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旅游融合范文
时间:2024-04-02 17:2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旅游融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旅游业与石油业和汽车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三大产业,这标志着我国的旅游业已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旅游英语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旅游人才。同时,课程的开设对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如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旅游英语的有机融合,是英语教师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此为题展开探讨,希望能提出一些有用之策,促进高校旅游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的融合之道
与一般英语课程教学不同,高校旅游英语教学属于一种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旨在促使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门用途英语的训练,促使学生了解各地方的文化知识,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接受导游基本业务的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文化的精华,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英语教学变得更有趣味。那么,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文化知识
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以英语为载体,介绍导游相关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在导入传统文化知识时,要与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相吻合,从他们熟悉的话题入手。比如讨论“Women and Children”这一话题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背景,联想我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是怎么样的?她们的生活习惯如何?缠足这个陋习又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一定接触,所以用这些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创设更合适的语言情境,课堂上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导游”角色,另两个学生扮演“游客”角色,就问题展开讨论。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词汇,比如三从(the three obedience);四德(the four virtues);妇德(morality);妇言(proper speech);男尊女卑(Men are superior)等。再以景点讲解――故宫为例,在介绍完景点讲解的方法之后,首先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在课堂上用英语,结合PPT做一个8―10分钟的景点介绍。教师在学生做完讲解之后,可以针对其中讲到的内容作进一步文化知识的补充。比如为什么故宫又被称作紫禁城?“紫”的文化内涵是什么?而紫禁城内却是以红黄两色为主色调,这两种色彩在中国被赋予怎样的内涵?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互动,不仅能给学生教授一些常见的旅游英语表达方式,还能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景点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如此一来,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同时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2.利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迁移作用实现有机融合
语言学家Rod Ellis指出:“所谓语言迁移,是指学生将他们掌握的关于母语的知识应用于另一种语言学习的一种过程。”在传统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强调语际间的消极影响,避免母语的迁移作用,即认为母语思维只会阻碍学生掌握第二种语言。其实,英汉两种语言具有诸多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利用正迁移作用开展教学。比如“三思而后行”(think it twice before you act);“同舟共济”(in the same boat),两种语言表达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从字面意思就可理解其内涵。在教学中,可以经常为学生适时添加一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知识,比如“八仙”(the Eight Immortals)、“齐天大圣”(the Great Sage Equaling Heave)、“孔子”(Confucius),等等。在对孔子作具体介绍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几则论语,让他们尝试用英语将这些论语表达出来,最后教师补充一些翻译得较好的译本供学生参考。用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汉译英的能力,培养了语用能力,还让旅游英语教学更生动、丰富。此外,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对比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将外国的“情人节”与中国的“七夕节”进行对比;西方的“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西方文化加深理解,而且能让他们体悟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精彩纷呈。
3.以文化旅游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高校旅游英语不仅要促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与旅游有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还要促使学生积极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实践,与他人进行流利的英语交流,实现跨文化交际,这为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供了有效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为学生安排调研任务,让他们以一定的旅游主题为线索,就中国传统文化展开调研。比如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调研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要求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英语短语和句子,将这些节日的渊源、风俗等内容流利地表达出来。同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个特定的城市进行介绍,规定他们在景点讲解过程中,不能仅仅将讲解停留在对景点的外在描述上,还应努力挖掘景点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的景点讲解才是鲜活的,吸引游客的。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提高了自我学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气氛得以调动,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同时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夯实了基础。
三、结语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深厚,意蕴深。旅游英语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大有裨益,理应得到高校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组织教学,从而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出去,也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旅游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宏彬.旅游文化渗透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探析[J].高职就业,2010(10):164-165.
[2]王爱支,陶修宁.旅游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J].鄂州大学学报,2011(11):70-71.
[3]吕海涛.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06):102-103.
篇2
【关键词】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发展
一、研究背景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飞速发展,使得基于工业革命和电气化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产业之间的专业分工界限逐渐模糊,技术的创新和政府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各产业在边界处不断融合,新业态也由此产生。由于新业态逐渐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方,许多演化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融合的理论,用以解释这一产业创新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对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既有美国学者格力斯坦等定义的“作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也有欧盟委员会在其绿皮书中定义的“产业联盟,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者的融合”。日本学者植草益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因技术创新的替代效应使其转为竞争关系的一种现象。虽然学者们关于产业融合表述不一,但均认同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业边界逐步模糊化,最终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现象。
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旅游产业融合对于推动旅游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贵州作为我国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较高的省份,通过研究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和融合现状,对于推动贵州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并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有借鉴意义。
二、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类型多样化聚集度较强的地区之一,包括自然旅游地、历史名胜古迹、城市观光旅游地和民族风情旅游地等多种类型。以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为代表的喀斯特熔岩地貌最能体现贵州的地域特色;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民族聚居区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丰富的民俗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尽管之前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在新世纪之后贵州也充分利用自身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学习临近省份,诸如:四川、云南和广西在旅游开发中的成熟模式,逐渐后来居上。
(一)旅游规模逐渐扩大
新世纪以来,国家把旅游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第三产业,从“十一五”以来贵州省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我们可以看出(见表2-1),贵州省旅游经济整体呈现持续稳定的较快增长。贵州省的入境游人数由2006年的32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77万人次,外汇收入由2006年的11515万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143万美元。在这期间,国内游客人数从4715万人次增加到26683万人次,翻了近6倍。由此带动国内旅游收入从377.79亿元增加到2358.18亿元,增加了6倍。从“十一五”期间的增长幅度来看,贵州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两个旅游指标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率;而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贵州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四项旅游指标,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
表2-1 贵州省“十一五”以来主要旅游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贵州省旅游局调研资料,2014-05-10。
不过,2008年贵州省旅游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出现负增长,其他旅游指标增幅放缓,这与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低迷有关,国内外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减少。旅游作为一种消费品需求弹性较大,收入的大幅减少使居民减少旅游消费。此外,对比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两项指标,入境旅游相关指标反映出贵州入境旅游消费锐减至负增长,而国内旅游减幅较小。这与我国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有关。总体来看,贵州近年来旅游经济一直呈现出高增长态势。
(二)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十一五”时期,贵州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贵州省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提出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首先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明确了构建以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公路建设方面,贵州省以县县通高速公路为主要目标,修编完成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制定①。预计到2015年,贵州全省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6851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云南),形成了“6横7纵”及4个城市环线的总体布局;铁路建设方面,贵州充分利用自己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以贵阳2至7小时通达周边各省会城市和全国主要经济区为目标,继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提出并得到国家支持开工建设后,完成了《贵州省铁路网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争取国家将贵阳至长沙、昆明、成都、重庆、南宁等重大铁路干线调整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航空建设方面,贵州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以贵阳国际机场为中心,十三个支线机场围绕期间的“一干十三支”航空网络布局。截止2013年为止,已经建成了其中的“一干八支”,预计在2017年将实现“一干十三支”的全线通航。
(三)旅游投资稳步增长
旅游业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贵州省一直采取合理规划,不断加大旅游投资的方式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2013年,贵州省积极打造“100个旅游景区”的贵州旅游名片,围绕文化旅游的战略定位,旅游业呈现出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加快的良好局面。2013年贵州旅游在建项目共计75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83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2%。从投资资本构成来看,旅游投资主要是以社会投资为主。去年社会投资总额为1367.1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74.55%。从旅游投资流向来看,景区外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107.74亿元,占总额的60.40%;旅游饭店业的投资占总额的19.11%,达到350.44亿元;景区基础及配套设施投资占总额的13.10%,达到240.31亿元;旅游购物及旅游演出场所等其他投资额相对较小②。综合来看,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旅游接待水平和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为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贵州旅游业融合形式
(一)产业间融合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产业间融合指旅游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目前,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主要以工业和农业观光旅游的方式为主。工业旅游方面,贵州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与旅游业融合的程度还较弱,仅有以贵州茅台酒厂等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参观型旅游方式。农业旅游方面,贵州目前主要采取农旅互动的融合方式,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如黔东南州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等农事体验旅游,如:西江千户苗寨,融合了农业体验和休闲旅游等多种方式的旅游模式,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目光。
(二)产业内融合
所谓产业内融合,指的是旅游业与第三产业内其它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三种路径来实现③。从资源型融合来看,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黄果树瀑布,荔波的大、小七孔景观等。同时,贵州也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市场选择,政府引导打造出了“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城”,“贵州侗族大歌”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旅融合节目;第二种融合方式是与旅游有关的行业进行技术型融合,贵州省旅游局建设的旅游信息平台、金融支付平台、景观灯饰展览等通过数字电视和智能化等信息技术渗透到旅游业的运作管理之中;第三种融合方式是与旅游服务的相关产业进行整合,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完备的旅游产业集群。
四、贵州旅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贵州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即旅游产业融合。不过,贵州旅游产业在整个西南地区起步较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融合发展面临激烈竞争
贵州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发展不够重视,旅游相关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缓慢,导致贵州旅游业起步较晚。此外,贵州省缺乏大型企业,无法通过企业之间的帮扶形成产业合力,带动大产业的形成。目前,贵州省还没有已上市的旅游企业,在旅行社数量、五星级酒店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周边省份还有不小差距。贵州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但旅游资源开发类型比较单一,大面积开发必定会引起恶性竞争和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云桂两省民俗文化资源和岩溶资源开发已颇具规模,所以贵州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着激励的竞争。
(二)旅游资源尚未有效整合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分布广泛。然而,因其自身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以及国家发展规划的需要,区域之间协作受限于地理和行政因素的限制,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形成合力。从2012年贵州省旅游局统计的国内游客消费结构来看,主要以交通(12%)、住宿(10%)、餐饮(13%)和购物(21%)为主,在景区游览,娱乐活动等方面花费较少。贵州旅游业消费结构不合理,需要通过进行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融合),形成以“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在产业集群化效应的作用下,促进贵州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旅游融合程度还不够
贵州旅游业融合程度低,主要表现在融合简单化,产品之间关联度较差。以贵州黄果树瀑布为例,打造的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游览模式,而与民俗文化的结合很少,实景演出类的表演节目也没有。即黄果树5A景区更多为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与时下游客更重注的体验式旅游模式脱节。与贵州毗邻的云南,目前已经完成了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以滇中旅游区为主,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和滇东北围绕其间的六大旅游片区。特别是滇西北旅游区,已经形成了大理――丽江这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和沿线的配套旅游相关产业。反观贵州,虽然重点打造“100个旅游片区”初具规模,但是景区建设比较分散,没有通过优势互补形成精品旅游线路,而且各种配套设施建设也还不足。
(四)体制机制与旅游产业融合不相适应
贵州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旅游相关产业现有体制机制与产业间高度融合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当前,相关产业体制的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稳步解决的问题较多,包括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还存在政府与事业单位责任不明晰,政府与企业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等问题;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政府干预,忽视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割,严重制约着贵州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之路。
五、促进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贵州的旅游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大有赶超云南、四川之势。贵州的旅游产业融合程度还不够,尚有很多潜力可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使得贵州旅游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利用区位优势,定位自身发展
贵州具有旅游资源量多质优的优势,但我国西南省区之间存在着旅游资源相似及现有旅游产品同质性的问题。相较于西南其他省份,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与其有一定差距,这就决定了贵州在旅游开发上不能局限于省内,而是应该在整个西南地区对旅游资源加以认识和定位,利用贵州连接西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枢纽性区位优势,寻找贵州独有的特色景观,如:黄果树瀑布,茂兰的岩溶森林生态系统,安顺的屯堡文化等俱为贵州所独有。通过打造属于贵州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使其成为外界认识贵州的名片,构建多产业联动的产业体系。
(二)加强政府引导,促进产业整合
任何旅游产品的远近闻名和长盛不衰,固然与自身的资源优势相关,但越来越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品牌的建设和包装以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密切联系。品牌的打造和市场的规范需要政府来进行监管,要求各有关部门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机制,深入实际研究、部署和落实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工作。同时,政府需要在管理中坚持引导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整合各方力量,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格局,形成合力,做大做强旅游及相关产业。
(三)加大融合力度,增强吸引力
为了促进贵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在农旅融合方面,要发展观光、休闲、生态和都市农业,推动农副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在工旅融合方面,形成一批“贵州制造”的工业旅游精品,提供工业生产车间参观等多种产品形式;在文旅融合方面,要积极探索贵州文化与旅游建设中的新交汇点,走出文旅融合促进的新路子;在水旅融合方面,大力开发滨水避暑、休闲度假、温泉养生等旅游产品④。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对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活力,加强互联网技术、在线支付系统、电子商务等技术提高旅游便利性,促进技术融合的力度,提高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吸引力。
(四)促进体制创新,带动转型升级
为带动贵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突破原有体制和机制上对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限制。一是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评定和管理,健全相关行业的政府和社会监督考评体系。深化贵阳市、赤水市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试点工作,以旅游标准化促质量提升、效益增强。二是提升依法治旅水平。坚决贯彻执行贵州省旅游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推进《旅游法》在贵州省的实施,特别是在景区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权责需要进一步明确。三是开展旅游质量提升主题活动。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加大旅游质量提升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相关行业人员参与,开展相应主题活动并树立优秀的企业和员工,改善贵州旅游业大环境⑤。
总之,当下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促进带动作用。在西南地区旅游资源同质化和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的背景下,贵州旅游如何能打造成驰名中外的旅游之地,同时又避免进入先开发后保护的怪圈,这是我们在进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进行融合,必须要结合贵州省旅游发展的实际,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不断前行。
注释
①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Z]。http:///xxgk/jbxxgk/ghjh/zxgh/ 143970. shtml.2013-02-02。
②贵州省旅游局. 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2013年贵州省旅游投资报告[R].贵州省旅游局. 2013。
③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 2010年4月第30卷第四期。
④罗燕.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⑤傅迎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在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2014-03-26].http:///zwgk/ldjh/2014/03/26/1812684.shtml。
参考文献
[1]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4月第30卷第四期.
[2]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 2008年8月第22卷第4期.
[3]罗燕.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4]刘俊清.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与路径探析[J].经济论坛.2012年11月第11期.
[5]云南省社科院课题组. 云南省旅游局2011年专项研究课题 ――立足创新,进一步推动云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6]何池康,罗明义等.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年度报告(2011~2012)[R].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08-01.
[7]何池康等,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年度报告(2012~2013)[R],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11.
[8]陈敏尔.2013年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关于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推进会讲话[EB/OL].http:///article/difang/ldhd/ 201305/20130500140825.shtml. 2013-05-27.
[9]陈敏尔.陈敏尔省长在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art/2013/8/21/art_18578_535572. html. 2013-08-18.
[10]傅迎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在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 http:///zwgk/ldjh/2014/03/26/1812684.shtml.2014-03 -26.
[11]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Z].http:///xxgk/jbxxgk/ghjh/zxgh/ 143970.shtml.2013-02-02.
[12]贵州省旅游局.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2013年贵州省旅游投资报告[R].贵州省旅游局.2013.
[13]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Z].黔府发[2014]3号文件.
篇3
记者:全域旅游是近几年来比较热的一个概念,你是如何理解的?
白山稳:全域的概念指的是旅游时空全域,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元素全域,旅游发展全域。中国经济社会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旅游需求侧的多样化,闲暇时间的积累化,交通的便捷化使得全域旅游成为现实。
记者:请从理论高度概括一下旅游产业的特点?
白山稳:旅游产业的特点:拉动效应,集成效应,催化效应,融合效应。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消费不足、服务业比重过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仅为46.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低于64%的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印度50%左右的水平。“十二五”以来,我国政府切实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贯彻实施这一战略思想。
记者: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优化发展方式的优势产业,你怎么看待?
白山稳: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旅游业是集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细分行业109个。旅游对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同时,旅游对国际商务、影视娱乐、会展博览、文化创意、信息咨询等新型现代服务业,也都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记者: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讲创新,喻国明曾说:“任何粗糙的创新都比圆润的墨守成规更有益处”,你是怎样看待旅游行业的创新的?
白山稳:陕西省的“2336”旅游规划,就是以创新和服务为抓手,积极打造“大秦岭人文生态度假圈”,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风情体验旅游走廊”,打造高A景区等,积极探索旅游与购物,旅游与文化(包括红色文化),旅游与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与地产,旅游与养老等商贸结合模式。
记者:根据你掌握的数据,请具体阐述一下陕西旅游业的拉动效应?
白山稳:与旅游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如:交通,物流仓储,邮政,计算机,地产等,关联度低于0,7的教育,金融等,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批发零售,商务服务,租赁行业等原理创新,陕西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38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0亿,旅游业占三产的比例由13.6%提高到19.6%,旅游就业人数占全省新增就业人数的10%以上,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宝鸡蔡家坡的旅游枢纽建设,陕西凤县的商旅融合,陕西韩城的国际风筝节,陕西汉中的两汉三国,陕西大荔的生态旅游等经典线路均证明旅游带来的价值。
记者:一带一路战略下,旅游业会迎来什么样的机遇?
白山稳:欧亚板块历来就是世界的中心,谁拥有欧亚板块,谁拥有世界。由于世界地形结构严重不均,世界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世界人口分布严重不均,我们的祖先2000多年前就有张骞的“凿空”精神,沿着古丝绸之路带来了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等人类文明的大发展,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等旅游在东西交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
记者:从宏观角度看,如何实现商贸与旅游的融合?
白山稳:从世界发展看,上世纪90年达国家完成了工业化革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我们即将完成工业化,步入后工业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有我们很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也有很多经验值得西方借鉴,旅游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抓手,依靠人流带动商流,资金流,通过商贸的有序流动达到市场的有机融合,继而带动国家战略大融合,形成我们自己的共同体系。
记者:西安是丝路旅游的起点城市,你对丝路旅游有何研究?
白山稳:从中国发展的轨迹看,我们分三个阶段;(1)改革开放,标志:经济特区,沿海14个城市开放,东部率先发展。经济特点:物流贸易,开放口岸。(2)开放改革。标志: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3)国际化,标志: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经济特点:网络布局,中心城市极化,发展极效应,交通通信现代化。也就是:中心城市为点交通干线为路的网络布局,经济沿海分布,沿边分布,沿路分布,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代表的新型区域格局正在形成。形成空港经济,也就是飞机场辐射60公里的半径。凌空经济,也就是以中心为点辐射200公里要求一天物流人流可以到达的地方。新常态下,丝路经济带和丝路旅游经济带涵盖国家六区内的乌鲁木齐西北区和西安为代表的关中流域区。要输出我们的产品,产能,人民币国家化,中国标准,旅游商贸是核心。
记者:全域旅游大背景下,陕西旅游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白三稳:从陕西地缘优势和人文历史优势看,陕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周文化,道教文化的发祥地,道教就诞生在秦岭北麓,历史美,自然美,文化美,现代美世界独一无二。陕西是丝路的起点,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旅游的拉动效应,聚集效应,催化效应,融合效应,运用平台产业(互联网+物联网+信联网,也就是信息+物质+支付手段)结合陕西省政府的“2336”旅游规划,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古镇结合起来,延伸商旅产业链,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尤其是文化软件产品,让世界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5000年的辉煌,让旅游需求多元化,旅游时间碎片化,旅游交通便捷化的供给侧改革在陕西率先发光。
篇4
2017年春节假期,开阳县接待海内外游客76.1万人次,同比增长36.4%;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38.6%。2017年1月,全县财政总年收入累计完成14875万元,同比13.22%;截至2月10日,县内57户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达100%……这是开阳县在新年伊始呈现的发展新景象。
2017年,开阳县着力做好大交通、大园区、大旅游和小城镇“三大一小”建设工作,奋力推动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生态型、融合型城市转型跨越。
大交通带来大活力
“大交通”即是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作为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突破发展制约、促M区域协同的核心抓手,全面打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围战”,重点推进“一联四射多环线”大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实现与贵阳中心城区、周边节点城市的产业同布局、同发展。
“一联”就是加快推动开阳至贵阳主城区快速通道建设,力争早日融入贵阳“半小时经济圈”,着力打通“外循环”促进区域融合协同发展。
“四射”就是加快推动开阳至双流、花梨、楠木渡、南江四个方向纵向道路联通,将县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等有机连接。
“多环线”就是加快推动S102、S207、S208等各区域乡镇横向交通互联,以及村级公路建设,畅通“内循环”搭建县域发展框架,促进“微循环”激活乡镇发展潜力。
同时,在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上,积极争取贵开城际铁路至郑州、久永货运铁路延伸经开阳港至瓮安的规划建设;力争开阳港提等升级列入国家长江黄金水道发展规划,加快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建设,确保2017年实现通航。
大园区带来大转型
“大园区”即是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载体,优化园区布局,加大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力度,着力破除园区发展“散小弱”的局面。
做“优”做“精”工业园区。围绕“一区两带七园”规划布局,大力推动一流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突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一定位,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向园区集中,巩固培育提升一批本地磷煤化工企业,打造年产值过50亿元的骨干企业3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10家。围绕磷煤化工、新型建材、医药食品等领域,引导人才、项目、技术、金融资本等要素向园区聚集,努力引进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综合效益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做“大”做“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优化“四带七区十园百场百寨”产业规划布局,加快7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全省引领型示范园区2个,新增省级示范园区1个。以举办贵阳市第五届农业嘉年华活动为契机,打造10个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推动农旅一体化、茶旅一体化、康旅一体化发展,促进“十里画廊”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带、北部生态农业产业带提档升级。围绕“贵阳都市特色农业发展区”功能定位,着力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鼓励集农户、基地、合作社、集体经济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建设。
大力实施茶产业全产业链打造计划,推动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发展壮大农村电商、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等新型营销业态,延伸和完善农产品产销链条,促进园区产业化生产和经营水平的提高,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园区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达60%。
大旅游带来大融合
“大旅游”即按照“一核三带一城四线”的全域旅游规划布局,深入挖掘和开发生态、环境、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全面打响“水东硒州・诗画开阳”旅游品牌。
突出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健康、民生等融合联动,重点打造以生态文化体验、避暑度假养生、户外观光运动、温泉水疗康体等为主题的旅游综合体,打造“自然生态”“民俗文化”“温泉养生”三张品牌,形成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发展格局。
提升旅游景区服务水平。加快高品质旅游景区打造,不断完善景区设施配套,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创建5A级景区1个,新增4A级景区4个,打造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示范项目1个。充分发挥南江大峡谷、香火岩、紫江地缝等景点在旅游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作用,示范带动周边旅游村寨建设,推动旅游由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加快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
加快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重点打造城镇、高速匝道等节点与景区之间的“旅游车窗线”,提升景区内部交通和绿道环线。建成4条以上精品旅游线路,改造提升5条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带,打造开阳旅游“多日游”经济圈。
推进智慧旅游体系建设。依托贵阳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充分发挥电信、移动和联通等通讯运营商的主力军作用,有序推进智慧旅游建设。2017年实现南江大峡谷、白马峪温泉、十里画廊等重点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到2020年,完成全县国家A级景区智能查询系统、导览系统、电子交易系统、门禁系统建设及改造工作,完善旅游景区智慧旅游基础设施。
小城镇带来大支撑
“小城镇”即是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壮大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提升群众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全面加快城镇化步伐。
做“优”城市布局。突出城市功能定位,注重“多规合一”,有序推进城市整体规划,合理安排城乡、田园、林地、产业、生态空间布局,形成协调一致、科学合理的城乡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百园之城”建设,促进产业、城市、景观有机统一,形成“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公园城市风貌。稳步实施疏老城、建新城,加快棚户区改造,改善老城居住环境,推动新区建设。
做“特”小镇业态。大力推进小城镇试点县建设,着力构建“西部工贸型特色小镇、东部高原湖泊港口型小镇、南部田园式精品小镇和服务型旅游精品小镇、北部生态农业型小镇”的格局。避免“摊大饼”,着力“蒸小笼”,按照“一乡(镇)一特色、一乡(镇)一品位”原则,突出全县16个乡镇小城镇规划,全面实施整县提升、改革提升、规划提升、项目提升、镇村联动提升、生态提升、文化提升、产业提升“提升工程”建设,精心打造一批绿色小镇、风情小镇、乡愁小镇、滨湖小镇等新兴小镇业态。
做“靓”美丽乡村。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围绕“百村示范”“千村创建”工程,打造和提升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带。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让优美环境和产业成果相互映衬,实现农村生态、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三生共赢”。
篇5
一、项目简介
树山村位于苏州高新区通安镇,东接苏州古城,西邻浩瀚太湖,面积5.2平方公里,包括林地、山地以及400余户农家,房屋大多为80年代翻建。景观主要包括大石山、梨花田,物产有杨梅、梨和茶叶,配套业态以农家乐为主。虽然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田园”,但从旅游发展角度看,困难较多:保留村居民多,土地基本分配到户,无法统一管理;村域面积小、旅游资源少,难以支撑一天以上的行程;以农业为特色的旅游,季节性较强;以农家乐为主的配套,业态较为单一。长期以来,“看看梨花,吃吃农家”成为树山旅游的代名词,“留不住、进不去、带不走”成为发展瓶颈。
二、定位目标
乡村旅游“4.0时代”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乡村旅游“4.0时代”是一种以乡村为核心,打破景区界限、整合周边资源的全域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目的地,并不是要“一应俱全”,而是要在全域旅游产业链的细化分工中精准定位,突出特色。在这一定位下,作为单一景区发展的不足,反而转化为优势,特别对于体量不大、开放性强、资源单一的树山,正是一次发展的重要机遇。
因此,本文提出“树山+”的构想,立足树山的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围绕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构建,通过资源融合和优势互补,实现树山从乡村旅游观光区向全域旅游目的地的转变,让中国美丽田园变身苏式田园生活的特色小镇。
三、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树山东靠大阳山旅游圈、西临太湖旅游带,距古城20km,距太湖10km,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苏州园林、苏州乐园、大阳山森林公园、泰迪农场、太湖湿地公园、绣品街、万亩良田等,既可以向太湖和古城借力借势,又可以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成为大隐于市的世外桃源。
2.交通状况。树山周边有绕城高速、有轨电车2号线,交通便利。对于单体景区来说,地方小、资源少,交通便利反而留不住人;对于全域旅游目的地来说,通过整合资源、互动周边,交通便利成为优势,从“来的方便,走也方便”到“来的方便,去其他地方也方便”。
3.消费群体。目前树山的消费群体主要以江浙沪地区为主,从消费趋势看,城市化下的乡愁,使乡村旅游继续成为热点;从消费能力看,发达的区域经济保证了游客的消费能力;从消费观念看,以自驾为主的自助旅游逐渐成为主流,“玩”和“住”相分离,更注重目的地的交通、环境和配套。
4.核心资源。树山的优势资源在于以“吃”、“住”为核心的休闲产业链。既有天然温泉、特色餐饮、精品民宿、文创产品以等业态,又有裸心谷、都喜富都、田园东方等品牌,而自身的山水田园风光又可以充分满足“最后0.5天”的需求,具备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
四、建设内容
通过“树山+”的实施,构建纵向辐射、横向融合的全域旅游网络,提升区域旅游的开放性和配套性、游客的体验性和自,构建以树山为核心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一)“树山+”的含义
“树山+”就是“跳出树山发展树山”,将树山放在苏州旅游大格局中,扬长补短、借势借力,与周边多元化的旅游资源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构建“姑苏城外”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具体来说,“树山+”是离开城市、回归乡愁的生活方式;是文化休旅开放互动的资源融合;是政府指导、业态联盟的品牌保障;是多元素、多层次、多特色的个性选择;是苏式田园生活的情怀体验。
(二)“树山+”的内容
“树山+”主要包括了“1+1+1+X”,即:一条主线、一个联盟、一个品牌和X种产品。
1.一条主线:四季树山。以时间为轴,围绕“春赏梨花、夏尝果实、秋品湖鲜、冬泡温泉”的主线,通过梨花节、温泉季等节庆活动,丰富旅游内容,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茫然到期待。
2.一个联盟:树山旅游联盟(树盟)。树山不是封闭景区,一直以来在管理上困难重重,同时由于现有业态各自为政,产业链衔接不紧密,未能最大程度发挥树山的品牌效应。因此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了树山旅游联盟,涵盖了餐饮、住宿、游乐、农业、文创等领域的20余家成员单位。作为“树山+”的实施主体,树盟既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又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
对内体现规范性和互补性:一方面,通过权利义务的约束,形成类景区化的管理,保障品质;另一方面,加强资源互补,打通产业链,实现全域联动。对外体现整体性和体验性:一方面,整体推广、抱团发展,打造区域品牌;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元素的融合,成员间资源的自由组合,丰富游客体验。
3.一个品牌:通安良仓。建立统一品牌――通安良仓,作为树山伴手礼的专卖品牌。通过“树山+”,推动树山与文化、艺术、创意的融合,打造包含农副产品、民俗工艺品、文创产品等产品的特色品牌,实现从单一到综合、从产品到品牌的提档升级,推动“树山”的品牌输出。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4.X种产品:路线+活动。通过线路串联不同景点,实现纵向的延伸;通过活动体验不同领域,实现横向的扩展,形成以树山为原点的网络化旅游空间。
路线:以树山为原点,向周边辐射,与知名旅游平台合作,围绕“从树山出发”的理念,通过“验客体验”等活动,推出6条不同风格的微度假线路。
(1)骑行路线:树山―环大阳山;树山―金墅老街―万亩良田―太湖大堤
篇6
开创文旅融合新局面
——文化旅游局长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紧紧抓住文化旅游部门结构性重组机遇,牢固树立“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市场推广、开放合作,全面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着力构建文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开创×县文旅融合新局面。
一、基本情况
×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成功创建省旅游强县,并连续多年获评×县域旅游十强称号,打造了×两家4A级旅游景区,×四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处省级旅游强乡镇、21处省级旅游特色村、×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处省级精品采摘园和星级农家乐。培育发展了×家四星级标准旅游饭店,×家旅行社和营业部。自2004年起,连续举办了×届文化旅游节,“中国佛都
京杭水脊”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2017年,×县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组建成立×开元集团,×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集团四大国有子公司之一。2019年,×县实施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为文化和旅游局,实现了诗和远方的结合,推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5月,×开元集团正式入股×文旅集团,划转资产×万元,股权占比×%,×寺景区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进入了跨越性发展阶段。
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明晰发展布局。
我县先后编制完成了中都佛苑景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寺景区总体提升策划、×湖湿地建设规划以及×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开发规划等。2018年,聘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县政府已批准实施,为×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以文化为魂,促进产业融合。
大力推进“旅游+”战略,积极拓宽旅游发展空间,重点实施“旅游+N”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旅游+文化”,成功策划了第×届×县文化旅游节,举办了开幕庆典、慈善捐赠、文化展演、全国书画邀请展、研学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达×万人次。发挥“旅游+教育”拓展文庙建设规模和层次,扶持文庙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完善了“成人礼”、“开笔礼”、“谢师礼”等参与性项目。×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不断开发文化体验、遗址观光、考古研学、科普教育等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共×万人次,文庙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已经成为全县干部政德教育的两张亮丽名片。实施“旅游+水利”,联合水利部门开发中都水库水上休闲、垂钓等水上娱乐产品项目。实施“旅游+交通”,联合交通等部门建设了济北旅游大道、泉河景观廊道等旅游要道,指导×湖湿地开发了自行车比赛、自驾车营地、休闲旅游慢道等,构建了环×游憩带。
三是以项目为引擎,推动地域联动。
通过多年持续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寺景区,×湖湿地、中都民俗馆、×枢纽考古遗
址公园等景点。×宫旅游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亿元,全面完成了外立面装饰装修工程。×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形成规模,新的提升规划即将实施。全县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干道不断健全,较好地提高了文化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县城和景区周边镇村改造升级,面貌更新,开启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四是以乡村振兴为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湖湿地新上旋转木马、碰碰车、自控飞机、森林探险等娱乐项目,种植了荷花、牡丹、玉兰、连翘、迎春花等各类乔灌木和果树,将湿地打造成儿童的乐园、花的海洋。×镇古城村以“×国故都
×故里”文化品牌为引领,以丰富乡村文化旅游业态为目标,建设了仿古街道、古×国博物馆、采摘大棚、药材基地,打造了×国遗址、×故里等×处景观,新上了×家农家乐、×家民宿,×处草莓采摘,成为×县首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庄。×镇投资×余万元打造×山风景旅游区,建设了×等景观,完成了景区绿化、上山游览石阶、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利用土地流转等方式,联合周边村庄打造了茶园、梅园、核桃观光园、百合花观光园等,成功举办核桃丰收节、亲子挖土豆、百合园赏花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每年吸引游客×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经过反复调研座谈和分析论证,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如下:文化
旅游资源集聚效益不够明显,游客滞留时间短,综合收入提升慢;旅游景区公司化运作、旅游项目市场化合作进展较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参与体验项目较少,缺乏演艺类、修学类旅游产品;资源整合不够、景区关联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小等问题,没有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下步思路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文旅资源配置,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提升品牌效应,深化公司运作,积极融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廊,真正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亿元,旅游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以上,打造一批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新业态产品等。
一是坚持多规合一,科学描绘文旅产业发展蓝图。
加强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努力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运河古镇建设》,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凸显×枢纽位置及作用。指导×、×等乡镇做好×山旅游风景区和古×田园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
储备打造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推动×宫旅游综合体建设。合理规划×寺景区西片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地区高品位、独特性的研学空间。推进文庙儒学研学基地开发建设,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切实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全面打造政德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运河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网络。
三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注重文化特色,引导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持续打造×湖田园综合体、×山旅游风景区、×河生态旅游度假带、×古城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集中培育“×—×—×”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指导有关乡镇(街道)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培育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后备箱工程基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古×田园景区提档升级。
四是开展精准营销,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加大宣传资金投入,持续在主流媒体开展旅游品牌宣传,在高铁站、高速路等交通平台推广县域旅游形象。大力开发×祈福、文庙研学旅游产品,树立×研学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文化旅游节举办层次,继续策划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庆文化氛
围。加强政策奖励扶持,大力开发周边200—300公里基础客源市场,重点加强×、×、×等地组团旅行社的对接合作。同步推进网络营销与市场开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互补,合力共赢,大力提升“中国佛都”品牌的知名度。
篇7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原本具有分工的一些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并融合形成新的产业态,这些新业态的出现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经济学家提出了产业融合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旅游业是一个高关联度的产业,在这一浪潮的带动下,也显露出融合发展的迹象,旅游也逐步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和渗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Nicholas Negro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三产业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可以充分发挥两个产业的自身优势,增强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中原文化历经数千年文明的积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造就了河南极其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河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三大优势:
其一,资源优势。河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蕴藏在这里的中原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有胜迹存在的文化资源,还是流传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资源都很丰富,而且不少文化旅游资源禀赋极高,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完全具备打造为旅游精品、绝品和极品的潜质,深度开发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河南历史文化遗存达28168处,拥有一大批垄断性、多种类、高品位、高密度的文化旅游资源。 “中华之根”、“少林故乡”和“豫剧源头”这些都为河南特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可以加大对类似品牌的培育力度,积极打造更多的富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品牌。其二,交通优势。河南交通区位优势非常凸显,“河南地处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东西南北四方交通的要道,旅游通达性极佳。 从大通道建设来看,河南连接各核心景区的快速旅游通道逐步建成,大交通必然迎来旅游的“井喷”式发展。其三,市场优势。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全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进入大众消费提速期,有利于旅游业的加快发展,这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河南地处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总量最大的大中原地区中心,以郑州为中心,半径1000公里的区域内,集中了豫、陕、晋、冀、京、津、鲁、苏、沪、浙、皖、鄂、湘、赣等十四个省市,拥有“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发达区,总人口达七亿多,各省市年人均GDP都已超过1000美元,最高的省市超过3000美元。因此,河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拥有庞大的一、二级市场优势。
二、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面临困难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河南旅游文化产业融合互动,优化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拓展了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拓宽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激发了新产品,提高了文化旅游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获取资源的能力,形成互生共赢的多重效应。
但从已开发成的经营性文化旅游单位数量和效益来看,与全省可开发文化资源总量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应该说,相对于丰厚的资源优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制约河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因素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观念落后,缺乏创意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正在经历从资源导向到市场导向的转型,现在又被纳入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个发展阶段,不少从业者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浅层开发上。河南省内众多文化内涵较高的资源,只是通过复古和再造来实现对本地人文历史的重新认知和认同,未能挖掘其文化内涵、激活旅游资源的“文化之魂”,也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再一点就是开发的特点不突出――景点雷同现象严重,节目表演大同小异,相互模仿,没有使自己的品牌产品凸显出来。
(二)体制束缚
长期以来,河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受体制束缚,文化系统与旅游经济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共识和合力。许多很有开发潜力的文化类旅游资源,同时归多个部门管辖。各部门之间相互掣肘,根本无法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常常是处于不死不活状态,浪费了大好资源。这种现象无疑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三)实力不足
首先体现在经济实力不足。开发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大量财力物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方政府部门无法投入充足的资金,主要依赖招商引资。其次是缺少资本对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缺少一个健全而活跃的资本市场作支撑。再次是缺少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类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需要既懂文化更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还需要具有很高超的经营管理才能。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经理人,更需要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目前河南的文化产业界和旅游产业界,缺乏这类高素质的人才,许多开发项目都是一些“摸着石头过河”的“民兵连”在支撑着,因而其开发和经营的盲目性很大。
(四)执行力差
执行力差长期制约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十多年来,全省旅游只有少林和龙门两家人文景区年收入达到1亿元。还有一批巨额投资大项目,如黄河大观、河洛文化村、官渡文化园、永昭陵、百泉、影视城、中州乐园等都因执行不力而最终归于失败,不仅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挫伤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一)加强科学规划
合理规划是科学发展的奠基石,只有一流的规划,才打造一流的旅游项目。近年来,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原有的规划已经不能满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应从现实需要出发,重新制订全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为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加速资源整合
一是破除部门和行业限制,在统一的规划和共同的目标下真正实现各类文化旅游资源互通、互动、共享、共赢;二是突破地域限制,树立整体旅游宣传营销理念,整合全省旅游资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坚定产业化发展思路
河南省所谓的文化旅游产业多数仍是政府部门管辖下的国有事业单位。即使有的成立了公司,其实质性管理体制仍是非市场化的事业性质。而更多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仍然保持其原始的无形性,没有进行产品和产业化开发,无法投入市场,这就造成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巨大浪费。由此可见,文化旅游产业化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组织上的企业化改造,经营上的市场化运作。
(四)选择文化创意路子走
旅游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寻求创意的差异。从文化创意的角度对历史遗迹等旅游产品进行重新打造,让沉寂的历史活起来,是激活市场和满足市场的重要一着。充分发挥河南省丰厚文化资源优势,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新郑黄帝故里连续8年成功举办的拜祖大典,让新郑市在春天有了秋天般的收获,据了解,在2013年拜祖大典期间的经贸洽谈活动中,新郑市共签订投资项目53个,总金额达476亿元。电影《少林寺》是对少林武术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创新,它为少林寺景区带来了经久不衰的滚滚客源。
(五)建立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
不少地区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兴区”战略,创建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对景区扩建升级,依托民俗文化背景,开发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扩大宣传力度,使当地文化旅游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河南也可以选择基础较好的地方建立这样的示范区,比如登封市就有优越的条件:其一,所处地理位置较好,距郑州仅60公里,交通便利;其二,登封市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旅游产业基础都很好;其三,旅游资源优势,拥有嵩山少林寺这样的世界级旅游品牌,在文化创意领域也培育出像《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样的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精品。在这样的地区简历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将为河南省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先导的文化创意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六)努力打造产业链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游客满意度的提升,核心要依托于景区、景点,但不能把眼睛只盯在门票上,而是要在产品深度开发和拉长产业链条上下工夫。从旅游环节角度看,文化旅游产业是以文化旅游为核心,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产业,并在每一个旅游环节中与当地特色文化的对接,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增强了旅游的文化属性,为旅游者提供了一次完善的文化旅游经历。
从产业链的纵向来看,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延展性,可以在原有产业链要素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的要素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文化旅游产业延伸已涉及出版传媒、影视、会展、动漫游戏、文艺演出、体育等,而这些动漫、文艺表演等又可以衍生出新的商品市场。如开封可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根据包公、杨家将等传说和历史遗留下来的典故,创作影视剧本,发展动漫产业等。
(七)加大投入力度
1、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落实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必须坚持多方筹资、多元投入的原则。放开、放活、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一是政府引导。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是发挥政府对社会资本导向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突破现有景区建设资金短缺瓶颈的关键。二是市场化运作。尽快制定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良好的软环境吸引投资者。三是多渠道争取。积极引导民间投资,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和经营,兴办文化旅游经济实体,投资开发文化旅游项目。积极探索景区使用所有权、经营权或门票收入作抵押进行融资的新方式,更多地争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
2、构筑坚实人才高地
篇8
(一) 国外旅游经济的研究
最早研究旅游经济的文献是1899年意大利政府统计局博迪奥(L.Bodio)发表的《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其后尼塞福罗(A.Niceforo)和贝尼尼(R.Benini)分别发表了《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1923)、《关于旅游移动计算方法的改良》(1926)。他们从统计学角度研究游客人数、逗留时间和消费能力的关系,反映了人们早期从经济层面对旅游现象的认知。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A.Mariotti)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现象做出系统剖析和论证,他主张把旅游活动分为“能动旅游”和“被动旅游”两种形态,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旅游中心地理论。
(二) 国内旅游经济的研究
国内对旅游经济的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年至1990年创立了旅游经济学科;第二阶段是在90年代,该阶段是由点到面阶段;第三阶段是近几年出现的,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角度来研究旅游经济现象。如李创新(2008)根据基尼系数理论构建出由旅游竞争力贡献率累积与旅游收入占有率累积分布图呈现的洛仑兹曲线模型,提出各省市旅游竞争力对旅游收入的贡献。刘丽梅(2007)从旅游收入效应、旅游创汇效应、旅游就业效应和旅游投资效应入手,分析了内蒙古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应。郝晓兰(2012)提出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转型,指出产业融合会产生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最终会产生整个产业的创新。李海燕(2013)提出随着第一、二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减弱,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对整个区域内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旅游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体三要素构成的人们空间移动的现象,旅游经济是一种由人们的空间移动消费而引起的经济现象。
二、内蒙古旅游资源简介
内蒙古地处中国正北方,是祖国的北大门,外接俄罗斯、蒙古国,内跨“三北”,毗邻八省,潜在国内客源市场庞大,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一)自然旅游资源
主要有草原、沙漠戈壁、湖泊、森林、河流、冰雪、矿(温)泉等特色优势旅游资源,其中草原资源尤为丰富。
(二)人文性旅游资源
蒙古族、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传统特色,参与性强。节庆时期还有一定地方民族特色的活动,如那达慕大会、满洲里冰雪节、科尔沁草原赛马节、赤峰冰雪旅游节、昭君文化节、乌海葡萄节等。
(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
内蒙古地方风味美食,主要指居住在内蒙古地域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共同经济、文化生活中,相互影响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风味饮食。如内蒙古的烤全羊、烤羊腿、手把肉、奶皮、奶豆腐、奶茶等。
三、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内蒙古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经历了自发发展阶段(1999年以前)、旅游产业规模扩张阶段(1991年—1999年)、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2003年)。2004年以后,受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及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内蒙古旅游业又有新的突破,旅游业发展步入加速发展阶段。
如表1、图1所示,内蒙古旅游业对自治区国民经济的贡献先呈增加态势,但在2008年以后这种态势逐步下降。1999年,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加,旅游业总收入占第三产业产值的2.48%,占全区GDP的1.03%。2007年这两个指标分别达到18.13%和6.49%,较1999年分别增长了六倍。但2008年后旅游业在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在萎缩,在内蒙古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地位需进一步明确。
表1 1999-2007年内蒙古地区旅游收入与GDP、第三产业产值的关系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整理。
图1 内蒙古旅游收入分析
四、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淡旺季突出,自然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得不到修复
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制约,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仅在夏季适宜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在其他季节的适宜性不足。这也造成旺季旅游者大量涌入,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 等接待设施紧张,影响了服务质量。就自然旅游景区而言,内蒙古草场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原面积为8.6亿亩,从东部的科尔沁到西部的阿拉善草原,从北部的呼伦贝尔到南部的鄂尔多斯草原纵横几千里,但近年来草场遭到人为或“蹄灾”破坏,整片整片的草场得不到生长。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历史古迹保护不力、环境污染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景区(点) 空间分布较散,旅游产业化意识薄弱
内蒙古地域广阔,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较分散,景区( 点) 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集聚程度较低。从旅游者角度考虑,其花费在旅游路途上的时间较长,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均相对较高,不利于体验多条旅游线路。旅游业涉“行、住、食、游、娱、购”六大要素,本身具有一种与其它产业关联度极强的特性。旅游业的生产资料和设备都几乎由所有重要的产业部门来提供,其回归效应非常强。因此可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拉动作用。但内蒙古旅游产业结构单一,还没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整体旅游经济规模偏小,水平较低,影响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互动。
(三)宣传力度不够,旅游管理人才稀缺
内蒙古许多旅游资源非常有特色,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宣传不够,许多旅游产品照搬外地,甚至直接从外地引进,缺乏个性,加上旅游管理人才稀缺,旅游价值未能真正体现。
五、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建议
(一)加大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超越季节性限制
产业融合可以带来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最终引起整个产业的创新。旅游业本身就具有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的特质,如旅游业与工业的融合以及旅游业与农牧业的融合开发出沙漠生态旅游、蒙牛伊利生态游、草原生态游、民俗旅游等,这创新了旅游产品形态,丰富了旅游线路产品的内容,为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及提升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提供可借鉴建议。
(二)通过产业扶贫延伸产业链
内蒙古地区应利用特色资源在第二产业中的优势来扶植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涉及诸多与旅游直接或间接相关产业部门。它们围绕旅游地的核心吸引物,通过各种横向和纵向联系聚集在一起,形成网络形式的产业组织,即旅游产业集群。比如:扶持、引导旅游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形成具有优势的集团。通过培育有优势的旅游企业集团,逐步形成区域内旅游产业集群,从整体上延伸内蒙古旅游产业链条,提升内蒙古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中的竞争力。
(三)发挥政府干预机制,提高旅游业与整体经济的关联度
篇9
1旅游过境地的涵义及特征
1.1旅游过境地的涵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旅游过境地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杨振之认为旅游过境地的概念是相对于旅游目的地提出来的。一般说来,旅游目的地含有直接吸引旅游者前往游览的吸引物;而旅游过境地是在长线旅游产品中,旅游者在达到或离开主要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地方。在旅游过境地,旅游者或单纯过境,或作短暂停留并参与消费,或顺访某些景点并参与消费[1]。笔者认为,旅游过境地意为着旅游者在到达最终目的地之前,乘坐交通工具所经过的具有一定旅游资源和一定旅游产业基础的非完整性旅游供给地。
1.2旅游过境地的特征
1.2.1非完整性旅游供给
1991年孙尚清主持出版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行、住、食、游、购、娱”旅游业六要素概念[2] 。“六要素”的提出为构架旅游产业链提供了基本范式,对旅游产业的实践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旅游六要素已经成为代表旅游产业基本构架的固有术语,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3]。旅游过境地的非完整性旅游供给是指过境地只是能够提供“六要素”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要素,并不能提供完整的“六要素”,旅游产业中只有餐饮业、住宿业或娱乐业等,旅游产业不完整,旅游供给服务不完整。
1.2.2旅游消费的不确定性
由于旅游过境地属于非完整性旅游供给中心,所以其只能提供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部分旅游产品。旅游过境地的非完整性旅游供给的特性加之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的约束,使得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进行的旅游活动都是匆忙的,表现出极大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消费的不确定性,影响旅游过境地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很多种,如高速路堵车、旅游大巴车出现故障、极其恶劣的天气等,都可能导致旅游者原本计划在旅游过境地的部分旅游消费被迫取消。此外,由于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较为短暂,旅游者受限于自身的时间、精力等因素影响,也决定了旅游过境地的娱乐及购物业的消费同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2.3对终极旅游目的地的过度依赖
从旅游空间结构上看,旅游过境地是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终极目的地之间的连接[4],终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的大小、强弱,旅游消费的性质等都会对旅游过境地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终极旅游目的的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过境地的旅游吸引物具有互补性,则会产生“旅游形象叠加”效应,反之则会产生“旅游形象遮蔽”效应[5]。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的停留动机、停留时间及消费水平等也深受终极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旅游过境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旅游过境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都会对终极旅游目的地产生过度的依赖。
2旅游地产定义及特征
2.1旅游地产的定义
目前国内对于旅游地产的概念或者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不过国内对于旅游地产的定义主要分为宽泛的定义和严格的定义两种主流定义模式[6]。宽泛的定义模式中,被引用最多的是宋丁对旅游地产的定义,他认为“旅游地产是在特定的土地上开发的、与某一类旅游区域在内外空间方面和主题内涵方面具有明确关联性的地产项目[7]”。严格定义模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沈飞对旅游地产的定义。他认为“旅游地产是依托周边丰富旅游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借助旅游度假为目的的开发营销模式,以求全部或者部分实现度假休闲旅游功能而开发建设及经营运作的房地产项目[8]”。林峰认为旅游地产主要是作为第二居所或第三居所的住宅、产权酒店和分时度假酒店[9]。基于旅游研究的现实需要,分析对比两种模式,笔者倾向于严格意义上或者狭义上的旅游地产的定义。所以将旅游地产概括为:依托现有旅游资源或者再造人文旅游资源,并对旅游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有利于旅游地旅游业发展的旅游开发建设,能够实现部分或者全部的旅游功能的房地产项目。
2.2旅游地产的类型
国内对于旅游地产的类型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由于研究者的背景、研究的区域、研究方法的不同,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类型分类观点。
吴悦芳等人根据国内已有的旅游房地产的研究理论以及国外相关的时权酒店(Timeshare)、第二居所(Second Home)的研究,将旅游地产分为4类,包括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业地产、旅游度假地产和旅游住宅地产(主要指度假型第二居所)[10]。胡浩认为旅游地产分类系统由类、亚类和基本类型3个层次组成。把旅游地产分为景区(点)类旅游房地产和城市休闲游憩类旅游房地产两大类和八个亚类[11]。 仲小谨等人将旅游房地产分为4类:景区住宅和风景名胜度假村、时权酒店、产权酒店、养老型酒店[12]。
综合分析以上学者的分类观点,主要是从旅游地产的概念和功能的角度进行的分类,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旅游地产的产权和使用权的角度进行了分类研究[13]。孙正茂从产权角度对旅游地产进行了分类,主要划分为统一产权型和分散产权型[14]。 绉益民和孔庆庆等人根据旅游房地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同,将其分为4种类型:产权酒店、分时度假、主题社区或景区住宅、房地产大盘或新城项目[15]。
综合分析以上学者的观点,国内旅游地产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旅游地产的概念和功能进行分类,一种是根据产权和所有权进行分类。由于国内学者对于旅游地产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概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旅游地产的分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对旅游地产的分类还存在很大的分歧。
3实证研究:旅游过境地青城山镇
(1)交通区位:青城山镇是成灌高速和成灌快铁两条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城镇,同时省道106贯穿整个城镇。在交通区位上,都江堰青城山只是起到了交通通道的作用,而不是交通的最终停靠地。
(2)旅游区位:青城山镇处于“九环线”的西半环上,是西半环的重要旅游节点。拥有世界级的遗产地青城山风景区。在旅游区位上,都江堰青城山受九寨沟―黄龙景区的旅游“形象遮蔽效应”[5]或“屏蔽理论”[16]的影响,都江堰青城山只能像汶川、茂县、江油、平武等旅游地一样,成为旅游过境地。
青城山的旅游者具有旅游花费少、停留时间短、旅游参与性不强等旅游过境地的非常典型的特点。青城山旅游者的旅游逗留时间仅为2h,旅游花费多为100~200元/人,直上直下的观光游,难以留住游客。总之,无论是从交通区位、旅游区位还是旅游者的消费特点来说,青城山还处于旅游过境地的阶段。
4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研究
4.1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现状
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附加值逐年增加。据实地调研发现:目前青城山镇在建及待建旅游地产项目约14个,旅游地产主要产业业态是以度假酒店、度假山庄、休闲度假社区等为主的居住性型旅游地产和休闲型旅游地产。
根据对青城山镇已建地产的调查,青城山镇以住宅型地产和投资型地产占比较大,养生度假型地产所占比例较小,同时地产空置率较高,限制青城山镇产业的发展。从《青城山镇社区房产入住率统计表》可知:目前入住率最高的清芳苑也只达到50.00%,清溪映墅的入住率仅1.41%。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建成后入住率偏低,对旅游地产提档升级发展不利。
4.2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问题
4.2.1旅游地产出现空置、闲置及运营难等问题
首先,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入住率低,空置率和闲置率高,购买者购买旅游地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度假及投资,作为“第一居住场所”进行长期居住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小,主要用作周末或者短期旅游休闲度假和投资升值,其次旅游地产多为异地购买和交付,因此经常会出现房屋长期空置的情况。空置和闲置的旅游地产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景、桃花、和乐、青田和沙坪五个社区,其中青田社区的龙湖小院入住率最低,仅为1.38%,其次是和乐社区的清溪映墅入住率仅为1.41%。
4.2.2旅游地产与其他产业融合不深,未形成高端
产业链 目前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经营业态与旅游业、文化产业、康体养生产业、娱乐业和购物业等产业的相互结合不够紧密。单纯的盖房子建别墅,未能充分发挥其旅游带动功能;经营业态缺少文化项目,使其文化内涵不够深入;缺乏必要的社区医院、医疗体检中心等康体养生产业业态;娱乐和体验性项目较少,难以带动旅游者娱乐购物消费。简单的房屋出售出租方式,还未形成高端产业链条。
4.2.3旅游地产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产业支撑
首先,旅游地产开发与配套软硬件脱节,更注重地产本身发展,忽略相应配套设施。人口和社区密集区域,社区购物超市、农贸市场、医疗、教育等配套普遍较为缺乏,导致旅游休闲度假者日常生活不便利,为居家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难以聚集社区人气。其次,旅游地城山镇的产与康体养生产业结合不紧密,缺乏文化支撑、产业支撑,社区内部缺少基本的医疗检测和治病就医的专科医院。
4.3提升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措施
4.3.1转型升级定位
转变以住宅地产和投资地产为主的地产业态,促进地产业与康体养生产业的融合,打造以原生道文化为核心,道文化与生活的融合、道文化与商业的融合、道文化展示体验以及道文化养生为主题的康体养生旅游地产产业。
4.3.2总体提升思路
(1) 旅游过境地转化为旅游目的地是根本。都江堰青城山作为常年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招牌,对成都、重庆等周边的一级市场和基础市场失去了原有的旅游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重新的形象定位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成为成都等周边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为此笔者在做《青城山镇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时提出了“中国青城山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名镇”的目标定位和形象定位。旅游过境地转化为旅游目的地,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旅游产业的完善,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旅游消费的提高及旅游逗留时间的增加,从而使得青城山的旅游地产空置率降低,利用率得到提高。
(2)将道教文化与康体养生文化相融和。将道教文化与康体养生文化融入青城山镇旅游地产产业是青城山镇旅游地产转型升级的关键。挖掘道教文化价值,以康体养生文化塑造品牌。
(3)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建筑风景化。青城山镇旅游地产产品打造的关键是建筑布局依山而建,亲水排布;产品类型丰富,既有迷你别墅,又有大面积豪宅;户型设计酒店化,精装交付为主。
(4)完善旅游地产的配套设施。结合项目本身资源,完善旅游地产的配套设施如会所、商业街、高尔夫、游泳池、攀岩、SPA、咖啡厅、多功能会议室、商务中心、大型购物超市,综合农贸市场等。
篇10
关键词 会展旅游 产业融合 成都市
一、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
会展业与旅游业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产业。了解和分析产业间的联系是制定产业融合策略的基础。
会展业与其他产业有着广泛的联系,是促进产业信息和物质交流的平台,是社会生产和交换或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其核心产品是为会展需求方提供召开展览及会议所需组织工作、场地等服务;而旅游业则凭借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服务。参展客商和与会者是重要的商务旅游细分市场,因此旅游业也为会展客商和参加各类会议的人提供吃、住、行,以及部分参展者、与会者会后游、购、娱等服务。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游客是指以消遣、商务、朝拜等目的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时间在12个月内的人。参会者的外出旅行其实也属于一种旅游活动,属于商务旅游的一类。这些参展商和观众在会后很有可能转化为观光游客,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联可见一般,其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服务对象――参展者、观众、会后旅游者和潜在的游客。在参与会展活动的过程中,参展商、会议买家和观众扮演了会展参与者和游客的双重角色。会展业聚集了很强的人流,为旅游业带来了大量的游客;而旅游业则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接待服务。因此,会展业与旅游业产业的互补性很强,这正是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会展业和旅游业的联系,我们可用图1来表示。
会展业与旅游业都是综合性产业,涉及到多个行业的协作,产业构成较为复杂。图1主要考察了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联系。从图中可以发现参展商,会议买家和观众以参展参会为主要目的,通过旅游中介进入到会议、展览的举办地,期间接受旅游业提供的餐饮、住宿等一系列服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会展旅游是会展活动为核心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从会展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旅游业与会展业通常相互渗透和融合,旅游业介入会展业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会展业的旅游属;二是饭店业从事会议和展览的接待业务、旅行社从事联系会议业务;三是举办本行业的会展;四是组织参展商、与会者以及其他参展(会)人员的会后旅游。
二、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一)构建核心吸引力
通过对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联系我们发现,会展活动是吸引会展旅游者前来的核心吸引力,旅游业只是作为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在发挥作用。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前提在于会展活动能否吸引到大量参展、参会人员。举办展会可通过自办展会和引入展会两种形式。自办展会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引入展会则根据当地软硬件环境,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后,通过申办或合作进行。
因此,吸引参展商和观众是会展旅游的基本活动,也是会展旅游的根本所在。要吸引大量客流前来参展和参观,必须满足参展、参会的需求。对参展商而言,参展与否的最重要权衡因素前四位依次是:主办单位的声誉;通达便利的交通;展会举办地是否辐射公司的目标市场;主办单位的推广力度。
(二)整合产业部门
会展旅游者需求多样。专业的会议组织者、目的地管理公司、旅游企业及支持部门共同为会展旅游者服务,形成一条产业链,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与不同组织和企业进行业务的合作。目前较为有效的办法是构建会展旅游集团,将场馆、目的地管理公司、酒店、旅行社等纳入集团内部管理,会展业与旅游业协作的许多问题在集团内部解决,实现产业的集约发展。
对于会展不发达、中小企业居多的城市,资金条件无法实现集团化的也可选择构建会展旅游战略联盟,企业通过协议建立开放的合作关系。加盟企业通常是优势互补的企业,抓住自身最核心的业务而把非核心的业务转给上下游企业,通过相关企业联合,使链上企业达到同步协调运行,实现技术、信息、组织的集成。
(三)优化管理机制
新型产业的构成和发展,必须解决两个产业的非协同发展状态,构建统一协调的外部管理机制,将会展业和旅游业置于同一管理机制下,可促进两个产业的协调发展。主要措施包括:第一,构建合署办公的政府管理机构。由于会展业与旅游业核心职能、任务和经济属性差异较大,构建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合署办公机构、协调产业发展是有效的途径,如美国波士顿会议与旅游局,旧金山会议与旅游局。第二,制定行业政策和产业规划。通过制定会展旅游相关政策,可把好相关市场秩序,政府在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宏观调控的角色。
三、成都会展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会展
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成都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较快,成为“中国会展第四城”。成都会展从1984年举办春季首届全国糖酒交易会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全国性大型展览170多个,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电子、机械、汽车、建筑、花卉、食品、医疗设备、家具等。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探索,成都会展业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我国整个西部地区,成都会展业无论是场馆建设,还是参展规模都占居领先地位。近几年,成都会展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2007年,成都举办展会86个,涉及机械、化工、能源、汽车、服装、休闲等多个领域,同比增长38.7%。2008年成都市举办了第四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02008),而且成功引入德国慕尼黑博览集团、德国汉诺威展览集团与成都合作办展。
(二)旅游
成都市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绮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中国三个最佳旅游城市之一。成都的旅游资源呈以下特点:一是人文景观多。全市现有人文景观172处,类型多、规模大、分布广、价值高。二是自然景观全。成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景、水景俱全。三是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以成都市区为核心,组合不同、风格各异的八个国家级、省市级风景片区。四是旅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007年成都市接待国内游客425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国内旅游收入395.4亿元,增长22.0%。全年组织出境旅游人数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45.8%。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78.6万人次,增长35.5%;旅游外汇收入2.6亿美元,增长3 1.%。全市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
改善,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98家,旅行社25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达39家。
四、成都会展旅游融合发展措施
(一)建立统一的会展旅游机构和会展旅游公司
从笔者对成都市会展业与旅游业现状分析来看,成都具有发展会展旅游良好的资源条件。从旅游业来看,成都市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三个最佳旅游城市中之一,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从会展业看来,成都会展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良好,被誉为“中国会展第四城”,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会展之都。成都市优良的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场馆建设、基础设施等为成都市会展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成都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并不理想,会展旅游并没有达到优势产业融合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目前,成都会展业务隶属中国贸易促进会成都分会,而旅游业务属于成都旅游局行业管理;而两大协会(成都旅游协会和成都会展业协会)也各立门户,二者没有构建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未能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旅游业与会展业的整合也有限,成都除了成立了一家大型会展旅游公司成都会展旅游集团外,其他旅游公司与会展公司业务来往很少,未能有效地整合会展和旅游资源。专业的会议组织者、目的地管理公司、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合作较少,会展旅游市场机制不畅,未能发挥产业集约优势。
鉴此,成都会展旅游业要想保持产业竞争优势,就必须建立诸如美国波士顿会议与旅游局那样统一的会展旅游机构,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同时,会展业与旅游业应当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可建立会展旅游集团,将会展场馆、展览公司、旅行社、饭店、目的地管理公司等纳入集团统一管理;或者会展企业与旅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通过相关企业的联合,使不同的企业在会展旅游产业链上协调运行,实现技术、信息、组织的集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培育品牌展会
培育品牌展会是发展会展旅游的重要举措,需要软硬件环境的多方支持。成都现有展馆面积达到20多万平方米,居西部首位、全国前五位,其中,世纪城会展中心,展馆总面积11万平方米,单馆面积1.2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国际标准展馆之一。成都处于中国西部的中心位置,有便利的立体交通,宝成、成渝、成昆和成达四条铁路干线和川陕、川滇、成渝等国道交汇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全国七大航空港之一,基本具备了举办大型会展的条件。过去几年,成都先后举办了全国糖酒会、全国医博会、全国汽配会等大型展会,策划并培育了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成都啤酒节、成都购物节、中国国际软件洽谈会等自办品牌展会。
但是成都会展的数量和规模偏小,影响力不大,缺乏会展品牌。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成都举办的展会中,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展览会为西部地区及成都的行业展览会,并且此类展览会的参展商及专业观众的地区性非常明显,影响力有限,成都还没有像“青岛啤酒节”、“广州广交会”、“大连国际服装节”、“深圳高交会”那样响亮的会展城市品牌。因此,成都应注重吸引大型展会,扩大自办展会的规模,并组建专业的会展组织公司和目的地接待企业,加强会场服务,加大招展力度的方式来培育品牌展会。
(三)扩展旅行社及酒店的业务范围
旅行社作为服务中介整和会展举办地各项旅游资源,再打包出售给会展活动参与者,为会展旅游者提供获取吃、住、行等服务的便利。通过旅行社向会展参与者提供服务,可避免会展主办方自行组织接待,由于不熟悉旅游业务可能导致组织不合理的风险。
通过对来川游客的结构分析,在所有人川游客中商务和会议游客共占了36.4%,仅次于观光/度假型游客。参展游客是包含于商务游客统计中的,因此会展旅游是四川旅游的较大市场。从旅行方式来看,在团队游客中,商务和会议游客占9.1%。在散客中,商务和会议游客的比例为52.4%。由此可见,会展游客选择旅行社服务的较少,成都旅行社流失了一大批商务旅游者。
造成这种情况有二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会展旅游者的消费习惯。目前交通、住宿等环节的预定系统都比较发达,会展旅游者不通过旅行社也能买到满意的旅游产品,只不过是花费精力较多而已。另一方面是成都的旅行社规模偏小,并且没有把会展旅游作为重要的市场来对待,专门针对会展旅游的服务产品较少。目前我国一些旅行社开始介入会展旅游。春秋旅行社、山东国际旅行社、上海锦江、中青旅等已加入了国际会展组织,开展会展、旅游、境外订房、订票等相关服务,而成都旅行社、旅游公司进入会展旅游市场的并不多见。
因此,成都旅游公司,特别是旅行社应当抓住市场机遇,针对商务和会议游客细分市场,与会展主办方合作,利用其强大的供应和促销网络,为会展参与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基本服务,实现专业分工。有实力的旅行企业还可利用手中资源进行会议组织,以及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来提高竞争优势。
此外,酒店为会展参与者提供的餐饮、住宿等基本服务是开展会展旅游的必要组成部分。大型会展的筹备会议、新闻会、分组交流会都安排在酒店会议厅、多功能厅或客房进行,而规模不大的会展包括展厅在内的所有场地和活动都安排在酒店。酒店还可以根据会展举办单位的要求提供,如发放邀请函、接待、会场布置、车船票预订、市内交通服务、旅游安排等系列服务。可见,酒店为会展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服务便利,而一些酒店也建在旅游景区,或交通便利之处,为会后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成都多数酒店只是提供餐饮、住宿的基本服务,以及小型会务服务。因此,我们建议成都众多五星级以下的酒店根据会议、展览市场的需求积极完善接待服务,通过产业的延伸,直接进行会议、展览的承办,如成立专门的会展接待办,改善会议接待设施,推出大型多功能厅,安排会议期间的餐饮服务、会后的活动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还可通过购买、建造、控股和租赁等方式实现内部化,形成将酒店、会展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实现产业的集约发展。
(四)开发有针对性的会展旅游产品
会后的观光旅游可以进一步拉动旅游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但从客观角度讲,因为会展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以旅游为目的的,会展参加者同通常意义上的旅游者有着本质区别,旅游及其他休闲娱乐活动对其而言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并辅之以相关的服务,会展参加者在通常状态下是不会主动去参与旅游活动的,除非是第一次来到会展目的地,而且还有空余的时间。
四川省旅游资源丰富,我们通过对54届医博会参展参会人员的调查,展后进行观光旅游的参展商比例为86%,说明成都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展会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是组织程度较低,主要以自发的散客旅游为主。根据统计资料,会后旅游选择去游览的景点前四位是: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峨眉山、乐山大佛。这些景点都比较成熟,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根据会展参与者会后停留时间短的特点,成都市可利用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发具有吸引力,旅游时间在两天以内的新旅游产品来吸引会展参与者的会后旅游。例如,考虑到会展活动专业性强的特点,针对于参加工业展览会的会展旅游者可以推出工业旅游活动;针对有投资意愿的参会者可推出投资考察游等专项旅游产品;针对需要会后减轻压力、放松心情的推出乡村休闲旅游;针对希望了解会展旅游城市的推出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二日游等。
- 上一篇:人工智能技术培训方向
- 下一篇:小学科学教师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