、排水系统、高压输变电、物料管线、通讯管线、专用码头、专用公路、铁路专用线、销售仓库、货物转运站等。

②其他费用。

除了将前几章中已估算的费用进行汇总分类外,还应将未估算的费用项目作出详细的估算。

其主要费用项目有:①建设单位管理费;②职工培训费;③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④土地征用费;⑤外籍技术人员来华费用;⑥出国人员培训考察费;⑦进口设备材料国内检验费;⑧工程保险费;⑨大件运输措施费;⑩大型吊装机具费;①项目前期工作费;②设计费;③其他费;

第二部分费用估算是,应说明各种费用的取费标准、定额,一般按国家和地区有关规定执行。估算中有外汇费用时,以外币表示。

③预备费。

分为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两部分。分别计算列出,涨价预备费以年度投资中第一部分费用为基础,按国家计委的费率计算,同时需考虑外汇部分的限价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国务院第82号令(1991年4月16日)的有关规定执行。

(3)建设期利息应根据提供的项目实施进度表已研究确定的基本建设投资来源及资金筹措方式、各种贷款的利率及分年度用款计划表计算得出。当项目投资来源为多种渠道时,应分别计算各种贷款资金的建设期利息。

在可行性研究中,建设期利息均按年计息。利息的计算,分为单利和复利,计息方法及年利率视项目实际情况而定。

利息计算中,假定借款发生当年在年中支用,按半年计息,还款当年也在年中偿还,按半年计息,其余各年按全年计息。按国家规定,建设期利息当年付清。

人民币和外币贷款分别计息,汇总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

以上各项计算完成后,撰写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1.2流动资金估算

(1)流动资金的组成。项目流动资金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①储备资金。即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而用于储备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等的资金。

②生产资金。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处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品占用的资金。

③成品资金。即产成品入库后至销售前这段时间中产成品占用的资金。

除此之外,还有应收应付帐款、现金等组成的流动资金。

(2)流动资金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流动资金的估算,按项目具体情况,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为:参照同类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占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以及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比率来确定流动资金。

分项详细估算法为:按项目占用的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分别按年需用额及周转天数估算定额流动资金,按项目占用的应收应付帐款、现金等估算非定额流动资金。

按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后,可列流动资金估算表。

§9.2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9.2.1资金来源

筹措资金首先必须了解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如果筹集不到资金,投资方案再合理,也不能付诸实施,可能的资金渠道有:

国家预算内拨款;

国内银行贷款:包括拨改贷、固定资产贷款、专项贷款等;

国外资金: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外政府贷款、赠款、商业贷款、出口借贷、补偿贸易等;

自筹资金:包括部门、地方、企业自筹资金;

其它资金来源。

可行性研究中,要分别说明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条件,利用贷款的,要说明贷款条件、贷款利率、偿还方式、最大偿还时间等。

§9.2.2项目筹资方案

筹资方案要在对项目资金来源、建设进度进行综合研究后提出。为保证项目有适宜的筹资方案,要对可能的筹资方式进行比选。

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各种可能的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资金使用条件、利率和汇率风险等进行比较,寻求财务费用最经济的筹资方案。

§9.3投资使用计划

§9.3.1投资使用计划

投资使用计划要考虑项目实施进度和筹资方案,使用相互衔接。

撰写投资使用计划表。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按不同资金来源分年列出年用数额;流动资金的安排要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一般从投产第一年开始按生产负荷进行安排,并按全年计算利息。

§9.3.2借款偿还计划

借款偿还计划是通过对项目各种还款资金来源的估算得出的,借款偿还计划的最长年限可以等于借款资金使用的最长年限,制定借款偿还计划,应对下述内容进行说明。

(1)还款资金来源、计算依据;

(2)各种借款的偿还顺序;

(3)计划还款时间。国外借款(包括国内外币借款)的还本付息,要按借款双方事先商定的还款条件,如借款期、宽限期、还款期、利率、还款方式确定,与国内按借款能力偿还借款不同的是借款期一般是约定的。还本付息的方式有两种:

①等额偿还本金和利息,即每年偿还的本利之和相等,而本金和利息各年不等。偿还的本金部分逐年增多,支付的利息部分逐年减少。

②等额还本,利息照付。即各年偿还的本利之和不等,每年偿还的本金相等。

利息将随本金逐年偿还而减少。

国外借款除支付银行利息外,还要另计管理费和承诺费用等财务费用。为简化计算,也可将利率适当提高进行计算,对此,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加以说明。

第十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推荐出优秀的建设方案。本章的评价结论是建设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节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10.1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为了确定项目未来的生产经营和盈利情况,对项目的生产成本作出接近实际的预测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生产成本是指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经常性费用,它包括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燃料、动力、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及大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推销费用等。

在成本估算时,其精确度要与投资估算的精确度相当。

§10.1.1生产总成本估算

生产总成本是指项目建成后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经济评价中按年计算)为生产和销售所有产品而花费的全部费用。

(1)生产总成本的构成有:

①外购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根据前面第四节中外购燃料动力的数量和单价计算。

②外购燃料动力。根据第四节中外购燃料动力的数量和单价计算。

③工资及福利基金。工资根据第七节中的工资总额计算,福利基金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④折旧及推销费。

⑤大修理基金。

⑥其它费用,包括成本中列支的税金以及不属于以上项目的支出等。

⑦流动资金利息,按流动资金贷款额和贷款利率计算。

⑧销售及其它费用,包括教育费附加,计入成本的技术转让费等。

以上各项费用总额构成项目生产总成本。总成本扣除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和流动资金利息为经营成本。

(2)列表表示生产总成本。

§10.1.2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

生产单一产品的项目以总成本除以设计生产能力即是单位产品成本,生产多种产品的项目,也可按项目成本计算单位成本。

列表表示单位成本。

§10.1.3销售收入估算

根据第三节中预测的产品价格及设计生产能力,逐年计算产品销售收入,当有多种产品时,可分别计算多种产品的年销售收入并汇总计算年总销售收入。

§10.2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根据国家现行财务和税收制度以及现行价格,分析测算拟建项目未来的效益费用。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等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即从企业角度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财务评价采用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办法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有些项目还可以计算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指标,以满足项目决策部门的需要。

财务评价指标根据财务评价报表的数据得出,主要财务评价报表有: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国内投资、自有资金)、利润表、财务平衡表、财务外汇平衡表。

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别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财务评价详细做法见本书另章。

§10.3国民经济评价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除了要从投资者的角度考察项目的盈利状况及借款偿还能力外,还应从国家整体的角度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需要国民经济付出的代价,后者称为国民经济评价。它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门,是决策部门考虑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

§10.4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各种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来源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较大的出入,即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这对项目的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了避免或尽可能减少这种风险,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经济上的可靠性。这项工作称为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风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只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都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不确定性分析的具体做法,见本书第九章。

§10.5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经济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外,还应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项目社会分析方法,除可以定量的以外,还应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内容包括:

(1)项目对国家(或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待业人口带来的社会稳定的效益,改善地区经济结构、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

(2)项目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3)项目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4)项目与当地居民的宗教、民族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5)项目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

(6)项目的国防效益或影响;

(7)对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可行性研究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对项目的主要社会效益或影响加以说明,供决策者考虑。

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1.1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

(3)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4)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

(5)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凡属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11.2附件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立项批文

(3)厂址选择报告书

(4)资源勘探报告

(5)贷款意向书

(6)环境影响报告

(7)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8)重要的市场调查报告

(9)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

(10)利用外资的各类协议文件

(11)其它主要对比方案说明

(12)其它

§11.3附图

(1)厂址地形或位置图(没有等高线)

(2)总平面布置方案图(没有标高)

(3)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