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篇1

【关键词】认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21―03

一 建构主义的定义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哲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并在教育和心理领域引起了一次重大的教育、心理观念与实践的革命。建构主义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重视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学习者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的建构。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为首的理论不仅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随着对建构主义的研究,出现了六种理论倾向的建构主义,即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vism)、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信息加工建构主义(Information-processing Constructivism)、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ism)、控制论系统观(Cybernetic System)和对待中介行为的社会文化观点(Socio-cultural approaches to mediated action)[1]。这六种建构主义都有其不同的思想倾向,但作为学习理论,这些流派的主要思想都是在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影响下发展而来的。它们的相同点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第一,怎样看待知识;第二,如何理解学习活动;第三,怎样看待学习者[2]。其中,激进建构主义是在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以结构主义思想为心理学核心基础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是以维果斯基在心理发展理论上的影响而形成的。本世纪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当推皮亚杰和维果斯基。

本文主要针对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和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在对学习活动中的不同理解来展开比较。

二 皮亚杰认知建构主义与其在学习理论中的观点

皮亚杰(Jean Piaget)的建构主义是他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观点研究出来的,他是认知发展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一位心理学家,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3]。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一个儿童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不同的认知阶段。皮亚杰在1973年发表的《理解就是创造》一书中指出,教师应该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步骤。“理解就是创造,或通过再创造去进行重构,如果要使每个人在将来成为有能力进行生产的创造的人,而不仅仅是简单复制的人,那么,上述条件就是必须新遵守的。”皮亚杰用唯物辩证法来坚持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这个过程包括了“同化”、“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个过程也称为“图式”,即个体把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因而,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即图式扩充),而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即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即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就被破坏,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4]。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去接近学习的,描述了在学习中,通过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5]。认知的建构观点将认知的重组看作是定义学习过程中的要素。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在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互作用的重要性。而是认为学习者应该与所处的环境(不管是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与他们原有的建构世界的知识不一致的现象进行实实在在的接触。而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话语或看法的交换来进行。

从学习活动过程来看,认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自己建构而获得的,并不是从外部直接灌输给个体。通过不同的个体自身“个体化”的心理活动,建构出来的将是不同的知识,它们具有不同的质量与形态,与传授者想要传授、灌输的知识是不一样的。

皮亚杰研究的重点是儿童智力发展,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有:(1)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具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理论;(2)说明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少年期的智力发展过程;(3)将数理逻辑首次作为划分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4)提出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5)创造了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研究的独特方法。

三 学习观在社会建构主义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中的呈现

维果斯基(Lev Semenovich Vogotsgy)是俄罗斯杰出的心理学家。他的心理发展理论包括了有关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活动说、中介说和内化说,从20世纪70年代传入西方后,与建构主义学说融合,从而形成了建构主义理论中另一重要的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维果斯基提出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心理学原则,强调意识从来都是某种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并试图运用活动与心理、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原则解释活动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由此说明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很需要作用,为研究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形式意识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途径[6]。维果斯基又提出了语言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中心任务的心理发展中介说,提出儿童为了某种目的将某一物体作为工具使用,意味着他正朝着形成外部世界与自身的积极联系迈进一大步,说明一个儿童掌握某一特定工具的能力正是其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关键。维果斯基又以内化说作为将心理发展理论有效地运用于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实验性理论依据。他在《社会中的心理》(维果斯基著作英译本,1978)中提到“最近发展区”表明,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若只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概念呈现给儿童,那儿童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经验所说的一切。为了将这一经验占为己有,儿童必须利用这一概念并将它跟第一次呈现在他面前的想法联系起来。取代之前经验中的概念和重新引进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的发展,而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的,它们的发生从儿童已有的概括和自己经验的概括中产生出来的。

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5]。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而这包括了对社会交互作用的参与以及按文化方式组织的能影响学习和发展的活动。

维果斯基在心理人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方面作了大量的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以来关系等方面有很独特的论述,他的理论特色主要是:(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阐明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标志和原因;(3)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4)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学说。

四 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比较

从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智力发展方面的研究提出的理论和在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他们都认为儿童的自言自语以及思维最初的直观动作性,反映了人类发展的事实[7]。但从实质和研究过程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的不同之处:

1 关于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图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为他的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可能性,儿童不可能有超过自身发展水平的学习。因为,发展是学习的必要条件。维果斯基则认为:学习应促进儿童的发展,儿童智力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在的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民兵状态。这两种水平状态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为,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

2 儿童(学习者)的自我中心问题

皮亚杰通过临床法研究与收集了有关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大量事实,从儿童自身发展阶段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儿童的言语和思维都具有自我中心的性质,儿童的心理与活动的一切特点都是从这一基本特点中产生的。维果斯基认为:言语的最初功能就是交往、沟通、与他人进行联系并对他人施加影响,言语一经产生就是社会性的。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思维的发展并不是从我向或自我中心思维开始的,而是现实的、实际的、有实效的思维,经外界满足儿童需要为基础的。因此,思维从发生来讲也是现实的、社会性的。

3 儿童(学习者)的语言和认知思维的关系

皮亚杰认为语言来源于思维;认知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语言;语言只是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自我中心言语反映的是不成熟的思维形式,社会化语言反应的是发展程序更高的思维形式,语言对思维的发展不起作用。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言语在认知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言语作为思维的工具起着计划、协调、解决问题的作用,思维或认知随着语言这个心理工具的成熟而成熟,经由语言的发展而提高,而语言的发展是在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中实现的。由此,从皮亚杰的理论来看,个体发展的方向是从个体化到社会化,个体思维的社会化是发展的标志。认知发展的过程是“非语言动作思维――自我中心思维――社会化言语和逻辑思维”。而从维果斯基的理论来看,社会化事物内化于个体思维,个体化是发展的标志,语言的发展是“社会言语――自我言语――内部言语”的过程。

从以上对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分析比较中,可以下表中获得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理论中的不同观点:

五 结论

通过对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研究和比较,可以看到:两者虽然在对待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上有不同的侧重,从而导致两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具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两者对于学习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要更好的将这两种不同侧重点的理论运用于教学、教育活动中,就需要对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观点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C].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 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 (1).

[3] 莫雷,20世纪心理学家名家名著[C].广东教育出版社,广州 2002.370-452.

[4]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 (3).

[5] 高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EB/OL].

[6]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EB/OL].

[7] 张文兰,杨开城.建构主义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解析暨意义建构的心理机制的探讨[EB/OL].

[8] 马秀芳,李克东.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知识建构观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4,204(1):20-23.

[9] 高文.教育中的若干建构主义范型[EB/OL].

[10] 赵静.试比较建构主义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21卷第3卷(总第138期),6-7.

[11] 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EB/OL].

[12] 李小林.建构主义理论特征的分析[EB/OL].

篇2

【关键词】资源;经验;兴趣;建构主义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现代教育的先驱陶行知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无边。

一、引进生活元素,激活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开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找到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切合点,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生活的元素,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

例如:数学教学“重量单位”时,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关于用到重量单位的情况,调查、整理,并报告。小结如下:妈妈买了1千克排骨,我的体重是34千克,一辆汽车的载重是5吨,一块橡皮大约是10克,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一袋方便面重90克,一袋食盐重500克。通过调查,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也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了感官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数学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为教学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时就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三年级的学生解决的一个问题 :星期天,王老师去买体育用品,他给售货员200元,买了三个篮球,找回20元。让学生计算每个篮球的价格。小学生思路比较单一,关系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不会计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首先,我标明各种文具的价格,一个文具盒5元,一支钢笔6元,一把尺子2元,一支铅笔1元。然后让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其他学生扮演买东西的人。第一步,设置简单的问题,如买2个文具盒多少钱?让其他学生帮忙说出要付的钱数。第二步:设置复杂的问题,如我买2个文具盒,给售货员20元,他应找会多少钱?让其他学生检查计算的是否正确。第三步,我再让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个学生扮演老师,在课堂上表演买篮球的过程。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情景,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数学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三、开发生活资源,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离不开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经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帮助学生建构新的认识框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应用生活资源,解决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教学“合理安排”这节课时,我创设情景:王奶奶每天早上活动如下:刷牙洗脸3分钟,烧水12分钟,做早餐10分钟,打扫卫生8分钟,吃早餐5分钟。王奶奶怎样安排用的时间少?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组分析,讨论,汇报:烧水过程中,可以刷牙洗脸和打扫卫生。因此,一共用27分钟。

再例如,刚开始学习小数,要比较他们的大小。开始我只讲理论: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他们的整数部分,如果那个整数部分大,则这个小数大。若整数部分相同,在比较小数部分。有些学生理解数学理论比较困难。教学效果不良好。我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讨论,如何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最后,有的学生选择给小数带上单位“元”。例如比较9.2与12.1,就说成9.2元与12.1元那个多。学生都会说出正确的答案。即使遇到比较难的习题,如7与6.7,学生会理解成7元与6.7元,很快说出答案。在他们掌握了比较的方法之后,我再教会他们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生不是一张空白纸张,在教学中要一定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累数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理解,学习不是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观,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次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雄著:《数学教育学概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版

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大学生;道德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7-0020-03

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深受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影响,认为道德就是起约束作用的社会规范,道德学习就是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过于强调学生道德认知结构的发展,过分夸大认知在道德学习中的作用,认为道德推理或道德判断的发展是道德发展的根本内容和衡量标准,忽视了道德在根本上是一种实践精神,最终无法回避知行脱节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称得上是学习领域“奇葩”的建构主义的兴起,无疑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誉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虽然建构主义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各种建构主义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但就学习理论的核心问题――学习观来说仍存在共同的看法,即人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过程,也不是机械的摹写、移入、再现或重复外部信息过程,更不是简单的刺激和反应过程。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经由与世界相互作用而对世界(外部信息)进行重组、改造、整理、加工的过程。概言之,学习的实质是个体根据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起关于世界的知识的过程。

“因为没有一种最好的成长方式,所以没有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法。”[1]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譬如知识观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等,但是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学习者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学习者对意义的建构,而不是考虑如何把客观世界的知识和信息尽快尽多地传递给学生,教师也不再是真理的代言人与先知先觉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与对话者。从这一意义上说,建构主义学习观“翻转”了人们对学习的看法,改变了人们对学习的认识,冲击了原有的道德教育观念,呼唤着一种全新的道德学习观念。

一、高校道德教育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主动道德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而是主动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主体的自控过程,对学习负有责任的是学习者本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启示我们,学生的道德并非先天预设的,也不是单纯由外在塑造决定的。大学生的道德学习也不完全是被动的,而是在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的。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自觉不自觉地从社会交往过程中学习,理解规则并最终形成完全独特的道德观念。模式化的道德教育是不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大学生有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大学生是道德学习的主体,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理解来反映道德世界。

传统道德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记住各种道德要求,并最终体现在行为中。“道德规则是在学生意识之外的,也就是说,它独立于学生。”[2]道德学习的内容由教育者依据成人社会和成人生活的需要编订,呈现为“要如何”和“不要如何”式条例。学生被剥夺了作为学习真正主宰者的地位和权利,无从选择,完全处于接受者和被塑者的客体地位,其基本假设是“知识和价值――首先在文化中存在的――乃是学生通过模仿或通过直接的教学和奖励与惩罚内化而成的”[3]。通过反复说教、条件反射或奖惩训练,学生自然会变成“有道德的人”。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无论在目的上、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是以否认大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和道德发展的主体性为前提的,否定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学习中的意志和参与,道德发展自然成为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

二、高校道德教育是在大学生先前道德经验基础上的学习

经验是建构主义学习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几乎每个建构主义者都强调学习者的经验。他们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开始学习新的材料之前,大脑中并非像传统观念所认为的那样是“白纸”一张,而是已经存在许多先前的概念,尽管对每个学习者来说这些概念或多或少是不一样的。

经验同样适用于道德学习领域。国内有学者研究指出,“生活中的道德学习是以我们拥有的道德本能为基础,通过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和自主选择交互作用而实现的。”这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学生在道德上都不是一个空白,甚至刚出生的婴儿我们也不能说他是完全的道德文盲,他不但继承了来自父母和祖祖辈辈的道德遗产,而且在母亲的子宫中已经和父母有了初步的交流,已经有了自己的亲社会性倾向。”[4]因此,作为拥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大学生在接受高校道德教育之前已有自己的道德经验。

学生不是道德经验的“空白者”,这提醒我们,以学生没有相应的道德知识和思维能力为由,强迫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是站不住脚的。在大学生的道德学习中,教师要尽量关注大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在设置教学情景、道德教育活动时,尽量以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与大学生先前生活经验的衔接,而不是以理想的生活为模本,应以学科的逻辑为依据。

三、高校道德教育是大学生主动建构道德意义的学习

“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这个原则几乎得到了所有建构主义的认同。当学习者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新经验发生变化时,即建立在自己的解释和理解基础上时,才能使新的知识和经验同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联系重新得到建构。学习就是理解,理解就是一个意义的赋予过程,即学生必须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对建构的对象作出解释,在新的学习材料与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从而获得真正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获得的知识意义对学习者而言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理解”过程。

这种“创造性的理解”“建构”尤其适用于结构不良的知识领域。道德作为一种对世界的把握方式,比一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更加复杂,有着更多结构不良的领域。因此,道德学习在这种意义上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它更适宜于学习者“创造性的理解”“建构”。而传统道德教育、道德学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把道德完全等同于法律法规式条例,等同于一般的知识,把社会与“我”、道德与“我”置于一种对立的状态,人为割裂了道德作为一种行为价值的整体内涵,最终使“道德规则独立于学生”,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外在规范,既抹杀了道德及其学习的特殊性,忽视了道德在人类自身实践中,对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否定了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是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5]道德是基于人的实践需要,人的实践是具有过程性的不断发展变化的,那么,道德也同样不是静止不变的,它追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呈现新的特征。所以,对于生活在一个信息化、价值多元化时代的大学生来说,道德之于大学生的意义更多是有待于发现而不是被动接受,道德学习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固定不变的外在的道德规范,而是通过大学生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在与他人交往中逐渐建构道德意义的过程。

四、高校道德教育是以大学生情感的生成为核心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学习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过程,情感参与并影响了主体的建构过程。情感或情绪的好坏能影响或控制认知,进而影响学习。良好的情感或情绪对学习具有内在驱动性。

道德学习是一种价值学习,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它是以情感为核心的认知学习,是情感学习与行为学习的有机统一。道德是一种情感性存在,是一种对事、对人与对社会的态度,根本的不在于“知不知”“做不做”的问题,而在于“愿不愿知”“愿不愿做”的问题。“知”是可以记忆的,“行”是可以训练的、强迫的,但“情”只能是生成的、内发的。所以,情感在道德学习中的作用,不只是形成道德行为的“催化剂”,而更是道德生成的核心。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的最大不同在于,学生在道德知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直接反映了这些道德知识对学生所具有的主观意义,而且更加具有内在性和直接性。如果在道德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情感体验,学生不仅会对道德知识加以排斥,而且会对道德知识产生怀疑或不确信。

由此可知,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情感性。没有情感,就没有大学生道德的发展。没有情感渗入其中,道德认知的学习就成了干巴巴的道德知识的学习,道德行为学习就是机械与被动的盲从行为训练,失去了道德的本来意义。

五、高校道德教育是以大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基点的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基于情境的。真实的学习应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出现,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文化实践是个人认知的源泉。[6]所以,个体学习于丰富的情境中进行,通过与情境中的人和物的互动创造出知识。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性存在,是弥散在社会生活中与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具体的情境,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大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情境的依赖更强。另一方面,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积极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它们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真空”中培养不出道德生活的主体。

回归生活的道德理念认为,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是不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真实的情境。道德学习离不开大学生的生活情境,只有遵循大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源泉的道德学习,才能让大学生在与自我、他人、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与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与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逐步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道德观。由此看来,高校道德教育应以大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基点。生活情境不仅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熏陶与体验道德,而且也使大学生的道德学习具有了现实的道德生活基础。

参考文献:

[1] Fox,R.Constructivism examined[J].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2001(1).

[2] Durkheim,Emile.Moral Educa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New York:Free Press,1961.

[3] Kohlberg,L,Mayer,R.Development as the Aim of Education[J].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1972(9):453.

[4]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1-52,58.

篇4

论文摘要:为探讨教育学的有效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主要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出发,提出在教育学实践教学中运用情境、协作与会话、意义建构的策略,使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更知道为什么做,从而克服在教育学实践教学中低水平重复的机械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教育理论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论文关键词:教育学;实践教学策略;建构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教育在传承社会文化、经验,促进人类的发展进步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以这一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教育学,本应在实际场景中发挥更大的效用,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教育学作为导引人们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而作为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专业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则更是屡受责难和拷问。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现实场景,当下对教育学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日益增多。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强调实践教学。而在实践教学的实施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策略的问题,也就是怎样做才是有效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学的实践属性。目前比较多见的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实践改革,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单纯地强调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所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尽管学生通过训练后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一些方法的操作要领,但是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得到的很多反馈却是和愿景不一致的,这些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地使用。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方法、手段只是在一个低水平的层面上不断地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表里不一,很多学生只知其表,而不知其“理”。这些方法什么时候用,用在哪里,怎么用,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需要从道理人手,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把教学策略和教育学的内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在实际教学中,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在这方面,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学的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能由表及“理”,提高在实践中运用教育学知识的能力,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策略。

二、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认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三、情境、协作与会话、意义建构在教育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情境,有效实施案例教学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情境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有效避免教育学课堂上抽象的概念、理论充斥的现象发生,有效创设情境,为学生展现教育的鲜活场景,使学生能从感性逐渐地上升到理性,案例教学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教育学的教学中,要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首先要做好案例的选择。一般认为,一个好的案例应包括三大要素:(1)案例必须是真实的;(2)案例总是基于仔细而认真的研究;(3)案例应该能够培养案例使用者形成观点多元化的能力。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作为教育学教学中的案例应该是:教育学案例就是对在真实的、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完整叙述。在叙述中阐明了具有针对性的教育问题及其解决,并隐含着问题解决的多元化方案。用理查特(Riehen.A.E)的话来说,“教育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综上所述,高师教育学的案例教学应该是教师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撷取典型、真实、两难、可供争辩并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案例,指导学生进行透彻的观察和深入的剖析,以阐释、验证和运用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和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创设情境、分析讨论、理论升华、应用评价环节的设计,提升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协作与会话,开展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

在教育学的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进行有效协作与会话的重要方式。通常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应具备如下特点: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真理的标准既非教师,也非权威,而是理性;全体成员应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即应提倡不同思想、不同见解的充分交流,乐于进行自我批评,善于接受各种合理的新思想。

学习是一种个体现象,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必然发生在个体的内部并最终由个体来完成。但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在一定的社会场景中进行的社会对话过程,因而学习也具有社会性。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和建构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合作学习非常必要。在学习共同体中,不同认知特点、不同个性、不同状态的成员可以就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典型问题进行研讨,成员可以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进行思维碰撞,激发教育热情,触动教育灵感,塑造教育教学的正确理念,深刻领悟教育的实质。

3.意义建构,学思践结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在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对教育的本质、规律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联系的正确理解,并能用这种理解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也正是教育学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实践证明,在达成教育学“意义建构”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学思践相结合,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学,指学生的学习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建构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结合上面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对话,充分交流思想、观点,提升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应注意设计和提出典型、生动、具体的教育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并且要注意对学生的适时的正确引导。

其次是思,指对教学与学习的反思。这里既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也包括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反思的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在教育学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反省自己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能更理性、客观地理解教育理论知识,并能主动寻找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篇5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知识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的。数学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认识建构活动,学生是整个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是研究者、实践者、参与者和探索者。数学课的实践教学,就是学生身临其境地直接参与思考、发现和创造的主动学习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系统的建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当着重从实践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寻找解决方法,达到学习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目的。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这里“建构”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新知识是借助已有的经验,超越所提供的新信息而建构的;第二,改造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经验以适应新知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数学中的新旧知识有一个同化顺应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旧知识的结论或方法运用到新知识上,从而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新知识体系。

数学教学过程是以数学学习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而数学学习,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实践和再创造”。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教授所说,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通过实践去再发现、再创造出来。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直接参与研究、实践和探索的主体。

一、立足课堂,让学生成为研究者

毫无疑问,在国内的学校教育中,数学教学仍然以课堂为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渠道。数学课实践教学,并非像物理、化学实验那样有专门的实验课,也并不完全体现在一定要采用“走出去”的形式,而是体现在是否真正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获取知识的研究者,身临其境地去发掘知识。这个实践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揭示知识背景。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实践的痕迹,让学生看到,面对一个新问题他们是如何去实践的。其二,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去研究,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的、实在的对象,使学生亲临其境,体验研究的氛围。其三,暴露思维过程。教师不仅要提供成功的范例,还应展示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了解在实践探索中的艰辛和反复。

比如,讲述直角坐标系时,我们用两条竹竿,装上箭头,画上长度单位,让学生把这两根竹竿以互相垂直的状态平放在学生座位中,以某个学生作为原点,然后让其他学生说出自己的坐标。教师启发研究:1)不确定原点,能确定每个同学的位置吗?2)不确定竹竿上的长度单位行吗?3)没有箭头的竹竿,能确定那个方向吗?这样,坐标系三要素也就非常清楚了。即使是三维坐标系,只要用三根竹竿,也可找出不同楼层的学生座位的坐标。这种实践教学法,比黑板上画两条、三条直线表示坐标系高明多了。可以试想一下,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整个课堂是多么的生动,学生身处其中,由被动的学习者成为问题的研究者,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数学思维的形成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学生的数学知识建构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也应成为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研究不一定非到专门的“研究室”,课堂就是学生的“研究室”。教师不必包揽学生的一切,学生自己可以做的事就让他们去做吧,尽管有时候他们是那么的幼稚,也曾走了那么一段弯曲的小道。

二、突破传统,让学生成为探索者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是教师先作讲解,而后让学生去做练习,尝试解答有关的习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过程,通过教师讲而学,通过做来巩固学。建构主义学: 习观的教学理念是,作为认识对象的知识不像实物一样,可以由教师传给学生,学生的数学知识不是由教师“教”会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做”会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另一种路径来设计教学,即在“做”中学,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传统的想法和做法,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积极投身到教与学的活动中。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在师生之间应有问有答,有议论、有研讨、有质疑,有成功也允许失败。比如,在数学问题的设置中,通常是给出已知条件,求解未知结论,而且在传统中往往给出的已知条件恰好够用,不多不少。能不能在课堂的教学中,数学问题的设置给出的已知条件可以多一些,让学生去分析,删除一些多余的条件;或者少给一些条件,让学生补充;是否可以给出问题的结论要求,让学生探求结论成立的条件;甚至让学生围绕知识自己去寻找问题,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数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演绎科学,贯穿其中的是“定义———定理———证明———体系”,但都隐去了数学产生及数学家们创造活动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展示给学生的只是组织好了的数学系统,其结果只能是越学越走向僵化。数学实践教学,给数学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当今“实验几何”“、数学建模活动”“、数学实验室”等遍地开花。通过突破传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种数学活动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经验和意识,获得灵敏的数学感觉。

三、体验生活,让学生成为实践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接受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指人在实践活动当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观察、尝试,体验知识的来源,积累和更新知识,最终构建新知识的过程。这种体验生活的学习形式最能活跃人的思维。让学生体验身边的生活,关心身边的数学,教会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数学现象,让学生成为建构数学新知识的亲身实践者,是数学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导学生学会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以实践者的身份去学习数学,这样经过实践活动进行思维的锻炼,抽象的概念就能在学生自身的体验过程中逐渐具体化,这为进一步的理性的思考打下基础。当解决一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困难时,人们会想方设法寻找一种更好的办法去突破。学生们的这一体验比数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也更有价值。

四、倡导合作,让学生成为参与者

数学的学习,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建构活动并转化为内在体验,才可能是有效的。因而,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但参与学,还要参与教。这种参与,是全方位的。要由教师单独演绎推导,变为师生共同探求;由解题给学生看变为指导学生解题;由教师攻克难点变为指导学生攻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具体应包括:

1.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不应只是教师一人心中有数,而应让全体学生心中有数。在某一段时间内学多少,学生应该知道。

2.参与教学重点的选择

让学生明确本章本节本课的中心任务,抓住核心,确定学习的主攻方向。

3.参与教学难点的突破

突破难点不是由教师单枪匹马上阵,而是在教师带领下,由学生自己去冲锋陷阵。

4.参与领悟过程

鼓励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而不是被动地回答问题。只有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才是学生思维深处的思考,才能深深扎根于脑海中。

5.参与练习、习题和试题的设计

布置一些由学生自编自解的问题,即某些考试可以由学生自己命题考同学,自己命题考自己。

篇6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育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影响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发展走势的重要力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即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和知识的本质观点,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话语。固然,我们没有必要趋附于某种流行,但是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G.Hem,1991,)。体育教学是众多教学中的一种,当前的教学改革呼唤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人类已经进人学习理论的新世纪,在体育理论界借鉴新型学习理念,挖掘、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是体育与社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1.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的提出者可追溯到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学派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他的理论充满唯物辨证色彩,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坚持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所谓同化,就是指把外部环境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就说是个体对外部环境信息的简单接受,进而储存到自己认知结构内的过程;而顺应,是指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个体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调整去适应外部环境,即个体认知结构再加工、重组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到个体能用现有的认知去同化外部信息,他就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的认知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进而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立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得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特点。

1.2其他学者的建构主义

在皮亚杰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认知过程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作用。所有的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创造了条件。

2建构主义与当代学习理论的关系

2.1当代学习理论的要素框架

尽管对什么是当代学习理论还存在分歧,但就其一些关键性的要素,还是获得了比较广泛的认同(Duffy&Jonas—sen,1992;Perklns,1992;Resnick,1996;Willis;1998):情境、建构、专注、能力和共同体是其关键性和共同性要素(Trilling&Hood,1999)。根据这些要素,我们可以描述当代学习理论的要素框架,如图1所示。

2.1.1情境:注重基于情境的学习

学习的环境条件,如客体、人、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至父重要。知识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并不容易实现。教学实践要求真实的学习任务与现实的条件相匹配,对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以便为发现、探究、设计、实践、教学探索和建构提供更多、更广的情境化机会。

2.1.2建构:注重心智模式的构建

构建心智模式,就是同化、顺应新经验一一当新经验与心智模式不“相符”时,就必须顺应变化,重构心智模式。重构活动包括“实际的”建构(如搭积木等)和“虚拟的”建构(如在纸张和汁算机屏幕上绘画,通过模拟SimC中进行模仿等)。学习中的设计、模仿和建构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仪支持完成学习中的建构、模拟和设计任务,而且为学习者履行木来的知识工作提供了方法上的准备。

2.1.3专注:注重内在动机的激发

就学习的效果来说.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重要。如果学习者能真正关注自己的学习任务,就可产生高效的学习结果。知识时代要求学习者、工作者充分发展自立、自主和自我激发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难题,为棘于的、复杂的问题寻求答案,所以,教学应当充分注重学习者控制目的或日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2.1.4能力:注重多元智能的发展

能力闪同的爱好偏向而不同,智力因不同的行为类型而相异。不论是R.Sternherg的一l元智力理论,还是H.Gardner的多智能理论,都强凋r_多种学习方法与多种学习风格多种理解表达方式匹配的重要性。无论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是不同小组的协作,或者是为不同对象进行服务和产品的时尚设计,都能从多种才能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最大的益处。

2.1.5团队合作:注重学习团队精神的作用

学习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实践共同体对知识时代的学习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小组瓦动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特点,同伴、指导教师之间的关系、小组文化以及工具、条件和技术的环境影响,为学习者顺利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时代的学习、工作,通常需要运用协作学习基于整个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从不同的实践共同体中学习可以得到相关能力的训练。

2.2建构主义与当代学习理论的本质一致性

情境、建构、专注、能力和团队合作五个基本要素不仅反映了当代学习理论的基本精神,代表着当代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走势,亦即任何包含上述五个基本要素精神的学习理论都属于当代的学习理论。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碑论与上述五个要素的内涵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因此在一定的意义E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学习理沦的同义语。建构主义学习理沦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再也不是传统教学那样,只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最后经过学生死记硬背地“深加工”。拷贝到试卷上,也算是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回过头想想,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模型是什么?时间生活中的知识应用更是迷惘。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对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模式正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新型的教学结构和方法的体现。

3.1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特点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图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倾向和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起能充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所以,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新的学习理论作为支撑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再取其精华理念,与体育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本质的区别,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等四个方面的转变。

3.1.1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体育教师由原来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生产者、服务者、学生主动建构锻炼习惯的促进者,进而抛弃“拧螺丝帽”的传统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锻炼方式。

3.1.2学生地位的转变

在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应付体育课的学习,变成了学习过程中的新型劳动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模仿者,变成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求索者;学生的健康体魄也不再由他人主宰,变成增进健康的设计者。

3.1.3教学过程的转变

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将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或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商讨会话、团结合作、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

3.1.4媒体作用的转变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3.2“支架式”体育教学模式

“支架式”体育教学,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一种理念框架,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而搭建的“情境平台”,站在这个“情境平台”,经过教师对问题的分解,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逐步深入。追根溯源,这种教学模式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按照“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可以把解决问题分成两个水平: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第一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这里所说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支架式”体育教学模式,就是不停顿地把学生从第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支架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几个组成部分:(以直道跨栏跑教材内容为例。)

(1)搭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教师先配合挂图、示范动作建立直道跨栏跑的概念。)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概念框架中的节点。(教师可以鼓励素质好的学生试跨2~3架低栏,真实体验一下跨栏跑的技术,同时也感染了其他学生,使他们逐步有“别人能跨过,我也能行”的强烈欲望,从而对跨栏充满信心,为下一教学环节奠定基础。)

(3)独立探索或分组探索——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独立探索,也可进行分组探索,在学生探索中教师可以给予指导,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大一点,以后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一阶段要换成标准的跨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最好是身体素质较好的和身体素质一般的穿插分组,让所有学生按照挂图和示范进行动作的模仿,不要求动作规范,只要能跨过栏就好,在学生自己感受动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适当的帮助,提示并示范学生注意感受摆动腿、起跨腿的跨栏技术,同时注意保持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4)团队合作——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生初步感受完跨栏动作后,教师可以安排他们休息几分钟,在短暂的休息中要进行讨论,让自告奋勇地说出跨栏的感受,把这些感受整合在一起,也就说明了此次教学存在的问题。讨论结束后,趁热打铁,教师再重新做完整的示范动作,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跨栏跑的基本模型已基本建构,也为后来的巩固、提高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3“抛锚式”体育教学模式

“抛锚式”体育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让学习者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应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最好、最可行的办法莫过于让学生走进生活环境去直接获取经验,而不是简单地聆听别人(例如教师)的讲解。

“抛锚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几个组成部分:(以足球教学中脚背正面颠球教材为例说明。)

(1)创设环境——使学生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关于足球运动,学生最熟悉的明星莫过于巴西队的罗纳尔多。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导人情境:同学们,大家喜欢罗纳尔多吗?你们是不是希望能像罗纳尔多那样脚法细腻地运球、传接球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足球运动最基本技术——脚背正面颠球开始练习。)

(2)确定问题——在上述的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所选的事件或问题就是抛锚教学中的“锚”。(这一环节教师要讲解并做出标准的脚背正面颠球师范动作,然后确立几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①颠球的用力问题;②触球的部位问题;③身体的重心问题。)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给学生以解决问题的线索,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学习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这一环节教师要告诉学生脚背正面颠球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不要求颠球有多么标准,尽量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自己的问题。)

(4)团队协作——讨论、交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一阶段教师可将学生两人分成一组进行面对面颠球,就刚才自己探索出的问题进行互相交流,避自己之短,学别人之长。最后集体进行交流,指出脚背正面颠球动作的共同缺点,从而对脚背正面颠球技术进行完美建构。)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的是实际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由该过程就可以直接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不需要进行独立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测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篇7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原则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它突出主动建构的学习方法,提倡走同化和顺应的学习路径,强调情境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些原则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有诸多启发,它有利于发挥师生积极主动性,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原认知能力。

一、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是由多学科交叉渗透、杂交而生的产物。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恩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建构主义强调世界的客观性原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建构主义在关于人与客观世界的的关系问题上给出了经典的阐述,它认为世界所赋予个体的意义完全由个人决定,人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人的认识的本质是认识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自身的经验能动地建构他对客体的认识,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由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因此,每个人的经验是有差异的,从而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不是去发现独立于他们头脑之外的知识世界,而是通过自身的经验世界,重新组合,建构起一个新的认知结构,具有建构性。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原则主要内容是:

1.突出主动建构的学习方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既不是通过感官也不是通过交往接受的。知识是由思考的主体积极建构的。个体认知的作用就是适应的方式,即在词汇的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其目的是适应或生存力。认知服务于主观经验世界的组织,而不是服务于一个客观的本体论实在的认识。建构主义坚持认为人们定义的所有的知识仅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思维的主体只能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他的知识。所以,建构主义学习主张一种基于个体能动性的主动、自觉、自我组织的接受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它要求学习主体充分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各种现象的把握、分析、组合,积极主动地去探寻客观世界的奥秘,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2.提倡走同化和顺应的学习路径。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并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只是学习的基础。

3.强调情境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离不开一定的情境,知识也总是在~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脱离情境的教学必然足枯燥无味,只有把学习者嚣于真实的情境中,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习者掌握并学会应用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4.主张互动性的知识构建方式。语言是知识的文化积累、传输和表征的基本形式,对各个领域中任何问题的表征需要经过社会性的相互转换才能获得合理性。知识是在学习者进行的为他人所知的建构活动中获取的。而这种知识建构需要借助于语言和对话。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原则强调人的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互动之中。认为语言的功能并不体现在其真理定向性中,而是体现在过程的关系之中。即我们使用语言并不是用其作为一种反映世界或表达自我的手段,而是作为我们“在一场游戏中的行动”。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过程遵循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原则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原则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得以建构以及什么是理想的学习环境等。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对于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1.能够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和灌输,而是知识的加工与转换,是运用各种方法促成认知主体发生主动的知识建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介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学环境和和教学任务应该是真实的。

2色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强调把“理解的认知过程”和有用的“意义建构”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原则非常重视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所学内容的建构。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景的创设,使每一个学习者的智慧通过“合作”和“会话”化为整个学习团体所共享的智慧。

3.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原认知能力。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或外显行为的改变;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习者的学习建构是多元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而是受社会环境影响,应该与他人协商并达成一致。学习是为了保持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而不是为了追求真理。 三、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原则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以学生为中心。意象造型介于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臆造、写实与抽象之间,具有最为开阔的自由表现空间。因此,探索和研究意象造型在素描教学中的操作方式对于挖掘学生的综合艺术创造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意向造型的素描教学中我们将有关人物、景物、动物在各个场景下的状态排列出来,并将这些信息分类整理。然后教师提出各种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作回答说明。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以造型写不写实,准不准确,去规范和束缚学生的个性和激情,而应该释放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客观物象,将生动、鲜活作为绘画的基本要求。只有感动自己的东西才能进而感动他人。要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创作和生活,发掘和表现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课堂上,照一定的规则,大家轮流发言,而后是评比、总结。总的来说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要学生们开动脑筋把自己融入具体角色环境中去。

2.设计情境。建构主义薛系设计原则指出情感(与乐趣和恐惧的交往)以及个人的认同对学习内容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合作学习、在复杂的学习情境中同错误的交往、自我控制和使自我经验服务于学习等要求都超越了理性。素描中情感是意象造型的内在驱动力,夸张和变形是意象造型的语言和特点。夸张是一个度的概念,任何一件写实的绘画作品都不免要进行形象夸张的艺术处理。常人一般面对于夸张程度较大的艺术形象才能意识到其夸张,意象造型应该是比较明显的夸张。但夸张的形象仍不会失其原始形象的本来面貌,而变形则意味着质的变化,是在原始形象基础上作根本的改变使其彻底成为另一种形象。意象造型注重作者情感的表达,它放弃纯客观地再现,主要是画家的情感和审美心理需要所致。它不仅是表现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喜、怒、哀、乐,更是画者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关切和体验的表现,同时也是画者审美情趣,形式美演绎能力,画面整体把握能力的体现。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各种媒介来获取信息的方法。通过课前给学生设定任务,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画家的素描资料,比如:席勒、梵高、毕加索等。课上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感受做出评价。

3.协作学习。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意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建构意义。素描要培养的基础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能力。素描要在艺术的感知能力、艺术的评价能力、艺术的创造能力,以及相应的交流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诸方面培养学生。因此素描教学不仅是对素描材料的认识和技巧知识的应用,还包括由不同的艺术观念对素描提出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诠释方式和内容。现代艺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绘画形态和艺术观念,艺术能力的指向也趋向多元。笔者课前先把学生5~6个人一组,分成若干组。要求学生课下合作分工去完成课前布置的搜集信息的任务,课堂上分配的任务也要求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共同讨论,通过交流和协商达成最佳方案。在方案完成向全体同学陈述时,与其他组成员之间的问答以及竞争都是一种协作学习。学生们普遍认为,协作学习使得自己的思路拓宽,并且锻炼了个体的协商以及会话的能力。

篇8

[论文摘要]文章讨论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案。建构主叉学习理论关于知识、学习和教学的阐释给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范式,对改变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引言

电子商务课程是指电子商务概论及电子商务实务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它是电子商务专业和经济类、管理类及与商务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电子商务课程本身实际操作性很强课程发展十分迅速,涉及学科范围比较广所以以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易把握另外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参差不齐也给电子商务类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各专业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普遍是教学内容侧重电子商务的原理性、理论性知识缺少有针对性的、实用性的教学应用模板方案,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深入了解电子商务.导致缺乏对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无法保证。因此.要想使学生学有所得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改革十分重要。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活动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动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这一理论给学习和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对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极具启发意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源于皮亚杰(JPiaget)的认知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建构主义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注重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学习者的知识不是被动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而获得的。这~理论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知识学生和教学给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参照。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r隋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一顺应一同化一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1lE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Et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他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

4.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他们不仅必须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这显然是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宗旨紧密相吻合的。教师必须创设~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培养学生评判性的认知加工策略,以及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教师应认识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I标。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因而,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懈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机会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

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它最好的效果是与协商过程结合起来。

三、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存在的困境

电子商务作为~门新兴的并且在不断快速发展的学科,进入高校作为一门教学课程的时间并不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是困扰电子商务教学的最大问题。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课程,它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涉及到了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学科综合、文理渗透、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对讲授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同时具备电子商务所涉及的各学科领域相应专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很少见。目前我国高校中,进行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管理类、贸易、计算机应用专业类的教师。应该说这三类专业与电子商务的关系非常密切,由这些专业的教师讲授电子商务比较合适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来自于上述三个不同专业的教师.由于各自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实际教学侧重点也不一样.往往重点讲授自己所擅长的部分。

2教材建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是一个成长中的领域,电子商务教育与电子商务实践处于同步发展阶段,教育者与管理者面临与受教育者几乎同步学习的境况。教材内容经过漫长的编写、编辑、印刷、发行等过程.己经滞后于实践特别是书中某些网站的实例运用部分经常因过时而出现无法打开或己完全改版的现象,对教学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大。 3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单一。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电子商务知识的多样性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创新。电子商务发展变化较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较多,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传统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由于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不但使学生难于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考核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都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又是必需的重要环节。该课程涉及到大量的概念,既抽象又不好理解学生普遍感到课程枯燥乏味。因此学习兴趣不浓.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过多,实践过少.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只是听到~些概念性的知识,虽然也使用过相应的模拟软件来熟悉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但学生还不能完全独立进行操作,还没有把所学到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根据这样一种知识的哲学观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学生知识的形成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意义,意义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经验问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新世纪的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具有反恩与批判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建构主义教学意味着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的改变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成功适应自己的新角色。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即通过电子商务教学学生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收益。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自主权。学生不仅应该确定所要学的问题而且必须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拥有自主权,学生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激发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传统的教学计划特别强调学习目标,但不幸的是,学生通常并不接受这些目标.而只是关心能否通过考试。因而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某种学生能够感觉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学习动机自然就会激发。

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要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彩实验教学或实验演示教学。因此学生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CA服务器模拟银行系统等。这可以为学生试验和教师演示提供系统支付如在学习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时需要为学生建立一些典型的B2C和B2B案例站系统.让学生进行操作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学生在经过这些实际操作.实践参与后就能切实掌握基本技能,更深刻地了解理论知识.为以后实院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范式。许多建构主义者都很重视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I的作用.社会性建构主义者尤甚,主要有两种教学模式合作学->j和交互式教学。合作学习是前深受研究者重视的一种学习形式其共同之处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队中开展学习.帮助.以学习某些学科材料。合作小组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交互式教学就是打破传统教师教一学生学”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紧扣教学任务目标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方交互式的教学合作学习方式.它是信息技术和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在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中.首先在常规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模块主要包括书本内容的讲解、提问、论证等方式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使得学生了解理论知识通过思考、分析和解答教师的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不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而应该同时关注现实中最新的电子商务发展及应用实例.做到与时俱进例如,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这个章节书本的统计数据都是该教材编写的年份之前的数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给学生补充最新的数据,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状况。

其次要注重学生主动发展,倡导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变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于是在课堂中采用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讨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同伴教学等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电子商务安全“这个章节让学生分享自已的计算机中毒的经历、或者对网络犯罪进行讨论加深他们对于电子商务安全的体会等。

篇9

关键词:供配电技术 构建主义 主题发散法 供配电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173-01

1 构建主义学习观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对皮避杰等人的早期构建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构建主义从角色本身、观念化结构等互相的关系围绕这样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它们是谁?它们的目标是什么?他们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学习的模式种类主要涵盖两个方面:全景传输转述和知识构建。全景传输是指学生以既定结构接受知识,即固化思考模式,阻碍个体参与自主学习的模式。全景传输模式主要是教师对材料和内容的传输,是与表面的而非深入的学习方法联系起来的。而构建主义者认为学生需要发现、检验、构筑,共同构筑和再构筑新知识,然后应用。安东尼指出:学习者不再被看成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构筑者,“学习就是知识的构筑的过程”,“重复是为了构筑和领会”,从而更好的理解。

因此,将构建主义理论引申到学习中来可知,构建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性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基于构建主义的教学法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要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角色是帮助者,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 供配电技术课程性质

《供电技术》课程综合性强,包含内容广泛,各章节从内容上相对独立,如果没有一明确的课程目标贯穿其中在学生头脑中只会形成零散片面的概念不能构成供电系统的整体概念,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明确是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有了课程目标,可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为此,我们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提出以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为课程的总体目标,将各章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每一章节在供电系统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最终建立起供电系统的整体概念。《供电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如果采用单一的课堂教学手段,现场的一些知识无法形象直观地传达给学生,不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 主题发散式教学法在供配电技术中的实施过程

3.1 主题发散式教学法的思路(图1)

3.2 主题发散教学法在供配电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现如今的供配电的发展情况,给出一些相应的主题,比如说:国内、外变电所的发展情况;高、中压开关设备的发展;低压开关柜中应用的智能型低压电器;国内、外变压器的现状及发展等一些和现实紧密相连的主题。这样一来,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的新设备、新技术,了解供电发展前沿的有关知识。学生对新设备、新知识表现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向老师借阅这方面的资料;有的学生上网查阅,下载了资料,并在同学间互相传阅,有的还将资料提供给老师,共同商讨。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们给定了单相接地短路的SIMULINK仿真与实验设备相结合的综合性课题,通过学生的查阅资料及顺利完成任务的过程,使得大家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同时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

我们从教学实践的结果看到,该项目所最终实现的成果与理论波形一致,结果正确。于是,我们便应该在这个主题下进行深入的发散思考,还有很多工作我们必须研究,才能更好将知识进行贯通与融合,总结起来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深入。

(1)我们从结果不难看出,在电流波形中波形不光滑,存在一定的谐波。于是,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进行谐波的分析与控制仿真。

(2)我们设定的实验是双回线路,那么我们断路器的选择除了使用已知的开关外还可以使用别的开关来替代吗,结果会如何呢等。

4 结语

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积极应用原有知识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学生应根据情景交互和社会撩作去认知事物,解决问题。在这一全新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提出在《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以该理论为基础的主题发散式教学法。通过在规定时间内的反复参与主题的学习与指导,使学生在查资料过程中将知识得到提升,在搭建模型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也能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认知。总体看来,该方法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顾锡涛.授之与渔还是鱼: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美国成人教育教学案例[J].成人教育,2011(11).

[2] 李娟,曲颖,耿忠德.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与基于网络的包装材料学教学应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6.

篇10

关键词: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

古人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教育名言,它揭示了教育工作中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教师的使命,将学生领进学习之门,起引导作用;二是学生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的学习,主动去学习,发挥主体作用。这两个问题反映了当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现在教育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学伴;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幕后的导演;教师不只是学生学习上的良师,还是生活上的益友。只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一、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思想是行动的种子。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多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让多数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要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变成真正的自主学习,首先就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因此,我们就要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的空间。为此,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加强民主文化建设,转变学生的传统思想观念

例如,墙壁文化,让学生自取班名,自制班标,自定班训,划分墙壁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自己空间的主人,自行管理;班会,让学生依据学校安排的话题(如安全),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音乐),自己设计班会主题,自己主持。通过这些来转变学生传统的思想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播下自主学习的种子。

2.创建民主学习课堂,增强学生的自由学习意识

教学中要结合时政热点、生活实际,提供历史资料等,创设讨论情境,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甚至展开辩论。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自由学习的方法,有“同伴教学”“分组学习”“探究训练”等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其自主性、创造性和探究精神。

3.引进民主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能力

班级里要制订较为详细量化细则,每月让学生自我测评和小组互评,选出班级“每月之星”,进而送报学校参选“校园明星”,并作为每学年评优评先的依据。通过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意识。

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想学”意识

学生想学,因为有动力。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哪个学科成绩就相对较好。虽然这并不绝对,但至少说明了学生喜欢老师,就有了想“为老师读”的动力。现在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麻辣教师”。这些教师和同学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学生甚至因为和老师比较亲近,对老师直呼其名,或“某某哥”“某某姐”相称。学生对老师,一点敬畏都没有,至少麻辣教师的学生不会怕“看不告诉你家长去”这类的威胁了。因为他们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尊重与平等。

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是体现在人格上的平等,无论学生家庭贫富、成绩好坏,老师都要一视同仁,同等尊重与关爱。教师不能以财富拉关系,嫌贫爱富;不能以成绩论英雄,重优蔑差;更不能随意辱骂学生,使用“猪”之类的字眼。其次是在学问上的平等,虽然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要强于学生,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发扬“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当仁不让于师”的求学精神,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乐学”意识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讲的是“乐学”问题。如何让学生学得快乐呢?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1.深入了解学生,从内心深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多地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备受父母的溺爱、宠爱,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如自私、自大,讨厌学习,遇到事情缺乏自信,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影响。因而我们应深入了解学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及家长对学生的态度,对学校的要求。在走访了解过程中,使我们能够及时发现一系列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去引导他们解决问题,避免悲剧的发生,并尽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真正从内心深处与他们交流、沟通。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他们,鼓励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只要师生间做到了真正理解,获得学生内心的认同,他们就会把学习看做是与朋友共同在做的一件快乐的事,乐于去学习。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课堂形式,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我把“我爱记歌词”“一站到底”等一些知识性的电视节目形式搬上了课堂,改编为“我爱记史实”,进行史实填空比赛,或创设两个情境词,让学生依据描述填写历史事件或人物等,进行知识的温习与巩固,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此外,我们还可以经常利用情境、对话、协作、角色扮演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