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学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审美教育;精神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
蒋孔阳是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审美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致力于美学理论的建构,而且强调美学对人生的实际作用。他认为,“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目的最终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变得身心健康而趋于完美。正因为如此,我们当代研究美学和教育学的学者,都不能忽视对美育的研究。”[1]p700可以看出,蒋孔阳认为美育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神教育――体现自由快乐
人的全面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和其他四种教育相比,美育主要是一种精神教育,能体现出精神上的自由和快乐。它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让人超脱世俗功利的束缚。美育作为一种精神教育,是让人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不受任何压力和逼迫。“它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让他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接受,去体会,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2]p707就像德国教育家、思想家费希特所认为的,只有在精神完全自由的情况下,才能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美育还是在快乐中接受教育,他说,“中国的美学,不是谈美不美,而是谈乐不乐,快乐不快乐。”[3]p720快乐和自由是离不开的,因为在快乐中能感受到自由,在自由中才是真正的快乐。当一个人处于快乐中时,他的身心是完全自由的,能够自由的发挥自身的才能。因而,美育“具有了无形迹、潜移默化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最终是通过娱乐的方式,在快乐中实现的。”[4]可见,蒋孔阳认为,美育能够使人在快乐中,自然而然地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在蒋孔阳看来,审美的过程就是一种游戏过程,有着游戏的自由和快乐的特点。将审美和游戏的自由快乐联系起来,是康德、席勒的重要观点,他们都从游戏的自由和无功利的角度对审美作了深刻的分析。在这些哲学智慧的影响下,德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提出了学术自由的教育理念。可见,蒋孔阳的美育观在当时已经迎合了世界趋势。
二、情感教育――提高心灵修养
在蒋孔阳看来,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最终能够达到高尚的心灵。因此,高尚的人格修养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多方面的教育。
审美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教人爱美。“一个连美都不再爱的人,他是不会热爱生活的;反过来,当一个人还在爱美、追求美,他就不会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希望。”[5]p707可见,爱美并不是要打扮的漂漂亮亮,而是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美育就是要以美的情感唤起生活的情感,养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以快乐的态度对待生活。此外,审美教育还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教人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蒋孔阳认为,美的东西都充满着情感。情感虽不能给人以物质利益,但却能给人无尽的精神意味,把人推向高尚的境界。立普斯的移情说同样是把审美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但不同于蒋孔阳的观点。前者指人在审美欣赏时,将自身的情感移入对象,认为审美对象具有和人一样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后者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能够引感体验,“从而得以陶冶情性,使得主体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6]这种情感的教育在当今教育中是不可缺失的,即使一个人再有学问有能力,如果没有情感,那么他是令人可悲的。作为情感教育的审美教育,能够使人形成积极地人生价值,促使人高尚心灵的养成。
三、人格教育――美育与艺术教育
提到审美,会自然而然地和艺术联系起来,美学思想也大都体现在艺术中。蒋孔阳认为,审美教育就是“通过文学艺术以及其他的审美方式,来打动人的感情,来对人进行教育,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7]p703的教育。因此,审美教育也就是指,通过艺术创造和审美欣赏,达到人格和精神上的熏陶,从而使人促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可见,离开艺术谈审美教育是不完整的。
但艺术教育不能等同于审美教育,二者是有区别的。“艺术教育是要培养艺术人才,培养音乐家、画家等,因此,它着重在艺术才能和艺术技巧等方面的训练。美感教育则不同,它只是通过艺术等的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8]p366可见,艺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艺术方面的人才,如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戏剧家等;而以艺术为主要对象的审美教育是使人养成积极情感的教育,是关乎人格高尚与否的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审美教育固然离不开艺术,但它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艺术人才,而是直指人的心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蒋孔阳把作为手段的艺术教育和作为目的的审美教育的进行了区分,体现了蒋孔阳关于艺术教育的美育目的论的观点。
“美育就是美学事业自身达到完善的最终一步。对于美学工作者来说,不管对美学进行了多少思考,如果不从事美育,就无法达到美学的最高境界。”[9]p2蒋孔阳指出:“现在,我们社会正处在发展阶段……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10]p700因此,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至关重要的美育。从蒋孔阳的以精神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为特点的美育观出发,我们今天的教育,既要授人以技术、才能,同时也要教人做人,养成高尚的人格。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不是从完整的人和人格的养成出发来进行教育,只是把人作为手段和工具,学校教育只是强调教人知识和技巧,忽视了人完整的身心健康,这显然与蒋孔阳所主张的审美教育的精神不同。因此,蒋孔阳提出的审美教育,正是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当今学校教育向以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为主的全面教育方向发展,他的美学思想也因此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参考文献:
[1] [3][10]蒋孔阳.蒋孔阳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卷五.
[2] [5][7][8]蒋孔阳.蒋孔阳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卷三.
篇2
在21世纪创新尤为重要,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大众的创造思维和生活工作的应变能力,只有在高职教育中重视美术教育,面对工作上出现的状况时才能更加不慌乱不紧张,将平常接受到的审美态度放到实际的生活中,同时这种创造性更有利于人际交往。多著名的美术教育家都指出:艺术教育并非造就专业艺术家或进行一种职业训练,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各个方面发展他认识与智力,特别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独创能力。平时的生活中,艺术是让我们做事情或者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最终的目标就是让人在创造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美学知识。美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视觉训练,通过视觉训练让原本规整的东西在思考中更富有创造性的新品质,这就是达到解放学生天性目的的一种手段,高职学生一般都是培养的专业领域的人才,他们需要的就是改变墨守成规的方式,进行更多的创造性训练,这就是美学教育想要带给学生的影响。
二、美学教育能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美学教育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有陶器、绘画、国画等等类别,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例如,在剪纸课上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绘画课上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将所思所想用画画的形式表达出来。高职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美学教育也是其中的一环,然而正是现在许多学校忽略的。美学教育将动手能力融入到艺术的形式中,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可视性。当老师向学生空洞的描述一副图画有多么的具有内涵的时候学生一般很难了解到,只有让学生用这个思维自己进行创作记忆才能更加深刻,动手能力才能提高。同时,这一类的实践课往往需要心思细腻,长时间下来其他的课程也会受益,学生会在美学教育的过程中变得热爱美好的事物并且具有非常细腻的心思,应用到其他课程中达到了不可预知的效果。
三、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的审美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审美的人,成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协调前进的人。美术不仅能表达感情,使人的创造性冲动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美术教育应完整反映美术学科的全面功能,体现美术教育的人文特征。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因人而异,关键是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学生可以利用美学教育知识美化自己
每个人进入社会之后需要更强的竞争力,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同普通教育的学生区别首先在于学历,但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异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弱的情况,具备非常熟练的职业技能。这个时候进入职场,高职教育的学生同样需要进行面试等,在面试中美学知识就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美学教育会告诉学生什么场合应该穿什么颜色或者什么款式的衣服,例如红色等过于扎眼的衣服就要避免,身上的颜色超过三种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视觉感。这都是一个职场的新人最需要的知识,这些知识不能仅仅靠着学生去自己查,高职教育的学校同样有义务向学生传授这一类的知识让学生学会装扮自己,这就需要美学教育的穿插,美学教育是学生踏入职场的第一步最需要的知识。
五、结论
篇3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及感受美、欣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的教育。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能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修养。语文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美育:
一、紧抓课堂教学,促进美学教育
(一)语文课堂教学与美育
1.语文教学的任务决定美育的重要性
一谈到语文教学,人们总是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直以来语文考试和语文课堂教学也大都是围绕着字、词、句、篇章结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进行,这种语文教学是极不利于开发学生潜力的,极为刻板的,也是应该被深恶痛绝的模式。
2.语文课堂时时闪烁着美育的火花
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情感,树立奋发向上的生活理想,追求生活的美,如《海燕》。有的课文重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对祖国山川及大自然的热情,如《望庐山瀑布》。作者都以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用绮丽秀美的文字和形象逼真的描绘,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引导朗读感受意境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教师通过声情并茂、富有魅力的范读,可以更好地再现作品的神韵美,让学生借助听觉形象步入文章意境,舒心畅怀地接受美育;学生通过朗读,不仅能理解文章的意境,还能提高语言能力。
(二)注重文学修养加强美育熏陶
1.文学与美学关注的是人
美学表现出对人的关注,不仅是把人作为静态审美中的审美主体,现代形态的美学对人的关注,它要求在概括和总结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的基础上,阐明什么是人和如何做人的基本原理。在语文教学中,是用经典的文学作品作为精神食粮,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提升文化品位追求高尚情趣
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名著,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品,他们有极强的审美特性,他们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教材。成功的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机能处于活跃的状态,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能力的掌握中去,促使语文能力的更快提高。
3.经典精品是美育的丰实源泉
语文教师让学生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他们,让他们接触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对美的感觉逐渐变得丰富与敏锐,让他们感受文学的善意、文学的美感、文学的人道,在文学的善解人意里建筑起自己精神的家园。
(三)妙用情感教育突出美育核心
1.语文教学能实现审美教育
美育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审美情感,那么什么是审美情感呢?情感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与美学从研究客体转向研究主体的大趋势相吻合的,是与现代美育“研究人自身”的倡导相吻合的,由此赋予美育以寻找和丰富人类自身本质的意义。
2.语文教学注重情感体验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课文都饱含着浓郁的感彩,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语文教学中美育的表现形式
(一)教师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语音语调。
(二)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加强语文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语文教师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身,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使课堂充满阳光!
(三)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这样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篇4
一、美学内涵
美,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即肥大的羊为“美”。说明美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有直接关系。那么,一开始人类就认识到花草树木的曼妙美好、老虎的雄壮威武、萌宠的善良可爱了吗?从历史考古上来看,事情并不是这样。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并不是那么和谐并存的,人与动物是狩猎和被狩猎的关系,经过长时间实践经验的积累及狩猎技巧和工具的提高,食物慢慢充足,人开始圈养比较温顺、对人伤害性不大的动物,对那些凶猛的虎豹豺狼,也就开始慢慢有了欣赏的心态;对植物来说,经过神农尝百草,人有了赖以生存的五谷杂粮和治疗百病的中草药,不再时时被饥饿和疾病困扰,人才有了对花草树木形态和香气的探讨。所以说,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经过与自然的不懈斗争,慢慢掌控自然的结果。就是说,从实践哲学上说,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使得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美学”一词最初来源于日本,是对Bauingarten的Aesthetics一词的翻译,而对Aesthetics更准确的中文翻译应该是“审美学”。近代美学是由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心理学、法国的文艺批评三者构成,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结合,美学是认识学和伦理学的最高层次[1]1-133。按照美学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关系来划分,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分类标准,美学可分为五个方面内容:一是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是美学流派及其研究;三是美学与政治;四是美学与社会生产;五是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按照美学的内容来划分,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哲学美学、理论美学、科学美学(各实用美学)。哲学美学包括美学流派及其研究、美学与政治、美学与社会生产和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理论美学包括审美意识史或趣味流变史、艺术风格史和美学史。科学美学包含有:基础美学和实用美学、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像建筑美学、装饰美学(包括园林、环境、服饰、美容等)、社会美学(涉及社会生活、组织、文化、风习等)、教育美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美学、分析美学。从内容的分类可以看出,理论美学和科学美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将理论美学和科学美学的大部分内容收纳进专业馆藏,这个很容易理解。但是很多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却将哲学美学等其他美学排除在专业馆藏之外,我们的教育不光是技术能力上,更应该体现在思想上,所以本人认为其他美学类图书也应该作为专业馆藏被重点关注。
二、哲学美学成为艺术美术院校专业馆藏的理由
篇5
审美心理学是美术教育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作为美学和心理学的边缘学科,对我们熟悉并掌握人的审美心理过程,从而准确把握受教育对象在对美学欣赏中,心理的变化过程,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有积极意义。审美,简言之,是对美的感知和认识,审美心理则是在这个感知过程中情感意识上的活动表现。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育者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学生懂得美与丑,学会对善与恶的判断,并懂得如何去美化这个世界和美化自己。其功能效果就是要达到“感人、娱人、化人、育人”。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并准确把握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和变化过程,利用美育功能引导中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一、审美心理与人格完善的关系本文由收集整理
美术教育中审美的目的在于通过人对美的欣赏和批评来实现美术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以“美”带动内心的触动和感悟,对人的情感、意识、心灵都会产生正面的引导,“增强审美感受能力,形成和谐的心理结构, 并间接地促进智力和品德的发展”其最终效果是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培养健康的心理。中学美术教育本质上就是对美学的直面剖析,审美则是美术教育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动。有了审美,就有了对美和善的价值判断,丰富和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力,增强学生对外界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是人格完善的直接体现。审美心理与人格完善是紧密统一的关系,是辩证也承接的统一关系。这表现在:审美心理是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点。人格的完善也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健康形成产生积极的反作用。人格完善是审美心理过程的最终目标。人格是态度、性格、习惯的有机结合。人格的完善则表现为态度的端正、性格稳定、习惯良好等综合因素下整体体现出来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利于个人健康发展和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性格、习惯长期形成的稳定性往往又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暗示和引导的作用。
二、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心理特征
中学美术教育是以特定的年龄范围的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这个群体年龄多是在12-16岁范围内,从生理上讲正是身体发育旺盛阶段,从心理发育角度讲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的萌动阶段。他们对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在审美心理表现出特别的群属特征。第一,可塑性强。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美术教育在扩展的学生想象力、带动学生抽象思维、丰富学生感性经验上有着独到的作用和功能。中学生本身在这一阶段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处于不成熟阶段,在美术教育中这个群体在对美术作品的感知也是欠缺和不足的,因此,对教师来说需要有效利用学生在美术教育发展空间性,针对性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塑造,以逐渐形成完善的、稳定的审美心理为目标。第二,社会性强。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与信息量的丰富多元化拓展了中学生的视野和对社会的了解,但他们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感性的,和不成熟的。社会的影响也会对这个群体产生单方面的导向作用。因此,他们在对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会参杂他们对这个社会认识和了解。他们会对作品的观察和评价带有社会意识形态色彩,在做作品创造中突出自我对社会的体悟等等。
三、美术教育中把握学生审美心理促进人格完善的几条建议
以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历来是我们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要充分借助审美心理的功能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首先,明确审美心理与人格完善之间的关系是前提。只有意识到这两者的关系才能在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审美心理活动产生关注和重视。其次,美术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在美术教育中既要把握中学生可塑性强的特征,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情感,引导学生产生对美的认同感和对美的心理倾向性,以实现美术教育塑人的目的。把握学生社会性特征就是要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作品和事件有正确的是非,善恶的判断力。第三,美术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规律。理顺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英国心理学家c.w.瓦伦丁曾提出“美的实验心理学”
在他看来应该用实验的方法对美学进行研究,以此来取得审美经验,实验美学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兴趣就在被试本身。瓦伦丁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就是要注重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审美活动的实践感知,缺少具体的审美实践是难以将理论的知识升华为熟练的技巧及熟知的规律。
篇6
关键词:美育;审美;高校;公共美术;文化艺术
从人类发展最早的活动上来讲,审美活动是属于全民的。早在洪荒时代就有了“首饰”,古人类将每一颗彩色的石珠手工打磨并对穿打孔,用细绳索串联挂在手臂、脚踝、颈项上。这一行为已经与最初的将猎物利齿打孔串联佩戴以彰显“勇敢”有了本质的区别。当古人类对石珠的形状、大小有了取舍甚至对颜色有了涂绘装扮、搭配选择之后,这件挂饰已经与彰显“勇敢”的功利性质渐行渐远,直至完全成为一种“审美”的需求。人类在长期的造物活动中,同时也创造了艺术,创造了美。类似于“首饰”的例子颇多,如原本只是“蔽体御寒”作用的衣服在材质及颜色、款式上的发展;原本只是储物作用的陶器在造型、色彩、图案上的发展等。这些资料都可以从民俗社会学中找到,足以证明审美活动是一种全民的活动。正如美术教育家丰子恺讲过的“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而知也。”社会的大发展不断给文化艺术冠上的高贵的光环使得其与大众日常生活愈加脱节。与文化艺术的接触在今天成为研究、成为鉴赏、成为具备高层次文化素养的人群才有资格讨论的素材,普通市民阶层则选择了自动疏远的态度。德国古典文学美学家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也提到,人最初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是具有完美人格的。而工业社会的大发展促就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人性的矛盾。社会大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分工的需求间接引导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出现,但却误导了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容。这不仅使社会和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也使得原本完善的人格出现了严重的缺口。席勒在当时便极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弥补人性发展的这种遗憾。
审美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与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相辅相成的两个内容,文明是文化的升华体。考察人类各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其文明都是全民普遍文化的积累,是文化沉淀的继承和创新。
原始未经涂绘或上釉彩的素陶与釉陶、彩绘釉陶是大不一样的。一般性的因为某种需要而创造物品与在这个物品实用性基础上进行加工美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需求层次,如果人民群众普遍认为任何物品的装饰美化都与自己无关,那是专业人才的分内之事,甚至发展到对美化内容不予理会,那么群众的整体层次就会降低,由普遍群众文化组成的社会文明程度也将降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完善人生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审美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陷入现在高校的专业分科而罔顾“审美教育”,这不仅是对人类文化沉淀的漠视,也是个人完善人格养成的障碍,更会造成全民文化素质的降低、衰退以及社会发展阶段文明的低迷。
人的思维主要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形式,任何事物的成功创造都不是其中单一思维形式的最终成果。进行文化艺术活动主要侧重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熟练运用只有通过广泛的审美活动才能完成。期间,著名的教育家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里的美育范畴就包括美术、文学、音乐、舞蹈等一切能够引起人们进行审美思维、审美活动的“术”。“美术”是美育内容的一个部分,美术鉴赏课的意义和不可缺失性,就在于培养“发现美的眼睛”,通过艺术作品使观者感受到形形的和谐。丰富的感官,使人的本质力量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最终造就敏锐的形象思维能力。
美术的诸如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这些社会功能,使得美术活动必然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记录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文明都在美术作品中得以形象的记录。进行《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以来,笔者发现直到今天刚接触这一课程的学生还是普遍地认为“美术”就是“画画”,这是一个非常狭义的理解。随着“以美育代宗教”提出以来,“美术”就有了更为细微、广泛的概念。所属造型艺术的绘画、建筑、雕刻、工艺美术等,以及书法、摄影等视觉艺术统属于美术。例如,代表史前文明的岩画、彩陶;代表奴隶社会文明的青铜器,陵墓等,这些都成了阶段文明的载体。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美术”的内涵和外延也将更加丰满。
作为“美育”内容之一的《美术鉴赏》课程,其重要意义着重体现在它的教育、审美、认知、娱乐这四个社会功能上。它可以通过非常直观形象的艺术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道德修养的启迪教化,如东晋时期画家顾恺之的中国画作品《女史箴图》、法国画家库尔贝的油画作品《碎石工》、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等。以《女史箴图》为例,作品虽取材自当时文学家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但在当时人们识字率低的社会现实局限下,其社会影响力以及产生的教化作用却远远高于文学原著。这也是美术作品在美育的一切内容中最独特的功能体现。艺术家以自己的生活高度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并将这种深刻的感受融入作品之中,以寄情于物的方式感化观者,以期达到共鸣,正如鲁迅说的“美术可以辅翼道德”。作品中规劝女性恪守“妇道”的封建伦理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虽然已经失去了光环,但画面人物形容生动、衣裙款款;线条流畅婉转,设色典雅秀丽,作品本身无时无刻不在彰显它的审美价值。即使我们因为时代性或者各种其他原因不能认可艺术家的精神立场,无法体会作品的教育性和认知性,也依然不妨碍我们对作品本身的欣赏和品读。画家以日常生活为场景布画,又为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提供了直观的考证资料。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式的美育过程,是我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美术”在这里所代表的绝不仅仅只是一副“画作”,或是观者对这幅画作的视觉接收。这个对艺术作品品鉴、解读的审美过程,就像梁启超说的:“把我们卑下平凡的境界压下去”,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得到了一种救赎。
如果此时的美育仅仅只是培养人们欣赏美、创造美形成一种审美观或者美学素养,那不免又陷入狭义。将美育融入人生的美学趣味和全面教育的审美境界中,强调美育对人生的促进功能才是现代美育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张道一.美术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 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程孟辉,译.
[4] 王德胜.美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
[5] 仇春霖.大学美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王世琴.应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手工课教学思考[J].美术界,2014(2).
篇7
关键词:美育;大学生;旅游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C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262-02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旅游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从事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旅游饭店管理与服务、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专业性的知识、技能外。美学素养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美学修养,提高其审美能力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美育与大学生的成长
美育,即审美教育,狭义说来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陶冶和塑造的教育活动。广义来说是指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中一切美的形式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使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产生审美反映,达到美化人们的心灵、语言和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和智慧的目的。审美教育对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共同构成大学生教育的整体,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育是大学生缓解自身主体焦虑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处于“成人前期”的心理阶段,面对来自学业、爱情、求职、人际、自我实现等诸多压力。从而表现为一种主体的焦虑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导致个体的精神崩溃,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造成自杀悲剧的发生。因此,为大学生找到一条缓解自身主体焦虑的途径尤为关键。审美教育,可以改变大学生固有的情感形式,净化不良情绪,培植健康人格等,能有效地提高年轻学子的生存智慧与生存能力,具备审美的处世态度与情怀,意识到人生除了功利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健康和谐的心理。
第二,美育是大学生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有效路径。由于受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被名利所扭曲,精神空虚、追求享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泛滥。美育,可以“以美储善”。孔子指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主张用艺与乐的感染和熏陶来求得人格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当今社会,美育用正确的道德舆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精神塑造学生,不断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借助美的力量,以情感为媒介,促进外在道德的“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律”要求,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他们为创造美好人生,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奋斗的热情。
第三,美育是大学生智育发展的催化剂。许多科学发现都产生于刹那间美感冲动的启发。爱因斯坦一生醉心于物理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物理美的驱使,他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真、美―要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研究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美育可以赋予其审美的感受,激发他们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大学生智力的发展。
第四,美育是大学生塑造完美人格的必由之路。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能帮助大学生从以前的思维模式和情感状态中解放出来。通过对人、自然、社会的欣赏等情感活动的体验来实现对人性美、自然美、和谐美的发现、认知和创造,实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增能、以美健身、以美促劳的效果,促使学生的完美人格的塑造。
二、美育与旅游
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美学家叶朗说过:“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旅游活动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无一不与美有关,无一不是审美的过程。
首先,旅游产品的设计离不开美育。旅游规划设计就是结合项目地自身的自然人文资源,发现挖掘其独特性的过程;就是通过产品来传达和表现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社会美。规划设计人员自身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直接影响旅游产品的审美格调、美感表现力和感染力。德国美学家席勒早就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
第二,旅游服务离不开美育。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游客购买并消费旅游产品,除了在餐饮和旅游生活中消耗少量有形物质产品外,大量的是接待和导游服务的消费。服务具有无形性,游客对旅游经历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他所受到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旅游从业人员通过自身的形式美(仪表、仪容)与内容美(精神、道德、情操)的协调统一来传达和引导游客的审美情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旅游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他们的审美素养影响着游客的审美感受。
第三,旅游管理的过程离不开美育。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其“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涉及到诸多行业和部门;同时,旅游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这些都要求管理者具有整体美、协调美的审美观,协调好各个部门、员工、环节等,确保游客的旅游活动顺利开展,保证游客通过旅游活动获得审美的享受和身心的放松,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美感的培养途径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结构,由施教者、审美媒介、受教者三方构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审美教育的实施必须根据其心理特征、专业特点等来开展。
第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美学修养。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教师只有首先具备审美的情怀,才能自觉地运用审美的情怀,才能自觉地运用审美的规律进行教学活动,以美育人、寓美于教,用自身的仪表美、风度美、语言美、行为美去影响感染学生的精神和人格。
第二,改进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管理、经济、计算机、旅游英语、旅游心理学等,旅游美学鲜有要求,或者只作为选修课处理。为此,要改变以前课程设置中的误区,提高美学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结合旅游规划策划、酒店餐饮服务、导游等专业知识,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课外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把美学中的美德要素、美的理念、美的思维、美的表现等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专业中发现美、创造美,通过美育,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情趣、审美的手法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第三,营造美育的校园环境。发掘校园的美育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植具有美育精神的校园文化。通过先进文化、高雅艺术、课外审美活动等途径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拓展美育的空间和内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促进了审美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延展了人的视听觉,跨越了文字的障碍,将抽象的美的概念转化为审美直观形象。强烈的视听觉的审美感知提高了学生审美知识的吸收与内化十分重要,审美信息的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感染性,使学生能够以悦纳心理,从动态的声画相合中,顿悟与领会美的真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篇8
通识教育的第二个基本理念,是强调大学服务并归属于民族国家之生命。大学是通过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保存和传承,来塑造整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大学通过对公民思想和公民德性的培养,为本国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前提;最后,大学通过对学生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给本民族一个可能的未来,同时,又通过其中诞生的极少数佼佼者,为这一未来提供领导者。一个民族的诗歌传统是其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也是文化认同的来源之一,当然需要在通识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一个民族对创造力和理解力的依赖,才是诗歌教育之所以成为必要的最重要原因。创造力主要包括热情、冥想能力和想象力,而理解力则主要包括精微知觉、对人性和世界的洞察以及对事件做出良好判断的能力。正是在这两个方面,诗歌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功效。优秀的诗歌能激发起人的生命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杰出的诗歌让人获得超越现成之物的冥想力和想象力,而伟大的诗歌因其所包含的对世界和人性的深刻洞察而成为培育判断力的最好教材。一个基本事实是,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人物,几乎没有一个人是不读诗或不热爱艺术的,这些伟人们的心智、灵感和判断力全都受到过诗的滋养。由此,即使是出于对本民族、本国之未来负责的考虑,作为通识教育的诗歌教育也势在必行。
二、中国古诗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
1、审美价值
简单概括诗歌美学价值就是教我们真、善、美,教我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返璞归真。例如:“采菊东篱下,悠远见南山。”此诗淡泊静穆、豪华落尽,却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灵,真是感受之真切自然,美是不加修饰朴素天然之美,善是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纯真、坦荡、从容。字如其人,诗如其品,从文章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及性情,由此也可见诗歌文学艺术对丰富一个人的性情和情操的重要性了。这就是诗歌的美学价值,它参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处。
2、普世价值
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环境问题和道德问题,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现在我们倡导和谐,无非是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恰好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两个最基本的主题。
3、生命价值、陶冶性情
这种生命智慧主要可概况为三点:
(1)化阻为通。
要使生命的阻塞困苦化为通达,这就要有很高超的哲学智慧,才能跳出纠缠,豁然开朗。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都是生命的更高境界,迷途知返、化悲为喜、化阻为通。
(2)化悲为健。
我们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此诗看似痛苦,实则充满着无尽力量与激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人由对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而引发对人生前途与名利的拷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功名利禄都是浮云,只有喝酒才是人间至上,咱们就借酒抒情,解放自我。既然“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么他就甘当寂寞圣贤,甘当孤独饮者,这是他的自我解放。这当然是一种化悲痛为力量的愤激之言。他视金钱富贵如粪土,“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此时就有一种雄豪之气,这就是化悲为健。像李白这样自我救赎、化悲为健的诗人还有很多,像杜甫、陆游、韩愈、辛弃疾、欧阳修、李贺等诗人也是如此。
三、物我交融、天人合一
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审美教学;构建思路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是为了应付高考,这使得学生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对历史的厌倦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也在逐渐地发生改变,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学,符合当下教育的思想潮流,也可以为枯燥的历史课堂增添生机和活力,活跃课程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对审美教学概念的分析
所谓的审美教学,指的是按照美的标准来培养人的一种情感教学。它最早是由德国一位著名的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美学教学还未普及,因此人们在谈到美学教学的时候,往往会认为美学教学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过程。实质上这种理解是一种对美学教学的错误理解,这种理解把美学教学客观化了。美学教学的实质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实施美学教学,让学生的认识发生转变,达到对主体人的思维在生产方式和思想活动上产生影响,使其发生改变,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就目前来说,历史审美教学是历史教学和审美教学相结合的一个产物。历史审美教学是根据历史学科课程的教学要求,从学生原有的审美心理出发,以审美教学的理论作为历史教学的指导,在历史课程中渗透审美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审美教学的重要性
审美教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学科,有着其独有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促进个体生命的感性发展
美育教学课可以促进生命个体的感性发展,这是审美教学的主要功能。人是一个感性的生命体,感性就是最能区分人与其他个体之间不同的独特性质。通过美学教学,可以帮助人个体解放个性的情感,提高个体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促进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审美教学通过对人个体的塑造,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不同的人才。
2.影响社会的发展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社会的。人在社会的发展中,通过社会意识对自我、他人以及其他个体进行不断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美学教学是人们相互接触和确认的媒介,能建立起个体和社会协调的情感价值观。除此之外,审美教学还可以培养人的情感,通过影响人、感化人,让人对美有新的认识,让美来引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培养人正确的价值观。
3.具有文化功能
通过对学生的美学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心理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的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现实,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间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使得心理文化紊乱萎缩。通过审美教学,可以转变过于现实的思想价值观,让人感受到生活之美和万物之美,从而树立起高尚的价值观。
三、高中历史审美教学思路构建
1.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当今的时代已经成为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的运用,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得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思想也越来越丰富。因此,面对这个时代,高中老师在历史教学中,也要跟上时展的潮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实施教育,这样做才能有利于审美教学的更好渗透。
2.提倡人文教学
历史记载的都是人类从古至今的活动,在人类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一些可歌可泣的人文精神光辉。不管是动用酷刑、滥杀无辜、治国有道的女皇武则天还是近代、放眼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这些载入史册的历史人物身上,都有值得学生学习的闪光点。高中老师在实施历史教学之前,要做好备课的准备,在对教材和课文相关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制定好合理的计划,对学生实施审美教学,利用那些伟人的高尚情操去感染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这些伟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
3.加强课堂的互动
新课标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体现出课堂教和学的合作。因此老师在实施历史教学时,要发挥好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探讨,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历史中的美、发现历史材料的美、发现历史图片的美和文字的美。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审美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门类,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学还需要老师们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为早日建立起系统的理论知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文竹. 高中历史教学审美素材挖掘的实践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姚佳欣.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孔学兰.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施策略[D].苏州大学,2011.
篇10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关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当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在与西方所谓专业音乐体系的对照与比较中,呈现出了鲜明而特有的审美特征。纵观整部美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发展其问出现过入、道、墨、法、佛、阴阳等诸多美学流派,但大体都被儒道两家所包融、吸收而失却独立存在的价值,儒道两家美学思想从先秦产生至今,始终贯穿音乐发展中。
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善、和
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理论还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
《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乐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如书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情篇》)。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这就给我们一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孔子(公元前511——公元前479)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凡合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孔子认为音乐家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情感要有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乐而不,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238年)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生性的恶习的必须教育才能变善,因为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是人的必然需要。他主张音乐从实际出发,并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变化,但在音乐思想上仍有崇雅贬俗倾向。
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自然、天人合一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揉合到了一起,它的核心是自然、虚静,渴望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道家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他们也不提倡音乐,甚至是否定音乐。老子的思想具有很多辨证的观点,如“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对统治阶级主张无为,对被统治阶级主张无知,因此,他反对一切欲望,而声音、颜色、味道正是引起人们欲望的根源,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所以要统统取缔。
而庄子对社会上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希望能够过一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理想生活,因此他对一切科学文化艺术都是抱着一种排斥、否定的态度,他说:“五音乱耳,使耳不聪”,(《庄子·天地》)对音乐也是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
道家既然崇尚清静无为,爱好当然在题材上就偏重于山水美,它的“天人合一”观必然向往宇宙和人的合一,历史上凡道家思想浓厚的人,大多是超然物外的知识分子,他们或寄情山水、自然或借助于自然景物来自我观照,琴曲《梅花三弄》就是一首代表性的作品,她借用了梅花的自然属性,钢筋铁骨的性格,不畏严寒的精神,隐喻知识分子的人格美,用清虚朗畅的泛音,三次出现梅花主题B,穿插A、C、D音乐作为烘托陪衬。梅花的洁身自好,清雅高旷,是作者对人格美的物(乐)化表现,此曲是一首小型套曲,后部带有戏剧性,似梅花笑绽枝头,笑弄风霜,其韵昧令人回响不遗。道家不仅主张自然之美,而且追求境界无限,因此在音乐上就追求“神余言外”和“弦外之音”。同一时代一首咏梅诗句,可和此曲对照,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南朝梁、陈人何逊)。这首乐曲使我们不仅可以见到道家崇高自然,更可以体昧到道家主张自然和人的统一,以自然观照人是道家的“天人合一”观的组成部分。
三、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非乐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与儒家的音乐思想相对立的乐派墨子名,生于鲁国。伟大的思想家、博学的学者和政治活动家。他在音乐上竭力反对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主张。墨子禁止音乐。墨子再三强调:“为乐,非也!”意思是,“从事音乐活动是不应该的啊!”
- 上一篇:微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性质
- 下一篇:商业计划和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