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描述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的描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内容提要】“实践的唯心主义”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那种自以为能够决定社会存在(市民社会)的“实践的意识”(社会权力),即剥削阶级的国家。其中,“唯心主义”一词表示这类国家颠倒了公共权力对市民社会的关系,把它对社会生活的领导变成了对群众的经济剥削;“实践的”一词则表示借以进行剥削的手段是暴力实践。实践的唯心主义是历史上第一种形式的唯心主义,马克思用它来揭示作为上层建筑首领的国家的本质。
【英文摘要】The practical idealismis a fundamental conception in Marxshistorical materialism.It refers to a certainpractical consciousness(societal power)that regarded itself as a determinative factor of societal being(civil society),namely,to the state of exploiting class.In the conception,idealismindicates that the stats,which put the relation of public powerto civil society upside down,rurn their leadership on societallife into economic exploitation of the people;practicalindicates that the means of exploitation is forcible practice.The practical idealism was the first type of idealism in history,with this conception Marx brought to light the essence of statethat had been taken by him as the head of superstructure.
【关 键 词】实践的意识/实践的唯心主义/市民社会/国家Praciical consciousness/Practical idealism/Civil society/State
【 正 文 】
卡尔·马克思是现代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唯物史观的创始人。这个全新的世界观作为一项划时代的功绩已永炳史册。另一方面,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把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国家制度的斗争当作自己的毕生使命。这样,便引出了一个问题:马克思对于他所规定的革命对象应该有一个世界观层次上的说明。本文认为,他关于“国家是市民社会的实践唯心主义的镜象”的思想便提供了这种说明[1](P.126)。“实践的唯心主义”这个概念是对国家和市民社会之关系,以及国家本质的深刻描述。就笔者目前所能查阅到的中英文研究资料来看,对该概念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拟对此作一个初步的探索,权充引玉之砖,以使得这项研究能够开展起来。
一、判定praktisch-idealistisch一词的涵义时面临的理论困难
关于唯心主义(Idealismus)这一概念,恩格斯在《终结》一书中曾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们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他们自身分成两个大的阵营。那些主张精神而非自然界是本原的人,……组成唯心主义的阵营。另一些把自然界看作本原的人,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这里,“唯心主义 ”指哲学两大派别中的一支。的确,“唯心主义”一词的发源地属于哲学的领域,其词根idea便来自柏拉图哲学的中心概念——Idee(理念);Idealismus(唯心主义)一词若直译便是“理念主义”。
另一方面,把唯心主义同建立在对思维和存在之关系的特定解答上的世界观联系起来虽然是有历史根据的,却并不意味着可以把这种联系绝对化,以至于认为唯心主义这个概念只能用在哲学领域之中。稍后我们将看到,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次生的唯心主义。然而,把它同某种特定世界观的联系固定化的做法似乎已习以为常。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的理解深度。下面的事情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有这样一段话:
daβ die Bedingungen,innerhalb deren bestimmte Produktionskr@①fteangewandt werden k@②nnen,die Bedingungen der Herrschaft einerbestimmten Klasse der Gesellschaft sind,deren soziale,aus ihremBesitz hervorgehende Macht in der jedesmaligen Staatsform ihrenpraktish-idealistischen Ausdruch hat,……[1](P.122)
它的中文版译文如下:
那些使一定的生产力能够得到利用的条件,是社会的一定阶级实行统治的条件,这个阶级的由其财产状况产生的社会权力,每一次都在相应的国家形式中获得实践的观念的表现,……[2](P.35)
我以巴黎社会出版社德法对照版的《费尔巴哈》中的德文原文为依据,参考对照页中的法文译文,把它翻译如下:
那些使一定的生产力能够被利用的条件,是社会的一定阶级的统治条件;这个阶级的由篡夺而来的社会权力,在历次的国家形式中都得到了实践唯心主义,的表达,……(注:马克思此处所用praktisch-idealistisch一词,在德语中称为“带连词号‘-’的复合形容词”。被连词符号连接起来的两个形容词之间可能的词法关系有:并列关系,同位关系,限定词(前者)对基础词(后者)的修饰关系,等等。第三种情况在德语中极为常见(参见:窦学富·带连词号“-”的德语复合形容词词义分析。德语学习,1996.(5).34-38.)。从praktisch-idealistisch所处的上下文来看,该复合形容词属于第三种情况。据此,本文将它译为“实践唯心主义的”。它的词法涵义是:与之相应的复合名词为“实践的唯心主义”或“实践唯心主义”。)
按照编译局的译文,这段文字有三层涵义:1.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是阶级统治的物质条件;2.统治阶级的权力来自其“财产”;3.作为国家的社会权力是一种“实践的观念”。
按照我的译文,也可以划分出三层涵义:1.一定的生产力发展为阶级统治提供了物质条件上的可能性;2.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主体条件是:在社会分工中履行公共职能的那个阶级,凭借工作之便,把公共权力变成了谋取阶级私利的工具,从而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马克思用Besitz一词来刻画这个转变过程(我译之为“篡夺”(注:Besitz是由及物动词besitzen转化而来的名词。它的基本义是“占有”,“占据”,引伸义是“占有物”,“财产”。马克思在此使用的是该名词的本义:“占有”。他在《费尔巴哈》中涉及“财产”这一概念时使用的是另一个较正式的名词Eigentum。Besitz在语义上要求一个宾语,以表示“对…的占有”。这个逻辑宾语在文中由Macht(权力)一词承当。所以,对照页中的法译文把Besitz译为及物动词Posséder(占有)。Bestiz被马克思用来描述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社会权力最初并不是行使权力的那个分工集团的私有物,但该集团却利用履行社会职能的机会“占有”了这个权力,更确切地说,“篡夺”了这个权力。因此,他在后来用英文写作的《法兰西内战》中,用usurp(篡夺)一词来描述这个公共权力被剥削阶级化的过程。参见: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柏林:Dietz出版社,1978.(I,22).56。);3.对公共权力的这种阶级性质的“占有”或“篡夺”,使得社会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力,即国家。经历了这一重大转变的社会权力,无一例外地具有“实践的唯心主义”之性质。
比较这两段译文,二者对第一层涵义的理解是相同的。编译局译文中的后两层涵义恐怕都有违背原意的不妥之处。第二层涵义的失误在于,没有注意到在短语deren soziale,aus ihrem Besitz hervorgehende Macht中,Besitz和Macht之间在语义逻辑上有一种动 宾关系。相形之下,德法对照本中的法译文则以法文惯有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将它译为:la puissance sociale de cette classe,découlant de ce quelle possède。颇得德文原文的真意。第三层涵义的误译似乎不是一个语言问题,而是受阻于一个令人困惑的理论问题。译者并非不识idealistisch这个词的正常所指,令他不理解的恐怕是复合形容词praktisch-idealistisch所要表达的思想。按照该复合词正常词意和所处的上下文,应译为“实践唯心主义的”。然而,根据哲学界的现有思考模式,唯心主义必定是同纯粹思想有关系的,绝不能把它同国家机器这一类以暴力实践为形式的事情联系起来。于是,便全然不顾idealistisch(唯心主义的)和ideell(观念的)是两个意义十分不同的词这一事实,将前者强行译为后者(大概由于两者都有相同的词根Idee之缘故吧)。这种削足适履式的翻译错误从一个侧面说明,多年来,我们对“唯心主义”这个概念的理解比较狭窄,只知其一(哲学唯心主义),不知其二(非哲学形式的唯心主义)。因此,有必要重新检讨现行教科书中关于唯心主义的概念,以使它能够适用于像国家这样的非纯粹精神的现象。
二、关于广义唯心主义的定义
从上面我们对praktisch-idealistisch的翻译和诠释中可知,唯心主义并不是哲学领域里独有的现象。那么,这个“实践的唯心主义”是如何定义的呢?它与哲学唯心主义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的另一段话为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线索:
对现存经济界限的这种唯心主义的表达(idealistische Ausdruck),不仅仅是纯粹理论上的,而且也存在于实践的意识(praktische Bewuβtsein)当中;就是说,使自己获得独立并同现存的生产方式对立的意识,不仅构成宗教和哲学,而且也构成国家。[1](P.102)
这里,人们的社会意识被分成两大类:实践的意识和理论的知识。公共权力或国家被归之于实践的意识。这个分类对于扩展唯心主义这一概念至关重要。因为,既然公共权力的一般本质是意识,那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它就可能变成唯心主义化的权力——国家。唯心主义的概念只有对于意识这种第二性的事物才是有意义的。
根据这段话所蕴含的广义唯心主义的定义,与哲学唯心主义定义中的“存在”(自然界)相当的角色是“经济界限”(社会化的自然),也可称之为“社会存在”;而与“思维”(精神)相当的是“意识”,包括理论的意识(如哲学)和实践的意识(如社会权力)。可以看出,这个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关系,与狭义的唯心主义定义中思维对自然存在的关系在结构上相似,即广义的关系是对狭义的关系的扩展。因此,可以用这个扩展了的思维对存在的关系来定义不同形式的唯心主义。不难设想,在这个广义的关系中,如果意识的任何一个分支脱离了客观存在,即实现了“自我独立”,把自己设想为第一性的东西,便构成了意识对存在的“唯心主义表达”:或者是理论上的唯心主义,如哲学;或者是实践上的唯心主义,如国家。前者是我们在狭义的定义中已经熟悉的,而后者正是广义的定义所要规定的。
总之,实践的唯心主义就是“主张”实践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那种唯心主义。这个自以为能够决定社会存在的“实践的意识”即国家。由于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因此,在对它的理解上还有一些难点有待澄清。例如,实践的唯心主义究竟是如何“主张”社会权力为第一性的呢?是否由当权者在群众集会上大声宣布:“公共权力决定社会生活”,这个权力便唯心主义化了呢?果真如此,政治唯心主义同哲学唯心主义就没有任何区别了。要弄清楚二者的区别(以及联系),又涉及到被唯心主义的抽象定义所掩盖着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这一重要的问题。
原来,当实践的唯心主义“主张”公共权力为第一性事物的时候,并非象哲学唯心主义那样以纯粹理念为中心(本体)来构造一个哲学思辨的体系,从而用抽象概念的语言来说出其唯心主义;实践唯心主义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以公共权力(实践的意识)为中心来构造一个政治统治的体系,进而用政治行动的语言来“说出”其唯心主义。这意味着,作为实践的意识,国家权力既是意识的主体,又是行动(实践)的主体,一身而二任。该权力的行动指南是某种由悠久的掌权经验积淀而来的政治本能,使得它在能够理论地编造出“公共权力是第一性的”这一信条之前,就早已经在本能地如此行动了。至于如何从理论上来为这个原始的、粗俗的唯心主义辩护,那是很久以后才产生的哲学唯心主义的任务。可见,实践的唯心主义是理论的唯心主义之祖。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构造一个哲学思辨的体系,词语概念和思辨技巧是基本的要素;但是,要构造一个政治统治的体系,不仅需要武装的人们,而且也需要物质性的附属物,即监 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维持这些统治要素的开销是很大的。于是,全体社会成员便被强行征收所需要的财物,这就是捐税。作为整个社会生活都必须为之低头就范的统治费用,捐税的出现是公共权力唯心主义化的基本标志。表明,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公共权力已经凌驾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上而独立,变成了虚假的第一性的东西。随着这个政治统治体系的发展扩大,甚至连捐也不够用了,国家便发行期票,以国债的方式借款。再接下来,更有那纯属国家单方面行为的赤字预算,卯粮寅吃……与此同时,当政府官员的薪金不够用时,损公肥私,贪污受贿便在所难免。
上述丑行和腐败之所以产生,从当事主体这方面剖析,就在于他们的行为始终是以此类逻辑为基础的:国家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万物主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而,整个社会生活都应该围绕着这个高高在上的统治权(实践的意识)来旋转,服从于它的巧取豪夺。这个头足倒置的逻辑清楚地说明,复合词“实践的唯心主义”中的基础词“唯心主义”指国家权力对社会生活的经济剥削和掠夺;而限定词“实践的”则指用以维护这种剥削掠夺的手段是某种具有普遍形式的强制力量(注:实践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质,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质。参见:黑格尔.逻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522-523。),即有组织的暴力,阶级的暴力。
下面,我们从“实践的唯心主义”的和历史起源的角度,来考察它的内容(经济剥削)和形式(暴力实践)。
转贴于
三、实践唯心主义的历史起源
如前所述,实践的唯心主义是作为“实践的意识”的社会权力对于一定经济基础的唯心主义表达。马克思把这个经济基础称之为“现存的经济界限”、“现存的生产方式”,或“市民社会”。追溯这些物质基础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解实践的唯心主义这一概念的前提;而劳动的分工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注:以下的历史描述请参阅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分工是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过来,分工又成为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最初,只有以男女的自然条件为基础的一些简单分工。随着经济生活的扩展,工商业劳动逐渐从农业劳动中分离出来;后来,又出现了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这样,以农业生活为自然前提,以工业和商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便构成了市民社会的基本面貌。此外,在工业和商业各自的领域中,又有许多具体的分工。另一方面,由不同的分工部门组成的市民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说,分工也就意味着必须有某种公共机构来管理、协调不同的分工部门,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秩序。这个基于社会共同利益的管理机构,即是国家权力的萌芽。
公共权力固然是由劳动的分工所造成的市民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然而,作为不同的分工部门的协调者、管理者和集体安全的保卫者,这个公共权力机构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分工部门。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这个新部门也在扩展:在量上越来越大型化,在质上越来越独立化。表明,一个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的专职权力机构正在形成。与此同时,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化,产生了对相关知识和技能(如书写,测量,计算等)的需要。于是,从作为“实践的意识”的管理部门中,分化出来一些专门从事“纯粹的意识”的子部门。至此,劳动的分工走到了一个质的关节点,出现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完全分离的社会大分工。经过这个分工,原来站在社会之中行使社会公共职能的那一部分人脱离了直接的物质生产,开始站在社会之上,专门从事经济生活的领导、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科学艺术的创造等属于精神生产的活动。这部分人便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其余的大多数人则继续停留在物质生产的各个部门,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以保证除了生产出维持自身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外,还要生产出维持精神生产的部门生存所必需的劳动产品。这些人数众多的社会成员便沦为社会的被剥削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社会大分工,造成了极为重要的历史后果:在精神劳动(或意识生产)的若干分支机构中,执掌公共权力的那个部门通过对权力的篡夺,率先演变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独立机构,把对社会的领导变成了对群众的经济剥削;并动用军队、警察和监狱等暴力工具来保卫这种统治阶级的私利。这样一来,在公共权力(实践的意识)和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上就产生了一种头足倒置的怪现象:本来是第二性的、作为社会公仆的公共权力由于把自己的利益置于整个社会的利益之上,从而将自己变成了虚假的第一性事物,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这个利用组织化的暴力作为其生存手段的唯心主义就是国家,即剥削阶级用来保卫自己的经济利益的暴力机关。可见,“实践的唯心主义”这一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国家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巴黎: 社会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字库未存字注释:
篇2
内容摘要:如何认识社会历史规律及其存在方式,是社会历史观的核心问题和难题之一。本文试图在坚持社会主体和客体辩证统一的基础上,着重从社会主体视角阐明社会历史一般规律的形成、运行、实现都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实践的产物,社会历史过程反映了现实的人的本质和特性,并从价值维度论述了社会历史规律作为人们自己实践活动规律具体表现的一种趋势。
关键词:社会规律 主体 价值 趋势
在以往对于唯物史观的论述中,经常是把社会历史发展归结为物质体系和条件的运动,过于强调唯物史观的反映功能,而相对忽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忽视其引导人的发展和进步的使命。在传统的哲学中,人们经常发现,对历史普遍规律的描述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样说,从原则上当然是对的。可是,再进一步追寻,是什么推动社会基本矛盾向前发展?如果说是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向前发展,那么,阶级斗争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的?一种回答说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另一种答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向前发展的。可是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一种回答说,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庞卓恒,2004)。
当前国内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论说存在不同派别,但从整体上结论是基本上没有大的分歧,大都承认社会规律是一种发展趋势,承认历史发展中人的主体选择的作用,只是表述上各有不同,如辩证决定论、实践决定论、趋势选择论、历史选择论等等。不妨先不考虑这些表述的差异,先理解社会规律的内涵。笔者认为,离开对人的活动动机、目的、需要、利益等价值因素的理解,便难以确定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性”。因此本文着重于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对社会规律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社会历史规律是人发挥主体性、从事实践活动的规律
(一)社会历史规律与人的主体性活动
社会历史是人的主体性活动的历史。“历史自己什么事情也没做……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57)。因此,人的活动是社会历史规律之所以“有”的根据,社会历史规律也就是人的活动规律。以往在阐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时,往往忽略了它就是人本身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是人们的物质实践活动推动自己本身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规律,而主要强调它是由种种“矛盾”推动和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样一来,唯物史观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也就不知不觉被忽略了。历史发展规律就成了“矛盾”或“社会形态”自身的运动规律,人本身反而只是那个运动规律的“载体”了(庞卓恒,2004)。
(二)人类活动历史主体性的根源是人的需要
社会历史规律的奥秘在于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创新研究的最大难点之一,是如何说明历史过程的能动性根源。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客体的角度,唯心主义立足于主观的角度,它们都离开了人的现实存在、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因此都不能唯物地说明历史发展的能动性根源,即没有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的“物”。从“需要”还是从“思维”出发来解释人的行为,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根本分野(孙承叔,2005)。
为了说明需要,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展开他的思想体系的,并认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事实的搜集,也不再象唯心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0)。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的“物”不是自然主义的“物”(客观事物),它是蕴含着能动性的物,这个物就是人们的社会存在,而一切社会存在中的第一存在就是人本身的存在,这就是“现实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根源是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能动性和受动性、自然性和社会性、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离开了人的受动性、自然性、社会性,就不能够认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反之也是一样。因此作为受动的存在物,人要吃、要穿、要靠自然界生活,所以人必然劳动,人们最初的生产劳动就是由需要引起的,即使现在也是一样:“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劳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的自然物”(马克思思格斯全集,1960)。马克思正是通过需要来说明生产劳动的起源,需要是人的历史主体性的根源。
(三)实践论与人的主体性的统一
篇3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可以称之为“主题式”。所谓“主题式”,是指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共青团组织,根据党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时事热点,给定相关的社会实践主题;各高等院校再结合自己的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进一步选定契合自身的社会实践主题,据此召开动员大会,利用寒暑假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到各地开展相关活动,并在开学后进行总结和表彰。这种“主题式”的社会实践模式过于关注当下,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长远影响。将实践时间集中在寒暑假的做法,也使得社会实践缺乏积累性和持续性。而“主题式”社会实践的根本局限性在于其违背了全员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则,并且束缚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1.“主题式”社会实践使本应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
各高校在“主题式”社会实践模式的推动下,为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和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的评选力度,选派部分大学生,尤其以学生干部为主,组成“示范队”,而大部分未被选入“示范队”的大学生则需自己参加社会实践。这无疑违背了全员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则,同时也使得大部分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时缺乏指导,从而出现盲目跟风和浮夸等现象。
2.“主题式”社会实践使本应在全年持续进行的社会实践带有明显的阶段性
这种阶段性的社会实践使得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示范队”对于实践基地的使用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未能真正做到以实践基地为落脚点,进而进行深入调研、深入实践、深入探索。另一方面,将实践时间集中在寒暑假期间的做法,也加剧了社会实践岗位和实践资源的紧缺,使得一部分想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失去机会。
3.“主题式”社会实践使学生由主动变为被动,束缚了其个性发展
“主题式”社会实践所确定的主题并不见得会被每一位大学生所接受,在自身的想法和所确立的实践主题发生冲突时,部分大学生为了混进“示范队”、进而在评优中占得先机,选择放弃自身想法,盲目跟风。这样既违背了参加社会实践的初衷,也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
二、“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的社会实践发展模式的路径与对策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政府、社会、高校、家长和大学生五位一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既充分保证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解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持续,有利于扩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扶持力度,社会各界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注与关怀;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解与支持;就要求我们的师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总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社会实践与思想品质建设相结合,加快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扎实推进“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的社会实践模式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既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又能够切实推进社会实践的“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目标的实现。考核,既是一种尺度,又是一种规定,在科学的考核机制下,各高等院校既能了解与掌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又能引导老师、学生乃至社会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大学生全面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不加考核或者考核弄虚作假、流于形式,就会挫伤大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影响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科学的考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将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同大学生毕业学分相挂钩,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评优评比。只有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在根本上引起大学生的重视,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2)对学生实践内容和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对弄虚作假现象进行严肃处理。为了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笔者建议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实践报告中必须有专门一部分内容是对调查过程进行描述和实践体会的总结,其中要明确所调查的乡村、城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以及被调查人的联系电话、邮箱,要提供在调查地点的留影、调查人与被调查人的合影等资料,并索要《社会实践单位回执单》,以便于事后抽查。
3.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大学生“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的内生力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确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决定权和选择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源泉。确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主要应从实践内容和实践时间两个方面进行把握。(1)在实践内容上。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在“主题式”社会实践的条条框框中,而应将道德建设、专业学习、义务劳动等内容全面纳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社会实践主题。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既有利于全面参与,又有助于个性发展。(2)在实践时间上。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在寒暑假期间,而应将实践贯穿于全年,这既有利于实践基地的充分利用,又有利于缓解寒暑假实践岗位和实践资源的紧缺;更重要的是,将实践贯穿于全年,会让更多的大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更加科学明智的选择。
4.社会实践老师加大指导力度,充分发挥助推作用
篇4
关键词 因果链 生理感受 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O212 文献标识码:A
普特南因果链包含引进事件和历史因果联系,一个一个引进事件组成的传递链条隐藏着某种因果联系,名称由此沿用下来。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语词指称的解释,往往是用一个个摹状词进行解释说明。因此,从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来看,因果链存在不足之处。
1 因果链的不足
从引进事件到历史的传播过程,是基于客观事物,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摹状来进行理解与传播的过程。由于语词接受者对语词的定位或理解不同,因果链的传播并不能完全确定指称,原因主要表现在认知主体的生理感受与实践经验不同。
1.1 生理感受不同
认知主体对于语词的理解不单单局限在头脑中,生理感受对理解语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生理感受,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对大脑发出信号不同,大脑对其理解自然就不同,即使由因果链传递语词在大脑中是固定的,大脑接收的生理感受信号不同,这个固定的语词对每个认知主体来说都是不同的。
视觉上,如红色。首先,红色可分多种类别,如深红、浅红、桃红、枣红等。对红的区分虽没有标准,但人们仍可利用这些语词进行指称。其次,同一个语词,在人头脑中呈现的影像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事物,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触觉,如,建筑工与建筑师,他们手上的角质层厚度不同,对事物的敏感度也就不同,建筑工认为有着光滑手感的事物,对于建筑师来说可能会稍有粗糙的感觉。
因此,每个人的生理表征多少会有所不同,虽然这些并不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感知与相互交流,但在生理感受上却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生理感受不同,因果链上的每一个接收者对下一个接收者进行的描述即使相同,每个人对所描述事物的理解却已经存在差异。
1.2 实践经验不同
认知主体对于语词的理解并不是取决于人们对语词的描述,还需要借助于实践经验。实践经验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有所不同。如上文所说,在触觉上,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用手感触到的事物粗糙程度不同,是由于手上角质层的厚度不同,简单来看是因为生理的不同造成对某事物的粗糙程度判断有差别,实际上这种并非先天性生理上的不同,主要是由日常实践造成的。建筑工日复一日的体力劳作造就了一双带有厚厚角质层的手,建筑师则主要运用脑力,手上的角质也就不如建筑工的厚。因此,对于一些非先天形成的生理上的差别,基本上都是由实践经验不同造成的,从而造成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及理解有所不同。
1.3 二者共同的影响
完全由于实践经验不同而造成不同的理解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们的实践及认识过程需要人们的生理机制来完成。因此,实践经验与生理感受不可分,它们共同作用于人们对语词的认识与理解上,共同影响了语词的历史的因果传递的精确度,在传递过程中,使人们对语词产生不同的理解。亦如“红色”,由于人们所接触的“浅红”与“深红”的概率差异,在头脑中形成了对“红色”的不同理解。由于生理不同,同一种红色在每个人眼中是有细微差别的,尽管这种差别微乎其微。显然,生理与实践的不同都会造成人们对语词的理解的偏差。如此,在因果链中,人们对语词的一环一环地传递过程中,每一环的理解都会存在偏差,因果链作用并没有完全确定指称。
2 对因果链不足的回应
2.1 相通的感觉经验
因果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的认知问题。生理感受与实践经验的不同,造成人们对指称的理解的偏差,但人与人之间依然可以使用指称,表明这两种因素,并不是影响指称的主要因素。人们在使用指称时之所以可以忽视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是由于说话者之间有着共通的地方,即大众化。在大众化的生理感受与实践经验下,我们不必纠结在理解指称时的细微差别,毕竟这种差别并不影响人们正常的沟通。在人们的头脑中呈现的语词都被大众化的生理感受或实践经验所感染,即人们具有相通的感觉与经验。因此,因果链的隐藏前提应是人们具有相通的感觉与经验。如果追问,何为相通的感觉与经验?这便成了本体论或生物学的一个问题。因为影响感觉与经验的因素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恰恰是认知的主题,即人,人的组成要素毕竟影响着感觉与经验的相通。好比我们对一个事物下定义时,必先了解事物的属性与规律一样,究根究底,相通的感觉与经验,是由人的生理机能所决定,这便回到了生物学角度,对相通的感觉与经验也不便再追问下去。总之,相通的感觉与经验是实现“因果链”的前提。
2.2 个人感觉经验与因果链
因果链的传递并不是单一方式的传递,对一种指称的理解并不是由一个人的描述传递给下一个人来完成的,了解指称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首先,某个人先听说过某个语词然后经过实践经验慢慢理解此语词。如,未见过老虎的人,经常听别人描述老虎的样子,事实上,他连描述老虎的图片也没见过。当他真正见到老虎时,之前描述老虎的语词便以事实形象地展现在这个人头脑中。当别人再提起“老虎”时,他便能顺利地与人谈起“老虎”。
其次,某个人先感觉经验了某个事物,然后通过其他人的描述,进一步了解了此事物的指称。亦如“老虎”,一个从未见过也未听过“老虎”的人,看见了老虎后,出于好奇,他会问这是什么动物。一种情况是,当场有人告诉他这是“老虎”,另一种情况是,他向别人描述老虎的外形后,有人告诉他这是“老虎”。不管哪种情况,了解指称都是感觉经验在先。
在了解指称的两种过程中,感觉经验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果链传递过程中,需要感觉经验的参与。引进事件不是首个确定指称的人的专利,它需要感觉经验来支撑,因此,在完成指称的过程中,我们暂且把感觉经验等同于引进事件。在引进事件发生时,其认知指称正在进行,并需要引进事件或感觉经验来完成。引进事件在因果链的每个环节中都有参与。引进事件或者感觉经验,与因果链在每一环节中完成先后不定,精确地指称不仅仅需要因果链更离不开感觉经验。因此,感觉经验与因果链不可分,它们共同完成了指称。
参考文献
[1] 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M].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 马蒂尼奇.语言哲学[M].牟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 王顺义.普特南的内部因果指称理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4).
篇5
A:这个问题我不是很明确,如果仅仅是现代设计的如何定义就容易回答,而中国设计定义,就很困难的,因为我不认为中国设计应该有与国际通行的设计有不同定义的地方。中国设计面临很多的特殊情况,有超历史水平的高速经济发展期、有国企、民企混杂的特殊经济市场、有官民两方面权力形成的潜规律,有对智慧产权不尊重的特殊生态空间,有经济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造成制造业留下的困境,也有急功近利的设计心态问题,但是这些都不是定义域的内容,而是设计生态空间的因素。
Q:如果要描述中国设计,您认为应该具备哪些特征(或要素)?
A:经济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设计在生产行业中的位置,民众消费心态的成熟程度,国际市场对中国设计的认知水平和态度;
Q:您是如何描述中国设计的当下状态?
A: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的关系是一种衡量方法,德国、日本、美国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是均等状况;意大利、法国设计是设计水平高于制造水平;那么中国设计就是设计水平远低于制造水平。原因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出口型经济、急功近利的发展心态、消费主义的泛滥压抑了创意和设计的发展。
Q:你是如何评判一个设计的价值?当前中国最需要什么样的设计?
A:德国当代设计重要的大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1932-)提出好的设计有十个原则(ten principles of“gooddesign”),分别是:“好的设计是具有创新性的,是好用的设计,是好看的,是容易看懂的产品,是不显眼的设计,是诚挚的设计,是经久耐用的产品,是精心关注细节的设计,是保护自然环境的设计,是尽量做到少设计。”
我想中国设计也不例外,应该符合这些基本要素的发展。
Q:您认为中国设计应如何对待中国的悠久历史与当下生活?
A:当下生活,或者某种生活都是“内容”(content),设计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内容”,而是“文脉”(context),文脉承上启下,是“脉”,我们多年来的社会革命,就是不断的切断“文脉”,所以现在几代人对破坏传统毫无负疚感,即便用传统,也是当“内容”在用,不是从“文脉”角度去用。脉已经断了,要续起来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事。我不乐观。
Q:如果我们“再定义”中国设计,您认为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A:那就是认知的执行兰姆斯的十条要求,加上整个社会提高对“文脉”的重视,杜绝天翻地覆的暴力革命再次出现,逐步形成一个自己的文脉系统、一个道德底线,才有资格谈我们是一个有文明的民族,才有可能发展中国自己的设计,
Q:您期待在中国设计奖的评选中看到什么样的设计?
A:期望看到一些对我上面提到的原则有感悟的作品。
篇6
Abstract: Taking core course of electronic product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management of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major as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describe learnfield course from ability and study content; explains principle which study situation design should be followed, taking improved study situation from original designing of study situation; describes teaching design of study situation from study objective,main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suggestio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design, teaching material too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taking a study situation as example, and expounds study situation task letter and guiding text design.The effect is very good through the practical test.
关键词: 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教学实施设计;教学资源
Key words: learnfield course;study situation;teaching design;teaching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222-02
1 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学习领域课程,也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对学习领域的课程明确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提出了通过解构与重构来掌握工作过程知识的问题。学习领域课程中所提出的工作过程,意在用一个动态的结构把技能与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在对学习领域课程进行描述时,既要有能力方面的描述,也要有理论知识方面的描述。下面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为例进行叙述。
1.1 学习领域课程能力描述
1.1.1 专业能力 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特点,根据现有加工条件分析加工的可能性和限制因素,正确选择装接材料与装接工具;能够识别检测元器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器件成形操作,进行元器件的插装与导线加工;能够手工或使用设备完成焊接、补焊、装配,会使用常用工具、仪表进行质量检验;能根据工艺流程及劳动组织特点,制定生产工作计划,编制装接工艺卡,阐述装接规划并获取客户的认同;能完成对手工装接工具及半自动流水线生产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能从质量与经济的角度考虑设计电子装接工艺流程,能合理预算装接成本,预测产品质量目标;能关注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能够合理评价生产工艺与组织管理,提出优化方案。
1.1.2 方法能力 具有谦虚、好学、自学的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具有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具有获取、分析、归纳、交流、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具有合理利用与支配资源的能力;具有较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1.1.3 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1.2 学习领域课程内容描述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为: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元器件插装与导线加工、焊接与拆焊、电子产品的装配、整机产品的性能检验与调试、装配流水线的生产管理。
2 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2.1 学习情境规划 一门学习领域的课程要通过M个学习情境来完成。本课程选择了5个学习情境。课程设计时要求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独立的,并且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是同一个范畴的东西,这样才能进行比较,否则就丧失了其比较的意义。如果学习情境不属于同一个工作范畴,并且把工作过程的步骤作为学习情境,是不合适的。
学习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到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各学习情境之间具有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关系,以项目的方式,产品作为载体,项目的选取也考虑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在教学设计上考虑到学习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从老师全面指导的封闭型逐步到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过程的开放创新型。几个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同一范畴不同的难度,在课程实施时,伴随着学习情境难度的增加,教师讲得却会越来越少,学生自主学习的分量越来越多。因为在这样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越来越成为主体,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强。
学习情境的名称描述属于实体性、职业写实性的描述,要有极大的开放性。这使得学生能通过同一个范畴的具体的学习情境的比较和鉴别,进而在“具象”中懂得“范畴”,形成概念。能使其以后在面对超出五个工作过程之外的新的实际工作情境时从容应对。因此,学习情境从职业写实性的描述提炼归纳成职业概念性的描述。图1是经改进后设计的学习情境。
从现在设计的学习情境描述来看,这样的学习情境就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可替代性。学习情境载体的形式是以项目的方式,是概念性的归纳,学习情境载体的内涵是产品,是开放的,可替代的。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规律。五个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在这样一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中,学生的能力也会逐步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策略层面,这也正是高职“高”的一个体现。“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规划如表1所示。
2.2 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对于每个学习情境从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建议、教学实施设计、教学资料工具、考核与评价六个方面进行描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重点应放在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上,关键是教学实施设计。应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进,融“做、学、教”为一体。教师的作用应该从传授为主,转变为指导为主;学生的角色也应该从被动的听为主,转变为主动的练为主。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学和做中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工作之中,符合认知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达到教学目的,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以学习情境五为例,进行如下描述:①明确学习目标。②确定主要内容。③教学方法建议(如图2所示)。④教学实施设计。
教学实施详细设计如表2所示。
上述对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情境教学设计,目前,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加以应用。由于任务驱动,实际动手的机会多了,学生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经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学生对这种行动导向的授课方式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也大大改善。学生在考取电子设备装接工职业资格证书时全部通过。证明教学设计合理,成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技术教育,2009(2).
篇7
“现实的人”思想的萌芽大致在1843--1844年,体现在马克思所写的《黑格尔法批判》一书和在《德法年鉴》发表的文章中。1843--1844年这一段时期,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思想的基调已经由黑格尔理性主义转向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但“现实的人”的思想已经较明确地提出来了。
黑格尔哲学虽然以思辨的理性主义形式解决了人的“现有”与“应有”之间的矛盾,帮助马克思面向现实使其成为一个理性主义的现实批判主义者,但黑格尔并没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人的现实与理想矛盾。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时,就借用了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异化的理论。在研究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马克思发现,国家并不像黑格尔认为的那样是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一致的表现,私人利益战胜普遍理性的事实表明,国家只不过是主体异化的表现,是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矛盾冲突的产物。从主体活动的异化和矛盾的冲突来解释国家现象,标志着马克思已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开始从人学角度考虑现实问题。那么“现实的人”究竟指什么?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当然是“自然和精神、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但就其本质而言“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他同时指出,应当把“人的存在的这些社会形式”如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看作人的本质的实现,“看作人本质的客体化;”应当把“人的活动”“作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成员而存在的那些群体”看作国家等社会组织的基础,而不是像黑格尔所做的那样,于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人永远是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但是这些组织也表现人的现实普遍性,因而是一切人所共有的”。“因此马克思看到,现实的人并不是单个人的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即类存在——人也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只有作为人们,才能是人格的现实理念。
就这样马克思的早期人学理论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展开了。从现实的人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这正好体现了逻辑与现实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如果说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话,那么它的理论必然是这样一个无限展开的形式: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序言——以现实的人为核心所展开的论证——以现实的人的解放为最终归宿的结论。它坚决鄙弃一切宿命论,把现实的人当作历史的主体,当作历史的“尉中人物和剧作者”,从而打开了历史奥秘的大门。
二、“现实的人”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人学理论创建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1844年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学说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只有从人的活动中才能确证,要研究人就要研究人的活动本性,而人的活动则是自由自觉的,所谓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指人的合性与合目的性的活动相统一的活动,就是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对于客体属性规律性认识所构成的目的而进行的感性物质活动。这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就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在哲学意义上这种对象性活动就是劳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但马克思对人之劳动本质的揭示并不是直接的,而是从劳动的否定形式——异化劳动开始的。马克思首先从当时的经济事实出发进行分析,把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日益贫困化,造成工人与产品对立的原因归结为异化劳动。“如果工人不是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那么工人活动的产品怎么会作为相异的东西同工人对立呢?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因此,如果劳动的产品是外化的,那么生产本身必然是能动的外化,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在劳动对象的异化中不过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外化。”经过这一番分析,马克思不仅揭示出工人贫困的原因是异化劳动,而且提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不是人的真正本质。既然人的本质不是异化劳动,那就应该是劳动。所以,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使人的生产活动有别于动物的生产,使人在保持自然性的同时,又具有了社会性、能动性。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方式和内容,是人的本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也就是说,异化劳动是对人本质的摧残和否定——异化劳动阶段是人的发展的否定阶段。异化劳动使工人从劳动的主体变成了客体,使劳动丧失了自主性,使工人沦为机器,劳动成为工人的沉重负担。异化劳动是对人本质的摧残和否定,所以,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实现否定之否定,实现从非人到人的复归。要达到人的本质的复归,就必须扬弃私有财产。“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扬弃私有财产,就是使人重新占有己经失去的生命活动。这样,在扬弃了一切异化之后,人的生命活动得到肯定和尊重,人获得了本质的复归。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表述的思想可以看出,马克思己开始了对人自身活动的分析,并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并以此为基础,从人的本质出发,分析异化劳动的内容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从人的现实活动内在本性上去规定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和异化,这表明了马克思的现实人的理论已得到初步确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表明马克思已转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立场,他把劳动规定为人的本质,根据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复归的思维逻辑模式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三、“现实的人”思想的最终形成真正标志着马克思“现实人”思想成熟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在这里对“现实的人”作了第一次的较全面地阐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围绕着“人是
三、“现实的人”思想的最终形成
真正标志着马克思“现实人”思想成熟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在这里对“现实的人”作了第一次的较全面地阐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围绕着“人是什么样的人”而展开论述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全部人类的第一个前提,也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出发点。
(一)“现实的人”的含义
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首先,“现实的人”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的关系。”在这里,马克思从历史前提的高度肯定了人的自然存在的意义。人首先是肉体的存在、自然的生命,正是这种特殊的自然生命又蕴含着人类全部历史演变的基因。其次,“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这是“现实的人”的最基本的规定性。人是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最后,“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关系中的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生产关系是现实的人的所有其它规定性的基础。生产一方面表现为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表现为社会关系。这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系、政治关系等等。
(二)“现实的人”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早期的人学理论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把实践引入到历史观,去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的本质,奠定了人或人的实践活动在中的核心位置,开创了真正的人学理论,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述中,马克思把人当作实践的能动的人来理解,就必然要承认人的存在是全部历史发展中的第一个前提。因为人是处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现实的生命活动的现实的人,即现实地存在着的实践的个人,他从事的是人的实践活动,而这种活动必然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成为全部历史发展的起点。一旦这种个人存在和活动时,即“一旦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而成其为人,因而“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其次,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和生成演化出全部人类历史。个人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由此演化出全部人类历史。最后,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产生和构造出人类的精神世界。“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由此可见,个人,实践活动中现实的人的存在乃是全部人类历史活动及其发展中第一性的东西。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述中,马克思不再像以往那样,抽象地谈人的类存在,更不像唯心论者那样谈论想象中的人,而是把人理解为“可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和“从事活动的人们”,即“现实的人”。马克思通过对现实人的理解,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总体性的实践的历史运动过程,从而给人类解放的理论提供了总体的基本说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学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他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它实现了从唯心主义人本学到唯物主义人学的根本转变,实现了人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现实的人”当作历史的主体。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对“现实的人”论述把人从思辨抽象性的人和自然性的人中解放出来,真正赋予了人以现实本性,实现了人本质的复归。现实人的理论是马克思早期哲学的中心点,把握这一点,就理解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
篇8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知识涌现.但基础物理知识却是不变的,结合生活实际需要的物理知识也是不变的,所以要以基础物理知识为理论,结合生活实际来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西方一些国家,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教授物理和化学,他们的发明创造比率比我们高,不是他们智商天生就比我们高,也不是他们的理论知识学得多扎实,而是他们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结合生活开始实践,开始创新.下面谈一点平时教学中充分利用物理课程,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创新的做法,仅供参考.
1电与磁的实践和创新
电与磁的基础理论为: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功、电功率、电能的获得与输送、磁能、无线电波与无线电通信.
与生活相结合学生做了如下实践:用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做出家庭电路图,标注功率、计算电阻、计算电流.利用电功、电功率、家庭电路图测算家庭用电电费.利用电能的获得与输送来认识怎样用电才安全、电能与社会的发展.利用磁能来认识发电设备、电磁炉设备.利用无线电波与无线电通信认识手机通信、WIFI无线上网.
结合理论和实践,学生做了如下的创新:(1)利用万用表测试了自己洗澡前、中、后的电阻,根据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36 V计算了电器的安全电流,并制作出了适合自身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指示笔;(2)利用电能获得、磁能制作出了微型风能发电机,并安装在大型风筝上供其指示灯使用;(3)利用电阻发热的原理,用细铜丝直接导通电池的正负极,用手捏住铜丝如有发热,则电池还可使用于电子打火器上,测试废旧电池是否还可使用.
在这章课程中笔者要求学生进行了全面的预习,仅对每个物理公式的第一个步骤进行讲解,然后会统计后面步骤能理解和不能理解的学生,让每个小组能理解的学生给不理解的学生讲解,这一步是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并产生兴趣,产生主动性;只有产生了兴趣,产生了主动性才能让学生认真实践,只有在具有主动性,认真实践后才能激发学生的原始创造欲望,产生创新意识.
2运动和力的实践和创新
运动和力的基础理论为: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与生活相结合学生做了如下实践:用运动的描述去体验坐在汽车里看旁边的汽车倒车,用惯性解释铅球选手为什么体重都比较大,助跑和不助跑成绩的差异;用摩擦力解释在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车的制动距离的差别,为什么高速公路上隔一段路要求确认车距;用力与反作用力解释手锤击不同硬度的物体自己的感受有何变化;用二力平衡解释挑山工为什么要用木棍翘扁担,双肩的位置如何布置才省力;为什么走钢丝的表演者总是在手中拿一根长杆.结合理论和实践,学生做了如下的创新:(1)利用重力和速度的关系制作了铅球选手最佳投射红光角度指示器;(2)利用二力平衡原理制作双肩活动扁担;(3)利用二力平衡用竹棍、木块制作的杆秤.
3压强和浮力的实践和创新
压强和浮力的基础理论为: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压强、液体和固体的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与生活相结合学生做了如下实践:用浮力解释穿救生衣在水中不会下沉,在盐水湖中游泳比在游泳池中游泳更省力,在同一游泳池中胖人比瘦人更容易上浮;用压强和压力解释蚊子的力那么小,却能刺穿我们的皮肤,履带式起重机,那么重却能在软土上行走;在雪地里行走常陷进去,穿上滑雪板却能在雪地滑行;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水箱里水位越高,接满一桶水的时间越短;用液体和气体压强解释在圆筒玻璃管底端固定一气球,往圆管里加水,水位越高,气球会变小.
结合理论和实践,学生做了如下的创新:(1)利用浮力原理制作的踩水学习助力绑腿,其实现原理为两个聚氨酯绑腿,体积大约为2.5 dm3/个,绑在小腿上,在水中站立时其浮力刚好让头露出水面;(2)利用压强原理表演在鸡蛋上行走的魔术;(3)利用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制作了水流压力指示器;(4)利用浮力原理制作出的密度测量器,其实现原理为测物理浸入水前后的称重指示变化来获得物体的密度(限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如:物体浸入水前称重为m1=6 kg,浸入水后物体的称重为m2=4.8 kg,则物体的密度为
m1x1 m1-m2=5 kg/dm3.
除了以上的内容,初中物理还有贴近生活的电动机、光现象、透镜、机械、声现象,在此就不再赘述.
4总结
篇9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都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重新理解哲学的哲学理论,但在对实践范畴的不同理解中却蕴含着值得深入研究的学理上的区别。马克思把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为实践,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以往所有的哲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实践范畴的提出,标志着哲学天才世界观的诞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公开以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的建构原则和全部哲学变革的出发点。他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纳入到实践的解释框架中去理解,指出过去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而唯心主义的缺点则是:“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_2这段话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是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置于实践这一全新的解释原则之下,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看待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去理解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并且从这一角度阐明了自己的哲学与以往哲学的不同。
马克思不仅从实践观点出发去看待整个哲学史,而且还进一步把所有的理论问题都归结为实践的问题。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紧接着,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即便是观念的东西,包括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也要从物质实践来予以说明。这样,实践范畴便成为哲学的核心范畴,不仅社会物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且社会精神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样,实践不仅成为马克思理解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成为马克思理解所有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相比,实践观点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哲学对待一切问题的思维逻辑。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理解人的社会生活,并以人的实践活动的观点去批判“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这是“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这三种解释模式的共同之处,但是,“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就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诸如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历史性、能动性、目的性等出发去解释各种哲学问题。这就是说,在“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这里,实践是一个被描述的对象,是一个实体性的哲学范畴,尚未构成一种哲学意义的解释原则或思维方式。因此,“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既试图把实践作为核心范畴而贯穿于各种哲学问题之中,又无法把实践作为解释原则而重新解释全部哲学问题。与“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不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马克思所说的“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也是把实践观点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理解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理解和看待一切哲学问题。正因为是把实践的哲学意义理解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以,这里的实践既不是一种“实体”范畴,也不是客体意义上的“关系”范畴,而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解释原则。这种解释原则,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去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哲学解释原则的创新,这才是实践观点的真实意蕴。
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
“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所以,观点仅仅属于哲学理论的个别表现,思维方式才代表哲学家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解哲学的思想实质,关键就在于理解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任何一种哲学,都主要是因它的思维方式而与其他哲学相区别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哲学的精神实质,是否贯彻实践观点这种思维方式,是判定哲学与非哲学原则界限的基本依据。就哲学传统而言,马克思继承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但是他的“新唯物主义”与传统的唯物主义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而不在于他具有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因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也是以实践观点为理论基础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对人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理解,把实践看作人的存在方式,从而实现了从抽象的、虚幻的人到具体的、现实的人的转换。所以,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哲学出发点的“现实的个人”与西方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而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实践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而成为“现实的个人”,从而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达到了主客同一。
近代西方哲学自笛卡尔以来,便形成了主体性哲学的传统。康德在批判地总结传统主体概念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哲学的主体性原则,把主体概念改造、规定为先验主体或主体性。所以,在康德哲学那里,主体就是逻辑主体,是绝对的、先验的自我或意识,而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者。但是,在康德哲学中,主体概念基本上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而没有进入存在论的领域。与康德关于主体的概念不同,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明确地提出了“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的思想,并且进一步指出:“活的实体,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运动时,或者说,只当它是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存在才真正是主体。”在黑格尔的哲学中,主体已经不再是笛卡尔的“我思”,也不是康德的“先验主体”,而是绝对的,“绝对即主体的概念”。主体已经不仅仅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自我或意识,而且也是一种存在样式,即一个在对抗过程中实现统一的自我发展过程,可见,黑格尔的主体概念已经真正地进入了存在论的领域。黑格尔坚决反对康德将现象与本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论,在绝对精神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黑格尔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但是他却将这个历史过程视为精神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黑格尔的主体是一个最终超越历史过程的主体,一个“纯粹的概念神话”,黑格尔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扩张的极致,是一种“理性的放荡”。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也曾多次使用主体概念,但是后来他更多使用的是“现实的个人”或者“劳动者”,尤其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彻底地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这样,马克思就从根本上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革新。这是因为“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所以,马克思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现实的个人”是对传统主体概念的瓦解与颠覆,是主客同一体,这与海德格尔把人称之为“此在”所具有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与传统单纯的、纯粹的主体概念区别开来,无论是“现实的个人”还是“此在”,都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是一种主客同一体,表达了人就在世界之中,人与世界共在的性质。哲学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真实内涵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就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现实的个人”就是一个主客同一体。虽然黑格尔强烈反对康德现象与物自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对立,也在努力地解决两者的二元分裂,并且在绝对精神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但是主客体的统一也是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主客二元对立,又怎么会有二者的统一?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从“现实的个人”或“实践活动”出发,而“现实的个人”表明了人与世界的不可分,两者是同一的,我们不能把人仅仅当作一个纯粹的主体去看待。可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已经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主客同一的思维模式。
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是根本性的变化,每一种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出现,都具有某种解放思想的作用。”哲学的产生之所以能够引起整个哲学理论观点的革命性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思维方式发生了转换。哲学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一切哲学问题,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就成为哲学看待一切问题的逻辑原则。所以,与传统哲学相比,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传统的哲学争论集中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这被恩格斯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由于传统哲学不了解能够把思维和存在统一起来的现实中介,所以,近代以来唯物论与唯心论在此问题上争论不休,陷入了一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而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正好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中介问题,由此也就超越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两极对立,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理论视域,并实现了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提出的实践概念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不仅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统一的中介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观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过去,人们看待哲学问题只是从或者物质或者精神的单一基础出发,实践作为人的目的性活动,它的含义则是双重性的。而从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关系出发,原来哲学中的许多理论观念便都需要改变。所以,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就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更确切地说,就是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确立。
由于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所以,传统唯物论和唯心论执着于“本原”问题上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也就造成了思维方式上的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黑格尔认为,消解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克服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必须诉诸于把它们统一起来的中介环节——概念的世界。虽然黑格尔所找到的中介只是一个抽象的、逻辑的中介环节,并不是一个现实的基础,但是黑格尔“本体中介化”的道路却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整个西方哲学的革命都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马克思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包括马克思在内的整个西方哲学都试图找到某种扬弃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抽象对立的中介环节,并以这个中介环节作为统一性原理实现一种哲学范式的转换。现代西方哲学找到的中介是“语言”,马克思找到的是“实践”,马克思不仅以实践范畴去扬弃旧哲学中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抽象对立,而且也把实践活动本身视为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根据,用实践的观点去解决全部哲学问题,这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从对立的两极出发,并以抽象的两极对立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旧唯物论和唯心论,被“本体中介化”的现代西方哲学所取代。“本体中介化”的现代哲学,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排斥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传统哲学从对立的两极去思考自然界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抽象地对立起来,从人的两极存在去寻求人类本质。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从中介出发去思考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则是以人的历史活动或生存活动为中介把人的感性存在和精神活动具体地统一起来,从人的社会存在去寻求人类的本质。
篇10
如何在现有的大条件下,将农村的德育实践活动真正意义的开展起来呢?成了我的思考。
一、端正思想,寻思渐进
在制定德育实践活动前必须掌握班级学生思想情况,既要有总目标和学生个体发展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制定的目标要具有层次性,符合班级的实际,切忌好高骛远,切忌无目标的德育教育。
在选材上应遵循“小、近、实”的原则。即选题要贴近学生身边的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所学知识。做到大小、远近、知行的统一。例如,要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要先从爱护自家的一草一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做起;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首先要教育他爱自己、爱家、爱班级、爱学校,最后才能上升为爱国,使学生的思想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得以升华。
二、面向自然,寓教于乐
苏霍林斯基曾在《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一书中描述了他把学生置身于自然环境和活动中进行教育的经历。他说:经历了学校生活的第一个秋季,我们就深信:赞叹火红色的硬果的野蔷薇,欣赏还挂着几片黄叶的枝干匀称的小苹果树,心疼被初冬的寒风吹僵的西红柿这一切都在唤起儿童对生命的美好事物的亲切、爱护的态度。在儿童的心里,一株物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这个生命在凛冽的寒风中会索索发抖,于是孩子就有了保护它抵挡严寒的想法……
在带领孩子学习“冬爷爷在哪里”这一课题时,我巧妙的把孩子的目光引向了丰富多彩的窗外。农村的天空是有着不一样的色彩的。孩子们抛弃了书本,回归到大自然中。手拉着手走一走。排着队儿看一看。伸出手来摸一摸。孩子们很快就把他们的惊喜告诉我。
“老师,冬爷爷在小河的冰块下。”
“老师,冬爷爷在厚厚的白雪下面睡大觉。”
“老师,老师,冬爷爷在我呼出的白气里跑呢!”
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在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使其个性得到发展,生活得到丰富,情操得到陶冶,习惯得到培养。
三、体验生活,家校相连
德育中最大的三个部分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而学校、家庭相结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采取量化评定等形式来扩大教育范围,优化教育环境,沟通学校与家庭的相互联系,从而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办法,求得教育的一致性。
在遇到与家庭有关的课题时,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回去看一看。比如,让家长评价你。这是当做一项必须完成的调查,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事实证明孩子对家长的评价格外的珍惜。
过去,我们往往把一些生活情趣和才艺看作是一种技能,看作是与道德无关的东西,我们很容易忽视它们在德性养成中的作用,其实真善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在一切的教育活动过程中,真正的教育是整体的、和谐的、兼容的。
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时,我的要求不是扫地、洗衣服。而是充分发挥农村现有的特色,让孩子走进田野,和家长一起劳动。一个假期回来,孩子们反响很热烈。
有的孩子说,明白了什么叫做:粒粒皆辛苦。有的孩子说,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还有的孩子说,很理解家长的辛苦。
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成为农村德育实践的特色。
四、融进课堂,多学科渗透
无论是什么学科,都蕴涵了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每位教师备课、授课都可以挖掘其中的教育元素,寓德育教育于其中。因此,要与科任教师取得共识,利用各学科蕴含的教育元素,对学生适时开展德育教育。如《地道战》一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时期,我国劳动人民是怎样抗击敌人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科学教学中,学习《保护大自然》一课时,让学生知道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谁破坏大自然,就是破坏自己的生命之源。在音乐教学中,在学唱《祖国爱我,我爱祖国》这首歌时,让学生知道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第二大河黄河是哺育华夏子孙的摇篮,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体育教学中,指导学生训练队形,学好本领,锻炼身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做更多的事。在美术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懂得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在祖国浩如烟海的悠久历史中汲取知识的力量,受到英雄人物伟大人格的熏陶感染,使自己不断丰富起来。
五、走进家乡,了解社会
开展“家乡美”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机会亲自讲解当地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和先贤先烈的感人事迹,在讲解中教育他人,也教育和提高自己。
如我们家乡有王桥战役事迹。我组织学生开展“寻找烈士后人,永记烈士精神”的活动。孩子们通过走访,收集资料。在品德课中用讲故事、情景剧的方式表现他们对爱国的理解。
- 上一篇:初二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 下一篇: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