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鹿农庄范文

时间:2023-03-24 15:2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长鹿农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禅城区铁军小学

五⑵班

吴坤琳

“噢,去春游了。”星期五,我们去春游。我们不是去游玩有名的白云山,也不是去桃花盛开的南国桃园,而是去刺激好玩的长鹿农庄

噢,终于到了目的地,几个醒目的大字“长鹿农庄”印入了眼帘。随着导游哥哥,我们进入了农庄。首先来到了宽阔的湖畔广场,广场上不时有游人穿过,显得格外惬意……

走着走着,突然一阵混合着清新乡土味扑鼻而来,我随着这股香气寻去,发现原来不远处有个陶艺坊,我可是陶艺的崇拜者哎!我迫不急待地进入小作坊,只见小作坊里摆满了工艺品:有穿着红肚兜的可爱小娃娃,有栩栩如生的金鲤鱼,有大如车轮的南瓜,还有……令我眼花缭乱。

篇2

一来到长鹿农庄,这里的游客人山人海,一走进门口,周围的树木非常多。还有几个小池塘,里面有非常多的金鱼和乌龟。各式各样的机动游戏。

我们进到里面一看,长鹿农庄原来这么美丽:什么空中飞人、水上行船、水上电单车等等,应有尽有。

一直往里面走,我看到几个小孩在水上滚来滚去的,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孩子在水上吹大了一个气球,然后把它放在水上滚动。在往前走,我们到了一个动物表演区。这里有许多人在看表演,有两只黑熊在舞台上打架,你一拳我一拳最后红方把蓝方打倒了。我觉得这表演非常精彩。后来我们还玩了水上飞船、过山车、摩天轮、鬼船等等机动游戏。在玩水上飞船的时候,我感觉有点海害怕。一上船就不敢往下看。有一个同学对我说不要,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风景。我一看,哇,真的,在这里差不多看到了整个游乐场。

我觉的最好玩的还是水上单车,我们先穿好救生衣,一部单车可以做两人,进去车里,先把脚放进踩的地方踩呀踩不一会儿又碰到了别的东西,我和几个同学比赛,快谁先到终点,我们踩的太快了,3部单车撞在一起,我们只好倒退在来过。这次,我来踩,另外一个同学来调整方向,最后我门们终于赢了。

时间过得真快,愉快的一天过去了,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今天我收益真多!

篇3

论文摘要:目前,许多农村图书馆名存实亡,难以满足农民朋友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对知识、对阅读的渴求。导致农村图书馆发展滞后的原因有多种。乡镇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在于创新机制。要充分发挥上级公共图书馆在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NDCNC)进行有机地结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构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作为各级政府部门今后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新一轮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序幕即将拉开,作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无疑占有重要位置。

一、常德市乡镇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及其原因

常德市位于湖南北部,下辖武陵、鼎城、桃源、汉寿、澄县、石门、临澄、安乡、津市九个区县市,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属经济较发达地区,但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约占70%,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既有人均收人名列全省前茅的先进乡镇,也有连饮水都困难、经济相当落后的偏远山区,因而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千差万别,乡镇图书馆(文化馆)良芬不齐。总的来说,全市乡镇图书馆建设现状令人优虑,主要表现:乡镇图书馆数量不断减少,功能日渐萎缩;缺乏长远的规划,地方政府尚未真正重视图书馆建设。十五期间,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评比达标活动的开展,图书馆(室)的建设作为“文明镇”、“文明村”的硬性指标,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乡镇图书馆和村级图书室。其中,不乏设施先进、藏书过万、管理规范的农村图书馆,如武陵区东江乡图书馆、芦山乡图书馆,鼎城区桃树岗乡图书馆、灌溪镇图书馆、富贵坪村图书室,桃源县茨树娅乡图书馆,澄县大堰挡村图书室,汉寿县周口乡图书馆、丰家铺乡图书馆、太子庙乡图书馆等为数不少的乡镇图书馆,一度成为全市农村文化建设亮丽的风景。如今,许多图书馆名存实亡。一方面是乡镇图书馆数量和功能的萎缩,另一方面,农民朋友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对知识、对阅读的渴求难以满足。

导致常德市乡镇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是乡镇图书馆尚未列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范围。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制只到县,而没有到乡镇,乡镇图书馆是民办事业,缺乏一种保障机制。在各地政府创建群众先进文化县、区和示范县、区的文件中,对乡镇图书馆建设只要求有普及率,没有提出巩固率的要求。二是缺乏办馆经费。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文化站被划归乡镇政府管理,而随着乡镇企业转制,文化站因经营部门被剥离而失去经济支柱,从而导致乡镇图书馆办馆经费得不到保证,难以购置新书吸引读者。三是图书管理员流动性大,有的是东拼西凑发动单位和个人捐献而来,有的是凭个人爱好随意采购图书,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五是文化主管部门扶持力度不够。在抓乡镇图书馆建设上,面上工作做得多,深层次的、实质性的工作做得少。特别是在乡镇图书馆的巩固与发展问题上未下功夫。六是县(市)图书馆对乡镇图书馆的辅导和支持的力度不够。

二、乡镇图书馆的发展思路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而乡镇图书馆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大力发展乡镇图书馆事业,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川没有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和普及,就谈不上公共图书馆的繁荣。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乡镇图书馆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新机制

1.政府主导,做好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力度。由政府部门牵头,制定全市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方案,将方案分解落实到县市区、乡镇各级政府。要把图书馆建设列人年度工作计划,每年或每个阶段对图书馆建设应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领导亲自抓,制定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形成层层抓、合力抓的氛围。

2.通过政策法规促进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制定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将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纳人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程序,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使乡镇图书馆从硬件设施、经费投人到人才队伍、“软件”服务等方面有法津保证。

3.增加投人。可以采取上级拨一点,本级出一点,社会助一点,企业捐一点等办法,广开资金投人渠道。

4.建立多种办馆模式。乡镇图书馆要以政府办馆为主,社会办馆为辅。但具体而言,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根据常德市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可采用下几种办馆模式:

一是与企业联合办馆。由政府无偿提供土地,企业投资建馆,图书馆免费为企业职工和本镇农民提供服务。

二是社区办馆。如常德新东街社区、红卫社区与社区工作紧密结合,把图书馆直接交与社区管理,确保了图书馆的巩固和健康发展。

三是主动积极联络社会知名成功人士,发动他们回家乡捐资兴办馆室。从农村走出去的知名成功人士众多,他们爱国爱乡,对公益事业更是热心支持,只要我们做好工作,一定会得到这些知名成功人士的大力支持,为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贡献。

四是站办站管。购书经费和管理员的报酬由镇文化站负责,文化站对管理员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业绩与报酬挂钩。

五是培育人才。要培养一支复合型的图书管理人才队伍。作为乡镇领导应有超前意识,将他们送到发达地区图书馆学习,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上级馆见习,培养他们具备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想,具备信息开发、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信息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上级会共图书馆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其馆藏优势、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乡镇图书馆进行有层次、分阶段地建设和系统化地科学管理。主要可以通过建立业务辅导站和图书流动站帮助提高乡镇图书馆和村级图书室的服务水平。

1.建立业务辅导站。有些乡镇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实力雄厚,对乡镇图书馆的建设肯投人,起点高,设施全,藏书丰富,白身发展的后劲比较充足。对这样的乡镇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就可以与其建立图书馆业务上的指导性关系,对其藏书结构、图书加工整理、读者活动、图书借阅、规章制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开展业务辅导活动,使其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农民读者开展服务工作。同时利用这个乡镇图书馆的优势,开展业务协作与协调,把服务工作辐射到周围乡镇的农民读者中。

2.建立图书流动站。这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文献流通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它比较适合于乡镇经济实力不是很强、财政投人有限、藏书数量不足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其建立图书馆流动站的合作关系,由乡镇图书馆出场地、设备和管理人员,由公共图书馆配备文献资料,提供业务辅导等项服务,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两种调配图书资料的形式,保证乡镇图书馆有充足的文献资料为广大农民读者开展文献服务。图书流动站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文献数量可多可少,文献的载体形式可以互相补充,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建立特色文献图书流动站,使其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常德市图书馆通过建立图书流动站的形式,参与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已经在20多个乡镇和村建立了图书流动站,文献数量多者4000余册,少者600多册,年送书量超过50000册次。

篇4

千盼万盼,终于让我盼到了这一天。但是天公不作美,那天的天空仍然布满了阴云,偶尔的一阵微 风,但 始 终 不能把阴云吹散。然而这一切毫无削减大家去游玩的兴趣。我还是一大早就高高兴兴地到了学校。集合后同学们迅速坐上豪华的旅游大巴,随后浩浩荡荡的车辆奔驰在高速公路上,朝目的地进发。过了大约一小时,我们就到达了长鹿农庄。

导游带着我们班的队伍到了农庄的大门口,就看到一个醒目的大招牌伫立在我们面前:顺德长鹿农庄。整个大门都是木制的,既气派又有一种旅游基地的感觉。啊!快乐的春游就要开始了。

里面的建筑也大都是用木头做的:木头桥、走廊 、厕所……给人一种很古朴的感觉,却又十分精致,和我想象中的农场还是有一点差别的。

我们首先玩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全球首艘“哥德堡号”鬼船。鬼船的外表并不怎样恐怖,但是同学们的恐吓惊叫声反而让人毛骨悚然。上了船,船长先让同学们看一部电影,这电影是关于“哥德堡号”来历的。看完后,船长就带我们进入鬼洞。鬼洞里漆黑一团。我首先第一个反应就是:找到一个同学一起走!我摸着摸着,找到了邓慧琪。这鬼洞实在是太吓人了,走着走着,我模模糊糊地看见了一个黑影从地下弹了上来,我那时真害怕那只“鬼”走过来,我就急忙退后。但定睛一看,嘿!那只“鬼”哪会走呀!我真是胆小。于是,我勇敢地走过去。我忽然感到脚下有一个软棉棉的东西,哦,原来那黑影是海绵做的。最后,我还是走出“鬼屋”了,我顿时感到很兴奋,大叫道:“我又重见光明啦!”我的心“怦怦”地跳了很久很久。

然后,我们依次去了玩射击、摩天轮、摇头飞椅。吃饭的时候,我帮同学们照了几张相片。

吃完饭,精力充沛的我们又开始玩了水上碰碰车,去了思源井,看了小猪跳水。其中,水上碰碰车和小猪跳水我还记忆犹新呢!

我觉得最好玩的还是水上碰碰车,它好玩得无法用语言形容!我们先穿好救生衣,然后就开始玩啦!一部碰碰车可以坐两人,我和邓慧琪一组。我负责遥控碰碰车。碰碰车在水中央穿梭往返,我们好不逍遥自在!集合的时间到了,我使尽全身的法宝也没能把碰碰车开到岸边,我焦急万分。但按着工作人员的指示,我还是上了岸。

接着,我们去了看小猪跳水。我想:这么冷的天,小猪们为了观众而跳水,它们受得住吗?过了不久,几只憨态可掬的小猪出场啦!排头的那只小猪,望着那条小河。听到训练员一吹口哨,它就带头勇敢地跳了下去,观众台上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只小猪熟练地游上岸,然后自觉地跑回原地。后面的几只小猪,你望我我望你,向后退缩了几步,又望望训练员严厉的眼光,它们大概是害怕了吧?又无可奈何地排好队,等待命令。几只小猪轮流跳水了,只剩下最后两只小猪了。这两只小猪十分胆小,训练员非常气愤,就打那两只小猪的屁股,只听“扑通”“扑通”的两声,两只小猪“争先恐后”地跳了下去。掌声和“哈哈”声混成一片,我只觉得小猪们可爱极了!

篇5

2、第二个景点:南海影视城。南海影视城被誉为“中国好莱坞”,是中央电视台四大直属影视摄制基地之一,是珠江三角洲内自然条件未受人为破坏与污染的理想拍摄基地与游览胜地。南海影视城目前分为三大景区和一个表演区,各个时期的建筑浓缩了历史年轮的轨迹,体现了中国建筑的辉煌。紧邻城,是拥有3100多个坐席的马战表演场。《三国演义》和《》都曾在此拍摄。

3、第三个景点:清晖园。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园林经龙氏数代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

4、第四个景点:千灯湖公园。佛山千灯湖是由人工湖、大掩体(两个,各有商铺10间)、历史观测塔、水上茶亭(12座)、柏树茶店(5座)、溪流(5座,分别是知识、丰收、白鹭、凤凰、白鸽)、山上景观塔(六座)、南水门、二十一世纪岛、凤凰亭、凤凰廊、花迷宫等组成。

篇6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云霄飞车,我们坐在一个大圆盘上面,只听见嘟的一声,开始了!“啊!”姐姐大声的嚷着。其实我也怕得要命,可为了表现我不胆小,始终没嚷出来。

接着我们来到了摩天轮,从摩天轮上面往下望去,很高很高,美景尽收眼底,让我们大饱眼福……“真美啊——”我们情不自禁的赞叹着……

我们又跑又跳,来到了“会飞的音符”,一屁股坐在了类似于秋千的东西,先是慢慢的旋转,然后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太好了,我飞起来了!!!”要知道会飞,是我最大的梦想!!我们一下子就飞的很高,一下子又降低了些,可好玩啦!!

不知不觉已经是中午了,我们来到了一家茶餐厅,一进去给人的感觉就是古香古色,清新雅致,我们随便吃了些东西,就去散了会步,消化消化。

我们又来到了“哥德堡”号鬼船,看了可怕的电影简介后,便开始一步步向船里面走去……里面是一条楼梯,四周都是可怕的鬼模型,还有类似于头的东西在前面晃来晃去,玻璃窗里面全是会动的东西,仿佛一不小心就会爬出来……周围回响着尖叫声和鬼哭狼嚎,震耳欲聋!!!!当我出来时,脸都吓白了……幸亏妈妈和妹妹没进去,不然肯定会做噩梦的!!!

玩了一整天,我们很累,便回家了……

篇7

关键词:萨米人;物质文化;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K5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4-0059-04

萨米人是北欧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挪威(3万人)、瑞典(1.7万人)、芬兰(5 000人)、俄罗斯(2 000人)。

俄罗斯萨米人约80%居住在摩尔曼斯克州的科拉半岛上。20世纪初,科拉萨米人全部是农村居民,而20世纪末他们中几乎40%生活在城市里,其中很多人受过中等专业教育或高等教育,在非传统经济部门中工作。

在近数百年时间里,由于居住地之间空间相互交错,萨米人与其他民族交往密切。他们与俄罗斯人交往已有八个世纪,与卡累利阿人交往时间也很长。此外,在科拉半岛西南部早就居住着芬兰人,19世纪末一批养鹿科米―伊热梅茨人和涅涅茨人从伯朝拉河地区迁到半岛东部,萨米人与他们也有较密切的交往。而现在半岛上的居民绝大部分是外来移民,主要是俄罗斯人,还有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鞑靼人等。

作为北欧的土著民族,萨米人祖先占有比现在分布区广阔得多的地域,后来随着俄罗斯人、卡累利阿人、芬兰人、斯堪的纳维亚人的进入,萨米人逐渐被排挤到极北地区。从保存下来的萨米人远祖所固有的特征来看,萨米人的人种类型是独特的。从语言来看,一般认为萨米语属于芬兰―乌戈尔语族波罗的―芬兰语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萨米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明显不同于他们的北欧邻人,也有别于外乌拉尔的生活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有着相似生活方式的民族。

萨米人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文化,是在各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其中自然环境,尤其是北极严酷的气候条件起了重要作用。作为民族,萨米人是在科拉半岛北部、卡累利阿、芬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片广大土地上形成的。这片土地的颇大部分处于北极圈内,是气候和动植物界极为特殊的地区。现在萨米人占有的土地,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北欧国家,主要属森林冻土带和冻土带,包括山地冻土带。在生态上,北大西洋沿岸是特殊的地区。对萨米人物质文化的研究表明,它主要由森林带成分和冻土带成分构成,前者在东部地区、后者在西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萨米人传统物质文化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达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萨米人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保持了古代经济―文化类型的特点。这是一种捕鱼、养鹿和狩猎相结合的类型。狩猎对象主要是陆地动物野鹿,后来也猎取毛皮兽;沿海地区萨米人会猎捕海兽,如环斑海豹、髯海豹、格陵兰海豹等。与渔猎经济相适应,萨米人过着半游牧生活。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萨米人生活在定居公社类型的地域性村庄中,在科拉半岛这样的村庄有17个。大多数村庄都有夏季和冬季两个住地。此外,每个家庭都有几处住地,分秋季和春季住处。所有的经营地(牧鹿场、捕鱼场、狩猎地块)在村庄之间分配,这项制度被严格遵守。在半岛有限的空间条件下,该制度保证了各村庄在经营地利用上的平等权利,也有利于经营地的合理利用,防止资源枯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拉萨米人从事的基本行业是养鹿和捕鱼,这两项工作平均提供其全部收入的2/3。由于当地动物资源渐趋枯竭,狩猎的规模已很小,只提供萨米人全部收入的10%左右。在20世纪初,萨米人工作种类增加,如在铁路和伐木部门工作或为地质勘探队做向导等,在非传统行业工作的收入达到全部收入的25%~30%。

科拉萨米人传统经济年度是被严格规定的,一年被分成八个工作季,在各个工作季里须按计划劳作,总的目标在于保障经济的综合性和各种经济活动方式的有效结合。按出工数量和耗费时间,养鹿业在所有行业中占第一位。实际上萨米人全年都在从事养鹿业。从鹿群规模、牧场承受能力、牧鹿犬的利用等方面来看,萨米人养鹿业对科拉半岛自然条件有非凡的适应性,对萨米人生活方式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萨米人的鹿群都不大。1926年,在极圈附近60%多养鹿者的鹿群规模不超过50头,平均为20~30头。所养的鹿主要用于驮运,也宰杀一部分,鹿肉做食物,鹿皮可用来缝制衣服和覆盖帐篷(在较早时期鹿肉和鹿皮靠狩猎野鹿获取)。此外,家鹿还可在狩猎时用做“诱饵”。养鹿人易地放牧主要在南北方向上进行,迁移距离一般不超过200公里。

冬季放牧时间约为四个半月(11月下半月至3月),在半岛的森林地带和森林冻土带上放牧,距冬季村庄较近。在这段时间里,萨米人比较安逸,因为鹿移动的速度相当慢,每天约两公里。鹿群很分散,牧人的任务主要是掌握鹿群移动的方向、防狼和不使自己的鹿群与邻人鹿群相混。萨米人认为,这种“散”放的方式非常有利于苔藓(鹿的食物)的保护。冬季里,萨米人相当多的时间是在村庄里度过的。除养鹿外,他们还在湖上凿冰捕鱼,猎取毛皮兽、柳雷鸟、野鹿(1月19日以后)。东部村庄(伊奥坎、卢姆博夫、波诺伊、索诺夫)的萨米人从2月到4月与邻近的俄罗斯人一起参加“冰群狩猎”――从岸边的浮冰群上猎捕格陵兰海豹。

俄罗斯萨米人传统物质文化3月中旬鹿群走出森林向北迁移,在4月初或中旬到达位于沿海地区的夏季牧场。5月6―7日母鹿开始产崽,对此,半岛西部和东部的萨米人采取的方式不同。在西部地区(莫托夫、基利金地区),养鹿业对萨米人已不太重要。到达夏季村庄后,萨米人放开鹿,任其自由活动,他们开始捕鱼。给幼鹿打烙印推迟到秋天进行。在东部地区(捷尔斯克兴等地区),养鹿业是萨米人的主业,对他们来说,鹿产崽是十分重要的事。预产期间,牧人要一直守在孕鹿附近,须用又长又粗的绳子把孕鹿拴在大石头上,且每天都要换新地方。这时其他鹿可自由活动。幼鹿出生第二天或第三天,即给它打上烙印。打上烙印后,幼鹿随母鹿自由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照看母鹿和幼鹿,亦可防止母鹿抛弃幼鹿。著名科拉萨米人研究者B.B.恰尔诺卢斯基认为,这种产崽护理方式表明萨米人对鹿驯化的程度相当高,当然这种产崽护理方式只能在鹿群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施行。

夏天,直到9月末,鹿在沿海地区牧场自由地、尽情地吃着苔藓。除鹿群外,萨米人还有少量训练有素的雄鹿,利用它们驮运。这类鹿单独放养,一般在夏天把它们放在沿海的海岛上,因此也称其为岛鹿。

萨米人在夏季可从养鹿业中脱身。他们只须在8月初去牧场照看一下三个月大的幼鹿,这时幼鹿的毛皮最适合做衣服。夏天自由放牧是萨米人养鹿业的特点之一。这样,萨米人可以在夏天脱身去专事捕鱼。捕鱼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萨米人很著名的行业,构成其收入的重要部分。他们在湖里捕捞白鲑、河鲈、狗鱼等;在大河入海口捕鲑鱼。此外,萨米人还在海边猎捕环斑海豹和髯海豹。

夏天,鹿的自由放牧持续三个半月,到10月中旬。萨米人认为,夏天自由放牧能使鹿更好地增肥。B.B.恰尔诺卢斯基指出,鹿在自由放牧情况下,由于不是集中在一起密集地移动,而是分散甚至单独行进,较少踏坏苔藓,而生长缓慢的苔藓被踏坏后需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另外,他认为在萨米人的宗教观念中似乎有某种禁忌,即在夏天禁止限制鹿的自由。

夏天过后的一个半月(10月至11月上半月)对萨米人来说是紧张、忙碌的,而且这时只能从事养鹿业。下第一场雪的时候,要去把散放的鹿找回来,集合到一起。首先到岛上把单独放养的雄性役鹿(岛鹿)集合起来,赶回村庄。然后去冻土带找寻鹿。用套索捕住一些鹿,通常是雄鹿。再靠铃铛以及特殊的喉音吸引其余的鹿,逐渐集结成群。有时也利用狗来赶鹿到集合点。把鹿集结起来后,按主人把鹿分开。然后开始向半岛纵深处的冬季牧场转移。一般在11月中旬养鹿者到达冬季村庄。这样就结束了全年经济活动周期。

可见,萨米人养鹿业有如下特点:在多数时间里把鹿散放,不大量聚集,牧鹿者通常步行,冬季滑雪而不用雪橇。这样有利于保护苔藓,防止踏坏、压坏它。

萨米人传统的养鹿体制保持到19世纪末,即养鹿的科米―伊热梅茨人和涅涅茨人到来之前。他们是从伯朝拉河地区迁移到科拉半岛的,是严重的兽疫迫使他们远走他乡的。科米―伊热梅茨人借用涅涅茨人的养鹿体制,这种体制与萨米人的完全不同。他们从事的是以生产畜产品为目的的大规模的养鹿业,须一年四季不分昼夜地看护鹿。于是,在科拉冻土带上两种养鹿体制发生冲突,优势自然在经济效益更大的外来体制一边。苏联时期集体农庄的组建,从根本上确立了涅涅茨人的养鹿体制。这样就破坏了萨米人赖以生存的科拉冻土带的生态平衡,使他们走上了失去千百年来创造的传统文化的道路。

为适应半游牧的生活方式,萨米人创造了若干种住所样式。在萨米人所有群体中都流行一种最古老的住所,即一种叫做“韦扎”的帐篷。它有用木杆搭成的骨架,在其上覆盖树皮和草皮。每根长约两米的四根粗木杆构成韦扎骨架的基础,插入预定的帐篷四角的地里,两根木杆上端交叉,一对木杆平行于另一对。在这些木杆上端打透孔,五根横杆穿过这些孔。为坚固起见,在骨架两对基本木杆之间沿侧面用一根或两根横杆连接。韦扎的盖由倾斜摆放的一根挨一根的木杆构成,上铺桦树皮、松树皮、云杉皮和草皮。帐篷顶上有排烟孔。韦扎外形呈平截头四面棱锥体。

韦扎是不能带走的建筑物。19世纪,韦扎主要建在春季和秋季捕鱼的地方,也建在夏季村庄里。在更远的时代,韦扎是惟一固定的住所,包括冬季住所。在19世纪,韦扎是地上的建筑物,而在此前它是半地下的。考古学家在科拉半岛北岸发掘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时发现了半地下的住所,其居民是现代萨米人的祖先。这种类型的住所也在居住在现在的卡累利阿、芬兰森林地区的森林萨米人的祖先那里流行。

对在极北地区生活的萨米人来说,韦扎是特别好的住所。在韦扎的中央建有炉灶,在寒冷的季节,炉灶里的火昼夜不停地燃烧。炉灶被用来取暖、照明、烤衣服(把衣服挂在悬在炉灶上方的横杆上)和做饭。在火炉周围砌上大石块。火炉上方悬挂几条末端有钩的链子,把锅和茶壶挂在钩上。固定这些链子有几种方法,其中最通行的是帐篷骨架中央处固定有挂钩,链子挂在钩上即可。炉灶左右是睡觉的铺位。炉灶后面,对着入口处是“洁净的地方”,那里摆放着圣像、避邪物、器皿、食物。这块“洁净的地方”被用侧立的木板与其他空间隔开。“洁净的地方”与一系列禁忌和宗教仪式有关,萨米人对它的尊敬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减弱。

韦扎的门一般朝南,用木板做成,合页用铁、皮革、兽角等制作。门向外开,因有一定倾斜度而能自动关门,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为防风,常在门外挂上用麻布或粗帆布做的门帘。有时在门前用几根木杆搭起窝棚,覆盖干树枝;有时用雪堆起类似门斗的东西。这一切很好地防止了住在韦扎里的人挨冻。

韦扎不仅可做住房,还可做经济设施。例如,在洛沃泽尔捕鱼地,萨米人把韦扎用作保存鱼的库房。他们在韦扎里挖坑,把鱼放在里面。在坑里存放过程中,鱼产生一种萨米人喜欢的特殊气味。现在,各地的韦扎都退出使用了。

除固定的韦扎外,萨米人自古以来就流行一种叫做“库瓦克斯”的骨架活动房。库瓦克斯的骨架由长约三米的木杆构成,把木杆按圆形树立,在顶端会聚。木杆的数量不等(12~25根),根据预计的库瓦克斯的面积(按住人数量确定)来决定用木杆数量。在建库瓦克斯时,先立三根木杆,顶端用绳子捆在一起,然后把其余木杆搭上。外面盖上麻袋布或粗帆布,用绳子将其固定在骨架上。上面有排烟孔。库瓦克斯内部布局与韦扎相同。在中央也建有炉灶,炉灶两边是睡觉的地方,炉灶后面也是“洁净的地方”。库瓦克斯是很轻便和舒适的活动房,它的建立和搬运都较简单。有时在运送途中需过夜时,可临时搭建半个库瓦克斯,即使用一半的木杆,搭成半圆形。必要时,在这种半个库瓦克斯前面安设炉灶,在炉灶旁边立一木杆,其上端有弯曲,把锅挂在上面,正在火的上方。至今,库瓦克斯还被养鹿人、猎人、渔人用作移动房。

直到20世纪头几十年,萨米人仍过着游牧的生活,他们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奇特的适应性和非凡的耐力。许多关于萨米人的著作都指出,萨米人滑雪速度甚至超过了野兽的奔跑速度;萨米人在冬季的冻土带上能准确地判定方位和辨别地点。多次在科拉萨米人中考察的恰尔诺卢斯基指出,萨米人有独特的视觉记忆并能辨别一个地方的最细小特征(在地平线上森林的轮廓、冻土带的波状地形等)。恰尔诺卢斯基在半岛东部地区萨米人的库罗普捷夫村结识一位盲人,他能在冬天独自去找鹿群。有一位萨米人说:“我闭上眼睛也认得路,我根据轻轻晃动的感觉和地面的高低不平就能确定滑雪的方向。”萨米人对自己居住的地方了如指掌。他们把道路分成四种:帕利格斯――小路;凯纳――相邻居民点之间的冬季道路,夏天留有明显的痕迹;罗奥塔――走的人多的冬季道路;谢卡斯――新的道路,沿第一个痕迹走的。

在路途中,萨米人确定前进方向的方法很多:按风向(他们把风向分成八种);按天空中的星星(主要按北极星和大熊星座);按太阳、月亮;按海上天空的颜色(如果沿海岸行走的话);按树皮的颜色,等等。如果难以找到正确的方向,就让萨满走在前面。各种形状的大石头也成为萨米人的“指路者”。

萨米人是具有超常耐力的善走者。他们能一天连续不休息地行走45~50公里。萨米人把在路上放慢脚步当作一种休息,而无须停下来。夏天沿着不易分辨出来的小路迁移时,为不偏离小路,就得掌握高超的辨别方向的技能和十分熟悉当地地形。夏季步行迁移时,萨米人一般不在途中露宿。如果不得不在路上过夜,则在石头和苔藓之间的干的地方或在大石块旁边安置下来,而且必须点上篝火。如果需要带上许多物品和食品(如8月去牧场宰杀三个月的幼鹿,为取其皮做衣服),则须带上驮载的鹿。和其他养鹿民族的驮鞍相比,它的驮鞍极简单,把两块松木或云杉的弓形小木板搭在鹿的背上,其中一块木板的稍厚的松球形的端部插入另一块木板相应的孔里,这样两块板上端就连接上了;而下端用皮条连接,皮条从鹿的腹部通过。驮子挂在木板凸出的上端。为防止磨坏鹿背,在驮鞍下垫一块鹿皮或粗帆布。物品装在专门的驮袋里,驮袋通常用麂皮缝制。现在,萨米人在夏季沿冻土带迁移时,有时仍然使用这种古老的驮鞍。

总之,萨米人在开发和利用科拉半岛自然资源过程中创造出高度完善的适应极北严酷条件的物质文化。萨米人传统的经济―文化类型、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萨米人十分珍视他们的周边环境,竭力完好地保存苔藓地带,那是养鹿业与他们自己兴旺的基础。他们也同样关心水体中鱼类资源的储备,保护当地的植物群。

[根据《西伯利亚民族学文集》第6卷(莫斯科,1993年)的材料编译]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 Culture of Russian Samians

CHU Xiang

(Russian Institute,H.P.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Harbin 150018,China)

篇8

科技馆的外行真壮观,具体怎样壮观,你去了就知道,我不想罗嗦。入场的时候,已经感受到科技的发达,是要好像坐飞机那样安检,进去之后,里面比外面还要壮观,而且很大,许多同学不由自主地拿出照相机拍照,其中有我们值得一提的鬼神姐姐。地面的图案算不上精致,但也很美丽,我也不想介绍有多精致。咔嚓。

进第二重门口了,也就是正门了。老师一说解散,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参观我们老师要我们参观的主题——实验与发现。一进去,我就被眼前五彩斑斓的光吸引着,走进一看,原来是电光,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看着,我觉得很恐怖,好像电光会把我烧成烤猪一样。等到结束了,我凑上去看看这是什么,怎么那么厉害。哦,我一看,原来是个舞台,只是加多了电磁两个字,没什么特别的。此外,我还看到了傅科摆,就是那个……那个……那个能验证地球自转的摆,规模真大,从楼顶引出一条线到离地面大约五、六十厘米左右,再与一个圆球连接,一旦摇摆它,就不要想着它会自动停下,如果你想它停下,那么真是对不起,请几个小时后再来吧,除非你用手制止它。另外,有一个更有趣的,就是现代科技的艺术品,可以说这艺术品是伟大的,那就是铁粒舞蹈,那些铁粒圆股股的,动起来的时候真是可爱无比,就像裙子在摆动,又像稻草人在跳舞,既整齐、有规律,又很可爱,我认为在这个馆里,这才是珍品。还有一个更新奇,在白光下能看到彩虹,但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怎样介绍,因为我没有看它的介绍,只看了题目,那当然,要不然,我就不能说出白光,准确来说,这是牛顿色散实验。

介绍了这么多,都是实验与发现,接下来,是介绍最有价值的绿色的家园。说是绿色家园,里面当然全是环保,绿色的。我们组去体验了台风。我们带好配备的眼镜,进去后,同学们马上抓住了栏杆,仿佛栏杆有磁铁,把我们全部吸过去,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克服的,毕竟它的磁力很小,但我就是不明白。接着,风越来越大,10级的时候,风更猛,震耳欲聋,幸好带了眼镜,不然眼睛就会疼了。然后,风越来越小,最后化为乌有,完了。

下面是我最后要介绍的馆,但并不代表科技馆就只有这几个馆。这是感知与思维馆,其实这个馆也没什么要介绍的,只是里面的几幅画很特别。第一幅是看上去会转动的,实际没有转动,这幅画我看了许多次,可我弄不明白这是什么原理。接着是错觉图,我看了很久,都没有发现什么。还有一幅是透视错误,就是说在同一个地方,有两个成年人,其中一个很高大,一个只有他的三分之一,很奇妙。在里面,我们去了镜子迷宫,这个我在长鹿农庄体验过,不过这次很好,工作人员给了我们两个用塑料做的棍,用来探路,不至于额头受苦。我们进去以后,马上挥舞棍子,其实也用不着棍子,里面人甚多,因此我们可以跟着人走,但这不过瘾。然后,我看到了隐身屋,我想:魔术师应该就是利用隐身屋来变魔法的吧。因为我不知道是什么原理,所以感到很神奇。

篇9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春暖花开,春游踏青活动旨在让幼儿亲近美丽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在活动中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感受同学情,师生爱,培养美好的情感。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春游活动方案小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春游活动方案小班1活动目的:

春暖花开,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时间:2021年5月29日

活动地点:东湖海洋世界

活动准备:

1、校车3台:8:30从幼儿园准时出发

2、幼儿及教师午餐共200份:一小瓶矿泉水、甜橙一个,沙律包一袋、一盒牛奶、

3、桌布、报纸等

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

保教主管对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幼儿出游的安全工作,教师负责组织好幼儿活动,维持好纪律。保育员负责照顾好幼儿出游的护理工作。除此以外,各班级增配行政人员,保障出游的安全工作。

2、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春游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保健医生携带好急救用品。

以防幼儿突发事情。

4、春游活动期间一切行动听指挥,准时出发,准时返园。

5、全体幼儿必须穿好校服,背好书包。

6、参观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

上、下车有序。在车上不能大声暄哗,不能将头和手伸出窗外。

7、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随地乱扔垃圾。

8、班主任在每一次集合时一定要清点好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活动程序:

7:30——8:00幼儿在家吃早餐

8:00——8:30入园、幼儿外出前准备

8:30——准时出发

9:50——11:00参观海洋馆,观看表演

11:10——12:00幼儿集体午餐

12:30——返园准备工作,清点物品及人数

14:00——安全入园、离园前整理

15:00——幼儿离园

春游活动方案小班2一、活动主题:“亲近动物、走进自然、感受亲情”

二、活动目标:

(一)让孩子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春天的美景,感受生活,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在幼儿、家长、老师的互动游戏活动中,获得情感交流,体验快乐。

(三)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活动时间:2021年4月17日(周二)

四、参加对象:全园托、小、中、大班幼儿、教师和家长

五、活动地点:亲子活动—顺德长鹿农庄

六、活动准备

(一)制定方案(负责人:张园、主任)

(二)横幅、园旗、活动通知(负责人:助理)

(三)幼儿园准备工作

(矿泉水、车辆、人数确定、春游物品,必备药物及安全维稳统筹工作等,负责人:主任)

(四)各年级准备:

1.各班选出3名家委会家长自愿者和1名摄影,协助活动的组织

(负责人:各班级班主任教师)

2.游戏活动材料及经验准备。

如班牌(负责人:级长、班级教师)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准备春游物品。

(幼儿统一穿园服、家长统一带旅行团帽、合脚的鞋子、背包袋、餐巾纸、晕车药、食品等)

(五)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对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2、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春游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

我保护能力。

3、保健医生携带好急救用品,以防幼儿突发事情。

4、春游活动期间一切行动听指挥,准时出发,准时返校。

5、全体教师生必须穿好园服。

6、参观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

上、下车有序。在车上不能大声暄哗,不能将头和手伸出窗外。

7、在游玩时请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注意安全,并做到爱护公共环境,不

随地扔垃圾,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

8、进园后,要听老师及导游的安排等等,班主任在每一次集合时一定要清点好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9、游玩时尽量不要单独行动,可以几个家庭结伴一起游玩,以便能有相互照,防止走失。

10、请将手机带在身边,保持畅通,并在老师处保证留有号码。

八、活动流程:

8:00出发前动员及准备

8:00——8:30大小操场集中整队,全园依次出发。

9:50左右分别到达目的地,稍作休整。

10:00——11:10拍集体照、集中大草坪亲子游戏活动,布置亲子作业

11:10——14:45分散活动【长鹿休闲度假农庄】

午餐自理

14:45结束活动,大门口集合,乘坐专车返回广州。

春游活动方案小班3一、活动目的:

1、感受春天的气息,感知春天的特征

2、体验与同伴一起进行踏春活动的乐趣

3、初步学习管理好自己的个人物品

二、活动安排:

地点:解放公园

时间:____年4月3日上午

三、活动要求:

方案制定:

1、____年3月28日以前完成解放公园踩点、制定幼儿园春游活动方案及安全责任书。

2、____年4月1日召开春游工作专题会,学习、讨论、完善幼儿园春游活动方案;

签订春游安全责任书。

3、各班撰写春游活动方案,4、3日以前交刘红老师;

各班根据班级的要求发放告家长书并于4、2号以前发给家长;春游前由班长召开春游专题班务会。

安全工作:

关注的安全问题:不能靠近水边,上下车的安全,随时清点人数,

春游前的安全教育: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离开班级、不能靠近水边、不推不挤排队上车、下车后不乱跑跟随老师站队等。

关键时间:

8:00入园 8:30早餐 9:30出发 11:30中餐 12:30上车 12:50返回 1:00离园

服装物品:

教师着园服

幼儿着园服(白衬衣、蓝毛衣、男生裤子、女生裙子、小红帽、鞋子各班自行统一)

请家长在每位幼儿园服商标上写名字,以免分不清

幼儿脱衣服后注意保管,以免丢失

每位幼儿自背一个小包(用于装饮用水、汗巾、脱下来的衣帽等)

回园后回收小红帽

各班带垃圾袋、卫生纸、医疗药品、饮用水等

卫生要求:

不随地扔垃圾

进餐时保持环境卫生,进餐后清理场地

医疗要求:

各班配晕车药、九制陈皮、药棉、常用药品

保健医带足带齐常用药品

临时医疗点设置在2号门附近

保健医电话:_____

车辆安排:(见车头窗户上的号码)

租用东星国旅的旅游车,49座2乘,45座1乘,37座6乘

车辆安排:

1号——大C班 (37座)

2号——大B班 (37座)

3号——大A班 (37座)

4号——中A班 (37座)

5号——中B班 (37座)

6号——中C班 (37座)

7号——幼A班 幼B班(45座)

春游活动方案小班4活动目标:

知道在春游时应注意的事情,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视频

活动过程:

一、春游去——引起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了解孩子对安全的认识

1、春天来了,老师要和小朋友,还有爸爸妈妈一起去野生动物园春游,高兴吗?可是小朋友出去,老师有点担心,知道为什么吗?

2、小结:出去春游会遇到很多不安全或危险的情况,所以老师会担心。

二、怎样才安全——知道外出春游要注意哪些安全

1、乘车

怎样乘车才安全呢?(上下车有序排队,乘车时不在车上玩、不把头伸出窗外、车没停下来不在车上走动。)

2、看动物

怎么看动物才安全呢?(不随便喂小动物吃东西,不用手去触摸小动物。)

3、公园里人多

公园里人多要跟着爸爸妈妈,不随便乱跑,不跟陌生人走。

4、小结:出去玩很开心,注意安全最重要。

三、准备工作——了解春游去可以带些什么

1、春游去你会带些什么呢?

2、除了带上好吃的,还可以带个塑料袋放垃圾,穿上运动鞋,方便走路。

春游活动方案小班5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外出活动,真正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2、增加幼儿间的交往、互助、合作、分享、独立能力,让幼儿感受春天的变化。

3、让幼儿在亲子和谐活动中,增进亲子和谐关系,体验与父母、同伴、老师一起出游的乐趣。

二、活动地点:沙沟湖生态示范园

三、活动班级:小四班

四、活动时间:4月中旬

五、活动准备:

1、教师确定参观的路线。

2、向各位家长做好通知工作,家长自愿参加,告知家长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配合的事项。

3、教师准备游戏及道具。

风筝、食物、奖品、塑料袋、一次性桌布等。

六、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

对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每班有三位教师,具体分工如下:

班主任负责带队组织活动(组织幼儿游戏、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清点人数、活动小结等等)。

副班老师负责协助(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观察体弱幼儿)。保育老师负责后勤(穿脱衣服、药品拿放、垃圾的整理等等)。

2、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春游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保健医生携带好急救用品。

以防幼儿突发事情。

4、春游活动期间一切行动听指挥,准时集合,准时返校。

5、全体幼儿必须穿轻便的鞋子和衣服。

6、参观。

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

7、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随地乱扔垃圾。

8、班主任在每一次集合时一定要清点好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七、活动过程:

1、观察“沙沟湖生态示范园”的树木、花草,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

2、游戏活动:

集体活动:参观沙沟湖的花草树木。和幼儿一起寻找春姑娘的身影。亲子游戏:

(1)揪“尾巴”

准备:“尾巴”若干

玩法:游戏开始时,一位家长和孩子各自将红色带的三分之一塞进裤腰里,其余的部分拖在外面当“尾巴”。“尾巴”不可太短,否则孩子不容易抓住。家长和孩子面对面站立,同时数“一,二,三”,两人同时开始左右挪动,互相揪对方的“尾巴”,先揪到“尾巴”的为胜。

(2)袋鼠抱

玩法:8个家庭为一队,每队分成两组,面对面站立。幼儿学袋鼠抱紧家长的头颈,双腿夹住家长的腰,家长不能用手抱孩子。游戏开始,第一个家长跑向对面的家长,拍一下对面家长的手,对面家长则跑至对面。哪队家长先跑完为胜。

(3)花儿朵朵

玩法:参加游戏者一边念儿歌,一边拍手,当听见主持人说:“__花开时,就按照花的瓣数抱在一起。出错的一组被淘汰,坚持到最后的为胜。

(4)小脚踩大脚

玩法:家长和幼儿在起点线处,孩子与家长面对面站立,孩子踩在家长脚上,游戏开始,听到口令家长带孩子迅速向终点处移,绕过终点后返回起点,先到起点的为胜

(5)放风筝比赛

规则:以家庭为单位,风筝飞的、时间维持最长的为胜。

(6)亲子自助餐:

篇10

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争取资金支持,抓好典型宣传,完善培训体系,推广实用技术,推动云南林下经济产业总体发展。

关键词:林下经济;林下资源;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7598;F3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67-368(0)06-06-03

收稿日期:0-08-;修回日期:0-09-9

作者简介:王学花(976-),女,云南祥云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相关工作。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生态环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活动的复合式经营,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林下经济主要有4种类型: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及林下旅游,发展模式有林菌、林药、林禽、林菜、林花、林下休闲等模式。林下经济自世纪初开始在我国兴起,随着林下经济活动成就的取得[],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林下经济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根据各地的资源特点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林下经济模式。广西省荔浦县积极开发利用本地林下野生竹、藤、草、芒植物,编织各种民间手工艺术品,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出口品种达600多种,年出口贸易达6 700万元[3]。河北省邯郸市除林粮、林棉间作外,先后探索出了林苗、林草、林药、林花、林菜、林菌、林鸡、林鸭、林鹅、林蝉、林蝗、林鸽、林兔、林下驼鸟、林畜等5种林下经济种养模式[4]。

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减轻税费”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使山林分到了一家一户,农民对林地上的产品有了自,但如何让林地资源产出经济效益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后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发展林下经济成为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林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地资源转向林产资源与林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地避免了林地种植结构单一,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缓慢等问题,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补长、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充分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资源概况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邻。地理位置为北纬°8′3″~9°5′8″和东经97°3′39″~06°′47″,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东西横跨8649 km,南北纵距990 km,总面积为394万 km。云南省位于长江、珠江、湄公河等六大国际国内重要河流的源头或上游,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土壤、植被类型丰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且地区差异明显,具有众多生物种类生存和繁衍的生境条件,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居全国之首[5],全省药材、花卉、香料、菌类的种类均居全国之首,具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截至00年,云南省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明晰产权的工作,随着配套制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林下经济产业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林业经济产业主要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林下旅游4种类型,具体表现为林药、野生食用菌、林菜、林禽、林下产品加工及林下休闲旅游等发展模式。

林业调查规划第37卷第6期王学花,杨红艳:云南省林下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林药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为发展林药产业提供了条件。

石斛分布在红河州、保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据初步统计,0年全省石斛种植面积达 7634hm。在昭通市种植天麻,00年种植面积达 3433hm,产值 005万元。其他还有滇重楼、珠子参、续断、岩白菜、猪苓、半夏、黄山药、黄草乌、大黄等都已开始林下规模种植。

.野生食用菌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约有600多种,有松茸、牛肝菌、块菌、奶浆菌、羊肚菌、香菇、木耳、竹荪、猴头菌、青头菌、鸡枞、鸡油菌、干巴菌等,其中竹荪、鸡枞、鸡油菌、干巴菌等野生菌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3.森林蔬菜

据初步统计,云南省约有森林蔬菜(野菜)600种,主要有臭菜(羽叶金合欢)、刺五加、甜菜、香椿、树头菜、金雀花、苦刺花、攀枝花、棠梨花、大白杜鹃花、松杉尖、青刺尖等。全省林下蔬菜种植基地约334万 hm,原料产值约5亿元。

4.林禽

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在林下发展林禽、特种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目前云南省的林下养殖主要有野猪、梅花鹿、山鸡、豪猪、野生蜜蜂等,驯养繁殖主要用于食用、医药产品有活体、肉类及保健品等。养殖基地数量约400个,养殖规模约40万头(只、箱),活体总产值约亿元。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企业847户,总资产超过40亿元,年产值08亿元,带动农户59万户。

5.林产品加工

截至0年底,云南省利用林下采集产品进行加工的企业达900多家,年产值60亿元,在5家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中,林产品加工企业有46户,大量林下产品从原料种植逐步转为产品深加工。石斛已经开发出石斛枫斗、石斛胶囊、石斛茶、石斛含片、石斛饮液、石斛冲剂、石斛保健酒等产品;天麻人工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天麻良种繁育、本地天麻“两菌”分离提纯复壮及运用,为成药开发奠定了较好基础。昭通的天麻生产企业已生产国药准字号天麻成药如天麻丸、复方天麻颗粒、天麻片、天麻醒脑胶囊和天麻今朝胶囊等,初步形成了昭通天麻的自主知识产权。

6.生态农庄

利用农村的自然山水以及农家院落的林荫优势、生态优势、花果优势、园林优势、人文优势等,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返璞归真等功能于一体,不断满足人们对健康型、营养型农产品的需要,是一种新兴产业。目前全省有生态农庄00多个,占地规模约3333 hm,00年总产值达067亿元。

.林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林下经济具有发展模式多、就业容量大、从业门槛低的显著优势,是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发展林业的首要选择和重要内容。国家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将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作为全面深化林改,巩固林改成果的重要抓手,提出确保农民群众有积极性、有能力依靠经营山林发家致富,真正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才是林改成功的关键所在和主要标志。

.有丰富的林下资源

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立体气候特征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物种,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香料王国”、“花卉之乡”、“药物宝库”和“生物资源基因库”等美称。全省分布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99科、 36属、约4 000余种,其区系成分复杂、特有种多,是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我国种子植物有属04个,云南就有08个,约 000种以上。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有力条件,目前全省各地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林下经济。

3.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公众对物质和精神文明追求的不断提高,天然、绿色、健康的产品将逐步受到人们青睐,林药、林菌、林下养殖产品、林下蔬菜等需求旺盛,林下休闲旅游也逐步受到人们青睐,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4.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直以来,广大林农就有自发性地发展林下经济的传统,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林改后,产权明晰到户,突出家庭承包,调动了农民靠山致富、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林下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全省已有一批发展林下经济的示范户,有的已具相当规模。

3.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3.发展规模小,没有竞争力

云南的林下经济资源种类多、资源总量大,但企业生产规模小、布局分散,产业集聚程度低、深加工程度不高、大多企业只能生产初级原料,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及产业龙头,缺乏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

3.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缺乏配套的技术保障措施

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模式比较单一,缺少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对科学种养技术掌握不够,缺乏科技支撑,致使种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33.投入不足,支持程度不够

由于缺乏资金扶持,限制了种植、养殖户发展新模式、引进新品种、发展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等。

4.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4.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结合云南省林下经济特色和优势,完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重点发展林下药材、野生食用菌、森林蔬菜、林下种植、林产品加工及林下休闲旅游等产业,充分发挥各地的区域比较优势,合理制定林下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和规模。

4.积极争取林下经济发展资金支持

通过确立林下经济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级财政扶持资金。在林业产业发展项目中优先对林下经济项目进行扶持。

43.抓好林下经济典型宣传与推广示范。

积极培育一批林下经济发展典型企业和大户,在技术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手册、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认真总结、广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推动林下经济全面发展。

44.推广实用技术,完善培训体系

林下经济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新品种、新栽植技术、新发展模式、新加工技术等的应用推广。要从林下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向林农做好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工作,通过科技示范、技术培训、科学普及、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把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到林业生产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吴家学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 [J]管理学家0

[2].李金海史亚军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009

[3].唐初明张宜香广西荔浦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评价 [J]中国林副特产03(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