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的现状与前景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行业的现状与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械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篇1

关键词:工程机械;发展前景

1 工程机械的范畴

工程机械是中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它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产、农林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世界各国,对这个行业的称谓基本雷同,其中美国和英国称为建筑机械与设备,德国称为建筑机械与装置,俄罗斯称为建筑与筑路机械,日本称为建设机械。在中国部分产品也称为建设机械,而在机械系统根据国务院组建该行业批文时统称为工程机械,一直延续到现在。各国对该行业划定产品范围大致相同,中国工程机械与其他各国比较还增加了铁路线路工程机械、叉车与工业搬运车辆、装修机械、电梯、风动工具等行业。

2 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概况

2.1 发展规模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形成能生产18大类、4500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蓬勃发展活力的重要行业。中国生产工程机械产品规模以上的企业约有1000家,其中外商独资合资企业130余家。

2.2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及增长幅度与GDP、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行业景气度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基本上呈同步正相关的关系。

2.3 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现状

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中国政府随后出台了十大投资措施和4万亿元投资规划,再一次表明了政府通过加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有利于工程机械的国内需求。在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下,扩内需促工程机械发展态势回暖。

金融危机之下,工程机械行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工程机械行业呈现回暖态势。总体来看,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进入了低速发展的阶段。

3 未来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前景

关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前景,总的看来是乐观的,预计以 8-10%左右的增速发展,还应该持续10到15年,最终应该稳定在20000亿左右的销售水平,理由是:

3.1 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拉动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目前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拉动的,而大规模基础建设,从目前的势头看,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能源、城镇建设、住房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规划看,建设规模、投资强度都很惊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目前仅47%左右,到2020年要提高到55%以上,届时城镇人口将达到7.8亿,大约增加1亿人口进城,需要住房236亿平方米,年增刚性需求5.8亿平方米,其它新增道路、公共设施数量之大可以想象。而随着闹道理成本的提高,施工机械的使用比例也必然上升,因此市场容量还是相当大的。

3.2 基础建设之后的发展空间

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看,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在经济水平全面提高的情况下,道路养护、园林作业、小型建筑工程所需的小型功能工程机械将很快发展起来,在欧洲,小型挖掘机的销售很早就超过了大型挖掘机。所以我国即使大规模建设基本完成后,工程机械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保有量,不完全统计有450万左右,但是如果按照人均货地均计算,我国人均使用的工程机械,或每平方公里所拥有的工程机械数量则不是很高,比一般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荷兰,丹麦都很低,说明我们的施工机械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篇2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制造业;问题;解决措施

机械行业是属于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中一个重要的产业分支,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的支柱性作用决定了它的生产发展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住房、日用品消费、钢铁建筑等等方面,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辆“马车”。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够按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而机械自动化主要指在机械行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对生产对象或加工对象进行连续自动生产,达到优化高效的自动生产过程,加快生产与投入物品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运用机械自动化的技术进行生产或加工,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整体的制造和生产效率,该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影响到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机械行业进行制造和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1.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1.1机械自动化的管理应用及问题

机械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依靠机械的方法实现自动控制的一种技术。目前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且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但究其管理应用模式来看,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管理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使得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效果良好。在我国许多机械工程企业中对自动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技术应用效果不明显,管理过程也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自动化技术仍处于刚性自动化阶段,使自动化仅实现局部形式,造成生产发展限制。与国外的柔性自动化管理以及智能自动化管理相比较,我国自动化管理缺乏不断的创新,使整体机械自动化技术更新过慢。

1.2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对于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的管理,既缺乏技术人才的培养,也缺乏对技术人才的管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专注于此方面的技术人才培养不足,造成人才匮乏现象。另外是对技术人才的管理,在人才培养上我国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教育,使人才缺乏技术实践经验,直接造成了对人才全面发展的制约,对开展自动化技术应用也有着制约影响。我国的机械设计水平没有大幅度的提升,使得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出现了停滞现象,这种现象直接使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呈封闭状态发展,造成发展状态不平衡。

2.改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措施

2.1实现“以创新科技为导向”的机械工程自动化

从我国的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出发,着眼于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要求,高举科技与创新两面大旗,自主研发机械自动化技术和有选择的进行技术的引进。国家发展要靠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力从哪里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自主研发方面,以创新科技为导向,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国际和企业联结一心,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部门进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创新研究。在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方面,从我国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性的采购,做到不盲目不跟风,以有效性和实际运用情况为准则,结合传统设备和先进机械自动化的不同特点,进行互助使用。

2.2利用先进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

目前,在制造业方面,我国同发达国家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没有实现高度自动化,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基础技术储备不足,我们应该努力消化吸收国外成熟的技术和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当生产较大量的零件并需要流水作业时,仍然以半自动为主。针对成品生产时,我们应该采用引进先进设备,广泛利用先进的机加设备,从而实现机械加工高度自动化,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良好的经济性。针对单件小批量生产,应该推广成组技术人手,适当发展采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的应用。另外,自动化的应用并非是简单复制,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应该有区别的进行侧重和优化。信息化、新材料等上游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会带给我们提供更广阔的追赶和发挥的空间。新一代自动化技术向PC化和开放式结构发展;驱动装置向交流、数字化方向发展;通讯方式,向数字网络化发展;自动化系统在控制性能上向智能化发展。随着工业自动化进程的大力推广,智能化将在工业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3注重高技术人才培养

坚持走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加大机械自动化教育体系的发展、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加强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在人才培养中要加大教育体系建设,从教育着手,加大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教育投入。同时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积极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工学结合”理念,使专业人才在接受理论教育阶段接触机械自动化实践。通过教育机构与校外企业的联合合作,可以保证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目前专业自动化人才空缺现状,要结合科学理念进行培养和管理,在吸纳人才和应用人才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人才潜能挖掘,实现机械功能自动化技术创新,人才发展推动我国技术革新。

3.结语

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道路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应该坚定信心,从国情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出发,以科学创新为导向,加强绿色和低成本标准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加快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脚步。 [科]

【参考文献】

[1]聂海波.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2).

[2]刘洋.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

[3]刘树忠,李艳梅.工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技术浅析[J].民营科技,2010,(4).

篇3

中图分类号:TH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015-02

0引言

全球纺机投资额在2003-2007年间曾经一路攀升。但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纺机贸易开始下滑。2008年全球纺机制造商的贸易额缩减程度从3到66个百分点不等。2008年,中国的纺织机械行业的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在近10年内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在2009年的上半年,这种下降的趋势没有改变。通过对中国纺织机械设备行业协会经营的1020个国营企业的综合商业统计,在2009年上半年,纺织工业完成了218.67亿元的工业产值,同比下降了6.40%,其他的经济指数也出现下降,中国的纺织机械行业成为纺织工业所有的专业部门当中唯一一个出现负增长的行业。

1我国纺织机械发展现状

1.1 纺织机械应用广泛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的发展,中国现今已成为纺织机械的生产大国,品种繁多,数量巨大,纺织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自不必说。特别是加入WTO后,作为世界的制造品加工中心,中国更加注重出口纺织品的生产效率、质量和售后服务,并借助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在纺织机械上推陈出新,促进纺织品的销量不断攀升,以抢占国际纺织品市场份额,据保守估算,中国当前在国外的纺织品销售占有率已愈45%,而纺织机械的专业性、可操作性和便利性,更让纺织机械在未来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纺织机械自动化增强在纺织工业中,越来越多的纺织机械生产企业开始探索并生产和推广应用自动化纺织机械,自动化纺织机械将机械与自动化相结合,既减少了操作的人力、物力,又切实有效地提高了纺织机械的利用效率,现在虽应用得不太广泛,但其良好的研发趋势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已让越来越多的纺织品生产企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2纺织机械前景研究

虽然纺织机械在我国发展态势良好,但是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中小企业过于集多,高度分散,具有领导和领航作用的极少,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例如,我国细纱机生产企业有20多家(包括规模以下的小厂),粗纱、并条机生产企业也有十几家,而意大利、日本、瑞士等国家同类产品制造企业最多两家,第三家都找不到;织部机械也是如此,有几十个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类织机,机型多而量不大,年产接近千台剑杆织机的企业只有几家,多数企业也只是年产几百台,特别是生产喷气织机的多数企业每年有生产几台的,几十台的,而百台以上的只有1家。由此可见,意大利、日本、瑞士等工业化国家的纺织机械企业集中化程度很高,技术先进,生产效率也可见实效,已形成综合产业群,长期经历计划经济的中国,也应该考虑以下如何让我们的产品进行升级、并在硬件条件上迎头赶上这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了。

2.1 发展高新技术虽然,国内纺织机械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其在机电一体化、操作自动化水平上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国外高新技术的垄断仍对我国的纺织机械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压力。例如,我国纺织机械中的粗纱机在纺织细沙时会产生25~30的机械波;又如,USG配套的输出速度不理想,从而导致纺织出的棉条不匀整……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要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提高纺织机械的有效利用度,我国纺织业应该将纺织机械的高新研究提上日程,同时鼓励纺织生产企业增强自身科研能力,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生产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机械,以便对纺织机械进行更新换代,不断创新,保持纺织机械业的长盛不衰。其中,建立纺织机械研究中心、培养专业研发团队不失为一良策,当然,必须保证该研究中心能够引进纺织机械各专业的高端人才,打破人才分散和相互封锁、各自为营搞研发的局面,并集中人力、物力开发,提高我国纺机研发的效能;另外,发达国家每一代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纺织机械,均是由由首席设计师应对负责研发,首席设计师一旦招标定夺后,有明确的项目总责任,责任权利十分明确,如此人才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新颖纺织机械的创造,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2.2 延伸纺织机械产品的系列性尽管我国的纺织器械众多,品种也不少,但大多机械都是孤立存在的,各有各的使用功能,这样不但占用场地,而且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如何加强纺织机械内在的互通性和关联性,推出纺织机械系列产品,更有效地推出横向延伸的纺织品,是当前的工作重点。由此,我们在提高纺织品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更需要在纺织机械的综合利用和一机多用上下功夫,发展延伸通用纺织机械和专用纺织机械,做好纺织机械的标准性、专用性和系列性,促使不同材料、不同工艺均能得到良好的运用和发挥,增加纺织机械系列产品的多样性和系列性。

2.3 整合优化纺织机械产品推广模式整合优化纺织机械产品推广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整合利用资本市场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国内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在纺织机械上的不合理运用,造成了部分企业的恶性竞争和惰性思维,使得国内真正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纺织机械企业少之甚少,大部分企业也只是简单的“加工制作打工者”,不具备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其资金链一断,企业也将会面临整顿和破产。由此可见,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并未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而资本运作在纺织机械中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积极引进天使投资或者外资,不断加强内部调控和产业投资预算,并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和资本金利用提上日程,切实有效地将纺织机械再生产和利用作为自身优势工程来抓,方能避免没落和重组并购的不良后果。

二是加快实施出口重点策略,虽然,我国的纺织机械主要出口亚洲地区,但欧美等地对纺织机械的需求正呈增长趋势,但这些国家对纺织机械的要求更高。因此,我们一手抓纺织机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一手就要抓住国外市场占有率,实施出口梯度化管理策略,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变和贸易范围的逐步扩大。虽然,我国的机械产品水准较发达国家仍存在一些差距,但也比亚洲其它国家占有优势,尤其是我国的面纱设备和印染设备,自古就享誉中外,我们可以凭借我们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价款产品的梯度转移,并在其发生过程中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当然,这其中离不开学习和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优良设备,以便不断总结和改进自身产品,寻求技术升级和行业支撑。

2.4 建立纺织机械信息体系正如市场其它产品一样,纺织机械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应用,也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其中,建立各种具有推销机制,以商会和展会为推广平台,引领新机潮流,演说和推销新产品,指导客户安装、试用、护养和维修保养,即使收集和整理来自市场和客户的意见和建议,除自身总结和吸纳外,还要向研发中心反馈改进的信息体系,为下一代的研发积累经验和提供参考。

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物质基础,其技术水平、质量和制造成本,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发展。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经过60年的曲折发展,已成为门类齐全、满足行业需求、具有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发展非常迅速。2008年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26.4亿元,同比增长4.9%,毛利润为40.7亿元,同比增长9.6%。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8.67亿元,同比下降6.40%,但好于预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机械生产国家,中国可提供的产品最多样化,数量也最多,但近年来中国进口也在高速增长。具体而言,喷气织机,无梭织机,针织圆机,袜机,棉花加工机械进口都出现增长态势。这意味着,中国纺织机械需求仍然强劲。全球纺织品生产将重点转移到中国内陆,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中国将成为世界纺织机械最具潜力的消费国家。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克服这些差距,中国纺机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纺机基础件设施,引进国外纺机技术,差别化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支持纺机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未来纺织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快速地进入传统产业,为纺机行业带来了新的生产力;二是经济全球化迅速改变了世界纺织工业的产业结构,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机遇下,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重点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要用世界最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武装中国的纺织工业,通过与世界纺机制造商的强强联合来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将和世界各国纺织机械行业加强互补与合作,实现“合作、发展、共赢”。当今社会,“绿色纺织”已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主题,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有效防治污染的技术设备逐渐受到企业的欢迎,而舒适、健康、可生物降解的环保型纤维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效、节能、环保型纺织机械成了新一代纺织机械的发展方向。值得高兴的是,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我国的纺织机械业在攻克大型成套的研发上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提高集中度、营造大型先进企业为产业链的制造加工体系,建立新型纺机推介营销体系,建立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体系,已成为大多纺织机械生产和研发企业的重头戏。

3小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口产品仍以加工生产型为主,而纺织品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纺织机械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新颖。在现代纺织工艺中,我国纺织机械发展态势迅猛,已进入了一个快速的成长发展期,它应用较为广泛,出口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然而其发展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于纺织机械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建立好的优秀的销售格局,才是其发展的最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振华.论纺织机械与自动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7).

[2]许为民,徐春园.我国纺织机械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科技.2008(1).

篇4

关键词:纺织机械;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的纺织机械行业在最近这些年发展最为迅速。目前中国已拥有全球约55%的纺织机和23%的纺纱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纺织机械工业将面临着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纺织机械行业应发扬自身优势并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确保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市场。

1 国内外纺织机械行业的现状

自从中国入世后,国内纺织企业抓住了这次极好的机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2000年中国纺织机械出口突破2亿美元大关,仅用了短短3年时间就实现了翻翻。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2005年中国纺织机械进出口总额接近40亿美元。业内专家估计,目前中国纺织机的市场容量大约在80亿美元左右,已经占到全球的30%,未来中国纺织机的销售额仍将继续保持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纺织机械的生产大国,品种之多、数量之大独一无二,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机械的制造中心。

2 中国纺织机械的研究方向与对策

2.1 发展系列产品

我国的纺织机械产品品种很多,而且不少类型的产品都具有其内在的共性和内在的联系,都有可能发展成为系列产品。发展系列产品应从纵向提高,横向延伸等方面努力,纵向提高要从数量的增加转向质量、技术水平的提高,努力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这是纺机行业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横向延伸是指发展纺织机械和专用基础件的系列产品,搞好产品的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使产品适应不同工艺、不同产品、不同纤维的工作要求,纺机产品系列化大有文章可做。

2.2 技术的创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产棉纺设备在优质、高产、提高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但是国外纺机厂商的技术垄断策略将使我国纺织业感到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国纺织机械特别是棉纺机械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日渐缩小,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据了解我国的自调匀整并条机即使与乌斯特的USG配套,输出速度超过400m/min,但开关车时纺出的棉条匀整效果不理想。又如悬锭粗纱机几乎都存在ICM机械波,在细纱上产生25~30cm机械波,这些问题已存在多年,亟待去探索和解决。纺织机械生产要更上一层楼,必须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体系,我们的思想和工作将会产生质的飞跃。我国棉纺织机械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换代,化纤机械的飞速发展,无梭织机的技术进步,都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重视吸纳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科技人员,企业才能拥有并不断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才能立足于世界纺织机械市场,才能保持企业长盛不衰。

3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的前景分析

3.1 加快实施出口的总体战略

我国的纺织机械主要出口地区集中在亚洲地区,许多国家也面临着产品结构的调整,高档、成套纺织机械的需求比重将会逐步扩大。配额取消后的受惠国将会成为纺织机械的有效增长市场纺织机械要抓住后配额时代的发展机遇,对于后配额贸易受惠地区要加快实施出口,扩大市场占有率。实施出口产品梯度转移策略,实现贸易方式的转变,是扩大纺织机械市场占有率的有效途径。我国的纺织机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土耳其等纺织贸易大国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我国在棉纺成套、涤纶成套设备和印染设备上均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加快实施产品的梯度转移,加大对上述地区的直接投资,大力实施出口策略,寻求技术升级新方式,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我国加入WTO后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又受到了来自发达国家技术壁垒新贸易保护政策的威胁,通过传统仿制手段和单纯的技术引进已经不太可能持续支撑纺织机械行业对技术的需求。因此要加快实施并购策略,向纺织机械发达地区的特色企业实施行业并购,直接获取先进、持续的产品技术,寻求技术升级新模式。

3.2 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内纺织机械企业普遍盲目追求发展成套产品,造成产品没有特色,市场重复竞争。而国外纺织机械企业多数只专注于某个产品或某道工序,在某个领域做成世界名牌。因此国内纺机企业不应盲目实现多元化经营,应该继续走“专、精、深”的经营道路,形成专业化特色。

3.3 有效利用资本市场

加大国有资本实质性整合,国有资本在竞争性行业应起到指导、调控产业发展方向的目的和作用。但是国有资本企业集团过多地具有行业行政公司的色彩,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龙头。缺少资产纽带关系的产业集团不能形成行业集聚效应,松散型的企业联合将迫使企业单兵作战,造成产品雷同、技术重复、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功能不突出,国有资本在竞争性行业的杠杆作用中没有充分发挥。纺机行业国有资本在技术上要成为自主研发的生力军,应该在产品上大力发展满足国民经济需求的成套设备,在资本上发挥调控作用,加大对行业的重组并购力度,指导产业投资方向。

加大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率,促进以产业为导向的兼并重组。同时大力发挥资本市场的膨胀效应,鼓励优势企业进行海内外上市,利用募集资金培育自身优势产业。

4 树立科学发展观,探索我国纺机研发新模式

4.1 建立纺机研究中心

当前,我国纺机产业科研机构的科研条件都很好,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既具有开发商功能,又具有研发样机的机构,该机构有权引进纺机各专业高端人才进入,打破人才分散和相互封锁,各自为营搞研发的局面,集中人力、物力,提高我国纺机研发的效能。

4.2 研发项目的专家负责制

发达国家一代代先进水平的纺机,都是由首席设计师为负责项目研发。首席设计师一旦招标定夺后,有明确的项目总责任,并选择各子项的负责人,且责任权利十分明确。这样的人才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参加项目的全体人员工作目标、责任明确,使纺机研发高级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4.3 建立新型的信息体系

建立各种具有推销功能,以展会和商会为平台,引领新机型潮流,推销新产品,指导用户安装、试车、护养和维修,向研发中心反馈改进的信息体系,为下一代研发积累经验。

5 结束语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出口产品仍以加工生产型为主,而纺织品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纺织机械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新颖。在现代纺织工艺中,我国纺织机械发展态势迅猛,已进入了一个快速的成长发展期,它应用较为广泛,出口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然而其发展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文章就是在此基础上对于纺织机械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建立好的优秀的销售格局,才是其发展的最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振华.论纺织机械与自动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7).

[2]许为民,徐春园.我国纺织机械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科技,2008(1).

篇5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方式逐渐由传统制造转变成为机械制造,机械化的生产不仅有效带动了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机械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起步较晚,应用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无疑严重限制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效能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其的研究,寻求优化、完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措施。

1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现状分析

基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机械工程自动化管理与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

1.1 机械自动化管理应用现状

所谓机械自动化技术,即是指依靠机械设备来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截止到目前,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也十分辽阔,但就管理应用模式的现状来看,明显还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在国外企业的管理应用中,机械自动化技术始终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应用效果良好,同时也在进行不断的创新[1]。然而,就我国机械工程企业的现状来看,很多机械工程企业并没有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引起足够重视,应用效果较差,管理过程也严重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明显还处在刚性自动化阶段,仅仅能够实现局部形式的自动化,这无疑对生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较之于国外智能自动化管理以及柔性自动化管理,我国自动化管理俨然还缺乏创新,更新速度过慢。

1.2 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

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管理方面,由于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将直接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然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机械工程企业不仅严重缺乏对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也缺乏对技术人才的管理,这就使得我国接卸设计水平长期无法实现大幅度的提升,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处于停滞状态。毫无疑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促使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处于封闭状态,导致发展不稳定、不平衡。

2 机械化工程自动技术的创新措施

基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进一步加强创新方面的研究俨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具体来说,主要需要在三个方面实现创新。

2.1 制定明确的战略方向

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绝不能依靠盲目的操作来实现。将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变成为机械工程自动控制是机械工程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在转变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方向与目标,同时也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与对策。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理念与技术,首先就要从理论上来不断丰富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2]。与此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对自动化知识的普及,让市场与机械行业的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另外,国家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以此来促进相关于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以此让机械自动化的产业链逐渐形成。当然,在明确发展方向的通俗,还需要将实际情况作为基本参照标准,确保自动化发展适应于多元化市场发展规律。

2.2 积极引进自动化设备及应用技术

较之于国外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上明显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之中,并没有真正实现高度自动化,相应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而基础技术的储备也长期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自身发展特点为出发点,来实现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突破与创新。

具体而言:目前,我国的机械生产基本上都采取着流水线作业模式,也就是以半自动化为主。面对这样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械自动化程度,我们就有必要积极引进更多先进设备,这不仅有效节省了人力资源,同时也有利于生产制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来说,无疑将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不是进行单一的复制,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侧重,以此来实现对不同特性产品的优化[3]。毫无疑问,信息化时代下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材料都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正在向着开放式结构发展,而相应的驱动装置也逐渐迈向了数字化。

2.3 实现高质量技术人才培养

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真正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前提与基础。在实际自动化建设过程中,理应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加大教育体系的建设,从教育入手,培养更多的专业自动化技术人才。当然,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坚持“工学结合”理念的基础上构建出“理论+实践”学习环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有技术人参与进来,以“理论+实践”的环境“感染”他们,促使培训工作的开展更具实效性,让现有技术人员的自动化意识与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强与教育机构的合作,通过严格的考核来从校园里招聘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机械工程企业自动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

3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形势

不可否认,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将不断推进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将因此而越来越广泛,逐渐在各个行业领域中普及,在不断创新的进程中逐步迈向智能化。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形势将受到该理念的引导,逐步走向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在信息化时代下,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必然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步趋向网络化。网络化的实现将促使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不再受到传统应用管理下所存在的各种限制(如地域空间限制等),让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与空间更加广阔[4]。基于此,将来我们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不仅要将相关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及系统工程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构造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体系。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由于在技术、设备、人才培养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要想进一步发展自动化,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与创新。我们相信,在如今这个现代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中,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将在各种外部条件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建亮,吕顽凯.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3(8):25-27.

[2]梁昌鑫,贾廷纲.工业自动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2(3):12-15.

篇6

【关键词】机械工程;智能化

机械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人们对于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人们像真正的走入机械行业,进行不断地挖掘。从科技的角度讲,现阶段我们处于信息化、智能化的阶段,机械行业也应该向这方面发展。人们早已经迈开了探索的步伐,机械智能化是未来的大趋势,相对传统相比较,融入了更多地科学技术,操作变得更加的方便。与此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阻力,面对于这些阻力我们要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阻力越大,对于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越重要,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那么向前更好地发展。下面这篇文章从很多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对大家在这方面的认识有所帮助。

1、当前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第一,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使得人们更加的关注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技术,在智能化方面慢慢的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于我国的特色相结合,慢慢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的智能化体系。第二,机械工程智能化成为我国企业未来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法宝。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机械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强,市场的大环境向好的趋势发展,机械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市场竞争状态,怎样能够获得企业的认可是当前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智能化是目前大家公认的一个发展的方向,想要收到更好的收益,那么就要不断地不断地提升智能化机械设备的质量。我国在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方面显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在机械工程智能化研究中还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水平存在严重缺陷,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就使得机械工程的精密度等各方面都有所不足,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步伐。第二,信息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现阶段思维操作采用的是模拟人脑,但是初级阶段有很多的方面还是不如人的大脑灵敏与机制,这样就要求我们进行不断地研究克服更多地苦难,使其更加的接近我们人的大脑进行智能化管理,这将是我们之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发展方向。第三,要不断更新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很多的企业经营者对于智能化设备的认识不够,很多人认为传统的设备更加适合工人,改为新的设备加大成本不投入,以此同时对于新的员工还要进行培训,这样使得智能化机械设备很难得普及。

2、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方向

2.1管理智能化。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中,企业管理者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在机械设备维护上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企业机械设备的过度使用或者没有达到使用年限。机械工程智能化管理是采用了分段式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起到了很好的溯源,具体的工作能够很好地具体的到达每个负责人,在整体的过程中通过生产销售有机相结合,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得到市场的反馈问题,在生产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方面的管理在人员方面有很大的降低,对于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监控的力度得到了增强。

2.2产品智能化。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也在不断进步,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改变,由传统的实用化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设备的关注的方面很多,对于功能与质量方面是必然的,与此同时对于设备的外貌以及质量也是非常的关注。对于某些数据要有自行分析处理功能,这样能够更好地调控。

2.3性能发展方向。2.3.1高速高精度高效化。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多CPU控制系统、RISC芯片,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此外,采取能有效改善机床动、静态特性等的措施,大大提高了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2.3.2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的方向发展。在机床换刀、转台等工艺实现的过程中呈现一步到位的状态,这样减少了中间换刀等工序,使得操作变得简单化,不再像以前那么复杂,大大的节约了时间,将是之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2.3.3实时智能化。现代机械的智能化与传统的智能化概念有着本质区别,之前的智能化是指通过人工调控来实现任务的自动调度与分配,并保证完成任务。但是现代的机械智能化则是指使机械按照人类的行为实现运行和自作,能够实现实时智能化。

3、加强人员培训

对于机械大家都是非常的了解,对于智能化机械生产来讲人们了解的就不是很多了,对于这方面的生产工作人员来讲了解的不是多。在长期调查发现,科研人才非常的匮乏,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很多的企业不按照正常的竞争渠道进行人才的招聘,但是又非常的容易被下一家挖走,十分的不利于企业的团队建设。这样的状况使得很多的企业面临困境。一些企业已经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对于基层的员工进行专业课的授课,使其进行充电,对于优秀的学员进行进一步的选拔,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针对于选拔的学员进行深造学习,目的就是日后成为企业的骨干员工。作为企业一定要加大奖惩力度,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针对于长期成绩不合格的进行相应的惩罚,针对于一直有意的进行奖励。组织一些与其他企业的交流活动,这样能够更好的增加大家的阅历。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非常的重要,现阶段的储备就是为了明天能够更好地拥有市场。

结束语

经济不断地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带动科技的不断地发展,科技也促进了经济的前行,发展现代机械就要跟紧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这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面临发展。上文针对于机械智能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针对于目前的状态,发展前景,以及遇到的问题,使得我们认识的更加的清晰。发展的大趋势是好的,遇到问题是正常的,但是只要沿着当前的发展趋势走下去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去的更大的进步。

篇7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液压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268

0 引言

液压技术,参与了机械自动化的能量环节,体现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中的作用。目前,机械自动化内,积极引进液压技术,实现了普遍化的应用,目的是优化机械自动化的环境,表明液压技术的重要性。

1 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中的运用

液压技术,运用到机械自动化的各个行业内,提高了机械自动化的生产效率。例举机械自动化对液压技术运用的典型代表,如下:

1.1 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行业内,液压系统是液压技术应用的具体表现。分析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实际状态,如:液压技术,面临着超大的负荷能量,再加上自身高能耗的干预,导致其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运用,得不到有效的发展,空间和运行环境,均成为限制液压技术运用的两大因素,工程机械方面,对液压技术提出了建设的要求,主要在元件和节能方面,投入有效的建设,工程机械内,为了提高液压技术的有效性,采用碳纤维强化塑料材质,保证液压技术在高负荷能量中的稳定性,提供足够的韧性条件,液压技术在实现节能设计的同时,提出了维修可靠性的要求,引进传感器、信息技术等,保证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自动化中的稳定性。

1.2 装备制造

装备制造,对制造环境有严格的要求,促使液压技术,同样面临着来自于制造环境的压力[1]。装备制造自动化中,液压技术为了适应环境的要求,必须全面建设液压技术,实现高精度、高集成的应用。液压技术,在装配制造自动化中,实现了创新,满足装备制造的自动化发展。我国对装备制造,有精细化的要求,而液压技术,提供了精细化的制造条件,保证装配制造的有效性。

1.3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中,提出了自动化的发展理念,全面采用液压技术,辅助实现农业自动化。液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涉及到大量的液压元件,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农业生产的环境恶劣,增加了液压技术的运用压力,而农业生产方面,对液压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科学技术,完善农业机械自动化中的液压技术,提高液压技术的实践水平。例如:农业生产中的静液压驱动,其为液压技术的典型代表,具备无机变速的优势,控制性能强,控制方法简单,有利于提高农业自动化生产的效率,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对静液压驱动的重视度,积极建设静液压驱动,改进液压元件的使用,促使液压系统,能够承受农业机械自动化中的生产压力。液压技术,需要与农业机械自动化中的其他技术相互结合,由此才能提高液压技术的运用效率,体现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中的效益。

2 机械自动化中液压技术存在的问题

机械自动化中液压技术的运用,不可忽略的存在一些问题,深入研究液压技术的问题,才能保障机械自动化的高效发展,同时以液压技术的问题为依据,推进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中的发展。

2.1 技术落后

液压技术,跟不上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速度,出现了技术落后的问题。技术是机械自动化液压系统的基础保障,一旦技术出现缺陷,表明液压系统出现的制约性。液压技术的落后表现,集中体现在液压元件方面,液压元件是机械自动化的核心组成,如果元件落后,就会干预液压技术运用的本身,在机械自动化方面形成缺陷,容易诱发系统故障。我国液压技术,落后状态明显,其在机械自动化中,也表现出了困难度,必须积极研发液压技术,不断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或配件,才能解决机械自动化中,液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加快液压技术的发展速度。

2.2 风险性高

机械自动化内,液压技术抗风险的能力非常低,导致运用方面的风险性升高。液压技术,本身存在很大的需求,其在机械自动化中的运用,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再加上技术单一的干预,更是增加了液压技术的风险,无法保障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中的有效运用。液压技术,在抗风险上,表现出了一定的需求,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应该结合液压技术的现状,研发抗风险的策略,积极采用创新技术,降低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中的风险,同时加强液压技术抗风险的能力,以免引起制造风险。

2.3 缺乏资金

液压技术,由于缺乏建设资金,所以缺少相关的配套设施,包括元件、设备等,都达不到先进的水平。资金缺乏,是制约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中发展的一大要素[2]。机械自动化中的液压技术,不仅缺乏资金,而且不具备优惠政策的支持,缺少政府扶持,在发展和运用上,出现了问题。我国应该提高对液压技术的重视度,支持液压技术创新,给与资金、政策上的支持,改善液压技术的研发环境,促使其可根据机械自动化的需求,建设高效、完善的液压技术,避免影响液压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改进机械自动化中液压技术的应用,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

3 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中的发展

机械自动化,为液压技术提供了运用的环境和条件。近几年,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也带动了液压技术的发展,促使其朝向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如液压系统内采用的水压传动、现场总线等技术,均表明了液压技术的创新发展。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中的发展,注重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例如:水压传动,利用水资源提供运行的能量,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破坏,而且安全性能非常高。液压技术的发展,表明了机械自动化的需求,根据需求,建设液压技术,体现出液压技术的价值,进而发挥液压技术的优势,完善其在机械自动化中的应用,打破原有技术上的限制,保证液压技术的合理应用。

4 结束语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速度很快,推动了液压技术的发展,确保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中,能够实现规范化、高效性的运用,进而解决液压技术在运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进液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行业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甫茂.机械制造业中液压技术的应用及前景分析[J].液压与气动,2012(04):111-113.

篇8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创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推动机械工程实现自动化技术应用。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重要影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中,仍处于探索阶段,较之于国外技术应用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方面需要完善。针对目前自动化的应用现状来看,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先进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不断进行实践创新,以推动我国机械工程行业更高效发展。

一、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现状分析

就现阶段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现状来看,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机械工程自动化管理应用现状,二是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

1机械自动化管理应用现状

机械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依靠机械的方法实现自动控制的一种技术。目前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且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但究其管理应用模式来看,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国外的管理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使得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效果良好。在我国许多机械工程企业中对自动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技术应用效果不明显,管理过程也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自动化技术仍处于刚性自动化阶段,使自动化仅实现局部形式,造成生产发展限制。与国外的柔性自动化管理以及智能自动化管理相比较,我国自动化管理缺乏不断的创新,使整体机械自动化技术更新过慢。

2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培养现状

对于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的管理,既缺乏技术人才的培养,也缺乏对技术人才的管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专注于此方面的技术人才培养不足,造成人才匮乏现象。另外是对技术人才的管理,在人才培养上我国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教育,使人才缺乏技术实践经验,直接造成了对人才全面发展的制约,对开展自动化技术应用也有着制约影响。我国的机械设计水平没有大幅度的提升,使得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出现了停滞现象,这种现象直接使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呈封闭状态发展,造成发展状态不平衡。

二、机械化工程自动技术的创新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机械化工程自动技术的现状,加强机械工程创新研究至关重要。在加强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措施的过程中,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加强:

1制定明确的战略方向

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能盲目进行操作。自动化主要是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取代传统人工操作,这个过程要保证方向和目标的明确,要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对策。在加强自动化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创新理念,从理论上不断丰富机械技术。要在教育过程中加大对自动化知识的普及,使市场和机械行业发展以此为重要导向。国家相关部门要通过大力度的资金政策支持,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实现机械自动化产业链的形成。在明确发展方向的同时,要始终以实际情况为基本参照标准,以保证符合多元化市场发展规律。另外机械化自动技术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为一定基础的,因此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加快机械工程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的完善。

2积极引进自动化设备及应用技术

从目前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现象,且发展态势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没有实现高度自动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基础技术储备不足。在实践探索中要以自身发展特点为基础,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完善自身技术,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现阶段的机械生产中,针对大批量零件加工仍采取流水作业模式,即以半自动化为主。针对这个环节我们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机械自动化,既节省人力资源,同时也提升生产加工效率,对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在进行非大规模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成熟技术人员进行数控机床加工,实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自动化应用中不是进行单一复制,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侧重,对不同特性的产品进行优化。在信息化和新材料不断研究发展的新时期,给自动化技术应用带来更大发展空间。目前自动化技术正向开放式结构发展,驱动装置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在系统上和通讯方式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新一代自动化技术的新方向。在我国工业发展不断加快的新时期,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要大力推广,实现工业全面自动化、智能化。

3实现高质量技术人才培养

为真正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要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要加大教育体系建设,从教育着手,加大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教育投入。同时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积极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工学结合”理念,使专业人才在接受理论教育阶段接触机械自动化实践。通过教育机构与校外企业的联合合作,可以保证机械工程自动化人才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目前专业自动化人才空缺现状,要结合科学理念进行培养和管理,在吸纳人才和应用人才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人才潜能挖掘,实现机械功能自动化技术创新,人才发展推动我国技术革新。

三、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形势

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推进机械工程行业发展迅猛,自动化技术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中,实现自动化普及。机械工程自动化将真正实现创新、发展、科学,进一步向机械智能化迈进。同时在“中国梦”理念的指导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形势将走向低碳、环保,实现设备环保、应用材料环保,使得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机械自动化技术逐渐趋向网络化。实现网络化能够使自动化技术不受传统应用管理下的地域空间限制,使发展前景和空间更加广阔。因此,在未来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同时结合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以及其他系统工程技术,促进完整的、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体系形成。

结语

通过上述论述可知,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应用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技术滞后和人才空缺的问题,加大自动化技术管理成为机械工程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加强自动化措施包括目标与方向的明确性,即要制定明确的战略方向,保证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具有长远性和实效性。要加大自动技术的引进和研究,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加大研究和创新力度,促进我国机械工程的创新发展。在现代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将不断向前发展,实现机械工程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冲,李广学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6).

[2]梁昌鑫,贾廷纲.工业自动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2(03).

[3]费仁元,张慧慧,郑刚.机电接口技术的内涵和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04).

[4]佘明辉.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技术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篇9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045

0 引言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在制造业中占重要比值,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可以改变市场机制的运行模式,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行业在发展的时候,必须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虽然我国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比较成熟稳定,但是和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必须及时明确发展方向,找准位置。

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中国的制造业得到空前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扩展。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研发和开放方面,虽然在技术设备的应用和发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但是依然建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品牌。在电器市场购买电子产品的时候,导购员经常会说:“此商品购于哪个国家”,由此可见品牌的重要性。我国现在的机械制造业已经和发达国家有将近30年的落差,必须及时转变发展方向,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的机械产品。

机械制造业在实际进展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1 合资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 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技术和新装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国外很多大型的外资公司开始进入我国市场。从我国现在的状况分析,国际化公司的涌入,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电器、办公和设备等行业。大型的国际公司比较看好我国的高增产行业,经常可以看到轴承行业和油泵行业被收购或者合并。

1.2 技术存在欠缺

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在外国企业的涌入下,进口的机械制造成为了宣传口号。在中国,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了展示自身的产品和能力,从国外引进了一定的设备和机器,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引进的技术是最好的,是值得信赖的。 国内陆续的建立了一些知名品牌,例如海尔、海信,它们振兴中华的口号是:“振兴中华”。现在的产品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当国内的产品,在某个部位技术应用到国外技术的时候,国外人士就会认为中国的产品存在缺陷。在最近30年内,中国有将近一半的机械电器打着“振兴中华”的口号,还有一半技术是引入的国外技术。生产产品的技术和设备将我国工业化生产的弱点暴露。机械设计和制造是国家技术水平的脊柱,如果不加大对机械技术的保护,就会让经济技术水平下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1.3 机械设计制造业落后30年

我国机械设计行业一直落后于国外国家。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比国外落后了30年。虽然我国的汽车制造等行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很少使用我国自己的设计。目前很多汽车制造公司开始对自己汽车制造业的外形和技术进行关注。为什么在市场上已经得到了汽车外形,还不能实现技术应用,专家人士认为,技术的研究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需要专门人员进行指导。机械行业之所以会走入歧途,主要因为我国在生产制造的时候,经常仿制其他国家的产品,不能进行自身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1.4 国家的扶持力度比较轻

国内相关认识认为,中国如今的制造业现状和国家的扶持具有一定联系。在过去的20年内,国家并没有对机械制造行业引起重视,在资金和政策上都不能给予扶持,影响了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导致知识相关产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新产品的研发一直不能得到认可。

2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机械制造行业在很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得到了相关理论和经验,并可以在市场化中进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已经可以发展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次,对机械设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已经得到了新技术,并且已经将总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机械行业虽然在长期的发展中,没有准确定义,但是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使用先进的技术、吸收大量的信息、不断进行电子和能源的使用,将节能环保的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中,获得理想的经济技术成果,不断吸取机械方面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水平,对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化结果进行集中管理,让销售、生产、服务和质量等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准,制造效率高、清洁效果好的产品,是现代生产技术的主要效果。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以技术为中心,实现以人为本的转变,让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适应人类的生存;(2)整合劳动分工,让工人充分发挥作用;(3)在金字塔的扁平发展中,省略中间环节;(4)转变传统的并行工作模式,缩短工期,提高工作质量;(5)转变动态的自我管理小组,实现各个部门固定的劳动分工,划分各部门的职责;(6)机械制造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精细工程和将该方法的改变。

3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展望

机械设计制造业在市场中暂居重要位置,必须提高企业生产产品的效率。机械制造技术主要经历了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三个过程。市场化在发展的时候,都离不开计算机集成制造、现代化管理制造、信息制造、辅助制造和集成控制技术。

3.1 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是21世纪机械设计及其制造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主要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3.2 智能化

智能化制造系统是机械专家组成的人体一体化智能系统,在机械生产的智能生产活动中,主要将分析、推理、判断、想法和决定作为制造的理由。

智能系统中的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的特性上,智能系统能够很好的适应发展,模块化方法在设计和制造的时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智能化生产的时候,需要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和能源进行全面的考察,让市场范围的竞争合理公平进行。

3.3 敏捷化

敏捷化主要将竞争力和信誉作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的虚拟公司作为共同奋进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产品必须及时作出反应,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为了快速的实现敏捷化,需要建立一个虚拟企业关键技术,进行虚拟技术的制造。虚拟制造技术是关键技术,敏捷制造的主要环节依附于虚拟环境。

3.4 清洁化

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环境也带来了一定影响。日渐加剧的环境影响,让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绿色生产理念逐渐成为机械制造中的方向。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绿色经济应运而生。进行绿色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环境,让资源实现有效利用。在生产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对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和回收等多个阶段进行考虑,实现环境安全。

3.5 虚拟化

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形成了统一的多学科知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从现代化生产进行分析,主要由计算机仿真和虚拟制造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在计算机模式和商品的生产中,很多商品都是为了仿真制造的,应该及时做好防范措施。要想生产相互高质量、高效益的产品,就必须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让商品的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发展的概况进行分析,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的现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展望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提高我国机械制造的水平,促进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斌.试析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14).

[2]林森,赵丽丽.浅析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3).

[3]楚丹尼.信息化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J].湖南农机, 2011(01).

[4]吕志伟,李振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03).

篇10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 发展

引言

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突破,在技术设备运用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而机械制造行业的进步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于工业生产的发展而言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意义重大,这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工业体制完善与创新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增长,在社会各领域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以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为例,相较于传统技术,我国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并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站在机械设计制造人员的角度,相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他们的工作压力得到了释放,并且在生产实践中,产品的精度与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产品研发方面,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对此有着迫切的需求。在新型产品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中,其自身特点也十分显著。机械设计制造就是基于此得到发展的,通过与生产产品自身特点的结合进行设计与制造,并进行研发,使产品生产得以实现。在传统机械设计制造中,为了完成产品生产任务,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往往对人力的需求量较大,并且需要耗费较长的之间。这种生产模式的弊端十分明显,在高强度工作状态下,工人产生疲劳而导致操作出现失误的可能性非常高,这显然就对产品质量与使用性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力。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 、智能化

在传统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往往缺乏智能化程度,这也是其与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主要区别。现阶段,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十分突出,然而在设计实践中,很多方面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例如人工压力的解放,生产的整体智能化等等。当然,在未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中,智能化发展势在必行,在设计、制造以及生产等环节将会通过人工模拟的形式,使整个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 、数字化

随着现代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环境虚拟技术就在社会各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此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必然与数字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字化发展进程中,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会将相关数据向数字信息进行转化,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对其进行有效分析与处理,同时在数字化模型的建立之下,实现产品设计、加工与生成全过程的模拟,并对产品原型进行制造,如此一来,产品发生误差的可能性就降到最低,生产效能得到了有效保障。此外,通过信息平台,机械设计制造行业间还可以加强技术交流与沟通,实现优势互补,并在协作之下实现机械产品的研发,为推动机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模块化

在现代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中,模块化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机械自动化产品分为很多种类型,在产品单元接口设计中,为了满足设计需求,就必须对产品接口予以参考。这一点在新产品研发中尤为关键。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单元的标准化设计也至关重要。而产品单位涉及到的内容却十分广泛,例如电气接口、动力接口、机械接口以及环境接口等等,因此提高产品通用性成为了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难题,对于新研发的产品需要考虑控制单元、动力单元以及保准单元的兼容性。而通过模块化设计方法,机械产品的发展方向逐渐趋于系列化,其个性优势也得到充分体现,对于技术发展与创新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4、机电一体化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中,机电一体化在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实现不同电子设备、机械的有机结合,并建立起自踊与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电子控制机械系统。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是基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其在行业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网络化

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现状,在应用实践中其系统化控制能力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然而,网络化控制能力依然有所欠缺。以产品设计与生产为例,由于网络化控制有所缺失,导致部分细节设计问题影响到产品的生产秩序,并且对工作人员的需求较大,必须要求其一直在岗,否则只能暂停生产。等解决了问题之后在进行生产,此时产品的产出质量就会受到影响。鉴于此,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之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产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升,一旦面临上述问题,只需要进行远程操作就可以得到有效处理,如此一来就可以为生产的有序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虚拟化

根据机械产品设计现状,现阶段依然依靠图纸设计对产品特点与功能进行描述,并一产品样品为参考,为生产运营提高指导与帮助。而有的企业对计算机设计辅助软件加以运用,并在控制系统中将生产要求输入进去,如此一来生产操作水平就得到有效提升,相关资源的消耗也得以减少,同时失误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机械产品设计中,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通过专业设置、专门程序,在设计与验证中引入虚拟技术,进而可以使产品设计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升级。

7、绿色化

近年来,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并且存在严重的资源损耗问题。鉴于此,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绿色设计思想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融入则很好的适应了当代人类对环境保护提出的严格要求。在绿色理念的渗透下,整个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绿色性与环保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其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也得到有效控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工业建设与生产进程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与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巨大的潜力。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人员,必须针对现阶段该项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此提高技术水平,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建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9):2146-2146.

[2] 刘超.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河南科技,2013,(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