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史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艺术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艺术史

篇1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14-02

当前有学者产生了这样的担忧“许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原本并不具有现代政治意义的‘民族意识’,但是当他们在民族院校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之后,民族意识开始萌现并不断强化。”

本次调查为了真实了解客观情况,特选择西南民族大学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西南民族大学是因为西南民族大学有在校学生近2.5万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加之学校地理位置靠近少数民族地区,即具有代表性,也具有重要性。

一、研究思路

为测量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我们首先需要对于民族意识的概念进行界分。在哲学体系中,经典作家都曾论述过意识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他们把“社会意识”这一概念明确地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来使用,指出:“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定义是对复杂意识问题的哲学概括。

具体到民族意识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学者们的论述大体都是把意识的定义套用在民族这个对象上。王希恩教授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社会存在的反映,笼统地讲,此话无可非议,但如果以此为民族意识定义,则显然过于宽泛,过于沉重了。譬如给一个三岁的小孩穿一件三十岁大人的衣服,他撑不起来,也难以承受。”民族意识“是一种具体化的心理现象,它包容于总的意识、精神活动之中,却又反映的是民族心理的特殊内容~,因此他倾向于在心理学范畴内使用意识定义,他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认为民族意识包含社会成员对于自己民族归宿的感悟和对于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两大部分。

笔者赞同王教授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的做法,只稍作调整的是,笔者将王教授认为与民族归属意识重合的民族边界意识单独列出来,认为民族意识包含民族归属意识、民族利益意识和民族边界意识。

二、调查过程

鉴于以往对于民族意识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定性分析,概念逻辑推理的方法,笔者尝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辅助以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宏观层次的研究以外寻求个体层次的探讨,以期能以不同的视角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调查小组在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中投放问卷200份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5份,考虑2.5万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不足50%,现回收175份问卷,抽样比例超过1%。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抽样。

三、结果分析

(一)民族归属意识

王希恩教授将民族认同即对民族归属的感悟视为民族意识的第一个组成部分,熊锡元教授也认为民族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如何建立起这样的归属,这种归属意识如何表现出来?

对于民族归属的讨论实际上又涉及到对于民族这一认同主体的界定。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是一个民族旧按此观点,民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民族成员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就是建立在对于民族特征的认同上。我们的调查也表明人们确定族属的标准主要还是一些客观的民族特征。

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判断同属一个民族的标准以民族语言、民族风俗、共同地域等客观特征为主(占62%)。因此笔者选择把对于各个民族特征的认知感悟作为测量民族归属意识强弱的指标,一个人对于民族各特征若做出积极地评价,我们就可以视为其对于民族的归属感很强。

表1我们直接测量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民族归属感很强,这两组数据之间是符合的,我们可以判断民族类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归属意识很强。

(二)民族利益意识

“没有共同利益的群体是不存在的,而有共同利益却又不能觉悟的群体却是很难表现自己作为群体存在的”。在谈论民族意识时仅仅等同于民族认同,而不去考虑民族利益意识,那么民族对立、抗争、冲突等现象的解释就显得困难。王希恩和熊锡元教授都主张把民族利益意识作为民族意识的第二个部分。

熊锡元教授认为除了民族认同意识以外,民族意识还包括“在国家生活中,在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衰荣辱、权利与得失、利害与安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强调民族认同是基本内容,民族利益意识是核心要素。这里所定义的民族利益意识是一种宏观整体的观点,意味着民族成员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但现代社会中存在多重认同,我们具有多重不同的集体归属认同――家庭、性别、区域、职业团体,党派和族群――并且随着环境的需要可以从一种认同转向另一种认同。在此种环境下,即使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民族整体利益受损,但他仍可以选择转换认同主体,通过对于其他集体的认同来防止自己的个体利益受损。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利益与民族利益存在紧密关系时,民族利益对于他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民族利益意识应该包含两部分,一是对于个体与民族利益关系的认知,二是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只有在第一个认识很强的时候,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否则人们很容易通过转换认同主体来逃逸,而非捍卫民族的整体利益。我们在调查中对于这两个部分都进行了测量。

调查中,61.7%的学生对于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评价。表2显示89.1%的人认为国家的强大是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不会认为国家与民族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利益意识就不会驱动学生为了民族发展,而对现有国家政权提出民族利益的诉求。

(三)民族边界意识

王希恩教授把民族意识分为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意识,认为民族边界意识不过是民族认同的重合。对此,笔者认为民族认同形成个体对于民族主体的归属,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可,并不必然形成对于非民族成员的看法,不能简单地由民族认同的情况推知其对于其他民族的态度。两种意识之间的关联性不可否认,但简单地混合起来视为一个概念却是不妥的。人群的主观认同往往由界定及维持群体边界来完成,在民族关系之中,一旦以某种主观范畴界定了民族的边缘,民族内部的人不用经常强调自己的文化内涵,反而是在民族边缘、民族特征被强调出来。因此,边缘成为观察、理解民族现象的最佳位置。民族边界具有自己的内容,民族成员对于民族边界的感悟是不容忽视的,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次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边界意识。

调查显示86.9%同学对于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呈现一种积极态度,调查发现64.6%的同学都会在生日聚会这样的私人交际活动中邀请其他同学参加。67.3%的学生择偶时不考虑对方民族身份。由此可以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意识。

四、最终结论

针对当前学者担忧“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教学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的观点,调查组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民族院校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民族认同。在民族院校的特殊环境中民族归属意识确实存在强化的可能,自身较高的认知水平,与异民族的交往,民族院校教学过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对于民族归属意识的强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篇2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 民居 装饰艺术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聚居着十三个主体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各个民族之间有着包括语言、宗教、信仰、性格、爱好、习惯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传统,因此民居建筑的用材、结构、形式、工艺、装饰以及空间划分使用等,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传统和风格,其中以维吾尔族的民居建筑装饰最具特色。

一、新疆少数民族民居的造型特征

1.新疆伊犁民居的装饰造型特征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最早见于《汉书》,史称伊列、伊丽、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间定名伊犁。伊犁地处新疆的西部边陲,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国接壤,这里资源充裕,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是新疆农、牧、林业和旅游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当地的居民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地创造了独特的民居造型装饰,其特点是:建筑大量采用木材、生土,辅以芦苇、麦草、砖块、石灰等土产材料。利用高台基、厚墙、平顶、厚门等形式,将各种用房并列地安排呈一字形,大多数民居建筑以一明一暗或一明两暗为基本单元。居住用房通常为三间,进门一间为明室,是过渡性空间,左边的暗室为主卧室,也承担着客厅的功能,右边的暗室为次卧。在三间之外还建有贮藏室和厨廊,也有的民居房间较多,各室分布于前后两列,并安排挡风的门厅,其内部各室或互相套门相连,或以内廊相连。虽有外廊但整个平面显示了较强的封闭性。

伊犁民居中的大墙面基本都朴实无华,偶尔将扶壁住线凸出以变化。但也平直挺拔无一装饰,但在窗眉、檐口、墙角柱、廊柱等地方都加以细雕精凿,借此显示自己的特色。

2.新疆吐鲁番民居装饰造型特征

吐鲁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东部,天山支脉博格达峰南麓,吐鲁番盆地中部。地势北高南低中间凹,火焰山自西而东横贯盆地中部,山前是戈壁、中部是低洼平原,南部山丘、戈壁、荒漠三种类型兼有。水资源有天山水系、火焰山水系、坎儿井水系等。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少雨,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风,同时又处于格里木大沙漠之边缘,远离海洋,也是我国最热的地区,以“火洲”著称。在此居住的人们用坎儿井引水灌溉,创造了片片绿洲,并利用火焰山周围高强度微红色的粘土资源创建了土拱、土墙的半地下层、二层土民居建筑,有效地抵挡了烈日高温的侵袭,同时也形成了中国西部新疆特有的土建筑民居文化。

在建筑艺术方面主要分为两种造型与风格:土拱平房式和土木楼房高棚架式。土拱平房式装饰风格的主要房屋集中在一起布置,房间不受日照朝向的影响,也没有某种宗教、礼仪等方面对建筑房间布局的限制。庭院内的建筑因地制宜,随经济力量和生活习惯的需要而建造,布局十分灵活而合理。一般在院落的中部或后部布置主要房间,主要房屋前的室外空间常设一宽大的土高台,供人们日常的生活、聊天使用。入口大门沿街、巷设在庭院的一角或中间,杂务间设于庭院的一侧或一角。而葡萄晾房多设于杂务间或入口大门的上部。这类民居的主要建筑和次要房间常围合成封闭式庭院。

土木楼房高棚架式装饰风格是吐鲁番民居中独特的建筑组成之一。庭院呈内向性半开敞式,由围墙和建筑围合,院内建筑主次分明,它和主房的檐廊、室内空间共同融为一体,构成了吐鲁番民居里的独特的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高棚架棚盖一般架设在房屋之间的院子上空。单独设立于主体房屋的前檐部位。高棚架四面临空,既遮阳又通风,它高而宽敞,无论太阳在何方向,也都能留下一片阴凉的天地,高棚架给吐鲁番民居的建筑造型艺术增添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柱廊是吐鲁番民居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柱廊一般位于建筑的二层,是户外起居生活的重要场所。由于当地基本不下雨,屋面无需排水,居住建筑中大量的错层、半错层土阳台形成了千姿百态、此起彼伏的土建筑外廊空间。

吐鲁番的民居建筑是一种不受宗教礼仪限制的民居土建筑,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营造的一种氛围空间。这里的民居不但延袭了1500多年前交河、高昌古城的土建筑文化历史,而且经过长期的改造和修缮,使之成为了更符合现代人居住环境要求的建筑。

3.新疆喀什民居装饰造型特征

喀什位于新疆的西南部,西倚帕米尔高原,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淇。它历史悠久,古称“疏勒”,这里既是我国最早信仰佛教的地区之一。也是较早接受伊斯兰教的地区,因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综合了中原汉族建筑和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按地形和宅基地形状自由灵活布局,不讲求对称和中轴线,以客厅为主在其一侧或两侧布置卧室、厨房等附属用房。由于喀什地区地形高低的变化,主次房间高度不一,形成了建筑体型轮廊的高低错落。当地居民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多把二、三层房间向外悬挑扩大,或在巷道上搭建过街楼,并在屋顶围立栏杆形成屋顶院落。民居的装饰重点是庭院的外廊和客厅室内,外廊是人们的室外活动空间,因此外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支撑外廊的柱子分为柱头、柱身、柱裙三部分,两柱中间为双拱,卷角部作透空花饰,双拱卷中间悬吊木雕石榴。以“阿以旺”“阿克赛”为中心的户外场所及外廊布局,形成宅院的内向性格。轻外部环境而重室内装饰,外廊、顶棚、门窗,多用木雕,饰以藻井和色彩艳丽的彩画。装饰手法细腻,内容丰富。

二、新疆少数民族民居装饰技巧特征

篇3

参加研讨的人员有博士生明言、蔡乔中、姜万通,硕士生王欣、周为民、汪敏、王宝龙等。施光南的夫人洪如丁也参加了研讨会。

姜万通 施光南先生对艺术歌曲倾注了“真挚的感情”,并以“准确的形象与优美的旋律”打动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用混沌理论来分析,他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曲中恰到好处地找到了音乐语言与自然规律相契合的方式,因此,凝练、简洁的施法与其所要表达的真挚感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周莉 施光南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中,都能确切地展现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着力表达了一种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的赞美、歌颂。施光南的创作充分顾及到自己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朴素的感情,并用他那纯洁、质朴的感情感染着每一个人。也正是通过自己不停地学习和实践来履行他的誓言:“用作曲来为祖国服务”。

周为民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施光南的艺术特点。其一,现实主义一直是施光南先生创作的思想。他对于如何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严肃的政治题材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他善于把艺术和政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成为此类音乐体裁创作的佼佼者。其二,植根于民族民间的土壤是施光南先生创作的重要原则。他一惯重视民间音乐、地方戏曲、民歌以及少数民族音乐,并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其三,大胆借鉴西洋创作技法,探索“民族化”创作规律是施光南先生的主要创作手法。他的这种创作特点不仅限于他的声乐作品,而且体现在其它音乐体裁的创作中。他在吸收欧洲歌剧中的器乐创作经验基础上,不断加入作曲家个人的创造性。他努力探索缩短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审美心理上差距的规律。

蔡乔中 我曾反复细心地研读施光南《我是怎样写歌的》,受益匪浅。关于施光南的创作可总括为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与艺术性四点。另外,还应提及的是,他创作的两部歌剧《伤逝》和《屈原》。这是作曲家借鉴西洋歌剧的形式和发展民族歌剧所作的极富探索性的作品。尤其是一些精彩的咏叹调,如《风萧瑟》和《离骚》等,值得称赞。但我们也看到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歌剧的发展和生存的空间偏窄,导致了作曲家在这个领域的创作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明显地暴露了他在音乐发展上的戏剧性不够和驾驭乐队的能力薄弱等不足。

王欣 一个作曲家写一首传世之作已经不易,而施光南先生的一生创作了这么多流传甚广的经典作品,的确反映了作曲家非凡的音乐才能和严谨的创作态度。

明言 音乐批语要持客观态度。我们“不能把施光南‘神化’”了。施光南即便作为一个优秀的作曲家,也并非创作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他的亚运会会歌就没有转传开。与其它歌曲比较,写管弦乐不是他的特长,他是用自己的短处来写“会歌”的,因此,也没有象其它优秀歌曲那样广泛流传。

篇4

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逐渐形成、优秀声乐人才大量涌现、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创作不断繁荣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民族声乐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及时代性这个关系民族声乐发展方向和全局的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一、民族声乐的科学性

我们知道五六十年代的民歌演唱,其歌曲难度一般不大,大多歌手以自然的发声状态为主。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音乐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歌曲创作力度、难度的加强对演唱能力、声音对音乐的表现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唱法势必出现声音的挤、卡、白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声音的充分发挥和音色的变化,也无法很好地表现作品。我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其声音条件很一般,音域为一个八度,音色平平,领悟力较差,实实在在一个大本嗓,每唱到c2 时就是其换声点,形成上下两张皮,针对其自身的问题,我为其制定了教学方案,从最基础的要领讲解,从如何站立、面带微笑、鼻道吸开、眼睛睁大、眼眉上提、喉咙打开、上口盖抬起、下巴自然放松、舌头平放于口中、发声到气息的正确运用。经过耐心细致的、不厌其烦的讲解、示范,配上符合其能驾驭了的练声曲及歌曲,由浅入深的教学,该生已能演唱很多声乐作品,其音域已拓宽一个多八度。由此可见,运用正确的、灵活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声音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唯其如此,民族声乐的发声的科学性成为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共同追求,这就是:取美声唱法之所长,为民族唱法之所用,我们借鉴美声唱法和表现手段的目的,不是生搬硬套,盲目崇拜,把我们优秀的本民族的声乐艺术抛掉或改变,而是有所选择、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民族唱法,使之更趋完美。同时,在气息、喉头位置、共鸣等方面进行大胆地借鉴和融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均具有科学性和共性,它是为我们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服务的。它只是一个手段,而非目的。个性的体现在于不同语言、不同风格、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习俗、不同表现形式和民族的欣赏习惯。正如金铁霖教授提出的“声音是歌唱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其中要先讲共性,才讲个性。”才可解决呼吸、打开喉咙,学会使用混声,实现上、下声区统一等问题,从而使演唱者具备宽广的音域,较强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二、民族声乐的民族性

我国的“民族声乐”在不太长的发展和形成中,向民间音乐寻求营养和创作灵感,对本民族的传统音乐,进行系统、深入地搜集、整理和研究,将民族音乐传统与科学化、专业化的音乐理论、创作技巧相结合,形成自成体系的美学观念,发展了专业民族声乐教育,在创作和表演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创立和发展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民族声乐艺术。所以说声乐如果缺少甚至没有民族性,也就失去了民族唱法的生存根基,割断了民族声乐发展的原始基因和历史传承。那么,民族声乐的民族性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体现在情感上。音乐是感情的艺术,这种情感应该是一种民族情结,是一种炽热、浓厚的民族情感。在浩瀚的民歌及民族创作歌曲的海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歌,不同作曲家的不同作品所表现的风格、情感、神韵、意味都不同,演唱时要力求把握并夸张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投入规定情景动情的歌唱。这样的演唱必然能感动自己又能感动他人,演唱也就具有了艺术感染力。其次体现在语言上。由于我国的语言特点和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形成了我国民族唱法大都要求声音明亮,靠前,吐字亲切自然,所谓“圆、甜、脆、水、美”。我们的语言是单音字,几乎大部分字都有头、腹、尾、收声、归韵,必须交待清楚。歌唱性口语是随着社会习俗、准则和礼仪而发展的。口语旋律发展到一定阶段,更多的口语声音就从正常的字的一般音调中分化出来,形成了曲调,即旋律。所以我国汉语以“五音”、“四声”、“十三辙”来规范歌唱吐字的准确性。而中国民族声乐对字的要求,正是继承了这些传统精髓,对歌手的演唱提出了“字领腔行”“腔随字走”“字正腔圆”“字清腔纯”的要求这一起码也是最高的字声要求,加上地域广阔,民族繁多,民族语言种类极其丰富,而民族声乐作品中有许多用各地方言演唱的作品,这就给语言的表达,增加了难度。声乐不同于乐器,因为它有歌词,因此只有把字咬好吐好,很好地掌握歌曲所要求的语言风格,才能和歌曲旋律的风格溶为一体,更加惟妙惟肖地表达歌曲意境。声乐是表演艺术,音乐作品必须通过作品的表演才能传达给观众,好的表演能让歌者在表现歌曲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符合我国广大观众的欣赏习惯,不仅要好听,而且要好看。因此,对于歌者而言,除了具备良好的歌唱能力和表现能力之外,提高自身的表演和形体的基本功也是很重要的。我教的学生中,不乏缺少表演意识者,认为只把歌唱好就可以了,当她们认识到表演在演唱中的重要性时,就自觉的加以注意了。民族唱法的表情和表演也明显区分于美声或通俗唱法,多借鉴戏曲中的动作,却又不全搬戏曲那种程式化的东西,它融进了一些自然的、现代的因素和形式,它独特的风格让观众不仅在听觉上还是在视觉上均得到愉悦,获得较高的艺术享受。所以,对于每一个声乐艺术再创作者来说,正确判断表演手段,运用适应于民族唱法的正确的表演准则,都是十分必要的。必须着重指出的是,当今从事民族声乐演唱的一些歌手,在其唱功了不得的同时,逐渐失去了对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把握和追求,从而产生共性有余,个性不足,千人一腔的不良局面。这种境况如不再加以高度重视、有效解决,必然会使我国的民族声乐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民族声乐的艺术性

社会在飞速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对民族声乐艺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提高民族声乐的艺术性,除了要加强歌曲一度创作的艺术性外,作为二度创作的主体――演唱者需要有各方面的修养和积累。如音乐修养、艺术修养、文化修养、生活积累与感悟等。细而言之我们应该学好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分析等课程,多欣赏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了解各时代音乐作品产生的背景及作曲家的生平等。多读些诗词以体味其韵律,多接触戏剧、戏曲、舞蹈、美术等姊妹艺术,提高自己的美学鉴赏力;民族歌手的演唱水平和艺术修养与文化水平是分不开的。演唱一首声乐作品,首先要理解分析歌词的内容,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这样才能把作品表现得恰高好处。于此同时还要从自然科学中去获得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去汲取营养,在学好自己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向其他种类学科辐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有了这些积累,你在演唱作品时就不会只有技巧和单薄的情感表达,才会为歌曲不深刻内涵的挖掘和表达提供可能。在平时的教学中,着重把握这一方向并贯彻始终。

四、民族声乐的时代性

篇5

关键词:民族头饰、刺绣艺术、纹样、维吾尔族花帽

新疆民族民间刺绣历史悠久,随着各个民族的长期交融,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文化的发展。刺绣工艺的表现手法、有平绣、结绣、缠绣、辫绣、挑绣等,刺绣,故“刺而绣之”,最早出现在民间,以手工工艺制做的具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原材料生产方式开始转化,机器绣的形式开始出现,但机械化生产的装饰刺绣并没有削弱民间手工刺绣的艺术价值,作为民族文化,仍然在不断发展和延续,服饰、生活用品上都有民间手工刺绣表现形式。如果刺绣在平面和视觉空间中是有躯体的话,图案纹样就是骨骼支撑,艺人为了使织品附有更强的生命力,喜欢用鲜活的刺绣纹样表现内容。在新的时期各民族交流增多,文化、服装、头饰在不断吸取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少数民族民间服饰刺绣装饰艺术在外衣、连衣裙、裙子,头饰中常多见,其中头饰是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外部形象的显著特征,而少数民族花帽艺术在民族艺术中更能体现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花帽艺术中基本的表现元素,刺绣是具有实用性和审美价值的,仪附于民族习俗的,经常反映在装饰图案花纹上,供选择的素材很多,用来表现丰富自然界中花草树木等植物形态,日月星宿等天文现象;给人类的造型装饰艺术提供了用之不揭的应用题材。民间刺绣的品种、内容、形式多样化,大多是用民间的自由手法构成,遵循平面构成设计中的规律化,使图案纹样达到对称、均衡,及虚实的效果。按绣品的形体构成所需要的格式配以相应的纹样,是适形装饰。有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四方连续组合成纹样。

在新疆的少数民族刺绣工艺品中,花帽在自然物的造型装饰纹样方面是以仿照植物形态为装饰的。民间花帽工艺色彩绚丽、图案变化多端,间刺绣形式比较多样。做工讲究的民间花帽工艺,图案纹样丰富,种类异常繁多,形式多样。多取材于自然界和现实生活的各种为花卉、果实、枝叶,蔓藤的造型,有程序化了的四瓣,五瓣,六瓣,八瓣花,也有桃花、梅花,牡丹花,梨花、石榴花、棉花、巴达姆、,核桃、葡萄腾、鸟、鸡、鸭、蚕蛹、蝴蝶、星、月等形象。几何形花纹在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花案纹样也在各民族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为基础上,体现着民族的审美特征。

新疆的维吾尔族花帽造型,有前后左右四瓣组成三角体,也有六瓣组成形式,顶部是用多种刺绣手法透出的各种造型纹样。四周再加绣以四个单元组花纹与四瓣顶部纹样缝制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单个花帽造型,维吾尔族的花帽以性别,地位的高低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划分对象,青少年人戴的花帽上只有其中的一瓣绣有纹样,少年人戴的花帽人只在帽顶部加点丝絮,而在宗教里权位最高的阿訇戴的花帽造型高并切深,四瓣相对独立的花饰,中间空出部位缠白色布以便于区别。单纯为了装饰的花帽大多在于田,策勒,民丰,且末等地区的花帽形式,是在其上乡一组小花,宽高只有十厘米的小型花帽,只用针物别在头巾上,仅起到装饰作用。新疆维吾尔族小花帽从装饰图案、形式多样,绣法精良,纹样及形态来说,以“奇依曼朵帕”和“巴旦姆朵帕”最具地域民族特征。“奇依曼”意为繁花似锦之意,,帽子上用十字对称绣法绣出色彩斑澜、鲜艳夺目的纹样。新疆维吾尔崇拜巴旦姆,绣品上有变形增加的巴旦姆花有单个的,两个为单元组的,也有多个为单元组的。巴旦姆花被视为力量和坚贞的象征,给人灵巧,坚韧,流畅的感觉。还有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以几何形纹组成的一种彩丝线以满地平绣法的造型图案,纹样紧凑,形状为平扁状,四角隆起的格子架绣女式装饰花帽。新疆维吾尔族花帽艺术形式在帽冠刺绣工艺品中占据主要位置,通常作为丰厚的礼品送于客人。

花帽的艺术形态、图案纹样的完美表达,细致的结构,是一种最直接表达审美意识的装饰物品。是人类对于美的需求。花帽造型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即有功能性,也有装饰性,具有审美性而不断延序和发展。花帽最初的美学意义在于把美作为实用价值来表现的头饰主体物。来满足社会上人的精神方面需求的产 物。

新疆各个民族的这些形象各异、绚丽多采、制作精美、题材多样的花帽工艺品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形式和人体装饰表现形式,是他们对自然事物最直接的反映和体验、是民族情感、等审美意识的凝聚和沉淀,积累,有着很强的审美性和功能性。

参考文献:

[1] 维吾尔刺绣装饰纹样[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 郑军,中国历代几何纹饰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 王 刘国防 ,维吾尔族:历史与现状[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5

[4] 刘伟, 宁夏回族建筑艺术[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5] 新疆民间美术丛书―民间刺绣[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

[6] 马平,简明中国伊斯兰教史[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篇6

一、新时期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

图书馆在我国是直接面向社会基层、服务地方三个文明建设的科技文化信息源;是宣传、倡导、组织、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传播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宣传站,这在民族地区尤为重要。在当前形势下,作为州一级的地方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并非是一种摆设,更不能认为是地方的一种经济负担。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图书馆在为经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提高公众对图书馆的利用程度,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智力投资。所以在建设新海北的过程中要加强图书馆的四项建设,深化两项服务,实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

二、加强三项建设,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条件和能力

1.加强民族地区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建设

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地方文献信息用户不断增长,有系统地建立有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是现代图书馆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开拓创新的重要举措。地方文献数据库是通过计算机实现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标引著录、检索输出的自动化检索系统。根据各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具体情况,在进行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应以书目数据库建设为主,以文献与全文和多媒体数据库为辅。此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有利于地方文献工作的自动化管理,便于读者快捷、准确地检索地方文献,使地方文献得到更充分的研究和利用。

其次,为地方领导决策和规划提供信息咨询,为地区建设提供信息资源,促进地区的现代化建设。

再次,有利于图书馆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收藏情况,完善地方文献的藏书体系。

最后,为建立地区性地方联合书目数据库,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网络建设和资源共享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无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是集中收藏还是分散收藏,都应把地方文献书目进行数据库建设放在首位,在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的同时,也要开展对地方文献进行回溯编目,建立规范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

文献信息是数据的源泉,地方文献的采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如采集彝族选美、彝族服饰展演等丰富多彩的凉山民族文化资源;采用“统一规划、分散整理、集中处理”的建库格局,联合构建综合性、全文型、多媒体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具体的做法:

(1)确立收集范围:征集凡研究、介绍、记述、蕴涵本地区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文化源流、民族风俗、风土人情、土特产等出版与未出版的文字、声、像等载体的文献。

(2)制定科学的收集原则:公开出版的地方文献信息,全面系统采集、未公开出版的地方文献信息在权利范围内采集、独立完整的地方文献信息重点采集、其他资料中的地方文献信息选择性摘采集。

(3)确定合理的使用范围:具体规定地方文献的类型范围、学科范围、时限范围和地域范围;特别是特色民俗资源的使用一定要有所限制。

(4)选择文献源采集:在馆内采集馆藏地方文献信息;从计算机网络文献资源系统中采集网上地方文献信息;从本地乃至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和个人,采集相关地方文献信息。

(5)筛选审核文献:将采集的地方文献信息进行整理、排序、、挑选、审核,最终确定哪些文献被收录数据库。由于地方文献的特殊性,非正式出版物占比例比较大,因此,应依据地方文献源进行原始编目为主、套录编目为辅的原则。此外还应做好分类标引、主题标引、文献著录、数据审校、数据维护等工作。

2.加强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文献建设

加强藏书建设,改善馆藏结构与质量,是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不断发展的根本。图书馆是通过文献资料来开展工作的,文献资料是为读者学习服务的物质基础。加强藏书建设是图书馆日常工作的重心。本区地处广东省的边远山区,信息传递较为落后,公共图书馆应负责起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新信息的责任,以按“需”藏书的原则,及时对过时的书籍,特别是教育类、应用科技类等更新周期较快的书籍,进行削价处理,把所得资金进行再分配,购置所需的新书籍。在采购图书时,应做到有计划性、针对性和选择性,做到按“需”收藏,同时要兼顾一般读者和专业类读者的需求。

地方文献资料是图书馆藏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科技、卫生、教育、民俗、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最能体现馆藏特色的书籍。作为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则更应注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收藏,把民族文献作为图书馆的一个品牌,形成自己的藏书特色,成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当地公共图书馆应及时对古籍资料等丰富的民族风俗和文化遗产,进行整合与利用,积极对外宣传,利用其独特的民族风俗,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要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搜集、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工作意见为契机,加强当地民族古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3.加强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建设

篇7

各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历史进程、、 风俗习惯的差异,因此,其饮食来源、制作、器具、礼俗、饮食观念和思想等也迥然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模式。即使同一民族,因居住地不同也存在明显的差别。自古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法。

中国少数民族饮食史是中国饮食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不仅多姿多彩,而且大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在璀璨绚丽的中国饮食文化中,他们和汉族一样有着自己辉煌灿烂的篇章,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繁荣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纳西族的饮食习俗

纳西族现有27.8万多人,主要聚居云南西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云南的中甸、维西、宁蒗、永胜、德钦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及的芒康等县。纳西族是一个善于接受先进文化的民族,但无论是它们的生活方式,还是它们的饮食习惯都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

纳西族喜欢喝酒、喝茶、抽烟叶,爱吃辣、酸、甜味。一般每日三餐多为干饭,有米饭或大米、玉米混合饭,有2~3个菜及汤。冬春时爱吃热气腾腾的火锅菜;夏季农忙期间,多数农家皆以米酒拌凉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吃炒面和酥油茶。城镇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麦面,一般量少而精,蔬菜全靠郊区菜农供应。丽江的酱菜有独特的风味,豆豉、卤腐都是传统的咸菜,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会腌制;丽江白醋,酸中有甜;调凉粉加辣椒,酸辣可口,凉透肺腑。

纳西族的风味食品很多,尤以火腿粑粑驰名,另外还有纳西火锅、鸡豆凉粉、鸡炖豆腐、酥油茶等。“丽江粑粑"以丽江麦面为主要原料,配上辣椒、火腿、苹果、糖、猪油、葱花,用小苏打发酵后做成。其制法是:冬天以热水,夏天以凉水和面,然后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下燃一盆炭火加温,把已经揉好的面团整平,擀得薄薄的,涂一层猪油,上铺火腿肉丁和其他配料,烤熟以后,香脆爽口,油而不腻。因层薄如纸,故又称“千层饼”。锣锅饭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煮饭用的锅及盖是用黄铜打制成的,有一个提把,煮时米饭飘香。丽江的铜锅、铜火锅闻名滇西。纳西族的特色食品还有一种琵琶肉,琵琶肉是用整条猪腌制的猪膘肉,与汉族的腊肉很相似,但腌制的方法有异。把猪宰杀以后,去毛剖腹,剔除内脏和猪骨,剜掉四蹄,然后,在猪肚内塞进盐巴和配制好的香料,再以麻线把猪体缝合,缝成琵琶状,平放于高处晾干即可。在冬季腌制,肉味清香,能保存数年不发霉。

篇8

藏歌唱起来,是雪山;

蒙古族歌响起来,是草原……

想了解哪个民族?请闭上双眼,用心倾听少数民族曲艺家们的歌唱,让他们的歌声激起您的想象。

7月11日至16日,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在贵阳举行,来自内蒙古、广西、等15个省(区、市)的300多位歌者与舞者共醉在这场盛宴里。

15个省(区、市)、36个节目、36种曲艺形式,少数民族艺术家们用丰富的想象力,为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曲艺表演,这是一次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集中展示。

据悉,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是由国家民委、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及有关单位共同举办,之前分别于1993年、2004年和2007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了三届,受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和全国曲艺工作者的欢迎和支持。评委们普遍反映,本次展演各单位报送的节目质量较前三届有了明显提高,说明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这一品牌活动,对推动少数民族曲艺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点:“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节目最精彩”

中国曲协党组书记、国家一级相声演员姜昆在颁奖晚会上说:“本次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是历届展演中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节目最精彩的一次,充分展现了各民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曲艺百花齐放的光辉成就。”

参加这次展演的节目形式各异,都是各地区独有的曲艺形式,极具地方代表性和民族特点。36个节目,36个曲种,琴弦鼓瑟、吹拉弹唱无所不及。其中相当多的曲种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原汁原味,古朴醇厚,有的参展节目在保留曲种精华和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创新,融合了时尚元素,丰富了表现形式,美化了视听效果。

据了解,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共收到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选送的包含15个民族41种艺术形式的节目47个,经过初评、复评,最终组委会选出36个节目到贵州参加展演。

经过为期3天的角逐,彝族阿细说唱《爱心水》、恩施竹琴《女人不讲理》、群口好来宝《呼和浩特赞》、藏族史诗传唱《格萨尔门岭之战》、水族旭早《水寨除魔》、苗族尼呐哩《偷秋》等6个节目获得一等奖。

新疆二弦独塔尔女子弹唱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纳瓦木卡姆选段》、陈埭回族弹唱《归巢》、朝鲜族坐唱《棒槌歌》等10个节目获得二等奖,布依八音坐唱《抗天歌》、苗鼓说唱《岳老子的面子》等17个节目获得三等奖。并有溜子坐唱《怪事》、瑶族乐春鼓《诺言》和侗族琵琶弹唱《侗寨歌节猜歌迷》荣获最佳作品奖。

亮点:“新、精、巧”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十分兴奋地说,本次大赛涌现出来的亮点可用三个字来概括:“新、精、巧”。

“新”是指大赛的面貌新。不少节目令人耳目一新,堪称“古曲新风”。他们在传统曲艺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其他元素,使节目的节奏加快、样式翻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精”是指节目的创作精。每个参赛作品都经过了创作者和曲艺专家的反复研究,严格要求,使作品构思新颖,艺术价值高,思想性强。

“巧”是指作品的结构巧。每一部作品的选材和切入点都是别出心裁,推陈出新,给中国民族曲艺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人民群众的心里播下了民族曲艺的种子。

以广西曲协选送的苗族尼呐哩《偷秋》为例,该作品通过借用当地民俗,让两位大妈化解了矛盾,“骂”出了吉祥和祝福。作品轻快恢谐,构思巧妙,使观众在轻快悦愉的音乐中聆听故事内容,在观赏中感受说唱带来的风趣和教化,并展示了当代广西苗族人民的生活景象。

著名曲艺作家、国家一级演员李立山说:“这次展演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很多主题紧扣时代,反映当下人们关心的内容和主题;另外,涌现了很多很年轻、很有个性和潜力的演员,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融入了大量为年轻人所喜爱的时尚元素和艺术风格,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此外,李立山还提到了《溜子坐唱》,“这是一种民间打击乐,有很多独到的地方。说词中打击乐的伴奏恰到好处,用打击乐的声响和动作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变化,这是我过去没见到过的,起到了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柯琳认为,贵州曲协选送的水族旭早曲种《水寨除魔》,表演声情并茂,说唱互为辉映,作品从编排、音乐到服装,都注入了时代元素,使水族旭早这一传统曲种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焦点:“简直是民族服饰大展演”

“服饰非常漂亮,简直是一场少数民族服饰大展演!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等民族竞相上台,他们把家乡的服饰展现给观众,使我们对他们的民族有了更真切地了解。”赛后,刘兰芳高兴地对记者说。

民族服饰是展示民族风情和民俗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演,各代表队在服装造型、服饰的搭配以及服装服饰颜色的选择上都做了精心的设计,观看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不亚于连带欣赏了一场少数民族服装秀,成为观众和众多摄影师眼中关注的焦点。

“广西的壮锦、青海的藏袍、苗家姑娘的头饰……各种斑斓绚丽、形式各样的民族服饰轮番上场,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曲艺的无穷魅力,同时也领略了民族服装的万种风情,让人感叹各民族智慧的同时直呼大饱眼福。”贵阳市民朱女士说。

“这次我们能捧回二等奖,演员们用纯手工制作的彝族服饰功不可没,连晚会的总导演邓玲都对咱们的衣服赞叹不已。”据四川曲协选送的女子月琴弹唱《阿嬷妞妞》的主要演员尔古阿呷介绍,她们的服饰是专门为这个节目制作的,为此设计师看遍了凉山自治州的彝族服饰,把所有的美丽元素集合在一起,才设计了这套服装。

黔南州都匀市选送的布依族分彭饶《桥城新韵》,以说唱的形式,赞美了桥城都匀的美丽风光和城市风貌。“该节目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在服装、音乐及舞台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将传统的分彭饶与时尚元素融合在一起,使人耳目一新,极具观赏性。”贵州省曲协副主席段春林说。

论点:“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品质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一方艺术。少数民族曲艺形式、内容之丰富,在这次全国性的展演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兰智奇说:“展演中的每个节目都蕴含着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彰显着民族文化的个性,维护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曲艺的个性和多样性?让少数民族曲艺宝贵的遗产在得到完整保护的同时能够可持续地传承与发展?这成为 7月15日曲艺展演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共同思考的话题。

姜昆在会上指出,少数民族曲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少,曲种的规模和影响也变小,抵抗外力冲击的能力更弱,流失和失传的速度更快。必须加快进度、加大力度、依靠特殊的政策措施给予特别的扶持,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

柯琳认为,应加大对少数民族曲艺艺术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重要作用的认识,积极开展对于普及少数民族曲艺知识和重视与保护少数民族曲艺遗产的日常宣传活动,让地方少数民族曲艺进入义务教育视野,让当地少数民族曲艺知识的普及,纳入乡土教材的内容,并且使之日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篇9

在我国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随处可见精美的艺术作品,而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受经济条件及信息资源的限制,一些民间艺术没能真正进入课堂得以更好地传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不失为一件憾事。为此,记者以“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为题,邀请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总支部书记张勇、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赵屹、广西艺术学院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又琳、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柳青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各地方高校在课程建设中引入民间艺术资源带来一些启示,同时对实现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探讨。

开发现状

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入课堂,是高校实践传承文化办学责任的重要形式。云南艺术学院地处边疆多民族省份,研究、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是学校自觉的办学方向,也是办学特色建设的着力点。多民族特色鲜明的歌舞、戏剧、民间美术、特色工艺大量被引入课堂,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从形式、层次上来说,本科教育有专业方向如民族民间工艺艺术设计、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方向就更丰富;有特色课程建设中的专业主干课、选修课;其他还有请民族民间艺人进校开办的专题讲座、研习班。

广西艺术学院自办学以来,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有机地灌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科研创作。如学院民族艺术系以培养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为目标,开办民族音乐表演(演唱)专业,设置民族语音、民族声乐理论、民歌演唱、民歌排练、本土艺术表演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为主修内容,有机结合当代先进的民族艺术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手段与丰富的本土艺术资源,将民族民间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与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艺术系依托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研究展示中心和广西高校音乐传承与发展基地,以教学实践、音乐创作、展演比赛与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为立足点,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挖掘和运用本土音乐资源进行有效教学,重点培养一批具有传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在民族民间资源进课堂上也具有一定特色。该院以“取材于民间、规范于教学、形成于实践、升华于舞台”指导思想开展教学,积极发展广西民族舞蹈教育,在教学中增加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舞的课堂教学比例,对少数民族民间舞按类别进行整理组合,并用于教学实践。如壮族的采茶类、师公类、壮戏、鼓类;瑶族的长鼓、双刀、铜铃、铜鼓;苗族的笙、采堂、摆;侗族的多耶、斗鸡等。这些有着鲜明特色的舞蹈组合通过有步骤地进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西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元素。此外,舞蹈系通过深入民间采风将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神态、音乐及服饰等素材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和研究,纳入课堂教学和创作,效果非常显著,所创编的作品也多次获得全国大奖。

与一些综合艺术院校相比,由于地处环境及办学条件的差异,普通地方高校将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已取得一些成果,如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专业与舞蹈学专业,在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堂这项工作上,最早的努力方向是将地方民间音乐引入音乐舞蹈表演音乐的创编当中,如在全国舞蹈或音乐赛事上获奖的舞蹈作品《洞庭苇韵》、舞蹈《巴陵胜状》、舞蹈《花花洗》、表演唱《洞庭渔歌》、表演唱《渔歌调》等。限于各种现实因素,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堂的工作最初仍然是以“嵌入式”的方式(即教学内容部分增加的方式)开始的,即有意识地在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课程里增加介绍一些在全国并非特别知名的本区域内的一些民间音乐文化品种。而最大的努力是加强了本土音乐的科研工作,因为科研是研发新课程的基础,是建设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类课程的根本保障。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一直是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尤其在艺术学科中,始终没能形成完整、系统并且层次分明的教材体系。在将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艺术课堂的过程中,各个高校也探索出了不同的方法,将教材建设与课程内容及上课形式联系起来,进而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如云南艺术学院设立了特色教材建设基金,持续开展各专业民族民间艺术课程教材建设,为多年来教师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获得的学术积累规范进入课堂,开展专业教学搭建了较好的平台。同时也以此鼓励教师继续开展挖掘、研究,丰富教学内容。

近30年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一方面不断加强民艺学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完善民艺学的学科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深化民艺学课程内容,以“民间文化生态保护”为指导,把对民间艺术审美形态的讲解引向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阐述,深入分析传统造物与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揭示传统造物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意义,让学生明确设计的目标是服务社会生活,学会主动思考如何从本土文化中寻求设计创新。另一方面,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及博物馆实物开展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民艺、感受民艺,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田野调查、项目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假期课堂,将民艺教学与现代生活方式、工艺品、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指导学生参与传统手工艺产品设计创新,帮助民间艺人、手工艺作坊等开发新产品,避免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在考虑文化传承、教材建设的前提下,民间艺术资源进入课堂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云南艺术学院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教师长期的采风、整理、研究成果,结合课程教学,以教材的形式固化、传承;二是请民族民间艺人进入课堂演示、传习,与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长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三是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坚持深入民族民间艺术原生地采风,在民族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里学习、认识民间艺术。张勇认为,无论民族民间艺术以怎样的形式进入课堂,要对其起到传承的作用,核心是保真,其次是以创新增加其活力,最终还需具备为民众物质、文化生活服务的价值。

师资队伍

针对民族特色课程的实施,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拥有民歌教育传承教学师资队伍,除有本校教授担任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外,还聘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罗景超等多位校外特色教师分别担任黑衣壮山歌、壮族常安排歌、苗族民歌、壮族嘹歌、民间宗教仪式、毛南族民歌、民族语言等课程教学;此外,还邀请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构建了一支包括理论研究人员、专业教学人员以及民族民间艺术人才在内的教学队伍。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将民间艺术资源引进课堂必不可少的,同时教师也要经历成长的过程。如云南艺术学院教师在长期的研究、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一大批教师已成长为相关民族民间艺术行当的专家。对于教师储备不足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确有教学需要的,学院还会聘请相关博物馆、研究机构、院团的专家承担教学工作。

重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教学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办学特色。1987年,学校成立了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小组,成为全国较早开设民间美术教学的高等院校,全校各专业及专业方向几乎都开设了民间美术类课程,持续至今。1996年,学校成立中国民艺研究所,开始系统建立民艺研究的学术平台与学术团队,开展“以科研带教学”的思路探索。目前,学校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传统手工艺研究基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艺基地和山东省“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以潘鲁生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学校中国民艺研究所(山东省泰山学者艺术学岗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为平台,除拥有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之外,同时聘请国内外著名文化人类学者、艺术学者、民艺学者担任客座教授,目前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保证学校民艺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引申价值

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高校对于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符合了时代的要求,也为高校的特色发展开创了前景,对于民间艺术进课堂的价值体现,张勇做出了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解释――民族民间艺术或曰民间文化进入课堂,是高校传承创新文化的具体形式之一,也是大学的重要社会责任,换一种说法,是学校在一个国家、一定区域存在的重要价值体现。因为区域、民族民间艺术的不同,民族民间艺术进入课堂也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或“唯一性”发展创造了资源便利条件。而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可以对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可以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价值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在产业结构大调整、文化产业广受青睐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未来个人事业发展、自行创业抑或进入社会参与就业竞争,都是一个有利的基础。

关于民族民间艺术进课堂的价值体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据赵屹介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以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为资源开展的民生服务设计产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有的甚至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例如,学校师生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鲁西南泡桐木系列产品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为依托,在对鲁西南泡桐木进行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协助当地设计开发符合当代生活方式和审美需要的新型桐木产品,目前已带动曹县企业近百家,初步形成“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出口美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45万农民就业,桐木手艺产业成为当地出口创汇支柱产业。

而在教学成果体现方面,近年来,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学生多次参与自治区乃至全国的众多大型活动、比赛,以广西特有的民族音乐表演形式,向国内外宾朋展示了自治区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情,使广西民族音乐大放异彩,获得中外专家好评。近期,民族艺术系师生受自治区统战部邀请,赴香港地区演出。同学们以“活态传承人”的身份,精心表演了极具广西特色的歌舞剧《刘三姐》片段联唱、广西民族歌舞乐《欢天喜地庆团圆》等民间原生态节目,有力体现了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堂的成果。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民族民间艺术进入课堂是地方高校本土艺术教育办学特色得以形成的基本工作保障。柳青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这将促进学生了解并感悟区域文化的基本特质,努力成长为知晓传统、维护传统、热爱传统并愿意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主动贡献力量的,甚至去努力建设新的区域文化传统的优秀人才。

篇10

仡佬族现有人口43.7万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西北部及西部地区的遵义、仁怀、安顺、镇宁等市县,少数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

仡佬族日常主食为苞谷,平坝地区以稻米为主食,其次是小麦、荞子、红稗、小米、高粱等,平时喜吃酸辣食物和糯食,为了祛潮取暖,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他们把玉米粒磨成细细的面粉,储备起来,吃时上屉蒸熟,然后摊开弄碎,洒上水,再反复蒸两次,使玉米粉松软香熟可口。

仡佬族副食中,极有特色的是辣椒骨。仡佬族在杀了猪之后,将猪肉熏制成腊肉,将猪骨头加鸡肉,搀进大量辣椒粉舂碎,拌入烧酒、花椒和盐巴,放进坛内密封,过半个月后就成为又香又辣的辣椒骨。吃苞谷蒸粉时离不开它。

仡佬族人喜欢饮酒,他们把玉米酿成酒,在天热时作为清凉饮料。喝玉米酒,吃玉米粉,佐以辣椒骨,是劳动之余最好的享受;还喜欢食狗肉,但祭祖忌用狗肉,祖宗神位前的桌台上也禁放狗肉。

每年春节,仡佬人要祭奉祖先,届时要用几升米蒸成一个大粑粑,3天之内,是绝对不准动这个大粑粑的。3天后,即正月初三,才能食用它。有的地区祭祖时,还要做几个小粑粑放在大粑粑周围,作为陪衬。黔西一带的仡佬人还在大粑粑上插豆豉叶(即扁竹叶),表示纪念祖先开荒劈草、插草为标的业绩。

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有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仡佬族祭“牛王”的日子。仡佬族爱护耕牛,将牛视为恩人。有“仡家一头牛,性命在里头”的说法。“牛王节”这天,所有耕牛都要放1天假,不再做工。这天,要给耕牛吃最好的饲料,并买肉杀鸡,做粑粑,备米酒,为牛披红挂彩,并在牛角上挂上做好的粑粑,然后把牛牵到池塘或水田边,让牛从水中见到自己的倒影,边吃粑粑,边作自我欣赏,为牛作寿。给牛作完寿,全家人才围坐桌前,饮酒吃肉,以示庆贺。

仡佬人十分崇敬自己的祖先。他们除了在家中奉祀祖先,在春节祭祖外,每年全寨人还要举行悼念祖先的仪式――敬拜神树,这起源于仡佬族古老的自然崇拜。敬拜神树的时间各地不同,一般选择在农历三月六、六月六,或八月十五。

过节这天,各家各户首先要自备米酒、肥猪肉、鲜鱼、糯米饭等等,作为“拜树”的供品,另外还要准备红纸、鞭炮,然后全家老少到村子里集合编组,以组为单位上山拜树。拜树由近而远,先山下后山上。见树先放鞭炮,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古树或粗壮树朝拜。

拜神树时,全寨停工1天。祭祀仪式持续1天,到结束时已近黄昏。大家席地而坐,各家自带酒相互敬饮。吃过后,要将剩下的酒菜平分成若干份,各自带回家与家人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