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政策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法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测绘是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的基础
地籍测绘是一种土地测量技术,在现代的测量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在城市建设和规划、旧城拆迁改造、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以及房地产产权管理的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地籍测绘的工作始终贯穿着土地开发的整个过程,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进行之前,就要先对项目的地形进行测绘,并且形成地形图。本地形图将为规划设计提供规划的依据,以及准确的底图。
1.2测绘在现代土地整理活动中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
土地整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根据不同地区规划要求的不同,结合当前的土地使用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调整土地的结构,重新分配土地的资源利用情况,从而达到土地与当地的协调发展,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以及利用率。土地整理还可以起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现代测绘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产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将越来越大地体现它的价值和作用。
2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应用
土地的开发整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包括土地开发的前期设计,土地开发过程中对施工的控制,还有后期中的验收等工作。在这些不同阶段中,都要运用到测绘技术,并且不同阶段对测绘技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具体运用时,应当根据具体的开发阶段进行相应的分析。
2.1地形图利用和分析
在土地开发的前期阶段,也就是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做的工作是测量项目地区的具体地形地貌,评估在因土地开发而造成的旧城拆迁损失,在旧城、旧村的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零碎地形地貌的一些信息对于项目的正常开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土地项目范围内林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工程前期预算的准确进行、工程的具体设计、工程的性价比、相关部分的协同处理以及不同土地的开发都有直接的影响。项目中协同运用的部门包括电力管理部门、水利部门、农业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工程设计部门以及环境管理部门等,各部门之前进行协调设计,从而做出准确、迅速的反应,从而对区域社会进行相应的控制。
2.2测绘工程的实施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控制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提供数据:一方面是项目的监督和控制部门,主要包括规划部门、城管部门、农田设施的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水利部门等等部门。由于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制度正在不断变得成熟,控制和协调的管理,可以通过统一的技术监督部门进行代替完成。另一方面是工程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只要按专业测绘单位进行专门控制点的测量结果,建立通过检查、测量和控制的专业的测量技术,要求设计方案审批的石材和建筑不高,除了一些参与建设的过程较为复杂,如沉降、变形观测,有时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进行测量,一般施工单位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完成。
2.3测绘工程的成果
项目完成检查和测绘数据的验收阶段。这个阶段是工程项目的成果图,最终将反映项目的当前状态完成后,测量的结果通常是作为归档和项目的管理和数据的管理,是从中期来看,要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具有更全面的内容要求,这是土地开发的最可靠的依据,也是土地整理的最基本的数据。土地开发整理结束后,竣工复测中同样具有较高要求,比如路、渠配套及坡度(小于250)测量,这些是针对造地元素的测量工作,可反映造地质量情况;竣工地形测量,比如坎子、水池等施工后现状测量,同样可用于工程量决算的依据。
3结束语
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所涉及的要求和内容不同于传统测绘,是不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在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土地开发整理测绘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作业依据和规范来指导生产,要综合参照相关的地形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和土地利用调查技术规范等;
(2)合理选定测绘比例尺,使得测绘内容既能满足规划设计需要,又不至太过详细致使成本费用过高;
篇2
关键词:地形图测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用
地形图测绘在前期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地形图测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和平时所说的地形测量不一样,所以说测绘工作比地形测量工作更要具体些,更加需要人的耐心和毅力。地形图的好坏与准确度,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预算的准确性,在决策的科学性、投资的节约度、工程的规范性上等方面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与之相结合,在地形图测绘应用中,数字化成图的应用、GPS RTK技术的运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等等。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起到了充分的发挥作用。
例如:广东潮州一土地开发工程采用“无编码、无电子簿、草图法”的工作模式,将测量得到的数据直接保存到全站仪内存,由司镜员根据实际情况按时绘制草图,详细标注地物属性及测点点号,并且及时与观测员核对点号,使得所注点号始终与全站仪记录点号保持一致,外业完毕,由内业编图员根据草图编绘所勘测的地形图。测绘过程包括测前准备、碎部测量、数据传输、图形编辑、图形拼接五个主要步骤,监理人员要尽职尽责,要监理整个过程的实施;此工作模式提高了成图效率和质量,还有它在相关应用方面的优势,都是常规成图方法无法超越的。高科技的不断运用,使得地形图测绘更加方便与精确,同时,地形图测绘的应用也给土地开发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应用优势显得更加淋漓尽致。
施工期间,地形图测绘主要是为工程施工、工程的验收、质量评定等提供基础资料,测绘的部位及测绘的时间直接关系到了各个阶段工程的进度问题,要求测绘出图的时间比较紧迫、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另外还有部分地形分割处于一种相对比较破碎的状态,所以对于各部位的拼接有很大的工作量,使得测绘工作富有挑战性。西II标地形图测绘由于采用了全站仪配合数字化成图软件等先进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了上面所说的问题,准时、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了各阶段的地形图,能够确保工程施工及验收工作以及评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地形资料。尤其是在规划设计这个阶段,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基础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根据实际需要情况,在地形图上进行一定的量算工作,以便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一、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中的三个阶段
1在工程的前期进行决策和设计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对于项目区地形地貌,旧城镇的地下管线、道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常常会牵涉到一部分很碎的地形地貌,我们要对它们进行比较,并且要有详细的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林地的分布、农业基础设施、面积等方面的信息,要保证一定的准确性。这样才可以详细的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对于这些项目来说,它们涉及到工程,所以要进行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另外要审查这些建设计划,对于前期工程的方案还要把它的优劣程度进行判断和分析,工程的经济指标方面也不可缺少对比分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也要处理好。为其他的部门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使其作出准确、快速的反应。
2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控制阶段
施工单位可以根据专门测绘的机构提供的数据来进行设置,依照他们的设计方案来进行施工测控,在这个方面,他们对测量的专业技术要求并不是很高,除非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东西,例如如沉降、变形观测等,这些东西有时需要专业队伍实施测绘,在通常情况下,一般只需对土地地面高程测量以及小型建筑物的放样测量,这些工作,一般施工单位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因为它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的时候,这个阶段的测绘数据是要作出工程项目的成果图,到最后反映项目的完工情况,它的测绘结果就一般成了项目管理部门的存档资料等等。
3 工程项目的完成阶段。
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的时候,要对其进行管理和分析,可以充分利用项目竣工验收的测量资料和图片,与施工前的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及施工设计图进行对比,研究并且恰当的进行管理,但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牵扯到了其他较复杂的活动,则需要请专门测绘机构进行专门施测研究。
地形图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要求一定的精确度,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另外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也至关重要。这些工程项目,要有可行性的分析文件,要制定可靠的计划,同时要明白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重要程度。地形图在土地开发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应用,都要适当的进行把握,不行的话就要结合实际情况,而不能只是依靠纸上谈兵,这样的话,才能充分发挥出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应用价值。
现今,在地形图测绘应用中,数字化成图、GPS RTK技术的运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等等,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与之相结合。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也起到了充分的发挥作用。例如GPS RTK技术应用在地形图测绘中,3GPSRTK在土地整理规划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以某土地整理规划工程测量中GPSRTK测量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重要作用。测区地处于北部。该县充分利用原有未开发、未利用的土地,把它们合理开发整理为优质高产田,提高了土地生产力,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地区的经济收入。根据要求,设计人员要在土地整理规划工程中实施勘测设计,在该工程的勘测中,如果采用常规测量手段施测,那会使工程进行地十分困难,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工作,以满足业主单位对测量工作的要求。为此,采用GPSRTK测量技术作为此测区的实测技术手段,该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完美应用,测绘工作的速度和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工期减少了近一半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实际运用效果。
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原因如下:
(1)要得到科学的决策,地形图测绘为它提供了数据保障。决策要科学,就要不断的获取和共享基础的信息数据。理想的测绘成果要有对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等的描述,来体现这个开发的地方的地形、交通、水系、人扣等等信息。
(2)节约投资。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大投资,工程施工过程应严格的控制预算,不能够大笔的进行挥霍资金,要能够以预算控制工程决算的步骤,不断地进行控制与节约。从一开始,就要为工程的资金做好准确的打算,虽然说一定的超额预算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够超出太多的资金,那样的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到最后的盈利性就不会特别大,有可能会产生亏损了。所以这就要求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
(3)规范土地开发工程的行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规矩就是各种施工验收的规范,而对于这些规范,有科学的设计是我们工程实施的先决条件,有可靠的实施性,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要设计好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还要有详细的测绘资料,可以对决策者有一定的好处,能反映出设计中所需要的数据。
二、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应用的意义
1. 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规划设计提供基础信息。
规划设计就是以当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地形地貌等项目区基础信息数据为基础,因地制宜,对项目区进行规划设计。测绘成果应该另外附加这些要素,形成数据库,确保规划设计能具有可行性。
2. 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效率。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很大投资;我们在工程施工过程,应大概的预算一下所需要的基金,以预算控制工程决算的步骤进行,从工程的一开始,我们就要开始节约资金,控制所需要的钱财,以免以后的资金不足或者其他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制定一套准确并且详细的工程项目测绘成果计划,必须要能够认清现实状况,要充分反映开发区域内的一切现状,因为它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方案和投资方案,并且还关系到怎么样去投资才能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3. 为规范施工的行为提供一定的依据。土地开发整理中的规矩就是要各种施工验收规范,而这些规范所执行的先决条件是有科学的工程设计,施工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这个工程设计进行,另外还要搞好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不能够瞎编乱造或者过高于实际,要能尽量的反映出所要的数据。
三、相关的建议与结论
施工单位可以根据专门测绘的机构提供的数据来进行设置,依照他们的设计方案来进行施工测控,在这个方面,他们对测量的专业技术要求并不是很高,除非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东西,例如如沉降、变形观测等,这些东西有时需要专业队伍实施测绘,在通常情况下,一般施工单位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因为它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在工程项目完成并且验收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测绘数据是工程项目的成果图,最终将反映项目的竣工现状,它的测量成果一般要存档,所以测量精度要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要有全面的内容要求。
毋庸置疑,精确详细的测绘工作可以提高后期工作的精度,但是并不是越详细就越好,因为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使得测绘的费用提高。因为不同的工程项目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于是早测绘工作上也有着不一样的要求,一切都要从低成本高收益的原则出发,用最少的钱到达最好的目的,不仅要有很好的精确度,而且要达到很好经济利益。
要建立统一的平台,有一定标准的成图规定,不断得提高各方面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它的可信度和可依赖度,可以为相关的部门提供它们所需要的准确信息,让他们可以决策正确。这样的话,各个部门之间,各个行业之间,都可以更加准确的达到一定的高度,可以给使用者和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可以更加有利于科学的实施,保证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可以到达多方共同盈利的目标。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测绘工作极为繁琐零碎、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如何利用好测绘技术来服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地形图的测绘可以使工程更加有计划性,更加科学性,并且能够更加工程的效益性。有效合理地把地形图测绘应用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不仅可以加速工程的进度,而且有利于工程师的正确判断。此外,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的三个阶段的重要作用,而且是对整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属于推波助澜的基础作用,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适当的运用地形图测绘,使之更好地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服务,更好的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能够使整个开发项目如火如荼的顺利进行,使它的经济效益更大化。
参考文献:
[1]韩霁昌、成生权、张红凯.测绘如何在土地整理中发挥作用[J].中国土地,2003第7期.P39-41
篇3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用地的增多以及农用耕地的逐渐减少,我国的自然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国家利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来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保证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严格的控制了城市发展对农用耕地的占用,充分的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已经好几年了,在这几年中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从而更好的发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作用。
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任何项目工作的开展都离不了完善的制度指导,只有在完善的制度指导下,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虽然目前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但是其根本的制度还不够完善,这样就很难保证项目开展能够顺利进行。在缺乏完善制度的制约下,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容易抓住制度的漏洞,以非正常的手段搞政绩、急功利,常常存在表面应付的情况,这都严重影响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正常开展,使开发整理的土地项目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1.2 人民对土地开发整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适用于广大农村的项目之一,人们对于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只是知道这项项目是一种德政工程,所以大家对这项项目具有很大的期望,期望通过这项项目的开展能具体解决大家的一些实际问题。但是人们对于项目的具体开展流程、以及项目的长远意义并没有良好的认识。当土地开发项目涉及到其自身的利益时候,人们就会自然的产生抵触情绪,不主动的为项目开展提供帮助,甚至破坏项目的正常开展。如在某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由于项目材料的运输车队需要经过某村的自建公路,所以当地村民就提出了收过路费的的要求,甚至有的村民会在路上设置障碍,破坏材料等。
1.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除了上诉问题外,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包括项目资金短缺、使用中介缺乏规范等。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一项较为庞大的项目,所需要的资金较多,有关部门对于项目资金的投入方式不是根据具体项目所需要的情况而定的,而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受投入资金量而具体执行,这样的模式下,项目很难开展,对于项目开展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在某地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按照资金量而进行了工作,但是其功能工程的整体性就没那么完整,所以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不满,纷纷要求增加工程。另外,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中,常常会借助于一些中介结构的力量,但是由于对中介机构的资质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所以存在一些中介机构业务水平低下,影响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顺利开展,还有的中介机构在工作中,常常会脱离项目实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实施,这种情况也会影响项目整体的质量。
2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针对上诉问题,需要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并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项目实施人员素质等,其具体的对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
对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工作,需要从项目规划、项目实施、竣工验收以及项目移交等方面实施管理。
(1)需要设计合理的项目规划,这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这就需要当地的政府将工作做细,并统一思想,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主动的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并对一些重点普遍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还需要将项目的范围进行明确,并进行相应的土地测绘等工作,明确土地的归属权问题。然后需要对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政策进行处理,这关系着整个规划的有效实施。
(2)对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需要加强施工管理,确保项目工程的实施质量,并保证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项目实施进度管理,从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的落实方面入手,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科学的实施计划书;②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度规范等,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质量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有效监督,对于不合格的工程,监理单位需要勒令有关施工单位进行整改;③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合理的安排资金使用,并做好相应的规划,避免出现投资的盲目性,对于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需要严格的给予审评,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有效执行。
(3)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需要加强验收管理。①制定完善的工程验收制度,并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②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对项目进行自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③强化项目资金审计工作,只有对项目实施审计后才能进行资金的结算;④做好相关资金的支付工作。
在项目施工验收完成后,需要进行项目的移交,这个过程中,要明确交接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投资方扣除工程费用的5%作为项目质量保证金,如果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或者无法进行修复,保证金不给于支付。对于质量保修期过后的管护工作及费用在项目实施过程前也应该重点考虑。
2.2 加大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宣传力度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关系到所有群众的切身效益,具有长远的效益目标,所以需要广大的人民积极参与和支持。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项目的宣传力度,使群众充分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提升项目实施的社会性以及生命力。
2.3 全面提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人员的专业素养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人员是整个项目的终端,也是开展项目的实施者,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所以必须加强实施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责任性强的项目实施队伍。
对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人员,要定期的进行培训,并合理的调配施工人才资源,保证实施队伍中专业人才的全面性,将土地开发整理人员与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管理,确保项目高质高效的实施。
3 总 结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项目,其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项目。对于这一项目的实施,需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全面提升群众对政策的了解,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实施管理,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房孝利,钱立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思考与对策[J].城建档案交流.2011,18(9):65~66.
篇4
关键词:工程测量;土地开发整理;勘测内容;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A
一、土地开发整理中测量内容的概述
为保证测绘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用户要求,并获得最佳的勘测成果及勘测内容。在以往的地形测量中,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地物,即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一种是地貌,即把地面的高低起伏形状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来。而土地开发整理的勘测内容不仅涵盖地形测量的两大要素,还需要表示地块的范围、面积、权属及地类等。
二、工程测量方法及步骤
1.项目区的边界、各地类边界测量
通过测量仪器导航功能检查竣工测量图与实地的项目区边界、地类边界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竣工测量图准确,不一致要根据实地进行位置和范围实测。
2.新增耕地测量
通过实地查看或借助有关仪器,结合项目区周围耕地情况,对项目区的土壤质地、耕作层厚度、项目区平整程度、工程质量及综合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核实。
(1)核实耕作层厚度时,单个地块至少取1个耕作层测量剖面、测量网格状剖面的尺寸为40厘米见方。测量耕作层厚度的同时、拍摄现场照片,并记录该点的坐标。
(2)平整程度核查采用仪器测量。记录时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形式,具体描述为:小于2度的为平地,大于2度的为坡地,其中2-6度的为缓坡,6-15度的为斜坡,15-25度的为陡坡,大于25度的为超坡。
(3)根据项目现状实地情况指导测量人员对竣工测量图各地类进行测量。
3.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测量
对于灌排水渠等在技术复核图上依比例尺表示的工程,应测量实际现状情况;对于机井、泄水井、阀门井、闸门等在技术复核图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独立地物,测量时只测绘中心点坐标。根据单体工程的不同,实际量取相关尺寸数据,并拍摄现场照片。
(1)灌溉渠道、排水沟道工程:主要测量沟渠的位置、长度、断面尺寸和类型;同一条沟渠的结构、类型有明显变化的,应分段测量和记录。
(2)农桥工程:主要测量农桥的位置、长度、宽度、和结构形式,桥墩的数量、护栏、进出口两侧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3)堤坝工程:主要测量堤坝的位置、断面尺寸及结构形式,堤坝与道路结合的,按道路工程单独测量计算,并应注明堤路结合情况。
4.田间道路工程技术的测量
(1)主要测量项目区内的田间道、生产路的位置、断面尺寸、道路的类型和结构形式,记录道路保护及质量情况。
(2)堤路结合的道路,按照规划设计核实结构形式。
三、工程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具体应用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前期申报、规划、设计阶段,对项目区地形地貌,老旧村庄、废弃村台复垦、地下管线、道路,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水系、林网、坟墓的分布、道路交通网面积、界址等方面的信息,在准确性、现势性上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涉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申报的审批、前期工程方案的规划、工程预算的准确性以及施工图的设计。只有提供准确的各属性信息,供各协作部门决策、协调,才能作出合理的规划决策。
1.细部测量注明
所谓的细部测量注明与平常所说的细部测量不同。平常的细部测量是指局部区域中详细的测量,仅仅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细部测量更为详细,包括坟穴、树木、房层的面积及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这些都关系到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细部测量在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准确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
(2)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
(3)特别是对学校、庙宇及旧村委会等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四、工程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发挥的作用
1.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持
决策科学化的根本依据和支持条件就是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经济、统计等基础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共享。土地开发整理测量成果就提供了这些要素,全面反映出土地开发整理区域的地形、地物、交通、水系、境界、房屋、人口等现状信息,集中成为数据库,面向不同决策部门提供不同的基础信息数据。
2.节约投资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大投资,工程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以概算控制预算、以预算控制工程决算的步骤进行,从一开始就应为资金的节约、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必须要有一套精确、详细的工程项目测量成果,必须具有现势性,充分反映开发整理区域内的一切现状,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投资的合理计算、准确的效益分析、概(预)算的精确计算等。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要做好符合实际的设计,测量资料就必须详实,能反映出设计所需要的一切数据。
五、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对测绘工作的几点体会:
精细的测绘工作固然会提高后期工作的精度,但并不是越详细越好,因为这会增加测绘的费用。不同的工程项目有着各自的特点,对测绘工作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应该本着总费用最小的原则,在测绘精度和费用最小之间找到平衡点。根据工程实践,对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工作我们有下面几点体会:
1.合理确定测图比例尺。起伏变化少、地势较平坦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般要求1:2000即可符合各方要求;而起伏变化多、地貌破碎、通视困难的区域应该达到1:1000。对于泵站修建或改造、房屋拆迁处需达到比例尺1:500才可以。并不是比例尺测的越详细越好,只要能满足要求即可,精度太高会形成不必要的浪费。
2.合理布设高程网点。平坦地区一般可以60米为网格施测,地貌破碎、地形变化复杂地区施测高程点网格间距不能大于40米。
3.关键点测量必不可少。要加测高程趋势变化点、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沟、渠等面积及坡比。这样有利于工程量计算、水系高程设计等。
4.图上元素应充分具体。测绘成果图上除反映居民地、林地、园地、沟、渠、水系、电等现状地物及其使用年限外,对于旧村复垦、旧城改造的地方,还应统计出每户的房屋面积、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园地、林地树木的种类、年龄、面积,坟穴的位置、数量等。为规划设计、概预算提供充分条件。
5.测区应埋设足够的标石,注记高程和坐标,以利进行工程施工控制。
【结束语】综上所述,土地开发整理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通过对未利用土地、废弃地、中低产田、闲置地等实行田、水、路、林、村及乡镇企业的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土地开发整理作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保障经济建设用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测量数据是决策正确的最基本保证。提高测绘水平,更有利于土地整理。
参考文献:
[1]丰传华,王克宇.土地整理与“3S”测绘技术[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篇5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新农村建设;“U”型槽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28-2
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的规定,从2006年开始,国土资源部不再管理具体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专项资金将按任务直接落实到市、县,项目管理体制面临重大转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特别是不久前,部分省(自治区)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此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各项土地整治资金,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益实践,也是支农惠农的一项创新性举措;对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标志着土地开发整理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让土地开发整理事业更好地发展,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能发挥出应有效益,探索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思路及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以辽宁省丹东市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例,对如何做好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谈几点对策。
1 丹东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回顾和主要做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证资源供给,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土地开发整理是有效途径和根本保障。丹东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在各级政府的领导、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下,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断规范项目管理,推进和深化土地开发整理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基本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耕地质量普遍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增产增收,农民逐渐富裕,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
1.1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与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切实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建设内容、标准、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的组织形式、实施管理、公众参与、相关材料要求等方面均有所突破、有所侧重,积极争取“扶贫”和“兴农富民”项目工程资金,加快农村扶贫开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在2005-2008年,使用“扶贫”和“兴农富民”资金共实施14个村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投资为1400万元,项目规模为837hm2,新增耕地60hm2。
凤城市鸡冠山镇四台子村就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与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受益者之一,此村地处凤城市西北部,距市区15km,全村1869人,耕地面积214hm2,人均耕地1.7亩,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贫困村。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下,全村广大村民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虽然解决了广大村民的温饱问题,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制约始终没能实施蔬菜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项目实施后完成土地平整34hm2,低产田施肥改良43hm2,排水渠3932延长米,排水路涵6处,灌溉水井74眼,田间生产道路1605延长米,彻底改变了此村部分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整个村的经济发展。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丹东市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示范、推动作用,为如何使辽东山区贫困农村脱贫致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1.2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与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相结合,围绕重点地区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方向上,坚持 “三个倾斜”,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倾斜政策,重点地向沿路、沿线、沿江布局,与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相结合,围绕重点地区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丹东东港市地处辽东半岛东端,南邻黄海,东依鸭绿江,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土地资源丰富,是全省2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国土面积2400km2,64万人口,耕地总面积12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5万亩。丹东市以此地区为重点,结合实际,突出基本农田保护、水田保护等特点,切实做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此地区相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4亿元,建设总规模为5857hm2,新增耕地541hm2。
开发整理后的农田稻丰、水美、蟹肥,实现了“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工作目标。
1.3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积极创新
丹东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积极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渠道硬化新技术。经过多年的考察和实践,会同设计单位研制了在农渠上安装砼制件“U”型槽的新技术。此技术得到了项目评审专家和市政府,农业、水利等有关部门的认可,也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
这种砼制件“U”型槽的特点:一是节水,水流速度快,灌溉时间短;二是方便农民作业;三是减轻农民负担,不需割草和打药(灭草剂),省工又省钱;四是通风好,减少水稻病虫害;五是实际增加一部分耕地。目前,正在实施的丹东东港市6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涉及7个乡镇、27个行政村,总投资近1.08亿元,建设规模为4845hm2,新增耕地面积316hm2,共需安装“U”型槽近240km。过去的农渠宽度为2.5m,少则也有2m左右,安装 “U”型槽后,缩减到1.5m,按照每安装一延长米“U”型槽实际增加耕种面积为0.5m2计算,6个项目区,将会实际增加耕地面积180多亩。
1.4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与发展特色农业相结合,因地制宜,搞好特色开发整理项目
根据丹东特点,以土地开发整理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彻底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使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宽甸县古楼子乡土地整理项目和宽甸县长甸、古楼子乡土地整理项目分别是2004和2005年省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3126万元,项目总规模937hm2,其中土地开发128hm2,果园整理809hm2,新增耕地114hm2。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的果园缓坡梯田化,陡坡鱼鳞坑化,并加修了部分石埂梯田,改变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了自然灾害程度,改变了地区小气候,为鸭绿江风景区建设创造了环境条件。果树的产量和效益增长可达30%以上,项目实施后,平展展的梯田上种植了当地的特产燕红桃,树更多、花更红、桃更鲜,收成更好,项目区所在村民组人均增收1100元,全村人均增收240元;新增耕地114hm2,建标准蔬菜大棚215个,年内净增加收入215万元,项目所在地人均增收3910元。
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所在的村民组人均增加耕地0.075hm2,全村人均增加耕地0.011hm2,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面,提高了农民收入,不仅如此,通过对山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桃林不仅环抱村庄,而且坐绿拥红,依偎在蓝天碧水之中,仿佛人间仙境;极好地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定的经济基础。
2 做好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对策
随着丹东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需要认真地进行研究、分析,逐步地加以解决,同时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不健全。为使丹东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为丹东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根据丹东实际,提出如下对策:
2.1 科学规划,有序地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在对拟开发整理土地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下,制定科学详细的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建立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不同层次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储备库,未纳入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或开发方向不符合规划所确定的用途的,不准立项开发,避免一哄而起、盲目开发,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才能有力地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健康、有序地发展。
2.2 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全面协调发展
进一步完善土地开发整理的质量标准,扭转只重数量平衡、忽视质量平衡、占优补劣的倾向,严格考核补充耕地的质量,把改善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把是否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标准。
2.3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全程科学管理
在有关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切实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有关技术研究,把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充分应用到土地开发整理中去,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在高水平、高科技的基础上实施、全程科学化管理,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健康顺利开展,真正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4 综合布局,实现土地综合整治
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地貌地形特点,从实际出发,在广泛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基础上,以村为基本单元,若干个村相连组成一个项目区,实现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实现“实施一片、成效一片;成效一块、发挥效益一片”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效益,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把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城乡一体化布局中。
2.5 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评价工作
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尽快建立和完善土地开发整理技术标准体系,更好地为土地开发整理事业服务。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尽快完善土地开发整理的质量评价标准,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完善、操作性强的土地开发整理效益评价体系,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的评价。
2.6 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 ,保证资金
坚决落实政府各类土地收益用于“三农”的规定,充分利用好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耕地开垦费等方面资金,严格按规定用途整合使用,加强督查,使之成为政府支持土地开发整理、支撑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源泉。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测绘技术;土地开发;整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in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surveying in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in the basis, on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experience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how to serve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were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his own views.
Key words: mapping technology; land development; finishing
中图分类号:P25文献标识码:A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测绘数据是决策正确的最基本保证。提高测绘水平,更有利于土地整理。
一、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根据测绘内容的不同及服务的时间段,可以把它细分为地籍测绘和工程测绘两个方面。地籍测绘主要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前期和后期。对一些不规则的界线进行裁弯取直,要求在项目前期进行详细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包括地块界)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地籍图,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和补测、修测后编绘的。详细的地籍调查和地籍测绘,必须让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甚至是四邻参加,取得他们的确认、签字,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对项目区地形地貌,旧村复垦、旧城改造涉及的搬迁人口以及损失评估,旧城镇的地下管线、道路,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林地、坟墓的分布、面积等方面的信息,在准确性、现势性上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涉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建设计划的审查审批、前期工程方案的优劣判断、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分别为环境管理部门、工程设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提供不同的属性信息,供其决策、协调,作出最准确的反应。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控制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提供数据给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监督控制部门如城管部门、水利部门等。随着土地开发整理制度的日渐成熟,这项控制及协调工作可由统一的工程监理部门代替完成。二是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只要根据专业测绘单位提供的前期测量成果及设置的专门控制点(界)石和通过审批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测控即可。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这一阶段的测绘数据是工程项目的成果图,其测量成果一般就作为工程项目及各管理部门的存档及管理资料,较中期而言,必须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土地开发整理中,对测量提出最高要求的是在工程项目的前期决策阶段。下面以该阶段为重点分析测量的特点。
关键点的测量不可少。通常地形测量中,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式的测量,为了追求效率,一般是画成网格式测量,根据不同的比例要求布置高程测点,由整体到局部展开,测量预先画定的点,其他的点基本采用内插的方式。在成图后,依据测点,勾绘出等高线。为了追求精度,往往可取的措施是画密网格。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准备工作中的测量也采取这种方式,它主要是测量关键点,不事先画定网格。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如坡顶、边坎边。旧村复垦的测量关键点尤为重要。
坎上坎下均测。在地形测绘中,往往只测量坎的平面位置,不测量坎下的位置和标高,这在土地开发整理中,难以给以后的设计及概(预)算提供准确的数据。笔者特别强调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注明坎顶线与坎底线的位置和标高,因为这影响土方计算的准确性。
细部测量注明。所谓的细部测量注明与平常所说的细部测量不同。平常的细部测量是指局部区域中详细的测量,仅仅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土地整理中的细部测量更为详细,包括坟穴、树木、房层的面积及新旧程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这些都关系到以后拆迁、征地补偿费的计算。细部测量在旧村复垦、旧城镇改造中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①准确记录树木包括果树的种类、年龄,坟穴、房屋的位置与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容积率等;②准确记录水塔、管线的长度及使用年限;③特别是对学校、庙宇及旧村委会等要作详细记录,这有利于以后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二、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基础作用
1. 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持。决策科学化的根本依据和支持条件就是资源、环境、经济、统计等基础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共享。理想的测绘成果上应该附加这些要素,集中成为数据库,面向不同决策部门提供不同的基础信息数据。
2. 节约投资。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大投资,工程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以概算控制预算、以预算控制工程决算的步骤进行,从一开始就应为资金的节约、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做到这点,必须有一套精确、详细的工程项目测绘成果,必须具有现势性,充分反映开发区域内的一切现状,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投资的合理计算、准确的效益分析、概(预)算的精确计算等。
3. 规范工程行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土地开发整理中的规矩就是各种施工验收规范,而这些规范所执行的先决条件是有科学可行的工程设计,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要做好符合实际的设计,测绘资料就必须详实,能反映出设计所需要的一切数据。
三、对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工作的体会
精细的测绘工作固然会提高后期工作的精度,但并不是越详细越好,因为这会增加测绘的费用。我们应该本着总费用最小的原则。根据工程实践,对土地开发整理中测绘工作我们有下面几点体会:
1. 合理确定测图比例尺。起伏变化少、地势较平坦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般要求1:2000即可符合各方要求;而起伏变化多、地貌破碎、通视困难的区域应该达到1:1000.
2. 关键点测量必不可少。要加测高程趋势变化点、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沟、地窑等量注面积及比高。
3. 图上元素应充分具体。测绘成果图上除反映居民地、林地、 沟、渠、电等现状地物及其使用年限外,对于旧村复垦、旧城改造的地方,还应统计出每户的房屋面积、新旧程度、建筑密度 、林地树木的种类、年龄、面积,坟穴的位置、数量等。
4. 测区应埋设足够的标石,注记高程和坐标,以利进行工程施工控制。
5. 搭建统一平台,统一成图规范标准,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将会使各部门、各行业的专题数据更加快捷、直观、准确地呈现给使用者、决策者,以利科学化决策,保障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四对土地整理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建议
4.1 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技术规范问题。 目前为止还没有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方面统一的测绘技术规范。我们建议:尽快出台国家的土地开发整理测量规范,各地结合本地地形、地貌特征制作地方规范或补充规定。
4.2 土地开发整理勘测任务的管理问题 勘测工作要走向市场,这是必然的趋势,但我们认为应循序渐进。土地整理测量和一般的工程测量不同,它涉及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分类及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立及统一管理,这些都要求要有较为固定的,具有一定实力的单位在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来开展,它不只是一项经济活动,还带有一定的基础性和公益性。
4.3权属调查中的矛盾。 一般情况下,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属都是利用航片图经实地调绘而来,即使大部分地区已颁发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受作业方法和成图比例尺限制,其权属界线和面积精度相对于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成果而言要低一些,因此各地国土部门应利用整理测量较大比例尺图件的机会,及时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件资料,结合历史资料和现状确权,使权属界线和面积更加准确。
4.4土地开发整理测绘中应严禁“零星”测绘。这里所说零星测绘是指有的地方为了节约所谓的“成本”,采用“实用主义”,整理的对象如果是坡地,那就只测坡,而坡与坡之间的水系、道路、居民地、农田等不测。这种看似节约成本的办法,其实对达到整理的目的负面影响很大。在做规划设计时,无法从整体来考虑方案,其设计效果肯定不理想。这种节约一点点测量费的行为将损害整个项目的效益。
篇7
一、对地理标志与证明商标权利概念的界定
(一)地理标志与证明商标的概念
地理标志是指某一商品专属哪个一个地域,标示该商品的特定信誉、品质或除此之外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由本地区的人文因素和自然属性所决定。这一概括与TRIPS协定第22条第1款的陈述大同小异,其中有所差异者,是该定义侧重强调商品所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二因素,这与《里斯本协定》中单纯所指的原产地名称的概念的共同的元素,但与之要具体明确得多。
证明商标是指由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对某一种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掌控,其商品或者服务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来使用,并对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材料、制作方式方法、商品质量、准确度或者其它独特品质的商品和服务商标。证明商标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原产地证明商标,证明商品或服务本身出自某原产地,是一种地理标志,原产地名称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作为证明商标注册;另一类是品质证明商标,是证明商品或服务具有某种特定品质的标志。
(二)地理标志权与商标权
地理标志权是指商品生产者对某一地区内其拥有的地理标志的独特权利。商标权是指注册商标人拥有对该注册商标所有权。并可以进行使用与转让, 通过转让使用权从中获得经济效益 。对于证明商标权的主体,本文也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诠释:一是对商品和服务拥有监督能的个人和组织;二是除组织之外的能使用证明商标的主体。本文主要对后一者进行重点论述。
(三)地理标志权的保护模式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文明国家,有着错综复杂的气候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加上悠久的历史延革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产品,其中有享有盛誉世界各种产品,诸如指南针、印刷术、茅台酒、民族蜡染等。但是,我国重视地理标志的保护,还是一个较新的知识产权课题,我国法律也只是近年才有了对地理标志保护的专门规定。目前我国主要的地理标志主要由《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进行保护。其中地理标志和商标都是商业标志之列,在功能方面拥有诸多相同之处。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不断扩大商标的保护范围,把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纳入保护圈。 倘若用专门法规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可能把商标与商品注册登记机关相分离,从而产生资源浪费和注册登记业务的重复。在国外,只有法国在农业部拥有专职为原产地名称进行注册和保护机构,而美、英、澳、日、德、加等大部部国家是通过《商标法》来证明商标的形式,达到保护地理标志的目的,这形成国际惯例。通过大约十年的探索,我国业已形成以证明商标来保护地理标志的框架。
二、证明商标与地理标志权利冲突的表现形式
当前我国采取双轨制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即地理标志专门立法和商标法双重保护并存,地理标志可以注册为商标,表现形式既有可能是普通商标,也有可能是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因此,地理标志和商标权的冲突可归结为地理标志与普通商标的冲突和地理标志与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冲突。根据注册先后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是先注册的普通商标与其后注册的地理标志之间的矛盾;二是事先注册的地理标志与之后注册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双方的冲突;三是先注册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与后注册的地理标志相矛盾等。此外,中国的地理标志虽然实行批准注册制度,但在实践中,一些未来得及申报的地理标志也是存在的,如果该标志被抢注为商标,也会发生冲突现象。
地理标志产品迅速增多的同时,不和谐的声音也不断涌现,以下是两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绍兴黄酒案
2000年,“绍兴黄酒”、“绍兴老酒”被绍兴市黄酒行业协会注册为证明商标, 2005年,国家工商总局作出使用“绍兴酒”构成对“绍兴黄酒”、“绍兴老酒”商标侵权的答复。但2005年11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却第158号公告,批准杭州市萧山区浙江丰润酒业有限公司、杭州永兴酒业有限公司、浙江永翔集团酒业有限公司为“绍兴酒”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绍兴市黄酒行业协会与“绍兴黄酒”证明商标许可使用的15家生产企业,遂联名向国务院法制办等有关方面反映,要求停止萧山3家黄酒企业使用“绍兴酒”地理标志。可能由于行政协调难度过大,该问题并未得到行政部门有效答复。
案例二:金华火腿案
如果说绍兴黄酒中的地理标志与商标权冲突暂未定论,“金华火腿” 案则已有了判决结果。金华火腿纠纷既有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诉上海市泰康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永康四路火腿一厂商标侵权纠纷案,又有金华市火腿有限公司诉被告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确认不侵权纠纷案,还有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不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金华火腿”字样正当使用问题批复案。在该系列案中,法院最终认定,符合“金华火腿”地理标志使用条件者对“金华火腿”字样的使用不侵犯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的“金华火腿”商标,从而确立了商标权和地理标志并存的模式。
上述两案反映了地理标志与商标权冲突的现实情况,对该冲突,利益取舍难度大,很难给出确定结论。因此,如何避免地理标志和商标权的冲突,在发生冲突时选择何种价值取向,是地理标志制度发展中亟需研究的问题,其既具理论价值,也有实践意义。
(一)先注册的普通商标与后注册的地理标志之冲突
这种冲突在实践中最为普遍,金华火腿的众多案件即源于此。“金华火腿”商标在1979年就被注册,2000年 10月7日,商标注册人变更为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而浙江省食品有限公司系在杭州注册,非金华地区企业。2002年8月28日,“金华火腿”被批准为原产地域产品,即地理标志产品。随后,众多金华本地规模火腿企业获准使用“金华火腿”地理标
--------- 志,冲突在所难免。
(二)先注册的证明商标与后注册的地理标志之冲突
绍兴黄酒案属于此种冲突情形。“绍兴黄酒”证明商标注册在先,权利人是绍兴市黄酒行业协会,绍兴市黄酒行业协会制定了相关标准,并允许15家绍兴规模黄酒企业使用该商标。绍兴市政府组建“绍兴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办公室”,进行绍兴黄酒原产地域品牌的申报工作。申报成功后,15家规模黄酒企业陆续获准使用 “绍兴酒”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但杭州市萧山区的三家企业直接通过浙江省质检局向国家质检局申报使用 “绍兴酒”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获准,绍兴市政府和绍兴市黄酒协会对此非常不满,要求国家相关部门禁止萧山三家黄酒企业使用“绍兴酒”地理标志。萧山三家黄酒企业在压力之下,至今未在产品上使用获准的地理标志。但该种冲突如何解决,该事件并未提供一种解决进路。
(三)先注册地理标志与后注册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之冲突
“浏阳花炮”案属于此种冲突类型。“浏阳花炮”从唐朝发展至现在,业已形成了独自的制作技能和独特的品质文化,已达到了地理标志的申报要求。浏阳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浏阳花炮”原产地域产品(即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了注册、保护。但同年,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浏阳市烟花炮竹总会又向商标局申请注册浏阳花炮证明商标,同样获批。浏阳市政府与浏阳市烟花炮竹总会对“浏阳花炮”标志有各自的使用、管理规则,要求印制的产品包装也相异。且相互不认可各自所拥有的权利,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关于权力冲突的事件屡见不鲜。
三、地理标志与证明商标冲突的解决途径
关于地理标志与商标的冲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际条文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此外还有一些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一)地理标志注册在先的解决对策
当地理标志注册在先,商标申请在后时,因我国地理标志制度实施时间不长,后申请的商标多为借地理标志提升知名度,其商品信誉度本身往往不高,此种情形可适用保护在先权利原则,保护在先的地理标志。所谓“在先权”,是指对于同一权利客体,可以同时或先后受到多种权利的保护,依法先产生的权利。我国法律虽然没有明确已受保护的地理标志是一种在先权利,但是,郑成思教授指出:修订《巴黎公约》过程中,部分政府的工业产权的讨论,和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范例中,对于先权利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在先权利方面包括四个点:一是已经受到保护的商号权;二是业已得到保护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三是版权;四是已受保护的地理标志权。实践中,已受保护的地理标志应作为在先权利的一种,当注册商标涉及地理标志这一在先权利时,依法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二)商标注册在先的解决对策
从时间上看,我国建立地理标志制度相对较晚,即使商标权先于地理标志,也要按照“时间在先,权利在先”的原则,一味保护商标权人的在先权利,往往会损害地理标志价值,让商标权人将地理标志所体现的集体利益据为个人利益。当然,商标权人的商标经过注册,也不能断然否定其商标专用权。此种情形应具体分析案情:第一,如果商标权人明知某地名构成地理标志而注册,即恶意注册,如果公共资源以地理标志的优势来来进行独占,则应该撤销该商标,正如前文所述的“湘莲案”评判理由所示;第二,倘若该商标权人通过善意注册,但如果该商标已失去显著特征,或者己淡化“驰名商标”这一知名度,该商标也需要撤销;第三,虽然该商标业已善意注册,同时显著性还存在,且不具备驰名商标的资格,但是也应依法保留该商标专用权,可以鼓励地理标志持有者购买该商标专用权,如果协商购买未果,可以认定地理标志使用者可以正当使用该标志,即善意且合理的使用方法表示商品的原产地。
(三)地理标志与证明商标的冲突解决对策
当证明商标与地理标志发生冲突时,由于两者均具有较强的保护力,只能个案分析,利益衡量。如果证明商标在地理标志所在区域内拥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可以考虑优先保护证明商标;如果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允许两者并存,通过细化和规范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的使用方式,将两者有所区分,避免造成消费者误认。
四、结语
由于客观原因,地理标志与证明商标的权利冲突无法杜绝,法院应当秉持公正的理念予以慎重处理。司法处理首先应当区分地理标志与证明商标之间的权利冲突属于合法性冲突,还是违法性冲突。判定的依据应当综合考虑在先权利、主观意图、利益平衡及商业标识的知名度等因素。即使是地理标志与证明商标的合法性权利冲突,司法也不应消极无为,而应当基于能动司法的理念,发出司法建议,以有效化解冲突。
同时,应尊重企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用地理名称注册的普通商标权,照顾在先权利,不应该为了与地理标志权相矛盾,从而进行全盘否定,使之变成地理标志权的替罪羊。与此同时,也不能轻信那些未得到更好保护和利用的类似商标具有生存之机,而应坚持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衡量商标产生的价值与其外部性,作为确定商品权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笑冰.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3):168.
[2] 陶希晋.中国民法学?知识产权法[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05):557.
篇8
质量不仅关系着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而且也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鉴于此,
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土地开发;整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
一、土地整理工作中运用到的主要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1、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指的是为获得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基本内容是测定
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即绘制地籍图),地籍图的
绘制方法主要有野外实测成图、利用摄影方法测量方法测制、编绘法以及野外采
集数据机助成图。现代地籍测绘技术主要运用的是数字地籍测绘技术,即以计算
机为核心,利用外设I/O设备和软件支持,对地籍测绘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成图、
绘图、输出及管理。数字地籍测量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高、现势性、整
体性、适应性强等优点。针对不同的测绘环境和要求,数字地籍测量的模式也有
区分:即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数字摄影地籍测量模式;业内扫描数字化地籍
测量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数字地籍测量主要指大比例尺全野外地面数字地籍测
量。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模式依据使用硬件和使用时期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模
式:全站仪+电子记录薄+测图软件、全站仪+便携机+测图软件、全站仪+掌上电
脑+测图软件、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
测图软件,其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的模式克服了前几类
模式的缺点,适应任何地形环境和任意比例尺地籍图的测绘,实现了全天候、无
障碍、快速、高精度、高效率的室内外一体化采集信息,是数字地籍测量发展的
方向。
2、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指的是工程建设在规划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各阶段所进行的测绘
工作。在本文中工程建设特指土地整理项目,例如土地开发、平整、土方工程等。
在土地整理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阶段,对工程测量的具体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
规划设计阶段就需要测绘工作提供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采取地面人工测图和摄
影测量成图两类。相对来说,这一阶段对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是最高的。1)人
工测量成图。人工测量成图根据的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先是在测量区域
内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再根据控制点测绘地形、地貌。在选定控制点时,注
意不能将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例如坡顶、沟底等)遗漏。随着现
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人工测量成图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例如可以利用多功能
整体式或组合式的电子速测系统取得地形地貌的三维坐标,输入相关的制图系统
就可以自动成图。2)摄影测量成图。在采用专业摄影设备对地面进行摄影的同
时对像片进行分析、测量以及处理,进而获得需要的信息。现在摄影测量的模式
已经发展到航空摄影测量,测图方式也已经从模拟测图发展到解析测图方式,解
析测图方式指的是利用立体坐标量测仪对像片进行解析处理,其主要优点体现在
它除了具有基本的立体测图功能之外,还可以进行区域网点加密和数字化测图,
进而取得数字地图,数字地图可以较好的解决精确计算土石方量等施工问题。航
空摄影测量是目前实际应用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测绘地形图的方法。
二、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过程的作用
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测绘技术主要是根据不同土地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测绘
技术。但其在土地开发过程中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是土地开发工程的数据保障
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科学的决策是各项工作的开展的保障,主要指导环境、
经济和资源的信息采集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这些要素是工程测绘的主要内容之
一,经过数据库对各种信息的管理,为土地工程决策提供依据。土地工程需要耗
费大量的资金,更需要做好前期的成本预算,控制工程成本,保证土地开发管理
的全面有效实施,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5]。
2、是土地工程行为的规范尺子
土地开发工作是对国家土地资源重新进行合理利用的建设工程,在整个工程
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方面的标准和要求。测绘资料的详细与否是施工
方案设计的关键因素。土地开发整理的施工方案设计是工程前期重要的准备工
作,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工程施工设计阶段,必须加
强测绘工程的详细规划,避免麻烦的产生,增加工程的成本[6]。那么在有需要
的时候,测量比例尺应该定在1:2000,在土地地势起伏变化不是很突出的地方
可适当的使用较大的比例尺如1:1000.只有大小结合才能保证测绘图的质量和实
用性。
3、是节约资金的利器
土地工程是个耗资工程,工程每个环节的运用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在工
程之初就做好预算和控制成本的工作。而这就需要测绘工作的有效进行,并对测
绘成果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能如实反映土地开发区域内
的状况,促进设计方案的优化和节约投资。
三、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土地整理的现实工作中
也广泛运用了诸如数字地籍测量、摄影测量成图等现代测绘技术,需要在制度上
规范土地整理工作中的测绘行为,同时针对土地整理工作上的特点,加强对测绘
工作的技术指导。
1、依据土地整理工作的内容,制定与规范相关的测绘行为
例如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是需要制定测绘工作的工作程序,完成相关
的测绘工作技术设计;二是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测绘工作的作业依据,
例如针对城市测量工作的《城市测量规范》(CJJ-99);三是确定开发整理项目的
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控制系统;四是采取科学措施,严格控制测量过程,
监督测量是否符合相关的作业依据及标准;五是针对具体的开发整理项目,制定
地形测量的技术要点;六是依据项目的地形、地貌以及具体地面物,做好工程测
量的技术指导,最后就是对测绘图纸进行具体的要求,保证测绘工作的成果符合
土地开发整理的要求。
2、针对测绘工作的不同要求,加强对测绘工作的技术指导
例如在土地整理的前期规划阶段对测会工作的要求是最高的,就必须加强相
关业务的技术指导,使得测绘工作符合土地整理工作的要求。1)在“先整体后
局部、先控制后推进”进行工程测量工作时,一般会按照不同比例布置高程测点。
在土地整理前期测量时,也会采取类似的工作方法测量关键点。这一过程中,就
要特别注意不要遗漏关键点,必须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设置关键点;2)土
地开发整理工作需要大量土方计算,为取得准确数值,在对项目区域内的类似
“坎”的测量时,不能只是测量平面位置,还需要在区分各类土坎的基础上准确
标注坎上和坎下的数值,尽量减少土方计算的误差值;3)在对细部测量的技术
要求上,土地整理工作相对于其它方面的测绘工作要求更为严格。其它方面的细
部测量主要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采取的方法一般是在局部增加测点。在土地整
理工作中,细部测量的内容更为广泛、更为详细,不但需要在局部区域增加测点,
而且对区域内的建筑、人口密度、容积率、房屋客观描述等都要包括在内。这主
要是为以后征地、拆迁等工作以及建设规划决策提供数据支撑;4)土地开发整
理工程项目一般区域较广,地形较为复杂,国家投入较大。在进行测绘工作时,
在保证测量结果符合整理需求的基础上,也必须尽量节约测绘成本。例如在测图
比例尺的选择上,就可以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对地势平坦、坡坎起伏不大的区
域,可以考虑选择大比例尺测量,一般1:2000即可符合要求,在高程网点的布
置上,平坦区域一般以60米网格施测等。采取类似措施,不但节约了测绘成本,
而且提高了测量效率;5)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对区域内水系的测量要求非常严
格,在实际的测绘工作中,必须准确无误的测量出项目区域的水系分布以及项目
区内池塘、河流等的深度。
参考文献:
[1]张大勇,马孝林,王康宁.GPS-RTK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11,(19):54-55.
篇9
关键词:能源低碳化能源效率碳捕集与封存
一、我国实现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能源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制约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能源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我国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消费结构引发了多种问题。能源的低碳化对于我国解决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以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源低碳化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
本世纪以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过快,能源弹性系数出现反弹。与此同时,能源高碳化现象依然严重。从2001年到2009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降反增,由2001年的68.3%增长到2009年的70.4%;天然气与水电、核电、风电等低碳能源的比重略有上升,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仍然很低。
煤炭等高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引起大量的烟尘、SO2、NOx和CO2排放,以及水资源破坏、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未来,我国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这一承诺是大国责任的体现,必须确保完成。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的初步预测,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将超过40亿tce。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是未来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能源低碳化有利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落实国家能源战略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初见成效,但仍存在资源约束性强、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十二五”时期政府要推动经济更快发展,就必须以“好”字优先,下更大力气发展清洁能源和高技术含量的低耗能产业,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节约优先”一直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国家仍将坚持GDP能耗下降目标。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除加快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改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外,需要增加优质能源的消费比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达到提高能效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二、我国能源低碳化发展途径
能源低碳化就是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对环境、气候影响较小的低碳替代能源。在不涉及生产和消费模式转换的前提下,实现能源低碳化发展的技术措施可归结为四类:
(一)合理控制煤炭需求
控制煤炭需求总量是实现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长期以煤为主,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70%,电源装机结构中煤电的比例也长期高居70%以上,而世界平均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仅占29.2%。近5年来,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70%左右来自煤炭,新增装机的70%左右来自煤电。因此,煤炭消费规模直接影响着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
根据《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在电力行业中,燃烧1吨煤炭,比消费同样热值的燃料油多排放二氧化碳23―31%,比消费天然气高70―80%。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越高,能源活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越大,降低煤炭比例对我国实现能源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已经突破32亿吨,而研究表明,我国中长期满足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条件的煤炭科学产能不能超过30亿吨。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下大力气调整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笔者建议,在2010―2015年期间,煤炭消费年均增长速度不超过2.5%,到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不超过36亿吨。
(二)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1、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也会排放污染物,但相对煤炭,其污染物排放量大大减少,尤其是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具有热值高、燃烧效率高、碳排放量小等特点。1m3天然气与相应可替代的煤炭相比,可节约能源11―73%,相应减少排放CO247―84%,NOx44―95%,SO2和烟尘近100%(孙慧等,2009)。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加大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对实施节能环保战略是一种重要的选择。同时,天然气也具备大规模利用的资源基础、管网设施和市场需求。从中长期来看,天然气将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增长最快的能源品种,成为我国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水电
水能能源是我国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的非化石能源资源。全国水力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水能蕴藏量为6.76亿kW,年电量可达5.92万亿kWh,其中可开发水能资源为3.78亿kW,相当于年发电1.92万亿kWh,占全世界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为16.7%。截止2009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97亿kW,水电占发电总装机比重达到22.5%。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15%的目标,预计水电装机规模届时将达3.4亿kW。
3、核电
与传统煤电相比,核电在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以及其他废气、废物方面是最清洁的,因为核燃料发电过程中本身并不排放温室气体,核能源链中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于各种材料的制造过程。
为了加大核电在能源电力中的作用,我国核电能源发展政策,先后经历了从“适度”到“积极”,再到“大力发展”的递进式过程。预计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规模可能突破8000万kW,核电将与天然气、水电成为推动我国能源低碳化发展的“三驾马车”。
4、非水可再生能源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出了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总体来看,除了水能、太阳能热利用、沼气等之外,大多数新兴技术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发展水平相对薄弱,投入大,成本高,并网发电、远距离输电和储能技术等问题还有待突破。可见,从中长期来看,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近期规模化发展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三)节能和提高能效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一五”期间通过开展节能重大行动及重点节能工程、采用节能新机制和强有力的节能激励政策措施,我国节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未来,节能和提高能效仍然是我国能源低碳化发展的主要抓手。我国节能工作要不断完善节能降耗长效机制,进一步挖掘淘汰高耗能行业的落后产能,并在工业、交通、居民、建筑、发电等重点行业内部,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技术改进来提高用能效率。
(四)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当前,包括IEA在内的全球主要能源研究机构和主要碳减排积极倡导组织和国家已经一致将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作为未来碳减排的主要技术手段。根据澳大利亚全球CCS研究所的统计,目前全世界实际运行的商业化项目不超过10个,主要集中在油气生产领域。然而,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研究建设CCS示范项目。
目前,CCS技术难以应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能耗水平较高、成本高昂、缺乏统一示范项目、适合碳封存的地质构造有限等。短时期内,CCS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与不确定性,不宜将CCS技术作为我国能源低碳化的主要措施来实施。但是我国应重视CCS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不断跟踪最新CCS技术进展,积极应对。
三、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一)合理发展清洁煤炭产业
认真研究,合理确定和调控未来煤炭消费规模,要坚决避免出现类似“十五”期间煤炭比例回升的现象。进一步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节能环保型燃煤发电机组。在继续推进电力行业“上大压小”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加强管理创新,改变电力行业粗放型的节能减排方式,降低节能降耗成本。在科学有序、稳妥合理的基础上规划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
(二)大力发展低碳能源
加快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的同时,加大常规天然气和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促进储量产量快速增长,稳步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试验。及早制定资源进口战略,继续强化与非洲、中东、中亚、俄罗斯等国家的油气勘探开发合作,提高我国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的国际竞争力。
搞好核电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核电发展规模,明确建设重点,优化项目布局。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核电工业体系。合理开发国内资源,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建立稳定的核电燃料供给保障体系。
按照流域梯级滚动开发方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重点开发黄河上游、长江中上游及其干支流、澜沧江、红水河和乌江等流域。在水能资源丰富但地处偏远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水电站。
加快风电发展步伐,科学发展生物质能发电,适度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积极且稳妥地发展液体燃料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和燃气技术,着力解决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结合问题,推广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重视支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尽早开展电网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规划和建设,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提供支撑。
(三)注重节能和提高能效
一是继续实施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二是实施更多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提高能源效率。三是加快落实节能法中提出的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四是继续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工作,推动结构调整。五是强化节能管理,引导企业形成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措施。六是继续实施严格的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建立合理高效交通服务系统,减缓建筑物、交通运输能源需求增长速度。
(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借第三次能源革命之机,把握好关键性重大能源技术问题的突破和研发、示范、商业化进程,提高煤炭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突破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技术的国产化,增强以智能电网为导向的电力系统整体效率和安全性,加快先进核电技术、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碳捕集与封存的研发。在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我国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①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9
②韩文科等.“十二五”能源发展重大问题研究[R].内部报告,2009
③朱成章.天然气的利用与中国的节能减排[J].国际石油经济,2007(6):31-36
④孙慧,李伟.天然气如何在节能减排中发挥作用[J].石油规划设计,2009,20(5):7-9
⑤包庆德,何煜元.环境与发展:水电能源开发的生态哲学审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89-94
篇10
要精确工程测绘。工程测绘是土地开发整理的基础,其实进行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的重要依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工程测绘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有助于推动土地开发整理的质量提高。文章主要讨论了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工程测绘;土地开发整理;应用效果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困难同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在城市规划、拆迁安排、土地划分以及城市化等方面都有应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工程测绘是指使用不同的测绘技术对规划地点进行实际的测量,并且将测量数据绘成图像进行观察,例如地形实测图、工程图以及工程规划图等图像。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由于测量性质不一样,使用的测绘方法也不一样,因此,分析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工程测绘方法
工程测绘是指利用地质特点以及地质工程学理论对土地开发整理地区的地质进行观察、记录与绘图的一种方法,一般用于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地区的地质特点以及空间分布情况,并且工程测绘的图像能够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精确的图像资料,能够在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环节进行使用[1]。
目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中主要使用的是极坐标、标高测绘技术和GPS定位测绘技术以及3D测绘技术这3种技术,极坐标、标高测绘技术是利用两点坐标点到宗地内的距离并且通过宗地内的距离标记相应的坐标点,其应用原理与土地面积测量一致。主要的测绘方式是将全站仪放置于坐标点A上,测量出水平直径、垂直距离以及斜距等信息,从而计算出坐标点B的相关数据。若两点之间的距离过远,需要建立过渡点进行辅助测量。然而这种测绘技术需要较多的工序,工作量较大,并且测绘的精度较低[2]。GPS定位测绘技术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测绘方式,均需要一个GPS全站仪即可实现GPS信号的接受以及记录,这样就能够实现对坐标点的测量,且GPS信号定位的精确度较高,GPS定位测绘技术使用的原理是使用DSM对GPS全站仪接受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并制成WORD文档以及DWG格式的图像文件,其优点在于功能多、精度大、效率高、无时间限制,然而其存在工作量大、野外作业时间长以及操作过于复杂等方面的缺陷[3]。3D测绘技术能够有效弥补GPS定位测绘的不足,3D测绘技术结合了CAD图像绘制软件以及3D扫描系统,具有工作量小、野外作业时间短以及操作简单等优势。
二、工程测绘应用的特点
工程测绘的精确度对于工程后期测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土地开发整理中,并不能一味的追求工程测绘的精度,需要保障在一定的经济费用中追求较高的测绘结果,首先需要保障工程测绘比例尺需要符合实际土地开发整理;此外,地质测绘时需要设置关键点进行测量,主要对土地中的地形变化、坎脚、坎顶线等进行标注;在对旧址开发中,需要对房屋面积、建筑密度以及房屋的新旧程度和周围环境进行相关的记录[4]。为了有效的保持土地开发整理的统一性,最好使用统一的标注进行工程测量,方便土地开发整理的数据信息分析,从而进行有效的决策以及规划。
三、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工程测绘随着土地开发整理阶段的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文章从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各个阶段介绍工程测绘的应用。
1.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前期和后期应用
工程测绘能够根据地质的特点,对一些不规则的土地界限进行裁剪、弯曲以及取直等方面的作业,对于早期的土地开发提供比较丰富的地质信息,并对土地的情况进行精确的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和绘图。在传统的早期土地开发整理中,这项工程是由多个部门进行共同记录和测量的,并在后期需要进行补充。而工程测绘能够有效避免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和后期的纠纷,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质量,能够保障土地开发整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保障工程计划的合理性。
2.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决策和设计应用
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决策和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目标区域进行详细的了解以及分析,其中会包括旧址拆迁、人口转移以及损伤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才能够有效的做出工程的决策以及规划。通过工程测绘提供的相关信息对工程开发的可信度进行对比和评估,对工程前期的审查和批准做好相应的基础,并对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的评估,并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准确的预算,有助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商,提供不同的地质信息给工程设计部门、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以及财务部门进行决策,做出最佳的土地开发整理方案。
3.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施工中应用
随着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工程测绘所得到的信息以及图像主要是为监督部门以及施工单位提供的,在此阶段中,工程测量主要为施工起到了对照以及监督施工实施的作用,这一部分的工作可以有监管部门进行管理,施工单位可以只需要工程测绘在早期的测量成果进行建设。
4.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竣工中应用
在工程竣工后,需要使用工程测绘的数据对工程的施工进行检验,需要测绘的数据保持较好的准确性,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工程验收,提高工程测绘的信息精度,有助于进行后期的检验,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开发商的利益。
结束语
在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中,工程测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决策,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开发的规划水平以及决策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施工中的监督水平以及工程建设后的检验质量,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水平。土地开发整理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建设,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科学的工程测绘才能够有土地开发整理的准确化以及可行性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程少强.工程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3,12(12):209.
[2]赵国华.探析土地开发整理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5,21(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