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时间:2024-04-02 17:2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能源统计分析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能源统计分析报告

篇1

关键词:电力;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统计工作的最后一步是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分析报告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表现统计成果的重要步骤,其有利于发现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类型

统计分析工作的特点就是数量性,因此统计分析报告就是用数字说话,以事实描述,然后进行议论分析。统计分析报告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丰富的统计内涵,做到语言简练意赅。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也说明了与其它文体的显著差别。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

1.统计分析报告的是基于大量的调查数据,既要有数据又要有分析,即要提出问题又要有解决问题的措施,因此统计分析报告要比总结报告更加精准。

2.统计分析报告要求从更宽的面上交代背景,用较多的篇幅和事实系统集中地阐述问题、解剖矛盾,比新闻报道更全面具体。

3.统计分析报告必须运用大量的数据材料揭示规律性,在论证文章观点阐述某种看法时比学术论文更侧重用数据、事实说话,深入浅出,虚实结合。

(二)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

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有许多种,下面就几种经常使用的类型略作说明。

1.进度型统计分析报告。进度型统计分析报告也被称为定期统计分析报告,其分析目的是为了让企业管理阶层能偶实时了解工作的进度和检查企业计划的实施情况,其一般按周、月、季度等编写。

2.专题性统计分析报告。是利用统计资料, 进行分析投资建设中的某一方面、某一环节而深入研究编写的分析报告。

3.预测性统计分析报告.是在分析过去和现在的大量准确的统计资料基础上、运用统计预测方法、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较为合理的判断和数量预测,它具有数量性、预见性、差异性、可控性的特点。

二、统计分析预测

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具有大量的数据优点,除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之外,对电力企业来说更要充分的利用统计分析进行供电情况进行预测,更重要的是对电力的负荷的调研和分析。

伴随着我国用电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电力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国内各大电网负荷特性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网运行的特性是电力负荷的特性趋向于正常。各大电网集团的的最大负荷普遍持续高速的增长,电力峰谷差率增大,负荷率下降,水源枯水期和电力高峰期电力供应紧张,电网的调峰难度增大,对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电力负荷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对电力企业来说越来越显的重要。

下面论述的是对电力负荷的预测和预警的相关指标,包括了一些还正处于在探索和实践的指标。(1)日最大电力负荷,一天之中电力负荷最大的一段。电能表的计量有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一刻钟和瞬间负荷,日最大电力负荷一般采用的是整点的最大负荷。(2)日平均电力负荷,每天电力用量除以24小时得到的日平均电力负荷。(3)日最小电力负荷,一天之中电力负荷最小的一个时间段,和日最大电力负荷一样,其一般使用的也是整点的电力最小负荷。 (4)月内最大三日平均电力负荷,任意月份内电力负荷最大三日的平均值,也即是每一月内,取电力负荷最大三天中的整点的最大电力负荷,求这三天的平均电力负荷值,该值即是在这个月中的最大三日平均值。对电力负荷的实际分析中,电力的最大负荷是一个最高水平的状态,并不是偶然的电力负荷,其既具有代表性。发达国家一般都是采用月内最大三日平均值最为最大电力负荷。 (5) 日负荷率(γ),反映一天内的电力负荷平复程度,是日平均电力负荷和日最大电力负荷的一个比值,一天之内若负荷的变化比较大,则日负荷的曲线就会陡峭,日电力负荷率越低,反之则越高。 (6) 日最小负荷率(β),反映一天内的负荷变化的趋势,是日最小负荷和日最大负荷的比值。一般为了满足电网调峰的需要,在分析电网调峰能力时通常使用的是接近或者是最小的日最小负荷率(去除节假日外),而并非采用平均最小负荷。(7)日峰谷差率,是日最大电力负荷除以日最大电力负荷与最小负荷的差值所得的数值。和日最小负荷率均值一样日峰谷差率反映的也是一天内的电力负荷变化的幅度。

(8) 月不均衡系数(σ),是指平均日电力负荷和该月份内最大日电力负荷的比值。(9)季度不均衡系数(ρ),是指全年各月最大电力负荷的平均值和该年份内最大电力负荷的比值。其主要反映的是全年内月最大负荷的不均衡性。 (10) 年平均日负荷率(γav),指的是全年内日电力负荷的一个平均值。 (11)年平均月负荷率(σav),指的是全年每个月份的日平均电量的总和与全年每个月份的最大日电量总和的比值。

三、结论

总之,对电力负荷进行统计分析是有效防范电力企业发展风险的重要工作,一直以来受到政府、电力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电力企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电力统计分析与预测是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保障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研究电力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监测、分析当前和未来电力供需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春琴. 数理统计分析在电力企业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 华东电力, 2006, (05)

[2] 刘丽萍. 试论科学开展电量分析预测[J]. 江苏科技信息, 2009, (02)

篇2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是全社会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管理,进一步完善制度和体系,强化统计和检查,提高数据质量,是当前做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的关键。

一、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公共机构后勤保障经费由财政列支,部分公共机构对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欠缺,认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是满足政府计划平衡的调查需要,很少对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进行专项工作检查,统计分析的方法停留于一般统计要求。同时,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以及具体工作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相适应。一是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非专业人员,均为财务部门所附带,且人员调换较为频繁;二是停留于简单总量上报而丢失了统计分析的指导作用;三是部分公共机构对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的录入随意性大,对用能人数、单位建筑面积的统计口径把握不准。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用的发挥。

二、对策措施

1、健全完善工作网络。一是要明确相关职责。各公共机构主管部门负责建立涵盖本级公共机构的统计网络体系,各级公共机构分管负责人为能耗统计负责人。二是要配备专门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各公共机构都要配备专门的能耗统计人员。节能统计工作专业性强,无特殊情况人员不得随意变换。三是要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能耗统计涉及数据量大,办公自动化要求高,所以,必须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以保证业务工作正常开展。

2、着力坚持三项制度。依法搞好能耗统计工作,应侧重建立并执行三项制度:一是能耗统计流程检查制度。对统计项目调整、数据采集、录入、汇总、上报等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能耗统计工作质量。二是能耗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利用统计资料,完善分析形式、拓展数据分析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分析质量,发挥能耗统计分析决策服务作用。三是能耗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对能耗统计资料做好“双备份”,分类存放、专人管理,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化。县级以上公共机构要定期召开公共机构能源管理负责人会议,邀请专家进行用能效率分析,查找存在问题,挖掘节能潜力,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节能建议。

3、注重抓实学习培训。从我县部分单位启用省级统计软件情况看,能耗统计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部分公共机构的统计人员对软件相关具体指标、数据理解不全面,错误率较高。要通过培训,让具体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学懂吃透统计指标,熟练运用统计软件,准确统计和汇总数据。要形成定期培训机制,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高技能和本领,为推动能耗统计提供智力支撑。

篇3

一、统计报表的填写主体

统计报表主要分为基层表及台账和综合表两大类。基层表及台账指《公共机构基础信息》、《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以上三报表是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报表的依据,由局机关和下属单位逐月按时填写,并将统计数据报局机关办公室统一汇总;综合表主要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由局机关填写汇总本系统能源资源消耗数据,并按时报送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二、统计数据采集办法

(一)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局机关与各下属单位应会同相关部门(编办)全面梳理、摸清行政管辖范围内或本部门(单位)的公共机构设置数量、编制情况、单位性质及管理层的关系,以及所属公共机构的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等基本信息。同时在填报统计数据时自行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等其他信息。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1、电耗数据

电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公用电耗,然后累加获得总电耗(以各单位的账务支出给电力部门的票据为准)。

2、水耗数据

水耗数据采集是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以付给自来水供应部门的票据为准。

3、公用车油耗数据

逐车调查单车油耗量,累加获得油耗总量。(以单位支出油款发票为准)。

三、统计要求

(一)数据填写要求。各单位应指定专门的统计人员负责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按时报送。统计人员应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各单位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在确认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报送。

(二)数据报送要求。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应按季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并逐月上报局机关办公室;半年、全年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分别于当年7月15日前、次年3月15日前由局机关报送(电子和纸质报表)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三)数据分析要求。应结合本单位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等情况,按季度对电、水、气、油、煤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年度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上报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篇4

一、我局业务工作基本情况

统计工作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统计部门是经济决策的智囊团,统计数据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必不可缺的重要工具。我深知做好统计报表、调查等各项业务工作关系到我县整个统计事业的发展。县统计局共有工业、农业等9个统计专业,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认真完成月、季、年的统计报表工作,把好质量关,保证统计数据科学、准确,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在做好日常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从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各种专项调查。有序开展了1‰人口调查、人口变动与劳动力抽样调查、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限下工业能源调查、个体工业能源调查等多项专项调查,并根据调查的内容,我们及时撰写调研分析报告,分析实际情况。另外,我们还积极参与县里的各项考核等重要工作,我局在我县星级乡镇考核及上级政府对我县县域经济考核的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县域经济考核工作中,为我县取得良好的成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今年,我局积极做好各项普查工作。一是及时了我县农普的主要数据公报,普查中,我局共调查了27个乡镇(场),14.6万户住户,282个村级组织,经过全局上下的努力,出色的完成了我县农普工作任务,并得到了国家级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各乡镇普查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二是做好经济普查的前期清查摸底工作。在清查摸底过程中,我局认真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要求,成立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各乡镇(场)也要有下设普查办,做到部署统一。并分别对全县489名普查员进行普查培训,使他们全面掌握普查知识。现清查摸底阶段工作以基本结束,初步统计,全县共有法人单位1570个,产业活动626个,个体经营户24012户。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局根据县委学习实践小组《关于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所组织的“六查六看”的活动中,认真查找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共有以下几点:

一是统计监测范围还不够广泛,第二、三产业样本少,能够经常报送的单位仍然停留在少数。还无法通过数据全面系统地反映市场运行的整体状况与发展趋势,更不能深度、系统、科学地反映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情况,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二是目前在我们的统计报表制度执行过程中,有的单位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依然有个别单位因为统计工作人员出差、学习等多方面原因,统计工作没有及时交接,报送报表时断时续,造成统计调查对象范围不固定,汇总数据难以形成统一口径,无法进行纵向比较等问题,影响我们统计工作的成效。

三是报表迟报现象仍然存在,现在仍有一些单位不能按时报送,有时甚至迟报四五天,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进程。

四是报表填报内容不全。在日常各乡镇的报表内容上,存在漏填内容的情况,给统计汇总工作带来很的难度。

三、改进方向和措施

1、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加强对各股室的管理,明确责任。要认真将统计报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经局长审核同意后,及时报送县委、县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充分保证统计网络的稳定性,确保统计报表渠道畅通。

2、稳定队伍,上下联动。切实增强统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适时开展必要的统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篇5

关键词:供热供热数据;数据分析;应用

1 概述

1.1 项目意义及必要性

我国供热能耗在整个国家能源消耗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供热行业节能潜力巨大。在传统的供热系统中,集中供热模式往往导致用热的浪费,不同的区域供热情况不均匀。我国对热表进行抄表方式主要是人工抄表管理方式,这种抄表收费方式需要劳动力多、工作量大、收费不够精确,而且庞大的数据,不能很好地对用户的用热情况进行监测以及对用热量的预测。采用分户热计量的方式,更好的达到节能目的,通过对大量的供热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供热单位分析诊断通讯链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对热表的质量进行实时检测,单耗数据分析帮助供热单位规划与制定合理的热计量路径;计量数据为运营提供数据支持,系统持续改进和优化,撬动整个行业的提升和转型。充分运用热计量数据,分析能源浪费原因,更加合理的节约能源。

在集中供热行业面临重构以及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数据的价值是实现供热体制改革的关键。数据价值的实现持续改进热企运营水平的保证,是实现持续改进热企运营绩效的保证。

1.2 背景

以富邦花园为例。在相关管理人员的指导与要求下,对2014-2015采暖季供暖期间各小区内户用热计量表中所采集热量、温度等重要指标进行典型性分析,并将抽样结果统计,以下是小区基本信息:如表1。

2 数据分析

此分析报告以2014-2015采暖季热计量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借助远程数据管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以下是各个小区热耗统计一览表,如表2。

2.1 热耗一览表

2.2 小区热耗分析

此项目以整个小区为总体分析对象,对各个楼栋在2014年11月15日至2015年3月15日期间热耗情况汇总如表3和图1图2。

富邦花园:

2.3 小区温度分析

此项目以整个小区为总体分析对象,针对各个楼栋在2015年1月15日中供水温度、回水温度以及温差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如表4,图3图4。

富邦花园:

2.4 典型户型数据对比

选取富邦花园小区的底边,中边,顶边,中位置各一户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包括累积热耗,累积流量,瞬时流速,温差等内容,采样详细信息如表5。

2.4.1 累计热耗

2.4.2 累计流量

2.4.3 瞬时流量(如图7所示)

2.5 计量收费用热平衡(如表6、图8所示)

2.6 结论

通过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关键问题总结分析如下:对富邦花园2号楼典型户型的分析,顶边位置能耗最高;结合室外温度和温差可看出,底边对于室外温度的灵敏度最高,顶边和边中其次,中对于室外温度灵敏度最低。

3 结束语

以上列举的能耗不合理的案例所存在的问题属于共性问题,估计在其他热计量项目中也会存在,在供热运行中需要多加关注,以达到更加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供热计量的数据应用和管理[J].区域供热,2015,1:118-119.

[2]赵文彬,董黄生,石慧莲.加强供热计量数据管理稳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J].区域供热,2015,1:72-77.

篇6

对基层煤矿和单位来说,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基层生产班组的统计数据来反映当天或当月及当年生产进度、生产人员结构合理与否、材料的采购或消耗的情况、企业资产的多少和出入库及使用情况等。企业的领导面对几千万吨矿井的人、财、物,他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掌握,依靠调度的数字只能掌握生产进度,依靠财务只能掌握企业的盈亏情况只有好的统计才能及时、准确、全面提供企业的各种信息,为企业领导和各部门科学的计划决策提供依据。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如:亿吨煤炭企业XX煤炭分公司,管理着7个千万吨矿井,还有十几个地面辅助单位。每个单位每天的生产经营就是靠每个基层单位统计上报的真实可靠的统计数字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决策,制定合理科学的日计划、月计划、年计划进行全盘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督和促进每个单位的生产进度、经营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做好统计工作不仅能对本公司利用统计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决策,还可以对身边兄弟公司和知名的大型煤矿企业搜集、取得统计信息,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吸取好的经验和借鉴。当然对于大型的亿吨级煤矿企业的统计不是靠手工统计能完成的,是靠网络化统计才能及时准确、真实、可靠的上报、分析、决策的。还譬如,驰名中外的大型国有央企神华集团企业,下属的路、港、电、煤、产、运、销等上千个行业,上万职工的大型企业,又是如何将企业管理的让世人瞩目呢?无不是靠大型网络统计、信息化、科学化进行管理的。可见统计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煤炭企业而言,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做好统计工作的几点探讨

1、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企业统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科学地设置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使用状况、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现有统计指标体系中,实物数量指标和生产指标多,而质量指标和市场分析指标少,对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欠缺,难以正确反映经营者的综合情况,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全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资金流量等方面统计不够。因此有必要完善现有统计体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新、最及时和最全面的数据。第一,企业生产销存指标。包括原煤、精煤及其他主要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库存指标,特别是对商品煤质量、流向和分煤种、分用户的销量、价格指标要适时监控,反映生产经营现状和动态变化。第二,企业材料消耗指标。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储备、消耗实物及金额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消耗定额,减少物资投入,降低物资储备,盘活资金存量,加速资金流转。第三,企业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损益、现金流量指标,特别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要加以反映,加大对大额资金投入包括工资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的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要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降低资金综合成本。第四,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煤炭资源回收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利税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排放废水达标率和科学研究费用。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提高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五,能源及用水消耗指标。包括企业综合能源、用水消耗指标。综合能源消耗中煤炭、电力、油料及其他能源要分项掌握,加强资源的回收复用,积极推广节能、节电、节水技术,努力建设节约型企业。

2、强化统计工作在煤炭运销管理中的应用

公司要加大统计资料开发利用的力度,把统计工作重点转移到统计资料深加工、统计分析研究上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主动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向领导和各职能科室提供研究报告,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在搞好发运、降低成本时期,通过统计分析及研究,发现合同兑现率等主要指标与相同规模的最好企业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从煤炭资源整合、管理等方面加以改进,制定了相应对策,必将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同企业实际相结合,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将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要搜集对企业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综合分析研究,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其次,将煤炭运销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统计制度方法改革首先从上至下建立业务领导与党政行政领导相统一的、垂直的统计管理体制,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易于操作的统计报表制度。第三,建立完善的现代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与煤炭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一完善、轻便灵活、快速准确的统计调查方法。

3、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应用统计技术,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统计技术应用的基础就是真实的数据,没有真实的数据,任何统计结果都是徒劳无功甚至产生重大的决策失误,因此决不能为应用而应用或搞形式主义,尤其不能容忍编造数据。随着各项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入,统计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要狠抓统计数据质量,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一是各级煤炭统计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大家都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上去了,提高数据质量才有保证。二是要加强业务检查,各级煤炭统计人员要把数据质量作为检查的重点,力争将影响数据质量的问题消灭在源头。

篇7

论文摘要:以中小企业统计制度建立的过程为背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统计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通过建立统计制度,实施有效统计,使统计、数据准确可靠,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反映中小企业整体运行状况和单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统计部门作为企业的核心部分,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数据来源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企业的统计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要求各企业的统计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统计制度,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实现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发挥统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信息、预警及决策支持作用。

统计工作涉及到供、产、销,人、财、物,生产、经营、分配等多环节、多领域。通过统计信息,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研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预测未来、企业的规划和结构、企业的发展速度、效益与效率等。就企业统计本身而言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企业在特定时间内生产经营的数量特征,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进行定性乃至定量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统计人员收集到的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企业的原料入厂、加工及产品销售等各个方面;也涉及其他与其相关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所以,统计工作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现状,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结构、速度、收益与效率等诸多数量特征质量特性。

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因各种原因,部分中小企业统计数据的虚假成分比较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各级统计部门与中小企业的统计重点不统一,部分中小企业往往采取虚报数字以应付各种检查;二是部分中小企业为了保密或某些既得利益,不愿如实提供统计资料,统计数据的随意性较大且缺少依据;三是企业内部不重视,统计专职人员配备不够或专业素养比较低,无法适应新时期的企业统计工作。因此,建立有效的统计制度,充分发挥统计制度的有效职能,是保证企业有效统计的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 首先,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保证统计岗位及时、全面的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根据企业情况设计报表形式,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生产管理部门,明确其报送或提供信息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并对各基层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后加以汇总;搜集分析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将分析结果形式统计分析报告,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责。在现代企业中,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中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信息汇总职能。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

健全统计报表制度,加强统计分析职能。引入考核机制,将基层的统计质量纳入考核,以获取更准确的统计数据。对于统计报表制度,一般企业一直沿用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中对统计报表的内容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基层报表制度所要求企业填报的内容,包括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财务报表、员工及工资变动,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科技开发及附营业务情况。指标体系虽然已经比较简要地反映出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但对企业深入分析研究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还不够准确。建立有效的统计制度,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是保证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各个企业间的竞争何其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了解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这一切离不开统计部门收集、整理的数字信息,建立健全统计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分析职能,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或有事项;会计基础理论;运用

一、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在或有事项具体准则的体现

(一)会计假设在或有事项具体准则的体现

第二章 第六条

企业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应当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

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应当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

该准则条文反映了会计基本假设中的货币单位假设。

(二)会计原则在或有事项具体准则的体现

(1)稳健性原则

要求充分预计可能的费用和损失,不预计可能的收益,因此对或有损失可能予以确认,而对或有收益不予确认。

第二章 第七条

企业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当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第二章 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2)充分披露原则

企业不应确认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符合条件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只能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因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预计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项目反映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而与所确认负债有关的费用或支出应扣除确认的补偿金额后在利润表中反映。

第三章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下列信息:

1)预计负债。a)预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b)各类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变动情况。c)与预计负债有关的预期补偿金额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

2)或有负债(不包括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a)或有负债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包括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等形成的或有负债。b)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c)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无法预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3)企业通常不应当披露或有资产。但或有资产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披露其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等。

(3)重要性原则

很有可能发生、合理可能发生和不太可能发生的事项要分别处理,当或有事项很可能发生,足以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判断时,或有事项应予以表内确认或披露,而当或有事项极小可能发生,不足以影响决策信息时,可以不予披露。

第三章 第十五条

在涉及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情况下,按照本准则第十四条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企业无须披露这些信息,但应当披露该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性质,以及没有披露这些信息的事实和原因。

(4)可操作性原则

第二章 第五条

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

所需支出存在一个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确定。

在其他情况下,最佳估计数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照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

2)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的,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

(5)配比原则

许多或有事项最终可能给企业增加的费用,常常与会计事项形成时的相关收入不在同一会计期间,如产品质量担保形成时,企业已经售出产品并实现了收入,可能付出的担保费用在以后会计期间。如果不考虑这种差异,各期损益的准确性就会大受影响。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或有事项具体准则的总体体现

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基本准则:在整个财务会计概念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基本准则是“准则的准则”,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上,而且对实际工作也有指导作用。

分三大层次:

(1)第一层次:财务报告的目的与财务报告使用者

(2)第二层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与会计要素

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决策有用性;

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

相关性(时效性、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可靠性(公允表达、可验证性、中立性)、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含一致性)、重要性与谨慎性。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净利润或亏损。

五个可选择的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和重置成本。

(3)第三层次,会计基本假设、基本原则和操作限制

基本会计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充分披露原则。

基本限制条件:成本与效益的关系、重要性、谨慎性。

2.总体体现

(1)第一层次的体现

或有事项的披露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1)它有助于信息使者了解企业的资产质量和收益质量;2)它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评价影响企业的或有事项风险;3)它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

根据充分披露原则或有事项会计信息披露应采用表内项目与表外项目相结合,凡是符合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应在表内反映,否则应在表外附注中披露,以确保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足够充分和详细的信息。为了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企业发生的或有事项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披露。

(2)第二层次的体现

或有事项计量的关键是对影响或有事项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正确合理地估计,选用合理的计量属性,选择计量属性时要充分考虑所计量项目的性质以及计量属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或有事项在时间上虽然跨越过去、现在和将来,但一般没用历史成本,且其经济结果有待于未来才能证实,所以应选择具有现在和将来时间特征的计量属性,所以其计量属性更多地选择公允价值。如现值市价等大多数会计计量都是采用某种可观察的由市场决定的金额,比如已收到或已支付的现金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但是当不能得到可观察的市场价值时,常常会转而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值来计量某项资产或负债,由于这类现金流量通常发生在未来的一个或多个期间里,这就自然引出一个问题会计计量应该反映这些现金流量的现值还是没有经过折现的总和。现值的采用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若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重大,金额应是结算义务预期所要求支出的现值,即如果影响很大,则必须在计量预计负债时考虑现值因素,反之则无需考虑。

(3)第三层次的体现

从成本效益原则来考虑,充分披露应是在防止增加企业信息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对使用者所需信息的调查了解,有针对性地披露。

三、我国或有事项具体准则2008-2010上市公司运用统计分析

或有事项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若干不确定事项之一,表现在担保、诉讼、应收票据贴现等诸多方面。一方面,或有事项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或有事项中的担保、诉讼事项往往带来巨额的损失进而导致一个企业经营的失败。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或有事项的披露上也屡屡违规,或隐瞒不披露、或披露不及时。

(一)2008年或有事项准则在上市公司运用统计分析

从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等相关网站,随机抽取了截止到2009年3月30日的100家上市公司2008年的年报。在抽取的过程中,从沪市及深市主板上市的企业中各抽取了50家,本着尽可能选择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原则,分层随机抽取。在被选取的样本中,有或有事项相关披露的为65家,占总样本的65%,没有披露的占35%。所披露的或有事项中:

1.涉及到未决诉讼的占总样本的33%,在这33家中,披露诉讼原因的有29家,占未决诉讼样本的87.88%,披露诉讼影响的有12家,占未决诉讼样本的36.36%,其中既披露诉讼原因,又披露诉讼影响的有9家,占未决诉讼样本的27.27%。

2.涉及到提供担保的有44家,占总样本的44%,其中只对本公司的关联公司或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有31家,占提供担保样本的70.45%,另外13家公司中,有4家只对外提供担保,占担保样本的9.09%,有9家对内对外都提供担保,占担保样本的20.45%。

3.涉及到仲裁的公司只有1家,占样本的1%。这家公司将仲裁得到的利得计入了营业外收入。

4.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预计负债的共有22家,占总样本的22%。其中在今年及去年的年报中,只有一年涉及到预计负债科目金额的有6家,占确认预计负债样本的27.27%,另外16家公司均在期初期末都有预计负债科目金额,占确认预计负债样本的72.73%。

5.在附注中披露或有事项的公司有60家,占总样本的60%,在正文中的重要事项中披露的有46家,占总样本的46%。其中,既在附注中,又在正文的重要事项中,均披露的有36家,占样本的36%,占附注披露样本的60%,占正文披露样本的78.26%。

(二)2009年或有事项准则在上市公司运用统计分析

截至2010年4月30日,沪深两市共计1774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09年年报,同时,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有效实施已有三年历史,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已经凸显,有效地促进了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或有事项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于未决诉讼、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等存在的风险,应当根据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预计相关损失并冲减当期利润,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企业超前分配利润的问题。2009年,1774家上市公司中有976家公司存在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损失为504.59亿元,三年平均确认的预计损失为180.93亿元,比2006年确认的预计损失69.12亿元增加了111.81亿元,增长了1.62倍。

(三)2010年或有事项准则在上市公司运用统计分析

2129家上市公司中,存在或有事项的有982家,占比为46.12%。分析发现,存在或有事项的982家上市公司中,确认了预计负债的有392家,占比为39.92%。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和债务担保是上市公司确认预计负债的主要类型。确认预计负债的392家上市公司中,发生未决诉讼的140家,占比为35.71%;发生产品质量保证的有105家,占比为26.79%;发生债务担保的有80家,占比为20.41%;涉及弃置费用的有25家,占比为6.38%;确认亏损合同的有23家,占比为5.87%;其他类型的,占比为4.84%。需要改进的是,根据职工薪酬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确认的辞退福利应当在应付职工薪酬而不是在预计负债反映。

22家上市公司2010年因计提弃置费用确认预计负债197.25亿元,是确认预计负债金额中最大的一项。这22家上市公司绝大数是能源、煤炭、金属制造和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导向。其中,中国石油(601857)和中国石化(600028)2010年计提的弃置费用金额最大,合计达195.07亿元,占到了22家上市公司2010年计提的弃置费用总额的98.89%。

分析发现,个别上市公司因确认预计负债对当期经营业绩影响巨大,预计负债的确认金额占净利润比重超过了100%,某上市公司2010年确认预计负债金额竟占到了净利润的655.85%,值得关注。另外,在存在预计负债的所有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未披露预计负债的“可能性”的判断依据,也值得关注。

四、结论

本文在了解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具体内容在或有事项准则中的体现,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三个层次在或有事项准则运用中的总体体现。运用统计与案例法在参考财政司自2007年新准则实施之后每年一次地对新准则在上市公司执行情况分析的报告与对巨潮网上多家公司年报数据进行抽样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我国或有事项准则的实施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或有事项的披露不够完整;2.大多没有确认预计负债;3.对或有资产的披露存在误解;4.或有事项披露位置混乱。在个案分析这部分,采用了中石油和中石化这两个石油化工企业的数据来分析弃置费用的处理对企业的经济后果。

参考文献

[1]张亮,徐蕴怡.或有事项准则的执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财务报告数据的分析[J].公司治理,2011(05):102-104.

[2]巨潮资讯网.cn.

[3]刘玉廷,王鹏,崔华清.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R].会计研究,2008(06):19-30.

[4]刘玉廷,王鹏,薛杰.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R].财务与会计,2010(07):17-22.

[5]财政部会计司.我国上市公司2010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R].中国会计报,2011(09):9.

[6]郑军.我国或有事项会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7-16.

篇9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4-0063-04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以下简称PE)是20世纪以来全球金融领域最成功的创新成就之一。PE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属于“舶来品”,但是作为一类新型金融中介组织,PE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现阶段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投资行业分析

由于目前PE行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行业数据体系,我们对该问题的分析主要来自于投中集团的研究报告,以及天津新金融发展公司出版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009年报》。由于PE行业的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以及统计口径的差异,两份报告的数据指标并不尽相同,但基本结论是一致的,不影响该问题的分析结果。

(一)投中集团对PE投资行业的统计结果

根据CVSource数据统计,从2009年初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中国PE市场共发生142起投资案例,涉及16个行业。

根据如上数据我们发现,传统的制造业、能源和金融行业,无论在投资案例的数量上,还是在投资金额上,都占据着PE投资的大幅比例。传统行业依然是PE关注的焦点,正好满足了我国目前对于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的资金需求。

(二)《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009年报》对PE投资行业的统计结果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009年报》以174家在2007年至2009年期间对中国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的PE为样本,分析了235件投资项目。以投资于各行业类别来说,消费及零售行业得到了最多的关注,占投资项目总数的27%,紧随其后的是科技及商务服务行业(23%),工业制造(18%),电信与媒体(13%),其余的部分为医疗保健(5%),能源与电力(4%),金融服务(4%),教育与服务(3%),以及汽车与交通行业(3%)。

根据如上数据我们发现,消费与零售业、金融服务业和技术与商务服务业,在该统计样本中,占据着PE投资的大幅比例。PE的投资方向符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即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小结:尽管以上两份分析报告对于行业分类的标准略有差异,但都可以支撑我们得出如下结论:PE投资所涉及的行业虽然呈逐渐扩大之势,但重点领域依然是传统行业。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产业快速集中化,提升结构效率。传统产业中有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但往往是这样的行业具有较大的结构效率提升的空间。PE通过投资于具有结构效率提升空间的传统行业,再配合其丰富的股权投资经验及强大的资本运营实力,有可能获得超额的收益。这同时也符合我国对于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将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的战略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既实现了PE私人利益最大化,又创造了公共价值。

二、私募股权基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作用机理

PE是一种非传统的投融资方式,是“融资”与“融智”的结合,国际经验表明,PE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渠道,合理运用PE可以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一)PE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资金后盾

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雄厚的资金实力,二是专业的管理能力。在这两个要件中,资金实力是第一位的,而且是不可复制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企业的并购重组也需要源源不断的巨额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依然是间接金融的比例远远高于直接金融,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缺失使银行贷款依然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来源。但银行信贷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银行严苛的审批条件和天然的“追求低风险,高利润”的特性使其在贷款项目的选择上有很多的倾向性,使许多有潜力的企业被拒之门外,无法获得进一步发展扩张的融资支持。另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企业之间的股权转让问题,我国的金融政策规定企业的股权性投资必须使用自有资金,这同时就使得商业银行信贷和发行债券等融资路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PE的资金供给具有来源渠道广泛、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在项目的选择上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股权性投资增强了企业的资本实力,PE能够同时满足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雄厚资金和专业管理能力两个条件,这一切使PE就成为了这一调整过程中的最佳资金供给方。

(二)PE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奠定微观基础

企业治理机构的完善是产业结构优化整合的微观基础。我国从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目前将近20年的过程中,虽然有一大批企业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科学的决策机构,但是相对于占我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或是形同虚设的情况比比皆是。企业治理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关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两权合一”、在财务等重要岗位“任人唯亲”,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的情况十分普遍。不健全的治理结构,既造成了企业的融资困境,又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PE是集资金、技术、管理与企业家精神于一体的新的投融资方式。PE特殊的运作机理使其在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中更具有优势。具体来说,PE投资企业后,会成为企业的股东,这样它带给企业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专业的管理才能。在董事会中,PE一般不谋求控股地位,只要求占有一席,拥有一票否决权,从而严格控制企业的发展方向。另外,PE投资一家企业后,往往会争取派出一个“自己人”作财务总监,对PE而言,这可以为其获取关于企业经营的最直接信息,对企业做出监管;对被投资企业而言,这既可以发挥PE的财务能力优势,帮助企业改革经营管理,又解决了企业治理中的“两权合一”和“任人唯亲”问题,实现了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

从整个行业来说,PE做的是财务投资者,而非产业投资者。PE投资企业的目的很纯粹,它从不为了长期持有企业而投资,只要投资企业获得大的发展,其持有的股权获得大幅度升值后,PE就会迅速退出,而不会留恋企业的控制权。PE将投资退出后,能够继续选择更有潜质的企业,将资金流动下去,对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总而言之,PE的目标是借助企业增值实现利益最大化,其路径就是与企业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和风险共同体,将企业做强做大,在这个过程中,PE也会促成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三)PE的投资项目筛选机制可以扶优限劣,催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PE是市场化配置资本资源的方式之一,其专业性和逐利性决定了在投资项目筛选上的敏锐嗅觉。PE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对投资领域、项目收入、盈利规模和项目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规定。另外,它还要看被投资企业过去3年的业绩和未来3到5年的收入和盈利预测,这其中包含几个目的:第一,项目的收入和利润预期是否符合PE的要求?第二,项目是否具有足够的成长性?第三,资本进入项目后是否可以达到所要求的增值?针对这些问题,PE在投资前会有一整套的项目考察、评估、风险分析程序,并采用组合投资、分段投资等多种股权投资形式来控制未来的风险。历史数据显示,PE投资一个项目的风险50%以上可以通过投资前的评估和尽职调查甄别出来。

通过以上严格的项目筛选机制,PE最终选择的必定是前景广阔、盈利空间巨大、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企业,这样就使资本流入了好的行业和企业,客观上起到扶优限劣、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产业结构失衡的情况下,急需发展的产业由于供给不足而获利空间增大,这势必吸引PE流入此类行业,从而可以加快此类行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均衡。在这个过程中,PE便成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推动器。

(四)PE通过引导企业的并购和战略重组实现产业整合,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企业的利润率和劳动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这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天然地处于一种竞争弱势的境地。而且国内的产业规模比较小,全球化水平还不高,尤其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程度不高,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产业整合水平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规模效应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如果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力,必须要考虑产业整合的道路。

大额投资是进行产业整合的必要条件。最有效的资金来自于哪里呢?并购基金是PE目前在国内发展的最主要形态,PE的资金优势和资金投向可以为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的形成助力,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出各行业内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帮助企业“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的出现也将极大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产业整合。企业规模越大,规模经济效应就越明显,公共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分摊就越低,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就越快。

无论外资PE还是人民币PE,其目前在国内的投资对象主要是传统行业,特别是与内需相关的行业。我国很多传统行业正处于并购整合、企业间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通过资本的力量,实现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的最佳配置,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转变增长方式。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各个行业的“领头羊”来说,危机是壮大自己的最佳时机,而且由危机所引发的流动性的逆转以及公司市值的大幅下跌,为这些行业巨头提供了难得的整合良机。在这种情况下,PE通过发挥资本平台的作用,促进产业整合,培育龙头企业和重点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

三、结论

PE作为一种完全引自于国外的金融产品,它是否能如预期一样丰富我国融资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增长还有待检验。从理论上说,PE对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促进作用主要涵盖四个方面:PE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后盾;PE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奠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PE的投资项目筛选机制可以扶优限劣,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强有力的催化剂;PE通过引导企业的并购和战略重组实现产业整合。这四个促进机制能否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还有待时间的考量。

参考文献:

[1]高正平等,《全视角观PE-探索PE中国化之路》,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李昕、杨文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理论与操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4]2009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统计分析报告,省略。

[5]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统计分析报告,省略。

篇10

关键字:水电站;状态监测;励磁电流;功率

中图分类号:TV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22-0128-02

0前言

红花水电站位于广西柳州柳江干流,是发电、防洪和航运综合开发利用的Ⅰ等枢纽工程,电站装机总容量6×38MW。红花水电站建成发电后,成为广西“西电东送”的一大能源基地,2007年机组全部投产后,平均每年可向广西电网输送电力8亿千瓦时。

1状态监测系统概况

红花水电站建设时因工期紧,承包商多等诸多因素,机组投运后一直未对机组进行机组稳定性分析。自2008年由中广核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后,要求对机组稳定性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保证运行时达到设计值。红花水电站结合机组A修,对#5机组配备了PSTA2003水力发电机组状态跟踪分析及诊断系统。系统投运后对机组振动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设计报告,使运行人员对#5机组在各水头下振动区判定有了数据支持,并以此作为机组优化运行的依据。

该套系统涵盖实时监测、稳定性单元(振动、摆度)、气隙单元、自动诊断报告,四大模块,且可与与机组常规监控系统保持实时通讯,采集机组电气量、温度量参数,使分析报告中数据更全面,更具体,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完全实现全自动、人性化实时监测及分析诊断。

2状态监测系统应用

红花电站#5机组系由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生产,为低水头贯流式机组,设计水头13.2m,但长期在15m水头左右运行。从2009年下半年起,到2010年春季,广西地区经历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库区来水极少,同比往年下降近6成,机组长期处于低水头区间运行。因之前从未进行机组运行水头与机组稳定性分析,故电厂运行人员对此水头下,机组稳定性只能依靠人工去定期测量,数据误差较大,且耗时耗力。

2010年采用了机组状态监测分析系统后,并与机组讲课系统进行数据共享,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机组稳定性实时监测及分析诊断。2010年5月,柳江流域迎来了本年度较大一次洪峰,电站机组满发时,运行水头长期处于11.5m左右,状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单元在运行水头低于12.5m时即出现水导轴承支架振动红色报警,最大瞬时值272um,设计值为100um。出现该报警后,利用系统配备的分析系统,对有可能引起机组振动骤然增加的原因逐一分析,逐一排除,最后确定引起水导轴承支架强烈振动的原因。

2.1功率变化对水导支架X向振动影响

因机组处于低水头下,有功功率降低,首先对功率变化对振动影响进行分析。

从数据曲线可以看出,有功功率从33MW到40MW之间运行时,水导轴承支架振动从214.145μm到214.150μm之间变化,变化区间0.015μm,变化极其微弱,有功对水导支架X向振动影响可排除。

2.2励磁电流变化对水导支架X向振动的影响

数据表中从上到下第一条为励磁电流,红色为水导支架X向振动,励磁电流从292.898A增加至375A时,水导支架X向振动在73.064μm附近变化,变化幅度较小,所以励磁电流变化对水导支架X向振动影响可排除。

2.3水头变化对水导支架X向振动的影响

因来水较大,机组长期处以低水头区间运行,故水力因素也是影响机组振动的一大原因,因该系统在实施时未配置压力测点,故对数据分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数值曲线分析法,也可以分析出水头变化对机组振动的影响。

通过上表,可以清晰的看出随着水头的降低,水导轴承支架X向振动明显增加。

在以上所有分析中,均在各因素下对水导轴承X向摆度进行了分析,水导摆度均正常,无异常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厂家技术支持,对分析结果进行确认,最终确定水头在11.5m左右,引起机组水导轴承支架X向振动急剧增加的因素为水力因素,并以此作为调整机组稳定运行区间的一个依据,为机组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3结语

红花电站机组状态监测及分析系统的应用,目前仍处于不断提高阶段,但在生产中其优势已经表现突出,并对机组优化运行起了指导性作用。但利用该系统进行机组状态检修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我们将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不断借鉴兄弟单位的宝贵经验,实现真正的状态检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