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 1)04-0173-05 收稿日期:2010-11-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随着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突出,许多城市都纷纷制定和提出自己的文化发展目标,力图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而只有根据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文化发展战略,才能使文化的战略地位在城市发展中得到科学定位和具体落实。承继和弘扬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确立文化发展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优先地位,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的转型升级,构建特色化、生态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区域文化。
一、历史文化遗产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由约瑟夫・奈最早于1990年提出,其原意主要是针对国际关系中的国家竞争力。此后,该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其子概念,“文化软实力”多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知识理论、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文化传统等所形成的引领力、凝聚力、同化力、传导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运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之中,则进一步产生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总体来说,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基本构成部分。硬实力主要指向基本资源、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支配性方面;软实力主要指向文化产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建设性方面。而“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自有的所有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创生力量,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凝聚力、感召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体现一个城市由内到外、由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的传承力和生命力,主要由包括城市景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等元素的物质文化,文化法规、机制体制、战略规划等元素的制度文化,以及市民素质、民风民俗、城市精神等元素的精神文化构成,其根本指向是支撑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性文化力量。有学者甚至把城市文化软实力看做城市经济实力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函数,具体表述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文化传承力+文化保障力)。其本质就是依靠特定的方式,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从而实现文化价值与效益的最大化。
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城市的个性与精神,凝炼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文化蕴含,促进人文城市的构建,进而增强其吸引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竞争力。由此,应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到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纳入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评估体系。而文化资源是软实力的主要来源,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首先要使之牢牢根植于养育它的现实文化土壤。其中,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所具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特定的文化意蕴和文化价值,见证和沉淀了城市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凝聚着一种超越时空的价值内涵,不仅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还能够借助文化传播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有益的参照。由此观之,历史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对于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具体而言:
(1)历史文化遗产是“过往时空的提示物”,折射出的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足迹,是其文化底蕴的稀世物证和重要载体,并在不断的积累中彰显城市的文化品位和个性。它告诉人们只能在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会中认识和把握自我,从而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真切的人文关怀。(2)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表意象征,在其精神内涵上,反映着一定区域内共同生活的人们长期形成的文化观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它作为连接不同历史阶段的物质和精神纽带,是打开人类创造自身历史之门的文化密码,具有重要的文化资源价值。由此,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培育人们厚重的历史责任感,使之积极地关注城市的进步和发展。(3)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历史的依恋和移情也不断充实着现代人的精神空间。“人是悬挂于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文化动物”,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让后人了解先民的生活习俗,也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具有重要的精神激励作用,可以增强市民的内聚力,积极培育现代城市精神。(4)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转化为物质生产力,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经济和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历史文化遗产在塑造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文化生产力还表现在文化产业在当代经济结构中对传统产业的重组和带动作用,成为反映城市经济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总之,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复生的文化资本、精神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一个城市共有的信仰和象征,维系着城市的核心情感和价值。积极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在于满足人们对昔日文化的怀念,更是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延续城市文化甚至生活本身,使世代人们都能触摸到传统文化“不能消失的未来心跳”。
二、常熟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既是由该地区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也是该地区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先民就已经在这里聚居生息。悠久的历史铸就了常熟深厚的历史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由此构成常熟这座文化名城在当展的重要背景和人文条件。常熟境内现有多处原始文化遗址,如距今约5500年的崧泽文化时期的钱底巷遗址、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罗墩遗址及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吴文化遗址吴王点将台等;常熟是一个人文荟萃之地,历代文学、书画、音律、藏书、金石等方面人才辈出,流派纷呈。这里诞生了位列“孔门十哲”的南方夫子言偃、元四大家之首黄公望、
两朝帝师翁同稣与清末民初小说家曾朴等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严潋(号天池)所创虞山琴派、钱谦益所开虞山诗派、王晕(号石谷)所领虞山画派、林皋所扬虞山印派更是彰显了常熟历史文化的钟灵毓秀,博大精深;常熟人历来有藏书的传统,著名的藏书楼有脉望馆、绛云楼、汲古阁和铁琴铜剑楼等,浩浩历史之卷翻出的是常熟人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儒雅情怀;此外,常熟历史上的城市建设和布局在全国也是独具特色,整个城市沿山筑城,而且城内水网纵横,素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现在保存较好的历史城市风貌有西泾岸、南泾堂、琴川河与南门坛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古人的建筑风格和生活风貌依旧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现代人面前;除了人文景观外,这里山水相望、中贯七溪,整座城市与山水园林交相辉映、引人人胜。美丽富饶的常熟凭借悠久历史所赋予的深厚文化底蕴,薪火相承、辉映千秋,展示出吴中风情的独有意蕴。这些文化元素构成了常熟地方文化的个性特色和自成体系的文化架构。
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借助明显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常熟积极跳出县级市文化发展的小格局、小圈子,致力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特色文化建设。(1)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常熟保留的文化遗迹在江苏省县级市中独占鳌头。目前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控制保护建筑66处。(2)加大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如翁同稣纪念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白茆山歌馆、常熟博物馆、美术馆、评弹艺术馆等反映地方文化特色,融古典与现代韵味为一体的文化场馆,既延续了常熟的千年文脉,也为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成为人们了解常熟文化的重要窗口。(3)立足地方特色,积极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比如,“一镇一品”工程的推行,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并培育出尚湖镇的“戏曲”、董浜镇的“灯谜”、古里镇的“白茆山歌”、虞山镇的“篆刻书画”等一批地方文化品牌。(4)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原则,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比如白茆山歌作为原生态吴歌代表,曾十进北京城;中国古琴艺术节的举办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爱好者;中国(常熟)尚湖国际文化节更是把常熟的民间艺术推向世界宽阔的舞台。(5)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为方针,制定出台了《常熟市2010至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促进常熟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积极开拓文化市场,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常熟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这些成就的获得离不开当地政府和人民对常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和弘扬,显示出常熟较高的城市品位,焕发出江南水乡、吴地风情的特色文化气质。
但是面对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要求的提出,为了把常熟的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需要在对城市文化的认知、评价和建构过程中,积极培育常熟人的主体精神,理性认知与把握城市的文化命运和发展前途,从而实现常熟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现代化的和谐共生。从目前来看,常熟在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历史文化遗产时常成为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融合的试验田,如何解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常熟面临的核心问题;二是城市文化的内涵展现还不够充分,对自身城市精神的凝练也相对不足,乃至于市民对于维护和建设文化名城的社会参与度与自觉意识有待加强;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较快但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的刚性支撑、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等环节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而构建起全面开发和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优势的保障体系;四是复合型的文化理论研究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等相对匮乏,人才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同时,常熟自身的文化产业优势也相对不明显,缺乏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匹配的创新型文化产业群,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营销战略,做大做强区域文化品牌,切实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三、依托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葛蓝・艾波林(Dr.Graeme Aplin)认为,遗产是一种“诠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诠释不同。就会使其体现出不同的意义。探讨常熟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考虑它客观性的本体价值,还要关照外部因素对其价值取向的影响,从而作出包括历史、文化、精神、经济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考察。只有如此,才能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定位区域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孕育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地域风格和气派。
坚持思想先行,高度重视城市精神的提炼和塑造。文化观念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起着粘合剂的作用,反映了最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基本价值取向。坚持思想先行,就是要坚持用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现实,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培育具有地域和时代特色的文化精神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形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和灵魂,构建城乡社区群众的精神家园。常熟的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常熟人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代表了常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应当承继、发扬其历史文化精髓,凝练和提升“开放、勤奋、精致、创新”的当代城市精神,使之成为支撑现代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标志,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种精神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一旦为他者所认同、接受和赞赏,乃至成为构成主流文化或价值观的重要部分,那么发源于这种文化的城市自然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这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举措,需要动员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并自觉践行。
加强遗产保护,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是一个生态性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共生性,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生产方式等外在条件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在现实中的身份标志,不仅塑造城市自身的特色,还是加强不同地域文化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一个鲜明的时空坐标。目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进入整体、活态和可持续性保护的新阶段,应尝试构建自己的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
立体式保护。即对区域特色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科学保护,以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同时加强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载体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维持好文化遗产生存、传承的特定自然和文化环境。为此,需要制定科学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标准,展开对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登记、分级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和民间融资等形式,为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加强相应的立法,使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有法可依;并注重相关的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提高人们对文化保护区的认识及自觉。总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并通过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良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氛围。
搭建有效载体,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们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和形式载体。载体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工作的重要主题。加强载体建设也是经济文化一体化条件下,体现文化价值、实现文化功能、创造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要改变把文化作为经济“婢女”的工具化思想和做法,确立文化的独立价值和主体地位。要以城市精神统领城市规划、土地开发、商贸发展以及教育、旅游等各个方面,在景观改造、商贸网点、社区建设中为文化发展预留相应空间,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营造良好的整体环境和氛围。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常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需要以此为基础,继续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建设领域,平衡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推动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要努力探索文化设施良性运转的内在机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贴近生活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形成具有地方标志性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基础设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内容、形式、机制上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依托人才兴文,积极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人才是文化传承和创新之本,得人才则文化兴,失人才则文化衰。建设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是促进文化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而品牌运作也是市场经济及大众传媒普及的情况下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关节,是提升城市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其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重要无形资产。改革开放以来,常熟在培养和使用本土文化人才,拓展人才柔性流动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地为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今后要进一步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采用学历提升、委托培训、专题研讨、考察取经等方式,促进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并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同时,要在社会文化活动的举办、景观载体的建设、公用文化事业的运作、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全面导人品牌管理意识,继续推进民间文艺创新,不断开发新的地方品牌和精品力作,使文化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创造和普遍享受的社会大事业,激发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创生力量。
强化策划创新,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策划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提出思路对策、进而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的思维及创意实施活动。它以目标为起点,以信息为素材,以创意为核心,展开具体的思维实践活动,是思维与行动、主观与客观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善于跟踪和运用新的知识,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策划。策划是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最活跃的要素之一。文化工作是十分依赖于创意的实践活动,文化产业是个性化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要把高起点的策划作为文化工作的前提和文化活动创新的关键,在组织层面和组织之间大力倡导创新、激励创新,积极推动多学科的知识应用和头脑智慧风暴,为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要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通过政策、资金的有力扶持,整合内外文化资源,实施一批有重大影响、起带头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发挥数字网络技术、现代传媒的作用,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合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立足当代文化市场的主导需求和情感诉求,善于借助影视剧、舞台剧、艺术节、文学创作等形式,叙述社区故事,推广地方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扩大文化辐射力。比如,柳如是与钱谦益的爱情故事、翁同稣的传奇人生、沙家浜的革命历史等,都可以成为文艺创作生产的重要题材。另外,还可以发挥人文历史地理优势,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引领,在融会地方文化特色基础上推陈出新,大力发展参与型、开放式、多风格、精品型的文化生态旅游业、文化演艺业、娱乐休闲业以及文化工艺品产业等,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篇2
1.综合性的体制管理模式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管理体制中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性组织模式。其中,历史苏格兰(HistoricScotland)是苏格兰政府的执行机构,6代表苏格兰部长7对苏格兰的历史环境进行相关的宣传、推广及保护活动。它不仅负责苏格兰所有的世界遗产地管理,同时也负责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相应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爱丁堡市政府(EdinburghCityCouncil)是国家、中央政府的延伸和代表,它主要负责规划开发、土地使用,直接管理、监督和协调各种遗产保护,颁布城市范围内建筑遗产以及世界遗产地的特殊法令等。在市政府机构内部有专门的世界遗产官员来处理与世界遗产相关的各项事务,并在进行城市规划系统的审批阶段起到关键的作用。8这两者作为主导,负责了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与大部分资金拨款。同时,爱丁堡老城新城还设有相对独立和专业的咨询执行机构爱丁堡世界遗产信托(EdinburghWorldHeritageTrust)9,它作为第三方中介,专门处理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有关的具体性事务,其与行政机构的紧密联系,内部以职业专家学者为核心组建技术团队,确保可以对各项保护管理项目提供经费保障和实际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政府因缺乏专业经验而对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还有科本协会(CockburnAssociation)10、苏格兰建筑遗产协会(ArchitecturalHeritageSocietyScotland)11、苏格兰城市信托(ScottishCivicTrust)12、苏格兰国家信托(NationalTrustforScotland)13等民间社团组织,共同对爱丁堡老城新城进行重要的监督、教育和推广作用。这种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专家咨询机构、民间私人团体同时参与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运作体系模式范围广泛、执行严格,且较为完善,确保了在爱丁堡老城新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相对开放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2完善具体的法律保护体系爱丁堡十分重视在规划系统和调控方面对老城新城的建筑、历史环境进行严格保护管理。其规划政策法令、古迹保护法令、历史环境政策条例主要来自国家、区域、地方三个不同的层级。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作为区域和地方的规划政策框架的基本法《1997年城市与乡村规划法(》苏格兰()TheTownandCountryPlanning(Scotland)Act1997)、《2006年规划法》(苏格兰)(ThePlanningetc(Scotland)Act2006);专门针对单体建筑、纪念物以及具有独特考古和历史价值地区的保护法律《1997年规划(登录建筑物及保护区)法令》(苏格兰)(ThePlanning(ListedBuildingandConservationAreas)(Scotland)Act1997)、《1979年古迹及考古地区法令》(1979AncientMonumentsandArchaeologicalAreasAct);苏格兰历史环境保护管理基本政策的指导文件《苏格兰历史环境政策》(ScottishHistoricEnvironmentPolicy)(SHEP)14(2008);苏格兰政府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政策法规《苏格兰规划政策》(ScottishPlanningPolic)(SPP)15。在区域层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发展规划》(TheDevelopmentPlan)、《爱丁堡与洛锡安区结构规划》(EdinburghandtheLothiansStructurePlan)。与苏格兰政府国家、区域政策法令相比,由爱丁堡市政府颁布实行的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则更为详细,如《爱丁堡城市地方规划》(EdinburghCityLocalPlan)(ECLP)16、《爱丁堡保护区特色评估》(ConservationAreaCharacterAppraisals)等,它们十分有效地对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建筑以及整体景观环境进行保护,同时也更具有实际操作性。由以上分析可见,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从国家、区域、城市的不同层面,构成相当完善具体的法律保护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对世界遗产地建筑环境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法律内容较为细致、规范,并且具有量化标准,例如,在《规划法》中,不但明确规定了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四个要素“必须具有建筑学价值、历史学价值、普遍价值和与国家重要人物或重要时间相关”,而且还细分了相关的时间标准,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17其次,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均将文化遗产纳入城市规划的范畴,通过对规划开发进行评估控制,来防止对区域内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值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加以学习。此外,在其法律法规中“保护区”的特色评估政策也十分具有借鉴性,目前爱丁堡共有39个保护区,其中的中世纪旧城保护区、乔治亚新城保护区、迪恩村庄保护区(DeanVillage)以及西端保护区(WestEnd)构成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区域的大部分,对爱丁堡世界遗产地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一旦世界遗产地内有新开发项目进行申请,保护区的特色评估就可以与现有法定规划政策,具体导则以及特定场地的发展要求等一起,共同建立起框架,来严格评估和控制新项目对保护区特色和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对遗产地规划政策以及开发控制决定的建议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3多元化的保护方法策略在完善的体制安排与法律体系基础上,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地还通过多元化的方法策略,积极保护老城新城的历史建筑及景观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遗产地投资、旅游环境,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为了复兴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的历史价值和提高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爱丁堡进行了“首都街道”计划(CapitalStreetsProgramme),CastleStreet、St.AndrewSquare、Grassmarket以及RoyalMile、SouthBridge等世界文化遗产地老城新城中的街道广场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整治和改善(图2)。爱丁堡还进行了店面标志和广告视觉景观控制的项目尝试,即在爱丁堡老城新城最主要的街道RoyalMile沿街区域范围内,所有新店铺采用的标志都需要得到苏格兰政府的规划审批许可,而原有店铺如果会对保护区的特色和形象产生明显的破坏,政府也能够要求其进行去除。同时,爱丁堡也十分注重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和文物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取得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共赢。目前,爱丁堡老城新城中约有75%的建筑为A,B,C级登录建筑,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以及职业保护专家提供的建议保证了众多法定登录建筑在单体结构、建筑环境、庭院、建筑室内等方面进行整体性保护。18为确保保护工作与新建筑建设之间的协调共生,相关政策从原先登陆建筑以“最佳的使用方式是延续原建筑的设计功能”为主导过渡到以持续合理发展为标准的改建方式,改建中应尽量减少变化,并适应新的抗震、防火、卫生、结构规范等建筑标准,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使建筑利用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具有适应性。在老城区,一些新建建筑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下,采用新技术、材料、建筑语汇反映时代特征,在设计中都很好地参考了老城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特色、保存了文化价值的理念,并有机融入其周围环境,保持与历史、景观的紧密联系。它们与老城区历史建筑相互辉映,共同构成爱丁堡独特的城市特色。比较成功的案例如苏格兰国家博物馆、Canongate112、苏格兰诗歌图书馆等(图3)。
4多方位互动式公众教育爱丁堡通过多方面资源的整合,确立了世界遗产层级化教育的原则,在大学、中小学、普通民众等不同年龄段、教育背景层面,构建起一个互动性强、立体多方位的世界文化遗产公众教育网络体系,以此推广世界文化遗产,提高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意识和价值观,增强城市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对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了十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在高校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爱丁堡大学的苏格兰遗产保护中心(ScottishCenterforConservationStudies),设有专门的遗产保护硕士学位。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理论与研究是其中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有关爱丁堡遗产保护管理的研究不断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世界遗产历史、考古、环境监控报告、气候变化影响、项目保护报告、城市经济发展、游客分析等。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爱丁堡还针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每十年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系列学术会议。以上研究为《爱丁堡世界遗产管理规划》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并正确有效地指导了爱丁堡世界遗产教育的实践。针对青少年为核心开展遗产教育也是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爱丁堡在中小学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课程、讲习会、设计竞赛等推广工作,例如CurriculumforExcellence、AuldReekiesession、LOOKINGuP!19等,以此来提升青少年对世界遗产及其价值的认知。这些项目目标鲜明、可操作性强、形式多样生动,通常以爱丁堡世界遗产地研究的某个特定主题为目标,在过程中不仅局限于建筑或历史单一细节内容的讲述,而是将世界遗产地的研究内容与学校实际课程内容相结合,丰富有趣的项目整体策划在读写、艺术、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均提供了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技巧的可能性。在普通大众层面上的教育则更为社会化和日常化。爱丁堡主要通过主题展览、大众传媒(电视节目、网站)、导游线路、城市活动、宣传出版物等多种方式途径,来提供多样化信息,增强民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度和热爱感,培养人们自觉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其中的“爱丁堡开门日”(EdinburghDoorsOpenDays)活动20已成为爱丁堡每年一度最盛大的建筑、遗产、文化节日,DOD其实是欧洲遗产日(EuropeanHeritageDays)21的一部分,在爱丁堡已举办20年,由科本协会组织,与爱丁堡市政府合作,每年向公众免费开放一些最好的,现代的或历史悠久的建筑,其中的许多建筑在平日是不向公众开放或是需要收费的。这些建筑遗产大部分位于爱丁堡的老城和新城,活动历时两天,包括导游、文化活动、展览、讲座等,大大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二、结语
篇3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浙江省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拥有18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 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现存城墙为明代所建,保存有城门、城垣和钟楼。清代重建的孔氏家庙为全国两个孔氏家庙之一,史称“东南阙里、南孔圣地”,是儒文化在江南的传播中心。早在东晋时期就有文献记载衢州樵夫王质在烂柯山遇神仙下围棋的故事,这是关于我国围棋起源最早的文字记载。衢州烂柯山作为中国围棋的发祥地,已被收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海》、《中国地名大辞典》等名典。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衢州城市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越来越凸显,现已成为衢州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近年来,衢州积极实施区域转型,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摆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来抓,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殊荣。
一、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价值
城市化是中国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促进中国经济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鉴于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所具有的稀缺性问题变得愈来愈突出,旧城改造中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各城市政府管理部门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随之而产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也就成为了旧城改造当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是全球各大城市努力追求的目标。城市文化可以说是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城市十分重要的内在气质。各时代均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创造并且留下了滋生的痕迹。保护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带给现代人的不仅有视觉上美的享受,而且还是今人研究古代社会生产发展和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现代城市的硬、软件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衢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做法及其经验
(一)制定出台《衢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
2012年2月,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了《衢州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对本市北门街、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
一是明确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本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应当遵循“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二是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职责:市住建部门是历史街区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市规划、文广(文物)、财政、综合执法、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环保、公安、消防、旅游等部门和柯城区政府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工作。住建部门负责历史街区的综合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是明确了市区历史街区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该保护机构具体负责历史街区的保护建设和日常管理。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历史街区相关审批手续的,应征求保护机构的意见,并将相关的行政许可决定抄告保护机构。保护机构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历史街区保护修缮工作建设任务组织项目实施,做好项目的规划编制、项目报批、项目建设等具体实施工作。
四是明确了保护建筑的产权人或使用人的职责。保护建筑的产权人或使用人应当按照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保护建筑日常维护和修缮,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历史风貌。由政府补助资金统一实施房屋修缮整治的,修缮整治时其产权人或使用人应当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二)推进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的措施
衢州市在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实施中,力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现代商业发展相融合,努力做到文化保护传承和旅游经济发展双赢。将北门街区打造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基础设施完备、商业氛围浓厚的历史街区,同时改善原街区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利用的主要内容是:拆除违法建筑和部分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收回单位房的使用权,划拨市城司管理;最大限度收购房屋产权,经综合设计后,部分修缮予以保留,部分拆除以疏散建筑密度。鼓励保留的私有产权民居内部实施厨卫改造;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如四角门厅、和平巷9号等)收购以后,进行保护性修缮,收购并拆除其周边不协调建筑;对街区内道路统一改造,实施管线迁改;在街区入口、主要节点(如双眼井等)建设仿古建筑及景观小品、雕塑、绿化、景观墙(学校围墙)等,提升街区品位;统一设置具有历史街区特色的夜景亮化设施;按规划要求统一规范设置店招、店牌;对街区内保留的现代建筑,采用增设古建风格门厅或长廊、改变建筑色彩、设置遮挡等各类改造提升手段,使其与街区风格协调一致;控制街区周边新建建筑风格。由于涉及旧建筑修复和仿古建筑建设,技术要求复杂,工程设计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结合方案竞赛的形式确定设计单位,中标单位继续承担施工图设计编制工作。
(三)推进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的措施
衢州市在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实施中,致力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遗存的保护、历史建筑的修缮、历史风貌的再现、历史文化的传承,秉承“敬畏历史、关注当代、展望未来”的原则,实现“保护、利用、改造、复兴”的目标。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实施范围为:北至新河沿,南至皂木巷,西至衢江中路,东至县西街。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20米,占地约10公顷。保护利用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水亭街及上营街、下营街沿街建筑及天王塔院,原叶敬德堂的建筑补白,原新民小学地块的建筑补白和地下空间利用以及街巷内重点区域民居的修缮,占地约43000平方米。修缮房屋建筑面积约为27469平方米,补建风貌建筑5500平方米,复建天王塔院占地3200平方米。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街区内商业老字号;引进符合街区定位的业态。开展项目推介、招商,争取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商业集团,借助其丰富的经验和一流的团队策划和运营街区商业,引导和调整既有业态。在街区局部区域形成以咖啡馆、酒吧、特色餐饮等业态为主的休闲场所;修缮历史建筑及民居;改造沿街建筑物立面;拆除违法建筑,按规划要求处置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建(构)筑物;补建部分风貌建筑;改造雨污管道及各类通信管线,恢复街巷石板路面。
篇4
[关键词]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6-0072-05
辽西,从人文地理学上的角度考察,是指“燕山山地以北,西拉木伦河以南,医巫闾山以西和七老图山以东的区域”[1]。从现有的行政区划考察,辽西地区是指辽河平原以西与河北省、接壤的辽宁省西部地区,共包括锦州、朝阳、阜新、盘锦、葫芦岛五市。因本文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区域文化特质,因此,这里的“辽西”采用的是人文地理学区域概念。
辽西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地域特色凸显,内涵丰富厚重等特征。这里有标志着物种发轫的“古生物化石群”①、具有人类非凡意义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标志着万年文明起步的查海文化遗址、有中华文明曙光之称的红山文化遗址。同时,较之辽海文化的其他区域,这里有着更为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数量大、品类多、高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辽西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对区域文化、社会发展、人文精神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遗存,且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价值。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深远而厚重
在4000年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辽河、大辽河流域居住的原始人群是汉族的先民,他们创造的红山文化奠定了辽西地区汉文化的底色。在随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辽西成为少数民族异常活跃的舞台,他们在这里生存、争夺、迁徙,在创造本族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着文化板块的结构和元素,使辽西成为民族融合特征明显、少数民族特质不断凸显的文化区域。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山戎、东胡是辽西最为活跃的少数民族。山戎包括多个大小不同的部落实体,史称“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史记》卷100,“匈奴列传”)。公元前7世纪,山戎被齐击败溃散,后返回原地,因这一部分山戎居住在匈奴东,被称为东胡,“山戎、东胡实为一族,时代不同,名称遂异”[2]。东汉、魏晋时期,乌桓、鲜卑两族自内蒙古草原东北部南下进入辽西地区。乌桓原为东胡的一部分,史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后汉书》卷120,“乌桓传”)它曾长期臣服于强大的匈奴,居住在大兴安岭南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三战击溃匈奴后,乌桓摆脱了沉重的奴役和控制,南迁至辽西的老哈河流域。公元1世纪,随着乌桓的入塞,鲜卑的一支――东部鲜卑也大批南迁至辽西地区。西晋末年,鲜卑族进入空前活跃和繁盛时期,慕容鲜卑以辽西为基地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北燕政权,三燕政权以龙城(今朝阳地区)为都城或留都经营辽西地区,前后共计80年,创造了厚重的“三燕文化”。契丹隶属于宇文鲜卑部,公元4世纪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公元5世纪进入辽西腹地,为避高句丽和活动在漠北的柔然人之扰,部分契丹人入居白狼水(今大凌河)以东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壮大,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在龙化州(今内蒙古赤峰地区)正式建立契丹政权。后以辽西为中心,以东北为基地,几度征伐,契丹统治者占领了北部中国,并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契丹文化。女真族的先人,曾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一带,女真部落,长期为辽所控制。公元1114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并于1117年至1120年间,攻占了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及其腹地,将辽西纳入了其统治区域。至1215年蒙古军队占领辽西,女真人统治辽西近100年,进一步改变了该区域地域文化的诸多要素。蒙古族原居额尔古纳河下游的大兴安岭山林地带。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落后,四处征伐。1214年,木华黎率蒙古军队南下,于次年基本控制了辽西地区。由于上述政治及地缘因素,辽西成为蒙古族的重要生活区域,蒙古族人长期与汉、满、朝鲜、锡伯等民族杂居,不但发展和丰富着自身的文化,也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为辽西地区留下了诸多高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丰富性和融合性特征
辽西地域文化有着“走廊”和“熔炉”两个鲜明的特性,它既是联接东北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廊道,也是民族迁徙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诸多民族在此流转和共存,并且在文化交流中不断的得到融合。辽西走廊既是交通孔道,也是民族文化廊道,它不但是“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3],也是堪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南岭走廊相比的重要历史――民族走廊。起源于辽西的民族主要有古商族、孤竹、山戎、东胡、徒河、俞人、库莫奚、契丹等,在辽西迁徙流转或长期生存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乌桓、鲜卑、吐谷浑、高句丽、粟末H、女真、蒙古、锡伯族等。且诸多民族长期同时并存,深度融合。隋唐时期,汉、高句丽、契丹、库莫奚、粟末H等民族在辽西混居。辽金元时期,在辽西杂居的民族有汉、契丹、库莫奚、女真、高句丽、蒙古等民族。辽西多民族文化的聚合,主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面是少数民族之间的聚合。在历史上,这些民族最原始的碰撞状态是血腥的攻略和残酷的战争,只有他们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时,才进入暂时的相对稳定期。这时,他们采取通好、通商、通婚等方式进行交流。暴力也好,温和也罢,无论何种方式,充盈其中的总是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第二个层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聚合。在远古时期,辽西就有了汉文化的积淀,成为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了少数民族和汉文化的交融。自夏、商起,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驱动下,辽西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碰撞中不断走向融合。在上述环境下产生并留存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量多,品类丰富,具有承接历史和民族融合的文化内蕴。
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堪称丰富,主要有以下七类,一是古人类活动遗迹,包括山戎、东胡、徒河等游牧民族的徒河城、紫蒙城,乌桓、鲜卑民族的龙城、徒河新城、新昌黎、棘城等城址,契丹、女真、蒙古民族的宜州、懿州、显州、广宁府、乾州、辽上京、辽中京遗址等城址,朝阳西三家辽代村落、喀左南公营子王爷府、赤峰的喀喇沁蒙古亲王府等遗址。二是陵墓等建筑遗产,包括北票喇嘛洞鲜卑贵族墓、北票北燕宰相冯素弗夫妇墓、葫芦岛大卧铺辽金画像石墓、凌源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建平辽墓、医巫闾山辽代皇陵墓群、阜新辽名将古墓群、辽代萧氏古墓群、喀喇沁蒙古右翼王陵、赤峰辽祖州、祖陵遗址等。三是寺庙,包括义县奉国寺、阜新瑞应寺、普安寺、阜蒙县佑安寺、德惠寺、彰武圣经寺、北票惠宁寺、凌源万祥寺、赤峰召庙、福慧寺、寺、龙泉寺等。四是摩崖造像,主要包括阜新海棠山摩崖造像、彰武千佛山摩崖造像等。五是古塔,主要包括朝阳北塔、南塔、锦州广济寺塔、广胜寺塔、阜新闾州辽塔、东塔山塔、凌峰塔、葫芦岛前卫斜塔、大塔、塔子沟塔、赤峰中京大明塔等。六是出土实物,主要有朝阳出土的慕容鲜卑族的金步摇、梯形棺、鸭型玻璃注、七宝塔、龙凤罐、阜新出土的绿釉鸡冠壶、滑石狮、鎏金铜牌饰、白釉黑彩童子灯、钧釉碗、青花玉壶春瓶、各代的墓志铭等。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蒙古勒津乌力格尔、蒙古勒津婚礼、蒙古勒津安代、蒙古勒津好来宝、蒙古勒津刺绣、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瑞应寺庙会、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吉祥寺扎布、兴城满族秧歌、赤峰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族服饰图案、敖汉传说故事等。
由于多民族频繁流徙承继,民族间不断融合,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呈现出强烈的融合性特征。朝阳的北塔,在政权更替与历史传承中实现了佛教与各民族及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北塔的修建,经历了三燕、北魏、隋、唐、辽五个历史时期。北塔所在的位置,是慕容鲜卑修建的和龙宫,北魏在和龙宫基础上创建了土木结构阁楼式塔――思燕佛图;隋代在思燕佛图的基础上修建了方形空洞式十五级密檐砖塔;唐代对此塔进行了装饰和修缮;辽代对北塔进行了两次重修,使其成为一座有着宽大台座、须弥座和塔身雕饰复杂的十三级叠涩密檐式密宗佛塔。今日的北塔,仅从结构上,就能领略到多重文化叠加的神韵,沿廊道可清晰地目睹雕有龙、虎、朱雀等图案的三燕时期的宫殿柱础石,北魏时期“思燕佛图”的夯土台基,隋塔遗迹,唐塔砖砌塔基和辽塔砖砌塔基,五朝遗迹并存一塔,堪称奇迹。朝阳周边隋唐时期的鲁善都墓等出土的“深目高鼻的胡商俑、满载行李的骆驼、昂首嘶鸣的战马、浓眉大眼面施粉彩的H俑”[4],体现了契丹、库莫奚、H、汉族文化及异域文化的相互渗透及融合。位于赤峰宁城县的辽中京遗址,是辽鼎盛时期的标志。城市的整体规划、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在吸收汉族城市营建模式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契丹族的传统居住习俗和草原生活特点,被誉为“契丹族创造性的吸收汉文化的典范之作”[5]。号称藏传佛教国庙之一的瑞应寺,具有蒙、汉、藏、满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阜新、朝阳、赤峰地区的辽代契丹族古墓众多,古墓中出土的画像石是以中国图案画为特点的石雕艺术品。这些画像石采用的是汉族人的雕刻方法,画像石具备了中国画的特点,以线条作为主要表现手法,是装饰画和线雕、浮雕相结合的产物。画像石的题材是反映契丹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整体构图既表达了契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融进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深刻体现出汉文化对契丹人的影响和浸润。海棠山摩崖造像,是辽传佛教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它是由活佛请来和当地的蒙古族能工巧匠,巧妙构思,精心雕刻而成的,是“藏传佛教美术与清代阜新地域蒙古民间艺术深刻融合的代表,充分显示出蒙古族工匠精湛高超的雕刻技艺及其强烈的民族审美取向”[6]。
三、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可辨识性特征
辽西诸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尽管是在文化传承、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中形成的,却丝毫无法遮蔽各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它们有着强烈的可辨识性特征。
这些文化遗产,都渗透着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包括价值取向、情感表达、审美情趣等。
三燕鲜卑遗存相对于三燕文化,契丹遗存相对于辽文化,蒙古勒津及藏传佛教遗存相对于辽西蒙古族文化,都是重要的辨识体和核心价值承载体。创造了三燕文化的慕容鲜卑是一个有着开拓、创造精神和艺术特质的民族。他们在公元3-4世纪首创了双马镫,后来通过高句丽人,慕容鲜卑的马具系统应用到整个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使骑射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越,对骑兵的发展和战争的作用十分巨大。北票冯素弗墓出土的两件木芯包鎏金铜皮的马镫以及铁马甲等马具[7],北票房身北沟八号墓、朝阳袁台子壁画墓、朝阳十二台乡砖厂一号墓等出土的包括衔镳、鞍、镫等主要构件的马具[8],就是这一创造的明证。冯素弗墓出土的梯形棺,前大后小,前宽后窄,前高后低。梯形棺为慕容鲜卑人最先使用,并逐渐影响中原,到唐代,在全国流行。朝阳多处鲜卑墓出土的金步摇冠饰,“在双塔区他拉皋镇的木营子鲜卑墓、朝阳县柳城乡袁台子三号墓、王坟山一号墓、西营子乡田草沟一号墓、北票市章营子乡房身二号墓、八家子乡喇嘛洞三燕墓、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中都出土金步摇冠饰”[9]。形制各异,设计精巧,结构繁复,纹饰美轮美奂。此外还有冠饰、金牌饰、金扣、金钗、银钗、金戒指、指环、手镯等饰品。三燕的马具同样制作精良,在工艺和装饰上流行铜鎏金、镂孔技术,鎏金包片正面多錾刻各种纹饰,如龟背纹、三肢纹、蟠龙纹、兴龙纹、舞龙纹、单凤纹、对凤纹、鹿首凤纹、羊首凤纹、人首凤纹等。这些华贵的饰品和马具体现了慕容鲜卑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质。鲜卑民族是草原文化的承继者,他们的艺术承接了匈奴人的造型风格,融入了自身的宗教观和艺术观,极力推崇外部自然力,崇拜神兽。同时,纹饰中龙纹的大量出现,也表明慕容鲜卑的审美观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开放、流动、进取、兼容并蓄,是辽文化的基本特征,崇山自由、奔放,是契丹人的民族性格,粗犷豪放、稚拙朴素,是辽代的重要美学特征。上述种种,在辽西的契丹族文化遗存中都有着强烈的体现。鸡冠壶是契丹的特色器物,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瑰丽奇葩,鸡冠壶的形制和纹样多次发生变化,由扁身单孔式,到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环梁式,壶身的纹饰、色彩等多次发生变化,鸡冠壶的产生和演变,是辽代陶瓷精美化的一部分,折射出契丹族因时而动,吸收时代精神与异质文化,充实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进取、开放情怀。契丹人钟情于绿草、清水、蓝天、白云,喜爱各种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在以藏于阜新市博物馆的三彩摩羯壶为代表的三彩器上,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流,多应用了水波、葵花、、牡丹、蝴蝶等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充分体现了契丹人崇尚自然和自由、奔放的民族性格。契丹人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如鸡冠壶压印的线条粗犷、跳脱,体现着游牧民族的艺术风格。赤峰、朝阳、阜新等地墓葬遗存的壁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早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墓中的《放牧图》和《契丹住地生活小景》以及喀喇沁旗娄子店辽墓中的《游牧生活图》等[10]多以契丹游牧生活为题材,用笔简约,线条明快,色彩简单,格调清新,这是契丹文化青春期的主基调。中、晚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中的《宴饮图》等[11],多以契丹贵族的宴饮、出行、归来为题材,在人物和动物造型上更趋写实和准确,构图略显繁复,色彩较之早期更显鲜艳和绚丽,这既有处于繁盛期及衰退期的契丹文化心态的反映,也有汉文化影响的印记。尽管早期和中、晚期题材、风格有异,但在辽墓壁画中,契丹民族豪放、质朴的美学追求却贯穿始终。
勇猛善战、刚毅劲健、崇尚自然、适度内敛,是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蒙古族的性格特质。他们的审美观充满着杂糅性,即糅合着阳光崇高和宁静和谐的审美因子,阳光崇高是蒙古族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经过藏传佛教的改造,蒙古族的精神世界开始趋向宁静和谐。以蒙古勒津文化和藏传佛教遗址为核心的辽西地区蒙古族文化遗存群,是蒙古族文化精神的集中投射点。辽西的蒙古族,源自多个部落,尤以聚居阜新的蒙古勒津部发展最为强劲,他们在狩猎、游牧和农耕生活中,创造了东蒙短调民歌、胡仁乌力格尔、安代、好来宝、民间器乐曲等非物质文化。东蒙短调民歌利用四胡、马头琴、扬琴、管、竹笛、笙、九音锣等乐器伴奏,节拍鲜明,曲调流畅,旋律风格多样,或微风拂柳,或万马奔腾,或深沉委婉,或情趣横生。歌中常出现虎豹、骏马、雄鹰、羊羔、苍松翠柏等体现蒙古族精神的元素。安代是把歌、舞、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音乐、装饰、造型均体现出热情奔放、朴实刚劲、节奏明快的特点。蒙古勒津民间器乐曲,既有蒙古族固有的高阔、辽远、粗犷、豪放的风格,也有着清邈、肃穆、庄重的宗教韵味。作为蒙古族聚居区,阜新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内联东北各地,外通蒙古族其他聚居区,而被选为藏传佛教东传的基地。一时间,阜新庙宇林立,建于1699年的瑞应寺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寺庙,民间有“喇嘛寺(即瑞应寺)有名喇嘛三千六,无名喇嘛赛牛毛”之说,“瑞应寺成为当时东蒙地区宗教、医学、文学、艺术的中心”[12]。瑞应寺所包含的文化体系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习俗、礼仪、典章制度、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唐卡佛画等外部文化表现,还有语言文字、历史、哲学、医学、逻辑、美术、音乐舞蹈、天文历法等。如其中的“查玛舞”、“经箱乐”、“哲理论辩”等传承至今,成为融合了藏传佛教文化、蒙古族传统文化、汉民族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个文化体系的最高价值理念是教育喇嘛实现人生慈悲利众精神,倡导破除自私欲望,为众生效劳、谋福,才能成就佛果。这种理念所寄寓的宗教情怀联通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瑞应寺所承载的文化与理念,就是那个时代蒙古族民众的灵魂主宰和精神归宿,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特色浓郁的辽西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今人及来者,均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挖掘这些文化遗存,以及人们与文化遗存之间的主客体建构,会产生重要的历史文化认知、艺术濡染、精神提升及助推经济发展等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能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地强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认为“文化遗产在让人们了解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以及生活的意义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3]。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遗迹、遗物和文化承载体,它必然会被打上时代的印记,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人们,先人是在什么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生存的困境,应对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中创造着历史,发展着自身,改变着世界。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与各阶段的历史文献相互印证,不断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二是丰富时代的艺术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
辽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着种类繁多、价值丰厚的艺术作品,主要有建筑、石窟、壁画、陶瓷艺术、摩崖造像、装饰、音乐、舞蹈等。通过对上述艺术品的发掘、保护、展示和艺术性阐释,会不断地丰富着时代的艺术世界。除了具有审美、愉悦、欣赏和史料价值外,历史文化遗产还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14]。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价值。
三是参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建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和景区游览服务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与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因此,充分保护、整合和开发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发挥它的游览、观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它的文化价值,联通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艺表演、旅游商品制销等产业,能够有效地参与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建构。同时,上述产业的繁盛,还会带动餐饮、交通、旅店业、娱乐等相关行业的繁荣,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向东.论辽西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佟冬.中国东北史(一)[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61.
[3].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3.
[4]林声,彭定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辽宁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2.
[5]潘照东.赤峰在内蒙古草原文化中的区域特色与地位[J].实践,2009,7.
[6]王秋义.辽宁地域文化通览・阜新卷[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7]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J].文物,1973,3.
[8]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A].徐基.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袁台子壁画墓[J].文物,1984,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1发掘简报[J].文物,1979,11.
[9]牛驰.辽宁地域文化通览・朝阳传[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10]项春松.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石棺画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3期;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1]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2]刘国友.阜新通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237.
篇5
关键词:民间;组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启示
中图分类号:K1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123-04
一、民间组织的概念与分类
国际上关于民间组织概念的界定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复杂的问题。由于历史背景和语言习惯不同,这类组织在国际上有着多种称谓,如“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志愿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草根组织”等等。虽然这些组织在称谓上存在差异,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通过研究,认为它们都具有以下五个被广泛接受与认可的特征,即:组织性、非政府性(指不是政府或其附属机构)、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在国内,民间组织概念的演变总体上经历了“人民团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会组织”的过程。虽然不同时期称谓不同,但所指的都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向社会提供专门领域公共服务的法人实体,是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三大属性组织的总称。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者们从法律、资金来源、运作模式、组织的特征等方面对民间组织进行了多重定义,但从组织特征方面阐述的定义更具有包容性,便于国际间的研究与交流。因此,在对民间组织进行定义时基本以这种方式为主。基于这种定义方式和本文研究的需要,笔者认为可将民间组织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种类型,它们均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以及非政府性的特征。
二、国外民间组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国外民间组织依照功能不同,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的作用也各有差异,有的负责保护,有的负责评估,有的负责规划,有的负责学术研究,等等。具体来说,它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表现为:
1 催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国外民间组织往往以呼吁、提议、请愿、游说甚至直接参与等多种方式催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如在美国,1961年《国家公园系统组织法》是在约翰·缪尔和其所在的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的推动下产生的。这部法律的颁布直接推动了国家公园司的设立,从而为国家公园、史迹、战场遗址、自然景观和国家保留区的保护奠定了组织基础。它的诞生对美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但扩大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而且这些遗产的周边景观也得到了整体保护。1935年颁布的《历史遗址与古迹法》是在市民组织——美国历史建筑调查组织和平民保护组织的推动下通过的。该法明文规定:美国各联邦机构在制定规划与政策时,必须将古迹等人文景观列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文物古迹保护方面的法律条文。二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着灾难性的破坏。为此,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于1963年与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范围的文化遗产保护团体——全国史迹理事会(后更名为“全国史迹信托组织”)联合颁布了《美国古迹保护之准则与纲要》,呼吁联邦政府尽快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史迹登记与保护业务,同时建议利用减免税方式鼓励民间组织的古迹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国会于1966年10月15日通过了《国家古迹保护法》。又如:法国的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的制定和行政管理工作,他们主要通过在自办的刊物上讨论国家制定有关遗产的主要政策、向议员反映意见或提出建议、组织民间活动发表看法、在相关政权机构中占有席位等方式对国家有关立法施加影响,在法国遗产法律的制定和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提高民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为使历史文化遗产能得到广泛的关心和重视,使有关知识迅速传播,国外民间组织在提高民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方面的工作亦不遗余力且成效显著。具体来讲,国外民间组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提高民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第一,出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书籍和刊物。如法国的一些民间组织出版一些科技或普及读物,传播遗产及其修复方面的知识。英国的民间组织则致力于出版相关书籍,为古建所有者及从业人员提供理论指导。这些期刊一般都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普及性强的特点,有利于民众的阅读与认知。第二,组织并接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赞助。法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一些善于经营的公司为保护遗产提供赞助。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为保护遗产出力,赞助的种类和方式也趋于多样化。英国的民间组织作为非政府法人组织,社会捐赠是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各民间组织一般都设有专门接受捐赠的机构。第三,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教育。在意大利,文物修复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文化产业,与之相关的教育体制与培训体系也相当完善。除了政府设立的专门的文物修复学院和教育培训基地外,一些大学也开始设立历史艺术、考古、建筑、修复等科系与专业,如维泰尔堡大学设立的文化遗产保护系。在法国,很多民间组织致力于在校园开辟遗产园地,在课堂上、遗产陈列室和古建筑中开展活动,通过教育手段在年轻人中树立保护遗产的意识。民间组织还将业内的行家组织起来,为参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年轻人开设相关的理论课和实践课,以培养更多的人才。此外,它们还开办保护、修复古迹的专业学校,并为这些学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实习指导等等。在英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民间组织还设立了奖学金,专门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和从事古建维修的工匠艺人。同时举办针对房产所有人的短期培训,通过遗产教育,使他们了解古建使用、保护与修缮方法。此外,它们还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情况实施学术调研。第四,组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活动。如在法国,民间组织积极开展了“义务者工地”活动。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及修复古迹和文物。活动点涉及城堡、堡垒、塔楼、骑士官邸、教堂、农舍、农场、磨坊、工厂、花园等。这些工地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开放,他们可以在工地上自愿工作。法国民间组织也不定期地举行针对物业主、国家权力机构、决策者、使用者的活动,如遗产日、比赛、讲座、展览和探险等。国外民间组织在提高民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方面所做的细致且多样工作无疑会使得历史文化遗产能得到更为广泛的关心和重视,使民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极大地得到强化。
3 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决策过程,发挥专业咨询作用。
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深入脊髓的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民众色彩以及流动性和变异性。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时,通过耳濡目染对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理解更为深刻,具有置身于当地文化生态环境之中的地缘优势,而且其本身也是构成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生存传衍的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更容易获得当地民间艺人和民众的配合与协助。因此,国外民间组织往往直接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决策过程,成为政府的专业咨询机构。如:意大利法律规定,凡涉及已经列入保护范围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拆迁、重建、修缮等事宜,均须征得有关民间组织的同意。这些民间组织定期举行联席会议,讨论施工许可证的发放问题,同时写出意见书并呈报申请者所在地方政府及文化遗产部,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又如:法国很多民间组织被称为“遗产发现者”。他们通过收集有关资料,为遗产申请保护,尤其是在鉴定和保护被忽视文物(如磨坊、炉灶、挂钟、日晷仪、井等)方面作用明显。由于民间组织深谙当地情况,熟悉这些文物的传统使用技法,因此更有资格选定、鉴定和管理这些文物。而且,法国的民间组织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历史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中心的职责,为保护遗产活动提供咨询,传播在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再如:在英国,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所招募的会员一般都是致力于此项工作的专业人士和热心人,其中包括不少老宅的所有者。这些民间组织主要通过为政府提供遗产登记、遗产环境变更、遗址维护以及文物、古代建筑的购入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必要的监督与严格的指导。
4 将市场机制引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使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获得良性发展。
国外民间组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途径是通过将市场机制引入其中,使这一工作获得充足资金,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如:意大利民间组织努力将市场机制引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通过旅游开发,对历史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经营,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获得良性发展。文物旅游已经成为意大利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最佳卖点,也是意大利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意大利,不但有相当数量的私人小企业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修复与经营,一些著名的大科技公司也常投入巨资,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及新材料的研发。此外,私人、企业及财团在文化遗产修复与保护过程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资金投入。一些企业还常以赞助或成立基金会的方式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积极支持,而国家则通过减免税方式,在经济上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鼓励,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资金的筹集上呈现出多元化、充足且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又如:英国民间组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亮点是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市场,通过科学的市场运作满足国家保护遗产的需要,最为常见的就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产业化,通过旅游观光赢得效益。有关资料显示,仅1996-1997年,英国国民信托和英格兰遗产这两个民间组织就利用自己手中的历史建筑与遗址,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各1000万人次,利用自己手中的博物馆及画廊接待世界各地游客各1亿人次,规模之大可见一斑。此外,法国的民间组织也特别重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通过对遗产进行鉴定和修复,使遗产恢复生机,发挥作用,并且产生经济效益,能重新使用并向公众开放。为使更多的民众认识遗产,更好地发挥遗产的作用,法国的民间组织还经常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主题组织一些宣传、游览或展览等活动,甚至安排演出、音乐会和戏剧表演等活动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史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也已成为国外民间组织关注的重要方面,它们在这一领域已经做出了积极且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5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体业务。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业务是国外民间组织参与这一工作的更为直接的方式之一。如:在法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委托民间社团组织托管的方式实现的。成立于1983年的“古迹信托”是法国最大的古迹托管组织,在过去的20余年中,这一组织不但较好地完成了对各类古迹的托管,而且“适度”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使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保护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从1995年起,中央政府又将共计100处古迹的托管工作交给了“古迹信托”组织,并规定除了硬件维修费用仍由国家支付外,其他方面的管理与营运全权交由这一组织负责,国家不再进行财务干涉。据称,法国目前共有大小不等、功能不一的民间社团组织18000个。如古迹信托、青少年与文化遗产古迹国际协会、法国传统宅院促进会、历史建筑促进会、法国国立古迹建筑博物馆、古迹基金会、文化遗产专门性博物馆等等,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承担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工作。又如: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信息共享,意大利中央政府特别设立了目录及档案材料中央学会、意大利图书馆统一目录及图书目录学情报中央学会、图书修补中央学会等。这些学会拥有独立的行政自和经营权。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同所属机关进行业务联系,必要时协调共同的科研计划、编目计划和保管计划,并与意大利及世界各国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业务联系。国外民间组织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运营使其能够更为细致有效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作用。
三、国外民间组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对我国的启示
篇6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柳州;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1-0058-02
1 柳州的工业遗产
1.1工业遗产
1976年《工业考古学评论》期刊的创立,表明工业遗产的研究是由“工业考古学”开始的。工业考古学的产生为后来的工业遗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78年,世界性的工业遗产组织——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瑞典成立,该组织随后于2003年在下塔吉尔召开的大会中通过了《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明确定义了工业遗产,并对其保护与普查进行详细阐述。该指出: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作坊、工厂、矿场、提炼加工场、仓库、能源产生转化利用地、运输和所有它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场所、教育场所等。
1.2柳州的工业遗产
2006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背景下,柳州成立了“工业遗产”普查小组,对全市130处工矿企业进行普查。初步确认保存较完好,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工业遗产遗址、附属建筑及设施有24个(处),主要集中在机电、电力、化工、轻工、建材等工业类型(见表1)。
根据调研统计显示,柳州的工业遗产具有分布广泛、种类多样、工业类型丰富等特点,有较多保存完好的办公楼、宿舍、车间、厂房、生产线、生产设备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技术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尚未及时被界定为文物和未得到重视的工业遗存,未得到有效保护而逐渐在城市中消失。因此,对其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是重要而又紧迫的。正如国家文物局发出的《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提到的:工业遗产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
2 工业遗产的文化生态思想
2.1文化生态学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来源学科主要是文化学和生态学。它的起源是参照环境生态、自然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也就是说,生态本来是一个反映自然、环境状态的词,借用“生态”一词应用于文化,就形成了文化生态的概念,目的是要表示文化现象也和自然现象相同,有自身内部的秩序和规律。
2.2工业遗产的文化生态思想
文化生态学是文化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文化系统与其环境系统的关系,以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流变和作用,揭示文化生态的状态和功能。将文化生态学的思想应用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正是符合了这个趋势。
工业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社会经济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工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丰富的工业文化,它们都可以被看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众多的工业文化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工业文化群落、工业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工业文化链。在研究整个城市的工业文化生态系统时,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系统,强调运用整体、多样、共生、动态的观点去分析探讨,优化工业遗产内部和外部的结构,合理配置文化的资源与环境,完善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使工业文化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3 柳州工业遗产文化生态系统的问题
3.1文化生态整体政策机制的缺乏
柳州目前尚未颁布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缺乏政策法规的保障。同时,还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来统筹协调相关的工作,起到“火车头”的作用。
3.2文化生态开发模式多样的丧失
由于缺乏保护理念和经验,柳州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可以根据不同的保护主体的特点,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开发模式。
3.3文化生态系统共生氛围的淡化
柳州市已完成的工业遗产再利用项目,公众参与度并不高,公众与文化的共生氛围逐渐淡化。蟠龙山供水设施位于蟠龙山半山腰,景点入口较隐蔽,不少市民还“不识庐山真面目”;102创意仓库原址是柳州市供销社的仓库,曾于2009年举办了“广西首届涂鸦大赛”“纸墨画展”等展览,如今却早已荒废。
3.4文化生态能量循环动态的不足
由于缺乏统一的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导致柳州工业遗产与旅游资源缺乏必要的联系,尚未充分发挥工业资源的优势。目前仅有柳州钢铁厂和柳州卷烟厂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接待规模有限,对其他工业企业的带动力也不强。
4 柳州工业遗产保与再利用的文化生态系统对策建议
4.1从整体观出发,实现整体保护
4.1.1成立保护机构
应建立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系统地总结遗产资料,整理和公布工业遗产基本情况,登录遗产清单,科学地研究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同时与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推进小组共同协作,实施一系列的保护和改造项目,最后移交柳州市工业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管理运营。
4.1.2制定保护规划
应根据不同的保护级别,对保护范围内的工业遗址的建筑艺术价值进行细致的专业评估,对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以防止出现盲拆、乱搭建或“千城一面”的改造局面。
4.2从多样观出发,进行多角度探索
4.2.1保护主体多样化
自然环境下的生物群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且物种越丰富,稳定性越强。柳州工业遗产涉及的工业类型众多、形式多样,除了有形的,还有无形的,都应作为保护与再利用的对象。只有将保护主体多样化,才能丰富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和意义。
4.2.2利用模式多样化
在对工业建筑进行改造的时候,应详细了解其修建年代、结构特点、地理位置、环境特点等条件,选取适合的开发模式。如有滨水区的柳州化肥厂,其搬迁后可以改建为遗址公园,保留原有厂区的道路和绿化,适当增加娱乐设施,为原厂区居民提供一个游憩的空间和场所。
4.3从共生观出发,平衡各方关系
4.3.1历史与现代的共生
新与旧的交错是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主题,可以既体现历史特征的建筑原貌,又将具有现代感的元素融入其中,实现古与今的共生。柳州压缩机总厂内留存有大型红钻木结构、砖混结构的锻工车间、钢材库等17座,保存较完好。还有较多高大的树木,环境十分优美,可以考虑对厂区进行区域性保护和适当改造,借鉴北京798艺术区的模式,改造成创意产业园。保留旧车间的建筑原貌,引入艺术创作者的工作室,还可以引入本土特色的奇石文化,让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高大敞亮和历史沧桑感为艺术家们和创意人群提供激发创意灵感的场所。
4.3.2决策者与公众的共生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不仅仅需要相关部门单当面的努力,还需要整个社会公众的共识,为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作为工业遗产的建造者、使用者,当地居民对工业遗产的使用状况往往比规划者更为了解,政府顾及不到的细节,可以依靠当地居民自身的力量加以解决。强调居民的参与性,强调“自下而上”的开发模式作为补充,有利于地区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4.4从动态观出发,实现可持续再利用
4.4.1资源利用的节约性
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工业遗产的每一处遗存都应遵循整个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形成文化生态的动态性。在对工业旧建筑内部空间进行重组时,拆下来的砖块可以再利用到建筑外部空间的隔离栏、导游指示牌、景观小品等,达到能量流动平衡。
4.4.2开发实践的动态性
工业旅游作为旅游行业悄然兴起的一个新领域,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开发热点。应充分利用工业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柳州工业特色的遗产旅游线路,通过参观工业企业的厂房、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场景等,寓学习于旅游中。
篇7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 办产业化经营 利用与保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逐步崛起,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即如何对待文物古迹,如何在保证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又能很好地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将这些历史文化的遗产逐步转变为我们现今发展的一种资源又不破坏其原有的样貌。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进入我们的视野,如何看待这种历史文化遗产到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变呢,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中我们又有什么需要注意呢。
在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白的问题是——什么是历史文化资源。
郑冬生指出,“所谓历史文化资源,是指历史文物、古迹、历史遗存。”
郑汕、赵康认为“历史文化资源是以文化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纪录,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是社会文明的结晶。”
这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既是历史的证明,也是过去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我们可以将它们束置高阁,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让它们重现价值——这就涉及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再利用,如果利用得好,它将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无竭的财富,但如果用得不好,它也会在一朝一夕离我们远去。所以,对待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我们不仅要在保护中经营,更应该要在经营中保护。面对这种保护与经营的关系,半产业化经营将成为一种现实。
对于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半产业化经营都有其益处所在:
1.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用“政府规划、政府投资+产业化经营”的模式。通过政府的规划与投资,引起市民对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并主动加以保护。而半产业化经营之后产生的经济收益又可以反过来作用于历史遗产的保护,成为当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经济保障。
2.创造经济效益、发展城市经济。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一旦经营成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必定也会产生一定的蝴蝶效应,推动其城市的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半产业化经营之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则变成了当地经济资源的一部分,将会为其城市创造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是有利于积聚财富,发展城市经济;通过政府的规划整合,使得资金的投入更加系统稳定,形成相关产业发展的稳定保障,促使相关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二是有利于凝聚人心,共同建设城市;通过政府牵头的形式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得广大市民切身投入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当中,同时也可更好地督促相关工作的展开,确保办产业化经营的顺利进行。
三是有利于形成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体现,通过对这种积淀的开发与弘扬,可以更好地塑造城市形象,形成城市发展的特色与精神,树立更加鲜明的城市品牌。
但是,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作为历史的遗产,这种历史文化资源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财富,资源的开发也应取得大家的支持,这就需要政府在初期就与市民达成一致,取得市民的理解与支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确保有关工作的顺利展开。政府在开发初期就应秉承着公开公正的态度,相关的一系列工作也应以科学开发为基础,确保充足的科学调研和论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政府应通过制定规划、招标、组织实施、检查督促等手段,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予以正确的保护和经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市民的参与也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应确保市民建议的权力,每隔一段时间举办座谈会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合作发挥力量,这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政府与市民结合、优势互补,既能使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定位准确,又能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其次,由于很多历史文化遗产的位置多处于商业中心,所以就造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商业发展的矛盾。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特征是地域垄断性,这样的资源和财产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但城市的中心区既是商业的黄金地段,往往又是历史遗产的富集区。如何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又能很好地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这是相关部门在工作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在处理这样问题的时候,很多前车之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上海前段时间建造了一座“西游宫”,但是3年不到,所有的建筑和摆设就变成一堆毫无用处的废物。究其深层原因,这就建造者不知道景物与景观的区别与联系,不懂得历史文化遗产的共通性与地域性的关系。他们错误地忽略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域特性,舍本逐末,在毁坏本地独有景点的同时大肆移植他景,最终也只能饱尝苦果。
历史文化资源同很多自然资源一样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我们在开发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时应留有余地,不能无节制的开发利用,那样只能使其消耗殆尽。如不进行科学地规划与积极地抢救,历史文化遗产逐渐离我们远去将会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这样的事例已经一幕幕上演在我们眼前:最近中央电视台曝光的一批汉文化遗址(汉墓葬、汉碑等)被推土机铲平;95年围绕北京鲁迅八道湾故居是否被拆除引起的争论;杭州西湖景区建造高层建筑;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造起了煤窑、灰窑;长达两年围绕究竟要不要抢救、保护南越王宫署遗址所发生的纠纷等均属此列。
篇8
2、颐和园(北京),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长城(北京),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4、天坛(北京),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5、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承德,包括周围寺庙),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6、平遥古城(山西平遥),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周口店),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篇9
关键词:发展;知识产权;管理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内容
目前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正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人们对于文化创意型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已经开始加速增长。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理念也已在中国落地生根。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知识与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的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意、高集成的特点,市场前景十分明朗,盈利空间非常广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大大减轻因发展经济而给资源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能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家竞争力的紧密联系,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国内很多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无锡等地都在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着手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和特点
目前,对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分类。2006年8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根据文化创意活动的特点,对相关类别进行了重新组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2个行业小类和6个行业中类纳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范围,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9个大类。这是继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地区有关部门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后,第三个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的城 市。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它主要具备以下特征: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创意特征。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最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集成特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是科技、文化、社会和经济等相互集成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传播性,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
2006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增加值812亿元,占全市增加值的10.3%,同比增长15.9%;资产总额达6161亿元,同比增长19.9%;实现收入3614.8亿元,同比增长29.4%。同时,显现出文艺演出、影视节目制作、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广告会展、古玩及艺术品交易等一批优势行业,形成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 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中关村软件园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到5123亿元,比2006年增长17.1%,高出同期G D P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高出同期第三产业增长速度6.8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填补空白的空间在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的比例为33.2%。根据国际标准,国家人均G D P跨越1000美元时,包括文化精神消费类支出在内的第三产业应占到G D P总量的40%左右。去除来自消费习惯、体制因素而出现的误差,以及可能用于医疗卫生等非文化类消费的支出,我国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较大的市场空缺,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这三点都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创新,其本质特征体现在对创新权利的收益上。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根据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签订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对下列各项知识财产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及唱片和广播节目;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总之,知识产权涉及人类一切智力创造的成果。知识产权是鼓励创新、促使技术和智力成果不断提高的重要激励。当今世界,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各国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本国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
五、文化创意产业中知识产权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保护,创意流失。目前存在于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突出问题是,大多数创意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作用和如何起作用认识不足,运用不当,导致很多非常好的创意和产品在诞生初时就没有得到适当的全方位保护而流失。创意流失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对创新成果保护意识不强。在形成了有独创的技术成果后,对技术成果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导致技术成果不能得到保护。其次,人员流动引起创意流失。例如人员辞职、跳槽带走了专有技术和技术秘密,导致创意流失。最后,成果闲置造成创意流失。例如研发出来的技术没有及时申请专利,新品牌没有及时注册商标,甚至导致别人或其他企业抢先申请或注册专利、商标。
(2)侵权成本低廉,阻碍创新热情。由于创意产业是聚集脑力劳动者智慧的创意,具体的载体通常是数字信息产品。相对于传统产品,数字信息产品有着开发难复制容易的特点,并且复制成本极其低廉。比如盗版软件,压缩一张盗版光盘的成本大致是1元钱,批发至少是2.5元,而最终销售价格每张盘至少是5~6元,毛利率超过200%。可以说,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内涵的复制成本、制作成本与创意产品的开发相比接近于零。盗版猖獗,历来是我国
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的重点。比如音像出版的盗版问题,据M PA A统计,由于盗版,美国电影业每年损失约30亿美元。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中国区的一份资料显示,网上传播盗版音像制品给音像行业带来了每年至少50亿美元的损失。影视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也逐渐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干扰甚至阻碍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
(3)维权成本高昂。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知识产权审判水平不等,还存在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因此令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由于网络和传媒的发达,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侵权行为的传播非常迅速。各种因素造成维权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即使赢得了诉讼,还有可能得不到满意的赔偿。这些都造成了创造者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他们的创作积极性,长此以往会阻碍整个行业的发展。
六、建议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组织开展相关法规的宣传普及、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逐步改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薄弱的现状。同时在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中,大力开展各种宣传和培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意识。其次,要建立健全制度环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同时建立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价中心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评价制度。允许经有关部门依法认定、评估的专利、商标、版权和按一定比例折价作为股本和注册资金。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创建专门的创意交易平台,降低文化创意产品交易成本,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转化。最后,还要建立立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积极产生创意的同时,还要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企业应该选择多种知识产权保护手段,积极申请和注册登记,用立体的方式保护自己。例如,对于一个动漫设计公司而言,可以采取的保护手段包括:发明专利―保护技术方案;技术秘密―保护核心技术;外观设计―保护产品以及动漫作品中人物的外形;商标―保护企业和产品以及动漫作品中人物的名称;版权―保护动漫作品人物的造型;计算机软件―保护程序源代码和目标代码;域名―保护网上游戏地址和公司网址。通过立体保护,虽然略微增加一些维护成本,但在遇到侵权纠纷时,就可以比较有利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一、北京琉璃厂创意园区历史演变
琉璃厂西起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全长800米。辽金名为海王村,元、明时这里开设官窑烧制修建皇宫用的琉璃瓦件,故称为“琉璃厂”。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了集琉璃精粹的著名文化街。清乾隆年间停止烧窑,“琉璃厂”的名字保留至今。是一处著名的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书画艺术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文房四宝为纸、墨、笔、砚的总称。琉璃厂以经营各种文房四宝赢得了文化人的赞誉。著名的“一得阁”,开业于清同治四年(1865),为中国墨汁制造首创者。制笔名家“戴月轩”,1916年以自己的名字创办制笔店。其制毛笔具有“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的特点,齐白石生前最钟爱该店毛笔。
琉璃厂与新华街交界处为“厂甸”,是二百年来京城最盛大的春节庙会所在地。清人马炯章的《厂甸记》中说“至正月则倾城士女,如荼如云,车载手挽,络绎于道。”据有关资料记载,1963年的春节,厂甸的游客就达400万人次。后厂甸中断。自2002年起,每年农历春节初一至初六,又恢复了“厂甸民俗文化庙会”。主要展示北京文化、宣南文化、重温百姓乐事,展现时代风采,再现古都神韵。庙会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以开放式的“赶大集”为特色,由文艺演出、花会游行、工艺展示、餐饮服务、观光购物、娱乐游艺等形式组成,成为京城春节期间最为热闹、火爆的去处。
琉璃厂有许多著名老店,如槐荫山房、古艺斋、瑞成斋、萃文阁、一得阁、李福寿笔庄等,还有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中国书店,以及西琉璃厂原有的三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而琉璃厂最著名的老店则是荣宝斋,有人说:琉璃厂因荣宝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
有300余年历史的荣宝斋,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创办,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其木刻水印知名于世,成为独家的“乱真艺术”,齐白石也曾对荣宝斋印制的自己的作品难辩真伪。、曾把木刻水印画《簪花仕女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光绪年间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更名为“荣宝斋”。著名书法家陆润庠题写了“荣宝斋”三个字。
清末民初,荣宝斋、大千画廊等琉璃厂老店纷纷争悬名家书画于窗前。引来人们驻足观赏,成为琉璃厂的一道风景。当时,也是数荣宝斋名画最多而最为热闹。荣宝斋最著名的是木版水印和复制品。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术融刻版、印刷、折裁等技术为一体,使水印品的艺术更臻完善,曾得到鲁迅先生的赞许。
清末,在原琉璃厂厂址上修建了师范学堂,这就是现在的师大附中的前身。在原厂址往南修建了海王村公园,成为了琉璃厂集市的中心,也是后来厂甸最为热闹的地方之一。文人墨客常聚此地,而民国年间老一辈书画家如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等也是这里的常客。
民国以来的琉璃厂,书店、琉璃等业早已衰落,特别是北京沦陷时期,所有书店都是奄奄一息,许多店铺纷纷倒闭,正如当年《故都竹枝词》中所云:“阅肆张罗雀掠门,海王村果静如林。空闲海估尊哥定,待价千年画宋元”,一片萧条景象。
1927年,又建了和平门,修了新华街。从此,琉璃厂文化街分成了如今的东琉璃厂和西琉璃厂。
建国后这里更富有文化街的特色。驰名中外的荣宝斋及中国书店和文物商店的许多门市部如文奎堂、邃雅斋、宝古斋、庆云堂等先后在此设立。过去,书家、名士如何绍基、陆润库、康有为、华世奎、翁同、梁启超、沈尹默等都曾为书铺、文物店题写牌匾,后又有当代书家为革文阁、悦雅堂、恰肪斋、振寰阁、韫玉斋等商店题匾。名人书写的牌匾给人以文苑意境的清雅古朴之感。
1980年,国家对古老陈旧的六里长街进行了大规模的翻扩建,于1984年竣工。建成59幢古朴典雅,富有民族传统风格的店铺,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融图书、玉石、陶瓷、雕刻、铜器、字画、文房四宝为一体的高品位文化艺术品集散地和古都风貌游览区。
1982年琉璃厂文化街整修重建。新建后的街道全长750米,东至延寿寺街,西至南北柳巷,中为南新华街。街道两旁,铺面店堂青砖灰瓦,砖雕彩绘古色古香,更具有浓厚的古代街市色彩。
如今这里经营琉璃字画的店铺依旧很多。沿街商店近100家,有以荣宝斋和宝古斋为代表的古今字画,以韵古斋和萃珍斋为代表的金石陶瓷,以来薰阁和一得斋为代表的文房四宝,以振环阁和震云阁为代表的珠宝杂项,以乐海轩和古艺斋为代表的音响乐器,以观复斋和庆云堂为代表的历代碑帖,以汲古斋和韫玉斋为代表的仿古文物,以瑞成斋和邃雅斋为代表的文物锦盒和古书装修,还有文盛斋的纱灯、宫灯和锦昌店的地毯、壁毯等。
太平盛世贵收藏这句千年老话,在中国当今琉璃厂显得格外贴切。十多年来,冲破樊篱的中国琉璃收藏爱好者,一发而不可收。收藏大众、收藏组织、琉璃厂文化创意全区、拍卖会,后来又诞生了行业鉴定;这还不算完,收藏杂志,报纸鉴藏专栏,电视专栏《找你》、《鉴宝》、《艺术品投资》等,网络的收藏网站,还有小说《古街》、电视连续剧《琉璃虫》、《五月槐花香》等纷纷杀出,吸引了国内外无数人的眼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品市场均已超过了万家。中国的琉璃经济已经成熟了。这真是“饱暖生‘闲’事”、“衣食足而雅趣生”啊!的确,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人们的腰包鼓了,接着就是精神生活的需求与提升,琉璃收藏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时尚。的确,人们有钱了,琉璃收藏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新宠而持续走高。
从1989年全国诞生第一家琉璃城――北京琉璃城,到1996年第一届“北京中国琉璃艺术品博览会”召开,再到如今琉璃厂文化创意全区火爆的交易现实,我们不能不承认,个人经营琉璃的出现对我国文物市场的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力和影响程度。
二、北京琉璃厂创意园区兴起的原因
(一)文化大繁荣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市场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为指导,基本形成了由娱乐、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监管体系。
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新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最后从消费的角度看,文化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在中国文化产业大繁荣的背景下,琉璃品收藏悄然兴起。
(二)现代科技的发展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广泛,不同文化之间的吸引更加强烈,对历史的审视就更加冷静和合理,对文物和艺术就更加珍视。媒体,特别是网络的惊人发展缩小了地球空间,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欣赏甚至购买到异域的琉璃,收藏网站与网上拍卖的勃兴就是最好的证明。科技的力量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空前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
(三)观念的转变
随着中国琉璃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琉璃收藏的概念已经发生变化,不仅限于古代文玩,而且包括文物复制品,包括继承传统的现代美术品和现代工艺品。珠宝玉器作为反映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传统饰品已经进入琉璃厂。因此琉璃收藏的外延已经扩大,成为艺术欣赏品的代名词。琉璃收藏范围的扩大,必将给琉璃收藏、琉璃厂文化创意园区、琉璃拍卖以及以琉璃为载体的媒体和艺术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商机。
(四)琉璃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琉璃行业的发展,收藏队伍与收藏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这些行家里手将是传统意义上的琉璃消费群体,他们的收藏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进一步促进琉璃的发掘、保护和流通,“盛世琉璃”这一传统命题必将得到验证。有资格被称作“琉璃虫”或“收藏家”的人会越来越多,必将使中国琉璃收藏活动的整体水平得以极大地提高。
- 上一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 下一篇:医院内部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