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素养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02 17:2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素养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素养教育

篇1

网络素养(InternetLiteracy)一词源于国际上对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的研究,在国外有多种叫法: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计算机素养(ComputerLiteracy)、数字素养(DigitalLiteracy)、电子素养((ElectronicLiteracy)等。1994,美国学者麦克库劳(C.R.Mclure)提出网络素养的概念,他认为网络素养是了解网络资源的价值,并能利用检索工具在网络上获取特定的信息并加以处理、利用以协助个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并将网络素养所包含的内容分为知识与技能两个层面。张开和杨光辉(2006)认为网络素养除了指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认识和使用网络检索信息之外,还包括对网络信息价值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筛选能力;对各种信息的解构能力;对网络世界虚幻性及相对于现实生活真实程度的认知能力;认清网络媒介和网络信息对社会及其社会成员的影响力;以及网络伦理的观念;还有网络交友能力、认识网络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多重影响的能力等。笔者从对网络的认识入手,优化整合具有代表性观点,将网络素养界定为在信息时代中,个人根据需求和所具备的网络知识与技能,恰当地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包括与外界作有效沟通和互动、进行个人终身学习等的各项活动,并能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以及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网络认知能力、网络运用能力、网络行为管理能力、网络道德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是《衢州学院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在设计上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本研究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28道客观选择题和一个态度量表。在调查方法上,用随机的方法,选取了衢州学院的在读大学生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2份,回收率为97.3%;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为99.3%。在抽取样本时考虑到年级、文理学科、性别比例的问题外,样本的选取并无倾向性,具有代表性。

三、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一)网络认知能力

根据统计数据,在“你认为网络的功能是什么”的调查中,有90.3%的学生认为是传播信息、72.4%的学生认为是娱乐、78.6%的学生认为是宣传、65.5%的学生认为是舆论监督。而对“大学生的上网动机和目的”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为娱乐游戏(81.4%)、搜集相关资讯(73.1%)、聊天交友(71.7%)。可见,大学生上网的娱乐化倾向较为明显。关于“对网络的发展前景的认识”,有49.3%的学生认为网络的发展前景会很好,并且能够对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46.9%的学生则认为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有弊。

(二)网络运用能力

1.网络信息搜索力。在调查中,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知道com、edu、gov、net、org分别表示的组织是哪一类。使用百度或者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信息的搜索时,75.8%以上的同学能够通过所使用的关键词准确找到自己所需要查找的信息。

2.网络信息评估力。调查显示有30.7%的学生常被网络上的其他信息所吸引,2.0%的大学生对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没有产生过质疑,完全相信其真实性,这说明为数不少的学生对网络信息选择水平不高,无法正确评价信息。

3.网络媒介参与力。根据调查显示,75.2%的学生会经常参与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行为,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

4.网络学习发展力。在专业信息的获取上,调查数据显示:71.7%的学生会对网络上取得的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16.5%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网上资源不了解,没有利用过;52.4%的大学生较少或没有使用过网络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超星电子图书或万方数据库。可见,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意识比较强,但科研能力还不够强。

(三)网络行为管理能力

调查显示:有31.7%的学生每次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每次上网5小时以上的有12%。这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控制上网时间,对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还有所欠缺。60%的大学生表示“上网时间超过自己预计的时间”;30%左右的大学生有以下三种情况出现:“同学、朋友说我上网时间太长”“网络聊天经常让我忘记时间”“网络游戏经常让我忘记时间”。47.9%的学生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经常会被其他网络信息所吸引,并超过预计的“学习”时间,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因被其他信息所吸引而忘却了原来的学习目标,只能再选择其他时间进行资料的查询。

(四)网络道德素养和安全意识

1.网络道德素养。30.7%的学生认为“网络是自由的,没必要制定规则来约束上网行为”,25.9%的学生认为“访问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7.93%的学生认为“网络聊天交往不是现实中的交往,相互欺骗和辱骂没有关系”,5.17%的学生则认为“网络黑客是‘21世纪的游侠’,值得我们崇拜”。由此可见,青年学生们的网络道德素养参差不齐,一些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则亟待提高。

2.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显示,对于自己私人信息在网络上是否注意保护,60.3%的大学生注意对自己私人信息的的保护,20.3%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私人信息不太注意保护,17.2%的同学选择了“不确定”,还有2.2%的同学在网上没有对自己的私人信息进行保护。

四、提升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的主要途径

(一)发挥高校思政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由于目前的高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对网络素养教育并不重视,缺乏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而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网络素养教育内容渗透于“两课”之中,必将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成熟,目前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网络道德文明意识以及对网络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两课”阵地来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分析、解读能力,以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和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从而促进大学生良好网络素养的形成。

(二)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首先,在校园网上开辟普及网络媒体知识的专栏,利用网络媒体自身的优势进行宣传教育。网络平台本身可以成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次,开辟专题论坛和讲座,开展丰富的活动,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的互动性。安排一些形式生动的主题活动,如参观新闻网站、组织网络游戏或网络歌曲比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培养健康上网的心态和方式。最后,网络素养教育必须和网络管理相结合,以网络管理的约束力来从外部促成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内化,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自觉维护网络社会的文明。

(三)设置网络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篇2

1网络素养教育的内涵

网络素养教育,是指针对网民提供技能培养的教育活动。“网络素养”主要是指网络信息搜集、分析、利用和加工能力,以及网络自我保护和信息安全能力等[2]。“网络素养”是从“媒体素养”概念延伸出来的,所谓“媒体素养”,也叫做“媒介素养”,主要是指用户在浏览互联网、电视、书报杂志信息时的辨别判断能力,以及利用新闻媒体信息指导自身理性消费的能力。“媒体素养教育”,一般是指强化媒体素养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媒体素养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概念,既与传统新闻教育有本质的区别,又与计算机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可以说,它是二者相互融合形成的一个新事物。新加坡官方给出了“媒体素养”的标准定义。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是本国最高新闻媒体管理的政府机构,其对“媒体素养”的定义如下:“媒体素养”是指用户正确利用和接受媒体信息的能力;如果读者具有较高的媒体素养,他就能够从繁杂的媒体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不管他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能够保证其不被媒体信息误导[3]。换言之,如果用户的网络素养很低,不能正确判断新闻媒体信息的真伪,就十分有可能被各种不实信息误导和伤害。例如,现实生活中一些网络素养相对较低的青少年,很容易被网上各种不健康的信息如、图片、网游等所深深吸引,无法自拔,荒废学业和事业,给个人成长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推广,新加坡开始高度关注网民综合素质,逐渐将注意力从“媒体素养教育”转移到“网络素养教育”方面上来。“网络素养”英文名称有几种说法,例如“Cyberliteracy”、“Internetliteracy”、“Networkliteracy”等。从当前新加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情况来看,其比较关注“网络健康”(Cyberwellness)和“网络安全”(Cybersafety)方面的内容,注重提高网民健康、安全使用网络的综合技能。其中,“网络健康”(Cyberwellness)是新加坡政府最重视的教育问题之一。例如,新加坡就如何维护网络安全和健康专门成立了一个咨询委员会(AdvisoryCouncilontheImpactofNewMediaonSociety),该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社会新媒体发展动态,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2008年,该委员会向新加坡政府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对“Cyberwellness”进行了深入阐述,这是新加坡独创的一个名词,是指能够为网民带来积极正面效果的健康网络氛围。它包含判断网络有害信息的能力、自我防护网络虚假信息侵蚀的能力、维护网络健康的意识,以及利用网络信息促进个人健康发展的能力[4]。新加坡提出的“Cyberwellness”拓展了“网络健康”的定义范围,它不仅包含网络健康方面的内容,还涉及网络安全内容。新加坡提出的“Cyberwellness”是网络素养教育中的一个专业名词,对网络健康和安全提出了相应要求和标准。

2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网络素养教育的先行者

在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国家图书馆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贡献。

2.1在全国率先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推出全新的国民素质教育模式

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加坡就开始制定和实施网络素养教育计划。1999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成立了教育培训公司“TheOneLearningPlace”(简称NOLP),NOLP的主要宗旨是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促进作用。NOLP推出的教育项目大多通过委托专业教育机构来完成。在几年之内该机构就发展了数百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从事不同的职业,包括企业人士、教师、公务员和退休专家等。志愿者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网络技能,为青少年提供网络教育和指导,教会他们学会如何甄别网络信息,鼓励他们与负面信息进行斗争,净化网络空间环境[5]。NOLP在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推出了各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例如老年人网络素养拓展项目(OutreachProgrammes);1999年,发起成立了PAGi网站,主要为父母与子女交流提供沟通平台;2000年,组织编写了网络安全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项名为“安全之旅”的网络培训项目,主要为父母提供网络知识培训;同年,还针对社区网络教育,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网络安全学习指导。

2.2与其他图书馆密切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推广网络素养教育

除了开展上述活动以外,NOLP还同其他图书馆、社会团体组织和专业机构开展教育合作,通过举办各种丰富的网络培训活动和培训班,为社会公众提供灵活的网络素养教育机会。目前,NOLP与多家著名社会团体组织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比如印度华人自强独立团体(theSingaporeIndianDevelopmentAssociation)、马来西亚华人学习共进团体(MENDAKI)、新加坡平民发展团体(thePeople'sAssociation)、新加坡社会公共福利保障团体(TouchYouthServices)、社会综合救援组织(ParentsAdvisoryGroupfortheInternet)等等[6]。NOLP通过与其他图书馆、社会团体和公益组织开展多层次合作,为公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网络素养培训,实现了提高国民网络素质的目的。

2.3重视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通过交流和学习引进国外最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本国网络素养教育水平

可以说,新加坡最初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就是受到国外公益组织的影响和帮助,通过开展战略合作,有效提高了本国网络素养教育水平。例如,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与美国著名的网络素养教育机构“网络天使”(CyberAngels)开展合作,共同建立了“网络妈妈和爸爸”(CyberMums&Dads)管理组织,通过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为青少年提供信息安全教育。又比如,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在线因特网研究会”(TheOnlineInternetInstitute)合作,为新加坡公民提供网络安全技能培训。此外,NOLP还是“互联网内容评估协会”(theInternetContentRatingAssociation)成员,通过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获取了大量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显著提高了组织工作效率。2001年,NOLP与本国“国家因特网咨询委员会”(TheNationalInternetAdvisoryCommittee)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举办了第一届网络安全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安全冲浪2011”(SafeSurfing2001),与会成员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7]。“安全冲浪2011”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高了新加坡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的国际水平,也意味着新加坡网络素养教育开始走向政府主导模式。同时,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也完成了角色转变,从开拓者向推进者、主导者过渡和发展。

3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政府推进网络素养教育的战略伙伴

通过回顾新加坡网络素养教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认为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政府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战略合作伙伴,二者紧密协作,共同致力于网络素养教育,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国家图书馆与新加坡政府战略伙伴关系,可以从前者所开展的各项网络素养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政府几乎每次都充当了活动背后的支持者,为活动提供人、财、物等资源保障。换言之,高效、廉洁的新加坡政府,在促进和支持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这也是国家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在这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原因之一。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学院(TheNLBAcademy)是负责网络素养教育具体工作的主要部门,网络素养教育水平在新加坡也是首屈一指。这些年来,在该学院的努力推进下,新加坡网络素养教育水平快速提升。1992年,NLB正式宣告成立,该部门主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老弱病残和弱势群体,例如青少年、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等。1998年,NLB被新加坡政府授予“公共服务奖章”,这是新加坡国内最高的勋衔。2001年,NLB新成立了一个网络素养教育服务中心,并针对全国青少年推出了一项名为“接触网络健康”(TouchCyberWellness)的计划,主要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青少年网络信息辨别能力。该部门如今已是新加坡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推动机构之一。自成立以来,NLB已在全国开展了不同规模的网络素养教育活动,为各类社会人群提供了80万人次的培训教育服务,有效增强了国民网络素质。NLB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果,主要是因为有政府作为强大的后盾。换言之,NLB开展的许多网络素养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通过浏览NLB网站,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其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的项目资料,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1年,NLB推出了一个名叫“CRUSH”的计划,该计划主要为提升中小学生网页使用技巧,该项目得到了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提供人力和财力保障。2004年,NLB与新加坡新闻管理局携手合作,组织编写了一套网络素质教育教材,为其他培训教育机构提供了教材保障和指导。2005年,NLB经新加坡新闻管理局授权,为政府公务员人员提供网络技能培训,覆盖全国80%的公务人员。2006年,NLB与新加坡青年协会合作,针对父母和广大教师编写了一套网络在线应用培训教材(TheOfflineGuidefortheOnlineGeneration)。2008年,NLB在新加坡社会发展改革局的支持下,组织编写和出版了一套《父母网络健全手册》(CyberWellnessHandbookforParents),该套丛书被新加坡中小学校作为素质拓展教材,纳入到全日制教学范围当中。2011年,新加坡新闻发展管理局和NLB组织发起了“网络健全运动”(CyberWellnessCampaign),覆盖了20%的新加坡公民,大大提高了国民网络综合素质[8]。由于NLB在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就,2011年其被新加坡政府授予“2011年新加坡青年奖”(TheSingaproeYouthAward2011),该奖项是新加坡社会公益领域的最高荣誉。除此之外,新加坡其他图书馆在开展和从事网络素养教育公益活动时,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慷慨支持和资助。国家图书馆作为新加坡政府战略合作伙伴,利用政府强大的资源保障,将网络素养教育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4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网络素养教育的“无冕导师”

一直以来,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秉承坚持为民众服务的公益精神,勇于承担起国民网络素养教育的重任,当之无愧地成为该领域的“无冕导师”,为提升国民网络素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无冕导师”称号,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师资培训”,国家图书馆为学校、社会培训机构教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素养培训活动,大大提高了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的网络素养教育水平;二是组织编写了多个专业网络素养教育教材,通过向社会免费提供,大大提高了网络素养教育普及范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还在网络上开展了多个网络素养教育师资培训活动。例如,2003~2005年期间,NLB在南洋理工大学举办了多次网络素养教育培训,为全国2000名教师提供了培训服务,帮助教师们学会从青少年角度来预防和化解网络使用危机。2005年,NLB受新加坡政府委托,对国内5家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了深度教育培训,大大增强了这些机构在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教育实力。截止到2006年6月底,NLB共为两百多名社会教育者提供了网络素养教育培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教育水平[9]。除此之外,NLB还对社会志愿者开展了大量培训活动,2001~2005年期间,NLB共为600多名青年志愿者提供了相关培训,这些志愿者学成之后又向其他学生提供专业帮助和咨询,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做出了突出贡献[10]。培训师资之外,国家图书馆还负责培训教材的编写和优化工作。NLB建立了网络素养教育在线教育网站,为网民免费提供各种教学资源下载,例如:(1)教学教材,包括《父母网络安全知识教材》、《新加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手册》、《互联网时代技术应用与规范》等;(2)教育项目,例如学校教育项目、社会实践项目、青少年强化培训项目、残障人士提升项目等,每个项目都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计划;(3)网站还免费提供一些互动学习活动,供学习者借鉴和学习[11]。上述网络素养教育资料和资源,有部分被新加坡政府确定为中小学全日制教材或者辅助资料。从中可见,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具有较高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无冕导师”。虽然没有学校教育资格,但是其却承担了许多学校的工作职责和义务。

5结束语

篇3

关键词:医学生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63-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动的提出,我国互联网事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信息素养是每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网络信息素养是伴随网络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素质。大学生要适应网络社会就必须具有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较强的信息分辨和处理能力。对医学生而言,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对未来医疗事业影响深远。

1 网络信息素养内涵

“信息素质”的概念最早由美国Paul Zurkowski教授提出,他认为信息素质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技术及技能[1]。网络信息素养主要包括网络信息意识、网络信息能力及网络信息道德。

1.1 网络信息意识

网络信息意识,即信息主体的敏感度。课堂授课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又在不断加快,医学生想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就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利用网络尽可能多地汲取最新知识和技能,培养网络信息意识,提高网络信息敏感性,不断积累书本知识和网络知识,为以后的医疗工作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打下坚实的网络技能基础。

1.2 网络信息能力

网络信息能力是高校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医学生的网络信息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网络信息的获取、综合加工以及应用实践等方面。大数据时代一个重要体现是信息的大爆炸,网络世界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不实虚假信息混迹在网络信息中,而医疗行业是一个关乎生命的行业,容不得半点虚假,医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网络信息能力直接决定其能否获取真实有效信息。

1.3 网络信息道德

网络信息道德是时代的产物,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判断网络行为是非善恶的规范。大学时代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趋于完善,网络信息道德决定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性,指导学生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2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2.1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是保障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网络社会在本质上是一种虚拟社会,在这个虚拟社会中大学生是参与主体,他们网络信息素养的高低影响着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程度。因此,迫切需要高校把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规划中,为净化网络社会培养大批合格人才。

2.2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是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网络信息素养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影响着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网络信息素养,才能学会利用网络工具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开阔新视野。

2.3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是提高未来医生社会价值的需要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其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未来医疗水平的走向。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全球的难题,医患关系由医生单纯治疗疾病的传统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医疗模式的,对医生的社会价值有了新的要求[2],要求医生不仅要有治疗疾病的专业素质,还要有不断解决新问题的网络信息素质。医学生要充分了解未来医生的社会价值,把成为综合性复合型人才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3 加强医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3.1 构建多层次网络信息素养教学体系

医学高等院校一般执行五年制教育,学生们在每个阶段的信息需求不同,学校应根据不同的信息素养需求设置多层次的网络信息素养教学体系。大一、大二是医学生从一个高考新生逐渐过渡到适应高校生活大学生的过程,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高校的网络信息素养教学应以培养医学生网络信息意识为主,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图书馆新生入馆讲座以及法律基础等课程让学生们意识到网络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大三的医学生专业知识体系趋于完善,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这个阶段的网络信息素养教学要把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列为重点。高校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数据库讲座等途径培养医学生检索文献及应用专业数据库的能力,为以后的论文写作、科研项目开展提供充分技术支持。大四、大五的医学生主要以见习和实习为主,这时期学生开始接触病人,熟悉整个医疗过程和环境,这时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要侧重信息道德的教育,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利用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高等教育,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服务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先进的网络设施以及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开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图书馆在进行信息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学科馆员的培训、举办数据库利用及课题查新的相关讲座等服务内容,为高校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多渠道信息服务。

高校想要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仅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施行多学科协同合作。图书馆可以和学院、临床医学院等各级学院展开协同合作,实现网络信息素养课程的嵌入式教学。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不仅体现在文献检索课中,其他学科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以及临床专业课中都可以嵌入网络信息素养的教学,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

3.3 借助全媒体工具开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摆脱了单纯课堂教学的束缚,依靠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媒介开展自主学习和移动学习。目前高校兴起的MOOC、微信等非正式学习平台成为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模式。

在MOOC背景下,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应有所调整,教学方式也应有所创新,体现出协同合作、混合式教育、趣味化的特征[3]。高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MOOC的课程制作中,成立优秀的教学团队,各学科协同合作,共同制作网络信息素养的MOOC教程。

目前,全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PC用户。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手机的微信平台推出公众号,对微信平台进行深加工,开发个性化服务。文献检索的专业教师可以借助该平台开展深度信息咨询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

4 结语

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知识的第二课堂。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事业的中流砥柱,要注重在校学习和未来的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网络信息素养,借助华医网等网络平台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意志,徐小明,陈华,等.高校附属医院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6):3145-3147.

篇4

论文关键词:博雅理念;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信息载体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不断革新。相应地,人们信息能力的内涵也应该不断更新,并采用适当方式加以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越来越倚重于网络,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缘由分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源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源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不足。如何引导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生活,需要针对性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网络时代文化形态转变:提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伴随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例如,网络具有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大学生很容易沉湎于其所营造的虚幻空间,而拒绝与他人沟通和外界交往,导致视野狭窄或极端自我内化。

在网络文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转变为基于网络的人机交互。由此引发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交往性质以及交往心理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网络文化深刻改变大学生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网络时代的文化形态发生转变,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媒体的应用能力,还必须具备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提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材料和有效的教育途径,引导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所传达的内容意义,把握网络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应用网络的水平。

2.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博雅”即博学而高雅。“‘博’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与举一反三,为治学和修养的法。而‘雅’指举止娴雅,不同流俗,即融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为一体,发于中而显于外,是人文精神的境界。”

博雅理念下的教育“与其说是灌输知识的教育,不如说是陶冶性情的教育;它与其要给人某种绝对不变的结论或教条,不如说重视教育之过程。”以博雅理念为指导,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置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角度加以审视,能够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益启示。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说来,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扣网络时代信息行为特点,让大学生理解网络文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应用网络的能力,探讨如何有效运用网络文化来表达思想。

二、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阐释

“‘博雅’之‘博’,不仅是形容知识之广博,而更在于法论的打通。通过‘道问学’而‘致广大’,超越知识层面,致乎大道。”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让大学生具有多元的价值选择与开放的胸襟,在应用网络媒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时,既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又不同流俗、行为娴雅,既不随波逐流而拥有主见,又宽容和善而乐于助人。

1.面向具体学生,赋予网络媒介素养新内涵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内容包括:网络阅读能力(即感知层面看的能力)、网络解读能力(即解读网络隐含意义的能力)、网络表达能力(即网络交流创作能力)、网络创造能力(即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面向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专业需要,设计特定的与大学生素质相关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解读能力、网络交流能力以及网络创作能力。

2.面向生活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从理论讲解到实践应用。首先,阐述媒介素养与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让大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奠定进一步学习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大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分析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讲述网络文化的价值,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的接受、评估和创造能力。

3.人文价值引导,唤醒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

博雅教育追求“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追求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的形成”。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意识应包含对内部网络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外部网络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对历史网络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以及对未来网络文化的“积极建设”意识。

“博雅理念包含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积累的广博性,更标志着其作为行为主体的优雅与高尚。”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出发,将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相结合,以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网络信息的解读、传播与创造为内容,引导大学生创造性运用网络,促进有效学习,支持思想表达和实现个人成长。

三、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开展

“说教式的做法将受教育者视为一个被动的、像机械的容器那样的可以任意填充内容与材料的载体,很难将伦理道德与具体的社会规范内化于受教育者本身。”大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独特的个体人,需要不断的在自我扬弃、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成长。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网络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高水平思维的复杂训练。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让大学生从多种视角对网络信息用心思考,然后赋予意义、做出判断和解释甚至形成多种见解。

1.课堂教学:多种方法,阐释网络知识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技术资源为支持,采用演示和讨论等方式,让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的内涵意义。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阐述网络知识的内涵。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引导大学生完成网络知识的学习。其次,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法,引导大学生分析、评价和应用网络媒体案例,增进网络知识的理解。最后,采用讨论法,促进网络知识的应用。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加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让教师针对性进行指导、评价、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多元方式,提高网络应用

博雅理念不仅注重学习基础知识,更主张关注生活世界,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提升视野、优化行为。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历史的方式、比较的方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文化现象,让大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外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素养共提升。

首先,应用历史的方式,考察不同时期网络媒体的差异。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网络媒体的发展历史,既提高网络媒体的欣赏水平,又增强网络文化的理解能力。其次,应用比较的方式,分析不同网络媒体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分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深刻理解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应用实践的方式,体验网络媒体的实际价值。在此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性教学环境,鼓励设计网络媒体案例,并以小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与交流,引导学生体验网络媒体的创作过程,感受网络媒体的效用。

四、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支持

为满足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普遍需求,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设。由于学生知识结构、授课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如何对不同专业、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学生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丰富学习资源,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学习需要,促进他们文化素质发展。

1.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形成资源建设的理念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从单一的认知目标到多元的综合素质。教育资源的符号形式与文化内涵充分融合,教育资源与感悟精神家园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应用网络文化,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为此,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手段和多媒体的表达形式,构建对大学生充满魅力的新型数字资源,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案例;提供BBS支持讨论和交流,让不同意见交流碰撞,产生思想火花。

2.聚焦网络文化,体现资源的内容特色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不断创造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发教学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体验、交流和实践平台。为此,需要结合历史、文化、科技和社会等方面的背景资料,以外显与内涵、历史与现实、认知与审美为分析视角,既探究传统媒体的历史意义,又剖析网络媒体的当代价值,然后分析如何应用网络媒体实现教育价值。

3.采用适当技术,构建有效的资源平台

虽然网络技术形式多样,有多种可供选择,但也要发挥人的主体性,选择适当的技术。“适当的技术是指一种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是最简单的、最好的工具或手段。适当的技术必须与当地的用户、文化和经济情况相联系。”[7]对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开发而言,不在于技术方面标新立异,而要考虑网络资源与大学生的关系,要考虑他们对什么样的资源类型情有独钟、什么样的资源内容喜闻乐见、什么样的资源呈现方式更容易理解接受。

4.构建生态资源,促进资源的高效应用

为有效支持学生学习过程建构文化知识、分享不同见解和生成应用网络的智慧,资源建设中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建构和信息交流工具。从而,在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大学生可以在信息与信息的交融中,领悟网络文化的魅力;在多重视角的反思中,辨析网络文化的多元价值;在社会性的互动中,创造性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

篇5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教育信息化2.0信息素养提升网络培训,聆听了几位专家讲师的讲座,让我对教育信息化,为我们今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可以使我们的主观意图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它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可以提高和发展我们健全的思维品质。陈晓粧老师教授的学习类APP在教学中能起到重大作用,应合理利用好。APP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的辅助方式,学习中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学科情况、薄弱科目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查缺补漏、复习提升。它的使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多维技能和及时反馈、节省时间。PBL教学法中,老师不再是所有知识的来源,而是学习体验和环境的创造者,是学习方法的企划者,传授学生使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启迪者。钟文妙老师的PBL教学法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简单的、时间比较短的项目慢慢进阶到难度较高、周期较长的项目,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并且从中学习到如何去学习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把它们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一、理念上应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还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此次培训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

4、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细节上的渗透

篇6

随着互联网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一种的教育方式,它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们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它以开放的学习环境、创新的教学模式,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有利条件,成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

1网络教育的认识和对研究性学习的影响

网络教育又称为现代远程教育,它是综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实现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网络教育强调基于网络化的学习或在线学习,其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知识主要从网络获得;自主学习将替代灌输式教育;与真实相近虚拟学习场景和学习手段将替代真实学习环境和手段。网络学习是在传统教育领域、教育部门和IT企业建立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很好地将两者的优势进行了互补,建立具有交互特性和丰富资源的网络平台。网络教育以开放的学习环境、丰富学习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拓展了传统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式,为实施素质教育、研究性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当今世界网络教育飞速发展,在互联网发源地美国,通过网络学习人每年以300%以上速度增长”;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我国的四大互连网之一,它已与国内50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网,教育资源无限地扩展;“据CNNIC数据统计,网民看好的将来可能实现的网上事业中,网络教育占了49%”,这表明网络教育这种形式已被大家广泛接受和认可。网络教育的观念、形式、环境和手段,使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有所转变,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由依赖变为积极主动;由接受式变为探究式,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2研究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2.1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们的不断探索和追求,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会逐渐养成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等。同时也懂得了科学知识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社会和他人,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2.2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各学科、各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社会面对问题复杂多变,一个项目、一个工程、一个任务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组成团队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这就要提倡和树立集体主义精神,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习者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人际交往、相互协作,增强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树立团队精神,提高人才自身的素质。

2.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素质决定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步伐,发达国家之所以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因为它们拥有丰富的资源,但其第一资源是人才的创造性能力,创新精神主要是创造性思维,它主要体现在新颖性、灵活开放性、跳跃性、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相结合,人才的培养要求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具有对问题的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要求对客观对象能敏锐的感受,在确定对象以后,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激励大脑处于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中,不要墨守成规,敢于开拓新方向、新领域,具备造就整体素质的综合能力,要求以厚实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为基本条件,进行综合概括,建立周密的思考和正确判断,综合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创造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敢想别人所未想,是创造性想法;敢做别人所未做,是动手实践;现在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会激活自己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让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4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化社会,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利用是目的,现代社会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而创造的劳动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因此,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在研究性创新人才素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主要指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和信息应用,对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是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有效地获取信息能力、鉴别批判信息能力、合理的整理和加工信息能力、创造性应用信息能力、科学管理信息能力、综合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网络教育对研究创新型人才素质培养的作用

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是社会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教育的自然顺应,是将教育融会于受教育者的自然生活中;网络教育是交流性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的学习。网络教育既采用传统的一名教师面对多名学生的教学活动,但更多是学生与教师一对一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专家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网络教育是将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在网上,经受学习者、教育专家、学者和公众的监督和检验,因此,网络教育造就了网络教师具有高度责任,对课程的教学反复斟酌、精心设计,最后在网上教学课程、教学资源都是精品,这些精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了教师对学习者学习的引导;而学习者能及时将学习的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习者整体和个体的具体情况,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教学,从而实现最优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提供了基础知识的保障。网络教育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它改变传统的学校教育忽视学生主体的地位,使学习者由被填压、灌输,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另外学生与教师见面较少,很少依赖老师、依赖教材,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有了主动深入的探索,重视研究性学习能力。当学生具备相应知识结构和基本理论的支撑,研究性创新型能力就能够很好的发挥。

4网络教育为研究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开放的环境和新学习方式,是学校教育的补充

学校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使学习者得到了进一步的学习机会,但有形的学校也使得无限的教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网络教育真正突破了学习时空的局限,营造一种虚拟的与真实环境相近的学习场景,在这个学习场景中学习资源丰富(教学计划、课件系统、协作交流系统、网上作业、试题库等)、内容齐全、知识更新快,提供虚拟的动手活动,以及模拟物理、化学实验、地理实习等,能够“足不出户”便可前往博物馆、科技中心或工厂参加“实际的”现场实习,接受情景教学。另外,对于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中,通过网络查阅文献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个研究生每年要查阅百篇中外科技文献,来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动态、方向、进展情况,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避免重复劳动,使研究创新意识深入到课题和项目中。因此,网络教育已成为学生和学校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学校教育的很好补充。网络教育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构建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知识意义的建构方式而获得。网络教学的交互可以针对每一学习者,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按“个性化”原则来组织教学。使得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自己的兴趣范围都有进一步的探索,使得研究创新活动深入到我们生活工作的领域。

4.1研究性学习模式我国教育行业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但研究性学习能力低下,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很弱,学生学习依赖老师和教材较多,很少进行深入的探索。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网络的出现则令阻碍研究性学习推进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丰富的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各种各样的工具软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开放的网络平台则成为研究性学习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随时的指导,网络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没有时空障碍的沟通交流平台,视频交流是一种虚拟的与真实相似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学生感到老师就在眼前,学生通过视频很直观与教师的讨论研究项目或课题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包括理论上的论证、实验的方法、物质的结构、图形曲线特性等,教师现场就能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E-mail的信件交流是随时解决学生在研究性自主学时遇到问题时采用的联系,把遇到的问题发送给教师,教师会以信件的方式给予及时的答复。而对于时间紧迫,马上采纳建议和及时处理的问题,而学生或教师某一方又没有网络设备,这时可以采用移动飞信的方式,将问题或建议发送到指导教师或学生的手机信箱中,费用低效果好。研究性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小组研究、协作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的过程关系,“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甚至有所创造的积极欲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会激活自己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养成科学态度,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会逐渐养成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4.2自主性学习模式自主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提供必要的指导,使他们在获得基本知识的同时,形成独立的学习技能。自主性学习模式指出了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必要策略,其基础是基于学校的学习技能设计。自主学习的学习过程,(图略)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利用各类资源进行自学。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和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等。Internet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信息海洋。学习者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网络通讯操作技能,就可以通过各种网上检索机制,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高效的学习。

篇7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99-06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非常强的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从各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将安排若干单元实验,以加深对该课程重点或难点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但从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全局目标出发,如何对每个专业课程的实验内容、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环境与工具、实验组织形式等进行统筹设计与规划,通过4年的积累,最终做到既满足每门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目的,又能协同完成网络工程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制定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出发,在各专业课程实验内容衔接、实验目标协调、实验环境整合、实验方法继承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赋予每个实验更多的内涵,以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课程实验内容对专业能力培养覆盖问题;

・能力训练与素养、爱好、兴趣养成问题:

・前后实验内容的支撑与衔接问题;

・前导课程实验对后续课程实验的牵引问题;

・原理贯通与技能训练问题;

・实验方法和经验的继承问题;

・实验环境与工具的共享问题。

1 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

在专业知识方面,网络工程专业主要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离散结构、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与系统、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设计与集成、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应用开发、网络计算技术、社会和职业素养等12个知识领域。

在专业能力方面,网络工程专业可归纳为网络设计、网络应用、组网工程、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4个方向和网络硬件产品研发、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组网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和网络安全保障等6种能力,如图1所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其毕业时至少应具备其中一种以上的能力。

在专业素质方面,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思维、网络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备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创业精神、沟通与表达能力、社会责任等专业素养,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作风。

2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体系设计

围绕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实践课程体系设计时,对于实践教学的层次、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实验组织实施方法以及每个实验所承载的内涵,需要采取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综合配套、全面培养的方法。每个网络工程专业示范实践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在实验层次上从低到高,包括课内单元实验、综合课程设计实验、各种学科竞赛、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等。课内实验在强调对专一知识与原理认知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对实验环境、实验平台工具的熟悉和掌握,为后续实践环境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还需要在专业能力、素质和兴趣等方面的培养进行积累与沉淀;综合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对6种专业能力开展针对性的训练。例如网络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是对网络工程专业中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实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而网络应用综合课程设计是对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开发方面的能力的训练。综合性课程设计实验涉及到多门专业课程的原理,同时在实验原理、开发工具、实验环境与平台等方面,前面的单元实验必须为此打好基础。学科竞赛重点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例如“信息安全竞赛”主要训练学生在信息安全保护方而的创新能力。实习与实训则强调的是理论知识与用户实际需求相结合的问题,通过让学生接触与了解真正的用户需求,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研究成果与产品转化相结合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专业能力培养的全面训练和检验。在毕业设计环节,由于学生个体知识与能力的差异,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的不同,毕业设计可采取“专题类”与“创新类”课题相结合,“研究、设计、实现类”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类”课题相结合,“在校毕业设计”与“到企业开展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改革措施,改变以往毕业设计目标不明确、课题研究方向不聚焦、管理与控制难到位、能力培养不突出等不足。其中,专题类课题适合于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课题将围绕网络硬件设计、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组网项目、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等方面展开。创新类课题适合于研究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课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及其交叉领域,由指导老师根据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确定毕业设计选题,也可由学生自主立题。对于自选课题,学生可以在第2、第3学年提前介入,还可与创新研究计划、学科竞赛课题结合起来。

在实验类型上,从易到难,可分为验证性实验、操作配置类实验、设计类实验和研究创新类实验等。课内单元实验一般为验证性实验,是对书本上某个知识点、原理的验证。学生可以通过抓包工具,对一个IP报文进行解析,将每个字段与书本上报文格式进行比较验证,这样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操作配置类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学生通过交换机VLAN配置实验,对VLAN的划分、端口的分配、3层路由的配置,加深对VLAN原理、用途的理解,同时具备复杂网络中网络的规划、VLAN划分与配置能力。设计类实验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实验时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例如,采用Socket编程技术,实现一个多用户交互聊天系统,学生通过对已有的聊天系统进行模仿、改进、扩展,逐步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与开发网络应用系统的能力。

3 实验目标的设计

在实验目标上,对于课内单元实验,学生偏重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忽视对专业能力、素质和兴趣日积月累式的培养。为此,应赋予每个实验更多的内涵。下面以网络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及其主流的课程实验为例,对专业课程实验如何对专业能力和素质进行训练与培养进行介绍,详见表1。

1)课程实验内容覆盖专业能力培养需求

在设计课程实验时,除考虑对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外,还应考虑覆盖6种专业能力的训练。例如通过抓包实验,对以太帧、ARP报文、TCP报文、IP报文进行分析,除让学生理解这些协议的工作原理、报文格式、各字段含义外,还应帮助学生理解该协议为什么需要这些字段,顺序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协议如何编码等。训练学生在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方面的能力,在遇到实际数据通信需求时(如数据采集与传输协议),能设计出相应的通信协议;再例如设计并开发基于C/S、B/S、P2P的网络应用系统实验,除让学生掌握socket编程接口的功能、使用方法及C/S、B/S、P2P模式请求服务、服务响应的工作过程外,还应使学生理解C/S、B/S、P2P等计算模型的普适性,将来遇到任何网络应用需求,都可抽象或归纳为C/S、B/S、P2P等角色,以培养其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研究能力,应鼓励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创新研究实践活动。例如针对某一教学内容,除规定的实验内容外,还应让学生自拟实验题目、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并开展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2)课程实验与专业素养、爱好、兴趣的养成。

学生专业素养、爱好、兴趣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校园生活氛围、专业课程教学等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爱好和兴趣外,实验课程还应该肩负起对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使命。例如在开展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时,应引导学生体会网络协议的完备性和严密性,养成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在进行交换机、路由器组网实验时,通过小组的协作,除培养网络工程组网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工程素养与团队协作精神;在网络性能综合分析实验或网络故障关联分析实验中,除训练网络管理方面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在进行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实验时,通过C/S、B/S、P2P等网络计算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网络思维能力;在进行网络安全实验时,应教育学生应该遵循公共道德、具有社会责任等。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可将程序员、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师等认证培训与综合课程设计实验有机结合,对相关资质证书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进行训练。当学生完成综合课程设计目标并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时,将为其颁发本校的认证证书。

3)前后实验的牵引与支撑。

在课程实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前导课程实验对后续课程实验的牵引、前后实验内容的支撑与衔接等问题。例如在HTTP协议分析实验中,学生在理解了HTTP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原理后,进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中相应的HTTP报文具体是由哪个实体在什么时候怎样产生的,从而牵引出WEB服务系统的安装、配置与使用实验。当完成WEB服务系统的部署与配置实验并熟悉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后,又可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如何自行设计并开发类似的网络服务系统,或者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利用WEB服务搭建一个实用的WEB网站。

4)实验组织形式。

对于原理验证与理解类的实验尽量安排学生单独完成,如协议抓包分析、数据加解密等实验;而对一些设计类或综合性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应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实验,如组网工程实验、网络应用编程实验等。对于小组完成的实验,在验收时,可采取随机指定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或回答问题的方式,以避免某些学生蒙混过关。

5)实验环境与工具共享。

为提高实验效率,各课程实验应尽量做到共享实验环境与工具。例如在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开发工具等方面,前后实验尽量配套选择。通过实验的训练,使学生在开展毕业设计前,能够熟练掌握1~2个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掌握1~2门编程语言及配套的开发工具,具有1~2个专业爱好或方向,初步具有2~3种专业能力。

篇8

关键词 网络媒介;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07-02

1 现状

媒介素养指对大众传播资源能够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和享用的能力,并通过媒介资源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跟上时展的步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人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态度,提高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和对媒介的批判是非能力的培养。西方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开始,经过近80年的发展,在英国、美、德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普及。而在国内,尽管在1997年媒介素养的观念被引入中国,但国内普通大众的媒介素养还很缺乏,尤其对网络相关媒介的知识欠缺,普通大众不懂网络,不会操作网络平台,对网络媒介持反感态度,甚至拒绝网络媒介,出现了诸如:大学生沉迷电子游戏;社会弱势群体无法使用网络;农民不懂网络购票和网上购物;学生家长反对和抵制电子游戏等有关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种对新媒介缺乏正确认识,不能使用新媒介进行相关社会事务,势必导致个体与社会发展的脱节,不能融入社会主流,由于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和产生诸多社会矛盾,同时也阻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合谐发展。所以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提高大众的网络媒体素养是维护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

2 应采取的措施

本文作者长期从事大众传媒和网络艺术赏析等相关课程,熟悉网络媒介传播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经历了各种网络媒介知识缺乏的问题,积累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和教学经验。在日常的教学总结出如下经验。

2.1网络媒介素养观念普及

媒介素养如同其他新意识观念一样,来源于国外,因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国人对待新鲜事物较保守,呈拒绝态度,所以对待新媒介亦然,不能从乐观和开发的角度去思考它,进而普遍存在不全面地去认识和了解,而是断然地采取封闭的方式。所以要提高国人的网络媒介素养,需从观念入手,普及大众对网络媒介素养重要性的认识,从社会舆论到社会需求上给予这样的紧迫感,促进大众对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让普通大众形成网络媒介素养观。在这个环节中,要做到从最能普及的层面入手,可以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在大学生中普及网络媒介素养观念,通过大学生把该观念传播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2.2网络媒介能力基础培养,包括对大众普及登陆网站,进行网络日常事务的操作技术培养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接受知识和技能能力的差异性,决定了网络媒介能力培养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文化层次进行对应的教育措施,而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在普及中,重视教育内容的实时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尤其要重视弱势群体的特点,重视网络媒介基础能力的传授和培养。例如:网络日常事务的操作能力的培养,诸如:上网的基本操作;注册网上银行的方法;网上购买火车票、飞机票的方法;以及网上购买商品的方法等等。促进弱势群体融入到主流社会行为中,防止弱势群体边缘化蔓延。除了在教育内容上要切合不同阶层特征外,在教授形式上简单的操作示范多于理论的讲授,从而为普通大众提供应用性较强的网络媒介教育,真正服务于普通大众,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从而提高网络媒介教育的实效,促进全面网络媒介素养的提高。

2.3网络媒介运用和批判,涉及对电子游戏的观念与态度,游戏上瘾等问题的探讨

网络上瘾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的问题,尤其在缺乏自制力的学生中,该现象较为突出,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也阻碍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所以,欲全面推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然要面对该问题。本文作者通过日常的教学观察,建议从如下方面入手:

1)加强学生的自制力教育,提高其网络媒介素养。出现该问题的年轻人,多为自制力较为薄弱,面对诱惑较难决断的特点,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鼓励所在学校多开设些磨砺学生意志力的活动,从自身控制力培养的层面上,提高其自我约束的能力;

2)给予正常的上网时间与空间,但针对控制力较低的现象,应该达成约束限制,主张促进其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3)开展其他的户外活动和交友项目,转移其关注度,消解其上瘾的几率;

如上所谈几点,建议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来进行,减少学生网络上瘾的几率。

2.4网络媒介与文化反哺(一),唤起文化反哺意识,促进大学生和社会年轻一代担负起文化反哺责任,促进大众网络媒介素养的提高

网络媒介素养与其他媒介素养一样多存在文化反哺的需求,这跟社会发展规律相关,当老一代在精力和体力逐渐步入衰退的趋势时,都普遍存在对新事物的迟钝与惰性,其积极性与主动性远远低于年轻一代,所以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能让老一代也能参与进来,离不开年轻一代的文化反哺,辅助老一代接受新的媒介,掌握新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媒介素养。在当今社会能够担负该重任的离不开高校大学生和社会新生代,所以,在进行常规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即时开展文化反哺宣传,鼓励和宣扬年轻人积极参与到文化反哺的文化运动中,促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面开展。

3 结论

媒介素养在国外发展较早,而我国引进该观念才短短十多年时间,因各种原因,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还处于较初级阶段,而网络媒介素养是近两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出现了诸多问题后才被人们所重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也还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其真正实施还需得到当前政府部门的重视和鼓励,协调社会各类渠道共同完成,其任重而道远,但其富含的社会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惠海龙.网络文化的价值解析[J].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9

青少年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应掌握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终身学习能力。文章分析青少年信息素养内涵,以关联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在加强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与学习者各自网络节点建设与连接的基础上,共同创建信息素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切实推动青少年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关联主义;青少年;信息素养

在以Web2.0、大数据和云计算为背景的终身学习时代,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到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为提高我国公民的信息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还进一步提出为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不但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更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能力,与读、写、算等传统技能一样,是信息时代公民的必备能力。青少年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只有掌握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终身学习能力,才能真正面对未来信息社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学习型社会中有立足之地,在创新型社会中有所作为。

一、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的发展及定义。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以“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和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或解答的技能”为定义,于1974年首次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以提高数据库使用能力为目标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于1989年和1992年将信息素养定义和延伸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①,以满足人们从海量互联网资源中获取有用信息的需求。1998年美国《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和2000年《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颁布使更多的研究者开始从不同领域关注青少年信息素养。2003年和200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布拉格宣言及亚历山大宣言更是将信息素养认定为终身学习的基本人权,奠定了其在信息社会的地位。21世纪的信息素养已经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概念,而是一种含义广泛的,与实现终身学习目标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概念。数字化时代下的信息素养不再只是某种单一的素养,而是传统素养(图书馆素养、研究素养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媒体素养等多种基本素养的有机结合,是人类整体素养的深层次延伸。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已经日趋多元化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量结构化数据与半结构化数据的获取、选择、加工处理等无一不影响着知识的更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内涵。青少年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干力量和国家建设的后备军,其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既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基础,也是信息社会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信息时代国际人才竞争的必备素质和能力。作为传统素养与现代素养相结合的综合科学文化素养,基础素质和能力素养相匹配的综合能力系统,青少年信息素养是指青少年个体在信息意识的驱动下,信息伦理道德的约束下和信息科学知识的指导下,利用已掌握的信息技术工具对大量信息资源进行检索、挖掘、处理、分析、评价、存贮等操作以获取信息处理能力的过程。它不仅包括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还包括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解决问题的态度、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强烈的信息意识,批判性的将信息素养能力用于转型创新的综合能力。一是青少年信息观念意识。信息观念意识指的是青少年对信息社会的各种观点、理论和事物的感知度和敏感度。青少年观念信息意识主要包括信息态度、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活动参与度。信息观念意识强的人能准确获取信息,彻分析信息并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②。二是青少年信息伦理道德。信息伦理道德指的是青少年在信息的获取、适用和创新活动中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如尊重个人隐私、遵循诚信原则、抵制不良信息等,具体包括信息道德安全意识、信息行为规范和规避有害信息的能力。三是青少年信息科学知识。信息科学知识指的是青少年对信息学、信息源及信息技术等一切与信息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主要包括有关信息的本质、规律、多样化形式及系统构成,计算机技能、网络技能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等。四是青少年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指的是青少年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和传递新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分享能力、信息整理能力、信息定位能力、信息创新能力。

二、关联主义理论解读

在信息爆炸和知识半衰期急剧缩短的Web2.0语境下,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于2005年以发表在《教学技术与远程学习》杂志上的《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一文提出了关联主义的概念。它将混沌性、网络性、复杂性和自组织理论整合为适应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数字时代学习理论。关联主义三要素。关联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网络的创建过程,而网络的建立则需要节点和连接两个基本元素。节点,也被称作结点或元素,是网络中可以连接到其他实体的任何形式或形态的实体。也就是说,节点既可以是信息实体中的书、信息、数据、网站、图书馆,也可以是互动、思想、感觉,甚至可以是社会实体中的人、组织或者整个社会。虽然每个节点之间可以相互激活或者相互抑制,虽然相对大网络的各个小网络也可以被看作节点,但节点本身却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也就是说,无论网络中的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是否存在强关联关系,每个节点都是个独立性的实体,有能力以自己的方式管理自己,并产生由知识半衰期导致的新旧节点的交替。在此过程中,网络作为节点的集合,对其影响是有限的⑤。连接,就是不同节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关联,是网络产生的关键。连接因受动机、情感、暴露、模式、逻辑、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在网络中具有不同的比重和影响力⑥。在动机、情感、逻辑的影响和评估下,在组织结构形成的模式指导下,在经验的催化作用下,新节点便会随着暴露频次的增多而获得与已有节点之间连接的建立。网络是节点和连接的总和。建立网络的过程就是通过增加新节点以建立新连接的过程。新节点经过个人经验被编码后才能被网络识别,继而与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建立连接,当此节点与越来越多的其他节点建立起连接后,数据信息就可以越来越高效的流通于网络之中。不同领域的节点越强,数据信息在网络中的流动就越快,网络的效率也就相对越高。网络的五个属性,密度、速度、流量、可塑性和连通度决定了网络间的差异⑦。关联主义的核心思想、基本观点、主要观点。一是知识观。在《知晓知识》一书中,西蒙斯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并指出知识不是静态的,而是从产生开始就以极强的流动性和关联性存在于网络连接的流动循环之中。知识网络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存在于各个信息节点中的海量知识不断得以增加和更新;知识网络的自主性则保证了个人知识网络在被纳入各类组织与机构网络的同时,又收到各组织与机构网络反馈给个人学习所需要的知识;知识网络的交互性加速了网络成员间知识的流通及循环速度,也使得学习者通过他们所建立的连接在各自领域保持不落伍。二是学习观。网络时代的知识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于各个节点之中,每个人的知识网络都只拥有这些分段化知识的一部分,因此,关联主义认为学习不仅是一种内化的个人活动,更是个人网络与外部网络建立连接的过程。可以被看作节点的个人网络的产生并不真正意味着学习的开始,只有个人网络与其他节点发生连接的时候,知识方可流通于网络之中,真正的学习过程也才得以形成。信息爆炸的几何式增长使得人们意识到从哪里找到所需的知识远比“学什么”更重要。西蒙斯形象地将此描述成“管道比管道中的内容更重要”。

三、关联主义视域下信息素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建构

当代青少年学习者需要提升自己获取隐形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问题求解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接受以终身学习为目标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各类知识的激增,青少年应该将正规的在校学习与非正规的家庭学习、社会学习等方式结合起来,以关联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加强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与学习者各自网络节点建设与连接的基础上,共同创建信息素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切实推动青少年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长足发展。教育部门—信息素养的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前提。信息素养作为21世纪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有效建立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是开展信息素养培养的前提。尽管我国在1999、2000、2005和2008年陆续制定过有关中小学生及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标准,但相对于美国的ACRL标准、英国的SCONUL标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ANZIIL标准等世界著名信息素养标准,我国的信息素养标准还存在着因研究主体的单一性、非权威性而导致的非普及性和不可操作性,因初级阶段的规范不够成熟而缺乏系统权威的国家及分地区、分层次的评价标准,以及因诸多标准的多级评价指标不够具体而存在的标准难以得到实施等一系列问题⑤。为了更加有效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信息素养标准及指标,各级教育部门应与政府、图书馆、学校等相关节点部门建立连接,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研究、指导和监督青少年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及实施;建立全国和不同地区分类别(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分专业的青少年信息素养标准;并根据青少年不同群体及不同学科的差异,关注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设置和实施。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级相关教育部门建立起信息素养关联网络,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切实规范青少年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建立合理评价体系,保证标准和评价的有效实施。

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创设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保障。首先,创设优质和谐的信息化环境。青少年学习者的校园信息化环境网络包括图书馆、校园网、电子数据库、信息设备的使用等节点,而优质和谐的信息化环境则是这些节点高效有序相关联的体现。馆藏图书与数字图书的结合,方便快捷多样化的图书检索系统,图书馆专业人员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都对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校园局域网的建立既能促进学校教师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也能提高青少年学习者学习和活动的效率;充分利用电子数据库记录学习者在校生活、学习和科研的大数据,以给各方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多媒体教学设备、现代化自主学习教室、高效能实验室等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广度将直接与校园信息化环境中的其他各个节点连接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开展全面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是通过设置差异性的培养方案与信息素养课程培养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差异性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是各阶段青少年合理建构信息素养能力的保证。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包含以提高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初级方案,及以检索、辨别和利用信息为目标的高级方案信息素养课程是以培养方案为蓝本展开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活动,包括信息知识与技能通用课程、信息素养独立课程以及将信息素养整合进专业课的课程。全面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节点与优质和谐的信息化环境的无缝连接是关联主义视角下青少年信息素养提升的必要保障。

篇10

〔论文摘 要〕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是和教育有关的显性信息资源和隐性信息资源的统称,包括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资源、课内教育信息资源与课外教育信息资源、教育条件资源与教育环境资源等;通过教学模式、图书馆模式、网络模式、实践模式、信息素养模式等来达到有效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目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

1 课题背景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 号),标志着新一轮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启动。其中,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就是一项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教育信息资源的来源和利用方式研究,作到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科学整合各类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全面化、特色化、优势化、数字化和共享化,达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专业化、网络化、科学化和快捷化,是一项具有战略价值的教育工程。在信息时代,各类信息资源浩繁芜杂,要想高效地获取和利用有价值的教育信息资源,必须实施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理念,全面提升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信息素养,使教育信息资源为我所用,使人真正成为信息的主宰者。

2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的内涵

教育信息是指反映教育及教学系统中诸要素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信息总和。教育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创造之后以符号形式储存在各类载体上,可供利用的全部教育信息,它由教育信息内容、符号、载体等要素构成”[1]。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多元化、需求多样化以及教育网络化的趋势明显,教育信息资源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宽泛。

随着网络环境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教育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倚重于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设计开发成为信息化教育的关键”[2]。教育信息资源的内涵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利用教育信息学作指导,主要包括教育学、信息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叙事学等理论;其二,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应用、网络传播应用等理论技术;其三,重视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主要包括知识资源管理、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建构主义、资源整合、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基于此,教育信息资源应是显性教育信息和隐性教育信息的总和,这两类信息可以通过内化、外化和融合等过程,共同作用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3 教育信息资源的分类与来源

教育信息资源是一个庞大的资源体系。可以按照时间、地理区域、载体类型、语种、学科性质、层次级别等进行划分,也可以根据教育资源关联性、功能特点等进行划分。在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和人的发展关系更加紧密,在教育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按照资源与教育的主客体关系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分类,更加符合教育的本义。基于此,我们可以把教育信息资源分为以下三大类。

3.1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资源

教育主体资源包括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其他教育服务者等;教育客体资源包括学生、继续教育受教人员、终身学习自主受教者等。在这一类教育信息资源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有着互动、重叠、转换和不断发展的趋势,反映了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和网络环境下教育理念的变革。来源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及其宣传媒介。来源二,各类附属培训机构、特殊考试机构、留学中介机构、临时讲习所、科普宣传部门、普法宣传部门等等及其宣传媒介。来源三,社会、大众、个体及相关媒介。

3.2 课内教育信息资源与课外教育信息资源

课内教育信息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实验、实习内容、课堂讲授内容、教材论及内容、考试或考核内容等;课外教育信息资源包括从参考书、工具书、网络等获取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课内教育信息资源和课外教育信息资源的互动性加强,反映了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的繁杂、衍生、新陈代谢、螺旋式运动等的不断发展对教育产生的变革。来源一,教科书、课堂、课件,参考资料、工具书、网络。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资源将更加开放和透明,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将是网络学习的重要特征,“学生将逐步成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网络学习资源,并提供一个理想的网络学习平台, 将成为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重点”[3]。来源二,教师、同学,实践。来源三,习题、试卷、作业。

3.3 教育条件资源与教育环境资源

教育条件资源包括校舍资源、实验实习资源、图书馆资源、校园网络资源、运动场及体育设施资源、教育经费持续资源等;教育环境资源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地理区域、行政区域等。如校园文化、历史文化、城市文化、风景名胜、生态资源等。在网络环境下,教育条件资源与教育环境资源依然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它们既相互制约,又互相利用和相互促进,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积累,具有个性化和特色化的重要教育信息资源。来源一,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校史馆。来源二,校园网、图书馆网、政府网站、旅游资源网等。来源三,文化、生态、旅游体验等。目前,我国网络教育信息资源重点来自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图书馆、出版机构及其网站等,因特网及教育博客在教育信息资源中的作用也在不断攀升。

4 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模式

4.1 教学模式

即通过教学互动来有效获取和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模式,其特点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互动,达到对相关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授和吸收。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完成规定的课程,并达到合格学分或等级,具有一定的能力并取得相关证书,因而传授或获取的教育信息资源具有知识性、应试性、连续性、层次性和系统性。教学模式对显性教育信息的传授和隐性教育信息的启发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2 图书馆模式

即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达到对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目的的一种模式。图书馆小至普通资料室,大到国家图书馆,不论何种类型,多大规模,其核心价值是服务,即为读者或用户提供情报服务。“图书馆是为利用而组织起来的信息集合”[4],图书馆模式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中受教者自觉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过程中,甚至贯穿于人的一生,尤其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搜索引擎、开放获取、知识发现、知识地图、知识管理、LIB 2.0、云计算等不断激活情报人员的服务创新,产生新的情报服务模式,对终身教育理念下不断获取知识的读者来讲,图书馆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量教育信息资源库。图书馆模式除了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显性教育外,还有图书馆自身的隐性教育,这种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体验和方法传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4.3 网络模式

即利用电视、电话、手机、广播、校园网、因特网等媒介或工具获取并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模式。21世纪是网络世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止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3.84亿,手机网民年增1.2亿,继续位居全球第1。这个数字也意味着网络模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普遍途径。网络是一场革命,就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来讲,它打破了时空限制,并对教学模式、图书馆模式以及其他模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网络教学、计算机模拟、信息构建、语义网研究、知识地图、社会网络、六度分离等技术和理论在信息获取中的意义愈发重要。我们相信,随着网络模式的优化和普及,信息会愈发透明,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将更加便捷和准确。

4.4 实践模式

实践模式是和理论学习相对应的一种能力培养途径或者是通过感性认识达到深化理论和加深对知识理解的螺旋式上升运动过程。实践模式内容复杂多样,如习题练习、各类试验、实训、社会实践、工厂实习、教学实习、参观考察、访问交流等等。实践模式具有生动性、复杂性,同时会出现和理论学习或课堂教学不同的情形,需要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并克服外界干扰,积极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毅力,达到开阔视野、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兴趣、增进友谊、增强意志等的效果,从而达到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目的。实践模式对高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发挥着最为积极的实效作用。

4.5 信息素养模式

信息素养模式是指通过提高信息素养来达到对各类教育信息资源有效获取并高效利用的一种战略模式。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所具备的有关信息方面的知识和修养。自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信息素养这个概念至今,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战略目标,是21世纪人们的生存之道!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有8个要素构成:信息意识、信息理论、信息技能、信息资源、信息整合、信息创造、信息伦理、信息美学[5]。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素养是阅读文化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阅读文化、推进继续教育、确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必备素养。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国家的制胜战略目标,普及信息素养教育是达到该目标的战略举措。

5 结 语

在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必须上升为国家战略,要科学统筹、分区共建、全面共享,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信息资源的配置均衡发展;同时积极普及信息素养教育,制定面向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地高效利用,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焦中明,赖晓云.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9.

[2]李康,孔维宏.现代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思想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6):5-9.

[3]李长惠,王研.对加强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6):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