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2 17:2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路施工;绿色工程;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力推动了我国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使得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得以规模化的高速进步。但是,在公路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诸如社会、能源、经济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健康、高速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特别是施工阶段造成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明显。绿色施工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直接体现,包括了施工中的资源、能源环境的保护以及合理利用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1、绿色道路施工对资源、能源的保护要求
1.1土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
我国人均土地面积水平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3%,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保护土地资源,控制用地规模。绿色道路施工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利用土地,减少工程取土
这点要求在施工中对土方进行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移挖作填,严格对土石方的工程量进行控制,合理利用其它工程土方,尽量不占用农田,减少废方,最大限度的节约耕地面积。
(2)最大程度降低路基高度
在绿色道路工程施工中要秉承低路基设计理念,最大限度的做到填挖平衡,降低路基高度,减少占地面积。
(3)优化施工方法
优化施工方法,在施工组织设计之初就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节约资源,降低环境负载。非开挖施工方案是一种典型的绿色施工方法,在现代施工中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取地开挖的施工方法。
(4)减少施工临时用地
鉴于公路工程施工线性的特点,就带来了施工流动性较大、施工工作面狭窄、临时工程多等弊端,如果按照传统施工用地的方式就会造成大量的土地被占用,破坏了环境。绿色施工要求在施工中使用节地型临时工程的原则,采用节省地面用地面积的设计,紧凑的布置施工设备用房,立体化布置仓库等。
1.2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求做到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季时进行大量动土以及工程开挖造成不必要的水土流失;器材要设置结构合理的排水设施以及沉淀池,在工程结束后进行绿化还耕;最后是要采用节水型设备,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
1.3能源的节约
公路工程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在施工时做好对煤、液化气、天然气、电、以及汽油和柴油等能源的节约,能够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复合绿色道路施工的原则。做到能源的节约要求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节约型设备,研究节约型施工方案;其次是选择环保型能源很关键,环保型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综合成本较低,实用程度也比较不错。
2、绿色道路工程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施工阶段会不可避免的对环境带来影响,绿色工程的关键就是要在工程施工的阶段做好施工污染的防治,施工污染的防治包括了对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水污染等方面的防治。
(1)噪声污染的防治
施工机械作业是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选用环保型的施工机械,能够使噪声污染尽量减小到最低,因为环保型机械在噪声释放、机械振动、废弃排放以及机械的发动机上有一定的标准。此外也要参照国外先进的环保型机械技术以便为我所用;其次要做好机械的维护和保养,使机械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样不但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也能降低机械噪音。
(2)水污染的防治
在施工场地的选择上施工营地、拌合场以及混凝土构件预制场要远离河流和水源地,要设置生活污水以及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达标处理;其次要防止污水流入水体,沥青,化学用品以及油料等不宜堆放在水源地附近,严禁泥浆直排进入水体。
(3)大气污染的防治
合理选择拌合站以及堆料场的位置,要选择空旷地区,采取远离学校和居民区的对风处;防止沥青烟污染,改进加热工艺,对沥青加热封闭式加热;抑制物料扬尘飘洒,施工便道及时洒水,对物料进行篷布遮盖、表明潮湿以及定期洒水的处理。
(4)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对使用过后的固体废弃物等要分类处理,能够回收再利用的要及时进行收集,不但能够保护环境,也能提高使用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混合拌料的回收利用不仅限于沥青路面,对于混凝土路面也具有操作价值;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废弃土方以及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妥善的处理,不能轻易选择倒入河流或者是居民垃圾回收点。
3、总结
总的来看,绿色工程对施工的要求就是做到两点,首先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主导,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施工方案,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其次是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率、低耗能、环保型的施工。绿色工程的开展和实施,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值得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各个领域开展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朱敏,邹南昌.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的重点环节[A].第四届国际道路和机场路面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2
[2]陈雨人,张强.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低路堤方案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A].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5
[3]薛生高,徐增友,顾仲飞.榆靖高速公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A].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5
[4]曹兴松.公路建设与环境恢复、景观再造的研究探讨[A].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5
篇2
公路工程施工中环保问题的种类比较繁多,主要可以分为对地表的破坏、对河流以及地下水道的破坏、对空气的污染、噪声污染等几种情况。
1.1地表破坏
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面进行挖掘,这不仅对地表产生了破坏,改变了地表原貌,同时对地表植被也造成一定损坏,甚至破坏周围生态平衡,从而使地面暴露出来,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水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治理与解决,就很可能造成泥沙淤积,进一步污染水源。
1.2水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除了水土流失造成的水污染,还有材料堆积、工程燃料、废料等排放造成的水污染。
1.3空气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沥青、石灰、水泥等材料,材料在运输、搅拌、堆放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首先,在运输过程中材料会产生粉尘,对空气造成污染;其次,在路边堆放过多材料,会产生粉尘;此外,搅拌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等。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进行保护,会造成扬尘等污染问题。
1.4噪声污染
施工过程中,大型工具与机械的声音会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形成噪声污染。施工中的基料搅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污染。
2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管理措施
2.1公路工程施工前期的环保措施
在施工方案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环保措施与方案。首先应该增加工程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正确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然后对周围环境进行合理调查,收集环境情况资料,对施工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估,切实做好环保工作。
2.1.1合理规划施工范围,珍惜环境
施工方案的策划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也应该对自然环境、社会价值、交通功能等进行合理理解,综合考虑公路施工情况,合理的进行规划,促进环保管理。⑴对现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土地、水体等珍惜其价值,合理的设计、开发新的施工用地,保护现有的土地。⑵施工线路尽可能与城市规划相协调,最大限度促进周围环境的改变与更新。在利于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规划项目。在方便交通运输的基础上,合理地保持施工距离。⑶尽量不在敏感区域进行施工。例如,学校、自然保护区、军事基地、医院等地尽量不要进行施工。
2.1.2依据实际地理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⑴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采用低技术指标,使路线顺应地形,采用不同类型的曲线效果会更好。⑵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线使其顺应地形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防止出现大填大挖的情况。深挖的路段要考虑隧道这一方面,以保护森林植被及水土资源。
2.1.3重视水土资源,避免水土流失
⑴设计时保持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量和借土量。⑵根据地质设计好边坡防护,采用种植花草树木绿化护坡的方式。⑶合理设计沿线排水。⑷规范弃土,尽量在荒地和低产地取土,对取土坑要合理的利用,避免占用田地。
2.1.4注意保持自然水网体系及灌溉系统
⑴桥涵设计要避免河流水文、水流特征。⑵避免堵塞或破坏大型河沟。⑶对破坏的小型排灌系统加以调整恢复其作用,合理设计小桥涵的位置,优化排管体系。⑷精心设计自身排水系统,为防止路面排水冲击农田水利增加必要的设施。
2.1.5设计好道路沿线景观
⑴公路选线要与地形地貌相呼应,减少土石方量,避免破坏当地自然景观。⑵对路线空间造型要加以重视,其中包括平面线形、纵面线形、平纵组合线形及其它景观因素。⑶设计沿线绿化工作时尽量将原有植被进行填充修补,再加上种草植树的护坡方法。
2.2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
组织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对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与培训,增加所有人员的环保意识。公路工程施工前期准备的时候,对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以及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调查,并且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增加管理力度与监测力度。
2.2.1减少水土的流失
依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边坡坡度;对土石方施工中的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设置,便于对雨水进行及时疏导,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坡面造成的冲蚀;对坡面应该进行合理绿化,减少出现坡面被破坏的问题;对弃土借土的位置进行合理设置,对弃土的分离处理进行密切注意。
2.2.2降低噪音污染
禁止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噪声比较大的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对施工设备进行及时维护与保养;对施工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尽量降低施工给周围居民带来的干扰。
2.2.3防治大气污染
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选择时,应该采取一定遮挡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扬尘。运输过程中,避免材料散落造成污染。选用封闭性能比较好的运输设备对材料进行运输,施工过程中,在施工现场进行洒水,以便于减少扬尘问题。
2.2.4防止水污染
对施工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力度进行加强,禁止把污水直接流入河流中;把弃土弃石等放置到合理的位置,不可进行随便堆放。
3公路工程施工中环保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公路施工过程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协调配合,对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监控与管理,以便于更好的保护环境,所有施工人员都应该具备环保意识。建设单位应该大力开展环保监测工作;建设施工管理工程师应该协调、配合部门工作,严格做好环保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应该规范的、科学的开展环保监督管理工作。通过所有部门的协调配合,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周围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3.1建立环保监督机制
在建设施工单位各部门的配合下,建立相关的环保监督机构,并且在环保监督机构的管理下,开展一系列环保施工工作,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进行管理与改进,对施工现场的环保质量进行监督与管理。
3.2完善科学监督制度
实际施工过程中,环保管理机构应该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土质、水质、植被景观、空气质量等进行相关检测,一旦发现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通过各部门统一协调工作,努力在最短时间内进行补救,对于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检查,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给予一定的处罚。3.3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管理工作在整个环保管理监控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起到了很大作用,监督过程应该包括施工质量、合同签订、监督施工进度等各方面的内容,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保隐患进行排查,并且对周围住户与施工带来的不便进行协调,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沟通与管理。
4结语
篇3
在管线类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对城市的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等产生一定的不利环境影响,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施工噪声扰民等公众投诉问题出现,因此,此类工程的施工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应加强对此类工程施工期间的污染防治与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就属于环境敏感区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讨论雨水、污水管线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与控制措施、对策。
2管线工程施工工艺
城市管线工程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其施工工艺具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施工工艺会产生的不同的环境问题。一般情况,城市管线工程采用的施工工艺因管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管线施工工艺有大开挖施工、顶管施工、围堰施工三种方式。
2.1大开挖施工
大开挖施工是管线工程最常采取的施工工艺,投资较低,施工简易,适用范围较广。管道开挖施工流程如下:管道放样-基槽开挖—基础铺衬-基础夯实-管材运输-下管—接口连接-管道安装-砌筑检查井-闭水试验-沟槽回填-路面建设或表土恢复。
2.2顶管施工
顶管施工是较为特殊的施工工艺,因费用较高,一般用于一些特殊敏感管段或管线两侧施工范围太窄不便施工作业的管段,可以避开或大大减少对敏感区如密集居民点、敏感水域等的环境污染影响,同时地质条件要求管线上不存在大型障碍物等。顶管法与大开挖法和围堰法相比,具有环境污染较小、对沿线环境干扰小的优势,是一种环保型的施工工艺。顶管法施工原理:在管道的沿线按设计的方案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内设置坚固的后座,吊进油压千斤顶以及要顶进的钢管或混凝土管,接好照明,泥浆管,油管等管线,然后用油压千斤顶缓慢顶进,通过压浆系统使管节周围形成泥浆套,管道在泥浆套中滑行,在顶进的过程中通过激光经纬仪测量顶管的方向,边顶进边排土边调整,直至将污水管道顶至接收井内。施工工序:①工作井及接收井、检查井施工;②油压千斤顶吊放就位,轨道安装;③管节的选用、安装;④管道吊放前上好橡胶止水圈,将管节吊放在轨道上,安放环形顶铁,缓慢推进,让接头平顺对接;⑤接头对好后,继续开动液压千斤顶将管节顶进;⑥管节顶进;⑦泥土外运,泥屑由泥水系统随泥浆管排出,在泥浆池过滤土渣并及时外运;⑧管内动力及照明,管内动力主要用来掘进、纠偏、出土及顶进,常选择380V动力电源。由于管内环境潮湿,照明必须采用安全低压照明。常采用变压器为36V安全电压照明。
2.3围堰施工
围堰施工一般在管道穿越水域时采用,也是管线工程中经常出现的,大体与大开挖施工相同,主要不同就是围堰施工需先截留排水,修筑围堰。施工工序:采用修筑围堰(如木桩草袋围堰等)、配合井点降水;开挖采用反铲开挖、人工配合清底,并在基槽内设排水沟、集水坑抽水以确保基槽干燥,开挖完成后及时完成绝层、砼管座及管道敷设,管道敷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覆土。覆土完成后进行渠道修复。砌筑检查井与开槽埋管同期施工。
3城市管线工程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管线施工,各工序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污染,不同的施工工艺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城市管线施工产生的主要环境污染有:管线清表、基槽开挖,破坏表土,产生扬尘、施工机械和车辆尾气;基坑水,土石方在雨水冲刷下产生水土流水;基础铺衬、基础夯实等产生扬尘、噪声等环境污染;管道安装、砌筑检查井、闭水试验、沟槽回填等会产生管道闭水试验废水、扬尘、噪声等环境污染;管线施工过程还可能产生环境脏乱等景观影响,管道焊接、检查井结构施工钢筋焊接等产生电弧光污染;对管段区域及周边的文物、居民点拆迁、基础设施的破坏、居民出行等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此外,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也可能污染周边环境。
3.1大气污染
管线工程基础开挖、基础处理、回填等土方工程,以及各材料的运输需要大量的工程车辆和机械,会产生扬尘污染,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等会产生燃烧尾气等大气污染。土方开挖、堆存产生的灰尘和车辆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导致区域空气中的TSP浓度增加,空气质量下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环境。管线工程施工的工程车辆和机械,大部分都是内燃机动力,且由于维护差等原因,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大,主要有CO、NOx、HC(碳氢化合物)、Pb、Hg、IP等和烟雾,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甚至形成一条污染带,对沿线居民的影响较大。其中CO、NOx、HC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CO是无色、无味、有毒,人吸入过多CO后,阻碍血液吸收和输送氧而引起头痛、头晕症状。NOx是NO、NO等氮氧化物的总称。NOx和HC均会刺激人的视觉和呼吸系统,引起睫膜炎、角膜炎,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和肺气肿。NOx和HC在一定的地理、温度和气象条件下,经强烈阳光照射时,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以臭氧、醛类、过氧化产物为主要成分的光化学烟雾,这种二次污染物对环境具有更大的危害。另外,管道、钢筋和钢构件焊接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有害气体,焊接废气含有一定的有机废气,如二甲苯等有毒气体,对居民身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2水污染
管槽开挖过程产生的基坑水,管道试压产生废水,这些废水含有SS和少量的石油类,这些废水若直接排放可能对周边排水渠道等水域造成一定的泥沙淤积等,随意乱排会产生水土流失、沟渠(河道)阻塞以及一定的景观破坏等环境问题。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一般依托沿线的公共基础设施或居民的基础设施,影响很小。但若随意排放,也会影响周边的生活环境和环境卫生条件。
3.3噪声污染
管线施工全过程都会产生噪声,主要噪声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噪声设备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水泵、夯土机、砼搅拌机、运输车辆等。噪声会损伤人的听力,影响工作和休息,降低劳动生产率。施工机具的工作噪音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车辆,故应注意保养设备、合理操作,使机械的工作噪音维持最低水平。震动污染来源于机械作业,如钻孔桩、预制桩、大型构件装卸和吊装安装等产生的震动。震动对房屋结构的安全和耐抗性及精密仪器的使用造成影响,同时给人的心理造成压力。
3.4固体废物
管线开挖首先是清表,将放线范围内各种杂物清除,产生固体废物。开挖的表土临时堆存日后用于覆土。基槽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可作为建筑垃圾用于其它建筑工程的填方或铺路等。施工过程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需分类堆存合理利用,若处置不当,会产生水土流水、二次扬尘的环境污染,同时也影响景观。另外,管线范围内拆除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和顶管施工工序过程或钻孔桩产生的废泥浆和钻渣,这些废物必须严格处理,否则会严重影响到市政设施,如下水道的安全畅通使用。比如顶管施工产生的泥浆含有石油类等污染物,必须严格安全处置。
3.5生态环境
管线施工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场和管线范围内植被的破坏,以及开挖的土石方等在水保措施不当时因雨水等冲刷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泥沙淤塞沟渠、河道等。管线建设离不开土石方作业,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有以下几点:①破坏地面植被和原有地貌,导致地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②弃土、弃渣不采取适当措施妥善处理,而随意倾倒,加剧了水土流失。③施工中使用的临时便道以及建筑材料,若不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遇到暴雨或大风都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
3.6出行
管线施工尤其是与公路建设配套的管线施工,其施工会对管线两侧的居民的出行产生阻隔,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3.7其它
3.7.1光污染
夜间施工设备发出的强光和施工现场、生活区域的照明设施以及管道、钢筋焊接时产生的电弧光,影响人们的休息,扰乱人的生物钟节律。
3.7.2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管线建设中有时遇电缆、通信、供水、供气等设施,会给居民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造成影响。施工过程中破坏到水利设施,妨碍农田灌溉等。
3.7.3对地下文物的影响
管线建设如遇地下文物,应首先及时向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部门报告,妥善处理。施工过程可能因施工机械挖掘对文物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事故破损等。
3.7.4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景观环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管线施工产生的空气、水源、噪声等污染会对景观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有时因线形走向需要拆除某些景观,产生新的景观影响。
4城市管线工程施工污染防治技术措施
针对城市管线施工过程,对各环境要素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从选线、施工工艺、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策以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主管单位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意见。
4.1合理选线
管线工程对环境保护的首要工作就是合理地选择管线,选择环境最优的管线方案和设计方案。从环境保护、投资概算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管线方案、管线设计等的比选。
(1)管线方案的比较和优化。考虑拟建管线周围的环境敏感性,对管线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选择周围环境敏感性最小或是经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优的路线方案。
(2)管线设计与环境保护。合理选择管材,经济环保,提高管材焊接质量等,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管道破损等泄露事故发生。
4.2合理选择施工工艺
合理地选择施工工艺,可以大大的降低施工过程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河流、山体等);敏感目标(自然保护区、居民区、学校、饮用水源等);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概算等。管段施工工艺选择应结合实际施工条件综合考虑。比如,水域管段通常采用围堰施工或顶管施工法;遇居民密集区、饮用水源等特殊敏感区,优先选用顶管施工,可以大大避开对敏感目标的影响;一般非敏感管段采用较为经济性的开挖施工即可。因此,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既可节省投资,又可做到环保可行。
4.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4.3.1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①对于管网沿线基础开挖、基础夯实、车辆运输产生的粉尘,应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②结构物的拆除、路基的填筑和粉状材料的装卸均应采取降尘、防尘措施以减少扬尘。降尘的措施主要是:洒水降尘、覆盖易引起扬尘的部位、加强保洁工作等。③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环保工作,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④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减少扬尘产生量。施工垃圾及时清运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⑤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⑥工程余方应当在及时清运,不能按时完成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工地内临时堆放并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不得在施工工地外堆放土石方。⑦土石方等运输路线应尽量避开学校、居民区、企事业单位,选在其下风向。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等大气污染物的作业环节应选择合适的风向。
4.3.2施工机械、车辆尾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确保其处于正常稳定、良好的运转状态,以减少其尾气排放量。对于必须采用内燃机动力的工程机械,应要求使用工作状态良好的设备,减少排放总量。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工程机械进行改良。②对于以汽油机为动力的设备,采用汽油喷射系统代替化油器系统,可使CO、HC的排放降低到原来的10%左右。③通过在排气管中安装贵金属铂、钯、铑催化剂,可降低CO、HC污染物排放1%~20%,NO排放降低5%。④在有条件安装配电设备的地方,尽量选用电力驱动,用电动机替代内燃机,将大大减少废气排放量和噪音。
4.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口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2)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上22:00点到次日早晨6:00点之间应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与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告示求得群众谅解。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合理布置噪声设备。将料场、拌和站设在远离学校、居民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尽量采用噪声较小的施工机械、设备。
(3)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4)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即在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常用的消声器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穿微孔板消声器等。具体应用应根据所需消声量、噪声源、频率特性和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及空气动力特性等因素而定。
(5)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采取吸声、隔声、隔振和阻尼等声学处理的方法来降低噪声。吸声是利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渣棉、毛毡、泡沫塑料、吸声砖、木丝板、干蔗板等和吸声结构,如穿孔共振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吸收通过的声音,减少室内噪声的反射来降低噪声。隔声是把原发声的物体、场所用隔声材料,如砖、钢筋、混凝土、钢板、厚木板、矿棉被等,封闭起来与周围隔绝。常用的隔声结构有隔声间、隔声机罩、隔声屏等,有单层隔声和双层隔声。隔振就是防止振动能量从振源传递出去,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绝等。常用的材料有软木、矿渣棉、玻璃纤维等。阻尼就是用内摩擦损耗大的一些材料来消耗金属板的振动能量并变成热能散失掉从而抑制金属板的弯曲振动,使常用的阻尼材料有沥青、软橡胶和其辐射噪声大幅度地消减、他高分子涂料等。
(6)施工设备和机具不产生噪音是不现实的。力争减少噪音源、噪音量、降低危害程度是可以达到的。对内燃机露出部分安装有效的隔音罩,对已安装隔音罩的机械,改变动力设备的安装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可降低噪音5dB的数量,这对于靠近居民住宅的地方是有效的。同时应安装低噪音的消音器。降低排气噪音,可以用电动机替代内燃机的设备,应采用电动机。为了降低机械操作上产生的噪音,采用低噪音的施工方法,例如在钻孔桩的施工中,钢护筒的打入可采用大型电动千斤顶压入而不采用振动锤打入;钻孔工作采用孔底动力头、潜孔钻或潜孔锤;对于预制桩,采用静压沉桩法而不用柴油锤打入法等;砼浇筑铺设时尽量利用白天,避开夜间施工。混凝土运拌车等待进场作业时,场地应设在远离居民稠密的地方,混凝土泵的位置应尽量远离居民区或采用隔音板、设置围墙等措施。防震的措施一是减少震动的产生;二是开挖临时性的防震沟。一般挖设1m深度的防震沟可减少0.27g的加速度,效果是比较好的。
4.5水污染防治措施
(1)禁止将施工废水直接排入水渠或河道。基坑水、管道闭水试验废水、运输车辆冲洗水须经沉淀处理后排放;施工机械、车辆等维修应在专门的维修点进行,产生的污水入维修点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
(2)施工生活污水须经处理后方可排放或农用等。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可采用水冲式厕所、蹲坑上加盖,并有防蝇、灭蝇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化学药品、外加剂等要妥善保管,库内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3)以防污染城市环境,对于施工生产废水应汇于集水池,可充分用于消解石灰,混凝土构件养生和稳定粒料的拌合工程等。对于顶管过程或钻孔桩产生的废泥浆,应采用泥浆净化设备进行处理,处理后的钻渣和泥土应运至填埋场处理,废水可经下水道排出,废泥浆严禁不经处理就排入下水道等水体,这会对城市排水系统或其它水域造成一定的破坏。
(4)施工垃圾、渣土等不得撒入水域。
4.6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管道施工过程中的清表物及时清运,妥善处置;弃渣、土石余方充分综合利用,用于其它工程填方;注意临时堆放场的选择,采取遮盖等防尘、防雨措施,以减少扬尘、水土流失。
(2)施工营地布设垃圾桶,施工生活垃圾装入垃圾桶,及时清运。
(3)施工过程产生的其它固体废物应安全妥善处置,如废泥浆应及时清运至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置。
4.7生态环境污染防治
(1)管线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主要是管线施工时挖、填土石方造成的局部水土流失及自然生态破坏,施工扬尘及施工机械、车辆尾气污染,机械噪声污染等,因此要采取系统的环保措施控制管线施工期的环境污染。
(2)管道基槽施工中,两侧应修雨水导流槽,将冲刷的泥水引至沉淀池,既可防止大规模水土流失,又可净化水源。另外应做好基槽基坑水的抽排工作。
(3)管槽开挖产生的弃方,应加强临时堆存的防水土流失等措施。开挖的地表熟土或腐植土挖出堆放一边,在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回填,弃土尽可能都利用起来造地等。对弃土、弃渣要按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或合理利用,例如填筑路堤、加固河堤等。
(4)落实水保工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施工红线的位置、范围,在开挖土石方时尽量减少对地面植被的破坏,对因开挖而造成的地表要进行植物防护或石砌防护,并对受扰动的地面逐步恢复其植被。
(5)保护耕地。选线时尽量避免占用大量耕地;选择取土坑和弃土、弃渣堆放地点时,尽量不占用耕地;施工驻地、料场等地点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复耕。
4.8出行、光污染等
4.8.1出行
采取分段施工方法,保证居民的日常生活秩序。选线时要尽量绕避城镇居民区和较大的村落,特别是学校和其生源主要所在地:留有一定的通道方便居民的出行。
4.8.2光污染
管道焊接、钢筋焊接等产生的强光对人的眼睛伤害极大,在施工组织计划时应将钢筋加工场地设置在距居民和工地生活区较远的地方,若没有条件,应设置遮光围墙,必须在现场焊接的钢筋,在规范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套筒连接。施工机具的灯光及照明设施在晚上会造成强烈的光污染,应尽量减少在夜间的施工。
4.8.3基础设施
尽量避绕重要的基础设施,对需要拆除的基础设施,原则上采取“先通后拆”的原则,以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企事业单位正常的生产、工作。
4.8.4保护景观环境
选线时绕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路线应与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调,并且合理保护和利用;必须穿越时,应考虑选取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在施工中发现文物时要及时与相关文物部门联系,保护文物。
4.9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4.9.1环境责任
有效的现场环境管理可以带来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的制度以及相关的建设合同也要求企业必须重视环境管理工作。中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措施。首先,中国已经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制度,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另外,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目前已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其中有四部环保的专门法,其中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9部相关的资源法、30多项环保行政法规、600多项地方性法规以及264项国家环境标准。当然这些法律、法规、标准并不完全都针对施工现场活动,但是都与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有着直接与间接的联系,搞好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是法律所赋予的责任。从另一方面来看,正因为存在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与规范,施工企业更需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系统的管理,才能保证不触犯国家的法律,保证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4.9.2现场环境管理
有效的现场环境管理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其中包括现场的总包、分包,承包商场外总部机构以及与项目有关的设计单位、业主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现场经理或项目经理可以主要针对现场主要的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及监督检查三个方面来做好现场环境管理。明确与所管理现场有关的环境问题;通过熟悉与现场环境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完成上述两方面的工作。此外,现场经理还可以利用过去现场环境管理的经验,必要时可以咨询专家来实施这两工作。可以征询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的意见,明确现场管理所可能面临的环境管理问题。将收集的相关资料整理成现场管理的专项环境管理文件便于分发、查阅和指导。
4.9.3制定相应的施工环境监测计划,委托专人负责环境
监理工作,加强施工现场日常环境管理和监测、纪录。
5结语
篇4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施工;环境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污染问题逐渐严重,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和施工会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技术和措施,以环境保护为原则,追求更为高效、绿色的工程施工管理,坚持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确保施工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兼容。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特性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主要是针对城市内的道路桥梁、排水以及园林绿化等多方面的基础性建设项目。市政道路工程具有城市面貌的改善目的,能够促使城市生产建设发展,并提升居民的生活体验和出行便捷性。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是为了群众服务而建设的,是政府主导工程施工。相比其他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周期相对较短,涉及的管理范围以及施工内容较为广泛,并且施工环节较多,需要考虑的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会在区域内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影响区域内居民的健康,因此,需要提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管理,重视绿色施工的实施,完成环境保护的措施应用。
2完成市政道路工程中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意义
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是将绿色生产科学合理地布置到道路施工中。通过绿色施工技术,促使市政道路施工保持先进的施工建设理念,并且规划施工中的重点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情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完成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能够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并能够减少道路施工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在道路施工中的大型器械应用、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方面,能够通过绿色施工技术和理念,调整施工现场情况,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编制施工技术操作,科学有效地减少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危害和破坏,实现具有积极意义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随着低碳环保理念逐步深入到城市建设概念中,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就是对环保理念的深化和实现,同时也是对于城市的环境保障。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
3.1扬尘问题
随着施工的进程,建设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加上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为露天进行,风力的影响会造成建筑施工附近区域的严重扬尘问题。除此以外,车辆的建筑材料运送、施工现场的材料搬运和加工,混凝土的搅拌以及土方填筑、挖掘等过程都会造成严重的扬尘污染。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扬尘控制,对于施工人员的健康和施工区域周边的居民来说都是严重的污染隐患。
3.2噪声问题
噪声问题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加工生产环节都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同时为了缓解建设工期紧张的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会全天不间断地施工。机械设备的轰鸣声以及车辆行驶的声音,造成了周围严重的噪声污染。
3.3水污染问题
工业生产建设会产生大量废水,而这些废水的排出,是主要的建设处理手段,一般不会进行二次处理措施。如果这些污染废水直接排放到周围水源,会严重影响周围水源的水质,造成水源破坏。3.4建筑垃圾问题建筑垃圾和正常的生活垃圾不可混放,在清运过程中,需要单独处理。然而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的进程较快,造成了清运不及时,大量建筑垃圾堆积,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同时,在施工结束后未进行最后的垃圾清运处理工作,可能进一步的影响城市环境,给附近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4.1针对环境影响问题的保护措施
4.1.1扬尘保护措施首先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所导致的扬尘污染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建立完善的洒水防尘机制,尤其是在大风天气、干旱天气进行洒水处理,确保施工环境内的湿度适宜,能够降低扬尘污染问题。同时采取施工滤网,进行现场地面的覆盖。通过滤网阻绝地面扬尘。重视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密封性,在材料加工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防护隔绝,确保形成安全运输,密闭加工,减少对周围区域的扬尘污染。也可以通过化学抑尘等创新保护措施,实现施工现场的抑尘管理。
4.1.2噪声保护措施加强工程内部对于噪声污染的管控,尽可能采取密闭施工方式,以及分段施工方式,进行噪声的分散和控制。并对施工时间进行严格管控,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作息,严格按照国家施工时间规定进行施工安排。选用先进技术中噪音较小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完成相应的养护工作,降低机械设备异常产生的噪声。通过维护机械设备降低噪声强度。同时在制造厂内完成设备预制,提前完工再运送至施工区域,降低施工区域内的制造过程噪声。
4.1.3水污染保护措施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污水,避免直接排放至区域内的水源。要根据实际情况,购置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完成污水净化。对于实行净化后达到排放标准或可以二次应用的标准的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降低资源浪费。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区域内的地下水源保护,避免污水直接排放进入。
4.1.4建筑垃圾问题的保护措施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首先要完成废弃物的分类,明确建筑垃圾的类型。详细划分其中存在的化学垃圾、有害垃圾,以及部分生活垃圾,依序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同时对于其中可以二次利用回收的垃圾,要进行能源化处理,防止资源浪费。要建立完善的清运制度,执行相应的清运要求,不可随意填埋、随意堆放。对施工场地附近的垃圾站进行及时的清运处理,同时规定垃圾堆放的位置和分类要求,快速完成清运和处理工作,避免长时间大量的垃圾堆放。
4.2绿色施工措施
4.2.1选择合适的绿色施工环保材料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选择绿色的环保材料,能够进一步从施工技术角度出发,提升建筑质量的同时,保证符合环保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绿色施工环保材料过程中,要确保材料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的优质特性,同时要确保材料能够减少施工环节,节约施工能源,避免产生施工的环境污染问题。采购环保材料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环保性能的检测,并且要采用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合理并布置材料的使用范围,确保材料能够展现最大的性能优势,同时不产生过度的资源浪费。
4.2.2科学组织施工,提升施工效率通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科学组织,提升施工效率,能进一步完善施工过程中的绿色管理,并减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干扰。组织施工的内容和方式需要进行优化和提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工期,要考虑周边市民的出行及生活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程和施工工序,规划施工分段,调整施工流程。二是要根据施工进程的安排,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安排设备的进场时间、离场时间、施工时间,并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护理,实现机械效能的最大化。三是将人工、机械、材料、技术方法和环境保护充分结合在一起,通过综合的考虑,完成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四是考虑到建设道路的线路及走向,要符合设计方案,完善施工规划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绿色植物。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扰民 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为改善我区的声环境质量,减轻建筑施工对百姓的干扰,对建筑施工噪声要建立起有针对性的执法工作机制,保持对建筑工地的持续监管,依法行政,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沈阳市和平区位于城区市中心地带,楼宇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各大地产开发商云集。由于城市整体规划,“金廊”工程的建设和长白地区新城区的开发,使得辖区内的建筑工地较为集中。现根据工作实际,就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执法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一、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1、昼夜建筑施工噪声扰民问题
建筑施工在6:00―22:00期间施工本属正常,但因建筑工地作业面积小,距离居民区较近,引起附近居民上访,这一类性质的环境应考虑建筑施工厂界限值与区城环境噪声标准,对施工单位加以限制。
2、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扰民问题
不在6:00―22:00期间的建筑施工噪声引起百姓强烈不满,导致上访量过大,居民与施工方发生冲突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的产生问题有二:一是属于建筑工艺要求,必需连续作业不能停工,但需环保部门审批允许在连续浇注时期为期较短的夜间施工;二是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施工方擅自进行夜间施工。这两种夜间施工对影响百姓来讲实质是一样,经审批建设项目的有一定时期限制,后者有不确定性。
3、夜间施工的客观主要原因
通过日常执法过程中我们发现,辖区内的施工单位有30%没有开工许可证,因赶工期未经许可陆续开工,一边开工,一边补办手续。其它夜间施工单位没有夜间施工许可的,也占80%以上。过去,由于居民的环境权益不明显,对干扰自己生活的污染问题反映的不是很强烈,而现在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噪声扰民问题成为环境热线投诉的一大热点,特别是进入夏季,这方面的投诉明显上升。据我局科统计,噪声扰民占全年总量的60%左右,全年达到600余件,600余件中大部分是建筑施工噪声与三产噪声。施工单位在面临着巨大的环境管理压力,进行夜间施工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⑴甲方要求乙方工期时限
建设单位(甲方)在与施工方(乙方)签定合同时,要求施工方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工期,一般时间较短,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在合同期内保质(监理)保量(工期)完成任务,采取了增加工时来完成。
⑵限道限时运输
交通、环卫等部门对施工单位的道路限制与时间限制是施工方延时施工的又一个原因。白天有的道路是不允许罐车进主要市区的,只好改在夜间运送混凝土。
⑶北方气候原因
由于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我市建筑工地最好的施工季节是每年的5-10月份,共5个月150天左右,除大风、扬尘、雨天外所剩最佳施工时间实在有限。
⑷建筑工期要求
遇有特殊工期如混凝土连续浇注阶段是不能停工的,停工将导致混凝土凝固,第二天再接着浇注,混凝土之间将“分层”导致建筑质量下降。
4、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主观原因
一是施工方环境意识淡,只考虑自己的工期,不管周围百姓;二是相关部门把关不严,特别是建筑部门的主管单位,要求各施工单位不严,造成没办手续、没有向当地居民、公示情况下开工;三是环保部门虽有在审批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控制噪声污染,但一般情况下办手续的单位是甲方,而产生污染的是乙方,甲方对乙方不作太多的要求,如是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甲方才出面交涉;四是遮挡不够也是给环境带来强噪声的一个原因。施工方不规范作业,对楼群不做遮挡,强发声设备随意安放也将对环境带来污染。
二、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控
环保审批部门在建设项目的审批过程中一定要严把审批关,与建设单位签定除工期需要夜间施工之外的不在夜间施工的承诺书,具体提出建筑工地夜间施工作业审批和监督管理要求:凡涉及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捣等必须延续到夜间作业的,根据夜间施工审批原则:应提早开工时间,压缩夜间施工时间,审批部门尽可能在审批夜间施工时做到以小时为单位;夜间时段内不允许新开桩基;凡影响同一噪声敏感点的多家工地申报夜间作业时,应协调在同一夜间时间段作业;同一工地不同施工队必须统一申请夜间作业时间,避免轮番夜间作业不间断扰民。施工单位申请夜间施工时应提供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根据情况设立隔声屏障等降噪措施,将高噪声设备与噪声敏感区隔开;合理设置高噪声施工操作位置,使其远离噪声敏感区;同时环保部门应主动与所在地的交巡警、渣土、建筑业管理等部门建立夜间施工管理协调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以便及时解决因施工造成的矛盾。交通部门在对夜间运混凝土限路的同时要通知环保部门限路详情,以便环保部门掌握各条道路的限路状况。
建立诚信制度体系,对多次不接受当地环保部门警告,甚至无视环保部门处罚的,有关建设部门每年对施工单位资质评定过程中环保部门要有发言权,对诚信记录不良者建议对其资质进行降级。另一项就是暂停企业所有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验收,并通知银行,让银行停止该企业所有银行信贷业务。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要求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绿化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建设单位办理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后,取得开工许可证,施工单位进入施工现场的同时,要向环保部门交纳可能违反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夜间强行施工的保证金。建立“保证金”制度后,可根据交款方的诚信记录与违法情节,扣除适当比例。对施工方要清除当地市场,不允许其再在本地区建筑施工作业。交通警察应及时制止夜间罐车驶入施工现场(特殊工期除外)。
为了能更好制约夜间施工问题,应该从源头解决。我们应该让混凝土提供商停止夜间供应混凝土。工地夜间噪声的主要来源就是在浇灌混凝土时振捣棒和罐车发生的声音。如果夜间停止供应混凝土,建设单位自然不能作业。
三、建筑施工噪声的日常监察及管理
环保部门依法加强建筑工地的监管力度,对于夜间施工单位经多次告诫仍不能整改,环保部门行政处罚要执行处罚上限。在对屡教不改的施工单位除清除当地房地产市场外,要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实行公众参与制度,群众监督,发现违法企业要及时上报到有关部门,全面加强夜间建设施工管理,严防超时施工噪声扰民。一是下发通知加强管理。向建筑施工单位下达加强内部管理,严防超时施工噪声扰民的通知,强调加强内部管理,严防超时施工噪声扰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噪声扰民的危害性,从源头上制止噪声扰民。二是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建立专项整治施工现场监督值班制度,对辖区内施工单位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坚持24小时在岗在位;坚持监督投诉电话24小时开通;坚持做好记录,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坚持文明执法。三是严格查处机制。及时受理居民群众的投诉,接到投诉24小时内进行查处,并将结果反馈给投诉人。防止有些施工单位钻政策空隙,明明可以早结束夜间施工的,以为只要拿到夜间施工许可证就可以整夜连续施工,而不顾工艺上是否需要,环保部门一旦进行夜间审批一定要跟踪审批时限,防止超时限施工现象发生。
四、建筑工地的排污费征收
城市建筑工地基本上有四个阶段: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不同的施工阶段有着不同的场界噪声限值――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有详细的规定,我们在排污核定时需注意执行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64号)规定:“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应当在项目试生产前3个月内办理排污申报手续。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前办理排污申报手续”。根据上述规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原则,在建设项目建设期间,施工单位作为直接的责任者,应当依法履行排污申报和缴纳排污费的义务。而这四个阶段(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的施工通常不是由同一个施工单位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及时了解辖区内的建筑工地开工情况。如建设单位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限期补办,逾期不补办的,及时处罚。建设单位办理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后,取得开工许可证方可开工,但往往施工单位并不按照环保法律法规及时申报。如果我们不及时的掌握情况,就会造成工期短的施工单位完工撤出(如土石方),排污费追缴困难。所以我们在依法征收建筑工地排污费时,如果做到“五及时”,即及时申报、及时核定、及时催缴、及时处罚、及时执行,建筑工地排污费的征收工作将很容易开展。
在解决建筑工地的监察管理、噪声扰民、排污费征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提高了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对环境保护、创和谐社会的认识,同时也规范了环境监察人员的执法程序,提高了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近年来使我区的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程曹轶,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策略,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8):151-152。
[2]梁殿军,推行“3×6+1”执法模式适应新形势环境监察需要,环境保护,2010,(13):28-29.
[3]张艳桥,对推进“3×6+1”环境执法创新工作的探讨,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1):35-36.
篇6
关键词: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绿色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绿色施工概念及发展现状
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施工阶段是我们应更加重视的一个阶段。施工阶段既是规划、设计的实现过程, 又是大规模改变自然生态环境、消耗自然资源的过程, 因此, 对这一过程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 提倡以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为基本宗旨的清洁生产, 对于推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广绿色建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 绿色施工可以定义为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 以环保优先为原则, 追求高效、低耗、环保, 统筹兼顾, 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绿色施工的状况并不能令人满意, 口头赞同多、实际行动少。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和绿色住区的渴望和追求, 我国政府在绿色施工方面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2003 年11 月, 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负责起草的《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已由北京奥组委领导批准, 并向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奥运场馆建设指挥部等相关部门印发。北京市建委为控制和减少施工扬尘, 进一步加大治理大气污染力度, 从2004 年起,北京建筑工地将全面推行绿色施工, 由此可见, 在建设领域已经掀起一股绿色施工的热潮。
二、绿色施工实施途径
1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负责起草的《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由总则、绿色施工管理、绿色施工技术以及附则四个部分组成, 共33 条。其中“绿色施工管理”共14 条, 主要规定了建设单位( 业主) 和施工单位的责任, 现场环境管理的人员、制度与资金保障, 单位资质与内业资料, 生产工序的控制要求、噪音控制程序、夜间施工控制程序, 有关单位的培训、宣传、教育方面的要求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内容。在“绿色施工技术“”的13条规定中囊括了施工工艺选择、工地围栏、防尘措施、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控制、垃圾回收处理等方面的补充要求, 并强调了指南规定与其他施工管理的各级法律法规的目标的一致性、范围的互补性和部分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建设主管部门应根据《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的实施情况, 制定出建筑行业统一的绿色施工标准, 加强政策引导, 使建筑业绿色施工有法可依, 有规可循。
2 建筑企业积极参与IS014000 认证
IS014000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IS09000 之后推出的第二个管理性系列标准。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是ISOI4000 的基本思想。ISO14000 认证体系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绿色通行证, 是发达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壁垒, 取得该认证, 即意味着企业的绿色管理质量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我国建筑企业对施工过程中环境的控制应提高重视, 积极参与ISOI4000 环境管理标准认证。已获认证的企业普遍反映: 通过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 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减少物耗、能耗, 降低了生产成本, 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提高了全员的环境意识, 减少了环境污染, 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使企业提高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因此, 建筑企业应积极参与ISO14000 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3 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噪声控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 为了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工程在距居民区200 米的区域内不允许在21 时至次日上午6 时内施工。采用低噪声机械, 并应保持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正常使用。对夜间一定要施工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同时也可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环境质量。
2)尽量减少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在市政给排水管网、供暖管网、煤气管道或通信电缆等工程施工中。工程不可避免地会与一些道路交叉或毗邻, 有时道路被横断, 有时沿路开挖。项目建设者在制订工程实施计划时, 应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 对于交通比较繁忙的道路要设计临时便道。并要求做到施工分段进行,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开挖、布设管线、回填土方和路面恢复工作。
3)尽量减少扬尘。《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防治废气、烟尘和恶臭污染等有了明确的要求。在工程施工中, 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议施工中遇到晴好起风的天气。在弃土表面洒上一些水, 以防止扬尘。
4)施工现场废物处理。施工期间将产生许多弃土, 这些弃土在运输、处置过程中都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分散于各个建设工地的弃土处置要与公路有关部门联系, 尽量避免在运车高蜂时运输弃土和建筑垃圾。另外还应与运输部门共同做好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按规定路线运输。按规定地点处置弃土和建筑垃圾,并不定期地检查执行情况。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与地方环保、卫生部门联系,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最好能够实施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 重复利用。
4 推广绿色施工新技术
施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往往能够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创造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例如: 采用逆作法施工高层深基坑; 在桩基础工程中改锤击法施工为静压法施工, 推行混凝土灌注桩等低噪音施工方法;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采用大模板、滑模等新型模板以及新型墙体安装技术等。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 必然成为保证建筑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场地整洁、卫生,施工组织科学,施工程序合理的一种施工活动。文明施工的基本条件包括:有整套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大小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放整齐,施工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排水设施得当,水电线路整齐,机具设备状况良好,使用合理,施工作业符合消防和安全要求。文明施工是展示企业形象的最佳平台,代表着企业的社会形象。文明施工是良好企业文化的展现。施工中的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文明程度,它能让用户直观地对一个企业产生深刻认识。所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在安全、质量方面狠下功夫,同时也要在文明施工方面有所建树,以文明施工促进施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文明施工从改变观念、提高素质做起。由于行业性质决定了我们必将和千千万万用户打交道,这也对我们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在的形象要保持,但更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技术能力、服务手段,严格按照创建文明工地的相关要求和内容做好文明工地创建工作,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得到用户的信任。
四、文明施工措施
1 提前规划是创建文明工地的前提
完善超前的规划,包括合理的施工现场布置,如横幅的悬挂如何更加醒目,便桥的搭设如何更方便用户的出行,材料的堆放如何更加规范有序,工程进度安排如何才能达到更佳的效果,诸如此类问题,在施工进点前,工程管理人员在心中要有一定的规划和轮廓,只有这样才能为创建文明工地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创建文明工地的保证
施工现场的一切工作,离不开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健全的制度应该是明确的部门和人员组成的,责任必须分清,同时,为了避免工作中出现死角、遗漏,制度又应该是覆盖面广而能高效运转的,这就必须不断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大家都能够胜任各自的分工,及时发现问题,按文明工地标准的要求予以贯彻实施。
3 提高主动参与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创建文明工地的关键
提高创建文明工地意识在全体施工人员中的推广,是最终创建文明工地的一个要求,为此,我们把文明工地创建的好坏,同工程所在分公司的经济效益挂钩,同时把每个人在创建文明工地过程中的工作表现上升到企业树形象、创品牌的高度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创优过程中,既为广大作业人员创建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改变了他们旧有的一些不自觉思想,为今后的文明施工水平上台阶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五、结语
我们应该认真探讨和实施,在不断的实践基础上积极总结经验,始终遵循“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这一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从自身做起、处处从细节做起,共同为用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就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公司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和菊,陈代兴.建筑安全管理的系统定义与评价.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5 年.第S2 期.
[2]方东平,张剑,黄吉欣.建筑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手段.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01 期.
篇7
关键词:地下洞室;环境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一、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项目部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以体系职能与职责划分文件为依据各负其责,来完成环保与水土保持目标。
二.环境保护控制
1、环境因素识别
项目部组织相关部门依据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水体污染、气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土壤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和浪费六个方面对施工作业类别、施工作业现场区域、每个施工作业现场所涉及的活动进行识别,按照各区域的作业活动和类别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形成环境因素清单。
2、重要环境因素识别
在开工前;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时;涉及到新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建设单位或其他相关方有特殊要求时,可适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因素清单中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评价时应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环境影响的规模、严重程度、发生的概率、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等。
3、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
工程项目对本单位的环境因素实施控制,对施工项目实施监控,确保施工作业现场的环境因素得到有效管制,减少环境影响。针对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制定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方案,规定控制方法及监测要求,明确运行标准。结合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或单项施工措施中明确对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制定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及与其相关联系的运行和活动的控制方案,必要时制定专项控制文件。
4、应急准备
项目部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关部门依据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结果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编制潜在重大环境破坏事件应急预案指导书。项目部应备有能够满足应急预案要求的人员、设备、设施及器材,并经常检查、检验,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对与应急预案密切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项目部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练,建立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渠道。
5、应急响应
当发现重大环境破坏事件隐患、苗头或发生环境破坏事件时,发现人员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并迅速将此信息传递给项目部。项目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设备、设施及器材,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同时逐级上报。若事态不能有效控制,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立即向当地有关部门、本部求援,必要时疏散人员。
三.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对厂区施工道路的要求,道路两侧要挖排水沟,保证雨天排水畅通;生活区和施工道路、配备专用洒水车,夏季和干燥天气对生活区和施工道路进行及时洒水,做到“雨天不积水,晴天不起尘”。
对施工机械、车辆尽量选择低噪音的设备和采用新的降噪声净化尾气排放工艺以减少废气造成污染。
混凝土拌和系统使用的粉煤灰、水泥等材料,尽量使用袋装,防止粉尘四处飞扬污染环境,使用散装粉煤灰,水泥利用皮带机、风管输送时,必须保证除尘设施的完好。对管接头,散装水泥罐口,加密封圈和用帆布等材料围起来,绑扎牢固防止各类粉尘飞溅。明挖放炮作业时,采用水封爆破法、对渣堆喷水等办法,控制烟、粉、灰尘的飞扬对大气造成污染。
对易引起粉尘的细料、散料进行遮盖,运输时用帆布、雨布等覆盖材料进行遮盖,防止粉尘飞扬。
地下洞室通风要通畅,人员、设备要有足够空气通风量,并时时监测地下洞室空气中有害气体情况,保证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在最高允许标准以内。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本工程施工强度大、需要施工机械多的特点,现场施工中拟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控制,以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1)施工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对噪声大,冲击性强并伴有强烈振动的施工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以免对生活区居民正常休息造成影响。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投入较多动力机械设备。
(2)施工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和车辆,一律停在远离居住区的施工工地,不准以任何借口将大型设备和车辆开进生活区。
(3)施工机械设备尽可能都使用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
(4)对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装消音器、隔音材料、隔音内衬、隔音棚等措施,降低噪音。
(5)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装备排气消音壁,现场只允许鸣低音喇叭,场外行驶严禁鸣笛。
3、施工弃渣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弃渣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堆放弃渣。施工弃渣采用封闭式运输弃至业主指定渣场,在运输途中不发生扬尘、遗撒现象。施工环境派专人经常清扫,施工道路由专人养护并配备一辆专用洒水车对施工场内的所有路面定时洒水以控制扬尘,保持干净、整洁的施工环境。
4、防止饮用水污染措施
(1)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2)现场存放的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3)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4)营地、工地厕所、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
(5)化学药品、外加剂等要妥善保管,库内存放。
(6)生活饮用水要净化处理。
(7)水源的周围不能有建筑物,污水、废水经处理后方可排放,严禁废弃物向水源倾倒。
(8)试验室人员定期对饮用水及施工用水进行水质检验,定期清理沉淀池等设施。
5、施工活动中的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和废油等的环境保护措施
采用湿式钻孔洞挖,燃油机械配备消烟除尘设备,施工现场及施工道路保持湿润,防灰防尘。施工中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制定机电设备管理办法,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并使用专用场地进行检修,修建隔声设施,建立科学的通风系统,用来控制噪声,粉尘,废气,废油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工人的劳动卫生条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机械的净化,减少污染源(如掺柴油添加剂,配备催化剂附属箱等),配置对有害气体的监测装置,禁止不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进入工区。
加强对施工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防止管理不善而导致环境事故的发生。
施工废水排至污水沉淀池内,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废水采用废水处理系统排除。杜绝向水源排放有污染水,施工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6、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卫生管理措施
(1)在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根据人口居住密度设置远离水源、食堂及公共场所的临时卫生设施(垃圾池、厕所),并要求对化粪池定期清理。
(2)组织专业服务队,对施工场地内的路面、排水沟、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进行定期清扫,并将其运至批准的地点进行掩埋或焚烧处理,以保持环境清洁。
(3)食堂环境清洁整齐,配备防蝇、防鼠、防尘、防蟑螂的设施或药品,配置洗涤、污水排放及垃圾存放设备;发生食物中毒,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作好食物中毒的调查与治疗。
(4)生活垃圾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及时填埋,防止滋生蚊蝇、飘散和暴雨洪水冲刷,对填埋地点采取定期喷洒药物,并设置排水、覆土等措施。
(5)在各施工场区、生活区、办公区还要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
7、完工后的场地清理
在本工程完工后按要求进行清场。
(1)将施工现场等地废弃物及施工垃圾等清理至指定地点处理。
(2)施工临建设施如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机械修配厂等按要求日期全部拆除完毕,并配备推土机进行临建设施的场地平整。
(3)施工设备及剩余的建筑材料按计划撤出工地,并将废弃的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处理并清理出施工现场。
(4)对施工区内永久道路和永久建筑物排水沟道进行疏通和修整。
(5)本工程待整体工程完工移交后,我单位在规定期限内(除经监理同意继续完成尾工工作的人员、设备和临时工程外)将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全部撤出施工现场,并配备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做好环境恢复工作。
四、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边坡保护措施
坡面在开挖后,植被破坏,岩体,需要对岩体表面进行保护,为防止斜坡岩体的运动,确保斜坡稳定。采用多种整治方法相互配合,对坡面进行水土治理。
(1)坡面开挖时要减少开挖线以外地区的坡面及植被破坏。
(2)在坡面开挖边线外侧挖截水沟,拦阻全部或部分地表径流,减免径流冲刷,使之流至附近沟渠。必要时采取边开挖边支护的措施。
(3)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锚喷支护或砌挡渣墙或浇筑混凝土挡墙等。
(4)开挖的土石要及时运至弃渣场,不能就地堆积,避免造成原有植被的破坏,加速土壤冲蚀,甚至污染水源,淤积河道。
2、施工道路防护措施
道路水土保持包括道路边坡稳定、排水、弃土处理及施工防灾措施等。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道路两侧还要设排水沟,横向设排水涵管,防止因排水不畅造成冲蚀或崩塌;施工中砂、石、土等废弃物必须运至指定渣场堆放;石方开挖时一次起爆药量过大,会造成围岩松动,导致日后边坡崩塌及落石,所以要精心做好爆破设计、控制装药量;道路两侧地界以内的山坡地,以及地形、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开挖常造成边坡、崩塌、滑动及冲蚀,必须采取修建护坡或者喷混凝土等整治措施。
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主要是对边坡及沟道中水土资源进行保护、防治和恢复,是一项系统工程。以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为原则,要切实作好预防保护工作。要贯彻落实谁施工、谁治理、谁管护的政策。水土保持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工程施工中要防止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水力侵蚀、坡面风化等,减小对植被的破坏。禁止在征地范围以外的地方进行开挖等施工。
4、对山体泥石流的防范
在施工地区如有破碎沟渠及山体开挖部分,还要防范泥石流的产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泥石流拦阻法:在沟渠上游区设置拦石坝(分为非透水性坝及透水性坝),防止土石料堆积足够的浓度而形成泥石流。
(2)泥石流淤积法:主要根据局部加大沟渠的宽度或局部减小沟渠的坡度,使泥石流在事先规划妥当的沉砂池内产生淤积。
(3)控制流心:设置整流工程,控制水流、防止流心偏离,避免坑沟范围扩大。
5、渣场的治理
按本合同技术条款的规定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做好周转料场、弃渣场和废旧器材的治理措施,在弃渣过程中服从本标段发包人的协调管理工作。配备必要的设备如推土机、挖掘机等,安排专人指挥卸渣及渣场的平整工作。在合同工程竣工后,按发包人要求对弃渣场进行整治,防止水土流失。
6、绿化措施
在工程施工期间禁止施工人员进入山区林地狩猎和超越征地范围毁坏森林植被。最大限度地减少用地。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一切合同规定必须拆除的施工临时设施和生活设施,并按合同要求进行植被或土地的有效恢复。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破坏植被或需要绿化的地表,边坡进行绿化处理,项目部将依据招标合同及业主要求对地表进行绿化,除制定具体措施外,项目部请专业人员负责,以科学的态度及充足的资金来完成绿化植草工作。
五、环境保护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管生产必须管环保”及“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增强全员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及兼职的环保人员,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合同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各项规定,做到生产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同时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和评比。
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计划。
篇8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人口激增,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也大张旗鼓。然而我国早期城市道路存在设计粗糙、施工粗放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最近几年,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雾霾问题的出现,城市生态建设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传统的道路施工建设以建设成本和施工工期为主要因素,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很少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这使得城市道路的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没有相互融合,造成了城市生态的破坏、环境污染等各种负面影响。本文就城市道路的施工对城市生态建设的影响进行探讨,对城市道路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1城市道路施工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1.1对声的影响
城市道路在施工期间噪声来源主要有:(1)运输土石方和施工材料的载重汽车所产生的噪声;(2)路基施工中的各种机型设备产生的噪声,如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等;(3)路面施工中的各种机械设备,如摊铺机、压路机、等。这些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均会产生强烈的噪声和震动,施工沿线的居民和附近的学校、医院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居民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睡眠质量下降,影响正常工作和休息,更为严重的是噪声会损伤听力,影响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振动和挖掘机械,这些设备会直接的危害到道路沿线的建筑物,如打桩会引起道路周围的建筑物地基不稳、墙体开裂等。
噪声是评价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环境中76%以上的噪声是由交通引起的[1]。城市道路施工中的噪声可以高达100dB以上,是噪声产出的一个重要来源。
1.2对空气的影响
城市道路在施工中产生的空气污染主要有施工扬尘、车辆尾气和铺筑沥青路面产生的烟气。施工扬尘主要来自:(1)路基开挖天然素土产生的扬尘和粉尘;(2)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产生的风力扬尘;(3)混凝土拌合设备、灰土拌合设备产生的灰尘。这些细小的粉尘颗粒弥漫在空气中,使城市中空气质量变差,影响城市中的能见度,对人们的呼吸道系统也有影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主要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道路施工期间,车辆设备排放的尾气、烟尘、扬尘、碎落颗粒物等将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按重量计,大气污染物中的43%来自于机动车[2]。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的熬拌和摊铺产生的烟气也是主要污染源,沥青烟气主要是由多环芳烃、氮、氧、硫等组成的挥发性小颗粒,沥青烟尘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头痛、胸闷等症状。
1.3对水体的影响
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由于路基填方和挖方的存在,使得周围区域内的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地下水位的改变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另外,道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弃土、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体。露天堆放的砂石材料、拌合后没有及时使用的混凝土废料等,随着雨水进入自然水体,污染水环境。施工中的车辆的冲洗、车辆漏油的污水,伴着泥沙、悬浮物和油类直接排入周围水体,将造成水体中的油污染。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城市中水体质量的好坏,是评价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道路施工中废水的存在,废水排放处理不当,将会对生态城市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1.4对土体的影响
城市道路施工中,施工人员生活办公区的食堂产生的剩饭剩菜、厨房垃圾;办公室中产生的废纸,废墨盒、废日光灯等;宿舍区产生的生活垃圾、粪便等;道路在路基施工中,清表产生的树枝、杂草、建筑垃圾;路基开挖产生的弃方;路基填筑中产生的弃料;路面施工中的混凝土废料、沥青废料等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任意的丢弃或者掩埋,将会污染周围的土壤,破坏当地的地貌和植被,为城市生态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2城市道路优化施工的措施
(1)噪声防治。城市道路施工中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根据城市道路建设特点,施工机械设备中的落后设备应及时淘汰,大力推广使用轻型振动机械,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污染;在施工中,大力采用吸声、消声和隔音等设备,加强重型机械的维护和保养;合理安排机械施工时间段,将产生噪声严重的机械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夜间作业,如需夜间施工,尽量安排人工作业。将减低噪声源和推广消声设备等措施综合考虑,系统综合研究施工噪声的防治。
(2)扬尘防治。运输车辆经过的临时道路经常洒水,运输砂石、素土等颗粒状的车辆加盖篷布;露天堆放的材料应轻装、轻卸,长时间堆放不使用的材料用加盖篷布;路基开挖后应及时压实,铺筑路面面层,不应长时间,如因工期的延迟,应及时用绿网覆盖;在进行路面面层施工时,严禁在施工现场熬制拌合沥青混合料。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扬尘对城市空气环境的污染。
(3)水污染防治。对于弃土、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堆放;露天堆放的砂石材料加盖篷布;对存放油料的场地应严格检查,做好防漏、防渗处理。未经处理的污水严禁直接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系统。
(4)土体污染防治。对施工中产生的不同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及时进行分类,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加以利用,没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妥善处理,严禁就近掩埋。
(5)生态保护措施。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施工单位在道路施工阶段不仅要保证道路的质量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施工标准和生态建设有机的联系起来,统筹规划,拟定最优施工方案。道路施工过程中,道路建设与城市生态建设同步进行,路基取土是采用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借方弃方合理规划,避免废方。道路建成运营时,植被恢复、道路绿色工程应同步完成。在进行绿化、土方回填时应避免雨季施工。健全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规范化和量化,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监督体系。
3结束语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城市的生态建设,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和谐发展。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大力发展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要融入生态建设的理念,将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持水土、减少污染等问题作为施工考虑的内容。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加强道路环境保护和管理。
参考文献
篇9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用了我院21个科室的所有病案,我院2007年开始对病案管理工作实行质量控制,因此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抽铁路环境噪声问题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首先,应在噪声测量中重视对测量点的选择,进而获取较为精确的测量数据,为日后的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保证。其次,相关测量人员应该培养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待自己的工作应认真负责,在对环境噪声进行测量时要尽量合理选取测量点并熟悉各种注意事项,例如测量之前必须要事先校准测量仪器,要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以及要保存好原始的测量数据等。再次,政府也要予以重视和关注,政府应明确规定相关城市或地区要对铁路沿线的居民区加强防噪声的防护设施建设,避免铁路噪声对周边的学校或者居民区造成干扰,同时铁路改建时应尽量合理规划,选取科学的改建方案,加强噪声污染的防治工作,如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声污染,则可以考虑重新调整布局或重新设计施工方案。取病案进行比较,对这两次病案管理的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病历书写中易发生的问题,并比较质控前后病案管理质量的区别。
1.2评分方法
2013年抽取的病案共14124份,2014年抽取的病案共16635份。病案的质量评价根据辽宁省对两次抽取的病案进行质量评定,主要包括病案首页、入院记录、辅助检查、病程记录、出院记录和书写要求等6个方面。分数≥95分称为甲级病案,分数在75~95分的为乙级病案,分数<75分的为丙级病案。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统计学数据均采用SPSS20.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结果
2013年抽取的病案为14124份,甲级病案13513份,占95.67%;乙级病案539份,占3.82%;丙级病案72份,占0.51%,整体缺陷率为4.33%。2014年抽取的病案为16635份,甲级病案16389份,占98.52%;乙级病案246份,占1.48%;无丙级病案,整体缺陷率为1.48%。2013与2014的抽取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实施质控前病案缺陷的主要原因
在进行质量控制前,我院病案管理的缺陷率为3.82%,书写和管理方面的失误较多,对病案管理的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未区分字母大小写,例如将mmHg写为了mmhg,占35.53%;(2)首次主治医师查房缺少鉴别诊断,占19.57%;(3)无患者或家属签字,占22.19%;(4)病历缺损或少页,占8.12%;(5)书写太潦草,无法识别,占5.17%(;6)病历被破坏,无法辨认(包括被水晕开、被墨汁覆盖无法辨认等),占2.72%。
3讨论
病历质量的好坏不仅是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医学能力的体现,更是可以作为医疗行为的法律支撑,因此只有对病案实行科学、标准、有效地管理,才能真正地提高病案质量。
3.1提高医护人员法律意识
病案是医护人员行为和操作的法律支撑,目前由于病案书写中的纰漏而造成的医疗纠纷数不胜数。医护工作人员每天工作量较大,而且比较繁杂、紧张,因此在对病案进行书写时多是出于紧张或疲惫的状态,此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很容易使病历书写出现纰漏,包括书写不全、书写错误、漏项或缺项等。而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病案就会成为医护人员行为的有力法律支撑和证据,若是病案书写有纰漏,那么医护人员就会处于被动地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或使医护人员不至于处于被动地位,应该加强医护人员的法律知识的培训,让其具备有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在对病案的书写过程中可以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3.2采用业务流程重组的病案管理方法
业务流程重组,即对企业的整体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重组和二次设计,由此获得的成本、速率和业绩等方面质的飞跃。对病案管理采用业务流程重组,即通过对病案的书写、审核以及存档等环节的重组和再设计,寻找既简便、又能准确反映病案情况的方法,从而提高病案书写的速率、准确率和水平。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合理的调配病案管理的资源,避免重复和浪费,而且可以杜绝医护人员对病案管理工作的不上心以及拖沓等现象。
3.3科室病案的个性化管理
对于不同科室的病案管理,多是同样对待,从而忽视了不同科室的特性和个性。因此在对病案管理的质控中,应该重视对不同科室病案的个性化管理,尤其是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病案的质量差异。对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手术科室的工作节奏比非手术科室快很多,医护人员处于更加紧张的状态,一旦出现紧急状况,抢救患者生命是首要问题,无暇顾及病案的书写,这会导致手术科室的病案质量相较于非手术科室要低。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应该在基础标准不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科室的性质,重视个性化的管理,采用不同的病案管理流程,灵活的增减流程,为不同科室病案管理提供适宜的环境。
4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和城镇化飞速发展的社会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变得高楼林立,各项建筑基础设施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同时还对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行业,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已经成为了现今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所以,绿色施工作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被推广和应用。因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和分析。
1、绿色施工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鉴于传统建筑工程建造存在的诸多问题,施工单位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条件,总结出了改善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积极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倡导绿色施工的先进思想,严格执行绿色方案的操作要求,这些都是未来建筑行业改革的重点内容。无论是从工程项目的使用性能、质量标准、安全系数,或者从项目建造的经济收益,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均有着多方面的必要性。
1.1、降低能耗
能源消耗过多限制了建筑物结构性能的发挥,采用绿色技术完成施工任务可以减小能源的消耗。首先,电气工程操作中,选择节能技术改造电气设备的安装连接,减少了电能的耗费量;其次,建筑内部结构施工中,对墙体添加隔热保温系统,能防止室内热能的散失,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1.2、节约成本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是绿色技术的核心特点,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优化改进,最终实现了建筑施工的绿色环保。绿色技术运用于建筑施工也能控制成本投资,辅助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体系的运行。如:绿色技术可减少材料、电力、用水等费用,节约了工程建造的成本。
1.3、改善性能
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并非简单的工序调整,也是对建筑物内外部组合形式的优化改进,从而起到了改善建筑性能的作用。
2、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必要性概述
2.1、施工管理创新
建筑工程行业之所以要进行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因在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类型施工企业的发展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施工企业只有积极转变观念,进行施工管理方式等的创新才能够保证在较短工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中稳定发展,长远发展。同时,施工管理创新不但对施工企业的发展有利,而且还能够对行业行为起到正确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2.2、绿色施工管理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意识和观念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发展中的市场主体的目标,其也是建筑工程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因此“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将是未来施工管理创新及施工企业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经济虽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正在面临着资源紧缺的问题,从最近几年的政策形势上来看,绿色事业的推动和发展就是国家所采取的调整措施之一,因此,建筑工程企业要积极进行绿色施工管理,优化利用资源,让施工与自然的要求相协调才能够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3、绿色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措施
3.1、加强能源、资源管理
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绿色管理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能源管理。能源管理的主要目的第一个是要节约能源,第二个就是要减少能源使用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而具体的控制措施则需要从施工工艺和设备着手。在工艺和设备选择过程中一定要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施工工艺,也要选择能源消耗量少的机械设备,对于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要及时进行检修和保养,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其次是资源管理。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施工现场水资源的保护和防止污染,把注意对水源的保护,控制用水量,要善于利用和收集污水和雨水,对这些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可以应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施工中,这样就能够节省水资源。
3.2、优选绿色环保施工材料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总是考虑材料的价格和质量多一些,对材料的成分关注的比较少,而在有些材料中尤其是一些价格低廉的材料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都比较多。因此,绿色施工技术管理也应该包括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以减少施工材料对人体和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施工建材。在施工中,也要加强管理,要保证工程施工是严格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的,确保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3.3、加强施工污染控制
高层建筑工程的污染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泥浆进行控制。泥浆控制就要从基础工程开始,在施工过程中最好是固结泥浆,避免泥浆流入路面影响市容市貌。第二,对尘土污染的控制。施工现场中的扬尘现象非常严重,造成了当地的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为了实现绿色施工我们可以通过淋水加湿、硬化施工现场道路、尽量使用清洁型燃料等,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扬尘造成的污染。第三,控制施工噪声。当前噪声污染防治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噪音的来源主要是施工机械所造成的,而特点具有位置不定、时间集中等特征,对其进行控制的方式可以采用减少夜间施工量、从优选择机械设备等方式来实现。
3.4、土地资源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要考虑到对地表环境的影响,需避免土壤侵蚀和流失现象发生。施工时出现的裸土现象,要立刻采用砂石进行覆盖或者在裸土位置种植速生草降低土壤侵蚀。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现象严重,为减少发生频率应在施工时建立地表排水系统、对斜坡进行稳定,同时采用植被覆盖等综合手段降低土壤流失。当施工现场的沉淀池或化粪池等发生渗漏或外溢等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处理,将池子中的各类沉淀物清理干净,同时委托相关资质单位进行清运。施工现场的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回收必须是相关资质单位进行,严禁私自外运造成土壤污染等。
3.5、噪声与振动
绿色施工要严格遵守我国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相关规定,采用实时监控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噪声监测,同时测量方法也需严格执行国家的噪声测量方法。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低噪声和低振动的设备,在施工操作时要增加隔音和隔振的操作,尽可能的降低施工现场的施工噪音与振动污染。
3.6、光污染
绿色施工必须考虑到施工工程中的光污染危害,在夜间室外操作时针对照明设备进行防护,对照明灯添加灯罩将施工范围控制在透光方向处。光污染控制还应避免电焊作业的弧光污染,电焊操作过程中需进行必要的遮挡措施处理,保护电焊的弧光外泄情况。
4、结语
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和环境问题之际,我国要首先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经济的长远发展,而对于高层建筑工程企业来说,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并创新施工管理方式是一种革新的必然选择,其中绿色施工技术管理的实现方式主要有:加强能源、资源管理;优选绿色环保施工材料;加强施工污染控制。
参考文献:
[1]肖绪文,冯大阔.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现状分析及推进建议[J].施工技术,2013,01:12-15.
- 上一篇: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噪声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