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的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实践的感受

篇1

关键词:直观论;品德课堂;叶圣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37-03

效在“直观”是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精髓之一。“直观”,是教育要面向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的简要而朴素的表述。叶老认为,教育不仅要使人“知”,更要使人“行”,也就是教育要突出实践性。小学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因此,品德教W应该为学生体验生活、充分实践提供场域和契机。

一、课内外结合,创设实践的场域

何谓场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还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它与我们经常所说的环境有着共性又有区别。所谓共性是指两者都给学生创设了实践活动的空间,不同的是场域更注重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为某一行为习惯或价值观的养成持续地给予环境支持。品德课程倡导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因此课内外结合的实践场域为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指导与强化结合,形成合力。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设置种种环境,让他们能够在这些环境里直接去学习生活、学习做人。品德课程的目标就是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因此品德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最直接的学习生活、学习做人的地方,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并通过课外的强化实践形成教育的合力。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中,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从学生每天佩戴的红领巾入手,设计了“我会自己系红领巾”实践活动,通过播放大队辅导员演示系红领巾视频、指名上台示范系法、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等方法,让每一位孩子充分掌握系红领巾的方法,并在“同桌照镜子”的互查中进一步明确系红领巾的要领。以系红领巾这一自己的事情入手,提出了课外实践活动“我会做自己的事情”,采用“小小记录卡”的形式寻求父母的监督与评价。课内的有效指导加上课外的巩固强化和拓展,有效训练了学生的自理能力,也实现了家校教育的合力。

2.实践与分享结合,激发热情。叶老认为,教育必须重视直观,而直观就是跟事物直接接触。除了学校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课堂以外丰富的社会环境作为学生实践的场所,并通过课堂中的交流分享来提升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提升。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变化》一课中,学生课前分小组进行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研究活动,课堂上通过实物呈现、图片对比、视频呈现等形式展示课前实践的成果,交流与分享所思所感,深切感受到家乡变化的巨大,人们生活变化的巨大,也激发了对祖国快速发展的欣喜之情。

3.模拟与实战结合,促进深化。由于品德课堂受到时间和空间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有的实践活动难以在课堂中真实进行,此时,我们可以采用在课堂进行模拟实践,在课外进行实践练习的方法进行行为的指导。模拟实践是经常运用于品德课堂的一种活动方式,例如打电话这一练习中,安排了课后给外地的亲人或亲戚打电话的实战任务,并采用教师提供的外地号码固定电话前增加相应的区号的要求,提升实践的难度,有效促进了对打电话这一技能的巩固与深化。

4.寻疑与答疑结合,提升能力。问题解决学习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尝试提出某种解释问题或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而学生问题的产生往往来自生活或所处的社会环境,采用课外寻疑、课内答疑的实践方式,能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的劳动感受》一课中,引导学生课前体验班级卫生值日,并回顾体验,充分质疑,学生在体验中产生了不少疑问,如桌椅之间最难扫怎么办?前后门那么高,够不着怎么办?地面上的污渍,怎样才能彻底拖干净?……通过课堂上针对这些劳动体验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的讨论,学生感受到劳动也需要动脑筋、想办法,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劳动体验。

二、知情意交融,创造实践的契机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形式,也是行的基础、动力和保障,而行则是三者的外部表现,即实践、行为,也是关键所在。叶圣陶先生的“直观论”也指出,教育不仅要使人“知”,更要使人“行”。而做的过程必然需要知、情、意的有效支撑。同时,学生在实践中也会继续促进知、情和意的心理发展,四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彼此交融的。

1.知而后行,为实践奠基。品德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本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知,即认识,是学生对道德知识和规范的认知,它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的认知目标,在有效达成的基础上才能指导学生的行为。比如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基本的规则和权利、义务,知道基本的地理和历史常识,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等。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们共同的家》一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认知我们国家的面积、人口、行政区划、南北和东西跨度距离等,充分感受祖国地域的辽阔。尤其是对南北距离大引起的温度差异,以哈尔滨和海南为例,进行温度对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出游装备的整理进行探讨指导,并现场进行模拟选择,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生活。

2.以情促行,为实践导航。情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情感直接作用于学习者,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行为的方向。因此,在品德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直接接触的人、事、物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促进行为实践的正确有效。首先是教师积极正面的影响催生学生实践动力。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我的劳动感受》一课中,某借班上课的老师将班主任请进教室,通过班主任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一天工作情况,学生深刻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勤以及老师乐此不疲的幸福,增加了对劳动感受的深入认识,也树立了尊重劳动者的情感,为接下来的劳动岗位体验活动做好了心理准备。其次是亲历事件,在真实的感受中自觉调整行为方向。

3.意志保障,为实践求效。意志是人们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勤奋、吃苦、自制、毅力都是意志的具体表现。坚强的意志是治学的首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保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习惯的养成靠自励,一切知识和能力的获取靠自得,外力灌输是无济于事的。这说明了意志在个人学习和习惯养成中的重要作用。以意志为保障,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和效果。例如在K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我要攀登》一课中,学生体验“单脚站立”的小游戏,以坚持时间长短来确定胜负,这是对学生毅力和耐力的考验。

三、点线面交织,创新实践形式

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受教育者在求知求能的过程中,必须倾注全心全力去求真知和真能,决不能仅止于头脑里能懂、口头上能说,必须行动上真正能做才行。当然,这真知和真能只有在学生的亲历和实践中才能求得。实践,是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突出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地位,并根据品德课程的目标,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开放性,拓展了教学时空,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正确途径。所以在实践的形式上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点线面交织,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1.重点难点:操作实践来突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句话道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品德教学在学生参与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更能有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作用。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千年不衰的汉字》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解古代记事方式的局限性,教师组织三名学生分别尝试契刻记事、结绳记事和图画记事,并由其他同学猜想其中表达的意思,在实践中学生感受到古代记事方式不能明晰表达事件,有很大局限性,因而才有了汉字的创生和演变。

2.线上延伸:调查实践来串联。品德课程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因此教学往往表现为前延后拓、线性延展的一个过程。为有效串联活动,可以通过调查实践的方式组织学生的课内外活动。例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一课的教学中,课前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衣食住行、医疗等各方面科技发展带来进步的调查活动,课堂进行交流。课后则针对“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烦恼是什么?”为主题,指导学生继续开展调查实践活动。在线上延伸中,学生的活动得到延伸,更能促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延展和深化。

篇2

关键词:;人学;实践性;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该理论赋予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践性”维度。在人学理论中,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本质是“实践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的本质分析

(一)人在“实践之维”中存在

在马克思人学思想中,实践是人作为“类”存在物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的实践指的不仅是人的生产活动,而且还指的是人的生存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根本之处就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进行实践活动的人。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把实践看做是一切事物和事实的根基,是人的“本原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因而又被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人在“实践之维”中生成

人的本质的生成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人的类本质是在劳动实践中生成

在史前时期人的类本质生成过程,恩格斯明确指出,“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先是直立行走使得人类迈出了从猿类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到人手的形成,在劳动过程中,手变得自由了,手不仅作为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接着产生了语言。最后是人脑的形成。“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因为人按照自己的意识改造自然界,自然界才是“人化”的自然界。在有意识的生产实践中,人证明了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证明自己是肉体的主体和精神的主体的有机统一。人的自然属性是在劳动中得到改造,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人的精神属性是通过劳动得以体现的,因此,劳动是人得以生成的基础。

2.人的社会本质在社会实践中生成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抽象本质的认识的超越。马克思论述的人的生成坐标,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的社会特性,包含了人肉体与精神的各种秉性的生成。在此意义上,个人的生成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支配的前提和条件下的生成,是历史性的生成,。因此,个人的生成也就是人类历史的形成过程。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的历史。人既是历史本身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三)人是在“实践之维”中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且实践使得人的本质不断发展,从而为人的演进开拓了无限的可能。实践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多方面。(1)人们的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教育过程中,作为活动对象的知识,来自书本,是一种间接经验,但就知识总体而言,却是来源于实践,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2)实践推进人的能力的提高。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靠摸索和积累,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自己的劳动技能技巧。所谓实践长才干。正是“生成劳动给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 (3)实践改造人世界观,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当代德育的转向是人学实践性的本质要求

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所具有的“实践之维”作为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基础,依赖于社会实践,凸显人的内在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把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道德教育在方法论上的实践转向,这是人的实践存在方式提出的要求。

(一)德育内容与社会现实情境的契合

传统德育偏离了社会现实生活,出现德育内容抽象化,缺乏真实性,从而一定程度上远离了生活实际。道德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就应当是实践的教育,应当是回归人的生活的教育,即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内容依据受教育者内容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提炼道德规范,使其产生共鸣和内化。同时,注重内容真实性与趣味性,激发兴趣,采取双向性开发,使得教育对象不仅接受理论知识,还能参与和体验实践活动。

(二)德育方法的实践转向

要实现德育方法的转变,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注重引导。相对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德灌输的教育方式,引导这种方式更易于被教育对象接受、认可。它帮助教育对象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有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潜能,尤其在面临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判断时,让教育对象学会体悟和反思,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规范,并进而完成内化,顺利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实现个体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引导的方式要求教育者摒弃传统,着眼长远,淡化威权意识,放弃标准,把促使教育对象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和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

2.平等对话。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课堂上,受教育者被视为单纯的受教育对象,只有被动接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其积极性主动性被压制,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导致了德育的失效。人学思想中,教育实践的真正交往体现于人的自由人的联合,人人平等参与交往,人对自己生命本质的全面占有,人由形式主体变成真正主体,交往成为人的内在需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应该以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真诚交往,实现精神、意义与情感的共享。

3.道德体验。道德体验是让教育对象在熟知的场景中,或陌生的场景,甚至是未来的生活场景中,去体会和感受,让教育对象通过道德选择,做出道德价值判断,内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规约。此种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有助于锻炼人的道德思维,更能产生感同身受的认同感,使得道德实践更为顺畅进行,效果更为理性。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必要性 现状问题建议

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1.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家长的呵护、老师的照顾中,与他人的交往、与社会的接触是有限的,从而使一些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全面,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附从性,容易与现实脱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到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与真实的社会生活,逐步摆脱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扶贫济困、环境保护、文化宣传、医疗服务、社会调查等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本领,以一种理智的、成熟的视角感受社会的进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为祖国、为人民献身的精神。

2.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一代,他们的总体素质比较好。但由于改革开放特殊的社会环境、自身的原因等因素,他们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有的大学生自理能力差,不会合理地照顾自己,更不用说照顾他人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使很大一部分青年大学生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物质匮乏的影子,怎么会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观念呢?有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一些小问题就不知所措,更有甚者采取比较消极的措施,逃课、轻生时有发生。而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感受,从直接经验中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3.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是群体性的活动,需要学生甚至教师的共同参与、合作才能完成。它强调“团队精神”,讲求团结协作的意识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今天的实践活动,也许明天就是其生活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克服学校生活的单调性。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展示才华,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摆正个人在客观世界中的位置。广大青年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与广大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注重虚心向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人、农民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不仅受到了教育,还增加了锻炼,增长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拓展了自身素质,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1.社会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许多高校已经把社会实践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中,不断扩大社会实践的领域、规模、水平。当前,暑期社会实践大多是由高校的团委组织进行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愿报名参加。从整体来看,由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规模比较小,大多高校不够重视,高校教师参与指导的规模和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难以保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也难以使暑期社会实践成为一项有组织、有要求、有考核、有奖励的实践教学活动。

2.对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视不够

首先,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社会对暑期社会实践还未认同,这直接制约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挫伤了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其次,从高校整体来看,很多高校对暑期社会实践也不够重视,它们只是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课外活动来实施。正因为社会和高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不够,所以才导致高校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作用的片面认识。

3.形式和内容单一

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有一定创新,但从整个大范围来看,组织形式单一,没有充分发挥高校系统专业集中、优势互补、智力资源充足的特点,并没有出现具有社会广泛赞誉的“品牌项目”和“精品项目”。社会调查和科技文化服务,如“三下乡”社会实践,参观革命老区,访谈、调查社会现象等,缺乏纵向发展的改革创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从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收获有限。社会实践的内容都是形势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科技支农、支教扫盲、生产劳动等,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创新,与大学生的专业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

4.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健全

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社会实践基地,是巩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然而很多高校都没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这样的状况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很多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临时性很大,没有形成“田野式”的社会调查。一部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是由学生自己联系单位的。这样的暑期社会实践不利于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训技能的质量,而且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建议

1.加强和完善社会实践体系

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体系。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把它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对于已经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该把社会实践作为评定学分的一个内容。如果只有教学实习学分而无社会实践学分就会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如果把社会实践纳入到教学管理体系中就能使学生转变为主动性的社会实践。这样,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就能充分得到发挥。

2.加强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视力度

巩固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果,争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广泛动员整个社会力量来促进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要端正对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认识,切实把这一活动重视起来,加大对它们的宣传力度,使整个社会对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有一个比较客观、科学的认识,以促进其更健康地发展。对于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的改革,我们必须坚持走暑期社会实践内容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组织科学化、活动社会化的改革路线,建构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新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适合其能力培养和自主发展的全新舞台。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从而使整个高校的社会实践模式的运作更有生命力。

3.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

一是鼓励学生自主设置社会实践项目。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把握社会热点与大学生兴趣点的共同之处,发挥众人之长,对社会实践的项目进行全校公开评估,在对师生进行评估以后,对其中有创新点的“精品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对创新点不够,思路老套,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不大,实际操作有困难的项目予以取消。通过这个民主的筛选机制,确保一批有创造力和高参与度的项目能脱颖而出,从起初就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实施的有效性。二是打破传统的以院系为单位的实践模式,组建优势互补的实践团队。大学生在评选出来的社会实践项目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这样团队能吸引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参与,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更有利于实践内容的创新和实践效果的提高。三是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了解社会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在企业中锻炼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来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含量,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磨炼创业意志,完善创业途径,将受教育与作贡献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从而保持实践活动旺盛的生命力。

4.加强暑假社会实践的基地化建设

篇4

尤溪县实验小学

五年一班

卓捷凡

今天我们五年级(1)班学生去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实践。这是我们第一次实践,一路上,同学们议论着我们到了那里以后劳动的情景。

到了那儿,我们首先是参观了农具室,农具室里的农具让我们去拿农具的人惊诧不已,以前的工具怎么让我们的祖先们种地、生活的呢?

接下来,就是让我们一试身手了,陈老师开始分配劳动任务了。女生负责挖地瓜,女生们一听,心想这还不简单。可到了真正实践的时候,她们傻了眼,泥土正把她们的手弄的脏兮兮的。女生挖完地瓜之后,就到我们男生开始挖坑了。挖坑是由我们的劳动委员——林滨负责,我刚开始挖的时候,怎么铲也铲不下地。我想啊,老师们挖的时候可是一点劲都不费的呀?道我们挖的的时候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再仔细一想,老师们挖的时候老把脚踩在铲子。于是,我就学着老师的样也用双脚在铲子上踩,终于被我撬起了一块土。就这样,我越挖越熟练,不一会就满头大汗了,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菜地终于被我们挖好了。接下来就是我们和老师一起在各个坑里播种,有萝卜、玉米和茄子。然后再培上土,最后再浇一些水。这样,劳动才算结束。

篇5

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就要结束了。想想当初开动员会的时候,还觉得这会是一件苦差事,恨不得有什么时光机可以把日历翻快些;实习的前几天也是,总是死盯着墙上的钟表看,似乎觉得时间像静止了一般。但是越到后来,反越希望实习晚些结束,希望在工厂里多干一会儿,多学一点知识。

前两天是铸工和锻工,由于没做过什么活,力气比较小,所以舂沙的时候总也舂不实;一开始我还总嫌那些黑乎乎的沙子脏。但是后来,随着实践的深入,觉得还是挺有趣的。刚才还是黑黢黢脏乎乎的沙子,在师傅手里就像施了魔法一样,不一会儿就变成了成型的沙胎,真的很神奇。到后来,我们每个人亲自设计了一个纪念币,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做出来。我给爸爸做了一个嵌有“将”字的中国象棋棋子,爸爸知道了高兴得不得了,逢人便说。我也觉得很开心,毕竟是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

最辛苦的还算是钳工。我在钳工实习时手上磨出了一个血泡、两个茧子,还哭了一鼻子,的确很辛苦。但是后来看着自己做的小锤和启子摆在宿舍的架子上,真的有一种成就感。“痛并快乐着”,这大概就是实践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接下来的是焊接。我们实习焊接的两天正是温度最高的时候,即使在室外坐一会儿也会出汗,更何况是穿得严严实实,在高温火焰和电弧下作业,还不时有铁屑火花溅到身上。但是我个人认为,焊接尤其是电弧焊是实习中最有意思的。也可能是掌握了焊接的技巧吧,就是要注意压低焊条和放慢速度,其实推进焊条在铁板上一条一条地走还时间蛮有趣的事。而且我最后焊的作业在我们组得了最高分,老师也夸奖我焊的纹路好。

比起第一周来,第二周的车铣磨特等等就算不了什么了。但是特种加工和线切割的成品还是很好的。尤其是特种加工,可以在那么漂亮的一块水晶上用激光画出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图形和文字,我们都很想做一个纪念品拿回去。但我最终还是没有抽中,是组里的一个男生做的。不过线切割的效果还不错,我对成品很满意。

篇6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后代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地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在这段文字中,马克思提出了两个不同的尺度,并区分了动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指的是物的尺度,也就是客体的尺度。“内在的尺度”指的是人的尺度,也就是主体的尺度。动物只能够按照一个尺度,也就是自己的物种的尺度进行活动,如蜜蜂只能造出蜂巢,不能造出其他的物种的穴居或住所,海狸也只会建造出有一道堤坝的住宅,其他形式的住宅则建造不出来,蚂蚁也只能掘出蚁穴。这种生产活动只是动物根据自己的种属的需要和尺度进行的本能活动,是属于肉体的片面的活动,动物不能够按照任何一种自身之外的种属的需要和尺度进行生产活动,它们只能机械的按照自己的本能去适应自然环境,不能改造自然。而人类则可以按照两个尺度,也就是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一起来进行劳动生产。人可以建造出自己住的房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或特定精神文化的需求建造出类似蜂巢的建筑,可以在河边海边建造出堤坝,也可以在战争时期挖掘出洞穴进行避护。人的生产活动时自由地不仅仅局限于肉体需要的活动,人的活动具有自觉的、有意识的特点,人的活动也是自由的、有创造力的活动。人可以因为根据自己的目的来改变自然界,支配自然界。因此,人能够超越动物,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活动,并且将自己的内在的尺度结合起来,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所以人的生产劳动过程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客观的规律性,一方面是主体的目的性。“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句话反映了人的生产活动是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审美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一种,也包含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审美是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实现的统一

外在物种的尺度与内在人类的尺度如何达到统一呢?它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达到了统一,审美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实现。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也是主体与客体产生关系从而达到统一的关键之所在。实践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既否定了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属性的观点,也否定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物质属性的观点,他认为人既有精神意识的属性也有物质自然的属性。我们应当把两者统一起来。蒋孔阳先生认为“正是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是人的本质力量突破自然地物质束缚,向着精神的自由王国上升,人除了有自然地本质力量之外,更有精神的本质力量。”这种解读很好的解释了马克思说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因为实践的过程不是静止的,人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然,超越自己。人的审美感受力也在不断地丰富,对象美的领域也因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不断地扩大。马克思从宏观的角度阐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并没有具体说明人的本质力量有具体哪些。不过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人的本质力量是多种多样的:“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审美过程也是人的多种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其中一种过程和表现,并且使人和对象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统一。从客体方面来看,“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在审美实践中,对象的性质也就是客体的独特的性质,对象的性质与人的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性质达到了统一就是审美实践的过程。对象中存在着美的客观性,比如对称、和谐等美的客观法则。从主体方面来看,“对象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才对我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主体的本质力量是审美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篇7

论文摘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令不少家建物质条件变得相对丰厚,加之社会并技信息高度发达,扣今的学生,特别是中考落榜而选择鱿读职业学校的手生,由于长期沉逮于物质享受中,家建又缺乏有效的引手。因此不少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处于迷惘状态,找不到自我,对学习丧失兴趣,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这些缩合素质相对杖低的学生,知果我们中职教学还是采用理论满堂灌的模式,必然导致反效果。本文从根派粉手,揭落当今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并就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工作事项提出我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望能肠教!

1中职学生的现状

目前,就读中职类学校的学生多为考不上理想高中而又想学一技之长的人员。由于知识理论水平、自主学习能力、思想道德方面上跟高中学生和高职学生有一定距离,因此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学生管理上也相对困难些。主要是学生的思想受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少令人忧虑的状况:思想品质上存在一些不足;道德品质上出现一些偏颇;个性心理的品质表现不容乐观;生活品质方面存有不良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现象:(1)由于学习基础比较差,基本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的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少部分学生甚至厌学,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2)对校纪认识不足,不愿意受学校纪律的约束,以自我为中心,责人严律己宽。(3)学生普遍大胆、开放,自我表现欲强,敢想敢干,不顾后果。(4)攀比、摆阔心理严重。(5)缺乏责任感,欠缺奉献精神,重视“利益”(6)对批评教育有较严重的对抗和敌视情绪,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2参加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思想、运用所学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并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真正转变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技能。

2.1社会实践为中职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提供机会

当代学生是幸福的一代,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物质条件宽裕,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长辈视其掌上明珠,什么辛苦的活都不让干,不缺钱,要什么给什么。相对七、八十年代的学生而言,有着天渊之别。然而在物质条件非常丰厚的今天,当代学生唯独缺乏的是对贫穷、勤劳的认识和感受。

2.2社会实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有效手段

思想政治课是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实践锻炼是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实践锻炼的主要内容,也是教育学生提高认识,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现在的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劳动,劳动习惯差,“娇”、“骄”二气严重。为改变这种状况,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我们组织了学生到本区生产企业去参加实践锻炼,不少学生通过劳动锻炼,思想道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3社会实践有利于提升技能

长期以来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单一,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课堂满堂灌,缺乏说服力,缺乏生机和活力。组织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贯穿于实践当中,从社会实践中检验专业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吸收了不少的实践经验和实践知识,克服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毛病,理论联系实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更好地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 转贴于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路

社会实践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以实践的方式让当代青年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然而,在较长一个时期内,学校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简单化了。为此,针对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路,笔者提出以下几点。

3.1制定社会实践学分制.推动社会实践日常化、持续化

日常化社会实践要打破时间限制,并设置长期计划,将实践与教学融合在日常教学秩序中。中职学校可将社会实践设置为三部分内容,即:专业实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专业实习按照原有的实习计划和学分计算办法计人学生学分;校园文化活动以学校学生管理机构统计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情况为标准,累计获得学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学校在专业实习以外通过其他方式或途径让学生深人社会,参加社会劳动或志愿服务工作,从而让学生更正面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理解社会。该学分的获取以学校学生管理机构统计为标准。以上三部分学分同时具备方可成为学生毕业的条件。

3.2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中

社会实践活动把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各中职学校应将实践教育作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践活动的管理上要制度化,并将它纳人教学计划,给予必修学分,加强考核。同时还要注重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假期社会实践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制定大纲,编写教程,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规定实践时数、形式、内容和要求,派遣相应老师从中指导,使之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

3 .3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

筹建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建设,是社会实践规范化的前提。按照“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因地制宜建立一些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要多渠道地开辟实践基地,使之网络化、经常化、制度化,方便学生长期持续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反馈检验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篇8

1、社会实践的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2、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校内实践活动: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校园规划和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可以以郊游或远足的形式,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山河、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或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的调查。

社会生产劳动和社区建设活动:指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商业性活动、社会公益劳动(例如义务植树等)等,还可以参加社区的政策调研、政策宣传甚至于政策制订,参与企业策划等。

科技性实践活动:如进行某项科技设计或制作,参与社区生产、生活设施的设计或改造等。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是学校提供与学生自主选择的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两个、三个或多个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

3、课程管理组织形式

1) 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 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实施,在学校德育处、教科室、教务处和总务处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德育处负责社会实践课程的规划,教导处、总务处等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德育处要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年级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

班级成立学术委员会,实施对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自主管理。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完整的活动方案,要告知班主任和家长并征得班主任和家长的同意。班主任和家长要在活动方案上签字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对该活动方案提出详细、具体的活动建议,以确保活动能安全、顺利在进行。指导教师也要就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军训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项目,要严格按照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实施。

4、课程配置与时间安排

军训是全体学生的必修项目,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共一周时间,完成者得2个学分;学校设置一个“社会实践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次主题活动,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完成者得2个学分;其他2个学分由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兴趣爱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得到,可集中安排进行某一主题活动,时间不得少于7日,也可分散安排多项活动,时间累计也不得少于7日。分散进行的活动要尽可能多样化,以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和收获。这2个学分的认定时间为高二第二学期末。

5、活动实施的过程

5•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制,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5•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5•3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5•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5•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学分认定,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专家小组进行学分确认,教导处完成学分登记。

6、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6•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6•2、评价内容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2)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3)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4)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5)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6•3 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评价。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在进行考评价时,活动小组和学生个人提供如下考评依据:

军训评价。军训评价由出勤情况、学习或训练态度、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考核情况、个人军训日记或小结等方面构成。

附军训评价表

主题活动评价。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分散组合活动评价。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单位证明、各项活动的计划,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级()交流及互评——导师(或班主任)进行初评、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专家小组进行最终的定性评价,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得分90分以上的为A等,75分——89分为B等,60分——74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7、奖励与重修

篇9

关键词: 中学生; 社会实践; 意义;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157-01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被当作“小皇帝”、“小公主”一样来对待,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被呵护、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缺乏风雨的洗礼和困难的磨砺,使得他们心灵上过于脆弱,身体上过于单薄,思想上过于自私,精神上缺乏上进。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汉滨初中多年一直敢于推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1.与现代社会对所需人才素质内涵的要求不断提升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增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过去,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贤纳才时,已相当注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那些“1”字型的专才和“一”字型的通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十字”型的全才才更加受欢迎。事实证明,没有任何社会实践能力的人势必在未来社会竞争的洪流中被淘汰,而那些具备良好社会活动能力的竞争者必将在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占据优势。

2.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

出生在80年代后的城市新新人类,是生活在新旧体制转换和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中的一代。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对社会事务充满新奇,但由于中国许多家庭缺乏民主、自由的氛围,孩子自小在家人的细心呵护下长大,在学校中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因此他们非常渴望摆脱父母、师长们看管式的教育,渴望能够体验以主体性参与为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寻求独立的自由空间,以满足人际交往、被需要、被重视的高层次精神需要,所以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势必会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

3.离不开当今教育观念的更新

同志曾提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并且许多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好孩子”、“成材”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除了在校遵守校纪校规,学好专业知识,也开始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学校的重视加上家长的支持在无形中激励了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愿望。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提升中学生素质的作用

1.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能力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意味着要克服依赖,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着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人生。自强就是要求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而我们这一代的中学生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生活,经不起挫折、困境,最缺乏的就是自立自强的能力。

近几年以来,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有计划的收拾好行装,准备好生活用品,让他们从课堂走进农村校园,走进农家田地,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体验农村生活。2007年暑期,我们带领一百余学生前往平利县兴隆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军训拉练式生活。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在农田里锄草、施肥,和农村学生一起劳动,同吃同住,遇到问题自己处理,每天坚持写生活感受,相互交流,相互感染,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从中得到了提升。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可以让学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90后的学生大多数意志薄弱,内心敏感,经受不住挫折和困难的考验。这对于平时在操场上跑几圈都喊累、体育课总想跑到树荫下,上学放学车接车送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2007年暑期,学生第一次面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感到无比的新奇和欢喜。从学校出发到达目的地兴隆中学,期间有近三十里山路需要学生背着背包徒步完成。没有了起初的新奇与欢喜,逐渐是疲劳与忍受,在汗水、鼓励与竞争中,学生们相互协作,慢慢地克服了疲劳和炎热的考验,伴随着满脸的汗水,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奉献社会是学生成长应该经历的过程和要求。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需要广阔的天地、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真实的环境。只有他们真正地参与其中,才会有真实的体验与收获。

学生们第一次面对淡汤无味无菜的面条,他们都难以下咽,吃了几口便放下碗筷。我们故意不管,紧接着就按照活动安排到田间地头参加劳动。从未干过农活学生,因为缺少对生活的了解,错把水稻当韭菜,错把玉米苗当野草,笑料百出。在农家孩子的指导下,他们认识了水稻与韭菜的不同,玉米苗与野草的区别,初步了解到了社会生活知识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

在太阳的炙烤下,学生们汗流浃背,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体验到了饥饿的真实感受。在这样的体验下,学生们再次面对同样的饭菜,竟吃得津津有味。晚上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独立的房间,睡大通铺硬板床,音乐声被蚊虫声替代,更是让学生体验到农村同龄人学习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感受到自身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自己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应该在平时的点滴生活中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陶冶情操

美丽的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给予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越来越强烈。学生不应该成为“笼中之鸟”,步入大自然这本书中去,会得到更多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2008年暑期的平利西河之行,山环水抱,鸟语花香,篝火晚会,西河漂流,水中嬉戏,徒步登山,给学生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2011年暑期的南宫山之旅,山美如画,水秀若诗,重峦叠嶂,云雾缭绕,学生们在茶农的指导下,亲自采茶、制茶、品茶,绘美景,唱山歌,在大自然之美的熏陶下,学生们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升华,一方面亲近了自然,感受到了自然的生命之美;另一方面,一种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篇10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所以,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指的是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其中“说”和“写”是核心。这些能力是一种技能,必须经过有针对性的广泛实践才能形成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机会来自哪里?一是课堂,二是课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但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还要利用好课余时间,让学生通过更多的语言材料来丰富积累,发展语言,通过更多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学习语文,提升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创造实践的机会

比如,低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记住课文的内容,经常采用的做法是让学生回家将故事内容讲给家人或小朋友听。这种做法,无形中就给学生创造了实践语文的机会。学生在实践语文、巩固知识的同时,增进了与家人朋友的情感,而且又能获得自我发展的成就感。笔者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每次班级干部改选之前都事先通知学生,让学生在课外先进行自由的交流和讨论,等到改选会推荐班委的时候,学生便能说得头头是道:我们组推选许秋琴同学担任劳动委员,因为,第一,许秋琴同学学习成绩优秀,她在开展班级劳动方面工作的时候不至于影响到学习;第二,许秋琴同学平时乐于助人,比如宋任凯同学上次生病请假,许秋琴主动给他讲解数学习题,符合担任班委的基本要求;第三,据我所知,许秋琴同学平时在家能主动做家务,而且她担任星期三值日组长时,每次值日工作都能完成得很出色,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她的能力没有问题。所以,我们要推选她担任劳动委员。此外,教师对学生每篇课文的课外预习工作可以明确几方面的要求,充分利用好学生课外预习、实践语文的机会。可以布置学生查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关于文中的地名、人物可以通过询问家长、上网查询预先作一些了解,既能消除学生预习时候的盲目性,又能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习,提升语文能力。

二、拓宽实践的层面

对于学生已学的知识,要不断地温习巩固,要避免机械地重复记忆。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运用,从而达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我能力的目标。要着力营造开放的语文实践环境,畅通课内课外密切联系的通道,联系实际运用语文。把课内学到的语文知识广泛地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去。这样的实践机会是很多的。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定期将家里的药品归类,学生在给药品归类的过程中必定会读“药品使用说明”,自然会运用到所学的语文知识。在家里可以让学生开具一周自己想吃的菜单;鼓嬲B些经常给敬老院孤老寄贺卡的学生;鼓励学生定期给远方的亲戚朋友写信,告诉他们近期自己的学习、家人的情况、有意义的活动、表达美好的祝愿;教师可以给学生的写信活动创造条件,比如给他们寻找年龄相仿的笔友;组织学生为校园内的植物做简介牌等。这些实践活动都不必教师、学生太多地谛睦土Γ而且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会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语文学习的乐趣,这对他们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活动虽小,但我们只要用心思索,必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找到更多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实践活动。

三、明确实践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