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欢送会范文
时间:2023-03-14 13:3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退休欢送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步伐,天地积淀着文明的精华,又是一载流光溢彩,又是一季桃李芬芳。我们的×××老师在教育一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了35年,马上就要退休了。尊敬的×××老师,今天我们全体师生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特为您举行欢送会。
×××老师,您用知识的甘霖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您用青春的热血承传着人类的文明,您用无悔的青春演绎着诗意的人生,您用35年的执著选择了淡泊,您用35年的平凡造就了伟大,您用35年的高尚摒弃了功利,您用35年的微笑勾画着年轮……
35年来,您始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35年来,您在工作中一直乐于吃苦,敢于挑重担;35年来,您不但坚持教主要课程,而且长时间任学校出纳。无论教学工作,还是出纳工作,您都用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对待,您都能一丝不苟地出色完成任务。您任出纳多年,票据整理得整齐而且规范,帐务、财务料理得鱼清水白;您担任主课,不管是教语文,还是教数学,每年统考成绩都能居于中上游,从来没有为学校抹黑。临近退休了,您仍然教主课,还带68人一个班的班主任。不管分内分外事,您都能挺身而出却不计报酬。去年,您白天上课,晚上还要负责留守学生的就寝管理。您管理留守学生认真仔细,不厌其烦。您管理留守学生一年来,吃苦了,费力了,却无怨无悔;您管理留守中心,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从来不邀功请赏。
尊敬的×××老师,您是一位出色的教师,您是一位模范班主任,您是一位优秀的出纳,您是一位勤奋的学生管理员。您就要离开三尺讲台了,聚也依依,散也依依。 千言万
篇2
王登谭
尊敬的张教师、尊敬的红会学校的朋友们:大家中午好!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步伐,天地积淀着文明的精华,又是一载流光溢彩,又是一季桃李芬芳。我们的张敏老师、在教育战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了32年,今天就要退休了。尊敬的张敏老师,我们红会学校的朋友们同事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特为您举行欢送会,我为有幸参加您的欢送会感到非常高兴!
张老师,32年来你用知识的甘霖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你用青春的热血承传着人类的文明,你用无悔的青春演绎着诗意的人生,你用32年的执著选择了淡泊,你用32年的平凡造就了伟大,你用32年的高尚摒弃了功利,你用32年的微笑勾画着年轮……
尊敬的张老师,32年来,您始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32年来,您在工作中一直乐于吃苦,敢于挑重担。无论教学工作,还是办公室、教研工作,您都用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对待,您都能一丝不苟地出色完成任务。您任办公室主任多年,档案整理得整齐而且规范,校务以及日常许多杂务您处理的井井有条,获得了所有老师的好评。不管分内分外事,您都能挺身而出却不计报酬,近年来虽接近退休年龄,听说卫校长又把办公室的工作、杂活落在了您的身上,您不厌其烦,勤勤恳恳,工作做得细致入微。吃苦了,费力了,您却无怨无悔;您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从来不邀功请赏。
尊敬的张老师,32年来,您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岁月轮回,多少和您一起当老师的吃不了当老师的苦,转了行,跳了龙门,可您没有,不是因为您没有机会,是因为您对教育有着执着的情怀,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情素,因为您知道您的学生更需要您。就这样,32年来您从原煤二处学校到红会学校,一步一个脚印,耕耘着叶的事业,只为让那花儿开得更艳丽。您多年来担任语文课教学任务、担任班主任工作,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跟孩子沟通,跟家长沟通,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体察孩子的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不仅如此,您还是同事的知己、朋友、老大哥,许多老师都说:看到您的笑容使我们感到温暖,听到您温柔的话语使我们感到亲切。
如今,可亲可敬的老张就要离开学校工作岗位了,聚也依依,散也依依。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道不尽我们对你的无限眷恋之情。
古枫吐艳,晚菊傲霜。伴随着不舍和祝福,衷心地希望老张在合理、科学安排好自己晚年生活的同时,继续为我们的教育事业献计献策;真诚地祝愿老张心情舒畅,退而不休,老有所乐,健康长寿,合家欢乐!
最后,我清唱一首歌《我们这一辈》献给张敏老师:
我们这一辈
和共和国同年岁
有父母老小有兄弟姐妹
我们这一辈
和共和国同年岁
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
我们这一辈
学会了忍耐理解了后悔
酸甜苦辣酿的酒
不知喝了多少杯
嗨哟
我们这一辈
和共和国同年岁
熬尽了苦心交足了学费
我们这一辈
真正地尝到了做人的滋味
真正地尝到了做人的滋味
人生无悔
篇3
一、放宽心态,在读书中舒展心灵
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影响事业。曾经有这样一段话: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左右不了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二、安慰教师的心灵,在活动中凝聚力量
1. 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在我们幼儿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大家心中有快乐,再苦的工作也不觉得苦。为了活跃气氛,改善工作环境,我们经常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每一次活动中,教师们心情愉快,互帮互助,听着他们动听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我们能感觉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2. 温馨缠绵的教师欢送会。一个幼儿园教师退休了,辛苦了一辈子,为幼儿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每当有老师退休,我园都会举行一个简朴而又隆重的欢送会,领导与教师欢聚一堂,教师们纷纷畅所欲言,共同回忆与该教师共事时的点点滴滴,对退休教师坚守教学一线默默耕耘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为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欢送会始终在轻松、愉悦、温馨的氛围中进行,最后为退休教师献上鲜花和纪念品。此时退休教师都会激动万分,对幼儿园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满含深情地畅谈了自己几十年教育生涯的感想,抒发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和对幼儿园的眷恋之情。这样的活动既是对老教师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所有在岗教师的一种激励,进一步融洽了教师与幼儿园的关系,营造了和谐团结的氛围,促进了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3. 激励人心的师德活动。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幼儿园这块净土上。我们幼儿园一直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经常开展向老一辈教师学习,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教师浮躁的心得到沉静,安心于幼儿园这份平凡而又清贫的教育工作。
三、在关怀中体验幸福
1. 给点阳光就灿烂。幼儿老师是一个要求简单的群体,就像孩子一样,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夸奖,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一贯坚持放大每位教师的优点,多鼓励的原则。我们总是面带微笑,把灿烂的阳光送给辛勤工作的教师们。注意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和工作中的亮点,并在教职工大会上给予表扬。同时还要求其他老师向其学习,让老师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激起教师工作的幸福感。
篇4
早上一上班,赵明低着头噌噌地走,在走廊拐弯的地方碰上了隔壁处的周晓玲,差点把她手里的暖壶都给掀掉了。周晓玲“哎呀”一声,打眼一看,叫道:“哎呀我的大处长,什么高兴的事这么急?幸好暖壶还没水,要不然,可得让你热火朝天了!”赵明一个劲地赔不是,周晓玲倒自己先笑起来了:“大处长,我可不敢向你问罪,过几天你大权在握,还不随便就把我打发到爪哇国去了!”赵明竖起指头点点:“可别拿我说事儿,小心大领导批评你!”赵明知道这个小丫头背景很硬,和局里的几个领导都挺熟,有时候还会叔叔、伯伯地叫。谁知道她说的什么意思?
一进办公室的门,三个兵齐刷刷地抬起头来,咧着嘴、抿着嘴地冲他笑,神情颇为暧昧。赵明也笑着微微地点了点头,一脚跨进里间自己的办公室,处长老吴还没到。老吴比赵明年长十来岁,稳稳当当地,从不乱说笑。赵明注意到老吴最近一段时间总不在处里,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他一边泡茶一边在心里犯嘀咕:今天真是奇了怪了,这些人神经兮兮的,都怎么了这是?
下班回家的时候,老婆正在厨房做饭。他们已经结婚5年了,一直也没小孩儿。开始的时候因为赵明刚刚提到副处长的位子上,整天忙着打开局面,应付各种场面,况且老婆那时也还没到30岁,在如今的年头,也算年轻,他也就没太在意,老婆有时倒很内疚的,偶尔看到小孩儿玩耍,他们也会讲几句,但赵明回家的时间一般都晚,而且两个人也越来越没话说,谁知一晃5年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赵明突然意识到,这还真是一个问题。位子没进展,儿子怎么也没进展?
吃饭的时候,老婆刚夹了一块红烧茄子搁嘴里,却“哇”地一下吐了出来。她赶快从椅子上起来,跑进了卫生间,不一会儿,出来了,赵明问: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我觉得味道不错啊!老婆说:我也不知道,就觉得吃不下去。洗涮完毕,两个人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看起来。其实这种时光已经久违了。刚结婚那会儿,两个人还一起去看看电影、吃吃饭,或是找一个随便什么节目边看边吃零食。赵明喜欢看体育、时事和经济类节目,但老婆越来越喜欢守着一部电视剧从头看到尾,他可受不了。后来赵明回家也不准时,渐渐地,即使回来了,只要老婆在看,他就打开电脑浏览一下国内外新闻、汽车介绍或者乱七八糟看点别的什么。看着看着,老婆起身又进了卫生间,干呕了一阵,吐出一些酸水。返回客厅,赵明看着她,问:“到底怎么了?”老婆脸微微地泛了一点红,说:“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我总是这样,特别是吃完饭后,老感到嗓子眼里辣呼呼的。”赵明突然心里一喜,仿佛有什么豁然开朗似地:是不是?……难道真的会双喜临门?!
第二天,赵明有个会脱不开身,老婆一个人去了医院,会后赵明忙打电话问:怎么样?老婆斯斯艾艾地:还没有结果,改天还得去检查。赵明说:那你可得记住去看。别再耽误了。
李副局长的欢送会接着就开了。欢送会是最没有负担的会,这种会一开,领导讲了群众讲,一般不涉及实质性的奉迎和吹捧,因此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仿佛酝酿了很久的洪水找到了泄口。之后,关于换届议论的声音突然间静了下来,就像一段相声的包袱都给抖开了,再没什么,谁来谁走,一个会就都结束了。
篇5
上了大学以后,他每天晚上去饭店刷盘子,周末去做家教,忙忙碌碌,他不觉得幸福。他给妈妈打电话询问,妈妈说,辛苦一阵子,毕业后找到工作就好了。他信了,毫无怨言的挺着。别的同学在大学都交女朋友,逛街,看电影,他什么也没有,机械的运转着。
好不容易挨到了大学毕业,因为学校是名牌大学,他很容易就找到了工作,会计师,很挣钱的职业。很快他就攒够了一个大房子的钱,他把爸爸妈妈都接来了。妈妈说:“儿啊,要好好工作,往上爬,挣大钱,再娶个好老婆,将来有的是福享。”他再一次相信了母亲,使劲儿往上攀,终于爬到了销售部经理的位子上,妈妈替他做主,找了一个局长的女儿做太太,他没拒绝,答应了,热热闹闹办了喜事,两人没什么感情,女的在家陪陪老人,逛逛街,上网,他工作,应酬,拿着不菲的薪水,悠哉悠哉地混日子,他想,该幸福了吧,他去问母亲,母亲说:“在别人眼里,我们家已经很幸福了,不过,你还得熬到退休,老了就自然幸福了。”他没多说什么,依旧听从母亲。
55岁,他退休,此时他已有一个25岁的儿子,一个23岁的女儿,一双年迈的父母,一个依然爱打扮的太太。他已经老了,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可他还是不明白“幸福”真正的含义。他再一次请教母亲,母亲回答他:“你现在不是很幸福吗?有豪宅,有汽车,有儿女,有存折,你还要什么呢?”“可我没有幸福!”他不明白,原来有钱就是幸福啊!他的心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他想,自己奔波,拼搏,劳累,追求了一生,什么也没明白。
篇6
据星光村集团负责人介绍,廖未祥捐出的这家公司,正在进行资产评估,初步估算企业总资产约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近3000万元,还有2000万元左右的应收账款。
1983、2003、2013年,是廖未祥人生中的三个“大年份”。1983年,他在当时星光村村支书的邀请下,回乡创办村属企业星光热镀锌厂,并一直担任厂长。2003年,山街决定对企业进行改制,廖未祥花200万将企业买下,他和儿子共同拥有100%股份。
30年,时光匆匆。当年几近倒闭的小作坊,现变成拥有64名员工的明星企业,年销售额达3500万元,年纳税额200多万元;30年,企业不断壮大,但当年踌躇满志、年仅34岁的廖未祥,如今身体已不堪重负,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
“我已经力不从心了。”廖未祥对记者说,他有一儿三女,都是基层公务员。为何不干脆把企业卖了拿钱养老?“毕竟是自己30年的心血,我还是希望企业能继续发展壮大,而且职工都是乡里乡亲,企业卖了,他们怎么办?”廖未祥说,现在的村集体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将企业交回集体,是最令人放心、安心的选择。
与廖未祥同时退休的,还有另外12位老员工。在公司举行的退休欢送会上,星光(村)集团党委书记左少平表态称,星光热镀锌公司回归集体后,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对廖未祥后半辈子的生活,村里也会给出妥善安排。
“这些年社会给我的,我都还给社会”
“办公桌、笔记本,我什么也不要,我空着双手离开公司。”64岁的廖未祥深情地看了一眼他的办公室,走下了楼。
1983年,蔡甸山星光村筹办热镀锌厂,廖未祥担任厂长;2003年公司改制,成为他独资控股的民营企业;2013年,武汉市星光热镀锌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年销售额达3500万元、利税超200万元的明星企业,他却将企业“裸捐”给村集体。
“30年间社会给我的,我现在统统还给社会。”廖未祥说。
艰苦创业 为省运费,自己从汉口扛水泥回蔡甸
1983年,星光村筹办热镀锌厂,34岁的木匠廖未祥被任命为厂长。他筹借资金,挑选30多位村民,并从红伟工具厂请来6名技术员,在一个简陋的仓库里点燃了第一炉炉火。但由于技术员不配合,工厂效益每况愈下,第一年就亏损5万元,职工们纷纷回家,工厂几乎关门。
廖未祥没有倒下,他再次筹借资金,从红伟工具厂买来技术,重起炉灶。厂子慢慢走上正轨,到1986年,工厂与省内12家电力和电信部门建立了业务联系,当年加工产品2000吨,创造利税22万元。1987年,村里拨了一块60亩的地,热镀锌厂从仓库里搬到了宽阔的厂房中。
提起当年创业的艰辛,廖未祥不胜唏嘘,“很多事情没法说,想一想就心痛。那时我没钱,为了厂子,把老父母的养老钱都弄来了。”
员工唐叶欢回忆,有一次厂长好不容易在市区联系到了业务,但二三十元的运费都拿不出来,只好找乡亲们借,“哪家杀了猪宰了羊手头宽裕点,他就找上门说好话。”
公司副总毛学义提起了另一件往事,1985年左右,厂里需要一些耐酸水泥,“廖厂长去汉口买水泥,50公斤一包,为了省运费,他就坐公交车,再用肩膀扛回山。”
从当年成立到现在,企业没有专门的业务员,所有业务都由廖未祥亲自去谈,这样的习惯延续到今天。廖未祥不会喝酒,交际场合只能以茶代酒,毛学义说:“他没有个人爱好,除了打扫卫生。在他的影响下,厂里没有请保洁员,所有人都主动打扫办公室和车间。”
企业改制
变成私人企业,仍给集体修桥建楼
2003年,根据政策工厂需要改制,廖未祥买下工厂全部股份,热镀锌厂从集体企业变成他的私人企业。但没人感觉到变化,职工仍然全部来自星光村,廖未祥仍然早出晚归地跑业务、打扫清洁。
对廖未祥来说,工厂属于集体还是个人,他没有太明确的概念。“原来是集体所有的企业,我像个人企业一样去做;后来是私人的企业,我像集体企业一样去做。”
也许只有热镀锌厂的员工和星光村村民,才能理解后一句话的涵义――30年的经营中,廖未祥无数次向村里作出回报。无论是村里打井、修桥、建学校还是建村委会大楼,他都是第一个站出来捐款的人,其中光为村里打井就捐助了40万元。
对厂里的员工,廖未祥更多的时候将他们视作乡亲,从来没有说过一句重话。毛学义说,廖未祥是他的人生楷模,但他不喜欢老板的“心慈手软”,“去年一次质检,有个班组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我打算对班组6人每人罚款200元。廖厂长却不赞同,他说要人性化处理,后来被我说服了。这可能是他身上唯一的毛病吧,作为企业家不够强硬。”
员工们说得最多的是廖未祥的好,几乎每个人都有找厂长借钱的经历,从未被拒绝。前两年,工人陈芳在工作中被热水烫伤,廖未祥多次去医院看望陪护。“30年来,厂子的管理层无一人跳槽,主要是因为廖厂长的人格魅力。”毛学义说。
裸捐资产
“我的一切,都是党和集体给的”
如今,工厂有员工60多人,在电力、通信、桥梁、公路等领域积累了广泛的业务资源,总资产达5000万元,年销售额3500万元,年上缴利税200多万,成为湖北省在该领域的领先企业。但迈入花甲之年的廖未祥,却在常年的忙碌中被拖垮了身体,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齐袭来。此时,他必须要思考另一个问题:厂子如何传承下去?
廖未祥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但他并没有安排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来厂里工作,儿子年轻时曾主动提过,被他一口拒绝。“我对他说,你们要自强自立,不要活在我的庇护下。再说了,搞企业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别看现在红火,谁知道以后怎样?这是个‘泥饭碗’,水一泡就散。”在他的建议下,儿女们都很努力,如今都在蔡甸各基层行政单位工作。
今年3月,廖未祥突然告诉毛学义,“我想把厂捐给村里。”毛学义十分震惊,第一反应就是劝他想清楚,廖未祥十分坚定:“孩子们都自立了,不需要我。我的一切是党和村里给的,现在我还给村里。”
星光(村)集团党委书记左少平同样震惊,但他的劝说也改变不了廖未祥的决定。资产超5000万元的公司,廖未祥一分不带走,他只有两个要求:第一,在厂子经营过程中,他曾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需要村里代为偿还;第二,自己每月有1700多元的退休工资,加上任村党委副书记的1000元的补贴,退休生活基本有了保障,但毕竟疾病缠身,如果将来养老时出现困难,希望村里能考虑关照。这些,左少平都满口应承。
退休生活
“不在生我养我的地方留骂名”
在员工大会上,廖未祥正式宣布将把企业捐给星光村集团,不少老员工当场落泪。大多数员工不理解也不赞成,他们担心廖未祥离开后,厂子会垮掉,自己也失去依靠。当天厂子一度停工四小时,廖未祥耐心地向大家解释:“我老了,搞不动了,交给村集体,是为了把厂子办得更好!”
关于员工们的后路,星光村集团和廖未祥还给出了方案:继续上班的员工补偿1.9万元,退休老人每人一次性补偿5万元。厂里为包括廖未祥在内的13位老员工举行了退休欢送会。会上,廖未祥深情地说:“我会一直心系着星光热镀锌,希望企业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做大做强。尽管我离职了,但我会一直关注着大家。”
廖未祥不再像往常一样,准点出现在企业。每天上午,他要去汉口的医院检查身体,有时下午去办公室坐一下,但很少处理具体业务。
家人最开始也不太理解,事实上,企业股份廖未祥占90%,还有10%在他儿子名下,但他此次仍然全部捐出。在他的说服下,儿女们都认可了他的决定。
一些生意上的朋友得知廖未祥的决定后,既吃惊又惋惜,有人想拉着他重新干一番事业,他没有答应。也有人欠着星光热镀锌上百万的货款未还,他们和廖未祥联系,想打到他私人账上,更是被其严辞驳回。
面对记者,廖未祥再次解释了他捐出企业的原因。“几千万的企业,我能给谁?我决定不给家人,但若给了外人,员工和乡亲们都会有想法。只能给村集体,目前村集体有经济实力,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员工们继续有饭吃。如果卖给或留给任何个人,恐怕厂子不出一个月就要散伙,那时我就将在这生我、养我的地方留下永久骂名。”
篇7
“古枫吐艳,晚菊傲霜,伴随着不舍和祝福,我代表秀阳小学全体教师,衷心祝愿三位老前辈,晚年幸福、安康,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谢谢!谢谢!”三位退休在即的老师,眼含着热泪,一个劲地向大家致谢。虽是春寒料峭,但秀阳小学的会议室内,却情意融融,充满着温馨。我校的巴桂松、汪惠玲、詹新意三位优秀教师即将退休,今天在校会议室为他们开欢送会。当我的致辞刚结束时,会议室内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说起他们三位,我们真是有太多的记忆,太多的不舍。
治学严谨,兢兢业业——巴桂松
巴桂松老师个头不高,但看起来却精神矍铄,给人一种干练的印象。他几十年如一日,在村小担任高年级的数学老师。我虽然没有机会与其共事,但从同事的交谈中,我深知其工作的态度。不管他接手的班级学生成绩有多差,只要他带两三年,到毕业考试的时候,他班学生的成绩总会高出平行班一截。十年前初来乍到,听人这么说,我还真不信,难道他是神仙不成?十年之后的今天,我彻底信服了。他的每一分成绩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巴老师家住钗坑,他也是钗坑完小的一个负责人。每天东方才露鱼肚白,巴老师就起床了,因为家在农村,他必须帮老伴做点田地活,一个多小时后赶回家洗刷一番后,又要料理一下卧病在床的八十多岁的老母,而后扒几口饭,骑着自行车赶到学校。由于自己事事以身作则,他的学生也早早地赶到了学校。趁别的老师还没到校,他就争分夺秒地为学生补缺补差。课堂上,他的备课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备课本,备学生。不要看是一位老教师,但他上课时却是声情并茂,循序渐进,一支粉笔就是他的魔术棒,让他的学生能如饥似渴地求学。巴老师始终坚信,严师出高徒。他对自己严,对学生也严。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成绩在不断提高,而他自己的两鬓却早已斑白。
淡泊名利,默默耕耘——汪惠玲
说起汪惠玲老师,我是太熟悉了,她是我们眼中的贤妻,是我们心中的大姐,更是我们工作中的楷模。近七年来,我们共处一个办公室,她的言行举止都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对待学生,她像奶奶一样的慈祥,言传身教;对待同事,又像亲人一般体贴,关怀备至;对待工作则像年轻人一样,不甘落后。记得每年上公开课,汪老师都会和我们一样,制作课件,有时为了一个教学环节设计得是否合理,还要和大家斟酌半天。
汪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和钢笔字。她的备课本,字迹工整,总使我羡慕不已。我拼命地模仿她的字迹,想写出她那样清秀的字,但不管我怎么练,与她的字相比总是差一大截。每当我们生活当中遇到什么难题或挫折,汪老师总是平心静气地规劝我们: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凡事要冷静,功名利禄乃身外之物,活在世上一天,就要健康一天,开心一天,无论怎样都要笑对人生……在汪老师的影响下,我们学校的老师,朝夕相处,个个情同兄妹。什么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都抛到九霄云外去吧,有的只是坦诚相见、团结协作,还有课外个个开心爽朗的笑声。
一丝不苟,永不认输——詹新意
詹新意老师,和以上两位老师有所不同,没有读过师范,是民师转正过来的,自然她的文化底子略次于前两位前辈。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再加上她那一丝不苟、永不服输的工作精神,詹老师摸索出了一套丰富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还有一手过硬的粉笔字。她自己每天穿着得体,干净利落,她的教室摆设也有条不紊,毫不凌乱,作业本摆放整齐,作业批改及时,让人找不到一点瑕疵。每年期末考试,她所带班级学生成绩,总要超出平行班十几分。直至退休前一天,她还在认真上课,站好最后一班岗……
篇8
[关键词]底层;小人物;微观政治
《耳朵大有福》以“平民贺岁喜剧”的宣传定位进入了2008年1月的贺岁档。但观其全片与其说是喜剧,不如说是一部创作态度严肃的正剧。本片所讲述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众多王抗美这样的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普遍的生存心态和生活状况。在众多大片竞争的贺岁档出现这样现实题材的电影,能以如此久违了的亲切姿态,直接贴近人们真实生活确实难能可贵。
范伟在片中饰演一位50年代出生的铁路文工团宣传队的普通工人王抗美,单从名字上看就是时代的一个遗留物,充满了政治意味的符号,丧失了最基本的性别可辨性,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附属于更高一层的集体、国家。
作为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沈阳铁路局宣传队的工人,王抗美那份骄傲和自豪感似乎还历历在目,余温犹存。我们还可以从范伟出演的另外一部电影《芳香之旅》(他在剧中饰演一位曾经和握过手的偏远山区的司机)中,寻找和回味他曾经的峥嵘岁月和光荣历史,理解他对已经过去的时代难以割舍的感情。
然而,本片的开场戏就是一场曲终人散的退休欢送会,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已经消褪,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没有“怀旧”式的留恋和回味,也没有“灰色”系的抑郁和痛苦,挥洒无数汗水与青春50年的人生轨迹变成了一面写有“光荣退休”的镜子平静地挂在了墙上,为已经尘封的岁月默默地代言。其实有千千万万个“王抗美”,名为退休,实际则是脱离母体,切实地踏进现今的社会的一次人生转折。退休却不能“休”,对于这些一方面拥有体制的“惯性”和“缺陷”,另一方面受妻儿老小等现实家庭生活窘境困扰的小人物,生存的问题接踵而来,赫然地摆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立即陷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曾经是群情激昂、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一代,现如今却无一技傍身,处处显得力不从心。
既然本片的着力点已经不是往回看的“怀旧”,故事的发生直接以王抗美退休的第一天开始讲述,其创作的主旨和态度是当下的,没有宏大的叙事,非中心化的题材和主题,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底层人民生活的现实成为影片的主角,讲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史。
片中,刚刚退休的王抗美带着一份落寞和担忧,不得不在“退休”(这个应该是“休息”的意思)的第一天重新寻找一份新的工作,来填补工资和退休金的几百元差距来维持家用。
局促的房间直接表现了局促的生活,始终如一的蹬着自行车,这些同样也是他心灵局促、压抑的象征。在王抗美必须艰难地支撑起这个家的过程中,他管不了不争气的儿子,不能帮助女儿处理婚姻问题,不能照顾老人,还要维持卧病在床妻子的伙食,这些生活的重担都像一块块大石头积压在他的心里。这些扑面而来的现实生存问题,随着几次试图工作的失败――一度误入传销的网络,想以骑“倒骑驴”为生又受制于气喘,考察擦鞋行当也认识到其艰难,面试老友所在的东北二人传的私人小剧场失败,原本想组织乐队给某内衣进行促销的热情也很快被浇灭。终于,被生活颠簸心灵疲惫的他,经过兴奋、失意、彷徨、消沉,开始对掌控自己的命运感到无能为力。
片中有一场很重要的戏,也是整部电影的“眼”。范伟饰演的王抗美在街上花了3块钱用电脑算命,算命前为2块还是3块砍价钱,算命之后,小姑娘夸他“耳朵大有福”,他便豪不犹豫地掏出了10块钱讨她的口彩。虽然电脑算命和形象设计是借着科技的外衣糊弄平民百姓,显得有些幼稚可笑,但那张纸上写着的“妻儿老小皆如意,无须劳作自亨通”却恰恰是王抗美所期望的,也正是无数普普通通的百姓所共同希求足以满意的生活理想,最平民化的人生价值观。
“耳朵大有福”也无非是世俗流传较广的一句自我安慰的俗语,给一些相信命运的人带来一点寄托和希望。王抗美就在这过去与现在、梦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从不相信命运,无力于命运,到寄希望于命运,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托付在“妻儿老小”的身上,连这最平民的价值需求,最基本的生活理想都很难实现。
除了范伟饰演的王抗美这个一以贯之的人物,我们还从片中看到了像擦皮鞋妇女,蹬人力车的中年人,修自行车的,公园里的小商贩还有街头促销的模特等等,无疑都真实地在我们眼前展开了底层人们的生活图景。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也构成了整个社会最底层的生存链条。
回到生活本身。这部电影里没有英雄,也没有模范。导演用冷静的镜头,平稳的构图来观望这些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的理想、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将人的卑微性呈现了出来。
影片中,出色地运用了组歌和现今时代纷繁芜杂的声音形成对比。组歌是王抗美人生中最辉煌的那个时代的主音,也是王抗美最骄傲的光荣,连泡澡堂时不时还要哼上两句。现如今时代的声音,正如影片的背景音乐,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流行歌曲,广告宣传和手机铃声。
在经过朋友介绍私人剧场老板面前试唱的那场戏中,导演有意把画外音放大成一种“干扰”音,范伟饰演的王抗美站在前景的位置,没有任何光线,后景却是一个非常明亮的演出舞台,一位演员正在台上演出,十分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得王抗美成了一个黑色的剪影。尽管他试图排除来自外界声音的干扰,但最终心有余而力不足,唱到一半放弃了。组歌所代表的那个历史时代已经悄然落幕了。当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王抗美再次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不过是时代在他这个人身上烙下的印痕,历史在个人身上延续而产生的一种回响。
篇9
用人观念:
只有忠诚是不够的
“我打算将这把老骨头都交给公司了。”这句话,曾经是员工赢得上司欢心的杀手锏。应聘者如果在面试时讲这句话,也许会被视作“有发展前途的人”而录用。在公司的慰劳会上,双手捧着上司喝剩的酒,激动地说:“我不是喝醉了酒说醉话,对公司,我会竭尽全力的,我将这把老骨头都交给公司了。”那么,他准会在人事考评时得到更高的评价,说他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在升级考核时如果说出这番感人肺腑的话来,也许就会得到荣升或调到更好的职位上去。
总之,“我打算将这把老骨头都交给公司”这句话,曾经作为向公司“奉献一切”的模范职员的代名词而大受欢迎,作为一种爱岗精神而受到很高的评价。
但是,这样的话语并不能决定一切。三菱商事公司总裁曾说过:“死缠着公司,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公司和自己都能稳坐泰山,这种想法如今已经行不通了。大公司是不会沉没的航空母舰,是不沉的企业,这样的模式已经消失。”一位职业顾问也直言不讳地说,尤其在一些跨国的大公司里,说着“打算把这把骨头都交给公司”之类的话纠缠不清的、想要套近乎的职员,对公司来说,反而被视为是一种麻烦,说得越多,越让老总们反感。“打算将这把老骨头交给公司”这句话能够释放出颇有魅力的光彩,是因为以前那个时代,企业是依靠人们对“铁饭碗”的忠诚心而获取很大利益的时候。现在是竞争时代,能者上庸者下。一位城市银行分行经理在酒过三巡之后,不无感叹地说:“我已经五十岁了,所以明天即使让我退休也没有办法。”他已经觉悟到自己该离去了。就是说,对公司方面来说,某些有能耐的职员即使想要待在公司里,甚至“连骨头都要埋在公司里”,但经营环境越来越严酷,年轻人又不断地成长起来,事实已经不允许他们再赖在公司里了。
今后,人们不仅要将骨头埋在公司里,还应该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有实力的人,让人们惊叹不已地说:“他在公司里时是一个实干家,听说现在还是顶梁柱呢!”说这句话的人应该意识到,不能如此轻易地将骨头埋在他人的院子里,与其将骨头埋在隔壁院子里,还不如耕耘自家的院子。你应该知道,终身雇佣和硬要搭卖的忠诚心,只是职场砝码中的一个,它有重要作用,但它决定不了什么。其他更重要的能力,诸如专业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业务能力、学习能力等都是要具备的,甚至要高于“忠诚”。
坚守岗位:
但求无过也是一种过
在退休欢送会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客套话:“我进这家公司以来,至今工作已有几十年了。在这几十年里,我总算没有什么大的失误,这全仗领导……”“没有什么大的失误”这句客套话,实在可以解释为:“没有犯过引人注目的错误,太太平平地过来了……”如此解释也许是一种武断,但这句客套话听起来实在刺耳。
三泽建筑公司社长三泽千代治曾说过:“我宁愿相信失败经历多的人。在人生道路中一次也没有失败过的人,这样的人是可怕的,不可能胜任重要的工作。失败经历越多,掌握的东西就越多,越是操劳的人越是成熟。”
我右手大拇指的指根处,至今还留着一道呈深褐色的疤痕,而且左手食指的指甲裂开,形成左右两枚,变成一对。我常常会看着这个指甲回顾自己的失败,感慨万分地说:“那时真是很艰苦,但却是一段难得的经历。”而且我还有过一段在化妆品商店经营惨败、举债走投无路的生活。我在参加隧道建设时,曾掉进自己挖掘的深井里,那时反而涌出一种傻大胆似的感叹。右手的伤是被岩角划破的疤痕,左手的指甲是被岩块划成了两瓣。不要说没有大过,有时甚至连命都差一点儿丢掉,厄运就是这样接连不断。结果,我从中学得最多的,就是“对困难不能视而不见逃之夭夭”,我叮嘱自己:遇到困难要发扬“进攻精神”。
说起来有些自傲,有的工作还是我主动要求的。与此相比,社会上那些但求无过的人,岂止是大过,就连“小过”甚至“微过”而产生的伤痕都不愿意得到。然而,凭着这样的精神面貌想要开拓自己的人生,实在是勉为其难的。在现代企业,许多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也被视为不思进取。
工作经历:
丰富的经验也会添乱
经验丰富也会添乱。这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即:⑴跨专业学科的时代;⑵赖在一个岗位上不动的害处。
第一,跨专业学科的时代。最近与某人才中心的总经理一起吃饭,顺便要求他给我看一下招聘档案。几家大银行联名招聘“人才”,作为“人才的条件”,据说,第一是没有银行业务的经验;第二是不得超过三十岁,第三是有策划能力。那位总经理事先讲了下面一段话:“银行利息下调,资金运转与以前完全不同了。以前的银行业务员在有人来要求贷款时,只要有担保就贷给他,以后不能这样了。总之,银行在经营方面,需要与以前截然不同的业务员,这样的人才就只能从社会上寻求了。”
这段颇具说服力的真心话,值得一听。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在银行里,社会不会将发展速度停下来等着你,让经验丰富的人在那里沾沾自喜,不管当事人是否意识到,如今这个时代,经验越丰富,反而越是添乱。
第二,赖在一个岗位上不动的害处。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了长达十年以上的人,他们的思路往往是失败型的。如果搞经营管理工作长达十年以上,九成以上的人都会带着惊讶的神情说:“为什么会作出如此不合常规的经营决策?”从而心平气和地做着没有任何效率的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管理部门里,极其缺乏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个性、不同才干的人。在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进入派系,就不可能有建立交友网络的机会和价值,人员的素质受到了限制。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向他人学习”的交友网络是一种人的资产,是不可缺少的成长要素。如果在管理这一专职岗位上长达十年以上,除了毅力极强的自我奋斗型的人之外,都成了“老年陈酒”,一天到晚都和数字打交道,早就忘了这是经营的手段,数字本身就变成了目的,于是就成了“超近视眼”。总之,长期在管理这块“田地”里生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的灵活性往往会遭到萎缩。
某家商务教育机构曾经跟踪测试经营感觉的上升水平,他们将得到的数据以“职业类别能力分类”的形式进行统计,通俗地说,就是哪种职业对经营的判断最准确。反过来说,也就是哪种职业对经营的判断最不准确,不料,最后显示的结果,最不准确的竟会是与管理有关的职业种类。就是说,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的判断,并不适合环境的变化。
如今的时代,市场并没有停下脚步等待着你照搬以往的经验来发挥作用,虽然缺乏实践经验的知识没有说服力,但片面地追求经验已经不能玩转时展的车轮,创新、开拓,无疑是人才重要的砝码。
篇10
探索一条以学校资源为基础,以课堂改革为切人点,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渠道。在意识形态上唤醒教师的危机感;在职业追求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认同感;在需求自觉上激发教师专业自我成长的迫切感;在素养修炼上让教师体验职业幸福感;探究有效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之路。
一、我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面临的困境
1.教师个体在业务素养、教学技能、工作态度等方面差异较大。中老年教师的整体素质相对较高,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个体差异明显,有部分五、六年教龄以上的青年教师比较拔尖,而几个80后青年教师则出现基本的教学实践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低、职业责任感不强等现象。
2.教师群体的协作交流、合作创新、团队作战的意识不够强。作为省级示范校,前些年在人事安排上,政府有相对倾斜的政策,使我们拥有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但却习惯于单打独斗,团队协作意识比较薄弱。
3.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够强。习惯于接受任务,被动发展,缺乏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行为;对课堂改进的研究信心不足,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缺乏自主反思,形式化倾向明显,模式化倾向突出,机械地套用教育反思的万能格式。
4.教科研模式比较单一。教研形式相对松散,学习制度不够健全,活动开展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因此,研究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策略,构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才能加速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进程。
二、影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障碍分析
影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教师本体价值观缺乏。教师本体价值观强调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主体价值的认识,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定位。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教师把所从事的职业只看作是维持生计的一种手段,因循于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效率低下。二是教育体制的稳定性引发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在目前的用人机制上,教师队伍能进不能出,铁饭碗混终生,无职业危机感,得过且过,更谈不上对专业发展的主动需求。三是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还有待于加强,学校还应该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规划、具体的措施,从文化引领、机制保障和策略研究上来促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三、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实施策略
1.意识形态上唤醒教师的危机感。激发和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所在。我们通过适当营造危机感,提升教师的专业敏感性,引导教师勇于面对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挑战,从而产生自主发展的内驱力。例如,近两年借助学校做为本区省级重点课题“生本课堂”的课题研究实验校这个契机,先后派出二十多名教师、科研骨干陆续到上海、成都、北京、广州、台湾等多地学习观摩、参与交流,在学习对比中知不足,找差距,从而促使他们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正确地认识到学习、创新时不我待,不进则退。
2.职业追求上引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认同感。我们通过创造机会培养人才,鼓励骨干教师冒尖,更好地发挥“二八”效应。例如,郑丽老师,个人业务素质较高,对学生拥有一颗热爱之心,在“生本”课堂的课题研究项目上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勇于实践探究。学校就大胆地给机会,一年内两次获得与郭思乐教授交流互动的机会;与外地友好协作校承担“同课异构”的交流授课研讨;提名担任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等等。正确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认同感,使郑老师已具有很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起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带动一批青年教师勤学习、善思考、勇探究。
3.需求自觉上激发教师专业自我成长的迫切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醒我们“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决定教师“自我实现需要”的关键。为此,本校通过对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学科、岗位、骨干比例等进行结构分析,对老中青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进行多层面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校教师对校本培训现状的意见和看法,了解不同教龄和学科的教师的研究意识与基础水平;针对新教师开展“你最需要什么”专项调查,努力使教师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