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2 17:2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教育工作,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师德修养,提升专业素养和“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以集中培训、远程研修、校本培训为主要组织形式,省、市、县、片、校五级联动,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分层培训,分类指导,确保每个教师在暑期参训时间不少于2周,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培训内容
根据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和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进行通识培训和业务培训。
1.通识培训内容:①省教育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会精神;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④《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⑤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专著;⑥教师、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2.业务培训内容:①教师所任教学科的学科知识和新学期教材的学习、研究;②初中教师高中教材学科衔接培训;③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的制订;④各学校自主确定的其他培训内容。
三、培训形式
1.参加省市培训。2009年我市教师参加省级、南通市级暑期培训的项目,已经在教育局人事科网站(*)上公布,请各校务必按要求选派教师参加,确保完成下达的各项培训计划。
2.全市集中培训。全市集中培训突出骨干教师和教学研究与管理能力培训两个重点,体现学科专业性和理论指导性。
篇2
1.对数学内涵理解不深
教学设计需要以学科知识作为根本。经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有关数学知识掌握不深。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教师对教学价值与数学本质缺乏透彻的了解,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教好大纲要求的内容即可,至于深层次挖掘数学知识,对于小学数学似乎过于牵强。这些教师单纯将数学作为一种升学工具,认为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知识,实际计算时再予以套用就可以,至于挖掘数学本质、数学真正的应用价值等,都是无关紧要的。第二,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未能清楚认识数学思维方法与数学史,甚至本身就不懂何谓数学美、理性精神及数学文化,这就导致难以抓住数学特征进行教学。换言之,很多教师太过注重数学技能与成绩,对数学思维与思想方式置若罔闻,理论应用于实际太过死板,教学设计都谈不上又何谈教学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数学素养与思维也没有被培养起来。
2.教育理念过于陈旧
很多数学教师教育理念过于陈旧,对新概念难以掌握,如弗赖登塔尔问题解决、数学化等概念未能及时了解,甚至不去接触,导致那些先进理念限制在文字层面,未能领会新理念精髓,变化也只停留在形式上,而非实质性改变。如媒体应用、体验学习与小组合作等,也只是为完成任务,设计与选择缺乏合理性。诚然,我国传统教育文化是瑰宝,但教师也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理念,不然只会停滞不前。积极吸收先进教学理念,对于小学数学来讲意义重大。
3.教学设计方法与理论欠缺
目前部分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理解有失偏颇,把教学设计等同于以往备课,或认为教学设计同高效教学质量并不成正比,对于教学设计和传统备课并未区分。除此以外,教学设计方法论和认识论冲突也越发明显,很多教师已掌握教学设计先进理念与优化方法,但实际操作能力不够,就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导致其自身所掌握的教学设计理论知识成为一种浪费。
二、教学设计问题形成原因
1.教师本身素质能力偏低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是非专业任教,未经过全面系统的培训,对于数学知识特征掌握不到位,教学时很难抓住数学的本质特征,形成所谓的填鸭式教学。
2.缺乏完善的在职培训系统
目前教师培训存在培训力度较小、培训范围不广的特点。有些教师虽接受培训但都是表面功夫,培训模式单一,效果不佳。有些培训不够系统,培训过程中对那些细枝末节穷追不舍,而对教学设计的精髓未能很好地传授;有些培训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培训过于死板,导致教师根本无法将这些培训内容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形式方面多采用集体讲授与专家讲座等形式,未能激发教师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导致培训只做表面文章,成效甚微,培训并未持续下去。另外,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方法及理论已经认同,并想要尝试,但培训后进入教学工作时,对探索、创造与应用的激情淡忘了,仍旧回归往常的教学形式。究其原因,在于教学设计理论同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脱节,不能持续融合,实际教学同教学设计培训发展不同步,造成教师备课时不能把教学设计方法和理论灵活应用于自身教学中,使自己与学生不能享受教学设计所带来高效成果。
三、结语
篇3
2、教学认真,屡创佳绩。本人深入一线教学,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以“轻负担,高质量”的理念引领,严格执行一教一辅,从不给学生添加任何额外负担,有计划地开展口算、笔算竞赛和数学调查、研究等实践性活动,使所教学生实现了轻松学数学、快乐学数学,效果也非常显著,期末测试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在年级领先,获得年级唯一的“数学教学质量奖”。
3、自加压力,示范引领。作为市小学数学名师,本人意识到不断学习、自我提高的重要性,自觉订阅《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师》等业务杂志,阅读全国著名教育专家著作,养成了写业务学习笔记的习惯。同时本人还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参加湖南省“教师主题研修网络课程资源”研发项目工作。本人善于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的教学论文《让数学社团开启学生发现肯探究之窗》获省一等奖、市一等奖,论文《浅谈一年级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获市一等奖。
4、深钻业务,主动研究。本人主持省级数学课题《小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带领全校数学教师深入研讨,走在了课改的前沿阵地;策划、主编的两期课题组内部刊物《课题研究》成为学校课题组资料样板;指导的课题研究录像课获省一等奖;执笔构建的“四疑四导”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积极参与另一个省级课题《基于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现学校正在全国率先进行低年级语数质量评价方法的改革,本人承担数学总方案的设计及二年级数学质量评价方法改革的制定,为将方案制定好,本人多方请教专家,苦心钻研教学大纲,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多次加班加点思考方案、修改方案,为学校课改贡献力量。
5、指导辐射,培养新秀。为了全市小数教学的发展,本人充分发挥了一名数学名师的指导和辐射作用,主动承担了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先后指导签约徒弟楚楚、吴旭老师,指导楚楚老师执教录像课获省一等奖,执教现场赛课获市二等奖,并顺利出师。指导签约徒弟新任教师吴旭,教他如何从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一步步手把手指导,指导其上新教师亮相课获好评,指导叶媚、陈可老师参加省录像课比赛均获省一等奖。同时本人还经常赴昭山xx小学指导数学教学,指导鄢纯老师上录像课获省一等奖,本人被省教科院授予“优秀指导老师奖”;指导张艳老师参加全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评课比赛中两次均获市一等奖。
篇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教师应该从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尽快提高实施新课程的专业化水平。因此,校本培训是推进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年度我校将继续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内容,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并作为学校工作的立校之本、强校之路、兴校之策。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使一线教师应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
以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核心目标,培养一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一)培训对象:所有在职教师均需参加培训和考核。
(二)培训学时:周二、周四晚:7:00-8:00(总培训学时不少于40学时)。
(三)领导机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xxx
三、培训类型
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差异,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两种不同层次的培训类型:
(1)普及型
培训对象:没有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能使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型
培训对象: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知识与技能的教师。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不仅使他们能更新信息技术观念,扩充信息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丰富信息技术理论,同时能成为相关处室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者。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具体划分为以下5个方面:
1、45周岁以上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
针对45周岁以上教师计算机基础基本为零的现状,培训内容设计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录入、word20xx基本操作、excel20xx基本操作、powerpoint操作,简单网络应用。
2、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应用培训
培训重点是:远程教育设备的维修、维护,资源的下载与保存,资源的二次开发、整合与应用。争取让一线教师借鉴中央电教馆、教育网优质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小学多媒体制作、网络课程培训
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日渐频繁,通过培训部分骨干教师,提高他们的课件制作水平,培训内容主要是:幻灯片制作、flash课件制作、网络资源的整合。
4、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画板培训
几何画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推荐使用的动态几何工具,适用于数学、平面几何、物理的矢量分析、作图,函数作图。该软件简单易学,学会后五分钟即可完成一个课件。培训内容主要是:几何画板入门、范例欣赏。。
5、“技术启迪智慧”项目教师的指导培训
主要是指导项目教师熟练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操作,顺利完成相关工作。 五、保障措施
1、成立以校长刘开雄为组长,教导主王刚、远教管理员王典喜为组员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培训经费、时间的落实。
2、建立雄厚的信息技术培训师资力量。以我校优秀信息技术教师为主,聘请信息技术教学专家为辅的原则,充分保证培训的效果。
篇5
大家好!
伴随着Xx小学前进的步伐,我们一起走过了2009。蓦然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说过:“有一种幸福叫做亲情,有一种成功叫做坚持”。09年的我是幸福的,因为有着爱我的家人,更有着关爱我的领导和同事们;09的我工作是无愧的,因为我坚持着“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各位同事的理解支持下,教导处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顺利地迎接了一个又一个的检查,数学课题于09年圆满结题。。。。。。
回首这一年的路程,我曾这样走过。上半年,我主要负责学校的教学常规、教学质量、数学课题组、以及各种教务工作。如:课程安排、临时代课安排、新生入学、学籍管理、各类考试安排、档案管理等事务性工作,并担任五年级校本教学。为了全面熟悉教导工作,更好地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下半年,教导处的工作进行互换,我主要负责校本培训、课题研究、学籍管理、手拉手活动、数学组工作。俗话说,“教导工作像个筐,什么东西往里装”。的确,教导处的工作任务很多,事情琐碎繁杂,但我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恪尽职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向领导和各位老师汇报。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爱岗敬业的思想,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的行为规范。平时能关心时政,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9月份,对社区居民进行科学发展观问卷调查,并撰写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④创办学校数学教研刊物《研究通讯》共四期,提供教师交流学术、展示科研成果的园地。
⑤6月份,一个月的时间,我常常往返学校与打印社,装订课题附件材料,课题材料共计48本,本本精美,这48本资料凝聚了我们数学组全体老师的心血。
6为教师搭建迅捷丰富、专业成长的教研平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三年来,课题实验老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
7在奉鹄的协助下完成课题组刻录资源包光碟工作,并为课题组每一位数学老师配送一套课题研究的教学资源1-6年级的光碟。
1.对低年级的作业进行了常规检查,并写出反馈意见与建议。
2.组织行政随堂听课。
3、制定教师基本功竞赛方案,组织三个教研组开展两笔字、课件制作、朗诵比赛。
4、分组进行作业教案互查活动。
(五)校本研训工作。
1、积极参加学校校本研究,为了完成校本教材《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大量搜集环保相关资料,并学习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美工制作,现已顺利完成编写工作。
2、组织数学老师辜小曦参加长沙市数学教师片段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3、精心组织筹划第五届“铜小杯”教学大赛,做好一切与赛课有关的服务工作。并及时信息。
4、与Xx小学开展了教学手拉手活动,Xx校长率队全程参加“铜小杯”赛课,并与Xx小学数学组展开热烈的教学研讨。
5、认真策划班主任培训、教师培训工作。
篇6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反思
“反思性思维”,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威认为:“所谓思维或反思,就是我们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反思是一种较好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不断批判和总结以往经验,并使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提出,我国教师面临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却并不是以往经验所能解决的,所以培养教师反思性思维变得迫在眉睫. 反思性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使教师面临严峻挑战时而临危不乱. 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为例,来谈谈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以及基本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作为一位数学教师要熟练掌握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策略,并能将眼前的问题迅速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抓住问题的特征进行广泛的联想,作出直觉性理解和判断,从而正确、敏捷、简约地解决问题,而这些步骤都必须经过反思来实现. 国内外学者认为,教师职业是创造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职业,它迫使教师能够面对许多突发事件及时作出合理、科学的判断和选择.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新情境与新问题,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并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
反思首先可以有助于数学教师采取“有事实根据的”行为,或“知情的”行为,并形成一定的实践性知识.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有明确的数学观念和教学目标,这些行为能够加深教师对数学观念和教学目标的认识,并通过自己教学活动来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反思可以让教师为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合理地辩护. 每个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不一样,尤其是数学教学,因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本来就有多种方式,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自己认为有效或者方便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教师这种教学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反思来验证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为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地辩护. 再次,反思尤其是判断性的反思能够使教师更加深刻和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在促进学生发展和学习方面的作用. 数学教育工作的本质就是促进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学一线数学老师,除进行教学之外,还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调查,以适应学生的思维需要. 反思能够让教师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己,从而使自己保持积极地情感体验和自我印象. 最后,反思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激烈矛盾,这些矛盾大多来源于教师不正确的言行举止或者对学生采取的不恰当行为,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反思经常性地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加深教师对学生的更多关注和理解. 同时,教师的反思习惯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自我修正过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通过反思来获得自我成长的榜样.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反思的重要性在于既能促使教师挖掘出自己擅长和有效的教学方式,还能发现自己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从而最快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更重的要是反思还能促进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 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反思“我教什么数学内容”,还要反思“我是怎么教数学”、“我为什么这么教”等.
二、教师进行反思的内容
如果说反思最重要的是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反思“我做了什么”,还要反思“我是怎么做的”、“我为什么这么做”等,所以教师反思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 学生的需要
学生是教育根本,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的,所以身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怎么样的教学方式才对学生有效?”等问题.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重点考虑学生在某种教学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和学习的需要.
2. 学科教学活动特征
每个学科都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语文注重的是文化素养的熏陶,化学注重的是思维严谨性,而数学注重的则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进行反思时,应该从数学这一学科的角度,重点思考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特征是什么,我们应该教些什么以及如何教等问题.
3. 教师自身工作性质
数学教师工作有别于其他工作,数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逻辑的数学理论,所以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条件以及由教育教学延伸出的社会制度建设等,才能获得更高的教学素养.
4. 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这点是教师反思内容中最常见的,每一次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数学教师,因为数学不同于其他科目,不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时刻反思是否已经达到了自己遇见的目标.
数学教师需要将这四个反思内容结合起来,仅仅对某一方面进行反思是不足以让数学教师获得更高质量的数学教学的. 我们要通过反思努力完成各方面的需求,从而促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向完美趋近.
三、教师进行反思的方式
学术界很多学者都对教师反思的方式进行了总结,例如邹策在其论文《对教师反思习惯培养的几点看法》中将反思方式归为:讨论式、描述性反思、观摩式反思以及调查式反思;而郭青枝则根据教学活动将反思分为: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育机制、写学生创新四类. 在此笔者也通过整理文献和教学实践将反思方法分为:同事或校际交流、反思日记、案例研究三种.
1. 同事或校际交流
同事是自己最好的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观摩同事教学或者请同事观摩自己教学的方式进行思考,随后与其他教员互换意见来达到反思的目的.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主课,从事数学教学的同事很多,所以有助于学习到很多不同的数学教学方式. 校际交流是学校利用反思的方法支持、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不同学校的数学教师聚在一起,让他们上一节数学公开课,然后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最终形成的解决办法为所有参加的教师及其所在学校教师所共享. 这种方法能够最快地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集合大家的思路和智慧一起解决问题.
2. 反思日记
相信很多数学教师都有写工作日志的习惯,工作日志其实也是一种反思日记,我们在进行完一天的教学活动之后,都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所评价,将这些评价记录在反思日记中,可以有效帮我们总结一天的工作,例如,上数学课时某一个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发挥不足,教育学生中的问题,数学教法的认识等,只要是认为重要的数学教学经验都可以通过反思日记进行记录. 但反思日记不同于工作日志的是,它记录的方式比较自由,教师可以选择用口述或者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 反思日记一种让教师主动重新整理教学经验的方式,将有助于教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与优势.
3.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学校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反思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指教师通过对某一教学专题进行研究,或者是对某一教学现象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一节公开课进行研究分析等. 数学作为中小学必学科目,有很多有关于数学的公开课、数学专题等,这些公开课和专题都是值得数学教师研讨的很好的案例. 案例研究是一种有效改善教学实践的方式,并有助于在教师中间形成一种调查研究的气氛.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的一句古话,它说明了反思的重要性. 同样,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反思也显示它独有的魅力,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助于改善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的自身素养. 所以数学教师应该经常性地、科学地进行反思,让反思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美】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篇7
[关键词]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
一、“助力深度融合”的现状
1.缺乏对教师需求进行调研
在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前,没有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在某个学科教学领域应达到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以及实际存在的不足把握不准确;与参训教师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培训设置的课程及内容不符教师需求。
2.培训方式单一
目前培训是因人设课,而不是依据主题、课程找人,结果是专家一言堂,或纯技术讲授,培训方式单一,课程之间缺少逻辑关系,专题讲座和单元活动之间缺乏逻辑性,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湮灭教师的积极性,达不到培训预期效果。
3.培训内容单一
培训内容不分学科,“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同教龄、职称、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经常混编在同一个班培训,不能结合学科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供具有学科特色的培训。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相脱节,缺少相关性、适度性与有效性。
4.缺少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及后续的专业支持与服务
教师培训时很少去思考在现实中怎么去运用,自然没有太深的印象。但在现实中应用时,由于存在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学任务繁重等多重因素,加之教研指导与培训没能朝着同一方向推进深度融合,没有发挥“研训一体”的整合效应,使得培训后续巩固、激励与专业服务得不到支持,发挥不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和激情。
二、“助力深度融合”的模式构建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三个基本属性。[1] 因此,在培训课程设置上不仅局限教师需求的满足上,而是要如何引导需求着手,从注重供给到注重合理供给的方面考虑,如何助力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助力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拥抱”,助力教师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助力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
培训前,通过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等形式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接受能力、课堂融合能力等专项调研,分析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现状和问题,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能力的分层、分学科、递进式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体系。通过“手把手提能力、面对面研课堂、实打实深融合”等适合成人学习特性的培训方式进行,帮助参训教师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又有效地促进参训教师培训后行为的发生和改变,使培训实效得以更好地落实。在培训的内容设计上,摒弃对技术进行割裂培训的传统方式,建立“理念、模式、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立体式培训内容。采取传统面对面的集中式培训与基于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专家引领、教研室、教科所及教师培训等机构、学科教师参与的“三位一体”培训模式,采取学习―实践―反思,“循环渐进―螺旋上升”的培训路径(如图1),以实现学习成果的“零存整取”,搭建教师成长“立交桥”,促进教师实现“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求”、“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能力”和“内在素质转化外在行为”的三个转化,助力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能力。[2]
三、“助力深度融合”的实践
1.手把手提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水平的提高是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关键,面对来自于技术的挑战,教师只有走出自己实践的舒适地带,刷新和重启自己,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
遵守 “易用”、“实用”、“创新”原则设置培训课程,按照“主题―模块―专题”的层级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3] 将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技术困惑、疑难,作为参训教师学习活动的视觉聚焦点和内容重点,通过“案例”形式呈现给参训教师,使他们身处真实情景,感知有用,在实践研讨中,激活经验,反思实践,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培训过程采取4W1H方式,让教师明白使用什么信息技术(What ),为什么使用这个技术(Why),何时采用(When),针对什么样的学生(Who),怎么去实施以及如何去评估(How),以避免在实践中滥用与误用。
如:对数学学科教师,几何画板软件是最适合数学教师和学生用于数学实验与研究,简单易用,可以很好实现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当然要用好几何画板,关键在于弄清楚几何画板能做什么、怎么去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要搞清楚几何画板的规律性的东西。研发的“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培训专题,培训内容从绘制基本图形入手,旋转、函数、动点等模块,通过典型案例,讲练结合、逐层突破。
又如:旋转系列专题,从中心对称图形、三角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到任意图形旋转,逐层深入。案例除了来自文献检索、网络搜集外,还有很多由参训教师提供,这样真实地呈现他们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践困惑和其他现实需求。[3]
动点问题的绘制一直是困扰教师的技术难点。动态几何问题往往是将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相结合,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数形结合思想,能很好激发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动态几何问题”已成为一大热点题型之一。为此按单动点问题、双动点问题、速度为参数的双动点问题、变速运动的动点问题、同时出发不同时停止的双动点问题、运动过程中有停顿的动点问题、相遇后变速运动的动点问题等问题进行归类。通过案例演示―实践解决单点动、双点动、线动再到整个基本图形的动,从沿着直线动到在曲线上动到符合某个(或几个)运动条件的动,从常规的轴对称到中心对称再到非常规的动,教师的制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而且制作好的案例可直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正是基于“感知有用”的基础上做到“感知易用”,调动参训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几何画板”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对问题的反映是在对学科知识理解基础上,甚至是利用学科知识本身来解决问题,因而使用“几何画板”制作出的课件更符合学科知识本身的要求。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不仅不是专业性的弱化,相反,是另一种强化和重构。
2.面对面研课堂
懂得教学规律,熟悉教学过程是搞好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重要条件。要实现技术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真正融合,也必须重组或重建课程。因此,基于信息技术,致力于开发利于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课程案例,在日常研修中注入技术基因同时,大力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融合)能力,从“会用”向“巧用”、“妙用”转变,将教学现实需求和技术优势、短板进行综合考虑。
培训方式不再是简单传统化的专家的讲座,而是由专家和学员构成的学习共同体,开展基于知识的心智对话和技能学仿,培训的场所延伸到中小学课堂。“走出去,请进来”(如到上海、杭州、温州等地名校考察学习,邀请他们的专家过来讲座)、骨干教师示范等培训的形式,与此同时,采取“云服务”、“QQ、微信”等手段和工具,提供学习资源,培训项目,开展培训话题交流。
如:“一题一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就是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合力开展的一系列专题研修活动,“数字化课堂”、“互动教学研讨”则邀请上海、杭州等地名校专家、一线教师进行理念引领、示范,为教师搭建展示研修成果、交流经验、探讨问题的平台。在课例研究观摩活动中,通过观摩、反思、交流、探讨等形式引领教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助推教师融合能力的提高。
又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专题培训中“最短路线问题的探索与应用”课例,教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问、思、辨、行的 “三步五环”教学模式,如下表,引起专家与学员共鸣。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串,应用几何画板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在认知中产生冲突,在思维碰撞中体验了数学课堂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轻易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敲打敲打,“动一动”、“想一想”方式,在技术支持下进行尝试、探究活动,达到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最短路线”这一类问题,同时帮助学生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这一课例很好诠释教师少教、数字化学习、更多的互动、开放观念的新课堂结构的课堂,把课堂推向更加灵动、个性和丰富的平台。
互动教学研讨班的培训,由教师展示的《多边形》课例,则充分利用电子白板与几何画板给学科教学带来的便捷与高效。教师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联想,利用几何画板鼓励学生探索,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有效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教学结构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改变为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入情入境,获得学习的快乐感与幸福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思考的不是 “用还是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在概念、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与信息技术的使用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是“怎样用得更好”的问题,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能自然而然地学会用技术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4] 其核心是为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互动交流的学习环境――保持应有的思考水平和强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考。
3.实打实深融合
培训只是给参训教师提供短暂的学习机会,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真正改进需要培训后的探索实践,需要培训后问题的碰撞和解决,需要培训后系统的跟踪指导。
学校是教师行为转化的主要场所,课堂是教师实践应用的主要阵地,助力融合必须在学校工作中体现。通过“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进“云课堂、云服务”,借助“互联网+”发挥示范学校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有效地推进区域课堂融合的常态化应用进程。
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教育机构行使一定的教育教学指导、管理的职能,他们对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态度、要求直接影响中小学校长、教师的行为。因此,教研室、教科所及教师培训机构等积极参与是实现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极为重要的保障。学校应积极与信息技术中心、教研员、学校联合,利用网络、移动终端、面对面等方式,形成一个有效的培训后激励、巩固与支援平台,提供后续专业支持与服务,促进教师将培训所学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常态化,促进参训教师不断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清超,陈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3,(8):35-39.
[2]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小学教育,2014,(7).
篇8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1
今天是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的第一天。
上午,Xx市小教科教研员Xx作了名为《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的成果与问题反思》的报告。
丁老师从“研学————求学跨越的撑杆、嬗变————奋力前行的成果、问题————一个轮回的反思、聚焦————向着远方的追梦”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想法。
丁老师对新课程改革修订稿提出的四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中基本思想的解读我感触颇丰。
很多人应该有这样的体会,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与习惯,甚至是勇气。
其次,教师应该在“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上要有所思考,有所实践,有所创新。
我们应该有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想法,我们也要有对学生未来负责的勇气,我们更应该有对学生未来负责的能力。
下午,学习了Xx实小Xx校长的《超越教材的勇气和底气》。看到这个题目时,就觉得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
我想我们应该有超越教材的勇气,但此时的我还没有超越教材的底气。坦白的说,自己对小学数学教材还没有系统的梳理,更谈不上钻研了,只是对所教阶段肤浅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对许老师提出的对教材处理的简约化很有受益。许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对所学新知建立清晰地数学概念,让学生先学懂数学知识;然后,让学生在解决变化的知识点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然而,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其实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需要教师对教材(学科知识)作出准确的把握。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出大胆却又不失准度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自己的学生,达到简单而不简约的效果,进而达到一种高效的课堂。
第一天的学习,感触很多,受益匪浅。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2
上周,武汉晚报联合武外在线,聘请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骨干教师,对各年级期中考试的试卷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必考易考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针对辅导过程中出现的最集中的问题,本期名师课堂专门针对如何提高数学解题速度进行了答疑。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解题速度呢?
首先,应十分熟悉习题中所涉及的内容,做到概念清晰,对定义、公式、定理和规则非常熟悉。
解题、做练习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全部,你不能为解题而解题。解题是为阅读服务的,是检查你是否读懂了教科书,是否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能否利用这些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时,概念越清晰,对公式、定理和规则越熟悉,解题速度就越快。因此,在解题之前,应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做简单的练习,先熟悉、记忆和辨别这些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其涵义的本质,接着马上就做后面所配的练习,一刻也不要停留。名师指导学生按此方法学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大大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其效果非常之好。
其次,还要熟悉习题中所涉及到的以前学过的知识和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
例如,有时候,我们遇到一道不会做的习题,不是我们没有学会现在所要学会的内容,而是要用到过去已经学过的一个公式,而我们却记得不很清楚了;或是数学题中要用到的一个物理概念,而我们对此已不是十分清晰了;或是需用到一个特殊的定理,而我们却从未学过,这样就使解题速度大为降低。这时我们应先补充一些必须补充的相关知识,弄清楚与题目相关的概念、公式或定理,然后再去解题,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当然,解题速度就更无从谈起了。
第三,对基本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也要熟悉。
解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对一些基本的、常见的问题,前人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和常用的解题程序,我们一般只要顺着这些解题的思路,遵循这些解题的步骤,往往很容易找到习题的答案。否则,走了弯路就多花了时间。
第四,应先易后难,逐步增加习题的难度。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由表及里地深入下去。一个人的能力也是通过锻炼逐步增长起来的。若简单的问题解多了,从而使概念清晰了,对公式、定理以及解题步骤熟悉了,解题时就会形成跳跃性思维,解题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
第五,认真、仔细地审题。对于一道具体的习题,解题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审题。
审题的第一步是读题,这是获取信息量和思考的过程。读题要慢,一边读,一边想,应特别注意每一句话的内在涵义,并从中找出隐含条件。读题一旦结束,哪些是已知条件?求解的结论是什么?还缺少哪些条件?可否从已知条件中推出?在你的脑海里,这些信息就应该已经结成了一张网,并有了初步的思路和解题方案,然后根据自己的思路演算一遍,加以验证。
第六,要学会归纳总结。
在解过一定数量的习题之后,对所涉及到的知识、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使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于类似的习题一目了然,可以节约大量的解题时间。总之,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解题只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你对学习的内容越熟悉,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越熟悉,背熟特定的数字、公式越多,并能把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跳跃性思维,就可以大大加快解题速度。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3
20xx年xx月xx日,我有幸参加广东省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来自省教育厅领导及xx师范大学专家教授精彩的开班报告,充分领略了专家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识了来自全省的优秀而谦逊的同行们。这10天中,每天都安排了知名的教授或有经验的一线著名的校长对我们进行理论交流,每天的培训学习都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想洗礼,每天的学习都引发我对自己教学和自己专业发展的不断思考。通过学习让我看到自己与省名教师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学习让我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10天的培训学习虽然短暂,我的收获很多,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强化骨干教师学校意识,明确肩负责任。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更明确骨干教师肩负的责任,作为骨干教师应该树立学校意识,树立属于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把个人的事业追求和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整合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其它各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打造教师教研文化、教师团队文化,引领全校、乃至全市教师专业发展。
二、丰富数学理论知识,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理论的学习使我对数学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理论的学习我进一步认识了关于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现实,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科结构论的学习,给我今后的教学很多启发: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沟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把教学的知识放在一个知识体系里,把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链,知识树,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结构的、有联系的知识学生就容易掌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沟通数学知识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内容结构化。在教学中突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视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早期渗透,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重视原理和态度的普遍转移,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新课标教材的课程标准的学习,了解了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育人功能,认识到在教学中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更明确了数学教学中做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兴趣、数学思考、创新思维、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方法。提醒自己在今后教学中更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发展,引发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目标的关系和教学近效应与长效应的关系。这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理论学习中,我也认识到自己的学科理论还存在不少缺失和不足,今后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多看有关教育教学方面书籍,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感受名师魅力,寻求专业发展
参加本次广东省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我知道我将要做的,不只是教有趣味的数学,有技巧的数学,还要教有文化的数学,有思想的数学。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数学潜能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4
此次能参加培训,去其他的幼儿园参观,同时也是听其他的老师来讲课,也是让我对于幼儿的教育又有了新的一个认识,同时和其他的老师一起交流也是让我知道,自己还有挺长的路要去走,而且也是要继续的去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此次外出的培训也是收获很多,让我明白自己也是有挺多的方面,还要继续的提升。
作为幼儿老师,对于学生们的爱,真的很重要,只有自己真的是喜欢孩子,去关心孩子的,那么也是会体现在平时和孩子们的相处以及教学上面,这些自己以前其实做的感觉是不够的,主要也是自己老是觉得自己是老师,但是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和孩子们去做朋友,去更好的感受他们,此次听课也是看到其他老师是怎样的去做的,的确老师是要有老师的威信但同时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是认可,是愿意把话和你说的,只有如此,孩子们才会更加的亲近你愿意听你说话,和你一起活动,去做一些事情,而之前的我由于有些严厉,也是让孩子们觉得这个老师是不那么容易亲近的,同时也是有些话不会和我说,一些互动也是做得不是那么的好。当然我也是知道,自己的确是经验方面是不够的,此次的培训可以说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也是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是知道如何去改变的。
篇9
在讨论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意义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宣传”进行理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宣传”的解释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逻辑学大辞典中对“宣传”的解释是:一个团体(通常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机构)为了达到影响大众的目的而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的持续的、有组织的游说活动;广播电视词典中对“宣传”的解释是:传播一定的观念和论据以同化特定对象的认知与态度,进而影响、控制其行为的一种努力,宣传的最终目的是缩小宣传者与宣传对象之间在观点和态度上的距离;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对“宣传”的解释是:宣传是人们之间主动传递和感受信息的行为;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对“宣传”的解释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以及控制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从上述对“宣传”的解释不难看出,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同化宣传对象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其本质是一种行为活动,具有社会性、群体性、公开性等特征。由此,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宣传对象(主要包括广大教师、教师培训同仁)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上,其重要目的是为了传播教师培训项目的相关信息,传递一种思想和理念,树立一种品牌和形象。首先,教师培训宣传工作有助于参训教师了解教师培训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培训内容和设计思路等,从而建立相关的认知,并在与同行交流时能够传递、传播合理的信息,从而让未参加培训的教师也能间接地了解培训意义和内容、共享培训资源,开阔工作思路。其次,有效的宣传可以帮助参训教师明确培训目标,及时端正培训态度和学习态度,从而促进高效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培训效果,形成广大教师支持教师培训工作的良好局面。由于宣传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特色宣传不仅可以扩大培训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培训机构的社会效益,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师培训文化,深化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促进培训质量的全面提升。教师培训宣传工作贯穿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始终,具有“导培、助培、诊培、促培”的作用,明确宣传工作的意义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项目的实施效益,凸显培训项目的文化内涵。“导培”即项目办结合各类培训项目的特点和学科特色,通过组织举办各类活动、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等方式推动、引导培训项目特色化实施,并形成相关宣传性成果,如新疆师范大学在“国培计划”项目中开展了“国培计划”课题研究、“国培新起点”系列活动等,从而为“国培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活动导向和研究导向。“助培”指项目办对部分学科的特色活动和突出做法予以一定的平台、资源性支持和帮助,并进行重点宣传,力求整合资源,衍生培训效益。“诊培”贯穿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即项目办在统筹管理过程中对各学科班级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反馈,做好日常通报,及时宣传有益经验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促培”主要指通过训后跟踪指导环节挖掘典型案例,加强对“学员返岗后成长和变化”的宣传和报道。
二、教师培训宣传什么
教师培训的十大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对象变量、需求评价、主题设计、理论建构、内容生成、过程互动参与、任务驱动、团队建设、效果评价、项目管理。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则是宣传这些核心要素的合理性、有效性、针对性、全面性、丰富性、新颖性和多样性。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显性内容包括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专家团队的构成、培训的硬件条件优势、培训形式、培训成果等;隐性内容包括专家的专业精神和个人魅力、培训文化建设、学习共同体作用的发挥、项目管理团队的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等。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培训项目本身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树立教师培训机构的品牌和形象,凸显培训的内涵建设,传递先进的培训文化理念,实现培训的最大化效益。工作处处皆学问,一言一行皆课程。新疆师范大学近几年来以满意度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收集了参训教师的培训反馈建议和意见,通过梳理反馈信息发现,往往给参训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启发最深、感染力最强的并不是教师培训课程本身,而是一些专家学者的敬业精神和个人魅力、培训机构的培训文化、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等,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称之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参训教师在“隐性课程”中所收获的都是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随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步认识到静态知识观在教育上的一系列局限性,开始用辩证性思维、复杂性思维、生成性思维的观点方法,超越静态的知识观,看待教育中的知识本质和性质,认为知识不仅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等基本性质,还具有文化性、不确定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等基本性质。教师培训宣传工作者应以动态的知识观看待教师培训工作,既要关注教师培训项目中的显性宣传内容,也要关注隐性宣传内容,只有显形两手抓,教师培训宣传工作才更有生命力。
三、如何通过宣传工作加强教师培训文化建设
2015年,国家开始实施旨在“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为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国培计划”从2015年起将聚焦于“乡村教师”,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的发展,突出“雪中送炭、重心下移”,综合运用置换脱产、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混合式培训模式,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面对新变化,教师培训工作也迎来了改革的新挑战,如何在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中重塑和优化教师培训工作的文化形象,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文化建设,将是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课题。教师培训文化是考查培训组织中培训发展现状和表现形式的重要标志,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则是助推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设计先行,聚点跟进”“聚焦主题,以赛促训”“拓展渠道,加强力度”“夯实团队,开拓创新”等宣传工作实施策略将有利于助推教师培训文化的建设。
(一)设计先行,聚点跟进
教师培训项目有长期和短期项目之分,但无论是长期培训还是短期培训,都应在项目实施之前设制定宣传工作方案,设计宣传思路,以确保“聚点跟进”。设计是指在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或者解决问题之前所进行的探究式的系统计划过程,教师培训宣传工作方案的设计与制定也是一个系统的计划过程。一个完整的教师培训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应包括宣传主题、宣传内容、宣传媒介、宣传活动、宣传成果、宣传团队、管理制度等几大要素,并且这些要素之间是紧密相关、互为依托的关系。宣传主题往往是根据培训主题确立的,其主题内容是为了凸显培训项目的目标和特色;宣传内容即宣传的材料和信息,它是宣传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培训背景及意义、培训理念、培训经验及特色等;宣传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杂志等;宣传活动即培训实施过程中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研讨、主题沙龙、比赛、文艺会演等;常见的宣传成果主要包括简报、新闻报道、培训纪实照片、微视频、获奖作品、画册、宣传片等;宣传团队指的是负责宣传工作的团队成员,即宣传工作者;管理制度指宣传工作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如人员分配、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项目负责人在培训项目启动前可以召集项目管理团队对培训的主要创新做法和特色进行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预先归纳实施亮点,旨在为宣传工作提供宣传导向,以便在项目实施中聚点跟进,即聚焦创新点和特色之处,从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宣传工作彰显培训文化特色,放大培训的亮点。
(二)聚焦主题,以赛促训
主题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含了某一概念的广义属性,而且也包括了某一概念或事物的关系、原则、理论和规范以及此概念之间的关系,其内涵是丰富的,外延是宽广的。教师培训项目的主题往往是基于培训目标而设定的,即培训主题,如“初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培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等。然而,教师培训宣传工作的主题往往是基于一种理念而设定的,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培训文化理念。教师培训本身就应该是文化之旅,我们力求组织的每项活动都应有文化意蕴。自2011年至今,新疆师范大学结合不同学段特点、学科特色,在“国培计划”项目中,开展了“国培新起点”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微课程作品比赛、师德主题演讲比赛、幼儿园玩教具制作比赛、幼儿美术作品比赛、儿童舞蹈创编大赛、儿童故事创编大赛,讲课大赛等,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为参训教师们搭建相互交流学习、展示学习成果和自我风采的平台,丰富实践性课程的内涵,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用的目的。“国培新起点”系列活动每一年活动的宣传主题都不同,以“我与国培(2011年)“”祖国在我心中,国培助我(2012年)”“中国梦(2013年)”“幸福教育•幸福生活(2014年)“”在希望的田野上(2015)”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国培计划”项目中传递、表达着时代意识,充实、丰富着教师培训文化,充分激发了教师的参训动力,让每一年的“国培”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拓展渠道,加强力度
教师培训宣传的渠道主要分为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内部渠道指的是承训机构内部的信息传递渠道,受众面往往较小,如一些高校教师培训项目的承训学院通过新闻报道等形式在校内进行宣传。外部宣传渠道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杂志、电影等媒体进行宣传。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内容开启了网络的微时代,越来越多的碎片化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不仅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消费模式,也产生了微时代的新的阅读价值取向。由于网络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形式丰富、管理灵活、多维互动,受众面广等特征,因此,做好新时期下教师培训宣传工作需要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宣传的影响力。其次,教师培训宣传渠道应是立体的,即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渠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文化特色和突出做法进行宣传,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要开拓工作思路,不仅要宣传承训机构的经验特色,还要关注参训教师的培训心声和成长动态,力求通过对典型案例的重点宣传进一步凸显培训实效。此外,宣传内容的质量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宣传工作者高度重视宣传材料和信息的质量,并积极与媒体记者进行有效、反复的沟通,确保报道内容与培训的宣传主旨相统一,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凸显教师培训文化内涵。
(四)夯实团队,开拓创新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命题能力;策略
一份科学、有效的试卷不仅体现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也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和研究深度。基于学生学业评价、思维训练、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要有一定的命题原创能力,掌握一定的命题技巧。我们不能忽视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命题工作,我们可以从内容来源、形式体现、卷面设计和后续工作等四个方面予以努力和P注,促进教师命题能力的提高。
一、内容来源选择上,要侧重生活题材,兼顾合理性
我们的数学试题内容一定要贴近生活。数学检测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素材就应接轨学生的现实世界。
1.回归生活,不忘趣味性
我们可以设计新颖的数学试题,力求引导学生在数据、图文创设的趣味情景中合理选择相关信息,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例1(六年级):请根据图意计算出瓶子的容积。
此题将学生爱用瓶子玩水的游戏融入数学知识的检测中,有效地增添了数学命题的趣味性。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2.巩固知识,不忘地方特色
家乡情结,人皆有之。编制适量有关地方特色的试题,能更好地激起学生关注的热情。去青街漂流的租船问题、去南湖观赏荷花的人数统计问题等素材都可以提炼成试题。学生解答这样的题目后,不仅知识得以巩固,还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家乡的特产和旅游特色。
3.关心时事,彰显时代特征
2013年上半年的“神十”飞天事件,就可以提炼加工成这样的试题:
例2(三年级):2013年6月11日,“”二号火箭点火升空,把“神舟十号”飞船送上了太空,这个月有( )天,这一年有( )天。
这样,在试题中向学生传达国家、天下时事信息,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和胸怀,激发爱国情感。
4.情境数据,合情合理
试题的编撰不仅要有合理的情境,更要有符合实际的数据。如果只考虑情境的创设,而忽视相关数据的合理性,这无疑会对学生进一步建立数感、深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关系以及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产生负面的影响。
例3(四年级):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65千米。已经行驶了12小时,离乙地还有380千米。甲地到乙地有多少千米?
(一学生解答:“此车超速并疲劳驾驶,违反了交通法规!”)
这个案例给我们提示:我们编制试题时所选取的情境、数据一定要合情、合理且合法,也就是要注意编题的科学性。如果我们把“一辆汽车”改成“一列动车”,后面补充说明“以平均每小时165千米的速度行驶了12小时”这样的情境设计,就合适了。
总之,在内容题材选择方面,我们应在不减少知识成分的前提下,给纯粹数学命题以生活化的包装,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放在丰富的现实生活情境中,使数学命题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同时,我们选取的生活素材必须要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符合逻辑规律,相关数据要合情合理。
二、命题形式上,要体现灵活多样,兼顾思想性
1.关注教与学方法与过程的考查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在试题编制中,要考虑到过程性目标是否达成的检测,促进有效教学。
例4(六年级):把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它剪开,照下图的样子拼起来,拼成的图形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
这道题注重对平时教学过程进行考查,圆转化成长方形后,宽对应着圆的半径,长对应着圆周长的一半。这道题给了我们良好的教学导向:需要教师平时上课时注重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
2.注重对学科核心概念的落实考查
数学学科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重视十大核心概念的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试题编制中也要有所体现,下面列举“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方面的试题予以分析说明。
(1)注重对空间观念的考查
例5(六年级):王师傅用一块长6米,宽2米的长方形铁皮截取直径为4分米的圆形铁片,准备做水桶底(不拼接)。请你当一回“设计师”帮助王师傅算一下,这块铁皮能截取多少个这样的圆形铁片?
新课程重视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而命题中往往只停留在求体积、面积等计算上,忽视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检测。所以,命题应改变单纯的根据条件计算,重视考查学生的空间意识和想象力,可以设计一些动手操作、发挥想象的试题。
(2)关注对创新意识的了解
例6(四年级):3位老师带领52位小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怎样购买门票最划算?这样需要多少钱?
常规思维中,学生习惯于在2种购票方案(分别按成人儿童购票、团体购票)中比较选用其中一种的做法,而这道题通过“怎样购买门票最划算?”这一问题,引领学生发现组合而成的第3种方案(3位老师和7位学生购买团体票,另45位学生购买儿童票),并通过与前2种方案的比较验证后,选用最佳方案。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案优化意识。
3.试题适度开放
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更多地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命题时要适度开放,让学生在差异中求得发展,这才是真正地面向学习主体。
例7(六年级):六(3)班有男生22人,女生28人, ?
(补充成百分数问题,并解答)
通过这种问题开放的形式,这题可以补充成多个不同的百分数问题,以考查学生提出合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补充解答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此类问题的结构模型和解题策略。
4.挖掘教育功能
例8(三年级):徐老师平均批改每本数学作业本需要2分钟,能在2小时内批改完全班57本吗?【悄悄话:老师改作业很辛苦,我们要及时改正错题哦。】此题渗透良好学习习惯教育。
我们的思想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上,也可以有机地渗透在试题中。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结合现实素材,有机渗透良好学习习惯等思想教育,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
三、卷面设计上,要表达人文关怀,关注行为习惯
在命题过程中,我们应该把真情、尊重、理解、信任融入命题,逐步实现基础性、感情性、人文性的统一。
1.精心设计卷首语,扬起学生自信的帆
为了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可在试卷的开头送上一段类似这样热情洋溢的话语:“亲爱的同学们,这学期你一定掌握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本领吧?开动脑筋,认真答题,那你就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请鼓足勇气、充满信心,轻轻松松做题吧!”或“小朋友,一学期过得真快,你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请你认真思考、细心做题,相信你是最棒的!”另附旁注:只要认真书写、卷面整洁得2分。
这样的卷首语,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既给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精心设计卷尾语,体现师生平等对话
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检测命题也必须体现平等对话,凸显师生的平等地位。为此,在试卷的结尾处可设计一段结束语。如:“题目都做好了吗?是不是再检查一遍,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再如:“小朋友,再用细心和耐心检查检查,相信你会表现得更棒!”这样的结束语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答题氛围,使学生有了评价自己答题情况和对试卷命题提出意见的机会。 但卷首语和卷尾语要言简意赅、清晰明快。
3.改变陈述方式,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
比如试卷的各大标题,可以这样编制:认真读题,谨慎填空;反复比较,慎重选择;细致思考,动手操作……这样能帮助学生在阅读答题要求时唤起应有的良好答题习惯行为意识。
四、后续工作中,要反复斟酌,合理编排
一份试卷基本完稿后,需要我们再次、多次地反思琢磨,我们不能忽视试卷的后续修改完善工作。
1.充分利用双向细目表,关注试卷的编排是否有层次性
根据命卷前拟定的双向细目表,看看试卷中的题目是否按从易到难进行编排。当然我们还要看易、中、难三类题所占百分比的分配是否合理;审查各知识内容及各单元内容所占百分比是否合理。避免出现由于主观随意性产生的覆盖面过窄、过偏,试题过难、过易的状况。当一份试卷编排好以后,整合试卷时还要综合考虑试卷的总体难度、区分度、题量大小等问题。不同的题目搭配在一起,由于相互作用,使原来各自的难度和答题时间发生细微的变化,这时需要重新进行总体上的综合考虑。
2.从整体入手,关注试卷的编排是否有科学性
看看试题表述是否简洁、规范,符合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风格;试题语言表述是否亲切,能否给学生带来信心与动力,同时应由命题人员单独、正式地对试题作答,以便发现问题,加以改正。此外,还应检查排版,看看图案是否清晰、美观,文面是否整洁大方,是否有舒适感。同时应多请几个有经验的老师看看,提提建议。
对命题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可以用“依标扣本,精心策划”来概括,我们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考试目的进行全盘考虑、合理安排,真正达到评价的激励和检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