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监控的化工工艺范文

时间:2024-04-02 11:3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点监控的化工工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重点监控的化工工艺

篇1

[关键词] 石化设备 安装监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设备安装工程,是石化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首先,在现代石油化工工程中,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占据较大比例,一般都超过总概算的30%以上,特殊项目有超过60~70%的;其次,石化工程中的许多设备具有耐高温、高压、有毒和防腐蚀等的要求,属于特殊压力容器范畴;另外,许多设备尺寸大、体积不规则,属于超大、超限设备;综上所述,石化工程中的设备安装工程具有设备价值高、工艺要求高、安装难度大等特点;对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装置、工程能否长期安全有效的运行;

为此,作为石化工程监理,对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就必须遵守对整个设备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控制,包括设备的制造、监制阶段控制、设备的安装阶段控制、设备的试运行阶段控制等方面;

第一、对设备制造、监造要把好原材料关,检查所使用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检验报告是否合格,特别要注意设计图纸里面的一些技术要求、技术说明等,确定是否有特别的设计要求;对现场制造、组焊或组装的设备,还要落实现场的施工力量、施工准备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能保证设备制造、组装质量合格等;

【案例一】:

【事由】:某石化炼油项目,监理在审查到货设备质量证明文件时,发现原材料钢板的资料不齐,缺少设计要求的超声波检测报告;向供应商提出该问题后,调查后发现是已按要求做过超声波检测,但未附在证明资料里面;最后由供应商补齐资料后审查合格;

【说明】:监理要认真审查图纸,对设计要求要明了;在检查设备资料时,对不合设计要求的应提出问题,并要求责任单位补正,以避免因生产过程未按设计要求而造成的质量隐患。

【案例二】:

【事由】:某石化炼油项目,监理在审查到货容器质量证明文件时,发现某厂一批到货的12台容器设备的焊缝无损检测报告的一次焊接合格率太高,与现场实际到货设备的焊缝外观质量不佳的情况不符,因此怀疑厂家检测报告不实,经与业主质量主管部门沟通后,决定对焊缝进行第三方抽检;经监理点口抽检后结果表明部分焊缝存在质量不合格,据此要求厂家对不合格焊缝进行了返修处理。

【说明】:在此例中监理充分运用了自己的专业经验,发现了供应商资料与实物不合理之处,从而找出了设备质量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避免了设备质量隐患,也保障了以后装置投产的安全。

【案例三】:

【事由】:某炼油项目,常减压装置的减压塔现场预制组装工作,监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时发现工作场地的焊接工艺卡的内容与焊接工艺评定的参数有不符,并且工人在实际焊接中也没认真遵守工艺卡的流程;针对此情况,监理认为现场施工情况不能保证设备现场焊接质量,经与业主和质量监督部门沟通后,对施工单位进行停工整改;施工单位按监理要求对焊接工艺卡内容进行修改,使其符合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并且对现场焊工进行培训,严格按焊接工艺卡要求指导现场焊接工作;整改合格后复工。

【说明】:本例监理按规定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了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保证了焊接合格率达到规范要求,也保证了关键设备的制造质量。

第二、对设备安装阶段质量控制,要按具体选用的规范要求对设备安装的垂直度、水平度、标高已及方位等进行检查控制;对二次灌浆基础表面检查是否进行凿毛处理、是否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等;灌浆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检验;有垫铁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规格和数量;另外还要注意安装时的成品保护,不要让安装过程对设备质量产生影响;

【案例四】:

【事由】:某石化项目,闪蒸塔安装,施工单位未经监理验收基础就进行了二次灌浆,监理发现后立即指令停止施工,对已灌浆部分进行凿除处理;凿开后发现部分灌浆处夹泥砂,经查是施工单位人工搅拌灌浆料时混入;据此监理要求施工单位在以后施工中要杜绝人工拌灌浆料;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基础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同意施工单位进行二次灌浆。

【说明】:对隐蔽工程,监理要严格按工序验收程序进行,监理对施工过程进行的检查、验收,是对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的保障。

【案例五】:

【事由】:某石化炼油项目,连续重整装置脱戊烷塔,施工单位在安装平台梯子时在做过热处理的塔身处进行了焊接,监理经过调查后发现原因是该塔为局部热处理,设计单位在设计平台梯子时产生疏忽,造成平台梯子的连接件未预留;鉴于此,监理要求施工单位对已焊部分重新进行热处理,以保证设备质量合格。

【说明】:对安装过程,监理要认真审查图纸,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协调,确定出合理的处理方法,保证设备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对设备试运行阶段质量控制,重点是要做好试运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各种机泵的试运行方案的报审、各种设备的内部清理、法兰口封闭、循环的流程等;另外设备试运行时还要求监理工程师具有丰富的设备经验,能从声音、振动、温度等各种参数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找到质量隐患并及时处理;

【案例六】:

【事由】:某石化炼油项目,加热炉烘炉,该加热炉附属设备有风机3台、循环水泵2台、燃烧器24台、吹灰器18台等;筹备组针对烘炉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并对相关的附属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共检查出问题37项,要求厂家到场处理的5项;经过前期细致的准备工作,加热炉烘炉一次成功,达到预期的目的。

篇2

关键词:己内酰胺 安全评价 要点

一、引言

近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多家企业新上或即将上马己内酰胺项目,这当中绝大多数均采用了氨肟化工艺路线。这些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前,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条件审查,这就需要评价机构对项目开展安全评价。如果不对该工艺进行深入的研究,评价结果对初步设计就缺乏指导性甚至误导设计。笔者现就氨肟化法生产己内酰胺项目评价中,应注意的两点问题作如下探讨。

二、氨肟化反应是否属危险工艺装置

氨肟化法生产己内酰胺工艺中,最重要的反应为环己酮、氨及双氧水在钛硅分子筛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肟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的规定,环己酮肟化反应工艺不属于列入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较高危险)装置。

现在,我们对氨肟化反应机理作一下简单的分析。对钛硅分子筛催化环己酮生成环己酮肟的反应机理的认知主要以羟胺机理占主导地位,即氨先被钛硅分子筛催化氧化生成羟胺,羟胺再通过非催化过程直接与环己酮反应生成环己酮肟。环己酮氨肟化反应过程如下:

1.钛硅分子筛催化剂与双氧水相互作用形成钛的过氧化物

2.生成羟胺

3.羟胺与环己酮发生肟化反应

4.总反应方程式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环己酮氨肟化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在催化剂作用下被过氧化氢氧化成羟胺,第二步是羟胺与环己酮进行无催化反应,生成环己酮肟。反应需要以叔丁醇为溶剂在全液相条件下进行。此外还伴随着双氧水的分解、重物质的生成等副反应。因此,认定氨肟化工艺应属于胺基化危险化工工艺,属于列入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较高危险)装置。

三、加氢反应工艺在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安监总局的文件,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重排后的加氢反应工艺属于高度危险工艺装置。按要求加氢装置除了采取自控连锁报警等安全措施外,还应设有紧急冷却系统。下面,我们先分析一下该加氢反应。

己内酰胺重排后加氢目的是去除微量杂质中的烯烃。它们是在环己酮肟重排生成己内酰胺过程中产生的,如:2-羟基环已酮、环己烯酮等,为不影响产品己内酰胺的质量,需通过加氢将上述不饱和键杂质变为饱和键杂质,拉开了己内酰胺和杂质间的沸程差,使杂质便于在后续的蒸发蒸馏工序中除去。

通过加氢,己内酰胺中的杂质发生了如下变化:

通过查阅己内酰胺加氢设计资料,送加氢反应的物料中含己内酰胺30.03%、水69.71%、苯胺0.12%,它们在0.7MPa、90℃加氢工艺条件下都不会与氢发生反应。因此,就算剩余的0.16%物料都能发生加氢反应,其放热对整个体系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了。我们与国内己内酰胺行业资深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中也了解到:加氢反应的温升也就是在2℃左右,危险性不大。

己内酰胺加氢装置紧急冷却系统的存在,对加氢装置的安全生产没有实际意义。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现有己内酰胺加氢装置都不设计夹套的原因。所以加氢装置最主要的安全措施是防止进入加氢装置的物料超温,应针对加氢反应器前的加氢进料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设计可靠的安全监控措施。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对己内酰胺氨肟化反应及加氢反应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能真正把握反应的危险性,安全评价工作也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并提出更具操作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其结果对初步设计工作更具指导作用了。

篇3

关键词:煤化工;特性参数;煤粉爆炸;煤粉泄露

中图分类号:TD7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3303

1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化工产业以其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独特优势受到了高度关注[1]。近年来一大批煤化工项目在我国的内蒙古、宁夏等地陆续建设和投产,其中不乏世界上首次的商业化示范性工程,煤化工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3]。

根据煤化工生产的需要,原料煤大部分使用小粒径、高挥发分、低水分、低灰分的煤种,这类煤的爆炸下限浓度与着火温度均较低,且生产过程涉及到高温、高压环境[4,5],因此一旦发生煤粉泄露扩散就极易导致燃烧爆炸事故,严重制约着煤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

本文在煤粉爆炸特性参数测试的基础上,应用特性参数对某煤化工煤粉制备工艺过程的安全监测监控指标参数及其阀值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使得粉体介质在工艺生产中始终处于可控状态。这对于煤化工行业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粉泄露及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艺流程简介

某煤化工煤粉制备系统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该工艺流程可分为两条路线,即煤的运行路线和气的运行路线。

其中,煤的运行路线为:原煤经皮带输送机进入原煤仓,通过磨煤机进行研磨干燥后形成的煤粉进入煤粉收集器,含有煤粉的热气体经收集器中的滤袋过滤后由出风口经管道排到循环风机,吸附在滤袋外表面的煤粉经氮气反吹脱落至下部的料斗,料斗内的煤粉由旋转给料机排至螺旋输送机中,然后输送到纤维分离器,筛分出的煤粉进入下游粉煤仓,再经发送罐送至下一气化工序。气的运行路线为:热风炉内的循环气体与燃烧产生的尾气混合后形成热惰性气体,然后进入磨煤机对煤粉进行干燥与输送。煤粉分离后的热气体通过管道送到循环风机,经循环风机加压,大部分循环至热风炉中,部分排入大气。

图1煤粉制备工艺流程

3煤粉爆炸特性参数测试

3.1实验样品

实验选取了工艺中两种典型的煤粉样品,实验前将煤样用标准分样筛分成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75 μm以下和200 μm以下的2种煤尘颗粒,然后将其置于常压下50℃的干燥箱中干燥4 h,以去除煤样中的水分。并依据GB212-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对实验采用的煤粉样品进行了工业分析,工业分析结果见表1。

3.2实验测试及结果

按照国家标准,利用20 L粉m爆炸特性测试系统、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试系统、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系统及哈特曼装置分别对煤样的爆炸下限浓度、最大爆炸压力、最低着火温度、极限氧含量等5个关键特性参数进行了实验测试,为煤粉泄漏监测及控制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实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两种煤粉的爆炸下限浓度与最低着火温度都非常低,而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都比较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所以必须对运行系统范围内的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监控,以及时应对煤粉泄漏、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

4安全监测监控指标分析

针对煤粉制备生产系统的运行工况条件,依据煤粉爆炸特性关键参数对压力、温度、煤粉浓度、氧浓度等几个主要类别的安全监测监控参数指标及其阀值进行分析。

4.1压力

备煤装置系统工艺中的各个设备及输送管线均存在压力监测,用于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压力监测点的工况参数分析,发现在备煤装置中,系统生产工艺中的操作压力除发送罐发送压力为0.2 MPa,其余均为微正压或负压条件,而煤粉加压输送工序中粉煤仓为低压设备,锁斗、给料罐及输送管线均为高压条件,备煤装置及气化粉煤仓压力报警值均为低压,都远低于煤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值,所以一旦发生事故在压力初始阶段就会自动报警、跳车。锁斗、给料罐为高压密封环境,且有惰气保护,无煤粉爆炸危险。

在备煤装置原煤仓过滤器、粉煤仓过滤器安装有压差变送器,为设备自带,没有接入监测监控系统。为监测过滤器收尘布袋破损或脱落,应在原煤仓过滤器、粉煤仓过滤器进出口设置监测点及合理的预警值对其压差进行监测,保证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4.2温度

温度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防止煤粉自燃、爆炸事故发生的重要指标。重点须对设备及管路内的温度进行监测,防止操作不当造成温度升高,并对热惰性气体内的粉尘含量进行监测,防止高温造成煤尘层管壁或拐弯处沉积煤尘自燃。

备煤装置生产工艺条件下煤粉储存、运输的温度正常值一般为80~110℃,控制指标上限均

因此根据工艺中温度参数的控制指标分析,现有的温度监测点较为齐全,在设备节点、循环气输送管线上均安设有温度传感器,临界值设置合理,能够满足对系统工艺正常运行的监控。

4.3煤粉浓度

在生产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严重或不可控煤粉泄漏危险位置,因此须在煤粉泄漏量较大或泄漏频繁等危险程度大的区域设置煤粉浓度监测,对煤粉浓度的监测也是预防煤尘泄露或爆炸的根本措施。

在备煤循环气煤粉浓度监测的报警值为50 mg/Nm3,控制向大气环境中的煤粉排放量,控制指标远低于煤粉的爆炸下限浓度,设置合理。粉煤仓顶部环境粉尘含量分析仪的报警值同样为50 mg/Nm3,低于爆炸下限浓度。粉尘仓顶部监测环境中泄漏煤粉的浓度,当泄漏量较大时,容易量程超限,则不能监测环境中实际浓度值。对于犁式卸料器落煤口,由于在落煤过程中会造成扬尘,为形成煤尘云的易发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该处应增设粉尘浓度传感器,量程为0~1000 mg/Nm3。但煤尘云含量较低,控制指标报警值应远低于爆炸下限,因此报警值设置为100 mg/Nm3。各过滤器排空管线上煤粉监测为低浓度工艺条件,报警值参考备煤循环气控制指标,高报的临界值为30 mg/Nm3,高高蟮牧俳缰滴50 mg/Nm3。

对于软连接、防爆板等易泄漏位置,安设有高浓度粉尘传感器,煤粉浓度控制指标设置为1 g/Nm3,当检测到煤粉浓度超标时,监控系统出现报警信号,立即启动水雾喷淋装置对泄漏位置喷淋降尘,出现火焰信号时还会启动自动抑爆装置进行主动抑爆。

4.4氧浓度

煤粉加压输送工序中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加压输送、保护气体,收尘器及过滤器采用氮气进行反吹。氧气为煤尘发生自燃、爆炸等事故的必要因素,因此必须控制系统工艺中的氧含量。

在备煤装置现有的氧浓度监测点的浓度一般控制在6.5%~7%左右,报警临界值设置为8%,低于煤尘云爆炸极限氧含量。在气化粉煤仓排放气体的氧含量报警临界值设置为2%,远低于煤尘云爆炸极限氧含量。氧浓度越低,对设备的腐蚀性也就越小,同时煤粉发生自燃或爆炸的危险性也就越小。在备煤煤粉收集器顶部、粉煤仓过滤器上部、原煤仓过滤器上部、气化粉煤仓过滤器上部、减压过滤器上部增加的氧浓度传感器主要为监测设备检修过程中的氧浓度,防止浓度过低,造成检修人员窒息,所以这些位置的氧浓度传感器为现场就地显示,不需要接入监测监控系统报警,检修时氧浓度应>18%。气化粉煤仓顶部氧浓度传感器监测粉煤仓内部气体的氧气浓度,参照粉煤仓过滤器排放气体氧浓度的监测控制指标,正常应

5结语

煤粉制备生产工艺中的压力、温度、煤粉浓度、氧浓度是防治煤粉泄露及燃烧爆炸的重要安全监测监控指标。因此,必须结合现场实际工艺正确设置监测点的位置、监测指标测量范围与报警值,以保障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煤化工行业控制煤粉泄露、燃烧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勇,张安明. 新型煤化工煤粉环境着火爆炸危险分析及防治方法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6,43(6):92~94.

[2]赵文芳. 煤化工项目煤粉尘火灾爆炸风险与控制[J].安全技术,2015,15(4):9~12.

[3]周丽,任相坤,张希良. 我国煤制油产业政策综述[J]. 化工进展,2012,31(10):2207~2212.

[4]张必辉.开式煤粉制备系统运行安全分析与隐患防治[J].洁净煤技术,2012,18(6):80~82.

[5]张炜.煤化工装置火灾爆炸点分布与控制措施[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6,16(3):25~27.

Application of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ulverized Coal Explosion Accident

Yao Min1,Jiao Hongqiao1,Liu Tongqiang1,Qin Xinxin2

(1.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Refco Group Ltd,Ningxia 750411, China;2. China Co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Group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37, China)

篇4

一、排查主要内容

1、是否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总局令第16号),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在治理上狠下功夫,落实整改责任、资金和监控措施;是否建立企业重大隐患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机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和经常化。

2、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

3、200*年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中排查出的隐患整改完成情况;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是否已限期整改完成或停产整顿;整改不合格、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是否已转产或关闭。

4、按照全省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的要求,责令关闭的企业是否已关闭到位。已关闭企业和不再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其化工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及废弃化学品物料的处理情况。

5、企业安全评价报告提出的对策措施落实情况和提出问题及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

6、生产过程中涉及氯化、加氢、等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较高危险生产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是否已实现对温度、压力等重要工艺指标的自动控制;是否已安装自动控制系统,采用DCS自动控制、自动报警、自动泄压等控制方法,提升装置安全可靠程度。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是否按照《关于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从业条件的意见》(苏安监[20*]14号)要求,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调整。岗位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和熟悉本岗位职责、工艺流程、危险及有害因素、工艺技术指标、操作规程、设备仪表的使用、应急处置方法,严格执行企业巡回检查制度的情况。

8、化工生产企业是否建立了专家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聘请专家对生产作业现场开展安全检查;是否对专家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和隐患进行了整改

9、位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区的化工生产企业以及与周边安全距离不足的危化品生产企业,是否已落实搬迁计划,限时实施搬迁。

10、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或与当地大企业、与地方政府建立了应急救援合作关系;重点危化品生产企业和主要使用企业,是否对火灾爆炸危险重点岗位和关键装置的危险程度进行风险评估,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危险控制区域和应急疏散区域,完善事故处置措施,加强员工危险工况下应急处置和自我防范的培训教育及演练。

11、化工企业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污染的措施落实情况,是否设立了污水储存池及具备污水处理的能力。

12、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应急预案和应急器材是否符合要求;储罐是否装备高、低液位和超温超压报警,仪表、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防超压、防泄漏、防雷、防汛、防倒塌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落实。

13、加油站的设计、设施和周边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与周围建、构筑物防火距离不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6版)要求的加油(气)站,是否采取了搬迁或按国家规范要求采用阻隔防爆技术等措施加以整改;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卸油、加油、检修等重要环节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是否编制了科学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应急器材。

14、事故报告制度建立情况;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和落实整改情况。

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切实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制。各化工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化工企业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特别要全面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各化工企业要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整改资金,明确相关责任,制定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各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案于4月26日前报*区安监局危化科。

2、突出重点,全面排查各类隐患。20*年隐患排查治理要突出五类重点化工企业。一是20*年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二是生产过程中涉及氯化、加氢、等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较高危险生产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三是200*年已排查出隐患至今未整改到位的企业;四是位于化工集中区外的企业以及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企业和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

3、强化督查,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取得实效。安监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统筹安排好督查工作。要将督查工作与全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结合起来,规范监督检查的方法和程序。要强化行政执法,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难以整改到位的化工企业,依法予以关闭。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引发事故的,要依法查处,严肃追究责任。

篇5

一、完善数据管理,夯实行业管理基石

分局辖区内共有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企业35户。针对catais2.0系统中部分企业登记信息不实、不完整、行业鉴定不准确、行业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分局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进机信息进行了全面的修正性维护,确保基础数据质量。一是抓登记。做好与工商、地税等部门的涉税信息交换、比对,排查疑点信息。二是抓巡查。适时开展行业税源互查,强化日常实地巡查,严格做好开业、变更、注销等工作的管理。对于信息比对中发现的疑点信息,责成相关责任区、责任人逐一巡查落实,消除管理盲区。三是抓维护。所有的疑点信息、异常信息在调查核实后立即在catais2.0系统内修改维护。通过调查核实共进行信息维护7户21次,提高了信息的准确率。四是抓归档。修订完善分局资料档案管理办法,按时保质移送纳税人资料,加强企业户籍资料的“一户式”管理。

二、组织行业调查,找准行业管理薄弱环节

4月份,分局组织对辖区内所有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每家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工人人数、厂房面积、投入产出、能源耗用等尽可能多的涉税信息。

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的特点及随之产生的管理难点。总的来说,分局辖区内的化学原料及制品企业多为新办企业,投资较大,基建周期较长;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过程无法直观反映;产品组成材料较多,联副产品相对较多;在产品难以用数量反映,成本费用在产品、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摊的难度较大。这些都给该行业的税收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一些税收管理员对化工生产企业的工艺流程了解不够,记录不清,对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了解甚少,致使行业管理不精、不透、不实。一些企业采取将设备维修费用申报进项抵扣、将非正常报废存货直接进入成本、不将耗用的原辅材料进项转出、多结转原材料成本、虚列工资、虚列预提费用、接受虚开、代开专用发票、多抵扣进项税额、现金交易账外循环、人为调节税款所属期等方法偷漏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三、深入调查论证,制定行业管理模型

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分局抽调精兵强将,重点组织了对富彤化工有限公司等10家化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我们紧扣投入、产出两大关键环节。详细采集了各企业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水电汽煤油、运费、主营业务收入、在产品、产成品、库存产品净值等多项数据。同时,我们制定下发了《增值税投入产出法分析监控指标情况表》,详细了解全行业每家企业的投入价值、产出价值、库存产品价值、理论税负、实际税负等各项指标。在调查掌握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分类、筛选、提炼、汇总并参照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相关行业理论参数。召集部分纳税人、责任区责任人、分管纳税评估的专业人员进行集中审议,最终制定出台分局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管理模型,并按季进行修正。

分局制定的行业管理模型包括增值税税负率、毛利率、百元收入能耗率、物耗率、百元收入运费率、正常损耗率等6大指标。根据我们的核定,增值税税负率一般在3%上下波动,合理区间在2%—4%;毛利率随不同产品类型而上下波动,精细化工产品毛利率合理区间在20%—30%,合成化工产品合理区间在10%—20%;百元收入能耗率一般在3.1%,合理区间为1.5%—4.5%;物耗率一般在70%—90%之间;百元收入运费率一般在0.6%—0.7%之间,少数高危产品可达2.5%—3.5%;正常损耗率随不同产品类型不一,一般为5%—10%。

四、深化行业分析监控,提高行业管理质效

行业管理模型建立后,依托新模型,按照联动管理的要求,深化对税源的分析监控。按月对ctais2.0、决策监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监控、管理、分析。对监控发现的问题以及市局联动平台的预警、考核通报等信息按户归集异常点、风险点,制作税源监控异常信息传递单,及时交税源管理科核实分析。20*年共监控出16条异常信息,涉及发出商品未申报纳税、迟滞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报废或报损所耗用原辅材料的进项税额未按规定转出、购进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项目以及不符合规定的“四小票”申报抵扣进项税金等问题。所有问题,我们都责成管理员一一调查核实。对照行业管理模型,强化预警管理。加强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分析,全面推行投入产出微观税源分析,按季监控税负不达标企业、零负申报企业以及亏损企业。对增值税税负超出合理区间及同比变化较大的企业进行重点分析,要求在当月申报时书面说明原因,报责任区管理员调查核实。

五、强化行业分析评估,增强联动管理效能

20*年我们根据辖区化工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程度实行了分类管理,按季实行核查分析。一是对核算规范的规模企业,着重以案头审核纳税人报送的申报资料为基础,从纵向方面梳理相关纳税人的营业收入、成本费用、资金往来、存货等信息。对纳税申报表及附报资料进行全方位案头分析,从中发现疑点。二是对核算不够规范的中小企业根据分局制订的数据模型以实地核查为重点。

篇6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桩基加固技术;公路交通;路桥建设;不平衡下沉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4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9-009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9.046

伴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也由于汽车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持续增多的重型货车及私营运输车辆给公路交通设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重点表现在汽车载荷超重、外形尺寸超大,由此给公路及桥梁建设造成了更为严格及更高水平的性能要求。本着充分保障公路运输安全及满足汽车驾驶舒适度的要求,特别需要将现有的路桥桩基实施固化过程。重点是那些运营时间很长,并且严重地暴露出多种隐患及病害的老旧桥梁,要侧重地给予整体的加固与检修,从而能切实保障重载汽车在驶过桥梁时的安全性能。在此,笔者重点探讨了桥梁工程建设中桩基加固的工艺过程,且将微型桩基础固化工艺作为施工例证,阐释了桩基固化的作业流程。

1 桥梁工程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缺陷

1.1 立桩基础下沉

立桩基础区域沉入的工程废渣没有完全清除干净,沉渣层厚度过大,很可能导致立桩基础下沉。在立桩基础下沉过程还未造成顶部连续梁的断裂时,此时,因为桩基的承压能力不足以支撑上部梁体施加的重力负荷,故需要对桩基实施稳固化处理过程,从而抑制桩基连续沉陷趋势。在此基础上,还要上顶梁体使其完全复原到以前要求尺寸,完全消除因为桩基下沉引发出的施加于梁体本身的新生应力,以免出现梁体开裂事故,且有效保障工程的安全耐用。再有一种现象即为桩基起初设计结构不符合工程要求,在相同连续横梁下部选用了相异的桩基础结构,立桩基础的失均衡下沉状态极易导致施加于连续梁体的次生应力出现,而且可能在工程设计时将本施工区域地质岩体摩阻指数选取略大(选取规范中的最大数值),摩擦桩区段长度略短。

1.2 施工中灌注桩易出现的问题

在桥梁工程的施工作业中,采用灌注桩模式的桩基础构建方式系跨水桥施工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施工模式,因而其最易发生的工程质量缺陷重点体现在水泥结构松散、出现蜂窝、产生气孔等不正常情况。在水泥灌注过程中立桩本体产生离析透气现象,水泥本体内部出现松散气眼、沙窝等不利情况。另外,立桩基础松软,沉淀层尺寸过大,桩基清孔不完全,软淤泥沉降物被掩埋在水泥构架下部,立桩端部不紧密坚实,刚度差;浇筑水泥到立桩顶部时,承载力不够,一些泥浆掺入或因为立桩顶部不坚实,进而导致立桩基础构建质量达不到设计标准。在实施水泥浇筑环节中,产生导管漏水、阻管、坍落气孔等异常情况以及水泥浇筑缓慢,致使起始浇筑水泥已发生初级凝固,因而其流动能力差,后续浇筑的水泥冲坏顶层而上长。浇筑过程中出现小部分区域塌壁现象,由此导致在两个水泥层间混有泥渣杂料,甚至使整个桩由于混有泥渣而出现断桩情况。

2 微型桩固化工艺

桥梁施工作业中常用的微型桩是属于一类直径较小的钻空型立柱桩,其特点是能够完全满足于桥梁工程施工作业中的桩基加固过程。利用此类微型桩的桩基加固工艺是采用地质类钻探设备实施钻孔作业。参照相异的工程地质结构,适合运用干式钻孔或连续泥浆灌注护壁钻孔两种类型。如果运用连续式泥浆灌注钻孔模式,待其钻到预订深度值时,再利用冲水方式进行钻孔等清洗工作;如果运用干式钻孔工艺,那就必须重复提钻实施清孔过程。进行完清孔作业后,要马上装入设筋框架及灌浆引管。至于带筋钢笼应当参照拟定的不同用途而进行制作。当需用的孔眼直径较大时,应选取钢筋笼模式;在需要较小孔径的孔眼时,选用单条钢筋。在进行完上述作业程序后,实施压力型灌浆过程。适宜先往孔内放入直径为13厘米的碎石块,尔后往钻孔内浇筑均质水泥灰浆或混凝土砂浆,亦适合采用不往孔内投放碎石方式而单纯地往孔中依托外界动力压入方式浇灌混凝土砂浆。

3 桥梁建设中微型桩加固施工工艺的特征

第一,采取微型桩加固工艺能够促使构建成特定模式的、呈现网状排列的微型桩模式,此类由数个微型桩构建成的作业模式,能够非常有效地增强桥梁桩基础的负荷功能,而且所有单桩都能同时负载施加于其的各类应力负载,且显现出理想的固化作用。

第二,桥梁施工中的微型桩桩基固化工艺能够实现恰当的桩具排布作业,且工序过程比较简便、技术比较先进,作业过程中所利用的操作器具短小精悍,故其作业过程成本投入较少,而且适用范围广,在多类地质结构中的路桥桩基固化过程中均适合应用。

第三,桥梁施工中微型桩基固化工艺在具体工程运用中所获得的固化效果极为明显,实施的桩基固化工序结束后,所构建桩基结构的负荷性能更加强势和优越。采用微型桩基固化工艺对桥梁项目建设工程的立桩基础实施固化过程,能够大幅度增强桩基的载荷性能,取得更为牢靠的固化质量。

4 钻孔灌注桩加固原理及处理方法

4.1 优化持力层条件、增强桩的承载力

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作业环节中,桩底负荷、桩体表皮、土层移动均和桩基的负荷功能存在着极为密切的作用关系。而且要实现大幅度增强立桩的负荷功能,对其桩基的注浆过程即需要赋予超高的输送压能差,进而促使得浆料可以在振捣器附近区域将桩边土层实施泥土下压开裂、开裂缝隙渗氮、裂缝填充浇筑、桩边土层压实、桩土固结的过程,以便将桩基附近的松散的砾石、土壤颗粒都通过该方法胶结成为一片高强度的泥土,从而在提高桩基附近承载层自身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灌注桩的承重能力,保证了桩基的加固质量。

4.2 增加桩侧摩阻力

钻孔灌注桩以及灌注桩底部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就是下桩侧模阻力大小的首要因素;装挡泥桩通过与桩体周围的土层结合,有效地降低了摩擦系数,同时也降低了桩侧的摩擦阻力。桩底的高压注浆以及浆液都是沿着桩土与桩体界面,不断进行扩散、填料,水泥综合影响等因素来置换并且填补两者之间的空白,使得桩侧的摩阻力有了极大的提升;浆料水平渗入到桩侧土之后,也能够起到极好的直径桩效应,极为有效地提升了桩体地层的应力效应以及荷载的传递特性。

4.3 压浆参数的选取

灌浆参数中主要包括水灰比、注浆压力、注浆压力终止等。在进行桩基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来进行参数的预设,之后再根据该预设参数设置,进行桩测试工作,桩测试全部完成之后,其数据都必要达到建造之初所设计的强度,并进行静载试验,最后测试各项参数。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确定理论配合比,并进行相关的检验。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合后3h的泌水率宜控制在2%,24h后泌水应全部被浆吸收。水泥浆液从拌制到使用的最长时间,应通过试验来确定,一般不得超过2~3h。

5 运用微型桩固化工艺加固桥梁桩基结构时应关注的问题

在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运用微型桩固化基础工艺实施桩基固化作业时,因为现时桥梁结构在以前较长时间服役过程中已出现了很多质量缺陷,因而在针对其实施固化工序过程时,应着重考量的关键事项必然是:怎样运用桥体桩基固化工艺来改善桥梁设施的总体品质及车辆运行承载功能。在此基础上,当运用微型桩固化工艺对路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桥梁桩基实施固化作业时,即应充分关注如下四个关键事项:

第一,在开始实施整体桩基固化工序作业之前,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者应当仔细审查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且完整交付给施工单位其所拟定的施工工艺方案,实施技术交底工作。

第二,应切实保障在实施桩基固化工序过程中所用各种工程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指标完全达到规定要求。

第三,必须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质量,把好工程材料的购入和验收关,对实施固化工艺作业过程中应展开对整个施工流程的监控,真正使施工作业过程达到工程建设标准要求。

第四,应切实做好桥梁土建工程施工作业质量的监控工作,掌控好水泥配制的各种组分所占比例,确保浇注水泥施工过程的人机操作和维护工序能够安全进行且质量达标,保证工程建设材料的性能指标和内在质量,从而圆满实现整个路桥项目建设按施工质量要求顺利施工。

6 结语

总之,桥梁工程桩基固化工艺是一种利用广泛、效果优良、操作简便的公路桥梁桩基加固工艺,其固化工序实施的效果好坏是决定桩基固化质量及路桥运营性能的瓶颈性因素。在公路桥梁项目的施工作业进程中,出于全面保障桥梁项目建设过程中达到桩基稳固的目的,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性,务必在整体分析各种相关质量因素的基础上,慎重选择科学、恰当的桩基固化工艺方案,以便实现优质的桩基质量,而且须大幅度增强桥梁的荷载功能,最后实现完善桥梁运营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广涛.路桥施工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5,(10).

[2] 夏信辉,官盛树.路桥施工中桥梁植筋施工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0).

[3] 滕卓然.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5,(35).

[4] 刘红珍.浅析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5,(5).

[5] 倪惠良.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5,(6).

篇7

化工企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虽高,但其本身潜在的危险性也高。本文首先指出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危险性,之后提出化工企业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化工企业中常用的几种风险识别方法,最后对化工企业中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化工企业;风险监控;安全管理预警技术

化工原料及产品的易燃易爆性、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以及生产环境的危险性,加重了化工企业的安全隐患,并且这种安全隐患随着化工企业生产工艺的日渐复杂不断加大。为了保障化工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要做好化工企业的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工作。

1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1化工物料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原料,半成品和废弃物等都是相当危险的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些化工原料和废弃物还有毒有害,如果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者操作失误,轻则使化工人员患上职业病,重则易引起较大规模的爆炸或者火灾,使操作人员中毒,灼伤皮肤或者是窒息,不仅严重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引发较大规模的环境破坏。目前,国家已经将74中化学危险品作为重点监管的对象,以尽量减少因对化工原料的滥用和误用造成的危害。

1.2化工产品

化工产品制作工艺的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2.1化学反应的种类复杂:有氢化、氧化、硝化、聚合和还原反应,在同一种化学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多种类型的化学反应,这些都加大了化工产品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

1.2.2工艺过程的复杂:一个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会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化工单元。在进行化学反应后,还要将反应物进行输送和传递,以便接下来的过滤、蒸发、精馏等一系列的操作单元;

1.2.3反应条件的复杂:要想保证化学反应的安全稳定进行,就必须保证反应条件的安全性。有时一些化学物质只有在特殊的反应条件下才能够取得,比如说高温高压、或者是低温负压。为了维持这些反应条件的稳定性会借助于一些器械,在对这些器械进行日常的维护或者修理中,会涉及到登高作业、在受限的空间里工作、电焊、电力检修等,这些工作都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1.3危险源

1.3.1危险源的运输:用于运输危险源的有压力管道、锅炉以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主要用于输送有毒物质和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物质,如果在铺设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没有对压力管道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就容易火灾和较大规模的中度事件;锅炉具有高温高热的特点,如果操作失误,容易出现爆炸事故;压力容器主要有陆路罐车和铁路罐车,用于有毒物质和可燃气体的输送,多在罐区或者装卸台,因装卸操作失误发生爆炸或毒性物质泄漏事故。

1.3.2危险源的储存分布:气体、液体和毒性物质的危险源多是以贮罐的形式储存,还有部分毒性物质和易燃易爆物品是以堆积的形式分类储存在库区中。危险源的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如果没有对大小不一的贮罐进行有序排放,没有对库区进行严格的看管就很容易出现误动或者误碰的现象;如果不对储存环境进行技术的监控和保持,就很容易导致危险源自身发生化学改变,从而引起较大规模的安全事故。

1.4高强度的生产作业

持续性的生产作业不仅会使操作人员产生疲劳,也会造成生产器械的疲劳。由此会引发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者生产设备难以正常运行,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5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特点

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易发、毒害性和扩散性的特点[1]。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复杂难查,事故发生后救援难度大,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相当严重。比如2007年7月11日,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尿素项目试车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2000年9月23日,山西省潞城市潞宝焦化实业总公司所属煤气发电厂发生了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爆炸造成2人死亡,5人重伤,3人轻伤,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为49.42万元。

2化工企业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中存在的问题

2.1相关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化工企业只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将化工产品的生产量和生产效率放在第一位,而将化工产品的安全生产停留在口头上。不仅未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办法,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逃避,掩盖失误,缺乏对化工产品安全生产的长远规划,也缺乏对安全生产所需的装备和设备的投入[2]。

2.2化工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不够

一部分企业不组织,也不鼓励员工进行安全管理的培训和指导,未为企业员工定期及时地接收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技术的培训工作创造条件,也就难以保证员工具有较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更无法使用先进的安全管理预警技术。

2.3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缺乏有力实施

因企业自身重视程度不够,及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人才匮乏,相当一部分化工企业未设置成文的安全管理办法或者规定,在安全管理问题上显得含糊其辞,互相推咎,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无相应的负责人,也就难以第一时间对安全事故进行响应,无法对化工企业存有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整改[3]。

3化工企业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技术的应用分析

3.1风险监控技术的应用

3.1.1风险信息的采集:分为人工收集和系统收集,前者指化工企业可以安排专业人员收集和处理企业的风险信息;后者指化工企业可以通过信息采集系统,以专项收集、随机收集、或者广泛性收集的方式收集企业风险信息[4]。

3.1.2风险信息的识别和管理:对收集到的不同的风险信息的危险程度进行识别,并根据对应的风险属性进行分类和归纳,并根据不同风险的威胁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和管理措施。在对风险信息进行识别时,如果发现十分严重的风险,则要立即汇报给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必要时可对化工企业进行停产整顿,在将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以内后,才恢复生产。

3.1.3风险信息的传输和储存:在对风险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后,将风险信息上传到化工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以便于企业内部员工随时查询风险信息,并学习如何进行风险的安全管理。

3.2安全管理预警技术的应用

3.2.1提前做出预警提示:相关工作人员会对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不同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等级评定和概率推测,将那些发生概率较大、危害性较大的风险因素单独列出,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发出风险警示信息,并加大对这一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力度,达到有效防范风险,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目的。同时,的不同级别的风险警示信息,能够使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3.2.2结合动态风险监控,提出预警方案:使用现代监控技术对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人员和生产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观察风险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律,并做出风险预警方案和控制方案,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使用动态风险监控,能够及时发现事故,并做到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按照提前做出的预警方案进行有效的人员撤离和事故处理,从而达到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害的目的。

4结语

利用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技术,有针对性的对化工企业生产中的风险进行监控和预警,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保障化工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能力。

作者:颜秋梅 单位:浙江建安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谭连初.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J].《低碳世界》,2016(6):227-228.

[2]姜晓强.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J].《炼油与化工》,2016(1):71-72.

篇8

 

在3月24日举行的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纺织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表示,“十二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发展高端纺织装备和优质专用基础件,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加工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展望“十三五”,纺织机械行业将进一步为纺织工业提供高质量、智能化的新型纺织装备,支持纺织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

 

《意见》在对纺机行业“十二五”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纺机行业“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意见》提出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结构调整为主线、质量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行业自律的基本发展原则,“十三五”期间,将产学研结合研究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研发新型纺织机械成套装备及专用基础件,并加快行业服务平台的建设。纺织机械行业将从以往高速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为以创新为动力的增长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十三五”期间将研发、推广一批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先进纺织数控技术和智能化纺织装备,《意见》中列入了“十三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9项,“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项目”34项。

 

回望“十二五”:增速放缓创新升级

 

“十二五”期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国产中、高端纺织装备发展较快,受到国内外用户的欢迎,纺织机械行业整体运行稳中有增。

 

5年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历史性地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2015年,纺织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179亿元,5年中年均增长3.64%,接近《纺织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性意见》中提出的1200亿元的目标。与此同时,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国产纺织机械延续“十一五”期间形成的销售势头,市场占有率保持在70%以上,出口金额从2011年的22.45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3.89亿美元,年均增长8.3%。

 

在我国纺织工业增速降低、内需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我国纺织机械行业持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努力进行新产品开发,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了较好的出口业绩,使全行业保持平稳发展。

 

《意见》在分析“十三五”期间纺机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后指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十三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结构调整发展时期,行业将放缓规模扩张速度,主营业务收入将在稳定的基础上增长;而伴随产品技术含量的增加、创新力度的加大,国产纺织装备的市场占有率和出口金额将会增长。

 

“十三五”行业经济运行目标为: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国产纺织装备出口金额超过35亿美元;国产纺织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意见》提出,“十三五”行业经济运行目标为: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国产纺织装备出口金额超过35亿美元;国产纺织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展望“十三五”:装备智能化引领新趋势

 

装备产品与制造智能化。在数控技术被广泛采用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主要技术研发方向是纺织装备产品智能化和装备制造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是通过提高纺织装备主机的数控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以及研发智能化辅助系统,为下游纺织用户提供智能化生产解决方案。

 

装备制造智能化是通过引入智能化机床和辅助机器人等设备,改进与优化自身生产过程。两方面的智能化都将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干扰,提高生产效率,稳定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优等品率。

 

装备制造与应用的信息化。传统制造与云平台、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结合,将使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纺织装备制造与应用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实现机器的集中控制、联网管理与远程监控制造过程,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消耗;在品质控制环节,通过对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有助于优化生产工艺和改进产品的质量;在销售与售后阶段,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行成本。

 

装备制造服务化。纺织装备制造企业可向下游延伸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维护与在线支持,提供纺织品生产整体解决方案和个性化设计以及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发展精准化的定制服务,从单一的供应设备,向集融资、设计、施工、项目管理、设施维护和管理运营的一体化服务转变。

 

大型纺织装备制造企业应掌握系统集成能力,开展总集成与总承包服务,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围绕产品功能,发展远程故障诊断与咨询、专业维修、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形态。

 

发展的可持续性。纺织机械及专用基础零部件质量和可靠性的稳步提高,是纺织生产高效连续运行的保障,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十三五”期间,制造与装配新技术、新工艺、轻量化新材料的应用将成为纺织机械企业关注的重点。对环境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的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关乎纺织机械行业的未来。

 

四大关键领域为行业走向高端化打牢基础

 

随着纺织新工艺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促使纺织机械行业创新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走高可靠性、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高端发展路线。高端纺织装备在中国纺织产业链中逐渐占据核心地位,其发展水平是纺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保证。

 

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

 

智能化连续纺纱生产装备。加快研发智能化纺纱生产关键技术,建立智能化、连续化纺纱工厂,实现纺纱全流程数字化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夜班无人值守。清梳联合机实现智能化管理,条并卷机与精梳机间棉卷全自动运转、自动生头,粗纱机与细纱机之间实现多台机间粗纱满、空管自动输送,细纱机粗纱空管与满筒粗纱自动交换,细纱机与自动络筒机间实现多台机组集中控制,实现设备生产过程、故障的远程控制、诊断。

 

采用智能化搬运机器人和运输设备,实现工序间物枓自动输送。数控机织装备。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建立具有全面监控能力的数字化机织车间,实现机织车间的织机群控管理。

 

新型纤维材料生产装备。建立从纺丝、后加工到产品包装运输的全流程智能化长丝生产线和物流系统,实现化纤的生产、收集、检测、运输等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数控节能环保型印染装备。建立智能化印染连续生产线和数字化间歇式染色车间,实现对机械参数、生产工艺参数、能源消耗和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机台或单元机实现闭环控制;集成染化枓自动配送系统,智能化废气、废水排放监控系统和能源回收监控系统,形成覆盖印染全流程的智能化监控系统。

 

数控非织造布生产装备。面向产业用纺织品,研发多种工艺在线复合成型和混合型非织造装备,研发宽幅高速梳理、铺网与针刺设备,研发与其他非织造技术结合的水刺装备。

 

智能化针织装备。通过数据网络将针织设备与生产管理系统联通,实现对设备的集群智能控制,对设备状态、生产数据、工艺数据和花型数据进行在线监控。集成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通过系统联网传送编织文件、设置编织参数、控制编织过程,实现机器分组管理。

 

纺织专用基础件生产装备与纺织仪器。研发量大面广的纺织专用基础件的高效复合加工专用数控装备和自动化生产线,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稳定,提高纺织专用基础件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和噪声。

 

智能化服装生产线。开发智能化服装生产线,研发数控服装生产关键装备,建立包含验布、裁剪、缝制、熨烫、检验、包装、储运等全部工序的自动化生产线,达到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开发专用服装生产数字化控制系统,使设计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服装生产制造系统。

 

纺织机械关键共性技术

 

纺织装备设计制造理论与技术。开展纺织装备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主要在基于信息化架构下的纺织装备设计技术平台、纺织装备的人因工程工业设计、碳约束下的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装备设计和纺织装备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物联网设计四个方面开展。

 

纺织装备复杂系统及其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开展纺织生产过程中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提升国产纺织装备的性能、效率及加工质量,包括开展纺织装备中的专用传感器、纺织装备的多单元协同控制系统、纺织工业机器人、纺织装备网络监控系统的研发。

 

纺织装备专用基础件制造与强化技术。纺织装备专用基础件的种类繁多,用量大,对纺织装备的性能和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纺织装备专用基础件精度控制、表面强化、新材料的应用等技术的研发。

 

互联网与装备制造智能化

 

纺织机械制造与互联网。研究基于互联网的纺织机械制造技术,推动装备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研发纺织机械制造过程的互联互通体系和关键支撑工具,建设装备制造工业云平台,为纺织机械设计、制造、营销、经营管理、远程监控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支撑和服务保障。

 

纺织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构建面向纺织机械制造的CPS体系,重点研究三个方面:推进纺织机械数字化设计和生产,研究纺织机械数字化设计、仿真优化与验证集成体系和纺织机械数字化工厂相关技术;建立纺织机械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包括智能物流系统、智能加工系统、智能自动化装配一集纺织机械整机智能测试与质量控制系统,实现纺织机械制造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互联互通;建立面向纺织机械制造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对制造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储存、挖掘分析。研发企业应用软件,具有在线监控、预防性维护、物流预测和智能决策等功能。

 

纺织机械质量管理与标准化工作

 

质量管理方面。建立企业质量保障体系,开展纺织机械智能制造基础通用标准、评价规范的研究。加强制造与装配现场的管理,加强装备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检验。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提高加工装备和质量检测仪器的技术水平和精度等级。提高行业质量监督水平,为企业提供包括标准宣贯、质量检测、咨询等全面质量服务。

 

标准化工作方面。完善纺机机械与附件领域的标准化体系,充实标准化工作人员队伍,提高标准制修订水平。标准化工作与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密切结合,紧跟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起到促进纺织机械行业技术创新与规范行业竞争的作用。重点开展新型纺织装备的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在跨领域新技术标准方面,开展纺织机械与附件社会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篇9

关键词 离子膜烧碱 生产工艺 优化

一、离子膜烧碱工艺简述

烧碱被广泛应用于电解铝、棉纺、造纸、化纤、食品、医药、化工、冶金等众多行业领域。而离子膜制碱法为氯碱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被纳入我国七大重点发展的化工工程之一。传统的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主要涉及配水、化盐、盐水精制、电解、脱氯等几个主要环节。

传统工艺,就是先将脱氯淡盐水中超标的硫酸根去除,然后将经自动控制调节后的盐水和不含硫酸钡沉淀物的上清溶液的淡盐水、工业水和盐泥滤液,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和用于后续的化盐。在化盐和精制盐水环节,需要保证化盐水温适宜,并在化盐的过程中加入Mg2+和NaOH、NaCLO等溶液,用于将有机质分解为小分子和将钙、镁离子沉淀等,然后加压将粗盐水送至预处理器及过滤装置中制成一次盐水。一次盐水经螯合树脂进行二次精制后,对盐水进行电解。盐水经电解后生成的氯气和氢气会送至处理装置,部分阴极液冷却到常温后即为成品碱液,一般质量浓度为32%左右。而淡盐水则会进入脱氯泵。为保持电解液适温,还应冷却另一部分阴极液进入电解循环。为防止生产装置和管道被腐蚀,应对离开电解槽的淡盐水再次进行脱氯操作,以部分脱除其中处于游离状态的氯并回收,并借助Na2SO3等还原性物质予以彻底清除;最后调节淡盐水的PH值,淡盐水可再次用于配水、化盐。

二、离子膜烧碱盐水工艺优化

1.理论分析

盐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离子膜的安全运行。但在上述离子膜烧碱工艺中,BaCl2属于剧毒化学品,已被禁止使用,若依旧采用钡法除硝生产工艺,其中的BaCl2在储存、运输、配置、回收等较为困难,且对原料澄清桶要求很高,产生的盐泥量较大,综合来看,该种工艺既不经济也不安全,故建议在离子膜烧碱生产中采用膜法除硝工艺。

膜法除硝的基础设计:该环节需要将脱氯后的淡盐水送至膜法除硝装置中,具体要先将高纯盐酸加入调节阀组中,使其PH值处于6.0-7.0之间,借助循环水将一级淡盐水的温度控制在50℃左右,并加入Na2SO3将ORP调节至50mV左右,再次经循环水将一级淡盐水的温度降至30℃左右,接着送至原料盐水槽。盐水经预处理后,应进入过滤器用于截留损害膜的颗粒较大的固体悬浮物,此时盐水要在高压泵的作用下将压力升到2.4Mpa后进入膜组件中。同时将质量浓度处于30-40g/L范围内的Na2SO4送至富硝盐水槽中,以及质量浓度低于0.5g/L的SO42-送至回收盐水槽中,并结合循环泵用于循环量的补充。为监测和控制膜组件的运行状态,淡盐水中的SO42-含量,应在膜出口和总管处增设取样口,以此将其浓度控制在0.2g/L左右,但为膜的再生,还应在膜过滤处加设清洗设备。最后富硝盐水进入冷冻脱硝装置中,使其经换热降温、芒硝生长、提浓、收集后完成生产。流程优化如图1所示。

2.改进要点

首先是温度因素,因温度的升高会降低原料盐水的黏度,进而增大膜的通量,若温度过高,则会加快膜的衰减速度,因此为使其高效运行,可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其次是PH值以及游离氯含量,因PH值会影响膜通量,而游离氯对其的损伤不可逆转,因而可分两段加入Na2SO3和盐酸,以此保证PH和游离氯稳定,并借助氧化还原电位监控游离氯含量;再者是膜过滤设置的优化,为控制过滤压力用于保证膜通量合理,需要借助并联工艺,在内部增设循环泵,以便将富硝盐水的浓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后是冷冻脱硝环节,需要保证冷冻循环泵扬程低、流量大,用于控制温差和盐水流速,同时注意兑卤槽中的盐水停留时间应合适,以免出现堵管,为降低能耗,还应注意将蒸发皿、冷冻系统、兑卤槽等就近布置。此外若淡盐水的游离氯处于规定范围内,可适当取消NaClO操作装置,而是加设在线PH监测、液体ORP自动测量和调节装置,并同步改进其相关装置和操作工艺,如具体的操作方法、控制指标、控制参数等。在此,笔者认为可取消物料出入管道、NaClO配置槽、阀门、输送泵、计量装置等,同时就一次盐水增设在线ORP、PH值监控装置,并同步改进在线监测、阀门、管道、设备等配套设施。针对一次盐水精制和SO42-去除环节,其部分控制参数和指标应有所调整,如取消与NaClO相关的配置指标、压力指标、流量指标、温度指标等,增加与ORP、PH相关的参数和指标,而其他控制指标和参数保持不变。

3.优化效果评价

经改造和优化后的离子膜烧碱盐水工艺彰显出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在节约资源、稳定系统、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进步明显,从而将我国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台阶,其具体效果主要体现在下述几点:

一是在一系列工艺操作和相关装置的改造的基础上,返回的淡盐水中的游离氯被控制在5-50 mg.L-1之间,符合离子膜电解以及一次盐水处理的参数要求,既节约了原材料和人力物力,也利于提高烧碱生产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二是粗盐水中不再加入NaClO处理装置,而是改用在线监测设备,可有效去除其中的菌藻类物质和有机物,也符合相关质量控制指标;三是膜法除硝工艺相比钡盐法工艺可以有效降低硫酸根到5ppm以下,满足离子膜烧碱尤其是零极距电解槽工艺控制要求,保护了离子膜和电解槽,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周期。四是除硝产品芒硝可以脱水干燥后作为化工原料直接出售,不带来二次污染和加大二次处理费用。总之,优化后的离子膜烧碱生产系统简化了工艺操作,降低了资源消耗,节约了人力物力,实现了小投资、高回报、节约环保的重要生产目标。

三、结语

总之,传统的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存在一些缺陷,不利于氯碱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优化,以降低其生产费用和用工强度,节约资源,减少次生安全事故,以及环境污染,从而提高我国离子膜烧碱生产水平和效益,促进氯碱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健.化工工艺离子膜烧碱生产系统的节能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5).

[2] 宁鹏,牛小慧.如何优化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相关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6).

篇10

省局这次召开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认真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宣贯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赣府厅发20__3号)基本内容,总结20__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新年度的任务。前面赣州、九/:请记住我站域名/江、宜春、景德镇、新干等单位作了大会发言,请与会人员学习借鉴;周平处长、姚丹主任的讲话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落实。下面,我着重围绕如何落实省政府《意见》基本精神,做好今年的危化监管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突出抓好认识深化,明确新年度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一)认真回顾总结,坚定工作信心。

过去的一年,全省各级安监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紧密结合我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注重源头治理,组织实施建设项目“三同时”专项整治,有力打击和遏制了违法违规建设现象;注重提高准入门槛,结合第二轮安全许可工作,加强现场审核把关,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注重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实行政府挂牌督办,使历史遗留下来的重大安全风险逐步化解;注重综合治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专项整治联合执法机制基本形成,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趋于规范;注重科技兴安,危险工艺专项整治全面启动,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正在逐步提升;积极抓好危化品登记工作,登记率连续三年获总局表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企业主体责任逐步得到落实分不开的,是与全省各级安监部门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也为我们今后的危化监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回顾总结去年的工作实践,体会有三条:一是危化监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保一弘扬”的决策部署中理清思路,在服务大局中实现安全发展理念;二是必须紧密结合各阶段工作实际,把握重点,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在建立健全政府挂牌督办、重点督查、工作约谈等工作机制方面提高监管实效;三是必须着眼于源头防范和重点治理,注重基础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制度,不断提高本质安全度。

(二)深刻分析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的一年,面临的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必须看到,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危化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生态经济区域危化生产、经营许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当前全省上下进位赶超、加速发展的局面既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也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加之我省的化工产业集中与集约度偏低,中小化工企业偏多,本质安全水平普遍较低,安全投入普遍不足,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还没有整改到位,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没有得到彻底杜绝。同时监管工作中还存在基础性工作不扎实,执法力度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深入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全监管工作的效果。

(三)明确工作思路,确保今年的奋斗目标的实现。

20__年的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为抓手,继续深化“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工作成果,以突出抓好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抓好从源头上防范、抓好基础工作落实为重点,强化监管,不断提升危险化学品生产本质安全水平,确保本年度不突破国务院安办下达我省的危化事故控制指标,力争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二、突出抓好从源头上防范,确保新、改、扩建化工项目不留安全隐患

去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机关效能年”活动的部署,省局采取精简、下放、委托等方式,将部分行政许可项目下放到了设区市、县安监局,这对基层安监部门把好安全许可准入关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安监部门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8号令和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的基本要求,切实把好建设项目许可关口,实施严格的行业准入管理,从实现本质安全的源头上强化预防工作。

(一)严格把好设立审查关口。

要把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等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纳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建立由投资管理部门牵头、安监、环保等部门参加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会审制度。从严审批涉及剧毒化学品、监控化学品及有毒气体类建设项目。坚决贯彻省政府“三个坚决不搞”“七个严禁”等有关规定,对不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安全防护距离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及能耗高、污染重、安全生产条件得不到保障的小化工坚决不予审批。特别要加强对“五河一湖”周边领域的安全审查,凡是在“五河一湖”水源保护区内、安全距离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通过设立审查。

要充分利用建设项目设立许可工作,积极引导企业进区入园,逐步解决危险化学品危险源分散的问题,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今后新的化工生产装置原则在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建设,现有的安全风险较大的化工企业也要逐步搬入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 意见》中已作出明确规定,各地要抓好贯彻实施。尤其是《意见》中明确的几个重点化工园区,应在年底前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制定完成安全规划工作,并由县(市、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评审核准,严格按规划加强准入管理,确保化工园区安全发展。

(二)严格把好设计审查关口。

设计是项目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安监部门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要切实把好以下关口:一是严格设计单位资质审查。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关于设计资质分级标准的有关规定从事设计服务,对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目录中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原则上要求由具备甲级化工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负责设计;二是严格依照标准审查。凡是国家、行业、部门标准有明确规定的,各级安监部门一律不得擅自降低要求,不同标准存在差异的,从确保安全的角度上考虑,原则上参照高标准执行;三是严格周边现场环境审查。厂房建设和安全设施设计,与周边环境特别是居[:请记住我站域名/]民区、学校、医院、交通干线等重要场所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国家要求;四是严格布局审查。厂区的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达到科学、合理、安全的要求,坚决杜绝因内部安全距离不足留下安全隐患;五是严格应急处置系统审查。企业的消防设施,应急救援的组织、人员、监控报警、通讯、电力、应急器材和装备保障必须落实到位,必须完善“清净下水”的安全措施。

(三)严格把好竣工验收关口。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要抓好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备案工作。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阶段,是各类安全事故的易发和多发时期。安监部门要督促企业制定周密可行的试生产(运行)方案(来源:文秘站 ),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做好人员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项目投入试生产(运行)前,企业应将试生产(运行)有关资料送当地安监部门备案,未办理试生产备案的,没有试生产运行记录或不全的,不得通过验收,省局拟出台规范性指导意见。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是安监部门把住准入门槛最后一道关口。安监部门在受理企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时,要求企业必须提供详细的设计、施工、监理、评价文件和资料,其他相关部门(如消防、防雷、特种设备等)的验收或检测检验应完成到位。如果环保验收一时难以完成,在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必须提供可采信的环保意见。安监部门在审查时,要抓住几个重点,一是项目安全设施是否严格依照设计专篇进行建设、安装,凡是擅自改变设计或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一律不得予以验收通过;二是试生产(运行)管理是否到位,设备调试、运行记录是否完整,工艺、设备及安全设施是否满足正常生产要求,试生产(运行)期间应急处置管理是否满足需要;三是要根据企业实际,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的作用,组织覆盖各专业的专家组,为竣工验收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四是要抓好整改意见的落实,对现场审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必须逐一落实到位,并由安监部门进行现场复核,才能通过验收。省局将对设区市审批的建设项目情况进行督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要责令纠正,问题严重的,要通报批评,严肃处理。

三、突出抓好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积极推动企业法人全面履行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提高本质安全度的根本和保障。当前部分企业安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完善,基本制度不健全,基础工作不扎实、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极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这也正是现阶段困扰我们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着力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强化监管实效的重中之重。

(一)坚定不移督促企业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对建设项目实施“三同时”制度是《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的重要法律责任。去年全省开展的建设项目“三同时”专项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但是也存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不平衡、不彻底的现象,少数地区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有所反弹。各级安监部门要继续深化建设项目“三同时”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督促企业依法申报,加大执法力度,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决不迁就,以敬效尤。同时各级安监部门要改进监管方式,提前介入项目审查,变事后查处为事前服务,跟踪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督促企业按法定程序完成项目建设设立、设计、试生产、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安全审查,以跟踪服务提高监管效果。

这里强调一下,在第二轮安全生产许可工作中,省局对因历史原因造成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的一批老国有化工企业,按照“征求属地政府意见、落实整改方案、加强日常监管、限期异地搬迁、有条件许可”的思路,对每个企业提出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由省安委办下文按“属地管辖”原则实行政府挂牌督办。目前已完成2家,仍有3家在实施搬迁工作。各有关设区市、县(区)安监部门要按照挂牌督办的要求和企业搬迁实施方案,加强跟踪督导,确保企业搬迁工作如期完成进度、迁建项目依法依规履行手续。

(二)坚持把日常督查工作重点放在督促企业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上。

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最基本最经常的工作就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是企业发生事故最普遍的原因和教训。因此,各级安监部门要把企业的安全制度是否建立、完善、落实作为日常检查的重点。一是要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二 是督促企业严格作业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原化工部41条禁令,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在职工中认真组织学习,规范企业操作岗位、动火作业和压力容器等安全管理,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三是要督促企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重点检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是否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是否健全,一般隐患是否得到及时治理,重大隐患是否按计划整改实施等。四是要督促正在进行改制的危化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在改制过程中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不到有效落实。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危化监管的重点之一,对辖区改制企业安全状况底数清楚,加强督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使监管工作贯穿于改制的全过程,确保不出安全问题。

(三)积极推动企业全面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

安全标准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的要求,20__年底前,我省使用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化学制药企业,涉及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等企业(以下统称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20__年底前,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以上水平,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

随着国家安监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省局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安全标准化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省安全标准化考评领导小组制订完善下发了二级、三级企业考评标准。各设区市要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要严格考评标准,防止为了片面赶进度,擅自降低标准,避免加大监管风险。除对个别规模较大、安全生产基础较好、第一轮发证以来没有发生事故的企业,可视情向省局申报二级外,其他企业一律推行三级达标。对达标后的企业因管理下滑发生安全事故的要认真组织调查,该整改的督促整改,该取消达标称号的要坚决取消,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质量。省局也将不定期对设区市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总结经验,纠正存在的不足。

(四)着力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危险工艺自动化水平。

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危险工艺自动化和重大危险源自动监控技术水平,是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必由之路。对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生产企业,要按照《江西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性工艺安全联锁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督促开展安全联锁自动化技术改造和重大危险源自动监控技术工作。20__年底前,全省所有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生产装置,必须实现生产过程中危险环节关键操作的自动化控制、工艺指标的超限报警、生产装置的安全联锁停车;在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上装备紧急停车系统(esd)或安全仪表系统(sis)。新建的涉及危险工艺和高温高压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仪表、联锁控制系统,配备必要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提高装置安全可靠性。各地要按照“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企业延期换证的契机,积极稳妥引导部分化工企业危险工艺生产装置安装安全自动控制或安全连锁报警装置。各设区市在已经摸清危险工艺企业的底数后,督促企业编制科学可行、安全有效的改造方案,邀请专家进行充分论证,选择一些工艺比较成熟的同类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学习借鉴,成熟一个改造一个,逐步提升企业危险工艺自动化水平。对处在城区人口密度大、车流量集中、安全距离不符合标准的加油(气)站要按总局和省政府《意见》要求,积极稳妥推行阻隔防爆技术改造。

从监管的实践际效果来看,在现阶段,必须靠严格执法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必须靠严肃事故查处推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必须靠创新监管方式推动企业主动地负起安全责任。

四、突出抓好基础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积极引导企业克服当前基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一是督促企业克服各种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不落实的问题。每年第一季度,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储存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经营单位要向安监部门报告上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专题报告。危化企业发生伤亡事故时,不论是否造成人员伤亡,都要及时报告。企业进行生产储存装置的开停车,关键装置的检维修作业等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重要活动,在实施前应有关情况书面报所在地安监部门备案。

二是督促企业克服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台帐不完善的问题。安全生产管理台帐的建立健全与否,是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体现,要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督促企业加强基本台帐工作。安监部门在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中,要注重检查企业对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文件的学习贯彻,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奖惩等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和登记台帐,尤其要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是否健全,对上级安监部门在检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是否落实了整改责任、整改资金、整改期限、整改措施和应急预案,是否做到登记建档、专人负责、迅速整改。要督促企业将各项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把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督促企业克服对从业人员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危化企业工艺复杂,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一方面要督促检查企业认真依法组织上岗人员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培训不仅对岗位技能应知应会,对岗位安全防护知识技能也应注重,避免因不懂不会不知而发生的伤亡事故。另一方面,要逐步按照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提高危化从业人员的条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中至少应有一人具有化工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并有3年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历,主要技术岗位工人、带班班长应具备中等化工职业技术学校以上学历或培训,其他人员应具备初中以上(或同等)学历;危险化学品经营(带储存)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安全负责人中至少应有一人具有化工专业专科以上学历,逐步把从业人员是否达到从业条件纳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行政许可条件。

四是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的要求,向省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提交登记材料,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20__年6月前,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登记率要达到100%,20__年底,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 品企业要完成登记备案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必须向用户提供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二)认真克服危化监管自身基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一是要建立健全辖区内企业的相关档案、台帐。全面掌握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安全生产条件、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排查治理、建设项目动态等相关情况,做到底数清楚、情况熟悉、资料齐全。为许可发证、重点监管、应急救援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档案支撑。二是要切实加强监管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在当前危化监管队伍专业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既要充分利用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及视频讲座等各种机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措施,组织各级安监部门的业务干部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交流、考察、调研,也要倡导以我为主地加强内部业务培训和自学,进一步增强监管必需的业务素质。三是要切实加强监管队伍的作风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创业服务年”活动要求,增强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加快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提高许可办证速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杜绝“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依法、依规、依纪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

(三)注重解决综合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