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观点范文

时间:2024-04-02 11:3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构主义理论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构主义理论观点

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汉语教学原则

1 当代建构主义概述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在教育研究领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建构主义认为,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而这一认知建构过程常常是通过参与共同的社会互动而完成的。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1 知识观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2 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先天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教学时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2.3 学习观

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方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地信息建构者——学习者综合、重组、转换、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信息、新事物、新现象或者解决新问题,最终生成个人的意义。

建构主义还认为,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来完成。

建构主义还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留学生纷纷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关于对外汉语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的制定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

3.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对外汉语的教学原则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其基本要求是整个教学工作应立足学生、满足学生;全部教学活动应调动学生、依托学生。教学活动开始前,应明确教学对象的特点,包括国别、性格、学习目的、起点等。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只有充分分析教学对象,才能做到教学有针对性,才能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启发式教学法的适用和学生平等参与的成分越来越突出,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教师则主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激励和控制教学活动。

3.2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

对外汉语的教学原则之二就是“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和外语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应该将汉语当作工具来教,而不应作为一种知识系统来教。随着语言教学对象对课程要求的提高,在教学中倡导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以及互相合作与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成为语言教学工作者的共识。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作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3.3 结构——情境——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对外汉语的教学原则之三就是“结构——情境——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图片、录音、电视、投影、实物以及其它教学用具把教学内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 通过词汇、句型语言表达,把枯燥乏味的知识, 变为生动的活的语言,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快捷, 更透彻。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分为两种:模拟情境和想象情境。模拟情境主要指在课堂上准备一些道具,布置一个模拟环境,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的情景。想象情境主要指由教师规定情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参照条件进行单句练习或自己编对话的操练过程。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做了许多新的诠释,对当今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广泛的影响。它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建构性;强调学习与教学的中心是学习者而非指导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以及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些见解丰富和深化了学习理论的研究。同时,建构主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总的来看,建构主义理论对进一步推动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指导教育实践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徐子亮 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4]卢家楣.心理学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篇2

在建构主义的表述上,有的加上“理论”两字,冠以尊称,有的直接表述为“建构主义”,看上去更是一种思想的潮流,这不仅仅是一个表述的问题,而且是认识上的混乱。从侧面我们也能够得知建构主义本体的含混或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的缺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拉文(R.slavin,1994.同:斯拉维因)在其著作中的表述:“当前教育心理学正在发生一场革命,人们对它的叫法不一,但更多的把它称为建构主义”[1]。

建构主义并非一时兴起,建构主义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种历史渊源首先源于心理学上的理论。建构主义是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行为主义的深刻反思,是对认知主义的超越。首先,行为主义强调的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合,这种观点体现出的是一种机械论,显现出客观主义的认识论。认知主义正是在完善了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惜的是认知主义在某种程度走向了另外的极端,体现出了主观主义。其次,建构主义最早的历史原型可以追溯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强调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同化”和“顺应”的两种形式,并不断的求得平衡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最后,建构主义受到了众多理论的影响。其中,即有心理学上的继承又有哲学上的影响。如:心理学上,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哲学上,后现代主义、新等;另外,还受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的影响。总之,“建构”作为理论的基本概念或者称其为理论的思维原核,已经无处不在。建构主义的广泛存在,促使了建构主义不同的主张和类别的分化,但主要包括:“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2]。

借助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菲利普教授的“二阶分类”[3],上述几类建构主义又可以分为三大类,心理学建构主义、哲学建构主义、教育学建构主义,笔者重在讨论教育学视野下的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二建构主义的观点

众所周知,在狭义的教育观下无非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间的交往,本文正是基于狭义的教育来论述建构主义理论(以下简称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首先,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不是纯客观存在的,知识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必然受到环境和主观的影响。其次,知识的永恒性被打破,知识的获得是受人们主观意识制约,知识是价值负载的,知识是在与环境的交融中建构起来的,人们对于知识具有发言权。最后,建构主义对于知识的观点延伸到教育中来就构成了对于教学的本质认识,也深刻的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化了人们对于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认识。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立在建构主义知识观点的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重点强调主动建构、互动建构、情景建构,从而进行意义的建构。首先,建构主义理论重视“人”的存在,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主体自主的能动的建构意义。个人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去编码信息、积极表征的过程。显然,建构主义是继承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写什么,学生记什么;”正是对以往学习观念的讽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学习的,而是主观的、能动的建构意义。其次,除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外,还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习不是学生一个人的学习,而是在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沟通中学习的,旨趣是一种“对话”的学习。最后,建构主义反对把知识在抽象中让学生去学习知识。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是存在于具体的情境中,是可以被感知。

3建构主义教学观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的方法要依据学生学习的方法,可见在我国教育史上其实早就存在着建构主义的色彩,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并不是凭空想像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先前知识背景来理解文本的意义的。其次,积极的开展多重的对话。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与自己、学生与知识之间存在着多重的对话,知识也正是在多重的对话中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开展对话的权利和环境。最后,重视学习环境的营造。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中生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习环境的营造。教师应该积极的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建构、生成。

三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契合

2001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4],其中对阅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启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2003年,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5]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从两个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能够看到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阅读教育中的彰显。“美国宾夕法尼亚洲《阅读评价手册》中将阅读描述为是一种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活动”[6]。

显然易见,国内外都把阅读理解为是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与多方面开展的“对话”,建构主义成为了阅读的一种理念、一种方式。建构主义和语文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高度的契合。首先,建构主义改变了传统单线的阅读教学。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直接替代学生的阅读,即使有学生的阅读,也是种阅读形式的存在。学生是对文本进行了阅读,但是怎么展开阅读往往是含混不清。其次,建构主义注重了阅读中学生的意识。建构主义重视学生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或者发展到鉴赏性阅读。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成为既定答案下的阅读,阅读教学存在着一种预设的解读标准,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不是意义的阅读,阅读文本变成了对权威意识的寻求,或演变成对于考试的模拟,功利化倾向蔚然成风。最后,建构主义重视学生展开多方面的对话。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学生和文本的单线对话,建构主义变单线对话成为多重对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展开了心灵的沟通,这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基本上可归纳如下:第一,文本解读的权威化和单一化;第二,语文阅读教育中,阅读内容的虚空化和阅读方式的功利化;第三,语文阅读情景的非真实化。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极其有利于转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弊端,建构主义恰为改变这种弊端起到了理论上的指导,尽管这是在观点上的契合,但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这一点来说具有突破性的引领,甚至对于整个教育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和建构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谋求了契合。应该用建构主义革新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教学观念,更准确的说是我们的教育观念。从观念的引领下走上实践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慢、差的局面。我国正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借此背景下开创语文阅读教育的新局面,已经成为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共同期待。

四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背离

西方的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育的“契合”,是不是完全的适宜?我们不得不认真的审视建构主义,而非一味的崇拜。传统的语文阅读教育中主要是重视浏览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对鉴赏性阅读、借鉴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往往是忽视甚至是漠视。理解性阅读中往往也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往往是在教师的理解上的理解,缺少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文本的解读,其中的弊端可想而知。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在这样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扎根与我们心中的,它不是“无源之本,无水之木”。阅读在本质上主动的认知活动,语文阅读更是建立在语文本质观指导下的阅读。

语文本质观的分歧更是严重的影响着语文阅读教学的展开,语文阅读教学在本质上是对于语言或言语的阅读,更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片面的遵从学生的个性阅读对于语言或言语的学习是不利的,语文阅读的实施应该基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该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的阅读,并非是基于生活经验或常识性的阅读。其次,语文阅读情景的营造是有利于学生阅读的营造,并非是对于文本所描绘环境的营造。抹杀学生和文本的直接接触,在其中增添情景这一中介,并不见得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反而增添了障碍。最后,从理论上来说,建构主义本体的发展并不有利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质”变。建构主义只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外因,真正的原因是在理论上对语文阅读教学本体的缺失。在理论的横向来说,语文的本质是什么?阅读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逻辑起点在阐述上混乱是根源所在。从理论的纵向上来说,语文阅读教学怎么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怎么样?等基本技术理论或称之为应用理论得不到深化是实践的盲目。近些年来在教师理解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中,出现了机械的、照搬的倾向,让人们看上去怎么也像是“二张皮”。建构主义理论弱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否定了讲课和考试的教育过程。同时,无限了夸大了学生的知识经验,而且出现不分年龄阶段的误用倾向。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分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认识往往是以感性的认识为主,本应在教师的理性认识之下引导学生阅读,建构主义却无限的放大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单单的“建立”却不见了“构造”,实乃糟蹋主义,这是非常危险的!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在教育信息化进程快速实现的前提下,基础教育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其教育部门的高层主管还承认有较大程度的削弱”[7]。在西方建构主义理论也才刚刚发展起来,所以说如何促进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学在视域上的最佳融合,掌握好“度”的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在在内心掂量一番的。殷切期待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早日铸成理想境地。

参考文献

[1][2][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中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中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其在借鉴和吸纳了诸多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精髓之后,取得的进展却是显著的。在建构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亚历山大·温特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他奠定了建构主义跻身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凭借着严密科学的理论体系,建构主义在反思主义阵营中崭露头角,跃居国际关系理论主流行列,但其自身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体系;温特;认识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应用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念,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在大量吸收社会学、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养分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建构主义阵营中,最引人注目的,最具有标志性的莫过于温特的理论。本文将通过介绍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从而对建构主义进行评价,并对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作出相关思考。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思想渊源

首先从社会学方面说,建构主义的根源应溯及涂尔干和韦伯。涂尔干认为社会世界的核心概念是观念,观念具有自我完整性,无法简约为其他因素。而韦伯认为社会科学可以独立成为体系,人具有赋予世界以意义的特殊能力,这是自然界所没有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

其次语言学是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另外一个主要思想源泉。这种对于语言学的借鉴在建构主义产生的早期较为明显。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奥斯丁和塞尔等语言哲学家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建构主义理论也直接借鉴英国学派、新功能主义和交流沟通理论等流派的思想。

(二)理论产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这两个占据主流地位的国际关系理论之间的争论为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客观环境。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对主流理论发起了挑战的理论。建构主义是其中的重要一支。

冷战的结束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有重要关系。1989年奥努弗首先提出了“建构主义”这一概念。到后来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的发表,期间经历十年的发展,建构主义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从总体来看,建构主义重视文化、规范、认同、实践、主体间性、知识等社会性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

从本体论而言,建构主义是反理性主义的,认为国际政治的社会性结构不仅仅影响行为体行为,更重要的是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在方法论上,建构主义是整体主义。从世界观而言,建构主义不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但反对把物质的客观存在作为解释行为体行为的惟一和最主要原因的单纯物质主义观点。建构主义是理念主义的观点,认为权力主要是由观念和文化情境建构的。权力分配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利益分配建构的,利益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观念建构的。因此,正是由于观念建构作用的存在,才使得权力和利益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建构理论采用科学实证主义的认识论,但其解释模式是根据部分规律(每一阶段的规律)的个性化模式,即研究者解释某一事件是通过对引起该事件发生的前后一系列情况进行详尽的描述。

三、亚历山大·温特的主要理论观点

建构主义的兴起与温特的贡献息息相关,特别是《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的问世,奠定了建构主义与传统主流学派并驾齐驱地位的基础。

(一)施动者与结构互相建构

温特建构主义的核心是结构与施动者之间的建构关系。温特认为施动者与结构是相互依存的,施动者是受结构界定的,结构只有通过施动者及其活动的中介才会存在。施动者与结构的相互建构对于解释社会行为是很有意义的:并不完全由个体行为就决定了社会形式,也不是完全由社会形式决定了个体行为。

(二)身份、利益与行为

温特认为由于身份具有不同程度的文化内容,所以利益也有不同程度的文化内容。身份和利益是共同起作用的,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兼顾考虑身份、利益、认识,才能解释行为。

(三)无政府状态的三种文化

温特反对将无政府状态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前提和基本假设。温特认为,无政府状态是一种体系结构,通过行为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的行为就可以产生不同特征的无政府状态。因此,温特提出了可能存在的三种无政府文化:人人为敌的霍布斯“敌人”文化、自己生存也让他人生存的洛克式“对手”文化和非暴力互助康德式文化。建构主义更加强调对外政策决策者的行为选择。

四、对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

建构主义推动了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深入、系统发展。建构主义将一些主流理论忽视的概念或主流理论认为是假设前提、自变量的变量重新提了出来,它从认识论、方法论上升到本体论,涉及无政府状态、实践、国家、身份、利益、权力、、制度等几乎所有的基本概念,以社会学的最新工具,达到一种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新的理论综合。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重视和强调观念因素的建构作用。

每一种理论范式的强项也正是其弱点所在,建构主义也不例外。建构主义阐明并丰富了为新现实主义忽略的国际生活的一些方面,但在解释力和预测力方面建构主义无法与新现实主义匹敌。建构主义的不足还在于至今未建立起关于观念认同产生发展的系统理论,使其陷人解释历史强于预测未来的境地。

总之,我们不能期望有一个理论强大到可以解释当代世界政治的全部纷繁复杂的问题,当然我也不认为存在那样一种理论。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特征,理论会随着时代应运而生,甚至同一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事件也会有不同理论加以诠释。和只有一个正统理论相比,更希望有不同的理论声音及其争论。

五、建构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总的来说,建构主义在中国前途乐观,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具备建构主义发展的社会土壤,另一方面是它在世界秩序、中国和平崛起以及台湾等问题上拥有较强的解释力。建构主义理论在客观上满足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的需求,特别是随着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的变化和角色的调整,运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身份、利益和行为等相关的理论观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和观察当今国际社会形势的演变过程。而这对于中国塑造和平与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更加建设性的姿态投身到国际组织与国际事务的活动之中,积极构建和谐世界和与相关国家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正是由于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性以及建构主义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解释功用,使得这一理论在中国找到了合适的土壤并得以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建构主义并不是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它产生于西方的文化环境,因此必须使之本土化以为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和平发展服务。(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姚勤华.建构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2010(12).

[3]白云真、李开盛.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篇4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课程观,在此基础上得出建构主义理论对高等学校教学的启示:教学基点需要从教转向学,创设学习环境和学习共同体。

20世纪后叶,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挑战。一种强调进行意义建构与知识创新的建构主义理论盛行于西方世界,对曾经流行并仍存在于现行教育中的传统知识传递观以及相应的传统教学模式发起了强劲的攻势。了解这一动向,对日常高校教学中实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发生的一场重要革命。教学活动的认识论基础从早期的行为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发展到建构主义,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理论”、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前苏联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以及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等是建构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建构主义思潮的支持者们在回顾20世纪建构主义思潮的渊源时,都十分重视杜威的影响。杜威强调学生学习体验的组织,主张将学习与蕴涵“问题”的未知情境联系在一起,进而发展学生的体验。杜威指出,教育就是学生经验的生成和组织,学生在经验中产生问题,问题又促使他们去探索,产生一系列新概念。

前苏联基础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是十分重要的。维果茨基及其研究人员十分强调社会对个体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即个体的学习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即要从历史的观点而不是抽象的观点来理解人的意识的形成,在社会环境之中、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之中而不是在社会环境之外,去研究意识与心理的发展。

皮亚杰则从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而奠定了其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经过不同的认识阶段,逐步建构起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个体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皮亚杰的著作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同化”和“顺应”。儿童正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个基本的过程来实现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借助已有的图式来同化新信息的时候,认知结构就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当原有的图式不能同化新的信息,就只能去形成新的图式,即寻求新的平衡。在“同化”与“顺应”过程中,儿童建构起个体的认知结构,并在一系列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构主义出现了六种不同倾向,它们分别为: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观点、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观。

建构主义尽管流派纷呈,但大都认可三条基本的原则或其中的某一、两条原则,前两条原则是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费尔德提出的:一是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二是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而不只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发现,即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第三条原则是:“知识是个人与别人经由磋商与和解的社会建构。”非常难得的是,建构主义及其相关理论与20世纪90年代所兴起的众多学习理论共享着如此多的关于知识、学习与教学的认识,这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流派尽管在认识论上、在研究的侧重点上存在差别,但它们对知识与学习的看法还是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为此,我们主张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汲取其合理内核,并从学习观、课程观等方面建构相应的理论与实践。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为此,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社会性以及问题定向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

对建构主义思想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学习与发展领域的杜威就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以及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因此,教育基于行动。与杜威同时代的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学说”的一个重要理论假设就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由此提出受文化中介的个体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是教育过程的基础,而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显然,无论是杜威的“做中学”,还是维果茨基的“活动与心理发展统一”的观点,或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了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当然,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关的教学研究也经常论及,但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一观点提供了新的视角。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天然具有的。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及新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解释了这种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人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和理解。学习者以长时记忆的内容和信息加工策略为依据,与当前接受到的新信息相互作用,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储存和激活信息,并主动建构起新的意义。这就说明学习并不是信息的简单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这里所说的心理表征的建构是双向的,一是对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建构,二是已有知识经验从记忆系统中被提取出来时的重新建构。

学习者在学习中还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诊断与反思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修改和提炼自己的策略,以便使学习者通过建构主义的学习,朝着专家的方向获得持续的进步。

在学习过程激发的起始阶段和以应用为目标的结束阶段,探究定向学习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在从事发现学习的研究时,布鲁纳就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建造一个活的小形藏书室。归根结底,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建构主义还主张一种问题定向的学习,认为这种学习能加强记忆的多元表征,从而有利于学习的情境化与学习动机的形成。问题定向的学习要求学习者面对一个结构不良的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在开发问题解决策略的同时,获得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建构主义学习的问题定向特征与皮亚杰提出的“认识的螺旋性发展”是一致的。皮亚杰在解释这种开口越来越大的认识的开放性螺旋时,曾经这样说:“任何认识,在解决了前面的问题时,又会提出新的问题”(Piaget,1977)。这意味着,在认知的建构过程中,每一种已达到的相对平衡状态都为新的不平衡创造了前提,提供了可能。显然,认知的螺旋表述了认识阶段的开放性与以问题促进认知的动力机制。

在维果茨基历史文化学派的影响下,学习的社会性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围绕该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概括而言,当今的建构主义者非常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对于个人来说,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由于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每一个人对世界的建构各不相同,因此,就显示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往的意义和价值。他们认为,通过合作与交流,可使每个人共享他人的见解,以超越自己的认识,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便于学习的广泛迁移。因而,建构主义者提倡能够以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者共同体、合作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等突出学习社会性的学习模式;把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单纯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二)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主张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和技能的教学。建构主义的课程设计观不同于以培养一般思维技能为目的的内容抽象的课程设计,同时,它也跟传统的重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并以文本教材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点分道扬镳。它是在深刻揭示上述两种课程设计观的不足并在对这两者进行扬弃与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基于情境的真实和复杂问题的解决的课程设计观。一方面,该课程观批判一般思维技能训练与丰富的内容背景的分离,主张在知识内容与对一般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境中启动思维的教学。另一方面,它对传统的基于内容的课程设计中的两个弊病:重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即重knowwhat类型的知识)和置于每章后面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将“产生式”概念引进课程的设计,以帮助学生通过条件一动作的形式获取知识,从而在利用知识作为解决重要问题的工具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理解knowwhy,knowwhen,knowwhere,knowhow,knowwho等新的知识类型的能力,而这些难以编码的知识类型正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为进行知识创新所必需的。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教学的启示

上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和课程一系列观点,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对高校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基点需要从“教”转向“学”。确立教学的基点对于有效地实施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基点从重视“教”转向强调“学”正是体现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学习理论的差异,突出了学习“主动性”、“建构性”的意义所在。至于如何体现教学基点的转移,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二是要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去体会知识的灵活性和应用性;三是要提供机会使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只有教学基点实现转移,我们才不会仅仅专注于为学生灌输知识,才会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更加注意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毕竟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基础,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却一直难以得到重视。

(二)创设“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情境或环境。学习环境中应该蕴涵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环境的创设还强调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按照这种观念,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重视探究、创新。

篇5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物理教学 应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设计是确保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对物理课教学尤为重要。伴随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开发,要求物理教学设计的观念及技术亦相应地与之配合。而目前,我国多数的物理教学设计仍沿用行为主义的模式,建构主义模式的物理教学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如何进行情境的创设、协作学习和意义的建构等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1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充分利用会话、合作、情境等学习环境要素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与建构主义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目前,根据以上思想已经开发出了很多的教学模式,其中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支架式教学。

2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物理教学设计原则

2.1以学生为中心

这条原则的核心就是了解“学情”, 所谓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就是因人因材施教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进行物理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进而实现完成教学目的前提下又以学生为中心。即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学生的学习又是为了智力与能力的提高。所以提高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就成了物理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即教学设计的始点和终点都是智能开发,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尽量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为此,要克服避免只注重知识、而轻视能力培养;克服和纠正注重结论与题海战术、而轻视过程与忽视物理思想方法渗透的做法。

2.2情境激趣及时反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何为“情境”?是教师根据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预估会发生、发展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何为“激趣”?简单来讲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为:一种是好奇式喜爱式,它要么靠外界刺激来引起学生的无意识注意。要么让学生感觉有趣,让学生有意识注意,通过学习让精神上得到满足。另一种是“习惯化”,习惯成自然。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兴趣特点,在教学设计时,紧扣知识点,在上课的过程中适时引入相关资料做“活化剂”,让学生进入“情境学习”。当然物理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与学生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反馈的信息及检验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教师备课时就应注意:合理设置悬念,挖掘课本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并要了解此知识的发现过程和相关科学家的趣事。

2.3整体建构

对每一项内容设计时都应把它蕴涵在整体知识的适当部位,不应以孤立的、割裂的观点教知识、练技能。教师对所教内容要知道该物理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以及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含所采用的观点、思想、方法),理解该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在生活中该知识的实际应用。

3如何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引入到物理教学中

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物理教学设计,教师应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引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将这种教学观落到实处。具体说来,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物理教学设计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在认知冲突下引导学生建构认知模式

教师有意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前后矛盾基知与不知的强烈冲突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释疑”是建构知识的“顺应”过程,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因而也是实施物理教学设计的重点。例如,在“牛顿管实验”一课中,教师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猜羽毛和铁片谁先落下去,再做实验,新的情景与旧的经验产生了矛盾,学生迷惑了,产生了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就应逐步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这种处于真实物理情境的思考与讨论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与点拨中逐步完成对自由落体知识的建构。

3.2引导学生完善认知模式

通过建构,学生粗约地形成了新的认知模式。但此时的认知模式往往是粗糙片面的、更或是肤浅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加工。为了优化整理认知模式,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怎样把知识的逻辑结构理顺,从而使知识间更为紧密联系;怎样使教学情境引人入胜,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情景化;怎样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众多思维的评判和反思中,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看到同一个问题,进而使其深刻和全面地对知识理解。在知识的建构中,“顺应”与“同化”是相辅相成的。物理教学设计的重点就是建构知识的“同化”过程,它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又一重要方式。

3.3启发思维、引导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6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备受瞩目,简要梳理了建构主义发展的历程以及其在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育改革中的影响。认为建构主义在当前我国新课改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应用中也存在缺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备受瞩目。本文尝试对教育教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梳理,并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方面论述建构主义思想对我国新课改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理论渊源可以上溯至行为主义的学习论,后又 继承了认知心理学如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若干思想,以及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思想,还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思想。总的来说,从行为主义学习论到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演变过程,是一个由强调学习的客观主义到强调学习的主观主义的演变过程。

(一)行为主义学习论

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行为外部事件的考察;外部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对人们行动结果的强化会进一步影响后继的行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行为主义揭示人类学习的经典公式是:S(刺激)一R(反应),强调“经验乃知识的惟~源泉”,明确提出教育与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这显然是一种客观主义的学习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忽视教育传递过程中学生的主观理解及心理活动过程。这种缺陷受到后来的许多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者们的批判。

(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关于儿童知识的自我建构思想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直接基础。和行为主义者强调外部环境、刺激等客观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同,认知主义者皮亚杰(Piaget)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强调个体的内部认知结构。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来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这种认知建构主义观点,教学的目标是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在这个建构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皮亚杰理论的缺陷在于没有解决好客体问题而过于强调生物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历史性。

(三)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

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维果茨基进一步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皮亚杰自我建构理论不同,维果茨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特别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人的心理机能的形成是通过社会作用不断建构的,即社会建构,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这种互动通过教学、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在他看来,对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应当从历史的观点,而不是抽象的观点,不是在社会环境之外,而是在同它们的作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加以理解。同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以后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发展影响极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一理论作为儿童发展的指导,并通过支架的帮助使儿童达到其最高的发展水平,从而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帮助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高的发展。

(四)布鲁纳学科结构论与发现学习法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先后在美国的流行,对于建构主义思潮的广泛流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对其进行改造与运用,进一步推动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布鲁纳认为学科内容应是概念、命题、基本原理及其彼此的联系,认为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好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习者不仅可以简单地、明确地把握学习内容,而且可以发挥迁移力,对有关联的未知的事物迅速地作出预测。”布鲁纳认为学习学科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处于知识结构最上层的概念、规则,才会出现学习的迁移,才能够顺利解决问题”。为此,布鲁纳倡导发现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同其他学习方法一样,主要目的是获得知识,并且是客观性、简约性、概括性、结构性的知识。因此学生去发现的答案是教师已知道的,学生不是去质疑或发明而是去发现教师希望他们去发现的东西。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思想为以后更激进的建构主义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总体上说来,布鲁纳仍然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强调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通过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把外部客观事物及其特征内化为其内在的认知结构。

(五)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因而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建构主义理论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形成了激进建构主义等新的流派。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冯·格拉塞斯费尔德(Von.Glasesfeld)、格登(Gerdern)等。激进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关于经验知识的理论,它更多地是从认识方面与传统的客观主义相决裂。他们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却是个体的。相对于认知主义的观点——学习是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对某一事物的共同看法,建构主义则强调学习是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解释现实,教师只在其中起着辅助的作用。

由于个体经验的不同,因而个体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新的建构主义流派更进一步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诸如源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架式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的抛锚式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的随机进入教学等等。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学习对意义的建构作用;强调利用各种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教学目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至此,已经从行为主义的客观主义学习论到认知主义的相对客观论演变为以主观主义为中心的学习论。

二、建构主义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澳大利亚科学教育学者马修斯(M.Matthews)指出,建构主义是当代科学与数学教育中的一种主要影响,这种影响从近年来国际上出版的大量有关建构主义的著述中可见一斑,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996年美国出版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其指导思想的。除美国外,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科学教学评价改革以及相应的教师教育改革在许多国家也都正在展开。例如在德国,基尔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杜特(R.Duit)博士倡导用建构主义理论改革科学教育:在新西兰,2O世纪9O年代中小学科学课程即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在英国,利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把建构主义理论用于科学教学改革中。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多为源于维果茨基理论的社会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所以在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关键在于其理论构想非常有助于我国教育界解决困扰当前教育的核心性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教育从小学到中学普遍存在“应试教育”,即普遍存在围绕考试、分数、升学进行教学的倾向和弊端。在教学中,将教学目标放在知识的传授上,甚至将考试目标作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基本以讲授法为主,以大量的练习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与理解。教学的评价方式更为简单,以分数高低论学生优劣,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和学校水平的唯一标准。其结果造成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更多的是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而非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面对当今全球发展趋势和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这样的教育已难以承担现代教育的重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则有助于改变这一切,其独特的学习理论让教育界耳目一新,开阔了研究者的思路,也从理论上有助于解决我国传统教育中的某些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到冯·格拉塞斯费尔德的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杰根的社会建构理论等等,他们共同的思想都是将学习置于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并遵循其认识规律来进行。PI(’建构主义者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的建构,这相对于行为主义的客观学习论是一种进步所以,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观对我们当今的教学改革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三、建构主义在新课改实践应用中的缺陷

任何理论都有其不完善的一面,建构主义学习论也是如此。行为主义客观学习论强调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这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必要的,但它往往易使学生获得教条式的知识。皮亚杰、维果茨基和布鲁纳重视因知识问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认知结构的作用以及经验的建构,看到了学习中具体性的方面,但是不够深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个人经验基础上的意义建构,侧重于探索如何使学生的认识由抽象走向具体,更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后续高级阶段。但是,由于建构主义理论从行为主义的客观学习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任何形式的抽象和概括,这助长了知识的相对主义,同样也会在教育实践中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强调直接经验而忽视间接经验的系统学习,易导致整体教育质量的滑坡在教育研究领域,建构主义十分流行,正愈来愈多地被用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能力的研究。但是在实践领域,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对建构主义者抱着批判的态度。建构主义实际上特别强调学生的个别、直接的经验,是否任何知识都需要经过学生的个别“意义建构”来获得呢?根据科学的教育心理理论,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以学习前人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而积累下来的“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的学习只是对间接经验学习的补充。如果过于强调直接经验,对于人类有限的生命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另外,从教育的立场上看,其结果和美国l9世纪末至2O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所宣扬的思想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而那次的教育运动是极其令人失望的,它直接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滑坡,迫使美国自上世纪5O年代后期以来自上至下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现状的改革。

有学者明显地表明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应用中的担忧,指出过度强调学生的个人建构知识、情境学习而忽视教师在传授知识中的作用,显然不符合个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心理逻辑。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来说是有害的。“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中,‘自然主义’和‘形式教育’的思想占据了支配地位,‘儿童中心’和‘能力训练’成为指导许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主要原则,其结果是:知识的掌握被弱化了。”[41。”“要认真对待和克服‘轻视知识’为特点的教育思潮。这一思潮流行时间很长,影响已相当深广,已在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有所反映,因此,对它认真进行探讨、辨析、澄清和克服,尽量减少一些消极因素对新课改的干扰,避免太多的损失,不致付出过高的代价,应该说是必要的、有意义的。141。∞

对于教学实践的改革,也有学者进行了大景的探索,张奠宙认为“建构主义是一门严肃的学问,如何用于数学教学,则要慎重研究。”l5l台湾小学数学教学推行建构教学法,已试验了五年,但无突出的进展。实际上,许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先记住会做,再逐步理解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离不开基本知识的记忆和学习的,一切都要建构显然是行不通的。至少基础知识的建构与思想意识的建构必须区别开来。

(二)强调学习者的意义建构.缺乏对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

篇7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高职教学 应用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社会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我国高职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成为知识的消极接受者,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生生之间缺乏合作。这种教学方法无疑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在有限的课程资源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高职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多年来,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提倡学生主动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结果。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为:“1.所谓知识,并不是对存在于外部世界的某种东西的模写,学习是立足于业已建构、阐释的知识之上建构的;2.新的经验与素材是在业已建构的知识构造与体验世界的交互作用之中得以解释,并引入了某种独特的表征的;3.学习者拥有各自独特的见解与视野,在业已解释的知识之上建构的世界与他者的持续的交互作用之中,能够使得我们关于世界的表征得以确凿;4.借助专家的支援,学习者能够建构知识;5.‘情境认知’‘基于参与的知识建构’‘实践性知识’构成了关键的概念”。①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步骤

第一,分析教学目标即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从全局把握本门课程的思想。

第二,创设教学情境即创设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真实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创设教学情境:1.把握学习心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直观、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去主动学习,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2.温故而知新,创设类比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学习者把接收到的新信息和自身已有的知识网络联系起来。创设类比情境,将问题信息与已有的同类知识相比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3.运用感官教学,创设直观情境。直观情境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它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②直观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静态的思想动态化,有助于更明了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性。

第三,搜集信息资源。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本、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搜集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第四,分组协作学习。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被分为几个小组,它包括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激励、互帮互学等合作形式,不同的组织形式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通过讨论、交流、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共同分享集体讨论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内容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五,评价学习效果,包括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努力;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从而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我,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

(二)有效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建构主义意味着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显然是不适宜的。为了有效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实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怎样学”而不是“学什么”。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策划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第二,合理设计教学情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行动中。随着个人参与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情境中进行协商,知识就产生了。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发生于真实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利用知识的活动中。知识学习不可能通过对普遍、抽象的概念和命题的记忆进行,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

第三,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谓“意义建构”是指:对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的信息加工者、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

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介绍及其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证明了建构主义理论一系列新的设想对于我国高职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应从“主导”转变为“指导”,学生应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学方法应从“学什么”转变为“怎样学”。只有这样,我国高职教育才能造就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才能使学生与时俱进,成为国家的真正有用之才。

注释:

①钟启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②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2.

参考文献:

[1]彭贤智,刘玉娟.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5,(6).

[2]吴建设,丁继安,石伟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高校研究,2004,(11).

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与外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越多,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一门语言,在与外国进行交流时,英语的翻译是一个重要问题,正是考虑到英语翻译的这种重要性,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小学就开始英语的教学,在大学的教学中,英语也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存在,经过多年的这种英语普及教育,目前我国的整体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普及式的教育方式必然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在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而要想从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英语专业翻译的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的改进,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最后提高英语翻译的能力。

2.建构主义理论分析

2.1建构主义的概念

最早提出建构主义概念的是瑞士的一个心理学家,当时提出的概念是constructivism,【2】后来这个理念传入到我国之后,被翻译成了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在教学方面广泛应用,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而建构主义下的教学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观点认为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建构一个心理表征的过程,这个心理表征包括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知识两种,第二个观点认为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理解,都有自己的建构方式,通常情况下,这种建构的方式都有较大的区别,而教学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将教师对世界理解的建构方式,与学生对世界的理解进行融合,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第三个观点认为主要有四个因素对建构主义学习产生影响,分别是环境、协作、回话和意义,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学习者都是建构主义的核心,对建构主义概念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所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2.2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建构主义的出现,就是为了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建构主义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对能够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们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首先就是要充分的考虑实际的因素,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学生和教师的特点等不同,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也应该针对性的进行改变,如果在所有的教学中,都采用相同的教学目标,那么就会严重的影响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这种影响更加明显,在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中,充分的考虑到了这点,因此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教学目标更加符合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

目前我国开始大力的提倡素质教育,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刚好符合了素质教育的特点,为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教学采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甚至可以通过对要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把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上述的原则外,建构主义教学的最后一个原则就是鼓励学生反思,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是纯理论的,没有经过任何的实践,因此学生在学习到了知识后,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社会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实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学习的效果。

3.建构主义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分析【3】

3.1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分析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大,在英语翻译这种主要依赖经验的学习上,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要,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加深,在很多领域都出现了文化的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英语翻译的难度,近些年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从而导致了很多新词的产生,对于这些新词的翻译,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样实际的翻译工作更加困难,对英语翻译工作者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翻译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成为了目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实际翻译的能力,随着翻译自身的发展,目前的翻译已经不在局限于语言的转化,更多的是对不同文化进行转化,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起源不同,导致语法和意思的表达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应该根据语法的特点,对学生在翻译方面的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从而使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从一些特殊句型、较长的句型、被动句的翻译等方面出发,从建构主义理论上提升学生翻译的能力。

3.2案例在建构主义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建构主义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更加完善,【4】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意义建构是学生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在目前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通常都是采用基础课和实践课同时进行的方式,由于英语翻译专业的特殊性,无法像其他学科一样,拥有一个科学、成熟的教材,而且英语翻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翻译自身也在不断的进步,这样知识更新换代很快的一个学科,教材更不容易编写,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的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都会选择一个经典的英语案例材料来进行,教师作为意义建构的提供者,这些案例的选择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现在大学中的英语翻译专业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已经细化成了很多具体的方向,例如经贸方面的英语翻译、时事政治方向的英语翻译、旅游翻译、飞行翻译等,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翻译专业还在不断的细化,英语翻译的学习也变得更加具体,学习的知识针对性更强,根据具体的翻译方向不同,相关案例的选择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例如在经贸英语翻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合同、索赔信等材料进行;而在飞行翻译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机型如空客或者波音而选择适当的翻译材料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应构建学生有关民航只是,以使他们在翻译中更专业。

4.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就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认知学习的效果,由于其完善的理论和良好的实践效果,使建构主义理论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建构主义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都能够进行很好的应用,而且建构主义自身的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使其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更大,英语翻译作为目前热门的专业,受到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英语翻译学习的效果一直较差,如果把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我国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相信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和英语翻译的不断发展,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会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王玉西,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06):29-33

篇9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教学观

随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兴起,学习理论、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有效成果。建构主义极大地推动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发展, 尤其是对探索基础科学学习方式, 促进科学课程多元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支撑。 因此, 只有全面认识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才能将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一、建构主义研究的心理学来源

教育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发展脉络,从总体上反映了20世纪心理学理论的整个发展过程。”各理论学派林立、各持己见,分析各理论的片面性到各理论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不断完善。要想全面了解一个理论,探索其理论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今的建构主义是建立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和维果斯基的智力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的。本文主要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进行分析。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将认知结构称为图式,认为图式是人先天遗传所得,表现为对外界的一般反射,在外界的影响下,经过行动和经验使图式得到丰富和完善,图式的丰富和完善过程又包含同化、顺应和平衡。个体认知发展包含认知结构和认知机能,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知,认知结构就是图式,认知机能包括组织和适应,适应又涵盖了同化和顺应,通过“同化于己”和“顺应外物”产生了认知结构,因此个体认知发展是经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实现的。之后,同化、顺应的图式理论又进一步发展成为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和发展关系的最近发展区,指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唤醒或促进位于最近发展区内处于成熟状态的机能。该理念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从而创造出儿童全新的心理活动形式。最近发展区强调社会活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学习者在能力较强的他人帮助下跨越发展区,实现对意义的建构和知识的学习。在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随之发展, 并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该理论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是对先前各种理论的完善和创新。

(一)建构主义学习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结构以及智力结构发生、发展的研究。该理论强调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认为学生是意义的建构者,学习者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的新的理解。它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个体的主动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个体固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其建构意义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情境中的交流对学习者构建意义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中的主动建构意义的行为。

(二)建构主义学习范例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范例有:任务驱动学习,情境性学习,主动合作学习,内在驱动学习等。无论何种学习范例,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情境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性思维,进行研究和创新。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强调课程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强调课程要符合学科的结构特征。二者都只强调了一方而忽视了另一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建构主义理论则是Χ者的综合,既强调学科结构也强调儿童心理特征。

(一)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学生的自我控制为中心, 为学生创设基于真实情境和任务的学习环境,教师是起监控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成为能够自我控制学习、正确认识世界的终身学习者。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 随机通达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自上而下式教学模式。这四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指导方式。

随机通过教学模式,以“认知弹性理论”为基础,关注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教师通过呈现情境、随机进入、发展思维、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习。支架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以技术为基础的学习,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真实、完整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合作进行探讨从而达到学习目标。自上而下式教学模式,主张教学前呈现整体性任务,同时提供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尝试。

四、反思

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相比,建构主义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更加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但是,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易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意义,易忽视知识的客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兼顾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 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有失偏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为了使建构主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实施, 还须不断地对该理论进行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吉丹如.建构主义教育观与中学数学素质教育[D].扬州:扬州大学,2001

[4]钟启泉 主编,汪霞,王文静 副主编.课程与教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10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成为众多教育者研究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学习者利用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启示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认知主体的作用;为学习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鼓励学习者在做中学;倡导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

一、引言

2O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中发生了一场革命,即“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学习理论流派,而是一种理论思潮,是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维果茨基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1。行为主义强调“刺激一反应”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师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行为主义对语言教学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它只关心可观察到的反应行为,忽略了学习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反应。认知主义强调学生对外部刺激(所学知识)的加工处理和内化吸收,认为学习是使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闭。建构主义则认为,个体一出生便开始积极地建构个人意义,即建立他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31。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建构,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来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和理解。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个体的知识获得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过程,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笔者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对外语教学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笔者以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为切人点,探讨它对外语教学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从全新的视角研究学习问题,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产生社会互动的结果。因此,该理论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社会性。

首先,学习不是教师传递知识,而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由于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所以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建构接受的信息,这种建构是其他人不能代替的。学习是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刺激作出积极的、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提出的那样只是一个刺激就对应一个反应。并且,知识的学习也不是简单的由外部刺激所决定。学习者要对外部这些刺激(包括有意义的和无意义的刺激)进行加工,选择有意义的刺激,剔除无意义的刺激。加工的过程中,要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多次对比、相互作用而最终建构而成。每一次的加工,都是对学习者认知结构的不断丰富、不断充实、不断完善和不断建构。

其次,学习过程不仅包括通过运用已有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理解,同时还包括在建构的过程中,不单是提取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不同情境下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同的。学习的本质就是借助学习情境,实现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到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并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情境化的背景中,学习者不仅能够认识到利用知识去解释、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的需要,而且真正做到了从做中学为学习者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提供了空间。这样,学习就会作为后继行为自然地发生。

再者,不同的人即使看到同一事物,进行加工时也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因此,学习者在用自己的方式建构时,对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学习者之间通过合作可以更快和更全面地了解新的事物,这在我们的教学中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传统教学就是教育者想尽办法如何把已有的知识体系传递、灌输给学生,而不顾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愿望尤其是学习经验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这就导致学生只能囫囵吞枣、生硬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真正地消化、理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与当今建构主义理论是格格不入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仅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方式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还要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相启发、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每个人对知识的掌握。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起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组织调控并对自己负责任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解新知识,而且要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同时,教师应该视学习者为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与发展可能的、在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主体,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学习材料对每个学习者都具有潜在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之多角度、全方位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认知主体

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其目的在于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目标,注重塑造、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外语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时间才能培养和提高。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科德(Corde~曾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教师只有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激发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交际意识,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建构外语新知识的主体,从而使外语学习成为一项轻松有趣、人人都想参与的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在把适合教学对象的活动与项目,适时适量地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创新。为了使学生自己能够建构外语知识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主观因素的同时,还要尊重其个体差异,从他们的原有知识和经验背景出发,联系其现实生活,为其提供更多的交流观点和问题结果的机会,提供富有个人意义的学习经验。这样才能使学习更好地掌握学习外语的能力。

(二)在问题情境下的学习

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才会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和语言的实践应用。而建构主义则主张在问题情境下的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任务可以为学习参与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意义协商、思想表达等提供机会。因此,任务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莱格特一托马斯的主题中心互动模式更充分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它侧重任务执行中的互动因素,既主张作为个体的学生和教师均将个人因素带人任务过程之中,又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在外语教学中,每堂课可以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学习者通过合作、讨论来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直至解决问题。为了找到适当的学习任务,要求教师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和设想,产生参与解决问题、建构新知识的欲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体验应用语言、探求新知,从而开发其潜能。在整个教学活动由“教师讲授为中心”向以“问题讨论为中心”的转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而这种任务的完成过程正好和其所倡导的知识获得过程不谋而合。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中介作用。

(三)提倡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

由于学习者个体原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对事物的理解也就不同。而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习者都是按照自己独有的方式对事物理解之后进行建构。因此,个人与其他学习者合作,利用他人的帮助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价值是“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是当前很受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重视的一种学习形式,它主张把学习者分成若干小组或者小团体,教师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完成任务。这一理论强调集体性任务,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从而完成共同的目标。可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见证并参与了同伴之间的思维活动,这样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对事物更深层次的理解,因而通过合作学习使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

杜宾也提出了“合作学习”的策略,认为外语教学应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强调“他人”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生生互动包括通过对话或小组交流去解决问题;也包括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去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遇到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方法[31。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小组讨论就是为了交换彼此的看法,在对可能的观点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观点。交互假设观点认为,通过外语学习者和其他人不论是本族语者还是其他外语学习者之间进行意义的建构,外语学习条件会大大改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彼此互动、相互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实现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交际中。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地参与意义建构,实现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转变。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