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财产安全法范文

时间:2024-04-02 18:0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身财产安全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身财产安全法

篇1

    这里所说的“电器”是指家用电器及各种电讯、电力器材:"压力容器“是指锅炉、氧气瓶、煤气罐、压力锅等高压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是指烟花爆竹、雷管、民用炸药等产品。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明知是上述产品而销售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未构成犯罪的,按照<产品质量法>第37条的规定处罚。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上述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是犯罪行为,按照新<刑法>第146条规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

篇2

    一、交强险保险人对无证驾驶等情形的受害人的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该条第二款规定,“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从该条文意来看,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不论人身伤亡还是财产损失,也不区分驾驶人有无驾驶证,保险公司(指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都是第一位的,只有额度限制而无条件限制。该法没有其他条文直接对这个问题做出实体性规范。

    《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一条沿用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上述条文,但是其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在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等三类情形之下,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该条第二款规定,有前述三类情形之一,发生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显然,道路交通安全法与《交强险条例》的上述规定文意上明显不同。就相关条文如何理解与适用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意见认为,《交强险条例》是关于处理交强险相关问题的特别法,该条例第二十二条所列情形,就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已经明确规定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应按此特别规定执行。而对人身伤亡损失,既然没有特别规定不予赔偿,就仍然应当按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由保险公司赔偿,这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法条文意是一致的。换句话说,该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关于保险公司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的规定并不否定、排除和限缩保险公司在人身损害方面对受害人的赔偿责任。第二种意见认为,《交强险条例》关于财产损失不予赔偿的规定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相冲突而无效,而《交强险条例》关于保险公司在人身损害方面的赔偿责任,也应当完全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文意执行。因为该法是条例的上位法,且该法的施行时间在条例的之后,旧规定与新规定不一致时应以新规定为准。

    笔者认为,第一,保险公司不仅对交通事故受害第三者(以下简称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不予赔偿,而且对人身损害也仅负垫付抢救费用的责任,不承担对抢救费用之外的人身损害其他部分的赔偿或者垫付责任。第二,在立法论上,应适时修订《交强险条例》,以便对受害人提供更为充分及时的救济。理由在于:

    其一,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现行法律中唯一明确提及交强险的一部,该法尽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都要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赔偿,但并未规定由保险公司全额赔偿,相反,明确规定保险公司的责任是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而关于这种责任限额具体如何设定,显然属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范畴。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对此已经明确授权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该法也未再对此作任何进一步规定,因此,国务院的《交强险条例》就是目前确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具体内容的效力最高的法律依据。

    其二,依体系解释方法,《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应当解释为已经将无证驾驶致人损害、醉酒驾驶致人损害等情形之下交强险保险人的责任限缩规定为只承担垫付抢救费用的责任,而不承担其他方面的责任。《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专门对无证驾驶、醉酒驾驶等情形致人损害时交强险保险人的责任作了特别规定,表明无论哪种情形之下的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在获得保险人垫付抢救费用的必要性方面都是一样的,无证驾驶、醉酒驾驶等情形致人损害的受害人不比其他情形致害的受害人更有理由获得这种垫付救济,所以,《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就不可能解释为无证驾驶、醉酒驾驶等情形的受害人比其他情形的受害人有权多获得一种救济。那么,剩下唯一合理并可能成立的解释就是,条例对相关情形下的交强险保险人责任作了限缩解释,即只承担垫付抢救费用的责任而不承担其他责任。

    其三,以逻辑解释论,《交强险条例》的上述规定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并不冲突。《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财产损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在逻辑上讲也属于对财产损失的赔偿限额的规定,尽管其限额实际为零,与通常理解和使用限额一词时的概念未必一致,但仍属行政法规在法律授权范围内的有效规定。该条例关于垫付抢救费用的规定也应解释为已将保险公司在该条情形下在人身损害方面的赔偿责任限缩规定为仅对抢救费用负垫付责任,而不赔偿其他损失,这在逻辑上也属于一种特殊意义上的责任限额规定,同样不与上位法相冲突。

    其四,基于上位法授权而在上位法未予明确的问题上所作的具体规定,只要不违反上位法的基本立法精神,就将成为相关问题的有效准据,《交强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也没有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基本立法精神。道路交通安全法本身并未提及交强险的立法目的、立法宗旨、立法原则等基本问题,相关问题均授权国务院规定。该法迄今已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通过于《交强险条例》出台之前的2003年,后两个版本(修订本)均出台于该条例施行之后。如果说条例的相关规定与法律相冲突的话,在该法的两次修订过程中都有机会以适当方式加以纠正,但是,两次修订的结果显然都没有涉及这个问题,足见立法者迄今为止并不认为《交强险条例》相关内容有问题。

    其五,从社会历史背景角度看,条例的限缩规定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我国现行法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相关规定保护范围比较狭窄、保护力度偏小的现状,与我国的现实国情有关。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机动车损害高发期,亟需出台交强险制度对受害人施以必要的救济。另一方面,交强险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许多问题尚待逐步摸索。在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交强险制度就会有一个逐步向“应保尽保”过渡的过程,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在该制度施行之初对无证驾驶、醉酒驾驶致害等几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归责于被保险人情形的受害人的交强险救济权暂时打了折扣,仅赋予其抢救费用垫付请求权。这种安排的考虑是个别利益(受害人及时获得救济)与公共利益(交强险制度得以顺利运作从而为公众提供救济渠道与利益保障)之间的平衡兼顾,两方面因素的连接点就是保费总额与可能赔付的保险金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交强险制度施行之初,对这一比例存在担忧,规定得比较保守是可以理解的。鉴于保险费缴费标准不宜高设,保险金总额就成为确保交强险制度顺利运作的相对易于控制的因素,而控制保险金总额的基本方法无外乎两个,一是无差别地低设保险金赔付标准,另一个就是区别不同情形而相对限缩其中部分情形的赔付标准。这两个办法之间的选择,也可能被归结为个别利益(少数情形下的受害人救济权)与公众利益(一般受害人普遍化的救济权)之间的冲突与平衡,这应当讲就是《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现有规定选择了前述后一个办法的支撑理据。

    综上,对我国现行交强险制度的正确解读应当是:对无证驾驶、醉酒驾驶等情形致害的受害人的交强险救济权进行了限缩规定,其对交强险保险人只享有垫付抢救费用请求权而不享有其他权利。

    但是现行制度选择的对受害人提供差别保护的办法并非完美,《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了三类情形,尽管致害方的情形各不相同,但就受害人而言,则均为无辜遭受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理应同样享受交强险制度保障,其间所谓个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实际上只是一个假象。诚然,因该条例第二十二条所列情形而受害的受害人相对于其他一般情形的受害人而言可能是少数,但是社会公众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既可能成为一般情形的交通事故受害人,也可能成为条例第二十二条所列情形的事故受害人,如果差别化地降低部分情形之下受害人的救济标准,实际上是在降低不特定公众在成为特定情形的受害人情况下的救济标准。因此,差别保护从一开始就有其局限性,应当尽快转变为平等保护。笔者建议适时修订法规,取消差别保护而对交通事故受害人无差别地提供交强险保护。具体地,宜只规定特定情形下保险人有追偿权,而不再将保险人的责任特别限定为垫付抢救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3月《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1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人身损害的,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醉酒、吸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二)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自向赔偿权利人赔偿之日起,有权向被保险人追偿。追偿权自保险公司实际赔偿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保险公司在同一诉讼中向被保险人主张追偿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审理并作出判决。”该条规定的意旨笔者理解应为以相同程度的新的表述对《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相关内容进行覆盖。

    二、无证驾驶致害等情形下交强险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

    无证驾驶、醉酒驾驶等致人损害的情形中,被保险人对交强险保险人有无请求权?何种情况下能够行使这种请求权?反过来,交强险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又有无请求权?怎样才能行使?实践中已经出现一些相关案例,不同法院的处理并不相同。有的法院不支持被保险人对保险公司提出的赔偿请求。{1}有的法院支持交强险保险人对无证驾驶以及醉酒驾驶致害情形的被保险人行使追偿权。{2}也有法院在被保险人已经对无证驾驶的交通事故受害人赔付之后,再向交强险保险人索赔的诉讼中判决支持了被保险人的请求。

    关于《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所列情形中交强险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有三种观点:其一,保险人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保险责任,被保险人可以直接请求保险人向受害人赔偿,也可以在赔付受害人之后向保险人追偿。其二,保险人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但有权向致害人追偿。其三,保险人除垫付抢救费用外不承担责任,如果被保险人对损害发生有责任,保险人有权向其追偿。

篇3

关键词:高校;校园安全;安全管理

【分类号】G647

一、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概述

(一)校园安全的内涵

本项目认为,安全是指个体人身不受伤害、财产不受损失,精神不受威胁的一种客观状态。它具体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精神安全。结合安全的定义,校园安全是指,在高校校园范围内,个体个体人身不受伤害、财产不受损失,精神不受威胁;校园财物不受损失的一种状态。校园安全是一种相对安全,而不是一种理想化状态下的绝对安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校园安全是处于学校环境中的个体对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类威胁和事故,在生理和心理上可接受程度的一种状态。

(二)安全校园的特点

(1)客观存在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隐患,这些隐患是客观存在的。校园环境中存在的隐患自然也不例外。认识校园安全的客观存在,是正视校园安全问题,消除校园安全隐患的条件之一。

(2)突l性。近年来,校园安全突发性事故时有发生,由于高校群体的特殊性,校园安全突发性事故对学校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危害,应对校园安全的突发性事故已经成为当前校园安全管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可预防性。虽然校园安全问题普遍存在,但通过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大部分校园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校园安全问题具有可预防性。

(三)校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教学科研的重要职责。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设,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

1.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报告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秩序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条件。安全,则是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安全社会。高校作为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构建校园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有利于为国家实施人才战略提供客观保障

高校背负着教育和培养国家人才和社会精英的重大职责,为广大师生提够一个安全的学习科研环境至关重要。纵观各大高校的发展现状,安全已然成为高校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3.有利于高校自身改革发展

近年来全国高校纷纷探索开展开放式办学模式,高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校园的不安全因素,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校园的正常教研秩序,对师生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构成重大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校园发展的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调研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2015年9月,本项目以M学校为研究对象,对其校园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问卷研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设计初衷在于调查学生及在校教职工对校园安全满意度的测评和对改善校园安全的建议收集。随机抽取了学生约400名,教职工40名。本次调查问卷发放学生实际发放410份,收回396份,收回率96.59%;发放教职工实际发放40份,收回37份,收回率92.5%。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校园安全问题的总体评价

通过调查对校内师生对校园安全问题的评价有了全面了解。从目前调查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师生对校园安全问题的总体评价还是基本满意(表1)。

对于学校对校园安全的重视程度,认为十分重视的人群在学生和教职工人群中分歧较大。学生仅有3.5%人群,教职工却有26.14%人群。同时,认为学校对校园安全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的人群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学生比例为18.15%,教职工比例为6.77%。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出现如此大的区别,主要在于两个群体对同一问题的评价标准不同。学生的关于校园安全的重视度的评价是是否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如何处置的。而教职工的评价依据是学校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预防效果如何。

而从访谈的内容来看,学校领导的关注点较师生的略有不同。他们普遍认为重大的交通、消防责任事故是当前校园安全的主要隐患,而针对师生反映比较强烈的侵财性安全事故,校领导的关注点在于如何有效排查隐患,控制此类事故的上升趋势,尽量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量。

2. 影响校园安全的事故类型

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及身份的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影响校园安全事故类型主要有人身安全事故、财产安全事故、消防安全事故、心理安全事故。

3.校园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1)制度构建因素

针对校园学生实施的轻微违法事件,学校管理部门也只能依据校规校纪处理,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处理分歧较大,难以做到公平、公正,达到处罚、警示的效

果。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和教职工在认为学校在处理违纪违法行为的客观合理度上有一定的分歧。认为十分客观合理和比较客观合理的比例分别为39.74%和29.56%。认为不太客观合理和不客观合理的比例分别为21.66%和20.04%。

(2)队伍建设因素

在调查问卷题:“你认为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力度”(多选)一题中,有45.8%的学生选择“K.增加校园安保力量,提高安全保卫工作效率”。这也反映出当前安全保卫队伍力量不足,增强安全保卫力量成为大部门学生的期盼。

以M大学为例,该校的校园安保队伍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他们的来源背景一般是普通大学毕业的人员、警校毕业的人员和退伍军人。另一部分则是校园安保临时人员。这类人员一般由职高在校学生、社会人员、退休人员构成。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学历要求得不到保证。

(3)环境因素

从开展的问卷调查来看,M大学在校园安全文化环境构建上存在一定不足。根据调查学校是否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法制教育课程和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课程的问卷数据来看,受访的学生中认为经常开设的以上课程的比例仅为4.67%,比例不足5%。认为偶尔参加过一次及从未参加过的,比例总和则高达40%以上。

三、新时期高校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对策

(一)规范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

1. 结合实际制定《高校校园安全法》

本项目认为可以综合日本和美国两国的立法特点,既注重校内人物力的资源整合,又注重充分依托社会力量共同治理,制定符合我国高校实际的校园安全法。校园安全法应该包括:校园安全法的适用范围,校园安全法的基本内容,校园安全法的法律责任。

2.赋予校园安全保卫管理部门适当法律职权

依照法律程序,各省、市、自治区地方人民政府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立高校安全保卫管理部门的执法地位,授予校园安保管理部门一定的执法权限范围。执法权限范围主要集中在对轻微违法行为的侦查处理和对轻微刑事案件的侦查及勘验现场的权力。同时整合高校安保队伍力量,制发统一的工作制服,明确安保工作人员为校园警察,编制全省统一的校警编号,从事校园安全执法活动,建立校园安保工作人员的工作权威性和公信力。

3. 明晰校园安全保卫管理部门职责

就高校校园来看,行使校园安全保卫管理的职能部门一般为保卫部(处,科),其执行义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行使安全管理权力的过程。

一是要信息公开义务。校园安全保卫管理部门有义务定期以一定的方式,将校内治安情况、近期违法犯罪情况的相关信息公布给全校师生。这一方面是对管理部门的工作的监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起到一定的教育警示作用。

二是危险告示义务。为了保障校内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安全保卫管理部门必须履行危险告示义务。主要包括:对校内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地段进行告示,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合理防范,做好日常的预警和预防工作等。

三是提供人身、财产保护的义务。校园安全保卫管理部门对于师生在校内发生的人身及财产具有不可推卸的保护义务。这种保护义务主要包括:安保部门要取合理措施,避免师生受到他人的行为侵害。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措施,避免师生发生因心理问题产生的自残、自杀害。保护师生免受危险设施和危险环境带来的意外侵害。

四是限制他人行为的义务。校园安保管理部门限制他人行为的义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校外人员在本校内实施的针对校内师生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坏行为予以制止。另一方面,对校内师生间因个人恩怨而实施,对校内其他师生人身和财产的侵害行为予以制止。

(二)健全校园安全机制

1.建立健全“权责明晰,分工明确”的责任机制

本项目建议建立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制定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及实施计划,针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在每年开学之初,学校主要领导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校内各学院及行政机构签订《安全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将安全管理的目标责任落实在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再将责任落实到所俚母鞲鱿担做到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学校与各院系学生代表签订《学生安全管理责任倡议书》,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师生职工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新局面。

2.建立健全“警校联动、校地联动”的互动机制

美国校园安全管理遵循的原则是“加强学校和相关的政府和部门的合作,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共同维护学校的安全”、长期以来,美国校方与社区、政府、警察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良性的联动机制,共同维护校园安全。实践证明,建立联动机制以来,美国校方在打击和预防犯罪,维护校园环境安全上取得较好成效。

我国高校安全管理部门对校园环境熟识,发生校园安全事故能够第一时间到达案发现场,然而因无执法权,相关案件处理工作无法及时推进。高校要与公安机关优势互补,建立联动治安治理机制,共同维护校园安全。其次,高校要与卫生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政府联合起来共同治理校园周边安全环境。再者,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家庭的作用,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品行、性格、行为较为了解,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辅导员家访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学习动态,有利于防患于未然。

3.建立健全“提前预案、快速反应”的预警应急机制

建立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制定完善的突发时间应对措施,降低安全事故的损失是当前开展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导趋势。首先,要建立健全狭义安全预警方案。加强对校内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其次,建立健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第三,事故处理完后,要建立校园安全危机解除机制。

(三)加强校园安保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安保队伍培训机制,提高安保人员素质

针对安保人员的培训机构缺乏,培训内容不规范,直接导致安保队伍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足的局面。为改善当前现状,必须建立安保队伍培训机制,完善安保队伍培训制度。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正式培训机构。将培训机构的建设管理归入本地公安机关的管理范畴。二是制定科学的培训时间、课程、标准。三是保障培训时间。四是建立健全准入制度和考核管理制度。可以借鉴现行运行比较成熟的律师行业准入制度,对安保服务行业采取考核准入制度。

2.提高安保人员工资待遇,加强安保队伍的稳定性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安保人员的待遇不足特别是安保临时人员的待遇偏低是导致安保人员频繁流动,安保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提高安保人员的待遇,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一方面,要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要贯彻落实社会保险制度。要贯彻落实国家保险制度,对每位安保人员包括临时人员交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保障安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3.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安保队伍纪律管理

一是要结合校园的实际工作情况,合理安排安保人员的作息时间,结合安保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岗位布置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安保人员考勤制度。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职上岗。安保管理部门可以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行竞职上岗,能者上,庸者下。

(四)营造校园安全文化环境

从访谈可以看出,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对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有效减少师生人身和财产损失起着重要作用。加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对改善校园安全环境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一是要强化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安全文化环境;二是要建立高素质的校园安全文化队伍,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三是要以开展校园安全教育课为平台,营造全校建设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借助教育宣传安全知识的手段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李姝丽. 意识形态建设与高校安全防范体系构建[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335-338.

[2]杨璐,罗诏. 高校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建设的思考[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22-24.

[3]刘畅. 浅谈新时期高校的保卫宣传工作[J]. 江苏科技信息,2014,16:69-70.

篇4

本案发生在2004年5月9日20时55分左右,北京市南二环路菜户营桥东侧。即媒体予以高度关注的“奥拓撞行人案”。

从以上判决看,本案独任审判员柴虹的思路是:首先确定本案中双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然后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义务

一、负事故同等责任,承担该案损失的60%,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精神的误解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该交通事故认定的原则是过错原则在交通事故认定中的体现。

为了实践《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的立法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是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它是《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一部分人使用其中的七十六条进行关于机动车与行人事故的认定的做法混淆了“交通事故责任”和“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概念,因而是错误的。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以“(第十七条)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为桥梁,通过“(七十六条)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通过“(七十六条第二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的规定,体现《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的立法精神。

所以,本案的判决中,独任审判员柴虹在作出双方各自承担同等交通事故责任的结论后,由于我们国家“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即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七十六条的规定,取奥拓车“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金额为零,然后,依据“(七十六条第二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的规定,判决刘寰(奥拓车主、驾驶人)承担该案损失的50%.

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自然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的指导下,判决刘寰(奥拓车主、驾驶人)承担该案损失的60%,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精神的误解。

如果柴虹是因为面对“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制度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尚未建立的现实,要把“以人为本”的立法精神体现在审判活动中,从而在认定双方各负同等交通事故责任的前提下,要求刘寰承担事故损失的60%,那么,柴虹的行为,很明显是将有关部门从《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到实施长达七个月的时间里,未依法建立“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制度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行政不作为后果,强加于刘寰。就更是不应该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刘寰没有代人受过的法律义务。

二、关于“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就是“(第十七条)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以人为本”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相关法律条文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下,超出法律规定增加对死者方的赔偿,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关法律的误解。

参考资料:

篇5

 

关键词:产品和食品质量;不合格;损害赔偿责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绝大多数企业科学管理,合法经营,利润显著攀升,个别企业却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使大量质量不合格产品和食品推向市场,与推出的广告、产品说明书严重不符,夸大产品性能和食品功能,直接侵害并威胁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人身健康。为了最大限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健康,我国先后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此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明确了食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生产者、销售者和第三人(食品推荐者)应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

产品和食品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害的的赔偿责任属于产品和食品安全责任范畴,它是指因产品和食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安全和其他特性的要求,给用户和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侵权责任,而且又是一种特殊的赔偿责任。它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构成要素不同于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必须具备:损害事实、违法行为、因果关系、主观过错4个要件。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件就不负赔偿责任。而产品和食品质量不合格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并不以它有过错为前提,也不是必须要有违法行为,而主要是具备了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即损害事实必须是由于产品的瑕疵或行为人的过错以及生产和销售的食品违反食品安全标准造成的)这两个要件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鉴于目前产品和食品质量问题,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尤为突出。因此,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和第五十五条,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非常必要。

1 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和食品应承担赔偿责任

1.1 “没有过错,不知情”就不负赔偿责任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绝大多数“销售者”对自己所销售的产品和食品质量优劣是不知情的,也可能没有过错。但对因产品和食品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害不负赔偿责任是不合法的,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保护消费者利益原则相悖的,是行不通的。

产品责任是一种特殊的赔偿责任,之所以特殊,在于不一定要求赔偿者本人必须有主观过错这个要素,其构成要素不以有无过错为前提,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销售者是首先要向消费者负责,而这种责任不是无过错责任,即不管销售者是否有过错,只要是自己销售的产品不合格,消费者因该产品受到财产、人身损害,销售者就要首先承担赔偿责任。

食品安全责任是一种食品从生产、销售、第三人(食品推荐)、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等涉及诸多主体和诸多环节的特殊侵权责任。之所以特殊,在于上述主体和环节,对所生产、销售、推荐、监管的食品,如果发生损害消费者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都要依法承担不同的生产经营者赔偿责任、第三人连带责任、政府监管责任。

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即成为商品,商品的瑕疵、优劣作为销售者一般来说可能“不知情”、“无过错”。消费者从某种程度讲也是能够理解的。因为,有些商品尤其是电器类商品,是否有质量问题,除了明显的和已知缺陷外,对于“内部”即隐蔽部分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检测仪器,没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手段、方法,是难以发现存在的问题。而其中带有问题的商品,一旦到了消费者的手中,投入使用,就会因不被发现的内部“隐患”发生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损害,这种损害显然是因为商品的质量问题造成的,而不是“销售者”在销售过程中导致的,尽管如此,也不能作为销售者推卸责任的理由。

食品进入流通领域,也即成为商品,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如果食品在上述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发生损害广大消费者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任何主观推卸责任的“不知情”、“不清楚”、”没有过错”等等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众所周知,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必须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造成损害有过错,才承担民事责任,但并不是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中都适用这种过错责任原则,在一定条件下,行为人(包括产品推荐人)即使无过错,法律对行为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此上所述的“销售者”就是此种情况。

就“销售者”个人而言,当他(她)购买商品时,同样是“消费者”,在他(她)遇到商品有质量问题并受到损害要求赔偿时,显然是不会因为“销售者”、“不知情”、“没有过错”而放弃理赔权的。

由此可见,“不知情”、“不清楚”、“没有过错”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篇6

车门夹伤乘客后不属于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定性,需要具备车辆、道路、违章、损害、过失、因果关系这六个要素。客运车内部夹伤乘客不存在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这一点。因此,解决的途径也是车辆所有者与乘客之间就客运安全服务条款进行协商,不需要交警介入。

【法律依据】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归责原则 损害赔偿

一、关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及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为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处理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主要法律依据,但在责任主体及范围的规定上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抽象,致实践中操作和把握的难度加大。道路事故造成损害的情形比较复杂,很难对赔偿责任主体作出一致的认定。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对此作了如下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机动车所有人负责垫付,但是机动车驾驶员在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机动车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驾驶员所在单位或机动车的所有人在赔偿损失后,可以向驾驶员追偿部分或全部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继承了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的表述,由此确立了我国机动车道路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基本原则有:

(一)直接赔偿原则。此种情形主要造用于机动车驾驶方存在过错,是事故的直接制造者和权利义务的直接承受者。

(二)先行垫付原则。针对的情况主要是未参加强制性保险的责任人无力赔偿(含仅有部分赔偿能力的情况)以及未查明事故责任人的情况下,为不使被害人的损害赔偿无法实现,立法上做出的强制性规定。实践操作中,基于公序良俗的价值原则,责令直接责任者承担先行垫付责任。

(三)替代赔偿原则。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基于保险合同的约定,由保险方承担的替代责任,即由保险公司在责任人参加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而在现实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情况是复杂的,难以统一的对责任主体做出认定。实际中事发生后,还有象机动车辆挂靠单位、分期付款购买的机动车、被盗机动车辆、存在雇佣、租赁、借用关系的机动车辆、在维修当中的机动车辆、所有人指令驾驶员为他人无偿搬运物品的机动车辆、经济利益归他人所有的机动车辆、第三人擅自驾驶的他人的机动车辆如何确立责任主体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仅依照法律的字面规定,概然地确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显然会与立法精神和物流行为实际相违背,造成司法与社会实际不符,因此有必要视具体情形而定。

道路交通事故是因机动车运行所致,对机动车享有支配、使用、支配和收益的人员范围比较广泛。责任主体既可以是驾驶员和机动车的所有人,也可以是借用人、承租人、受雇人、机动车所有的单位的职工,甚至可以是盗车者和第三人。因此,必须确立一个比较固定的完整的认定标准,维护法律的稳定性与可执行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已就该类问题作出一些规定和解释,为我们具体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不是很完善,需要我们的司法者在具体适用中运用一定的立法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并结合法律价值进行处理,以达到个案平衡。

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性质及特点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是一种侵权责任,与一般侵权责任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侵权物的特殊性。主要是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是一种高速运输工具。它们行为时,对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或能性的危险性。

2、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发生,我国法律规定是出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为人对事故的发生主观上只能是过失,而不能是故意。如果是故意造成危害社会的,则是属刑法调整的犯罪行为,而且不能是交通肇事罪。

3、构成要件和免责条件上的特殊性。一般民事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由四个要件构成,即由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行为的违法性和过错组成要件,其免责事由一般基于当事人的约定。,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需由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即可构成,不需四要件齐备,其免责事由一般应由法律做出规定。

(二)道路交通事故行为侵害的客体是人身权和财产权。如果道路交通事故行为造成人身伤亡的,那么其行为侵害的对象是他人人身,即不仅侵害了他人的健康权或生命权,而且还侵犯了其他既得的人身权益,也可能造成受害人今后某些权益的丧失,如致人伤残,使人部分或全部丧失机体的某种能力,不能获得或少获得收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对被扶养人扶养等;造成财产损失的,侵害的对象是他人财产,既包括已即得的财产权利也包括将得的财产权利。实际中。道路交通事故行为往往同时侵害受害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三、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就是指在行为人的行为致人损害后,根据何种标准和准则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它既是认定侵权构成,处理侵权纠纷的基本依据,也是指导侵权损害赔偿原则的基本准则。当前,世界各国对道路交通事故采取的归责原则大致有四种:一是过错责任原则;二是过错推定责任;三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四、公平责任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为其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过错就是行为人行为时的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在过错责任原则下,对一般侵权责任行为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实施了加害行为,虽然其主观上无过错,但根据法律规定仍应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有特殊要求:1、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2、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告只需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及与其有因果关系。

(三)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只要致人损害就推定其主观上有过错,除非其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承担民事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仍是以过错作为承担责任的基础,因而其不是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只是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过错推定责任的情况下,对过错问题的认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可适用。

篇8

一、强化领导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委国安工作管理,及时成立了国安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制订了2015年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计划,并将国家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使这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制订了全委系统内的国安职责和制度,明确国安工作信息联络员,加强了全委国安工作的领导力量,保密工作严谨,重要文件档案指定专人管理,确保无泄密。

二、加强宣传意识,营造安全氛围

一是利用悬挂横幅、宣传栏等宣传工作,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国家知识,《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和《保密工作法》等反知识。二是加强党员、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未发生干部职工参与非法游行、集会、、聚众闹事事件,无一干部职工参加“”等组织违法活动。三是重点人员进行国安知识教育,对全委系统因私出国、出境人员进行了排查摸底,要求对委系统办理了出国护照、出境通行证的人员进行登记,证照统一管理,加强了全委涉外人员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保卫工作,提高他们依法经商和依法办事的意识,利用各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政策形势教育,在全委系统厂矿企业营造氛围。

三、加强国家安全保卫工作

篇9

 

一、食品安全的民事责任

 

狭义的食品安全是指食品、食物等用于使用的食物,必须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必须从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都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要求,必须不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广义的食品安全不仅包括食品的健康与可使用,还包括实物量的安全。本文主要探讨食物物质的安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品安全的民事责任是指食品有毒害或食品不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造成或可能造成包括急性、慢性危害的公民或法人因此而应当承担的民事违法行为,并且当事人必须对相应的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不利后果和责任。我国《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安全的民事责任中明确规定:如果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生产、销售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食品对人身、财产或其它造成损害的笔下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和民事责任。生产和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可以获得相应的造成的损失的赔偿金,还可以依法向食品生产商或食品销售商索赔,索赔金额为食品价款的十倍。

 

二、我国食品安全立法的局限性

 

(一)我国食品立法归责举证责任不明确

 

所谓归责原则是法律审批中根据相应的标准和原则确定行为人导致的损害而造成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处理侵权纠纷的基本原则和造成侵权损害是的赔偿标准原则。当前我国对侵权的归责主要有无过错、过错和公平责任等原则。我国民法中对于食品安全的归责提出因食品、产品质量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且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和义务。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食品生产者和食品销售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和过错责任并存。这种并存的归责原则容易导致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举证责任不明确,不利于食品安全责任人的判定和食品安全责任人赔偿金额的确定。

 

(二)我国食品安全民事赔偿范围不明确

 

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相关当事人进行食品安全民事赔偿的范围不明确。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违反食品安全法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当事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该法律条款唯有明确承担责任的主体和主体应当承担的赔偿范围,总体上看该条法律条文十分笼统。对于侵权民事责任的赔偿原则通常遵循全面赔偿的原则,而食品作为侵权主体的中重要形式之一,应当适用民事责任的全面赔偿原则,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食品安全的受害者往往因为申诉程序复杂,申诉过程中的交通费用、律师费、精神损失费和误工费等间接费用难以真正估量,法律上即使判决承担相应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主体赔偿相关损失,也不支持受害者索赔交通费、律师费以及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等费用。从而造成了食品安全受害者维权成本过高,维权收益与付出、支出不成正比,因此导致许多食品安全的受害者只能忍气吞声。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解释了在民事侵权中进行精神赔偿的相关问题,但精神损失计算标准和计算方法难以确定,侵权双方也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导致维权过程中各执一词,难以真正判定。

 

三、从民法视角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立法建议

 

(一)完善我国食品立法归责举证责任不明确

 

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食品生产者和食品销售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和过错责任并存。这种并存的归责原则容易导致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举证责任不明确,不利于食品安全责任人的判定和食品安全责任人赔偿金额的确定。欧美国家对于食品安全责任的法律规定,食品安全的行为实施人一旦存在主观意愿上或由于疏忽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等,受害者通常无力证明食品存在安全缺陷的情况下,应当立法完善相应的举证,应当将举证责任归食品生产、经营和销售方,如果食品生产销售方能证明食品是安全可靠的则为胜诉。明确食品安全立法归责举证制度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提高消费者维权的意识和决心。

 

(二)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惩罚制度

 

对于食品安全的过错方,应当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应当建立对消费者及受害者直接损失的赔偿以及间接损失的赔偿以及精神赔偿相结合的完善的赔偿机制。对于精神赔偿金额的确定应当有明确的标准和赔偿依据,完善赔偿范围。通过将实际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以及惩罚赔偿等有机结合的方式给食品安全受害者进行有效的经济补偿,同时给予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相应惩罚,为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拉响警钟。

篇10

我是广西运德集团公司邕宁汽车总站的营运驾驶员(经济责任人) ,为确保安全驾驶车辆,我向集团公司、广大旅客和社会各界承诺:

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春运、重要节假日和集团公司组织开展的专项行动期间的行车安全管理规定,树立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肇事可耻的思想!

二、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安全教训培训活动,通过学习,提高遵章守法、安全文明驾驶意识,进一步认识安全驾驶、安全营运的重要性。

三、驾驶中,保证不超速、不超员、不超载、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车、不带病驾车、不盲目超车、不开斗气车;不在高速公路随意停车和上下客;不冒险通过漫水路、漫水桥和傍山险道。

四、严格执行驾驶员配备、休息管理制度,自觉进入长途客车中途休息站休息和遵守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的有关规定。

五、做好车辆例保工作,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按时进行车辆年度安全检验。坚持出车前、行车途中和收车后的安全自检,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

六、自觉接受单位对车辆运行动态的监控,不擅自关闭或破坏车辆动态监控设备

七、依法经营、进站经营,服从站务管理,严格遵守检验报班制度。

八、严格执行安全告知制度,履行安全告知义务,做到发班前向乘客宣读《安全告知》,中途停车休息向乘客宣读《中途停车休息告知》。

九、如有违法违规行为愿意接受集团公司、本单位按规定处理。

承诺人(签名):

承诺日期: 年 月 日

安全行车管理承诺书二

作为上海亚利包装有限公司的驾驶员,我承诺:

一、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二、 生产经营和管理用车不公车私用,若有违反,除应承担实际使用发生的费用,还应按私用公里数 20 元./公里的标准交纳罚款。

三、 坚持车辆外出实行派车单制度,外出时说明用途、时间等,并由本人将出行时的公里数记录后交由所属部门主管处备案。

四、 坚持车辆停放在公司院内,若因特殊情况,经所属部门经理批准后方可在外停放。若未按规定,发生被盗、损坏,由本人负责赔偿。

五、 熟悉掌握所驾车辆,执照驾车。

六、 车辆行驶前认真做好例行安全检查,做到机油、汽油、刹车油、冷却水、轮台气压、制动转向、喇叭、灯光的安全、准确、可靠,使汽车处于良好状态。保证车辆随时能够出车。

七、 行车途中保持高度警惕,克服麻痹思想。

八、坚持绝不酒后开车,绝不闯红灯,绝不疲劳驾驶,绝不超速行驶,杜绝车辆事故的发生,保障车辆和人身的绝对安全,如因违规行车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完全由我本人承担,与公司无关。

九、 坚持车辆维修与保养。

十、 坚持每月安全学习,准时参加安全日活动,学习交通法规等,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