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噪声污染防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2 17:5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扬尘噪声污染防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十二运圆满举行为目标,通过采取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企业环境管理,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切实改善区环境质量,为参会人员和运动员休息、比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组织保障
建立由区长负责的区保障自治区十二运环境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检查督促各相关部门落实环境质量保障方案。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主要负责日常协调、调度,提出工作建议,制定、有关信息,定期向联席会议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三、主要工作任务
我区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区域为:中心城区、滨河区。重点时段为:重点任务是: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大环境监察力度,重点控制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煤矸石自然、道路扬尘污染、噪声污染及突发污染事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控。
1.增加对重点污染源的检查和夜间巡查频次,加大大气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力度,督促辖区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从严查处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及偷排的违法行为,对超标准排放污染物的单位,予以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停产整治。加大对化工、焦化等企业的安全监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和设备加强检查,进行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停产整治。
责任部门:区环保局、区安监局
2.加强露天煤矿开采及煤矸石自燃的污染控制。结合露采煤矿和灭火工程整治工作,按照职责划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存在问题的煤矿进行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或未实现整改效果的,责令停产整改。
责任部门:区环保局、区煤炭局、国土资源分局、公安分局
3.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区淘汰落后产能关闭违法排污企业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完成取缔关停工作。
责任部门: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二)加强扬尘污染控制。
1.矿区扬尘控制。对露天开采矿区物料堆场安装防风抑尘网,对采区进行洒水降尘,加强矿区公共道路日常固化维护、洒水降尘,保证路面湿度,防止二次扬尘污染。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煤炭局、国土资源分局
2.城区扬尘控制。
(1)防止建筑施工扬尘。加强对城区扬尘污染全过程控制,对建筑施工现场、拆迁施工工地和市政工程施工工地采取设置围挡、覆盖和及时洒水压尘。
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区行政执法局
(2)防止运输车辆扬尘。加强运输车辆防尘管理,运输车辆在拉运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过程中,必须密闭运输或采取篷布遮盖保护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责任单位:区行政执法局、交警大队
(3)禁止露天烧烤及焚烧行为。禁止露天烧烤行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的物质,禁止焚烧沥青、橡胶、塑料、皮革、废油、垃圾以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和恶臭气体的物质,杜绝随意倾倒和就地焚烧现象的发生。
责任单位:区行政执法局
(4)减少道路扬尘。搞好城区道路硬化、绿化;进一步规范环卫职工作业管理,加强道路保洁,配备专用洒水车辆,按规范要求对市区主干线每日洒水两次以上,其他街道每日洒水一次,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加洒水频次,以确保道路干净整洁,无浮土、无扬尘污染;加强生活垃圾的管理,规范清运流程,采取防扬散措施,保证清理及时。
责任部门:区园林局、区环卫局
(三)严查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偷排行为。
完成主要交通干道两侧煤矸石、建筑垃圾等固废的清理和运输,强化日常监管,加大夜间偷排的处罚力度,保证主要交通干道两侧环境质量。
责任部门:区环保局、区行政执法局
(四)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结合高、中考期间噪声污染防治要求,对辖区建筑工地、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等噪声源进行调查,并做出控制噪声要求;加大对中心城区、滨河区的居住场所、运动场馆周围的噪声监控,严禁在运动场馆和运动员居住场所周围进行施工作业或设置室外扩音器等设备,对造成扰民的一律停止营业。
责任部门:区环保局、区行政执法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
(五)实施空气质量预警制度。
按照市环境预警制度,根据市环境监测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预测的空气质量,对可能出现的三级以上天气,立即启动环境应急处置方案,对影响城区空气质量的重点污染源采取限产、减排或临时停产措施;露天开采企业一律停产;城区内建筑工地一律停工。
责任部门:区环保局、区建设局、区煤炭局、区行政执法局、国土资源分局
(六)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制定区十二运期间环境质量保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配备应急装备,保障应急人员、车辆,做好应急准备;加强应急人员管理,不准随意外出,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故;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的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开展重点排查,发现问题,立即上报政府,及时做出处理。
责任部门:区环保局、区行政执法局、区安监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
(七)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力度。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宣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报道我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对环境违法行为予以曝光。
责任部门:区委宣传部、区环保局
篇2
【关键词】施工现场;环境污染;环境治理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就是消除或减少现场的环境污染和危害。主要的污染种类有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的光污染和危害。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现场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态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施工企业正处在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过程中。这一阶段,管理层有部分人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大部分是被动认识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而项目一线施工员在作业过程中,往往忽视环保工作的必要性,以至于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总与整改相伴。缺乏主动创造性的环保工作。建筑企业不仅用四新技术武装自己,还有职业健康和环保低耗的意识提高认识,自觉地把现场环境污染治理与施工进度同步进行。
二、科学合理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在施工之前,有前瞻性地做出现场环境污染分析以及治理措施。建立环境保护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负责;编制环境污染处置应急预案;编制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实施步骤;保证环境治理所用资金到位;环境保护使用的机具设施完备,材料充足。把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紧密结合起来。保证环保工作有的放矢,未雨绸缪,措施得力。
三、施工现场粉尘的防治。2016年上半年位列74城市空气质量倒数10位,河北占6位。石家庄PM2.5的主要源头是: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等。如何控制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是城市治理扬尘污染的重中之重。
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规定: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留漏的物料,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门口应设洗车槽。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米,不扩散到场外。3.机械剔凿作业可用局部遮盖、水淋等措施;高层垃圾用容器吊运。4.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洒水、地面硬化、围挡、密往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四、施工现场废气、废水的防治。施工现场严格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绿色施工导则进一步规定: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五、施工现场固体废物的防治。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1.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并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能够重复利用的固体垃圾,应及时回收,分类别码放,周转使用。对危险品的废弃容器 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标志。2.施工现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堆放生活垃圾。3.不得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4.施工单位应及时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利用或者处置。在运输过程中要覆盖严密,不得遗撒、丢弃。
六、施工现场噪声振动及光污染的防治。施工噪声,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施工现场噪声污染,则是指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量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七、在城区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开工前15日,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地和期限、可能产生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防止措施。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夜间施工;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以上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另外,工程使用的机动车辆的消声器和喇叭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保养与养护,保持性能良好,减少噪声。
篇3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today, got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ivilizatio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But in the process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so we should activel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liminate pollution,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一、市政工程建设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市政工程建造成空气污染
在市政建设所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中,空气污染是比较突出的。主要是指在施工现场,运输车辆、作业器械以及地面风力等因素,导致空气中充满各种扬尘,主要包括施工扬尘、道路扬尘以及风蚀扬尘等等。这些扬尘严重影响市区的空气质量和市民的生活质量,严重者会引起雾霾现象,对城市环境危害很大。污染来源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施工过程中产生灰尘
市政建设过程中有很多施工项目,比如:土地平整、路基开挖和填筑等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器械本身的机械动力以及自然风力等因素,导致大量粉尘扩散,造成空气污染。
2.建筑材料泄露
水泥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很容易产生粉尘。如果在对这类建筑材料的运输和仓储过程中操作不慎而导致材料泄漏,就会很容易造成扬尘污染;
3.材料加工产生扬尘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要对土灰和混凝土等进行拌合加工,在搅拌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扬尘。
4.运输车辆产生扬尘
建筑工地的路面状况比较差,运输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产生大量扬尘。同时沙石等材料的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掉落,也容易造成扬尘污染。
(二)市政工程建设造成水污染
市政工程对水体造成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冲洗废水和降水会产生地表径流浆料,这些浆料流入水体后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水体污染。二是施工人员日常生活用水造成的污染。
1.混凝土养护产生的废水。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硬化条件,防止脱水现象的发生。要消耗一定量的用水来养护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所产生的废水PH值较高,对水体有一定影响,但养护用水量不是很大,并且很容易蒸发,水环境的污染较轻。
2.清洗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水。
在清洗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所产生的废水中,除了悬浮物质外还含有很多石油类的污染物。所以在冲洗过程中要防止废水流入地下,造成地下水质污染。
3.沙石料加工产生的废水
施工过程中对沙石料加工会产生大量废水,通常为加工沙石方量的三倍左右。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地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容易导致河道淤积。
(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
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要用到很多施工设备,但施工产生的噪声污染十分严重,尤其是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响度大,对人体的伤害也比较严重。目前,由施工产生的噪声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必须要予以重视。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噪声无规律,随意性强。
由于施工设备种类繁多,不同施工阶段会使用不同的施工设备,而且施工设备的数量也会不断变化,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没有规律,随意性很强,对人的伤害也比较大。
2.噪声源特性多种多样
不同的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多种多样。有些施工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具有周期性。有些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具有突发性和脉冲性,这些噪声对人的听觉器官刺激很大,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有些施工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频率较低,响度较大,会让人产生烦躁情绪;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响度较大,甚至可以达到一百分贝以上。
(四)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主要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两种,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1.场地清理产生的废弃物
在施工之前都要进行场地清理工作,清理后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主要有树木、杂草等植物以及表层熟土。
2.开挖地基和路基时产生的废土
在挖掘路基和地基的同时会留下很多弃土,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固体废弃物污染,甚至会引起水土流失。所以一方面要采取回填的方式加以利用,一方面要及时运送到专业的处理场地,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3.施工后留下的建筑废弃物。
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后会留下大量的建筑废弃物,比如水泥、木材以及其他建筑废弃材料。有些可以回收利用,有些则作为废弃物集中处理。
4.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基本在工地居住,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达到1kg左右,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更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环保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避免扬尘,保护空气的主要措施。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对于开挖的土方要集中堆放,缩小扬尘的扩散空间。同时可以采取回填的处理方式,减少污染时间。其次,在运输水泥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时要用密封的罐车。同时要重视施工的道路的清洁及养护工作,使施工道路保持良好清洁的状态,减少扬尘的产生,降低空气污染。
(二)科学处理废,减低水体污染
尽管在市政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较少,造成的污染也较轻。但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对此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用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解决污染问题。
首先在养护混凝土时可以采用薄膜或者塑料溶液等手段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减少废水的产生。其次要选择有污水排放系统的地方对设备和车辆进行清洗,最后由于砂石料冲洗废水的含有很多较大的悬浮物,所以要建造沉降池对废水进行沉降处理。
(三)合理选购设备,降低噪声污染
要降低施工产生的噪声污染,首先要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优先选低噪声的设备以及车辆,这样可以从根源上降低噪声污染。其次要尽量将施工设备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位置,降低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最后要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降低噪声对市民日常生活的不良影响。
(四)科学处理固体废弃物,减少污染
对施工现场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必须进行科学的处理,否则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于场地清理过程中剩下的植物和农作物要进行及时清理,表层的熟土可以用于绿化。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土。对于少量的废土可以采取回填的处理方式。对于大量的废土则要进行统一集中处理,将废土运送到专门的弃土场地,不能随便丢弃,污染环境。同时在市政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料,对于这些废料必须进行合理的处理,否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于部分废弃物可以采取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则送往专业的处理场地集中处理。
三、结束语:
市政工程的建设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未来发展,但环境保护一样刻不容缓。我们要采用科学的手段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和谐。我们要运用科学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进而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志华.生态环保型城市建设中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分析[J].城市规划与建设,2011(04)
篇4
【关键词】市政建设;环保;作用
市政建设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主要以道路、桥梁、管线工程为主,分为市政工程设施、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园林绿化设施、市容和环境卫生几方面。隶属于国家基础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做到综合治理,创造出适合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随着城市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日渐加强,市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国策,对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予以治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一、市政建设中环保的作用
1.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生态效益
在市政建设中重视环保的作用,首先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的绿化环境,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干净漂亮,空气清新、水体清澈、环境适宜,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居民的身心健康也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使我们的城市建设更加宜居、宜游。在此意义上来讲,在市政建设中重视环保的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生态效益。
2.可以吸引投资,提升经济效益
良好的市政建设,不仅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还应包括优良的城市环境,只有在市政建设中高度重视环保的作用,才能为潜在的投资者提供适宜投资、生产、经营的良好环境,使优美的环境资源成为城市吸引投资的无形资产、隐形财富,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给城市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3.也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合理统筹资源,实现城市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因此从这个宏观意义上来讲,在市政建设中重视环保的作用,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二、市政建设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市政建设的施工区域通常都在闹市区,人流密集,交通流量大,主要存在着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四类环境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
施工扬尘是市政建设中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指施工现场作业车辆以及地面因风力原因扩散到空气中的各类粉尘。主要包括道路扬尘、施工扬尘、风蚀扬尘等。市政建设中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道路开挖和平整等施工过程中,由于风力或机械动力原因,造成的扬尘污染、建筑材料在运输仓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泄漏产生的扬尘污染、土灰和混凝土等拌合加工引发的扬尘污染。除了粉尘污染外,市政建设中还存在有害或刺激性气体污染等。
2.水污染
市政建设中的水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地面冲洗废水、生活污水、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以及流失的浆料所产生的,这些废水都会人为的影响施工现场附近的水质,使水中的悬浮物、油性物质等污染物浓度增加。尤其是建设跨河流的桥梁的市政工程时影响最为明显,这些废水随着河流流向其他水域,造成的影响将是深远而不可弥补的,因此在市政建设中一定要减少各类废水的排放,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3.噪声污染
市政建设中的噪声污染是指生产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特点是噪声源稳定,但发生的时间波动较大,主要产生于施工现场的构架加工和施工机械之中,由于声音分贝很大,频率较低,使人听上去感觉烦躁,对周围居民听觉器官影响很大,造成很大的噪声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
市政建设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分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两类,主要来源于进场前的清场废弃物、路基开挖时的弃土、施工建筑废弃物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若不及时清理这些固体废弃物,不仅会破坏城市的优美环境,还会进一步产生扬尘污染和水污染。
三、发挥市政建设中环保的作用的措施
1.控制大气污染
在市政建设中要尽量使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要对施工现场土方用绿网覆盖,减少扬尘;要对临时道路进行硬化,随时洒水,对水泥等细颗粒建筑材料要密封保存,防止扬尘污染;运输土方或垃圾时,要使用封闭式运输车辆,严格控制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临时建筑材料堆放要防止物料泄漏的引发的大气污染污染和水污染;除以上规定外,还应注意不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者焚浇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2.控制水污染
在市政建设中要制定有效的污水控制方案,要妥善处理泥浆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搅拌机前、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处都应设置污水沉淀池,清洗后的废水经沉淀后,应循环利用于洒水降尘或排入市政管网;施工人员要尽量选择有污水排放系统的地点作为项目所在地,防止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污染环境。
3.控制噪声污染
市政建设中的噪音污染不仅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威胁也不容忽视,噪声污染引发的职业病在所有职业病病发原因中高居榜首。控制噪声污染,应在工程机械等噪声设备旁加设隔音棚,使机械保持较低分贝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噪音机械的时间,应为操作工程机械的工人发放头盔、耳塞等隔音设备;尽量不在夜间施工,如必须施工,尽量不采用强噪音机械,严禁鸣笛,减少噪声;对作业时间进行调整,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区的干扰和影响。
4.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
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采取运至指定地点,不得丢弃;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及时清理;对施工中产生的生产废料要考虑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为土方回填处理,建立弃土场地对弃土集中处理;用密封式圈筒处理高空废弃物等措施。
结束语:
市政建设对城市发展建设意义重大,其中的环保作用不容忽视,重视市政建设中的环保作用,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生态效益、吸引投资,提升经济效益、也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面对当前市政建设中存在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我们要一一加以控制和预防,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 杨华.重视环保在市政建设中的作用[J].吉林农业,2010(12)
[2] 田伟娜.以环保理论指导市政工程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
[3] 王发明.如何做好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J].科技资讯,2011(19).
[4] 曾云.浅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环保的策略[J].福建建设科技,2008(2).
篇5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Abstract: How to do wel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how to make the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are analyzed.
Key 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市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市政工程建设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项目规划和论证阶段、具体施工阶段和投资运营。在这三个阶段中,均会导致对环境问题。现详述如下:
1.1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与评估、勘测设计等。长期以来,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人员主要以满足城市规划功能要求、降低建设造价和维护费用、节省运行费用等为目标,而对于环保问题该如何解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但由于市政工程对周边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多没有量化的指标,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往往忽略工程建设与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市政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市政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缺陷常常表现为:不合理占用价值较高的土地(如农业用地、森林用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用地等),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破坏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引起水质污染,影响沿线动植物生长;穿越风景名胜区且未很好地结合自然,破坏景区景观;穿越或靠近居民稠密区,造成大气、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作息,危及居民身体健康;侵占有价值水体,改变天然水系的自然流态,造成局部区域水资源枯竭等等。
1.2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及拆迁安置、建立施工驻地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枵染。另外,由于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使空气质量恶化。运输车辆的增加和调运土石方的落土也会使相关公路交通条件恶化,对原有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干扰。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作业产生较大噪音,对周边民的正常作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3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噪声和汽车尾气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噪音对周边居民、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尾气、粉尘、油污对沿线居民生活、农田、土壤、水质等影响较明显,呈逐步加重的发展趋势。
2 施工阶段的环境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水污染和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
2.1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是市政工程施工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它是指施工现场因各种作业、车辆运行、地面风蚀等原因扩散到空气中的各种粉尘。主要包括道路扬尘、施工工艺扬尘、风蚀扬尘。道路扬尘是指施工现场因各类运输车辆行驶直接造成的扬尘,它在施工扬尘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施工工艺扬尘是指各种施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扬尘,例如土方和材料的装卸,施工现场的清理和平整,土方回填,建筑材料筛选和拌合等等都会产生地面扬尘。风蚀扬尘是指一些易扬尘建筑材料露天堆放和因开挖而造成的地面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扬尘。这些施工扬尘的产生往往对施工现场及附近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在市区居民集中的区域施工时甚至还会出现污染纠纷。
2.2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其特点是:噪声源相对稳定,噪声的产生时间有较大的波动性。施工噪声污染主要发生在施工现场及构件加工场,主要噪声源来自各类施工机械。
2.3施工水污染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和由于施工场地的地面冲洗水、降雨所造成的地表径流和流失的浆料进入水体等所造成的。这些影响会使施工场所附近的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水体中的悬浮物、石油类和COD 等污染物的浓度将会增加,特别是跨河流的市政桥梁的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
2.4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
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如果这些垃圾随意堆放而不及时清运处理,不但影响市区美化环境还会产生扬尘和水环境污染。
3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应坚持以防为主、管治结合的原则,将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管理轨道之中,主要管理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开始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施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有一定轻度影响的施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施工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环境影响报告应得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施工项目应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3.2实行建筑施工申报登记
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定,建筑施工前应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建筑施工噪声的申报登记,说明施工工艺、施工主要设备、施工时间和周期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市政工程项目由于其特殊性,有时在道路施工时存在连续作业的情况,还必须将施工时间提前申报并告知周围居民,采取适当的防噪声措施。
3.3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在施工前、施工期间、工程后期的几个阶段,落实环境保护的措施。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按相关的法规和条例以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对施工期的环保要求,制定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计划,并予以落实。环保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污水、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的防治措施。
在施工期间,须实行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和排污管理。要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工程后期和竣工后,还应及时修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
3.4有效进行环境影响监测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可以了解和评价施工期间的周围环境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需确定各种污染物的最终排放量,应对周围大气、水体甚至土壤的环境质量及居民生活区受影响的程度开展监测。在居民生活区附近施工的建设项目,还需开展噪声、振动监测,以评估施工期间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3.5实施施工环境现场检查
施工期间应现场检查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规定的施工期间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单位是否文明施工;是否开展了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施工单位的管理是否规范;材料是否统一堆放;施工阶段的噪声是否达到(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求;建筑垃圾是否在指定地点存放;施工期间的污水是否采取了有效处理措施等。
4 结语
目前,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再加上市政工程自身所固有的施工特点,使得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环境问题有待解决。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是将环境管理中的全过程控制原则应用于项目管理的一种理论,将此理论用以指导项目建设相关各方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再采取各种先进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l]张洁.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
[2]叶文虎. 环境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污染问题;管理对策;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由于经济、技术条件随着社会对环保的愈来愈重视和对污染控制的加强,施工企业在施工生产中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努力创造条件,积极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污染,将污染减轻到最低程度,实现生产活动与保护环境的和谐。
1 环境污染问题
1.1 噪声
噪声是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 主要来自土建类施工机械如打桩机、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等产生的噪声, 还有脚手架和模板的装卸、安装和拆除,建筑材料的切割加工等作业产生的噪声, 而且施工过程中往往多种设备同时运行, 加剧了噪声的影响程度。
1.2 废水
建筑施工中废水主要来自井点降水、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建筑材料及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清洗水、混凝土养护排水、设备水压试验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等。
1.3 废气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以扬尘为主, 扬尘很大程度上影响所在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施工过程中产生扬尘的主要环节为: 场地平整、土方挖掘以及建筑垃圾、水泥为主的建筑细集料的运输、存放和使用; 凌空抛洒楼层清理后的垃圾物的不文明施工现象; 木工房锯机作业, 石灰、砂石、土方回填, 地表风蚀扬尘, 车辆进出等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粉尘污染。如遇干旱无雨季节, 加之大风天气, 施工现场的扬尘将更严重。
1.4 固体废物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 废建筑物的拆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渣土、废包装、生活垃圾等废渣; 深基坑建筑物及人工挖孔桩基础在取弃土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方; 钻孔灌注桩施工产生的废泥浆液。
1.5 其他环境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环境问题包括: 施工中进行的电焊作业和强光源施工现场照明常成为施工企业被投诉的问题; 基础开挖过程中遇到因不熟悉地下公共管线情况而造成的挖坏水管、煤气管线等的间接环境问题; 此外, 在成片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还会产生诸如地表植被破坏、地表长期, 造成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 施工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破坏和不良景观等问题。
2 环境管理保护对策
2.1 环境管理保护对策
建筑过程中, 应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保护对策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 具体如下:
2.1.1 施工企业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定期组织管理、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学习, 提高环境保护素质。
2.1.2 施工企业应加强组织管理, 施工项目部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将责任分级落实直至一线的施工人员, 建立考核制度, 将环境保护工作与施工绩效挂钩。
2.2 污染防治措施
2.2.1 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是在进行现场施工前完成围墙的砌筑, 对于相邻的敏感噪声保护目标一侧提前安装降噪声安全围帘。
二是加强人为噪声的控制, 杜绝人为的敲打、大声喧哗, 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性; 同时施工人员对模板拆除、物体装卸、搬运产生的噪声进行主动控制。
三是根据施工阶段特点, 合理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将产生高噪声的机械设备布置于远离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侧。
四是尽量选择低噪声或备有消声设备的施工机械, 即桩基施工应优先选择环保型的新张法预应力静压管桩, 钻孔灌注桩应选用旋挖钻机等环保型施工设备,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设备要设置密闭的机械棚, 降低噪声的影响; 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远离敏感点, 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提倡使用商品混凝土, 避免混凝土搅拌机等噪声的影响; 加强施工机械的检查、维修和保养, 避免因机械故障运行而产生非正常的噪声污染; 高声级的施工设备尽可能不同时使用。
五是在城区进行的建筑施工必须提前向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申报, 特殊工段必须连续进行昼夜施工的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向环境保护部门提前申报并公告居民, 做好与周围居民的协调工作。
六是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 并根据监测情况调整噪声控制措施, 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以达到施工不扰民的目的。
2.2.2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粉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一是,充分有序的施工组织可以对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样如此。在施工前对挖土方的顺序、阶段、数量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开挖的土方进行回填, 减少土方的外运和回运的次数和数量, 从而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通过研究施工区域平面布置, 合理确定取弃土的线路, 以减少土方在施工现场的运输距离。
二是,对运输路线进行硬化, 并安排人员和设备定期进行洒水压尘, 对堆放于现场的土方及有可能产生扬尘的粉料堆场进行必要的覆盖或堆放于固定设施内。
三是,对现场使用的水泥罐、搅拌站设置布袋除尘器和喷淋除尘器等除尘设施。
四是,对运输车辆进行严格管理, 经尾气检测合格的车辆才能使用; 车辆不得超载, 对运输散装建筑材料的车辆物料不得超过车帮并须采取有效的遮敝措施, 同时出场前对车帮、车轮等进行冲涮, 防止车辆的遗洒和夹卷。
五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垃圾应设置专用的楼层垃圾运输通道, 严禁高空抛洒。
六是,建筑物的立面应采用密目安全网, 以降低楼层内的风速, 阻挡灰尘进入周围环境。
七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缩短工期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同时须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管理,减少烟气中颗粒物的排放。
八是,现场使用的茶炉、大灶应安装消烟除尘装置或采用电、液化气等清洁能源。
2.2.3 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防治:
一是,生产废水应导入事先设置的沉淀池, 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严禁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和河流。
二是,生活污水应与施工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严禁直接排入周围雨水管网或直接排入河流。
三是,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的燃油、机油和油等应加强管理, 所有废弃油脂类均要集中处理, 不得随意倾倒、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和附近河流。
2.2.4 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废弃物,或工程完成后会残留部分废弃的建筑材料, 若处置不当, 遇暴雨降水等会被冲刷流失到水环境中造成水体污染, 因此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防治:
一是,施工单位应规范运输, 不能随路洒落、随意倾倒建筑垃圾, 施工结束后, 应及时清运多余或废弃的建筑材料或建筑垃圾, 拆除临时工棚等建筑物, 以恢复自然景观。
二是,对生活垃圾应集中入垃圾池及时清运, 木工和电工、焊工、钢筋工、油漆工产生的废料分类别综合利用和处置, 不能随地遗弃、污染现场环境。
3 结语
随着社会对环保的重视和对污染控制的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生产中也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努力降低和消除污染降低污染,树立环保意识,同时要建立环保成本的概念。在制订施工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力求做到爆破不扰民、泥浆不外流、轮胎不沾泥、渣土不乱抛、管线不损坏、高空不坠物、材料严把关、施工重管理。从而达到降低和消除污染。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45- 246.
[2]齐伟军,赵艳秋.建筑施工综合环境保护技术[J].环境科学动态, 2005, 2( 2) :63- 65.
篇7
关键词:市政道路,环境保护,水土流失,噪声污染
1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1.1水体污染
城市水资源由于建设市政道路造成的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水体中流入施工现场混合混凝土的泥浆,或城市排水系统中流入施工区域自然降水、施工现场清洗污水、施工机械设备漏油等水体,从而导致水体被污染。除此之外,部分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单位对于处理废水作业往往会予以忽视,其在处理废水时通常都会采取直接排放的方式,进而污染城市水体[1]。
1.2噪声污染
各类机械设备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会被经常使用,所以会有较大的噪声出现在施工的过程中,从而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除此之外,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在规定的期限内尽早完成工程建设,会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与文明施工不相符合的方法进行施工,从而使得噪声长期干扰居民生活。
1.3扬尘污染
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装卸施工材料、回填地基、调配土方等施工器械会造成扬尘污染,在清理施工现场的过程中也有极大的可能导致扬尘污染的出现。其次就是风蚀扬尘,如果没有对的地面及时的进行压实开挖或直接将施工材料露天堆放,在此情况下风力作用就会使得扬尘现象出现。扬尘污染还包括道路扬尘,一般所说的就是在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现场有施工器械及运输车辆进入,从而致使施工现场地面一直处于状态,进而出现扬尘,这也是建设市政道路过程中最为严重的扬尘问题。
1.4水土流失
土方建筑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必然进行的一项作业,在这一环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基础构造物进行挖掘。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在周围堆积松散的土方,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都不会采取措施有效地处理这些土方,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降雨,就会冲毁边坡,进而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到市政道路建设的工期,使其无法在工期内完成[2]。
2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1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在建设市政工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道路施工,因此需要将铺设路基、拆迁房屋、征收土地、排水等工作做好。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我国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公路构建标准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融入环境保护工作,在施工作业的每一环节中进行落实。除此之外还应该将环境保护工作和施工进度进行统筹规划,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分析其中一部分的具体问题,从而保证施工规划合理且科学。
2.2道路设计阶段的环保措施
在设计市政道路的过程中,需要将环保的元素融入其中,将绿色工程的理念体现出来,使得环境保护设计尽可能的详细。首先在规划市政道路的过程中,在设计时需要尽量选择农业资源占用最少且路线最短的一种方案,同时对于农田和耕地等地需要尽量避开。在规划道路附近的植被的过程中,可以将植被种植在道路附近,在对公路进行美化的过程中还能将环保的作用充分发挥,通过植被对路基进行稳固、对汽车尾气进行吸收,同时对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设计规划市政道路路线的过程中需要与城市中的学校、医院等功能性机构进行贴近,但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噪声进行控制从而防止影响到这些机构组织的正常运行[3]。除此之外,在对市政道路路线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尽量避开城市水源,从而避免城市水资源被市政道路建设所污染,与此同时还能对水体的自然流动进行保证,防止道路由于建设工程的原因出现局部阻断或堵塞的情况。
2.3对施工设计文件严格执行
建设市政道路的时候有导致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从而破坏城市环境,所以在开始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对施工作业流程进行合理安排,从而尽量降低环境受到的道路建设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确保在完成市政道路建设之后,能够将施工现场附近的环境恢复原状。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需要以施工设计方案为依据获得地基填土,防止施工人员在道路两侧或附近使用推土机挖土。与此同时,在指定地点将挖土作业完成之后,需要对土层表面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使其平整度得到保证,对土层内种植的植被进行保护。除此之外,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按照作业的标准清除多余的土方,运送无法使用的废土至规定的场所,还需要将植被种植在道路两侧,从而防止水土流失的情况出现[4]。
2.4管理监督施工现场管理
监督施工现场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分布土方施工实行之前,需要了解调查将要施工的场所的周围路段情况,还要将调配材料的计划制定出来,保证其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代施工工艺进行运用,尽量使得土方施工余土量减少,降低施工临时用地的面积。除此之外,在选择市政道路施工临时用地时,应该首先选择荒地和洼地,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浆砌处理、填充弃土的方式处理荒地,对于洼地则可以将弃土进行利用,从而将其变为田地,并在对荒地和洼地进行处理后将植被种在土地上方,对这面土地进行充分的利用。其次,需要科学堆放管理施工材料,对同一时刻进行施工的路段,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堆放,做到有序准确的摆放材料,从而尽量避免堆放的材料阻碍交通[5]。在进行道路沥青铺设的过程中,搅拌站和油灶的位置需要尽量远离居民区和生活区,从而避免周围群众和施工人员受到沥青拌合烟气的影响,在进行拌合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从施工人员中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和专业性的人员,从而有效降低环境受到的沥青的污染。第三,需要及时清理施工弃物。在铺设道路沥青的过程中,需要回收没有用完的沥青,严禁随意倾倒沥青的情况出现,降低环境因此受到的危害和污染。在完成铺设沥青的作业后,施工人员需要清扫道路,对路面的整洁度进行保障。
3结语
本文就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随后提出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通过措施的实行,能够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得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响应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使得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既具有经济效益也具有社会效益,对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6]。
参考文献:
[1]白玉斌.市政道路造价的影响要素与控制对策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298-299,398-399.
[2]吴立强,历天数,徐列航.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5):91-92.
[3]于学珍,周方.浅析大型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J].污染防治技术,2013(6):73-75,87.
[4]徐剑辉,万珍.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J].江西建材,2016(2):160,165.
[5]白玉斌.试论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7):240-241.
篇8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3]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21.1.
篇9
关键词:现场施工环境污染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50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建筑行业在中国快速经济建设中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施工技术、施工条件的约束,再加上施工管理的问题,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为社会各界所接受,但其建设过程对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建设项目,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现场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迫切需要更多的施工企业关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因此,采取必要的综合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减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施工管理的必要环节。加强环境保护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整个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施工企业体现社会责任感的实际行动,是建设现代社会一流施工企业的有力保障。
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常见问题分析
1、废气污染
废气主要是因为建筑中的装修材料所产生的,其中的有关污染物有甲醛、涂料、油漆、沥青、粘合剂当中的一系列挥发性化学有机化合物,如芳香烃、醛、卤代烃、酮、醇等;建材所产生的空气污染比如放射性和一些有机物挥发,这都是长期的并且是持续的,有的房间装修几后年,但其甲醛、苯系物的浓度依然严重超标。这些装修材料所制造的污染物对人体的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极大生命危害。
2、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是居民们一个比较常见反应的污染问题。噪声污染的形成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土建一类施工机械发出的噪音。另外还包括脚手架和模板在装卸、安装以及拆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多种设备一同作业,这也就加剧了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受到工程的工期以及一些其他问题的影响,必须要进行昼夜施工,这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居民们的日常生活。
3、施工垃圾的环境污染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 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左右。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4、水污染
建筑施工工地即是用水大户, 也是污水排放源头之一。出窑的干砖需润水才能上墙, 新浇注的砼需浇水养护。所浇之水除部分被砖或砼吸收外, 其余的水基本上是随地流淌。将消石灰粉加水淋洗、熟化成石灰乳或石灰膏, 流入石灰坑内的水, 部分渗入地下, 部分流淌坑外。这些废水一般富含碱性, p H 值较大。目前工地上都没有采取收集、处理或再利用措施, 多是无组织的排放, 任其自由流淌, 大部分排入城市下水道流入江河。尤其是根据施工需要, 在现浇砼中添加各种掺加剂, 而这些掺加剂一般是有毒有害的。如连同抗冻剂、早强剂一起加入砼的阻锈剂——亚硝酸钠则是一种有强烈毒性的物质。这些掺加剂的残余将随废水一起流淌, 污染着附近的水环境。
5、光污染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电焊作业和强光源施工现场照明也是施工企业被投诉的原因之一。首先,施工工人使用的大功率的弧焊机在空中焊接作业,弧光闪烁,会刺伤人的眼睛,使人有一种焦躁的情绪;其次,夜间在建筑施工现场,探照灯彻夜常亮,并且会照到每一个施工角落,形成一个很大的光源体向四周扩散。大型运输车辆的照明灯,路过居民区的时候,会不时照向室内,打扰居民的生活。
三、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1、全面统筹安排,科学组织施工
实行施工组织设计报批制度。施工单位在开工前,仔细调查、了解施工工地周边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部署现场施工平面图, 把如何避免和减轻对周边环境污染的措施纳入一并考虑, 使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
2、做好施工噪音、光污染的防护
用于工程施工的所有设备必须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例如使用消音器、减音器、挡音板或隔音罩等。在市政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与周边居民做好协商沟通工作。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光污染控制的重点是时间控制和遮挡。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夜间电焊作业时采用遮光棚;大型照明灯具采用定向灯罩,有效控制光的照射方向。
3、做好大气环境的保护
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篷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 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4、固废弃物防治
建筑施工会产生较多的废弃物,施工结束也会留下一些施工材料,如果不能够进行科学合理地处理,就很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某些建筑工程如果没有做好防护一旦遇到大雨就有可能使周边环境或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对固体污染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进行预防: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不同工种(钢筋工、木工、油漆工、焊工、电工等)产生的废料,应当进行严格处理,决不能随便乱放,如果还可以再利用应当进行优先使用。对于建筑施工工作人员产生的各种生活垃圾应当进行科学分类并进行处理。对于废弃物的倾倒不能很随便,如果能够进行有效地利用应当进行再次利用,如果不能够进行再次利用就应当在指定的地点倾倒。
5、防止废水污染和危害
施工现场搅拌站的污水、水磨石的污水等须经排水沟排放和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避免污染水源。施工现场存放油料、化学溶剂等设有专门的库房,必须对库房地面和高250 mm 墙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或刷防渗漏涂料等。领料使用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而污染水体。
6、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
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减少扬尘。施工道路规划和设置,尽量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路面及其余场地地面要硬化。闲置场地要绿化。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要用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施工机械应减少柴油机废气排出,并采用无铅汽油。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要符合有关标准,机械要经常检修,避免废气、废油污染环境。所有车辆及设备的废气排放必须合乎环保要求,若检测不合格,需严格整改后直至合格方可使用。
对施工中的水泥、石屑等易于引起尘害的细料堆,要集中堆放,并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不要将粉尘带到公共场所和空间,以使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公害减至最低程度。施工中的运料车用帆布、盖套及类似物品遮盖,减少扬尘。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中的污染问题,会严重的影响到居民们的生活质量,针对建筑施工对施工工地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及危害提出了进行有效防治保护,可以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达尤.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环境污染的防范措施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4)
篇10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重要途径。我局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了由梁小群副局长任组长,各区建设局、市安监站及局办公室、质安处、建管处、科教处、法规处等单位为成员的市建设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建设局也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构建了两级创建领导机构,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二、精心部署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任务
1、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并下发了《深圳市建设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分阶段落实工作任务:200*年2月至6月,为集中整治阶段,全面开展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整治;200*年7月至8月,为巩固阶段,进一步巩固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建筑工地达到创建的各项要求;200*年9月以后,为迎检阶段,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配合做好“生态园林城市”申报考核工作。
2、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年”、“基层基础年”的统一部署,结合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确认、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市容专项整治、清洁深圳月等活动,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宿舍、场容场貌进行重点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促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落实。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落实创建工作任务。
根据《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局在创建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扬尘控制。建筑工地施工生产做到工完场清,建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建筑工程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减少粉尘影响;在土石方工程施工阶段以及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2、防治噪声污染。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施工前建设单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再进行夜间施工。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
3、加强建筑垃圾管理。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弃物混入建筑垃圾,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按照城管部门的规定处置,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堆放建筑垃圾。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创建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1、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融入到对建筑工地的日常监督管理中。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告知性检查与飞行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日常每一次的监督工作中贯彻落实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工作任务。全面加强施工现场密闭管理、工地出入口硬地化、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等措施。今年前三个季度,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共检查工地8916项次,发出整改通知书697份,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建筑工地存在的违规行为,确保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2、在安全生产大检查中,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在我局组织开展的200*年上半年全市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检查、政府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工作中,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作为重要的检查内容,共检查工程项目1535个,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27份,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治。
五、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上一篇:义务教育教学改革
- 下一篇:无线网络安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