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4-04-02 11:3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汇报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实践汇报材料

篇1

劳动创造了美,它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在我们的汗水浇灌下,一栋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从垃圾散乱到窗明几净,这凝聚了我们的无尽心血。

劳动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前的我,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太阳”。在家懒懒散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初上劳动课,感到新鲜。上完一天,腰酸背疼。第二天清晨,迟迟不愿起床,结果误了时间,造成恶性循环。经过几天的磨练,我已有所改变了,变得不怕脏,不怕累,俨然一个劳动者了。

劳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次劳动课,我和三个女生负责打扫教学区的清洁卫生,可谓人少任务重。我们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配合默契、互帮互助,逐渐缩短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质量。

劳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劳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篇2

一、四条承诺的实现情况汇报

一是在教学中,根据新教材内容体系,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坚持探索和实践自己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做法,并不断地加以总结、提炼和改进。上示范课和送教在准备过程中。

二是廉洁自自律,不断学习,努力进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尽我所能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服好务,为学校发展出力,努力做教师的楷模。九月份,我主要围绕学校的开学工作和准备迎接“重庆市绿色学校”检查两项重点工作。为学生办理了IC乘车卡,制定了“开展劳动竞赛”的方案并按计划实施,制定了“开展环境教育主题活动的方案”并按计划实施,创造了浓厚的校园“创模”宣传氛围,9月27日,和学校老师一起带领11名“创模”宣传员走上街头进行创模宣传。积极组织和参与“重庆市绿色学校”的档案收集、汇报材料的撰写、汇报课件的制作、会务准备、校园环境的布置等迎检工作,9月28日接受了“重庆市绿色学校”的评估检查,受到市、区环保局和教委领导的好评。

三是扎实开展好一帮一活动,与学校一位老师签定师徒帮代协议,帮助他提高学科教学、网络管理、机器人辅导等方面的能力,本期机器人活动小组已经重新组队,开始正常训练。我与五年级二班一名同学签定师生帮助协议,了解他的学习情况,跟他谈心,纠正他的不良行为习惯,增强他的生活信心。

四是发挥自己的信息技术特长,与全校教师一道,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校网络、电脑、班班通、闭路电视等信息化设施设备的应用水平,促进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期,学校班班通第二期工程一、二、三年级的班班通设备正在安装,有望近期内投入使用,学校闭路电视、广播、监控、计算机教室、班班通设备、教师办公电脑运行良好。

二、创优秀学习示范岗汇报

学习的渠道很多,主要是向身边的人学习和向书本学习,在学校管理、创建“重庆市绿色学校”和建设“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困惑和迷惘,深感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一方面通过问和感悟解决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我走进书店看书或是买书回家看,近段时间我正在阅读的书籍有《人民教育》、《今日教育》、《问题学生》、《绿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先人后事》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相关方面的书籍,以期能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

三、存在的不足

篇3

为认真贯彻《关于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安全卫生专项检查的通知》(江安委办[20*]4号)精神,落实外来务工人员“有安全”的工作目标,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根据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劳动保障局、区总工会的工作要求,街道将于4月份开展一次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安全卫生情况专项检查,具体方案如下:

一、检查目的

通过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外来务工人员伤亡事故多发的势头,为辖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检查范围

本次检查的重点是建设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企业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的服装、制造型企业。

三、检查内容

(一)外来务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和特种作业持证上岗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情况;企业劳务派遣人员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发生工伤事故报告、处理及工伤认定和待遇的落实情况。

(二)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建立情况;接触职业危害外来务工人员岗前、在岗、离岗职业安全健康体检情况;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定期检测情况,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设备配置情况;职业病危害信息依法处置情况。

(三)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情况;用人单位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及合同中有关岗位劳动安全、职业危害事项告知情况;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情况,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情况,夏季高温期间劳动保护有关待遇落实情况。

(四)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安全卫生的管理措施和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专兼职管理机构、人员设置情况;安全生产、职业卫生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情况。

(五)企业建立工会及外来务工人员入会情况;“安康”竞赛等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竞赛活动开展情况;企业向职工(代表)大会上报告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危害事项情况;企业工会主动参与安全卫生工作的实施情况。

四、时间安排和检查方式

本次专项检查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阶段(4月8日至4月底):由街道安监站、劳动保障监察中队,街道工会对辖区重点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安全卫生状况组织开展自查,并将检查情况汇总,于4月底前报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

(二)验收阶段(5月初):迎接区政府对街道的专项行动验收,验收方法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和询问等方式进行。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平安*”的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安全卫生专项检查工作,把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安全卫生专项检查纳入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安全卫生专项检查的组织领导,确保检查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研究性学习; 课程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46-001

一、融合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从本质上讲,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据对无锡市中学综合实践课开设的调查发现:无锡市中学主要开设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并且是作为三门独立课程存在,各学科各自为政。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还在沿袭应试教育的“讲—练”形式,课堂效率低且枯燥无味;劳动与技术课程则止于简单的“模仿练习”,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需要课题研究过程的开展,一般只有小部分学生能自觉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投入其中,而课堂时间往往“无事可做”,研究性学习课变成了少数人的“负担科目”。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因此我校准备尝试三个课程的融合。

二、融合实践

2011年9月在校长室和课程部的支持下,我校从这个学期用七年级作为试点,各班每周安排3节“综合实践课”,其中有两节是连上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主要是以一个时间段内学生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每个小组4—6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为组长。

【课题1】信息技术课中的“管理计算机”。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机、优化计算机、计算机安全和防护”。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动手和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是简介各个主要知识点,而把具体的学习交给学生。教师提出“研究子课题”,如:“计算机的来源和历史演变、常见的计算机软件种类和作用、常见的计算机硬件种类和作用、CPU的发展、计算机安全的认识、操作系统的研究、计算机的用途”等。每个小组领取一个子课题,学生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为了让学生能更具体的了解计算机,我们给每个小组都提供了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没有接电源。学生自己动手打开机箱,拆开计算机内各元件,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电脑学生都见过,但从没有自己拆过电脑,因此在了解电脑硬件的过程中学生兴趣十足。之后又结合信息技术中“应用文档的设计”的教学,让学生将开题报告、研究过程、汇报成果都是以word来编辑排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汇报研究成果。通过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课题2】纸模型飞机的制作,学生对“纸模型飞机”开展探究学习。学生动手制作“纸飞机”,然后测试和记录“纸飞机”飞行状态的各种数据,如:飞行距离、留空时间等。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数据统计与分析”,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在此一系列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与交流”的综合能力。

【课题3】结合“电子眨眼猫”的制作对焊接技术和电子元器件进行探究。教师提出“研究子课题”,如:焊接技术的研究、电阻的研究、电容的研究、二极管的研究、三极管的研究等。每个小组领取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研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报告进行全班汇报,小组间相互学习,最后一步是制作电子作品,通过这个活动提升学生探索的能力和实际的动手能力。

三、反思感悟

为了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使用“电子档案袋”及“成长手册”,进行过程性记录。电子档案袋主要是存放学生在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文字、图片材料及学生的电子展示作品,电子档案袋里的内容班级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查看交流,教师可以对作品或资料进行打分和评议;教师整理的素材也放在“共享数据”中,供学生学习和下载。成长手册主要是存放学生课后参与社会调查的一些资料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三门学科融合后,以研究性学习为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劳动技术为载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技能素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把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最终实现1+1+1>3。

但是在课程进行时,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我们还缺少比较全面的理论支持。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科目时,我们通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多少总结出了一套评价的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是侧重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及软件应用能力方面的评价。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因此劳动与技术教学中主要是侧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评价

篇5

本月的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月本职劳站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敬请审阅。

1、本月初,向密云课题组上交了关于我校“智障青年劳动实践基地的开发与实践”的汇报材料,同时通过邮箱邮寄了课程教案、案例各3篇,完成了上交的任务。

2、完成“乌鸡白凤丸”外包装盒200个的生产任务。

本月因为王梦然、王大伟两位学员外出寻找工作,因此糊盒采取的是集体统一做,由教师抓关键环节,没有分开的方式。在大家的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工作量,同时,本次糊的盒质量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说明我们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逐渐走入了正轨。

3、承担的楼道清洁任务顺利进行。

本月开始,学员分层承包楼道楼梯的清洁:王梦然、王聪负责一层;武亦、曹旭光负责二层;张东兴、张扬负责三层;张小安负责西侧楼梯,刘银华负责东侧楼梯;高兴、赵小辉负责劳动站内的卫生。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持楼层的卫生清洁,我们还安排张小安、刘银华、赵小辉三名糊盒技术相对较差的学员专门负责课间楼道的清洁任务,这样保证了我们的楼道和楼梯在任何时间都是干净整洁的,为学校教职员工能有个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的工作也受到了来访的客人的赞许。

4、向社会输送一名学员。

在我站进行劳动康复训练的学员王大伟,经过数次的寻找工作,现已在我区一汽车修理厂从事保安工作。这是与我劳动站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训练分不开的。王大伟学员在我站不仅进行劳动康复训练,还参加平谷特教中心组织的垒球训练和滑旱冰训练,他参加了XX年年在上海召开的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作为中国垒球队副队长,和队员们一起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他还是我“绿谷艺术五团”的主要成员,参演的“中国功夫”受到了市民们一致的好评。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才使得他迈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第一步。这也是我职劳站工作人员集体努力的结果。

5、继续进行社会实践工作,让学员走入社会,感受社会。

在4月3日,我们安排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发给每位学员5元钱,让他们练习购物,通过前几次的社会实践,学员们都能够较好的完成自己预设的任务。

4月16日,我们带学员一起乘坐环城公交1、2、3路汽车,让学员体验公交带给大家的快乐,很多学员是第一次乘坐,兴奋的心情是大家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为了更好的让学员们感受到幸福的生活,我们还为每位学员办理了旅游年卡,共花费了900元人民币,我们准备进入五月后,带学员到各旅游景点游玩,感受春天的美好和欢乐。

6、工作开展的艰辛与希望。

本月,因为培智部赵新华老师怀孕请假,学校将刘雪莲老师抽调走,使本来就很紧张的工作更加艰难,我一个人要应付很多事情,没办法,只好让负责生活管理的朱燕明和我一起,对学员进行管理。糊盒、值日,忙前忙后。忙碌的工作并没有打消我们的工作积极性,因为我们都坚定着为这些残障人士奉献的信心,再苦再累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7、整理劳动康复训练档案。

本月,开始对学员康复档案进行了书写和评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将陆续完善这一工作。做到大家满意,领导放心。

8、为学员购买水果,改善工作环境。

我们坚持每星期为学员购买两次时令水果,如:苹果、香蕉、梨、橘子等。通过分发水果,让大家体会到一种亲情和关爱。同时,在分发水果的过程中,让所有学员体会到谦让也是一种美德。这一举动,有力的促进了我们内部的团结和互助。

9、关于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1)继续做好乌鸡白凤丸外包装盒的糊盒任务。

2)楼道环境卫生的清洁整治工作,做到自己勤查,互查,保证学校的环境良性发展。

3)承包学校涌路内、外侧的绿化任务,学习对绿化树木进行剪枝。

4)安排一次去北京动物园和海洋馆的游玩活动。

5)安排2次去实践基地的劳动,让学员走近社会实践大课堂。

6)安排1-2次参观本区旅游景点任务。

更多关于【职业劳动康复站月工作总结】的文章 >>

篇6

关键词:浅析 全面 提高 学生 语文 素质

我认为,《课标》提出的“实践”是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通过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依据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动手试一试》《有趣的发现》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激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一些语文课上,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积极主动。如教学《梅兰芳》《小动物过冬》《孔繁森》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

3、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我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二、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英英学古诗》这一课后,我就组织开展一个“我学古诗”活动,帮助学生多了解和熟悉古诗,训练学生用说的方法来表达对诗意理解的能力。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利用课改理念,让学生学会评价

篇7

1.亲历综合实践,激发浓厚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根据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学生自己等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活动时间、地点、伙伴、内容、指导老师或家长,并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渴望探究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课题进行实践。由于学生拥有充分的自,学生研究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与自己知识、能力基础相适应的,与自己年龄特征相符合的目标进行探索,这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其兴趣的升华。他们的实践活动会自始至终充满热情,因而学生的兴趣不仅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且又为学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笔者以《制作汽垫船模型》活动为例。活动前,学生准备活动需要的材料及资料,确定比赛规则:制作完毕,根据同一时间内航行的路程长短,到室外进行航行竞赛,并取前五名,奖励“科技制作能手组”红旗。对航行失败或效果不好的模型,要分析原因,进行改进,可以重新制作,也可以用新的材料来制作汽垫船或其它模型,再评奖;学生再自由分组,推选出小组长。上课时,老师激情导入;再引导学生观察航模图片;然后学生交流制作方法;最后学生分组尝试制作。学生在制作实践中,激发了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一件件颇具创意、制作考究的各种各样的汽垫船模型就展现在大家面前了。

2.亲历综合实践 ,积累丰富阅历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在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再加上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操作地点,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一成不变的实施模式,因此,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可以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开阔眼界,丰富阅历。以开展《我们的交通安全》主题活动为例,其教学过程如下:1、交警简明、生动地讲解活动的意义及方式。2、学生分组调查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等。3、分别写出调查报告,不仅要讲清违反交通规则的案例,还要说明危害,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汇报会,形式应该多样,可以采用讨论、报告会、文艺小品、相声等形式。5、组织学生参加上街宣传交通规则或维护交通秩序的活动。学生在“我们的交通安全”调查活动中,走出了教室,融入了社会;与同学、家长、市民、交警等人进行了实际接触;经历了采访校外学生、市民、交警的过程;认识了很多交通路标;发现了交通违规现象;了解了交通规则和安全常识。此次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了交通安全意识,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事务的良好习惯 。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阅历。

3.亲历综合实践,学会体验感悟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让学生走进社区,到社会中去调查、研究、体验、感悟、学习、提高。比如若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艰辛之后,就愿意参加到劳动中去,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也会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就会尊重劳动,转变对待劳动的态度。如在《商品交易会》活动中,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农贸市场开展“商品交易会”。 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他们亲自到市场进货,然后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在交易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诚信待人,增进了消费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增强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在真实的体验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与技能,还让学生感悟到父母赚钱的辛苦和自己乱花钱的不应该,同时感悟到只有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道理。让学生在这样的劳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比领导、老师、父母、他人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真正感受到自己已经长大了。

4.亲历综合实践,获得宝贵经验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对天文、地理、科学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究,其探究是肤浅的,但他们会努力寻找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他们在经历失望与喜悦、成功与失败后,会获得一些属于自己的经验,如与同伴合作的经验,走上社会与他人交际的经验,快速获取资料的经验等。在《安全常识知多少》活动中,学生自由分成五个小组:摄影组、资料搜集组、访问组、调查组、宣传组,并推选了组长。老师讲清了具体要求、实施途径和方法后,各小组就分头行事,拍照、采访、发调查表、查找资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随后,老师组织了汇报会,同学们亮出了自己的成果。大家纷纷表示,从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知识。如在安全用电方面:认识了解了电源总开关,明白了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等。交通安全方面: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等。让学生通过摄影、资料搜集、访问、调查、宣传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经验,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学生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是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宝贵经验。

5.亲历综合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篇8

关键词 准确;快速;事故原因

500kV电网是蒙西电网主网架并担负着“西电东送”的特殊任务, 500kV主网不是很稳定,且蒙西电网内部存在众多风险点,所以500kV输变电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对500kV变电站值班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事故发生时快速准确查清故障原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样对事故的快速反应和准确判断离不开平时进行的大量全面系统培训。我局开展的计算机仿真培训工作,就事故处理方面组织运行人员全员全面仿真培训,真实模拟各类故障,极大提升了运行人员事故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同时,我局每年组织安监、生技、运行、检修、各级调度和管理人员进行各类反事故演习,提高了各部门协调配合处理事故的速度和处置能力。此外站内根据局部电网风险点、自身设备实际情况或特殊气候进行反事故演习,使反事故演习真正落到实处,杜绝反事故演习流于形式,每次演习后进行分析总结,并把演习结果和每一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

随着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运检一体”化工作的继续开展和深入推进,检修人员从理论到实践对运行人员就检修、继电保护、通信、综合自动化、高压油务进行全面专业细致、深入浅出的培训工作。经过运检考试,运行人员已具备干有难度的运检工作的能力。在“运检一体”化前提下,运行人员已经从以前单单停留在对设备外观的直观认识,到现在熟练掌握设备二次原理、动作逻辑以及接线并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端子,深入了解相关设备之间是如何联系,相互之间是如何配合实现保护的正确动作,为今后的事故处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0年9月3日12点05分500kV旗下营变电站500kV包旗I线5032、5033断路器跳闸绿闪,500kV2号母线上的5012、5023、5053断路器跳闸绿闪,500kV2号母线失电。从监控故障信息显示综合分析是500kV包旗I线故障,5033断路器拒动而且至少有一相已经跳闸,否则5033断路器不会绿闪,这是因为500kV断路器分闸位置是采用断路器机构三相常闭触点并联形成,只要有一相分闸其常闭触点闭合监控显示该断路器位置绿闪。根据这一分析现场一二次检查人员快速准确找到故障原因是500kV包旗I线A相接地故障。5033失灵其保护具体过程是5033断路器A相失灵跳三相,B相跳闸,C相拒动在合闸位置,5033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跳5032断路器并启动500kV2号母线失灵保护跳开母线上所有断路器。现场检查5033断路器AC两相在合位并有烧焦味系分闸电阻烧损所致。该起事故原因的快速准确查明依赖大家对500kV断路器失灵保护和500kV断路器分闸信号的正确认识。

在掌握和了解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基础上,还需学会熟练调用和查看所有故障录波器、保护和安自装置故障报文和故障录波图,特别是一些进口装置还需理解英文故障报文的准确含义。这些直接决定故障原因能否快速准确查明。

细节决定成败,快速查明事故原因依赖平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一些习惯的养成和细小环节的注意。在日常工作中,确保常用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材料等存放在固定位置且处于完好状态,并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和维护。在事故发生时,检查人员需带好各自的对讲机、钥匙、笔、纸等工器具,以备不时之需。对讲机在事故检查过程中是主控室和现场检查人相互联系必不可少的,为大家及时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提供一个平台。

人员分工必须科学合理配合默契。谁在主控室运筹帷幄负责与现场检查人员和调度进行联系和汇报,谁负责一次设备检查工作,谁负责二次设备检查工作需安排恰当。这样避免了对同一设备重复检查浪费时间,还可以杜绝遗漏对某一设备的检查,影响事故原因的准确性。

事故处理的当值人员行动要快,但快而不慌乱,每一个人对事故有一个冷静和清醒的分析。现场检查二次设备者需有一定的经验并对继电保护有所了解并能熟练操作保护装置。根据分析立刻到相对应故障录波器查看故障信息,并将故障信息及时反馈给值班长。若事故停电范围大且原因尚不明确时,二次检查人员需查明所有故障录波器故障内容和时间的先后顺序,在最短时间内查明故录显示几个关键保护动作情况并及时准确汇报主控室。

篇9

——湖北拾十五”重点课题初中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阶段性总结会汇报材料

--县---中学课题组

我校“初中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是2006年底申报,2006年1月正式启动的,至今已走过了两年半的研究历程。在市教科院和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回顾这两年多的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现在向各位作汇报,汇报的题目是《“链接”创新教育,“刷新”学校形象》。主要从创新教育的“着眼点”、创新教育的“着力点”、创新教育的“落脚点”,谈谈怎样“链接”;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实践创新的过程中、研究创新的效益里,说说如何“刷新”。

一、把创新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肩负着民族创新的特殊使命,因而,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而能否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而教师的这种精神、意识与能力又完全取决于学校管理层的教育理念是否创新。

自2006年底接题以来,我校就形成了“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台阶”的共识,明确提出了“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阶梯、把课题研究作为培养教师队伍的机制、把课题研究作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手段、把课题研究中的创新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的研究口号。把创新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育创新的观念上。

一是理念,学校办学理念的的创新;二是观念,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三是信念,学生求学信念的创新。

1、学校办学理念的创新:力争提升一档品味

在思维上创新

学校能否与时俱进,办学理念很关键。学校如何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我们觉得过去的办学理念缺少特色,于是将办学理念创新为与教育方针紧密吻合的十六个字。即:修德为先、启智为要、强体为本、成才为上。德、智、体浑然一体,构成办学主体行为。"德",要修;"智",要启;"体",要强,缺一不可,而"成才"是目的,有鉴于此,我们于2006年底就把当时有着32年办学历史的长冲中学的办学理念作了大胆创新,集中为八个字:修德、启智、强体、成才。

在运行中创新。再好的办学理念不付诸实践不行,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办学理念?我们主要采用了"三合一"的办法来强化师生的理念。

一是"天天看"——将八个大字的办学理念铸成两米见方的大红烤漆字,高耸在教学楼顶上,醒目、耀眼,师生无时不在关注它、谈论它、践行它。

二是"时时唱"——我们把办学理念写进了《民族兴旺我担当》的校歌。通过对两小节歌词的反复吟唱,强化师生的理念行为。如:毕升故里大道旁,青纱环绕碧罗帐--长冲中学我的向往,长冲中学我的希望--清晨的阳光,傍晚的灯光--莘莘学子书声琅--修德、启智、强体、成才--民族的兴旺,我担当!国家的富强,我担当!并把她作为初一新生进校必学歌曲,五四或十一、元旦歌咏的必唱歌曲,艺术人才选拔必测歌曲。可以说,在----中学近2000师生中,第一会唱的是国歌,第二会唱的就是校歌了。

三是"周周讲"——我们规定国旗下讲话内容,无论哪个领导讲话,必须紧紧围绕办学理念的八个字来拓展,结合校本实际去生发,并收集整理编印成册,使办学理念的观念意识不仅物化为资料、更内化为行为。

此外,我们还在"校园之声"广播台开辟了"化理念为行动"的专栏,在《山茶花》文学社刊内设置办学理念实践专页。

总之,近两年,我校的办学理念不仅有形可见,有声可听,而且有更多的人在用心内化,努力践行。

篇10

关键词 知识积累;素材搜集;课外活动

如今许多孩子面对作文无话可说,想一点写一点,写一点想一点,这种挤牙膏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孩子的知识面狭窄,基础薄弱,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明确提出:“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他进而阐发这种思想:“通常作文,胸中先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很自然的。”的确,厚积而薄发,感悟而情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灵感绝不会光顾没有准备的懒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入手,教给学生采集积累的方法,鼓励他们多积累,夯实写作基础,让孩子们的作文妙笔生花。

一、 在劳动实践中获取写作素材

屠格涅夫说:“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不熟悉社会生活,不懂得人生世相,很难把文章写好。所以,要想写好作文,非得深入生活不可。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每学期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春天浇水、夏天拔草、秋天扫落叶……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二、在课外活动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天地中去丰富作文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尝试,去实践,让他们体验生活,观察事物,搜集材料,力争写出真实、自然、清新的文章。

三、在节日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充分利用节日实施感恩教育并及时捕捉写作的素材。因此,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父母的不易,或做做家务活,或为父母排忧解难,在自己的行动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体验成功,这样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如:5月8日是母亲节,为了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体会到母亲的辛勤和伟大的事迹,结合品德与社会课进行教育。特意在母亲节的前一天开展“惊喜的礼物”主题班会,孩子中午替母亲刷一次碗,晚上为母亲洗一次脚。结果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全班学生不但每个人都能如期向同学们汇报,而且均能真实生动地叙写自己的整个 “孝心活动”的行为心理过程。笔者为他们描述渲染的亲情所感动。每一位学生写的都极具个性,毫无雷同,即使是作文水平最不好的同学也能写得文通字顺,情真意切,令人刮目相看。字里行间表露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想法。由于是“真心话”,看起这样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四、在摘抄本中留住写作的素材

摘抄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指导学生摘抄优美的词汇、句子、段落甚至抄写好的文章。如:(1)词汇积累。描写心情的:兴奋、激动、高兴、自豪……。(2)好句子积累。(3)事物积累。如描写植物的放在一类,描写人的放在一类。(4)诗歌摘抄。并要把抄来的好句好段反复读熟,甚至会背,指导学生定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比一比谁摘抄得多,背诵得多。还要求学生尽量在每篇中用些插图,可以根据内容插图,也可以按自己喜爱的去画。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阅读摘抄他人的成功之作,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便于学生的作文由“仿”走向“创”。通过积累,学生拥有了大量的“原材料”,再加上创作的欲望,何愁学生不写,没内容可写?

五、在广泛阅读中积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