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法范文

时间:2023-03-20 13:2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教师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教师法

篇1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教师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教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定,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保障。教师作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教师法》更是一门必修的科目。但长期以来,《教师法》虽然存在着,但是每当教师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扞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是知法、守法还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

在教学工作中,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在学习《教师法》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这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凭职业道德、凭良心。为了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绩,有的老师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如体罚学生等。《教师法》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师要面向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部分人,歧视另一部分人。对于优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对于情节极为恶劣,构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通过对法的学习,进一步的提高了我的认识,有利地指导了我今后的实践!我认为我们这些年轻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很有实际的必要。

教师法学习心得体会(二)

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在学习《教师法》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凭职业道德、凭良心。为了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绩,有的老师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如体罚学生等。《教师法》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师要面向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部分人,歧视另一部分人。对于优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对于情节极为恶劣,构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长期以来,《教师法》虽然存在着,但是每当教师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扞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是知法、守法还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所以我认为给予我们这些新教师上一节用法的课更有实际的必要。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我明白了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

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

其次,教师要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师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师德素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用这些认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行。就像我国着名教育家先生指出的那样,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

教育实践是正确师德观念的认识来源,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正确认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和道德关系,才能培养好自己的师德品质。教育实践还是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不是一时一事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探求,不断的认识,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高。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指导整个修养过程的总目标是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它作为一面旗帜,为教师如何作人,如何胜任教书育人的责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并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和激励着教师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奋进。但是,由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过程是构成师德的各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原有的道德水平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性,使得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必然有着层次之分,每个教师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可行的目标,去努力实现自身师德从无到有,从现有层次向更高层次的攀登。

教师法学习心得体会(三)

长期以来《教师法》虽然存在着,但许多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殴打、辱骂、诋毁教师、拖欠工资等等的事情发生,而教师迫于时代和社会的压力,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扞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知法、守法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现在我不会再怎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自觉地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以学问教人,又要以道德范人。学高为师,学是师之骨。我认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高师能的人。

1、我们要做终身学习的楷模。知识社会的显着特征就是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一个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具有批判性和选择力,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

2、我们要做学生的心理辅导者。由于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的共同作用产生了许多问题儿童,表现为行为异常,心理上有障碍。教师需要了解孩子们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运用巧妙的方法予以疏导解决。

3、我们教师应该加强团队合作。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就是集体性,要求教师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教师还要面对学生团体,因为这种团体的活动指导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但是众多个性鲜明的孩子组成的团体必然产生摩擦,所以教师必须是团队工作的专家,必须具备处理团体工作的能力和方法。另外,未来社会的劳动分工将更加细致,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更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途径日趋多样。教师必须教学生学会宽容,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别人一起工作。

篇2

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教学能力出众的合格教师。为此,我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新教师培训意见精神以及本镇实际制订本学年新教师培训计划。

二、预期目标

1、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2、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3、对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增强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科质量。

三、培训时间

年月——年月

四、培训形式与要求

由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部分组成。集中培训由镇中心小学统一组织,分散培训由各村小校长直接负责。

五、重点培训工作

1、从抓学习入手,以促发展。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因此,要先从学习入手,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2、从抓考核入手,以促提高。对新教师实行考核制,采取学期考核与学年考核相结合,学生考核、同行考核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新教师提拔、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改意识。深入开展新教师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让新教师听课后,能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促其发展。

4、培养与提升新教师课改、科研意识,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采取理论讲座、自修自练、集中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不断丰富新教师课改、科研理论水平,并根据自身经验及所教学科特点,在工作中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更好地成长。

六、总体措施

1、成立新教师培训领导班子

篇3

一、利用教材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新教材对知识的引入学习都是以对于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是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的探索、分析、解决,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学生能力

教材向学生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紧密,有趣的数学学习素材,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他们进入学习,展开数学探究。

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充当“传声筒”的情况,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避免包办代替,给出结论,而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及时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思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如在对“平行线的特点”等内容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比较分析,得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结论,远比教师讲解得出的结论印象要深刻得多。

同时,由于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通过学习,可用所获得的知识来解决或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探究创新的能力。

三、加强合作交流,培养自学能力

新教材设立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它们是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为学生提供操作、思考、交流合作的机会,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讨论、操作。在合作学习中,老师的赞许、同学的认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使学生敢于探索实践,大胆发表见解,并将知识灵活化、系统化。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也会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与人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才更有乐趣、更有成效,而成功所带来的良好的情感情绪体验,又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使学生更主动更有效的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与人合作的经验,培养了集体合作的观念,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张扬学生个性,鼓励质疑创新

新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也为有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的栏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数学活动”“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这些栏目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探索、尝试的方向。

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和作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使课堂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给每一位学生提问题、谈想法的机会,并适时指导,搞好课堂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下,教师要关注差异性,不搞一刀切,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学习,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教师以最大的宽容鼓励学生去学习、创新,根据差异处理好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张扬个性,发展能力。

当然,在使用教材上,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所呈现的具体素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求,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篇4

一、领悟新课标,树立新观念

实施新课程改革,需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让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在课前做了大量准备,与其他生物老师共同备课,共同研讨。大家把对教材的认识、想法及问题提出来,共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教学思路,把握宏观方向,努力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认真思索如何仍将新的教育思想落实到每节课上;并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博采众长,去粗取精,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找出来,一起分析如何采用最好的教学方式,对不足进行完善和改进,逐渐渗透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我们经过认真思考,努力探索与亲身实践,目前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做到在以人为本的宗旨下,指导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生物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联系紧密。这正是生物课能有效教学、学以致用的优势。教材的最大特点也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带入新的教学内容,通过自主性探究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时,我利用“问题探讨”唤起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科技的发展使DNA研究成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听到、看到的有关DNA应用的报道也很多。如在案件侦破中用到的“DNA指纹技术”就是学生颇感兴趣的内容。我以这些话题为切入点,将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目标达成之后,我给学生适当的空间进行表达交流,让他们共享对核酸的认识。

(二)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培养探究精神。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亲自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验证学生所学的理论。新教材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从身边小事着眼,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思考,积极引导他们的探究性学习。

例如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美味可口的面包上面有许多疏松的孔。这是在用酵母菌发面时,酵母菌代谢产生了二氧化碳而产生的,那么二氧化碳是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的,还是有氧呼吸释放的呢?”面对这个经常遇见又被忽视的问题,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生思考和讨论后,我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设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并重点提示他们,该如何控制实验条件,检验呼吸产物,设计对比实验,等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动手,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进而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深刻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自豪感。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我要求自己,对讲授内容要精,应不讲的不讲,该少讲的少讲,要讲到点在上,把教室从以前的“教堂”转变为现在的“学堂”。

(三)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为现实生活服务。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当把生物学关进“象牙塔”,而应当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相联系。这也是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在教学中注意构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学习氛围,创设一种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的生活情境,例如:“水稻种植为什么要定期排水?” “大量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疼,是怎么回事?”“如何鉴别真假奶粉?”“如何证明司机是否酒后驾驶?”等等。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给出合理分析与解释,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也在积极思考和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使用新教材时,我发现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深入教材,精选内容,设置恰当问题,因势利导,以期完成教学目标。我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我启发学生的思维,点拨学生的思路,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演示实验,组织他们讨论,探索新知识。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发展了思维能力。我还要求学生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知识是自己学来的,自己才是学习的管理者。

二、学生受益,教师成长,实现双赢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与主人,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这就要求我们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励者。为此我明确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突出教学过程与方法,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创新课堂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各个学校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探究式教学方式得到了教师的广泛欢迎。科学实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新课程标准下,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培养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探索性思维得到不断提高。探究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分析和思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探究式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进行合作共享,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1]。初中语文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主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探讨,进而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2.1创新探究式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对知识进行探究的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具有价值的问题。注意设置的问题可以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突破,并且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伤仲永》这一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道理?”“同学们有什么样的看法?”。这时,教师为学生提供探讨的空间,学生们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分析和回答。有的学生会认为,方仲永的变化和王安石本身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王安石没能对其父亲进行劝阻。出现这样的回答之后,学生们会陷入沉思,并且对这一内容进行谈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当中。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相关资料。如王安石出生的年份,证明王安石认识方仲永时,两个人均是十二三岁的孩子,难以对方仲永的父亲进行教导。这时,处在疑惑中的学生豁然开朗。对这篇文章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对问题作出思考和回答,从而很好的展现了自身的才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均得到有效提高。

2.2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比较刻板,教学内容上过于追求学生的认知性目标,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针对教学材料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探究式学习属于探究式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对探究式学习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方式,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进行选择[2]。部分初中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较为有限,教师可以通过更加新型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主动的进行初中语文知识的探究。

例如,对《范进中举》这一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为学生创设情境。实施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并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表演,让其他的学生对这一表演仔细观察,最后度范进的行为进行讨论和总结。在整个过程中,均让学生自行安排,从而为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但是对人物特点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这就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充分的理解课文。对于没有参与到表演中的学生而言,会认真观察其他学生的表演,并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探究。

2.3创新教学形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想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单一形式,就需要对相对灵活的教学形式积极探究,既能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还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例如,讲解高尔基的《海燕》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课文进行阅读,从而增加学生对这篇文章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好背景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进行课文的阅读[3]。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图的形式将自己心目中海燕飞翔的场面画出来。通过这些形式,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还能让学生将自身的想法充分的表现出来。

再如,对朱自清《春》这篇文章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做可以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阅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借鉴一些文章的手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3.1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重点和课文的主题相结合,然后及时进行课后学习,抓住课文的矛盾之处,最后化解矛盾。此外,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去,对学生进行引导,进一步帮助学生找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规律。

3.2明确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

实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正确理解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口语和写作能力,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对其他教学方式进行排斥,也可以经其他教学方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式教学主张学生在课堂上做随堂笔记,在开展单元综合练习或者当堂检测过程中,学生或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提出一定的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4]。

3.3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习惯

探究性学习方式属于一种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较为注重具体和过程的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自主性,就难以实现探究性学习目标。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性格和行为主要源自其生活经验或者对生活的感知。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制定探究方式,并对探究的过程进行充分把握,结合自身对探究学习的需要,通过独立或者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探究式学习,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并且从中得到启发。

4结束语

总之,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方式,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并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在连.“发现・探究・表达”――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导刊,2013,09:85-87.

[2]王强.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118.

篇6

关键词: 多媒体 英语教学 优点 缺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迎合课改的需要,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它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于一体,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英语教学的要求,为英语教学创设理想的课堂环境。

一、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的优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大多数外语教师采取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灌输法”。教师从课文中列出“语言点”,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弄懂、掌握这些“语言点”。学生课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死记硬背单词、词组和语法规则。结果是老师上课讲得辛苦,学生课后背得枯燥、乏味,学习成了苦差使,不少学生也因此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声、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学习英语的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兴趣培养的方法,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以高中教材必修Ⅲ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为例,枯燥的课文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片段能立刻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文化的差异,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是不完全的教师。所以,任何学科都不能忽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有些教师认为学生机械地模仿,用嘴说就行了,根本用不着去思考、去思维。其实不然,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的重要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思维的展开性和压缩性,这两种思维训练要融于课堂当中,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把知识的获得、巩固、拓展紧密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

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即使到了高年级,他们形成概念、理解教材、进行判断推理也常常离不开直观的教具和手段。多媒体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大量内容丰富,印象深刻的感性知识,这是加强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增大课堂容量。

英语知识具有繁多复杂的特点,若不注意方法,学起来就可能会逐步感到困难,甚至渐渐失去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可将以前需要在黑板抄写的教学内容事先做在课件中,上课时鼠标、键盘轻轻一动,教学内容立即呈现在屏幕上,节约了板书的时间,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同时,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进行巩固训练,开展密集快速的语言实践活动上。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更多、更深入、更全面的知识。如教学英语语法,时态是一个难点,内容不但多,而且繁琐,但运用课件便可简单轻松解决,可以把多年学习的时态在一节课中轻松掌握。

这样也将教师从繁琐的板书中解放出来,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这样教师就可以从课本出发补充大量的相关资料,增加大量练习题;并且学生也可以直接操作电脑进行上网查询信息,还可以得到反馈和评价。

二、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缺点

(一)信息量过大,影响教学效果。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但教师如果在制作课件时不加筛选,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都罗列出来,将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和消化,无法理清头绪,不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难点,不清楚该掌握什么,就会令教学效率大减。

(二)极易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一些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花里胡哨”,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成了“放映员”,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

(三)让学生只顾着“乐”,忘了学。

多媒体课件中有大量的音像和动画,看似视觉效果不错,但是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只顾着“乐”,忘了学。

(四)教师容易忽略对教材、教法的研究。

很多教师喜欢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因为制作好课件后,课堂上只需一张张地放映幻灯片,不需过多地涉及教学方法。表面上似乎课堂教学变得轻松了,却容易使教师忽略对教材、教法的研究。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和提高。

(五)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因材施教”。

眼下市场上与教材配套,能拿来就用的多媒体英语课件寥寥无几。而就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和多媒体教室硬件设备而言,也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尽管多媒体教学有其优越性,却较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因材施教”。

总之,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也不能夸大其作用,过度地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只有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篇7

一、指导思想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深入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以教育部确定的“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师节主题庆祝活动为主线,充分展示我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取得的教育成果,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庆祝活动要本着“隆重、热烈、务实、简朴”的原则,开展系列活动;变单纯的节日庆祝为一段时间的主题活动,使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力求活动形式创新,更好的突出活动主题和内容,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活动时间

教师节前夕

三、活动安排

1.学校于教师节召开庆祝教师节座谈会,并组织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师节电影晚会。

2.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处及各院(部)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媒体工具大力宣传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宣传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先进典型,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和学先进、争一流的良好氛围。

3.团委、学生会要组织学生发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广大教师做好事、献爱心。

4.各单位、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走访慰问、新老教师座谈会、师生联谊等形式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关心离退休教职工。

5.各单位围绕本单位实际,开展其他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四、活动要求

1.各单位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篇8

【关键词】数学;知识;新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241-01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在教学中可采用的环节教学法。不过并不是说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每个环节都要用到。一节课抓住几个环节也就够了。所有环节中每一环节所占时间,哪一环节需强化或减弱,则须因内容、因学生而定,不可强求一律。

数学教学的环节是预、题、读、听、思、问、记、议、练、结。

1 预

即预习。在有些同学中,有忽视预习的现象。他们说,光复习已学过的东西时间就不够,哪来的时间预习。其实,如果课前预习好,准备充分,增加了不听课的效率,课后复习时间大大减少了。预习有什么作用?其一,课前准备充分,为课堂专心听讲奠定基础。其二,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找出新内容的重点、难点、趣点,及不理解的内容。明确了这些之后,听课的目的就更清楚了。由于找出了“趣点”,对听课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明确了重点难点,可避免“ 45分钟”平均使用注意力,以免过早产生疲劳。课堂上,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学习效劳就高。其三,预习可以在新旧知识间架立桥梁。因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越紧,学习起来就更容易。常说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2 题

题有两层意思,即解题,有些题目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细解。题另一层含义是教师课前向学生出几个自学题或思考题,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新课指路。

3 读

数学教学中常常是重讲轻读,重练轻读。其实“读”也是数学教学别重要的一环节,一个题目读通了,读懂了,自然也就理解了,会做了。常有学生在做题时,漏掉关键字而做错了,如 有同学拿着这样一道题问:“-1×2×(-3)×4×(-5)×6×(-7)×……×(-2003)=?”咋一看,这题目确实太难了,细一看题目,只需判断这题的符号,不要把题目的前半句甩了。

4 听

现代数学课堂重练,重讨论,重交流,重探索,而淡化了讲,即要求精讲。精讲不等于不讲,既有讲便有听。当然有时学生不爱听,教师也得进行一点反省。如由于教师备课不充分,讲得缺乏条理性、艺术性,一类问题重复嗦,激不起学生听课的兴趣。

怎样听课呢?一是会神专心(即不分心、不打花杂,专心致志的听课)。二是连绵思活,即保证思路的连绵而不间断。思路,包括教材内容的思路和教师讲课的思路。三是抓住关键,即讲课时要抓住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趣点,让学生听得轻松,学得愉快。

对学生听讲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听懂,增强理解力;二是听全,增强记忆力;三是听话,增强想象力。

5 思

思即思考。即听课要动脑,即深思。为什么要深思?一,深思才能解惑,故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迷惑)”。二,深思才能加深记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对问题思考得越深,记忆就越牢固”。三,深思才能更好的领会所学的内容。

会“思”的学生往往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加深理解和记忆,联系实际应用所学到的新知识,解决过去思考过却没有解决的问题。

6 问

学数学要善疑好问,因为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教师一方面来说,在数学课中精心设问是很重要的。怎样设问,主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擎心设问,有利于深入理解新课内容。其二,精心设问,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其三,精心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知识和已学过的旧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7 记

记,主要指在听课时怎样做笔记。我人为,数学笔记在于记住有代表性的教材上没有的难题,特殊的解题方法,以便记一解十。

8 议

议的形式主要是讨论,在新课学习之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课后的思考题,或教师队提出的自学题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加以综合、分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口头表达能力。“议”有时也会发生争论。争论时,争论的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方面,当仁不让地阐述自己经过认真思考后坚持的观点,争论有助于强化记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9 练

对于数学课来讲,练习是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为目的的实践训练活动。学生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巩固、复习,与实践没有结合起来,就会稍纵即逝。因此,对老师所布置的练习,必须按时独立完成,老师对练习也应及时批改。但在学校中,近几年来,抄作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使“练习”这一环节得不到真正反馈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班上一部分中差生有一定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心,不爱动脑筋便采用抄的方法“做”练习。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教师可对中差生的练习在数量上和难度上放宽要求,或进行面批面改,增强他们做好练习的自信心,缩短他们和尖子之间的距离。

学生的课内练习,课外作业,要做到少、精、活三个字。

为减轻学生负担,学习的练习题要少,怎么越少越好。常言道:熟能生巧。练习太少,怎么能“熟”呢。“精”布置练习不仅要注意量,还要注意质,要敬心挑选,合理安排。“活”是指练习形式多样化,所涉及的知识每次都在新与旧的联系中再现。对优、中、差三等学生,可布置同样的练习题,但对中差生要求可适当降低。

10 结

篇9

众所周知,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等诸多因素都会对教育教学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各大高等院校要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则必须注重院校的内涵发展,也就是说从教师入手,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更新教师们的教学理念。而要想做到此点则必须努力探索与构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特色的教师培训机制,以便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本文是笔者结合个人多年从教经验,就如何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创新教师培训模式进行的粗浅探讨。

[关键词]

教师;教育教学;培训

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已经被计入到了教师的个人工作量之中。也正因如此,科研项目俨然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头等重要任务,尤其是原科研小组拆散为科研团队以后,教育教学工作更是成为了教师的个人行为,即便是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也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这对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进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想进一步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让高校发展重点回归到教学之上,致力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发展,努力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培训机构,从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做有益的铺垫。以下笔者即从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一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特点

通过不完全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今许多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多数由中青年教师组成,其中青年教师的人数大概占本校教师人数的80%左右,且普遍具备较高的学历与职称。而其中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虽然拥有一定的科研经历,参与或者主持过一些科研课题,发表过一些高水平的论文,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没有经历过辅导、习题课、答疑、带实验教学等基本环节的锻炼,也就无法更好地掌握大纲与教学进度表的走向,更无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如今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在教师的工作考核上,往往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以至于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往往主要看这个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及其所承担过哪些课题项目,发表过哪些论文,争取到了多少科研经费上面,而忽视了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最应该做好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尤其是在评职称的时候,教师所发表的论文、所主持或者参与的科研项目更是职称评审的硬性指标,这也就造成了绝大多数教师的科研任务过重,压力过大,反倒没有精力、没有时间投入到教学水平的提高上。

二对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创新教学培训模式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教学质量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

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也正因如此,如今各大院校都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这就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上要将教育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上。而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因为只有教师讲得生动、讲的精彩,学生们才能聚精会神地听讲,才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教师们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此,各大院校可以通过多举办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的形式,就如何提高教师的知识传授效果,如何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等诸多专题入手,将其融入到教师的日常培训工作中,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为新任教师、研究生助教开设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堂的直接责任人,其个人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流的研究性高等学府,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为新任教师以及研究生助教提供必要的培训,采取多种帮扶形式,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一方面,高校应该邀请资深的教学名师、教育专家做报告,帮助新任教师、研究生助教树立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正确发展与努力目标;另一方面,采取多对一的帮扶方式,邀请数名本校的资深教学名师担当专家,对新任教师以及研究生助教的实际教学能力进行点评,并且对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从而通过与资深名师的切磋与探讨,改进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不足,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每次培训活动中,都必须确保每一名新任教师、研究生助教都能够参与,并且能够认真听取其他新任教师的试讲,从而取长补短,精益求精,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3强化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众所周知,只有拥有强大的教学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的教学秩序,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所以,进一步优化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技巧则尤为重要。也正因如此,高等院校应该针对此点,组织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技巧研讨会,对教师们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与帮助,进而提高教师们在课堂上的教学驾驭力。尤其是当前,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使用PPT进行教学,而通过对学生们的调查数据得知,绝大多数的学生对PPT教学模式往往抱有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师培训上则可以结合实际教育教学需求,灵活开展培训工作,就如何提高PPT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这一专题展开探讨与培训。并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遵循以教师为主、PPT为辅,结合板书的形式做好PPT教学工作,使PPT能够更具吸引力、表现力,获得学生们的欢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使教师获得更好的教学能力和更加实用的教学手段。

4整合好校内教育教学研究资料,丰富教师培训内容

由于当前教师们的工作量较大,科研项目较多,很难保证每一次的教师培训工作都能够吸引到所有的教师们参加,尤其是绝大多数的教师培训工作都是选择在教师们的私人时间进行,采取自愿模式,所以要想吸引更多教师拿出自己的私人时间,自愿参与到教师培训工作中来,就必须使教师培训工作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与号召力。这就决定了各大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培训工作时,必须要确保培训内容的丰富多彩,而要想做到此点则必须要做好校内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资源的整合。例如:各个高校应该充分发动各级教学名师获奖者、历届授课竞赛的获奖者,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教改研究工作的教授,各专业的资深名师及离退休教授,共同形成教育教学工作组,结合他们个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与不同理解,向广大教师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这些优秀的、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们,他们不仅熟悉校史、校情,与专业、规范的培训师相比,他们的讲解也更加鲜活,结合了他们个人的体会与经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具备更加重要的借鉴与示范作用。所以,在培训工作上也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吸引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来。

5精细构建教师培训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培训工作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所在。因此,要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精细组织与策划,探讨建立符合本校发展的教师培训运行机制,从而确保各项教师培训工作都能够得以顺利开展。要想做到此点,高校必须要依靠一批教育教学专家,对国内外优秀的教师培训经验进行总结与借鉴,探索出适合本校应用的教师培训模式,并且对每一次的培训工作都做到精心策划,做到事前先对主讲人即将要培训的报告进行初步了解,从而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尤其是在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通过有效的研讨活动,对成功教学经验进行分享,搭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注重对优质教学方式的展示。也就是说在培训活动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让名师上台示范的方式,其他教师则可以通过与名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比较进行自我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技巧提升与改进提供有益的启迪。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媒体的作用,为教师培训建立一个中心网页,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传播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发展、创新教学培训机构营造声势。这一举措则可为高校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从而构建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文化。

总之,高等院校要想切实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将高校的关注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与品质发展上,这就决定了高等院校必须注重教师教育水平、教学能力的提高,为教师提供一个合理的培训机制,从而促进高校教师的综合发展,进而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晨 单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关守宁.改革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才智,2015(30).

[2]耿国彦,程向东.“问题———合作反思”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J].今日教育,2006(05).

[3]黄勇荣.基于问题的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J].继续教育,2008(12).

[4]徐娟.以中小学为基地:英国教师培训模式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7(01).

篇10

为充分发挥我市师范教育资源优势与作用,解决现实幼儿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坚持公开择优录用的原则,建立新形势下的学生学习竞争激励机制,从2010年开始,试行空编条件下有录用计划的县区政府和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签定录用合同,按照不低于录用计划三分之一的比例面向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应届毕业生择优录用的制度。录用采取学院推荐,县区考核录用的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严格教师资格条件,实行“双证”(毕业证和教师资格证)制度,公开择优录用。

县区补充幼儿园新师资要统筹考虑2012年全市各乡镇至少建设1所标准化幼儿园对教师的需求,有计划地补充和储备幼儿园新师资;补充小学教师时要充分考虑学科结构需求和录用教师能否扎根农村从教等因素。

二、加强在职师资培训提高,逐步建立教师进退机制

各县区要统筹规划在职教师岗位培训提高工作,按每年不低于在职教师5%的比例制定在职教师培训计划,统一组织到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接受培训。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切实履行在职教师培训职能,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力度。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小学、幼儿园要执行“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在职教师培训”的规定,保证教师教育经费。同时,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对教师实行竞争上岗,逐步建立教师上岗有进有退机制。

三、规范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切实提高培养质量

对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要坚持由经国家教育部评估通过的院校进行培养,我市统一由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归口培养。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师资需求预测,有计划地培养储备教师。要不断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内涵发展水平。同时,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突出小学、学前教师的培养特色,全面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